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際關系心理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人際關系研究綜述
1.人際關系相關概念界定
(1)從廣義看,人際關系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包括社會中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切方面”。顯然,此種定義沒有解釋出人際關系的特殊性。從狹義看,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交往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關系,它反映了個人或群體滿足其社會需要的心理狀態,它的發展變化決定于雙方社會需要滿足的程度”[2]。人際關系就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一定方式進行接觸,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發生相互影響,從而在交往的基礎上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3]。
(2)人際關系與人際交往、人際適應。人際交往是一種主動的、活動的過程,是“個體與其他社會成員之間溝通信息、交流思想、表達情感、協調行為的互動過程”[4]。“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并且在相對平衡的過程中,又相互促進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聯系”[5]。人際適應是“個體在進入新的生活環境時。主動調適自己的心理觀念和行為模式去適應新的社會群體,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的過程。相應的,人際適應不良的產生是由于個體無法根據變化的社會環境主動地應對變化了的人際關系”[6]。
2.人際關系研究現狀
(1)研究內容。人際關系的思想、觀點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而真正對人際關系進行研究始于20世紀20年代。那時對人際關系的系統試驗研究,主要側重于分析人們生產活動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產生的原因,以便調節組織中的人際關系,據此來提高勞動生產率。現有研究表明:人際關系的質量對兒童青少年的社會技能、自我意識、學業成就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響,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促進兒童青少年的社會技能、自我意識的發展及學業成績的提高。[7]
(2)研究方法,對人際關系的研究始于實驗法,即霍桑實驗。實驗法的最大缺點是人為控制性,難以真正考察到人的心理狀況,實驗結果推廣度不大,研究者繼梅奧之后主要是進行理論建構,有美國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人類需要層次論,麥格雷戈的X―Y理論,以及勒溫的團體動力學理論,等等。這些理論建構為人際關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持,推動了人際關系研究的發展。
二、大學生人際關系研究綜述
1.大學生人際關系研究現狀
人際關系是所有大學生都必須面對的直接的、現實的關系,所以自然也就成為影響或制約大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因素。溫海芳認為:“良好的人際交往是學生個性全面和諧的必要條件,也是其獲得知識,開創事業,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可靠保證。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和水平,是素質教育重要內容之一。”[8]人際關系狀況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的相關。[9]國外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夠促進學業的進步;不良的人際關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如:焦慮、空虛、心情壓抑、抑郁,嚴重者甚至出現自殺傾向。協調的人際關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有多種人際關系、有親密聯系的人最長壽;人際關系的崩潰與自殺、精神反常有密切聯系。
當代大學生在人際交往與人際關系的處理過程中所面對的主要焦慮與困惑有以下幾種。
(1)交往與學業發展的平衡、學習與發展智力,長期以來被視為大學生的主要任務。這種觀念自然也深刻地影響著大學生。為數不少的大學生在觀念中常常不自覺地把交往與學業發展對立起來,擔心過多的交往和復雜的人際關系會影響學業的發展,因而缺乏處理人際交往與關系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競爭與人際關系的協調。大學生一方面在青年人所特有的理想情懷的導引下渴望著純潔的友誼與情感,另一方面又面對著由于無法避免的競爭而深恐加劇人際關系的緊張與復雜程度。這種復雜而矛盾的心態,使得當代大學生在人際關系與交往處理過程中躊躇不前。
(3)交往傷害與自我保護等。在人際關系中,交往者的身份、背景、動機,以及交往目的都必然會滲透到交往的過程之中而影響人際交往的結果,并對交往者的心理帶來重大的影響。這種日益復雜并極有可能造成交往者情感損傷的人際交往,會使大學生在交往與自我保護之間產生一定的焦慮與困惑。
三、研究結果
1.性別與大學生人際關系
男生人際交往的質量明顯好于女生,可能與社會環境、傳統文化對性別角色的不同預期,以及男女生的性格特點有關。我國傳統觀念認為男性是獨立的、有理性的、積極勇敢的、進取的、不屈不撓的,而女性則易感情用事,是消極被動的,有依賴性和順從性,因此在人際交往中男生往往處于主動地位,而女生則比較被動。另外,女大學生普通有這樣的性格特點:依賴性強,理想化色彩濃郁,在人際關系中總希望對方遷就自己多一些;情感易外露,喜怒哀樂形于色;情緒體驗深刻細致,環境的細微變化、他人一句不經意的話都會反復思量想得很多很遠,甚至傷感痛苦;十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并常常以他人為鏡評價自己,做出消極的判斷;由于心眼小、喜歡夸張地評價人或事,相互之間就會產生誤解,不良情緒因此進一步加深,導致了同學之間存在隔閡,形成更深層次的孤獨和痛苦;情緒穩定性不夠。同時由于女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轉化負性情緒的時間較長,因此容易發愁、心煩、自卑、憂慮,這些情緒反過來再影響人際關系的處理,形成惡性循環。[10]
2.專業與大學生人際關系
文科的大學生人際關系普遍好于理科大學生,原因可能在于:理科學生的課程任務一向很重,空閑時間少,學生平時接受的大多是邏輯推理訓練,思維嚴謹,而平時參與的活動不多,與人交往的機會較少,活躍性和創造性則顯得不足。因此,他們在交往中顯得有些過于自我保護,獨來獨往的現象多一些。有時即使參與了一些活動,也大多是在配合別人在做。相對于理科學生,文科學生學習任務輕,平時參與的活動多,接觸同學、朋友的機會多,逐漸積累了許多人際交往技巧,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3.年級與大學生人際關系
年級這個維度在人際關系中起著重要作用。大一學生在人際調控方面占優勢,大二學生在人際知覺因子上得分最高,大四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最強,總體上看大二是大學生人際關系發展的頂端。大一的學生剛剛從高中繁重的學習任務中走出來,可以說沒有任何人際交往經驗,自然在人際關系方面有欠缺,但對于本調查“大一學生在人際調控方面占優勢”的原因還有待深入探討。大二學生基本適應了大學生活,并且大多數在大一、大二這兩學年參加了不少活動,結交了許多同學朋友,親身體會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必須有寬容之心,因此在人際知覺方面有了較好的發展;另外大三、大四學生學習任務加重,平時活動減少,因此大二是大學生人際關系發展的黃金時段。大四學生經歷了四年的大學生活,人際交往技巧有了經驗上的積累,另外隨著身心的發展,在處理人際矛盾方面更加成熟,因此人際交往能力達到一個較高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翔,樊富珉.大學生人際沖突行為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2:364-367.
[2]郝唯貌.人際交往與現代人才素質的關系.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97-99.
[3]鄭全全,俞國良.人際關系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
[4]張亞寧.中學生控制源、自尊與人際關系發展的研究.山西大學碩士論文,2004.
[5]馮正直.大學心理素質教育.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23.
[6]馬慧霞,沈德立.人際心理素質探討.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85-86.
論文關鏈詞:護生,護理;個性特征
人格特征是一個人比較穩定的、經常影響人的行為并區別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決定著一個人適應環境的獨特的行為方式,是一個多層次、多水平、多維度的動態結構系統護生的人格特征將直接影響到今后能否成為合格護士,勝任本職工作,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了解和掌握護生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在心理健康教育和今后的實際工作中,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使他們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更好地適應護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對護生人格特征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
1人格的概念
“人格”一詞出自于拉丁文“persona",又稱個性,原本是面具的意思.世界各國心理學家對人格所作的正式定義已不下十幾種。艾森克把人格定義為個人的性格、氣質、智力和體格的相對穩定而持久的組織,它決定著個人適應環境的獨特性。米歇爾把人格定義為個人心理特征的統一,這些特征決定人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并使他們與別人的行為有穩定的差異。中國《心理學大詞典》中的定義為:“個性,也可稱人格。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個性結構是多層次、多側面的,由復雜的心理特征的獨特結合構成的整體.這些層次有:第一,完成某種活動的潛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即氣質;第三,完成活動任務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動傾向方面的特征,如動機、興趣、理想、信念等這些特征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錯綜復雜、相互聯系、有機結合的一個整體,對人的行為進行調節和控制的。”
2研究背景
人格類型的研究最早起始于醫療實踐的需要,并從醫務部門發展起來,這種研究為醫療教育、管理和職業選擇等工作提供了便利。人格在很大程度上,不僅能影響個體的人際關系、社會適應、行事風格,同時它也是預測個體職業成就、員工招聘、人事選拔的重要指標。護理是一門結合了科學、倫理與藝術的學科,護理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護生必須具備健康的人格。有研究表明護生的人格與其心理健康水平,適應能力焦慮程度等方面都有相關性,現將國內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3護生人格的研究工具
任何一種人格理論都承認人格存在著個體差異,并認為這種差異是可以進行測量的。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技術和方法來實現對人格的評枯,常用的可分為兩類,即投射測驗和客觀測驗。
3.1投射測驗(projective technique)是采用各種云圖、墨跡圖、插畫、圖片等測驗評估一個人的人格特征。目前最著名且應用廣泛的投射測驗,一個是由瑞士精神病學家H.Rot-schach創立于1921年的羅夏墨潰測驗,一個是由H.Murray創立于1938年的主題統覺測驗。
3.2客現測驗(personality inventory)是一種常用的對人格作客觀測量的工具。是用經過精心選擇編制的一系列問題調查表,要求被測驗者根據提出的要求選定適合于自己情況的答案作出反應目前最常用的是Minnesota多相人格調查表、卡特爾16個人格因素量表(16PF),Eysenck人格問卷。
3.2.1 Minnesota多相人格調查表(MMPI)MMPI在全世界廣泛用于人類學、心理學及醫學的研究工作,在人格測定和精神病臨床上有較大的應用價值。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引進中國大陸,至1989年正式推出MMPI的中國版.
3.2.2卡特爾16個人格因素量表(16PF)全稱是《卡特爾16種個性因素測驗H catell 16 personality factor test),系R.B.Cattell所編制適用于16歲以上的各類人群。作為測量個性的工具之一,16PF被廣泛應用于個性測評、人才選拔、職業咨詢等領域,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夠預測被測者的穩定性、承受壓力能力、成熟度等,并可以了解應試者在心理健康、適應新環境、專業成就、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現.
3.2.3 Eysenck人格問卷(EPQ)EPQ系英國倫敦大學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教授艾森克〔Eysenck H.J)編制的有關個性的測量方法,1980年引進中國經過有關專家的修定,項目內容較適合中國國情,并建立了中國常模.
4國內護生人格特征的研究進展
4.1護生的人格特點用EPQ量表調查的結果表明護理專業學生的E,N,P量表得分均高于全國常模,L量表得分低于全國常模,且均有統計學意義。表明護生總體個性傾向于外向、情緒不穩定、孤獨、掩飾度低、質樸性和誠實性較強社會適應性差Cs-vl采用16種人格個性因素測查表(16PF)對實習護生進行調查,顯示實習護生在樂群性、穩定性、恃強性、興奮性、有恒性、敢為勝、幻想性、實驗性、自律性的人格特征得分均不同程度高于全國女性常模,聰慧性的人格特征得分則低于全國女性常模。李瑜和蘇志達等閉的研究顯示,軍校大專護生誠實、掩飾程度低,性格趨于外向,但人格傾向不穩定、焦慮、緊張、容易激動,尤其是從醫院招收的大專護生人格傾向穩定性更差。楊群和王銳安等用對軍校非軍人護生進行調查,表明其個性特征為:內向、羞怯審慎、學識淺、嚴肅、沉默、理智、注重實際、保守、傳統、果斷剛毅、有進取精神,但也存在過分現實、忽視生活情趣、容易貿然行事等特點。劉喜文和胡文東等用對護生進行調查,護生在4種人格因素(C,G,N,q)方面得分顯著低于合同護士在2種人格因素(M,Q,)方面得分顯著高于合同護士。二者8種次級因素比較,護理學生在4種次級因素(Xo,YtIY,IY,)方面得分顯著低于合同護士,在2種次級因累M,凡)方面得分顯著高于合同護士。
4.2個性特征與護生焦慮的關系個人的個性特征決定其對外界因素的反映,情緒不穩定的明顯精神質傾向的護生易于在外界因素刺激下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護生的人格與焦慮狀態明顯相關,內向型、偏內向m高護生的焦慮程度高于混合型、偏外向型、外向型的護生。
4.3個性特征與護生心理健康的關系心理癥狀的產生源于個體所處的環境和對生活事件的適應不良,而個性特征在兩者之間起著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其中,心境,家庭關系滿意度,人際交往、文體活動、工作學習以及健康的滿意度.婚姻狀況等與心理健康有關因素和各個性特征聯系密切。
有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護生,其心理健康狀況一般較好。
神經質分高的護生,易產生抑郁、焦慮、強迫、人際沖突、精神質高的護生,易出現孤獨、好攻擊、與別人不友好等人格特征,這些都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不同的氣質類翻也與心理健康狀況有密切關系,多血質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其他氣質類型,膽汁質、抑郁質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并且,具有固執、倔強、攻擊、孤獨、敵意和缺乏同情心,以及過于安靜、深沉和過于緊張、焦慮,情緒不穩等個性特征的護生面臨更為嚴峻的人際關系問題和壓力。
4 4人格特征對護生適應能力的影響不同個性特征的學生面對學習、人際關系等壓力刺激,其適應能力具有顯著差異。“內傾型”學生具有沉默寡言、羞于表達、適應環境比較用難的特征。
4.5人格時護生溝通能力的影響性格與人際溝通能力之間存在明顯的相互關系。內向型與中間型及外向型比較,內向型護生的溝通能力最差。
4.6人格對護生其他方面的影響人際溝通能力、公共場合講話能力、情緒和心境與外向型的人格特征有關,外向而情緒穩定的護生具有更強的自信心、溝通能力和調整自我的能力,她們似乎更適應護理職業要求。
5總結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越軌行為心理分析
一、大學生越軌行為的界定
在社會學中,越軌行為是指社會成員(包括個體、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背離或違反現行社會規范的行為,它存在于不同時空和制度的國家或社會,在一般情況下均受當時社會主導價值評判體系的否定性評價。根據越軌行為的一般定義,大學生越軌行為是指在其學習、生活、人際交往過程中,發生的較為嚴重地違反或背離應遵守的行為規范,產生消極影響并受到否定性評價的行為。
這一界定表明:第一,大學生越軌行為中的“軌”,是指大學生應遵循的社會行為規范,包括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守的一般規范和專門為大學生所制訂的特殊規范,其表現形式既有成文的也有約定俗成的。第二,大學生越軌行為必須是較為嚴重地違反或背離了應遵守的行為規范的行為。第三,大學生越軌行為是受到否定性評價的行為,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指出的是。大學生的越軌行為不等于都是消極的,有些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它能夠打破舊的行為規范。引領社會潮流,甚至能夠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因此,大學生的越軌行為有些在當時看來是被否定的,而歷史地看它卻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所研究的大學生越軌行為,是指那些完全屬于消極的、被社會否定的行為,主要包括違公德、違反校紀校規、違法犯罪,以及自殺等行為。
二、大學生越軌行為的社會心理成因
(一)自我意識發展不平衡導致大學生行為失范
心理學家艾里克森認為,大學生正好處在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既要確立自我統一性。又要建立與他人親密的人際關系。然而,青年人在這一時期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在高速度成長、發展,常常會感到冒出了一個與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對自我的形象常常會發生懷疑、動搖或迷惑不解。自我意識是指個人x-J自身的認識及對周圍事物關系的各種體驗。大學時期是真正認識自我的時期,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所具備的文化水準,決定了他們不再像中學生那樣眼光向外,急于了解外部世界,把握外部環境,而是眼光向內,注重對自己進行體察和分析,探求自己微妙的內心世界,力圖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變化,自覺地從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大學校園有一種寬松自由的氛圍,許多大學生在較大的程度上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時,由于大學生處于獨特的社會層次,他們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有自己的社會見解和理想。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閱歷有限,大學生與社會有一定的距離,社會實踐能力不強,因而他們在談論、評價、思考社會問題時往往帶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實際。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表現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還不能深刻、準確、全面地認識問題。這些不足與他們極強的自我意識不相協調,這種不協調一直困擾著他們,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就會以越軌行為的方式表現出來。
(二)大學生諸多心理矛盾是越軌行為發生的內在原因
大學時期是“心理斷乳”的關鍵期。“心理斷乳”意味著個人離開父母的監護,擺脫對成人的依賴,建立自己獨立的心理世界。在這一過程中,諸多的心理矛盾沖突交織在一起。例如,在大學這個社會氣氛很濃的環境中,大學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強。他們渴望獨立,強烈要求社會承認他們的成人資格。但是,由于他們無法完全靠自己來處理所遇到的一系列復雜的實際問題,特別是他們在經濟上沒有獨立,因此,他們一方面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另一方面卻事事依賴別人,這就使他們在心理上出現了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這一矛盾經常困擾著他們的心靈。又如,大學時期,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獨的時期。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識的發展,大學生常常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行細致而深入的探索、反省,希望有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另一方面,大學生又害怕孤獨,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個宣泄的對象,有一個可以產生心理共鳴的知己。這種心理特征上二重性,使大學生的情感生活更為復雜。從心理角度看,進入大學后,環境、生活、個人地位的變化,往往引起心理內部需要結構的變化,大學生時常處于波動、迷惘和抉擇之中,因而情感不穩定,情緒變化大,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學業、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的變化都會引起情緒波動,容易產生偏激、沖動等情緒沖突。
(三)社會變革所帶來的心理壓力誘發大學生的越軌行為
社會變革之所以能夠引起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變化,是通過壓力和個性改變來實現的。當代大學生是在改革開放中出生和成長起來的一代,改革開放作為我們這個社會的一種具體的社會變革形式,它給大學生所帶來的重要影響之一就是價值觀念的急劇變遷。在價值觀的碰撞和沖突過程中,大學生一方面要適應新的價值觀念,另一方面還要對新的價值體系進行整合,增強其開放性和應變能力。由于大學生處于一個自我意識尚未完全成熟,價值選擇和判斷仍缺乏穩定和統一的發展階段,他們在處理價值沖突問題上就會顯得緊張甚至困惑。價值沖突壓力還包含著一種特殊的壓力形式——“文化移人壓力”,主要是指當不同的文化開始交流時給人們的心理上所帶來的變化。當一種文化移人另一種文化之中時,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濫,會造成價值體系的重新認知和整合。但這種價值變遷決不意味著就是進步的、積極的;相反,它或許是腐朽的、消極的。特別是在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過程中,西方的“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價值觀很容易被東方青少年所欣賞、悅納,而一旦接受了這些思想,就會像吸食鴉片一樣明知其毒,欲罷不能。
(四)大學教育的偏差是大學生越軌行為發生的外在原因
其一,高校心理環境相對落后,不良心理難以矯正。首先,高校心理調查和心理疏導工作滯后,心理干預無力,既缺少對同學問“比老子、比票子、比牌子”的攀比心理加以正確引導,又較忽視貧困同學、特殊家庭同學的心理需要,這在客觀上放任了大學生價值觀的混亂,引發認知不協調,更導致部分有心理問題大學生自我封閉,自我否定,懷疑理想,懷疑人生。此外,更有許多~大學生認為有心理障礙的人就是“神經病”,不是不聞不問,就是敬而遠之。這些都造成了高校心理環境相對落后的現狀,有不少大學生正是由于在這種環境下心理問題不能解決,心理異常程度越來越嚴重,導致越軌行為的最終發生。
其二,大學校園不良文化影響,致使越軌犯罪心理強化。據統計,絕大多數犯有性罪錯的大學生,是受黃色影碟、錄像、書籍及其它物品的腐蝕而步入歧途的。伴隨學習外部壓力的減輕,空余時間的增多,大學生接觸電影、錄像、報刊、網絡中不良刺激的頻率、強度、時間都大大增加。
其三,大學生的不良交友,形成違法犯罪心理輻射。由于群體凝聚力的作用,個體的不良信息往往會被其他成員所認同,尤其在戀愛、幫派、老鄉會中,這種認同常會轉化為違法犯罪的需要和動機。
其四,大學管理上的漏洞,為越軌行為發生提供了條件。根據犯罪時空影響律原理,少數大學生之所以能夠形成越軌犯罪行為,與大學生行為控制的時空盲點有直接關系。從時間控制上講,一般大學每周平均課時25節,比高中階段少了l0課時。從空間控制上講,高中生一般是家庭學校兩點一線,而大學生隨著大學社會化的要求,逐漸形成多點多線的活動區域。這些時空上的盲點往往處于無控制狀態。由于大學生普遍素質較高,社會對其一般持信任寬容態度;有些家庭認為子女考上大學,父母就已完成了使命,放松了對孩子的要求;學校則更是防不勝防,有的學校一個班主任老師要管理幾個班,有些學校雖然也設了思政老師、輔導員,但是效果不佳,大學管理上的漏洞直接或間接地成為誘發越軌行為的情境因素。
三、大學生越軌行為的心理學對策
首先,建立大學生越軌行為心理預測系統。大學生越軌行為的發生大多有一定的征兆,而且其心理發展有一定的規律。根據這一特點,建立心理檔案是預測大學生越軌行為的有效方法。大學生心理檔案可包括:個人簡歷,家庭成員,個人心理特點(興趣愛好、、交際能力、同情心、獨立意識、師生及同伴關系等),心理測驗結果,心理咨詢記錄,心理健康階段評價,等等。這些信息的采集不僅可以體現心理檔案的預測功能,還可以充分發揮其預防功能、發展功能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其次,拓寬大學生心理宣泄和疏導渠道。心理學研究表明:大學生普遍習慣把失敗歸因為缺乏能力,而把成功歸因為運氣好,這就降低了他們的挫折承受能力。心理學家韋納指出,改變原有的期望值可以提高挫折承受力。根據這一原理,利用心理干預手段進行就業指導、戀愛觀討論和人際關系心得交流會,讓同學了解人人都會有挫折,失敗并非都是自己的過錯,從而降低挫折感,達到心理平衡。同時,還應注意積極營造愉快的生活體驗,培養成就感,將不良情緒通過“訴苦會”得以傾訴、宣泄和轉移。此外,應當特別注意尊重貧困大學生的心理需要,在幫助他們的時候給予其自信而非無謂的同情,減輕其心理負擔。同樣,也應更加及時關注父母不和、離異型家庭或遭遇變故的大學生,積極給予心理援助,防止極端行為的發生。
一、寬恕的哲學解讀
有關寬恕的心理學研究與其在哲學上的研究緊密相關,因此,要想了解寬恕的心理學含義,首先必須對它的哲學淵源做一番探討。哲學之所以對于寬恕產生興趣,主要就是因為看到它在人際交往中所具有的道德影響意義[2]。對于寬恕的哲學研究通常涉及有關寬恕是否應該被看作為是一種美德,以及如何利用寬恕來消除相互間的怨恨這樣的問題[3][4]。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西方哲學界一直存在著一種傾向于強調道德原則的主導位置和輕視道德體驗和道德態度的爭論。換言之,這種哲學傾向更多關心對道德“存在”的研究,而不太重視道德“行動”。不過,正是由于這樣一種爭論的結果,在客觀上它最終卻導致了一種更看重寬恕行動的“德行理論”的興起[5]。
其實,大部分的研究者都相信人際間的寬恕與和解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在其中,道德到底是如何被表達出來的。到目前為止,對于這個問題在西方的學術界依然存在爭論,不過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看法。
決定與自主之間的沖突是哲學界在看待寬恕問題上的重要論爭之一。傳統的決定論相信過去的狀態決定了一個特定的未來。任何現在的真實與合理必定是由于過去的真實與合理所決定,邏輯的與自然的法則是最為重要的法則。按照這種決定論的觀點去推論,實際上,沒有人能夠去控制任何事情,因此,也沒有任何人需要在任何事情上承擔道德的責任。如果這種決定論的思想是合理的,那么,人們的行為就不存在對錯之分,人們也無須要去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6]。與此同時,自主論的倡導者們則強調雖然寬恕是一種自然現實,但它畢竟不能等同于實際的現實世界。盡管決定論在現實世界中有它的合理性,但問題在于它否認個人的責任,一個具有絕對自主的人意味著它能夠在一定的時間里選擇做出任何相應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個人可以自由地去判斷一定行為的道德意義[7]。由此也不難看出,從本原上講,寬恕作為一種道德媒介,本身即具有道德意義。
當同時有一個受害者和一個冒犯者存在時,而且這個冒犯者的冒犯行為顯然不合理的情況下,寬恕完全有可能被看作為是一種道德媒介。在這種情況下,受害者指向冒犯者的感受一定是消極的,因為冒犯者給他帶來了傷害。受害者同時也很想努力把這種消極體驗去除掉,這些失敗的體驗給個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尤其是當個體體驗到了自尊的喪失時。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當個體忘記這種不快的體驗,才有可能做到寬恕別人。但如果在不依賴任何外部幫助的情況下,受害者想要放棄這種不愉快的經驗通常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做到。Haber相信“寬恕是單方面的”[8],在寬恕中只存在著一個單一的傾向,那就是由寬恕者做出寬恕。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個個體是因為一個錯誤的理由而做出寬恕的話,他便是在提供一個“有缺陷的寬恕”[9]。換句話說,除非把所有的怨恨全都化解掉,否則是不可能發生真正的寬恕的。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所有的這些研究都必須基于對寬恕這個概念的明確定義上,而想要充分合理地定義寬恕并非易事。正是因為考慮到寬恕定義的復雜性,Haber提出了通過建立一種模型來加以解釋的設想。
Haber不同意傳統哲學研究強調把寬恕看作是對怨恨與爭執的消解這樣一種說法,認為“我寬恕你”是對于行為的一種表達方式。在Haber的理論中,寬恕被理解為是一種內部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寬恕你”這個術語的使用僅僅是“對一種規則的表述”[10](p.53)。在Austin的文章中對此作了更詳盡的描述,他區分了三種言語表述行為,分別為:非語內表述行為、語內表述行為、以及可以用來推斷因果關系的言語表達效果行為。據此,Haber建議,寬恕就像是一個對于未來的承諾,這種正在發生的寬恕行動所產生的作用要遠遠超越“我寬恕你”的表述。按照Haber的觀點,這種通過言語表達的行為可能屬于Austin分類中的語內表述行為,這種行為包括有個體“對對方行為的反應,以及表達對于對方過去和將來行為的態度”[11](p.160)。
根據Haber的語義學模型假設,我們僅僅通過對寬恕術語的定義是不可能獲得對于寬恕概念的完整的理解的。相反,他提出了一個可以針對一定行為來作出相應選擇的寬恕模型。他的模型把寬恕與其他的相關術語做了區分,但卻忽視了其他一些模型的重要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說他在看待寬恕上強調沒有一個單一的定義可以包含全部的寬恕因素是正確的,那么,他試圖采用某個單一的模型來詮釋寬恕顯然也是不可能的。為了避免某個單一模型的束縛,和能夠汲取其他模型的有用成分,目前大部分的學者都強調應該把多種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加以整合。
哲學家對于這項研究的另外一個重要貢獻是把寬恕與贖過作了明確區分。這兩者之間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根據道德判斷作出反應,并相應地選擇使用一些諸如承認、道歉、或補償的手段。Murphy和Hampton把贖過定義為是“不作任何道德辯解的接納”[12](p.40)。依照這個術語的判斷,當對方并非是一個“(故意)做壞事的人”時,受傷害一方便不應該為自己作出辯護或感到怨恨,因此,贖過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盲目的”反應。盡管這種相互關系已經籠罩了消極的陰影,但個體仍然需要把那些因為激惹而產生的憤怒或報復的心情忽略掉或者壓抑下去。有關這方面的問題到目前為止依然爭論不休,而且還有進一步引向實證的趨勢。
二、西方心理學對寬恕研究的早期探索
盡管哲學家們對于寬恕已經爭論了一段時間,但對于心理學研究來講,寬恕仍然是一個全新而神奇的疆域。在1985年之前,有關寬恕的研究屈指可數。就拿弗洛伊德這樣一個幾乎曾經涉獵過心理學所有領域的高產學者為例,盡管他的作品數量等身,但有人統計在他的文獻中卻只字未提過寬恕這個問題[13]。其他一些先驅者們,包括詹姆士、霍爾、桑戴克、托馬斯以及沃爾波特等心理學大師們也都未見提及這個概念。而且,即便在與寬恕更加接近一點的有關心理健康的專業領域中的心理學家們如榮格、霍妮、阿德勒等,在他們的大量研究中對于寬恕行為也鮮有提及。
那么,為什么寬恕不被提及呢?這其中肯定存著一些潛在因素導致像寬恕這些重要的人類現象在現代心理學研究中被忽視掉,不過對一些現象的解釋不一而足。一種解釋認為這是因為寬恕與宗教信仰之間存在聯系緊密,而社會科學家們對宗教存在著天然的厭惡心理;另一種解釋則認為似乎寬恕已經被整個的學術界所遺忘,而不僅僅是在社會科學中;[14]也還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采集與寬恕有關的數據過于困難的原因,尤其是在上個世紀,隨著科學心理學的發展和對行為分析和觀察的日益重視,這種看法似乎更有說服力。此外,也有一些人認為,從人類歷史上看,過去的一個世紀因為戰火連連,實際上是一個充滿血腥和缺乏寬恕的世紀,人們會更傾向認為寬恕的作用遠遠無法與一個“美麗的感情”相匹敵[13]。
盡管這是心理學研究的一項全新的領域,我們還是可以設法梳理出它在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發展歷程。McCullough等人把寬恕研究的歷史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大約從1932年到1980年),包括了一些涉及寬恕的理論文章和少量相關經驗研究;第二個階段是從1980年到現在,這時開始出現了更多有關寬恕的深入和系統的研究。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在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心理學研究者們和臨床實踐者們便開始偶爾討論有關寬恕現象的問題。在1932年的時候,皮亞杰和Behn在幾乎同一時間里都討論了有關寬恕在道德判斷發展中的作用問題[15][16]。此后不久,Litwinski(1945)也對人際間寬恕的影響結構做了初步探索。其中比較有影響的研究包括以下幾方面[17]。
1.宗教興趣對于心理學研究的影響。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一些牧師和對宗教有興趣的心理健康專家們曾經嘗試去通過運用寬恕來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Angyal曾經是一個倡導協助心理障礙患者去經驗寬恕的支持者,他認為,經驗上帝的寬恕是解除那些病理性罪惡感的一個重要手段,而這種罪惡感恰恰是造成許多心理障礙的病理基礎。在Angyal的觀點中,有效的心理治療可以是創設一種氛圍,從而讓患者有機會從他們道德或倫理的缺憾中去經驗他人的寬恕并且寬恕他人[18]。其他一些來自宗教界的學者也強調這種寬恕的潛在意義。譬如,Emerson在他的理論巨著中報告了他采用了Q分類法去研究寬恕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的結果。盡管統計方法比較簡單,而且證據也不夠充分,但這卻是最早的一個采用科學手段探索寬恕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19]。
2.Heider的寬恕觀。在Heider(1958)的《人際關系心理》一書中,有一個討論人際關系利弊的章節。在這其中Heider描述了當一個人受到了對方侵犯之后的各種可能導致尋求報復的歸因方法。在文中,Heider把寬恕描述為是一種超越復仇的行為,它隱含地表達了受害者的自尊和對一定倫理標準的敬重。盡管如此,Heider并沒有太多地去討論這些概念,而且這個寬恕概念也沒有受到學術界的太多關注。雖然Heider在社會心理學方面的工作為有關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他對于寬恕問題的討論遠遠還沒有能夠刺激引起社會科學界對于這個問題的重視[21]。
3.Rokeach的價值問卷。對于寬恕的一項更加系統和有影響的心理學研究是由Rokeach有60年代的工作作出的[21],他采用了一些不同的價值問卷去研究人類價值判斷的本質。從總體上看,Rokeach價值問卷包括了兩方面的價值內容:“工具性(instrumental)價值”,包含對策略和行為的選擇;“終結性(terminal)價值”,指對生命終結狀態的選擇。在這兩類價值中又分別包含了18個具體的價值。“寬恕”就是其中的一項工具性價值。雖然到目前為止已經有相當多的關于人類價值的研究都采用了Rokeach問卷,但奇怪的是并沒有因此而導致有關寬恕問題的討論得到增加。這可能是因為這個問卷的重點主要是在展示不同人群對于寬恕的價值判斷上的差異以及關于這種寬恕是如何融入整個的人類價值體系中的。
3.Prisoner的兩難選擇。由于Tedeschi等人的工作[22][23],寬恕開始逐漸成為了一些理論和經驗研究的主題。Tedeschi等人提出了寬恕是一種在競爭反應之后發生的合作反應方式。他們的這項研究結論主要是借助了Prisoner的兩難選擇游戲得出的。在這個混合動機游戲中,兩個游戲者需要反復面對選擇競爭或者是合作的兩難困境。游戲的目的都是為了盡可能多的去贏得分數。如果參加游戲的雙方彼此合作,他們便可能雙贏,各得3分。如果一方不合作但另一方合作的話,不合作的一方可以得5分,但合作的一方卻是0分。如果他們均不合作,他們每人都只能得1分。由此可見,在這里合作和競爭各具優勢,但主要取決于參加游戲者中的另一方的態度。即便當對方已經選擇競爭之后,其中另一個參與者如果仍然選擇合作,便被稱之為“寬恕”反應[24]。雖然這個研究設計對于探索寬恕概念是一個創新(而且已經有不少研究者采用了這個Prisoner兩難游戲設計),但是采用它來理解寬恕的本質依然是不夠的。
從這些研究中我們不難看出,雖然從1932-1980年之間有關寬恕的研究大都是零散的和缺乏系統性的,但是,許多學者已經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思考。不過,一些真正比較系統而又嚴肅的有關寬恕概念的研究,卻是直到20世紀最后的20年中,才開始出現的。
三、近20年來當代心理學關于寬恕研究的突破式發展
及至20世紀80年代,有關寬恕的理論研究論文和治療報告開始急劇增加。及至上個世紀末,在發展心理學、咨詢和臨床心理學以及社會心理學等相關領域中都已經明確提出了對于寬恕現象的研究。這個主題被越來越多的研究領域所關注,這本身也就顯示出寬恕正在日益展現出他的廣泛應用潛力與理論價值。
1.寬恕與道德發展研究
當代寬恕研究的代表人物,Enright和他的同事們把個體對寬恕理由理解的發展階段與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相聯系[25]。Enright等人引用有關數據證明了人們對于各種不同復雜程度的寬恕理由的理解與道德判斷水平的高低有關。他們還發現,這種寬恕理解的深入程度與年齡大小也有關系。這項研究大大拓展了有關道德發展水平研究的視野,使得有關道德發展的研究得以從更多的層面上去展開。
自從Kohlberg之后,有關公平(justice)的研究已經完全支配了青少年道德發展研究領域,而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對于寬恕的研究,如同其他的研究領域一樣,并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興趣。但是,如果當我們想要比較深入復雜一點地去理解道德含義的,僅僅研究公平問題便似乎顯得有些狹窄,而且,絕大多數理論工作者都同意在公平關系中存在寬恕,往往在受到傷害的一方感到公平受到挫敗時它的作用便表現出來了[26]。基于這種假設,Enright等人把寬恕理由的發展與Kohlberg公平理由的發展聯系聯系在一起。Enright和他的同事們引用數據證明為寬恕提供不同復雜水平理由的能力與對公平做理由的能力相關,并且,他們還發現,這種寬恕理由的復雜性與年齡相關。他們把這種隨年齡上升的復雜性寬恕理由序列與Kohlberg的公平序列相對應比較。發現寬恕伴隨著公平經歷了類似的年齡變化階段。表1顯示了這個寬恕與公平發展的對照模型。
表1.公平與寬恕發展階段比較
公平階段
寬恕階段
階段1. 懲罰與服從定向。我相信公
報復性寬恕。當我采用同等水
平應該由一個可以作出懲罰
平的報復懲罰了對方之后,我
的權威來決定。
就可以寬恕他了。
階段2. 相對公平。我采用互惠的方
歸還和補償性寬恕。如果我能
式來定義對待我的公平,如
夠把我所失去的重新補償回來,
果你幫助了我,我必定要幫
那么,我就會寬恕。或者,當
助你。
我如果不去寬恕而感到內疚時,
我也會通過寬恕來去處這種內
疚。
階段3. 好孩子公平。這里我主要根
預期的寬恕。當其他人要求我
據團體成員的感覺來決定對
這么做的時候,我便會寬恕。
錯。我這么做是為了取得同
伴的好感。
階段4. 法與秩序的公平。社會的法
合法的寬恕。當我所信仰的宗
律將指引我作出公平判斷。
教要求我去這么做的時候,我
我維護法律,是為了得到一
會寬恕(但這里不同于階段2,
個有秩序的社會。
把寬恕當作是一種內疚的解脫。)
階段5. 社會關系定向。盡管存在不
社會和諧需要的寬恕。我寬恕
公平的法規和游戲規則,但
是為了重建和諧和良好人際關
我仍然愿意去維持一定的社
系。寬恕可以減少社會沖突。
會關系。我相信公平和法規
寬恕是控制社會和維護和平關
是相應于社會的變化而改變
系的方式。
的。
階段6. 人類的倫理定向選擇。我對
寬恕是愛。我的寬恕是無條件
于公平的感受是基于維護全
的,因為它提升了我的愛的體
體人類的權益考慮。在我的
驗。我必須要關愛每個人,他
心中的良知勝過法規。
們對于我的傷害并不能改變我
對他們愛的感受。在這里,寬
恕已經不再像階段5那樣由一
定的社會關系來決定,寬恕者
不會通過給予寬恕而來控制對
方,他僅僅給予寬恕。
資料來源:Enright,R.D.,Santos,M.J.D.,& Al-Mabuk,R.(1989).The adolescent as forgiver.Journal of Adolescence,12,p.96.
按照Enright等人的研究發現,寬恕的發展存在著明顯的年齡階段性差異,同時,在寬恕與公平發展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關系。公平與宗教和其中的不同性別個體之間的關系并不明顯。這些似乎與寬恕發展理論的關系都不太大。
就像Kohlberg當年所做的研究一樣,Enright和他的同事們提出寬恕與一定的個人發展階段有關。在參考了Kohlberg的公平發展水平模型之后,他們發現青少年有關寬恕的理由兒童或成人初期不同。在這個階段上他們看待寬恕的態度經常會受到來自同伴的勸說而改變。大部分青少年會在約十二三歲時進入第三階段,并在到十五六歲的時候穩定下來。與之相對應的,兒童大都處在第二階段,成人初期則處在第四階段。Enright和他的同事們在較近期的研究中已經進一步證明了寬恕(和尋求寬恕的傾向)會伴隨著人們的生命歷程而逐漸發展成熟[28],其他一些學者的理論和經驗研究也都已經證明了這一觀點[29][30]。
2.寬恕在咨詢與臨床心理學中的作用
與純粹理論化和概念化研究迥然不同,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學術界開始出現了一些關注寬恕與人類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療相關命題的研究。根據McCulloght和Worthington(1994)的統計,在80年表的絕大多數有關討論寬恕概念的文章都是由臨床工作者們寫出來的并且它們也都是發表在有關臨床心理學的雜志上供臨床工作者閱讀的[11]。在當時發表的許多有影響的文章都指出了寬恕對于心理健康的積極促進作用,并且,DiBlasio等人的研究還特別提到了當時的許多臨床工作者們都已經把寬恕應用到了治療實踐[30]。及至90年代中期,在一些科學文獻中開始出現了一些有關在咨詢和治療中的寬恕問題的純粹經驗研究。Enright等人在臨床心理學的一些主要雜志中都討論了有關寬恕在應用于各種不同人群中的價值[31]。
3.寬恕在人格和社會心理學中的應用
除此之外,在80年代和90年代期間,許多研究者還嘗試探討寬恕的潛在社會心理法則。這些研究發現人們對冒犯者的寬恕意愿可以通過多種社會認識特性加以解釋,諸如冒犯者覺察到的責任、意圖及動機,以及冒犯行為的嚴重性等。在最近幾年的人格和社會心理學雜志中發表的新近理論研究顯示,寬恕研究正在試圖對多種理論觀點進行整合。
很多西方學者在回顧有關寬恕研究時認為,這方面的一項最重要的事件要歸之于美國約翰·坦普爾頓研究基金會的關于寬恕研究計劃的工作。有超過100個小組提供了有關的研究計劃書。并且,由于這些計劃書最終成了約翰·坦普爾頓基金會啟動寬恕研究的全部內容,這個基金會最終資助了將近30個實驗室做了三年有關寬恕的研究工作。雖然這并不足夠說明寬恕研究因此而得以繁榮,但至少可以看出心理學界對于寬恕研究的興趣正在日益興盛,并且可以預見在21世紀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總結以上寬恕研究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盡管心理學對于寬恕的研究還是非常的零散和不成熟,但在過去短短的一二十年中已經開始顯示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而且除了哲學之外,醫學,政治科學,教育等越來越多的科學領域都開始對此顯示出濃厚的興趣并介入到這個研究中來,寬恕研究在21世紀正展現出誘人的發展前景。當然,可以肯定的是,寬恕并不是拯救人類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寬恕的最大功用是能夠有效地醫治創傷。雖然從早期的宗教研究算起,在這方面人們已經進行了數千年的探索,但科學的探索還只是剛剛開始。
參考文獻
[1] Enright,R.D.,Eastin,D.L.,Golden,S.,Sarinopoulos,I.,& Freedman,S.(1992).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with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s:An attempt to
resolve differences of opinion.Counselling and Values,January, vol.36.
[2] Yandell,K.E.(1998).The Metaphysics and Morality of Forgivenss.In Enright,R.D.& North,J.(Ed.), Exploring Forgiveness.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Madison,35.
[3] Butler,J.(1855).The analogy of religion.London:Henry G.Bohn.
[4] Moore,K.D.(1989).Pardons:Justice,mercy,and the public interest.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Haber,J.G.(1991).Forgiveness.Maryland:Row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
[6] Van Inwagen,P.(1983).An essay on free will.Oxford:Clarendon Press.
[7] Rowe,W.(1991).Thomas Reid on freedom and morality.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ess.
[8] Haber,J.G.(1991).Forgiveness.Maryland:Row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p.11.
[9] O'Shaughnessy,R.J.(1967).Forgiveness.Philosophy.62,499-508.
[10] Austin,J.L.(1975).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The William James Lectures delivered at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55.(Ed.)J.O.Urmson & M.Sbisa.Oxford:Clarendon Press.
[11] McCullough,M.E.,& Worthington,E.L.,(1994).Encouraging clients to forgive people who have hurt them:Review.critique,
and research prospectus.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vol.22,No.1,3-20.
[12] Murphy,J.G.,& Hampton,J.(1988).Forgiveness and mer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 McCullough,M.E.,Pargament.K.I.,& Thoresen,C.E.(2000).The psychology of Forgiveness.In McCullough,M.E.,et al.(Ed.).Forgiveness: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NY:The Guilford Press.
[14] Enrigtht,R.D.,& North,J.(1998).Introducing forgiveness.In R.D.Enright & J.North (Ed.),Exploring forgiveness
(pp.3-8).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5] Piaget,J.(1948).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 child.(translated by Marjorie Gabain).Glencoe,I11.:Free Press,Ist American ed.
[16] Behn,S.(1932).Concerning forgiveness and excuse.Archiv fuer die Gesamte Psychologie,86,55-62.
[17] Litwinski,L.(1945).Hatred and forgetting.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33,85-109.
[18] Angyal,A.(1952).The convergence of psychotherapy and religion.Journal of Pastoral Care,5(4),4-14.
[19] Emerson,J.G.Jr.(1964).The dynamics of forgiveness.Philadelphia:Westminster Press.
[20] Heider,F.(1958).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New York:Wiley.
[21] Rokeach,M.(1967).Value survey.Sunnyvale,CA:Halgren Test.
[22] Gahagan,J.P.,& Tedeschi,J.T.(1968).Strategy and the credibility of promises in the Prisoner's Dilemma gam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2,224-234.
[23] Horai,J.,Lindskold,S.,Gahagan,J.,& Tedeschi,J.(1969).The effects of conflict intensity and promisor credibility on a target's
behavior.Psychonomic Science,14,73-74.
[24] Axelrod,R.(1980).Effective choice in the Prisoner's Dilemma.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24,3-25.
[25] Enright,R.D.,Santos,M.J.D.,& Al-Mabuk,R.(1989).The adolescent as forgiver.Journal of Adolescence,12,99-110.
[26] Hunter,R.C.A.(1978).Forgiveness,retaliation,and paranoid actions.Canadi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Journal,23,167-173.
[27] Enright,R.D.,&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1994).Piaget on 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forgiveness:Identity or reciprocity?
Human Development,37,63-80.
[28] Girard,M.,& Mullet,E.(1997).Propensity to forgive in adolescents,young adults,older adults,and elderly
people.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4,209-220.
[29] Spidell,S.,& Liberman,D.(1981).mORAL DEVELOPMENT AND THE FORGIVENESS OF SINS.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9,159-163.
[30] DiBlasion,F.A.& Proctor,J.H.(1993).Therapists and the clinical use of forgiveness.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心理健康學校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21世紀競爭日趨激烈,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針對當前我國小學生存在的心理素質方面的弱點,進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質水平,實施素質教育的現實需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中小學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是現代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著“成長比成績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學校應牢固樹立以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中心,教書育人并重的思想,切實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為此,圍繞“增強教師心理教育意識,提升心理教育能力;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發展健全人格”這一中心,將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擬定如下計劃。
二、工作目標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體要求
1.深化理論學習研討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業務學習培訓工作。心理教師除參加區每月二次的業務研討活動和圍繞“團體心理輔導和個別心理輔導”的主題外,還應積極參加各種其它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使自己成為能帶動本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家里手。
(2)學校將對教師進行的“心育”理論學習輔導,納入學校業務學習范疇加以管理。九月份,在本校心理教師的協助下,組織全體學生開展“愛祖國,愛父母,愛師長”活動;十月份進行個別教育輔導的知識、方法等”專題學習研討;十一月份準備參加區心理健康表演課;十二月份組織班主任學習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與實踐。
2.合力探索實踐提高
(1)在啟動20xx—20xx年“主題心理班(隊)會”活動的基礎上,本年度繼續深入以“學生在生活、學習和人際關系中所存在的普遍問題”為內容,各班主任在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的基礎上,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會、隊會結合起來,一、三、五年級各選一個班級上好團體心理健康輔導公開課,幫助學生排憂解難,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能力。
(2)開展《個別心理輔導的困惑調查及對策》的課題探究,選材要盡量使心理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幫助解釋,將身邊的現象用心理學觀點去分析,以便學生更好地了解、接受心理知識,并在方法上努力做到既實用又便于操作。
(3)學校將創設積極的校園心理環境,繼續規范“知心姐姐信箱、心靈有約廣播、培養心理委員”等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工作。同時,每學期為學生開展一次以上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或心育常識普及活動。做到使心理知識有宣傳陣地;心理困惑和心理問題有疏通渠道;心理經驗有分享空間,努力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隨時保持正常的心態。
四、具體措施與辦法
1.繼續發揮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習網的學習、教研的平臺功能,同步提供相關的信息資源和業務參考學習資源。
2.加強心理教師的業務學習,日常業務學習具體采取“個案解析、備課研究”等形式,完成學習和實踐任務。
3.舉行“青年教師心理健康表演課”活動。
4.學校將創設積極的校園心理環境,繼續規范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工作。
5.指導家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實施是不夠的,在更重要的意義上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才是學生的來源與歸屬,小學生心理健康最后要歸結于此。因此,利用家長學校、調查問卷,指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學校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認真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結合學校實際,努力開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逐步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規范化的軌道。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組織網絡
想要使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規范化,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取得實效,一個健全的組織是保障。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以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由心理輔導骨干教師為組員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在領導小組統一的指導下,制定教育活動計劃并組織實施,確保工作的開展有成效。
(二)提高心理輔導教師專業素質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依托于一支素質強硬的心理輔導教師隊伍。我校將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心理輔導培訓,從培訓教師入手,幫助教師豐富自身的心理輔導知識,提高心理輔導能力。
1、利用一切有利機會,選派學校的心理輔導骨干教師外出培訓學習。
2、聘請心理教師來我校做講座,組織全校教師積極參加心理輔導專業知識的學習。
3、學校為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訂閱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報刊雜志,如《大眾心理學》、《心理與健康》等,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資料,閱覽室、圖書室提供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論書籍。
4、繼續鼓勵教師積極參加《人際關系心理學》和《現代學校心理輔導》的學習。
5、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市等各級各類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個案、教學設計的評比活動,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再上一個臺階。
6、在學校內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氣氛。
7、要求班主任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輔導實踐,并及時積累經驗和整理、收集相關的輔導資料,以達到促實踐求進步的效果。
(三)完善心理咨詢室服務學生
1、做好“心靈家園”咨詢室的常規工作,服務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需要。
2、繼續開設心靈信箱,歡迎學生來信傾訴自己的煩惱或困惑,在生活和學習上關心學生,做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引導。
3、重視每一位學生的咨詢,對相應的問題進行歸類整理,并及時通過各種渠道進行解決。
4、成立心理咨詢教師隊伍,有計劃、有安排地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對來訪者做到尊重、理解、耐心、疏導、解惑。
(四)遵循身心發展規律結合教育
1、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學校以學期為段確定輔導教育的重點,有計劃地開展一系列常規教育輔導活動。
2、各班主任根據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和年級段以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實效地開展心理輔導教育,做到月月有主題,在每個月中都至少開設一節班隊心理輔導課。
3、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少先隊活動有機結合,并要求班主任注重在平時的晨間教育、班隊教育、生活的交流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各任課教師也要在平時的學科教育和生活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輔導教育。
心理健康學校工作計劃3
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因此學校要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在師生中形成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認識,讓更多的學生認識心理健康,甚至主動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塑造一個健康的人格
一、基礎現狀分析
1、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已有一定的認識,并且具有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能力。學校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成我校的一大品牌,一大亮點,明確地表明了校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以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決心,這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發展帶來了新的春天,也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適宜成長的大環境。
2、由于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大多數人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一些錯誤的認識,盡管我校已經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但在師生中未能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現象還是存在的,在學生群體中,對心理健康持有不正確觀念,或者知之甚少的例子還比較普遍。如何消除部分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確認識,加強教師對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讓更多的學生認識心理健康,甚至主動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是本學年應該重視、優先解決的問題。
二、發展方向分析
1、讓教師更了解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者,當然更應該站在一定的高度來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功能、實施途徑與方法,否則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成為一紙空談。雖然我校教師對心理健康已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理論指導和深刻認識的教育是無法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層次的,因此,本學年的一個重心應放在教師的理論學習和正確認識上。
2、讓學生也認識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起心理健康教育,人們的腦海中就浮現出變態、神經病、心理治療等字眼來,內心極不舒服,下意識地排斥。其實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疇很廣,心理治療(矯正性功能)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我們的教育對象更多的是心理健康的學生,發展性功能、預防性功能更為普遍和重要。因此,讓學生正確認識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教育,進而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形成健康的心理,是本學年的重點。
3、形式靈活多樣,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開展起來。
對于小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只有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課堂中、滲透在游戲中、滲透在生活中,才能真正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因此,本學年學校的各種教育途徑都要行動起來,發揮自身的優勢,讓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三、具體措施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時間;各班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活動,提高班級凝聚力,集中解決班級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2、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課題研究結合起來;結合學科教材內容,滲透有機專題教育,如語文課,課文中豐富的思想內涵可以直接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體育課競技項目教學同樣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品質。
3、整理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材料,教師集中與分散學習相結合;可以通過召開講座、團體輔導、個別咨詢、自學材料、外出培訓等途徑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4、設立心理咨詢室,真正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矯正性功能;咨詢室設星星知我心信箱,專人解答學生來信;咨詢室設星星和月亮談心區,專人輔導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做好心理咨詢檔案的收集與整理。
5、編輯心理健康小報做到每月一期,每期一個主題,至少每班一份;發動學生采、編、出稿,辦成學生展示認識成果和交流心得的平臺。
6、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會、隊會結合起來,落實發展與預防功能;嘗試以隊會的形式、班會的內容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中,春風化雨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7、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站、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途徑,讓更多的人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紅領巾廣播站的月安排中至少有兩周以心理健康為主題;開辟心理健康宣傳專欄國旗下講話主要圍繞心理健康展開。
8、可以在學校網站開設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塊,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力,提升我校心理健康工作檔次,讓更多人來支持、更多的專家來指導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9、注意收集活動材料,如照片、稿件等。
四、月份安排
學生:
(一)低年級
1、目標
通過幫助學生適應學校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的良好適應能力,與他人良好相處的能力,使其初步具有學習的自我效能感、良好的學習習慣、合作意識,初步形成積極正確的自我概念。
2、內容
九月、學生角色意識(如我是小學生)。
十月、學校環境、集體生活適應(如我們的校園集體生活真快樂)十一月、基本學習技能、行為習慣訓練(如好習慣交朋友)十二月、體驗合作、體驗友情(如大家一起來我和同學手拉手)一月、學習成功體驗(如我能行成功體驗真好)。
二月、學習興趣(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到興趣樂園去)。
三月、自理、自立意識(如今天我值日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四月、排除不良情緒方法(如情緒氣象臺讓自己更快樂)五月、正確處理同伴人際沖突的方法(如溝通化解小矛盾)。
六月、自我保護方法(如披著人皮的狼自護在我心)。
七月、時間觀念(如做守時的好學生時間的妙用)。
(二)中年級
1、目標
初步具有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能初步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具有愛心和集體責任感,初步具有自我完善意識、生活強者意識和創新意識。
2、內容
九月、自我控制策略(如智斗難題真快樂當天功課當天清)十月、基本學習策略(如巧學苦練無難題學習要得法)
十一月、如何交朋友(如謙讓、友善朋友多讓我們走到一起來)。
十二月、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如:優點轟炸缺點轟炸)。
一月、應對挫折的方法(如批評不可怕我也曾失敗過)。
二月、正確的消費觀(如巧用零花錢小會計)。
三月、體驗創新、創造(如我不同意這個想法創造就在你身邊)四月、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如當我難過的時候)。
五月、集體意識、集體責任感(如我愛我班集體力量大)。
六月、什是理解、寬容、原諒、信任(如與我同行握住我的手)七月、什么是死亡(如熱愛生命珍惜每一天)。
(三)高年級
1、目標
能進一步認識自我并悅納自我,使其心理變化與生理變化相適應,初步學會分析自我、設計自我、發展自我,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競爭意識和正確的性別觀念。
2、內容
九月、學習計劃的制定(如訂好學習時間表)。
十月、應考策略(如考試前的我考試中的我考試后的我)。
十一月、工作神圣而平等(如職業大舞臺條條大路通羅馬)。
十二月、家庭觀念(如家庭小幫手爸爸媽媽和我)。
一月、心理防御機制的運用(如學會說不使自己感覺好起來)。
二月、如何與他人溝通(如當小朋友難過的時候怎樣贊美別人)。
三月、什么是競爭(如同學進步我高興正確競爭好處多)。
四月、正確認識社會不良現象(如做遵紀守法的小公民攀比之風不可長)。
五月、調節情緒的方法(如做情緒的小主人)。
六月、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筑起防范惡習的城墻)。
七月、什么是心理學健康及其重要意義(如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不神秘)。
教師:
九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內涵、功能。
十月、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內容、途徑。
十一月、教師心理健康。
十二月、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
一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二月、心理輔導與心理咨詢。
三月、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
四月、心理健康測驗。
五月、心理訓練。
六月、家庭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