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道德教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生態倫理道德的關注越來越重視,因此培養學生們正確的生態倫理道德觀尤為必要。學生生態倫理道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屬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疇中的,因此也可以認為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階段作為學生形成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語文教學在生態倫理道德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對此,本文就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生態倫理道德教育進行簡單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參考的意見。
一、在文本研習中熏陶
語文新課程在基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之上,在教材中編排了非常多關于人與自然方面的文章。這些課文在為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生態意識,為學生們生態倫理道德觀的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古典詩詞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幾千年來傳承了大量關于大自然的名篇佳作,這些美文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無疑是極好的素材。例如蘇教版選修教材《唐詩宋詞選讀》中的《春江花月夜》就曾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在具體的教學當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一名句進行賞析與研究,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引入劉希夷所作《白頭翁》中“更夐絕的宇宙意識!一個更深沉更寥廓更寧靜的境界!”來引導學生感悟古人對于天人關系的認識與感受:生命與宇宙的統一、人與自然的和諧得以展示,體現了我國古代“天人一體同仁”的傳統哲學思想。而詩人風格獨特的審美體驗與人生感悟更是讓學生獲得了很多啟迪。
總的來說,引導學生進行這些文本的研習,其實就是幫助學生對自然美的世界加以感悟,并樹立學生尊重自然、熱愛自然,這對于學生建立起同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倫理道德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在閱讀講練中滲透
我國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如火如荼。在這一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用具有時代氣息的新材料來提高學生們的思維能力,滲透生態倫理道德教育。就近幾年的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來說就極具特色。 2002年全國卷閱讀題《沙塵暴》、2007年四川卷閱讀題《瓦斯的開發與利用》、2007年全國卷閱讀題《關于保護生態多樣性》、2008年湖北卷閱讀題《關于濕地》這些文章都是向學生們滲透生態教育的好文章。因此,教師在知道學生做題的過程當中,可以適當的向學生們介紹一些與之相關的背景知識,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深化對問題的理解,而且能夠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受到生態教育的影響,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生態意識,提升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生態倫理道德觀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再比如學生進行古文翻譯訓練時,教師就可以通過選用國學經典中與生態倫理道相關的文章進行訓練文本,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古漢語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生態倫理道德修養。如課文《寡人之于國也》中的“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等,學生通過學習或多或少的都可以了解到孟子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倫理思想。
三、在實踐活動中體會
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對外界的認識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動”。我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了綜合性學習這一主張,語文課程應該同其他課程、書本學習以及實踐活動緊密的結合起來。高中語文教學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也要求了老師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進一步的接觸社會、認識自然,以實現語文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良好效果。正因如此,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生態倫理道德教育更應該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以體會,建立起正確的生態倫理道德觀。學習《像山那樣思考》這一課文時,老師可以圍繞這一課文要求的學習目標與人文內涵來組織學生開展以“環保、生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在這一過程中,不但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增強,在無意識中也會提高學生對于生態環保方面的重視,乃至積極參與到環保活動當中去。不僅如此,在引導學生進行語言運用的相關學習當中,老師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與環保有關的宣傳語、廣告詞,讓學生來做出賞析、點評,并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創作進行評比。這樣一來,學生環保意識和環保精神得到了培養,而且有利于促進高中語文生態倫理道德教育。
總而言之,讓學生們在實踐活動中感悟生態倫理道德,不但可以極大的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開闊眼界、豐富社會經驗,而且對于學生所學知識的具體應用也有良好的效果。實踐中感悟是校內外溝通的大融合,這一舉措勢必會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因此,高中語文生態倫理道德教育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探究、感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樣,學生在實踐中得到的體會也會深深的影響到其自身的生態倫理道德觀。
【參考文獻】
[1]邵建新,朱永芳.語文教學中開展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0(02)
[2]朱永芳.語文教學中的生態倫理道德教育[J].教育.2010(01)
[3]馮景龍.淺議語文教學中的道德教育[J].雙語學習.2007(08)
[4]江紅.關于語文教學中的道德教育[J].職業教育研究. 2005(12)
論文摘 要:德育生態與生態德育是當前德育研究過程中兩個容易混淆的名詞,它們在概念、內涵、實質、依據和意義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區別,必須正確合理使用。
德育生態與生態德育是當前德育研究過程中出現較多的兩個新潮名詞。在有些研究論文中,存在著混用的現象。同時,德育生態也是“德育工作生態模式研究”課題的核心概念,能否準確把握其概念、內涵與實質,直接影響研究的路徑、方向和成果。因此,辨析德育生態與生態德育之間的區別,正確合理使用這兩個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我們認為,德育生態與生態德育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概念不同
生態德育是近年來德育研究的熱點之一。人們關于“生態德育”這一概念的解釋,盡管表述各異,但并無實質性差別。著名學者劉驚鐸等認為,生態德育是指“教育者從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處和互惠共生的生態觀出發,開發、引導受教育者為了人類的長遠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養成關心愛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生態保護意識、思想覺悟和相應的道德文明行為習慣,它要在受教育者思想上樹立一種嶄新的人生觀、自然觀,合理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有意識地調控人對自然的盲目行為。”[1]許多研究者指出,生態德育是“一種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動”,[2]或“一種新型的德育活動”,[3]是“一種新德育觀”,[4]或“將一種新的德育觀滲透在德育活動中”。[5]生態德育是傳統德育在內容上的拓寬,在領域上的延伸,顯然屬于德育的本體論層次。
目前學術界關于德育生態的研究還不多,尚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夠重視。我們認為,所謂德育生態,是指德育工作者從改進德育工作方式,增強德育效果出發,借助生態學、教育生態學的原理與方法,遵循道德品質養成規律,消除德育工作中的各種不和諧因素,創造一個和諧、快樂、自然的德育生態環境,維持德育生態系統的平衡協調,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自然生成。德育生態概念的提出是對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生態失調失衡的反思的結果,是德育方法模式的探索和創新,屬于德育方法論層次。德育生態強調,德育工作一定要有生態觀、系統觀,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道德生成的規律,協調好師生關系、家校關系、社校關系,一切為學生的道德成長服務。德育生態重視的是德育的方法,關注的是德育的效果。
2、內涵不同
2.1生態德育的內涵
生態德育作為傳統人際德育和社會德育的拓展和擴充,其主要內涵包括生態善惡觀、生態平等觀、生態正義觀、生態義務觀四個方面。生態善惡觀就是以尊重生命、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為善;反之,就是惡。生態平等觀認為,人與自然是平等的,人類應該尊重一切生命,即尊重從動物到植物、從有感覺的生命到無感覺的生命。人類必須自覺約束自己干預自然的能力,不能只顧自己不斷膨脹的物質需要,而不顧其他生命的生存需要,應該允許各個物種的生存與進化,以保證整個生態系統的和諧發展。生態正義是指個人與社會集團的行為原則符合生態平衡的原則,符合生物多樣性的原則,符合世界人民保護環境的愿望和全球意識,符合“只有一個地球”的全球共同利益。生態義務觀要求,人是大自然的一員,也應該履行愛護自然、熱愛自然的生態義務。人們在占有和享用大自然的同時,還應當履行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既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還要對自己行為所產生的后果負責。[6]
2.2德育生態的內涵
有學者提出,德育生態應以提升學生精神生命質量為其時代使命,以學生個體與所在集體的共生為其作用機制,以策略、措施、技術三個層次的工作方法為其整體構建思路。[7]也有學者認為,德育生態主要包括德育的自然生態、社會生態、文化生態和心理生態等方面。[8]他們為德育工作的生態化建設作出了積極的、有價值的探索,對于我們更新德育觀念,改進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實效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認為,德育生態的主要內涵是:德育是一個具有生態性功能的教育系統,德育生態即德育的生態環境必須有利于學生道德品質的自然生成和自動提升。德育生態環境的建構、德育生態功能的發揮,都要遵從和符合學生道德品質生成的規律,反映和滿足學生道德生長的內在心理需要。德育生態環境主要由學校、家庭、社會和網絡四大環境構成。就學校德育而言,學校的自然人文環境是德育生態的內環境,家庭、社會、網絡環境是其外環境。學生的道德品質是在各種內外環境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的,要求以學校德育為核心和主軸,家庭德育、社會德育、網絡德育積極配合,形成德育的合力,共同營造學生道德發展的生態環境。
3、實質不同
生態德育是傳統德育在內容上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改善人類生態環境,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生態德育的實質就是要求人們以道德理念去自覺維系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和不可再生資源可持續利用。[9]謀求人類自身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人類發展權利與自然生存權利的統一,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10]
德育生態是對傳統德育非生態或反生態或生態失調進行深刻反思的結果,其實質是借鑒自然生態現象,運用生態學、教育生態學原理,構建德育的生態環境、生態系統,樹立和強化德育的生態觀、系統觀,給當前的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德育生態,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說,都應該是一種和諧的、人道的、遵從自然規律的生態型的德育方式、德育理念。它突出強調學生只有在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快樂活動、快樂成長中才能自覺接受道德信條、道德原則、道德思想,自然生成和主動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實現德育的最終目的,達到德育的最高境界。
4、依據不同
4.1生態德育的理論依據
自然界是人類生存和生活須臾不可或缺的環境條件,人與自然是一種相互依存、和睦相處和互惠共生的關系。人與自然萬物擁有平等的權利,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形式的權利都應得到尊重和保護。人類對自然負有尊重和保護的道德責任和義務,也是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必然的道德要求。即生態德育是以生態學、生態倫理學、環境倫理學為理論依據的。生態學揭示出種群之間存在著“互惠共生”的關系,“一些有關的生物相互協助而彼此都能獲得某種利益”,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同樣以這種關系生存和發展。生態德育不僅關注人際關系,而且追問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性。美國學者從強調環境倫理的整體觀出發,主張擴大道德的范圍。索羅、穆爾等認為大自然及其所有存在物都有價值,因而“大自然擁有權利”,人類必須尊重它。摩爾指出,大自然中的“所有存在物不僅擁有平等的權利,而且擁有所有的權利”。
4.2德育生態的理論依據
人的道德的生成與提升正如人的身體成長一樣,如自然生物生長一樣,也是一個自然的生態的過程,也需要一個類似自然生態系統的德育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內,有“陽光”、“空氣”、“土壤”、“養料”、“水份”……,有“花草樹木”,有“蟲魚鳥獸”……,有時“風調雨順”,有時“旱澇成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出不了好鋼。一切違反人的道德生成規律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錯誤的,有害無益。自然萬物的生長有其生態環境,人類個體道德的生成也有其生態環境。學校德育必須符合道德生成的規律,構建道德生成的生態環境,促進學生道德的生成和提升。由此可見,生態學、教育生態學原理、和諧教育思想、可持續發展思想是德育生態模式的重要理論依據和理論支撐點。
5、意義不同
生態德育使傳統德育由調節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到進而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了人類道德認識在時空上的提升,是人類道德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德育生態則是對過去德育做法進行深刻反思和反省的結果,是德育方法論的探索和創新,是一種嶄新的德育方法論。生態德育表明了人類對自然的關注和尊重、保護,是人類對自身生存環境的深層認識,是人類對自身活動造成生態危機的猛然醒悟和深刻反思。而德育生態僅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以自然萬物的生態系統為參照,認真研究和遵從學生道德生成的規律,以提升學生的精神生命和道德情操為使命,模仿自然生態系統而構建起來的一種新德育工作模式,一種新思想方法,一種新教育理念。德育生態模式的提出,可以說是德育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一次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4]劉驚鐸,權利霞.生態德育的理論架構[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49-52
[2][6]羅騁.淺議高校的生態道德教育[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101-103
[3]周谷平,孫朝陽.哲學視野中的生態德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5,(7):11-14。
[5]羅健.加強大學生德育過程中生態德育的滲透[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06,(1)66-68。
[7]李偉勝.班級德育生態建設的實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上半月·綜合),2006,(1):21-25
[8]郭事軍.德育生態:學校德育價值的新取向[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6,(4)
根據對詩意化的理解,筆者把固化了的理性思維、唯科學主義;脫離生活情趣,按事先預設好的路徑、“范式”、框架進行邏輯演繹;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則,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刻板地貫徹某種理念,灌輸某種知識,或者掌握某種技能,而缺乏輕松、愉快的環境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刻意把認識對象與我自體分離開來進行觀察、測量、研究的活動都認為是“反詩意化”的。就幼兒教育而言,“反詩意化”的活動讓幼兒產生“累”“疲倦”“逆反”“厭惡”“淡漠”“被迫”等多種不良情緒;通常這些活動主要分布在國家的幼兒教育行政控制、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以及各種針對幼兒設計的教育之中,其中幼兒園教育方面主要表現在,學校的教育理念、道德塑造、教育管理、教學活動、研究活動、幼兒保育等各個層面。
1.政府層面的“強大的外力”推進
近十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幼兒教育的發展,頒發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未來10年幼兒教育發展的宏偉目標和幼兒教育標準化建設的諸多措施。例如,《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等。但是,從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出,政府的工作仍然僅僅停留在入園難、入學率等方面,還是式的命令式的宣言,主要是基于社會經濟發展的邏輯來平衡幼兒教育的發展。政府總是強調教育要為社會服務,卻忽略了社會如何為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務。政府是執行者,往往把教育理論、信仰、觀念進行實體化建構———貫徹落實。把所謂“頂層設計”向下落實到實踐;把崇尚唯理性、崇尚根據說、信仰、經驗等等綜合實體擴展至幼兒園微觀環境、幼兒個體、教師個體的自由教育情境時,原有的生態和結果必將遭到破壞。
2.家庭層面的功利需求
現在家長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極其重視幼兒教育,普遍把幼兒教育拔高,把幼兒教育理解為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比如唱歌、演講、跳舞、繪畫、下棋、講故事、認識漢字、認識英語單詞、認識數字并會計算、會彈鋼琴、讀古書經典、習武等等五花八門的內容。林林總總的內容也在各種培訓班、民辦幼兒園中大行其道,成了他們招生的資本和競爭優勢。幼兒所掌握的知識、技能成了家長相互攀比的資本和衡量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潛在標準。此種功利邏輯本質上是忽視幼兒生命成長的存在,忽略幼兒生命和生活體驗的存在,是違背自由生長邏輯的。
3.幼兒園研究與教學的“泛技術性”崇拜
不可否認,幼兒教育科學化大大推進了教育理性化進程,目前幼兒教育科學化已經成為發展共識。但是科學化的前提是把幼兒對象化,即把幼兒作為研究對象,不是主體,所以幼兒研究和整個教育方式中都采用疏遠幼兒的方式。“它在本質上是不關心人的,特別是對處于整體性中活生生的人性,它是不關心的。”長期以來,我們總認為教育是一種進步運動,歷時性向未來推展,今天的教育現實是教育史長河中的最高階段,并且還會向未來發展,它始終處于永不停息地向前流變過程中。我們所堅持與固守的教育觀是極端的信奉唯理主義建構論的觀念,認為教育、人的發展都是被另外的“前者”“家長”“專家”設計的結果。有學者指出“一些科學化的教育論文只看見各種推演的公式和符號,貌似深奧復雜,但說的是淺顯道理甚至是常識,論文干癟癟的,沒有液汁;教育論文本就應該是有血有肉的,充滿思想和情感的。”
4.幼兒道德教育外在物理化推演
模式化的生活設計、成人化的生活構想、競爭化的生活方式、抽象化的生活樣態使學生背離了美好生活的生存狀態。幼兒道德教育不是從兒童內部品質出發,不是內涵化了的個人品質和人文素養,而是外在的社會交往規約。把道德理解為倫理,是一種外在的一條條約束的規則,毫無生機和活潑性。遵守道德是一個物理過程———按規矩辦,而不是一個心理過程。當遠離了人群和懲罰,道德問題就集中爆發出來了。從兒童的天性中我們可以看到從未見過的善良、純潔、無邪與樸實,就“像一顆散落的種子,遠離人類的塵世。”而理性指的僅僅是使外部原則在人內心內化,并以之來修改自我的一套行使控制功能的“操作原則”。理性的這種規制功效保證了“好孩子”的形成,“好孩子”也發揮著理性的這種宰制功效。
二、反詩意化之緣由
教育經歷了混沌的自然發展———理性的現代化建構———后現代的逆襲三個階段。混沌自然發展階段不知道需要什么教育;理性現代化建構階段則頂層設計、強勢推進、目標明確;后現代逆襲階段否定宏大,解構整體,回歸自然進程。中國作為后發國家教育一般跟隨國家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步伐,教育現代化正處于方興未艾的瘋狂階段,幼兒教育,具有顯著的數字刷新、宏遠規劃、頂層設計、技術崇拜、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強力控制等特征。詩意化教育的提出,明顯是不合時宜的,也不可能成為主流觀點。顯然,幼兒教育的反詩意化問題究其本質而言一定是現代性文明方式的結果。幼兒教育詩意缺乏在于幼兒教師的詩意、浪漫化情感的抑制。
1.專業的社會壓制
教師的權威性即職業的專業性是否得到社會的承認主要是專業知識、專業自、專業倫理三個因素能否得到有效發揮。然而當下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是教師專業知識嚴重被學科知識所貶抑,許多人都認為教師知識足夠豐富就可以了,至于以緘默知識為主體的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技能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是可以忽略的。二是我國學校基本實行科層管理,行政決定一切,教師普遍無專業自,無法按自己的方式教學,領導要求怎么教學就怎么教學,教學規范是外推式的,這嚴重影響教師的專業執教。三是教師倫理不是教師實踐智慧和個人品質的外展,而是社會外在的、輿論式強迫的一道道規則和命令組合系統,從而使教師陷入了倫理困境。教師的專業得不到順利發展就會產生職業不自信,從而對自我生命意義的認識也逐漸脫離健康成長的軌道,甚至對自我生命輕視,致使教師自我潛在的職業憂患意識呈現出現實生命沉淪、疲倦、煩惱狀態。這些問題在幼兒教師中更為突出,幼兒教師地位低、職稱晉升難、待遇低、學歷低、男性少、隊伍不穩定等特點不僅意味著幼兒教師專業資質得不到保證和缺乏專業性權利,專業實踐常常遭遇外部行政命令、社會家長等方面的干預。比如行政部門經常要求幼兒教師要承擔大量煩瑣的記載、摘抄、報告等文字工作,配合完成對外的招生宣傳和收費任務,有的幼兒教師時常被抽調去參加政府組織的舞蹈、唱歌比賽,甚至被抽調去行政部門搞接待等活動;也有家長建議在幼兒園安裝監控設備以監視教師行動;很多幼兒教師身心俱疲,幼兒教師似乎是誰都可以去做的職業,專業性得不到認可。
2.行業的標準規制
(1)幼兒教師培養目標標準化。
一是著眼國家長遠的教育功能和人才培育要求;二是以幼兒自身條件為基準的身體發展;三是解決幼兒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引領品德發展;四是引導幼兒思考問題,促進其認知發展。
(2)幼兒教師能力評價標準化。
一是懂得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二是把握幼兒發展的影響因素;三是能夠觀察幼兒行為并作出正確的診斷和評估;四是具有和幼兒互動溝通的知識與能力;五是具有設計幼兒教育環境刺激的社會能力;六是具有與社會尤其是家長、教育主管領導的溝通能力;七是組織和開發教育資源尤其是園本課程、潛在課程的能力。
(3)幼兒教師教學行為標準化。
教學的任何一個細節都必須規范實施,如現代性典型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這樣告誡師范教育一樣:“高等師范學校應當用其他方法來培養我們的教師。如怎樣站、怎樣坐、怎樣從桌子旁邊的椅子上站起來、怎樣提高聲調、怎樣笑和怎樣看等等,如果沒有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為一名好教師。”
3.思維的形式化限制
有關幼兒教育的研究,必須深刻認識幼兒,深入研究幼兒,才可能做出專業的判斷,才可能教育好兒童。兒童發展所受的相關刺激的制約因素、必須進行微觀的因子分析、相關分析,做出量和質的結論。這是目前國際幼兒教師教育最為重視也是學術研究最為迫切的需要。認知方法(是什么,內涵與外延)———理解方法(歷史、背景和意義)———應用方法(定義域與技巧)———研究方法(根據與改進),從而形成一條準科學的思維路徑。從研究成果表達方式上看,教育研究有文學性與科學性兩種基本的表達方式。當下,由于科學性表達過于追求理性思辨或實證說明,忽視了人的個體生活體驗,日益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懷疑,也直接導致教育研究出現了一種以敘事研究為代表的文學性表達,它試圖掙脫教育學的概念框架與理論譜系的束縛,直接把教育研究指向教育活動的現場與個體的切身體驗。有關幼兒教學方面,幼兒教師需要更加規范工作。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學以致用。建立標準化反思系統,軟件化運行,填表式嵌入和拓展,做到可評估、可參閱、可借鑒、可促進。
三、回歸詩意化特質
新世紀以來,受后現代主義哲學影響,整個教育界都意識到了尋求境域性、真實體驗感的重大意義,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人類學、品德教育等學科的地位仍然是重要的,以統計概率論為基礎的追求宏大規律性的教育科學化情結得到了一定的釋放。基礎教育界,在教育理念、研究方法、課程設計、課堂教學等多個層面也興起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改革運動。一些幼兒教育者嘗試使用敘事、日記、隨筆、版畫、漫畫、微片等情感豐潤的方式來詩意化幼兒教育。以某些幼兒、幼兒教師、幼兒園為個案的情景式問題呈現,境遇式教育遭遇,更加凸顯了微弱的個體的現實教育境況。從在臺上的宏大理論的宣講到進入幼兒園、進入課堂、進入社區、進入家庭去考察幼兒的生活路徑和聆聽他們的生命述說,分享他們的快樂和分擔他們的痛苦的學術和教育理路不斷清晰。但是這種后現代哲學指引下的研究和教育方式,仍不是學術界的主流,還缺乏自覺性,常被那些宣揚宏大理論的專家斥責為“小兒科”“非主流”。筆者認為要走出現代性教育科學化藩籬,使詩意化幼兒教育成為一種教師自覺。研究專家和一線教師都必須從生命、人性的高度再認識兒童以及反思與解構當下幼兒教育研究、教學、管理范式。
1.再認識兒童———詩意存在的繼續
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幼兒教育的理論基礎和前提,并且這也是教育心理學、兒童心理學長期所關注的焦點。我們這里提出的對兒童再認識,顯然不是科學規律、心理發展層面的認識,而是哲學意蘊上的“幼兒存在”精神指向和生命意義的再認識。幼兒不是一個抽象的、現成的、給定的實在,而是一個變動的、開放的、發展的、可能性、延展性個體。在各種活動中,體現自己的性格、情緒、認知和意志,表現出獨特的氣質特征。各種心理指數的發展,既面向活動本身,又最終體現一種終極的生命意義。幼兒教師、家長、各種幼兒教育組織和管理部門,對兒童的認識是一種“外在式”的推定、估計。對兒童的認識離開了兒童自身,離開了他們神秘的心靈家園,此種認識不是本真的,是一種“評價”。正如劉鐵芳教授所言:“兒童總是以想象的方式建構世界與自我之間的生動聯系,不斷地喚起兒童對周圍事物的想象,以豐盈年少個體生命內涵的基本路徑。兒童與自然的交往中的游戲與勞作以及對自然事物的想象,構成一個人與自然之親緣性的原型,開啟個人通往自然之生命向度;兒童之間、兒童與成人之間的游戲與交往構成個人與他人交往之原型,兒童時期與人交往的豐富性奠定一個人向他人敞開的生命之維;兒童時期的童謠、故事、閱讀、民俗、儀式等具有文化意味的生命體驗,構成一個人向歷史與文化世界開啟的生命原型。”
2.“后常規”———幼兒教育“前范式”解
庫恩與波普對“范式”都有深入的研究,是對科學研究本身理性化的啟蒙與反思。科學、理性、形式邏輯、數學演繹確實是現代文明的精髓,用“理性”武裝了人們的頭腦,極大地促進了人們的認識和社會物質財富的豐盈。科學、理性的威力得以完全呈現和推進,依靠的是科學研究者即“學術共同體”緘默的“范式”承認,一旦范式穩定存在便成了“常規”。當然,范式、常規不僅僅表現在科學研究領域,在組織管理、課程教學設計等方面都存在著。就幼兒教育而言,幼兒教育的課程教學體系、教育方法、管理組織、研究設計基本上都概念化、模式化了,有著清晰的操作流程即“常規”。范式是“學術共同體”“管理共同體”等潛在承認的,即同行默認。但是,常規遭遇了“詩意”的困境,一切常規化,詩意便蕩然無存。庫恩的范式理論使人們研究和管理模式化,思維清晰化,評價標準化,找出了專業與非專業的邊界,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學術大生產、組織大發展、圈內的溝通交流從而有了可能。但是,對非專業人士、圈外人士、跨界人士、藝術人士、浪漫主義者、創作者、靈魂存在者、原本主義者卻是巨大的桎梏。“后常規”的概念是英國科學與社會聯合會主席拉維茲博士在上個世紀末提出的。他說:“科學共同體不像庫恩描寫的那樣平靜、單調,‘常規’對跨界成員來說缺乏規范性的力量。”“后常規”在于破解前范式的習慣勢力、固定結構和關系。用無序、混沌、模糊、靈感、頓悟、感覺、直覺、創生來獲得科學研究和管理的新思維和新力量。
四、結語
論文摘 要: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出現了滑坡。文章對新時期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必要性、建設的標準、存在的問題、建設的方法與措施進行了探討。旨在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的道德素養,建設高效、務實、和諧的高校環境。
一、引言
尊師重教的歷史在我國淵源流長,一些名師之所以為世人景仰,不僅在于他們兢兢業業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操守,更在于他們言行一致、持身自律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風范。高等學校是培養高級建設人才的搖籃,肩負著科教興國的神圣使命,其培養的大學生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著黨和國家的前途與命運。而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與高校老師的師德建設息息相關。當前,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高校師德建設工作面臨許多新的問題、新的挑戰,師德建設工作亟待改革和創新,只有與時俱進,加強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道德素養,才能建設一個高效、務實、和諧的高校。
二、新時期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必要性
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教師勞動的知識性、專業性、復雜性、長期性、示范性與創造性的特點決定了高校教師素質構成的特殊性。師德是高校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新時期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高校教師的職業特性和角色價值決定了必須加強師德建設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他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態度、價值取向、道德修養、治學方法乃至為人處事、言行舉止等各方面都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性格、興趣、心理、思想、觀念等產生重要的影響。“教書”、“育人”是同步的,一體化的,教師必須要為學生負責。為人師表,決不是一句簡單的話。因此,加強師德建設,是每一位“為師者”職業要求和歷史責任。
(二)推進高校素質教育,就必須加強師德建設
在大學生的各項素質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核心,因此,大力加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要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就必須首先提高教師的道德素質。試想,靠抄襲作假得到文憑、不擇手段晉升職稱的老師怎么能教學生講誠信、不作弊?滿口臟話、滿身臭氣的老師怎么能讓學生講文明禮貌?向學生索賄受賄的老師怎么能教育學生清正廉潔?一個經常散布有悖社會主義的言論的老師,又怎么讓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打鐵必須本身硬,新時期加強高校師德建設是高校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的有用保障。
(三)加強師德建設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必備條件
高校若沒有一流的師資隊伍,就不可能培養出一流的大學生。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誰不注重教學質量,誰不注重學生素質,誰就是在砸自己的飯碗。現在的高等教育已經推向了市場,高校大學畢業生不再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大學生是學校的產品、名片。社會承不承認、接不接收某所學校的畢業生,要看你的畢業生有沒有本事,講不講道德。可以肯定的說,沒有一個單位愿意接收道德素質低的學生,無論他的能力有多強,分數有多高。如果某所高校的畢業生都不能正常就業,勢必要被社會亮紅牌,影響到學校的招生,也必定影響到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因此要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也就必須加強師德建設。
(四)加強師德建設是建設良好學風、校風的重要途徑
“教風”與“校風學風”是一個整體,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一個系統工程。沒有良好的“教風”,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學風”,更談不上良好的“校風”。“上梁不正下梁歪”,“桃李不言,下自成溪”,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校風學風,是學校常抓不懈的永恒課題,師德建設當然也就成了學校常講常新的經典話題。高校是先進文化的傳播源,也是精神文明的主陣地。不斷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學校的文化品位,建設良好的校風學風,創造優雅的育人環境,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新時期如何有效地加強高校師德建設
(一)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的標準
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歷史時期,師德的內涵是不同的。新時期高校師德的標準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其一,德高為師。教師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高校教師必須具有為祖國培養現代化專業人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是師德標準中的首要條件。高校老師必須忠誠教育事業,愛崗敬業,盡心盡責;堅守高尚情操,廉潔從教,精于教書,勤于育人;發揚奉獻精神,不斷探索,勇于進取,為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貢獻聰明才智。
其二,學高為師。師智是一種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沒有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高校教師,只是一個教書匠。教師的活力來自于師德風范,而現代高校教師師德風范的內涵,不僅要求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規范,而且還要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健康的心理素質,更要求具有高水平的職業能力和永不枯竭的創新精神。
其三,技高為師。新時期的高校教師必須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要有廣博的相關領域知識,具有跨學科、跨專業的結合力,滿足學生廣泛的求知欲。要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及時吸收學科前沿知識與研究成果;要有良好的育人技巧,把教育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使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完整地統一起來。同時要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恰當有效地選擇教學方法和方式,使知識傳授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相結合,在執教中提煉師藝,升華師技。
其四,身正為范。高校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漢代哲學家楊雄說:“師者,人之模范也”。高校教師不僅要以其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行為表現,將言傳和身教完美結合起來,以身作則,行為示范,積極地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是大學生的引導者,是放飛學生夢想的人,是點燃學生激情的人,是激發學生創造的人,是鼓勵學生進取的人,是以人格魅力塑造學生高雅品位的人。
(二)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面臨的新問題
應該說,當前絕大多數的高校教師的道德素質是高的,工作態度和教學效果是好的,他們為人師表,率先垂范,愛崗敬業,嚴謹治學,堪稱典范。但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推進,也無可否認,由于受社會各種思想的影響,高校師德建設也面臨一些新的問題,歸納如下幾點:
其一,敬業精神缺乏,教學投入不足。部分教師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僅僅看成是一種職業和謀生的手段,而未把它看作是傳承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傳播崇高理想的一項事業。
其二,單純傳授知識,育人意識淡薄。部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只是單純傳授特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情感體驗,忽略學生的人格培養。
其三,自身素質不高,師表作用欠缺。部分教師不思進取、不學無術、不講文明;教學工作中不負責任、備課不認真,應付學生;在課堂上散布有悖于社會道德的言論;甚至有的教師參與招生腐敗、學術腐敗、假文憑、假學歷、假職稱的骯臟交易。
(三)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的方法與措施
2006年5月1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關于深入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 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強調:“要按照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加強師德建設,引導廣大教師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響和帶動學生。”總書記提出的以“八個為榮、八個為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契合了當前高校師德建設的現實要求,豐富了當代師德的內涵,為高校的師德師風建設等提出了指導方針,樹立了具體的道德標準和價值目標。
1.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切入點,建立健全高校師德教育機制。高校師德教育要從源頭抓起,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也要遵循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高校相關職能部門要以新時期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切入點,將榮辱觀的內容納入教育培訓的范疇,一方面要時時引導教師進行自我教育、榮辱觀教育,引導教師學會“慎獨”、“修身”;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政治教育、制度教育。可以探索多元化的教育途徑:一是堅持以政治理論學習為先導,通過結合各階段的新形勢、新任務,組織各種形勢報告會,學習黨的先進理論,堅定教師服務人民的政治立場,培養為人民教育事業奉獻終身的高尚情操。二是對教師進行培訓,不僅加強新進教師的崗前培訓,還要加強在職教師的崗位教育,強化崗位意識。通過學習各種規章制度和道德規范,讓教師充分了解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從制度層面進行約束。三是通過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典型教育、同行教育,引導、激勵教師向身邊的先進模范學習。
2.進一步完善高校師德建設制度,規范言行。要以明確的制度,施規范教師行為,形成健全的約束機制和有效的監督機制。要求綜合運用教育、法律、行政、輿論等手段,規范教師的行為習慣,約束和制止不文明行為,形成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的社會風氣,學校就必須認真貫徹《教育法》、《教師法》、《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等法律和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出一系列的師德建設的制度,如“高校師德建設規范”、“教師上課制度”、“教師行為準則”、“教師監考制度”、“教師考評制度”等,對教師的言、行、上課、備課、考核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并加大監督和管理力度,對于不負責任、不講師德、不稱職的教師作出處理。要把教書育人,變為每一位教師的自覺行為。
3.正確引導,提高素質,修身養德。
正確引導,就是為教師開辟健康積極向上的發展途徑,這就要有明確的導向機制和適度的激勵機制。一所高校,師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受歷史和現實氛圍的影響,而好的傳統和氛圍又必須有相應的導向機制和激勵機制才能得到鞏固和發展,回顧歷史,把倍受社會尊重的老教師和違法的教師作比較,讓教師懂得一個好的教師必須依附于一所好的學校,而一所好的學校也必須依靠一批素質優良的教師,強化教師的整體意識,懂得散漫不是瀟灑,嬌艷不是美好,粗野不是能耐。強化積極進取意識,懂得潔身自好,淡薄名利。通過舉辦報告會、演講、討論、知識競賽、問卷調查等活動,讓全體教職工弄清自己的職責,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自覺抵制錯誤思潮,與不良現象作斗爭。倡導“吾日三省吾身”,“慎獨”,經常檢點自己的言行。使每一位教師都成為嚴謹治學、精益求精、誨人不倦、言傳身教、教書育人的模范。象蠟燭一樣,點燃自己,照亮別人,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做好本職工作,為祖國的高等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才華。
要提高素質,還需要樹立榜樣,典型帶動。高校要通過組織教師進行政治理論的學習,觀看“先進事跡報告會”,推行“黨員、教授掛牌上崗”,把高校師德建設和學校發展結合起來,注意發掘本單位、本部門的先進典型,及時表彰工作中涌現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注重發揮教師黨員和優秀教師、勞動模范等作用,廣泛宣傳好人好事,大力營造尊師重教、敬業愛生、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良好氛圍,以此推動全校的師德建設和校風學風建設。此外,還可采用隱性德育的方法,通過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師德活動,如師德演講賽、師德報告會、座談會、先進事跡展等,讓教師在正面參與、體驗的過程中,將師德規范潛移默化到心靈意識中去。通過建立健全完善的師德教育機制,可以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
4.獎懲結合,高效調節。師德建設是高校一項長期的任務,必須要建立長效機制,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首先要出臺相應政策,如職稱評聘、進修深造、出國留學、職級晉升、工資調整等一系列措施,來保障師德建設活動不斷引向深入。高校的領導要把思想教育、師德建設與關心教師生活、解決實際困難結合起來,為教師安心教學、樂于奉獻搭建平臺。其次,要建立督導機制,成立由校領導、專家、教師、學生、家長等方面代表共同組成的督導組,通過領導聽課、專家評議、自我評價、學生打分、家長調查等手段,及時掌握教師遵守師德校規和教書育人的工作狀況,督促廣大教師不斷提高道德素質,改進教學手段,增強感染力。并且激勵教師常修為師之道,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推動師德建設向縱深發展。三是要建立競爭機制,網上選課,競爭上崗。沒有競爭,就沒有活力。實行高效的人事制度,拉開收入檔次,激發廣大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那些不思進取、不學無術、不守師道、不履行教書育人職責的教師,及時做出相應的處理,不勝任教師崗位的要另做非教師安排。對于兢兢業業、樂于奉獻、恪盡職守、反應良好的教師,要在待遇、住房、工資等方面予以大幅度傾斜,必須徹底打破“教授不教,講師不講”的局面,使學校的教學質量有一個大的提升。
四、小結
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進程中,高等學校肩負著培養人才和科教興國的重要使命。加強高校師德建設,提高教師文明程度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既不可一蹴而就,也沒終極目標。我們必須認識到,教育理念是超前發展的,其中不可忽視的是,信息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飛速發展,我們的任務是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在新的歷史時期,只有與時俱進,銳意進取,進一步提高對師德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扎扎實實落實高校師德建設的各項工作,才能不斷提高高校教師隊伍的師德水平,只有進一步提高高校教師隊伍的整體道德水平,才能更好地以德育人,全面提高民族素質。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資助項目成果,編號:XJK06BZC04]
參考文獻:
1.盛光輝.師德建設需要綜合治理[M].大地,2005(7)
2.楊蓉.重塑大學教師的人文精神[J].中國教育報,2005年12月21日
3.郝南.關于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幾點思考[J].河北工程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