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消費稅稅收籌劃論文范文

        消費稅稅收籌劃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消費稅稅收籌劃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消費稅稅收籌劃論文

        第1篇:消費稅稅收籌劃論文范文

        第一章:緒論

        (一) 緒論: 依法誠信納稅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息息相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宏偉奮斗目標。稅收是保證國家機器運轉的經濟基礎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社會主義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稅收工作的成效直接關系著小康社會的實現進程。依法誠信納稅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依法誠信納稅從法律和道德兩個方面來規范、約束稅務機關以及納稅人的涉稅行為,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在稅收工作中的集中反映,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在經濟生活中的生動體現。我國的稅收種類大致有:增值稅 、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外資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增值稅、投資方向調節稅、房產稅....而企業所得稅占國家稅收的很大比例,在此僅探討企業所得稅的征收。

        第二章:本論

        (一)我國有關企業所得稅征收的基本現狀

        (二) 企業所得稅概述

        (三) 計稅依據概述

        (四) 計算應納稅額根據的標準

        (五) 稅率概述

        (六) 記稅方法

        (1)查賬征收方式下應納稅額的計算

        (2)核定征收方式下應納稅額的計算

        (七) 稅收籌劃概述

        (八) 合理避稅的方法

        內容摘要:

        (一) 我國有關企業所得稅征收的基本現狀:

        1994年,我國實施了分稅制改革。新的《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的所得稅稅率為33%。這個稅率對我國大中型企業和效益好的企業是比較合適的,但對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稅收負擔水平與原實際稅負相比有所上升。為了照顧小型企業的實際困難,也參照世界上一些國家對小企業采用較低稅率征稅的優惠照顧辦法,稅法規定,對年應稅所得額在3萬元以下(含3萬元)的企業,按18%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稅所得額超過3萬元至10萬元(含10萬元)的企業,按27%的稅率征稅, 另外,對設在西部地區國家鼓勵類產業的內資企業,在2001年至2010年期間,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正確理解稅收籌劃,做到合理避稅。

        (二) 企業所得稅概述

        內容:企業所得稅是對各類內資企業和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現行的企業所得稅是1993年12月13日由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從1994年1月1日起實行的。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為來源于中國境內的從事物質生產、交通運輸、商品流通、勞務服務和其他營利事業取得的所得,以及取得的股息、利息、租金、轉讓資產收益、特許權使用費和營業外收益等所得。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為中國境內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各類內資企業或組織。具體包括國有、集體、私營、股份制、聯營企業和其他組織。

        (三) 計稅依據概述

        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為應納稅所得額,即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內的收入總額減除準予扣除的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等項目后的余額。

        (四) 計算應納稅額根據的標準

        計算應納稅額根據的標準,即根據什么來計算納稅人應繳納的稅額。計稅依據與征稅對象雖然同樣是反映征稅的客體,但兩者要解決的問題不相同。征稅對象解決對什么征稅的問題,計稅依據則是確定了征稅對象之后,解決如何計量的向題。有些稅種的征稅對象和計稅依據是一致的,如各種所得稅,征稅對象和計稅依據都是應稅所得額。但是有些稅種則不一致,如消費稅,征稅對象是應稅消費品,計稅依據則是消費品的銷售收入。再如,農業稅的征稅對象是農業總收入,計稅依據是稅務機關核定的常年應稅產量。計稅依據分為從價計征和從量計征兩種類型,從價計征的稅收,以征稅對象的自然數量與單位價格的乘積作為計稅依據;從量計征的稅收,以征稅對象的自然實物量作為計稅依據,該項實物量以稅法規定的計量標準(重量、體積、面積等)計算。

        下列項目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1.資本性支出。

        2.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

        3.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4.各項稅收滯納金、罰款和罰金。

        5.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損失有賠償的部分。

        6.各類捐贈超過扣除標準的部分。

        7.各種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

        8.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各項支出。

        (五) 稅率概述

        稅率:企業所得稅實行33%的比例稅率。同時,對小型企業實行二檔優惠稅率。即: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以下的,稅率18%; 3萬元至10萬元的,稅率為27%; 10萬元以上的,稅率為33%.

        (六) 記稅方法

        計稅方法:企業所得稅有查賬征收和核定征收兩種征收方式。

        1、查賬征收方式下應納稅額的計算:

        (1)季度預繳稅額的計算

        依照稅法規定,企業分月(季)預繳所得稅時,應當按季度的實際利潤計算應納稅額預繳; 按季度實際利潤額計算應納稅額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1/4 計算應納稅額預繳或者經主管國稅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如按年度計劃利潤額)計算應納稅額預繳。計算公式為:

        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稅額=月(季)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或者

        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稅額=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12(或1/4)× 適用稅率

        (2)年度所得稅額的計算

        年度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和地方所得稅都應當在分月(季)度預繳的基礎上,于年度終了后進行清算,多退少補。其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全年應納企業所得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匯算清繳應補(退)企業所得稅稅額=全年應納企業所得稅額-月(季)已預繳企業所得稅稅額

        (3)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稅法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的基本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準予扣除項目金額

        在所得稅的實際征管工作及企業的納稅申報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般是以企業的會計利潤總額為基礎,通過納稅調整來確定的,即:

        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以前年度虧損-免稅所得

        2、核定征收方式下應納稅額的計算:

        (1)定額征收方式下應納稅額的計算:

        稅務機關按照一定的標準、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納稅人年度應納企業所得稅額,由納稅人按規定進行申報繳納。

        (2)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方式下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應稅所得率

        或……=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

        稅收籌劃是納稅人充分利用現行稅收法律、法規和制度等政策的不完善、不健全,通過對投資決策、經營管理和會計核算方法的合理安排,達到合法享受稅收優惠,避免因對稅收政策的不解或誤解而產生的稅收陷阱,降低公司稅負,減少稅收支出,增加自身利益,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的一種稅收籌劃行為。即稅收籌劃是指在稅收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當納稅人存在著多種納稅方案可供選擇時,選擇最低的稅收負擔來處理財務、經營和交易事項。稅收籌劃是一種有別于偷稅、漏稅、逃稅等非法手段的一種合法的理財行為。

        (七) 稅收籌劃概述

        稅收籌劃最經典的表述,來自于英國上議院議員湯姆林爵士在1935年針對“稅務局長訴溫斯特大公”一案所作的聲明:“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安排自己的事業,依據法律這樣做可以少繳稅。為了保證從這些安排中得到利益,不能強迫他多繳稅。”之后,這一觀點得到了法律界的認同。 綜觀國外諸多對稅收籌劃的觀點,都指出稅收籌劃是納稅人所進行的減輕稅收負擔的節稅行為。盡管表述眾多形式各異,但基本意義卻是一致的,即稅收籌劃是企業經營者通過合法的的策劃和安排,以達到少繳稅或實現稅后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八) 合理避稅的方法

        所謂的稅收籌劃也就是合理避稅,既然是合理避稅,我想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不能違反稅法,這里的不違反不單指國家頒布的稅法,還包括各項稅法解釋,稅務總局的問題答復等等; 避稅一定要建立在對稅法熟知的基礎上,合理避稅是要把會計準則和稅法相結合,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達到不多交納稅款.

        怎么把企業所交稅合理的降下來,有如下方法可供參考:

        1—合理加大成本,降低所得稅,可以預提的費用應該進行預提。

        2—對設備采取快速折舊法來降低當期所得。

        3—采用“分灶吃飯”的方法,把業務分散,原來一個公司名下做的業務分成2-3個公司做,這樣既可以增加成本攤消,又可以降低企業所得:比如你現在公司做一年30萬利,需要交9萬9的所得稅,如果分成3個公司做,一年利每個公司就是10萬的利,那么所得稅3個公司一共是8萬1,而其實因為成本渠道的增加,3個公司年利也不會做到30萬了,很多成本已經重復攤消和預提了,其節約下來的稅就不僅僅是近2萬的稅了。

        4—采用“高稅區往低稅區”走的方式:各個特區和開發區在稅率方面國家都有優惠政策,把公司總部就轉設到這些地方,比如深圳的企業所得稅才15%。公司的工廠和分公司的一切業務總核算就算到公司總部去,也就享受到了國家的優惠政策了。把企業結算做到:高所得稅向低所得稅地方走;搞了稅賦率的地區向沒有搞稅賦率的地區走。

        5—采用“把工廠和公司注冊到香港”的辦法,香港是個自由港,是個低稅區,一般企業的所得稅不超過8%,其他稅也特別低和少。

        6—借用“高新技術”的名義,享受國家的稅務優惠政策:有2免3減,還有3免8減的。把其他業務和產品套進這個里面來做—搭“順風車”。

        7—借用“外資”的名義對企業進行改制,各個地區對外資企業都有稅務優惠政策。

        8—使用下崗工人和殘疾人,也可以享受到國家的稅務優惠政策。

        9—和學校的校辦工廠聯合,校辦工廠在稅務方面國家是有特別優惠政策的。

        這些做法是在企業具體運轉中可以采用的安全的、合理的、可靠的企業避稅方法。

        1994年,我國實施了分稅制改革。新的《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的所得稅稅率為33%。這個稅率對我國大中型企業和效益好的企業是比較合適的,但對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稅收負擔水平與原實際稅負相比有所上升。為了照顧小型企業的實際困難,也參照世界上一些國家對小企業采用較低稅率征稅的優惠照顧辦法,稅法規定,對年應稅所得額在3萬元以下(含3萬元)的企業,按18%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稅所得額超過3萬元至10萬元(含10萬元)的企業,按27%的稅率征稅, 另外,對設在西部地區國家鼓勵類產業的內資企業,在2001年至2010年期間,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正確理解稅收籌劃,做到合理避稅。

        參考文獻:《金融經濟》2006年22期-期刊,2008年中級會計資格考試輔導《財務管理》........

        結束語:本人查閱了大量的電子資料,借鑒了很多導師的思想,得出以上論文提綱,由于本人能力淺薄,提綱有很多不足,望老師體諒,并指點出不足之處,本人再加以改進。謝謝。

        2011年03月24日

        攥寫人:xx

        相關推薦:

        第2篇:消費稅稅收籌劃論文范文

        【摘要】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等活動的統籌策劃,達到降低稅負目的的經濟行為。本文通過對稅收籌劃的具體案例展開分析論述對稅收籌劃的認識和運用。

        【關鍵詞】納稅籌劃案例分析

        對“稅收籌劃”概念的定義,目前尚難以從詞典和教科書中找出很權威或者很全面的解釋,但我們可以從專家學者們的論述中加以概括為: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等活動的統籌策劃,達到降低稅負目的的經濟行為。

        一、納稅籌劃存在的原因

        1.稅收政策的差異

        如:個人獨資或合伙企業與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得稅政策不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收政策不同。

        如:現行政策規定,小規模納稅人按工業和商業兩類分別適用6%和4%的征收率;一般納稅人稅率為17%,另規定一檔低稅率為13%。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負責人11日表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統一降低至3%。

        2.稅法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

        1994年稅制改革之后,我國的稅種由37個縮減到目前的22個其中,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和筵席稅已經停征,關稅和船舶噸稅由海關征收。目前稅務部門征收的稅種只有18個。2008年將是改革至關重要的一年。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將全面實施新的企業所得稅法、改革資源稅費制度、研究制定增值稅轉型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的方案等重大稅制改革列入2008年改革日程。

        隨著改革觸角進一步向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我國最大的兩個稅種延伸,我國新一輪稅制改革正在步入實質操作階段。在這一輪改革浪潮中,資源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稅、物業稅等稅種改革也將在2008年進一步推進。

        現行稅法主要有法律、行政規章、規范性文件及其他地方性規范文件構成,正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過程中,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稅收基本法。

        3.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指國家運用稅收政策在稅收法律、行政法規中規定對某一部分特定納稅人和課稅對象給予減輕或免除稅收負擔的一種措施。稅法草案規定的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方式包括免稅、減稅、加計扣除、加速折舊、減計收入、稅額抵免等。

        如:2008年1月1日實施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將舊稅法以區域優惠和外資優惠為主的格局,轉為以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兼顧社會進步的新優惠格局,對原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整合,實施過渡性優惠政策等,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為25%,企業設立時則可以考慮稅收優惠政策差異,合理設立。

        4.邊際稅率的運用

        某些稅種按不同檔次的稅率征收,如:個人所得稅中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一定的費用標準后,按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由于以上原因的存在為納稅人合理納稅籌劃提供了政策空間,納稅人可以通過合理、合法的籌劃達到不納稅、少納稅、延遲納稅獲得資金時間價值的節稅目的。

        二、案例分析

        我們通過一個非常有啟發性的失敗的稅務籌劃案例,來分析對稅收籌劃的認識和運用。

        1.案例背景

        某物資企業主要負責為某鑄造廠采購生鐵并負責運輸。策劃的籌劃方案:將為鑄造廠的生鐵采購改為代購生鐵。由物資公司每月為鑄造廠負責聯系4000噸的生鐵采購業務,向其收取每噸10元的中介手續費用,并將生鐵從鋼鐵廠提出運送到鑄造廠,每噸收取運費40元。通過該方案節省了因近億元銷售額產生的稅收及附加,對于手續費和運輸費只繳納營業稅而不是增值稅。

        年末,國稅稽查分局在對該物資企業的年度納稅情況進行檢查時發現,該公司當年生鐵銷售額較上年同期顯著減少;而“其他業務收入”比上年大幅增加,且每月有固定的4萬元手續費收入和16萬元運輸收入。經詢問記賬人員,并到銀行查詢該公司資金往來,證實該企業經常收到鑄造廠的結算匯款,也有匯給生鐵供應商某鋼廠的貨款,但未觀察到兩者間存在直接的對應關系。因此,檢查人員認為該企業代購生鐵業務不成立,屬涉嫌偷稅,要求該物資企業補交了近千萬元的增值稅。

        2.相關政策法規

        財稅[1994]26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營業稅若干政策規定的通知》規定代購貨物行為,凡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不征收增值稅,只對手續費和運輸費繳納營業稅;不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無論會計制度規定如何核算,均征收增值稅。(一)受托方不墊付資金;(二)銷貨方將發票開具給委托方,并由受托方將該項發票轉交給委托方;(三)受托方按銷售方實際收取的銷售額和增值稅額(如系進口貨物則為海關代征的增值稅額)與委托方結算貨款,并另外收取手續費。《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5條第1款規定: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貨物又涉及非應稅勞務,為混合銷售行為。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及個體經營者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應當征收增值稅。

        3.案例分析

        該企業的賬務處理不能清晰地反映其與鑄鐵廠、鋼廠三方之間的資金往來關系,使得稅務人員有理由認為上述業務違背了“受托方不墊付資金”的規定,從而不被認可是代購貨物業務,其收取的手續費、運輸費應作為價外費用征收增值稅。

        4.案例啟示

        (1)會計核算要規范。誤區:會計處理模糊是應付稅務檢查的好辦法。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本案例就是由于該公司對代購業務沒有規范的會計記錄,沒有可靠的資金往來記錄以證明物資公司沒有墊付資金,稅務檢查人員不認可代購業務,從而使得一個很好的籌劃方案失敗。

        (2)科目設置要符合實際需要。在本案例中,該物資公司可以自行設置“代購商品款”核算代購業務的經濟業務,方便稅收檢查人員檢查。

        (3)形式要件要合規。本案例的敗因在于“受托方不墊付資金”這個形式要件不符合規定。不墊付資金并不代表不做業務,在本案例中,只要在會計記錄中做到在未收到鑄造廠資金的前提下不支付鋼鐵廠貨款就符合了“受托方不墊付資金”這個形式要件,同時還要和鑄造廠簽訂代購合同以證明代購業務的存在,在設計稅收籌劃方案時要十分注意形式要件的合法性。

        三、企業納稅籌劃應注意的問題

        通過以上案例分析總結企業納稅籌劃應注意的問題:

        1.具有合法性。稅收籌劃是對稅款的合法節省;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是區別納稅籌劃與偷逃稅款行為的本質和關鍵所在。

        2.考慮成本效益。著眼于企業整體稅負的降低;重視分析對納稅人有重大影響的政治利益、環境利益、規模經濟利益、比較經濟利益和廣告經濟利益等非稅利益;充分考慮到對未來的稅負的長遠影響。

        3.具有可行性。是事先的科學規劃與安排。稅收籌劃的實施必須在納稅義務發生之前進行,它是稅收籌劃的具體要求和體現。

        4.綜合衡量與周密部署。稅收籌劃不僅是會計人員做賬的事情,也與經營有關,是通過對投資、經營、理財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進行納稅方案的優化選擇,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約稅收成本,取得最大的稅后效益。切忌簡單地模仿,必須注意地區差異、行業差異、企業規模差異與性質差異、經營環節差異收入來源與征收方式差異等。

        5.形式要件要合規。相關會計記錄的形式要件必須符合相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

        6.規避稅收風險。稅收籌劃是建立在合法基礎上的對稅收法規的利用,稅法在不斷發展完善之中,不斷的堵塞漏洞和處于反避稅的當中。一不小心落入稅收籌劃誤區,將會產生重大的稅收損失。

        第3篇:消費稅稅收籌劃論文范文

        【關鍵詞】應稅收入;視同銷售;勞務收入;差異分析

        一、商品銷售收入的會稅差異分析

        (一)收入確認原則上的差異分析

        1.會計準則在確認收入時遵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側重于收入的實質性實現。稅法在確認收入時,從實現稅收職能的角度出發,也遵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但更注重完成交易的法律要件,只要發生應稅行為,不論企業是否做銷售處理,都要按照稅法規定計征稅款,側重于收入的社會價值實現,而不以會計收入作為應稅收入,強調盡量減少選擇和判斷,以利于稅務管理,體現稅收公平。

        2.會計處理又遵循謹慎性原則。在確認收入時,要考慮由此帶來的風險,以避免高估資產和收益。稅法不考慮收入在商品所有權上的風險,這一風險屬于企業的經營風險,應由企業的稅后利潤補償,國家不應承擔企業的經營風險。

        (二)收入確認條件、時間上的差異分析會計準則規定,只要同時符合確認收入的五個條件,當期就要確認收入;反之,不同時符合的,當期則不能確認收入。稅收收入確認的基本條件則是根據經濟交易完成的法律要件是否具備,強調發出商品、提供勞務,同時收訖價款或索取價款的憑據。稅法在確定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時,為了保持其應有的確定性,不但不遵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反而經常是形式重于實質。往往表現在稅法重“索取憑據”、重“合同”、重“結算手續”等形式特征。稅法對應稅收人的確認時間區分不同的稅種做出不同的規定。

        (三)銷售收入范圍、計量上的差異分析根據會計準則可推定,企業商品銷售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而稅法對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不僅包括會計上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而且還包括會計不作收入處理的價外費用和視同銷售,無論會計上是否實際做銷售處理,一般均應確定為應稅收入。企業應當按照從購貨方已收或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確定商品銷售收入金額,在此基礎上,新準則又引入了公允價值模式,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其公允價值相差較大的,應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合同或協議期間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計入當期損益。但稅法并無此說明。此處,筆者認為,稅法應及時補充說明,避免期末納稅調整時產生困惑。

        會計對商業折扣按實際收取的價款確認銷售商品收入,稅法為了保證進項稅額抵扣的準確性明確規定,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余額作為銷售額計算流轉稅;如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的,不論其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折扣額。同時,稅法還規定,折扣銷售僦法將商業折扣定義為折扣銷售)僅限于貨物價格的折扣,如果銷貨者將自產、委托加工和購買的貨物用于實物折扣的,則該實物款額不能從貨物銷售額中減除,且該實物應按增值稅條例“視同銷售貨物”中的“贈送他人”計算征收增值稅。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時,若價格明顯偏低且沒有正當理由,或視同銷售而沒有銷售額的,稅務機關有權采用法定的方法核定其銷售額,而不以會計收入為依據。

        二、勞務收入的會稅差異分析

        會計準則對勞務收入的確認做出了詳細的規定,為利于會計核算,一般按是否跨年度,將勞務收入分為兩種情況確認。不跨年度的勞務收入,按完成合同法確認收入。對跨年度的勞務收入的確認,可區別情況分別以資產負債表日勞務的結果是否能可靠地予以估計來處理。第一,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勞務交易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應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提供勞務收入。第二,企業在李箭:收入的會計與稅務處理差異分析資產負債表日提供勞務交易的結果不能夠可靠估計的,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一是已發生的勞務成本預計能夠得到補償,企業應依據謹慎性原則,應按已經發生的勞務成本金額確認收入,并按相同金額結轉成本,不確認利潤;二是已發生的勞務成本預計不能夠得到補償的,應當將已經發生的勞務成本計入當期損益,不確認提供勞務收入。

        會計準則與稅法對不跨年度勞務收入的確認規定一致,而對跨年度勞務收入的確認則有區別。由于稅法中確定應稅銷售或營業額是以收取款項或索取憑據為標志,因而,如果納稅人提供勞務后未收到相應款項且未開具收入發票,則可不計算應稅收入;反之,如果已全額開具收入發票,則不管相應收入款項能否流入,均應全額計稅。

        三、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的會稅差異分析

        (一)讓渡現金使用收取的利息收入差異分析會計核算規定,同時符合兩個確認條件的利息收入,一律作為利息收入據實核算。稅法規定,企業的存款利息收入和貸款利息收入計征企業所得稅,國債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所以,企業在年末計征企業所得稅時,要將國債利息收入等免稅收入作納稅調減處理,即調減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

        (二)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而形成的使用費收入差異分析會計準則與稅法在使用費收入的確認上,原則性的規定是一致的,即按合同規定的有效期分期確認收入。不同的是會計準則對不提供后續服務,合同規定一次性收取使用費的,一次確定收入。稅法不區分企業是否提供后續服務,即使是一次性收取使用費也要按使用期分期確認收入。

        四、特殊收入的會稅差異分析

        (一)視同銷售業務的差異分析視同銷售,是指納稅人發生特定的提供商品或勞務行為后,在會計上一般不作為銷售業務核算,不確認會計收入,一般直接按成本轉賬,而稅法規定為視同銷售實現,要求確認銷售收入。對于稅法規定視同銷售而會計不計收入的行為,業務發生時企業要按規定繳納增值稅、消費稅,年終所得稅匯算時要作納稅調整,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二)政府補助的差異分析《企業會計準則16號一政府補助》規定,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但不包括政府作為企業所有者投入的資本。新晨

        1.政府補助計量方面差異。準則規定:對于企業收到或應收的政府補助應分別不同情況進行計量。一是政府補助為貨幣性資產的,應當按照收到或應收的金額計量。

        二是政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應當公允價值計量;對于非貨幣性資產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義金額計量。在企業所得稅上,政府補助為貨幣性資產的,按實際收到的金額計量;對收到的政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應按照所附發票金額計量,無所附發票的,按同類資產的市場價值計量。

        2.政府補助的損益確認方面差異。政府補助按其關聯情況分類,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準則規定: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但是,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一是用于補償企業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二是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在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上,企業收到的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同會計準則中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即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確認為當期企業所得稅的應稅收入,調增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企業收到的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不論什么情況,一律計作當期企業所得稅的應稅收入,調增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三)附銷售退回條件的銷售業務差異分析附銷售退回條件的銷售是指購買方依照有關協議有權要求退貨的銷售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會計核算上要求企業要根據以往交易經驗等情況對退貨的可能性做出估計,對確定不會退貨的部分確定為收入,估計會退貨的部分不能確定為收入,如果企業不能合理確定退貨可能性的,必須待退貨期滿才能確定收入。按照稅法規定,附退貨條件的銷售屬直接收款方式銷售,銷售當期應全額確認為收入。待實際發生退貨時,再按退貨發票上注明的退貨金額沖減當期的銷售收入。

        (四)售后回購業務的差異分析售后回購指企業在銷售商品同時,雙方約定銷售方日后應當或有權選擇以某種價格條件再購回該商品。在售后回購業務中,在通常情況下,所售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沒有從銷售方轉移到購貨方,因而不能確認相關的銷售商品收入。會計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要求,視同融資進行賬務處理。稅法上則把售后回購業務視為銷售、購入兩項經濟業務。

        由于各自服務的目標不同,在收入業務中新會計準則規定與現行稅法規定存在著許多明顯的差異,企業收入處理的是否得當,對流轉稅和所得稅等稅稅種的計征繳納影響很大,因此,正確理解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之間的差異,不僅可以提高會計核算質量,而且更利于做好稅收籌劃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護當事人雙方的利益。

        本碩士學位論文源自碩士,如有業務需求請聯系客服人員!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準則編寫組.2008會計準則講解[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国产 |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一级亚洲一级 | 我要色综合色鬼久久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