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教學管理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建構主義作為認知學習理論的新發(fā)展,是目前西方流行的學習理論。近年來我國一些學者對建構主義作了比較充分的介紹,它是針對我國長期以來傳統(tǒng)應試教育體制下“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的教育模式而提出來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型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來源:建構主義教學思想主要地來源于皮亞杰的認知心理學,當然,后人在此基礎上又作了一些發(fā)展。
2.哲學依據: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觀認為:1)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2)物質世界的發(fā)展總是有條件的;3)物質運動總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從低級向高級不斷發(fā)展的。
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的提出正是基于這一哲學思想。
二、關于建構主義教學思想
一、核心內容: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
二、意義:通過促進師生關系及教與學的方式的轉變,來改進課堂教學的結構,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和體驗、探究能力的主動發(fā)展,進而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主動獲取知識與技能的能力的發(fā)展。這對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很有意義的。
三、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一、建構主義教學思想能否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答案是肯定的!
1.任何學科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都是一個建構和完善過程,本學科也不例外。
2.小學英語教材的難度不是構成對學生建構英語語言知識和英語語言能力的障礙。
3.小學英語教學過程和方法本身需要建構。
二、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如何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
1.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1.1小學低年級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建構適宜采用建構主義教學方法組織教學的詞類:1)物質名詞;2)行為動詞;3)表征描述性形容詞;4)方位介詞和關系介詞;5)代詞;
1.2詞匯教學的建構任務與程序:
不同學齡段的英語詞匯教學的任務與程序是不一樣的。
1)建立感觀信息與語音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音與義的結合);2)建立感觀信息、語音信息與單詞字母構成之間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音、義與形的結合);3)建構的方法:信息輸入;直觀演示;情境教學;信息輸出
2.1小學高年級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建構
1)建構詞形:運用建構主義教學思想,根據字母讀音規(guī)則,實現(xiàn)詞匯認讀的正遷移,形成自主認讀生詞的能力。
2)建構詞義:激發(fā)、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培養(yǎng)學生在話語語境中推測、判斷生詞詞義的能力。
2.在語法教學中的運用
一、借助演示手段,通過觀察,對被觀察的對象進行比較,產生新的語言知識結構。
二、在話語交際實踐中體會、感悟語言結構知識。
三、在語篇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建構和認知新的語言現(xiàn)象,了解新的語法規(guī)則。
3.在對話教學中的運用
一、提供學生話語表達話題,引導學生建構話語表達的內容。
二、通過提供話語背景支持,開啟話語交際的話論,彌補教材會話語料的不足。
4.在語篇教學中的運用
一、建構語篇內容的輪廓,讓學生帶著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語篇的學習狀態(tài)。成功與否,重在導入。
二、建構英語語言文化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文化意識。
三、建構語篇學習的背景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
四、在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只是眾多教學思想中的一個流派。不能因為它有意義而排斥其他流派有益的教學思想。
二、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的作用是大的,但是也不是對任何知識的學習都必須通過建構這一手段。
關鍵詞:英語教學;素質教育;交際化英語;課堂教學;啟發(fā)式教學
“素質教育是一種先進的教育思想和具有時代精神的教育理念”。素質教育的提出為外語教學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在外語教學中,英語課程是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是作為一個幫助我們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的工具。英語不僅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而且有利于學習者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加深對外部世界的了解,借鑒和吸收外國文化精華提高自己的文化質。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必須實施素質教育。
一、英語教學素質教育的內容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明確地把‘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觀察、記憶、思維、想像、創(chuàng)造能力;了解文化差異,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學生的發(fā)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英語教學的目的”??梢?,英語教學與素質教育密不可分。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語言素質和文化素質。
(一)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興趣、信心、毅力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有些學生在數、理、化方面成績優(yōu)異,可英語學習一直老大難。這些學生能學好數、理、化說明他們的智力素質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那么英語學不好可能就是心理因素在作怪。因此教師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自我需要,是一種樂趣,同時在講授知識時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尤其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任何學習不可能在心理壓抑,缺乏自信的狀態(tài)下進行,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是教學成敗的關鍵一環(huán)。
(二)語言文化素質的提高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脫離開文化將無法學習以其為土壤的語言。在與外國人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只有了解外國的文化才能減少誤解進行高質量的交際,如英美人在接受他人的夸獎或幫助后應該表示感謝等,在與英美人交談時,一般不要涉及他們的年齡,收入和婚姻等私事,也不要談論政治和宗教等敏感性強的問題等,因此適當導人與學生身邊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不但能發(fā)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還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世界意識和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提高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注重啟發(fā)式教學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和學生都一味地追求高分數,甚至有時違背了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教師上課多數情況下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學,這種教學嚴重妨礙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一個學生如果沒有自學能力。就談不上學習上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談不上自我發(fā)展。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既要重視語言知識的教學,更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能獨立運用一定的學習方法,獨立思考獲取知識,獨立發(fā)現(xiàn)問題而不靠‘注入’那么要做到這一點,英語教師就要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增強參與意識,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學生的實踐中去”,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啟發(fā)式教學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體系的指導思想。是講授法,問答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的載體,它應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目前,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明智的做法是: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揚民主教學,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在課堂上教師應精講多練,畫龍點睛,舉一反三,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全面發(fā)展。如學習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教師先準備幾張簡筆畫并分別寫出Heisreading.Sheisplayingfootball.TheyarewatchingTV.讓學生注意劃線部分并找規(guī)律,然后啟發(fā)學生說出以下句子:Wearestudyinginourclassroomnow.Wearelisteningtotheteacher.Theteacherisstandinginfrontoftheblackboard,在學生對這種表達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印象:is/am/are+v-ing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的公式,然后再舉事例進行深入學習。
三、采用多種英語課外活動落實素質教育
“心理學研究表明: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各種感官,大腦處于最活躍的狀態(tài),能夠最佳地接受教學信息”。英語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是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途徑。課外活動的主要特點是娛樂性和趣味性,寓知識與教育于娛樂之中。
(一)以加強聽說為目的的課外活動形式
外語教學的一個特點,就是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成立成聽力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那些難易度適當、趣味性又強的材料,還可結合交際實際錄制一些諸如機場、車站等地的錄音,讓學生帶著任務聽。如廣播找人,車、船、飛機的出發(fā)到站時間,車、船、飛機臨時改變起飛或出發(fā)的時間的通知等,讓學生扮演角色。如乘客、接站人等。要他們根據所聽信息完成作業(yè)或任務,或根據所聽內容決定自己的行動。
課外活動中可組織“英語會話角”活動,每周堅持1~2次(視時間許可而定)。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隨意交談。另外,還可成立英語會話小組。如做英語文字游戲、講故事、復述故事、看圖說話、傳口信、猜謎等。此種會話小組為學生說外語提供了機會,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說,盡量不糾正錯誤。即使糾正,也應注意方式方法,以正面鼓勵為主。
(二)在閱讀的基礎上培養(yǎng)寫作的能力
書面閱讀是學習外語、鞏固和運用外語的最好途徑之一。但如果僅靠閱讀課文,學生接觸外語的機會有限,因此應鼓勵學生多讀、多看。內容方面可選擇一些文化背景知識方面的讀物,或圖文并茂的小故事,體裁、題材應廣泛些。除了有量的規(guī)定外,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指導和檢查,如定期組織讀書報告會,或擇優(yōu)展出讀書心得、讀書筆記等。
表達和傳遞信息的交際能力。寫的能力要在讀的基礎上進行培養(yǎng)和提高。在入門階段,書寫教學要嚴格要求,培養(yǎng)學生正確端正熟練地書寫字母、單詞或句子的能力,注意大小寫和標點符號等書寫格式。書面造句、回答問題、看圖寫話、寫信、寫日記等,都有助于培養(yǎng)寫的能力。寫的訓練能促進聽說讀的能力。它還可以與聽、說、讀的訓練結合起來,例如聽寫、縮寫課文、寫摘要等等。
四、培養(yǎng)學生個性,造就學生良好品質,落實課堂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英語教學對象也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采用有效新穎的教學方法,多以抽象,邏輯發(fā)散思維等思維方式啟迪學生等等。在課堂上。對那些膽小不愿張口的學生創(chuàng)設條件,培養(yǎng)他們的口頭交際能力,多表揚。多肯定;對那些勇于發(fā)言、好強的學生,除鼓勵他們深入學習外,著重培養(yǎng)他們全面,周密的思維能力,
一、學生在體育課堂中運動心理陰影的主要表現(xiàn)
課堂練習時由于學生受周圍環(huán)境、場地器材、本身性格、身體素質與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和影響,而表現(xiàn)出各種不同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與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消極型:練習中缺乏信心,總覺得不如他人,故往往造成精神不集中,對批評或表揚漠不關心,練習時總想蒙混過關。
糊涂型:練習中缺乏清醒認識,易受他人影響,只是機械地模仿動作,心不在焉,有意無意地隨眾練習。
保守型:練習中缺乏激情,能遵守練習的要求,服從老師的指揮,以完成任務為目的,保守中求穩(wěn)為榮,競爭心理不強,不愿過多顯示自己,即使有能力也不愿炫耀,同樣阻礙了正常體育訓練。
小心型:練習中緊張、拘謹,怕當眾出丑因而練習時特別小心,生怕受傷。但他們追求練習成功的心理又無法控制,生怕“落后”,只能勉強練習,心理狀態(tài)不平衡。
懶惰型:練習中怕苦怕累,夏天怕曬,冬天怕冷,總是縮在一旁,能逃避的就逃避。他們在家中多是嬌生慣養(yǎng),養(yǎng)成四肢不勤,懶于活動的習慣。
以上五種存在于小學生體育課當中的心理陰影是十分常見的。要實施全民健身計劃,要使所有小學生能達到包括體育在內的全面發(fā)展的要求,作為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者,就一定要幫助他們克服運動心理陰影。而要克服這些心理陰影,就必須從了解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入手。
二、把握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小學生的生理特征:小學生年齡一般在6—12歲。在這段時期,他們的身體組織器官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突增期。骨骼在急速生長,手、腳,特別腳骨長得最快,胸骨橫徑在加寬,女孩子的胯骨也在增大。肌肉隨著骨骼的變化而發(fā)達起來。心肺迅速增大,特別是心肺容積和血管容積、以及肺活量,都較出生時增長了近一倍。由于心肺容積增大,使他們有更大的可能性從事較為激烈的體育活動,但是,與成年人相比,他們的骨骼、肌肉成長尚未健全,心肌收縮力量較弱,心臟的神經調節(jié)機能還不夠完善??偟膩碚f,從生理機質上看,他們與成年人相比仍有明顯的差異,這是在教學過程中應十分注意的。
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正處于發(fā)育向成熟過渡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具有半少年半兒童的心理特征,既具有相當的獨立性,又不乏對成人的依賴性,既開始產生一定的自覺性,又在不自覺中仍時時表露其幼稚性。獨立性與依賴性、自覺性與幼稚性,這幾者相互交織在一起,構成小學生獨特的心理特點,思想還不穩(wěn)定、不成熟,所以,雖然模仿力極強,但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傊W生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強,易受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干擾等等。體育課多為戶外的活動課,若不能把握小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就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正確地把握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是幫助他們克服和消除運動心理陰影的重要前提,因為從體育鍛煉的心理素質要求來看,開朗活潑、勇敢參與、積極進取,才是一個成長良好的人所應具有的,任何的消極、被動都無利于人的正常身心發(fā)育。小學生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人格、性格形成的重要階段,體育運動對于他們的成長無疑是極端重要的。另外,從人體生理學和運動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機體的活動本身就是一種生理需要,活動具有生物學的涵義。所謂“生命在于運動”,沒有運動也就沒有生命。然而體育運動心理是受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的,特別是來自于家庭、社會,以及人自身的一些消極勢力,是足以在未成年的小學生當中造成不同程度的運動心理陰影的。我們從事體育教育工作,任務就在于幫助他們消除心理陰影,積極投身到體育運動中,以培養(yǎng)其良好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其堅韌不拔、勇敢頑強的心理素質,以達到“增強體質,陶冶精神”的最終目標,為21世紀的中華民族培養(yǎng)出體格強健、心理素質過硬的一代新人。
三、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消除運動心理陰影
圍繞學生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運動心理陰影的問題,首先作為教育工作者應有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不能視此為小問題,或個別現(xiàn)象,而不加以重視解決,更不能對存在心理陰影的學生采取簡單、粗暴的公開批評,因為這樣做,往往會適得其反,非但陰影無法消除,反而會有擴散之危險。
如何行之有效地幫助這部分學生消除運動心理陰影呢?本人認為,既要點面結合地抓,又要因人而異地教;既須深入細致地進行心理疏導,又須正確無誤地給予技術指導。
所謂點面結合地抓,那就是要讓學生普遍地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意義。教師每學期都應堅持上一兩節(jié),甚至更多一些理論課,從道理上向學生們宣講體育鍛煉對于身體發(fā)育、智力發(fā)展、性格形成、精神陶冶等方面的意義;講世界體育的發(fā)展;講今天我國體育的偉大成就等等,以此激勵廣大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另外,在每堂新授課也不妨結合體育界的新人新事,向學生灌輸體育知識。例如,上短跑課可以講講美國的劉易斯,上長跑課也提提中國的“馬家軍”,讓學生們在心中樹起榜樣,激勵他們克服消極因素,積極投身體育運動。在體育課堂上,教師還應努力營造一種既嚴肅認真,又生動活潑的氣氛。小學生畢竟還是小學生,只有讓他們“樂學”——樂于學,也快樂地學,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有針對性地結合游戲開展饒有趣味的體育活動,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消除心理陰影,積極投身于熱烈的大集體中。
然而,只是面上的工作還不足以消除部分學生的運動心理陰影,作為教師一定要深入具體到每個具有心理陰影的學生身邊,了解造成他們運動心理陰影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加以心理疏導。例如,對于保守型的學生,要根據具體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fā)他在體育方面的上進心,指出他在能力上的優(yōu)勢,并時時根據他的實際承受能力,給他提出新要求、新任務,也不妨在需要學生演示動作時找他出來,客觀上給他顯示自己的機會,并多給他贊揚,刺激他的榮譽感和上進心。
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對于消除學生運動心理陰影是極有效果的。因為對于小學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運動機能的差別在后天培養(yǎng)上的差別還不是非常明顯,成績的高低,關鍵問題乃在于心理的影響。但是對于一些學生僅有心理疏導還是遠遠不夠的,更要通過在練習中確保其動作的正確性、安全度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平衡。例如,前面提到的“小心型”學生,對于這些學生,教師應該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克服緊張、拘促的心理反應,同時還要對他們的練習多加注意,多予以必要的技術保護,特別是在一些器械項目上,教師站在一旁,報以一個信任的目光,一句勉勵的話語,對他們來說無疑都是極大的心理安全點,會提高他們的動作成功率,從而逐步消除緊張的心態(tài)。
1.縱觀學院這幾屆旅游專業(yè)的學生錄取分數都不高,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成績更是低。所以旅游管理專業(yè)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就是學生基礎差,底子薄,缺乏學習興趣。
2.教學課時少。旅游管理專業(yè)與其他專業(yè)一樣,英語只是??频谝粚W年開設,加起來總共是136個學時。因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出去接觸到外國人的機會要比其他專業(yè)的學生要大得多。因此,一個學年136個學時起到的作用不大,不能應用到實際的旅游工作中。
3.教材沒有針對性。旅游管理專業(yè)使用的教材也是和其他專業(yè)一樣的大學英語教材。教材內容仍過于簡單和沒有針對性。旅游管理專業(yè)英語教學應該是使學生掌握英語在酒店業(yè)、旅行社、餐飲業(yè)、景點景區(qū)介紹等范圍內的應用。因此教材的內容應該是圍繞酒店業(yè)、旅游社、餐飲業(yè)、景點景區(qū)等范圍內的業(yè)務活動設計教學內容。
4.手段以教師為中心。我院英語課堂很多時候都是教師一言堂,導致有些課堂是教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睡覺。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主要是講授法。而現(xiàn)在我院的旅游管理專業(yè)英語教學所使用的教學手段也主要是以講授法、演示法和練習法為主,仍然是“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這樣那部分基礎本來就不好的學生就會覺得枯燥無味,學不下去。
二、廣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二校區(qū)旅游管理專業(yè)英語教學改革對策
1.增加教學耐心,從基礎知識開始教授。針對本院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英語基礎差、底子薄、英語學習興趣缺乏的現(xiàn)狀,英語教師應增加教學耐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從基本的知識開始教授。這樣就能避免學生越學越學不會、越學不會就越不想學的惡性循環(huán)。
2.增加英語課時數。筆者認為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出去接觸到外國人的機會要比其他專業(yè)的學生要大得多。英語教學應該是培養(yǎng)旅游管理專業(yè)應用型人才語言技能的專門課程。所以在課程設置上應考慮課時的增加。讓旅游管理專業(yè)的學生掌握好英語聽、說、讀、寫這幾個技能。尤其要掌握好旅游口語,酒店口語等等。
3.選擇有針對性的教材。旅游管理專業(yè)的學生應選擇與其他專業(yè)不一樣的大學英語教材,應該更有針對性。教學內容越豐富越專業(yè)掌生的學習目標就會越明確掌習的態(tài)度也會越積極。教學內容最好包括了英語在酒店業(yè)、旅行社、餐飲業(yè)、景點景區(qū)介紹等范圍內的應用。并且還可以多采用模擬實訓教學手段模擬各種旅游服務業(yè)務的工作環(huán)境,鼓勵學生用地道專業(yè)的英語處理各種旅游服務業(yè)務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思維努力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
4.以學生為中心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學方法的改革筆者認為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如引導式教學教師在講解了語法和句子中的重點和難點后可以使用分組教學法、角色扮演法、任務驅動法。如把一個班學生分成幾組,每個組負責一個景點的英文介紹;又如讓學生們扮演導游和游客到教師設定的景點游玩;這樣既可以人那個學生運用學到的短語句子,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對英語課堂的興趣。還可以設定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有事可做,完成了任務之后學生還會有成就感。
使用計算機輔助沙盤教學法,使學生可以將數學模型計算過程量化。通過紙上的數學模型解算和電腦上的實際模擬。對比紙上模型和電子沙盤模型的結果。
1.沙盤設計。電子沙盤使用HTML5.0開發(fā),配合MYSQL數據庫和NASECAPE客戶端實現(xiàn)。網格使用DIV-CSS實現(xiàn)。通過在不同的網格中擺入不同的元素,可以實現(xiàn)不同的沙盤功能。沙盤中的功能單元分為以下三種:
1.1節(jié)點:可以發(fā)生物流需求和接收貨物,有固定的XY地址。
1.2道路:設置為海上道路、鐵路、不同級別的公路、不同級別的河流、航空航路、鐵路行包、航空行包、公路托運等不同的道路路線。
1.3工具:不同級別的汽車專車,汽車托運車輛,不同級別和功能的火車車皮,火車行包,不同級別的航空運輸飛機,飛行托運,不同級別的航運集裝箱,小型貨船。
2.虛擬環(huán)境支持。
2.1學校在計算機中心實驗室中,計劃40臺終端的學生實習機房,使用IBM2U8C服務器作為中央系統(tǒng)支持,其路由許可限制到計劃的40臺學生實習機房主機。
2.2規(guī)劃2學時連續(xù)教學時間,在該機房內完成全部上機教學過程。
2.3經過學生申請,該環(huán)境可以在學生自配計算機設備上安裝,為學生單機系統(tǒng)提供虛擬環(huán)境支持。
3.教學過程革新。前置學習中,學生首先了解到相關的建模方法,且獨立完成某模型的紙上建模,對于模型的最終輸出曲線進行觀察和討論。學生進入機房后:
3.1在虛擬空間布置相關的節(jié)點,對節(jié)點的業(yè)務量、庫存量、庫存成本、管理成本、進行設置。
3.2在相關節(jié)點之間布置通路,對通路的長度、路況進行設置。
3.3在相關節(jié)點上布置初始化的交通工具,對交通工具的載貨重量,載貨體積,運輸速度,運行時間段,單位距離成本,單位重量成本等進行設置。
3.4在背景設置中設置公斤公里單價,以及不同的應急響應機制。
3.5運行沙盤,觀察系統(tǒng)運行的穩(wěn)定程度和實際利潤波動情況。
3.6將電子沙盤運行結果與紙上模型結果比對,完成實習報告。
4.嘗試教學法的結合。嘗試教學法是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通過給學生布置難度較大的任務,使學生發(fā)揮集體智慧解決問題。通過小組分工協(xié)作的方式,使每個學生均能參與到教學體驗中。本文研究的嘗試教學法的課堂應用如下:
4.1自愿結合的方法,每3人形成學習小組。
4.2小組選出1名組長,組長負責建立模型和解說模型。
4.31名組員負責對組長的模型進行賦值和驗算。1名組員負責對驗算結果進行校核。3人協(xié)作對模型的運行參數提出3種以上的方案和結果,并就結果作出報告。
4.4組長負責上臺講解本組設立的模型及其方案的優(yōu)點。
4.5本班所有學生投票決定不通過的小組。因為小組如果不通過,每個學生都會面臨著無法考試甚至丟失學分,所以,小組的每個成員都會積極參與到課程中。
二、討論
1.當前教學中的主要問題。當前的純紙上教學法講解物流供應鏈模型的課程實踐中,實習課時本身的不足使得學生對物流供應鏈模型的抽象性難以理解。車輛的運載能力和運載效率可能在不同的天氣下變的不穩(wěn)定,貨物的庫存天數也可能因為其他環(huán)節(jié)的影響延長或縮短。所以,實際教學中面臨的問題在于無法更加形象的向學生展示供應鏈模型的全部功能。供應鏈模型是一個基于單點遞歸算法的蟻群模型。部分學校使用C2.0上機的方法,讓學生在命令行模式下完成技術經濟輔助建模。此輔助建模過程雖然相對迅速,一般的模型驗算可以從一課時內完成,但其形象性依然不足。本文采用的可視化模型,讓學生可以直觀的看到貨物滯留和車輛擁堵的發(fā)生,使得學生對于物流模型的實際運行和誤差的管理做到心中有數。
2.當前教學中的問題分析。當前教學中的問題主要有三點原因:
2.1教學課時不足。物流供應鏈課程目前的教學課程為32學時,每周3次課,每次課2學時,除考試外,共5周課程。5周課程內,要完成供應鏈理論學習,至少三個實例的分析,要求學生完成一個課程設計。在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專業(yè)的學生中,物流供應鏈是專業(yè)課中較難通過的課程,其主要原因是課程與圖論、博弈論、決策學等數學理論課程聯(lián)系緊密,學生難以理解課程中的核心內容造成的。2.2學生基礎較差。一般學生學習物流供應鏈基礎課程之前,并沒有充分的數學知識鋪墊。學生學習了高等代數和解析幾何等基礎數學課程,但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圖論、博弈論、決策學等數學專業(yè)課程。
2.3缺少專項實習機會。本文課程面臨著學習時間短,教學難度大等實際問題,學生在本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難以得到專項時間安排前往物流公司觀摩學習。同時,具備海陸空立體運力的物流公司并不多見,本文課程面向的較有前瞻力的課程內容也成為當前實習難的主要原因。
3.解決方法。本文課程的實際教學目的并不是讓學生開發(fā)供應鏈計算模型的軟件,而是學生可以熟練使用模型工具為物流工程進行建模和優(yōu)化分析。學生在本次課程改革后的紙上建模要求降低,只要學生可以在本文研究的電子沙盤系統(tǒng)中對物流節(jié)點、物流途徑、交通工具的設置過程充分了解,熟練應用,就可以完成本文課業(yè)。本次教改后,對學生的考核要點變更為以下三點:(1)掌握供應鏈模型基本理論。(2)掌握供應鏈模型模型原理。(3)能熟練應用供應鏈模型軟件建立供應鏈模型。本次考核要點變更后,本文課程的難度大幅度下降。大部分學生均可順利完成本課程學業(yè)。
三、結語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材;語言與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712(2015)04-0035-02[作者簡介]郝彥樺(1982―),女,河南鄭州人,碩士,河南教育學院公共外語教研部講師。
一、引言
目前,對大學英語文化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已經達成廣泛共識,但在研究方面還主要集中在課堂教學方法等細節(jié)的處理上,從教師、教材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深入研究的還不多。近年來,雖然不少教材在編排上融進了新的教學指導思想,也關注通過教學提高學生交際能力的意圖,但是在“外語教學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際”和“必須以跨文化意識組織外語教學”這兩個問題上,教材編寫者的認識水平和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編寫者全然不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對外國語言中所包含的異民族性、世界觀等深層文化缺乏應有的重視。因此,從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出發(fā)研究大學英語教材中語言與文化關系的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教材編排對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意義
范印哲認為,“教材的根本職能是集聚人類先進的科學文化成果,將其精華詳盡表述,合理評判,傳至后世以培養(yǎng)后繼人才。大學教材更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承擔著積累、傳播和促進科學文化發(fā)展與積極創(chuàng)新的責任。所以,大學教材編排與教材體系的現(xiàn)代化和科學化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科學文化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1]。我國大學英語教材體系的建設與發(fā)展,需要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實際,著眼于世界科學與文化的發(fā)展前沿。教育者應當積極探索教材設計的創(chuàng)新模式,切實豐富教材內容,提高教材質量,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滿足社會主義文化創(chuàng)新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大學英語教學主要是教學雙方圍繞教學內容所進行的教學活動,因此,教材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在教學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發(fā)揮其外語學習的資源作用,體現(xiàn)大綱,呈現(xiàn)知識,提供方法策略,充當教學的媒介,為學習者服務。2007年頒布的新版《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2]。
三、處理大學英語教材中語言與文化關系的原則
(一)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離開了語言,文化就無法傳播,離開了文化,也不可能正確地學習與習得語言。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語言,一個國家的自然環(huán)境、社會交往、、思維方式、民風民俗決定其語言表達的內容和方式;不同的語言要素反映不同的文化屬性,寓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世界;一種語言的言語結構、交際模式、篇章修辭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該語言上層文化觀念的影響甚至制約。
(二)處理語言與文化關系的原則
根據Byram和Morganetal[3]的研究,文化學習變量可分為如下六個方面:環(huán)境變量(setting variables)、教師變量(teacher variables)、學習者變量(learner variables)、教學法變量(method variables)、教材變量(curriculum variables)、測試變量(assessment variables)等。胡建偉[4]提到,教材是大學英語課程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材編寫要滿足學生的興趣,真正貼近學生,適合他們的語言基礎和專業(yè),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據此,筆者提出處理大學英語教材中語言與文化關系的幾個原則。
1.內容承載的最大化
一定要讓精讀課文與輔助閱讀材料最大限度地包含文化知識點,甚至課文本身就是對某項重要文化的介紹。教師用書和閱讀、聽力等配套教材的分冊內容也應圍繞精讀課文的文化話題展開,教學資料庫或者網絡課堂提供大量相關材料以便師生自主選擇。
2.內容覆蓋的全面化
只有在保證文化知識點總量的情況下,兼顧文化的各個方面,才能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完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滿足學習需求。
3.選材的本土化
無論是對目的語文化的引入還是對本國文化的介紹,一定要選擇本土的文章,這樣才能把文化點介紹得細致明了,讓學生在閱讀中既習得知識又增強語感。
4.文化對比鮮明化
教材編排時一定要結合多種科研成果,提煉出最容易引起文化震驚的不同點,選擇或改編對其進行透徹闡述的文章作為課文或閱讀材料,讓學生建立起國際視野和的胸懷。
5.練習設置的交際化
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記憶和描述文化點,并將其轉化成交際能力,教材一定要設置文化交際性強的練習模塊,可以是對關鍵詞的考查,可以是視頻欣賞與分析,也可以是角色表演,等等。
6.學習資源的綜合化
教師一定要給學生提供各種可能的學習資料,除了發(fā)掘教材本身這一學習資源,還應該擴展參考書目及網絡等豐富學習資源,這樣才能滿足處在不同主客觀條件下的學生進行文化學習的需要。
四、使用新型教材的建議
(一)教師的教
1.實用性
文化教學方法與過程必須和語言交際實踐相結合,通過增加感性認識,讓學生對于語言和文化形成具體而真實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動力和參悟文化的興趣。
2.階段性
在文化導入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認知能力、學習動力、學習需求等情況,注意內容選擇的循序漸進、由表及里,也要注意教學方法的深入淺出,在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讓學生逐漸理解文化內容的本質。
3.合適性
教師要選擇適合教學的文化內容,在教學中說明其語用及文化內涵。對于教材中的內容要恰當把握,使之遵循教學大綱的要求。
4.靈活性
教師一定要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學習文化的積極性。如組織課堂演講、進行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英語興趣小組、開設英語文化專題講座、學習英文歌曲、欣賞英文詩歌、觀看原聲電影、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與外國人直接交流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不斷積累目的語文化知識,提高語言知識水平與文化洞察力,以達到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目的。
(二)學生的學
1.明確學習目標
大學英語教學的核心目標是使學生具備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對英語文化的認識與理解中,獲得一種面向世界的文化視野,建立以民族自信心為基礎的大國情懷。
2.端正學習態(tài)度
學習英語不能僅僅為了應付針對語言知識本身的考試,而在為了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際。因此,學生在學習中應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以實現(xiàn)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
3.更新學習策略
要拓展知識來源,打破教材的局限,在生活中學習、通過網絡學習,將本土文化與目標文化對比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的語言和文化水平。
五、結論
總而言之,現(xiàn)有大學英語教材中文化內容的編排過于隨意,沒有統(tǒng)一的大綱要求;教材內容選擇雜亂,缺乏對學生學習需求的整體把握;文化背景介紹服從于課文語言講解,不能自成體系;在教材編寫中,文化導入的經驗和水平與語言知識的講解和練習比較,相差甚遠。結果,大學英語教材在客觀上不能使學生獲得足夠的文化知識供給,學生主觀上的需求和興趣也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學生的文化水平和英語能力裹足不前成為必然。如果說成功的語言學習是語言知識提升和文化積累“兩條腿走路”,那么在新一輪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我們就要實現(xiàn)“兩條腿走路”的目標,恰當地處理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陳冰冰.高校英語文化教學及其變量研究[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3):33-36.
[2]Edward Burnett Taylor.Primitive culture[M].London: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1871:148-152.
論文摘要: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發(fā)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已無法解決這些問題,筆者受建構主義學習觀和教學觀的啟發(fā),從該角度提出問題的解決辦法。
論文關鍵詞: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建構主義
隨著現(xiàn)代化的日益推進,國際經濟貿易的蓬勃發(fā)展,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這給大學帶來了巨大的動力和挑戰(zhàn)。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在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的道路上也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問題,如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意義重大,直接關系到是否能達到國家對人才培養(yǎng)的標準和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提倡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知識能力和意義構建的建構主義給大學英語口語課堂諸多問題的解決指明了方向。
一、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他認為兒童的認知過程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過程,包括“同化”和“順應”兩個過程。同化指個體把外部環(huán)境中的有關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內的過程(即圖式擴充);順應指個體的認知結構因外部信息的刺激發(fā)生變化的過程(即圖式變化)。在此基礎上,斯滕伯格和卡茨等人強調了個體的主動性在建構認知過程中的重要性,并對主動性如何發(fā)揮做了進一步的探索。
1.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 2.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
教學過程中包含教師、學生、教材、媒體四個要素。傳統(tǒng)的以行為主義為理論基礎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利用講解、板書和各種媒體作為教學手段和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則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是中心,是知識的主動傳授灌輸者;學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知識灌輸的對象;教材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的對象;媒體則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的方法和手段。而建構主義下的教學模式則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擔當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最終促成學生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構建。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是意義構建的主動者;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教材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積極構建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協(xié)作學習和會話交流的認知工具。
二、大學英語口語課堂存在的主要問題
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對學生口語情況的調查和聽課總結,大學英語課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教師教學觀念的問題
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口語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的差別,認為學生上課還是主要靠聽教師講解來獲得口語能力,于是課上還是教師作為主角,沒有給學生安排足夠的口語訓練時間。而口語教學本身很強的實踐性注定了這種教學方式的失敗。口語能力的獲得必須靠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去實踐才能提高。有些課堂即便有口語訓練這個環(huán)節(jié),但往往形式單一,話題陳舊,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也不好。師生互動方式主要靠提問。缺乏合理的口語評價機制,大部分教師僅僅對學生的發(fā)言做簡單的對錯評判,沒有深入挖掘學生出錯的原因以及進行及時的引導。
2.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
我校英語口語課堂人數一般為50人左右,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專業(yè)。上課時,很多學生不愿意主動站起來發(fā)言,害怕自己說錯了被其他同學嘲笑。而被提問站起來的學生也往往是低頭頷首,往往以“My English is poor”為借口不愿意多說,勉強說了兩句后還會請求老師:“May I speak in Chinese?”而小組活動時,面對別的同學流利的英語,一些學生深感自卑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只會以簡單的“Yes,I agree with you”來附和別人的觀點。如果學生這種不自信的心理不及時得到糾正,就會慢慢演變?yōu)閷τ⒄Z口語的恐懼甚至產生厭學心理。
3.學生語言基礎方面的問題
剛剛進入大學的大一學生基本上都有6-8年的英語學習經驗。雖然大部分學生都打下了堅實的英語閱讀和寫作基礎,但能夠基本聽懂英美國家人士說話的人卻并不多,而能夠用英語流利表達自己思想的學生更是鳳毛麟角。很多學生中學時代幾乎沒有聽過英語,主要靠閱讀方式來吸取英語知識。聽力基礎的薄弱也嚴重影響了很多學生口語方面的學習。與此同時,很多學生對口語和書面語的區(qū)別缺乏清晰的認識,簡單地將書面語等同于口語,站起來發(fā)言時前思后想組織句子結構,結果說出來的句子結構又長又復雜,選用的單詞也非常書面語化。學生缺乏最基本的口語單詞以及句型方面的知識,比如,表達“好”的時候,很多學生傾向于使用“great”,而不會使用如“fantastic,excellent,thrilling”等同義詞來替換。學生之間互動大部分是對話式的,討論內容多限于自我介紹、打招呼等簡單的日常用語,難以提高學生真正的口語表達能力。 "
4.學生對文化認識方面的問題
如今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互聯(lián)網的普及使許多學生能快速及時了解英美國家的各種信息。比如男生一般比較喜歡看NBA,所以對籃球運動方面的信息了解比較多。而女生更傾向于看美劇和電影,對影視明星更感興趣。這些興趣對學生們學習英語提供了激勵作用。但因為學生興趣單一或者缺乏引導,往往知識面比較窄,比如,很多學生對英美文學幾乎毫無了解,提及Byron,Russell等現(xiàn)代文學上的知名人物很多學生竟然表示聞所未聞。同時學生對英美國家的社會、政治、經濟方面的知識也缺乏系統(tǒng)的認識。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最終的表達方式,學生對文化方面知識的不足將會阻礙學生口語以及英語能力的長足發(fā)展。
5.學生思維方式的問題
口語課堂上,由于受書面語影響深刻,很多學生發(fā)言時前思后想組織句子,害怕出錯。很多學生的口語即便語法上沒有錯誤也非常不地道,有濃濃的中國腔,也就是我們說的Chinglish,比如很多學生談到天氣基本上都用weather而不會用it,從而說出“the weather is raining”的句子。這不僅僅是因為學生缺乏基本的口語知識,很多時候是因為學生對英漢思維方式的區(qū)別認識不清,簡單地認為只要將漢語一字一句翻譯過來就是英語了。另外,學生對一主題的發(fā)言主要來自于自己的印象,沒有邏輯性,泛泛而談,缺乏理性深入的認識。
6.學習材料方面的問題
根據筆者的調查和了解,很多高校非專業(yè)英語的英語教材偏于陳舊,有的教材甚至已經超過十年沒有更換。比如有的話題還是“Would you go to watch the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社會變化日新月異,口語作為社會的一面鏡子,其表達的方式和內容也是時時刻刻在更新的。而教材作為口語教學的基礎,更應該及時跟上時代步伐,反映最新的社會現(xiàn)象,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建構主義理論視角下口語課堂問題的解決
區(qū)別傳統(tǒng)的結構主義將教師作為整個教學的中心,學生作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的教學觀,建構主義從更科學的角度擺正了師生在課堂中的地位角色,一些應用該理論進行的教學實踐也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證明建構主義在革新傳統(tǒng)教學模式,建立新的更有效的模式,改進學生的學習觀念方面有巨大的潛力。
1.擺正教師作為課堂組織者、引導者的位置
首先必須摒棄傳統(tǒng)教學觀里面教師作為中心的觀念,正確認識教師的角色。課堂好比建房子,教師只是指揮者,真正要動手建造實踐的是學生??谡Z課堂更是如此,教師一定要給學生練習實踐的空間。課前,教師應當合理組織課堂的結構,搜尋合適的話題,安排恰當的口語活動;課上,教師應當當好指揮者,合理利用圖片、音頻、視頻進行較好的課堂導入活動,活躍課堂氛圍,消除學生羞怯的心理障礙,激發(fā)學生開口講英語的興趣。需要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對學生的課堂發(fā)言要進行恰當的評價和激勵,既要委婉地指出其語法或內容方面的錯誤,同時要不吝于表揚學生,謹防打擊其自信心。同時課堂活動的形式一定要多樣化,每學期適當安排一些演講、辯論、讀書交流會或者小測驗等。課下,教師應當多與學生交流,主動了解其學習上的困難,排除其心理障礙,對癥下藥對其進行學習上的指導。教學的同時,教師也應當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與時俱進,更新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更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以便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學。
2.學生要做好課堂的主人、知識能力的探索者和構建者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獲得不是靠教師傳授的,而是靠學生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利用教師和其他人的幫助,通過一些學習材料和資源進行意義構建而實現(xiàn)的。學生在學習中是主動的積極的,而不是被動的聆聽者。因此,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奠定學生作為課堂主人的地位。比如,每節(jié)課結束都提前說好下節(jié)課的主題,要求學生自己去圖書館或網絡上搜尋相關材料,積極進行總結整理分析,做好課前準備,必要時可以讓學生站在講臺上,利用多媒體來演示講解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心得。學生知識的獲得和最終意義的構建是離不開其他人幫助的,除了激發(fā)學生自我探索式學習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進行協(xié)作式學習??梢詫W生進行分組,要求組內成員分工合作,積極交流探討會話,共同完成任務。在此期間,教師應當時時跟進組內活動進程,對其進行指導,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3.認識到意義構建的過程性,正確面對學習中的挫折和失敗
知識能力的獲得、意義的最終構建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學生抱著急功近利的態(tài)度面對口語課堂,期望經過幾節(jié)課的鍛煉就可以說出流利地道的口語。一旦遭遇挫折,就心灰意冷放棄了努力、失去了目標。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學生學期初信心滿滿,學期中后期卻垂頭喪氣的原因??谡Z能力的獲得除了教師課堂上的講解指點和同學的幫助外,更多的需要學生個人課下積極地實踐,比如堅持背誦經典的文章,多觀看一些英語原聲節(jié)目和電影等等。任何學習都需要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變,教師要對學生的這種心理有充分的認識,及時排解學生學習的壓力,必要時可以給學生講解各種英語口語方面成功者的學習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