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學科技論文范文

        教學科技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學科技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學科技論文

        第1篇:教學科技論文范文

        1.1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各高校大多都開設了本課程,但重視程度普遍不夠,幾乎都將其定位為選修課,課時數偏少,多為24-32個課時左右,使得老師講授時無法向學生進行深入、詳盡的講解和演示,造成理論課講不深,實踐課又太少,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同時,現在的學生往往很早就接觸網絡,對網絡上的Google、百度等公共搜索引擎并不陌生,很多人認為現在查找資料通過搜索引擎即可實現,沒有必要專門安排這門課程來學習檢索技巧和知識。

        1.2教材內容不盡合理

        目前各高校選用的教材盡管版本繁多,但編排內容卻基本雷同,多為通識性內容,缺乏明確專業屬性。如數據庫部分,主要介紹國內的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萬方數據庫和維普數據庫、超星電子圖書館和國外的施普林格(Springerlink)、科學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化學文摘(CA)等通用數據庫,缺乏專業數據庫的相關內容和檢索方法,專業性不突出,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性和實用性不強,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吸引力不夠。

        1.3教學硬件設施不完善

        由于各院校條件不同,教學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教學設施不完善的問題,如圖書館是本門課程必須的實習場所,但部分院校目前往往缺乏專用于進行科技文獻檢索課程的實習室,檢索實習一般都安排在開放閱覽室進行,因此,為不影響其他正在查閱資料和學習的老師或學生,授課老師往往無法隨時向學生進行講解;其次,由于數據庫版權費用高昂,部分院校受經費所限往往只能購買較少的檢索資源,無法有效地支撐課程的學習及實踐,老師只能是紙上談兵;更有甚者,有些高校盡管購買了為數不少的數據庫資源,但校園網卻不對學生開放,學生即使自備電腦也無法連接校內網,更不能有效利用校內數據庫資源。

        1.4實踐課時占比過低

        目前各院校在實踐課的安排上普遍存在著課時數少、占總課時比較低等現象,洛陽理工學院目前開設的該門課程總課時數僅有24學時,其中實踐學時8個,占比不足40%,這樣的課時分配既難以讓學生通過上機消化理解所學的大量理論知識并掌握檢索技能,也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強調的實踐性、可操作性明顯脫節。

        2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及建議

        2.1提高重視程度

        由于種種原因,很多院校在本科階段對本課程重視程度較低,學生也對課程在畢業學位論文撰寫及今后的工作和科研中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應采取多種措施,切實加強對本課程重要性的宣傳普及,以引起學校職能部門及教學單位的重視,使學生了解信息意識和信息素質的高低將會對每個人的工作就業及成才發揮長期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2優化教材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

        為突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應在總結多年教學成果的基礎上,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課程教學改革:

        2.2.1教材及授課內容的選擇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結合自身人才培養目標,遵循“實用”原則,結合不同專業的特色和學生的專業方向及實際需求,選擇難易程度相當、專業特色鮮明、內容新穎、能反映最新學科前沿動態及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或專題,增強課程的專業性和實用性。必要時,可根據專業設置情況和特色自行組織力量編寫相應的教材和配套習題集、實習指導書等資料,實現本門課程與專業課的緊密結合。此外,在科技文獻檢索與利用過程中必然涉及到知識產權保護等前沿問題,而學生們往往對該領域不甚了了,因此,授課時應結合具體案例向學生灌輸一些知識產權方面的基本內容,培養學生知識產權意識,做到既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又具備必要的維權意識。

        2.2.2教學方式及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優化本門課程以課堂講授和上機實踐為主要形式。在理論授課過程中,既要以學生為主體,靈活安排授課內容,發揮多媒體教學圖形、圖像、聲音、文字形式多樣、快捷、直觀的優勢,將教學內容生動地呈現給學生,還要注意利用小組討論、案例教學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

        2.3加強實踐部分的教學

        科技文獻檢索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在完成一個專題的理論授課后,應及時和圖書館或計算中心提前約好實習實踐的時間、地點,并編寫內容相適應的上機實習(踐)指導書,讓學生按照指導書的要求進行上機實踐練習,鍛煉學生檢索能力,熟練掌握相關檢索方法與技巧。在條件適宜時,可向學校建議調整該課程的實踐學時數及校園網開放,增加學生上機實踐和使用校內資源的機會。

        2.4完善考核方式

        第2篇:教學科技論文范文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適應就業市場和企業的需求需要做出多方面的改革。其中之一就是教學改革,而《畢業設計》這門課程是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畢業設計是高職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通過深入實踐、了解社會、完成畢業設計任務及撰寫論文等環節,著重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立工作、組織管理及社交能力;同時,也是高職學生大學三年所學知識的全面深化和總結;畢業設計既是實現學生從學校學習到崗位工作的過渡環節,又是衡量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評價內容。但是,這重要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卻做得很不盡如人意,畢業設計的內容與生產崗位脫節,導致學生畢業后還需要接受工廠較長時間的再培訓,延緩了上崗時間;學生的畢業設計也變成了形式和走過場,教學質量大打折扣。下面以本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畢業設計》課程為例介紹畢業設計的教學改革。

        二、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畢業設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畢業設計的選題質量偏低

        合適的選題是畢業設計成功和順利就業的基礎,高職學制一般是3年,高職院校基本上是在第5學期末或者第6學期初才開始畢業設計選題的,時間短,學生對畢業設計的準備不充分。對于指導教師給出的畢業設計選題有這樣幾種情況:一是選題缺乏創新性和現實意義,能結合生產實踐的就更是少,這種題目很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性;二是一些理論性研究和仿真題目,這些題目不能反映時代的需求,不能有效的將畢業設計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畢業設計的結果也是紙上談兵,無實用價值。另外,由于指導教師教學任務較重,與企業一線聯系較少,給學生的選題內容單一,且與實際就業崗位脫離,缺乏前沿性和創新性。有些學生對選題內容和難易程度了解不多,對自己的能力也認識不夠,只是憑興趣進行選題,造成選題后畢業設計不能順利完成,這些問題都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

        (二)學生由于工作問題,對畢業設計多處于應付態度

        日益增加的就業壓力和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大多數學生在第6學期將大量的精力放在找工作上,無心思認真對待畢業設計。據本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調查,許多學生為了得到更多的找工作時間,基本上對畢業設計是應付了事,論文的內容是東拼西湊,質量極為低下,抄襲的比比皆是。另外,國家教育部門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十分重視,每年都要求學校上報就業率,以此來評估學校的教學質量并確定來年的招生指標,就業率太低專業的有可能會被停招,學校為了保證或者得到更多的招生指標,就要求學生在5月份之前必須簽到就業協議書,這樣才能順利拿到畢業證。因此,一些學生常常無奈的戲稱自己因為畢業證而“被就業”了。還有一些學生畢業后去從事與所學專業不相關的行業,畢業設計對他們來說也是應付,更談不上有做好畢業設計的動力,而視畢業設計為一種負擔。

        (三)管理松散,畢業設計完成效果不佳

        學生畢業設計的順利完成離不開指導老師的嚴格要求和有效指導。由于本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師資不強,能帶學生畢業設計的指導教師相對少些,有時一個指導教師要帶十幾個畢業生,由于教師教學任務重、精力有限,難以保證每個學生能得到有效的指導。再者,學生忙于找工作或者頂崗實習,經常外出離校,指導教師也很難見到學生的面;未能聯系到的個別學生,指導教師只有通過電子郵件和QQ留言對學生的論文進行指導。大部分學生在做畢業設計的過程中不主動與指導教師聯系,個別學生對指導教師的指導意見也不反饋,直到畢業答辯前夕,才匆忙地去找指導老師解決問題,上交的畢業論文也是錯誤百出,慘不忍睹。

        (四)畢業答辯環節抓的不嚴

        畢業設計最后環節就是畢業答辯,這一環節是檢查學生畢業設計的學習質量,反映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掌握知識及設計創造的能力,但是在實際的畢業答辯中,很多畢業答辯都成了走形式。本學院的畢業答辯時間一般是在第6學期的5~6月份,集中在一到兩天時間內,每個老師要負責25個左右的學生答辯,時間短、天氣熱,學生的答辯就成了“蘿卜多了不洗泥”,結果就很難保證答辯的質量。學校和院系對于這種走過場的答辯形式也是睜一眼閉一眼;這種做法極大地影響了教學質量和學校的聲譽,同時,也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惡劣的影響,他們會認為學校良莠不分,好學生得不到認可和表揚,不認真做設計或者抄襲、投機取巧的學生不但沒受到懲罰,反而蒙混畢業?;谝陨洗嬖诘默F象,本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畢業設計進行教學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三、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畢業設計》課程教學的改革與探索

        (一)根據高職畢業生的特點和學情,定制內容多樣化的畢業設計

        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采用不同層次、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使每個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同時,也為學生畢業后順利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做法就以本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1)班的大三學生為例進行說明。根據高職學生的學情,對學生進行分類。這個班有45人,愛學習鉆研的學生有三分之一,也就是15人左右,這些學生中一般文化課都比較好,學習也很積極主動,能吃苦鉆研,老師給予合適的指導,他們在學習上就會有所創新;在學習態度上左右搖擺的學生有24人左右,這些學生學習自律性差,老師管得嚴可能就學好點,老師一松懈馬上就給自己“放羊”,學習上沒有吃苦精神,見到困難就繞道走;還有6個啟而不發的學生,老師再怎么苦口婆心地教導也不起作用,就是不愿意學習,天天不上課,宿舍玩游戲,睡大覺,無所事事。對學生的情況做了具體的分析之后,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不同職業需求和就業市場需求,給學生定制符合自身特點的不同畢業設計內容。豐富多樣化的畢業設計內容,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真實就業率。如果把高校比作生產人才的工廠,那么畢業設計就是最后一道精加工階段,這個階段對產品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畢業設計的教學思路只有按照企業和就業市場的需求來做,我們的教育產品才不會滯銷和壓倉。

        (二)畢業設計選題要符合企業和用人單位的要求和目標

        本院計算機應用專業的畢業題目,大多數是來自教師自編題目,極少數是教師科研和學生自己的興趣題目。教師自編的題目大多數脫離實際,跟不上社會和時展的需要。因此,對畢業設計選題做大刀闊斧的改革,已是勢在必行。具體做法是根據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的情況進行分類:對于基礎理論扎實、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畢業設計可以進行實際生產和科研性的題目;選題來源在保留教師的科研的基礎上,增加來自科研單位和生產一線的課題。對于那些文化課不強、學習一般的學生,采取的畢業選題主要是來自企業和工作崗位;來自企業高水平的崗位技術人員和指導教師共同為畢業生選擇合適的畢業設計題目,同時企業也給學生提供崗位實踐機會少數不愿學習、文化課較差的學生,指導教師根據學生本人的就業需求,聯合用人單位共同設計出既滿足用人單位的用人要求,又符合高職教學目標的畢業設計題目。這些題目一定程度上要達到既鍛煉學生的能力,又能使學生畢業后順利就業的目的。

        (三)畢業設計組織形式要多樣化

        為了提高畢業設計的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做畢業設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畢業設計的教學組織形式做出如下的改革探索:

        1.以高職類學科大賽的形式組織畢業設計

        將科技競賽引入到畢業設計中,這種做法主要是針對那些基礎理論扎實、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本院的做法是鼓勵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不分年級高低均可參加科技競賽,畢業班的學生將參賽題目作為畢業設計,參加過省賽、國賽的指導教師給出參賽題目,時間規定一般在本年的12月份開始,來年的5月份結束。參賽學生可3人一組自愿組成團隊,自由選擇競賽題目;放手讓學生去做,在學生遇到困難無法解決時指導教師可做適當的啟發和指導;成績優秀的可推薦參加省級或國家級競賽。通過科技競賽方式,鍛煉了參賽學生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培養了大學生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和創新精神。通過這種培養模式,一部分優秀的學生脫穎而出,在高職類國賽2011年中獲得二等獎項,2013年省賽獲得一等獎項。

        2.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組織畢業設計

        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提高教學質量和順利向社會輸送各方面合格人才的必然選擇。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科帶頭人應從企業需求出發,培養適應企業新發展、新需求的畢業生。同時企業選派高水平的工程技術人員,結合教學情況為畢業生選擇畢業設計題目,提供工程實踐機會,參加畢業設計答辯,并為優秀的畢業生優先提供就業機會。校企合作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直接解決現場生產技術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許多創新成果解決了實際問題,也使企業受益;學校也能跟蹤和洞悉行業發展的優勢方向,及時修改和調整專業。目前,本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有50%的學生是結合本專業參與企業中做畢業設計,這部分學生把勝任崗位需求的知識和能力作為畢業設計內容。這種校企合作組織畢業設計的形式既鍛煉了學生、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又實現教學與實際崗位操作的緊密結合。

        3.聘請工程設計人員來指導學生畢業設計

        對于那些畢業設計自選興趣題目的學生來說,聘請工程設計人員來指導是很必要的。如果說校企合作是批量運作的話,那么聘請工程設計人員來指導就是個體定制。自選畢業題目的學生在設計中經常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實際問題,這就需要聘請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工程師結合畢業設計題目來給學生做指導和答疑解惑。工程設計人員把實際工程中的經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及時地帶給學生,這種做法具有很強的實效性和針對性,能夠使畢業設計中的問題及時解決,提高畢業設計質量。

        (四)將企業培訓內容融入畢業設計內容中

        現在的很多用人單位不愿招聘應屆畢業生,究其原因,一是應屆畢業生缺乏工作經驗不能立即勝任相應的工作崗位,也不能馬上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這樣就導致了企業需求與學生能力之間存在差異,避免這種差異的一個較好方法就是使學生能在走出校門之前得到企業崗位的培訓。因此,把企業崗位培訓的內容與學生的畢業設計結合起來是實現校企合作雙贏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對于企業來說,不僅可以獲得勝任崗位的員工,而且還節約了員工的培訓費用;同時,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也能實現順利就業。本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如何將企業崗位培訓內容融入學生的畢業設計中?具體做法是:首先,學院為企業免費提供良好的培訓場所、教室以及儀器設備,提供專業指導教師,讓企業切身感受良好,才能充分激發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企業負責崗位培訓的培訓師和學院的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的專業教師共同討論制定出既符合教學又符合企業崗位培訓的課題。這樣學生的畢業設計內容就是根據所學專業知識緊密結合企業實踐,將專業所長與企業崗位培訓對接起來,既滿足了企業初級崗位培訓的要求,學生又獲得實踐操作技能和工作經驗,迅速地適應職場環境,盡快地融入企業發展之中。其次,在第5學期中旬,學院就業部門聯系用人單位和企業的人力資源部,確定招聘計劃、專業和人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和企業的需求來選擇培訓內容。為了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企業采用優先錄用畢業設計成績好的學生,實行差額錄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1)班有20人參加畢業設計+企業崗位培訓模式,這20個學生被3家企業預定,其中富士康集團10人,廣電銀通金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6人,洛陽牡丹股份有限公司4人。每個企業都根據自己的不同崗位要求,派出企業崗位技術人員參與學生的畢業設計+企業崗位培訓的教學模式。通過這種模式,學生提高了職業能力,拓展了視野和知識領域;也使學生看到了就業前景,激勵學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畢業設計中。因此,職高院校畢業設計內容深度與企業培訓融合是提高高職教育質量的可行路徑。

        第3篇:教學科技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面對學生差異,傳統的班級授課無法滿足。然而針對班級授課的弊端應然而生的個別化教學經實踐檢驗也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因此,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呼之而出,一條面對差異,滿足差異,發展差異的改革之路指明了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發展方向!

        論文關鍵詞:差異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改革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萬物都有差異性,學生群體也不例外,由于先天素質和后天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家庭背景等因素造成了學生的差異。學生差異的特點表現為:客觀性、多樣性和發展動態性??陀^性即學生在學習速度上確實存在差異,同樣的內容,有的學生學的快,有的學生學的慢;多樣性可用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來解釋,不同學生表現出不同的多種智能傾向;發展動態性即中小學生還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變化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教育社會學的“互動原理”指出,在一個教學群體中保持一定的差異,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互動,而適當的互動是維系人際關系促進交流和形成集體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差異,發展學生的個性,然而隨之產生的問題就是如何組織教學,這就要求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不能一成不變,要通過改革來適應學生的發展,即實施差異教學。由此也與新課改所強調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接軌。

        教學組織形式就是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學組織形式就是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組織結構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可分為班級集體授課、小組合作學習和個別化學習三種形態。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變革所要解決的,就是選擇何種結構和作用方式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而教學組織方式的改革是指在仔細分析學生差異的基礎上,對現有的以班級授課制為主的教學組織方式進行改革,采用一種靈活多變的教學組織方式!

        一、為適應學生差異的班級授課制的改革

        班級授課制是最普遍、最長久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從古代的個別教學(即把不同年齡、不同知識基礎的學生組織到一起,教師分別對每一個人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到之后的穩定的班級授課制經歷了許多的改革。面對古代的個別教學的低下的教學效率,之后形成了有統一的開學時間、按教學計劃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材和練習等特點的班級授課制。其雖彌補了個別教學的缺點,但卻表現著一些顯而易見的缺點:如機械、教師中心、教材中心,不利于因材施教,不適合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這一消極面很快成了人們探究的問題。不久,許多改進措施相繼出臺。

        由于班級授課制不能照顧到學生的差異,學生學習成績出現分化,為彌補這一不足,出現巴塔維亞制(BataviaPlan)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它規定學生人數在50名以內,教師必須以一半的時間用于個別指導;學生人數超過50名,必須增設一名輔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該方法把差生納入視線,突出對差生的個別輔導和補救。為了更好地面對學生差異,出現了將學生按能力高低分班的分組教學,即按學生能力高低分班的分組教學。然而這類教學形式易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更何況學生的差異性是一個動態過程,要形成完全同質的班級只能是教育上的烏托邦。但它的最大優點是關注到了優生的發展。由于這種辦法對高智能學生的迅速成長仍有限制,于是出現了彈性升級制,即允許學習好的學生跳級。此形式的優點是對優生的極大關懷,缺點是不利于教師對每個學生總體情況的掌握。之后的導生制則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納入視線,導生優先得到教師的教授,再將教學內容教給其他學生。導生制既關注差生,又利于優生發展,在組織形式上利于陪優補差,有了質的進步?!盎顒诱n時制”主張不同的學科,不同的教學活動可以使用不同的單位時間,對班級授課制的統一時間進行了修正。

        二、為適應學生差異應然而生的個別化教學

        由于班級授課采取“著眼中間,兼顧兩頭”減少差異的整齊劃一的教學組織形式,這種教學形式使得學習困難的學生沒有得到切實的幫助,成為“自瀆生”,他們是傳統教學制造出的失敗者;而優秀的學生,永遠只是在等別人,在“陪讀”,學習的熱情與興趣也許在缺乏挑戰的學習中消磨殆盡,最終“泯然眾人矣”。其致命弱點是不能關注學生的差異性、自主性,顯然不適合新課改的要求。隨即針對其弊端的個別化教學產生,甚至出現了徹底否定班級授課的組織形式??瞬脑O計教學法就是如此,它打破班級組織,實行小組組織,打破了固定的統一的課時,打破了課程體系,代之以一個個的設計活動。柏克赫斯特的道爾頓制對班級授課制也是徹底的否定,其突出特點是用作業室代替教室,每個學生從教師那里接受作業,然后去作業室自習,學習有疑難時則請教各作業室的教師。個別化教學制針對班級授課制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大膽改革。首先,它應用了繼續進步原理,這個原理認為,為了在有效的時間里完成可能完成的任務,每一個學生都應不斷向新的學習任務前進;學生不應在已經掌握的內容上浪費時間,學得快的不應該等待學習慢的學生。其次,個別化教學還應用了掌握學習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如果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有利的條件,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達到較高的目標,允許后進生用更多的時間達到目標,并給那些沒有獲得成功的學生補課,因為有統一的教學目標,有些“共同富裕”的味道。第三,個別化教學還采用了自我發展原理,每個人都有自我指導的潛能,每個人都可以按自我指導做出適當的選擇,從而實現自我發展。

        個別化教學關注學生發展的自主性,尊重了學生的差異性。然而忽略了“情感、態度、過程目標”。在個別化教學中,學生單獨學習,集體活動少,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時間交流不多,使學生原有的樂趣減少了,學生個性容易出現障礙。顯然若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只采用個別化教學是行不通的,若仍按照傳統的班級授課制一成不變的組織教學也是不可取的,在現如今“以人為本”的大背景下,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將何去何從呢?

        三、以分析學生差異為基礎的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每一種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的應用都不能滿足如今具有豐富性、多樣性的差異的學生的發展。系統科學也告訴我們,某種結構對應某種功能,期待一種結構實現多種功能,只能是美好的愿望。要實現教學發展學生的功能,一種單一僵化的組織形式是不可能達到的。我們應該改變原來的思維方式,努力形成彈性教學組織形式觀,我們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的態度應該是靈活的。所以,我們的選擇是:從全面系統的角度,分析研究影響教學活動的各種因素,尋求教學組織形式的最佳組合。

        第4篇:教學科技論文范文

        激勵教育思想早已被廣泛應用在了高中課堂教學中,但是從目前高中激勵教育的實踐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著對激勵教育本質認識不清、缺少方法或者方法不得當等問題。

        (一)對激勵教育的本質缺乏深刻的認識當前,很多高中院校教師缺乏對激勵教育的深刻認識和理解,只將激勵教育流于形式,不能使其真正發揮動機效應,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還有很多院校的領導和教師由于激勵教育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為了省事,仍采用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激勵教育理論方法的實施應用④。

        (二)采用的激勵方法不科學,過于單一粗獷當前,高中院校已將激勵機制引入到了課堂教學中,并采取了一些激勵措施,比如優秀學生干部的選拔、獎學金的發放以及文明班級寢室的榮譽稱號等,但是這種激勵方式忽略了對學生自身心理需求和能力差異的關注,并不能真正起到潛能激發的作用。

        (三)缺少健全的教育激勵機制當前,許多學校缺少健全的教育激勵機制,激勵教育往往是教師的個人行為,而不是整個院校的集體教育模式,很多教師的激勵教育措施無法得到充分的落實,缺少學校制度上和經濟上的支持,缺少配套機制保障⑤,無法將激勵教育落到實處。

        二、強化高中課堂激勵教學的策略

        (一)轉變教育理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高中教職人員要從思想上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實踐,善于接受和學習新的教學思想理念,深入了解和認識激勵教育的本質,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重視自身專業知識提高的同時,掌握心理學和激勵理論知識,提升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學校要適時對教師進行激勵教育理論知識的培訓⑥,引導教師轉變教學思想方法,將激勵教育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個性和正當心理需求,因人而異地實施教育手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應用多樣化的激勵教育方式激勵教育方式不只是簡單的物質和榮譽激勵,還有心理激勵和動機激勵等,對于榮譽和物質性的激勵,實際上作用是微小和短暫的。激勵的目的是將外因轉化為內因,形成強大的內部動力,激發潛能。因此,要采取多樣化的激勵教育方式,因人而異,直搗學生的心理需求,調動學生對知識本身的興趣,而不是對于獎品和榮譽的興趣。

        (三)建立健全教育激勵機制學校領導應重視激勵教育思想的引入,將其在全校進行推廣。健全教育激勵機制,加大政策財政支持,將激勵機制納入到教師考核等相關體系當中,充分調動教師激勵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地進行教學管理,落實激勵教育,實現激勵效果的最大化,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其才智得到全面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創造力。

        三、結語

        第5篇:教學科技論文范文

        現代教育技術包括視頻、課件、圖片,通過計算機、投影儀投放到大屏幕上,既直觀、形象,又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擴充了教學容量,提升了教學效率。 以“食物鏈和食物網”一課為例,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動物世界》,學生觀看的同時出示布置有學習任務的幻燈片,提出問題:動物世界里的動物如何生存?看完后請學生匯報,動物靠吃小動物或植物生存,具體是肉食動物吃食草動物,食草動物吃植物等。再次觀看《動物世界》,觀看的同時出示幻燈片,提出問題:具體的是誰吃誰?看完后再有學生匯報,教師則用箭頭表示出來。學生寫完之后,告訴他們生物之間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系,就叫作食物鏈。

        再出示幻燈片,布置學習任務:以小組為單位請將所有關聯的動植物用箭頭連在一起。學生寫完后在展臺前使用投影儀匯報展示,相互交流。用幻燈片出示下一項任務:你們有什么發現?學生匯報,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就可吃多種食物;把動物世界里的動植物連接起來就像一張網。此時,向對學生解釋生物之間這種復雜的食物關系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就叫食物網。順勢利用幻燈片出示學習任務:生物之間是什么關系?學生能夠答出,生物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影響。播放關于池塘和田野中視頻,讓學生觀察生物的生存情景。播放后,利用幻燈片出示任務:讓學生找一找視頻中包括哪些食物鏈和食物網。播放視頻,進而可以讓學生把學習的知識食物鏈和食物網充分應用,加深理解生物之間的關系。

        再利用幻燈片布置任務:如果一種生物滅絕了,有什么影響?讓學生交流討論,最后得出“一種生物滅絕會影響其他生物,因此保護一種生物就等于保護了許多生物,應該從保護每一種生物開始保護地球”的結論。該堂課,通過讓學生多次觀看不同的視頻,并利用幻燈片布置任務,比只使用課本上的幾幅圖片學習更生動、合理。這樣做法使得課堂內容豐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學生視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二、解決生成性問題

        小學科學學科涉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學科的知識,教師具備再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也無法全部應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提問。網絡技術可以輔助解決這一問題。師生都無法解答的課堂生成性的問題可以通過網絡搜索答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課堂教學生成性問題。例如,在講授“我們周圍的材料”內容時,有學生提問“玻璃是由什么做成的?”。這并不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因此任課教師在沒有精心準備的情況下很難解釋清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索“玻璃的成分”關鍵詞,找到相關答案,讓學生了解玻璃的主要原料、制作的工藝等內容。

        三、輔助實驗教學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在指導學生觀察時要提出明確的觀察方法,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按照一定的順序細致觀察。但是有些觀察方法教師難以表述,學生也很難理解并正確操作,這時利用教育技術“變抽象為具體,變模糊為清晰”就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講授“溫度表的讀寫時”內容時,需要讓學生掌握“讀數時視線要與液柱頂端相平”的要領。教師可運用Flas形式讓學生觀看,再親身示范,矯正學生錯誤的讀數方法。有些實驗受時空限制,學生無法在課堂中完成,就需學生回家實踐,但學生的能力不同,有些學生不能獨立完成任務,就會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可以把實驗過程錄制成視頻片段,再進行有機組合做成實驗視頻,讓學生觀察模仿實驗。以講授種子的發芽實驗為例,教師課前可以把種子每天發芽、生長的情況拍成視頻或照片,讓學生觀察。學生通過觀察實驗,也能獲知綠豆種子發芽的過程,其中包括綠豆芽莖、葉的顏色、莖的粗細以及植株的高度等,進而得知綠豆發芽、生長需要的條件。教師的這種操作方法充分說明了教育技術具有實時、直觀、形象、實效的特點,可提升學生實驗探索的效率。

        四、利于合作學習

        第6篇:教學科技論文范文

        關鍵詞:CCC2002;課程教學;計算科學;科學史

        1引言

        隨著計算機的誕生和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技術作為現代技術的標志,已成為世界各國許多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計算領域也已成為一個極其活躍的領域。計算學科正以令人驚異的速度發展,并大大延伸到傳統的計算機科學的邊界之外,成為一門范圍極為寬廣的學科,人們對計算學科的認識,已從知識層面上升到了方法論的高度[1]。

        1989年1月,美國計算機學會(簡稱ACM)和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計算機分會(簡稱IEEE-CS)聯合攻關組在《ACM通訊》雜志上刊登了他們歷經4年的研究成果——“作為學科的計算科學”的報告[2]。該報告圍繞計算機的主要現象,從學科的三個基本形態,即理論、抽象和設計入手,結合科學與工程科學兩大學科門類的基本特征,完成了計算學科的“存在性”證明,首次給出了計算學科的定義,為“計算”作為學科及其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如今,計算已不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概念,它已成為“各門科學研究的一種基本視角、觀念和方法,并上升為一種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特征的哲學范疇”[3]。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中,計算科學的內涵與外延從學科的角度得到進一步詮釋,ACM和IEEE-CS以及計算機界關于計算學科認知問題的研究不斷取得重要成果,其中,CC1991(“計算學科教程1991計劃”的簡稱)和CC2001(“計算學科教程2001計劃”的簡稱)報告為計算學科建立了現代課程體系。隨著計算科學的不斷發展,其課程體系也在不斷完善,2004年11月,ACM、AIS和IEEE-CS又聯合公布了新的計算學科教程CC2004,文[4]對該課程體系做了分析與思考。

        隨著信息技術行業人才需求的與日俱增,世界上絕大多數高等院校均設立了計算科學或與之相關的專業,國內的高等院校也不例外。為了有效地推行國內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同時又能與國際接軌,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研究組于2002年提出了“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2002”(ChinaComputingCurricula2002,簡稱CCC2002)[5],該教程從計算機學科教學計劃的發展、計算機學科的定義、計算機學科本科生能力培養、計算機學科知識體系演變、計算機學科課程體系結構、計算機學科課程的教學計劃與組織方法等方面全面闡述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知識與課程體系的外延與內涵,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本科生能力與素質培養的基本要求,為國內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制定培養方案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課程體系提供了指南,對中國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積極的推動作用。CCC2002給出了中國計算學科課程體系的描述,但如何圍繞這一課程體系概括的知識領域和知識點來組織知識內容仍然具有隨機性,特別是在幅員遼闊、經濟和文化發展水平存在地區差異的中國,這種隨機性尤為突出。因此,我們必須深入分析CCC2002的特點,理解其精神實質,根據地區的特點和各高校自身發展的水平與特色合理選擇或組織各類課程的教學內容,積極開展教學改革,不斷強化課程建設,只有這樣,才能為課程目標的實現建立良好基礎。

        2CCC2002的基本特點

        CCC2002的特點在于,它既有對國外研究成果的借鑒,又融合了國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育研究成果;由體系到課程,自頂向下進行課程體系設置,按基礎課程(包含部分核心知識單元)、主干課程(包含大部分核心知識單元)、特色課程(發揮各校特長,培養學生個性,體現地區特色),提出了課程分級實施策略;指出在知識領域、知識單元、知識點的描述及核心課程的設計方面,應充分體現“課程體系設計組織與學生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密切相關”的理念。CCC2002強調教學過程中實踐的重要性,同時又要注重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值得一提的是,該教程提倡研究型教學,進一步明確了教學向教育轉變的重要思想。

        在CC2002教程的引導下,國內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育的廣大學者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育的諸多問題,如培養計劃、課程設置、教學類型、教學計劃、教學實施、實踐設計、教學評價等進行了廣泛而有益的探討[6,7,8,9],并根據學科體系要求,編寫出版了一大批教材,豐富了計算學科課程體系教材建設的內容,推動了計算學科課程教學改革的進程。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雖然我們一直都在強調課程與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究竟什么是當代學生經過學科課程教育應當具有的綜合素質,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問題。就目前國內較為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而言,近代課程與教學理論凱洛夫(N.A.Kaiipob)的“捷徑主義”思想仍舊占據著主導地位,受這一思想的影響,教材內容通常比較“經典”,教學過程各個環節圍繞這些經過驗證的、可靠的和基本成型的知識而進行,至于這些知識的形成與發展卻少有問津。所謂“捷徑主義”認為“學生學習的是科學上可靠的知識而不負有發現真理的任務,走的是教師引導的捷徑而避免前人在歷史上曾走過的彎路”[10]。雖然這一思想“發揚了傳統教學論的優點,糾正了適用主義教育忽視系統知識偏向”,在目前高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仍然具有積極作用,但就總體而言,它與CCC2002倡導的研究型教學、教學向教育轉變理念有不相協調的方面。因此,高校計算學科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理當受到人們的關注。

        3基于知識與知識背景的課程教學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教育教改研究與實踐的不斷發展,人們已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越來越注重學生在知識點掌握基礎上知識結構的形成,越來越感受到學生關于學科綜合素養的內涵,在理工學科課程體系中引入越來越多的與學科有關的人文科學的內容,可以說是適應時代要求和發展的一種進步,是教學向教育轉變的一種必然。然而,要真正做到教學向教育轉變,仍然有許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工作要去完成。其中,如何根據計算學科教程描述的學科知識領域、知識單元和知識點,在教材或教學過程的知識內容安排與講授過程中,打破傳統方式,在現有基礎上推陳出新,就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我們是否可以做這樣一種嘗試,在課程知識的組織與傳授過程中,把知識的來源即知識產生的背景有機地融入其中,使之成為教材內容的一部分或補充,讓學生在學習課程知識的同時,了解知識的背景和來源,更多地知曉與學科知識有關的人和事,更深地理解知識的內涵,更好地把握知識的運用與發展趨勢,使學生在學習、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學科意識和學科素養得到培養與發展。這樣的做法無疑是有益的但卻并非易事,有大量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課題和實踐活動,其中以教學內容改革為先導的課程教學改革將成為學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它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學方式與方法的運用,教學組織形式的變化、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等等,同時對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也將產生新的要求。它不僅要求人們具備學科知識,而且還要有學科思想史和學科方法論的知識。因此在學科教育中應該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關注科學和學科思想史研究。就計算學科而言,計算學科思想史研究是基于背景知識計算學科課程教學改革的基礎。

        3.1計算科學思想史研究

        現代計算科學在理論和應用方面取得的偉大成績,是人類長期從事社會生產實踐的結果,是無數致力于計算科學研究與實踐的工作者們共同智慧的結晶。計算科學是整個科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計算知識、計算理論及其應用的科學,是關于計算學科知識體系和與之相關領域知識及其相互間關系的總和。而計算科學思想史則是研究計算科學的形成與發展過程的科學,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過對計算科學發展過程中各個事實、各種現象和思想的分析,總結計算科學的歷史經驗,揭示計算科學的發展規律,促進計算科學的發展。計算科學思想史的研究對象并非計算科學本身,它是以哲學、歷史學的觀點和方法來分析計算科學的發展歷史。

        作為一門科學,計算科學思想史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涉及計算科學、工程學、哲學、歷史學、心理學、社會科學等諸多學科領域的知識。計算科學思想史是以計算科學理論與實踐的形成與發展為基礎,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科學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原理為依據,分析人類歷史上計算科學重要成果和重要學術理論的誕生過程,其思想與方法的形成過程以及它們的科學與哲學意義。計算科學思想史研究將隨著計算科學的發展和人類進一步的發明與發現而不斷變化并日趨完善,是一門極富發展性的科學。文[11]中,作者對計算科學思想史研究的特點、內容、方法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3.2基于知識背景的課程教學

        所謂基于知識的課程教學就是把學科知識與知識背景有機結合,使之成為課程教學內容的統一體進行施教與學習的過程。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了解和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了解知識產生的背景,感知知識背后隱藏的思想與方法,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想象與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學科意識,提高學生學科文化水平。

        知識背景的內容可以是對知識產生過程的敘述,也可以是對學科知識未來發展前景的展望;可以是直接的背景知識,如與學科知識有關的知識進程、事件、理論、思想方法和人物等,也可以是與學科密切關聯的相關學科的知識;可以是正史中真實的故事,也可以是傳說和軼事;可以是知識成功應用的經典,也可以是正在實踐中的探索。

        知識背景組織形式可以采用課程設置的方法整體闡述學科的形成與發展以及思想與方法,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導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法論等;也可以是針對具體課程的知識背景敘述,如關于課程的導論、緒論、前言等;還可以是關于課程單元知識背景的描述,如每個章節的前序、引導等;甚至可以是涉及知識點的知識背景,如有關概念的形成,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聯等等。

        把知識背景作為課程教材的內容,或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介紹與課程知識相關的知識背景,在目前高校的計算學科課程建設和課程教學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人們的關注并加以應用,但這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基于背景知識的課程教學。從基于課程知識的教學到基于知識與知識背景有機統一的課程教學,并非一門計算學科導論所能解決的問題,它涉及整個計算學科課程內容的組織,課程教學計劃安排,課程教學模式設計,課程教學方法運用,課程教學評價機制建立等一系列與課程建設和課程改革有關問題的研究、探索與實踐,是一項需要廣大的計算學科以及相關學科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參與和共同努力才能夠有效實施并不斷取得進展的系統工程項目。

        如果說基于知識的計算學科課程教學是圍繞計算科學的知識體系及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取得的最新成果而進行的知識與技能傳授,那么基于背景知識的課程教學則是在此基礎上的學科意識培養和學科素養教育,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將有利于學生對課程知識學習興趣的提高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興趣是指人們探究事物的心理傾向和獲得知識的原動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學家們對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是極為重視。中國古代教育大師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钡聡逃业谒苟嗷?F.A.W.Diesterweg)在其倡導的“全人教育”理念中就闡述了教育的任務主要是發展學習者自身的能動性思想,認為:“我們的教育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瑞士現代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更加強調個體在認知生長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并明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庇纱丝梢姡瑢W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情感意向和動力,是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的核心,在全面推行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尤為重要。

        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很多,如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風格、教學態度、教學評價等等,其中教學內容的組織安排也不失為一重要因素。教學實踐結果表明,學生對“知識背景”感興趣的程度要比對“知識”本身更高。因此,如果能夠在課程教學內容編排中將與課程知識有關的人物、事件以及相關的理論與方法實例有機的融入其中,就能夠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不斷地“激勵”和“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興趣的延伸,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取并掌握知識。

        (2)將有利于學生對課程學習知識內容的理解

        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和掌握過程,應遵循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一般規律,即是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感性認識是人們通過感官與認知事物接觸而形成的關于事物生動和直接的映像,包括事物的具體特性、表面現象、各個片面及其外部的聯系等;理性認識是人們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對認知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聯系的認識,通常有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基本形式。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強調對概念的理解,對知識點的掌握等,這樣的認知應屬理性認識范疇?;谥R的課程教學內容組織通常是按照概念的引入、概念到概念、例題分析、實際應用舉例,習題練習等步驟順序進行,而課程內容的選擇通常是經過實踐檢驗或嚴格論證的知識的精華部分,是已經上升為理性認識的產物。讓學生在對認識的事物尚不具備“自然經驗”和“社會經驗”的基礎上,去“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只能是“填壓式”的知識灌輸,于是在我們的課程教學中就有了許多“先記憶再慢慢理解”的東西?;诒尘爸R的課程教學將經過提煉的前人對事物認識的自然經驗和社會經驗呈現在學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學生在對事物感性認識方面的不足,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的學習內容。

        (3)將有利于學生對課程知識體系的把握

        在高等教育中,學科領域的知識體系通常是以課程體系來描述的,而課程的知識體系是由課程涵蓋的知識主題及其相互間的關系來刻畫的。基于知識的課程教學往往只注重課程知識主題或知識點的教學而忽略課程之間、主題之間、知識點之間內在聯系的闡述,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產生難以知識聯想,對知識的認識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例如,很少有學生能夠將平面中的“點”、集合論中的“集合”、命題邏輯中的“命題”等概念統一進行思考的,也很少有學生能夠準確地回答在線性代數課程中學習向量空間和向量運算真正目的等等。基于知識背景課程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知識背景的闡述,將課程知識的初始本質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呈現出來,為學生營造知識聯想與知識探究的學習情境,更加全面地把握課程的知識體系。

        (4)將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與提高

        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倍敖逃侵R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币虼耍趯嵤┧刭|教育過程中,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應成為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當務之急。CCC2002竭力倡導的研究型教學以及教學向教育轉變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學科課程教育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創新的過程是知識綜合運用與發展的過程,對知識體系的全面掌握是創新的基礎。創新能力培養受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影響?;谡n程知識的教學通常以傳授知識為主,教學方法也以課堂講授為主,這種教學往往使學生思維固化,知識活力得不到發揮,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而基于知識背景的課程教學不僅能夠大力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直覺思維,拓寬學生的學科視野,同時還能夠有效地運用案例教學、活動教學、討論教學、探索性學習等各種方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使學生獨立思考、批判思維、嚴密分析、從不同視角看問題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5)將有利于學生學科文化素養的提高

        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學科和專業的發展,使得分科教育成為目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體制的主流。分科教育很顯然是為了造就專門人才,但狹窄的專門訓練往往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在經歷了長期的教育實踐之后,人們已認識到分科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嚴重不足,提出了新形勢下“通才教育”觀念,并以某些高校作為試點開展“大類培養”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如今的社會是信息社會,對IT本科生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們掌握專業知識外,還要求他們具有數學、物理及相關領域知識,更有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要求,既能夠適應專業的變化和拓展,又要有敏銳的專業拓展意識。總而言之,現代人才培養過程更加強調的是學科素養,它涵蓋了對學科知識的掌握,對學科過程與方法論的認識和對學科的理解與情感。正如專家指出的那樣,在人才教育與培養過程中,“大多數人真正需要的是領會科學的精神、掌握學科的方法、樹立恰如其分的科學形象,以便在這個科學時智地對待科學、對待社會、對待生活。”[12]如果我們將這樣的理念帶入學科教育過程就不難發現,僅僅靠基于知識的課程教學是無法實現這一要求的,而基于知識背景的課程教學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面彌補其不足:首先,基于知識背景的課程教學以發展和進化的觀點反映學科知識進程,能夠有效地避免課本知識的“神圣化”與“教條化”,將批判與繼承的有機統一貫穿學生知識獲取過程;其次,基于知識背景的課程教學以學科與相關學科分支領域知識相互聯系的思想展現學科知識內容,能夠有效地克服對學科知識掌握的“孤立性”和“片面性”,是學生的學科意識與學科素養得到進一步培養與提高。

        4結束語

        計算學科不只是簡單的一些課程匯總,而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它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有著重要而深刻的影響。目前,全國幾乎所有高校都開設了計算機專業,有些計算的概念和知識還下放到了中小學課程之中。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構建我國計算科學的教育體系,培養什么樣的信息技術人才,如何讓全社會更深刻地認識計算科學的內涵,更全面了解計算科學的發展規律無疑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工作?;诒尘爸R的課程教學是一種理念、思想和方法,也是一種實踐,雖然它不是一個什么新的提法,已或多或少地被人們認識并加以應用,但總體上仍然未形成一種趨勢。基于知識背景的課程教學應有它的理論體系、方法體系和實施體系,這些都是需要研究、探討和實踐的,可能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然而,當我們面對計算學科教育改革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和在計算學科人才培養中面臨的種種困惑時,首先應該想到的是作為計算科學的教育工作者應當作些什么。

        參考文獻:

        [1]董榮勝,古天龍.計算機科學技術與方法論[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

        [2]DenningPJ,municationsoftheACM[J].1989,Vol.32(1).

        [3]郝寧湘.計算:一個新的哲學范疇[J].哲學動態,2000,(11).

        [4]蔡啟先.CC2004計算學科教程體系分析與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5]黃國興等.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2002[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6]周世平.CCC2002教學計劃實施環節的探討[J].計算機教育,2004,(8):56-58.

        [7]索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導論”教學與思考[J].計算機教育,2005,(1):40-41.

        [8]李明江.CCC2002,CC2004與地方院校計算機專業教育的困惑[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6,(6):43-47.

        [9]時全生,魯書喜.《計算機導論》課程知識體系結構研究[J].福建電腦,2007,(4):40-41.

        [10]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5-187.

        [11]張曉如,張再躍.淺談計算科學思想史研究[J].計算機科學,2006,33(11):11-14.

        [12]吳國盛著.科學的歷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第7篇:教學科技論文范文

        在授課中發現,各門專業基礎課之間雖然有著學科界線,但知識點有交集,內容上有擴展.比如,在《大學物理》與《普通化學》課程中都會涉及到熱力學定律,這不僅是物理課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化學課的重要基礎理論.再如《普通化學》的結構化學一章中微觀粒子運動遵循量子化規律的內容是學生理解《分析化學》原子發射光譜法的知識基礎,同時該內容又屬于原子物理的范疇.但由于課程的開設順序有先后,同一部分內容在不同的課程中所擔當的“角色”又不同,各科教師在授課中對其講解深淺度、難易度、側重點各有不同,學生每次學習不是恰似“蜻蜓點水”就是只見“冰山一角”,這往往會導致學生雖然在多門課程中都學習過同一知識,但是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不扎實、不全面,這便很容易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中留下盲點和疑問,甚至會導致概念間的混淆,不利于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更不利于今后專業課的學習.基于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基礎課程之間在內容上的聯系,可以根據授課的先后順序,在課程設計上對共同涉獵的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的歸納整理.在先開設的專業基礎課中對該類內容進行宏觀的介紹和學科重點方面的講授,而在后開設的課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回顧,運用知識遷移的方法揭示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區別,在專業基礎課之間建立知識紐帶,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并為專業課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加強與刑事科學技術專業課之間的聯系,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

        專業基礎課的學習會先于專業課,這雖然符合教學規律,但對于學生來說,由于對專業知識的不了解,無法真切的體會到專業基礎課的必要性和基礎作用.例如:在《分析化學》課程的第十二章專門介紹氣相色譜分析技術,多數教材主要介紹色譜分析技術產生的歷史、裝置的結構及原理,而對其在刑事科學技術工作中的應用極少涉獵.因此,學生無法了解其實際用途與學習意義,常常導致學習懈怠.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擴展學生視野,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舉以下案例來輔助教學:“在一起惡性殺人案件中,犯罪分子以硫酸和硝酸將多名被害人尸體化為液體隨下水道沖走,事后現場勘驗檢查員在毀尸現場的地溝內發現了數團油狀粘稠狀的物質,經技術人員初步判斷粘稠物可能是脂肪,如何判通過氣相色譜的方法來判斷粘稠物是否屬于人類脂肪[2]?”通過這一案例,我們可以運用PBL教學法引導學生運用《普通化學》中脂類的化學性質來解決這一問題.因為脂肪不容易氣化,無法直接使用氣相色譜法分析,所以先將脂肪水解,再進行甲基化得到脂肪酸甲酯(圖1),然后使用裂解甲基化氣相色譜法對其進行分析鑒定,得到的色譜圖與人體脂肪的色譜圖完全相同(不同種類動物脂肪氣相色譜圖譜會有明顯的差異[3]),進而確定粘稠物正是人的脂肪溶解后被扔進下水道所致。此案例除了可以采用PBL教學方法以外,還可以通過精心設計運用案例教學法,開展課堂討論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極好的效果.既加強了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聯系,又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使學生感受到專業基礎知識在專業課程中的指導價值,領悟到專業基礎知識是公安實踐工作的理論基礎.實踐證明,在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中,只要在課堂中稍稍涉及一些專業領域的內容,都會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思維更活躍,課堂參與意識更高,對相應知識點理解更透徹、記憶更深刻,并且會使更多的學生愿意主動的進行課前查閱與預習,從而達到新舊知識的融匯貫和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的目的.同時這種方法還可以為靈活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供良好的載體,使教師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去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

        3在教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及人文素質教育

        第8篇:教學科技論文范文

        1.1復雜概念簡單化學習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學生大多是非數學專業的,數學基礎相對薄弱,以專業水準去要求他們不現實也沒必要。因此教師在講授時應盡量化繁為簡。例如,在講授大數定律時,進行嚴格的數學證明,對非數學專業的學生來講并非易事。教師只需將這些定理的含義講清楚就可以了。大數定律主要是在理論上嚴格地驗證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合理性以及在實際問題中“,用事件的頻率近似替代概率”的合理性,即隨機變量的算術平均值依概率收斂于期望,頻率依概率收斂于概率。這樣既可減輕或消除部分學生的畏難心理與抵觸心理,又符合教學要求,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1.2適當布置思考題當今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學生大多思維活躍,善于動腦,部分學生會覺得老師都是在照本宣科,毫無新意,學習沒有挑戰性。教師可以適當布置一些相關的思考題,以便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例如,在講授幾何概型時,可以將著名的“貝特朗”奇論拋給學生。此問題有三種不同的解答。教師可以先與學生共同探討出一種解法,剩余的解法留給學生思考。也可以鼓勵學生挖掘出新的解法,甚至新的結果,讓學生去思考貝特朗奇論出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這樣既滿足了部分學生的求知欲,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2注重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重要

        2.1體驗生活常識“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應用性很強的一門數學學科,它在眾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如果僅僅是這樣跟學生講,學生可能沒有任何感覺,甚至有些反感。事實上,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的。如果在講授相關知識時,能夠結合我們的日常生活,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相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將給出幾個具體實例:例1:在講授古典概率或者數學期望時,可以路邊攤的“摸球游戲”為例。袋子中裝有12個除顏色外,大小形狀均相同的6個紅球,6個白球,現從中不放回的摸取6個球,若所摸到的球為6紅則獎勵100元,5紅1白獎勵50元,4紅2白獎勵20元,3紅3白罰款100元,2紅4白獎勵20元,1紅5白獎勵50元,6白獎勵100元,你會心動嗎?這個游戲貌似是穩賺不賠,但是利用古典概率計算會發現,3紅3白的概率遠遠大于其他情況的概率。類似的街邊中獎游戲很多,如果我們學習了概率論的相關知識,就會大大減少上當的機會。

        例2:在講解古典概率中的“盒子模型”時,可以“生日問題”為例。比如,授課班級有50名學生,那么可以讓學生猜一下至少有兩個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有多大。這個概率乍看很小,但是通過“盒子模型”計算出來的結果卻令人匪夷所思,當班級有50個人時,至少兩個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居然達到0.9704!在此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在大街上至少兩個人是老鄉的概率又會有多大呢?肯定也是相當大的,因此可借此提醒學生在陌生場合一定要小心陌生人以“老鄉”“、有緣”之類的話搭訕,謹防上當受騙。除此以外,身邊還有很多的例子,比如在講授貝葉斯公式時可以寓言故事“狼來了”為例,讓學生分析一下為什么狼真的來了之后卻沒人來救;在講授復雜的全概率公式時,可以“抽簽問題”為例。假設在10根簽中,1根有獎,現有10個人輪流抽簽,問這樣抽簽是否公平呢?這個問題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很多學生認為第一個抽簽的人中獎率一定是高于最后一個人的,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利用全概率公式得出的結果卻是第十個人與第一個人的中獎概率是一樣的,都是0.1。這些問題既生動有趣又貼近生活,從而能夠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嫻熟應用以往學過的各種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2.2感悟人生哲理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大學的課堂上傳授的不僅僅是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做事,感悟人生。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雖然是一門抽象的數學課程,其中也蘊含了很多人生哲理。教師在授課時若予以適當點撥,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更能夠體會一些為人處世之道。比如,在講授伯努利概型時,經常會舉下面的例題:某人進行射擊,設每次命中的概率是0.02,獨立射擊400次,試求至少命中兩次的概率。學生很容易列式求解出此概率為0.9972。在此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從這道題里面你得到了什么啟示?學生可能一頭霧水,這就是一道普通的數學題,怎么還會有啟示?教師可進一步引導,這位射擊隊員的命中率很低,但是經過400次射擊,至少可以擊中兩次的概率就達到了0.9972。如果把擊中目標看成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只要堅持不懈,最終實現理想的概率也一定是很大的。“堅持就是勝利”絕不是一句空話,希望大家堅持不懈。

        再比如,在講授概率的加法公式時,可以“諸葛亮問題”為例。假設諸葛亮解出問題的概率為0.8,3個臭皮匠A、B、C獨立解出問題的概率分別為0.5、0.48、0.45,且每個臭皮匠能否解出問題是相互獨立的,并提示:3個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問題,問題就被解決了。那么三個臭皮匠是否真的能賽過諸葛亮呢?由此,大部分學生都會想到用概率的加法公式來解決此問題。并且可以很容易求出3個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問題的概率是0.857>0.8,即3個并不聰明的臭皮匠確實可以賽過聰明的諸葛亮。更進一步,若不是3個臭皮匠,而是4個,5個,…,結論又是如何?以1O個臭皮匠為例,假設諸葛亮解出問題的概率仍為0.8,每個臭皮匠獨立解出問題的概率都為0.45,且假設每個臭皮匠能否解出問題是相互獨立的。則利用對立事件概率的計算公式,可方便地算得1O個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問題的概率為:1-0.5510≈O.9975>0.8。也就是說,問題基本上都能解出,從而遠遠賽過聰明的諸葛亮。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團結合作,集思廣益,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經過這樣的適當點撥,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快地掌握知識,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3結語

        第9篇:教學科技論文范文

        在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目前我在會計教學中主要使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這種教學方法是根據學生已具備的知識,設置合理情境,讓學生融入到情境中去,搞好角色扮演,使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做到積極思考,動腦動手,完成知識主動建構過程。例如:在講述異地商業銀行往來業務的核算時,第一種情況為匯出行為雙設機構地區,即同一地區有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或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機構的地區。匯出行跨系統向其他商業銀行匯劃款項,如甲地的工商行向乙地的農業銀行匯款,按照銀行業務結算制度的規定,采取"先橫后直"的劃款方式。即甲地工商銀行先把款項匯到本地的農業銀行,再由本地農業行匯到乙地農業銀行。在進行銀行業務會計核算時,可在模擬的情境下進行實踐演示,對各業務主體的關系更明了,從而真正掌握銀行業務的會計核算,進行會計處理。在課堂上,我們可以叫幾個學生充當各主體,把各主體的關系通過提問的形式由學生回答,這樣,一方面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再者我們也充當了其中的不同角色,各主體應該怎么做都會一目了然。

        2、多媒體教學法

        充分借助網絡實現資源共享,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網絡直接接觸真實的會計事件,進行真實的核算、結算、咨詢。課堂真正變成以學生為中心,以需求為原因,以問題為基礎,進行啟發式教學。如上述業務,如果僅僅從文字看來,大家都覺得難以理解,理會更別說如何去做這項業務了。但是如果弄清楚整個業務的流程,搞明白銀行充當的角色,大家就會覺得很簡單。為了實現要這個目的,本人利用多媒體技術(如ARTHORWARE,PHOTOSHOP,3D等)設計生動的流程圖是我們在教學中最好的方法。設計時我們可以按照以下的圖形來設計:甲地工行---甲地農行---乙地工行通過演示,我們可以很清楚了解到甲地工商銀行向乙地農業銀行匯款,必須先匯到甲地農業銀行(先橫),再匯到乙地農業銀行(再直)。很清楚,很簡單。由于形象、貼切、生動地向同學們展示出整個業務的流程圖,做到了圖文并茂,整體理論知識躍然紙上,加強了同學們的直觀感受,促進了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3、案例教學法

        “實踐性強”是會計專業的一大特點,強化會計實務教學,將“會計案例”帶入課堂,使會計專業的學生增加實踐知識。針對會計專業學生動手能力差這一現象,我們應該在會計教學實踐中注重專業動手能力的培養。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設計相應案例情境,設疑、引趣、啟思,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完成對所授內容的講授、分析及理解。這種新式課程教學避開了理論脫離實際的枯燥無味,在引發學習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產生疑問、解答問題、掌握所授的理論及相應技能。課堂教學“身臨其境”仿真的“真槍實干”更能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

        二、加強會計模擬實訓,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 中文字幕乱码手机在线中有 | 亚洲美女福利视频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永久视频 |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 天天摸天天添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