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教育敘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課后我和班主任__老師詢問了他的有些情況,分析之后我覺得應該是自信心的缺乏。我抽時間把他爸爸請到學校,針對孩子的上課表現我對他父親做了一些反饋,并了解到了孩子是因為小時在老家由爺爺奶奶帶的緣故,缺失感情,而哥哥在家里由父母帶并上了一些課外輔導班,哥哥的自信就遠遠高于這個弟弟,他在家里有時有什么事都是轉告哥哥,然后請哥哥轉告父母,在家里哥哥就像是一顆發光的寶石,弟弟就像是灰姑娘般,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先在班上提升他的地位,給他一個小組長,讓他感覺自己也是有價值的,有了價值感的存在,他就從自己的內心猶如陽光般燦爛,再給他進行責任教育,讓他當好小組長,收好作業,負好責任,在班上提升他的正面形象,這樣大約經過3周之后,他變了,在課堂上我經常能看到舉手發言了,并且聽講也比以前認真了,和同學的交往也陽光自信了許多,在他的臉上時常能看到洋溢于心得笑容。
經由這次事件,我有所感悟:
一、和諧的家長和教師的關系,孕育著巨大的教育潛力。我國教育名著《學記》中指出“親其師而信道”就是這個道理。培養“親其師、信其道”的真摯情感,化情感為學習數學的動力。
二、快樂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的愛和關心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
還記得第一次隨搭班的__老師走進教室,諾大的一個班,到處都是亂哄哄的,吵雜聲、說話聲此消彼伏。我很自然地和農貿市場聯想到了一起。即便如此,與同學們首次見面,也并不想以批評、呵斥來平息。孩子調皮好動是天性,況且我也不想一開始就和同學們拉開距離。我面帶微笑地做了個簡單的自我介紹,然后對這個班集體進行了一些了解。走出教室,搭班的__老師對我說,這個班向來紀律差。第一次見面你就應該把班主任的威信樹立起來,顯然,從同學們的反應來看他們并不怕你。以后這個班有你費心的嘍!
果不其然,在我上課的時候,總會有同學在竊竊私語,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就作業不按時完成的,就有10幾個之多,為此我挨個打電話給學生家長,說了孩子的情況,有些家長卻是滿不在乎。面對這種局面,我就像一個打了敗仗的士兵,頓時失去了戰斗的動力。到底該怎么做才能管理好這個班,才能讓同學們能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提高學習成績?作為班主任,不能再放任這個班就這樣繼續下去,我有責任去改變現狀。調整好心情,靜下心,我對這個班做了一個詳細的分析。私下里積極與其他老師溝通交流,借鑒他們的管理經驗。漸漸地思路開始清晰了。
首先,我對班上80名同學進行了進一步的熟悉了解,包括家庭情況,身體狀況,興趣愛好,性格,特長等等,比如說王子俊同學,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管理班級的能力也強。比如我班的孫藝菲同學,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寫了一手好字。郭淑瑤同學,小小年紀,已經多次參加少兒作文比賽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等等。我想只有充分了解到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在平時注重同學們的個體差異,多提供一些展示他們的空間,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這樣,即培養了同學們的自信心,又達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開學初,我將班干部進行了重新選拔,試圖通過層層把控,責任落實到個人的金字塔式管理,來改善班級班風。我班共有80余人,我選取1名大班長,8名小班長,大班長監管小班長,小班長監管各自劃分的9人,包括學習上的幫扶,紀律,在校表現情況等。然而,在試行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問題就出來了。主要表現在班干部包庇現象嚴重,班干部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則。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最終以失敗告終。我對自已的管理方法也進行了反思。在這個過程中,我忽略掉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小學生自身自制力差、辨別是非能力不強的特點。
有了上一次的失敗經驗,這次我就更加謹慎了。每個孩子都是渴望被老師,被同學,被大家認可的。但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往往又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對部分同學的關注相對較少,對學生的了解了有一定的片面性。對此,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通過幾周來對學生的觀察,我也漸漸地發現了班里存在的問題。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班集體,更是如此。就這樣,六(二)班班規誕生了。我將班規進行了分類,包括學習、紀律、衛生、行為習慣、對班集體的貢獻度等方面。并且對每一項都進一步地細分,共計有100多條小項。為了更好地落實,我采取了學分制的積分方法。每個同學的基礎分為60分,以班規為考核依據,量化評分。表現好的進行加分,反之,則會被扣分。學分制的實行,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課堂上同學們積極發言,課堂也變得活躍起來,充滿了濃厚的學習氛圍。上課說話的明顯少了,作業質量提高了。平時不愛交作業的同學也能按時上交。放學的路隊,不用老師說,同學們都會走得很整齊。有一次,學校要打掃衛生,同學們都爭著打掃,并要求要告知班主任給他們加分。同學們的這些改變,讓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其次,作為班主任,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也是重中之重。每兩周一次的主題班會,我都讓學生自已主持,全員參與。開學初以班規為主題,同學們集思廣益,針對班級實際,大家熱烈討論,最終確定出班級各項規章制度。后期我又陸續召開了以安全、我愛班集體、習慣養成、期中質量分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 、備戰期末考試等主題的班會。學生主持,發言,討論,老師進行總結,最后達成共識。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內容,讓同學們漸漸地接納,并期待上班會課。班會上,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表達自已的觀點看法,這樣以來,既鍛煉了同學們的膽識,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判別事非能力,也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義務教育要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因性施教”的提出不是憑空想象,它是“因材施教”在新時期的體現與延伸。我們應該掌握學生性別差異這個“材”,實施因性施教,使因材施教真正得到體現。
一、因性施教的概念
因性施教是以尊重男女生性別差異、促進男女生共同發展為目的,按照教育的目標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標準,實施男女有差異教學的教育理念。
二、性別差異的客觀表現
1.男女生在智力因素上的差異
智力水平,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包括觀察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智力因素方面男生、女生各有優勢。在語言方面,女生往往比男生更突出。在注意力方面,男生與女生各自的注意焦點不同,女生對感興趣的人能保持穩定的、長時間的注意,所以她們聽課時容易受到教師情感的影響;而男生喜歡探究物體內部的構造,相對于女生來講,男生注意力的穩定性稍差,所以上課難以集中注意力。所以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女生往往占優勢,因為語文學習需要較強的形象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和記憶能力;而男生恰恰在這些方面較為薄弱。
2.男女生在非智力因素上的差異
(1)興趣方面的差異
興趣愛好方面,男女生表現出學科興趣方面的差異。女生對文科較感興趣,男生對理科興趣大于女生。女生一般喜歡閱讀童話、故事或文藝作品,男生則迷戀科普讀物。
(2)性格特征方面的差異
在課堂行為的觀察中發現,男生較盲目沖動,女生可以久坐不動;男生大聲叫嚷,女生輕聲安靜;男生易草率從事,女生深思熟慮;男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喜歡競爭,女生較為消極被動。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因性施教實施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性別差異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因性施教,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性別差異觀。當今社會,沉淀在許多人思想中“女不如男”的性別偏見已經被“誰說女子不如男”所代替,教育界面臨的是一個新的拐角點――“男孩危機”時代的到來。很多現象使我們深感憂慮:越來越多的男孩在學業上陷入困境,心理疾病持續增加,體質和氣質越來越不像男子漢。教師如果不尊重性別差異,不僅僅影響著對男生的教育,同樣也不利于對女生的教育。如果說教師的教育挫傷了男生的自信心,使他們逐漸產生了妄自菲薄、自暴自棄的自卑心理,那么教師的行為也損傷了女生,使她們逐漸滋長了驕傲、自滿,甚至暴力的心理。因此,教師包括家長在內的教育者應樹立正確的性別差異觀,提高自身教育素養、改變教育教養方式,因性施教。
(二)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機。通過問卷得知,60.1%的男生偶爾注意力不集中,而女生只有31.3%,這點要引起老師的關注。而且男孩子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不適合滿堂說教的課堂,因此教學設計要求更有活力、更具有挑戰性。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根據男女生心理發展的不同特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注意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結合起來,促使男女生向著最完善的方面發展,真正做到揚長補短、逐步提高。教育男生時,應要求他們在保持自己長處的基礎上,克服易驕易傲等不良傾向,改變粗枝大葉的毛病,形成勤奮、嚴謹、細心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對于女生,則要注意培養她們廣泛的學習興趣,激發她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取心,鼓勵她們勤于思考、勇于創新,幫助她們克服自卑、缺乏毅力、獨立性等缺陷。
(三)教學評價做到男女有別
教師可根據男生女生的不同特點,采用多元化、多樣化的評價。男孩子表達能力大多略遜與女孩,教師在男孩發言時,要多利用評價樹立男孩的自信心,巧妙地引導男孩完善自己的發言。有的女孩發言的積極性可能不高,教師要多鼓勵女孩大方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克服膽小的弱點。還應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合,鼓勵男女生互評,發現彼此優勢和劣勢,以揚長補短。
(四)鼓勵學生多參加體育運動
在農村教育的研究已成為國際上的一大研究熱點的背景下,我國農村教育的落后也成了被追蹤的熱點,而“教師‘繼續教育’在我國還是個新問題”,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更是個嚴重的新問題。
二、調研方法
本調查以農村中小學教師為調查對象。選取山東省轄內4個鄉鎮的4所中學和12所小學為樣本。就教師基本情況、教師心理狀況、教學狀況、科研情況、師資培訓現狀等方面編制了調查問卷,結合訪談、觀察及文獻法搜集數據和材料。發放問卷350份,回收有效問卷241份。
三、查結果與分析
(一)教師基本情況
教師整體上以中青年為主。小學教師中,40-50歲教師比率偏高,訪談中發現年齡大的教師對繼續教育的認識有誤解和偏差,認為接受繼續教育“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更耽誤教學”。初中教師中,青年教師比率過大,教師隊伍穩定性差。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教育僅僅是學歷提升,只是作為“孔雀東南飛”的資本。
小學教師的學歷以專科為主(83%),但專科、本科大都是通過函授、自學、電大等形式取得的。初中教師的第一學歷為專科或本科的比率有所提高,本科學歷的比率也有所上升,但最后學歷以專科為主,仍有3%的是中師學歷,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還存在學歷不合格問題。教師以中師學歷起點的比率較高(小學為93%,中學為56%),其中民轉公的教師,一般是些年齡大的教師,由于起點低,基礎差,爭取高學歷的難度較大,又因為工資微薄,無力承擔學費,再加上接近退休,上進心不強,接受繼續教育的意識淡薄,一般來說,教齡越長,教師對繼續教育的態度越淡漠。但繼續教育制度往往與教師的晉級、晉升掛鉤,所以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直接動機自覺不自覺的定位在晉級、調資、升遷上來,很大一部分教師為學歷而繼續教育,功利傾向嚴重,被動接受繼續教育的成分較大。
(二)教師職業認同狀況
58.5%的教師以從教為理想,這也體現了多數教師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水準,條件雖艱苦,但能為人師表,敬業愛崗,默默奉獻。但22.1%的教師沒有職業認同感,認為“當教師是無可奈何的選擇”。5人選擇了“當教師最主要的原因”是“受人尊重”。
不愉快或很不愉快的比率較高(25.4%),“說不清”的比率較大(26.6%)。訪談中,許多教師對未來毫無信心,認為農村中小學教師永遠趕不上城市教師,無論是能力,還是待遇。他們認為,即使說了也沒有用處,反而徒然增添許多煩惱,于是心態變得麻木,因而懶得評論這個問題。他們承受的壓力中,最突出的是貧窮的壓力,其次是管理的壓力,然后是繼續教育的壓力等。目前教育界擔心的教師心理問題,在本調查中也得到印證。
(三)教學狀況
多數教師認為目前掌握的知識基本夠用(52.6%),25.3%的認為基本不夠用,11%的認為嚴重缺乏,9.7%感到完全夠用。針對這種比率分布筆者進行了個別訪談,發現教師們對自己掌握的知識夠不夠用這個問題存在著觀念性的差異:一部分教師認為只要能上講臺講課、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行了,一部分教師盡管感到自己的知識不夠豐富,但教小學生或者是初中生也就可以了,一部分教師自感還欠缺一些,還有一些教師憂患意識較強,面對求知和發展的學生,能意識到自己缺少很多。這些觀念性的認識影響著教師們對繼續教育的理解。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感覺最困難的依次是撰寫教學論文、班主任工作、教具制作、活動課指導,最后才是教學工作。“教學工作”被認為是最不困難的事情。筆者訪談了解到,“教學工作”被理解為“能教課”,這與表5中大部分教師自感知識“基本夠用”相吻合。但實際情況并不盡然,教師們雖具備特定學科知識,但在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把握學生的發展進程、教學的技術技巧以及知識的綜合利用等方面有欠缺。
在實際教學中采用最多的教學方式依次是講練結合式、啟發式、講授式、自學輔導式。教師們在談話中,有排斥“講授式”的故意,以為排斥“講授式”就意味著教學方法先進了。在他們看來“講授式”就是“滿堂灌”,談及提問、討論、練習,那就是“啟發式”或者是“講練結合式”,而又把“啟發式”等同于一般性的提問。大多數教師對這些方法理解不深,只知道方法好,但不知道從何做起,也認識不到,無論何種方法,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是最根本的。
(四)科研狀況
訪談中跟教師們談及科研這個話題時,很多教師回答“有這樣的想法,但在基層學校力不從心”、“應參與,但條件限制,無法進行”、“想參與但影響量化成績”、“應進行,但無條件”等等,制約因素主要是“信息匱乏,缺少交流”、“教學任務繁重”、“領導不重視”,但絕大多數的教師(74%)認為科研活動是促進教學的手段,應充分參與。
表9中出現了異常情況:選“定期開展”、“不定期開展”、“偶爾為之”、“沒有開展”的,分別為24%、20%、21.4%、27%,這四個選項所得比率差不多,說明教師對于科研活動的認識比較模糊和籠統。訪談中了解到,他們把平時的例行會議和總結等同于科研活動,而談及論文,又把科研神秘化,認為寫教學論文是最困難的事情(表6)。認為學校“沒有開展教研活動”的人數最多,這也說明農村中小學對教研活動不是很重視。
(五)信息來源狀況
經常收集教改信息的只占29.2%,收集不多的有59%,坦言不收集的9.7%,反映了教師低頭教課的多,抬頭看路的少。其獲取教學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閱讀教學雜志和報紙,其次是廣播電視、參觀交流。調查的這些學校基本上都沒有圖書室,圖書少得可憐,別說新書,舊書也不多。教學雜志和報紙寥寥無幾,大部分學校僅有的、而且也是必須訂的黨報和當地機關報。
(六)繼續教育狀況
統計顯示,實際參加過的培訓中最多的是職務培訓,其次是教學大綱教材方面的培訓,再次才是專題講座。這反映出繼續教育重視管理培訓,輕視教學培訓的傾向,缺少實用的、能指導一線教師的教學培訓,而且培訓的多樣化程度較低。
絕大多數教師認為有必要參加繼續教育,但接受繼續教育有很大的困難。68.18%的教師認為最大困難就是學費無力承擔。“以縣為主”以來,這幾個鎮教師的工資已經能夠按時發放,但是還不能足額發放,在職教師的真實工資只相當于自己檔案工資的70%左右。微薄的工資往往令家庭開支捉襟見肘,何談繼續教育。調查的這些學校當中每一所都有欠帳,盡管所欠僅少則幾千,多到幾萬,學校沒有錢,教師沒有錢,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教師的繼續教育熱情。
上表顯示,在繼續教育內容的需求上有多樣化傾向,說明教師自然存在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這也正是繼續教育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但“教育理論”不受重視,選擇“充實教育理論”的人最少,只有2%,這反映了教師們并沒有真正理解教育理論對教育教學的指導作用。
教師們認為影響教師繼續教育質量的因素依次是管理體制、教學條件、課程設置、師資水平。教師們普遍認為繼續教育機構管理松懈,放任自流,甚至把繼續教育當作創收的手段,抓經濟效益,不抓教育質量,畢業發證完事,考試、評價走過場,失去了繼續教育的意義。教學條件太差,師資力量不強,內容又缺乏針對性,學用脫離。
四、討論
1、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中,老年教師參加教師繼續教育的意識淡薄,青年教師人心思走現象較普遍,農村學校師資缺乏,教師隊伍支離破碎,因此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穩定和補給是當前農村教育面臨的非常突出的一個問題。
2、農村中小學教師以中師學歷為起點的居多,起點低,基礎差,對知識傳授、科研、教學方法的認識有偏差,他們最需要參加繼續教育,但是他們參加繼續教育有很大的難度,最大的困難就是繼續教育學費無力承擔。
關鍵詞:教師培訓;個體需求;理性化
一、培訓認識的理性化引導著高校教師培訓的個體需求
在高等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高校教師對培訓學習的認識逐步走向理性。培訓不僅僅反映出社會進步與發展對高校教師的外在要求,更是教師自身謀求職業發展的內在需要。
第一,終身學習理念使高校教師培訓的個體需求趨向理性化。伴隨著終身教育思想的傳播與實踐,終身學習的理念受到人們日益廣泛的關注。終身學習理念的形成引導著高校教師對培訓學習認識與需求的理性化。教師參加培訓學習逐步擺脫了由學校組織安排的被動狀態,變為個人終身學習的主體需求,他們將目光投向各種不同類型的培訓學習。
第二,科技進步、知識更新使高校教師培訓學習的熱情日漸提升。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知識更新日新月異。這必然反映到高等學校的教學中來,傳統的教師素質觀已經無法適應需要,時代呼喚著新的教師素質觀的建立。教師清醒地認識到,必須適應時代的變化,實現對新知識和新技術的占有,才能滿足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需要。廣大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熱情日漸提升,可以預見,高校教師培訓的個體需求必將不斷增長,培訓市場亦更將廣闊。
第三,現代大學觀促成高校教師參與培訓學習成為一種自覺行為。現代大學必須全面承擔時代賦予的教育責任、學術責任和服務社會的責任。教育責任要求大學必須堅持人文、科學和創新的統一,堅持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術責任要求大學必須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實現對人類文化的傳承、研究、融合和創新,充分發揮大學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基礎性、源頭性作用;服務社會的責任要求大學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和能力的創造性人才,大學要以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文化引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教師作為大學實現其教育、學術和服務社會責任的實踐者,正逐步將對培訓學習的理性認識和熱情轉化為——種自覺行為。
二、我國高校教師培訓個體需求的現狀
1.我國高校教師培訓個體需求的總體評價
通過調研數據和同教師訪談的信息分析,我們對當前我國高校教師培訓個體需求的現狀作如下總體評價:個體培訓需求十分豐富;需求與現實滿足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在培訓需求的目的上存在著片面性和功利色彩。
個體培訓需求的豐富性表現在:教師既有學歷培訓需求,又有非學歷培訓需求。非學歷培訓主要包括知識更新,對學科發展新理論、新成果的掌握和運用,科學研究能力的訓練與提高,教育觀念、教學思想的轉變,教育教學技能和技巧的掌握,職業道德修養與政治思想素質的提升等。
個體培訓需求與現實滿足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現為:工學矛盾突出,培訓學習的機會不均等;培訓未能達到期望效果,個體培訓需求沒有完全實現。調研資料顯示,在被調查的45968名教師中,最需接受培訓的中級以下職務的教師每周實際授課在10學時以上的有14281人,占被調查的中級以下職務教師總數的51%。可見年輕教師的教學工作任務繁重,每天忙于應付教學,沒有時間參加培訓學習,他們的培訓需求難以得到充分滿足。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培訓方式不當、培訓內容先進性不夠、指導教師的水平不高等方面的原因,教師接受培訓的實際效果與其期望效果之間也存在較大差距,他們的培訓需求實際上并沒有完全實現。調研資料顯示,被調查的40116名教師中,認為“培訓效果不錯”的只有16742人,僅占41.7%。
行政部門和學校政策導向的誤解,部分教師的培訓需求帶有比較濃厚的功利色彩,具有一定片面性。如重學歷培訓、輕非學歷培訓,重學術培訓、輕教學培訓等。
2.不同層次教師的培訓需求既有共性又有明顯的差異性
教師群體從層次上可劃分為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不同層次的教師,由于所處的客觀環境、承擔的任務以及學校的要求的不同,其培訓需求在內容、水平和形式等方面既有共性又存在明顯的差異性。
就共性而言,教師都重視專業知識的更新,知識結構的優化。高校教師必須具備扎實、先進的專業知識和寬廣、優化的知識結構,才能承擔起培養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師普遍認為,“更新專業知識、掌握學科前沿動向、優化知識結構”,是他們參與培訓學習的主要目的。
就個性而言,由于多年的積累與學習,學科帶頭人的學識水平、研究能力、教學能力等處在一個較高的層次上,特別是在教學能力方面,經過多年的錘煉,達到了較理想的境界。他們的需求主要是:提高自身學術水平,掌握學科前沿理論和知識,進一步擴大學術影響,以引導和帶領學科建設與發展。
與學科帶頭人相比較,骨干教師在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研究能力和教學能力等方面,有較大的培訓提高空間。他們既是學術研究的骨干力量,又是教學上的中堅。他們既有提高學術水平、加強科研能力訓練的需求,又有掌握新的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技能的需求。
青年教師進入教師隊伍的時間不長,他們富有朝氣、思想活躍、學習勤奮、工作熱情高,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青年教師的角色轉換相對遲緩,對教師職業的行為規范理解和把握不夠,缺乏系統的現代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鍛煉,因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暴露出專業知識不足、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缺乏靈活性等毛病。他們的培訓需求主要是: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學技能和技巧、迅速提高科研能力、理解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內涵、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政治思想素質等。
3.不同學科專業教師的需求不同
從教學角度而言,不同學科對教師應具備的教學技能和技巧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但從學術研究角度而言,學科的性質及發展狀況不同,對教師的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不盡相同,教師的培訓需求也就不同。文科教師的學術研究一般說來主要靠資料的占有和信息的獲取,隨著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文科教師獲取相關學科研究的信息已十分快捷、方便,他們參加培訓的目的主要在于通過名家的指點啟發自己的研究思路,學習和借鑒先進的研究方法,在培訓形式上采用學術會議、短期研討等較為合適。理科教師在學術研究上要取得較大突破,一般建立在擁有先進的實驗設備和技術條件的基礎上,他們參加培訓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其他學校的先進實驗設備和技術條件進行科研,采取訪問學者的形式比較適宜。
從學科發展的角度而言,基礎學科教師培訓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加深專業知識的深度方面;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教師的需求體現在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科發展的新成果、新動態,拓寬知識面,優化知識結構等方面,比較適合的培訓形式為高級研討班、學術會議、出國訪問等。
4.不同地區教師的需求不同
不同地區高等教育的發達程度不同,教師的整體素質不同;不同地區高校教師整體素質的差異性,又決定了其培訓需求具有不同的特征。
中東部地區的大部分高校教師整體素質較高,專業知識掌握程度較深,知識結構較為合理,科研能力較強,因此,他們對以“掌握學科前沿理論、提高學術水平、擴大學術影響”為內容的培訓感興趣,比較熱衷于高級研討班、學術會議、國內外訪問交流等培訓形式。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慢,底子薄,基礎差,高等教育仍欠發達,高校教師的整體素質較弱。這表現在:(1)學歷層次較低。如甘肅省高校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24%,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個百分點,青海省具有研究生學歷高校教師的比例還不足6%。(2)骨干教師缺乏。因此,西部地區高校教師對學歷培訓的需求格外迫切,對以“更新專業知識、改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科研能力”為內容的培訓需求較大。西部地區高校教師對培訓形式的要求更加靈活多樣,尤其歡迎東部地區的“學術支邊”,與東部地區高校聯合舉辦學位課程班等培訓形式。
三、我國高校教師培訓個體需求的發展趨勢
伍,教師的學歷培訓需求逐步減少,知識性的培訓項目成為教師培訓的終身需求,學術性培訓和教學性培訓將持之以恒地發展下去。
1.教師的學歷培訓需求將逐步趨緩
從當前我國高=淌Χ游櫚南腫蠢純矗淌Φ難Ю憒位貢冉系停哂興妒懇隕涎壞慕淌Ρ壤揮?1%。因此,在近5年左右的時間內,教師培訓仍保持較高的學歷培訓需求。但是,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教師隊伍中具有研究生畢業學歷的比例將大大提高。在教育行政部門倡導的“教師培訓重點由學歷補償教育向知識更新、提高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轉變”戰略的引導下,高校教師培訓個體需求的重點將轉移到更新專業知識、提高學術水平和促進自身專業成長上來,學歷培訓需求將逐步趨緩。“掌握本學科前沿理論、提高科研能力、掌握教育教學的技能和技巧、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將成為多數教師培訓提高的重點。
2.學術性培訓和教學性培訓將繼續深入
高校教師作為高等教育職能發揮的直接實踐者,不僅承擔著傳遞知識的重任,更應該成為創造知識的主體。隨著教師對當前環境下自己的社會身份、地位的認識、了解和認同,他們將會把這種角色的社會期望轉化為自身的心理需要,因此,對學術性培訓的需求日漸突出。在學歷達標已不再是困擾青年教師的主要壓力的情況下,在高校普遍推行聘任制以及嚴格的教學質量評估制的積極推動下,在教育主管部門重視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正確引導下,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深刻地感受到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責任性和緊迫性,開始重視教學工作,力求通過教學性培訓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
3.知識培訓將成為教師個體的終身需求
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研究表明,教師具有自我更新的專業發展取向,也就是說教師具有較強的自我專業發展意識和動力。教師的這種自我更新的專業發展取向和理念,決定了教師在個人職業生涯中會自主關注自身的專業知識更新,發現其中的不利因素,促使自己的內在專業結構不斷更新。
四、引導和滿足教師培訓個體需求的建議
1.加強政策引導,促使教師重視非學歷培訓
應通過制定政策、加強評估等方式將高校教師的培訓需求由過分追求學歷培訓引導,到注重非學歷培訓上來。在多種培訓形式并舉的前提下,勿忘提高教師學術、教育教學水平這一培訓的本質,防止因學歷培訓“熱”而弱化非學歷培訓。現代大學必須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角度出發實施全面的素質教育,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學術水平高、學識面廣,而且還必須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嫻熟地掌握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但這些能力的提高僅靠教師的學歷教育是不可能達到的,必須依靠教師的非學歷培訓和科研實踐才能實現。
2.全面推行教師職務聘任制,建立科學的教師工作考評體系,促進教師重視教學性培訓
實行教師職務聘任制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也是促使教師通過培訓實現自身發展和提高的客觀要求。要通過全面推行教師職務聘任制,實現教師管理模式的重大轉變,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全面推行教師職務聘任制的基礎是考核,通過考核調動廣大教師勤奮工作的積極性,考核的關鍵則是建立全面、科學的教師評價體系。應通過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行,引導教師重視教學性培訓,為適應教師培訓個體需求創造條件,實現培訓內容、培訓形式的重大轉變。
3.加強教師培訓評估工作,建立教師培訓工作評估制度,提高培訓效果
當前,我國在高校教師培訓工作方面既有各方面的政策、規章制度,也有《教師法》、《高等學校教師培訓工作規程》等法律、政策。這雖然為教師參加培訓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對教師培訓的整體績效缺乏相應的檢查、監督、評估機制,導致培訓效果不甚理想,影響了教師培訓的需求,挫傷了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建議建立自上而下的教師培訓工作評估制度,通過評估,促進教師培訓,提高培訓效果,使接受學校、送訓學校和教師個人均獲得相應的收獲。對接受學校的評估應包括日常管理,指導教師選派,培訓計劃的科學性,培訓目標設計的合理性,培訓內容的先進性,培訓方式的靈活性和實用性,參訓教師的評價等方面;對送訓學校的評估應包括培訓對象選擇上的公正性,教師培訓機會的均等性,培訓內容選擇上的合理與實用性等方面;對參加培訓教師的評估應包括培訓期間是否履行相關義務,培訓任務完成情況等方面。
當前,為提高培訓效果,建立教師培訓運行保障機制乃當務之急。第一,建立適應教師培訓的若干平臺。如由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門出面,在國家重點科研院所、重點高校設立高校教師培訓基地,國家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并對基地的運行、管理、效益等進行定期評估。第二,設立專門的教師培訓信息機構,為教師培訓提供信息支撐。如利用我國現有的高校教師培訓網絡體系,將那些可以作為教師培訓學習內容的信息傳遞給廣大教師。第三,探索創建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適應各類教師的不同需求。如利用互聯網資源開展網上培訓;充分挖掘校內教師資源,開展校本培訓;引進國外先進的培訓理念,試行“臨床案例”式培訓等。第四,增加培訓經費投入,為教師培訓提供物質支持。國家和學校應是培訓經費支付的主渠道,要逐步建立政府、學校、教師個人三方面共同承擔培訓經費的投入機制,適應教師日益增加的培訓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冀生.超越象牙塔:現代大學的社會責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為了貫徹執行教育部《《貴州省“十一五”(2006--2010)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教育技術培訓實施意見》,配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及“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提高我鄉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和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主要任務
1、繼續推進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基礎》的培訓和考試工作。各校對參加《信息技術基礎》培訓考試尚未達到合格等次的教師,應加緊補培補試,力爭在2007年下半年全面完成此項工作。2007年下半年迎接省的專項檢查。
2、按照國家《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簡稱《標準》)、《中小學教帥教育技術培訓大綱》(簡稱《培訓大綱》)的要求,充分發揮且、校教育機構的作用,采取多種途徑和手段,組織全縣新輪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使廣大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顯著提高。每位教師參加各級集中培訓的課時數不低70學時。
3、按照國家《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人綱》(簡稱《考試人綱》的要求,在完成培訓的基礎上,按縣局要求分期分批組織全鄉教師參加由國家統一組織的教育技術能力水平考試。力爭在2010年評估驗收時,50%以的教師獲得國家水平考試合格認證。
二、實施步驟
1、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我鄉將選擇領導重視、有積極性、硬件具備的學校進行培訓試點,以便總結經驗,全面推行。
2、在取得培訓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從2008年起,我鄉要按國家《培訓大綱》、《考試大綱》的要求,分期分批對中小學教師開展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根據由淺入深,因材施教的原則,先在中心校鋪開,然后逐步向村小及教學點推進。
3、完成培訓的教師可申請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考試,國家水平考試每年進行兩次。考試合格教師由教育部頒發教育技術水平考試合格證書。
三、措施保障
l、加強領導,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實施新一輪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等的一項重要舉措,各校要加強宣傳動員工作,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廣大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整合力量,分工合作,加強培訓基地建設。
中心校加強對校級培訓基地的管理,整合優質教師教育資源,構建現代、高效的教師培訓體系。
要充分發揮、教研、電教、培訓中心等部門的工作優勢,協調配合,通過“天網、地網、人網”的結合,采用各種方式,有序有效地組織廣大中小學教師參加教育技術能力培訓。
3、加強骨干培訓,建立培訓網絡。
在教育技術骨干教師進行省級培訓的基礎上,我縣要對鄉(鎮)、校級骨干教師分別進行再培訓,必須確保每個鄉(鎮)中、小學各有一名以上教育技術骨干教師。培訓采取集中到縣,也送訓下鄉。要特別重視開展校本培訓,充分利用學校資源,使每個教師都能接受新一輪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讓廣大教師通過培訓真正學到新知識、新技術,并學以致用,使我州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的教育技術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4、狠抓管理,嚴肅考紀考風,建立激勵機制。
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狠抓培訓管理,嚴格考勤記錄。以國家《標準》為依據,嚴把培訓質量關。
嚴格按照國家《考試大綱》的要求和考核辦法,有計劃、分步驟地組織教師參加國家教育技術水平考試。要嚴格考試管理,杜絕舞弊行為,確保考試質量。
隨著新課改培訓的普遍實施,繼續教育培訓力度加大。但在一些貧困地區,培訓形式、培訓經費、以及培訓效果得不到保障。現在教師有長期或短期外出進修學習的機會,然而,一方面,進修指標輪不到偏遠地區的教師去;另一方面,由于人手緊,教師代課任務重,離不開教學一線,不能去參加進修,多數貧困縣教師幾乎沒有外出學習進修的機會,也聽不到專家有關基礎教育、教學的專題講座,他們怎么能接受到新的教育思想。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往往是在節假日集中參加學習、培訓。短短幾天培訓,內容多、時間短,短時間難以消化所學內容,更難以落實和體現在教學實際中。許多教師遠在偏遠的鄉村,來縣城參加短期的培訓也極其不容易。
同時,教師缺乏自我發展的主動性和意識。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只是單純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教師被動地參加培訓,而不是教師的內在要求。通過調查了解,有些貧困縣教師不能適應新課標及新教材的要求,教學還是穿新鞋走老路,以前怎么教,現在還怎么教,許多教師還是用老一套傳統的方法教,絲毫沒有要改變的意愿和決心。由于工作任務繁重,大多數教師無暇考慮自身的發展,缺乏自我專業發展的主動性,多數教師沒有專業發展計劃,也不明白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能力要求,不明白自己需要從哪些方面提高專業素質。也就是說,多數教師對課程改革的理念領會不夠,教育、教學觀念比較滯后。組織教師培訓的管理部門也常抱怨現在組織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很難,參加培訓需點名,防止“溜號”,一些教師只為文憑進修學習,關心的承認不承認學歷,有的教師關心的是收不收錢,有些教師家務纏身,總脫不開身參加培訓。教師沒有自主學習和發展的動力,培訓的實效性也就可行而知。
2貧困縣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有效途徑探討
2.1加強監督管理健全繼續教育制度各級教育管理者應為廣大教師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教師專業發展需要政策支持和資金的投入。繼續教育管理者應定期聘請知名的教育專家、學者做講座、給與現場指導,通過專題講座、觀摩示范、集體研討、案例分析等形式,著實提高貧困縣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能力,定期安排教師參觀優秀的學校,外出取經,定期派教師外出進修學習,為教師提供充分的學習資源,和創造一切條件。同時,需要加強圖書館建設以及網絡資源的投資等,讓教師有書讀,有好書讀。只要教師肯讀書,能思考,他們就能逐步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其次,要有一些硬性規定,如,教師申報職稱必須要參加足夠的繼續教育的課程。建立健全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激勵機制和考核制度,做好過程性評價,有效促進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各級各類教育管理者需要充分關注教師的發展,認識到教師在學校教育和教育改革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2改進繼續教育培訓模式注重培訓實效性繼續教育管理者要做好規劃、監督,切實提高培訓的效果,使教師切實感受到有所收獲和感悟。首先,要充分調查研究,深入一線,與教師、學生深入交談,聽前他們的意見、想法、建議,切實了解貧困縣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困惑或問題所在,培訓內容有現實性,要切合貧困縣教學實際,以增加培訓的針對性、適應性和有效性。組織培訓要有經費保證,多方籌集,不要讓貧困縣教師有經濟負擔。其次,要精選培訓者,合理搭配、組織培訓團隊,有教育專家、學者做理論引領,也要有一線的優秀教師做示范,一方面集中培訓了,一方面可以送教下鄉,深入貧困縣學校一線,做現場指導。
2.3切實了解教師需求激發自我發展動力教師的學習和發展受環境的影響。管理者應該從精神上、物質上關懷教師,注重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鼓勵教師學習。教師職業生涯中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需求,要學習的內容也是多方面的,領導者要幫助教師制訂長期或短期學習計劃,合理、有效地實施激勵評價機制,調動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改善教師待遇,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從精神上關懷教師,經常與教師交談,了解他們的需要和困惑,提供適時的建議和幫助。如果教師能夠感受到領導關懷和尊重,自我學習和發展的積極性就高,外部動機慢慢地就會轉變為內在發展動機。有充分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接受繼續教育的環境,加上教師自身渴望發展的動機,教師的專業能力提高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一小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全科型教師
(一)小學生的求知欲強烈
小學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感,他們心中有十萬個為什么,他們求知欲強烈。這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引導不當則可能泯滅孩子的求知欲,或者抑制學生的發展。他們的問題五花八門包羅萬象,他們看待世界的眼光天真而又富有幻想,我們不能用成人眼光和思維澆滅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需要教師具備“百科全書式”的知識,要用童心和兒童的思維,用藝術的教育引導他們。
(二)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和不確定性
也就是說每個孩子的智力體力發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孩子發展得快,有的孩子發展得慢。每一個孩子身心發展也是不平衡的,有的此方面有特長,有的在彼方面有興趣。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每個孩子都有他天才的一面,當然也有他不足的一面,有的具有語言方面的天賦,有的在數理邏輯方面有天賦,有的在空間方面有特長,有的在運動平衡方面有特長,有的對音樂旋律特敏感。這就需要教師全面地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并給予足夠的耐心和信心,相信每個孩子的發展潛力,靜待花開。如果一個老師只教一門學科,上完課就離開教室,而不能長時間地觀察學生、陪伴學生,就不可能很好地了解學生、引導學生。
(三)小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是模仿學習法
老師是兒童最信任最崇拜的對象之一,是孩子們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教育,教師能唱會跳,教師的動情朗誦,教師的一筆好字,教師的看書習慣,都會成為孩子的模仿對象。總之,教師的十八般武藝,教師的“無所不知”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維持學習的動力。我們的教育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奠定做人的基礎,奠定求知的基礎,奠定精神的基礎,奠定生活的基礎。教師“百科全書式”的知識和專業的教育能力,在兒童的發展中起到非常關鍵的啟蒙和引導作用。這就需要小學教師要具備人文、文學、科學、藝術等全面的基礎知識,需要與社會與人相處和交往的能力,需要具備堅定的教育信念和優秀的師德與規范。因此小學教師需要有綜合的基礎知識,需要有專門的教育知識和能力。
二小學教師的專業特點和崗位職責需要全科型教師
小學教師作為兒童的啟蒙老師,不僅啟蒙孩子的智慧,更重要的是成為孩子們的人生導師,教書更要育人。以學科知識的教育為本,就有可能導致知識教育為中心,而忽略了孩子的道德、情操、交往能力的引導和教育。有人說教師能夠愛學生就是最美的師德,陪伴學生就是最好的教育技巧,守望學生就是最應遵守的教育規律。小學生們需要了解他們、陪伴他們成長的良師益友。全科教師,能夠守著他們,發現他們的優點和特長,了解他們的性格和稟賦,便于因材施教。
(一)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對全科教師的導向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要求小學教師熟悉至少兩門學科的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和方法,除此之外,還要了解學科整合在小學教育中的價值,了解與小學生學習內容相關的各種課程資源,學會設計綜合性主題活動,創造跨學科的學習機會。職前小學教師教育課程模塊的設計上,其中學科知識的模塊除了學科課程標準與教材設計、學科教學設計等,還包括小學跨學科教育、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等。這些標準導向要求小學教師需要具有綜合知識和綜合技能。從我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趨勢來看,也是如此,對考生的學科背景知識沒有要求,只要具備大專以上的學歷就有資格報名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考試內容涉及到人文知識、科學知識、藝術知識、教育教學知識和能力等綜合性知識與能力。科目一“綜合素質”的考試內容包括教育、心理、文化、歷史、地理、科學、社會、音樂、美術、文學、信息技術等綜合知識。科目二“教師教育知識與能力”除了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外,還包括各門學科的知識、課程標準和教學設計的能力。
(二)優秀的小學教師具備綜合型的教師素質
一線的優秀小學教師,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還是其他學科的特級教師優秀教師,他們身上具備的共有的素質那就是愛教育愛學生愛鉆研,除此之外,那就是深厚的教育基本功。比如流暢的語言表達、優美的板書和簡筆畫。除此,還有音樂舞蹈的功底、圖畫及美術欣賞的功底,人文、科學、藝術素養和功底,對小學生心里的把握和調控能力等。特級教師于永正以優美的書法、信手拈來的簡筆畫技巧、演奏二胡的魅力、嫻熟的歌唱技巧,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歡。他能夠把邏輯思維、音樂、繪畫等藝術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使語文課上得有理有趣。優秀教師的十八般武藝,也啟發我們,具備多學科的知識,具備多樣的能力,在教學和教學組織方面都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小學教育的課程特點需要全科型教師
(一)小學生課程具有綜合性的特點,需要教師具有綜合性的知識
目前小學課程依然是按照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課程安排。但是從整體思路上看,課程內容體現綜合性趨向,如品德與生活(社會)、科學課程、實踐課程等本身就是綜合性課程,而學科課程的學習內容都呈現綜合化的趨勢,學科之間的關聯越來越密切。美國賈斯珀的教學研究項目,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是從冒險故事開始。華德福學校所倡導的全人教育是以藝術為手段的教育,用音樂、旋律、節奏和雕刻、繪畫等的形式進行語言教育、生命教育和科學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也明確提出,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綜合課程,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二)從教學組織來看,小學生的課堂更需要多樣靈活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游戲中愉快地學習
多樣課堂教學組織方式,需要教師具有音樂、美術、體育等多方面的才能。在課堂學習中,可以用藝術的方式如音樂、圖畫、故事等模擬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也可以讓學生用歌詠的方式學習,也可以通過動作、表演、歌詠、韻律、節奏,或在旋律中學習。組織課堂的能力需要教師具備語言、藝術、體育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三)從課程內容來看,每門學科學習內容都不是單一的學科知識的組成語文課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語文課程資源從來源上看,包括校內、校外、社會,包括博物館、民俗館、大自然,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學習內容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科學、地理、歷史、文化等綜合性的內容,數學的綜合性學習內容同樣也是綜合各科知識和多種能力。國家規定的“綜合實踐”課程的綜合性自不必說。各國都把小學生的讀寫算知識作為基礎知識,而讀寫算的知識和能力是相互促進相互融通的。蘇霍姆林斯基開發學生的算術能力,是用閱讀的方法,閱讀寫作離不開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而生活本身就是綜合的,包括歷史、地理、文化、藝術、社會、科學等。
四我國及世界教育發展趨勢呼喚全科型的教師
(一)從發達國家的小學教育來看,全科教師是普遍現象
發達國家招聘小學教師不以學科專業為限制。目前我國教師資格證制度也是如此,只要有大學大專的學歷就可以報名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
(二)目前農村小學還存在布局不均衡規模大小不一的問題
有的村小班級規模只有幾人、十幾人,年級不全,教師不全。有的村小還存在復式班上課的情況。農村小學教師大都兼教幾門課。而村小的存在對于普及義務教育促進教育公平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村小的老師具有包班上課的能力,需要有兼教所有學科課程的能力。加之農村小學生留守兒童居多,也是中國“特色”之一,這些留守兒童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和陪伴。全科教師有條件、有時間陪著他們,關注他們的成長。
(三)小班化教學將成為發展的趨勢
堅持以"十" 精神為指導,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宗旨,以師德教育、學科培訓、崗位培訓、名師研修、國際交流及提升師能為重點,以校本培訓為基礎,面向全體教師,整合利用教師教育培訓資源,在改革創新自主發展的基礎上,創新教師繼續教育模式,全面實施新一輪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 進一步提高我縣教師的師德水平和綜合素質,進一步健全和拓寬教師培養機制,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堅實業務基礎的高素質、專業化、研究型、具有創新意識的新型教師隊伍,為更好地推動推動XX教育實現更加優質、更具內涵、更為協調、更有品位、更大影響,辦人民滿意的"更好教育"提供師資保障。
二、培訓形式
1.全面完成國、省、市關于教師繼續教育的各項規定指標,積極做好省、市培訓的送培和派送中小學教師和管理者出國培訓工作,落實各項培訓任務。在此基礎上,大力開展縣級培訓活動,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和幼兒教師全員培訓(考核)工作,同時指導基層學校開展好校本培訓,組織安排好"外教進校園"活動。
2.縣級培訓由局組織人事科組織協調,中等專業學校繼教處、實驗幼兒園具體承辦,行政業務科室、教研室靠前指揮并參與實施,將采取以全員培訓為基礎,以網絡培訓為支撐,以集中面授培訓為重點,以骨干和專項培訓為抓手,以專題講座、學科專業知識輔導、教學案例分析、實踐操作、互動、研討、觀摩、網上交流、考核等為主要形式,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教師需求為切入點,開展教師培訓活動。
三、培訓內容
1.強化師德師風教育。深入開展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月活動,把師德師風教育納入各類教師培訓活動之中,堅持教育先行。通過讀書學習、群眾路線教育、宣講形勢政策、通報典型案例、重溫法律法規,組織開展專題討論、感言交流、征文評比、點述點評、公開承諾、自查自糾、專項整治等活動,引導教師定期進行師德總結、撰寫自育筆記,建立教師師德電子檔案,實施考評監督機制,切實增強師德師風建設的系統性、連貫性和針對性,培養造就適應教育發展需求的教師人格魅力和專業素養。
2.有效開展教師學科培訓。圍繞我縣教育抓內涵反展,抓質量的目標要求,進一步研究各學科教師培訓系統化、系列化實施的方案,重點加強農村教師培訓,在培訓項目設立、培訓人員安排等問題上向農村教師傾斜,利用暑期繼續教育集中培訓和國、省網絡學科培訓來加強各學科技能的培訓,確保全縣教師全員參與其中。每月花一至兩天時間對所教學科教材進行階段性梳理,通過名師對教材的分析輔導、課堂教學研討,進一步理解新課改的指導思想、任務、目標和實施策略,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重、難點,幫助教師更新教育理念,鉆研教材,優化教法,提升教師學科教學和指導學生學習的技能,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根據音樂、體育、美術、計算機等學科培訓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對不同層次人員進行分類培訓的辦法,放大培訓效應,聘請高校教師開展業務輔導,提高培訓層次,并以此培訓班為陣地,更大力度的推進學校特色建設。同時結合課堂教學達標、"荷韻杯"賽課、省"藍天杯"會課、省微課大賽等活動,實現以賽促訓、以賽促學的目標。組織安排好"外教進校園"活動,指導、促進中小學的外語教學,為師生更深切感受國際文化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加大引資培訓力度,英語教師通過觀摩外教的課堂教學、參加與外教的沙龍研討,每月一次外教集中培訓等形式,豐富英語文化知識,增強口語、會話、交流能力,提高全縣外語教師的口語水平。
3.持續做好崗位技能培訓。順應我縣教育發展需求,持續推進非教學崗位專項技能培訓。辦好與高校聯辦的中小學校醫、保健教師、財務人員專業人才培訓班;做好網絡管理、網上結對平臺、錄播教室、視頻會議系統、電視節目制作等現代化多媒體和軟件應用的培訓;組織開展數字化校園建設、基建(維修)審計、責任督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年檢、社區教育、職成教新聞報道、實驗技能、科技創新、七巧科技、航模制作等培訓,提升信息技術員、保育員、通訊員、實驗員、科技輔導員等特殊崗位專業人員素質,為學校各項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提供人力支持。組織實施心理咨詢師、新教師、班主任、教科研人員專項培訓,通過理論學習與崗位實踐鍛煉,建設一支適應時代要求和實際工作需要的專業人才隊伍。
4.大力提升教師學歷水平。圍繞"十二五"規劃中教師的學歷目標任務和2017年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縣級監測評估要求,重點加大研究生學歷的提升幅度,繼續通過年度目標責任分解推進研究生學歷提升,各單位要將參加研究生學歷進修的任務分解到人,加強宣傳動員,完善制度措施,強化激勵機制,并跟蹤督查到位;縣中等專業學校在辦好原有函授班基礎上,與高校聯合舉辦碩士研究生班,盡力為教師學歷提升提供便利和有效服務,保證教師參加學歷進修既方便、又真正有所收獲;現局對全縣教師學歷提高培訓工作進行檢查管理和督促指導,嚴格執行好學歷提升獎勵制度。
5.抓實抓好學校校本培訓。各單位要結合本單位教師業務狀況,和當前規范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訓與校本教研一體化機制,制定校本培訓計劃,確定內容、形式、人員和時間安排,組織教師開展形式多樣的業務學習、輔導活動。要圍繞縣、校師能建設"三項展示活動"方案和教師專業成長的年度目標計劃,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活動平臺,有側重的加強師德培訓、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和競賽;要以骨干教師培訓、參加省市培訓的教師學習心得交流、結對單位和骨干教師的人才支援、城鄉學校網上結對一體化集體備課研究與實踐、名師工作室優秀論文匯編,豐富校本培訓的內容,提升校本培訓的質量。努力發揮已有網絡資源在教師繼續教育,尤其是在校本培訓中的作用。各校要精心挑選適合本校的網絡教育課,將其納入自己的校本培訓計劃,一并上報。確保每名教師在"XX學習在線"實名注冊學習,每學年完成3個以上、不低于8個學分的網絡視頻課程學習,并按8個課時計入校本培訓總學時。負責"XX學習在線"后臺管理的中等專業學校繼教處要積極主動與基層學校聯系,做好教師注冊入學的指導、管理、考核工作。各職能科室要發揮好學科基地的作用,加強對校本培訓的指導,對校本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督促整改,及時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
6.全力拓展骨干教師培訓。持恒辦好名師工作室,進一步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完善工作機制,提高組織化程度,提高學術研討和課題研究的效益,舉辦教學展示、讀書交流,組織骨干教師送教到鎮,承擔培訓任務,幫帶青年教師,發揮他們的引領作用,更好的引導、促進骨干教師自我提升,推動骨干隊伍、教師隊伍建設。
7.全面落實幼師培訓考核。為深入貫徹精神,提升學前教育發展水平,針對我縣目前幼兒園師資多為臨時聘用人員、公辦教師數量不足、幼教師資隊伍的專業化起點很低的現狀,繼續加大對幼教師資培訓力度。以縣實驗幼兒園為培訓基地,以集中培訓、分散指導、園本培訓、教學觀摩、教育論壇為主要形式,組織開展幼兒教師的師德培訓、普通話達標培訓、《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培訓、教師資格兩學輔導、專項技能培訓等,提升幼兒教育師資隊伍素質。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工作的意見》,嚴格執行幼兒園保教人員資格準入制度,強化幼兒園教職工全員培訓(考核)工作,今年對全縣幼兒教師進行鍵盤彈唱的培訓考核。
8.高度重視網絡培訓。網絡培訓是新時期教師培訓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全員培訓的保障,是為教師提供終身學習資源和空間的主要途徑。本年度培訓工作安排中,認真落實好國家級、省市級教師網絡培訓,遴選有能力、有熱情、計算機操作水平較好的人員擔任網絡培訓班班主任、輔導教師和管理員,重點指導網絡學習的方法,幫助教師學會對專題式、單元式培訓資源進行積累和梳理,多掌握綜合性和通識類知識,促進教師自主學習和全面發展。
四、培訓要求
1.根據有關安排,做好培訓前準備工作,帶好自備材料;
2.嚴格遵守培訓紀律,因故不能參加培訓的,需提前提交書面請假手續(加蓋單位公章);
3.及時復習消化所學知識,并加強自學;
4.積極參與實踐操作,努力提高專業技能水平。
五、培訓考核
縣級各類培訓結束后,將進行考核。
1.考核形式:書面知識閉卷考試,過程檢查記載。
2.考核內容:①學科知識(70分),包括教材理解與把握、教材處理、教學設計和相關學科應知應會的知識技能;②出勤率(15分);③遵章守紀情況(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