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比較優勢戰略 人力資本 智力產業 體力產業
本世紀以來,大學生就業難迅速成為困擾中國社會的焦點問題之一。高校的就業率不斷下降,畢業生的入職薪酬越來越低,學非所用、用無需學的情況日益普遍。為什么在一個鼓吹“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卻遭遇“讀書無用論”的泛濫?人們不能不加以深思。本文從影響大學生就業形勢的供給與需求兩個方面加以分析,論述長期以來主導中國經濟發展思路、決定中國經濟結構形成的比較優勢戰略與大學生就業難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為問題的根本解決提供啟示。
一、比較優勢戰略導致產業低端化發展和內需嚴重不足
1、推行比較優勢戰略意味著主動產業低級化
長期以來,比較優勢戰略因其理論簡單易行且能充分迎合人們急功近利的心理而在中國大受追捧。該理論宣稱,衡量資源配置合理與否的標準是看有無自生能力。所謂自生能力,就是指所發展的產業從一開始就具有成本優勢,可以各自馬上賺錢的能力。該理論認為成本優勢取決于要素稟賦比較優勢,中國的優勢在于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所以中國應依托國際分工主要發展低工資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產業區段。該理論否定保護和扶持的意義,反對自主創新和優先發展重工業,主張直接引進適用技術和資本品,從而集中資源用于有自生能力產業的發展。
然而,經濟發展的根本在于人力資本的積累,科技進步、生產率上升和發明創造涌現都是人力資本積累的產物。比較優勢戰略片面依靠廉價勞動力發展經濟卻極大地損害了人力資本的積累,使中國掉進粗放式發展的陷阱而不能自拔。
提到人力資本積累,一般人都會關注學校教育的作用,殊不知產業實踐更具決定性的意義。產業實踐可以將人最終塑造成才,而各種新的知識也只有在產業實踐中才能不斷產生。因此,教育必須與實踐相結合,產業實踐才是人力資本積累的主戰場。
不過,不同的產業實踐積累人力資本的效果也不同。按工作的知識技術含量和創新性,產業分為高端的智力產業和低端的體力產業。高知識技術含量和高創新性的智力產業主要使用復雜的智力勞動,因此需要并培養大量且高質量的人力資本;而低知識技術含量和低創新性的體力產業主要使用簡單的體力勞動,因此需要并培養很少且低質量的人力資本。所以,一個國家智力產業的發展程度決定其人力資本積累的廣度和高度,智力產業才是人力資本的關鍵載體。中國要積累人力資本,就必須逐步建立和發展健全發達的智力產業體系,而體力產業的發展應符合智力產業發展的要求。
可是,比較優勢戰略割裂了國民經濟各產業之間相互依賴、彼此支持的有機聯系,錯誤地要求按自生能力配置資源,其結果必然是犧牲民族智力產業而畸形發展外向型的體力產業。因為高端的智力產業必須在人力資本成熟后才有競爭力,但這需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沒有效益、需要保護和扶持的學習期,只有低端的對接國外智力產業和市場的外向型體力產業才能各自馬上賺錢。因此,推行比較優勢戰略意味著主動產業低級化,意味著對人力資本積累道路的扼殺。而沒有人力資本的積累,中國會逐漸被鎖定在國際價值鏈分工的底端,產業升級將變得有心無力。毫無疑問,產業低級化和人力資本退化會形成惡性循環,這就是中國為什么始終擺脫不了粗放發展模式的根源。
2、推行比較優勢戰略必然造成內需嚴重不足
首先,比較優勢戰略理論就是一種毀滅內需而依附于外需增長的理論。我們知道,內需的基礎是消費,而消費的根本是勞動者報酬,只有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者的報酬不斷增長,內需才能充分釋放。但是,比較優勢戰略以廉價勞動力為經濟增長的依據,大力發展血汗工廠,這就從根本上抑制了內需發育的空間。并且,該理論本身也不關注內需的培育,而是寄希望于國際市場來發展比較優勢產業,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與內需發展的要求完全相背離。
其次,比較優勢戰略奉行自生能力和自由貿易,逼得國內資本無法考慮長遠利益,只能追逐短期利潤。由于資金、資源、人才和傾斜政策等都紛紛轉向外向型的體力產業,中國已初步建立但遠未成熟的智力產業頓時陷入困境;同時幼稚期的產品無法匹敵發達國家成熟的智力產業又使其進一步失去市場的哺育。在前后夾擊之下,中國的智力產業迅速衰敗了。但是,智力產業是迂回生產方式的核心和內需的引擎,它的衰敗必然使得龐大的與之相聯系的各種內向型部門隨之瓦解。而因為產業鏈條短、產業關聯度低和附加值少,兩頭在外的外向型體力產業對其他部門的帶動牽引作用很弱。所以,在比較優勢戰略的作用下,一方面外向型體力產業迅速擴張,另一方面民族智力產業和內向型部門紛紛破敗消亡,國民經濟的不同產業部門之間難以相互提供需求,無法交互促進而實現內需的循環擴大。隨著這種畸形產業結構的形成,就業緊張和內需不足的問題自然尖銳起來。
最后,比較優勢戰略片面發展低工資的外向型體力產業,由于民族智力產業和內向型部門的破滅,失去出路后只有都擠到這個狹小的低門檻領域展開最為慘烈的“競次”。在上游,生產所需的重要技術、資本品以及某些原材料嚴重依賴進口;而在下游,制成品高度依賴國外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市場。這種“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低端生產結構和惡性競爭使得中國企業徹底失去市場定價權,上游被迫支付壟斷高價,下游被迫接受自相殘殺形成的產品低價,貿易條件持續惡化,產業附加值不斷遭受擠壓。在產業升級困難和勞工最為弱勢的條件下,企業必然不擇手段地削減人工成本來挽救其利潤空間,這就導致中國本來就很低的實際工資水平不僅提升無望,反而陷入節節下滑的泥沼。據報道,我國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從1983年的56.5%逐年下降到2005年36.7%,22年間竟然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后續的變化更是不容樂觀。而隨著勞動報酬占比的不斷下降,居民消費當然持續疲軟下去,內需嚴重不足的存在也就毫不奇怪了。
二、政府刺激內需的壓力誘發高校過度擴招政策的出臺
因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是在高校連年大幅擴招之后才出現的,所以,很多人都指責高校過度擴招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禍端。而事實上,高校擴招的確過度了。根據教育部提供的普通本專科招生數據,自恢復高考以來,從1978年的40萬到1998年的108萬,高校招生整整用了20年才增加68萬人。但從1999年起,平均每年擴招56.7萬,到2005年時,大學普通本專科招生已達到505萬人。之后擴招幅度雖逐年收窄,但到2010年仍然上升為662萬人。不僅如此,隨著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形勢的緊張,為了分流壓力,碩士與博士研究生也先后出現了大幅擴招。從2000年到2010年,碩士招生由102923人增加到474415人,博士招生則由25142人增加到63762人。但研究生大幅擴招的結果并沒有有效緩解本專科生就業難的困境,反而自身也陷入身價大貶和求職艱難的泥潭。
供求規律告訴我們,供給必須與需求相適應,脫離市場需求的供給過快增長必然會引發一場災難。大學是培養預備人才的工廠,這些預備人才在進入生產實踐之后,能夠迅速成長為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高端技術與管理人才。但如前所述,比較優勢戰略造就了中國低端的產業結構,這種低端的產業結構對大學生的吸納能力很差(這一點后文將進行專門理論闡述),盡管經濟在高速增長,可是市場對大學生的真實需求并未增加。因此,如果僅考慮市場法則,在這種微弱需求下高校連年大幅擴招無疑是很不明智的。
然而,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內在的邏輯,高校過度擴招政策的出臺并非偶然的決策失誤,而是比較優勢戰略綁架的不得已。根據前文的分析,推行比較優勢戰略必然造成內需嚴重不足,只要不轉變發展戰略,這個問題就會愈演愈烈。但是,路徑依賴理論告訴我們,轉變戰略其實是最不容易的。因為戰略一經推行,它就具有自我強化的特性,不遭遇生死存亡的危機,轉變戰略就缺乏足夠動力。對于危機積累過程中的問題,人們總是采用修修補補的方法來應付。在比較優勢戰略下,修補內需問題的方法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尋求外需突圍,即通過出口擴大來彌補內需不足,為此,本世紀初中國政府選擇了不惜代價地加入WTO;二是國家干預短期刺激內需,或者通過大量舉債擴大投資,或者抓住民眾軟肋刺激消費,或者兼而有之。而高校過度擴招的做法正是當時政府刺激內需的重要措施之一。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有的修補手段都只能暫時掩蓋或拖延問題,都是不可持續的,反而會使矛盾變得更加復雜,危機變得更加深重。
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還主要是依靠內需發展經濟,但自1992年開始,以大力引進外資為契機,外向型經濟變得突飛猛進。這種大規模承接國際產業轉移使得全球逐利資本紛紛把血汗工廠搬遷到工資低地的中國,從而嚴重地沖擊了之前走同一道路但名義工資已經上漲的東南亞各國。因為產業外遷又無力升級,泰國等國的產業空心化最終釀成了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危機導致國際局勢惡化,中國被迫承諾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出口頓時受困。與此同時,多年來比較優勢戰略的作用使得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的內向型經濟走向瓦解,企業紛紛破產、倒閉、改制,高達五千萬工人下崗失業,農民工式待遇成為就業群體的主流,以消費為基礎的內需由此急劇萎縮。在內憂外困的局勢下,為了維持經濟的增長,政府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刺激內需。于是,赤字財政政策、教育產業化等措施紛紛出籠,而高校大幅擴招正是教育產業化的基礎和核心。
自古以來,中國民眾就十分重視教育,“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深入人心,而擴招前大學生天之驕子的社會地位又恰好佐證了“知識改變命運”的宣傳。因此,在初期不能預見后果的情況下,高校擴招幾乎被當成一項福利,盡管過去讀書幾乎不花錢,而現在則要支付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由于阻力相對較小,所以承載著拉動消費厚望的高校大幅擴招政策在1999年被政府迅速推出,并在以后多年慣性運行,直到2010年后因難以為繼才逐漸趨于停滯。
由于教育支出是家庭的剛性支出,所以,從短期來看,教育產業化下的高校大幅擴招有利于撬開中國老百姓的錢包,使得消費總額增加,并通過乘數效應刺激內需的擴大,同時升學會推遲求職還可以暫時緩解過大的就業壓力。但是,從長期來看,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和提高實際勞動報酬(這恰好擊中比較優勢戰略的死穴),擴招的結果必然是教育消費擠占其他消費、高校所在地消費擠占全國各地消費和當前消費擠占未來消費,從而給國民經濟制造更多難題、加劇地區發展不平衡和形成報復性的消費萎縮,最終將讓內需不足的問題變得更加難解。
三、低端的產業結構使得經濟對大學生的吸納能力低下
盡管高校大幅擴招使得大學畢業生的人數比擴招前增加巨大,但我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離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而大學生的人口占比就更是極為低下。比如,在25—64歲勞動力中大學生的比重,美日等國多在40%以上,但我國2000年只有4.63%,即使經過10年的高校過度擴招,到2010年也才上升為9.68%。據報道,中國的GDP按匯率計算在2010年已經超越日本躍居全球第二,而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甚至接近于美國。并且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30多年的平均增長速度幾乎達10%,本世紀后甚至連續多年高于13%,遠超世界各國。因此,相對于中國巨大的經濟規模和高速的經濟增長而言,高校大幅擴招只不過是極低大學生比重的一個補償而已。特別是在知識經濟和科教興國的時代,這種補償理論上似乎還不夠快,即使有再多的大學畢業生也應該被萬分饑渴的經濟所吸收。換言之,由于存在各種有利因素,高校大幅擴招并不一定會導致大學生就業難,至少不會極為艱難。
可惜,因為排斥性的低端體力產業結構,表面光鮮的中國經濟根本消化不了多少大學生。雖然是在極低的基數上進行擴招,但擴招依然演變成了一場就業的災難。
大學生屬于高質量的人力資源,他們的優勢是懂技術、會管理,應該從事高知識技術含量和高創新性的智力工作。在國民經濟中,這種智力性的工作崗位密集地存在于高端的智力產業,而在低端的體力產業中分布稀疏。所以,大學生的就業前景與產業結構高度相關。概括地說,一個國家智力產業發展得越好,其經濟對大學生的吸納能力就越強,大學生的就業前景就越光明。
首先,作為大學生就業的天然場所,智力產業構成了經濟吸納大學生的主渠道。智力產業是知識技術密集型的部門,其大部分工作崗位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很高,通常只有大學以上文化者才能勝任。建立與壯大智力產業有利于提高經濟對大學生的吸納密度,而大量高素質大學生的加入又反過來推動智力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一個發達的智力產業體系可以源源不斷地吸收大學生,并形成智力產業發展和大學生就業之間的良性循環。
其次,只有強大的智力產業才能支撐以內需為基礎的所有體力產業的大發展和大繁榮,進而以國民經濟整體的力量創造出海量的大學生就業機會。作為提供先進技術與資本品、新的知識與創意的部門,智力產業可謂是國民經濟的大腦和心臟。民族智力產業的崛起意味著獨立自主生產與消費體系的形成,有利于爭取平等的國際經貿秩序,掌握市場定價權,防止經濟增長的利益外流,從而為內向型發展開辟道路。智力產業迂回的生產方式,產業鏈條長,產業關聯度高,且其高附加值可以實現高工資、高利潤和高稅收的三贏。國民經濟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智力產業拉動各種體力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支撐具有無限發展空間但要以內需為基礎的服務業的擴張,體力產業則反過來又強化智力產業的進步。通過國內經濟大循環,各種產業相互依賴又交互促進,同時就業不斷增加,工資持續上升,城市化快速挺進,系統協調效應導致內需生生不息。在這種內需型經濟中,盡管單個的體力產業企業對大學生的吸納能力較弱,但13億高購買力人口形成的最廣闊內需將使各行各業無比繁榮,由此成為消化大學生就業的又一重要力量。
然而,比較優勢戰略瓦解了中國的智力產業和內需型經濟,制造了畸形的外向型體力產業結構。這種低端的產業結構無疑是最為排斥大學生的,因為其大量需求的是年輕力壯和吃苦耐勞的簡單勞動力,是拿著微薄工資還能任勞任怨一天工作12小時以上的農民工,但對知識技術型人力資源的需求水平卻非常之低,從而大大降低了經濟對大學生的吸納密度。
不僅如此,由于具有豐富內容和無窮潛力的內向型部門的破敗消亡,體力產業失去最主要的發展空間,只能擠在出口領域競次謀生,其狹小的規模造成經濟對大學生的吸納廣度也非常狹小。因為外向型體力產業的發展潛力基本取決于有購買力的發達國家市場的大小以及能獲得的份額,但人口數量決定市場的潛力,全部發達國家才8億人口,中國則超過13億,這意味著整個國際市場的潛力都遠低于國內市場,何況在全球激烈爭奪下中國只能分享其部分份額,且很不穩定。
由于既沒有吸納密度,又丟掉吸納廣度,低端的產業結構使得經濟對大學生的吸納能力十分低下,當然無法消化高校擴招后大幅增長的畢業生,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也就成為必然了。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中國低工資的優勢再難維持,企業倒閉、資本外逃和產業外遷漸成趨勢,外向型經濟面臨傾覆之危,這對大學生的就業更是雪上加霜。
四、結語
大學階段是個人和國家積累高質量人力資本的起點,經過巨額的教育投資,大學畢業生成為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大學生就業難不僅是個人和家庭的悲劇,而且意味著國家人力資本積累進程的中斷,以致前期積累損失殆盡,科教興國的目標付之東流。只有徹底否定比較優勢戰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通過國家保護和扶持,以自主創新為核心,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實現民族智力產業的重新崛起,進而創造國民經濟大繁榮的局面,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才能獲得根本解決。
【參考文獻】
[1] 賈根良:國際大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的致命弊端[J].研究,2010(12).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就業,社會實踐
大學生就業是一件關系千家萬戶的大事,大學生就業難也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之一。引起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很多,但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缺乏和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其在求職時缺乏競爭力而陷入困境。本文所說的社會實踐,指大學生在學校課堂之外的一切實踐活動。包括假期實習、專業實習、社會調查和考察、社團活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志愿者活動,勤工助學、兼職工作、創業活動,自助旅游等。正如徐小平老師所說,成功就業是教育和經驗的均衡。大學生在追求知識和學歷的同時,增加個人的社會實踐是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核心解決方案。
一、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遭遇的一些難題
筆者在日常就業指導教學和就業心理咨詢中發現畢業生在求職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現將部分問題分類整理如下:
1、信息缺乏
很多學生對招聘單位、具體崗位、所在城市和行業的了解不多,搜集信息的渠道少,獲取信息的能力差,掌握的信息表層化社會實踐論文,過于依賴學校和老師等。調查顯示,50.2%的畢業生認為學校應該提供準確的就業信息。“就業崗位信息不足”是畢業生求職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比如一些同學經常會問:這個崗位好嗎?會有發展嗎?工資能養否活自己?您能給我說說各大銀行的崗位情況和相應的待遇嗎?一些北方的同學很少關注南方企業,究其原因是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其沒有出省的經歷。
2、簡歷內容不充實
簡歷是用人單位篩選應聘者的第一道關口,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生活和學習經歷的濃縮,直接關系到能否參加面試。有些同學的簡歷比較豐富,參加了校內外的諸多活動、擔任了一定的職務、獲得了一些榮譽和獎勵、取得了若干資格證書、具有突出的愛好和特長。但這部分學生在大學生整體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多數同學都屬于簡歷內容比較匱乏:無社團活動經歷、無兼職經驗、無獲獎和證書,專業成績平平,愛好特長就是上網、看書、聽音樂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有些同學除了基本信息就無話可說。
3、綜合素質與就業能力不強
“工作經驗和就業能力缺乏”是畢業生求職面臨的主要問題中位列第三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欠缺的問題也比較常見。有些單位會在面試中問求職大學生一些專業與社會熱點相結合的問題,學生的回答難以令考官滿意。某銀行、某藥業公司和某財務集團在招聘現場考察學生使用EXCEL,POWERPOINT等軟件的能力,學生的表現均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而使之失望。但社會實踐經歷豐富的同學普遍反映在實踐過程中學會了堅持、忍耐,學會了重新審視自我,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提高了具體操作能力、應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更能坦然面對求職中的困難。
4、職業決策困難
在上海一家公司招聘電話營銷崗位的面試中,筆者遇到兩位同學,一位同學興高采烈說:老師,我這次面試成功真是太高興了。在職業生涯規劃課中聽您講在大學期間最好做份兼職,我就在商場做了段銷售,我特別喜歡那種顧客接受你的感覺,能接受你推薦的產品,而且我一直想去上海工作。這時另外一個女同學則緊鎖眉頭、愁容滿面,“我也被錄取了,但是我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這份工作,能不能干好社會實踐論文,我也沒做過營銷類的工作,到底去不去呢?”。還有些同學面臨升學或就業,考公務員還是去企業,接到幾家用人單位的錄用通知時,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二、社會實踐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有效途徑
社會實踐是高等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要徹底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需要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和畢業生本人的努力與配合。但正確認識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價值,創造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機會和營造積極參與豐富的社會實踐的氛圍,對提高的學生的求職能力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社會實踐是實現大學生社會化的必由之路。人的社會化,是指作為個體的自然人轉化為一個能夠適應一定的社會文化、參與社會生活、履行一定社會角色、有著健康人格的社會人的過程。很多學生在初入大學時出現了適應不良的情況,這是“兒童我”向“社會我”轉變過程中發生的反應。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大學生可以廣泛了解和深入社會,全面地、恰當地評價自我,找到理想中的我與實際中的我差距。調整角色期望值,不斷完善自我,積極鍛煉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系處理能力,促進大學生健康社會化。
2、社會實踐是提高學生職業化的有效途徑。大學期間完成了“兒童我”向“社會我”轉變以后,大學生求職時面臨著從“社會我”向“職業我”的轉變。高考的評價標準和職場的評價標準截然相反:我國的教育體系大量依靠記憶,分數幾乎成為高考選拔人才的唯一標準,但職場需要的是具有創造性的說寫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領導能力的畢業生,個體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成為用人單位選拔人才的標準。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和積累工作經驗,大學生能認識并深刻體驗到評價標準的變化,改變重知識輕能力的觀念,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生活以獲得平衡的職業生涯。
3、社會實踐有利于形成教學、科研、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教育體系。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滯后性,而社會需求往往是具體的、不斷創新的,二者不能做到完全對接社會實踐論文,需通過社會實踐鍛煉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從而達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以用促學的目標。社會實踐能讓學生了解本專業領域發展的前沿和方向,架起學校與社會的橋梁,學校也可根據社會的需要適當調整專業結構、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
三、構建完善的大學生社會實踐體系來促進大學生就業
構建“政府重視、社會參與、學校組織、家庭支持、個人踐行”的社會實踐網絡體系來促進大學生就業,能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改變我國大學生就業的嚴峻形勢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1、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保障體系。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在構建大學生社會實踐體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過制定法律、法規的形式予以引導,保障大學生社會實踐必要的人力和經費投入;通過新聞媒體的宣傳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呼吁用人單位提供更多的實踐崗位和多層次的職位;政府出面整合社會、高校各方面的力量,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相關問題研究,提高社會各界對開展大學生實踐的責任意識,推動大學生社會實踐體系的建設。
2、高校重視和參與,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課程體系。高等學校要把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規劃和教學大綱,規定學時和學分,提供必要經費,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積極探索和建立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勤工助學相結合、與擇業就業相結合、與創新創業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應針對不同專業、年級、層次的學生特點,提出不同的目標和要求,提供師資指導和后續輔導,豐富社會實踐的內容和形式。
3、家庭支持和學生投入,完善大學生自我發展體系。傳統觀念認為學生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家長一般不太鼓勵學生在大學期間獲得兼職、志愿者等經驗。“一個好工作靠的是關系”之類的想法,也影響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但到求職時社會實踐論文,“實習經歷”被專科生認為是就業中最具競爭力的個人因素。有超過2/3的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把“提升個人素質,促進自身成長”作為出發點和主要目的。大學生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和職業發展方向,有選擇參加適合自己的實踐,在各種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社會經驗和完善自己性格。
大學生就業影響著我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轉變,影響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學生成功就業是文化基礎知識和社會實踐經驗的平衡,個體職業生涯的持續發展是多種角色平衡的結果,因此社會實踐在大學生成長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1] 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2009中國大學生就業首選調查報告[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0(18).
[2 ] 宋江照,王俊京,趙海娟,王晶晶.對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10).
[3] 尹德樹.論新時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長效機制的建立[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7).
[4] 李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狀況的調查分析.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
[5] 劉同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現狀與發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注:本文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大學生專業學習動力與高中生報考目標群前置的關系研究》(課題編號:06AIL0210196.)的子課題《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后續指導必要性與實現路徑探究》(項目編號:D203022)的研究成果。
論文關鍵詞:就業問題研究現狀就業信息就業信息傳播模式合理性
近年來,關于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研究已經有較多的著作,在中國期刊網(CNKI)中以“大學生就業”為檢索題名,時間范圍為2000-2009年10年時間,共搜索到4700篇精確匹配的期刊文獻,132篇精確匹配的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文獻,2篇精確匹配的博士學位論文和52篇精確匹配的中國重要會議論文文獻。在中國期刊網中以“大學生就業信息”為檢索題名,搜索到18篇精確匹配的期刊文獻,而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文獻、博士學位論文文獻和中國重要會議論文文獻均為0篇。可見,目前對就業問題的研究集中在對畢業生擇業方式、擇業觀念、擇業行為、高校就業指導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學生就業難的成因分析上,而從傳播學的信息傳播角度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進行研究的成果則不多,也尚未提出一個較為明確有效的就業信息傳播模式。
1.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研究現狀
當前對于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研究從文獻性質角度劃分,大致可分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政策文本和工作報告、高校就業指導和服務部門的工作總結、專門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
1.1大學生就業形勢。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的夏魯惠認為,從勞動力市場供需分析,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整體上是與勞動力市場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規模相適應的。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區域化發展,勞動力市場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也呈現出區域化特征。同時,本科畢業生的規模偏大,而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就業率連續數年保持增長。但全國高校畢業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研究員曹殊在《新世紀初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國就業市場將出現買方市場的情況,社會發展快引發的社會需求變化加劇,以及高校的人才培養滯后性將誘發結構性供需失衡,導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擠占本科生、本科生擠占專科生就業崗位的擠占效應將加劇;高薪職位難求、整體職位層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將出現;畢業生求職總成本將增加。
1.2從就業政策的層面,部分學者也通過國內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結論成果。楊偉國(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分析了歐美國家的就業促進措施,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通過就業激勵措施等促進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滿足需求的關鍵則是鼓勵創業和創造新的工作崗位;大學生就業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完善大學職業指導體系。這三個方面相關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業咨詢與配置服務、英國牛津大學的職業服務處、美國的免除學生的貸款等具體措施是這些國家解決就業問題的辦法。
于偉和郭慶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針對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他們認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業指導基本實現了機構專門化,提供了就業保障;其次,機構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員配備、辦公條件、經費保障等方面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從而提升了畢業生的整體競爭實力;再次,西方國家有非常成熟的就業指導模式,對學生進行全程化的、個性化的就業指導。
李宏和譚遠發總結了我國的解決措施,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鼓勵自主創業、鼓勵骨干企業和科研項目吸納和穩定大學生就業。同時也提出了通過優化人才培養結構、改革教育體制、轉變二元制度、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等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形成良性的“大循環”長效機制。
1.3從高校時學生的培養這一微觀角度出發,研究者們都提出了構建“全程指導”的就業工作模式。羅開禮通過對西南農業大學的全程指導模式的解讀,為高校的就業指導體系的建立提供了一個較為成功的案例。楊靜和張慶亮通過比較中、美、德、英等國的畢業生就業指導認為,目前我國的就業指導處于邊實踐邊改革的階段,在機構設置,經費投人,人員隊伍建設,就業指導工作理念、方式、途徑等方面都明顯滯后,不能適應目前的就業市場變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對完善的就業指導體系。黃洽賓則提出了在高校的平臺培養模式中構建全程就業指導體系的理論。平臺培養模式將大學教學內容按照人才知識結構和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原則劃分成四個平臺,這四個平臺既有漸進性又有針對性,是一種獨具特色、科學系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依據四個平臺的教學結構,積極探索和推進大學生全程就業指導,完善高校就業指導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實現大學生的夢想,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2.對大學生就業信息的相關研究
目前,就大學生就業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沒有,而是從信息傳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仍然很少,從已有的成果看,大學生就業信息的研究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2.1在大學生就業信息收集、篩選、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業信息收集的途徑和渠道分析中,學者們的意見比較一致,認為大學畢業生主要通過學校的就業指導部門、人才交流會、雙選會等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和就業市場,各種社會關系、媒體,實習、社會實踐,網絡渠道等途徑來獲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學院政治系副教授季榮臣則根據以上方法總結了地毯式訪問、連鎖介紹、中心開花、供需見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種信息收集的方法。從信息傳播的視角,余彬和潘烈認為,大學生就業信息傳播方式呈現群體內部信息傳遞和外部輻射兩個方面,并主要從內部信息傳遞闡釋了就業信息的獲取渠道。
在就業信息的篩選和利用方面,學者們的觀點比較一致。蘇靜在對湖南省三所高校畢業生的調查研究后認為,畢業生篩選信息的主要依據有:薪酬待遇、所學專業和興趣愛好,而對專業對口、單位發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對于單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確程度,已就業和未就業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論;在個人各方面與市場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數畢業生比較自信,但也認為自己缺乏工作經驗。一般來說,通過信息渠道獲取的就業信息是比較雜亂的,畢業生需要對這些信息進行一個全面的篩選,選取對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榮臣則提出了科學篩選就業信息的方法:善于對比、掌握重點、了解透徹、適合自己等。
2.2在大學生就業信息網絡化建設方面的研究。目前學術界對大學生就業信息網絡建設的研究比較具體,成果較多。就業工作的信息化和就業信息網絡建設是根據高校自身要求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現狀所提出的,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寬就業工作發展空間,是目前開展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在理論界,關于這方面有很多的理論研究與案例研究。韓偉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體”的就業服務信息化平臺。高校、畢業生、用人單位和政府主管部門構成系統的四位,外部環境則是整個社會,共同作用于大學生就業這個整體。構建一個“四位一體”的系統服務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協助高校就業服務指導中心實現個性化服務,為學生、學校、用人單位、政府間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動平臺。余菜花等通過對河北省就業服務信息化的研究提出,雖然目前河北省的就業服務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有一些問題,比如在線招聘求職信息傳遞不暢、就業服務信息化水平地區差距大、勞務輸出管理問題突出、“就業服務網”建設落后、就業信息搜集缺乏主動性、加工深度不足、就業信息服務方式主動性不強、就業培訓信息化水平較低等,并給出了對策,如加大對經濟落后地區的就業服務信息化投人、統一規劃建設就業服務網、主動收集就業信息、提高就業信息質量、主動推送就業服務信息、科學構建勞動保障網站、大力發展在線培訓服務、培育企業化的大型在線勞動力市場等。
2.3在大學生就業信息與就業指導關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論界對信息與就業指導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學的李曉靜就分析了就業信息渠道與大學生就業信息的關系,為就業指導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經過研究,她認為,人際傳播渠道和互聯網若能滿足大學生的求職信息需求,將增強他們對自身的就業信心,而傳統媒體渠道的信息滿足,將增強他們對宏觀就業形勢的信心。但研究還發現,信息渠道的使用與滿足之間的差異性—使用各種信息渠道可能對大學生的求職信心產生負面作用。招聘會、中介等組織傳播方式并不能增強大學生的就業信心。湖南師范大學李權分析了大學畢業生就業信息獲得機制過程中的心理,他從大學畢業生就業信息獲得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著手,采用追蹤調查和電話訪問的手段,提出關于就業心理的四條假設,分別是:大學畢業生對整個就業形勢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學畢業生對個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學畢業生中普遍存在“讀書無用論”、大學畢業生對自己就業相關的個人因素認識不足,得出以下結論:大學畢業生對自己就業相關的個人因素認識不足、大學畢業生對職業穩定性認識不足,大多數贊成“先就業再擇業”。這些對大學畢業生心理的研究能夠促進各個層面在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上的發展。
3.從傳播學視角建立就業信息傳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討
3.1從傳播學的角度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提供一個新的視角,使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研究更加豐富。自從傳播學這門學科形成以來,無數位傳播學先輩們總結、提煉、發展了許許多多的傳播模式,從拉斯韋爾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紐科姆的對稱模式、韋斯特利—麥克萊恩的過程模式等,傳播模式逐漸完善、復雜,考慮到的因素也越來越多。多伊齊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種明顯功能:組織、啟發、預測和測量在不斷的研究中,傳播模式被許多行業引用,但是,從傳播學的角度出發,構建一個合理的就業信息傳播模式,卻很少為業界人士所使用。這可以使大家從多學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將大學生就業問題進行更加系統的整理,可以提高人們對這一問題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另外,大學生在就業過程無疑都會收集或者接收相關的就業信息,因此,構建一個就業信息的傳播模式將使信息更加具有實效性。同時,這也可以為解決就業問題提供一個不同的視角。
論文摘要:隨著高校教育體制的改革,大眾化教育的普及,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顯,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大學生就業問題變得更加復雜,特別是對貧困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進一步提升貧困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成為做好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關鍵。文章分析了新時期貧困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內涵及構成要素,提出了提升貧困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途徑。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不斷加速,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經成為一項現實而緊迫的社會問題,面對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其不僅直接關系到大學生就業與高校的生存和發展,更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創新高校貧困生就業工作,提高貧困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一、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內涵及構成要素
1.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內涵
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是指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戰勝競爭對手、找到適合才能發揮和實現自身價值的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即滿足社會和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的能力。
2.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構成要素
構成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要素包括知識結構、心理素質、表達能力、反應能力、氣質修養。其中,知識結構是基礎。只有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求職者才會顯得“有內涵”。心理素質是否過硬,已越來越成為“雙向選擇”成與敗的關鍵。自信成就了不少人,自卑也使不少人痛失良機。
二、新時期影響貧困大學生就業問題分析
1.外在原因
(1)大學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由于近幾年的高校擴招,高校規模在短短幾年內成倍增長,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享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大學生數量的增加,使大學生不再是稀缺人才,畢業生的質量出現了下滑的趨勢,大學生就業將會越來越難。2009年我國有611萬大學畢業生,比2008年增加52萬。此外,截止到2008年,尚有150萬已經畢業的大學生沒有找到工作,他們將和應屆畢業生一起尋找就業機會,這使得大學生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
(2)高校與社會供需結構性矛盾加劇。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具有轉型性和結構性的特點,大學生就業受供求總量、制度架構、個人就業意愿和行為、企業及其他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等眾多因素影響,而結構性供需矛盾這一因素尤為突出,這也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目前,盡管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和待業大學生人數逐年遞增,出現了大學生找工作難現象,但與之相對,社會上很多用人單位卻招聘不到急需的人才,屢屢出現“有工作無人干、有崗位無人去”的怪現象。
2.內在原因
(1)擇業觀念陳舊落后。很多大學畢業生認為大學畢業了就一定要去事業單位、行政機關,認為只有這樣才有依靠,對于所在工作城市的選擇也是存在著很大的誤區,大多數貧困生都有迫切改變家庭貧困落后狀況的需求,所以貧困生在選擇工作時,大多數學生認為要去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即使在一個小地方有再好的發展前途也不去。還有的學生家長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必須要找個離家很近的工作單位,方便了家長對學生的幫助,也助長了學生的依賴心理,缺乏面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缺乏自主創業的意識和精神。
(2)就業期望值過高。對于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畢業生來說,找到理想中的工作為最終目標。有的大學畢業生認為自己在校成績優異,很多貧困大學生在校期間有過勤工助學的工作經驗,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有著更高的期望和憧憬,他們希望一畢業就一定要找到一個非常好的單位,挑個容易做的事兒去干,還要工資高一點、待遇好一點,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而已。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導致許多自命不凡的大學生在其他學生已經紛紛就業的時候,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一部分畢業生好高騖遠,理想與現實脫鉤,過高地估計自己,沒畢業之前總是認為自己干什么都行,但往往實際能力卻不盡人意。
(3)資源相對匱乏。貧困生經濟的貧困使他們承擔了巨大的求學壓力,本應該和其他學生一樣享有同等發展的機會,但在大學,除了經濟條件外,貧困生還在許多方面無法和其他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比如由于家庭條件的不同,貧困生基本上沒自己的興趣愛好,在英語運用能力、電腦操作、手機使用、人際交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這些技能在現實的求職過程中都會發揮很大的作用,但這些技能的缺失又將使他們失去一些與同齡人競爭就業的機會。
(4)就業心理壓力大。大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和家庭,每個人的社會背景和家庭經濟條件不一樣,貧困生由于各種因素的局限性導致綜合素質低,從而在求職處于弱勢,又缺乏各方面鍛煉,興趣面窄,也無特長。一部分貧困生經歷了家庭貧苦的磨練,深知自己身上的責任,變壓力為動力,在校期間表現積極樂觀,對前途充滿信心,愿意到基層、到邊遠地方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遠大理想;而另一部分貧困生則由于家庭貧寒,使他們存在消極自卑心理,因為沒有經濟基礎,沒有廣大的社會關系網,在學校也沒有尚佳的表現,在強大的就業壓力面前顯得那么力不從心,不能正確的看待就業競爭。
三、新時期提升貧困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途徑
1.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期望值
大學生就業是一個社會問題。加強就業形勢與政策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學校應該通過各種形式,有針對性地進行就業政策的宣講和就業形勢的教育,引導貧困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開設專門的就業指導課,向貧困生們講清當前面臨的嚴峻就業形勢以及原因,讓學生學會如何就業,掌握技巧;引導學生樹立就業地區多元化的思想觀念,教育貧困生正確為自己定位,不能夠好高騖遠,要擺脫就業一定要在大城市的思想,應該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能夠發揮專業特長的工作崗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低工資及各類基層工作,引導并鼓勵貧困學生先就業、后擇業、再立業的觀念。
2.堅定理想信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在就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仍然有大部分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理想中的工作,這部分學生都能擺正心態,正確的給自己定位,并且始終認為只有德才兼備才會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事實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比方說,面臨畢業,可以選擇考研究生、考取國家公務員、參加事業單位考試、考取雙學位、還可以出國深造等等,同時也可響應國家號召,報名參軍報效祖國,到最需要大學生的基層、農村和西部去,當村官,還可以自主創業等等。只要改變就業觀念,就業崗位就在眼前。
3.培養綜合素質,提高求職競爭力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除了觀察大學生的在校表現外,也會看學生的綜合素質,僅靠單一的專業知識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要求,大學生要成為既懂專業基礎知識又通覽各方面知識的復合人才。因此,貧困生在校期間要認真學習,不斷優化和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積極參與各類校園文化活動,培養自身綜合能力,如語言表達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4.加強就業心理素質教育,破除心理障礙,提高就業競爭力
首先,根據貧困大學生的種種心態,結合他們的思想實際和接受能力,給予正確的引導,針對因就業方式改變、就業競爭激烈而給學生帶來的壓力、憂慮、恐懼等情緒,通過談話等形式的交流和溝通,及時關注他們的心理動態,要幫助他們做好心理疏導,建立克服困難的勇氣、提升抗挫折的能力。其次,教會學生如何對待壓力,讓他們明白壓力并非來自外部環境,而是自己施加給自己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壓力,以壓力激勵自己去積極進行就業選擇,以積極健康的心態迎接未來的挑戰。
參考文獻:
[1]管明清.當前高校貧困大學生就業問題及對策研究[J].管理觀察,2010,(28).
[2]馬遠.金融危機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問題及應對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9,(23).
[3]高凡茜.大學生就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8,(3)
[4]何海燕.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分析[J].教育與職業,2008,(3).
[5]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迫切性[EB/OL].lunwenda.com.
摘要:大學生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天之驕子,但自從1999中央政府做出擴招政策以后,高等院校的數量和在校生數量迅速增加。隨著大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加,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本文從大學生就業難的表現,一一淺析其原因,進而找出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
關鍵字:大學生;就業難
一、大學生就業難的表現
大學生就業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量的問題,即指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人數越來越高,即失業率越來越高。201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大約630萬,但就業人數卻非常低迷。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早在多年以前“大學擴招”的熱潮時就已埋下伏筆。著名教育學者楊東平先生的一份報告指出,我國2006年大學的招生人數是1999年的5倍,大學“膨脹”的速度過快,就業市場自然無法完全“消化”。另一個方面是質的問題,即大學生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滿意度越來越低。大學生難以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難以找到合適的薪酬待遇;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單位。
二、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成因
1.政府方面。
首先是我國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第三產業是大學生就業的主要渠道,但是我國的第三產業發展緩慢,使其吸收勞動力的數量偏低。當年高校擴招政策的預設前提應該是中國的發展對于技術型員工等“高端人才”的強大需求。但是,多年來我國的產業布局基本上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低端,勞動密集型企業居多,高端產業并沒有以大學擴招的速度發展,產業發展和人才供應之間出現了供求脫節。
其次是大學生就業政策不足。我國雖然制定了許多促進就業的法律,但針對大學生就業的立法尚為空白,因此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被歧視、被欺騙的現象仍然存在;另外,我國的大學生保障制度不健全,導致很多大學生寧愿失業,也不愿意去不發達地區工作;最后,我國國家政策缺乏統一的規劃性、可操作性以及激勵性。雖然政府針對大學生就業頒布了許多措施,但往往是臨時應急,問題嚴重時才制定的措施。加上就業政策的可操作性、激勵性不夠,導致有些政策效果不明顯,很難貫徹落實。
2.高校因素。
首先是高校的教育體系與勞動力市場體系嚴重脫節。在教學內容上普遍存在滯后現象,比如,教材陳舊,甚至十幾年沿用一本教材,[2]使大學生所學的知識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在教學方法上形式過于單一,傳統的灌輸模式使學生難以調動積極性,導致課堂注意力不集中,聽課效果差;在管理制度上過于強硬,嚴重限制了大學生的自主性和選擇性。
其次,就業指導不到位。例如,新浪網2007年北京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顯示“半年后失業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在校期間求職輔導不夠造成的”。 [3]國內高校從新生就開始進行職業生涯指導是最近一兩年才在少數地區少數學校開展的工作,而且大多只是兩三次集中的講座,根本沒有系統地、針對學生個體的個性化指導。所以不少大學生直到畢業還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適合干什么、能干什么。
3.用人單位因素。
首先是用人單位盲目提高用人標準。不規范的就業市場也是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一些用人單位盲目崇拜學歷以至于在招聘時提出很高的學歷要求,有些簡單勞動的一般性崗位也動輒要求碩士、博士等高學歷,造成了人力資本的浪費。這就加劇了大學生的就業難。
其次是用人的歧視、侵權行為。比如在面試時只招男不招女,身高要求在一定高度以上;還有部分地區的就業壟斷現象,特別是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招聘時明確要求本地戶口,對本地生和外地生差別對待;試用期過長或者試用期期限與勞動合同期限不一致、試用期不提供保險基金、拖延與大學生簽訂勞動合同的時間等等,這些不合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大學生的就業。
4.大學生個人因素。
首先是大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足。調查表明,用人單位最看重大學生素質中的前五個指標分別是:①專業知識與技藝;②敬業精神;③學習能力、潛在能力;④溝通協調能力;⑤基本的解決問題能力。[4]但是現實中,大學生綜合素質不高,重書本輕實踐,核心競爭力不強,人文素質不高,拈輕怕重,缺乏誠信意識。
其次是就業觀念錯位。在計劃經濟時代,大學生就業基本上是由國家“統、包、管”,每個學生畢業后都由國家安排工作。但現在大學生就業采取的是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的方式,大學生就業進入市場化。[5] 但是仍有大部分大學生沒有意識到這種變化,只想到國企和事業單位,到大城市或者沿海城市。
(三)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措施。
1.政府方面。
首先要大力促進經濟發展,增加整體就業崗位。供大于求是大學生就業難的本質,所以通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來提供比較充足的就業崗位是有效解決就業難問題的方法之一。所以我們要注重區域產業的協調發展,充分發揮第三產業主導作用,增加就業崗位。
其次,國家應該加大對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力度。一方面,國家應該對高等教育的規模進行適當的控制,適度增加招生的人數。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對各高校的專業進行相應調整,加大優勢專業的培養力度,對其他教育質量以及就業前景不是很好的專業,一是要采取各種措施提高教學質量,二是要撤消不具備培養條件的專業。
2.高校方面。
首先,高校應該以市場經濟為導向合理設置專業結構。各高校在設置專業時,應該以市場需要為導向,通過調查了解,預測未來一段時期內整個市場的人才需求及需求量,然后合理調整學科的專業結構,健全高校學科專業結構的設置機制,加強專業設置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從而才能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使大學生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其次,各高校要將就業指導納入正規的教學過程,加強就業指導力度。各高校應加強就業觀念引導,形成全員參與就業,全員促進就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專業教師的積極性,把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落實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理念。與此同時,除了讓學生參加實習鍛煉外,學校、老師應密切聯系用人單位,積極向用人單位推薦畢業生,形成全員參與就業,全員促進就業的良好局面。
3.用人單位方面。
用人單位應樹立正確的用人觀念。作為社會的一部分,用人單位應該明確自己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往往強調個人利益,而忽視了社會利益,從而導致他們在招聘員工時,往往只關注自己的經濟效益,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愿以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去培養新手。其實,大部分大學畢業生不僅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而且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只要經過短期培訓就可以勝任工作,且大有作為。所以,雇傭大學生不僅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另外,用人單位應該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杜絕歧視、侵權行為的發生,促進大學生就業。
4.大學生個人方面。
首先是大學生應該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完善自身素質,提升就業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是促進大學生盡快就業的重要條件。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作為現代大學生,我們不能僅僅學習僅限于自己專業的知識,我們還要加強各種能力的培養,如自學能力、交際能力、組織能力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就業。
其次是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根據市場的變化,根據自己的自身能力,客觀的評價自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有些大學生在工作中拈輕怕重,爭到報酬豐厚、環境宜人的地區去,由過去的“老三到”變為現在的“新三到”,從而不利于就業。所以我們要認清當前就業形勢,要認清自我,要找到自身與社會的切合點,鍥而不舍地付諸于實踐。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參考文獻:
[1]周超,當前高校教學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7,(5):58~60.
[2]牧歌:序(一).見熊文斌:《大學生就業支持系統的構建》,中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就業的現狀和就業價值取向,并結合當前形勢,提出改變就業價值觀成為大學生就業的關健,并給出加強大學生就業觀教育的引導策略。
2009年應屆畢業生達611萬,畢業人數創歷史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大學生就業問題日趨嚴峻。在新形勢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教育部將應屆畢業生就亞納入2009年工作要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啟動“2009年就業服務系列活動”,這一系列的舉措都將有效促進大學生就業。就此我們對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價值觀進行了分析,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在就業時的價值取向,要實現大學畢業生充分就業,就要引導畢業生主動地樹立符合當前就業形勢、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新的就業價值觀。
一、就業壓力形勢下的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1.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畢業生就業心理壓力大
2007年畢業生為478.97萬人,2008年畢業生559萬人,2009年應屆畢業生611萬,加上未就業的往屆生,畢業生就業壓力很大。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部分企業裁員也給畢業生心理增加了就業壓力。據新華網最新進行的2009年大學生就業形勢調查問卷網絡調查顯示,91.05%的人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就業難,5.33%的人認為就業形勢正常,而只有1.59%的人認為就業形勢較妖
2.就業供求仍有矛質,形勢依然嚴峻
高校的擴招使我國高等學校由精英教育模式進人到大眾化教育模式,2002年以后就業率逐年增加,但是增長幅度緩慢,整體就業率只有76.25%。雖然我國經濟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增長速度放慢,但是還是處在快速上升的發展階段,每年可增加就業崗位1000萬個,特別是高技能型實用人才分缺乏,但是在當前就業形勢下一些企業仍然找不到合適的人術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畢業生,相對于每年的社會用工需求,與社會的其他就業群體相比而言,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竟爭優勢,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應該不存在。但每年卻有25%左右的大學生不能及時就業,這其中大學生自身的就業觀念應該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目前就業壓力下大學生的就業價值取向和存在問題分析
1.大學生就業單位范圍擴大,但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仍然是首選
據新華網調查顯示當前畢業生在就業單位的選擇中,國有企業、政府部門、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的選擇的比例分別為24.16%, 19.93%. 16.33%, 14.29%,選擇合資企業、自主創業的人數最久所占比例分別為12.84%和7.35%。另一份網絡調查顯示選擇就業單位無所謂、國家單位、事業單位的比例分別是37.27%. 20.86%. 19.30% 2009年國家公務員報名通過審核的人數超過了105萬人,各職位平均競爭比例為78:1,為歷年來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最多的一次。以上數據顯示選擇穩定的國家機關或者事業單位仍然是畢業生就業的首選,但是我們可以欣慰地看到畢業生就業面已經慢慢地擴大。
2.大學生就業地區范圍擴大,但經濟發達地區仍為大學生首選
據新華網調查顯示,對于在校生來說,26.6%學生認為最理想的工作地點為北京,36.7%選擇上海,24.2%選擇廣州,12.5%選擇中小城市和基層。另一份網絡調查畢業生是否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發展,66.91%選擇是,而只有33.09%的人選擇否。經濟發達地區尤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讓剛走上社會的萃萃學子對其充滿了向往和期待。但是由于就業壓力的影響,一些畢業生不再把這些地區當作找工作的必須地,而是轉向了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區。
3.先就業,后擇業已成為大學生主流的擇業觀
據新華網調查顯示,畢業生的擇業觀念中選擇先就業后擇業的高達57.47%,而選擇一步到位有固定收人的只有29.68%,不就業繼續深造和自主創業分別為5.49%和7.36%。但是部分畢業生職業規劃缺乏,使大學生的就業難度增大,同時也影響畢業生的職業發展,且在就業選擇中易盲目而行。現在許多大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都遵循著先就業后擇業的指導原則,部分畢業生并沒有準確理解什么是先就業后擇業,而是盲目就業,即使找到工作,也是從興趣出發,往往對所面對的行業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估計不準,工作中會明顯缺少責任感,導致最后跳槽。由此可引起的問題是用人單位擔心為別人培養人術在招聘大學生時可能更趨于保銀。
4.大學生就業注重能力的發展
調查顯示,畢業生就業注重個人發展空間和公司發展前景分別占30.53%和27.09%,薪水和公司重視人才程度分別占18.45%和18.04%。大學生就業更注重就業后知識和能力的提高,這是畢業生就業后的愿景,他們也更加重視單位對自身技能的培養,希望得到學習深造、專業培訓和發展的機會,創造適合自己早日成才的環境。自由競爭的環境可以使大學生為自己選擇更好的環境,部分畢業生就業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但過高的期望值也給畢業生帶來更多的失落。就業中過多的挫折,會造成人才的失衡和浪費,也使畢業生官己為順利擇業設置了障礙。
5.大學生就業行為存在一定盲目性
部分大學生缺乏社會實踐鍛煉,獨立性不強,容易接受暗示,在困難和矛盾面前不知所措,不敢果斷地作出選擇和決定,在壓力下覺得還是從眾有把握。因而放棄目標、計劃和興趣愛好,甚至放棄了自己在就業競爭中的優勢方面,盲目地以眾人的選擇來作為自己的擇業標準,很少從實際出發,認真地分析主、客觀條件,做出合適的擇業選擇。就業價值觀模糊導致畢業生就業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最終導致就業行為的盲目性。
三、大學生就業價值觀教育與引導策略
在當前就業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價值觀問題是影響其就業的最根本原因。畢業生就業已不再是單方面的問題,它還會帶來許多其他社會問題。通過教育和引導,讓大學生樹立起適應就業形勢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就業價值觀對幫助大學畢業生實現充分就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1.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態度
企業認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在于調整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在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選擇上都有趨同現象。與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階段相適應,大學生應該樹立起大學生也是普通勞動者的理念,抱著大眾化教育時代的思維方式和觀念尋找工作崗位,進人就業市場。當前就業形勢嚴峻是大學生所不能改變的,只有調整自己的就業心態,在選擇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過度集中于一點,調整好就業心態,從而擴大自己的就業選擇面。
2.引導大學生提前做好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模糊與準備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就業市場的供需關系。從近幾年國內各大城市舉辦的大型人才交流會上看,大多數畢業生參加人才交流會就像趕集一樣,沒目標、沒準備,靠碰運氣,有意向沒信心,有信心卻準備不足,導致就業失敗。為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大學生在職業規劃中對個人職業愿景要有充分認識,在對企業用人需求足夠了解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專業水平、性格、氣質、心理素質、管理能力、個人需求等方面,對就業目標有更明確的認識。如果不清楚個人的職業愿景,或對企業的用人缺乏了解,就不會做出合理的職業選擇,也就難以真正適應企業的需要,即使已經就業,也會形成很高的流動率,成為一種“隱性失業”。
3.引導大學生樹立從基層做起的理念
由與經濟發展迅速。我國基層特別是西部地區、廣大農村還存在人才匾乏的現狀,蘊藏著較大的就業空間,大學生在基層還有廣闊的市場。政府為推動基層、西部發展,制定了許多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優惠政策。到基層去,從基層做起,是大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追求同國家與社會需要關系的一個最佳結合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迫切需要廣大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到西部、到農村去就業。高校畢業生在基層、在西部、在廣大農村可以獲得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大學生這種優秀的人力資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廣大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到西部、到農村就業,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且對于大學生自己人生價值的實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
大學生創業因為缺乏資金的支持而使創業熱情不高。創業給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企業管理、商業規劃、經營活動等,畢業生要創業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是注重企業管理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主動學習帳務財務、金融、稅收及相關法律知識,培養良好的管理才能。二是培養良好的創業素質,創業大學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自信心、堅強的意志,調節狀態,善于調控情緒,保持樂觀心態。三是培養良好的文化素質,包括思想道德、專業技能、人文知識和思維方式等。
關鍵詞:城市化 農村 大學生 就業。
當前,在城市化過程中出現一些社會問題,例如農村大學生的就業難,盡管這只是眾多社會問題的微小組成部分,但由于農村學生占了全國大學生的 15% ~ 17%,且他們屬典型的社會弱勢群體,這一問題廣受社會關注。
一、城市化對農村大學生的影響。
積極影響方面。國家推進城市化進程的初衷是好的,不能因為在城市化進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就去否定城市化的意義和有利影響。盡管目前農村大學生比例有所下降,但這不能掩蓋城市化帶給他們的利益與好處。首先,在經濟上城市化能大量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從而改善地區產業結構,帶動農村發展,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提高區域整體發展水平,增加農民收入,農村大學生也受益于父輩兄長的收入增長。當前,許多農村大學生在考上大學后不愿意放棄農村戶口,也說明了在經濟上的受益。其次,在觀念上,之前由于生產力水平較為落后,交通與信息不發達,農村與外界交往不多,意識上相對比較滯后。隨著城市化的進展,城鄉交流的增多,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漸完善,農村人的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也使農村大學生視野更加開闊,觀念得到改變。再次,在教育機會上,城市化集中了更多的教育資源,可以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機會。在高校擴招的情況下,農村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比以往大大增多,而不必像以往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一樣去競爭。顯然,農村大學生比例下降,并非是由高等教育對農村大學生的主動排斥而造成的。
消極影響方面。首先是農村基礎教育力量弱化導致農村大學生先天不足。城鄉之間的生活環境和辦學條件的差異、農村教育經費短缺、農村交通不便與信息落后,使眾多農村優秀教師流向城市,影響農村的基礎教育成效,導致農村大學生與城市大學生無法公平競爭。政府部門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重視教育公平的社會意義,近年來招聘了一些優秀師資充實到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其次是教育成本的增加使農村大學生負擔沉重。理想的城市化應當有節約資源、提高效率、減少成本的功能,但當前相對農村收入而言,高等教育成本過大,許多農村大學生舉債讀書,更有學生家庭因此返貧,從而產生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潮。再次是不盡合理的城市化導致就業困難。大學生就業難,農村大學生的就業更難。城市化導致人口過度集中,競爭過于激烈,相對于教育成本的高投入,農村大學生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他們往往在城市難以找到好工作,而回到農村也找不到合適的崗位,存在就業無門的尷尬。
二、農村大學生就業難的基本表征。
在就業難的大背景下,社會資源成為大學生謀取職業的重要因素之一,“關系”對大學生就業具有重大影響是個不爭的事實,某種程度上,“關系”的作用甚至超出了個人能力本身。由此,大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去追求就業也無可厚非。對于農村大學生而言,他們的社會資源主要分布在農村,大多是處于社會底層的農民,社會影響力小。社會資源的缺乏,直接導致農村大學生比城市大學生的就業更為困難。
由于人才供過于求,招聘單位的用人自主權被過度強化,導致了就業歧視的蔓延與不可遏止,整體的公平就業環境并不理想。農村大學生由于處在一個相對較弱的地位,更容易成為就業歧視的對象。一些招聘單位出于福利方面考慮,擔心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不愿意聘用農村大學生,從而使不少農村學生在同等條件下喪失機會。例如筆者所在學校曾有一名農村女學生到一家民辦學校求職,她的各方面條件都不錯,在用人單位最終決定人選時卻落選了,原因是校長擔心她生活壓力大而影響工作,并且覺得農村孩子綜合素質不如城市孩子。
農村大學生的就業難還表現在他們的競爭力不強。現在用人單位招聘大學生除了看專業成績外,更看重綜合能力。與城市大學生相比,農村大學生的綜合能力處于一個較弱的水平。他們在社會活動經驗、組織能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文藝特長方面,往往不如城市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較弱。以前,用人單位會基于農村大學生能吃苦而優先錄用,但目前他們的吃苦優勢已不復存在。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而農村大學生是需要加強心理關注的重要群體之一。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求學,農村大學生對校園里的一切都變得更加敏感,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大。不論是從家庭還是自身因素來考慮,農村大學生都把考上大學、在城市就業作為自己告別貧困的最好機會,一心要跳出農門。由于考慮到教育的投入與產出比,考慮到農村鄉親的評價,他們往往不愿意下基層,不愿意到邊遠地區就業; 而在城市就業,論文格式又明顯感受到城市對自己的排斥,從而導致農村大學生在就業時患得患失、心理脆弱。
三、農村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
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并采取了各種措施促進大學生就業。例如大學生村官制度、農村教師特崗計劃等,以此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就業,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難以根本解決農村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現行的戶籍制度與城鄉二元結構管理,是農村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從戶籍制度來講,由于戶口的限制,農村生源大學生在城市就業受到限制較多。當前,國家在努力營造公平就業環境,但是相當部分的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編制考試,都對非本地生源學生進行了限制。從城鄉二元結構管理來看,由于這個制度的存在,城鄉之間的教育投入差距巨大。農村基礎教育投入薄弱,導致學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基礎教育,基礎沒打好潛力就有限,他們在就業競爭中必然處于劣勢地位。
農村大學生作為社會弱勢群體之一,本應受到眷顧與關懷,得到社會支持。現實生活中,也許他們中有人能得到社會慈善人士的捐助,但很難從好心人處得到一份工作。無處不在的就業歧視,缺乏公平的就業環境,限制了農村大學生的就業。農村出身、素質不高、不善溝通、心理素質不良、工作能力不強、缺乏文藝才能、家庭負擔較重,種種合理的不合理的借口都能成為用人單位拒絕錄用他們的理由。考察當前的就業歧視狀況,他們是就業歧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他們在遭遇到各種歧視后往往求告無門,或者沒有時間、資金、精力去維權,輿論監督媒體也因新聞價值不高而缺乏監督的積極性,從而使農村大學生在求職擇業中的處境更加艱難。
作為人才培養的實施機構,高校在培養人才過程中存在批量培養的弊端,即不論是農村學生還是城市學生,都按照統一的培養目標進行培養與教育,導致農村學生不能將自己的就業目標與城市學生合理區分。由于農村學生就業資源的缺乏,在求職競爭中又無法與城市學生抗衡,從而處于競爭劣勢。從高校的就業指導來看,大多數高校都建立了就業指導中心,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進行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育。但是,在就業指導過程中,針對農村特點開展的工作還不多,這也導致了他們回農村就業的意識不強,從而影響就業。
2010 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為 5919 元,而培養一名大學生至少需要 50000 元,獨生子女家庭尚需要全家 5 年經濟收入來支持,更不必提多子女家庭的教育負擔了。我國東部農村與西部農村存在巨大差距,西部農村家庭收入遠遠低于平均值。與收入相比,他們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是筆巨額資金,所以家長必定會追求合理的投入產出比,對子女抱以很高期望,希望子女畢業后能在城市里立足。另一方面,他們又很難提供必要的社會資源為子女就業提供適當幫助。兩者之間的矛盾,導致了農村大學生就業中的無所適從,既要頂著社會的壓力,又要頂著父母的壓力。
不可否認,有相當多的農村大學生素質非常突出,社會上各行各業的骨干人員有相當部分是農村出身。但從整體而言,由于先天基礎與后天學習環境不良,農村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確實有弱化現象,不論是基礎知識還是工作技能,與城市學生相比確實出現一定差距。從擇業觀來看,農村大學生相對來講比較落后、陳舊。他們認為自己好不容易走出農門,即使不當國家干部,也要成為坐辦公室的白領,普遍偏向于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想留在城市發展而不愿意回到熟悉的農村。城市大學生的擇業觀相對比較新,對自身的分析比較透徹,職業目標比較明晰,因此就業前景也較好。擇業觀的差別,成為農村大學生失業或就業質量不高的重要因素。
四、農村大學生就業難的救濟途徑
面對就業難,光去抱怨政策失效、社會不公是無濟于事的。我們探究這個問題,分析這個問題的表現與成因,是要通過理性的思考,來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國家與社會的救濟。農村大學生就業難首先是個社會問題,在支付高額教育投入之后不能順利實現就業,已經在農村地區造成不良影響,導致農村大學生比例日趨降低。“知識改變命運”是中華民族經過千百年考驗的教育理念,我國農村人口占到全國人口的 56%,讓這么龐大的一個群體喪失對教育的信心,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這必將直接影響國家的發展與振興。農村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源分配的不合理,國家有義務按照公平正義的原則,統籌解決物質資源、社會資源的再分配,不僅應該為他們提供公平的就業環境,而且應該針對其弱勢地位給予適當照顧,引導他們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促進順利就業。從社會層面而言,新聞媒體要從輿論上營造對農村大學生有利的環境,加強對這個群體的關注。同時,對就業形勢與就業政策進行輿論引導,使農村社會對大學生就業難有更清晰的認識,逐漸增強寬容度,為農村大學生就業提供輕松的輿論氛圍。社會公眾也應該轉變對農村大學生的看法,關心農村大學生的就業,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鍛煉與就業機會。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將更多的目光投向農村大學生,因為他們身上有很多優點是處于創業初期的企業所迫切需要的。
高校與家庭的救濟。農村大學生就業難現象與高校擴招有一定聯系,飽受爭議的高校擴招應當適可而止,將工作重點從量的擴大轉到質的提升方面來。對于農村大學生,高校應當從各個方面給予特殊幫助。例如為他們提供各種勤工助學活動,培養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 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類學生社團組織和各種比賽,培養特長愛好,鍛煉社交能力; 改進對農村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引導他們確定適當的就業目標,克服就業心理障礙; 加強創業教育,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就業競爭力等等。相當部分農村大學生在城市里生活得并不容易,但仍然愿意在城市里待著,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家庭。家庭的寬容是最大的救濟,在子女選報專業時,家長應該將目光轉向農村,選擇適合在農村發展的專業。
當前,國家非常重視農村工作,農村也迫切需要各種知識型、技能型人才,農村的就業市場非常大。到 2020 年,中國的城市人口預計將達到 60%,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與其在城市掙扎不如在農村馳騁。在子女畢業就業時,家長應合理降低對子女的要求,改變功利、短視的思想行為。應形成新的觀念,即高等教育對子女綜合素質提高起重要作用,即使畢業后回鄉創業,也會有更多的發展潛力,會帶來更大的更長期的回報。農村大學生的自我救濟。就業問題從宏觀上來講是社會問題,但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學生個人。無論是政府、社會的救濟還是高校、家庭的支持,其影響畢竟是緩慢的、有限的,只有個人的自我救濟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救濟之路。針對就業難,農村大學生應當加強自我反省,及時調適自己。
一是增強自身綜合素質,廣泛涉獵相關學科的知識,注重實踐能力培養。同時,注重自身修養,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質,爭取在大學期間培養一項文體技能,縮小與城市學生的差距。
二是主動鍛煉吃苦耐勞品質。農村大學生的吃苦精神好、抗挫折能力較強等特征,是他們在就業過程中的優勢所在,一些用人單位也欣賞農村大學生踏實認真的精神,愿意優先聘用農村畢業生。因此,要充分發揮這個優勢,贏得用人單位青睞。
三是主動了解農村人才需求情況和經濟發展形勢,在校期間多學習一些就業技能,多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就業、創業講座,為以后的就業或創業打下基礎。國家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創業機會很多,學習一些創業知識很有必要,盡管創業艱辛但前景美好。四是要積極轉變就業觀念,在白熱化的人才大戰中,農村大學生不應再拘泥于傳統的就業模式,也不必將目光盯在有限的城市就業崗位,而應當將就業目標從城市拓展到廣闊的城鄉,走進農村,走出一條全新的就業之路。
參考文獻
1. 高文: 《鼓勵 農 村 大 學 生 回 鄉 就 業》,《農 民 日 報》,2009 年 3 月 12 日。
2. 李海珍: 《關于西部農村大學 生 就 業 困 境 的 思考》,《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8 年第 3 期。
3. 胡麗、王愛華: 《農村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解析》,《職業教育研究》,2010 年第 10 期。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原因;對策
近年來,在中國整體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大學生就業不僅影響到每一位大學生的自我生存和發展,關系到千萬家庭的切身利益,更直接影響到到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安定和諧。
一、大學生就業現狀: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持續嚴峻
中國自1999年至今延續高等教育擴招政策,我國高校畢業生從2001年的115萬,到2011年的650余萬,十年時間增加了465%,加之就業市場對高校畢業生的吸納能力下降,使得大學生就業市場供需矛盾進一步激化,各地舉辦的各類招聘會總是人滿為患,公務員考試炙手可熱,出現幾十人、幾百人甚至數千人競聘一個崗位的情況。同時,社會中還積存了大量大學生待業人員。一些學生遭遇多次求職受挫之后,容易引發焦慮、自卑、失落、懷疑等消極情緒,大學生這一高學歷群體的就業問題若得不到及時妥善地控制,不僅意味著中國高學歷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更會對中國高等教育事業乃至整個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二、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1.就業市場供需矛盾。近年來的經濟產業結構調整使得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比例下降,社會就業總量增加不足;傳統接收大學畢業生的主渠道為政府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而行政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人員大量精簡,國有企業改制和產業結構調整,分流出大量下崗失業人員,大量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到城鎮,需就業人員大量增加,社會發展總需求不足,社會整體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同時,高校擴招使供需矛盾加大。我國從1999年開始了大規模的高校擴招,大學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大學畢業生人數急劇增加,200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已達到115萬人,而到2011年高校畢業生猛增到650余萬人,預計今后三年內畢業生數量還將以每年50萬的速度增長,高校畢業生供過于求。
2.高等教育改革不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學校在制定大學生教育發展規劃、辦學思路時,市場意識不強,表現在:第一,專業課程設置錯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新產業、新崗位層出不窮,但大學的專業設置和調整十分滯后,致使畢業生就業后難以適應工作需求;一些院校盲目設置熱門專業,導致專業結構不合理;不少院校專業劃分過細,學科門類狹窄,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落后,培養出的學生沒有競爭優勢。第二,社會實踐不足導致知識轉化率低。學生在大學側重于理論知識學習,實際操作機會不多,加上高校和企業聯系不夠,學生企業實習機會不足,未來工作中所需要的實際操作能力達不到工作崗位要求,知識轉化率低。第三,就業指導滯后。我國高校目前基本都開設了大學生就業指導課,但還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內容常常限定于介紹就業形式,傳授求職技巧、面試技巧,聯系用人單位和推薦學生,缺乏對大學生就業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引導,難以適應變化多端的就業形勢。
3.畢業生擇業觀念和能力素質不適應社會需求。第一,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理念仍存在一些偏差。存在“一步到位”“寧要東部一張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等思想,熱衷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及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不愿到基層艱苦地區就業,就業期望值過高,容易遭受挫折。第二,大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缺失。主要反映在知識結構不健全,專業知識不系統、不扎實,科研、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低,缺乏一專多能的水平等方面。另外,一部分大學生存在著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如缺乏艱苦創業精神,挫折承受力差,與人合作與溝通方面存在障礙,盲從和依賴心理普遍存在等。第三,擇業能力水平不高。缺乏對自我客觀、系統、科學的認識,常出現高估或低估自己能力的現象。職業規劃能力比較欠缺,不了解自己想要進入的單位情況,不能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點和興趣作出決定和計劃。
4.用人單位選材存在誤區。一些用人單位條件過于苛刻,選人要全才、通才,各科都要優秀,結果高能低用,造成被錄用人員不安心工作,有機會就跳槽,雙方都造成損失,人為地造成就業難。一些單位存在過分看重經驗、過分關注文憑、性別歧視等問題。
以上多種原因造成了畢業生就業難和就業率不高的現狀。
三、大學生就業對策分析
1.切實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第一,發展經濟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政府應努力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大力加快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提供更多的高學歷人才就業崗位。同時,第三產業是吸收大學生就業的主要渠道,政府應加強政策引導,大力扶持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第二,完善就業市場體系。出臺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消除就業歧視;深化人事、戶籍等有關制度改革,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引導規范就業市場,逐步把畢業生的工作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第三,國家采取有力的宏觀調控舉措,以行政、經濟等手段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鼓勵大學生在西部等基層、邊遠地區就業,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同時,政府也應做好高校畢業生失業保障和培訓工作。
2.加強高校教育教學改革。一方面高校應根據市場需求,合理調整學科結構和專業設置,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減少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學校和專業的招生數量,直至停止招生。將招生與就業結合起來,科學決策辦學規模和培養規格,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另一方面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為目標,形成以學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復合型創新性人才。同時,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將就業指導工作貫穿于大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質和職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為畢業生提供針對性、專業性、系統性的就業信息服務和就業幫助。
3.用人單位轉變用人觀念。一方面,用人單位要進一步轉變思想,樹立科學的人才觀,要改變唯經驗論、唯文憑論的做法,還要糾正性別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見,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有長遠的人才戰略眼光,做到不拘一格招攬人才,實現企業與人才的雙贏。另一方面用人單位也要與學校加強溝通聯系,了解學校學科特色和人才特性,通過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寒暑假實習基地,大學生見習實習等方式,既為單位考察招攬人才,也為大學生就業作出貢獻。
論文摘要: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給學校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讓大學生充分、全面、安心、滿意就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認為以大學生的就業實際、自身因素、社會經濟發展和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為切入點.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途徑之一。因此,加強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實現畢業生就業,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上說:“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就業的不利影響還沒有消除,如果說今年是我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復雜的一年,整個宏觀層面就業形勢就很嚴峻。那么,明年的畢業生人數630萬人,再加上往屆沒有實現就業的,需要就業的畢業生數量之大可想而知。”觸目驚心的數字,使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也成為高校辦學、治學的突出問題。如何加強就業指導工作,尤其是加強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十分重要和緊迫。
一、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一)社會、學校的原因。
1.高校擴招,導致畢業生總量壓力增加。高校畢業生從2006年的4l3萬人增至2009年61l萬人,到2010年的630萬人。畢業人數的急劇增加,使就業競爭日趨激烈。
2.國際金融危機正加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從發達國家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蔓延,對我國就業影響更加明顯。2010年高校630萬畢業生,加上歷年未就業人員,超過700萬的畢業生需要解決就業問題。可以說,在全球金融危機下找工作,是社會對“80后”這代人的又一次考驗。
(二)大學生的主觀原因
1.擇業觀念存在偏差。大學生的擇業觀和成才觀滯后于就業體制改革,擇業期望值過高,畢業生大多選擇在東部沿海等中心城市就業.對急需人才的基層、西部欠發達地區和偏遠山區卻少人問津;向往機關、事業單位,很少人考慮民營企業,更少人考慮自主創業。2008年的《中國人才發展報告No.5》顯示,大學生創業比例不到畢業生總數的1%。
2.就業能力差。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學習成績優良,而實踐能力、團隊精神、心理素質等十分欠缺,擇業時很難讓用人單位滿意。
3.就業心理脆弱。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畢業生持有不同的就業心態,很多畢業生存在自我認識過高、理想脫離實際、心理封閉、害怕困難等問題,對困難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弱;協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差;自卑感強,缺乏自信,與人交流、溝通存在障礙,等等。
4.精神追求欠缺。現在的畢業生是“80后”,且獨生子女較多,從小物質生活豐富,但精神上較脆弱,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很不完善,精神信仰匱乏,缺乏艱苦奮斗的心理準備,往往一遇到困難就畏縮退卻。
5.缺乏職業道德,誠信意識薄弱。一些畢業生對職業的選擇具有強烈的功利性目的,對個人的發展考慮過多,不能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和社會、奉獻與索取的關系,缺乏誠信意識,違約離職、頻繁跳槽現象普遍,影響了用人單位的接收計劃。
大學生就業難的形勢,給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讓大學生充分、全面、安心、滿意地就業。成為當前的一項重要課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有效途徑。就業指導工作的重點應根據新形勢發展進行轉移,就業指導必須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靈魂地位,把就業教育融于平時的思想教育中,作為大學生教育全過程的系統工程來進行。
二、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發展,根據學生的就業實際、切身利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提高大學生的思想素質的最好時機,而且是根本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以涉及學生利益的就業指導作為新的工作重點,是思想教育突出人性化的具體體現,是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工程。我們要緊緊把握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新動態、新特點、新需求,將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細、做實,才能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作用。
目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存以下在問題。
(一)對就業指導內涵認識不足。
就業指導部門承擔著提高大學生就業率的壓力,就業指導工作強調服務功能,重視就業指導的實用性,主要將力量集中于搜集就業信息、為學生咨詢就業政策、組織學生參加用人單位的供需見面會或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等工作,卻忽視了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對學生進行正確人生觀、擇業觀、就業觀、職業生涯的規劃教育、價值取向的引導、職業判斷和選擇能力的培養及職業道德教育等方面著力較少,造成大學生求職障礙的思想問題和職業價值觀問題沒有解決。
(二)就業指導工作定位不準。
就業指導往往定位于“就業”指導,對即將畢業的學生才進行就業教育,未畢業的學生“事不關己”,出現就業教育工作“前松后緊”的局面,影響就業指導工作的效果。
(三)就業指導人員相對不足、渠道單一。
就業指導工作只靠職能部門、部分學生工作人員及個別教師參與,不能引起各層面的人對就業問題的高度關注,由于人手不足,難免出現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就業信息多,就業觀念教育少;講普遍性問題多,解決思想疑惑少;介紹方針政策多,敬業精神培育少;學生盲目就業的多,深思熟慮的少等現象。
毫無疑問,大學生在就業環境中所暴露出來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的問題,與當前高校忽視大學生在就業問題上的思想教育息息相關。
三、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強就業形勢政策教育。
加強畢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強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教育,積極宣傳國家和各地區的就業政策,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和理解國家的就業政策.了解當前就業形勢,充分做好面對現實、面對困難的思想準備,要繼續利用講座、論壇、網絡、新聞宣傳媒體等多種方式,堅持正面教育,宣傳畢業生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的先進典型.動員更多的畢業生到基層和農村去,在校園中形成到基層就業光榮的輿論導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積極做好“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教師特崗計劃”等工作。新出臺的征兵政策的征兵對象主體傾斜于大學生,鼓勵更多的畢業生為國防建設作貢獻。廣東省為吸引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工作。自2009年起,每年招募1600名高校畢業生參加“三支一扶”服務,制定了《廣東省選聘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任職工作實施意見》;為鼓勵畢業生走創業之路,2009年至2011年,重點扶持400個高校畢業生創業項目,為2000名有創業意向的高校畢業生提供系統的創業輔導,組織6萬名高校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一系列大學生就業政策積極引導和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自主創業,走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成長道路。
(二)加強大學生就業理念教育。
我認為,要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不能只抓就業環節,而必須從學生入學教育開始,把大學生就業教育的內容滲透到新生軍政教育、形勢教育課和專業課教學中,滲透到學生活動和校園文化生活中,滲透到社會實踐和實習中,引導學生從確立職業發展目標起步,注重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培養,使學生認識到綜合素質在今后就業和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增強其危機感和緊迫感,使學生能對照自己,培養和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在新的就業環境和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合在就業指導中全程為學生服務,要將涉及學生切身利益的就業作為思想教育新的著力點。改變思想教育脫離學生實際的弊端,發揮思想教育主渠道作用,使思想教育工作貼近學生實際,針對學生所關注的就業問題,注重對學生開展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成功觀教育,突出吃苦耐勞精神、社會責任感、服務意-in、創新意識、團隊精神的培養,確立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相互尊重的職業道德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勢利導。教育和激勵學生自強不息,樹立追求先進科學知識、做合格人才的成才觀,鼓勵他們要憑借自身的優良素質參與公平競爭.從容選擇自己的用武之地,成為國家有用之才。教育畢業生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正確評價自己,把自己的理想與國家、社會的需求結合起來,不要把收入高低作為評價職業好壞的唯一標準。職業是無貴賤的,正所謂“行行出狀元”,一個人無論職務高低,能力大小,學歷深淺,工作性質如何,只要努力工作,就會在對社會的貢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就能從就業“寒冬”中突圍而出
(三)創新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