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村干部三年出納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當前群眾反映的主要問題:一是管理制度執行不力。有的村社根本就未建立與財務相關的管理制度;有的民主理財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的雖有制度,但執行不力,制度形同虛設。二是監督糾正乏力。不少鄉鎮缺乏專門監督機構對村社財務進行監督檢查;有的鄉鎮雖有監督機構,但卻未認真履行職能,更缺乏保證工作正常運行的相關制度,甚至對有的村社五六年未進行過審計檢查。三是收支項目混亂。有的收支項目不按規定設置,或隨意設項攤派集資,有的項目應收卻未收足,有的項目又出現重復收費。四是會計帳目混亂。多數村社沒有成型的帳簿,記帳方式五花八門,有的半年甚至隔年做帳,極為混亂;有的單據無經手人、證明人、審批人,或以白條入帳;有的記帳單據散失,無據可查。五是財務人員素質低。絕大部份村社財會人員,未受過專業知識培訓,不懂財務管理的基本知識;有的村社無專人管理財務,村支書當家管錢管帳,既是財務審批人,又是會計、出納,一人獨攬,一個口袋裝票子,一個口袋裝條子。
如何解決好目前村社財務管理存在的熱點問題?
我區平昌縣采取建立村級財經組和鄉鎮財經辦的管理體制,是一個對癥下藥的好辦法。貴刊第2期作了概略報道。現將他們的具體作法,再作進一步論述。
一、建立新的管理機制一是工作機制。
鄉鎮財經辦按“五統一”、“四不變”的原則運行。五統一,即:統一辦公,統一調度使用人員,統一收取解繳稅費,統一規劃組織培植財源,統一按性質及用途使用資金。四不變,即:機構不變,職責不變,資金性質及用途不變,供給關系不變。鄉鎮財經辦在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工作,業務受上級主管部門指導。村財經組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領導下工作,業務受鄉鎮財經辦指導。在帳務體系設置上,鄉鎮財經辦共設置總預算會計帳、稅費征解會計帳、單位預算會計帳和集體經濟會計帳,并在同一銀行(信用社)開設存款帳戶。村級財經組按代收稅費與本級收支分別設帳的原則,設稅費征解會計帳,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帳,“兩工”(義務工、積累工)使用帳。
二是崗位設置。
鄉鎮財經辦設置11個崗位,主任1人,由鄉鎮長兼任,副主任2人,分別由鄉鎮財政所長、農經站長兼任,設總預算會計、征解會計、單位預算會計、集體經濟會計、統計員、總出納員各1人,稅收征管員兩人。除稅收征管員由上級地稅部門確定外,其余崗位人選,均由鄉鎮黨委、政府征求上級財政、農業主管部門的意見后確定,并根據財經辦副主任德才素質和業務水平,確定其第一副主任,主持財經辦日常工作。財經辦的總預算會計、征解會計、單位預算會計,由財政人員擔任,集體經濟會計、統計員、總出納員,由農經人員擔任。鄉鎮財經辦人員編制除主任外,一律按鄉鎮總人口確定,1.5萬人以下的鄉鎮8人,1.5萬人至2萬人的鄉鎮9人,2萬人以上的鄉鎮10人,其人員編制少于崗位設置的,實行兼職。鄉鎮財政所、農經站人員,按照“定崗定責、公平競爭”的原則擇優上崗,其余富余人員,一律按有關規定合理分流。村財經組設組長1人,由村主任兼任,會計、統計及稅收代征員1人,由村文書兼任,出納員1人,由其他村干部兼任。村財經審查監督組設組長1人,由村黨支部書記兼任,各農業社社長和村民代表為成員,其村民代表不得少于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一。村財經組和村財經審查監督組成員,由村黨支部報鄉鎮黨委、政府審批確認。村財經組成員一律兼職兼薪;村財經審查監督組成員,原則上不實行兼職兼薪,以利監督管理,但對其中的村民代表實行誤工定額補助辦法,列入村級財務預算支出。
三是監督機制。
鄉鎮財經辦帳務,除接受各自主管部門內審外,還必須接受審計、統計部門的監督。村財經組,除接受鄉鎮財經辦的審查監督外,還要接受村財經審查監督組的監督,并定期向群眾公布帳務,接受群眾監督。同時,還相應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以規范和協調財經辦和村財經組工作。特別是村級財經組建立后,村級財權有所擴大,為防止貪污、挪用國家、集體資金,相應建立了票據管理、稅費解繳、村社干部財產抵押上崗制度,切實規范工作程序和工作行為。
四是激勵機制。
以前村級只有事權,沒有財權。財務管理改革后,統一了事權和財權,調動了村干部的積極性。對村干部實行基礎、職務、績效結構工資制,其績效工資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同時實行兼職兼薪,多勞多得,以激發村干部的工作熱情。對村干部還實行離職保障制度,任期滿三年的,可享受離職保障金,以解除村干部后顧之憂。
調整鄉村利益格局要充分發揮鄉鎮和村級兩個積極性,必須重點把握兩點:(1)有利于鄉鎮財政增收。鄉鎮財經辦統一收取稅費后,分別按資金性質入庫,統一調度資金,以杜絕稅費漏征。(2)村上應得的利益必須歸村,使其得到實惠。一是村上的集體經濟收入,不允許鄉鎮平調或提成;二是當年新增生豬屠宰稅和農業特產稅,按70%返還給村;三是按比例計付稅收代征手續費。農業稅按0.5%,農業特產稅、工商稅和其他稅收按1.5%計付;四是按比例提取代收鄉鎮統籌等手續費。鄉鎮統籌按3%提取,“兩金”按1.5%提取,代收款、以資代勞款按6%提取;除此之外的其它手續費,均由鄉鎮財經辦按照體制要求,統一提取撥付,村級一律不得自行提取。
提高了干部素質
要鞏固村級財務改革成果,認真執行改革后的村級財經管理制度,使之健康運轉,關鍵在于提高基層干部素質。一是認真實行鄉鎮及村級干部推選制,這是建立鄉鎮、村級財經制度的重要前提。要配好鄉鎮財經辦、村級財經組和財經審查監督組的班子,必須按德才兼備的原則,搞好鄉鎮長和村干部的推選,把思想政治好、業務能力強、作風正派、群眾真正信任的同志,選撥到鄉鎮長和村干部崗位上來,以確保農村財經工作的順利開展。有了健全較好的領導班子,才能徹底理清村與鄉鎮之間、村與社之間、村與農戶之間的經濟關系,摸清鄉鎮財政所、農經站和村委會的債權債務。至于村級財務改革前的債權債務,應明確責任,由財政所、農經站和村社,各自逐步消化,涉及經濟問題的干部,必須按有關法規進行處理。二是搞好業務培訓。由縣委組織部牽頭,以縣財政局、地稅局、農業局為主,首先對建立村級財經工作組成員進行系統培訓,然后分兩批對鄉鎮財經辦和村財經組成員、村財經組會計(文書)進行業務培訓。今后對村財經組會計,還將進一步組織業務培訓,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并按
《會計法》和《四川省會計管理條例》的規定,納入財政部門統一管理。
初見成效
建立村級財經組,實行村級財務預決算制度,是農村財經管理體制的一項重大改革。它對擴大農村基層民主,轉變鄉鎮工作方式,調動村級組織和村社干部積極性,落實“村務公開,民主監督”,改善黨群關系,以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到1998年11月底,該縣60個鄉鎮財經辦,448個村財經組和村財經審查監督組,已相繼全部建立,并正式運行。從目前情況看,工作開展和機制運行較為順利,并初見成效。(一)理順了財務關系,增強了財務透明度。
一是清理債權債務及其它財務關系。全縣共清出往來款項1.8億元,并具體制定了清結規劃。二是建立了兩套較為科學合理的帳務體系,明確劃分上交鄉鎮資金和村級的應得利益,相應制定了農戶稅費結算三聯單(征收聯、記帳聯、農戶對帳聯),及時進行稅費結算。三是收支業務,堅持“一個口子進,一個漏斗出,一支筆審批”,出納與會計分設,錢帳分管,農民負擔核算分開,村級財務公開,從而改變了以往“一人當家”的包包帳,頗受農民歡迎。
(二)方便了群眾,減輕了農民負擔。
農戶可以隨時到財經組辦理結算業務,既不耽誤農時,又不會出錯亂,群眾深感方便。村上有了一定的財力,可以抵御農村小范圍的自然災害,也可以幫助特困戶、受災戶安排生活,發展生產。駟馬鎮龍臺村對5戶特困戶的農業稅全減,并用村級資金戶平購買200斤碳氨發展生產。該縣有30個村拿出73萬元資金,興辦竹木器及農副產品加工等村辦企業,以增加村級收入,逐步消化村社歷史債務,減輕農民負擔。
(三)防止了稅費流失,增加了財政收入。
村社干部對稅源增減變化情況心中有數,一有稅源即可隨時征收。特別是對全家外出務工,土地轉移承包,由誰承擔稅費,何時回家,都能掌握情況,隨到隨收。對走鄉串戶搞個體經營的商販,切實加強了納稅監督,堵住了稅費流失。通過上述措施,防止了稅收流失,相應增加了財政收入,該縣元山、蘭草兩區去年稅費任務完成較好,居全縣一、二位,并清回歷年尾欠達470余萬元,其中收回全家外出務工農戶歷年欠稅欠費12萬元。
(四)調動了村社干部當家理財的積極性。
過去村社干部工資由鄉鎮發給,對生產發展如何,收入完成多少,都無直接利害關系,致使村上無財力,實為一個空架子。建立村級財經組后,村級有了一定的財力,對村社干部的工資,采取績效工資制,按照兼職兼新的原則,由村財務支付,每月少則100元,多的300元,比原鄉鎮發給的標準工資大大提高。同時,建立了離職保障金,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顧之憂。這樣,村社干部如果不抓生產發展,必然影響經濟指標的完成,使工資待遇得不到保障。因此,該縣的村社干部,都積極狠抓農業生產,努力開辟財源,為財政增稅,農民增收。既體現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又適應了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客觀形勢。
(五)有利于完成稅費任務。
建立村級財經組后,征管人員相對增加,征管力度隨之加強,改按季度征收為常年征收,克服了財政所、農經站坐點扣收,面對千家萬戶核對帳務,催收尾欠,而出現人力不足和進度緩慢的弊端。
該縣張公鄉泥池村1998年稅費任務24.8萬元,歷年尾欠8萬元,至當年11月底,不僅提前完成全年任務,而且收回尾欠3.2萬元。同時,該村還用自有財力新建了300平方米的財經組辦公室。
(六)有利于樹立政府形象,密切干群關系。
近年來,農村稅費尾欠愈來愈大,導致部份鄉鎮某些必要支出不能保證,甚至舉債度日,步履維艱。村級財務改革之前,為了完成任務,保障支出,只能由政府組織力量,集中抓回收工作,難免不出現一些強迫命令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形象。建立村財經組后,由于村社干部接觸群眾近,掌握情況準,由他們負責征收稅費,可因人而異,見逢插針,改突擊征收為常年征收,不僅使農戶自覺交納各種稅費,而且化解了許多矛盾。這就改變了以往坐點扣收和強迫硬逼行為,使鄉鎮干部從“催種催收”中解脫出來,專心致志地抓環境建設,培植收入大戶,狠抓科技和流通,真正實現了工作重點轉移。
(七)有利于加強監管,培植重點財源。
鄉鎮財經辦的工作重點,從過去一味抓收入轉到抓財務監管和重點財源建設上來,著力對村級財經組進行業務指導和財務監管,清理整頓重點村和重點單位財務,積極組織資金供應,大抓項目發展。
該縣青鳳鄉財經辦用2萬元購買3畝水面堰塘養魚,投入5萬元辦起了養雞場,并與外地廠家合作建立了薯類粉絲加工廠,預計1999年可創稅利3萬余元。
(八)有利于精簡機構,加強基層建設。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深入細化縣、鎮兩級有關財務制度,使其更具有操作性,特對村級財務管理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調整費用基數
1、村(居)招待費。招待費要厲行節儉,按能省即省原則,在限額內嚴格按財務制度執行,寫明事由,限額內實行單筆單報,實報實銷。各村(居)全年招待費限額基數統一定為4萬元。當年爭取到縣級及縣級以上補助(獎勵)資金的,可根據實際需要,在補助(獎勵)款總額1.5%的范圍內予以專項審批。當年結余的招待費不得轉作下年使用,每年1月底前結清上年招待費,否則按“誰經手、誰負責”的原則處理,“三資”服務中心不予入賬。
2、村(居)通訊費。在編村干部按月領取通訊費補貼,非在編人員不進行補貼。通訊費包括手機費和家庭電話費,書記250元/月,村委主任200元/月,其他編制內村干部100元/月,兼職人員從高計發。
3、村(居)交通費。全年村(居)交通費限額,尚保留村級公務用車的為2.5萬元,其余各村為2萬元,限額內實行實報實銷。如遇重大工作或突發性事件需要限額外支出,需報鎮紀委同意后方可開支。交通違章罰款不得入賬。當年結余的交通費不得轉作下年使用,每年12月底前結清當年交通費,否則按“誰經手、誰負責”的原則處理,鎮“三資”服務中心不予入賬。
4、村(居)誤工費。誤工費根據每年縣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辦公室規定的標準執行。誤工費支出必須開列明細清單,寫明誤工日期、內容,并有領款人簽字。
5、村(居)黨員、代表活動經費。黨員、村民(社員)代表活動經費實行限額報銷制度,限額標準為人均每年250元。當年限額內有結余可轉入下一年,但村級組織一屆三年內總計不得超過750元。在限額報銷范圍外,各村(居)不得再以任何名義向黨員、村民(社員)代表發放各類補貼、福利。
6、村(居)現金保管。根據近年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統一將村(居)出納現金保管限額提高到20000元,超過限額的必須及時存入銀行,不得坐收坐支,違反規定造成集體資金損失的,由出納員承擔。
二、明確招投標范圍
凡使用村(居)集體資金、上級財政補助資金、捐贈款實施的項目必須進行招投標,同時凡使用上級財政補助資金、捐贈款實施的項目由鎮、縣招投標中心進行招投標。具體遵循縣和鎮政府文件精神。
1、村級招投標。工程投資額度在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資產處置或資源經營在2萬元以下的、貨物類或服務類項目在2萬元以下進村招投標中心招標,同時,應報鎮招投標中心備案。
2、鎮級招投標。工程投資額度在10萬元及以上且200萬元以下的、資產處置或資源經營在2萬元及以上10萬元以下的、貨物類項目在2萬元及以上100萬元以下,服務類項目2萬元及以上50萬元以下需進鎮招投標中心招標。
3、縣級招投標。工程投資額度在200萬元以上的、資產處置或資源經營在10萬元以上的、貨物類項目100萬元以上,服務類項目50萬元以上需進縣招投標中心進行招標。
集體所有的資產、資源在出租、發包等經營活動時應在鎮會計和村“三資”監督小組參與下進行公開招投標。鎮“三資”服務中心根據招投標文書、項目合同、驗收報告、正式發票等入賬。工程決算金額超招投標金額30%內的需開聯系單方可入賬,超30%外的需重新招投標或憑鎮黨委政府會議紀要入賬。
三、明確責任,嚴肅紀律
1、村(居)書記負責制。堅決執行各項財務制度,各村(居)書記負總責,村(居)主職領導實行離任審計制度,對違反財經紀律者,要嚴肅查處,必要時給予黨紀、政紀處理。
2、會計負責制。鎮會計嚴格按照制度做好個人的村(居)“三資”工作,對由于服務工作中審核把關不嚴、指導服務不力、制度執行落實不到位,導致“三資”管理混亂,給村(居)集體經濟造成損失的,或因此引起重大事(案)件或上訪,要追究會計的責任,情節嚴重的給予辭退處理。
[關鍵詞] 農村 財務管理 委托 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 F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1-0017-01
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近年來,隨著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的推進,各地立足實際,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扎實工作,使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一些地方村級財務管理不規范、制度不健全、核算不準確、公開不完善、監管不到位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
1 農村財務管理的涵義
農村財務管理是對直接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支配、管理的各種資產所發生的一切收入及其使用、分配等財務活動的核算、計劃、監督與控制。農村財務管理的核心是要維護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加強農村財務管理,是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客觀需要,也是規范村級財務管理的現實需要,還是加強村級干部隊伍建設的制度需要。
2 農村財務管理的有效模式--村級會計委托
村級會計委托形象地說就是“會計在鄉(鎮)里,出納在村里”。 2009年云南省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行村級會計委托服務,鄉鎮成立村級會計委托服務中心,免費為村集體經濟組織記賬,實行村級財務和資金委托的管理方式,服務的內容主要包括:會計核算、資金管理、財務收支、會計檔案和提供會計信息。以筆者所在的縣為例,全縣統一模式,鄉鎮掛牌設立“村級會計委托服務中心”,按照“統一管理、集中核算”的管理方式開展委托工作。村級財務在堅持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收益權不變的前提下,按照民主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則,在對村級進行全面清產核資的基礎上,由村集體和鄉鎮中心簽訂委托協議,將會計核算、資金管理委托鄉鎮村級會計委托服務中心代管,中心以村為主體分設賬套、獨立會計核算,取消村會計和出納,設立村報賬員。制定了縣級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制度,具體規定了現金和銀行存款、票據管理、集體資產臺賬管理、債權債務管理、財務審批、財務結報、民主理財及財務公開、“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財務審計、會計檔案管理等“十制度”、 明確規定中心主任、會計、出納、審核、微機檔案員和村報賬員崗位職責等“六職責”,明晰賬務處理流程和報賬流程“兩流程”。做到全縣統一模式制度上墻,統一配備財務軟件及相關設備,全面實行會計電算化,為加強村級財務管理提了基礎保障,截止2015年末全縣代管村集體資產4660萬余元,其中貨幣資金1883萬余元、固定資產及林木資產2688萬元,2015年度代管村級收入3419萬余元,支出2081萬余元。
推行村級會計委托服務8年來,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從根本上得到了改善。特別是長期以來村級缺乏專業會計人員,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債權、債務不清等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有效解決了村集體賬務不健全的問題,結束了過去那種農村財務“白條抵賬、回憶賬、多頭賬、包包賬”的歷史,使村級賬務由糊涂賬變成明白賬。
3 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3.1 村級會計委托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3.1.1 機構不健全
鄉鎮村級會計委托服務中心是在整合鄉鎮農經站現有人員基礎上設立的,但鄉鎮機構改革撤消了鄉鎮農經站,中心不再單獨掛牌,致使村級會計委托服務中心在管理體制上存在著主管部門、單位性質不明確的問題,導致工作中經常出現扯皮推諉現象,直接影響著村級會計服務工作的正常開展。
3.1.2 人員素質不高
村級會計委托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直接影響農村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效果。鄉鎮會計委托服務中心沒有專門的人員編制,工作人員基本是農經員兼職且部分人員未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造成工作人員不穩定,且難以適應村級財務工作質和量上的要求,如一個有33個村包含5個社區的鎮,村級會計服務中心只有3名兼職工作人員,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只有2人,目前全縣中心工作人員33人,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只有17人,僅占51.51%。
3.2 村級資金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3.2.1 賬外賬和私設小金庫。村集體雖然簽訂了委托記賬協議,但沒有將全部財務收支交服務中心核算和管理,由村直接收取的資金如房屋租金、山林承包款、捐贈收入等未進入服務中心統一開設的銀行存款賬戶,以村干部個人名義儲存。資金收支管理、使用混亂,形成賬外掛賬,村級資金安全完整得不到保障。
3.2.2 資金收支缺乏有效監管。實行委托加強了核算職能,但對各村的經濟活動內容不掌握,只能以賬論賬。村開支隨意性大,村干部人人收錢,人人管錢,形成“誰收錢,誰花錢”,再加上審批手續不健全,個別村干部管錢、花錢、批錢自己一人負責,會計核算成了記賬員,失去了應有的監督,報賬不及時,白條列支現象普遍存在。
3.3 村級財務公開不規范
3.3.1 公開存在走過場,搞形式的問題。村級財務公開流于形式,在公開內容上輕描淡寫,沒有涉及實質性的問題,甚至出現內容與形式不一致的情況。部分村的財務公開就是直接復印幾張賬頁粘貼在公示欄,財務公開數據不真實、不準確、不完整。
3.3.2 o監督,不透明。有些村賬務一年或幾年不與群眾見面,使民主理財、財務公開等管理制度成為一紙空文,使村級財務管理失去了應有的監督和約束力。
3.4 村級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3.4.1 制度不健全,無章可行。有的村在財務管理方面沒有制度,財務管理無章可循。
3.4.2 執行不嚴,有章不循。雖然制定了相關制度,財務人員卻聽之任之,財務手續混亂,內部制約失控。村報賬員未按結報制度及時報賬,報賬手續不全,部分村大量列支會議費,但無相關會議記錄材料;部分工程建設未進行公開競價或招標,未簽訂施工合同,工程完工沒有結算,支付款項未按規定取得合規的票據等。
3.4.3 集體資產產權登記管理缺乏統一完善的操作程序。清產核資工作滯后,臺賬不清,資產處置不報告、對外發包不向群眾公布。
3.4.4 村級“一事一議”籌資捐資管理制度不完善,籌資捐資管理工作難于規范。在“一事一議” 公益事業項目建設籌資捐資管理中,村、組對“一事一議” 籌資捐資交會計委托中心管理有顧慮,給資金管理及工作帶來了困難。
3.5 各方監督不到位
3.5.1 重核算、輕監管。村級會計委托工作中只注重核算,缺乏行使村級財務監督職能的積極性。
3.5.2 村級報賬員缺乏財務知識,對村財務監督不夠,管理不嚴。
3.5.3 村財務公開制度形同虛設。村集體對財務公開隨意性很大,什么時間公開,公開什么內容,怎樣公開很大程度取決于村干部對財務工作和民主監督的認識,村民難以監督。
3.5.4 村務監督委員監督不到位、不完全。從監督內容來看,主要是對村支出的監督,對支出是否合理合法進行審核,但是對收入是否入賬并不能加以有效監督,另外由于村務監督委員缺乏財務知識,要想監督到位是很難的。
3.5.5 審計監督缺失。會計委托中心工作人員基本上由鄉鎮農經員兼職,農經人員對村集體進行審計形成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縣、鄉農經管理部門審計監督弱化。
4 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對策建議
4.1 強化委托中心機構建設,完善工作機制
村級會計委托是實現村級資金、資產、資源規范管理,促進農村穩定和諧發展的有效措施,其作用的發揮,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首先要從明確村級會計委托中心管理體制入手,明確縣級管理機構、細化責任、強化措施,規范對鄉鎮村級會計委托中心的監督與管理工作,適當增加人員編制,相對穩定工作人員,從體制和管理上提高中心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建立健全農村財務管理長效機制。其次是在工作人員調配上引入競爭機制,對現有人員難以滿足工作需求的適當考慮政府購買服務,財政部門要加強對農村財會人員的培訓,切實提高中心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再次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積極配合,廣大群眾的監督認可。形成思想認識統一、機構人員到位、工作措施具體有力、責任明確的村級財務管理體系,為農村財務健康運行提供強大的機制保證。
4.2 建立健全制度,規范財務行為
4.2.1 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各級部門特別是縣級財政、農業部門對所制定的相關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制度和報賬流程等規定中,已不適應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規定、條款,進行全面梳理完善,鄉鎮要結合實際對各項具體實施辦法和工作流程進行梳理完善,推進財務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4.2.2 完善村級資金管理制度。明晰村級資金撥付流程,強化資金支出審批,從源頭上治理賬外賬和小金庫問題,對不按資金管理程序撥付資金,造成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管理混亂和流失的,明確追究其責任相關規定,確保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全部納入鄉鎮會計委托服務中心統一管理、統一核算。
4.2.3 完善村級“一事一議” 籌資捐資制度。建立完善“一事一議”管理制度,規范議事、籌資、建設等程序,財政、農業部門做好事前引導、事中指導、事后審計,保證“一事一議”制度執行中的公開透明,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4.2.4 完善村級資產登記管理制度。規范資產資源承包、租賃、出讓、拍賣行為,使集體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完善村級資產臺賬,所有資產上報委托中心登記管理,三年一屆的“村兩委”換屆工作中,要認真開展清產核資工作,進行資產產權登記規范管理。
4.3 健全財務監督管理C制
4.3.1 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機構,規范村務監督委員的職責、工作制度和議事規則。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的作用,貫徹落實農民群眾依法行使的民利,保證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4.3.2 完善村級會計委托中心監督機制。建立中心工作考核責任制,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業績突出的,按《會計法》規定給予一定獎勵。提高中心工作人員的綜合業務水平,充分發揮委托中心的監督職能,加強對村集體經濟業務和財務收支的監督。
4.3.3 主管部門和鄉鎮配備專職或兼職財務審計人員或審計小組,切實履行財務審計監督職責,對農村財務進行常規性審計和村干部離任審計,必要時由縣審計部門直接進行審計。
4.3.4 堅持村級財務一年一審,村干部任期屆滿或離任時按規定進行審計。審計工作結束,形成書面審計報告,由審計負責人簽名后,報縣、鄉經管部門備案,審計結論在財務公開欄和村民代表會議上進行公開。
4.4 規范村級財務公開
嚴肅財務公開各項規定,明確公開時間、公開程序、公開內容等,正常的財務收支活動做到定期公布,對涉及收入分配等事項一般在年末進行公開。鄉鎮委托服務中心要及時編制、提供村財務收支情況報告、并指導村報賬員編制財務公開表,村委會審議通過后,及時在村財務公開欄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對村集體經濟組織重大的財務事項和涉及農民利益的重大、敏感及熱點問題,做到隨時公布。
參考文獻
[1]財政部《關于開展村級會計委托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財會[2008]8號
19年前,龍繼章被長順縣廣順鎮財政所聘為臨時工,負責農業稅征管工作。
“不就是開開票、記記賬嗎?有啥難?”龍繼章在軍營里曾當過幾年文書,透著一種工作決不會落后的盛氣。但那時稅征員必須具備最基本的珠算功底,以小學和中學都在“”中渡過的龍繼章來說,連小學三年級的珠算課都沒上好。龍繼章感到問題的嚴重性,但同時也暗下了決心。在當過大隊會計的妻子的幫助下,龍繼章用了一個星期的夜晚掌握珠算。當時的所長雷明儒說:小龍有搞頭。
在上世紀80年代前,財務記帳大多采用單式記帳法,龍繼章擔任會計或出納時,總是把單式記帳法弄得水清米白,年終賬務評比都排在首位。1990年龍繼章考上了中華會計函授學校長順函授站,同家人商量后,把當時僅有的一頭肥豬賣了,交上學費,開始了邊工作邊求學的艱苦生活。兩年下來,龍繼章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被評為縣和州優秀學員,被同事尊稱為“業務手冊”。
一人好,不算好;全所好,才算好
龍繼章既然被稱作“業務手冊”,無論新手還是老手在財務上遇到了難題,龍繼章似乎已經捏住了財務工作的中樞神經,勤奮、刻苦使他成為一名具有出色業績的“財務能手”。1997年,龍繼章任鎮財稅所所長。此前,在老所長的帶領下,龍繼章和同事們已把全所的名氣響當當地推向縣里、州里,如何勵精圖治、再接再厲的問題,擺在了龍繼章的面前。
于是龍繼章開始利用“業務手冊”的優勢,建立健全各種制度。除了強化業務和完善近30種規章制度外,龍繼章特別注重以情動人的工作方法,雖是軍營出生,但龍繼章在團隊中從不輕易發火,總是心平氣和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龍繼章家是一戶普通的6口之家。和許多鄉鎮干部一樣,龍繼章有年邁的父母,急需用錢供養上學的孩子,還有要強勞力耕種的3畝水田。龍繼章月工資1000余元,妻子還得釀酒、喂豬補貼家用。每年,在龍繼章忙完下村抓“三農”服務工作后,還得與妻子收割田里的莊稼,常常,空曠的壩子就只剩他和妻子彎著腰的身影。
如今,龍繼章帶的隊伍在廣順鎮財政所總體業務水平仍處于全縣鄉鎮“頂呱呱”的位置,并向縣局輸送了如周鴻、王長江等業務骨干,有的還走上了領導崗位。
咬住農稅征的“農民所長”
廣順鎮總面積142平方公里,轄13個村,全鎮總人口29323人,其中農業人口24123人。上世紀80年代初,農業生產責任制到戶后,全鎮農業稅基本固定在60萬元左右。固定的農業稅是要堅決完成的,全鎮從1997年始,幾乎連年名列前茅。2002年在開展行政效能建設中,龍繼章提出并推行了“友情提醒”和“綠色通道”特色服務。“友情提醒”使納稅農戶在接到通知后,早有數、心里明、不出誤差,而且大多是主動交納。
新云村母雞壩組秦世珍老人從2002年起,每次都是拄著拐杖主動到所里交農業稅。“綠色通道”則方便了納稅農戶,不論何時何地,只要得知農戶要交稅,都優先滿足其時間,不讓其等候。2002年的一天夜晚,新云村主任余忠明在村里收到了數萬元農業稅,擔心過夜不安全,龍繼章接到電話后,立即組織所員辦理,直到深夜。
龍繼章說,最難的是2004年的農稅征收工作。當年,上級要求必須在10月中旬以前完成任務,龍繼章帶領所里5個同事,在山谷中來回奔波,用了整整一個月時間,跑遍全鎮124個組,4963戶,完成三稅任務189.49萬元,比2002年完成的144.25萬元增長31.36%,實現三年三大步的跨越。
在加強稅收征管的同時,尋找、培育農稅新稅源的問題始終讓龍繼章傷腦筋。
鎮內有大量的荒山和草地,很適合發展種養植(殖)業。2003年,龍繼章向鎮領導交談請示后,偕同鎮村干部先后考察了縣外許多地方,做了大量的可行性研究論證工作,而后,擠出資金5萬元,資助石洞村陳小洪等農戶購進波爾山羊56只。如今,波爾山羊在廣順鎮已發展到450多只。在農戶不斷地翻賣著成年羊子,一把一把地往荷包揣錢的時候,原本不愛笑的龍繼章由衷地笑了。在發展農村經濟工作中,龍繼章的身影時常出現在鄉村的山野里,發動引導農戶種植商品蔬菜、香稻、精品水果等等,因而農戶們親切地稱他為“農民所長”。
在廣順鎮,目前還沒有任何產業能替代烤煙種植產業,它仍占據著全鎮財政支柱產業的位置。為迅速增加農民收入,培育和發展這一稅源,自2003年后龍繼章每年都要組織200多萬元的肥料賒發給農戶,而后在收購煙葉時扣取。即便如此,也有部分農戶在烤煙生產過程中出現某些突變而困難重重。
2005年6月,龍繼章在下村巡視烤煙生長情況中,發現石板村舊院組陳大才一家生活極度困難,嚴重影響其烤煙生產,龍繼章掏出身上僅有的160元錢遞給陳大才,鼓勵其全家繼續搞好生產,并留下電話,說:“今后還有困難一定要來找我龍繼章,我會想盡辦法解決的。”拙樸而勝似親人的話語,競讓陳大才這條漢子淚流滿面。陳大才一家渡過了那道難關,努力生產,當年烤煙收入9000余元。這一年,全鎮實現烤煙農特稅173萬多元,占全年財政收入的67%,一躍成為全縣首屈一指的烤煙產業大鎮。
免征農業稅,財稅工作更應強化服務
2005年,農業稅取消,全中國農民喜形于色。廣順鎮財政所在跟著喜的同時,多了幾分凝重的思考。龍繼章意識到,免征農業稅,并不意味著財稅工作的減輕,將會有更多的事要做。龍繼章把掛在鎮財政所前的牌子“農業稅征收廳”摘下,換上了“財政服務廳”。
這幾年來,上級一系列惠農政策不斷,其中如下撥了增加農民收入的政府性補貼資金等。有人說:收錢難,發錢易。但事實上發錢也不易。為把補貼資金真正順利地發到農民手中,龍繼章也費盡了心思,這畢竟涉及到全鎮近5000農戶。一年前,采取人海戰術發放,混亂多有發生。龍繼章覺得必須改變方法。在與同事們商量之后,他把全所職工組織起來,逐戶核對、落實,采用資金封閉式運行的“直通車”辦法,將錢直接打入銀行,分戶存入存折,農戶可以隨時支取。這一招既方便了農民,又有效地防止了資金“跑、冒、滴、漏”現象,兩年多以來,經龍繼章組織并親手向農民發放的補貼資金達43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