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行政能力測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81.雜志對于(),相當于()對于農民
C.傳媒農業D.報紙果農
【答案】A
【解析】請大家留意以下兩組邏輯關系:
(1)“雜志”——“編輯”,“編輯”編寫“雜志”
(2)“蔬菜”_“農民”,“農民”耕種“蔬菜”。
邏輯推理:這是“工作者”與“工作對象”的關系。
邏輯規律二:同義詞與反義詞
2014年國考行政能力測試真題
83.寡對于(),相當于利對于()
A.孤弊B.眾鈍
C.多益D.少害
【答案】B
【解析】本題是考察反義詞,比較簡單
(1)“寡”——“眾”(反義詞)
(2)“利”——“鈍”(反義詞)
85.簽約:解約
A.結婚:離婚B.訂貨:收貨
C.上班下班D.借款:貸款
【答案】A
【解析】簽約——解約(反義詞)、
結婚——離婚(反義詞)
邏輯規律三:從屬關系
2014年國考行政能力測試真題
86.冠心病:傳染病
A.熊貓:哺乳動物B.鯉魚:兩棲動物
C.京劇:豫劇D.細菌:病毒
【答案】B
【解析】這道題是很另類的一道題,題目要求不是尋找“屬于從屬關系的一對詞語”,而是尋找選項中“不屬于從屬關系的一對詞語”。粗心的同學很容易就“上當”了,對此,廣州中宜教育的戴斌老師建議同學們即使做“簡單題”,也一定要細心啊。
(1)冠心病是一種疾病,但冠心病并不是一種傳染病的一種,兩者之間沒有從屬關系。
(2)B選項中鯉魚雖然是一種動物,但鯉魚卻不是兩棲動物,鯉魚與兩棲動物之間也沒有從屬關系。所以選B選項。
邏輯規律四:時間的“先后”關系
2014年國考行政能力測試真題
87.考古:文物:博物館
A.培訓:員工:社會B.耕種:莊稼:土地
C.貿易:商品:工廠D.教育:人才:企業
【答案】D
【解析】這是一道涉及時間“先后”關系的題,
(1)題干先是“考古”發現了“文物”,然后“文物”擺放在“博物館”中,幾個詞語之間存在時間的先后關系。
(2)D選項中,“教育”先培養“人才”,然后一部分“人才”走向“企業”,幾個詞語之間也存在時間的先后關系。
邏輯規律五:地理位置的“所屬”關系
2014年國考行政能力測試真題
88.電梯:大廈:城市
A.肥皂:浴室:客廳B.水草:小溪:山谷
C.飛禽:走獸:山林D.奶牛:牛奶:超市
【答案】B
【解析】
(1)“電梯”處于“大廈”之內,“大廈”處于“城市”之內。
(2)B項的關系與此相同:“水草”處于“小溪”之內,“小溪”處于“山谷”之內。
備注:目前對于這道題目的答案也有觀點認為選D,但相對而言,B選項邏輯關系更緊密些。
邏輯規律六:目的關系
2014年國考行政能力測試真題
90.打折:促銷:競爭
A.獎金:獎勵:激勵B.日食:天體:宇宙
C.娛樂:游戲:健康D.京劇:藝術:美感
【答案】A
【解析】題干中后一個詞語是前一個詞語的目的,“打折”的目的是為了“促銷”,“促銷”的目的是為了“競爭”,這三個詞語之間層層推進。
A選項中的“獎金”是為了“獎勵”,“獎勵”的目的是為了“激勵”,而其他選項均沒層層推進的關系,所以排除。正確答案應選A。
邏輯規律七:包含關系
2014年國考行政能力測試真題
77.陽光:紫外線
A.電腦:輻射B.海水:氯化鈉C.混合物:單質D.微波爐:微波
【答案】B
【解析】“陽光”包含“紫外線”,選項B“海水”包含“氯化鈉”。
備注:包含關系,表面上看是比較簡單的,但實際上,戴老師認為這里更多地是考察同學的“常識判斷”,因為“陽光”、“海水”中的包含哪些“成分”,本身就是一種“常識”。一旦未來國考命題難度加大,這類題目就會成為一道難題。
邏輯規律八:功能關系
2014年國考行政能力測試真題
81.時鐘:手表
A.電腦:鼠標B.火車:飛機C.電視機:遙控器D.錄音機:收音
【答案】B
【解析】“時鐘”和“手表”都有計時的“功能”,選項B中,“火車”、“飛機”都是交通工具,具有“運輸”的功能。
邏輯規律九:“計量單位”關系
2014年國考行政能力測試真題
73.溫度計∶攝氏度
A.體積∶立方米B.秒表∶秒
C.考試∶成績D.天平∶重量
【答案】B
【解析】“溫度計”的計量單位是“攝氏度”;B項“秒表”的計量單位是“秒”。
邏輯規律十:因果關系
2014年國考行政能力測試真題
78.食物中毒∶蘑菇
A.礦難∶煤炭B.高血壓∶血壓計
C.球場騷亂∶警察D.海嘯∶地震
【答案】D
【解析】原因與結果的關系。
(1)“蘑菇”——原因
“食物中毒”——結果
(2)“地震”——原因
本部分題目是提供幾組資料,或者是圖表或者是文字資料。針對每一個圖表或每一段文
字后面有幾個問題需要你回答。你就要根據資料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處理。然后
選擇你認為最適當的答案,并在答題紙上將相應的題’號下面的選項涂黑。根據以下資料,回答116-120題。
自1981年至1985,年,境外來中國大陸訪問的人數增加得很快。例如,自1981年至1985
年,各年度入境訪問和旅游的總人數依次為780萬、790萬、950萬、1290萬、1780萬。其澳
臺居民來訪人數各年度依次為710萬、720萬、860萬、1170萬、1640萬。其他來訪者主要是西
方國家的旅游者。境外來中國大陸訪問者的增加帶來了外匯收入的增加。自1981年至1985
年,各年旅游依次為7.9億美元、8億美元、9億美元、11億美元、13億美元。
116.1982年大約有多少西方國家旅游者來中國旅游?
A.140萬B.90萬
巳70萬D.120萬
117.自1981年至1985年,到中國來的西方國家旅游者人數總和大約是多少?
A.490萬B.500萬
C.510萬D.520萬
118.1982年每個境外來中國大陸的訪問者帶來的旅游外匯收入平均約為多少美元?
A.11000B.990
C.101D.90
119.西方國家旅游者來華人數增加得最多的是哪一年?
A.1982B.1983
C.1984D.1985
120.1985年與1981年相比,海外來中國大陸訪問者人數增加了多少?
A.12.8%B.128%
C.56%D.228%
根據下圖回答第121--125題:
121.在六個國家和地區中,哪一個波動最大?
A.加拿大B.亞洲四小龍
C.歐洲D.日本
122.1987年,哪個國家或地區的工資最低?
A.亞洲四小龍B.墨西哥
C.日本D.歐洲
123;1980年與1985年相比,哪個國家或地區的工資增長最快?
A.美國B.加拿大
C.日本D.墨西哥
124.1990年,美國工人的工資大約是日本工人工資的多少倍?
A.2.5B.0.5
C.1.8D.1.1
125.下列哪種說法不正確?
A.亞洲四小龍每小時工人的工資一直是最低的
B.美國工人每小時的工資一直在增加
C.加拿大工人每小時的工資一直比日本高
D.1992年工人每小時工資最高的是歐洲
126.1978年農村儲蓄總額是多少億元?
A.59.150B.55.150
C.55.915D.55.159
127.1985年比1952年儲蓄存款年底余額多:
A.1514.4B.1424.4
C.1515.4億D.1424.4億
128.1978年比1952年的農村儲蓄總額多:
A.55.145B.54.145
C.55.145億D.55.145億
129.假定1985年的城鄉儲蓄構成與1984年相同,則1985年的城鎮居民儲蓄總額是:
A.937.196B.973.197
C。937.197億D.937.197億
130.下述判斷不正確的是:
A。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年底余額逐年增長
B.農民的存款年底余額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C.到1984年農民存款年底總余額已超過了城鎮居民的存款總額
D.城鎮居民存款年底余額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
1.A2.C3.B4.B5.A6.D7.B8.A9.A10.C
11.C12.D13.A14.A15.B
第二部分
16.D17.D18.B19.D20.C21.C22.B23.B24.A’25.B
26.D27.B28.C29.C30.D31.B32.A33.A34.C35.C
36.A37.C38.C39.A40.B41.C42.A43.D44.C45.B
第三部分
46.A4了.C48.B49.C50.C51.B52.B53.A54.A55.A
56.B57-D58.D59.D60.C61.D62.B63.B64.A65.A
66,B6了.C68.C69.D70.A71.C72.C73.B74.B75.C
.66.D67.C68.D69.B70.A71.D72.C73.C74.A75.D
第四部分
76.B77:C78.ABCD79.A80.B81.C82.A
83.B84.C85.C86.BCD87.C88.B89.D
90.B91.D92.D93.A94.C95.B96.A
97.ACD98.D99.D100.ABCD101.ABCD102.ABCD103.ABCD
104.ABC105.ABCD106.ACD10了.AC108.ABD109.AB110.ABD
111.ABCD112.A113.ABC114.ABCD115.D
第五部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6—20
迄今地質學界在對地殼各種金屬礦床形成機制的論述中,最流行的說法之一是“熱液作用
論”,即認為在巖漿結晶過程中,會隨著花崗石的冷卻而分離出含有大量礦物元素化合物的高
溫“熱液”,這些“熱液”滲入花崗巖層或圍巖裂隙中繼續冷卻,其礦物金屬化合物釋出和沉積,
裂隙便成為含有硅石和金屬礦物的礦脈。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莫斯科大學地質系教授馬拉庫
舍夫根據長期地質考察和實驗提出,不是“熱液”的這種沉積作用,而是鹽熔體的富集作用導致
在地殼中形成錫、鎢、鋁等金屬礦床。
俄羅斯地質礦物學博士波特諾夫教授最近在《科技新聞》雜志上撰文說,馬拉庫舍夫認為
只有在巖漿熔體為不均質并從分離出“鹽熔體”時,才會出現礦物金屬的富集。鹽熔體中礦物
金屬含量可比巖漿熔體高一個數量級,其富集效應具有選擇性,例如氟化物在硅石熔體中吸收
鎢的“本領”高強,磷酸鹽和氯化物也有很強的集鎢性能,而氟化物對錫就沒有多少親和性。鹽
熔體由堿性硅化物和礦物鹽兩部分組成。它們在溫度降低時會彼此起反應而生成石英礦脈和
金屬礦脈。
馬拉庫舍夫還指出,花崗石的分層(片狀)結構是含礦花崗巖的一大表征。例如,在布里亞
梯錫鉬礦就發現有某些花崗巖石英熔體成分分層結構。據測定,石英熔體成分的分層效應溫
度是908℃,
16.下列對“熱液作用論”解說正確的是:
A.“熱液”中的礦物化合物釋出和沉積,便成為含有硅石和金屬礦物的礦脈
B.金屬礦脈的形成,是含有礦物元素的“熱液”在巖石縫隙中持續冷卻和沉積的結果
C.具有高溫的“熱液”,是隨著花崗石的冷卻從巖漿中分離出來的,它含有大量礦物元
素化合物
D.“熱液作用論”是世界地質學界在對地殼各種金屬礦床形成機制的論述中最流行的
說法之—
17.下列說法符合“富集成礦論”的是:
A.“鹽熔體”是從巖漿熔體中分離出來的,巖漿熔體中礦物金屬含量沒有“鹽熔體”高
B.巖漿熔體為不均質并從中分離出“鹽熔體”就會出現礦物金屬富集的現象
C.氯化物集鎢性能很強,而磷酸和氯化物集錫性能較差,從而說明富集效應具有選擇
性
D.“鹽熔體”是由堿性硅化物和礦物鹽構成的。在溫度降低時,二者相互催化,分別生
成金屬礦脈和石英礦脈
18.對本文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確的是:
A.——些金屬礦床在地殼中形成,不是由于“熱液”的沉積作用,而是由于鹽熔體的富集
作用,這是馬拉庫舍夫根據長期地質考察和實驗提出的
B.馬拉庫舍夫提出“富集成礦”的理論后,波爾特諾夫教授又在《科技新聞》雜志上撰文
加以闡發
c.馬拉庫舍夫還發現,布里亞梯錫鉬礦有某些花崗石熔體成分分層結構的特點,因此
得知分層(片狀)結構含礦花崗巖的一大特征
D.波爾特諾夫教授基本同意馬拉庫舍夫的觀點,同時又對出現礦物金屬的富集的條件
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19.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熱液作用的關鍵在于礦物金屬化合物的釋出和沉積,而富集成礦的關鍵在于“鹽熔
體”的富集和沉積
B.馬拉庫舍夫認為,含礦的花崗巖,其重要的特征是巖石的分層呈現出片狀結構
C.富集效應具有選擇性,這就是說有的“鹽熔體”對某些金屬表現出較強的親和能力
D.高于908℃,石英熔體成分不會出現分層效應,這是科學家們測定的20.下列對本文主要意思概括準確的是:
A.科學家對地殼各種礦床形成機制論述各自為陳,互不認同
B.馬拉庫舍夫是地質學方面的權威
C.俄羅斯幾位地質學家對各種礦床形成機制有創新的論述
D.鹽熔體”與“熱液”的關系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21—25題。
遺傳性疾病是因體內某種基因缺乏;基因缺欠或突變所引起的。——①能對其中病態
基因,進行補償,替代可修復,——能在治療遺傳性疾病方面取得很大的進展。因此,現代醫
學誕生了二個新科目。
目前可行的是將患者細胞所需要的基因與適當的載體重組,轉移于受體細胞(靶細胞)內,
轉移基因既有表達功能的外源性基因在受體細胞內表達并產生前所未有的基因產物,——
②達到治療遺傳性疾病的目的。它——③為基因替代與修復奠定了基礎。
將生殖細胞(受精卵)作為靶細胞的基因治療有根治效果,可在當代及患者后生殖的后代
中免除遺傳性疾病,但目前不能應用于人類,——④它能抑制某些基因遺傳,一旦失控,哪怕
只有一例,也為傳統的人倫觀念所不允許。將無遺傳觀念的體細胞作為靶細胞則是可行的,但
療效報告中不會貿然出現“根治”的字樣。
更重要的是選擇目的基因,它是補償缺欠基因的外源正常基因,通常取自正常供體細胞基
因組DNA或人工合成DNA的片段,供轉移的目的基因必須結構完整,轉移后能隨細胞分裂而
復制或分裂。
這兩個選擇是治療遺傳疾病的第一步。
21.文中“一個新科目”是指()。
A.基因替代B.基因治療
C.遺傳治療D.遺傳替代
22.準確概括目前治療遺傳性疾病的新作法及其目的的是:
A.用正常基因修復病體基因,以改善變異基因的功能
B.用正常基因替代變異基因,以改善遺傳基因的功能
c.將有表達功能的外源性基因轉移到靶細胞內,以替代缺損基因的功能
D.將外源性基因的表達功能轉移到靶細胞內,以替代缺損基因的功能
23.“療效報告中不會貿然出現‘根治’的字樣”的重要原因是:
A.治療后,很難抑制患者病態基因的遺傳
B.治療后,很難抑制患者后代的病態基因
C.這種治療不能對后代的病態基因進行改造
D.這種治療只能對患者的病態基因產生影響
24.文中這“兩個選擇”是指:
A.選擇轉移基因與供體細胞基因組
B.選擇載體重組與正常基因
C.選擇體細胞和外源基因
D.選擇靶細胞和目的基因
25.文中①-④處的空缺應填人的詞是:
A.因為…所以/以至/因此/所以
B.只要…就/由此/從而/由于
C.如果…才/從而/又/因為
D.如果…就/從而/也/因為
閱讀下文,回答第26-30題
SCID是一種嚴重缺乏綜合免疫力的基因病。在每10萬個新生嬰兒中,可能就有一個會
遭此厄運。
SCID病是由于體內缺乏一種稱為脫氨基腺苷(簡稱ADA)的酶所致的。這種酶具有能夠
破壞體內正常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的作用,使它不會在體內過多地積累起來,——①這種化
學物質積累太多,——②會危害體內的T細胞,——③使人失去免疫力。
80年代中期,醫學家在臨床上曾用從牛體中取得的ADA給病孩注射。一引進研究人員認
為,比較理想的是能提供具有ADA基因的細胞復制品,從1990年開動員,研究者對兩個女嬰
進行臨床試驗,他們將復制的基因植入T細胞后給病孩注射。于是這些變異了的T細胞開始
制造ADA,使這兩個女嬰獲得免疫力。可是,這些T細胞僅能存活幾個月。
美國洛杉磯兒童院基因治療組一位研究人員認為它的更好的辦法是將ADA基因植入血
液的干細胞中,因為這生存期幾乎是永久的,而且是由它來產生T細胞的,去年5月和6月,
研究者先后從三名新生兒的臍帶中取了少量的血,并使用一種以干細胞為目標的抗體,將所需
的干的細胞分離出來,然后,用逆轉錄病毒作為載體,將ADA基因植進去。
可是,臍帶血中的干細胞有兩種,一種是嬰兒干細胞,它只能生存6個月,另一種才是永久
干細胞,在嬰兒在出生時,它并不活躍,ADA基因已進不去。研究者用生長素來促使這些永久
干細胞活躍起來,使它也能獲得ADA基因。
目前,試驗還在進行,還有待于觀察那些成熟的永久干細胞是否能有ADA基因。——
④試驗獲得成功,那些患這種SCIP的病孩——能真正得救。
26.本文提出的信息所屬學科是:
A.遺傳學B.遺傳基因學
C.心理學D.醫學生理學
27.下面的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A.SCID是嚴重缺乏綜合免疫力的基因病的代號
B.臍帶血中的干細胞在生長素的促進下會活躍進來,并獲得ADA基因
C.基本矯正的過程是先取得干細胞,再將植有ADA基因的逆轉錄病毒加到干細胞中
去,然后注射給嬰兒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28.導致這種嬰兒嚴重缺乏綜合免疫能力的基因病的根本原因是:
A.破壞體內正常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
B.在體內過多地積累一種化學物質
C.體內缺乏稱為脫氨基腺苷的酶(即ADA)
D.體內的T細胞被危害,使人類喪失免疫力
29.迄今為止,研究者認為患有這種SCID病的嬰兒獲救的真正希望在于:
A.使臍帶血中的嬰兒干細胞具有ADA基因
B.從牛體中取得ADA給孩子注射
C.將ADA基因植入T細胞后給病孩注射
D.臍帶血中成熟的永久干細胞具有ADA基因
30.文中①-④處的空缺應填人的詞是:
A.如果/才/t)A至/只要…就
B.因為/所以/從而/如果…才
C.由于/所以/最終/如果…就
D.因為/就/從而/如果…才
閱讀下文,回答第31-35題。
國際音樂廳貼出海報:著名的小提琴家將在這里用價值七萬元的小提琴演奏古典樂曲
人們奔走相告。
當晚,有許多平時并不喜愛音樂的人,為了想聽那高貴樂器的妙音,也跟著別人蜂擁而至。
音樂大廳里燈火輝煌,座無虛席,氣氛熱烈。聽眾們交頭接耳,幸福地議論著。帷幕徐徐地開
啟,那引入注目的小提琴沒光锃亮,愈發顯得高貴。提琴家演奏的異常的樂曲像瀑布一樣使人
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大廳里鴉雀無聲,聽眾如癡如醉,一曲終了,余音裊裊。正當大家驚嘆那
高雅昂貴的小提琴魅力時,“啪!”地一聲,那昂貴的小提琴被提琴家砸破了。頓時,四座震驚。
“怎么啦?”,“他一定是瘋了!”,“太可惜了!”驚詫的喊聲此起彼伏。音樂會的主持人走到臺前
宣布說:“剛才打碎的并不是那七萬元的小提琴,而是十五元七角……”
“哎呀!”聽眾們又一陣陣驚嘆。
主持人接著說:“音樂之妙,不僅僅在于樂器的好壞,更重要的是在于使用者的演奏技藝
......”
提琴家重新登場,宣布說:“現在,我要以真正的,價值七萬元的小提琴來演奏了。”大廳里
立時又肅靜下來。
美妙的音樂悠然而起。聽眾們再也沒人注意提琴的價格,全都專心地欣賞音樂家用嫻熟
的技藝演奏出動人的樂曲。
31.價值七萬元的小提琴吸引了很多人,是因為:
A.人們非常喜愛音樂
B.大家都想親眼目睹演奏家的風采
C.許多人想看看那把昂貴的琴,聽聽聲音
D.那把小提琴讓人著迷
32.那把發出美妙聲音的琴被演奏家砸碎了,是因為:
A.它已經沒有用了
B.演奏家已經不喜歡那把琴了
C.它實際上并不昂貴
D.那是一把多余的琴
33.砸碎一把小提琴只想證明一個事實,即:
A.藝術的魅力可以體現在任何琴上
B.一把小提琴不足為惜
C.不值錢的東西不用愛護
D.音樂之妙,重要的在于演奏家的技藝34.演奏家用真正昂貴的小提琴演奏時,人們再也不注意琴的價值了,是因為:
A.人們已經知道了琴的價格
B.演奏家的優美動作吸引了人們
C.人們想分辨兩把琴哪把更好
D.人們全身投人地欣賞演奏家技藝和美妙的東曲
35.從提琴和技藝的關系中,我們得知:
A.技藝比提琴重要
B.演奏時技藝才是真功夫
C.人的才能是最寶貴的
D.大干世界,東西有價值,人是無價的
閱讀下文,回答第36-40題。
原始地球形成后的八億年,其內部逐漸變熱使局部熔融并超過鐵的熔點,其始地球中的金
屬鐵、鎳及硫化鐵熔化,并因密度大而流向地球的中心部位,從而形成液態鐵質地核。同時,地
球的平均溫度進一步上升(可達約2014、),引起地球內部大部分物質熔融,比母質輕的熔融
物質向上浮動,把熱帶到地表,經冷卻后又向下沉沒。這種對流作用控制下的物質移動,使原
始地球產生全球性的分異,演化成分層的地球,即中心為鐵質地核,表層為依熔點的較輕物質
組成的最原始的陸核,陸核進一步增生,擴大形成地殼。地核與地殼之間為地幔。分異作用是
地球內部最重要的作用,它導致了地殼及大陸的形成,并導致大氣和海洋的形成。所以說,我
們的地球是原始地球再生的,這個再生過程大約發生在40億年前(或說37億年前至45億年
前之間),即我們已經發現的最古老巖石的形成時期之前
氫和氧合成的水,原先潛藏于一些礦物中。當原始地球變熱并部分熔融時,水釋放出來并
隨熔巖運移到地表,大部分以蒸氣狀態逸散,其余部分在漫長的地質歷史進程中逐漸充滿大
洋。
在原始地球變熱而產生分異作用的過程中,從地球內部釋放出來的氣體形成了大氣圈。
早期地球的大氣圈成分與現代不同,正是由于紫外輻射的能量促使原始大氣成分之間發生反
應,從無機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然后發展成有機高分子物質組成的多分子體系,再演變成細
胞,生命得以開始和進化。
36.不屬于“分異作用”的一項是:
A.金屬鐵、鎳及硫化鐵熔化,并因密度大流向地球中心部位
B.比母質輕的熔融物質向上浮動
C.無機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
D.陸核進一步增生,擴大形成地殼
37.按產生先后次序正確排列的一項是:
A.地核、地幔、地殼、水
B.地核、地殼、地幔、大氣
C.地核、地殼、有機小分子、細胞
D.地核、地幔、地殼、大氣、細胞
38.原始地球再生過程發生在:
A.原始地球形成后的幾億年
B.地球平均溫度達2014℃時
C.液態鐵質地核開始形成的時期
D.大氣和海洋開始的時期
39.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地球一直處于發展變化過程中,至今依然如此
B.地球形成的歷史不超過50億年
C.生命產生于大氣成分之間的反應
D.氫和氧結合成的水最終大部分匯集成了海洋
40.這篇文章的主要說明的是:
A.原始地球形成后的進一步演化過程
B.生命的形成過程
C.大氣圈的形成過程
D.分異作用
閱讀下文,回答第41-45題。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一個科研小組最近提出“夸克球”設想,并認為這種新物質形式可能
給人類提供幾乎用之不盡的能源。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夸克球”的概念是根據“超對
稱”假設提出來的。這一假設將自然中的萬有引力、電磁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統一起來,認
為目前的各種微粒子都有對稱的粒子存在,比如與組成質子和中子的夸克對應的是“超夸克”,
但“超夸克”和“超電子”等則不旋轉,因而大量“超夸克”和“超電子”集中在一起比較穩定,能組
成粒子數量龐大的結構,即“夸克球”“夸克球”可小至一個原子,也可大到一個星球,其尺寸是
沒有限制的。
科學家認為,在“夸克球”中通常的物理規律失去作用,它內部的物理規律與人們目前所知
的不同,并且“夸克球”越大,這種差異也越大。這種新物質可能存在于宇宙誕生初期,并隨著
時間推移而消失。研究人員希望利用先進的粒子加速器制造出這種物質。
科學家認為,“夸克球,提供的能量是同樣質量的普通物質提供的核能的約10萬倍。如果
制成的這種“夸克球”并將它放人水中,然后用質子轟擊它,它就會釋放出光子和電子及大量的
能量,這些能量把水加至高溫汽化,可以驅動發電機發電。科學家認為不久這控逞盟就會變成
現實。
41.關于“超對稱”假設,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超對稱”假設將自然界中萬有引力、電磁力、強作用力和弱作用力統一起來
B.這種理論上認為各種微觀粒子都有對稱的粒子存在
C.與組成質子和中子的夸克對應的是超夸克,與電子對應的是“超電子”
D.“超對稱”假設的理論已在“夸克球”的構想中得到證實
42.關于“夸克球”的說明,錯誤的一項是:
A.“夸克球”是由超夸、超電子構成的
B.“夸克球”、“超電子”不旋轉;能大量集中而比較穩定組成“夸克球”
C.“夸克球”的尺寸沒有限制,可大可小,小到一個原子,大到一個星球
D.“夸克球”在宇宙誕生初期存在過,后來消失了
43.文中“夸克球”越大,這種差異也越大,“這種差異”指的是:
A.“夸克球”的內部結構與普通物質的內部結構
B.“夸克球”內部的物理規律與通常的物理規律
C.“夸克球”蘊含的能量與普通物質蘊含的能量
D.“夸克球”的物理性能與普通物質的物理性能
44.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夸克球”是一種新物質
B.“夸克球”提供的能量是普通物質的10萬倍
C.用質子轟擊“夸克球”,它就能放出大量光子與能量
D.“夸克球’’能夠利用粒子加速器制造出來
45.文中“這種設想”指的是:
A.利用在水中被質子轟擊的“夸克球”釋放的能量來驅動發電機發電
B.“夸克球”提供的能量是同樣質量的普通物質提供的核能的約10萬倍
本部分題目是提供幾組資料,或者是圖表或者是文字資料。針對每一個圖表或每一段文
字后面有幾個問題需要你回答。你就要根據資料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處理。然后
選擇你認為最適當的答案,并在答題紙上將相應的題號下面的選項涂黑。
根據下面的統計表回答第116-120題:
1978年1987年我國社會勞動者人數比
年份社會勞動者指數
合計職工城鎮個體勞動者鄉村勞動者(1)以1978年為100)
19783985694991530342100
19794058199673230852101.8
19804189610448131371105.1
1981432801094011332227108.6
1982447061128114733278112.2
1983460041151523134258115.4
1984475971189033935368119.4
1985498731235845037065125.1
1986512821280948337990128.7
1987527831321456439000132.4
116.在社會勞動者中,人數最多的是:
A;職32B.城鎮個體勞動者C.鄉村勞動者D.不能確定
117.以1978年為100,哪一年社會勞動者指數比上一年增長最多?A.1986B.1985C.1984D.1987
118.以1978年為100,哪一年的社會勞動者指數比上一年增長最少?A.1982B.1983C.1979D.1980
119.1987年社會勞動者人數1978年增加了:A.28.7%B.128.7%C.32.4%D.132.4%
120.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社會勞動者人數從1978年以來一直呈增長趨勢
B.10年中農村勞動者的增加數量比其他社會勞動者多
C.城鎮個體勞動者在10年中增幅最大
D.1987年農村勞動者比1978年增加了32.4%
121.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高?A.7月B.8月C.6月D.9月
122.前8個月中哪個月的氣溫升高得最多?A。5月B.2月C.3月D.4月
123.最高月平均氣溫和最低月平均氣溫相差多少攝氏度?A.33B.27C.26D.30
124.第一季度的平均氣溫是多少?A.7.33B.17.70C.17.60D.7.31
125.后4個月中氣溫下降最少的是哪個月?A.9月B.10月C.11月D.12月 126.該公司收入最少的是:A.3月B.4月C.5月D.6月
127.該公司收入大于支出最多的一個月是:A.1月B.2月C.11月D.12月
128.該公司收入大于支出共有多少個月:A.9月B.10月C.11月D.12月
129.該公司純收入(收入減去支出)大于100萬的月份有:A.8個月B.7個月C.2個月D.4個月
130.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公司收入處于下降狀態有4個月
B.該公司支出處于下降狀態有3個月
C.該公司從5月份起,收支均處于上升狀態
(2)左邊的圖形由若干個元素組成。右邊的備選圖形中只有一個是組成左邊圖形的元素組成的,請選出這一個。注意,組成新的圖形時,只能在同一平面上,方向、位置可能出現變化。
請看例題:
解答:此題的正確答案為A.。
請開始答題:
51.
52.
53.
54.
55.
二、定義判斷。共10題。每道題先給出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分別列出四種情況,要求你嚴格依據定義,從中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注意:假設這個定義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
請開始答題:
56.情感激勵法,是通過良好的情感關系,激發被管理者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種管理激勵方法。
下列屬于情感激勵法的一項是()。
A.一名員工被懷疑私自收取顧客好處費而被責令待崗反省,他很傷心
B.職工的思想和行為得到領導贊許,產生了繼續堅持下去的情緒
C.一名員工由于在大會上指責經理,被人諷刺打擊、報復,感到很無奈
D.經理辦公會決定,以后不允許職工在公司內談家常事
57.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事法律所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下列不屬于民事法律關系的是()。
A.甲、乙之間因債務問題發生糾紛
B.甲失手誤傷乙,致乙輕微傷
C.甲與乙離婚時因財產分割問題發生糾紛
D.甲出售假冒產品被工商行政部門查處
58.聯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之間、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為實現一定的經濟目的而實行聯合的一種形式。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幾個情形中不屬于聯營的是()。
A.在國家教育部的引導和支持下,為了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也為了北大能盡快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北京大學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并,合并后的北醫大成為北京大學醫學部
B.美國一家電視公司和一家網絡公司利用各自優勢,共同出資新建了一家傳媒公司,兩家公司共同經營、共負盈虧,但新公司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C.一家鋼鐵廠與一家機器公司簽訂合同。鋼鐵廠以較低的價格向機器公司提供鋼材,以使其在市場上占據有利地位,鋼鐵廠對機器公司的銷售利潤享有一定分成,但不負責其虧損,二者仍是獨立經營
D.一家食品廠與一家連鎖店簽訂協議,該食品廠的產品只提供給這一家連鎖店出售,但要保證一個較高的價格,兩家按一定的比例分享收益
59.文學批評,是文藝科學一個具有獨立性的重要內容。是對作家作品進行系統地、科學地、深入地分析研究,即闡釋作品的意義,評定其價值,以發揮作品的社會作用,又幫助作者總結創作經驗,指導讀者文學欣賞,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針對性。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哪個不屬于文學批評?()
A.文章《<詩經>淺議》
B.文章《評莫言小說的語言及其特征》
C.著作《(紅樓夢>研究》
D.報告文學《歌德巴赫猜想》
60.作為和不作為,作為和不作為共同構成了法律行為,作為是指主體應當作出一定的行為,不作為是以消極的沒有外部舉動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法律行為。
以下行為是作為的是()。
A.護士小張看書而忘記給A床拔點滴
B.看見一小孩掉入昆明湖而徑直離去的小黃
C.知道鄰村有人盜竊光纜而不上報的董某
D.因口角生恨將農藥投入王某家雞飼料的段某
61.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保險行為的是()。
A.為保證合同的履行事先支付一定錢款
B.職工為退休以后生計有保障而預先每月支付工資中的一部分錢
C.為防止房產被毀壞而定期交給保險公司一部分錢
D.人壽保險
62.無效勞動合同,是指當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訂立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勞動合同。它雖是辦事人雙方協商訂立的,但經國家規定的專門機構認定為無效合同后,國家則不予確認,法律不予保護。
根據以上定義,下述哪種行為是典型的無效勞動合同?()
A.民工小李被某廠雇傭,書面合同規定管吃管住,月薪800元人民幣,無節假日
B.民工小王在勞動市場被某餐館雇傭,簽訂勞動合同,并當場作了合同公證
C.小王在勞動行政部門的鑒證下,與某工廠簽訂了勞動合同
D.小王被某廠雇傭,書面合同規定月薪800元人民幣,并口頭約定遵循國家相關的政策和法律
63.,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自己的民事權益受到他人的侵犯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以自己的名義,請求人民法院啟動訴訟程序依法審理,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對方的民事違法行為,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一種訴訟行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情況屬于的是()。
A.某人因家中被盜而向公安機關報案
B.某人因不服判決而向高級法院遞交文書
C.某企業因對方不履行合同而將其告上法庭
D.被告因發現原告侵犯自己的權利而在訴訟過程中反訴原告
64.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合同的成立要遵循兩項原則:(1)合法原則,(2)平等互利、協商一致、等價有償原則。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合同的是()。
A.學校擴展校園需要征地,經過協商后與學校周圍的地產所有者簽訂契約,以每平方米2500元的價格購進,先付錢后拆遷。契約在一個月內沒有履行要受到罰款
B.一家企業與其原料供應廠商訂立了一年的合作關系契約,企業一次性地提供給原料廠10萬元現金供其周轉,原料廠保證每月向企業提供一定數量的原料
C.兩個盜竊犯在做案前訂下生死協議,一旦兩個人中有一個人被抓住,決不可以供出第二個人
D.一家出版商與某作家簽訂一份合作協議,作家寫一本15萬字的紀實小說,出版商在成書后付給他1萬元稿費作為報酬,逾期不能交付就按日扣錢
65.浪漫主義,是運用豐富的想像、奔放的感情、奇特夸張的手法和瑰麗的辭采來描繪理想生活圖景的創作手法。根據以上定義,下列作品不屬于浪漫主義的作品是()。
A.吳承恩小說《西游記》
B.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描繪了許多美麗的狐仙
C.李白的詩歌《夢游天姥吟留別》描寫了奇特的神仙世界
D.老舍的《駱駝祥子》、《茶茶館》等作品描寫了北京舊時代下層人民的生活
三、類比推理。共10題。先給出一對相關的詞,要求你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對與之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
請看例題:義工∶職員()
A.球迷∶球員B.學生∶老師C.初學者∶生手D.志愿者∶雇員
解答:此題的正確答案為D。
請開始答題:
66.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
A.古埃及:《羅摩衍那》B.古印度:象形文字
C.中國:火藥D.巴比倫:印刷術
67.牛奶:奶牛
A.蘋果:鴨梨B.雞蛋:母雞
C.大魚:小魚D.電池:手機
68.梅花:冬季
A.菠蘿:海南B.飛雪:寒冷
C.桃花:春季D.雨滴:大地
69.蕃茄:西紅柿
A.茄子:豆角B.花生:花生油
C.玉米:小麥D.馬鈴薯:土豆
70.飛行員:飛機
A.修理工:鉗子B.司機:汽車
C.老師:教室D.電腦:網絡
71.中途島戰役:太平洋
A.馬恩河戰役:德國B.沙漠風暴戰役;以色列
C.奧爾良戰役:法國D.索姆河戰役:英國
72.巧克力:愛情
A.糖果:甜蜜B.寒冷:風雪
C.咖啡:苦味D.流水:堅固
73.美麗:漂亮
A.痛苦:厭惡B.反對:反感
C.鼓勵:打擊D.高興:快樂
74.足球:圓形
A.籃球:皮球B.乒乓球:白色
C.橄欖球:橢圓形D.玻璃球:透明
75.電風扇:涼爽
A.電動機:啟動B.暖氣:溫暖
C.羽絨服:寒冷D.電視機:欣賞
四、邏輯判斷。共15題。每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答案。注意,正確的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例題:對于穿鞋來說,正合腳的鞋子比大一些的鞋子好。不過,在寒冷的天氣,尺寸稍大點的毛衣與一件正合身的毛衣差別并不大。這意味著()。
A.不合腳的鞋不能在冷天穿
B.毛衣的大小只不過是式樣的問題,與其功能無關
C.不合身的衣物有時仍然有使用價值
D.在買禮物時,尺寸不如用途那樣重要
解答:只有C是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的,應選C。
請開始答題:
76.所有切實關心教員福利的校長,都被證明是管理得法的校長;而切實關心教員福利的校長,都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決中青年教員的住房上。因此,那些不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決中青年教員住房上的校長,都不是管理得法的校長。
為使上述論證成立,以下哪項必須為真?()
A.中青年教員的住房問題,是教員的福利中最為突出的問題
B.所有管理得法的校長,都是關心教員福利的校長
C.中青年教員的比例,近年來普遍有了大的增長
D.所有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決中青年教員住房上的校長,都是管理得法的校長
77.日本電器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十分暢銷。進入90年代以來,人民幣對西方主要貨幣(包括日元)匯率不斷下調,這樣會使進入我國市場的日本電器人民幣價格上升。然而,日產電器在中國的銷量卻并未因此下降。
以下哪項最能解釋日產電器銷量居高不下的原因?()
A.日本國內電器生產廠家把成本的增幅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B.日本電器生產廠家成本增幅比我國國產電器增幅小
C.盡管目前日本電器銷量未下降,未來兩三年內就會顯現下降趨勢
D.我國消費者更加注重日產電器的優秀質量,彌補了價格上漲的不利局面
78.威爾和埃克斯這兩家公司,對使用他們字處理軟件的顧客,提供24小時的熱線電話服務,既然顧客僅在使用軟件有困難時才打電話,并且威爾收到的熱線電話比埃克斯收到的熱線電話多四倍,因此,威爾的字處理軟件一定是比埃克斯的字處理軟件難用。
下列選項,如果為真,則最能有效支持上述論證的是()。
A.平均每個埃克斯熱線電話比威爾熱線電話時間長兩倍
B.擁有埃克斯字處理軟件的顧客數比擁有威爾字處理軟件的顧客數多三倍
C.埃克斯收到的關于字處理軟件的投訴信比威爾多兩倍
D.這兩家公司收到的熱線電話數量逐漸上升
79.要對社會現象作詳盡的了解,探索規律,即使是地區性的,也一定要走進現實社會中找資料,絕不能憑空臆度。要明白事情的因果關系,建立有關的理論,不能沒有實踐的資料,以供驗證理論之用。所以()。
A.從事社會研究的人,一定同時也是從事實踐工作的人
B.要從事社會研究,不能不從實際工作中收集資料
C.依據實質的資料作社會研究,則不具有理論性
D.社會研究只需有實質的資料就可以了
80.對同一事物,有的人說“好”,有的人說“不好”,這兩種人之間沒有共同語言。可見,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語言。
以下除哪項外,都與題干推理所犯的邏輯錯誤近似?()
A.甲:“廠里規定,工作時禁止吸煙。”乙:“當然,可我吸煙時從不工作。”
B.有的寫作教材上講,寫作中應當講究語言形式的美,我的看法不同,我認為語言就應該樸實,不應該追求那些形式主義的東西
C.有意殺人者應判處死刑,行刑者是有意殺人者,所以行刑者應處死刑
D.這種觀點既不屬于唯物主義,又不屬于唯心主義,我看兩者都有點像
81.古代有一個地方,只有兩種人,騎士和無賴。騎士說真話,無賴說假話,但從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分別。一個學者遇到兩個人,甲和乙,他問甲:“你們兩個當中肯定有一個騎士?”甲說:“沒有”。請你判斷甲和乙分別是()。
A.甲是騎士,乙是無賴B.甲、乙都是騎士
C.甲是無賴,乙是騎士D.甲、乙都是無賴
82.政府對基本商品征收的一種稅是對出售的每一罐食用征稅兩分錢。稅務記錄顯示,盡管人口數量保持穩定且稅法執行有力,食用油的稅收額在稅法生效的頭兩年中還是顯著下降了。
以下如果正確,最有助于解釋食用油的稅收額下降的一項是()。
A.很少家庭在加稅后開始生產他們自己的食用油
B.商人在稅法實施后開始用比以前更大的罐子售油
C.在食用油稅實行后的兩年,政府開始在許多其他基本商品上征稅
D.食用油傳統上被用作結婚禮物,稅法實施后,用食用油做禮物增多了
83.小說離不開人生世相的描繪,一個閱歷不多、涉世不深的作者,是很難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的。詩的創作,特別是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的誕生,大都是源于詩人的靈感和天賦。所以()。
A.詩人年紀一般都比較輕
B.寫小說的人都是中老年人
C.一個人不可能既是優秀的小說家,同時又是杰出的詩人
D.早慧的小說家,古今中外比較少有,而早慧的詩人歷史上卻比較多
84.教育上“誰受益、誰出錢”這一提法如果是正確的話,只能理解為國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這是因為一方面,教育的經濟效益,雖然不能直接、立即體現在市場經濟交換過程中,卻存在于社會之中;另一方面教育不僅有經濟效益,而且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
A.教育經費主要由國家承擔是合理的
B.教育經費應由個人、集體與國家共同承擔
C.教育是社會的事情,因此經費也應由社會負責
D.應該實行由幼兒園到大學的免費教育
85.在1970年到1980年之間,世界工業的能源消耗量在達到頂峰后下降,1980年雖然工業總產量有顯著提高,但工業的能源總耗用量卻低于1970年的水平。這說明,工業部門一定采取了高效節能措施。
最能消弱上述結論的是()。
A.1970年前,許多工業能源的使用者很少注意節約能源
B.20世紀70年代一大批能源密集型工業部門的產量急劇下降
C.工業總量的增長1970年到1980年間低于1960年至1970年間的增長
D.20世紀70年代,許多行業從使用高價石油轉向使用低價的替代物
86.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地震預測,但至今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極其準確地預報地震。這說明()。
A.地震是神秘的,不可捉摸
B.地震變幻莫測,現有科技還無法精確預知其發生趨勢
C.設備過于落后
D.人太傻
87.正是因為有了充足的奶制品作為食物來源,生活在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牧民才能攝入足夠的鈣質,很明顯,這種足夠的鈣質,對于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牧民擁有健壯的體魄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哪種情況如果存在,最能削弱以上的斷定?()
A.有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牧民從食物中能攝入足夠的鈣質,且有健壯的體魄
B.有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牧民不具有健壯的體魄,但從食物中攝入的鈣缺少
C.有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牧民不具有健壯的體魄,他們從食物中不能攝入足夠的鈣質
D.有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牧民有健壯的體魄,但沒有充足的奶制品作為食物來源
88.植物必須先開花,才能產生種子,有兩種龍蒿——俄羅斯龍蒿和法國龍蒿,它們看起來非常相似,俄羅斯龍蒿開花而法國龍蒿不開花,但是俄羅斯龍蒿的葉子卻沒有那種使法國龍蒿成為理想的調味品的獨特香味。
從以上論述中一定能推出以下哪項結論?()
A.作為觀賞植物,法國龍蒿比俄羅斯龍蒿更令人喜愛
B.俄羅斯龍蒿的花可能沒有香味
C.由龍蒿種子長出的植物不是法國龍蒿
D.除了俄羅斯龍蒿和法國龍蒿外,沒有其他種類的龍蒿
89.群眾對領導的不滿,不僅僅產生于領導的作為和業績,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對領導的期望值與實際表現之間的差距。因此,如果競選一個大企業的領導,競選者在競選演說中一味許愿是一種不聰明的做法。
從以上議論可以推出以下哪項結論?()
Ⅰ.只要群眾的期望值足夠低,領導即使胡作非為,群眾也不會產生不滿情緒
Ⅱ.只要領導的作為和業績出色,群眾就不會產生不滿情緒
Ⅲ.由于群眾的期望值高,盡管領導的工作成績優秀,群眾的不滿情緒仍可能存在
A.只有ⅠB.只有Ⅰ、ⅡC.只有ⅢD.只有Ⅰ、Ⅲ
90.若風大,就放飛風箏;若氣溫高,就不放飛風箏;若天氣不晴朗,就不放飛風箏。假如以上說法正確,若放飛風箏,則以下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①風大②天氣晴朗③氣溫高
(三)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部分涵蓋政治、經濟、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考察應考者在這些方面應知應會的最基本知識以及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這部分試題分為單選和多選兩部分,只有你選擇的答案與正確答案完全相同才能得分,錯選、多選、少選均不得分,但也不倒扣分。
第一部分:單選題
例題①
盡管我們關于太陽能的研究和議論已經相當多,但今天對太陽能的利用還是非常有限的。其主要原因是:
A.難以將陽光有效地聚焦
B.尚未開發出有效的收集和儲存太陽能的系統
C.核能仍然更為有效
D.太陽能系統尚不安全
解答:關于太陽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系統的知識,但是仔細考察四個選項,你可以依據常識看出A、C、D三個理由都過分具體,似乎不應成為不能充分利用太陽能的足夠理由,只有B選項所說的原因概括性高、更為全面,故正確答案為B。
第二部分:多選題
例題②
下列關于政府職能轉變的說法,正確的有:
A.由運動員角色向裁判員角色的轉變
B.由裁判員角色向運動員角色的轉變
C.由管理員角色向服務員角色的轉變
D.由服務員角色向管理員角色的轉變
解答:這是一道多選題,此題答案是AC。
(四)言語理解與表達
這種題型著重考察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能力。所給的文字材料較長,主要是對詞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義的理解;對比較復雜的概念和觀點的準確理解;對語句隱含信息的合理推斷;在干擾因素較多的情況下,能比較準確地辨明句義,篩選信息。
例題:閱讀下文,回答題后的問題。
板塊的邊界并不就是海陸的邊界,大部分板塊既有陸地又有海洋。作為板塊邊界的活動構造帶,有裂谷、俯沖帶、碰撞帶這三種類型。大洋中綿延數萬千米的大洋中脊,中間就是裂谷。地幔物質從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巖石,并把兩邊的板塊不斷推向兩側,裂谷是洋底的誕生地。某些陸上裂谷(如東非裂谷)可能會產生了新的海洋。與裂谷相反,位于大洋邊緣的海溝是海洋板塊的消亡帶。洋底巖石圈在這里俯沖到大陸巖石圈之下,并潛入軟流圈而消失。另外,如果邊界兩邊都是陸地,這就成為碰撞帶。隨著碰撞角度的不同,這里或因擠壓而隆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斷層,或者兼而有之。
板塊構造說是大陸漂移說和海底擴張說的合理引申。大陸的漂移是板塊移動的表現之一。板塊運動是地震、火山等事件及島弧、陸緣山、海溝等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
①大陸漂移是板塊移動的表現之一,從全文看,這句話是說:
A.板塊移動是大陸漂移的動力
B.板塊移動表現為大陸漂移
C.板塊移動和大陸漂移的本質是相同的
D.板塊移動造成了大陸漂移
②下列判斷與文意相符合的一項是:
A.板塊運動的形式有三種:碰撞、俯沖和裂谷
B.板塊邊界的碰撞或俯沖,和裂谷的情形相反
C.裂谷位于海洋中或海洋與陸地的交接處
D.碰撞帶和俯沖帶位于大洋邊緣或陸地之上
解答:題①的答案是D;題②的答案是B。
(五)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試題著重考察考生對文字、圖形、表格三種形式的數據性、統計性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推理與加工的能力。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考生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才能從問題后面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例題:根據下表,回答①--②題:
博物館四個入口處自動計數器的讀數
自動計數器在不同時間的讀數(人數)
入口(時間)7:008:009:0010:0011:00
171117905834284518485
284329013915292379306
355555921598961436233
49541063112112421299
①從早上7:00到11:00通過入口1進入博物館的參觀人數是:
A.580B.94C.1374D.1594
②在早上7:00到8:00之間,通過人數最多的入口是:
A.1B.2C.3D.4
解答:
題①應為8485-7111=1374,答案是C;
題②比較兩數之間的差,差值最大的是入口1的兩個數,故答案是A。
(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施測程序
1、施測須知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題全部為選擇題。測試材料分為兩部分:試題本和答題卡。考生閱讀試題本上的試題,然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的題號下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詳見示例),不得在試題本上做任何記號。考后,答題卡通過光電閱讀機由計算機統一閱卷計分,因此,參加考試時,考生務必準備好兩支2B鉛筆和一塊橡皮。
2、施測方法簡述
測驗開始后,將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監考老師向考生宣布考場要求。
(2)監考人員發給每位考生一頁答題卡,給考生約兩分鐘時間按規定要求在答題卡上填涂自己的姓名和考號。
(3)監考人員發給考生一個試題本。先給考生兩分鐘時間閱讀題本第一頁上的內容。第一頁上的內容是"考試注意事項",考生應該仔細閱讀每一項要求并遵照去做。讀完這一頁內容后,考生應等候監考人員的指示,不要向后翻頁,否則,會影響成績。待考試正式開始后,方可看題、作題。
(4)各部分的試題不分別計時,共給考生120分鐘的時間,但每一部分都標出了參考時限,以幫助考生分配好答題時間。在試題中可能有一些是很容易的,但任何人都很難答對所有的題目。因此考生不要在一道題上思考太久,遇到不會作答的題目,可先跳過去,待做完了那些容易的題目后,如果有時間,再去思考。否則,考生可能沒有時間去答后面的題目,而這些題目對考生來說可能更容易些。所有試題答錯不倒扣分,因此考生可以根據猜測來回答那些沒有把握的問題。
(5)監考老師宣布考試結束,考生應立即放下鉛筆,將試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留在桌上,然后離開考場。若發現考生帶走了試題本或有抄錄試題現象,將取消其考試資格。
3、答題卡填涂方法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五種題型考查的是應考者不同的能力,其中推理判斷題型下的演繹推理題主要考查的是邏輯推理能力,也就是考查應考者是否能夠進行嚴密的推理,比如從題干的內容向前推出其必然的結論或向后推出使其成為可能的前提條件等等。
這些能力都是一個公務員必須具備的。但是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這樣的能力!多人在日常的對話中存在著大量的邏輯漏洞,而自己卻并未察覺。比如我們經常能聽到類似的對話:
甲:“中國隊球踢的太差了。”
乙:“你踢得好你怎么不去踢呢。”
類似的爭論極容易演化成互相謾罵,其實甲如果想反駁乙是非常容易的,因為甲說“中國隊踢的不好。”,只是談到了中國隊的情況,從中完全推不出甲自己球踢的好不好,所以乙的話不著邊際。也許乙認為只有會踢球的人才有資格評論別人的球技,但是正如并非只有母雞才有資格評論雞蛋的味道,這樣的前提也是無根據的。
日常語言是復雜含混的,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語境下意思往往是相反的,比如“你長得可真漂亮”往往意味著對方很丑;“你這人真討厭。”卻經常意味著對方很討人喜歡。在另一些情況下日常的一句話的含義總要比字面的含義多,當我們說“有些人總是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時,意味著有些人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這種情況使得日常語言不夠嚴密和精確,我們有時會誤解對方的意思,有時又要煞費苦心地揣摩對方話語的真正意思。但也正由于此,日常語言是幽深的、意味深長的,神秘而富有魅力,這一點在詩歌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一個人如果能夠穿透語言的字面意思、深入其幽暗之處往往會獲得旁人高度的評價,因為他們能夠聽出弦外之音;反之如果一個人只能理解字面意思則被認為是呆頭呆腦的,因為他看不出諷刺和真正的贊揚有什么區別。
但是在演繹推理題中,一切都反過來了。這時給我們一句話,要求我們必須按照其字面意思來理解,而不能考慮其“言外之意”。
比如:某日,小丁約小張次日去看電影。小張說:“如果明天不下雨,我要去圖書館查一個重要資料。”第二天下起了毛毛雨,小丁想,既然今天下雨了,小張一定不會去圖書館了。于是又去小張家里,約他去看電影。誰知小張仍然去圖書館。第三天再見面的時候,小丁責備小張食言。那么小張是否食言?
在這個例子里,就出現了日常理解和邏輯理解的沖突。按照日常的理解,如果一個人說自己不下雨就去圖書館,那么言外之意就是“下雨就不去圖書館”,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小張確實是食言了。但是如果我們嚴格地按照邏輯來理解,小張只是說自己不下雨會去圖書館,并沒有說自己下雨會不會去圖書館,所以小丁的指責是沒有道理的。這樣理解的話,小張就沒有食言。盡管后一種理解可能顯得不近人情,但是在行測考試中,我們必須如此理解。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某個場合曾說:"美國國會中有些議員是狗"。這話被公諸報端,引起國會議員的憤慨,紛紛要求他澄清或道歉。馬克•吐溫回應道:"日前我說有些國會議員是‘狗'''',事后有人向我興師問罪,我再三考慮,覺得此言是不妥的,故特登報聲明,把我的話修改如下:美國國會中的有些議員不是狗,幸祈鑒諒"。
關鍵詞 整合測試 分項測試 聽說能力
1 聽說整合測試研究基礎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新型英語教學模式應基于計算機課堂,并探索網絡環境下的聽說氛圍。《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也強調防止應試教育,語言測試應考核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我國極具代表性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于2008年始在復旦大學等50所高校開始了機考試點。與傳統筆試最大不同之處為機考更注重聽力,聽力比重占70%。其中寫作部分也建立在聽力理解之上,聽力部分也加入了跟讀環節,這足以說明以“聽”帶“說”,以“聽”帶“寫”的一體性。雖大多考生反映機考形式極為挑戰,但這也正為英語教育指明了發展改革方向。同時,國際托福(TOEFL)和雅思(IELTS)考試也有力帶動了國內英語測試的發展。兩種考試都趨向于現代化計算機設備的使用,特別是托福考試,從傳統的紙質(PBT)考試發展到計算機(CBT)考試再到現在的網絡化(IBT)考試,更加進一步提高了考試的效度。因此,改革好英語聽說教考,科學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逐步完善英語聽說一體的測試是本課題的重要研究任務。
2 聽說整合測試研究題型
計算機聽說測試基于《教學要求》的思想:培養學生的綜合英語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今后在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聽說試題的研究通過聽說課、口語課教師的多次教學研討,站在交際法教學和交際法測試的教育理念下,綜合大多同年級學生的水平,按照Krashen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原則,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設備,研究出每個年級的測試內容。這里以11級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為例,試題內容主要包括三大類:跟讀句子、短文復述和情景對話。各部分主要考查語音、表達、理解及交際等各方面聽說語言能力。但重要的是,整合式測試每部分內容都融合了輸入和輸出,輸出主要以輸入為基礎,而又成為下一個聽說交際的起點,構成一個有效聽說循環。
3 聽說整合測試研究問題
基于以上聽說能力整合測試的教考實驗,目的在于研究整合式測試模式是否與原分項式測試模式具有相關性。具體說來,利用社會統計學軟件SPSS中描述分析功能,數據分析整合式聽說成績與原分項式測試成績的均值和標準差以及顯著性水平分析。如果兩者具有顯著性,且成績均值和標準差正常,則說明整合式測試不但具有等效性,而且具有進一步的研究價值。
4 聽說整合測試與分項測試相關性分析
4.1 研究對象
聽說整合式測試模式已經開展兩年了,在不斷呈現的問題中,教學工作者們總是不斷地分析問題,總結經驗,力求完善。本次分析主要以2011級商務英語專業11班和12班研究對象,共有100學生,每位學生的各次成績均有效。這些學生為大二第三學期,英語聽說水平相對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且相對穩定,特別是計算機操作水平也比較熟悉,對于機考形式也沒有陌生感。因此,他們的成績研究更具穩定性和代表性。
4.2 研究方法
首先,分別擬定測試時間。根據教學計劃,聽說整合式測試安排在第21周進行。因此,分項式測試定于19周進行,留有時間閱卷(聽力試卷),而且口語考試需要4個課時(2周時間)。其次,聽說整合式測試評卷。待測試結束,任課教師到機器上拷貝各班音頻數據及閱卷軟件,根據聽說口語考查的側重點,進行打分。然后,整理成績。分別EXCEL分項式測試和整合式測試成績,剔除無效分數。最后,利用社會統計學軟件SPSS進行描述性分析和皮爾遜相關系數分析,研究整合式測試模式是否與分項式測試模式具有顯著性。
4.3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針對聽說能力分項測試成績與整合測試成績進行了描述性分析,見表1,表2:
從表1和表2得出: 在均值上,分項測試與整合測試成績相差不大,而標準差方面,整合測試離散程度稍小,這也說明利用計算機媒介考試受其他主觀因素干擾較小。
另外,本研究主要還針對聽說能力分項測試成績與整合測試成績進行了皮爾遜相關分析,見表3,表4:
從表3和表4得出:聽說能力分項與整合測試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即原聽力能力與口語能力相對較好的同學,聽說整合測試水平也相對較好。
綜合以上四個表格信息可以得出:聽說能力整合測試與原來分項測試具有等效性,具有進一步的測試研究價值。
5 整合測試對英語聽說能力教考的啟示
總體來說,整合式測試是時代的需要,是教改的需要,更是社會英語人才的需要。但回歸到語言能力本身,整合式測試更能激發學生的語言潛能,增強語言綜合交際能力。李清華(2006,4)指出:“盡管基于紙筆的測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不會退出歷史舞臺,但在遠程教育、證書考試等大規模測試和分班測試、成績測試等小規模測試中,基于計算機的語言測試已顯示出巨大的優勢。”
(1)計算機系統軟件的調試。加強系統軟件的維護,有力保障考試順利進行。其次,升級軟件功能,特別是在組卷方面,實現一定面積的試卷差異化。另外, 保證計算機硬件設備的正常使用,提高考試效率。同時,對英語教師的計算機水平也有所促進。
(2)試題庫的建設。語言測試的題庫不同于一般的數據庫,絕不僅僅是若干試題的簡單組合。(田文燕,2006,5)題庫的建設不僅要考慮試題的效度,還要注意試題的信度,特別要考慮各年級層次的區分度,充分利用計算機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技術,提高英語真實場景的交際性。
(3)利用多種研究分析方法。在今后的數據分析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相關性分析、回歸分析,發揮互補作用,加強分析結果的科學性。
(4)樹立語言測試計算機化。真正實現語言測試的科學化和人性化,也只有借助計算機和網絡現代技術。這也正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蘊含的教考理念相一致。
(5)突出語言交際實用性。一切的教考改革都是為了語言“實用性”而服務。在教學和測試各項教學任務中,加強交際性理念的嵌入,注意語言交際過程中的“信息差”,加強語言輸入的可理解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3] 覃繼良.大學英語聽說教學輸入與輸出[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7.6.
[4] 李清華.基于紙筆的語言測試與基于計算機的語言測試的等效研究綜述[J].外語界,2006(4):73-77.
[5] 田文燕.國外計算機化語言測試(IBT)現狀綜述[J].外語界,2006(5):68-74.
本部分題目是提供幾組資料,或者是圖表或者是文字資料;針對每一個圖表或每一段文
字后面有幾個問題需要你回答。你就要根據資料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處理。然后
選擇你認為最適當的答案,并在答題紙上將相應的題號下面的選項涂黑。
116.1992年至1995年間平均的銷售額為多少萬元:
A.60B.70
C.72.5D.80
117.與上一年相比,銷售額增長最大的一年是:
A.1990B.1992
C.1994D.1995
118.1990年銷售額與利潤之比是多少?
A.1:2B.2:1
C.1:5D.5:1
119.1994年至1995年利潤的增長率是多少:
A.6%B.10%
C.12%D.20%
120.與上一年相比,利潤增長幅度最大的是哪年:
A.1991B.1992
C.1993D.t994
根據下面的統計表回答第121~125題:
法國文官數目變化單位:千人
年份工業類非工業類共計
1980166566732
1981155545700
1982150540690
1983137529666
1984130519649
1985120504624
1986102497599
198796497590
121.根據上表所列可以得知,法國文官可以劃分為:
A.工業類和非工業類B.農業類和非農業類
C.政務官和事務官D.專業類和非專業類
122.1981年,法國工業類文官比非工業類文官少多少?
A.390人B.3900人
C.39000人D.390千人
123.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1980年到1987年,法國工業類文官逐年下降
B.1980年到1987年,法國非工業類文官逐年下降
C.1980年到1987年,法國政府機構不斷精簡
D.1983年法國共有文官666000人
124.法國文官精簡人員最多的年份是:
A.1980年B.1981年
C.1984年D.1986年
125,1986年法國文官比1985年減少多少人?
A.25萬人B.2.5萬人
C.2500人D.2.5千人
126.該廠11月份塑料銷售量為4萬個,請判斷本月盈虧情況:
A.盈利B.虧損
C.不盈不虧D.無法確定
127.假若計劃月盈利達10萬元,每月塑料桶的銷售量不得少于:
A.4萬支B.5萬支
C.6萬支D.7萬支
128.該廠盈虧平衡點為:
A.2萬支B.3.5萬支
C.4.5萬支D.5.5萬支
129.該廠每月的基本維持費為多少萬元:
A.270B.300
C.350D.400
130.估計每支塑料桶的銷售價為多少元:
A.400B.300
C.200D.100
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
1.A2.B3.A4.A5.D6.B7.C8.D9,B10.C
11.B12.D13.B14.D15.D
第二部分
16.D17.C18.A19.D20.D21.D22.C23.D24.B25.D
26.A27.C28.B29.C30.D31.B32.C33CCC34.B35.C
36.B37.D38.D39.C40.A41.B42.C43.A44.A45.D
第三部分
46.B47.C48.B49.C50.C51.C52.D53.B54.A55.B
56.A57.D58。C59.C60.A61.C62.D63.D64.D65.A
66.C67.B68.D69.D70.C71.C72.B73.C74.D75.B
66.B67.D68.A69.A70:B71.B72.A73.D74.A75.D
第四部分
76.C77.B78.B79.ABD80.D81.AC82.D
83.BCD84.ABCD85.B86.A87,A88.C89.C
90.A91.ABCD92.C93.C94.B95.ABCD96.ACD
97.ABCD98.ABC99.D100.A101.ACD102.ABD103.D
104.D105.AB106.ACD107.BCD108.ABD109.C110.A
111.D112.ABCD113.CD114.B115.D
第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