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紡織貿易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金融危機對紡織行業的打擊是巨大的,2007年紡織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將完成工業總產值30500億元,同比增長21.9%,實現利潤總額1152億元,同比增長32%。但在2008年1—10月紡織品工業總產值達到28538.3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73%,增速繼續下滑。我國紡織企業工業總產值在2003—2007年之間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在2008年增速跌到20%以內。
第一,具體從出口方面來看,服裝出口增速急劇下滑。據海關統計,2008年1—10月,紡織品服裝出口1574.1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11.79個百分點,增速創2003年以來最低水平。其中,紡織品出口591.4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3%,增速同比略增2.94個百分點;服裝出口982.6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增速下滑20.1個百分點。服裝出口增速下滑非常劇烈,有向負增長區間發展的趨勢。美國是我紡織品服裝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需求日益萎縮。2008年1—10月,我國對美出口紡織品服裝229.8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21.39個百分點。其中,對美出口服裝159.17億美元,同比下降0.94%。
第二,從全行業利潤看,2/3企業處于虧損邊緣。2008年1—8月,利潤總額為739.60億元,同比增長3.20%,是2002年以來利潤增長最低點。尤其是下半年,在金融危機影響下,行業陷入困境,特別是中小企業困難更加明顯。有70%的中小企業由于生產不足、資金鏈斷裂、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原因,平均利潤率從上年的1.48%降到0.1%。行業出現就業萎縮局面,2008年1—8月,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數同比下降0.36%,相當于有3.84萬人少就業。
二、我國紡織品貿易策略的選擇方向
面臨當前世界紡織品市場出現的新態勢,我國紡織業只有對外增強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對內利用無配額時代帶來的機遇以及多年積累的生產優勢,提升產品質量,才能成為無配額時代的真正受益者。
1.深入了解新的貿易形式,把握貿易趨勢,抓住穩固市場。我國紡織業應該從全局來考慮市場風險,看到制衡美歐日當地紡織利益集團的強大力量。目前,歐盟出于政治和經濟上的考慮,對我國出口貿易問題態度不明朗。而美國零售商集團一直反對實施新的配額制度,美國內部利益集團角力下的美中紡織品貿易問題仍然存在變數,美國政府內部以及美國國會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從日本來說,目前日本對亞洲紡織業的投資近七成集中在我國,2007年我國紡織品出口市場份額中,日本占13.08%,中國香港占40.77%。可見,牢牢把握日本及中國香港市場,規避貿易壁壘擴大歐盟和美國市場是紡織品出口企業的重點。
2.把握全球視角,積極開拓新型出口市場,分散風險。目前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仍主要集中于美國、歐盟、日本等傳統市場,雖然對非洲、獨聯體國家等新興市場的出口有所快速增長,但所占比重仍然很低,不足以抵御和分散因政治和經濟因素引起的國際貿易摩擦所帶來的貿易環境風險。同時由于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對于關稅、企業社會責任、環保技術標準等各方面要求很嚴格,對我國產品檢疫程序復雜,因此,我國企業應密切關注國際市場變化,加大對東南亞國家以及非洲、拉美等發展中國家的紡織品市場的開發力度,積極開拓新市場,從而分散市場風險,增強對貿易環境突變的適應能力。轉
3.以科技為依托創新產業集群,推進名牌戰略。目前,我國紡織服裝業的技術和工藝已能滿足大批量、中低檔產品的生產與出口,而品牌建設的薄弱環節主要集中在面料、設計、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等方面。應加快引進先進技術和專業人才,增強產品創新的自覺性和能力,通過技術創新帶動品牌建設,形成中、高、低檔完整的產品出口格局。從當今紡織品服裝技術發展的趨勢出發,我國紡織服裝業的技術創新應當在其各個層面進行加強。在產品創新方面,應當注重紡織品服裝的實用性、功能性和環保性;在原材料創新方面,應當著重開發高科技纖維;在生產方式創斷方面,關鍵在于推進紡織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4.建立貿易摩擦和預警制度。我國必須加快和進一步完善紡織品出口貿易預警體系的構建,重點從以下兩個層面加強:預警機制要注重時效性和實效性;企業本身需要加強防范意識。密切跟蹤、監測主要貿易對象國實施的技術法規標準的發展動態,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三、我國紡織品貿易策略調整中應注意的問題
1.產品開發與創新并舉。在產品開發方面,應該發揮本國和本地的文化優勢。中國紡織業的優勢不僅僅是擁有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底蘊深厚的文化才是我們真正的優勢所在。同樣為了提高紡織品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我國紡織工業必須通過創新,提高紡織品服裝新產品的研發和設計能力,把握市場細分的特點,注重個性化審美的時尚趨勢,進一步創立中國紡織品服裝品牌,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2.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網絡手段,密切關注行業信息動態,掌握國際市場變化脈搏。一方面可以把握時機,積極為自身爭取更多的機會;另一方面,可以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搞好產品創新和市場開拓。
3.注意非關稅壁壘的運用。一方面由于關稅保護的方式日益落后;另一方面,由于非關稅壁壘具有隱蔽性、限制性強、針對性強、靈活性等特點,因此,非關稅壁壘理應成為保護我國紡織業的主要保護手段。我們可通過建立預警技術和相關法則,注意國內外紡織業市場,發現不利于本國情況即可動用反補貼、反傾銷、緊急保障措施制度。
4.擴大企業的自營出口權。對某些具有出口能力和條件的企業可放開自營出口權。同時取消出口紡織品配額許可證管理,擇優分配,不搞黑箱操作,提倡公開招標,以提高我國紡織企業出口積極性。加強出口管理,獎懲并存,對某些出口效益好的企業實施獎勵,如優先出口退稅。
5.在紡織品的國際貿易政策轉變中,政府也應同時做好以下配套服務,逐漸從分配紡織品出口配額的分配職能,轉變為提供經貿信息、法律咨詢為主導的服務功能。
(1)政府在促進企業聯合拓銷,共享品牌,樹立中國產品形象,形成規模優勢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政府在組織企業聯合拓銷方面要注意:一是組織機構必須是公益性的,不能以贏利為目的;二是針對不同市場的特點,組織不同特色的產品,采用多樣的銷售方式;三是爭取多聯絡一些進口商,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直接進入國外商業的采購系統,多接一手訂單;四是參展廠商之間要公平競爭。
(2)要重視各層次熟悉WTO協議的法律人才的培養。政府、企業要與高校、科研單位聯手培養政府層次的、企業層次的法律人才。通過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利用法律手段來保護我國合法的貿易利益不受侵犯。
(3)建立中國紡織品出口企業聯合會,實行中國紡織品出口行業自律制度。隨著紡織品出口配額的取消和外貿經營權的逐步放開,屆時,中國所有紡織品生產企業無論大小都可以直接從事紡織品有序出口,建立紡織品出口行業自律制度顯得尤為必要。否則大量的紡織品蜂擁到國外市場上,極易造成“傾銷”印象,引起反傾銷調查,甚至可能導致某些發達國家再次對我紡織品出口實行進口限制。
參考文獻:
[1]王玥.論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J].現代商貿工業,2009,(5).
[2]郭克莎,王延中.中國產業的結構變動趨勢——以紡織工業為例[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
[3]趙玉敏.我國紡織工業的未來[J].國際貿易,2005,(6).
對九十年代的世界經濟形勢,各方面的預計是總趨勢仍是增長狀態。其中工業發達國家的平均增長速度可達3%左右,發展中國家年增長率將在4%以上。有關資料表明,世界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帶動世界紡織品貿易擴大1.5個百分點。這就是說九十年代從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大環境來看,中國紡織品出口面對的是相對景氣的市場,其容量每年至少擴大3%左右。但問題是,國際市場容量擴大,并不意味著我們能夠按照原有市場比例去填補新增部分,能否繼續擴大紡織品出口將主要取決于我們的競爭實力。那么近年我國紡織品出口又具有哪些特點呢?筆者歸納為5點:
1.1深加工出口比重不斷增加,出口逐漸由數量型向質量型、高附加值方向轉化。
表1的有關數據資料表明,1992年一1993年中服裝出口的增長率高于紡織品的增長率,1994年服裝出口增長幅度雖略低于紡織品的出口增長幅度,但其出口仍占總出口額的66.7%。這主要是由于目前原料價格急劇上漲,工資優勢削弱、紡織初級產品的比較效益下降所致。
另據日本化學纖維協會稱,1994年日本從中國進口服裝增長30%,高達81億美元。毫無疑問,服裝出口占整個纖維制品出口的比例日益增長,是產品的附加值增高、加工深度延長的表現。但是從出口的服裝來看,我國服裝價格依然較低,仍是一種數量型、資源型的深加工,是憑借服裝出口數量的大量增加而使出口額增加,而不是通過單件服裝的價格提高。
1.2出口產品的原料結構仍以天然纖維產品為主
從出口的紗線來看,1994年共出口28.05萬噸,其中棉紗線出口達19.49萬噸,占69.5%;亞麻與竺麻紗出口6.14萬噸,占21‘9%;合成短纖與棉混紡紗線出口2.42萬噸,僅占8.6%。而出口織物中,棉織物的出口約占總出口的一半以上。
我國是世界上幾大產棉國之一,并且盛產絲、麻等天然紡織纖維。由于我國在化纖生產方面還處于落后地位,因此出口產品的原料結構以天然纖維為主這一局面可能還要維持相當的一段時期。
1.3直接出口的比重沒有太大增加
九十年代以來中國纖維制品出口的國家(地區)中日本一直占據第二位,香港是第一位。1994年中國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總額中對日出口額為73.82億美元,占20.8%;對香港出口額為124.51億美元,占35.0%。中國產品通過香港間接進人其他國家的比重相當大。九七年中國后,可以預見我國對其他國家的紡織品直接出口會增大。
1.4以量取勝的根本格局沒有變化
以梭織服裝為例,梭織服裝94年出口金額142.68億美元,比93年增長30.2%,出口量比93年增加15.1%,而單位產品價格僅增長13.1%。這表明我國出口的紡織產品質量、檔次和技術含量都有一定的提高,但以量取勝的根本格局仍沒有較大變化。中國現正對紡織業的不合理結構進行調整,希望改變以量取勝,產品競爭靠低價的形勢。如果這種格局能得以改變,將大大加強中國紡織產品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為重振紡織工業奠定基礎。
1.5原料緊缺限制了中國紡織產品的出口
近年由于棉、麻、絲等原料的供不應求導致紡織業需用的原料價格上漲,單位數量出口價格下降,這給企業的生產帶來極大困難,很多紡織企業被迫停產待料,從而使紡織產品出口受到很大影響。1995年原棉價格開始有所回落,這種緊張狀況才稍稍得以緩解。中國對日本紡織產品的出口同樣具有以上特點,并且在近期內不會有太大變化。
2日本紡織現狀
從發達國家工業化歷程來看,各國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其紡織業也大都經歷了幼稚期、發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四個過程。日本紡織業也不例外,其紡織業已進人衰退期,可謂夕陽產業,無論怎樣予以保護,它的消亡只是個時間問題,而中國的紡織業則正處于興盛時期,兩國若能在這一領域加強合作,那么在經濟上的互補優勢將會進一步得到發揮。目前,紡織產業在日本產業中的比率正在逐漸縮小,其現有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具有專業化程度高,生產規模小,生產周期短,快速交貨等特點,生產產品多屬于高檔紡織品。
日本是一個經濟增長率及個人消費支出大的國家。根據經濟學上的觀點:當一國的人均收入增高后,個人用于食物方面的消費所占的比重會大大降低,而用于衣著、娛樂的費用則會增加。日本自經濟飛速增長以來,其國民的人均纖維消費量在逐年上漲,并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產業用紡織品、裝飾用紡織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可見,日本市場對紡織產品的需求量還是相當大的,其對紡織品的需求呈現以下特點:(1)成衣需求量大,且追求高檔名牌服裝;(2)時裝周期逐步縮短,款式更新速度快;(3)由于總體購買力的上升,對價格便宜的中、低檔貨需求也將上升,物美價廉的商品仍表現出較強的吸引力;(4)日本對進口成衣沒有限額限制,吸引了眾多制衣廠商進軍其市場,以實現貨源地多元化的目標;(5)日本制衣業取代進口的能力不強,大量原料型產品仍需進口。另外,日本商家獲信息快且準確。
3、中國要進一步大幅度提高對日紡織品出口額將困難重重。
1993年日本紡織產品進口2萬億日元的總額中,中國的比重高達42%,金額為8470億日元。日本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國家,歷來國內貿易保護主義色彩濃厚,中國紡織產品對日出口的激增長,使日紡織業受到很大沖擊,鑒于此,日本通產省1994年12月5日生效一份《關于制定紡織品保障措施的手續問題》的提案,規定了動用MFA保障條款保護日本紡織業的具體操作手續,首當其沖的對象就是中國。如果日本只對中國設限,那么其他國家就會利用此機會搶占日本市場。因此,中國對日紡織品出口情況不容樂觀。
日本現正實行貨源地多元化的政策,使其對某一國的進口都不至于完全占領該國的市場,而近幾年中國紡織品已占日進口紡織品數的一半左右。加之,日本市場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非關稅貿易障礙,如:高標準測試要求;分銷渠道復雜及一些強大的工業聯盟等等,這一切都使中國對日出口紡織的難度加大了。當日本的人均纖維消費水平達到飽和之后,其國民的消費就會轉向其它領域,到那時中國要再想提高對日出口量將會更加艱難。
從以上幾方面的情況分析看,近期中國對日紡織品出口不利因素多于有利因素,但是通過雙方加強合作,共同開發新領域,兩國貿易前景仍是美好的。那么近期中日紡織品貿易具有怎樣的發展趨勢呢?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1)中國對日紡織品出口總額不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甚至可能會有所減少;(2)中國對日出口成衣比重會逐年增加,紡織品生產原料仍然以天然纖維為主;(3)日本在1997年以前,將保持我國紡織品出口主銷市場的第二位,1997年中國后,可望成為我國最大的紡織產品出口國家;(4)中國紡織品在日本市場所占份額比前兩年有可能減少;(5)中國從日本進口的紡織品化纖原料將進一步增加。
隨著南亞和東盟各國紡織業的興起,中國紡織業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保持原有的市場份額,將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建議應采取以下對策:(l)中國紡織工業出口企業應該加強市場多元化戰略,以免一國設限,就造成嚴重影響;(2)對產業結構的調整應朝高附加值、深加工的服裝業進軍;(3)切實落實外貿部門的各項規章制度,針對日本可能提出的關于限制紡織品進口的雙邊磋商,采取靈活的應對策略;(4)九十年代,按照國際紡織品出口發展規律,我國紡織品出口已進人成熟期,而且現階段紡織工業作為出口支柱產業為國家積累外匯資金的歷史任務還沒有完成,因此,國家還應大力扶持紡織工業,促進出口。
參考文獻
1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課題組.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國紡織品市場基本走勢及對策,紡織經濟研究1994.(10):19
論文摘要:針對國內外迫切關注的人民幣升值問題,從正反面分析人民幣升值給江西省進出口企業帶來的影響入手,闡述何類型企業影響較為嚴重及企業面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企業的應對策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建議。
1江西省進出口貿易現狀分析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具有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從正面來說,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人民幣的國際購買力增強,有利于降低進口商品價格,使國內消費者受益,同時,也可以降低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升值有利于促使國內企業努力提高產品競爭力,增強中國企業國外投資能力。
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導向型行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出口價格的相對提高,這意味中國產品在國外價格競爭力的下降。另外,出口企業還會遭受出口收入轉化成人民幣時的匯兌損失,以及由于出口量減少造成的損失。
人民幣升值對外貿企業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直接匯兌損失。企業從簽訂合同到合同真正履行需要幾天甚至一月時間,買方按合同付價,隨著人民幣對美元的不斷升值,外貿出口企業結匯時就會產生較大的匯兌損失,影響企業盈利。以紡織業為例,我國紡織品出口基本上是用結算方式,一季度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使該行業出口企業普遍遇到很大困難,企業的利潤空間基本上消失。
(2)對于國內采購企業,人民幣升值導致成本上升,國際上成本優勢逐漸喪失。
(3)出口成交難度加大且具有不確定性。針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變化較大的情況,大部分中小企業出口成交具有不確定性。例如,多數出口加工企業交貨期一般在3-5個月,企業計價時要考慮到幾個月以后的匯率水平,多數企業用6.6-6.7的水平計算,由于產品多數屬于低附加值產品且沒有定價權,客戶往往不能接受美元報價進行提價,訂單因而轉向越南等其他國家。
據南昌海關統計,2008年上半年,江西省進出口總值達62.2億美元,同比增長55.3%。在人民幣大幅升值的前提下,江西省對外貿易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長,主要是得益于進口的大幅增長和多晶硅等少數出口產品的迅猛增長。
雖然2008年上半年的出口保持高速增長,但主要是由少數出口產品帶動的,在此次調研中,多數出口企業目前處于艱難境地,處于困難的企業整體出現以下幾大特點:
①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業受損嚴重。產品附加值低,其出口利潤空間小,人民幣升值以后,其經營、生存壓力較高附加值產品更大,有些甚至將無法繼續出口。以紡織業為例,2007年三分之一的紡織企業利潤率有6%-10%,整個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只有3.9%,2008年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達到4.49%,使得很多企業面臨的是做多虧多的境地。
相對而言,高附加值的產品,由于其有較大的利潤空間,且有一定的定價權,人民幣升值造成的損失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得到消化。
②原材料國內采購,出口采用美元結算的企業影響較大。
調研中,一家名為廣盛電子的企業稱,人民幣升值對企業影響很大,他們采用的模式是內購外銷,也就是原材料國內采購,產品國外銷售,2008年以來,僅匯兌損失就高達800萬,而公司的年凈利潤也僅800萬,匯兌損失完全擠占利潤空間。相對而言,儲科電子采取的是原材料進口,產品外銷的模式,該公司工作人員稱幾乎感覺不到人民幣升值壓力。
2江西省進出口企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2.1企業避險意識和能力較差
由于長期以來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觀念較為淡薄。在此次調研的眾多企業中,絕大多數企業沒有采取任何經濟手段規避或管理匯率風險,僅僅把匯率風險歸于政策性因素,僅有一家公司利用外匯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來規避風險。
2.2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產品服務創新相對滯后
由于我國金融機構還不具備承擔外匯風險的能力,放開人民幣匯率,未知的風險和沖擊可能給我國金融市場造成很大壓力。
2.3產品附加值低
產品附加值低的加工貿易導致企業沒有定價權,在國際市場上處于被動地位,人民幣升值擠壓利潤空間,產品漲價又不被顧客接受,所受沖擊比較大。超級秘書網
3對策建議
(1)原材料與上游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綜合計算,由于原材料及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國內企業生產成本上升了20%-30%,成為推動企業成本上升的第一因素。
(2)國內外貿政策的變化。近幾年來,由于國際貿易順差不斷拉大,國內被迫調整了外貿的出口政策。調整的基本方向就是對勞動密集型低加工工業的出口予以限制,給企業制造了很大的成本。尤其是對紡織鞋帽、珠寶首飾、皮革、加工、飼料等傳統優勢產業沖擊較大,這些企業又集中在珠三角地區。
(3)央行實施貨幣從緊政策影響。央行嚴格限制貸款規模,進一步加劇了出口加工企業資金困難。
在此次調研中,我們發現,從產品需求彈性的角度分析,人民幣有限升值對出口會產生一定影響,但是不會對出口產生嚴重打擊。出口企業的艱難情況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在政策制定方面也需考慮到上述幾大因素。從企業自身角度來看,應對策略的選擇比較重要,政府積極地對外貿企業應進行該方面的引導。
①外貿企業應該高度關注外匯市場,采用金融手段積極規避外匯風險。
要引導企業轉變經營理念,提高企業的主動避險意識,并引導企業加大該方面專業知識和人才的引進,使企業掌握匯率避險方法、工具,進行主動避險。
②開拓新的出口市場,同時擴大內銷,雙管齊下。
長期以來,江西的三大出口市場分別是歐盟、美國、中國香港。今年上半年則發生巨大變化,排名前三位的為歐盟、美國、東盟,出口額分別為6.8億美元、3.8億美元、3.5億美元,東盟躍升為江西省第三大出口市場。這一現象也表明,在人民幣升值的環境下,為了更大的利潤空間,存在出口市場轉換的趨勢,這種轉移也緩解了人民幣升值對江西省外貿的影響。同時,大多數出口企業在此刻都在積極地拓展國內市場,保存利潤空間。
③優化產品出口結構。
外貿企業提高應對能力的根本措施是優化產品出口結構,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走高質量、品牌化之路,提高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確保我國外貿企業具有長期的競爭優勢。在適當的時候,我國外貿企業更要大膽的走出去,減輕國內貨幣升值帶來的沖擊力,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4)結匯多元化。
外貿企業應該從自身效益出發,在出口結匯時,不要單盯美元一種外幣。根據出口地區不同,經與外商協商,選擇其它在國際市場流通且匯率穩定可靠的幣種作為結匯外幣,如歐元、日元、英鎊等。
從政府角度來說,可以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①調整產業結構。結合自身情況,鼓勵全省各進出口企業堅持以科技進步為推動力,改變過去以初級產品出口為主的格局,大力調整和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對高附加值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②鼓勵原材料海外采購。人民幣升值使原材料海外采購具有優勢,由于進口關稅,運輸成本等導致眾多企業對原材料海外采購望而卻步,針對這種現象,政府可以對外貿企業進行一定的進出口運費補貼等政策支持。
參考文獻
[1]林宗卿.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溫州進出口貿易的影響[J].經濟論壇,2008,(8).
[2]唐立楠.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影響分析[J].消費導刊,2008,(5).
中國期刊投稿熱線,歡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論文我們會在2個工作日之內給予辦理審稿,并通過電子信箱通知您具體的論文審稿及發表情況,來信咨詢者當天回信,敬請查收。本站提供專業的服務和論文寫作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快速發表。
【摘要】特保條款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的不利影響已經呈現,貿易大國相繼援引特保條款對我國出口的紡織品采取限制措施,造成出口紡織品大量積壓。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一條款進行一些研究。
【關鍵詞】特保條款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的不利影響已經呈現 貿易大國相繼援引特保條款對我國出口的紡織品采取限制措施 造成出口紡織品大量積壓
【本頁關鍵詞】核心期刊快速發表 雙刊號CN期刊
【正文】
眾所周知,中國為了達成協議以便盡快入世,在某些問題上作出了一些妥協。所謂中國接受了四大不利條款,特保條款就是其中之一,它規定在《加入議定書》第16 條的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以及工作組報告242 段紡織品特保措施。目前,特保條款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的不利影響已經呈現,貿易大國相繼援引特保條款對我國出口的紡織品采取限制措施,造成出口紡織品大量積壓。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一條款進行一些研究。
一、特保條款及其淵源《加入議定書》第16 條的規定稱為一般特保條款,如原產于中國的產品在進口至任何WTO成員領土時,其增長的數量或所依據的條件對生產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生產者造成或威脅造成市場擾亂,則受此影響的WTO成員可請求與中國進行磋商,以期尋求雙方滿意的解決辦法,包括受影響的成員是否應根據《保障措施協定》采取措施。如原產于中國的產品在進口至任何WTO成員領土時,其增長的數量或所依據的條件對生產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生產者造成或威脅造成市場擾亂,則受此影響的WTO成員可請求與中國進行磋商,以期尋求雙方滿意的解決辦法,包括受影響的成員是否應根據《保障措施協定》采取措施。第16 條第8 款還規定,如一WTO成員認為根據第2款、第3 款或第7 款采取的行動造成或威脅造成進入其市場的重大貿易轉移,則該成員可請求與中國或有關WTO成員進行磋商。如此類磋商未能在作出通知后60 天內使中國與一個或多個有關WTO成員達成協議,則請求進行磋商的WTO成員在防止或補救此類貿易轉移所必需的限度內,有權針對該產品撤銷減讓或限制自中國的進口。《加入議定書》規定,本條適用的期限截止到中國加入之日起12 年,這就意味著,中國在入世之后的12 年內,世界貿易組織的任何成員都可以隨時以“市場擾亂”為由,針對中國出口的任何一種產品采取限制措施。除了《加入議定書》第16 條規定的針對一般產品的特保措施之外,還有一條專門針對紡織品的特保條款,規定在《中國加入工作組報告書》的第242 段,它的具體內容是,“中國代表同意下列規定將適用于紡織品和服務產品貿易,直至2008 年12 月31 日,并成為中國加入條款和條件的一部分......”。趙維田先生在的文章里指出,在現有的WTO 法律框架內,署名“保障措施”或者雖沒有署名但確屬其衍生物者大概有五類:“第一種是GATT1994 第19 條以及WTO《保障措施協定》;第二種是MFA(《多種纖維協定》)以及《紡織品協定》第6 條;第三種是被稱為‘灰色措施’的《自愿節制出口協議》等;第四種是《農業協定》第5 條‘特殊保障條款’;第五種是《加入議定書》第16 條規定的過渡期內對特定產品的保障機制。”①針對中國的“特保條款”與WTO其它保障措施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兩者依據的標準不同。保障措施針對的是公平貿易,《保障措施條例》采用了“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這一較高標準,相比之下特保條款所依據的標準是“實質損害”或“實質損害威脅”,從程度上來說要求比WTO 保障措施要寬松很多,而《加入議定書》第16條第8 款規定的“重大貿易轉移”標準則更是非常寬松,即只要中國出口到某成員的產品,被該國認定為“市場擾亂”,就可能會受到限制;而如果該產品轉口到其他成員,該第三國只需證明對自己趙造成了“重大貿易轉移”,甚至不用證明“市場擾亂”就可以采取限制措施。
【文章來源】/article/67/156.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并帶雙刊號(CN,ISSN),保證讓您輕松晉升
我國是紡織服裝第一出口國,紡織服裝外貿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的年平均從業人員為26.37萬人,每年平均有0.71萬從業人員退休,新增出口業務工作量和補充新增出口業務工作量和補充退休崗位兩項相加,全國每年平均需增加3.08萬紡織服裝出口的外貿人才。但國內高校國際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相對單一,在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等方面幾乎所有的高校都是一個模式,缺乏針對紡織產業特性的國際貿易人才培訓。這與我國紡織服裝國際貿易人才的實際需求形成了強烈反差。根據我國紡織服裝國際貿易人才的實際需求,高校應根據各自條件,為我國培養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應用型紡織服裝國際貿易人才。
我校屬于傳統的紡織服裝類高校,紡織學科是我校的強勢學科。我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將“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和紡織業對高級應用型貿易人才的需求結合起來,緊密結合我校的強勢學科——紡織學科,充分利用我校的紡織資源,在師資隊伍、理論課程體系、實驗課程體系、實驗室規劃、一三三課堂聯動、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紡織貿易特色方向的一體化建設,在主要流程中凸顯了紡織貿易特色,保證了人才培養的方向和質量。同時,紡織貿易特色方向建設進一步明確了學科專業的研究方向和教師業務發展定位,優化了專業資源,實現了教材、實驗、實踐、競賽、就業的一體化,將理論和實際、行業和區域、學校和企業、一課堂和二三課堂、模擬和實戰結合起來。下面以我校的紡織貿易特色建設為例,談一談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特色方向建設問題。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紡織貿易特色建設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
針對紡織類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如何發揮傳統優勢,為紡織業輸送高級應用型貿易人才問題進行了改革。在改革實踐中一是緊密結合學校的紡織特色學科定位,大力推進紡織貿易特色方向的師資、課程、實驗、實踐、競賽、就業的一體化建設, 突出服務紡織行業和區域支柱產業的特色;二是通過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和優化師資隊伍,強調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一體化;三是構建并實踐了與之相配套的教學管理保證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通過紡織貿易特色方向的一體化建設,探索紡織類院校優化配置優勢學科資源、行業資源的基本人才培養模式。
與綜合性大學和財經類院校相比,紡織類院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如何依托傳統優勢學科和豐富的行業資源,實現差異化發展、特色發展;并在此基礎上,總結紡織類院校優化配置優勢學科資源、行業資源的基本人才培養模式。
(2)通過紡織貿易特色方向的一體化建設,探索通識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結合的基本教學模式。
通過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通識類課程中學習基礎知識,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在特色教育中強化素質、提升能力,達到“在通識中夯實基礎,在特色中尋求創新”的培養效果,探索出一條通識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結合的基本教學模式。
(3)通過紡織貿易特色方向的一體化建設,探索如何充分發揮各個教學環節的集群效應。
通過在師資、課程、實驗、實訓、實踐、競賽、就業、教學管理等各個環節突出特色方向并在各環節間實現結構性的有機對接,形成專業特色知識集群效應,培養具有行業背景的“知識、能力、素質”一體化的高級應用型貿易人才。
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紡織貿易特色建設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在具體實踐中可采取以下措施與方法:
1、修訂實施體現紡織貿易特色方向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
(1)理論課程體系建設。一是教學計劃中增加紡織類產業通識課程,二是將紡織貿易類課程從專業任選課調整到限選課,三是在專業課中增加紡織貿易案例分析,四是設置紡織貿易前沿專題講座,五是考慮到我國紡織業國際化戰略的需要,增加英語課和雙語課比例,開設韓語課,鼓勵英語論文英文答辯等。
(2)實驗課程體系建設。一是新建以紡織貿易案例為主的模擬實驗室,二是新增紡織外貿類教學軟件,三是增加國際貿易實務、貨運等原有教學軟件中的紡織案例內容,四是增加紡織類課程的實驗和實踐學,五是新增紡織企業實習基地,六是規定一定比例的畢業論文(設計)題目與紡織貿易有關。
(3)第一、二、三課堂體系的一體化。如開展中國紡織進出口貿易的分析研討會、紡織貿易經濟沙龍、紡織貿易辯論賽,紡織貿易國際商務談判等,通過第一、二、三課堂的聯動,形成立體化大課堂體系。
2、構建與實施紡織貿易特色人才培養體系的保障措施
(1)學生能力培養平臺
校內建設三個實踐教學平臺:實驗教學平臺、實訓教學平臺、創新教學平臺。同時在紡織企業建立實習基地,完成紡織貿易特色人才培養的一體化。
搭建多層次的競賽平臺。一是校企合作每年舉辦如 “國際貿易實務大賽”、 “紡織貿易模擬博覽會”等;二是設立基金資助學生參加如“大學生紡織外貿跟單職業技能大賽”等。
搭建學生研究能力培養平臺。從三年級開始實行導師制,鼓勵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尤其是紡織類科研項目。
(2)課程支撐平臺
依托校外知名專家、政府主管部門領導、紡織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業務骨干等組成專業指導委員會和大課程教學組,促進課程體系建設。
實務性強的課程,如:國際貿易實務、紡織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外貿函電、海關業務等15門課程采取校外專家、紡織企業業務骨干進課堂,教研、科研成果、企業業務進課程,實現教科研與教學之間,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
(3)教學質量監控平臺
1綠色壁壘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綠色壁壘與傳統的貿易壁壘如關稅、配額等有著很大的區別,傳統的貿易壁壘由于違反了自由貿易原則越來越受到國際輿論譴責并易遭到對方報復,所以成為勢力日漸減弱的壁壘形式,而綠色壁壘之所以在國際貿易活動中非但不會被淘汰,反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會不斷強化,是由于能保護進口國的經貿利益,同時綠色貿易壁壘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與合法性,綠色壁壘是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危機的積極響應,環保問題已成為各國政府面臨的嚴峻挑戰,將環保措施納入國際貿易的目標和規則日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和廣大消費者的認同支持,綠色壁壘是日益發展的綠色化浪潮的必然結果,人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態價值觀被廣泛接受,為滿足國內居民的綠色需求,保護本國產品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發達國家政府便在國內通過制定相關法律與政策約束和限制國外的非綠色產品進入本國市場,發展中國家也需要綠色壁壘,發展中國家一方面需要通過綠色壁壘提升自己的環保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用它來阻擋發達國家將一些高消耗、高污染產業和產品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綠色壁壘不僅有利于發展中國家自身的環境保護,也有利于全球環境的改善。
2綠色壁壘的不合理之處
在合理的外衣下綠色壁壘也掩藏著許多不合理,這些不合理自然成為人們懷疑甚至攻擊的切入點,其不合理主要有以下幾點:在經濟與科技發展的不同階段適用同一標準不合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與科技上的差距使發展中國家在環保上始終處于被動局面,這極大的制約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環保步伐的加快。綠色壁壘是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處于經濟與科技存在巨大反差的背景下施行的,在兩個發展水平不相等同的階段適用同一標準,這本身就不公平,而且從一開始就不公平。綠色壁壘造成的單邊貿易極不合理,在推行綠色壁壘時,發達國家利用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標準落后于發達國家,過于強調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通過制定與實施遠遠高于發展中國家可能達到的環保標準使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產品處處碰壁難以進入發達國家,以致丟失了大量海外市場,而發達國家則利用發展中國家對環保的低要求低標準大肆在發展中國家兜售產品,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這種單邊貿易不僅制約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而且給發展中國家造成了新的環境危機,把環境污染的責任完全推給發展中國家是極不公平的。首先,發達國家利用經濟技術優勢對發展中國家的自然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是造成發展中國家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其次,發達國家為了保護本土的環境和資源將國內的大量高能耗堯高污染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給發展中國家造成了嚴重的環境破壞導致了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成本大幅提高。
二、綠色壁壘對我國紡織服裝業的影響
首先影響的是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對外貿易的市場準入,許多發達國家都已經針對我國的紡織品出口設置了嚴格的諸如技術標準等限制的貿易壁壘。其次使紡織品成本上升,影響產品的競爭力,出口的紡織服裝產品成本上升主要由兩方面的原因引起:一方面是因為廠家為了避免產品中含有禁用染料,不得不使用昂貴的進口染料替代國產染料,致使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由于禁用染料檢測費用較高,根據檢測標準的要求,印花制品必須對每種顏色抽取樣品,并對每個樣品逐個進行檢測分析,而檢測費則根據色樣的多少來收取,從而又額外增加了產品的出口成本,綠色營銷對于色彩豐富的我國紡織絲綢服裝制品業的對策尤為明顯,面對日趨強化的綠色壁壘,紡織服裝業必須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去迎接全球綠色化的挑戰,即大力開展綠色營銷,利用綠色營銷去融消綠色壁壘,具體而言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樹立綠色營銷觀念,紡織服裝企業應及早樹立綠色營銷觀念,從戰略的制訂到具體實施過程都應始終貫徹一種綠色理念而不是寄希望于消極回避或通過抗爭去減弱綠色壁壘的阻礙。產品包裝綠色化,綠色包裝正成為綠色營銷中引人注目且行之有效的一環。由于產品包裝占用了大量物質材料,污染了自然環境,損害了人體健康,而許多不可回收的包裝物更是又污染又浪費,所以推行綠色包裝的重要性日益上升,而且作為最外在表現的產品附加成分,包裝的綠色化無疑能最直接地向消費者傳遞綠色信息,在公眾心目中樹立綠色產品形象,所以綠色包裝對于綠色營銷的順利實施無疑具有重大意義,爭取獲得綠色標志,在當今的綠色社會中,綠色標志無異于企業打破綠色壁壘,立足國際市場,贏得顧客,獲得發展的金鑰匙。獲得綠色標志的產品,就等于拿到了市場準入證遙開展綠色促銷,樹立綠色品牌形象,綠色促銷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其一,是圍繞綠色產品而開展的促銷活動。傳遞有關綠色產品的綠色信息,其目的是通過綠色信息的傳遞來樹立企業和產品的綠色形象使之與消費者的綠色需求相協調,從而吸引消費者,增強其市場競爭力進而促進銷售。其二,綠色促銷即綠色的促銷,是指企業在促銷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以“綠色”為指導原則,例如在促銷活動中不污染環境,節約資源等等。通過在國際市場上大力開展綠色促銷活動,樹立起我國紡織品服裝的綠色品牌形象,有利于改變我國紡織品服裝在國際市場上較低檔的形象與地位,提高檔次從而進一步提高其國際市場競爭力。綠色營銷是21世紀的營銷主題之一,在21世紀非綠色營銷企業將受到多重壓力而難以生存,綠色營銷企業將受到廣泛歡迎而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陳依慧袁金毅.綠色壁壘院國際貿易中的新障礙咱允暫.改革月報,2001,(10)55
[2]蔣杰生袁董雅宇.中國服裝業警惕出口綠色貿易壁壘咱允暫.中國紡織2001,(4):22-24.
[3]李翰如.服裝企業能否越過綠色貿易壁壘咱允暫.中國紡織2001
英文名稱:
主管單位:江蘇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江蘇省蘇州市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江蘇省蘇州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5-7609
國內刊號:32-1184/TS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6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1.1教學手段——教材
高職院校采用較為普遍的專業英語學習教材是國家部委級規劃的高職高專教材(《紡織染專業英語》,羅巨濤主編),該教材中設計的紡織工藝以及紡織材料內容較多,而有關染整工藝以及國際貿易方面的知識相對較少,因此以此教材教學時需要選擇重點選用章節,并且需要補充一些實用染整生產工藝以及國際貿易實務內容。
1.2教學模式——理論教學
目前染整專業英語的教學模式多為傳統的理論教學,即以教師講授為主,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著重翻譯和閱讀,但是對于學生的聽說訓練較為缺乏,忽略了學生展示英語專業知識以及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乏味的教學過程也導致了學生對專業英語學習興趣的缺乏。同時本課程的考核主要是以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為主,平時成績約為30%,主要是到課率、作業以及課堂回答問題準確率構成;期末考試則占總成績的70%,主要是詞匯、短語以及段落的翻譯。該考核評價辦法較為單一,未能充分考核學生的運用專業英語的表達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不利于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
2染整專業英語的教學內容改革
2.1教學內容設計原則
染整專業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教會學生將學習過的專業知識用英語熟練表達,另一方面則是回顧和加深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國際貿易知識相聯系的英語表達,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掌握和應用,而且考慮到染整專業學生畢業后將會有較多同學從事紡織品的外貿及相關工作,因此將紡織品外貿工作流程帶入到教學中可以在有限的課時中提升學生的實際英語使用水平。因此外貿英語函件的學習,染整工藝流轉單的英文翻譯就顯得較為重要。同時為了避免學生英語口語較弱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還將引入常用工科英語知識,例如常用的氫氧化鈉、硫酸、鹽酸的英語表達,常用單位的英文讀法以及化學方程式的英語解釋等。因此染整專業英語在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是設計原則是重視及加強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是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達到以能力為本的教學目的。
2.2教學內容的三大模塊
(1)基本教學內容
基本教學內容是以教材為基礎,提煉出和染整相關的專業英語知識,通過課堂教學將專業詞匯、工藝流程的英文表達以及相關課文的閱讀、語法、翻譯等進行講解,旨在提高高職院校染整專業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該部分基本技能主要依靠傳統的理論教學方法進行,同時盡量穿插一些短視頻以及圖片,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
(2)實際操作應用
該部分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染整相關技術的英語交流、紡織染整產品的銷售及技術支持、大型展會的產品交流以及檢測、常用染整設備的產品說明書以及外貿英語函件的撰寫等。這些內容主要從行業職場需求以及生產實踐應用角度,還原職場工作的具體情景和工作流程,在教學中設置學習背景,進入實例,將英語學習的基本能力和職場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可以較好的培養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
(3)科技文獻的閱讀及撰寫
用專門的課時來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英語科技論文,同時講解英語科技論文的文獻檢索方法以及英語科技論文理解及翻譯方法,希望通過對英語科技論文的閱讀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幫助他們具備初級的學術交流能力,通過英語科技論文的講解后讓學生走上講臺,嘗試用英語表達該論文的實驗方法以及結論,提高其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這幾個模塊的相關貫穿學習,讓學生學會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培養技術熟練并且善于交流具備較好的英語交流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3染整專業英語的教學方法改革
《染整專業英語》是門偏重實用性的且對英語有較高要求的課程,如果在課堂教學中一味采用單詞、句型以及段落的翻譯會使課程乏味,而且顯然不能適應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要求。為了更好的組織課堂教學,從教學模式中入手進行改革以及尋找突破顯得較為重要。
3.1穿插靈活的教學手段
除了對句型、段落的翻譯及講解外,穿插更活潑靈活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加強對學生的口語練習,根據一些外貿實務案例,安排學生進行分組談論教學,嘗試用英語撰寫進出口合同、填寫有關單據以及相關的外貿函件流程。課堂上盡量避開課本的束縛,盡量采用課堂教學與課外自學相結合的方式,例如學習纖維部分時,可以首先將纖維分類,并分別舉例說明,將纖維性能的詞匯進行匯總,通過圖表的形式強化專業單詞的學習。在進行生產工藝流程講解時,將生產流程用箭頭按順序標清楚,并對應說明每道工藝及所用設備以及助劑的英文拼寫,在授課時提醒學生進行主動聯想,努力在課堂內將學習到的專業詞匯得到鞏固和加強。
3.2任務教學法
教材上的課文排列順序為纖維的介紹、紡織品工藝、染整工藝以及外貿實務,這樣的排列順序對于教學來說和實際生產工作并不相符,因此改變教學思路,根據企業的實際工作中的典型人物組織教學,我們將教學順序大致整合如下:
(1)對產品進行英語說明(融入纖維相關英語知識);
(2)在客戶的要求下介紹產品的生產過程(融入染整工藝相關英語知識);
(3)對設備進行說明和講解(融入染整設備相關英語知識);
(4)進入商務訂單的談判和具體合同的撰寫(融入紡織品外貿的相關英語知識);
(5)相關報檢報關單據的填寫(紡織品外貿單證的相關英語要求)。可以從這些任務中看出,強調實踐及應用的相關知識可以很好的將枯燥的書本知識轉為生動的實踐技能,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及得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3.3現場實踐教學
由于一味的理論教學較為單一,在專業英語學習中,學生走出教室,來到實驗室,比如我院的校內合作企業,讓學生們通過對平時比較忽視的設備標簽、顯示器以及說明書進行觀察,可以學會設備相關的英語單詞,同時進一步講設備和染整工藝相結合,學會用英語闡述前處理、染色、印花及后整理等染整工藝流程以及染整助劑的英語說法,通過這樣的教學拉近教學與實際工作之間的差距。在現場教學中,除了讓學生觀察之外,還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組,分別賦予客戶、跟單員等身份,相互交流,教師也可以加入其中,活躍氣氛,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4評價體系改革
正確的考核評價體系可以起到導向作用,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能夠公平公正地對學生進行多層次、全方位評價,并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染整專業英語學習過程中,采取了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相結合以及過程考核和總結考核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學生考核主要是從綜合英語素質考核、實踐過程考核、英語口語考核以及理論考核四部分相結合,比例分別為20%、20%、20%和40%。這樣可以較為公正地對學生的課堂出勤率、相互協作精神、專業英語使用能力以及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
4結語
>> 淺談技術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日本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及企業對策 農產品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的影響 中國出口貿易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挑戰及應對研究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安徽省出口貿易的影響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檢驗檢疫對策分析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湖北省出口貿易影響實證研究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企業出口貿易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 新技術性貿易壁壘對遼寧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和對策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原因及應對措施 關于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實施分析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于中國茶業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 韓國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農產品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 技術性壁壘對湖南省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淺析藍色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貿易產生的效應 新技術性貿易壁壘對遼寧出口貿易的影響及行業協會對策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紡織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
[6]張錫嘏主編.《外國技術性貿易壁壘及其應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