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設置面臨著諸多的機遇和挑戰。機遇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會計從業證考試難度增加,范圍不斷調整;另一方面,會計工作中假賬腐敗的滋生,以及社會價值觀念的不斷完善只是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困境方面主要在于各校教學情況存在差異,對于應試教材的五個章節知識點,有的學校安排一個學期的課堂教學;有的學校則較為重視,分上下兩個學期;有的學校則隨機設置,學生自主安排會計證考證事項。這三種課程設置方式,前兩種注重應試考試通過率,后一種將該課程看作可有可無,沒有考慮應試目標和素養目標。因此,如何科學的設置該門課程,才能達到應試目標與職業素養的雙重目標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目前該課程的設置進行了分析。(一)過分重視從業資格考試通過率,課程素質教育目標不明顯。目前,職業院校都在提倡“工學結合”的辦學特點,畢業之前都要求學生至少取得一項專業相關技能證書,因此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作為財務會計類學生的主選證書,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證通過率,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針對會計人員素養培養方面少之又少,導致課程設置目的背離了人才培養的全面性發展。(二)課堂教學方法單一。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側重了法律類課程,但由于其有應試性的目標就決定了該課程的設置不能僅僅從人文關懷的角度進行,而需要用分數來衡量教學的實效性。(三)相關課程缺乏有效銜接,課程設置單一。目前多數學校是按照專業課程進行授課,不同的教師在課程知識點講解存在重復的情況,不同課程的技能訓練不能很好地銜接,使學生不能將現實的業務流程和理論知識相結合。
二、基于應試教育和職業素養培養的課程設置建議
(一)建立課外學習社團,完善應試與職業素養的培養目標。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課程內容繁雜,包含會計法律制度、支付結算制度、稅收法律制度、財政法律制度和會計職業道德五個方面,尤其是支付結算、稅收法律和財政法律制度三個章節知識點零碎而抽象,僅僅依靠課堂的理論講解對于考證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對于職業素養目標卻難以實現。因此,為了加強考證知識點的掌握和鞏固,以及實現職業素養的目標,課外學習社團的開展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1)對于財務會計專業類學生我們可以進行學習研究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課堂教學研究,為其職業素養的能力培養打下基礎。(2)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企業實踐和社會調查,提升學習興趣,通過企業實踐使學生真正體驗如何將課程知識點落實到會計工作中去。(二)開拓有效的教學方法。(1)優化教學手段。在現階段教學中較為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等。案例教學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還能與從業資格考試中的案例分析題相結合。分層教學法可以使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盡快通過考試,稍差一點的學生逐步進步。合作學習法能夠較好的解決該課程知識點多,法條多,會計程序復雜的難題。(2)以賽促學。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教學方法的改進似乎還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上我們可以通過在授課或是課余時間進行知識問答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更好地掌握知識點。(3)有效利用網絡課程。目前,多數學校都在進行網絡資源庫的建設,讓學生在課下的學習時有效的進行知識點鞏固,同時開展自主學習。(三)加強課程之間的銜接,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這是一項較大的工程,需要專業在教學時實現課程的相互溝通,進行一體化教材編制,加強一體化實訓,從教學模式、教材、教學環境等方面的轉變。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可以避免上課重理論,改善學生學習枯燥的狀況,讓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會計的實際工作流程。
總結
關鍵詞: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B822.9 文獻標識碼: A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高職高專會計專業的必修課之一,也是江蘇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該課程結合了會計學、經濟法、法律法規、稅收、審計等多學科的知識,涉及理論的內容比較多,學生在沒有社會實踐經驗的前提下,普遍感覺難以掌握,課程內容比較單一,缺乏學習興趣。老師也感覺比較難講,很多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大多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不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往往流于表面,學生應付考試,根本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和目的。因此尋求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教學真正實現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讓更多的學生通過會計從業資格的考試,是每一位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1 針對生源特點,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高職高專的生源,大多是中考成績不夠理想的初中畢業生。他們年紀比較小,涉世尚淺,學習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不良,自制力不強,吃苦耐勞精神不夠,對讀書普遍存在抵觸心理,對會計知識幾乎沒有任何概念,很難適應現行中職校的目標教學法。再加上生源入學的時候中考成績懸殊較大,最高和最低要相差200-300分,文化素質參差不齊,并且從沒學習過會計法律法規,缺乏文化熏陶,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考慮到這些情況,我們就不能夠照搬原來的講述式、單向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而必須認真分析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找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并注重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并存的思路。
根據實際情況我系對剛入學的新生進行選拔,把表現突出的學生組建成一個會計提高班,這些同學在完成自己班級的基本課程以外,利用下午7、8節課,晚自習和周末的時間把下一學年的會計專業課程提上來先學。這樣子會計提高班的同學在入學第一年就可報名參加會計從業資格的考試。部分通過考試的同學在下一學年就可騰出時間深入學習其他會計知識,而未通過考試的同學還可以和班級其他同學一起在第二學年再學一遍,使他們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會計知識,也大大提高了會計從業考試的通過率。同時,利用網絡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學生根據需要,通過網絡學習有關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內容;還可以通過留言簿、電子郵件、網絡聊天等形式,與老師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實現教學的網絡化。
2 教師應注重自身教學能力的培養,并加強同行之間的教學交流
高職高專學校《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老師,應選派既懂會計實務知識,又有法律法規、經濟法、稅收等財經基礎的老師進行授課,這樣才能駕輕就熟,并更好的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這門課程。所以,我們老師要想獲得系統的會計實務、法律法規、經濟法、稅收等理論知識,扎實的專業技能和淵博的學識,就必須向老教師學習,向書本學習,向社會學習,集百家所長,不斷充實提升自我。
眾所周知,會計制度、會計準則、法律法規更新快、變化大。作為《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的專業老師應及時了解我國會計制度的改革情況,積極參加新企業會計準則、新稅收法律制度的培訓,不斷更新知識。這樣才能更好的教學,讓學生逐漸建立起會計人員必備的知識框架結構,并熟悉我國現行會計準則與制度的內容,學生畢業后才能把最好的知識技能應用于實際操作中。此外,為提高《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質量及考證通過率,應加強各地之間教師的業務聯系,進行教學交流,開闊視野,拓寬教學思路,完善教學方法。
3 情景創設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思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情景創設它可以把學生帶領到某一設定情景,通過情景形象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思維,從情景中加深理解教材知識,并留下深刻的記憶。在課堂里老師可以采取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的功能展示枯燥死板的教材知識,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主動性。例如在講授支票內容時,通過圖片、視頻的方式介紹支票的種類和填寫要求,學生從這些情景中除了能獲得相關知識外,還加深了他們對知識的印象,并能根據視頻的操作自主完成支票填寫的練習,激發他們學習的思維,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引人入勝,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同時,在授課過程中可引入學生平時熟悉的情景解釋財經知識,例如在解釋“會計工作崗位,可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或一崗多人”這一知識時,可以引入班級學生值日工作分配作為情景,提問學生各負責區域的崗位和人數,從而引導他們理解“會計工作崗位,可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或一崗多人”的內容。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陌生的新知識,并能大大降低教學難度,更好地詮釋教材內容。
4 善于歸納總結,濃縮重點知識
所謂歸納總結就是把整本教材知識進行再次整理、分類和歸納,結合近幾年試題范圍,總結出考試要點。“濃縮就是精華”,課程內容經過再次歸納和整理后,既可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又可以便于理解和掌握重點知識。如講授“法律責任”時,老師可以把相關內容歸納成表格的形式(見圖表1),這種一目了然的方式既可便于老師解釋哪些違法行為應承擔哪些相應的責任,又可讓學生清晰地、準確地掌握相關知識,節省了閱讀教材時間,也能便于理解記憶。總之,把純文字內容轉變成圖表、動畫、實物等形式,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吸收,這是普遍的教學規律。
表1: 違反會計制度規定的法律責任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政處分
刑事責任 上述42、43、44、45、46條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 采用自學與指導相貫通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目前,我們的教學現狀還只是“授魚”,只滿足于學生學會,不求會學。也就是說,我們教學往往只注重于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認真通讀教材,才能系統地掌握所學內容,因此,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學習中不需要老師大篇幅的講,而應采用自學與指導相貫通的方法引導學生通讀教材和書本后面附錄中的法律條文。用“導學”的形式將主要內容和知識點給出,讓學生心中有明晰的輪廓。例如,學習第一章會計法律制度,對我國會計法律制度的層次、制定、條文、地位等內容應該熟練精通,其他作為一般了解。每章節基本遵循這個程序。這樣,便于學生抓住教材的完整結構,運用自己的推理,找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使他們的自學水平得到提高,提高了學習效率,也提高了學生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過關率。
6 注重實踐教學,促進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影響專業課程學習的內因,而學習的客體是教學方法、教材、教具、實踐環節等,是影響專業課程學習的外因。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但如何利用外因促使內因起變化,這是做好《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的又一關鍵所在。該課程法律條文較多,對于沒有實踐經驗的學生而言,肯定會感到很生疏,甚至枯燥。要使學生能學好《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并全面、系統地掌握和運用財經法規的相關知識,只有通過各種教育,實踐活動,才能達到實踐育人的效果。如學習第二章《支付結算法律制度》,可以組織安排學生到當地銀行進行頂崗實習,使學生熟悉銀行結算流程,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到銀行支付結算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逐步學會用支付結算法律制度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進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關鍵詞:技工院校 財經法規 會計職業道德
黨的十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技工院校作為培育和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應充分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既是會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又是宣傳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對此,技工院校的會計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教學和學習必須高度重視,同時,這門課程也是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必考科目之一。為了讓更多的學生通過國家舉辦的會計從業考試,使他們能夠接受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的規范教育,技工院校要不斷深化課程教學模式,改變課程教學方式,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專業知識。
1、加強并提高《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教學的認識
當前,中央高度重視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個字,凝煉概括了國家的價值目標、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公民的價值準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更為新形勢下《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賦予了嶄新的內容并指明了方向。因此,在課程教學中,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并充分體現其要求,形成教學與核心價值觀建設同頻共振、同行同向的正效應,使核心價值觀在會計行業深深扎根。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是一脈相承的,必須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在“細、小、實”上下功夫,如通過升國旗、入黨入團、入社團、入學等儀式以及利用重大紀念日、傳統節日等開展有教育意義的紀念活動,弘揚主流價值觀念,傳遞社會正能量,教育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引領者、推動者,讓《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成為傳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2、《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教學現狀
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大多數技工院校的會計專業在對教學計劃進行制定的過程中過分強調會計的理論知識,只是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講授,從而忽略了對學生技術以及實踐技能的培養。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人社部對技工院校的一些指導性文件進行深化改革,學校按照改革的方針政策對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不斷調整,重點對學生的實踐技能進行培養,在教學中增設了較多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技術院校畢業生的動手能力。雖然一些教學改革讓學生的動手能力逐漸增強,但是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教育過程中更多的忽略了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不論是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都沒有有效落實。較多的學校開展了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課程,但開設這一課程的主要目的是滿足學生考證的要求,沒有真正的實現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目的。
3、《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3.1、課程教學方式較單一
傳統教學中對《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方式采取的是課堂教授的方式,教學方式較單一,一味的對理論知識進行講授很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難以調節課堂的氣氛。由于課本涉及到的內容大多數是一些專業性的法律條文和法律規定等理論性較強的內容,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把握學習的重點,內容的枯燥使得他們的熱情大打折扣。《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考證的必考內容,很多教師只是單純的為應付考試而教學,為學生灌輸概念性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和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和交流,學生對一些知識的理解不徹底,導致學習效率下降,最終影響到教學的效果。該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對經濟方面的法律知識徹底的進行掌握,讓他們在以后的會計工作中能夠合理的應用所學的法律知識維護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權益,而教學中只注重理論教學,沒有對所涉及的知識進行徹底的分析,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受到影響。
3.2、學生對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是會計從業考試的必考科目。此外,會計從業人員在從事會計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大多數會計專業的學生看來,這門課程只是一門普通的專業課,在以后的工作中只是屬于一門對工作人員進行綜合考察的科目,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認識不足導致他們對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不高。大多數技工院校的學生認為這只是一門純理論的課程,是講解關于法律法規的課程,總之他們認為對課程較多的理解對以后的發展也沒有很大的好處,只是為了考試而考試,沒有對課程的真正含義進行深層的了解。
3.3、師資配置缺乏合理性
由于這門課程的內容相對簡單,非專業級別的教師也能進行專業課程的講授,導致一些技工院校對教師的要求較低,調低了教師入門門檻,在實際教學中一些非金融專業的教師對學生進行講解,也難以涉及到經濟的深層講解,只是對理論進行闡述,使得《會計職業道德與財經法規》的講解存在較多的缺陷。除此之外,學校的教師中有較多的教師沒有會計行業的實際工作經驗,大多數是畢業后直接在事業單位工作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照本宣科,很難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結合起來講解,也沒有進行深層的案例分析,從而影響到教學的效果。
4、《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課程教學改革分析
4.1、采取案例教學的模式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講解為教學的方法,主要是在老師對某一法律規范或是理論進行講解的同時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對案例進行詳細的分析,使學生能夠對理論知識和財政法規及規范性文件進行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通過案例講解可以將課程中一些抽象的概念簡單化,將一些難以理解的理論直觀形象的在案例中進行講解,使課程中的一些法律原理、條文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讓學生能夠清楚的體會課本知識的內容,從而使他們的知識得到補充和豐富。不僅如此,案例教學法還能夠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將學生從理論的灌輸中解放出來,提高他們學習會計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讓他們對理論知識進行規范的分析從而有效解決實際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案例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會計專業的學生沒有具體的法律知識基礎,對一些經濟相關的法律知識也難以正確的理解,所以采用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加深他們的認識和理解。
4.2、實施多媒體教學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講解中內容比較抽象和枯燥,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不能使他們對抽象的內容進行深層理解,所以教師應該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重新對教學進行設計,將傳統的教學手段和現代的教學方法有機結合,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展示新型的教學形式。多媒體具有圖、文、聲、色多種教學展示的功能,在教學中應用能夠讓學生直觀感受經濟方面的法律內容,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可以優化教學環境,使教學內容更加具有立體感,能夠將教學內容直觀感性的表達出來,讓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視聽,調動學生各個器官的協調能力,從而增強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采用視頻播放軟件對企業中的具體工作進行播放,讓學生感受到企業中工作的氛圍,讓他們對自己的學習和未來有具體的規劃。
4.3、改變師資隊伍的配置
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著對學生學習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教師配置的合理性。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教學目的是讓他們學會計做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勝任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遵守一定的會計職業道德。為了讓學生能夠徹底的了解會計和認識會計工作的重要性,學校應該安排經濟專業的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專業性較強的教師能夠對課程的內容進行深層的講解,讓學生吸收更多的專業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的能力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5、結束語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是會計專業的重要課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參與,善于對教學知識進行總結,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積累。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著應該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和改革,結合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設計新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采用新型的教學手段進行模擬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道德素質和價值觀自信,為他們以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明雅.對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教學的思考[J].考試周刊,2009(32).
[2]張大芳.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J].商業會計,2013(23).
[3]林偉.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方法探討[J].內江科技,2011(2).
關鍵詞: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形式;教學實效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特點是知識點多而且分散,理論性強,枯燥乏味,學生如果只是死記硬背,對于繁多的法律條文學起來將會味同嚼蠟,毫無趣味性可言。因此,要學好它有一定難度。如何引導、幫助學生正確地學,才能順利拿到會計從業資格證?通過摸索,主要方法如下:
一、思想重視
1.讓學生認識到《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作為會計類專業的學生在職業技術學校學習的使命就是學到專業知識,掌握一技之長,為將來從事會計工作打基礎,做準備。但是進入財會職業的“門檻”是會計從業資格,它是從事會計工作的敲門磚。而《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從業資格的必考科目,即使學生是會計類專業畢業也必須在兩年之內考取這門科目,毫無選擇余地。
2.這門課程實用性強,可以打開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比如第二章是支付結算法律制度,它與出納的工作關系密切,第三章介紹會計人員在跟稅務部門打交道時應遵循的法律規定。這些知識不僅在工作中十分有用,而且還包含在初級專業資格的教程內。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不要僅僅為了考證而考證,還要為工作,為將來進一步學習著想,為以后的學習打基礎。
通過思想動員,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對待這門課程,有一句話說得很到位:態度決定一切。只有擺正態度,學生才能學有所成。
二、教學形式
1.抓關鍵字眼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概念和法律條文很多,但現在的考證試題都是以客觀題的“身份”出現,因此,指導學生沒必要死記硬背,多讀多看幾遍腦中自然會形成印象,在看的過程中注意把握概念、法律條文的關鍵字眼,是幫助理解記憶的有效的方法。
比如,在會計行政法規的概念中講到制定主體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定、經國務院批準”。這里注意“或”后面的有關部門是“擬定”,如果不留意,把它也看成“制定”就錯了。因為有關部門都只能擬定,擬定是打草稿,草擬的意思,擬定完了還得提交國務院批準,沒有問題,同意后才以國務院的名義。因此把有關部門的“擬定”看成“制定”,就不正確了,必須是“擬定”,然后國務院批準。另外,會計行政法規調整的關系,與會計法律一樣,也是經濟生活中的會計關系,但它調整的是什么會計關系呢?是“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相較于會計法律而言,會計行政法規調整的會計關系沒有那么全面。因此,在會計行政法規的概念中,要注意“調整會計關系”前面的定語是“某些方面”這四個字。通過關鍵字眼,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各項法律法規的概念,降低記憶難度,大大避免在做題時掉入陷阱的危險。
2.善于總結歸納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知識點多,而有些知識點又涵蓋數量眾多的內容,如果使用傳統的記憶方法,耗時費神不說,效果未必明顯。此時,教師可以運用總結歸納的方法,學生將會記得多記得牢。
比如,現行消費稅稅目有14個之多,學生怎么做才能把它們在短時間內牢記于心呢?根據這14個稅目的特點,可以將它們歸納為一句有趣好玩的句子:五男二女去游山玩水+家居兩樣。14個稅目中與男生有關的是煙、酒、哄女生開心制造浪漫氛圍的焰火,表現男生勇敢的鞭炮,現今流行的“男人玩手表”,當然這手表要高檔手表才行,這是與男生有關的五個稅目;與女生有關的是化妝品、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這兩個稅目;男生女生游山玩水需要摩托車、小汽車,游玩要做好準備,要有油――成品油和汽車輪胎,沒有它們跑不了,還可以玩高檔的體育項目――高爾夫球及球具,因此游山玩水的稅目有五個;最后是家居兩樣:實木地板和木制一次性筷子。通過總結,把內容繁多的消費稅稅目輕而易舉地拿下,而且不易忘記。
3.靈活運用圖表
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里學生要掌握的知識點很多,而教材基本都是用文字表述,長長的一句話、一個段落冷生生硬梆梆,容易讓人生厭。此時,可以結合知識點的區別,使用圖表,不僅可以改變視覺效果,而且達到直觀、清晰明了的目的。
例如,在會計檔案銷毀中的專人負責監銷,因為不同的單位要銷毀會計檔案派出的監銷人員各不相同,怎么區別呢?設計的圖表如下:
再如,會計法律制度分為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學生需要把握的知識點:有哪三個層次,制定的主體是誰,分別有哪些內容?圖表如下:
通過圖表的高度簡約和概括,縮減了文字記憶的內容,大大提高了學生記憶的效率。
4.英語的使用
雖然中職生的基礎知識薄弱,但是簡單的英語詞匯他們還是能夠接受,而且在講解某些知識點的時候,能夠適當使用簡單的英語詞匯,也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報告上要有四個人的簽章,哪四個人,他們是簽名、蓋章、簽名或蓋章還是簽名并蓋章?在簽章問題上學生比較容易混淆,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一步到位把這個知識點記牢,可以把這四人的“簽名并蓋章”表述成為簽名和蓋章兩者都需要,兩者是and的關系。在課堂上使用簡單英語詞匯進行講解,學生覺得既新奇又有趣,印象深刻而且不易忘記,不會與相似的知識點相混淆。
基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的特點,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也要善于學習,多探究,尋求更多結合知識點本身、適合學生“多、快、好、省”的記憶方法。
三、及時鼓勵
凡事沒有一帆風順,學習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良好心態。
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在練習中,在考試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問題、碰到挫折,難免會產生灰心、沮喪的情緒。怎樣才能讓學生重新樹立信心,有勇氣面對自己的現狀?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在一次滑鐵盧的測驗后,面對情緒低落的學生,筆者這樣對學生說:其實成功很簡單,它只需具備三個要素:第一,對自己要有信心,也就是要有樂觀精神,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第二,要熱愛――熱愛你所做的事,熱愛這門學科,有了熱愛,你才會為之傾注熱情,忘我學習,這樣才有可能學好;光有信心和熱情還不夠,因此第三個因素是:努力奮斗。天下事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有了理想,確立了目標,就得付諸行動。如果這三個方面都能夠具備,意味著你們已經敲開了成功的大門。因此,現在遇到困難、碰到挫折并不可怕,正因為現在能夠遇到、能夠碰到它們,才預示著在關鍵時刻能夠面帶微笑輕松通過。
通過以上做法,最后筆者所任教的班級,學生都有一顆樂觀、積極、為著理想全力以赴的學習心態,自信心明顯增強。當然,“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執教生涯中筆者將繼續尋求、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有所獲;同時力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人生的道路上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引和幫助。
參考文獻:
[1]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編寫組.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
【關鍵詞】 財經法規;職業道德;合格率
【中圖分類號】R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32-000-01
會計證考試是根據《云南省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施辦法》規定,2005年11月開始到2009年11月會計證考試實施筆試,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會計證考試由筆試改為無紙化考試,2012年9月會計證考試制度改為全國統考。《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從事會計工作的上崗證書,而要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必須參加“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科目的考試。
會計證考試制度改為全國統考,由于教材涉及到五個方面“會計法、支付結算、稅收、財政法和會計職業道德”等內容,考試難度與往年的相比難度增加。財經法規合格率難以達到六十分,任課教師要對中職考生考試失利的心態應如何進行調整,現就會計證考試的合格率談一談教學方法:
1 用標準來理智的看待成績
我國《會計法》明確規定對會計人員實行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制度,即凡從事會計工作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中職考生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學習中,應該學會“二加二加二”的學習方法,陶行知說:“思有其序,學有其法。”良好的學習方法有助于知識向考試能力的轉化,兩周要學會概括通讀一遍教材,兩人合作學習涉及五個方面知識的遷移內容,兩周上網搜索各出版社的考試題型;緊扣章節案例疑點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將考試大綱要點考點內容從章節零散的難點聚合為重點的整體內容,改變在學習過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握不住教材的關鍵,教師要從旁巧妙點撥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指導學生總結出科學的學習方法。
考試失利的原因有三個方面:第一,中職生文化知識面比較狹窄,會計專業知識還不夠扎實,對考題分析的準確性帶來一定的難度;第二,全國無紙化統考考試,上機操作做題速度比較慢,對機題的識別能力比較弱;第三,對考試存有緊張恐懼的心理,導致考試時精力不夠集中。教師應教會他們正確的評價考試成績不合格存在的主客觀因素。當每一次考試結束時,都是對自己專業知識的一個檢驗,不要成為不良情緒的失落者。考會計證需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學習,通過讀懂教材是考試的關健,如“稅法制度”與“預算法”知識相銜接。章節之間連續鞏固三個概念,解決五個綜合案例,要不斷的善于歸納和融合知識點,使困擾考生的問題變得清楚明了,通過會計證考試考生醒悟了對專業知識學習。
孟子云:“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將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學會反思考試失利的因素,中職生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就業的起步,更符合會計崗位的要求;不合格者只是再繞個小小的彎,對學習不要灰心喪氣。學習的道路是崎嶇的,每一種國考都是對人生的一次考驗,同時也是學習過程中難得的一次收獲。任何考試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走向成功的,而是敢于直面“合格”與“不合格”,考試結束要及時調整好心態,為下一次考試積極做好準備。
2 用定位來激發求知欲望
會計證教學中要做到“準”和“練”結合,采取指導性和督促性的教學方法。中職考生常在抱怨會計證國考太難,而題庫中的題型在組合中往往造成難易不平衡,有的題量稅收就占了百分之七十左右,抽到這樣的題型是很難合格,這時“抱怨”成了不合格考生的說辭。教學過程應該做到三清楚:清楚教材內容和考題內容的結合;清楚上機考試時間和題量的對答;清楚各出版社難點和考試難點的存在的差距。考生能清楚的認識到考試的實力不足,考試是對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打折扣的給分。但是由于中職考生對純理論的復習,教師需督促學生挖掘教材本質,在問題懸念的驅使下自主探求新的知識。讓學生人人參與學習的過程,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率。
中職考生經歷了會計證的考試,從思想上認識到會計證這本證書的份量,這次考試的合格實際上他們已經看到學習專業的重要性。任課教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學會總結考試中存在的問題,才能逐步達到會計合格人員的標準。但如果只是一味的抱怨運氣不好,而不對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全面的反思。只有做到一不煩,冷靜思考考試成績,二不燥,用樂觀的心情參加國考,把每一次考試都當作人生進步的指南,只要能真正的付出時間學習,就一定能獲得會計證書。古人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相信你的努力與勤奮會有機會領取這本有份量的會計證書。
3 用信心來啟動學生探究之心
愛因斯坦說“自信是向成功邁出的第一步”。以參加考試為目標,以學習知識為目的,這樣學習中才會有動力。學習中要學會三勤:勤問書本知識,因為國考的教材不統一,需對照多個出版社的教材進行學習;勤思考,思考是學習知識的前提,只有通過思考才能解答疑點知識;勤用網絡來瀏覽判斷題和多項選擇題,因為考點的案例題的分析時準確答案比較容易混淆,如發票的開具,領取發票出具什么證明,用對比式教學指出發票開具的要求,發票的種類,發票偷稅的罰款,從“發票”的講解中總結各種判斷題的知識點,做多項選擇題時考生發現很多知識點是綜合知識,很難準確的選出二到四個答案。綜合案例題涉及五個方面會計法、支付結算、稅收、預算法和會計職業道德等相關規定的內容。做題時學會在轉折處提出問題,考試時才能保持清晰的思路。遇到疑點難題師生要相互交流尋找突破點,鼓勵考生自己去挖掘課程之間的規律學習方法,不要因一次的不合格而否定自己學習的進步。學習中注意掌握要點,記住難點,如《會計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對十種違法的會計行為進行罰款,對單位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這樣的罰款題型考生就要注意三千到五萬的數值也在其范圍內,而不是忽略。因為上機考試的時間只有60分鐘,考題內容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題同教材內容相近,要用自信心來排除影響學習的障礙,同時制定出該課程各章節的復習內容,把握好考點內容,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的去面對考試。
古諺曰“失敗是成功之母,苦難乃人生財富”。選擇會計證的考試,就多選擇了會計崗位就業的機會。會計證考試能誘發學生的“內驅動力”。國考的會計證是對中職教師教學水平的檢驗,是對中職考生會計綜合知識能力的測試,作為一名會計人員要把所學的專業知識轉化為會計實際工作的方向,使會計證考試的合格率真正成為考評會計工作者工作效率的合格率。因此,讓我們持之以恒的學習,繼續為下一次的考試做好準備,相信我們都會成功。最后送大家一首詩追夢少年《天涯共此時》:文海懷舊玉堂景,雅楓追憶霜葉紅,鴻雁遠瞻千秋業,孺鵬錦繡傲云時。預祝考生能取得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選自孟子(戰國).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以下簡稱財經法規)是會計從業證書取得的充分必要條件。從歷年的考試情況來看,這門課程的通過率不容樂觀。2012年全國開始推行會計上崗證無紙化,這在無形中增加了通過的難度。筆者試圖通過技術分析和教學分析等方法,找到“低通過率”的原因,并以此來改進我們的中職教育教學。
一、課程考試低通過率的原因分析
1、考試內容特點及客觀題型變化
相對其它專業性較強的科目來說,《財經法規》的知識點非常龐雜,所學內容包括《會計法》、《稅法》、《支付結算法》、《財政法律制度》等近十幾部法律法規。教材內容也多數以法規、條文、概念、程序等形式出現,知識點分散且枯燥,增加了學習難度。與此同時,《財經法規》考試中增加了案例分析和不定項選擇,出現了稅法和預算法的內容,使得客觀題部分的難度增加。
2、中職學生基礎差,學習能力低
進入中職學習的學生入學年齡基本上在15歲左右,入校分數普遍低于普通高中,使得學生普遍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低。而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期,相對來說,自控、自制能力不強,這些因素導致學生普遍存在“厭學情緒”,學習不是他們生活中的主要內容,取而代之的上網、早戀、游戲等。對于這樣一些學生我們要抓好其課堂學習的效率,同時還要促進他自主學習,這樣才能解決考試通過率低下的矛盾。
二、提高課程通過率的有效途徑
1、優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習能力
根據教學實踐經驗,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熱情,進而在“自動、自覺”的情形下提高日常學習能力。在現階段中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培養運用知識能力的教學方法。中職學生沒有法律功底,通過案例詮釋法律,使抽象枯燥的法律條文和法學理論變得通俗易懂,從而使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融會貫通,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在選用案例教學法時,首先應注意案例的質量。案例的選擇要緊緊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進行,同時所選的案例必須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案例的難易程度要適當。其次,要注意案例的時效性,若選用過時的案例,缺乏時代特色,就會挫傷學生參與案例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加強對案例選擇的研究,不斷更新案例。采用案例教學法對于教師來說,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準備。
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還可以輔之以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互動教學。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與合作伙伴、教師進行探討,在教與學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提前將課堂要探討的題目、內容和要求告知學生,學生通過分組提問、發言和討論,課前進行準備,生生之間進行互動,上課后學生通過提問,教師通過要點講授、糾錯和答疑,師生之間進行互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增加應用性教學課程的比重,融洽師生的關系,加強師生的能動流。
2、促進“工學結合”,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認識來源于實踐,實踐決定著認識。記憶作為認識的一種表現形式,也與實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財經法規作為法律的一個組成部分,與社會經濟生活的聯系異常密切,也非常復雜,所以要真正得心應手地運用,單純地死記硬背法規的有關條文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理解財經法規的有關理論,在此基礎上才能將掌握的具體知識靈活運用。沒有堅實的理論知識作為奠基石,就無法準確理解法律。堅實的理論功底,深厚的業務知識,良好的感悟和創新思維能力,是正確運用法律知識的基本素質。從歷屆考試真題分析,我們發現《財經法規》考試的知識點很多都屬于記憶類的,這些“純記憶”的內容很多都是僵硬的、枯燥乏味的。“工學結合”思想為核心的實習及實踐活動則能賦予這些內容以生命,讓它們鮮活起來。實踐中的認知具有“記憶性”,實踐中的學習具有“誘導性”。而中職學生恰恰缺少的是知識的記憶和學習的興趣。譬如“銀行結算賬戶”一節中涉及的賬戶開立、變更和撤銷,“基本存款賬戶的程序”等內容,如果學生能夠在實踐中親自辦理過類似業務,一定能夠加強記憶,加深印象,從而達到記憶的目的。
3、分析題型,掌握考試重點
考試重點的研判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簡化學習內容,減輕學生的記憶壓力,讓他們做到有的放矢,題型的分析能夠讓學生做好心理準備,以輕松的心態面對考試。從近年來的考試題來看《財經法規》的側重點主要集中在會計法、內部會計工作、審計結果處理、會計人員管理、銀行結算賬戶、支票、稅收分類等內容上。而部分考核細節也應引起我們的重視,例如“消費稅的計稅”部分中的以“煙酒”為代表的從價從量復合征稅制度。這些細節內容只需讓學生理解、記憶即可,但如果我們忽略了這些細節,則它們極有可能成為“關鍵失分點” 。
Key words: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financial regulations and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course;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21-0121-03
0 引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各單位對會計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有牢固的專業基礎知識與實際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因此,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對《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展開研究。然而,該課程現階段仍以理論為主,缺少職業引導,難以達到職業教育的培養要求。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與反思完善,嘗試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與該課程,通過工作任務驅動來設置實際會計崗位情境,加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操作的能力,據此培養符合社會實際需要和學生實際能力狀況的會計專業人才。
1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的認知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職業院校會計類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之一,也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本課程緊扣考試大綱,針對會計崗位能力分析,強調從業要求,突出會計從業人員應知應會的內容,重視財經法規基礎知識的介紹和會計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
然而,本課程教學存在較多難題,如理論、概念、法律、法規、條款多,內容抽象、繁瑣,需要精確記憶的內容多,理論性極強,比較枯燥乏味;章節之間沒有系統性,教學時內容較分散,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非常多且涉及面廣,顯得比較龐雜,往往是課程學完,只知其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
本課程性質決定了其內容是枯燥的。只有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形式才能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和主動學習的態度。因此,筆者認為作為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完成相應任務而存在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同時利用信息化技術融合多元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們“動”起來,才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加深知識點記憶,最終強化授課效果。
2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中的應用實施
任務驅動教學法雖被各級各類教師廣泛接受以及推崇,但將其運用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這類理論性為主的課程的教師仍然鳳毛麟角。筆者大膽嘗試將任務驅動教學法運用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
2.1 結合會計工作崗位需要,緊扣《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中知識點及要點,有效設置驅動任務
驅動任務的設置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核心,直接關系到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及質量。教師在深入研究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和課程標準后,將本單元教學目標及知識點盡量清晰明了地表述出來,并結合實際工作任務呈現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根據教學的需要,而且也要聯系學生的理解與感知能力,根據學生技能培養的需要,結合會計工作崗位實際要求,創造具有探究性、生活性、易操作性的驅動任務。使學生首先明確目標,然后在分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本節知識要點,最后完成任務,盡量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例如,在學習“會計機構與會計人員”內容時,設置驅動任務:招聘啟事。任務背景:某企業由于擴大經營的需要,急需招聘一名出納,請結合所學“會計機構與會計人員”中的相關知識點,為該企業起草一份招聘啟事。知識點:會計機構的設置、會計工作崗位設置、會計工作交接、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與職務。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情景模擬法。任務成果:出納崗位招聘啟事。
2.2 以學生為中心,選取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主的多元化教學方式相互引導,注重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可操作性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課堂實施過程中,不單要設置好驅動任務,更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設計好相關情景,交互引導學生認識會計活動中的具體法規和職業道德問題。同時,注重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可操作性。設置簡單易懂的任務,邏輯清晰、一目了然,方便學生操作和使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與構成”內容時,設置驅動任務:會計法律制度知多少。任務背景:利用校園網、電腦、手機等媒介上網查詢與會計相關的法律制度,討論“什么是會計法律制度?”“它由哪幾個層次構成?”并結合思維導圖法繪制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圖。知識點: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和構成內容。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思維導圖法、口訣記憶法、列表歸納法。任務成果:繪制會計法律制度的思維導圖。
2.3 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的綜合評價方式,師生共同評價任務成果
評價是任務驅動教學法實施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能夠使學生從多方面獲得啟示。評價過程中,不要否決學生的做法,而多應以鼓勵為主,注重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閃光點,不僅僅是對知識與技能的評價,還可以對創新能力、團隊合作、任務分工等方面進行評價。為了使同學們更好的發現同伴的優點,看到自身的不足,可以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的綜合評價方式共同評價任務成果。
筆者在授課過程中尤為注重學生自評環節。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在課前合理設計評價量表;學生參照評論量表內各項目,逐項給自己打分;各小組之間相互評定。評價量表中應適當留有空白,學生可以附上簡短的自我評語或改進建議,以便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習慣。在以鼓勵為主的評價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獲得成就感,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更大地激發求知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3.1 不能為“設計任務”而組織教學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是為了輔助教學,達到較高的教學效果而準備。教師在設計任務時,不能僅僅考慮方法的運用,而忽略實際教學內容,這樣只會本末倒置。例如,“國庫集中收付制度”中重點為“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可以設計任務,但該任務卻無法貼近學生生活,這樣的任務就不應該去設計。教師可以選擇運用導入案例或提問的方式組織教學,而不要僅僅糾結與如何體現“驅動任務”。任務驅動教學法不是單一存在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而是需結合多種教學方法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3.2 避免設計過大的驅動任務
任務驅動教學法區別于項目教學法,不是將整個章節項目化去完成一個整體項目,而是緊扣每個單元的重點或難點,設計最好不超過2節課時中完成的任務,以驅動課程的展開。任務設計也應該簡單易懂,便于學生操作,以提高學生學習、思考、動手的興趣;如果任務過大,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從而抵觸教學內容。
3.3 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以學生為主體”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思想,但這并不意味著讓學生隨心所欲地處理,而是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自始至終參與其中,把握方向,適時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尋找方法、完成任務。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采取相應的檢查和監督措施,充當活動的參與者、指導者和幫助者,融入到學生的任務工作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作用,取得切實有效的教學效果。
4 應用的部分成果
經過兩年深入扎實的研究和探索,本教改項目獲得了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
4.1 創建并運用“學習包”
筆者在實施過程中以“驅動任務”為主線創建“學習包”(包括課程標準、教學課件、教案、驅動任務、案例、視頻、習題集、試卷等)。緊扣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及會計崗位需求,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精心設計驅動任務和任務背景,為學生提供一個仿真的學習環境;選取任務驅動教學法、情景模擬法、實物演示法、思維導圖法、口訣記憶法、列表歸納法、視頻教學、信息化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方法交互引導學生,認識會計活動中的具體法規和職業道德問題;組織適當的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通過課堂師生互動交流,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素養;利用考試復習資料及練習題以較好的成績通過資格考試。并將“學習包”運用于實際教學,最終反思、完善、修訂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中的研究及實踐。
4.2 改革期中考核考試方式
因為該課程為考證課,考試成績尤為重要,所以沒有改變原有考核模式,仍按“平時(10%)+期中(20%)+期末(70%)”計算總評成績。但本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強調學生的自主能力,采用任務討論、分角色扮演等方法,加大了學生參與的力度,需要凸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中的應用效果。故,筆者將期中成績(20%)從筆試成績調整為過程評定=學生作品展示(15%)+研討式評定(5%)。學生作品展示,即設計開放型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展示作品;研討式評定,則根據課堂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評定。這樣更能提高學生完成課堂任務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3 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成績
本項目在課堂運用過程中,利用驅動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角色扮演、案例設計、學生互評等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并受到一致好評。學生評價:“角色扮演使我更能了解實際工作,并對課本中不懂的問題通過真實的情景去掌握,印象深刻,比傳統教學法中的滿堂灌要好的多”;“我非常喜歡小組互評的方式,為了對別的小組負責,評分客觀,我們只能認真扣知識點,逼迫自己去掌握弄清楚一些模糊的概念,再一次復習了重難點”;“與傳統教學法的灌輸模式相比,任務驅動教學法使我更為深刻的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而不是老師的事,老師知道的再多,也不可能幫我考試,只能自己掌握”等等對本項目的肯定。
關鍵詞: 財經法規; 會計職業道德; 課程; 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3)03-0076-01
一、明確自主學習教學要求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也是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為了讓學生既能夠順利通過國家舉辦的會計人員從業資格考試,又能接受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規范性教育,我們采用課程教學與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相結合的模式。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會計核算和監督的依據、手段和過程,了解對會計機構與人員的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從業資格管理和繼續教育管理規定,掌握支付結算法規,稅收征收管理的相關規定、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等內容,使學生具備會計從業資格必需的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工作崗位適應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
二、自主學習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由于課程內容政策性強,要求理解的知識點多,內容涵蓋范圍廣,包括會計法律制度,支付結算制度,稅收征收管理制度,會計職業道德等,顯得比較龐雜,而且章節之間沒有系統性,學生較難掌握。另一方面《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多是法律規章的條條框框,理論性很強,比較枯燥乏味,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本課程在實際工作中又是一門非常實用的課程,關系執業能力的好差。所以學生單純地死記硬背有關條文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理解財經法規的有關理論,在此基礎上才能將掌握的具體知識靈活運用。因此,《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決不能簡單的停留在法律知識灌輸的層面,而應該采用課程教學與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相結合的模式,引入各種教學方法手段,豐富課堂形式,使枯燥乏味的內容更加生動有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使課程學習的有效性達到最大化。筆者通過多年的實踐教學工作,探索出情景模擬法、比較教學法、順口溜引導等教學方法。
1.情景模擬法。情景模擬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完整的問題背景,以此為支撐啟動教學,并通過啟發講授,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中獲取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情景模擬法包括實物展示、案例演示、環境模擬等。實物展示是指教師對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各種結算憑證、票據、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證書等進行有形的展示,以此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加強記憶。案例演示,是把教材中的某一知識點通過人物或動作演繹出來。例如在學習支票的填寫時,可以先展示一張仿真的空支票,然后根據實際的一筆經濟業務填寫支票。這樣,既能生動活潑地展示支票簽發的規范性與專業性,又能在文字書寫方面給學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環境模擬,是指根據社會中實際工作崗位的具體流程設計實驗環境,模擬工作環境中所涉及的因素。如在講解會計工作崗位的設置及回避制度問題時,可以把會計、出納、會計機構負責人等主要的、最常見的崗位所要做的工作模擬出來,由不同學生扮演角色,從而讓學生能較清晰地理解各個崗位的含義、工作職責及為什么要實行崗位回避。
2.比較教學法。比較教學法就是把彼此之間具有某種聯系的教學內容放在一起加以對比分析,以確定異同關系。例如,在講授銀行跨行轉賬結算收手續費的問題時,一般人們都想省點轉賬的手續費,可如何做到呢,可以把這個問題留給學生課后解決,讓他們到各銀行營業網點看公示板上的收費標準,各行之間進行比較,讓同學覺得,結算法律制度和規定在實際工作中的作用,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知識的記憶過程中事半功倍。
3.順口溜引導教學法。順口溜引導教學法是利用漢字同音、諧音或編順口溜的方式將所要記憶的內容濃縮成一兩句話,變復雜為簡單,變枯燥為有趣,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如:會計職業道德的八個基本規范:愛廉誠公,技則理強。短短兩句話,囊括逐項內容32個字,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方便記憶。
三、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自主學習課程評價體系改革
古人云:“修身必先立其志,立身必選立其學,立學則以讀書為本”。作為會計專業的高職生,將來如果立場要成為會計從業人員,必先學好會計基礎知識,提高會計職業修養和會計實務能力。這是作為會計從業人員最基礎要求,也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前提條件。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高職生畢業后進入會計職場的通行證,如果沒有取得這一證書就不能從業會計職業。而取得這一證書,《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必考的科目。相比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其他兩門科目來看,《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內容條目繁雜、專業術語難懂等特點。綜合分析近幾年考試的試卷內容,我們得知考試重點是考查學生是否能熟練應用專業知識,目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就是實際應用能力不強,這就是高職生通過考試的一大短板。因此,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才是《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的重點,也是廣大一線教師和教研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二、五年制高職《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現狀調查
(一)高職生基礎差,且學習方法不當五年制高職生都是一些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初中畢業生。他們基礎差,學習的靈活性也不強,涉世也不深,所以理解不了專業技能對未來生活的重要性。這就決定了他們的學習動機不強,學習目標層次也不高,多是被動學習。再者,他們從未接觸過法規學習,學習入門問題是他們學好這一門科目的第一道必須跨越的門檻。由于高職生對學習的片面理解和學習方法不當,他們多數以失敗告終。學院的學生多是成績不太理想的高中畢業生,屬于涉世未深、學習基礎較差,基本未接受過法規學習,普遍存在入門難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為應付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多數學生認為《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僅依靠死記硬背就能通過考試。認識上的片面性及欠缺科學的學習方法,往往導致其考試的失敗。
(二)考試內容靈活,且高職生應用能力不強分析近兩年《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機考卷面內容,我們不難發現有兩大特點:一是題量減少了,二是內容的靈活性加強了。雖說沒有偏題怪題,但答題時需要學生綜合多個知識點。可見,命題者考察的不再是死的知識要點,而是考察綜合應用能力。而五年制高職生應用知識的能力相對薄弱,單憑死記硬背的方法應對考試的高職生考試失敗是必然的結局。
(三)過于單調的教學方式、方法目前,高職院校在教學理念上還很守舊,創新力度不夠,學生學習《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中的理論知識仍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合作學習在課堂上沒有得到充分應用。多數情況下,教師還是以填鴨式教學方式與方法進行教學。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僅限于教師的提問。
(四)教師的業務水平不高眾所周知,要勝任《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教師既要熟悉會計實務,又要有扎實的法律、金融和稅收等知識。只有這樣,才能駕輕就熟地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的理論知識。實際上,教師不是缺失會計實務知識,就是法律、金融等知識短缺。高職生學習風格的特殊性以及《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的考試要求,對于教師來說,是一艱巨的挑戰。
二、五年制高職《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優化建議
(一)內容緊扣考點,教法適應學情為了提高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通過率,教師在組織教學內容和選擇教法時,應遵循兩大原則,那就是內容緊扣考點,教學適應學情。可以根據歷年題型,在課程中講授如何利用“各章節的知識”,并以圖示的方式進行重構,做到“圍繞難點、重點”對歷年考題進行解析,通過模擬真題讓學生熟悉題型,領悟命題人的初衷,提高答題能力。
(二)教法避免單一,方式力求多樣《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考試范圍廣、知識理論性強、條目過于分散、應用時不易操控。針對課程內容的這些特點,我們認為可以采用啟發法、案例法、課堂討論以及多媒體等教學方法來替代單一的講授法。理由一:啟發法教學可以開動學生積極思考、帶著問題去聽課,有助于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理由二:案例教學法能有效地模擬會計職場情景,學生在分析案例時,可將枯燥的法律條文變為生動有趣的習得情境,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理由三:案例教學結合課堂討論教學法能有效地實現師生間的雙向互動,學生在學習實踐中能集思廣益,還能開通視野,既活躍了課堂,又培養了學生依法處理會計業務的意識與能力;理由四:多媒體參與教學,能有效地打破會計職業場景的時空限制,以圖、文、聲、色、形、影等方式全方面向學生呈現知識要點,能充分調動學生多種分析器參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