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系統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引言
古語有云:“積谷防饑,養兒防老。”現在農村地區,家庭養老成為主要的養老方式,特別是農村家庭大都以務農為生,沒有醫療和養老保險,也缺少養老院,加之農村老人觀念較為保守,老了更愿意留在家里,不會選擇去養老院生活。因此,子女就成了他們步入老年后的物質和情感寄托。但上世紀80年代國家頒布了計劃生育政策,一個家庭只能要一個孩子,那就意味著,一旦這個孩子遭遇不幸離開人世,對父母來說將是毀滅性打擊。這時候,很多問題就會突顯出來,例如;有沒有能力再要一個孩子、將來生病住院誰來照顧、怎么彌補精神打擊、人際交往面臨問題等。
二、目前我國農村失獨家庭的現狀
(一)失獨家庭的定義及數量
學者王澤寧對于失獨家庭是這樣界定的:(1)1933 年1 月1日以后出生;(2)女方年滿49 周歲;(3)只生育一個子女或合法收養一個子女;(4)現無存活子女。[1]據人口學專家、《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根據人口普查數據推斷:中國現有的2.18億獨生子女,會有1009萬人在或將在25歲之前離世。這意味著不用太久之后的中國,將有1000萬家庭成為失獨家庭。
(二)中國失獨家庭現狀
我認為當前我國農村失獨家庭的養老問題主要還是集中在經濟、社會交往、心理層面。從經濟方面分析:青壯年勞動力在一個家庭中是至關重要的,他們的父母面臨退休,經濟收入下降,或者在農村家庭,父母年邁已干不動農活,這種情況下,家庭的負擔就會落在子女身上,如果唯一的孩子死亡,那這個家庭物質生活質量可能就會下降;在社會交往方面,由于很多農村地區思想觀念較為傳統,失獨家庭在他們看來似乎是“上輩子造了孽”或者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很多失去孩子的父母都不愿意接觸外面的人,與外界隔絕,他們在社會交往上就會出現問題;心理層面,“白發人送黑發人”,子女離世給他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人生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生活的意義。
三、生態系統理論視角下農村失獨家庭養老問題成因
(一)生態系統理論概述
系統理論開創者是bertalanffy,他認為研究者不應只是用物理的方法做研究,也要考慮人和整個世界之間的聯系,應去把握研究對象的層級特征,用廣泛的視角去考慮問題。布朗分布倫納提到,個體出于一個環境和幾個環境的嵌套之中,每一個系統都與其他系統交互作用,影響著個體發展的方方面面。生態系統理論就是把人放在他所處的系統中去考慮,強調人與環境之間的聯系。
(二)從生態系統理論看農村失獨家庭養老問題成因
布朗芬布倫納在其理論模型中將人生活于其中并與之相互作用的不斷變化的環境稱為行為系統。他主要是對兒童進行研究,列出了兒童的幾層系統(如下圖所示),該系統分為4 個層次:微觀系統、中觀系統、外層系統和宏觀系統。我們將利用布朗分布倫納的系統結構圖,來分析并探討農村失獨家庭養老問題產生的原因:
1.微觀層面:家庭結構失衡
首先,核心家庭,即一對父母和一個孩子這樣的家庭是一個穩定的結構,孩子是維系婚姻的關鍵,一旦獨生子女死亡,父母難以很快將這種情感依附轉移到配偶身上,這會導致他們難以從喪子的悲痛情感中走出來,從而對日后夫妻關系產生影響。其次,家庭系統和其他系統類似,會對其他家庭成員有角色期待,以滿足家庭和社會的需求,若一方在喪子之后選擇消極避世、逃避家庭責任,則會使另一方無法獲得這種滿足,以至于雙方關系會僵化、已破碎。
2.中觀層面:人際交往受阻
中觀層面涉及到失獨家庭的社會交往方方面面。思想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特別是在農村,很多人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思想。這種觀念使得很多失獨父母會選擇遠離周圍環境,拒絕與外界交流。在行為方面,父母憑借孩子,會擴大自身的交際網絡,因為要滿足孩子們的需要,通過會與學校、醫院、社區等建立聯系,形成較為持久的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他們扮演者各自的角色,一旦唯一的孩子離世,他們這些角色也會消失。綜上,失獨家庭的人際交往會受到阻礙,社交圈子在慢慢縮小,所導致的后果就是,他們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與社會的交集越來越少,逐步遠離社會。
3.外層層面:社會政策及服務不完善
“家庭B老”一直是我國的主要養老模式,一旦唯一的孩子去世,失獨老人就會面臨無人照料的困境,與此同時,社會養老服務政策和相關基礎設施又不夠健全,在現階段的社會保障體系中,失獨家庭養老保障并沒有形成專項制度。新農保、新農保、五保供養等制度的實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失獨老人的生活困境,但缺乏針對性。此外,在現有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實施過程中,由于監管體系的不健全、管理機構的不完善,致使社保資金的發放存在很大的問題,包括農村失獨老人在內的受保障群體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根本的保障[2]。
另外,當前國家出臺的制度較為單一、模糊,在實施的過程中缺少靈活性,政策與政策之間的聯結不夠,導致實施效果欠佳,這些都是失獨家庭養老成為問題的原因。
4.宏觀層面:傳統意識形態的影響
宏觀方面,就涉及到整個大環境的意識形態和文化、亞文化的層面。就失獨家庭而言,首先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制約,很多父母有這種“養兒防老”的思想,辛辛苦苦把子女拉扯大,為了自己老了能有人照顧,失去獨生子女之后,很多老人精神上會陷入崩潰、抑郁,不想說話,害怕別人談到子女的話題,害怕別人的閑言碎語,因此選擇逃避社會等,這會使得他們的精神問題加重,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四、生態系統理論視角下農村失獨家庭養老問題的社會工作介入
(一)生態系統影響模式概述
美國威斯康星―懷特沃特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查爾斯?扎斯特羅提出了有關社會工作的生態系統影響模式,他認為社會生態系統影響模式反映了各種生態系統的相互關系及相互影響。專業社會工作者的工作不僅要與案主、而且是要與許多同案主相關的其他大系統一道解決案主的問題。更確切地說,系統影響模式強調,社會工作者必須代表他們的案主,經常與現行的機構和組織協同工作,其目標常常是去改變或改進服務的提供和資源的分配方式。這是一套生態系統理論指導下的社會工作介入模式,下面將此模式為指導簡要敘述失獨家庭社會工作介入的具體策略。
(二)社會生態系統影響模式指導下農村失獨家庭社會工作介入
1.引入專業社工
我們知道,物質幫助對于失獨家庭都是暫時的慰藉,真正能幫助他們走出來的只有他們自己,而社會工作者的理念是“助人自助”,是通過專業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幫助他們走出陰霾、重獲自信,而不僅僅是給予他們物質支持,社會工作者能夠通過心理輔導,比如個案治療、小組工作等鼓勵失獨父母發泄情緒、勇敢的面對今后的人生,激發起他們對未來生活的熱情。從這方面講,社會工作者的作用是尤為重要的,政府應該重視社會工作的職業發展,給予他們工作和晉升空間,讓更多的學社會工作專業的人能夠參與到社會服務中來,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群體解決他們的復雜問題,維護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2.恢復案主自身功能
案主自身是問題的核心,社會工作介入后,重點要放在幫助案主建立正確的認知、實現案主自身增能的方向上,本著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相信案主有能力依靠自己解決問題,重新站起來,社會工作者可通過對失獨父母一對一的個案輔導幫助案主疏泄情緒、覺察自身的非理性認知,從而引導案主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學會調節自身的情緒,發展出更多的可能。
3.強化組織系統支持網絡
社會工作介入的過程中,要注重發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比如發動志愿者對失獨家庭開展入戶幫扶,在生活上給予他們物質照料,精神上給予他們心靈的慰藉;比如可以組織大家自發捐款,為經濟困難的失獨家庭提供資金贊助;還有,社會工作者也可以聯系相關的兒童服務機構,對于那些物質相對寬裕、有領養意愿的老人,可以幫助他們聯系領養一個一個孤兒,然后定期對老人的領養情況進行回訪等等。
4.增強社會服務功能
在社會服務方面,社會工作者可通過建言獻策等方式,倡導政府開辦專門面向失獨家庭的養老機構,把具有相同經歷的老年人組織到一起盡心照顧,這樣也可打消老人的顧慮,相對愿意去到福利機構接受照料;在社區里,可組織有能力、行動較方便的失獨老人參加紅色旅游,走出家門到外面的環境下散散心,放松心情,讓他們逐漸明白,除了子女,他們的人生還有很多意義,還能做什么事情,從而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5.引導正確的價值觀念
社會工作者還可以通過發放宣傳冊、開辦講座等形式,讓更多的人知道目前社會上還有很多問題,有很多有需要的人期待著我們去理解、信任和幫助的。我們應讓自己掙脫傳統不良觀念的束縛,以一種積極理解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五、小結
失獨家庭之所以會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是因為在這樣的家庭背后會突@出很多復雜的社會現象,我們在思考的時候不能僅僅想到“只是一個家庭失去了孩子而已”,問題沒有那么簡單,我們要想到,為什么這個家庭失去了孩子之后會面臨重創、整個家庭為什么會因此而垮掉,這跟我國傳統的“養兒防老”的思想、當前的社會保障政策、社會工作專業發展不成熟等等都是密切相關的。我們應該以系統的眼光看待問題,而不僅是著眼于一個人,要聯系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大的歷史背景去考量。需要社會工作者、政府、福利機構、社區等都相關系統通力合作,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持久而有效的幫扶。
參考文獻:
杜坤 東北石油大學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的生態系統是一個很重要、很復雜的教學系統,它包括主體、客體、中介要素、教學目標及相
關的考核標準。把生態理念引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用它來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多樣性和
開放性。目前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統還不夠健全,在開放性和層次性兩個層次上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將生態系統的觀念應用到高
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教學的一大突破,本文將以此為出發點,來探究提高教學的方法和思路。
關鍵詞:生態系統理論;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優化
一、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現狀分析
從整體上說,我國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還不夠完
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很多時候缺乏時效性,內容不夠
豐富,教師和學生難以展開有機的互動。將生態系統理論與高校
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結合需要一定的融合期,把生態理論的觀
念應用在教育系統中,實現教學主體、教學客體、教學環境和教
學介體的優化配置,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高校的思想政治
教育改革,從整體上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為國家培養更多
優秀的人才。
二、優化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系統的路徑分析
(一)對思想政治教學主客體進行優化
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的主體和客體,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改革的根本動力。優化教學的主體,就是要增強思想政治教
育主體的責任感和服務能力,作為教育的主體要善于從客體的需
要出發,明確教育的目標和效果,這樣來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
理論積淀。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體來說,首先要引導客體樹立
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教育活動中實踐“以人為本”的教學
理念,提高覺悟意識和政治素質,提高客體的主觀能動性。在整
個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系統中,教育的主體和客體是息息相關的兩
方面,要將這兩個方面有機聯系起來。
(二)對思想政治教學生態環體進行優化
所謂的生態環體其實就是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系統的軟
環境, 這個意義是多重的, 首先對于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
它應該首先適應社會和國家最新形勢的變化,根據這些變化來制
定適合教學發展的目標和規劃。要努力地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環
境,讓學生去主動適應環境的變化,提高適應性。此外,還要善
于將環境中的消極方面轉化成優勢,以便于為校園的建設和教育
質量的提高提供更好的基礎。生態環體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軟環境,只有以此作為突破口,才能夠為整個教育工作提供軟實
力, 無形中就能夠熏陶和感染學生, 不斷地實現素質教育的推進。
(三)對思想政治教育生態介體進行優化
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生態介體其實就是整個教育工作的教
學方式和教學渠道,如何通過有效的介體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是每
個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介體有很多,教學課堂是最直接
的教育生態介體,教學課堂能夠傳輸最為廣泛的知識內容,同時
也能夠傳達有效的思想方面的滲透;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介
體,通過恰當的文化氣氛的指導和構造,實現校園的和諧發展;
另外,對于高校的發展來說,新型的傳播媒介比如網絡、媒體、
廣播等形式來進行思想政治的教育,以達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提高。
三、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措施
(一)增強思想政治教學中主客體的有機互動
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實現教育系統主體和客體
的有機互動,一方面要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管理,從而提
高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工作效率,為整個教育系統提供最優秀的
教學,還要不斷地增加教學人員的投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隊伍,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 就教學系統的客體而言,
要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提升素質和能力,只有這兩面展
開有機的互動才能夠為整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提供活力。
(二)為思想政治教學提供有序優質的教學環境
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要以和諧校園的構建為根
本,充分地優化校園環境,規范校園的規章制度,積極地引導大
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在這個
高校教學的大環境里,根據社會的形式主動優化校園環境,并結
合新時期的傳媒手段,讓校園與時代接軌。建立有序、優質的教
學環境,提升校園活力,營造健康積極向上的氛圍,發揮學校的
優勢,為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提供堅固有力的環境支撐,只有這樣
才能夠進一步地穩固整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為高校教育的
發展提供保證。
(三)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料和內容
要想從根本上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優化,還要在整
個的教學活動中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料和內容,這是整個課堂
活動的載體。信息時代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和專業
化,詳細豐富的教學內容能夠實現更多的學生對于課堂的需求。
同時更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選擇性地為他們的學習提供支
持和服務。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多樣的教學方式是新時期高校教育
的根本所在,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為社會的
發展和進步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尊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內
在規律,不斷強化高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結語
生態系統理論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化是一項較為
復雜的工作,在整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有將系統的各個層
面來加以優化和整合,才能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實現學
生的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從教學系統的主體和客體的互動性進行
優化,不斷地優化教學環境和教育生態媒介。為學生的學習提供
明朗有序的教學環境,豐富課堂知識,不斷地實現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的改進和提高。在這個教學生態系統里,尊重生態系統
的自然發展規律,才能夠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進和提高。
參考文獻:
[1]林典.“90后”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及其教育對策——生態系
統理論視角的分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5).
[2]關文薇.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諧生態系統研究.西
安科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2011.
[3]孔姣.生態系統理論視角下的大學生閑暇教育路徑研究.河
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2013.
[4]楊立志.全方位全過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論體系
為進一步規范社區矯正工作,加強和創新特殊人群管理,根據中央關于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總體部署,在深入調研論證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定了《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并于2012年3月1日起施行。青少年社區矯正是指對14-25周歲的緩刑犯、管制犯、監外執行犯、假釋犯、被剝奪政治權利的非監禁罪犯,準予其在社區內服刑,由專門的國家機關進行管理,相關的社會團體、民間組織機構和志愿者隊伍給予協助,在法定的期限內,對罪犯的心理和行為偏差進行矯正,并促使其更好地回歸社會的一種非監禁刑罰。從近年來青少年犯罪比例逐年上升的趨勢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已成為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青少年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國對青少年罪犯的傳統的矯治方法已不能有效發揮其矯正功能,因此現代的青少年罪犯矯治工作已不僅僅是司法人員的專職,而是需要社會工作者和其他社會志愿者更多地參與到矯治工作中來,因此,對青少年實行適合其身心發展特點的矯正模式是迫切需要的。本文通過納入生態系統因素,促使青少年罪犯積極地與環境互動,有助于改進和完善青少年社區矯正,減輕他們在社會生活中孤立的狀態,幫助他們成功地再社會化。
社會生態系統理論在社會學、社會工作學界內又往往被簡稱為生態系統理論,是將系統論、社會學和生態學緊密結合起來的基礎理論,它是用以考察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交互關系的理論。查爾斯·扎斯特羅把人的社會生態系統區分為三種基本類型:微觀系統、中觀系統、宏觀系統。在生態系統視角下,人類被看作是通過與環境的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來發展和適應。基于這個視角,社會工作試圖通過對人與自然和社會環境間的功能失調和處理,來強化能力、整合治療和改變問題。目前生態系統不均衡是青少年社區矯正中的主要問題,作為社區矯正的一種工具,社會工作的目的在于通過社區矯正計劃措施的實施,促進青少年罪犯恢復和重建其缺失的社會功能,使他們成為社會正常的成員。
一、對青少年微觀生態系統的介入
微觀生態系統是指個人在親密情境下的人際活動形態與角色扮演,它匯聚了影響個人的生物、心理和社會系統。具體而言,對微觀生態系統的介入一般指個人層面的社會工作,即針對青少年罪犯需求而開展的個案輔導服務。在對青少年犯罪群體進行社區矯正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個案工作方法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介入:
(1)引導青少年罪犯樹立積極的自我認知。
(2)為青少年罪犯提供家庭輔導。
(3)為青少年罪犯提供法律咨詢等專業支持。
二、對青少年中觀生態系統的介入
中觀生態系統是指對個人有影響的小群體,包括家庭、工作群體和社會群體。具體而言,對中觀生態系統的介入是指家庭和小組層面的社會工作,即針對青少年罪犯家庭,以及有相同需要或相同背景的青少年罪犯群體而開展的社會工作服務。
小組工作的方法在社會工作介入社區矯正的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小組工作以群體為工作對象,在社會工作者的協助下,通過小組成員之間有目的的互動互助,使參加小組的個人獲得行為的改變、社會功能的恢復和發展的工作方法。生態系統視角取向的社會工作鼓勵案主與相同境遇的同輩群體成員建立互助團體,通過小組工作的方法去回應他們的發展性需求,以降低青少年罪犯群體成員的疏離、孤立與無權感。在社區矯正中可利用的小組類型有治療小組、教育小組和成長小組。
三、對青少年宏觀生態系統的介入
宏觀生態系統,是指比家庭等中觀系統更龐大的群體和系統,包括組織、機構、社區和文化。具體而言,對宏觀生態系統的介入是指社區社會工作和針對法規或政策而進行倡導的社會工作行政。如建立青少年組織、開展社區工作,以及進行青少年法規、政策和制度的修改、倡導工作等。
在社區層面進行的預防青少年犯罪教育、建立與完善社區支持網絡等手段,可以減少社區成員對矯正對象的負面認識,從而擴大他們的人際交往網絡,強化其所獲得的社會支持,消除一些社會性的偏見引起的社會排斥。具體來說,通過青少年罪犯生活的社區對他們進行矯正,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1)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影響社區輿論,宣傳相關理念。
(2)發動社會力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介入到社區矯正中來,把促進青少年犯罪的預防及對青少年罪犯的矯正工作放到社會發展的新高度。
(3)社區要為矯正對象提供相應的社會活動參與的機會,讓他們通過社會活動參與體驗社會責任感,增強社會參與意識,樹立自信心。
青少年罪犯作為社會上較為特殊的弱勢群體,缺乏社會權力和政治權力,而社會的排斥更加使其處于極其無助的狀態。社會工作平等、尊重、接納、助人自助的社會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對社區矯正的成功開展具有積極意義。本文關于社會工作在青少年社區矯正領域的探討,希望能夠為社區矯正工作的發展獻上一份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馬爾柯姆·派恩.現代社會工作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麗娜·多米內利.社會工作社會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3]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費梅蘋.社會互動論視角下青少年社區矯正社會工作服務研究[J].上海:青少年犯罪問題,2009,(03).
[5]費梅蘋.上海青少年社會工作者專業能力建設的行動研究[J].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7,(04).
關鍵詞: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共同進化
中圖分類號:F40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0-0017-02
一、商務生態系統的概念
“商務生態系統”這一概念首先是由James F.Moore在他的著作《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中提出的[1]。這個概念的靈感來自于自然界的生態系統。生態環境學認為,生物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互為環境的關系,并且生物的多樣性和共生性是生物界生存和發展的普遍要求和規律。眾多的生物以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為其他生物提供共生的環境和條件,同存于一種共生體之中,共同進化和優化。James F.Moore指出商務生態系統正是模擬了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以上這些機制。眾多的商家、企業作為有生命的經濟實體,同時還作為經濟細胞,組成和推動著整個國民經濟乃至整個國際經濟的發展,形成一種功能協調、優勢互補、和諧增長的共生共榮的生態環境。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新商務生態系統
電子商務環境與傳統商務環境相比有顯著的區別。從傳統意義上說,企業必須在一個特定的行業內進行競爭。但電子商務環境下,一方面,原來處于各個封閉“湖泊”中的不同行業,由于Internet這條“電子運河”而溝通起來,競爭范圍改變了。另一方面,雖然目前有些企業采用了MRPⅡ、ERP、CRM、SCM系統等,但合作伙伴之間的電子化連接(Electronic linkage)及企業與顧客之間的接口薄弱,難以實現信息實時的、同步的共享。通過先進的電子商務技術(如XML 、OBI等)和網絡平臺,可以靈活地建立起各種組織間的、高效的電子化連接,如組織間的系統IOS(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企業網站、Extranet、電子化市場EM等,將伙伴企業各個業務環節孤島連接在一起,從而大大改善商務伙伴間的通訊方式,使組織間的信息和知識的交換量與交換速度大大提高,為形成新商務生態系統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針對企業發展戰略的復雜性,新商務生態系統不僅是一種實施電子商務的戰略途徑,也是一種管理理念的創新[2]。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戰略的制定應考慮如何建立新的商務生態系統。與系統中的各成員共創新的集成化商務模式和技術標準,共享知識,協調與各成員的關系,并根據商務生態系統發展不同階段(開拓商務生態系統、商務生態系統的擴展、對商務生態系統的領導、自我更新)的特征和自己在系統中所處的地位,培養自身的核心能力,而不是急于攻擊其他企業的領導地位或驅逐弱者。商務生態系統的核心企業會給企業帶來更強的生命力[3]。
三、新商務生態系統的研究狀況及其與當前其他管理思想的區別
商務生態系統亦區別于以產品或任務為目的而組織的動態聯盟(Virtual Enterprise),動態聯盟是建立在機遇產品基礎之上,由多個各有專長的敏捷型企業利用各自的特長聯合起來進行機遇產品的經營生產,產品生命周期一旦結束,聯盟也自行解體,動態聯盟把追求最大程度的敏捷性作為目標。從系統論的角度,商務生態系統則是為適應環境變化而組成的共同體,其形成原因與動態聯盟是有區別的。
四、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應用分析
(一)英特爾公司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
英特爾的投資范圍涉及世界各地多達425家高科技或與之相關的公司,是個實力雄厚的風險投資商,其通過龐大的投資來形成企業協作網絡從而實現互聯網戰略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英特爾公司為了完成從芯片生產商到互聯網建筑模塊生產商的轉變,僅在2000年,英特爾就收購了12家公司和企業,收購總額約60億美元。
英特爾龐大的戰略投資計劃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最初是在PC機和芯片相關技術領域進行投資。現在主要是在一系列有助于全球性互聯網基礎設施以及互聯網內容和服務發展的領域進行投資。在進行投資時,英特爾著眼于一個整體的生態均衡環境,進行系統化投資,以彌補服務器、客戶端、網絡、服務和內容等方面的技術或內容的“差距”。接受英特爾投資的企業不僅可從英特爾的財政資助中獲益,還可利用其帶來的大量與互聯網相關的計算平臺和網絡的專門技術,并可與其他同行協同制定技術標準。通過和那些不斷開拓前進的公司合作,英特爾的工程師可更大范圍地接觸各種理念,這對公司未來的產品和技術開發產生了非常有益的影響。
(二)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
阿里巴巴不是單獨依靠自己的企業在為消費者創造價值,阿里巴巴現在的成功是通過自身建設的平臺來主導整合龐大的系統成員架構了一個強大的商業生態系統[4]。
阿里巴巴通過提供誠信通服務產品建立誠信體系使得整個系統從中受益,而且誠信通產品對誠信的評估標準和程序很大一部分授予給了用戶和合作伙伴,例如,誠信通產品中的商家認證交給新華信、華夏和鄧白氏等第三方認證機構,誠信檔案由網商主動反饋的記錄構成,阿里巴巴并不需要維持復雜并且昂貴的中央監控和誠信評價系統。
阿里巴巴對網商提供各種服務來幫助網上交易。例如,防騙打假的培訓,提供貿易通產品幫助網商即時聯系,阿里巴巴對網商的服務從保姆式轉向教練式,鼓勵網商參與到信息的維護中來,使網商成為系統中的主角,并有配套工具方便用戶。
阿里巴巴更大的價值空間是由系統中的成員來創造完成。正如自然生態系統中陽光、空氣、水和土壤不可缺少,阿里巴巴捏合的誠信、商機、互動和規模這四種要素對于其商業生態系統也是缺一不可,而且神奇的是,僅僅這四種要素就能孕育出網商生命體自我成長。
阿里巴巴不但在創造價值,他還與生態系統中的其他成員分享自己所創造的價值。阿里巴巴向網商提供服務產品收取的費用相對于阿里巴巴為網商創造的價值是物有所值的,統計數據顯示,阿里巴巴誠信通會員的成交機會是普通會員的6倍,這給會員帶來的價值遠大于他們的支出,因此阿里巴巴付費會員迅速增長。
(三)易趣和淘寶商務生態系統的競爭
在淘寶決定進入市場之前,易趣是明顯的領導者,獨霸C2C交易市場。淘寶進入這個市場之前,由于無法與易趣抗爭于是采取了瓦解易趣商務生態系統的策略:免費。用戶交易、登陸都是免費的。這招武器很有威力,雖然一開始易趣的主流賣家不會流失到淘寶,但是那些無法在易趣掙到錢而又要交店鋪費的小賣家和學生賣家都會加入淘寶,包括易趣有些賣家同時也會在淘寶開店,因為這是零成本和有收益期待的。總結來說淘寶的策略就是:燒錢開路,鋪入大量資金營銷。淘寶期待的是什么呢?實際上是形成一個更大的商務生態系統,引發網絡正反饋循環:隨著人氣的增多,交易增加,賣家會更積極投入增加;賣家增加反過來又吸引買家不斷加入登陸平臺。
淘寶網總價值:投入的資本+網絡的價值=易趣的總價值:運營的收益+網絡的價值。
奧秘在于:為了維持這個等式,最初淘寶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本,但是隨著時間的推演,易趣沒能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淘寶網網絡價值的增值(網絡價值很大程度上可以用用戶規模和交易量來衡量),于是同樣的等式下,淘寶網絡價值的增長大于易趣網絡價值的增長,而由于運營的收益與網絡價值是正相關的,為了維持等式,淘寶網投入的資本量會越來越小,或者說投入同樣的資本量,淘寶的網絡價值會越來越大,這個時候原有的平衡就會被打破,易趣要么有所投入,要么找到增加網絡價值的新方式,例如,易趣目前所做的將國內平臺和國際平臺對接,為用戶增加外貿機會的舉措以及重新準備投用第三方擔保支付模式等等。
五、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啟示
未來的競爭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商務生態系統和商務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企業所處的環境是變化的,沒有人能夠完全預知未來,一切取決于企業的智慧和應對策略。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哪個企業勝出取決于哪一方的系統更有競爭力更有價值,雙方都要慎重考慮自己的生態體系是否更有競爭力。
現在的企業從事電子商務從更確切的角度講,不是采用了一種新的工具和技術或營銷手段,而更是在接受一種新的商業理念的啟蒙,從接受電子商務實踐電子商務的那一刻起,整個企業都會隨之發生變化,進入了一個轉型的軌道。
電子商務是ICT和商業這兩個互相具有強關聯性的要素直接碰撞的果實。因此,電子商務產業內必然首先遇到并首先實踐一個或幾個核心企業,在前所未有的空間內大規模相互協調,將資源集中起來,甚至將消費者也融合進來形成一個共同進化的生態體系。
商務生態系統超越了傳統的行業界限,它既可以在常規的行業界限內部成長,也可以跨越常規的行業分界線,這種理論方法適合于電子商務突破行業范圍的特性。商務生態系統理論不僅提供了理解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各種戰略聯盟的方式,也可以從新的角度系統地思考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幫助企業制定正確的戰略,預測潛在的變化,采取恰當的行動,并有效地規避和減少風險,從電子商務中充分獲益。
參考文獻:
[1]詹姆斯?穆爾.競爭的衰亡[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王興元.商業生態系統理論及其研究意義[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2):175-177.
慕課是由優質學習資源、學習者和平臺運營商共同構建的生態系統,在該生態系統中各方利益共生,共同促進,共同成長。
1.1優質學習資源以前優質學習資源位于大學校園的圍墻之內,而慕課通過平臺讓全球學習者免費享受名校名師提供的優質學習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實現了外部正效應,有助于建設學習型的社會文化。
1.2學習者(1)高中生。高中生通過慕課平臺學習一些先修課程,提前獲得擬就讀高校的學分;還可以通過慕課的學習,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挑選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2)在校大學生。對于學有余力的大學生,可以通過慕課平臺學習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更有利于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3)大學畢業從業人員。隨著知識更新周期越來越短,大學生在校學習的知識很快就不能滿足工作需要,從業人員可以通過慕課平臺選擇對自己有價值的課程,進一步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4)未受過高等教育的從業人員。該特殊群體由于歷史原因沒有進入高校學習,已經在社會各行各業中就職。他們渴望學習,但苦于沒有學習機會和整塊的學習時間,慕課正好為他們提供了學習平臺。
1.3平臺運營商平臺運營商的主要職能是協調雙方需求。一方面將學習者需要的優質學習資源匯集在慕課平臺上;另一方面,通過平臺的運作吸引大規模的學習者前往慕課平臺學習。在日后的運營中,隨著相關數據的累積,可以精準分析每位學習者的特點偏好,并且能夠及時把握未來的學習趨勢。
2慕課生態系統形成機制
2.1驅動機制(1)教育成本降低。目前高校中,每個班級的學生在50人左右,每位教師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備課,而受益者只有班級內的學生,不具有規模經濟,因此全球各大高校教育成本居高不下。為了進一步降低教育成本,優化教育資源,應讓更多的人從優質教學資源中受益,從而進一步推進教育公平。(2)教育質量提升。由于缺乏有效的競爭機制,高校教育質量參差不齊,同時大學生就業情況也不理想,在高校所學知識與未來工作崗位所需知識尚有差距,使得高校需要進一步思考教育質量的提升。
2.2激勵機制(1)對學習者的激勵。目前,慕課對學習者的激勵主要體現在內部激勵,即學習者通過慕課的學習來滿足自己對于某類知識的需求,這是一種強大的內在驅動力。目前,外部激勵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如學習過程的證明、學分的認證和學位的授予等。(2)對教師的激勵。以前教師只為本校學生所熟悉,缺乏更廣闊的平臺展示個人才華,缺乏與同行交流的機會。而慕課平臺通過學習者對教師所授課程的認可和歡迎程度,有助于形成一批品牌課程,從而最終形成一批品牌教師。(3)對高校的激勵。通過慕課平臺,高校可以推出一批名師講授的名課,有助于擴大高校在全球的影響力,有助于提升高校品牌價值。(4)對社會的激勵。慕課為企業架構了共性學習平臺,促進了員工學習,也促進了企業的成長,有利于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
2.3保障機制慕課雖然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因此需要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來促進慕課的健康有序發展。
2.3.1相關政策保障(1)對教師的獎勵。教師是慕課平臺提供優質學習資源的主體之一,建設與維護慕課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對于研究型大學而言,教師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科研工作。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參與的積極性,為了保證慕課的長遠發展,有必要對教師的勞動成果給予一定形式的肯定和獎勵。(2)對學分的認可。以前,學位市場在高校內部完成,慕課出現后,逐漸形成了龐大的課程市場這一中間產品市場,主要形式是認證慕課平臺上完成的學分。慕課未來的發展,關鍵取決于能否實現學分認證。學分認證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①不同高校之間的學分互認,這一情況主要適用于在校大學生;②對學習過程的認可,慕課平臺為求職者提供學習過程的證明;③對學位的認證,未受過高等教育的從業人員可以通過慕課平成某一專業所有課程的學習,從而獲得學士學位或碩士,甚至博士學位。但是學分認證的前提條件是如何確認是學習者本人完成學習過程和考試過程,以及如何保障高校所授予的學分和學位的權威性。
2.3.2公共服務平臺慕課發展過程中涉及到很多龐雜工作,為了進一步提升慕課的服務水平,需要構建公共服務平臺,為慕課平臺的雙方提供服務。(1)對教師的服務。由教師本人制作視頻課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學校應提供專門的場所和一支專業的團隊來完成視頻課程錄制,讓專職教師有充足的時間去教學和科研。(2)對學習者的服務。對于學習者的服務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①檢索服務,改進檢索技術,讓學習者以最小的時間成本找到自己所需學習資源;②學習過程跟蹤分析服務,對學習者及時提出建議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③提供學分、學習過程和學位認證服務。
3慕課發展建議
3.1成立中國慕課平臺為高中生、在校大學生、大學畢業從業人員和未受過高等教育的從業人員提供學習機會,促進教育公平,實現外部正效應,提升勞動力素質,從而形成以終身學習為特征的學習型社會。特別是為未受過高等教育的從業人員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支持,以社區學習中心的形式組織他們集中學習,提供學習場所和必備的電腦網絡等學習工具,促進他們學習能力的提升,對于具備完成學業條件可以授予大專文憑甚至本科文憑或更高層次文憑的學習者,可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釋放其勞動力,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美國的三大慕課平臺可以在學習者積累的龐大學習數據的基礎上,開發出更有吸引力且更符合學習者的課程,從而提高行業進入壁壘。建立中國慕課平臺,既可以滿足華人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還可以積累基于慕課平臺的基礎學習數據,為未來課程開發奠定基礎。
3.2完善慕課平臺服務機制(1)完善慕課的認證制度。實現從學習者的學習經歷證明,到不同高校間的學分互認,最后到學位認證制度的梯度完善。(2)完善大數據跟蹤分析能力。平臺需要平穩運行,并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學習定制,減少淘課的時間成本。大數據分析的內容分為3個方面:①針對個體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和學習方式提出建議;②針對個體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分析學習者的愛好,從而提供精準營銷策略;③針對總體學生的學習特點,分析未來趨勢,為開發課程新產品和改進服務提供一手資料。
【關鍵詞】 信息化教育資源系統 云計算教育生態系統 云教育平臺
1 云計算教育生態系統的提出及信息化教育資源系統的發展走向
信息技術已成為學校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也成為學校教育水平和竟爭能力的重要指標。然而,隨著信息技術在各校中的逐年盲目投入,目標不統一,建設重復,融合改造困難等問題日益突出。為提升各校信息化系統應用,減少資源投入浪費,推進各校綜合統一部署信息系統,迫切需要相應的理論及研究以指導我國學校信息系統建設。為此本文對當今教育信息系統面臨的問題,提出“云計算教育生態系統建設理論”。
有關信息系統的發展走向的規劃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業界學者認為信息系統發展規劃可分為不同的階段,如規劃前期、離散規劃、關聯規劃、集成規劃,雖然劃分的階段不同,但業界對于信息系統發展的方向來看是一致的,最終會朝向集成規劃。信息系統集成,就是通過結構化的綜合布線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各個分離的設備(如個人電腦)、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關聯的、統一和協調的系統之中,使資源達到充分共享,實現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統集成采用功能集成、網絡集成、軟件界面集成等多種集成技術,它實現的關鍵在于解決系統之間的互連和互操作性問題,是一個多廠商、多協議和面向各種應用的體系結構。同時需要解決各類設備、子系統間的接口、協議、系統平臺、應用軟件等與子系統、建筑環境、施工配合、組織管理和人員配備相關的一切面向集成的問題。
2 云計算教育生態系統的戰略方向及各方職責
隨著計算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相關的應用已經滲入到各行各業,在推進人類生產與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近幾年來,硬件配置、網絡帶寬飛速升級發展。人們訪問計算機網絡已經不需要通過傳統的計算機,通過PAD、手機、電視、汽車、手表,甚至眼鏡等設備,打開瀏覽器就可以聊天、評論、處理文件、分享照片等。這一全新的浪潮將會由一種全新的計算模式所驅動:校園和個人將不再需要在電腦中安裝套裝軟件,而是通過互聯網瀏覽器接入到一種超大范圍內集成的、按需定購的信息服務信息系統之上,也就是業界說的“云計算服務”,這種轉變日趨加速。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新興的共享基礎架構的方法,它可以將巨大的系統池集成在一起以提供各種IT服務。教育部明確未來教育系統云建設的戰略方向:將會在10年內建立國家教育云服務模式。整合現有資源,采用云計算技術,形成資源配置與服務的集約化發展途徑,構建穩定可靠、低成本的國家教育云服務模式。并向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機構,提供公共存儲、計算、共享帶寬、安全認證及各種支撐工具等通用基礎服務,支撐優質資源全國共享和教育管理信息化。
目前雖然我國學校信息化建設水平逐年投入不斷加大,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較為突出的是:整個教育體系下的信息系統沒有統一的標準。每一間學校均可根據自身的情況,自主投入建設。這樣做的弊端是對后續要融合、集成系統時,改造非常困難,因為這種系統的數據運算、存儲及網絡資源是緊耦合的, IT建設完全是針對某間學校個性化進行的,整合資源時會相當困難。由于缺少統籌規劃,造成資源投入重復,資源浪費。另外,保證信息系統規劃有效實施的措施不給力、規劃執行力不夠。這使得很多學校的信息系統停留在日常事務管理的支持,停留在教學輔助的手段,對將來發展戰略的支撐與戰略組合作用不明顯。原因在于沒有從更高的層次去規劃學校教育信息系統。
云生態是最近業界剛提出的信息化建設的一種思想,尚沒明確標準的概念,在云計算的生態系統中,有三個核心角色,即使用者、提供者和建設者。使用者指云服務中的用戶;提供者指云計算服務的開發商或投資商;建設者指云計算服務的應用開發商、能力提供商、硬件提供商。各方的職責為:
使用者:使用者需要提供學校各方面的信息與數據,但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與資源到信息化建設中,學校可以根據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訂購不同的信息化應用,讓教師、學生,按照學校的授權來訪問應用。
提供者:提供整個平臺云生態的規劃和建設,并協助政府規劃和運營平臺。平臺提供者要保證平臺穩定的運行,同時及時處理系統各方面數據,滿足用戶的需求。對用戶的需求要及時反饋,并與建設者溝通,不斷完善云計算教育生態系統。
建設者:在云生態系統中,建設者統一全國各校用戶信息,并以此作為生態鏈上的核心數據中心。建造的云平臺提供標準鑒權系統和接入標準,能讓不同的應用開發商對接應用。同時,云平臺要有豐富的API能力,擁有隨時擴展能力的自由,想擴展硬件就可以擴展硬件。平臺提供的核心應用,能滿足各級各類學校的使用,并且可以根據各級各類學校的需要添加不同功能的應用。
在云生態系統中,三個核心角色相互依賴,相互促進,達到資源充分利用的和諧統一。
關鍵詞:行動者網絡理論 轉譯 動態循環 創新生態系統
“創新生態系統”的研究綜述
國內外現有的研究成果中,對“創新生態系統”并沒有統一的概念界定,研究的層次也涉及到國家、區域、產業集群、企業等多個層面,提出的相關模型則同樣是各式各樣的。“創新生態系統”一詞是在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PCAST)于2004年發表的報告中提出的。報告中指出:國家的技術和創新領導地位取決于有活力的、動態的“創新生態系統”,而非機械的終端對終端的過程。
思科前CTO朱迪?埃斯特琳(2010)通過類比于自然界的生態系統,將創新系統里的不同棲息者分為三大群落:研究、開發和應用,并由此提出一個創新生態系統模型。法國根據其政府戰略規劃,開展了名為“競爭極”的生態系統集群創新計劃。類比于植物的結構特征構建了“競爭極”創新生態系統模型,以實現創新資源合理配置為目標的新興工業政策,促進集群創新和增長。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德博拉?J?杰克遜(2012)認為:創新生態系統包括知識經濟和商業經濟兩個經濟體,他利用創新譜技術,建立了創新頻譜模型,通過系統限制維持兩個經濟體的良性循環。尹艷冰等人(2010)從創新主體、創新運行機制和創新共生網絡三方面構建了區域生態化技術創新體系框架。產業角度的模型構建主要有兩種:傅羿芳等人(2004)以及王娜等人(2013)構造的模型是從內、外部環境條件對創新生態系統的綜合影響表述的;張運生(2009)、余凌等人(2012)則是從企業為核心來構造模型的。張運生(2008)、孫冰等人(2011)以核心企業為主體構造了企業層面的技術創新生態系統模型。從特別視角來構造模型的有:劉友金等人(2005)從生態重組的角度構建了物料流動的循環技術創新生態系統結構;賀團濤和曾德明(2008)從知識視角構建了高科技企業知識創新生態系統DICE模型。
行動者網絡理論
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簡稱ANT)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法國社會學家米歇爾?卡龍(Michel Callon)、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和英國社會學家約翰?勞(John Law)等提出的科學知識社會學(SSK)理論。行動者網絡理論主張,科學研究或技術創新是由人類和非人類行動者共同作用的結果,任何一個行動者的缺失和失控都可能導致整個網絡的癱瘓(王能能等,2009)。該理論以“廣義對稱性原則”為基準,以“行動者網絡”、“轉譯”等為核心概念構建而成。
廣義對稱性原則是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基礎,它要求不僅在自然與社會、真理和謬誤之間解釋的對稱性,而且在人類和非人類因素之間也要堅持解釋的對稱性。ANT引入了“行動者”這一核心概念,用來表示在科學技術創新過程中所有起作用的因素。理論認為人和非人類因素(如政策等)都可以成為行動者,非人類行動者的意愿需要通過代言人來表達,并用網絡這個詞將人類和非人類行動者以同等的身份并入其中,行動者網絡的建立依賴于這些異質性要素的組合、聯結和擴張(王春梅,2012)。拉圖爾說過:“廣義對稱性原則不在于自然實在論和社會實在論之間的替換,而是把自然和社會作為孿生的結果,當我們對兩者中的一方感興趣時,另一方就成了背景”。也就是說,在科技創新的實踐活動中,自然行動和社會行動一直在變換著角色,人類和非人類行動者都對行動者網絡的構成有重要作用。本文所構建的創新生態系統就是一個行動者網絡,各種相互作用的人類行動者和非人類行動者共同構成了創新生態系統。
行動者網絡是通過轉譯的過程聯結起來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是通過行動者之間進行轉譯的過程向前推進的。“轉譯”是指行動者通過商談、翻譯,將自己的問題轉換成其他行動者的問題和利益,從而把其他行動者納入到共同的“行動者網絡聯盟”中來。轉譯過程包括問題化、權益化、攝入和動員四個基本環節。“問題化”是指行動者網絡發起者―科學研究或技術創新主體,將不同行動者關注的對象問題化,使得創新主體面臨的問題成為實現其他行動者目標的“強制通行點”(Obligatory Passage Point,OPP),從而使他們加入到自己的網絡中來,這是建構行動者網絡的關鍵所在。“權益化”過程則是強化問題化過程中給行動者界定的角色,從而使得其他行動者被“招募”進來成為網絡成員,而“動員”就是網絡發起者―科學研究或技術創新的主體,調動各種相關的人力、非人力資源,界定其角色,以形成穩定可靠的網絡聯盟(郭俊立,2007)。轉譯是創新生態系統構建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轉譯,創新生態系統的各個行動者才能不斷進行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傳遞,從而形成動態循環的運行系統。
行動者網絡理論視角下創新生態系統的結構
(一)內部環境結構
根據行動者網絡理論中的廣義對稱性原則,人類和非人類因素都是同樣重要的,他們被統稱為行動者,彼此聯系、相互構建。內部環境結構中的人即表示人類,科研者、開發者和應用者是一種類似于生物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的說法,他們是由人類組成的,但從一定意義上說又是非人類。他們可能是一群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群,也有可能是少數人類共同的組織。本文從結構功能和行為機制定義研究者、開發者和應用者。
1.創新的根基―人。創新活動歸根到底是由人來完成的。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要想獲得創新能力,特別是持續創新能力,必須有高水平、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作為戰略儲備。
2.科研者。“科研”一詞可作為“科學研究”解釋,科研者雖然是由各種科研人員組成的,但這里需把它們當成非人類行動者,可以將其簡單地理解為科研機構,科研人員是它們的代言人。在科技創新中,科學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全球創新范式正在從“基于技術的創新”逐步走向“基于科學的創新”(陳勁等,2013)。
3.開發者。開發者包括的群體范圍和組織機構比較龐大,他們既可以是工程師等技術開發人員,也可以是企業的開發部門。開發者的作用是將概念推入市場,它們將科研者的新發明或新觀念變成可用的技術,更有甚者直接開發出便于使用的產品或服務。開發者通常從現有技術中提取新的技術,或者是改善生產方法,提高其生產效率。
4.應用者。應用者在三個非人類行動者之中起到了樞紐作用。它們根據個人或者組織的需求調整科學和技術,從整體上把握人們的日常需求,同時為科研者和開發者提供信息。通過這些信息的傳遞,科研者可以明確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開發者能夠清楚技術需求方向。
(二)外部環境結構
創新生態系統是一個開放式的系統,不存在系統邊界,因為任何系統本身都必須依賴整個世界的創新大環境。本文中外部環境的六個要素是結合了朱迪?埃斯特琳的三大群落創新生態系統模型要素以及美國競爭力委員會提出的美國創新生態系統模型而確定的。基于行動者網絡理論,這些非人類要素都是網絡中的行動者,他們在網絡系統中與人類行動者有同樣重要的作用。
組成外部環境的非人類行動者分別為:政策、文化、資金、管理、基礎設施、教育。政策對于創新生態系統的影響是十分重大的。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方向就可以決定某一區域、產業或企業發展的態勢,從而對他們的創新能力產生影響。文化氛圍對創新生態環境的形成具有顯著的作用。人們的創造性活動毫無疑問是要受其相應的文化價值觀念支配的,這種文化價值觀同樣也會對創新價值觀起到鞏固或者消融的作用。資金對于創新生態系統來說屬于一種資源,資源太過充足或稀缺都不是好事。資金太過充足,則不能在系統內形成競爭動力;資金太多稀缺,則會使有用的創新不能被開發。管理則是貫穿于整個創新大環境的,各種組織都需要良好的管理來運行。基礎設施屬于支持性要素,對創新環境中的基礎設施的保障有利于促進創新工作的發展。教育是保證持續創新力的最重要環節,任何國家、區域、產業、企業,只有保證了高素質人才的供給,才能立于創新生態系統的至高點。這些非人類行動者在參與創新方面與人類行動者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任何科學技術創新都是由人類和非人類的行動者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沒有哪方是處于優勢地位的。
創新生態系統模型構建及其特征
(一)創新生態系統模型構建
本文構建的創新生態系統模型是由一個開放的循環網絡構成的。系統內部環境包含的四個要素構成了內部循環網絡,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之間相互的物質、能量、信息的流動就構成了整體的循環網絡。
創新生態系統的整體運作需要靠內、外部環境及其構成要素的相互協調、循環發展。內部環境構成的三種非人類因素與外部環境的交流過程必須不斷進行,才能保證內外環境的和諧。科研者與開發者之間通過知識傳播實現交流,開發者與應用者之間通過技術擴散完成反饋,應用者與科研者之間通過信息循環進行互補。這三種非人類因素與人相互傳遞知識、技術和信息,實現內部環境網絡的循環發展。外部因素給整個內部環境提供大環境的支撐,通過不斷與內部網絡之間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來實現內外部環境的和諧共生。如圖1所示,整個創新生態系統一直處于動態的變化之中,不斷進行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傳遞。改善系統中的任何一種因素,都能提高系統的整體活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創新生態系統的特征
類比于生物學中自然生態系統的特征,將創新生態系統的特征進行歸納,如表1所示。
行動者網絡理論視角下的模型解釋與分析
本文所構建的創新生態系統本身也是一個行動者網絡,而行動者網絡的核心運行機制就在于行動者之間的“轉譯”過程。行動者們通過“轉譯”建立起合作者或同盟者的長鏈,從而形成行動者網絡。在轉譯鏈條中起到關鍵地位的行動者是某一問題的發起者,本文將從科研者作為發起者為例,來解釋“轉譯”鏈條的運作。
“轉譯”過程的第一個環節被稱為問題化。在創新過程中,科研者首先必須提出某個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研者需要確定一系列行動者,并且還要認識到:通過解決這個問題,能夠惠及網絡中的每個行動者。科研者通過將自己提出的問題構造成“強制通行點”(Obligatory Passage Point,OPP)來把自己定義為網絡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這就是問題化的關鍵所在。通過這個問題的提出,科研者可以吸引人、開發者、應用者以及更多的非人類行動者與自己形成聯盟。
第二個環節稱為權益化。權益化是一系列活動,這些活動的內容是:發起者嘗試通過問題化過程提出并固定的行動者的身份,即是說每個行動者在解決這個問題中需要做什么。問題化過程只是吸引了其他行動者加入發起者的聯盟,但每個行動者很可能都有自己加入這個聯盟的身份、目標、計劃、動機,并且這些行動者本身或許還牽連其他問題化的競爭行動者,這些行動者要權衡自己是否應該加入這個聯盟。例如科研者想將開發者權益化,那么科研者必須破壞或削弱所有開發者與其他競爭行動者的聯系。在權益化過程中,開發者的特性、身份被重新定義了,這是與科研者聯結后的結果。
第三個環節是攝入。攝入是確定和協調行動者角色的過程,成功的權益化使得攝入過程得以實現。這個過程不是排除提前定義的那些行動者角色,而是將確定的聯盟行動者的利益納入整體計劃中來。行動者攝入的方式可能是千差萬別的:身體暴力、誘惑、交易或毫無異議的同意都可能是攝入的方式。科研者在攝入開發者時可能與之進行交易,或是完全無條件的達成合作,科研者也通過某種方式將攝入其他行動者。通過科研者的多邊協商,行動者角色的定義和利益分配就完全確定,此時科研者就成為了整個轉譯聯盟鏈條的代言人。
最后一個環節為激活。激活的概念強調了所有必要的位移,它是指通過發動某樣機制,讓行動者活動到原先沒有的狀態。開始時,所有的行動者都是分散開并且相互不容易接觸到對方的,但在代言人的干預下,所有這些行動者都會在同一時間被調動到同一個地方進行匯合。例如科研者可以將人、開發者、應用者、政府政策制定人員、金融機構的資金提供者安置在一間會議室里,那時他們就將為同一件事情的利益相互協商。從最初的問題化―對不同行動者的身份、關系和目標定義一系列可協商的假說,到最終所有行動者為一件事情的利益共同協商,這四個環節就全部結束了,一張關系制約網絡隨之形成,過程如圖2所示。
研究展望
基于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是一個全新的研究視角,這個創新生態系統模型能夠擺脫層面的限制分析,即可以分析國家、區域、產業集群、企業等各種層面的創新生態系統。目前我國在建設創新生態系統方面還存在著不足,導致我國科技體制機制和經濟社會發展與國際競爭不相適應,難以實現變成創新大國的目標。本文希望通過這一研究打開我國研究創新生態系統新思路,為中國情景下和諧共生的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產生啟發。
參考文獻:
1.曾國屏,茍尤釗,劉磊.從“創新系統”到“創新生態系統”[J].科學學研究,2013(1)
2.PCAST. Sustaining the Nation's Innovation Ecosyste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and Competitiveness[R]. 2004
3.朱迪?埃斯特琳.美國創新在衰退?[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4. Les ples de Comptitivit. Uncosystme des ples pour favoriser l`innovation et la croissance[EB/OL]. http: / /competitivite.Gouv. fr / ,2012-3
5. Jackson D J. What is an Innovation Ecosystem?[EB/OL]. erc-assoc, org/docs/innovation_ecosystem, pdf, 2012-11-28, 2012
6.尹艷冰,趙宏.循環經濟背景下區域生態化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1)
7.傅羿芳,朱斌.高科技產業集群持續創新生態體系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4,S1
8.王娜,.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組成要素及內部一致模型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3(5)
9.張運生.高科技產業創新生態系統耦合戰略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9(1)
10.余凌,楊悅兒.產業技術創新生態系統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2(5)
11.張運生.高科技企業創新生態系統邊界與結構解析[J].軟科學,2008(11)
12.孫冰,周大銘.基于核心企業視角的企業技術創新生態系統構建[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1(11)
13.劉友金,易秋平.技術創新生態系統結構的生態重組[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
14.賀團濤,曾德明.知識創新生態系統的理論框架與運行機制研究[J].情報雜志,2008(6)
15.王能能,孫啟貴,徐飛.行動者網絡理論視角下的技術創新動力機制研究―以中國自主通信標準TD-SCDMA技術創新為例[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9(3)
16.王春梅.基于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區域創新體系進路研究―以南京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24)
17.Callon M, Bruno L. Don`t 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 School: A Reply to Collins and Yearley[C]//Andrew Pickering (edited). 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2
18.Callon M. 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en of St. Brieuc Bay[A].Law, John (Eds.), Power,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C].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6
19.郭俊立.巴黎學派的行動者網絡理論及其哲學意蘊評析[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2)
20.陳勁,趙曉婷,梁靚.基于科學的創新[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3(6)
21.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 Innovate America: Thriving in a World of Challenge and Change[R]. National Innovation Initiative Interim Report,2004
論文摘要:《太平經》看來,“道”生萬物,眾生平等,萬物同受天地恩澤,雖然萬物都有類的區分,但他們都有自己生存的意義和價值,而且物有神性。人時其他自然物的態度應以“貴生”為標準,以“共生共榮”為基本原則。物全為富,情感交融的詩意般的生存狀態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理想狀態;為此,人要遏制自己的貪欲,保存自然萬物生生不息之氣。“天道無為,任物自然”,人應“助天生物,助地養形”,在和自然的和諧共生中詩意的棲居。
《禮記》云:天地之祭,宗廟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義,倫也。自古以來,中國的倫理問題,不僅僅是討論人與人之間的問題,而且還討論人與天地鬼神之間的關系。中國人的倫理觀念所涉及的范圍是廣泛的,自古就與信仰有關,信仰、天地、人事融合一體。中國人的生態倫理觀念強力地體現了這一特征。
《太平經》原名《太平清領書》,作為中國道教早期重要經典,成書于東漢后期,內容龐雜,其基本思想來源于黃老道家,也包含了徽緯神學和各種方術思想,生態倫理問題是全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它對環境問題的基本觀點有對我們今人有著極為重要的啟示。全書第三十五卷中的《分別貧富法第四十一》、第三十六卷中的《守三寶法第四十四》、《三急吉兇法第四十五》、第四十五卷中《起土出書訣第六十一》、第五十卷中的《草木方訣第七十》、性物方決第七十一》、第九十八卷中的‘包天裹地守氣不絕訣第一百六十》、第一百一十七卷中的《天樂得善人文付火君訣》、《天咎四人辱道誡》、第一百一十八卷中的《禁燒山林訣》、《燒下田草訣》、第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卷中的《和合陰陽法》等都對生態問題作出了具體的論述。此外,還有一些散見于其他的章節中。此書對生態問題的論述是和其他的思想相結合的,它們有著共同的哲學基礎,生態問題的論述只是作為整體的一個環節而出現的,它和道教對人類社會的認知,對人性的教化是密不可分的。
一、《太平經》生態倫理思想的主要內容
1.天人一家,物全為富
在《太平經》看來天地是生養萬物的父母,在人與自然物之間,人是處于管理者的地位,代表天地統治萬物。人對待天地的態度應該遵從父慈子孝的社會倫理規范;而對待其他物種的態度應該是以共生共榮為準則的。
《太平經》第四十五卷《起土出書訣第六十一》:“夫天地中和凡三氣,內相與共為一家,治生,共養萬物。……以地為母,得衣食而養育,不共愛而利之.人甚無狀,不用道理,穿鑿地,大興土功,獨母愁患諸子之大不孝.……故父災變復起,母復怒,不養萬物.父母冤怒,其子安得無災乎?……”。這段話首先說明的第一問題是天、地、人在宇宙中的核心地位,天地是大化的基礎,萬物由它們生養。其次,人的地位的重要性,天地生養萬物,人是最集中的代表,人不僅從天地那里獲得了生命,而且人也要代表天地誕生的萬物向天地履行自己的一份義務和職責,人是天地萬物的治理者或管理者。在確定了人的基礎定位之后,那么,人對待天地的態度和行為應該遵從什么樣的標準呢?在《太平經》看來既然兩者之間是有父子之實那就應該遵從父子之道,所以,人要像侍奉自己的父母那樣來對待生養萬物的天地的。《太平經》認為人對待其他物種要遵守的一個原則就是注重物種的保全與繁盛。“天以凡物悉生出為富足……萬二千物悉傷為虛空貧家。此以天為父,以地為母,此父母貧極,則子愁貧也。與王治相應。是故古者圣王治,能治萬二千物,為上富君也。善物不足三分之二為中富君也。不足三分之一為下富君也。萬物半傷為衰家也。悉傷為下貧之人。”
在《太平經》看來真正的天下富足就是物種的保全與繁盛。物種的興盛與保全不僅反映人對待其他生物的態度,也是天地給人的征兆,是衡量人治的一個重要標準。富且貴是世人的一種生活的理想,而這里的富貴不外乎人對金錢和財富的追求。一般人對富裕的理解僅僅局限于人的世界而很少是從外物的角度去解釋的,而在這一點上《太平經》提出了前瞻性的觀點。它認為所謂的富裕應該以物種的多寡為衡量標準,物種多就為富,物種少就為貧,它的財富觀是超越性的,把人的視角拓寬到了世間萬物,把人的財富觀念建立在了人和自然的聯系上了。這對經濟理性充斥一切的現代人類而言無疑是有重要啟示的。
2.物我同根,眾生平等
在《太平經》看來,天下萬物不僅俱受陰陽之統,感天地之氣而生的,而且在生存需求上是平等的,同樣具有“三急”。第三十六卷《三急吉兇法第四十五》:“然!歧行俱受天地陰陽統而生,亦同有二大急一小急耳,何謂乎哉?…但有毛羽者,恒善可愛,御寒暑;有鱗者,恒御害;非必須而生也,故為小急。其余凡行,悉過處也。……”;“今布根垂枝之屬,不飲不食不衣,當奈何乎?…萬物須雨而生,是其飲食也。…不得晝夜合陰陽氣,物無以得成也。天下無成實物,則大兇是二大急也。疏頁也實,數頁也實,俱實;不必當數頁也,是其小急也。實者,是其核也。……”《太平經》認為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有生存需求的三個必要條件:動物同人一樣需要雄雌、飲食與衣物;植物的生存同樣也需要三樣基本的東西即晝夜流轉、時雨的滋潤及其根葉。雖然需求的具體內容不同,但都秉承天地陰陽之統,都有著求生的根本需求。人作為世間生物的管理者,應該“助天生物,助地養形”,遵循天地生養萬物的基本原則,尊重其它生命,給他們提供一個生存的空間,這恰是體現了道教大道化生,萬物同根的基本理念,在生命的起源上萬物平等。
3.天物感應,物有神性
《太平經》認為天地萬物不僅在起源上是平等的,而且有些生物還具備人所不能的重要功能,有些植物和動物因為有天的感應而能為人治病。“草木有德有道而有官位者,乃能驅使也,名之為草木方,此為神草木也。…十九相應者大臣之草也;十八相應者,人民草也;過此而下者,不可用也。誤人之草也。……"不僅有些植物是這樣而且有些動物也是這樣。“生物行精,謂飛步禽獸歧行之屬,能立治病。……使九治愈者,王侯之神方也;十八治愈者,大臣百衣至德處士之神方也;各有所出,以此候之,萬不失一也……”,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在《太平經》看來都是帶有神性的,正因為此,它們能給人治病,而且對疾病所起的作用跟病人德性的高低是成正比的。雖然這樣的說法帶有神學的色彩,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它對動物和植物的一種價值觀,即動物和植物也在感受天地的精氣,它們有自己存在的意義和理由,天地對萬物的恩賜并不只限于人,這也是對人盲目的自我中心主義價值觀的一種否定。
4.堅守“三寶”,抵制“浮華”
其實,生態問題說到底是人性的問題。人的貪欲的膨脹,導致一系列急功近利的思想的形成,從而在生態問題上造成了一些無可挽回的后果。對于這個問題《太平經》是有論述的,“…今天地開辟,淳風稍遠,皇平氣陰,災害橫流。上皇之后,三五以來,兵疫水火,更相兢與,皆由億兆,心邪形偽,破壞五德,爭任六情,肆兇逞暴,更相侵凌,尊卑長少,貴賤亂離。致二儀失序,七耀遠經,三才變異妖訛紛綸。鬼神交傷,人物凋喪,告禍薦至,不悟不悔,萬毒悠行,不可勝數。……”,災害地發生是因為人性中邪惡因素地失控,貪欲極度膨脹,從而導致道德敗壞,人心不古,世事失序,因此,要想構建太平世界就要遏止人的貪欲。那么如何去遏制人的貪欲呢?《太平經合校》第三十六卷《守三寶法第四十四》說道,人之三寶長急而不可廢者,反之,即為浮華之物,如果過分的追逐,奸偽必起。“何謂也?此三者應天行。男者天也,女者地也,衣者依也。天地父母所以依養人形身也。過此三者,其余奇偽之物不必須之而活,傳類相生也。悉就浮華,因還自愁自害,不得盡其天年也。后生多事紛紛,但以其為不急之事,以致兇事,故常趨走不得止也……”世間的災害都因為人心的貪欲而起,也就是對不急之物的過分追逐,這種現象不是僅存于當前社會,而是古已有之。
作為有理性的人就是要從心底去遏制這些浮華之物的誘惑,讓情感和理性充斥自己的心靈,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清風明月所帶來的詩情畫意,這也正是道教一直實踐的人生理想,因此,《太平經》提倡節欲即“去浮華”,就是要控制對“不急”之物的追逐。它的這種認識是深刻得,發人深省得,閃爍著中華文明古老智慧的光芒,更值得活在今天的人好好地去體味。
5.順勢取用,適度消費
順勢取用,適度消費是《太平經》所提倡的對于生態保護方面的主要行為規范。道教認為,“天道無為,任物自然”,人們應該遵循天道,不要隨意干預自然界的客觀進程而應順勢取用。
“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當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長安也。”要“安天地”,就要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此外,《陰符經》開篇即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觀天之道”就是認識自然規律,“執天之行”就是掌握和利用自然規律。人類的本領就在于此,所以說“盡矣”。若不懂得自然規律,憑主觀意志盲目行事,便如《道德經》所言,是“不知常”,必然“妄作,兇”。而在道教看來,“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天道無為,任物自然”,萬物都有按照道賦予它的本性自然發展的權利,人類不應該隨意對它們進行殺戮,阻礙它們實現自己的價值。“天地之大德曰生”,人應該“與天地合其德”,對萬物“利而不害”,輔助萬物成長,而不應該以毀滅各種自然物的行為來扼殺宇宙的生機。
為了在對自然物采取的各種行為中正確地貫徹適度消費的原則,道教主張以“道”觀物,反對以“我”觀物。以“道”觀物,實際上就是從宇宙整體的角度來審視萬物,而不是從人類自身利益出發,導致干預自然的行為。而人類對自然的干預,往往會誘發連鎖反應,有時以意想不到的形式,破壞了生態環境的平衡。
二、《太平經》生態倫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太平經》生態倫理思想的基本內容是豐富的,作為一種中國本土的宗教文化,它既體現了傳統文化的意韻又有宗教文化的特色,具體而言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慈心于物的道德認知
《太平經》生態倫理思想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善待眾生,或者說是慈心于物。這首先表現為它對萬物的基本態度是尊重生命。它講物種的保全、講生命的平等、還講到物的神性等,字里行間中透露出對萬物的關愛之心。《太平經合校》卷三十《草木方訣第七十》:“草木有德有道而有官位者,乃能驅使也,名之為草木方,此謂神草木也。治事立愈者,天上神草木也。下居地而生也。立延年者,天上仙草木也,下居地而生也。..生物方訣第七十一》:“生物行精,謂飛步禽獸歧行之屬,能立治病。禽者,天上神藥在其身中,天使其圓方而行。十十治愈者,天神在其身中,天使其圓方而行;十九治愈者,地精方在其身中;十八治愈者,人精中和神樂在其中。此三者,為天地中和陰陽行方,名為治就疾使者。…夫天道惡殺而好生,蠕動之屬皆有知,無輕殺傷用之也。故萬物蕓蕓,命盡天,根在地,用而安之者在人;得天意者壽,失天意者亡。凡物與天地為常,人為其王,為人王長者,不可不審且群也。”在《太平經》看來草木與禽獸都是上天再生之德的一部份,是有神性的。它們都是“命盡天,根在地”,而“用而安之者在人”,也就是說對自然萬物的生殺欲奪的大權不是在人而是在天,人不僅沒有權利去隨意處置自然萬物,而且還應該善待自然萬物,因為,善待眾生不僅是天意也是人積德的一個重要途徑,只有德行高深的人才能終成正果,得道成仙。因此,人要慈心于物。
2.仙道貴生的道德情懷
關于貴生的思想在中國的秦漢時期甚至更早的時代就已經出現了。在《呂氏春秋》中對個人生存意義的討論,顯現了個人優于社會的價值觀念。它說天下雖然很重要,但不能以天下危及個人的生存,“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生養生之道也”。作為思想大融合的《呂氏春秋》中的貴生思想似乎是源于極端個人主義的楊朱,但它實際上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個人主義的生活態度了,而是把個人生命的高度重視,生活方式的自然安逸,養生之道的“用其新,棄其陳,揍理遂通,精氣日新,邪氣盡去,及其天年”都通通的貫穿在一種似乎來自宇宙的原理上。
道教建立“道”化生萬物的宇宙觀,強調天地萬物與人同源同根,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從而構建了作為道教生態倫理基礎的生命平等觀及其貴生思想。“天道無為,任物自然”,貴生是道教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理念,也是道教文化的核心內容。《太平經》的生態倫理思想中強烈地體現了貴生的思想。道教的貴生是泛指一切生命體的,因為,“大道”化生萬物,上天有好生之德,因此,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是人順道而行的重要標準。《太平經》積極的強調物種的保全,強調人對自然資源的珍惜,強調節欲,規勸人要順道而行,慈心于物等都很好的體現了它的貴生思想。《太平經》強調人對自然萬物的愛護,如:動植物和人一樣有“三急”;人對自然萬物只是用而安之,而沒有生殺的大權等,字里行間透露出對生命的熱愛。其實,貴生在道教中不僅是一種提倡的行為規范,而且,還是一種美德的象征,因為,只有行善積德的人才能得以長生,這種長生是上天對人善行的一種獎勵。
3.勸善成仙和神明賞罰的宗教實踐方法
《太平經》作為一種宗教典籍它的實踐方案帶有很強的宗教色彩,對于能按天意積德行善的人,上天是會給予獎勵的,反之,就會遭受懲罰,不在今生,就會在死后,不在自身也會在后人身上體現出來,這就是“承負說”。《太平經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解“承負決”:“…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惡,或有力行惡反得善,因自言為賢者非也。力行善反得惡者,是承負先人之過也,流災前后積來害此人也。…遁者逃亡也,故主死生之會也。如行善不止,過此壽謂之度世。行惡不止,不及三壽,皆夭也。胞胎及未成人而死者,謂之無辜承先人之過也。……”世事萬物受承負之災的影響,人積德行善最大的體現就是應和上天之氣,應和上天之氣最為關鍵就是要順應上天的法則,具體表現為自然萬物作為天地調和的產物人不能憑借自己的喜好去任意的踐踏和毀壞而是要應和這一法則,這也是免去承負之災的根本,:“…欲解承負之責,莫如守一。守一久,天將憐之。一者,天之綱紀,萬物之本也。思其本。流及其末。”
JamesF.Moore在《競爭的衰亡》一書中提到,GregoryBateson一生致力于復雜系統工作的研究,對其在商業生態系統方面的思考影響巨大。Biggiero和WysockiJr.等提出復雜巨系統的理論提供了另一個視角來思考組織的管理。如果組成系統的成分數量龐大且種類眾多,這些成分之間的關系也錯綜復雜,還形成多種層次結構,那么我們稱這類系統為復雜巨系統。自然生態系統是復雜巨系統,社會系統也是復雜巨系統。相對于自然生態系統,社會系統由于人的意識作用更復雜。商業生態系統是社會系統,因此,商業生態系統也是一個復雜巨系統。nGeneraInsight智庫董事會主席、著名新經濟學家TapscottDon在《Macrowikinomics:RebootingBusinessandtheWorld》一書中提到,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與消費者一起組成共同體,對公司的決策經營非常有好處。自組織理論是20世紀60年展起來的一種系統理論,主要包括耗散結構理論、協同論、突變論、超循環理論等,吳建材利用自組織理論研究商業生態系統進化機制,認為只要條件滿足,商業生態系統也可以以超循環的方式實現自組織進化。Backers認為復雜系統理論的研究成果對分析企業與競爭者、供應商和消費者之間的復雜關系非常有效。
2商業生態系統的研究方向
綜上所述,所謂的商業生態系統,其實就是一個基于自然生態系統思想精心創建起來的企業網絡組織。和自然生態系統一樣的是,商業生態系統也是復雜巨系統,在條件滿足的時候,同樣能實現自組織的進化。與自然生態系統不同的是,參與系統的成員是被精心選擇發展的;與普通企業網絡組織不同的是,它具備生態系統的特點,通過企業生態位的分離,創造協同進化的條件。同時,它又符合復雜巨系統的特征。根據對國內外學者研究的成果看,目前針對商業生態系統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方向,即自然生態系統的方向和復雜系統研究的方向。
2.1引用自然生態系統知識方向從這個方向開展研究的學者認為商業世界中的企業組織就像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生物一樣,企業與企業之間既存在著競爭,也有合作的關系,它們之間在競合過程中形成了類似于自然界中食物網的價值網絡。每個企業是這個價值網絡中的一個成員(結點),承擔了這個價值網絡中的一個功能,比如蘋果移動生態系統中的富士康科技公司,其主要功能就是為蘋果公司生產iphone手機,一旦富士康科技公司的生產出現大面積的問題,將嚴重影響蘋果公司iphone手機品牌的聲譽。因此,商業生態系統關鍵企業(結點)的缺失將對商業生態系統的穩定和發展造成重大的破壞。從自然生態系統方向開展研究的學者,特別重視對生物學和生態學中關鍵知識的延伸理解和使用。比如在商業生態系統的創建形成方面,JamesF.Moore認為,如同自然生態系統的形成主要是“集合定律”的作用一樣,商業生態系統的形成同樣適用這個規律;EricSchmid相信“企業組織與自然界的生物體一樣具有DNA”,這種組織DNA(即企業文化、企業行為和企業精神等方面)主要來自于組織最初的創立者或組織強有力的領導者;DanielZ.Sui研究發現,自然界中,生物間的競爭導致其生態位的分離,并最終形成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樣性現象,也才有了今天我們見到的如此繽紛絢麗的世界。商業世界也有相似的情況,同一條食街的酒家選擇了“回避性定位”的策略,減少了彼此間的競爭,而且群集效應為他們帶來了更多的消費者,實現了“協同進化”。
2.2復雜系統研究方向從復雜系統方向開展研究的學者認為,基于線性思維的理論并不適用于現實的商業世界,現實的商業世界運行錯綜復雜,不可預測。李志堅等認為商業生態系統是一個典型的復雜適應系統,具有適應性、協同進化、自組織、涌現、反饋和有意識選擇的復雜適應性特征;劉健輝認為商業生態系統通過自我組織、突發性和協同進化而得到發展,并以此獲得適應性。吳建材運用基于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理論和超循環理論分析了商業生態系統的演化發展及其動力問題,指出商業生態系統的演化發展的方式是協同進化,具體來說,是通過內部各子系統的競爭實現協同,形成系統發展的序參量,并支配著商業生態系統的進化發展。Biggiero和Lucio強調自組織過程在創建商業生態系統的重要性。
2.3存在的問題商業生態系統是一種嶄新的研究領域,在體系上還沒有完善,需要更多的學者和專家來補充和發展,任何一個有益的方向都是值得探索的。總的來說,自然生態系統方向的研究更注重商業生態系統在實踐上的運用,尤其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等生態學理論早已深入人心,故這個方向的研究更容易讓人理解。不過,該方向的研究未能很深入到商業生態系統的基礎問題。復雜系統研究方向則不同,它從系統演化發展的角度,引入包括序參量、熵等概念,深入理解商業生態系統的自組織進化的條件、動力和方式,有助于整體把握商業生態系統的本質和內在機制。隨著信息通信技術(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企業組織將擺脫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迎來企業組織結構的大變革時代,管理和任務可以通過網絡通信技術進行集成,自組織管理模式將會是未來組織管理的一個研究方向。
3商業生態系統的主要研究領域
對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進行歸納總結,我們發現,目前商業生態系統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3.1基于商業生態系統視角研究企業的競爭戰略像美國蘋果公司一樣,組建以自己為中心的商業生態系統是所有渴望成功的企業夢寐以求的追求。因此,研究商業生態的開拓、領導和創新就成了學術界和企業界研究的熱點。JamesF.Moore在《競爭的衰亡》一書中寫道,商業生態系統的演化發展經歷四個階段,依次是生態系統的開拓、生態系統的擴展、對生態系統的領導和自我更新或死亡。關鍵企業必須做到能開發比現有系統更有效的、新的首尾相接的價值創造系統、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并保持系統成員的多樣性、處理各種內外部沖突、持續地為系統注入新的思想和創造新的機會等。
3.2商業生態系統的演化機制和評價體系吳建材提出商業生態系統的本質是協同進化,其演化機制是系統內成員通過功能耦合實現自組織進化,競爭和協同在進化過程中扮演著動力的關鍵作用。杜國柱、王娜、李愛玉等構建了自然生態系統的健康模型,并提出了商業生態系統的健壯性評價體系,認為所謂商業生態系統健康是指能高效將原材料轉變為有生命的有機體,面對環境的干擾與沖擊,能持久地生存下去,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創造出新的有價值的功能。
3.3基于商業生態系統理論視角研究地區經濟和產業集群黃昕和潘軍從商業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和關鍵物種等角度,提出我國汽車工業缺少成熟和有力的關鍵企業的觀點,而且汽車工作處于長期封閉和孤立的狀態,導致了汽車企業競爭力不強、配套不完善、產業鏈斷裂等一系列問題;吳建材基于商業生態系統理論視角研究廣州服裝專業批發市場,提出專業批發市場已進入協同進化的時代,應從商業生態系統角度構建專業市場的核心競爭力。HaraldMahrer和RomanBrandtweiner運用商業生態系統理論分析奧地利國家電子商務產業現狀,認為奧地利電子商務發展正處于商業生態系統的第二階段。
3.4商業生態系統理論在多領域中的應用胡崗嵐等從商業生態系統理論的視角研究我國電子商務產業的集群化現象,并給出了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定義,同時認為我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演化發展過程包括開拓、擴展、協調、進化等四個階段。張蓓運用商業生態系統理論研究我國零售業,提出建立健康零售業商業生態系統的思路,建議走協同進化的道路,建立共贏的商業社會。郭哲從商業生態系統理論的角度,提出構建無線城市的商業生態系統模型,并給出了三種發展戰略,即網絡核心型戰略、支配主宰性戰略和縫隙型戰略。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