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旅游人類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文化人類學;民族旅游;線路設計原則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139(2013)01-0120—6
民族旅游是今天中國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的民族旅游研究隨著上世紀90年代旅游人類學在中國引介、發展和興盛而逐漸發展起來。但關于民族旅游的特點和范疇,至今仍有不同的界定。瓦倫·L·史密斯認為民族旅游主要是觀賞異域的民族風俗習慣為特色。納爾遜·H·格雷本認為民族旅游是文化和自然旅游的一種結合[1]。筆者認為民族旅游有兩個主要特點:跨族性,即游客到處于邊緣性的異民族的旅游;文化性,民族旅游的客體應該是民族文化,即“人化”的自然。把這兩個特點相結合的旅游要素,就是民族旅游線路的設計。旅游線路設計的定義、功能等學界至今尚無定論。現有文獻對民族旅游線路設計的研究較少,有學者認為旅游線路是依賴于景區(點)分布的線型產品,這種產品的簡單結構是通過道路對景點之間的有限連接[2]。周尚意[3]等對蘇州城市一日游、汪淑敏[4]等對皖江一線旅游線路設計進行了實證研究。李山等探討了國內旅游線路設計中的游時問題[5]。
文化人類學是一門研究文化的學科,它關注人類文化的起源、發展、變遷過程,通過分析文化間的異同,揭示其中的一般和特殊規律[6]。文化人類學與旅游學結合產生了一門邊緣學科——旅游人類學,作為人類學分支學科之一的旅游人類學主要關注東道主、游客、目的地和客源地社會與文化的關系。人類學具有關注異文化的傳統,所以旅游人類學更多地關注非主流文化的少數民族旅游。利用文化人類學及旅游人類學的相關理論來指導民族旅游線路設計,以更多地挖掘民族文化,更好地滿足游客對民族文化的需求。
民族旅游設計是以欣賞和體驗異民族的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旅游線路設計,而本文在旅游人類學理論的基礎上,側重討論針對漢族游客的以少數民族文化為旅游對象的旅游設計。由于在2010年國慶節期間,以“民族團結,歡聚江城”為主題的首屆武漢民族文化周在漢口江灘市政廣場舉行,是較有代表性的民族旅游宣傳營銷事件。活動中有十余家旅行社推出了數十條民族旅游線路,成為民族旅游設計的集中展示。首屆武漢民族文,化周所展示的眾多民族旅游線路為我們提供了研究機會,所以以此為本文主要研究對象,依據各旅行社現場展示的文字及圖片宣傳資料,同時參閱了其他民族旅游線路推介資料,作為案例對其分析(表一),探討民族旅游設計的基本理念和原則。
一、民族旅游線路理念和實踐的沖突
這次民族文化周各家旅行社推出的是大尺度的旅游線路。這些旅游線路涵蓋了蒙、新、寧、藏、桂、云、貴和青等幾個民族省區,突出了我國主要的少數民族地區及其民族文化,也包括部分非少數民族省區。這些旅游線路內容豐富,數量眾多,可供選擇的余地很大。但線路設計上存在著理念與實踐的沖突。
(一)民族性不突出
本次民族旅游設計展示的主旨,是以漢族地區為客源地而以少數民族地區為目的地的少數民族旅游線路,這種民族旅游線路應該以少數民族地區的各具特色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為吸引物。在此次活動中,多數旅行社展示和推介的民族旅游線路包含了空間上屬于非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線路,將非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線與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線路混合,這種旅游線路組合方式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族旅游線路展示,也不符合此次活動的主旨,沒有很好地突出旅游線路的民族性。
例如武漢春秋國際旅行社和中南國際旅游公司除了推出民族旅游線路以外,還推出了港澳為目的地的旅游線路。武漢海派國際旅行社推出了兩個主要景點,即貴州凱里千戶“西江苗寨”和畢舁故里黃岡市英山縣“秀美桃花沖”國家森林公園;桃花沖國家森林公園和港澳游屬于非少數民族地區,其旅游線路的內容也屬于非少數民族的。
(二)文化特色不鮮明
民族旅游設計的內容應該是以少數民族文化為核心,不應把非少數民族的內容納入民族旅游線路中。此次推出的民族旅游線路中,包含了許多非少數民族內容的旅游線路,將少數民族文化內容和非少數民族文化內容的旅游線路混合在同一條旅游線路中,違背了民族旅游線路設計的基本要求,也不符合此次活動的主題,沒有突出少數民族文化的特色。
例如湖北東方國際旅行社推出的“湖北味道”土家風俗鄂西生態之旅——三峽大壩、屈原祠、高峽平湖、清江畫廊三日游這一旅游線路,其中的清江畫廊是土家族文化為主的旅游吸引物,而三峽大壩、屈原祠等則是非少數民族文化的旅游吸引物,將這兩類旅游資源糅合在同一條旅游線路之中,則不能很好地突出民族旅游線路的文化特色。
(三)自然景觀比例過高
筆者認為民族旅游的兩個特征是跨族性和文化性,民族旅游設計的民族旅游要素和景觀也應體現這兩個特征。而此次活動所展示的民族旅游線路中,既包含了民族文化要素,也包含了民族地區以及非民族地區的自然景觀要素。此處的自然景觀則是指未受人類影響的自然景觀要素。將民族文化與自然景觀組合設計民族旅游線路的方式,作為一種旅游線路設計方法是可取的;而民族旅游則不應該包含自然景觀要素。而被民族地區的民眾深刻影響的“人化的自然”屬于人文景觀。
這些旅行社推出的民族旅游設計中,包含了眾多非民族旅游的自然景觀內容。如廣東省江門市旅游局等聯合推出的民族旅游線路之一是廣東境內的旅游線路,其主要旅游景點包括了廣州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廣東開平碉樓瑞石樓、廣東肇慶星湖七星巖等景觀,這里面的森林公園等純粹自然景觀則不屬于民族文化的內容,將它們納入民族旅游線路是不恰當的。
(四)文化主題混亂
“主題”通常的解釋是基本觀點或基本思想。為旅游活動確立主題是一個通行的、成功的做法,我國從1992年以來先后開展了“中國文物古跡游”、“中國民俗風情游”、“中國民間藝術游”等主題旅游年活動,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推出民族旅游線路,“民族”本身就是一個主題。主題可按照內容的大小范圍分成不同的層次,在“民族”這個大的主題下還可以分為一些更小的主題,如民族宗教、民族飲食等。
本次活動推出的民族旅游設計中,很多線路缺乏主題,這就使旅游線路缺乏針對性和吸引力,不利于市場細分后目標群體的確定。例如武漢佳境國際旅行社推出的民族旅游線路:貴州、馬嶺河大峽谷、萬峰林、天河潭、青巖古鎮、黃果樹瀑布、天星橋雙飛六日游。這一條旅游線路中,包含了喀斯特峰林景觀、大峽谷、瀑布等自然景觀;也包括了貴陽等城市的人文景觀,如貴陽市黔靈山上的貴州最大的禪林弘福寺;還包含民族村鎮景觀,如青巖古鎮。這幾類不同性質和特色的景觀雜糅在一起推向游客,使民族旅游線路的主題顯得混亂而不突出。
(五)同質化現象嚴重
此次活動旅行社推出的民族旅游設計中,有許多線路的內容雷同或基本相同,同質化現象嚴重。例如,云南是一個民族文化資源大省,經過多年的發展,該省已經被打造成一個民族文化產業大省和民族旅游大省。此次旅游線路展示活動中,廣東省江門市旅游局等、湖北康輝國際旅行社、武漢大唐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武漢春秋國際旅行社、中南國際旅游公司等多家旅行社推出以云南為目的地的民族旅游線路,其中廣東省江門市旅游局等的民族旅游線路目的地是瀘沽湖,其余四家旅行社推出的民族旅游線路部分或全部以昆明、大理、麗江等旅游熱點地區為目的地,這就形成了同質化的旅游線路。
這種同質化的民族旅游線路使旅行社之間形成惡性線路和價格競爭,同時也降低了民族旅游線路的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其實,云南省擁有20多個世居少數民族,其民族旅游資源數量豐富、質量上乘、特色明顯。這為設計民族旅游線路提供了廣闊的選擇余地。云南省除了昆明、大理、麗江等熱點旅游城市以外,還有許多是民族文化主要載體和集中體現的民族古村落、古鎮和古城,它們對游客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可將它們納入民族旅游線路,以提高民族旅游線路的吸引力,增加民族旅游內容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二、民族旅游設計理念與實踐沖突的原因
此次民族文化周推出的民族旅游設計理念與實踐的沖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原則與市場的矛盾
不同的主體所遵循的不同原則。旅行社所遵循的是市場原則,實質是利益原則。旅行社以顧客的需求和愛好為準則來組織旅游線路,將各種人文或自然類型的旅游資源糅合在旅游線路中,有民族旅游之名,而很多內容非民族旅游之實。民族旅游屬于文化旅游的范疇。換言之,從理論的角度看,民族旅游線路設計應該遵循文化原則。西方社會文化旅游發展已有的經驗表明,成熟的文化旅游游客有兩個重要特征:較好的教育背景和較高的經濟收入(中產階層),分別是文化素養和經濟條件。我國目前的多數文化旅游游客還不完全具備上述兩個條件,還停留在表層旅游體驗的感官刺激階段,多為走馬觀花式的文化觀光旅游。旅行社為了迎合游客而在設計民族旅游線路時重文化形式而輕文化內容,重表層體驗而輕深層體驗,重快速度大容量的文化“觀光”而輕景觀文化精華的細細品味鑒賞。
(二)真實性與市場性的矛盾
民族旅游的真實性是近年來民族旅游研究的一個熱點。在西方,旅游真實性理論有客觀主義、建構主義、后現代主義和存在主義四個派別。在本次活動中推出的民族旅游線路,真實性作為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民族旅游線路的人文精華。旅行社在推出民族旅游線路之時,潛意識中也是按照他們心目中的“真實性”標準推出線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但同時,真實性也具有一些客觀的本質屬性。具體對民族旅游而言,民族旅游線路設計真實性的本質屬性是民族“人文”的要素,即是民族文化內隱或外顯的且以物質或非物質形式出現的文化事項,也就是說,其“客觀性真實”應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主體真實性。但是,由于旅游市場的客觀需求價值偏好,以及大眾旅游的時間及費用制約因素,使設計民族旅游線路時,客觀真實性服從于市場需求性,這就排斥了若干雖有較強人文價值的旅游資源,未被納入民族旅游線路的內容,使這種真實性更多地由旅游的“客觀性真實”向“建構性真實”偏移,使此次活動所推出的民族旅游線路就存在重視其“建構性”而忽視其“客觀性”的傾向。
三、以文化人類學理論為指導的民族旅游線路設計的基本原則
以文化人類學理論為基點進行分析,民族旅游設計的基本原則應該包含以下內容:
(一)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一個具體的民族在與環境相適應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尤其側重于精神文化。民族旅游線路設計的原則之一就是民族性,即將一個民族的核心文化在旅游線路中展示出來。民族性是民族旅游的本質特征之一。
例如設計到廣西壯族的民族旅游線路,壯族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的民族文化就應包含在內。壯族的主要文化包括以銅鼓為代表的青銅文化,以壯錦為代表的紡織文化,以山歌為代表的民族音樂、舞蹈和戲曲文化,以龍脊梯田為代表的稻作文化,以壁畫為代表的藝術文化、原始宗教、武術和醫藥文化等。以壯族壁畫為例,它們是壯族先民在懸崖峭壁上繪制的崖壁畫,手法古拙粗獷,關于它的繪制方式、意義等方面還有眾多未解之謎,它們在今天擁有歷史、藝術、科研和游覽觀賞價值,特別是對民族類文化旅游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設計扶綏——崇左——寧明——憑祥——九州的壯族壁畫游覽線路,就是一條充分體現壯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旅游線路。
(二)跨文化性
跨文化交流也稱跨文化交際,行為源與反應者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是跨文化交際。行為源是指交際行為的發出者;反應者是指對交際行為發出者所發出的信息作出反應的一方。交際則是指一個人(或多個人)對另一個人(或多個人)的行為或行為遺跡作出了反應[7]。旅游行為是一種跨越不同文化的交際行為。而民族旅游是一個民族的游客,到另一個民族的世居地進行旅游的行為,民族旅游的文化性比一般的旅游行為更加強烈,所以民族旅游具有更大的跨文化性。民族旅游過程中,游客是交際行為發出者,民族旅游地及其居民是交際行為反應者,游客到民族旅游地游覽和與當地居民的交往行為及其影響就是民族旅游的跨文化交際行為。跨文化性是民族旅游線路設計的基本原則之_。
在設計民族旅游線路時,要彰顯其跨文化性。游客具有求異的心理,文化差異越大則對民族旅游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強。要選擇民族旅游目的地與客源地文化差異最大且最具有特點的文化事項來作為民族旅游吸引物。以武漢游客為例,如果以鄂西土家族或貴州苗族為旅游目的地,前者漢化程度更高,離武漢較近且交往較多,后者與漢族文化差異更大,故在設計民族旅游線路時傾向于選擇后者。苗族獨具特色的吊腳樓建筑、漂亮的服飾、可口的美食、多彩的節慶、神秘的信仰等文化是頗受游客青睞的,貴州黔東南——黔南——黔西南這一苗族文化走廊應該是貴州苗族文化旅游線路的核心。
(三)體驗性
1970年,美國的菲利浦·科特勒教授預見未來的教育和旅游將更具有體驗性。1999年美國學者約瑟夫·派恩等認為體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之后的又_種新的經濟形態,它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來使消費者融入其中,使顧客產生美好的感覺和難忘的體驗。顧客將會為體驗而付費。舞臺上的演員是企業的員工,顧客也可參與其中成為演員,顧客通過被動或積極地參與而獲得娛樂的、教育的、審美的或逃避現實的體驗[8]。體驗經濟是否是一種獨立經濟形態,至今尚存爭議。不過,旅游活動具有體驗性得到國內外學界的認同。
民族旅游作為一種跨族的文化旅游活動,更具有體驗性。民族旅游的體驗不僅僅是“參與”或“經歷”某一旅游事務或活動,它同時兼具文化旅游的特點,即深度的文化感知和欣賞。例如對蒙古族文化的體驗旅游線路,以下幾項可包括在內:參觀位于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或參加成吉思汗陵祭奠儀式活動,體驗蒙古族同胞對自己民族偉人的認同和崇敬之情;到蒙古族牧民家生活,體驗他們的游牧生活,住蒙古包,品馬奶酒和手扒肉;到草原欣賞或參與演唱旋律悠長舒緩、意境開闊的蒙古族長調歌;觀看或參加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體驗草原兒女的壯志豪情。
(四)主題性
在設計民族旅游線路時,要突出一個或多個主題,形成主題旅游,以此吸引不同細分市場的游客。民族旅游的主題可以是多方面的,屬于物質文化類主題有飲食、衣著、住宅、等內容;屬于非物質文化類主題有語言、文學、藝術、宗教、風俗、節日等內容。
民族建筑和飲食是各少數民族極具特色性、觀賞性和體驗性的主題,建筑和飲食集中在民族村寨。如設計以貴州苗族、布依族地區為目的地的少數民族主題旅游線路,可選擇如下一些建筑、飲食主題,黔南和黔西南的苗族、布依族建筑特色分別是吊腳樓和石板房;苗族的飲食顯著特色是糯米、甜酒、酸菜、腌肉,布依族的飲食主要是狗肉、姑娘茶等。
(五)特色性
民族旅游設計的原則2--就是特色性,這也是克服民族旅游設計同質化的有效方法。每個民族都有專屬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對于異族游客而言,任何一種民族文化都是特異的,在游客的旅游過程中都能給予他不同的精神享受[9]。
民族旅游線路設計的特色性原則更強調把民族某一個或多個特色文化組合成旅游線路推向市場。如駱駝曾經是我國西北眾多生活在沙漠及其邊緣地帶的少數民族傳統的交通運輸工具,可利用駱駝開辟沙漠旅游線路。騰格里沙漠地跨寧夏回族自治區西部和西部,可與巴丹吉林沙漠連片開發,利用駱駝開展中衛——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一線的沙漠旅游。
五、結語
本文以2010年國慶武漢民族文化周推出的民族旅游線路為例,探討了民族旅游設計,特別是線路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在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民族旅游線路設計應該遵循的民族性、跨文化性、體驗性、主題性和特色性五個基本原則。本文只是提煉出民族旅游線路設計原則的基本框架,隨著民族旅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民族旅游線路的設計將會有更多不同的原則。
【參考文獻】
[1]瓦倫·L·史密斯主編,張曉萍、何昌邑等譯,何昌邑、張曉萍審校,東道主與游客——旅游人類學研究[M],云南大學出版社,2002,5—36.
[2]吳必虎,區域旅游規劃原理[M],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381-390.
[3]周尚意,李淑方,張江雪。行為地理與城市旅游線路設計一以蘇州一日游線路設計為例[J]旅游學刊,2002,(5).
[4]汪淑敏,楊效忠,基于區域旅游整合的旅游線路設計——以皖江一線旅游區為例[J],經濟問題探索,2008,(4).
[5]李山,王慧,王錚。中國國內觀光旅游線路設計中的游時研究[J],人文地理,2005,(2).
[6]陳國強,簡明文化人類學詞典[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70-71.
[7]林大津,跨文化交際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9—14.
他揭示了,被人們忽略而又客觀存在著的普遍規律
“宇宙及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因為力(泛指一切力)的作用而發生著聯系,而聯系即構成了網。因此,宇宙間不僅存在著萬有引力,與此同時還共生著‘力網’,力網是被人們忽略的客觀存在著的又一普遍規律,可以稱之為‘力網定律’。”
劉合群,一位普通的天文學者,雖然還名不見經傳,但他卻發現了“宇宙間存在著力網”,并首次揭示了“力網定律”,提出開創性的宇宙“力網理論”以及令人耳目一新、具有突破性的原始創新醫學理論。
“存在即力”――既是力學,也是哲學的全新概念
劉合群提出:“存在即力”,是對力的進一步認知,從而又打造哲學的新概念。他解釋說,存在與力是不可分割的,即是說“但凡存在就有力發生,作用也就出現,聯系(網)也就構成”。可見,存在、力、聯系不可分割。“存在”二字泛指了宇宙萬事萬物的存在,因此,也就包含了宇宙間的一切力,其中也包含“心力”。而對網的本質認知是:聯系即網。他給出的解釋是:“力中有網,網中有力”,兩者夾揉混然一體;力、網共生并共存,有力就有網,彼此無法剝離。
他說:力、網兩字獨立與“力網”兩字相合,完全產生了不同的涵義,力網揭示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又一自然規律,人們明了這一規律后,從此可以建立新的宇宙觀―“宇宙力網觀”從而完善我們的思維,在宇宙力網觀下,可以對宇宙、天體、自然,以及人體與疾病進行新的觀察,從而也會有新的發現,并產生新的認知。
為哲學“事物普遍聯系性” 找到科學的充分理論根據
劉合群說,宇宙間的每點都離不開力作用,這種作用產生的聯系構成了力網,因此,宇宙及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皆以力網的形式或態式廣泛分布并客觀存在著。可見,“力網”理論,不僅揭示了聯系的起因,而且為哲學的“事物普遍聯系原理”,找到了科學的充分理論根據。
然而,“力網”為何一直沒有被揭示出來?是因為人們在思考“力”時,沒有想到網;在思考“網”時,沒有想到力;力、網分而視之,也就難以發現力網的存在。劉合群說,你可以覺察不到力網的存在,但力網卻在無形中制約著你,制約著整個宇宙!為此,劉合群主張建立“宇宙力網觀”。在“宇宙力網觀”下,我們觀察宇宙、天體、自然乃至人體、細胞,萬事萬物俱在網中、網內。據此,他提出了“萬物俱在網”的新概念。同時,又揭示出宇宙間的內穩機制;在此之前,曾經有外國科學家預言到宇宙間穩態機制的存在,但究竟在哪里?一直也是個謎,劉合群根據力網理論,對此進行了揭示,他說宇宙及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所恪守的“牽連、牽制與制約”的規律,即是宇宙間的內穩機制。從而使宇宙保持著相對穩態。
當今醫學研究存在著碩大空白,力網理論又使人目睹醫學發展新天空
從天文學轉而又進入到“人體科學”的研究,力網的觀念和思維角度,使劉合群的探索走上了學科交叉之路,這也讓他無法再局限于一門醫學的認知,他打開了人體觀察新視窗。當他目睹到醫學研究陌生的天空時,他在無形中卻開辟了醫學的"新領域",他憑著自己的直覺意識到,未來醫學的發展研究必將在這里產生突破。
劉合群說,天體和人體的運動變化規律是相通的,由此看來,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僅是哲學上的認識,也具有科學上的內涵。他說:“從力網視角看,當今醫學研究存在著碩大空白,其理論根據是,人體不僅具有生物性質、化學性質,更為重要的還應該具有物理的性質。這才是人體的整體性質,也是系統所在”。以往我們關注的只是生物化學的改變,這直接導致疾病的“物理成因”卻逃離了人類的視野。
劉合群認為疾病生成的規律不同于傳統認知。他認為,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人體的運動狀態依然由力來改變,力(指廣義力)是改變狀態的因(也包含心力),疾病生成的規律應為:作用(力)變化(態變)結果(變異)。從表述式可見,細胞、細菌、病毒的變異也只是一個變化的結果,屬于癥象范疇,還應該對“變異原因”作進一步探索。對“變異環境及變異土壤、條件”作進一步充分研究,使醫學研究進入新的履程,走向新的階段。真可謂帶有里程碑意義的觀點和見解。
孫佼佼(1989-),女,漢族,陜西省咸陽市人,東北財經大學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社會文化研究;謝彥君(1960-),男,漢族,東北財經大學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教授,院長,研究方向:旅游基礎理論、旅游效應研究、旅游研究方法論和旅游企業市場營銷。
【摘要】旅游是一項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綜合性活動。世界旅游業發展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文化變遷要求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旅游進行研究。旅游人類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自二十世紀中后期得到發展。本文從人類學的視角出發,追隨大眾旅游者的腳步,采用田野工作的手段對中國游客在西方和西方游客在中國所表現出的不同行為方式進行了觀察,并對這種差異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初步的探尋。
【關鍵詞】中西方游客;旅游者行為;東道主;文化背景
在大眾旅游席卷全球的今天,旅游所帶來的影響早已超越了經濟的范疇。近幾十年,對旅游所反映的文化和民族差異以及旅游給東道主國帶來的影響等問題的思考推動著旅游人類學的發展。在西方,這些研究大多數是圍繞旅游業給東道主國帶來的社會文化變遷而進行的,如Valene L.Smith對非西方社會新生旅游業的研究[1],Erik Cohen對泰國旅游的研究[2]等。國內的研究由于起步較晚,主要集中在對旅游人類學理論的引進和研究上,如夏贊才對旅游人類學新成果的總結[3];彭兆榮對“臨時共同體”的研究[4]等。至于利用田野工作的手段將中西方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行為表現進行的對比,實際上還比較有限。而旅游人類學的研究重點之一就應該是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進行的比較研究。廈門大學趙紅梅根據Clifford Geertz的理論總結道:“人類學的民族志應該追求一種‘具有厚度的記述’,即‘深描’。所謂‘深描’,就在于要揭示行動與文化之間的關系,由此來解釋行動的意義”[5]。在此,本文以中西方游客不同的行為方式為觀察對象,對中西方游客行為和背后原因進行分析探討。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探討的對象,均屬于大眾旅游層面的問題。
一、中西方旅游者不同的行為方式
如今,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來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將自己的腳印留在了全球各個角落。仿佛出現了一個悖論:世界越是走向全球化,人們對獨特文化的追求反而愈加迫切。于是,從文化的意義上看,在旅游世界里所呈現的新趨勢,幾乎是東西方旅游者的反向互動或對流,體現在全球化背景下,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對于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文化和習俗有明顯偏好。
然而,通過對中國游客在西方和歐美游客在中國的不同表現的觀察卻發現,負載不同文化的旅游者在不同地區的旅游過程中的行為方式有著很大區別;在不同的東道主國,當地居民對旅游者的態度也具有明顯不同的取向。
(一)中國游客在西方表現出的行為
來自經濟上較落后的中國的游客在前往發達的歐美國家進行旅游時,熱衷于在旅游地域購買商品。觀察就會發現,很少看到中國游客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看一場威爾第的《阿伊達》;或在巴黎左岸安靜地欣賞街頭畫家畫出一幅完整的風景;也沒有人能在科隆大教堂里靜坐一個上午,欣賞不同時段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窗所帶來的震撼;甚至沒人留意教堂門口那位天使裝扮的街頭藝人。當他們行走在香榭麗舍大街上時,目光不會停留在寬敞的林蔭道和郁郁蔥蔥的樹木上,而是聚焦在街邊豪華的購物品商店里。不習慣安靜的排隊方式,穿梭于商店門口的排隊長龍、不顧及公共環境而進行大聲喧鬧和叫嚷,用家鄉話互相大聲問候、交流著當天的購物成果、“購物后拎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等行為舉止都有出現。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課題組在《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消費評價及主客關系分析》[6]一文中也得出結論:目的地國最能吸引中國游客的地方就是購物。
Erik Cohen按照旅游者個體對他者文化、社會生活以及自然環境的興趣和理解以及他者文化對旅游者產生的不同意義將旅游者體驗分為五種主要模式:娛樂模式、轉移模式、體驗模式、實驗模式和存在模式[7]。根據這個分類,大多數中國旅游者在西方的旅游體驗僅僅是屬于娛樂模式的。在此模式下,旅游者在旅游體驗中對目的地的本真性沒有要求,所追求的僅僅是放松和消遣,并且心甘情愿被東道主國設計的、商業化的文化和社會展示所欺騙。對于部分中國旅游者來說,甚至連娛樂模式的體驗程度都沒有達到,因為他們對體現本真性的文化并沒有表現出多少興趣。
(二)西方旅游者在中國表現出的行為
相比在西方的中國游客來說,在中國大地上的西方旅游者已呈現出另外一種行為方式。在中國的土地上,經常可以看到西方“背包客”。此類旅游者大多身材高大,獨自一人或三兩結伴,背著大號旅行包,穿著舒適的運動鞋和寬松的運動褲,風塵仆仆地穿行于大街小巷。“背包客”的典型理念是:不需要奢侈的手提包來提高身價,因為旅游被看做探索世界和休閑的方式,在旅游中更重視環保和節約理念,注重體驗過程而非游覽結果。此類旅游者經常表現的旅游行為有:手持地圖,走走問問,舉著相機拍拍看看。他們戴著在景點購買的草編帽,吃著當地特色美食,充分享受著這片土地所能帶給他們的一切文化和生活氣息。
按照Cohen的分類,這類在中國旅游的西方旅游者大多表現出了轉移模式的行為特征,雖然依舊停留在大眾旅游層面上,但是在前往異域旅游的過程中,這些來自西方的旅游者還是親自地、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地體驗了異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甚至已經表現出“體驗模式”的特點,他們開始了對真實性的追尋,在旅游審美和交往過程中試圖去體驗他者的真實生活。
二、造成中西方游客行為方式差別的原因分析
(一)旅游者來源地區經濟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經濟水平長期以來落后于西方,近幾年突飛猛進,部分居民的經濟實力迅速提高。前往歐美的中國旅游者往往來自國內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或屬于中產階級以上的階層。從旅游動機上來看,他們大多不關心當地的風俗文化、傳統藝術,而是醉心于購買奢侈品。在他們心里,這不但是自己花費高價來此地的目的,更是對自己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身份地位的證明。于是,購買奢侈品成了部分旅游者尋求身份標簽化的手段。另外,作為來自關系社會的中國公民,這些旅游者面對的情況通常是家中還有十幾雙眼睛等待著他們從旅游地帶回的高級禮品,對此,部分旅游者呈現出“虛榮效應”,表現為對此類回國禮品贈與,不但不會感到厭煩,反而充分享受這種從發達地區帶回昂貴購物品的過程所帶來的驕傲。
另一方面,由于中國文化中的集體主義傾向和人們的“抱團心理”,使人們將自己封閉在同游的小團體中;再加上中國文化相對保守的特點,使得中國游客難以打開心扉去擁抱和體驗西方的另類文化。Boorstin 提出的大眾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的“Environmental Bubble(環境氣泡)” [8]的概念,在中國游客這里非常典型地體現出來。雖然處在西方文化的大環境中,他們卻在導游的旗幟下聚集在一起,躲在由同伴和自己建立起來的“環境氣泡”里,與所處的旅游地環境相脫節。
相反,對于來自歐美的旅游者來說,對本國物質生活的滿足促使他們做出前往神秘異域旅游的決定。發達的經濟帶給他們在世界中更多精神探索的可能性,使得這些西方人能夠以更悠閑的姿態穿梭于世界的各個角落;對異域文化的獵奇心理也帶領他們將足跡印滿世界的每片土地。西方旅游者更重視原生態景觀,對異域文化更加向往。中國目前的旅游原生態景觀建設現狀落后,將游客的需求理解為“吃慣了大餐的有錢人想吃一口鄉下粗糙的窩窩頭”。在這種錯誤的理念下,中國多數鄉村景觀、少數民族景觀、自然景觀的建設,都處于初級開發階段,尤其是對于文化內涵的開發流于膚淺及表層,如部分少數民族景區,將少數民族文化旅游簡單打造為“篝火晚會”、“拉郎配”等旅游項目,并在景區陳列一些展覽和文字介紹,不能長期滿足游客的真正需求,也沒有對被開發區域的深層文化傳承形成良性循環。
(二)旅游東道主地區經濟文化背景的影響
對于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來說,它所擁有的除了金錢的一切,都是它的資源;它所擁有的一切資源,都可以用來換取金錢。當地人把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作為資源向來自發達地區的旅游者出賣,以獲得經濟利益——這正是他們唯一缺少的,想要用資源交換的。為了經濟利益,東道主居民和政府協力構建了一個用來迎接旅游者的“舞臺”[9]。這樣的舞臺所展示的雖然并非完全真實的東道主文化和生活,但是所表演的舞臺劇至少也是以真實為藍本的,這種經過美化所展示出的成果有時反而更容易被大眾旅游者喜歡和接受。
對于經濟發達的西方世界來說,它所擁有的一切文化、生活習俗、個人愛好等等都是珍貴而有意義的,這些意義已經超過了金錢的力量。當地人對于突然涌入其日常生活圈并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噪音和混亂的外地人,表現出的態度常常是冷漠甚至略帶敵意的(一些商家能夠表現出僅限于利益層面上的歡迎,但居民卻可能表現出強烈的排斥意向)。旅游人類學實證研究也表明,如果當地居民能從旅游活動中獲益,就會對其持積極態度;而當旅游活動給當地居民的娛樂、隱私、生活方式等造成制約時,就會引起反感情緒[10]。對于一些歐洲地區,在旅游經濟并不能均衡地協調當地的產業結構的情況下,當地居民在經濟方面對旅游者依賴不強,金錢對于他們來說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尤其這些外地人帶來的金錢與他們自己所擁有的相比,并不顯得有多少。在他們心里,自己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安靜的生活環境是最珍貴的財富,他們不想出賣,不愿被打擾。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法國時尚品牌Zadig&Voltaire曾宣布,將于2014年在巴黎開張的新酒店不接待來自中國的游客。其品牌創始人稱,他們對客人是有選擇的,比如,這家酒店將不接待中國游客。在巴黎人眼中,他們需要一些私人空間和一個安靜的環境。
(三)旅游東道國居民態度對旅游者行為的影響
經調查,中國居民對西方游客呈現出更加積極的正面態度。戴凡和保繼剛教授在《旅游社會影響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學英語態度為例》[11]一文中,對大理78位居民進行調查,其中54人表示由于外國游客龐大的數量和無處不在的英語促使他們迫切的學習英語,對于當地年輕人來說,英語更是成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西方游客在中國大街上,更容易得到普通居民的協助,由于西方游客的稀缺性以及西方主流文化傳播的影響,居民在熱情的協助中可以滿足部分的好奇心,帶來一定程度的愉悅感。當外國游客向當地人問路時,大多數中國居民能夠積極熱情,盡最大努力為西方游客提供幫助和解答。同時,西方游客的受教育模式以及自信心,使大多數西方游客可以自行手持地圖行走在中國的大街小巷,大方又自然,相反,當中國游客前往歐美的旅游行為尚不成熟,往往是在導游的帶領下成群結隊地涌向各個景點,拍照、購物、結束。也許回到家他們還不能說出每個旅游景點拗口的外國名字,只能拿出各種名牌禮品,證明自己確實去過這個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并且有能力在當地進行高檔的消費。在各個景點前面,常常可以見到中國游客排隊等候合影的景象,這些游客沒有心思去全面欣賞那些享譽世界的建筑。因為在他們眼里,這個東西“怎么樣”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們“叫什么”。然而,當高調的中國游客一旦脫離了集體的隊伍,不小心孤身流落在外國的城市中央,往往會變得手足無措。
三、結論
對于前往西方旅游的中國游客來說,部分游客還存在“自卑又驕傲”的心態,在與西方人冷靜的態度對比之下,促成了他們稍顯扭曲的旅游行為方式。他們在充滿底氣的使用著自己的財富的時候,對于西方游客來說,旅游已經脫離了單純追求虛榮感的階段。在國內購物時,有錢就受尊重的情形比較普遍,但這種模式在國外沒有明顯再現。這令中國游客們開始困惑,由于旅游動機較簡單,旅游地的文化對他們并沒有足夠的吸引力,旅游過程除了購物就幾乎毫無意義了。于是部分游客大肆購物帶回國內,似乎將有錢帶來的驕傲感推遲到回國后再享受也來得及。
西方人以充滿追尋的精神前往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旅游,當地旅游從業者把西方游客視為“搖錢樹”,并按照他們的期望構建了他們追求的“舞臺”。暫時看起來雙方都得到了效用最大化,卻不知一方在犧牲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來賺錢,另一方所品嘗到的卻是經過加工改良的精致窩窩頭。
另一個方面,企圖通過前往發達國家旅游而為自己的身份鍍金的人群,早已忽略了旅游的本質,在虛榮心驅使下所做出的行為,一方面使他們自己在旅游地遭到冷眼和排斥,形成心理落差;另一方面造成了旅游地居民的反感和不滿,最終使得雙方矛盾激化,讓本應愉快的旅游經歷變得浮躁和痛苦。而這樣的問題只有隨著游客來源地經濟發展帶來游客心態的變化才能得到改善,任何短期的對策都可能是隔靴搔癢的。
全球化帶來的是更多的理解和融合,還是更多的誤會和矛盾?如果地理和經濟上的融合速度超過了心理和文化融合的速度,人們在還未實現能夠互相理解之前就被全球化的力量強行推到一起,那么尖銳的矛盾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參考文獻:
[1][美]Valene L. Smith,張曉萍,何昌邑等譯.東道主與游客[M].云南大學出版,2007.
[2][以色列]Erik Cohen,巫寧,馬聰玲,陳立平主譯,旅游社會學縱論[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3]夏贊才,旅游人類學近1/4世紀研究的新成果[J].旅游學刊,2005(3):94-96.
[4]彭兆榮,旅游人類學: “臨時共同體”的民族志關照”[J].旅游學刊,2012(10):5-6.
[5]趙紅梅,旅游人類學理論概談[J].廣西民族研究,2008(1):34.
[6]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課題組,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消費評價及主客關系分析[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1):5.
[7][以色列]Erik Cohen,巫寧,馬聰玲,陳立平主譯,旅游社會學總論[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85.
[8][以色列]Erik Cohen,巫寧,馬聰玲,陳立平主譯,旅游社會學總論[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49.
[9][美]Dean MacCannell,張曉萍等譯,旅游者休閑階層新論[M].2008:101-104.
關鍵詞旅游的社會文化影響;田野調查;性別分析;民族旅游
Abstract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social-cultural impa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began in the 1960’s. 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a lot of case studies have been cumulated. Gender analysis in the social-cultural impa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been applied since the 1980’s in western countries.Through interviews and case studies, the paper tries to penetrate into the role adjusting of women in the Chengyang scenic spot of Guangxi. The research revealed that in the background of tourism development, women were more active than men and benefited a lot from tourism. Men took the role of leaders in tourism managing, which was the extension of traditional gender division.
Key wordssocial-cultural impa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fields work;gender analysis;ethnic tourism
一、性別分析在國內外旅游的社會文化影響研究中的應用進展
旅游業對旅游目的地的社會文化影響研究是旅游人類學的重要課題,20世紀60年代首先在歐洲和北美興起,研究背景基于當時人們過分重視旅游的經濟效應,盲目發展旅游,而忽視旅游對旅游目的地產生的種種負面影響。首先將人類學和旅游結合起來研究的使西方學者。一般認為西方人類學者加入旅游研究的標記是1963年人類學者努涅斯(Nunez)發表的論述《一個墨西哥山村開展周末旅游帶來的影響》,文章分析了一個墨西哥山村開展周末旅游后,居民的生活方式、社會關系等方面發生的變化[1]。20世紀70、80年代,旅游對目的地社會、文化的影響研究成為旅游人類學的主流,其中70年代以旅游對發展中國家的社會文化影響為主。進入80年代以后,更多的學者們關注旅游對西方發達社會發生的影響,并把旅游開發和社區建設聯系起來,考察使二者更好地互動。20世紀90年代以后,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成為旅游研究的新熱點,于是很多學者開始思考如何實現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續發展。90年代之后至今,隨著旅游社會文化影響研究的深入,更多的國外學者將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等學科理論應用到旅游的社會文化影響研究中,這一課題的研究呈現跨學科、定性與定量方法相結合的特點[2]。
性別問題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旅游社會文化影響的研究中并未引起重視。1994年,威挽(Vivian)等編的《旅游與婦女》是關于旅游與婦女最早的研究專集之一,它從旅游發展的角度論證了性別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必要性和適時性,強調在旅游發展中形成的性別關系是隨著時間的進展而發生變化的[3]。愛雷蘭(Ireland)通過對英國西南部旅游業發展的民族志研究認為,隨著地方傳統經濟的衰落,婦女在興起的旅游開發中比男性表現得更為活躍[4]。此后,西方學者們從男女之間的現實權利,行動及資源所有權角度,分析性別在旅游中勞動分工的強化作用等等。由男性和女性共同組成的家庭與社會看作一個整體的前提下,分析婦女在其中的角色、問題和需求等。婦女與旅游業發展的密切關系已為前人的研究所揭示,但是國內的旅游社會文化影響研究中真正運用到實地調查的個案還很少見。基于此,本文選擇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橋風景區,通過人類學的田野調查,考察民族旅游在該地區的開發和發展中,少數民族婦女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分析旅游業對當地婦女產生的社會文化影響,同時對比了男女兩性在旅游業中表現出來的差異。本研究主要采用人類學田野調查定性方法研究旅游的社會文化影響,對研究區域的村民,重點是對當地婦女進行了調查,調查主要采用訪談方式,輔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對象為年齡在18-75歲之間。
二、旅游開發與女性的角色調整
三江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是廣西唯一的侗族自治縣,與湘黔兩省交界。程陽景區集民族風情、山水風光、文物古跡和生態環境為一體,是三江縣最主要的景區,被譽為世界四大歷史名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程陽永濟橋就坐落在該景區的馬鞍寨。這里曾經十分偏遠閉塞,如今包括旅游業發展等因素的推動使其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程陽風景區在旅游業開發之前,婦女原來只局限于撫養孩子、操持家務或者協助丈夫忙碌于田間地頭的種地、收割等農業勞動。當地發展旅游業后,她們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當地的旅游經營業中,她們以出售旅游工藝品、旅游接待、民俗表演等方式加入到旅游行業中。
三、性別分析――旅游開發背景下的男女兩性
1.旅游開發對婦女的影響
據2005年統計,寨子里平均每戶人的年收入為5000-6000元,收入的來源包括種地、養殖、外出打工、旅游經營等。程陽橋風景區旅游開發后,當地居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改觀。首先直接參與旅游業的家庭收入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婦女通過旅游商品銷售、經營旅館或民居接待點或者參加民俗表演給自己的家庭增加了經濟收入。婦女參與旅游業之后,為家庭增加經濟收入之后,家庭地位較以前有了提高,也獲得了更多的發言權。對于曾經封閉在偏僻村寨的婦女來說,旅游業給她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實惠,而且帶來思想和價值觀上的改變,同時擴大了婦女的人際交往關系,增加其視野和見識。
2.兩性的差別
兩性在旅游業中的差異也是本文關心的內容,這些差異主要表現為對旅游業的參與意識、參與程度、參與方式以及兩性在旅游業中的分工等。
首先,在旅游開發下,女性有著比男性更為敏感的旅游經商意識,也表現得更為活躍。馬鞍寨最初的個體旅游經營是形式是20世紀90年代初婦女在程陽橋上擺攤賣侗族手工藝品,而當時村寨里除了國營性質的程陽橋招待所有男性參與經營外,極少有個體的男性旅游經營者。從當地參與旅游業的絕對人數來說,即使到了現在,女性仍然比男性多,婦女在表現出比男性更強的參與意識,也以更積極的態度參與到旅游業中。
其次,兩性在旅游業中的參與方式表現出性別差異的特征。程陽風景區開發旅游業已有二十多年,目前男性的職業構成仍然以農業勞動和外出打工為主,上文重點提到的當地婦女參與旅游業的三種方式,其中售賣工藝品為女性獨有,因為當地傳統的觀點認為,刺繡、針織這樣的事情是屬于婦女的,男性一般不參與這些活動。
再者,男女兩性在旅游業中的分工一定程度上延續了傳統的性別分工,但是又有了新的變化。在程陽景區,夫妻共同經營家庭旅館,一般還是遵從“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性別分工。以位于程陽橋橋頭的“游子之家”家庭旅館為例,丈夫是柳州某中專的教師,空閑時回到馬鞍寨經營自家的旅館,他平時負責到縣城或者柳州、桂林等地采購食品原料和各種物品,回到家里清算每天的帳務,負責掌管經濟收支情況;妻子負責在家中接待客人,給客人做飯、整理房間等。有的家庭旅館除了妻子在家外,各種煩瑣的家務事有女兒共同參與。除了家庭旅館經營延續了傳統的性別分工之外,程陽風景區的另一種旅游經營形式――民俗表演,其分工也有明顯的性別區分。馬鞍寨民俗表演隊的負責人是兩位中年男性,除了負責日常的接待客人或組織表演活動外,也負責表演隊的經濟核算,表演隊平常有一定的開銷,如制作蘆笙、琵琶、鼓等樂器,樂器每年都要更新一部分。在忙碌于表演隊剩余的時間里,他們還經營自己的家庭旅館,接待游客。在馬鞍寨的家庭旅館中,客人光顧最多的是這兩位負責人的家,這自然與他作為表演隊隊長有較廣的人際關系有密切的關系。
四、結論與討論
在三江程陽景區,大多數居民認為旅游業能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旅游會給當地帶來先進的知識文化和科技,也會帶來各種時尚的風氣;更重要的是,旅游業的發展會大量地引進投資,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因而當地居民都十分樂意支持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和游客能融洽相處,很少發生和游客沖突的情況。由于婦女參與了旅游工藝品銷售、旅游服務接待或者民俗表演等活動,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家庭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改變,從而影響家庭結構乃至社會結構的變化。就目前對程陽風景區的研究來看,女性走出傳統的家庭生活領域,走向更廣闊的社區,參與到旅游業的運作發展中,雖然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但是并未對家庭結構造成很大的影響,家庭的和諧關系也并未受到很大沖擊。男性居于傳統的性別觀念,在當地的旅游業中雖然對旅游業的熱情和參與程度低于女性,但是他們出于家庭實際利益的考慮,對于家里的女性走出傳統的家庭領域參與旅游業經營給予了很大程度的支持。本文通過對程陽風景區的調查研究表明,旅游業使婦女們走出狹窄的天地,擴大了以往的活動范圍,在旅游業經營中獲得實際的經濟利益,同時在價值觀、語言、意義體系等方面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在社區旅游中,男女兩性在分工不同,傳統的性別角色分工延伸到旅游業的性別分工中,男子仍然扮演著組織者和領導者的角色。
參考文獻
[1] Nunez T. Tourism , Tradition , and Acculturation : Weekendismo in a Mexican Village [J] . South weater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 1963 ,(21) : 347―352
[2] 宗曉蓮,朱.國外旅游的社會文化影響研究進展[J].人文地理,2004,(4).
[3] Kinnaird, Vivian, and Derek Hall , 1994, conclusion: The way forward, In Tourism: A Gender analysis. Vivian Kinnaird and Derek Hall, cds.pp210-216. Chichester: Wiley
[4] Ireland, Michael,1993, Gender and Class Relations in Tourism Emplyment. 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 20:666-684
[5] 吳曉萍,何彪.略論性別分析在民族旅游影響研究中的意義[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1,(4).
:本文為2005年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研究課題“旅游業對少數民族婦女的社會文化影響研究”(批準號05FMZ003)的階段性成果。
1人文素質教育的內涵及其在高等教育中地位和作用
1.1素質教育的起源及發展
20世紀90年代初,為了糾正教育實踐中的“應試教育”傾向,教育部開始醞釀素質教育改革思路。到了90年代末期,黨和國家提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方針,規定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靈魂[6]。盡管素質教育的提法早已得到廣泛的認同,但受到實用主義的影響,人們對素質教育的認識中出現了“重實踐輕觀念”的狹隘現象,導致素質教育改革呈現出“技能培訓”導向型低層次的極端實用主義傾向。
1.2當前素質教育的反思———人文素質教育的內涵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素質教育既包括知識與技術的教育,還包括了價值觀念與態度的教育,后者即為人文素質教育。人文素質教育旨在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以及自身實踐使其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7,8]。高等教育是培養高級人才的場所,有別于職業培訓機構,不僅要求受教育者能夠掌握知識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讓受教育者能夠通過接受教育而提高對知識的選擇、判斷以及發展能力,人文素質教育是達到這一教育目標的必要條件,這在文化沖突和思想碰撞激烈、價值觀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更具特殊的時代意義[8]。
2當前我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文素質教育現狀及問題
2.1人文素質教育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去人文化趨勢明顯
2.1.1課程設置中的去人文化現象在課程設置方面,高校為了擴大生源,高校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態和企業需求,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主要集中在管理學理論及技能方面,如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區規劃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旅游規劃與開發、市場營銷、餐飲管理等,而對人類學、社會學等和就業沒有直接關系的課程內容往往被排除在外。
2.1.2課程重構中的去人文化現象基于自身人文素質修養方面的局限,絕大多數高校旅游管理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一方面為了迎合學生的口味,以提高學生對教師工作質量的評價,往往無意識地成為實用主義的代言人,在講授內容的選擇上更多關注如何提高旅游管理的效率,注重教授學生有實用性的知識和技能,而忽視旅游管理中的倫理價值觀,使講授內容表現出去人文化的特色。
2.1.3課程選修中的去人文化現象除了教師的能動性之外,學生在教學內容選擇中同樣具備一定的能動性,可以通過選修以及對教師授課內容的選擇性接受來實現對教學內容的局部重構。然而,實踐表明,同學們在教學內容上則同樣秉持效率的原則,主要考慮該內容是否對以后就業有幫助,熱衷于選擇那些技術性較強的、和就業直接相關的內容,而對和就業沒有直接關系的人文社科類內容缺乏興趣。
2.2低人文素質引發的專業認同及職業道德危機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去人文化直接導致了學生人文素質的低下,進而引發了旅游管理人才的對本專業的認同危機和職業道德危機。由于缺乏人文素質,學生及老師對旅游管理目標的認識存在片面性,缺乏對旅游活動引發的社會經濟、文化以及生態等方面知識的足夠關注,這種價值目標導向直接引發了旅游管理中“經濟利益至上”的管理哲學,引發管理中的道德危機,例如,三亞的宰客門、張家界世界遺產管理引發的黃牌警告等事件,制約著中國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由于缺乏對旅游管理重要性的足夠認識,學生對本專業的價值認同度低,學習專業知識也只是為了以后找口飯吃,還有另外一些同學則通過轉專業、輔修等方式另謀出路。走向工作崗位后,這些同學也因為缺乏對專業價值的認同而出現轉行,引發了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流失。
3加強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文素質教育的對策
3.1正視人文素質教育在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的作用
加強人文素質教育首先要正視人文素質教育在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把提升人文素質作為培養目標寫入培養計劃中,為培養計劃的制訂提供依據。尤其是在教育成果的考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考核的指標應該涵蓋學生人文的素質。
3.2圍繞人文素質提升目標增設人文素質類教學內容
改變以往效率主導性的培養計劃,圍繞人文素質的提升,增加旅游人類學、旅游社會學、旅游美學等人文社會科學類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對旅游產業屬性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認識以及對相關管理知識和技能的價值判斷和選擇能力,以提升學生對旅游管理專業價值的認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使學校能夠為社會提供具有更高職業道德的旅游管理人才,并減少旅游管理行業人才流失。
關鍵詞: 文化 旅游 旅游文化 發展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興起和迅猛發展,文化在旅游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它正在成為整個旅游業的靈魂和支柱,決定著旅游業的發展方向和興衰成敗。旅游文化是一種獨立的文化形態,它是環繞旅游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旅游文化具有繼承性、創造性、服務性和時空差異性;旅游文化是旅游業的靈魂和支柱,在旅游經濟、旅游管理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有巨大作用。
1.文化和旅游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語意的豐富性,多年來一直是文化學者、人類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考古學家說不清、道不明的一個問題。美國學者克羅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判回顧》中列舉了歐美對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種定義。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夠達成共識的,在最寬泛的意義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類學學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這樣給文化定義:“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則、法律、風俗以及其他能力和習慣的復雜整體。就對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義上說,在不同社會中的文化條件是一個適于對人類思想和活動法則進行研究的主題。”(引自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類學導引》,顧建光、高云霞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頁)它將文化定義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體,包括觀念形態和行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規范。它是學習而得的行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學,而且為社會成員所共有。文化作為信息、知識和工具的載體,它是社會生活環境的映照。文化作為制序(institution)、器物與精神產品,它給予我們以歷史感、自豪感,據此我們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義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為人類認知世界和認知自身的符號系統,它是人類社會實踐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詞,最早見于南朝梁沈約的《悲哉行》一詩:“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從沈詩中看,旅游在當時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覽的意思了。從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間中有目的的活動,到異地他鄉去旅行游覽。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爭取最佳生存空間,采取了種種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們在崇拜遠方的心理的驅使下,懷著對異地的憧憬,不知不覺邁出了旅游的第一步,從此一發不可收。近現代意義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紀中葉。從此,人類的旅游活動出現了嶄新的面貌,旅游業逐漸成為一項新興產業得到蓬勃發展。旅游,作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2.旅游和文化的關系
2.1民族文化關系著旅游產品的競爭力。
文化是旅游發展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發展的依托。旅游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為文化的競爭。業內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體現著對文化的應用、旅游產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劃、規劃、開發者對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旅游產品才更具有生命力。這個基本規律對于民族文化資源的旅游開發,更是表現得極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楊麗萍的原生態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運用的典型。
2.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為旅游的靈魂,始終蘊含在旅游活動中,表現出極大的魅力。綜觀旅游發展史,雖然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但在本質上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強的民族性和發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們的地域性決定了文化的差異性。但是,地域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必然相互聯系、相互交流,而人類的旅游活動,就是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結合的運動。旅游的主旨和內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組織旅游和參與旅游的一切活動,必然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
2.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它是環繞旅游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托,以旅游主體、旅游客體、旅游中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始終作用于旅游活動整個過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們對旅游的理論研究成果,如旅游經濟學、旅游管理學、旅游心理學、旅游美學、旅游文學、旅游地學、旅游教育學、旅游影視藝術等,具有為旅游業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與多學科的結合、碰撞、融會過程中形成的學科和專業,它主旨鮮明、內容豐富、研究內容獨具特色。此外,它還肩負著為旅游業服務,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調的任務,如主要體現在行、吃、住、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文化。對旅游者來說,旅行游覽、食宿、服務、旅游環境的文化氛圍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旅游活動。最后,與旅游有關的文化載體,如機場、車站、餐館、市場、導游人員等,都能通過不同的角度和多種方式給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啟迪。因此,旅游與文化是分不開的,旅游要發展就必須與文化聯系在一起。
3.湖北省旅游業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旅游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旅游文化性競爭日益激烈,利用文化來發展旅游,繁榮經濟,已成為世界旅游發展的大趨勢和主潮流。有“千湖之省”之稱的湖北省在人文資源的開發上面明顯不足。
3.1旅游資源的賦存狀況與開發錯位。
湖北省自然風景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博大精深。但是,從資源開發的現狀來看,全省旅游資源的開發與賦存狀況存在著錯位現象,一是在資源開發種類方面,各地更注重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對人文資源的開發明顯不足;二是在資源及其開發的匹配方面,全省旅游行業與資源開發的匹配現狀不理想。湖北省目前的旅游行業開發層次主要是基本層次,提高層次的開發薄弱,專業層次的旅游資源豐富,但開發程度低。
3.2旅游產品同質化、區域旅游產業同構化現象嚴重。
從總體上看,全省旅游產品的開發還主要停留在傳統旅游產品的設計與組合上,旅游新產品的開發明顯不足,特別是對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挖掘不夠,缺少高品位、大規模、有鮮明特色的綜合性旅游產品。由于對資源特色與開發方向把握不夠,出現了較嚴重的旅游產品同質化和區域旅游產業同構化現象,突出地表現為各地的旅游產品多以觀光型為主。
4.發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對策
4.1充分發掘文化內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湖北省旅游資源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調查研究,大力加強對旅游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使蘊含在旅游資源中的文化潛能得以充分釋放;要通過舉辦一系列的旅游節慶活動或者建設一批主題文化公園來顯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內涵;要特別重視旅游文化策劃工作,切實解決存在的整體旅游形象不夠清晰、旅游產品文化檔次不高、旅游市場文化營銷策略不高明的問題,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4.2加強了解旅游消費者的文化需求。
作為旅游經營者必須了解旅游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國旅游者來中國,除了欣賞我國秀美的山川名勝、體會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品嘗中國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夠了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況,了解中華民族的生產、生活、信仰、娛樂等方面的習俗。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費群體,把握消費者的文化消費心理。
4.3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旅游開發格局。
當前,旅游需求消費的重心正在由觀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態型等方面轉化。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從今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農架等8個城市組成的“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壯大湖北旅游產業。武漢城市圈,三峽與神農架、武當山,武當山與三國、鐘祥明顯陵,以及鄂東地區,或以都市度假旅游為概念,或以一江兩山(長江三峽、神農架、武當山)為標榜,或以世界遺產、紅色旅游為主題,有望取得實質性進展。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重點開發有關生態文化、健康娛樂、度假休閑、會務和商務型旅游產品,以及獨具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4.4全面加強旅游文化建設。
旅游業是一項涉及“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綜合性產業,其文化建設除抓好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的挖掘外,還要抓好旅行社、旅游賓館、旅游車船公司等企業、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設。旅游企業的有形產品,除了要具備實用的功能外,還必須滿足顧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為主要接待的旅游飯店,要突出其建筑文化、裝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務文化的建設,重視大堂文化、樓同文化、衛生間文化、餐廳文化和休閑娛樂文化等方面的設計和建設。旅游目的地要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借以提高旅游區的品位和檔次。旅游市場營銷,除加大產品的文化內涵外,營銷人員自身的文化素質、言談舉止、禮節禮儀都要體現一個民族、一個區域的文化特征,給人以鮮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參考文獻:
[1]馬文?哈里斯著.顧建光,高云霞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類學導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關鍵詞】旅游人力資源民族社區發展
隨著旅游的發展,人們對旅游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作為提供服務主要載體的人也面臨著新的要求,旅游人力資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加快民族社區的旅游人力資源開發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民族社區人力資源的研究
國內外諸多學者對人力資源性質做過探討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第一,生物性,表明是一種活資源,可以替代和發展延續下去的,是人力資源的最基本特點;第二,可再生性,是基于人口的再生產和勞動力的再生產,無論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可以更新;第三,個體時效性,指人力資源的形式、開發和使用受到時間的限制,具備生命周期;第四,文化性,在地域的差別上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文化性,因為每個地域的群體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內質;第五,主觀能動性,人是一種具備思維和創造力的高級動物,這就決定了他們能發揮其內在的潛力改造自身和環境的能力;第六,社會性,人是群居的族群,一起的生活必然導致他們之間存在種種的關系。
目前,國內關于少數民族人力資源的研究還比較少,經過期刊網的搜索,發現主要有兩個國家課題對其進行直接或相關的研究,第一是楊紅英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社會主義新邊疆建設研究――西部邊疆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中的《從文化對人的模塑作用看少數民族人力資源開發》,文章主要是從民族文化性的角度研究少數民族人力資源的開發和民族發展的問題。第二個是梅端智主持的2004年國家社會科學資助項目“西北少數民族地區人力資源開發的特殊性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青南地區民族人力資源開發的特殊性研究》,文章主要是從青南地區藏族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歷史、生產及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等角度論述了青南地區少數民族人力資源的特殊性,從而提出了一些人力資源開發的措施。
本人傾向于楊紅英的觀點,即少數民族開發是特指少數民族群體的人力資源開發活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少數民族的發展能力,促進其經濟社會以至少數民族自身的全面發展。同時認為在民族地區進行旅游的開發,要結合民族地區的文化性和資源的獨特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才能切實開發好少數民族社區的人力資源,為民族社區的旅游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促進民族社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二、民族社區旅游人力資源的分析
1、民族社區旅游人力資源的優勢
事實上,我國每個民族都在歷史上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其獨特性吸引著千百萬的異族人,特別是游客,這是一種壟斷性的旅游資源,而當地的居民就充當了這種資源活動型的載體,參與旅游的人力資源更是動態地展示了這種文化。另外,每個民族存在與其他民族不同的一面,正因為這獨特的一面,使得民族之間出現了百花爭鳴的局面。
(1)文化性優勢。C?克魯克洪曾指出:文化包括各種外顯的或內隱的行為模式,它們借符號的使用而被學到或被傳授,而且構成人類群體的出色成就,包括體現于人工制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傳統觀念,尤其是價值觀念;文化體系雖可被認是人類活動的產物,但也可被認為是限制人類作進一步活動的因素。可以看出,文化不單單是指物質展示出來的那一面,更多的是在人的活動中展現,人的種種思維和行為無不接受著本民族文化的啟導和約束,因此都深深的烙上了本民族的印記,具備了一種民族的排他性。外界的人員就算很刻意地去模仿,也無法體會內在的神韻,更沒有把民族的文化展現在觀眾的面前,因為外來人員一開始就是脫離了該種民族文化機理的培育,這種文化的符號在他們的腦海里是缺陷的。據我們針對民族歌舞表演隊的調查結果顯示,一些長期外出的本民族人員都沒有辦法具體地展現本民族的歌舞內涵,他們認為自己對本族文化產生了隔閡。在旅游開發中,這就是一種潛在的差異性競爭優勢,緊緊抓住這種異質性的文化,才可能鑄造出一種活生生的優質的旅游人力資源,才能在旅游開發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2)壟斷性優勢。民族社區旅游人力資源有著壟斷性的優勢,因為本土的旅游人力資源對本族的生活方式、民俗風情、民間傳說、語言等更能精確地把握,在旅游開發和服務中能將旅游資源有機結合并將其帶活,更能把民族獨特風情展現給游客,這是外界旅游人力資源無法替代的。比如說侗族的風雨橋和大歌,如果叫苗族的人來唱侗族大歌或者由瑤族的人去講授風雨橋的構造,那肯定會大打折扣。
2、民族社區旅游人力資源的劣勢
少數民族一般居住在我國比較落后的地區,由于歷史和社會等方面的原因,他們和外界接觸很少,信息交流斷層,總體上素質過低,觀念落后,旅游人力資源存量過低等都是他們的劣勢。
(1)生產力低下,素質不高,人力資源開發成本過高。少數民族生活在邊遠的山區,生產力很低,和外界交流過少,很大部分仍然停留在農耕時代,過著一種自足的生活。由于生產力的低下,他們除了小部分人參與旅游活動,大多數人每天忙于生產勞作,以續生計,無暇顧及別的事情。以貴州岜沙為例,整個村沒有一個人接受過高等教育,接受高中教育只有3人,絕大部分人都是小學及以下的學歷,他們也沒有能力讓自己或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這樣在人力資源開發中投入的成本也就隨之增加。
(2)觀念落后。少數民族有著濃厚的急功求利觀念,他們覺得對自己有直接的快速得到收益的事情才有做的意義,否則有種排除的意向;而有的民族社區安于現狀,害怕也不愿意和外界的社會有過多的接觸,害怕給本民族帶來變化,甚至采取了一些激進的措施進行抵觸和逃避,結果使整個社區慢慢走向更邊緣化。貴州岜沙苗寨就是類似這樣的社區。
(3)人力資源存量低,不能滿足需求。少數民族接受教育的人數過少本來就是一個瓶頸,面對外界的誘惑,很多青年人一般都在接受完初中教育甚至沒有畢業就外出打工,這就給當地旅游開發帶來了難題,出現了外面的人不愿意進來或者用不上,本地旅游人力資源缺乏的局面。以通道縣皇都為例,整個村寨90%的青年都選擇了外出打工,結果傳統的節日都無法熱鬧搞起來。可想而知,缺乏了文化載體的參與,旅游開發的展開難上加難。
(4)缺乏高精尖人才。由于少數民族社區整體的素質低,學歷結構也不合理,能靈活掌握本地資源和吸納外界信息的人才少,缺乏能起到很好帶頭作用的高精尖的人才,在旅游開發中很多方面無法展開。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當地居民參與的旅游活動多是歌舞隊、買工藝品,少部分人能開餐館,但是競爭力很低下,采取的是被動式旅游經營活動,效益普遍不高。
三、民族社區旅游人力資源發展的對策
1、抓住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利用教育資源,提高整體素質
緊緊抓住國家和地方政府給予的教育優惠政策,合理調配有限的資源,實現教育資源效益的最大化,在發展高級人才的同時,更要注重大眾的教育,提高每一個人的素質,達到眾化教育中又有尖化教育,切合少數民族社區旅游發展的需要。
2、轉變觀念,實現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轉型
轉變民族社區的觀念是有效開發旅游人力資源的關鍵,因為觀念往往決定思維和做事的行動,而做事的優劣直接關系著經濟收入,生活得到改變與否。所以要積極引導當地政府和人民轉變落后的傳統觀念,主動與外界先進的理念接軌,來武裝思維,來指導行動。要做到這一步,既需要地方政府認識和管理方式的轉變,對社區旅游扶持力度的加大,引導人民轉變固有的思維,又要人民的積極配合,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和接受新的觀念,此外還需要非政府的第三方的宣傳與協助,幫助民族社區旅游人才的培養。3、改善人力資源生存環境,提高人力資源的存量
改善民族社區旅游人力資源的生存環境,主要包括硬質環境和軟質環境兩方面。硬質方面,主要包括基礎設施的建設、培養基地的營造等,良好基礎設施的建造,既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指標、培育人才的溫床,也是本地旅游發展的載體之一。良好的培養基地不單單傳達了重視人才、培育人才的訊息,還是一張具備強勢吸引力的招納人才的明信片。軟質方面,主要包括政策的支持、資金的投入、培訓隊伍的健全等,良好的政策是改善旅游人力資源生存環境的助推器,只有政策上的重視,才能獲得更多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才能營造一種重視人才的氛圍;適量資金的投入,無論是對吸引外來人才,還是培育本土人才都注入了新的動力,培訓隊伍的健全是培育優秀旅游人才的關鍵,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師資,才能夠授之以漁,提高人才的層次和質量。
4、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采取差異式開發
由于每個民族所在的地域不同,生產力水平會有差異,價值觀等也不一樣,形成了相互之間的差異,會通過人的種種行為表現出來,而且這種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在人力資源開發時要考慮到這種行為和習俗的差異,揚長避短,合理地利用差異點,讓長處變成強勢,短處轉成有利點,或者構成互補的形式。
5、引進外界人力資源,“借雞生蛋”式融合開發
引進外來人才,帶來技術和信息,構成人力資源的互補。外界人力資源在觀念、技術上都比民族地區的先進,更是時代潮流的領跑者。這種先進模式的引入無疑為民族社區旅游的開發注入新鮮的血液,對外界優秀人才的引入,結合本地的具體情況,取長補短,借助外來的“雞”來孵育出更加多的“蛋”,衍生出更多本土具備特色的人才。
6、合理運用民間的社團組織
組織能工巧匠,各類協會,傳播民間各業技術。非官方的機構、協會等社團組織站在中間的立場上,更能組織民間的能工巧匠,以團體為形式,通過各種的會議、比賽等活動來促進民間優秀文化和技術的傳承,從而可以有形或無形中為民族社區的旅游輸送急需的人才。
7、擴大職業培訓,加大旅游人力資源發展的力度
各類技能培訓,挖掘歌舞、建筑能手。全民動手,豐衣足食,這句話對加快旅游人才的開發也有借鑒的意義,通過政府、民間各種力量開展廣泛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人才的素質和操作能力,同時注意挖掘具備潛能的歌舞、建筑等能手,加以培育,使之成為民族社區旅游人才開發中的棟梁。
【參考文獻】
哲學視角中的旅游與休閑
產業重構背景下的復合型旅游業態淺析
旅游開發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適用性研究
工業化背景下的古村落旅游開發研究——以國家歷史文化名村廣州大嶺村為例
古城文化型景區旅游真實性實證研究——以麗江古城為例
滄源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思考
旅游戲劇開發的“4P”模型探討
城鄉旅游互動發展及其機理與實現路徑研究
長江三角洲主題公園發展現狀及態勢分析
有關親子游產品及其開發的幾點思考
我國10大熱點城市入境旅游發展的時間同步性及區域響應
張家界旅游投資軟環境評價
基于互動交換理論的彝人古鎮旅游體驗研究
旅游風景區利益相關者滿意度調查研究——基于重慶四面山景區游客和當地居民的分析
基于新公共服務理論的中國國家公園管理創新研究
關于“旅游公共服務體系”的解讀——兼評我國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2010年《旅游研究》總目錄
走進翁西“部落”
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傳人培養機制的構建
國內游客觀看民族歌舞的真實性體驗研究——以《云南映象》為例
民族生態文化村旅游扶貧開發模式研究——以石林縣大糯黑阿詩瑪民族生態文化村規劃為例
云南滄源翁丁佤族旅游村活態文化的保護與開發
云南省少數民族節慶活動發展探析
論民族旅游工藝品的開發與創新——一種旅游人類學的觀點
少數民族社區農戶參與旅游發展問題研究
旅游產業化視角下的云南民族餐飲開發對策研究
德昂族飲食文化初探
中國、瑞士旅游業之對比
從旅游開發規劃過程看開發與保護的關系——以澳大利亞拜倫海岸開發為例
國外國家公園生態旅游開發比較研究——美國黃石、新西蘭峽灣及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為例
旅游循環經濟中的企業贏利機制及其構建
基于IPA分析法的臨安旅游購物滿意度實證研究
解讀旅游危機的類型與特征
國內旅游業危機管理研究綜述
生態旅游中導游人員的生態素質體系構建初探
云南旅游產業增加值及影響力研究
對影響云南旅游持續發展消極因素及其原因的分析
云南青銅樂器及其滇人的樂舞意趣
理性的困惑——康德認識論模式觀照下對感情的分析和考察
論個人信息權在民法中確立的必要性
靈性高原——《云南映象》的藝術內涵
書法中“功”和“性”與“意象”的關系
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女性吸煙與健康的社會學分析
對我國人性化舉措的再審視
網絡游戲贏利新方式——內置廣告
限制、禁止開發區旅游業發展思路探索——以云南省為例
中國西南喀斯特旅游競爭態勢研究
香格里拉大峽谷國家公園規劃建設初步研究
云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場分析
云南省發展體育旅游的市場分析與對策研究
基于深度旅游理念的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研究
休閑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昆明AAAA及以上旅游景區服務質量實證研究
云南省旅游景區的危機管理現狀分析
我國酒店業戰略性轉變與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酒店員工的工作疲勞問題研究
飯店服務專業隱性課程與職業素質摭談
>> 基于游客滿意度提高的旅游微博營銷策略分析 游客凝視視角下的鄉村旅游研究 基于游客感知的鄉村旅游發展對策研究 游客對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符號的凝視研究 基于微博的旅游目的地營銷 基于微博的旅游網絡信息供給研究 創意旅游對長株潭城市群旅游業發展的啟示 國際游客凝視與旅游文明 微博對平面媒體新聞采寫的啟示 海外微博管理對中國的啟示 粉絲文化對企業微博營銷的啟示 分析智慧旅游的發展對游客旅游體驗的影響 基于游客體驗的安陽旅游發展的ASEB分析 基于結構模型的游客動機對旅游滿意的影響研究 基于游客感知與評價的鄉村旅游地發展研究 基于游客滿意度分析的侗族風情旅游產品發展研究 基于游客體驗視角的迪士尼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研究 基于游客需求視域下的旅游地工藝品市場發展策略研究 談智慧旅游對游客旅游活動的影響 奧運城市雅典發展旅游經驗及對北京奧運后旅游的啟示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吳茂英.旅游凝視: 評述與展望[J].旅游學刊,2012(3):107-112.
[3]成海.甜蜜的悲哀――旅游凝視理論新思考[J].黑河學刊,2010(12):13-14.
[4]唐歡.黑色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關系探析――基于“旅游凝視”理論[J].旅游管理研究,2012(3):22-23.
[5]胡海霞.凝視,還是對話?――對游客凝視理論的反思[J].旅游學刊,2010(10):72-76.
[6]把多勛,王俊等.旅游凝視與民族地區文化變遷[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2):112-116.
[7]杜聰賢.基于旅游凝視理論的民俗文化變遷研究[J].社科縱橫,2011(8):181-182.
[8]張麗.基于旅游凝視理論的旅游攝影形象構建研究[J].商業文化,2011(10):339.
[9]楊玉梅.旅游人類學視野下的隱私權保護[J].經濟問題探索,2011(6):130-133.
[10]Urry J.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0.
[11]劉丹萍.旅游凝視:從福柯到厄里[J].旅游學刊,2007(6):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