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消費行為分析范文

        消費行為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消費行為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消費行為分析

        第1篇:消費行為分析范文

        1 問題的提出

        高校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既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又具有可觀的收入,隨著教師總人數的高速增長,高校教職工市場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各大商家企業紛紛對這一特殊群體予以重視,許多廠商推出許多所謂的為高校教師“量身定做”的高消費品,迎合高校教師的“口味”,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高校教師的消費欲望。目前,市場上的流行風潮越來越多,流行變化的節奏也越來越快,加上媒體的推動作用,消費流行已成為經常性的消費現象,并對消費者的心理與行為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市場經濟和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不可避免地對高校教師產生影響,但各企業對高校教師的消費需求缺乏深入認識,導致高校教師消費需求無法滿足,如何才能正確有效的了解高校教師的消費需求?如何去滿足高校教師的消費需求?這是目前許多商家企業遇到的困惑,而目前對于高校教師消費行為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通過訪談形式對塔里木大學部分教師的消費行為進行深入探討,旨在為高校教師消費行為分析領域未來研究做科學依據。

        2 塔里木大學教師的基本狀況

        近幾年,隨著大批高校擴招,高校教師數量也不段增加,據調查我國普通高校教職工總數從1991年的100.89萬人增加到2013年的229.63萬人,同時伴隨“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高校教師待遇也在逐步改善,塔里木大學坐落于新疆南疆塔里木河畔阿拉爾市,學校經過50多年的風雨歷程,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農為優勢,農、理、工、文、經、管、法、教育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現有教職工1128人,其中專任教師710人,教授、副教授270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547人,占專任教師的77%,各類學生13000多人,再加上教職工家屬學校將近有2萬人,而塔里木大學教師的消費觀無疑將影響學生及教職工家屬的消費行為,對于整個只有近6萬人口的阿拉爾市區,研究塔里木大學的教師的消費行為無疑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研究塔里木大學青年教師的消費行為更具有代表性。通過與塔里木大學多位教師進行座談,并總結出塔里木大學目前教師的消費支出項主要有:

        (1)家庭日常開支,主要包括日常衣食住行的開支,這是最基本的消費支出項,每月基本沒有大的差異,由于阿拉爾市消費水平較高,大多教師多以自己在家做飯為主,偶爾外出就餐,對于年輕教師平時的日用品多是通過網購來采買,其余部分則是在附近超市購買。

        (2)文化娛樂開支,包括看電影、旅游、親朋聚會等消費支出項,對于青年教師群體來說,多喜歡與親朋好友看電影、聚餐、野炊及旅游等,由于阿拉爾處于南疆邊緣地帶,外出交通不便,市內娛樂項目不多且較貴,再加上高校教師消費觀比較保守,所以此項花費不多。

        (3)科研開支,用于科研項目、、出書等,高校教師為了評職稱或申報項目等會有一部分支出,但大部分可以走科研經費報銷,只有其中一部分可能與科研項目無關而無法報銷。

        (4)大項開支,包括車輛購置、辦理保險、大病醫療費用、給父母長期提供生活費用或是醫療費用等,高校教師一般情況下都屬于“三代”的家庭模式,會為子女或父母辦理各種保險或承擔養老、醫療等大額費用。

        3 塔里木大學教師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通過隨機訪談形式,分別與塔里木大學多位教師進行座談,在訪談中了解他們的消費觀念以及消費行為,由此對調查結果進行初步分析:

        (1)塔里木大學教師消費觀念比較理性,大部分教師消費觀念比較傳統,不刻意追求奢侈品,家庭收入大都用于儲蓄,大部分家庭多以日常開支為主,一部分家庭會購置車輛方便出行,但也有部分家庭出于理性消費觀念認為汽車為奢侈品,只要有如電動車或自行車這樣的代步工具即可,再加上考取駕照費用過高且不方便,這就使一些人望而卻步。

        (2)塔里木大學教師具有一定的購買力,市場需求開發潛力較大,但是目前企業對高校教師需求缺乏深入認識,無法滿足其需求,教師會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一些輔助工具,但市場上目前提供的商品大都外觀華美卻不太實用,如錄音筆、公文包以及激光筆等。

        (3)不同性別結構的教師,消費行為存在極顯著差異,大部分家庭都是由女性來做采買,男性參與率較低,女性為了追求美的需求,對化妝品與衣服首飾等的需求量較大,而男士多采購電子產品與書籍等。

        (4)不同年齡結構的高校教師,消費行為存在極顯著差異,年齡在20-35歲之間的高校教師文化娛樂與家庭開支較大,年輕人更傾向于文化娛樂項目,一些“三代”模式的家庭,育兒支出與養老支出成為支出大項,而年齡較大一點的教師多以日常開支與身體保健支出為主。

        塔里木大學教師消費觀念過于保守,消費習慣趨于理性,而且大部分消費行為多用于物質層面,在精神層面上缺乏追求,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高校教師消費行為存在顯著差異,身處塔里木大學這個特殊環境中,與內地高校教師在消費觀念上都有很大的差異。

        4 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塔里木大學教師消費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后,可以看出;塔里木大學教師消費觀念過于傳統與保守,消費觀念過于理性,物質層面的消費遠高于精神層面,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結構的教師消費行為也存在顯著差異,針對以上情況提出建議如下:

        (1)高校教師在消費過程中應提高個人素質,為當前大學生做好表率,高校教師應以身作則,教育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2)正確引導高校教師由生存必需性消費向非必需化擴張,在增加消費的同時避免過度消費而引起的浪費。

        第2篇:消費行為分析范文

        論文摘要:廣告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廣告對消費行為有著引導和促進作用。并通過這些作用,極大地促進生產的增長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本文通過對廣告引導消費行為的詳盡可能性模型(ELM)的分析,得出廣告引導消費行為的過程和結果。

        在現實的購買活動中,許多購買者事先也不一定有明確的購買意圖和目標,但是,卻把東西買下來了。大多數的人事先只有朦朧的欲望便 多地反映潛在需要),只有少部分買主才是在有明確購買計劃時購買的。由此可見,有如此眾多的具有潛在需要的消費者在等待著誘發他們的購買愿望。而廣告正是誘發消費者潛在需求的一個重要手段。面對廣告時,消費者的參與和關心程度不同,將會導致消費者在接收到信息之后認識、吸收過程 中能動性的巨大差距。我們可以通過詳盡可能性模型(ELM)進行分析。

        一、 詳盡可能性模型簡介

        詳盡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 ),由心理學家理查德·E.派蒂和約翰·T.卡喬鮑提出的。是消費者信息處理中最有影響的理論模型。 假使消費者一旦接收到廣告信息就會開始其加工和消化過程。在個人情況與信息相關程度基礎上,兩條勸導路線之一將會被選擇:在相關程度較高的情況下,消費者將會選擇那條包含著重要的信息的核心路線。當信息與“接受者”的需求聯系不大時另一條不太重要的外圍路線就會被選擇。如圖 1所示:

        二、詳盡可能性模型內容分析

        1、詳盡可能性模型的核心路線分析。當消費者發現導購廣告中的某一信息與其相關或者是引導其興趣時,消費者就會對這條 廣告的內容加以注意。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很有可能對廣告所表現的主題加以積極地思考并在充分認識了這一主題之后做出反應。如果一個人對廣告的主旨持反對意見,他就會很難被廣告信息所說服;而當人們對廣告的主旨持肯定看法時,他們就被廣 告的進一步闡述說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消費者的觀念是由dx,L,謹慎的評價形成的,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強烈態度很有可能會引導他們的行為。這就暗示著信息要素(如廣告主旨的質量)將在決定消費者態度上起到重要作用。人們對某一主題所具備的相關知識可能使他們對信息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但同時,反對意見的數量也會隨之增加。

        2、詳盡可能性模型的外圍路線分析。與勸導的核心路線相反,當人們的思維并沒有被廣告的話題所激發或者人們并沒有認 真思考這一話題時,他們會采取一條外圍路線。消費者可能會通過一些廣告中的外圍因素來決定這條信息的可信性。這些外圍因素可能會包括產品的包裝、廣告形象的吸引力,或者信息的表達方式。與真實信息的內容無直接聯系的信息來源由于其位于真實信息的外圍,因而被稱做外圍因素。

        當消費者對產品本身并不關心時,與產品緊密聯系的廣告,其激勵作用的重要性就大大增加了。也就是說,人們可能購買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的產品,僅僅因為廠商在吸引消費者消費上打了漂亮仗;他可能將產品包裝做的非常吸引人,可能挑選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知名人士做商品的代言人;還有可能他只是創造了一個非常舒適的購物環境。

        3、對詳盡可能性模型的綜合分析。消費者在形成對廣告品牌的態度時能夠有意識地認真考慮廣告提供的信息,他們對廣告產品或目標的信息仔細思考、分析和歸納,最終導致態度的轉變或形成。就是消費者以高參與度對待廣告。這種勸導過程被稱為態度改變的核心途徑。與核心途徑相對的,是態度改變的外圍途徑,在外圍途徑中,態度的形成和改變沒有經過積極地考慮品牌的特點及其優缺點。廣告的勸導性的影響是通過將品牌與廣告中積極或消極的方面或技巧性暗示聯系起來而產生的。假設消費者一旦接到廣告信息就會開始其加工和消化過程。在個人情況與信息相關程度的基礎上,兩條勸導路線之一就會被選擇:路線一,當動機和能力都較高時 ,消費者更可趨向于遵從核心途徑 ;核心途徑包括訴諸于理性認知的因素——消費者進行一系列嚴肅的嘗試,以邏輯的方式來評價新的信息。顧客的知識水平較高時往往傾向于理性的選擇。路線二,當其中之一較低時,便趨向于遵從外圍途徑。外圍路線通過把產品和對另一個事物的態度聯系起來,從而涵括了感情因素。例如,促使新新人類購買其崇拜的青春偶像在廣告上推薦的某種飲料的原因,實際上與該飲料的特性毫無關系,起作用的是對歌星的喜愛。這是因為人們在對該飲料本身的特性不太了解的情況下,只能通過該信息的外圍因素(如產品包裝、廣告形象吸引力或信息的表達方式)來決定該信息的可信性。

        參考文獻

        [1]蔡希杰,郭建新,陳德棉.廣告的特性作用及和市場營銷的關系分析.現代管理科學[J],2006;(1)

        [2]羅子明,高麗華.現代廣告概論[M].第一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30-37

        第3篇:消費行為分析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行為;消費教育;對策

        生產決定消費,消費是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的紐帶,大學生消費行為是指個人在日常生活過程中,為了滿足自身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根據其消費偏好,取得一定的消費資料并進行消費行為的總稱。大學生作為一種新的消費群體,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當前消費方式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觀念也隨著改變,從而形成了新的消費心理特征和新的趨勢。

        一、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特點

        (一)消費支出的差異性

        大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導致家庭收入的差異性,家庭消費結構的不同,導致消費支出的不同,一般意義來講,月均消費水平最高的是大城市的大學生,其次是縣城的大學生,消費水平最低的是來自農村的貧困生,地區間的差異是影響消費支出最為重要的因素。

        (二)消費結構的多樣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需求的增加,消費結構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大學生消費主要有基本生活消費、學習消費、文化娛樂消費、互聯網消費等,大學生消費水平一方面受來自家庭收入影響,另一方面受來自個人消費偏好的影響,同時,大學生個人需求的多樣性會影響多元化的趨勢,追求消費的多樣化是由個人對需求層次的不同的定義和理解而形成的,消費多樣化外在的背后是恩格爾系數的作用,恩格爾系數越低,表明生活水平就越高,消費也就隨著增加。

        (三)追求時尚和個性

        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個性化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他們追求的是時髦,他們希望以不一樣的方式展示自己,在很多時候存在著盲目的消費心理,由于大學生的消費觀還沒有形成,在其消費過程中,容易受到品牌效應的影響,還有大學生在購買衣服時,一個最為普遍的現象就是只看外表的華麗,往往是花了很高的成本去買了一件衣服,而實用性卻不盡人意。隨著互聯網的不斷影響,“手機分期購”“貸款消費”等新的消費方式的出現,無疑在考驗著大學生的消費理念。

        (四)消費行為趨向于理性

        理性消費應該成為當前大學生的最主要的品質,大學生在消費時首先就應該考慮的是質量和價格,因為他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來自家里父母的給予,所以,在消費的時候盡量選擇一些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范圍的物品,另外由于交際的需要,他們往往想在自己的朋友或者同學面前顯得有面子,穿著打扮是他們最為關注的,追求品牌是大眾一種共同的心理趨向,因為品牌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修養和風度,也能體現出大學生自我價值的表現,面對形形的商品更多的是傾向于客觀的心理,而不是主觀的判斷其質量的優劣。但是,從宏觀方面來說,大學生的消費理念正在不斷的趨于理性化。

        二、大學生消費行為的誤區

        (一)大學生消費存在盲目心理

        從眾,通俗的講就是隨大流,在社會群體中,自己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偏離自己的主見而采取和別人相一致的行為.當前,很多大學生一味追求品牌,還有就是喜歡買各種各樣高檔奢侈品,他們覺得這是一種無比的榮耀,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同時獲得他人的尊重,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很多大一的新同學為了讓自己在同學面前有面子,寧愿打腫臉充胖子,做出一些不理智的消費行為,這樣嚴重影響了自己正常的消費規律。

        (二)消費支出的不科學性

        筆者認為大學生的消費主要以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和學習為主,以文化娛樂、交友消費為輔的體系,在基本生活消費支出中,飲食應該是最為重要的部分,很多大學生為了其他方面的消費支出,寧愿自己在食品支出中少消費點,也要在攀比行消費方面化更多的錢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三)大學生存在攀比心理

        炫耀性消費行為是一種不理性的消費,這種行為往往是大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做出的具體消費行為,炫耀性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其實都很一般,由于大學生處于象牙之塔的環境,大家又是一種集體的生活環境,同學之間不免會相互比較,所以,就會產生一種自卑心理,甚至有些同學礙于面子,就會形成不良的消費競爭,最后使自己負債累累。還有的學生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大肆揮霍父母的血汗錢,目的是贏得別人的尊重。

        三、大學生不良消費行為的分析

        (一)社會因素的影響

        社會中的一些攀比之風和奢糜之風在校園里面充斥著,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國內外各種思潮不斷的輸入我國,各種新的消費理念也在沖擊著國民的消費理念,尤其是以“微商、支商”為代表的新的消費方式的出現,更是對傳統的消費方式提出了嚴峻的考驗,不少學生把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拋之腦后,把節約當做寒酸,視奢糜為一種高雅的生活消費方式,追求超前消費和時尚以成為大學生奉行的準則,社會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對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形成產生負面影響,這種不良的思想正在向大學生蔓延,追求超前消費的價值觀正在成為艱苦奮斗的負面力量,成為阻礙大學生正確消費觀形成的重要一環,在這種環境和意識的支配下,大學生徹底失去了艱苦奮斗的動力和信心,對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希望,產生一種悲觀的心理,長期發展下去,容易產生一種消極的態度,更為嚴重的是迷失自己,這是十分嚴重的社會現象。

        (二)來自家庭因素的影響

        家庭方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孩子消費欲望的滿足,當前,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更是百依百順,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在家長腦海中形成這樣一種觀念,在苦也不能苦孩子,他們把孩子看的特別重,多數孩子在外地上學,家長又不在身邊,對孩子的消費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和分析,另外,學生自身的消費意識淡薄,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大肆的消費,他們反倒覺得這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有的孩子為了和別的同學進行攀比,甚至在一件衣服的支出達千元,嚴重的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能力。

        (三)來自大眾傳媒和廣告的影響

        當前社會,來自大眾傳媒和廣告對大學生消費產生巨大的影響,很多商家正是利用名人效應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大學生正是對新奇事物最敏感的群體,他們的心理會或多或少受到傳媒的影響,商家也就是抓住大學生的這一弱點,不斷的進行這方面的思想灌輸和引導,他們會通過市場調研和分析,加上一些優惠活動的吸引,從而激發大學生的消費欲望,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生盲目消費。

        四、加強大學生消費教育的對策

        (一)培養大學生理性的消費理念

        由于大學生消費具有盲目性和從眾性,對大學生進行適度的消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適度消費就是大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決定消費層次,在不超出家庭支出范圍的前提下進行的消費,它主要表現在既不抑制消費也不超前消費。目的是讓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學校在引導大學生進行理性消費是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培養,第一,加強思想教育,以典型示范為榜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讓他們懂得科學、理性的消費,注重培養他們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優秀品質,徹底改變奢糜之風和享樂主義的思想,引導他們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學習上,而不是沒有節制的消費,從而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消費意識。第二,開展相關知識的普及和學習,把合理的消費理念根深蒂固在大學生的思想里,在學校形成一種健康文明的消費觀。第三,通過各種實際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來到田野,進行勞動實踐,讓他們感受幸福來之不易,這樣,就可以在思想上認識到不能進行盲目的消費,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吃苦耐勞的精神,做為學校,這個環節應該常抓不懈。

        (二)樹立科學的理財觀念,把握正確的消費觀

        正確的理財觀念建立在大學生對自己生活方面有規律的支出,主要是要對金錢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和界定,培養多渠道的理財方式,這就在于把握一個度,量力而行,通過對理財知識的學習,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從而提高實際技能,通過實際的演練,把握規律,最后做到有的放矢。

        (三)切實提高大學生消費素質

        大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具有行為的不確定性和消費的不理智性,這就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的引導,大學生自身應該提高消費素質,完善消費行為,加強對價值觀的培養,這就要求大學生要有過硬的消費素質和消費心理,另外,就是正確認識自己的消費能力,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圍進行消費。總之,大學生是未來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只有去深刻了解他們的偏好和欲望,關注他們的物質需求,才能培養他們科學的消費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消費素質,從而建立有節、有度、理性的消費心理。(作者單位:民族大學財經學院)

        本文系民族大學研究生高水平人才項目成果。

        參考文獻:

        [1] 李志紅.論大學生消費文化與高校德育[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1)

        [2] 周瑩.大學生消費心理現狀與對策研究[J].山東團學學報,2008,(2)

        第4篇:消費行為分析范文

        【關鍵詞】永川;高校學生;消費結構;消費行為;建議

        一、永川高校基本情況概述

        重慶永川位于重慶市西部地帶,是重慶市政府公布的職教名城,擁有重慶文理學院、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重慶科創職業學院、重慶財經職業學院、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重慶等十余所高校,高校學生覆蓋率占全區的三分之一以上。

        二、永川高校學生消費特點

        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本文特別對永川各高校學生的消費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本次問卷共發放1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為97份,回收率為97%。經過分析,呈現出許多的特點:

        1.生活費區間分析

        生活費是指“以月均消費支出為計量單位的大學生在求學期間為滿足生活需要而支付的貨幣總量”,不包括學費、住宿費、往返家鄉與學校間的交通費方面。目前大學生月消費在500元及以下的學生的比例為22%;月消費在500~1000元的比例為43%;月消費在1000元以上的比例為35%。可見,大學生月均消費支出水平呈上升態勢,且以相對中等的500~1000元這一區間最為普遍,表現出兩頭低、中間高的狀況。

        2.對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觀。生活必需品是我們每個人生存的必要條件。根據對永川高校學生的調查了解,高校學生對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觀認識還不夠,他們對生活必需品的認識僅僅表現在:只要自己有吃有住就行,而盲目的最求享樂主義。把對生活必需品的需要轉移到享樂上,比如說戀愛、旅游、購物等等方面。他們認為精神消費才是最重要的,物質消費是次要的。可見,大學生對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觀呈現出一種認識缺陷的現象。

        3.對品牌消費的意識度。21世紀的大學生思想活躍,善于且樂于接受新鮮事物,趨于對潮流、時尚和品牌的向往。在調查中,有56%的大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喜歡品牌商品,44%熱衷于與其他人一起討論自己感興趣的品牌。與追求時尚消費產生的就是攀比消費,有些大學生虛榮心較強,同處在一個屋檐下的同學都不想自己“矮人一等”。但是由于家庭間經濟實力不同,追求時尚和盲目攀比的消費理念使得有些大學生過度的高消費與實際經濟現狀矛盾深化,導致部分大學生的自卑心理,形成了不良的消費風氣。

        4.業余時間分配對消費觀念的影響。作為高校學生的我們,業余時間是相當多的。不少的大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去消費、購物,以此來打發自己的業余時間。據問卷統計資料來看,大學生的業余時間分配是不合理的,表現在:盲目利用業余時間去消費、購物、旅游等方面。他們的盲目消費導致每月他們的生活費都超出基本的開支,這使得許多的家長認為大學生活沒有真正的體現其價值意義。可見,大學生業余時間分配對消費觀念呈現出趨向于盲目的認識。

        三、永川高校學生消費構成

        從該表中可以看出,人際交往和購物費用呈現出一種上升趨勢,住宿和餐飲消費比較趨于穩定。大學生的日常休閑娛樂名目繁多,如上網、唱歌、看電影、茶樓休閑等。據統計,在每月消費的主要項目調查中有48.5%的學生選的是娛樂。知識拓展費用、旅游成為大學生消費的新增長點。首先,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趨向于考證或者考研,報名費、資料費、培訓費等月均支出為300元以上的學生占了54.6%。其次,旅游似乎成了當前大學生開闊視野、增加閱歷、修養身心的必修課,調查中發現每學期中進行旅游的大學生高達58%。

        四、永川高校學生消費行為分析

        據問卷統計資料可以看出高校學生的消費動機大部分是出自于對生理需求的消費,占總消費的65%,相對生理需求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所占比重大。這說明高校學生的消費行為還是出自于對生理需求的滿足,既吃、住、行、游、購、娛。但是作為高校大學生的我們也不能忽視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的消費,我們應該將精神消費與物質消費緊密聯系起來,真正從當代大學生的各方面消費動機考慮,提出科學合理的消費模式。

        五、合理平衡和規劃大學生消費結構的建議

        高校學生的消費結構和消費行為作為一種精神文化現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消費教育理念的缺位。因此應該把消費教育理念列入不同級別高校的教學計劃,從幼兒教育一直延伸到高等教育。本文以永川高校學生消費結構消費與消費行為為例展開研究,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合乎平衡和規劃大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的建議:(1)在各高校發放合理消費指南,尋找一些適合學生的工作,讓學生周末參加社會實踐、做兼職或在校勤工儉學,體驗掙錢之艱辛,從而降低過度消費和盲目消費。(2)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高校健康消費的活動專題。(3)各校建立理財咨詢服務,邀請高校知名教授講授理財和消費意見。(4)高校舉辦各項體育運動比賽,既利于學生康體健身,還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學習。(5)組織學生參加政府舉辦各種文化交流活動、考研交流活動以豐富學生文化知識,增加其學習熱情,促進學習消費。(6)各景區實行永川景區通票制,開發適合學生消費水平的旅游產品和紀念品,刺激學生旅游消費需求。(7)各校及景區內可增加適當的休閑娛樂功能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從而減少學生對網絡和購物需求。(8)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盡量減少學生的不合理消費。

        總之,高校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是高校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也是廣大人民群眾討論的一個話題。各高校的學生構成各不相同,其消費觀念也有差異,但呈現出的特點卻大致相同,即盲目消費、過度消費。因此,我們應從實際出發,認識到高校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的誤區,致力于改變不合理消費趨勢,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建議,為我國高校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提供參考。

        參 考 文 獻

        [1]郭魯芳.休閑經濟學——休閑消費的經濟分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2]胡娟.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3,2:297~300

        [3]劉鑫.大學生不良消費行為分析及對策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論文.2007

        [4]趙祥祿.學生不良消費行為的現狀、原因和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報.2004

        [5]屠如冀,葉伯平.現代旅游心理學[M].青島:青島出版社,2004(4)

        第5篇:消費行為分析范文

        關鍵詞:網絡造節;消費者感知價值;消費行為;網絡平臺;網絡購物

        引言

        進入21世紀,我國的消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過去傳統零售方式轉變為當今網絡零售方式。網絡銷售方式能夠使消費者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購物方式靈活多變,選擇種類多,更符合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同時網絡銷售商為了刺激消費者的購物傾向,推出了多種多樣的活動,比如通過制造節日對商品的價格進行降低或提供多種優惠來刺激消費,其中“雙十一”就是眾多活動中規模最大、影響最廣,也是最為成功的網絡節日(王成慧、范軍、宋艷靜,2018)。在阿里的營銷下,每年11月11日成為了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的年度盛事,2019年淘寶“雙十一”開場14秒銷售額破10億;1分36秒成交額破100億;17分06,成交額超過人民幣571億元,超過2014年雙11全天成交額。如此巨大的交易總量和高昂的交易額,說明網絡造節能夠積極促進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這種消費行為與消費者對產品的感知價值有關。那么感知價值與消費行為之間存在何種聯系?國內外專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有學者總結出所謂消費者感知價值就是消費者對產品有用性的一種認知。在過去傳統的零售業中,消費者感知價值主要受到產品有用性的影響,而在當今互聯網環境中,消費者的感知價值不再僅僅受到產品有用性的影響,還受到產品的服務、便利、娛樂以及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康亮,2018)。有學者對消費者感知與消費行為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消費者的感知價值能夠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并且消費者感知價值對消費者的產品忠誠度也具有很大影響(王正方、杜碧升、屈佳英,2016)。雖然眾多專家分析了兩者之間的關系,但卻沒有以類似“雙十一”網絡節日為背景來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故本文以網絡造節為研究背景通過建立實證模型,分析消費者感知價值與消費行為之間的關系,為我國探索互聯網環境下消費者的行為提供了理論基礎。

        研究基礎

        (一)淘寶“雙十一”淘寶“雙十一”是互聯網中的購物狂歡節,自2007年開始至今,每年的11月11日“光棍節”一到,以淘寶為主,京東、蘇寧等各大電商平臺會對商品進行打折或者其他優惠活動,來促進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從2007年開始,淘寶成立“雙十一”購物節,沒有任何品牌參與其中,到2019年“雙十一”已有18萬家企業參與其中,全天成交額為2684億元人民幣。從2007年到2019年,每年都會刷新前一年的消費總額,這與我國每年增長的網民數量是分不開的。這也更加說明了我國電商平臺是一個具有很大潛力的市場,是我國消費者未來消費的主要場所,通過網絡造節手段對商品采取各種打折優惠活動,能夠極大刺激消費者的消費熱情,促進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二)消費者感知價值消費者感知價值也是消費者對產品的一種認知,是消費者對產品或者服務成本性和有用性的評價。在傳統的零售業中,消費者的感知價值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為服務中心導向,另一種為產品中心導向。其中服務中心導向是由產品或服務的有用性所決定的,而產品中心導向是由產品的生產廠家決定的。而隨著時展,傳統的銷售產業逐漸被網絡銷售所替代,導致消費者的消費感知也產生了變化。有學者指出在網絡環境中,產品質量、產品成本、產品服務以及消費者自身的購物經歷都會對消費者的感知價值產生影響(張延靜,2014)。本文中的消費者感知價值就是在網絡購物節日中消費者對產品以及服務所具有的認知和判斷。

        (三)消費行為消費行為是指消費者購買商品的過程。影響消費者消費行為的因素有許多,其中產品成本、產品質量、產品安全、產品有用性、產品服務以及購物環境都會影響消費行為。本文以網絡購物為研究背景,同時考慮網站的質量、網站的評價以及網站的規模(郭燕、陳國華、王凱,2016)。通常消費行為分為從眾購買行為和沖動購買行為,其中從眾購買行為一般為消費者購物后對產品進行評價,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進行消費。從眾購買行為主要受到用戶評價、產品評分和交易數量的影響(王崇,2016)。而沖動消費行為是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伴隨較大的情緒波動而產生的購買行為,在網絡購物平臺中,沖動消費行為主要受到產品、平臺廣告、平臺簡捷性、平臺便利性以及平臺娛樂性的影響(楊燚、李曉鋒、劉枚蓮,2018)。

        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質量價值與消費行為關系。質量價值不僅僅代表著產品的質量也代表著服務的質量,質量價值的高低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會產生明顯影響。通常情況下,產品質量不能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消費傾向,產品質量首先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感知,而消費感知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產品質量的感知價值主要來源于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服務質量能夠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消費在購物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就是與產品有關的服務質量,服務質量越高,越能夠使消費具有消費傾向,從而導致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故本出如下假設:質量價值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具有促進作用(H1a)。價格價值與消費行為關系。顧名思義,價格價值就是指產品的價格,通常情況下消費者在選購時,首先會考慮到產品的價格,之后才會考慮產品的質量、服務等其他因素。產品價格不僅能夠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也能夠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感知價值,間接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產品的價格定價過高會直接降低消費者的消費傾向,也會降低消費者對產品的消費感知,從而降低消費者的購買幾率。所以在分析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過程中,產品的價格是主要的影響因素,不可缺少。故本出如下假設:價格價值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具有促進作用(H1b)。服務價值與消費行為關系。本文中的服務價值主要包括了網絡購物平臺的便利性和操作的簡潔性,服務價值能夠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物心理。即網絡購物平臺越簡潔,消費者操作起來越方便,越能夠提高消費者的購物心理。此外,服務價值還包括網絡購物平臺的時尚性和安全性,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個人信息安全越能得到保障,越能夠提升消費者的消費心理,網絡購物平臺截面越簡約時尚,也能夠間接提升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故本出如下假設:服務價值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具有促進作用(H1c)。情感價值與消費行為關系。情感價值會帶動消費者情緒的變化,而情緒變化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以傳統的餐飲行業為例,消費者在就餐過程中,餐廳的環境和氛圍會影響消費者的就餐情緒,這對消費者的選擇消費起到了影響作用。情感價值不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它會通過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感知,進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故本出如下假設:情感價值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具有促進作用(H1d)。社會價值與消費行為關系。在傳統行業中,企業的社會價值通常是指企業形象,企業形象越好,通常會獲得消費者的好感,促進消費者選購該企業產品的行為,反之,企業形象越差,會降低消費者的消費傾向。而在互聯網平臺中,社會價值通常是指周圍人對平臺的看法,當消費者在選購不熟悉的商品時,往往會通過周圍人對該平臺的看法,來最終決定是否選擇購買。所以網絡購物平臺的社會價值能夠影響消費者的感知價值,進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故本出如下假設:社會價值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具有促進作用(H1e)。

        (二)數據收集與樣本分析對以上數據變量的采集,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收集,對每個問題設1-7個分數,代表消費者的認同程度。問卷的調查對象主要為高校學生、工廠工人、寫字樓白領以及家庭主婦等,因為他們是網購消費的主要人群。本次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500份,其中有效問卷430份,符合基本要求。對這430份問卷進行統計,發現在這430份問卷中,女性占比達到60%以上,明顯高于男性,這也與實際情況相符合。從年齡上看,受訪者中21-35歲的人占70%左右,說明當今青年人為網絡購物的主要力量。從收入上看,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以及2000-3000元的人口居多,這是由于網絡消費主要群體為青年人,基本上都是學生或是剛入職場的職工,他們不具有高的消費水平,這與實際情況相符合。從職業來看,受訪者中大多數為學生,其次為普通職工,這也與收入調查的分析結果相符合。

        實證分析

        (一)變量分析信度分析。在對數據變量進行分析之前,本文首先要進行信度分析,根據信度分析的CITC指標和Cronbach’sα系數結果,確定數據變量是否有效,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內在一致性。對消費者感知價值中的五個變量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五個變量的CITC指標結果均大于0.4,且質量價值的α系數值為0.758,價格價值的α系數值為0.872,服務價值的α系數為0.861,情感價值的α系數為0.738,社會價值的α系數為0.747,這五個變量的α系數值均大于0.6,說明消費者感知價值中的變量是有效的,且信度較好。對消費者行為進行信度分析,結果發現消費者行為的CITC指標結果大于0.4,且α系數值為0.757,結果大于0.6,說明本文中關系消費者行為的變量也是有效的,且信度較好。效度分析。之前對數據變量進行了信度分析,表明數據變量之間都具有較好的信度。以下對數據變量進行效度分析,以確定各個數據變量是否適合作為變量因子來分析。對消費者感知價值和消費行為整體進行KMO檢驗和球體檢驗,消費者感知價值的KMO結果為0.934,消費行為的KMO檢驗結果為0.838,均接近1。同時消費者感知價值與消費行為的球形檢驗Sig.的結果均為0.000,說明消費者感知價值與消費行為具有較高的顯著性,適合作為變量因子。利用正交旋轉法對消費者感知價值中的五個變量進行分析,計算這五個變量的因子載荷值,根據計算結果表明消費者感知價值的五個變量的因子載荷值均大于0.5,說明這五個變量因子均適合作為消費者感知價值的變量因子,可以進行下一步分析。最后利用正交旋轉法對消費者行為進行分析,根據計算結果表明消費者行為因子載荷值也大于0.5,說明消費者行為作為變量因子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可以進行回歸分析。

        (二)回歸分析通過對數據變量消費者感知價值和消費者行為進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結果表明消費者感知中的五個變量和消費者行為具有較好的信度和結構效度,適合作為變量因子進行下一步分析。故本文將通過多元回歸模型,具體分析消費者感知價值中的五個影響因子與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之間的關系,其回歸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表1為消費者感知價值與消費行為回歸分析結果。首先,回歸結果分析這五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多重線性關系和擬合程度,根據五個變量的系數檢驗結果,其中Tolerance值和VIF結果值均為1.000,Tolerance值都大于0.1,VIF值都小于10,說明這五個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線性關系。這五個變量的模型參數中F值結果為39.856,且顯著性為0,說明消費者感知價值的擬合程度較好,回歸分析結果真實準確。根據模型中模擬變量系數可知,社會價值的系數為0.573,情感價值系數值為0.334,服務價值系數為0.276,價格價值系數為0.075,且這四個變量的系數p值均小于0.01,具有顯著性,說明本文假設H1b、H1c、H1d和H1e成立。即社會價值、情感價值、服務價值和價格價值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具有促進作用,其中社會價值的促進作用最大,價格的促進作用最小。這表明在網絡節日活動中,產品的社會認同、社會聲譽等最能夠刺激消費者產生消費,在購物商品過程中為顧客所帶來的情感波動緊隨其后,而價格的促進作用最小,這也說明在網絡購物節中銷售商不應注重價格方面的競爭。除了上述四個變量外,質量價值的系數為-0.041,p值小于0.05,本文假設H1a不成立,即質量價值對消費者行為起到了抑制作用,這與網絡購物節建立的初衷有著直接的關系。在網絡購物節中,產品的高端品質或者高端服務往往不會促進消費者進行消費。此外,在表1中這五個變量的參數模型A-R2值為0.411,說明消費者感知價值中這五個變量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率達到了41.1%,這也說明了在網絡節日活動中,消費者感知價值能夠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第6篇:消費行為分析范文

        關鍵詞:有機農產品;認知水平;消費行為

        中圖分類號:F32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2-12-24

        作者簡介: 韓占兵(1982-),男,河南上蔡人,黃淮學院經濟管理系教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項目編號:08&ZD022;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22400430083;河南省社科聯、省經團聯調研課題,項目編號:SKL-2013-3463;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項目編號:2013B220。

        隨著生活水平和健康觀念的提升,消費者對農產品逐漸從數量需求轉向注重質量和安全方面。特別是我國近年來食品安全事故不斷發生,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越來越關注,有機農產品市場發展逐步由生產推動轉向由需求推動。由于有機農產品生產成本依然偏高,影響了有機農產品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但是,擴大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消費需求,對于促進中國有機農業發展和擴大內需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方法和數據

        為了保證數據調查的科學性,本研究假定如下:第一,消費者是理性的,而且選擇的效用是最大的;第二,消費者所面對的有機農產品是同質的;第三,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效用,相對于其他效用保持相對的穩定;第四,有機農產品市場的信息是對稱的。

        (一)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組選擇在北京和武漢部分大超市門前隨機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超市各類消費者人群,調查方式為現場面訪,并對消費者進行了性別、文化程度和年齡的選擇處理。超市是消費者選購有機農產品的主要場所,超市門前人流量大,人員層次多樣,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問卷調查的隨機性和代表性。有機農產品的消費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李顯軍(2004)估計北京是有機農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其次為上海、深圳、廣州、武漢等地。所以,選擇北京和武漢作為消費者問卷調查的地點,其消費者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國目前最主要的有機農產品消費群體,可以說明中國目前消費市場的基本狀況。

        問卷調查于2012年6至8月進行,大都選擇在周末的午后,或平時消費者常會選擇去超市購物的時間進行,共得到有效問卷519份,調查地點包括北京的海淀區、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臺區大超市,以及武漢的武昌區、洪山區、江漢區的大型超市。大型超市主要包括家樂福超市、易初蓮花超市、物美超市、美廉美超市、中百倉儲、武商量販等,每份問卷平均完成時間為10分鐘。北京和武漢消費者的收入層次差別比較大,文化程度差別也比較大,使得調查的樣本更具有代表性。由于北京和武漢在地理位置上都比較偏向中北部,而且南方與北方的消費習慣還有一定的差異,樣本在代表全國消費者方面可能還有些不足。

        (二)數據處理方法

        本研究采用Excel表格整理消費者問卷調查的數據,并分類進行總結。首先,應用均值和百分比等指標,對消費者的人口學特征和對有機農產品的認知水平進行描述性分析。其次,用SPSS11.5制作交叉表,用百分比指標分別分析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購買行為及購買決策影響因素。

        (三)問卷設計

        問卷設計在整個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問卷的內容、問題的提問方式,甚至問題的順序都可能影響消費者的回答。本文的調查問卷一共35個題目,由三部分組成:

        1.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所從事的行業,身體狀況、家庭人口、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月收入等。

        2.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認知水平,包括對有機農產品的總體認知、對有機農產品的認知渠道和對有機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知等。

        3.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購買行為和購買決策影響因素,包括對有機農產品的購買評價、購買渠道以及購買支付意愿等。即是否愿意出更高的價錢購買有機大米,如果不愿意,原因有哪些;如果愿意,當相同品種的普通大米價格是5.8元/公斤時,有機大米的價格為26元/公斤,能否接受;如果能接受,那么價格上升到34元/公斤能否接受;如果不能接受,那么價格下降到30元/公斤能否接受。另外,還有一個關于品牌、是否有機、價格的四種組合,讓消費者做出他們的選擇。

        本研究對問卷設計中的價格進行了假定,根據2012年6月北京市各超市有機大米和普通大米的平均價格設定,知名品牌的有機大米價格定為34元/公斤,非知名品牌有機大米的價格定為26元/公斤,知名品牌非有機大米的價格定為5.8元/公斤,非知名品牌的普通大米價格定為4.6元/公斤。

        (四)調查樣本基本情況

        本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519份(如表1所示),被調查者中男性為221名,占42.58%;女性為298名,占57.42%。所選擇樣本中男性比例略低于女生比例,考慮到通常女性在家庭食品消費支出中起到的作用較大,樣本中女性的比例較大能更好地反映出消費者的支付意愿。在樣本的平均年齡分布中,20-29歲的為255個,30-39歲的為132個,二者之和占總樣本數量的74%;在樣本的文化程度分布中,大專畢業的人數為135個,本科畢業的人數為173個,二者之和占總樣本數量的59%,這說明樣本的調查對象文化程度比較高,要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了解有機農產品的人往往都是文化程度比較高的。在519個調查對象中,374個消費者的收入來源是工資,占到72%;85個消費者的收入來源是退休金,占了16%;另外,12%的人有其他收入來源。在調查對象的家庭月收入中,不同收入區間的人數分布呈現明顯的正態分布,家庭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下的消費者只占8%,家庭月收入超過10 000元的消費者也只占了12%,其余的消費者收入都在2 000元到1萬元之間。

        二、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認知水平現狀

        (一)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總體認知

        有機農業在世界許多國家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在中國很多地區也得到了很大發展。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了解不多。如表2所示,在519個有效樣本中,311個消費者表示對有機農產品了解一些,占了近60%,有約17%的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一點也不知道,只有約2%的消費者表示非常了解有機農產品。

        無論就消費者個人而言,還是就整個社會層面而言,食品安全問題都是一個熱點,而且是極其重要的問題。在調查消費者對我國市場上農產品食用安全的了解程度時,只有2%的消費者認為市場上的農產品非常安全,58%的消費者認為市場上的農產品有些不安全,而且有20%的消費者認為市場上的農產品非常不安全。在消費者認識方面,有48%的消費者認為了解有機農產品相關知識非常重要,有42%的消費者認為比較重要,只有4%的消費者覺得了不了解也無所謂。

        問卷中設計了在消費者看來安全性和價格哪個更重要等問題,57%的消費者認為安全性更重要,34%的消費者認為兩者都重要,只有7%的消費者認為價格更重要。另外,只有46%的消費者知道有機農產品必須有認定標志,21%的消費者不知道,32%的消費者沒有注意過。在消費者對市場上有機農產品的信任程度上,只有不到1%的消費者對市場上銷售的有機農產品非常相信,21%的消費者表示相信,而71%的消費者表示對市場上的有機農產品不太相信,這表明市場上銷售的有機農產品還是沒有很好地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在調查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是否達到其安全標準的認識時,只有3%的消費者認為有機農產品達到了其安全標準,44%的消費者認為可能有小部分沒有達到,31%的消費者認為大部分沒有達到,有近3%的消費者認為有機農產品肯定沒有達到其安全標準。另外,有近21%的消費者不清楚有機農產品是否達到安全標準,這說明目前亟待提升有機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水平。

        (二)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認知渠道

        消費者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了解有機農產品,比如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如表3所示,近36%的消費者是通過廣播電視了解有機農產品,近25%的消費者是通過報紙雜志了解有機農產品,18%的消費者是通過包裝說明了解有機農產品,還有16%的消費者是通過親朋好友的介紹了解有機農產品,8%的消費者是通過專業人員的介紹了解有機農產品的。此外,媒體經常會報道一些農產品安全突發事件,一些消費者可能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購買有機農產品。在519個調查對象中,只有189人表示會因為媒體報道的農產品安全突發事件而購買有機農產品,這表明大部分的消費者還是不會受媒體方面報道的影響。

        (三)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知

        近年來,農產品的質量問題不斷出現,那么有機農產品質量安全主要應該由誰負責呢?約65%的消費者認為應該由政府管理部門負責,近24%的消費者認為應該由經銷商負責,17%的消費者認為應該由生產者(農民)負責,還有不到1%的消費者認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應該由消費者負責(見表4)。

        談到目前政府對有機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效果時,約46%的消費者認為政府所起管理作用的效果一般,而且有約34%的消費者覺得不太好。另外,10%的消費者認為政府對有機農產品安全管理的效果很不好(見表5)。這說明政府應該在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上多做一些,使消費者能夠對有機農產品的質量更加放心。

        為了更好地監管有機農產品質量安全,政府應該采取各種有力措施。約43%的消費者認為加強市場的檢測是最重要的,約21%的消費者認為加大懲罰是最重要的,還有約17%的消費者認為加強對不法商販的曝光是最重要的。近27%的消費者認為加大懲罰是第二重要的,26%的消費者認為加強市場的檢測是第二重要的。15%的消費者認為加強對不法商販的曝光是第二重要的,還有13%的消費者認為對農民進行教育是第二重要的,有近18%的消費者認為加強對不法商販的曝光和對農民進行教育是第三重要的(見表6)。由此看出對有機農產品流通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管很重要,而且很有必要。

        三、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消費行為

        (一) 有機農產品的購買評價

        在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進行購買評價所考慮的各項標準中,近40%的消費者認為營養成分是第一位的,約21%的消費者認為價格是第一位的,約20%的消費者認為是否有安全標識是第一位的,10%的消費者認為口味是第一位的。另外,27%的消費者認為營養成分是第二位的,21%的消費者認為是否有安全標識是第二位的,17%的消費者認為口味是第二位的,只有近14%的消費者認為價格是第二位的。22%的消費者認為價格是第三位的,分別有17%的消費者認為是否有安全標識和口味是第三位的(見表7)。由此可見購買評價是消費者作出購買行為的重要環節,營養、安全與價格在消費者心目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有機農產品的消費渠道

        如果調查對象購買有機食品,77%的消費者愿意選擇到超市購買,18%的消費者選擇到專賣店購買,9%的消費者選擇到菜市場購買,還有4%的消費者愿意到農場去購買(見表8)。所以,超市已成為人們日常購買行為中的主要場所。

        (三)有機農產品的消費支付意愿

        由于有機農產品的價格要比常規農產品高很多,必須了解消費者的消費支付意愿,才能更好地把握有機農產品市場的消費趨勢。在調查問卷中,本研究以有機大米為例。在519個調查對象中,有271人愿意出更高的價錢購買有機大米,這說明消費者對有機大米或者說對有機農產品還是認可的;即使價錢高一些,如果質量等方面有保證,也是值得的。有248個消費者不愿意出更高的價錢購買有機大米,畢竟高價格不是每一個消費者能夠承受的,受到個人收入或者家庭收入的限制。處于第二位的原因是對有機農產品的認識不夠,沒有認識到有機大米的口感、質量等方面的優勢。

        四、消費者購買決策影響因素分析

        消費者有購買支付意愿,但真正發生購買行為還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只有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發生購買行為才能形成市場需求。在調查問卷中,本研究把消費者購買行為分為經常購買、偶爾購買和沒有購買過三種情形。被調查樣本中經常購買有機農產品只有33人,占總體樣本的6.36%,偶爾購買的有314人,占總體樣本的60.50%,從未購買過的有172人,占總體樣本的33.14%。在被調查樣本中,經常購買有機農產品的比例很低,說明有機農產品還沒有被消費者廣泛接受。

        從未購買者認為自己不買有機農產品的原因見表9,不知道在哪買和對有機農產品不了解兩項占到62.21%,說明有機農產品宣傳力度不夠,整體認知程度偏低是導致有機農產品消費不旺的很重要因素。對質量的疑慮和價格偏高也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因素,質量不能保證是有機農產品存在的一個很大問題。有機農產品的質量標準比普通農產品要高很多,雖然有很多農產品標志為有機農產品,但質量并不一定達標,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質量沒有信心。即使有機農產品的質量沒有問題,消費者也不一定會增加消費。這是因為在目前市場上有機農產品的價格要比常規農產品的價格高很多,很多消費者負擔不起。

        (一)有機農產品認知水平

        從表10中的統計結果看,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認知水平是影響其購買行為的重要因素。在被調查樣本中,對有機農產品了解程度越深,經常購買有機農產品的比例越大;偶爾購買的比例也會隨著對有機農產品的了解程度呈現增加趨勢,而沒有購買過有機農產品的比例則隨著對有機農產品認知水平的增加而下降。對有機農產品標簽的認知程度表明知道有機農產品必須有標簽,被調查者的比例達到10.42%,偶爾購買過有機農產品的比例達到68.75%。由于有機標簽在很大程度上是了解有機農產品的重要標識,這說明對有機農產品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促進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購買。

        在被調查樣本中,對目前食品安全狀況的認知和有機農產品的購買行為相關性不大,這和預期不相一致,而對有機農產品的信任程度和有機農產品購買行為基本一致,對有機農產品信任的被調查者中購買過有機農產品的比例最高,這和預期相一致。對有機農產品產品質量安全比較重視的被調查者經常購買有機農產品,比例高達8.42%,偶爾購買有機農產品的比例也較高,為65.66%,而認為價格比較重要的被調查者經常購買有機農產品的比例為2.86%。

        有機農業比較重視生產過程,強調生產規范化,嚴格限制化學肥料和農藥的使用,能否按照生產規范進行生產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有機農產品的重要因素。在被調查樣本中,隨著對其生產質量達標的認可,經常購買有機農產品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偶爾購買的比例也隨之呈現上升趨勢。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化肥是有機農產品區別于常規農產品的最主要方面,過量使用農藥、化肥導致環境污染,農藥、化肥殘留是影響消費者健康的安全隱患。在調查農藥、化肥殘留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的樣本中,經常購買有機農產品的比例分別為6.16%和11.11%,而認為沒有和不清楚的5個被調查樣本中沒有經常購買有機農產品的。

        (二)消費者經濟狀況

        由于生產成本較高,目前有機農產品市場價格遠高于常規農產品。調查北京和上海兩大農產品市場的20個蔬菜品種,從2012年6月份的價格均值看,上海農產品市場的有機蔬菜的價格是普通蔬菜價格的13.59倍,標準差高達7.61;在北京農產品市場,有機蔬菜的價格是普通蔬菜價格的14.97倍,標準差高達8.71。因此,消費者的經濟狀況對其消費行為會產生重要影響。從表11中的統計結果看,隨著被調查者經濟收入的提高,經常購買和偶爾購買有機農產品的比例都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在個人每月收入超過5 000元和家庭收入每月超過10 000元的被調查中,經常購買有機農產品的比例都出現跳躍性增長。這說明經濟收入水平是影響有機農產品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有機農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依然集中在高收入者,有機農產品還沒有成為大眾消費產品。

        (三)質量品牌

        質量品牌是影響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調查問卷分別給出知名品牌有機大米、非知名品牌有機大米、知名品牌非有機大米、非知名品牌非有機大米的價格,讓消費者做出自己的選擇。從表12可以來看,無論是有機大米還是非有機大米,消費者明顯傾向于選擇知名品牌,這表明品牌在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選擇上還是起很重要作用的。所以,要占領有機農產品市場,有自己獨特的品牌是至關重要的。從有機和非有機來看,由于存在巨大的價格差異,超過一半的消費者還是會選擇非有機大米。因此,有機大米的消費人群主要是具有高收入的人群,這部分消費者能夠承受有機農產品的高價格。

        五、簡要結論與政策含義

        本文在對北京、武漢城鎮消費者進行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統計分析了樣本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認知水平,并對有機農產品購買行為及其決策影響因素進行多角度分析。總體來看,中國有機農產品市場發展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了解不多、認知水平比較低。本文數據分析表明大部分消費者對當前市場上農產品食用安全存在顧慮,安全性已成為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主要關注點。

        由于消費者對市場上有機農產品的信任程度偏低,對其安全標準的嚴格執行較為懷疑,多數消費者認為政府對有機農產品質量安全負有主要責任,政府應加大市場監測,加強質量監管。就消費者購物行為而言,營養、安全與價格在消費者購買評價中居于重要地位。高收入者是有機農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而且多數消費者是通過超市來購買有機農產品。另外,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還是認可的,即使價錢高一些,如果質量等方面有保證,也是值得購買的。在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諸多因素中,有機農產品宣傳力度不夠、整體認知程度偏低是導致有機農產品購買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此外,對質量的疑慮和價格偏高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鑒于以上研究結果,未來在擴大有機農產品消費方面,首先,要著力提升消費者對于有機農產品的認知水平,應針對不同類別的消費者開展有關有機農產品生產、銷售及質量監管等方面的公益培訓或知識普及活動,以此擴大消費領域和人群。其次,要高度重視有機農產品的食用安全性,樹立安全是有機農產品生命的意識,通過嚴格執行有機農產品安全標準認證,提升有機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和可追溯水平。第三,要合理定位消費人群,目前還是要以高端消費群體為主開拓市場需求。

        參考文獻:

        [1]馬驥,秦富.消費者對安全農產品的認知能力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農村經濟,2009(5):26-34.

        [2]Thompson G D, Kidwell J. Explaining the Choice of Organic Produce:Cosmetic Defects, Prices, and Consumer Preference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8(5):277- 287.

        [3]Boccaletti S, Nardella M. Consumer Willingness to Pay for Pesticide-free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 in Italy[J].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2000(3):297-310.

        [4]張新民,陳永福.全球有機農產品消費現狀與發展趨勢[J].農業展望,2008(11):22-25.

        [5]董曉青.我國有機農產品生產及其發展策略[J].調研世界,2010(8):46-47.

        [6]方平,周保吉.超市業態下有機農產品消費需求實證分析[J].南方農業學報,2011(10):1298-1302.

        [7]李顯軍.中國有機農業發展的背景、現狀和展望[J].世界農業,2004(7):7-10.

        第7篇:消費行為分析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服裝消費;消費行為

        [DOI]10.13939/ki.zgsc.2016.31.105

        1引言

        中國經濟進入了發展新常態,互聯網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網絡購物以其具有的豐富的商品和低廉的價格使得網絡購物的主體逐漸成為大學生。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網絡購物的追隨者,其消費觀和消費行為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如何更好地了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成為網絡服裝企業和商家營銷的重要內容。

        文章從消費者行為理論出發,開展網絡營銷環境下的大學生服裝消費者行為的研究,文章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天津農學院的大學生進行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然后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論并對電子商務企業或商家提出建議。

        2大學生網絡服裝消費行為分析

        2.1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分析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消費者行為涵蓋了商品分析、形成購買決策、執行購買三個階段,具體表現為瀏覽產品信息、比較并選擇偏愛的產品屬性、購買最適合的產品,等等。其中,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其決策模式相應不同,選擇的商品屬性也隨之存在各種差異。[1]朱正國(2009)等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有55%的大學生選擇網上購物是因為網絡購物方便快捷,還有18.3%的大學生選擇網上購物是因為網上的產品物美價廉,有63.8%的大學生選擇某個網站購物的原因網上品牌形象好、口碑好,有55%A大學生把送貨及時作為了選擇某個網站購物的原因。因此,網絡零售商需要在網站設計上盡可能的簡化購物流程,同時,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以此來吸引消費者。[2]張琪(2013)認為信息安全、商品質量、商家信譽、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務是影響我國網絡購物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3]

        王希希(2010)認為消費者特性、消費者人口統計特征、網絡零售商特性和網絡交易過程中存在安全和隱私問題等幾個方面對消費者網絡購物行為有影響,并構建了一個概念模型。[4]韓劍宇、劉亮基(2010)認為消費者的決策首先起始于需求識別,當消費者產生心理需求后,經過信息收集、選擇評價,最后才會做出購買決策。影響消費者網絡購物的因素有網絡購物的感知利益、網絡商店的吸引力、第三方評價和文化因素和社會因素。[5]郭雨(2012)認為影響消費者網絡購物的因素有人口因素、服務質量、方便性、風險防范、計算機使用技巧和水平、網購經歷與口碑。[6]

        2.2大學生網絡服裝消費行為特點分析

        本研究主要分析大學生網絡服裝消費行為,天津農學院的大學生是主要的被調查對象。本研究通過隨機調查抽樣,在問道網網站上設置電子問卷,將網址發放給天津農學院的大學生,邀請他們填寫問卷,共發放150份問卷,回收問卷130份,其中有效問卷124份。在有效問卷中有6位大學生沒有過網上購買服裝的經歷,所以對剩余的118位有過網絡服裝消費經歷的大學生進行研究分析。

        (1)平均每次網上購買服裝的金額較低。大學生的生活費大多來源于父母供給,作為沒有固定收入的消費群體,每次網上購買服裝的金額是比較低的。如圖1,在被調查的118位大學生中,有105位大學生平均每次網上購買服裝的金額在300元及以下,僅有7位大學生每次服裝消費在500元以上。

        (2)注重網上商品的價格、質量和評價。

        大學生普遍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從小樹立了良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對商品的質量和網上評價比較關注;大學生也具有比較清晰的品牌意識,對知名度較高、信譽良好的電子商務企業比較青睞;另外大學生是沒有固定收入的消費群體,因此更是關注所購買商品的價格。

        (3)喜歡打折、包郵、優惠券等形式的促銷手段。由圖3可以看出,在被調查的118位大學生中,有36人選擇了打折,31人選擇了包郵,17人選擇了優惠券,希望能以比平時低的價格購買到與平時一樣的商品,即以較低的價格獲取自己想要獲得的商品服裝,大學生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相對而言素質普遍較高,同時對于消費的需求層次也相對較高,他們注重產品在銷售后期的服務,從而商家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可以抓住顧客,進一步提高客戶忠誠度。

        (4)比較注重網絡商家的信用。

        大學生網上購買服裝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商品描述不清楚、購買信用風險大、速度慢、賣家服務態度差。網上購買服裝本就不能試穿,因此消費者就希望店家能把服裝的各種信息描述的更加清晰,注重商家的信用,能夠安全購物,另外對物流的速度也是比較關注的。作為消費者,希望能享受到良好的待遇。

        (5)大學生消費者對商家的廣告創意也是比較關注的,希望電子商務企業能有比較有新意的廣告形式。

        (6)有一定的從眾心理,大學生心理還不算特別成熟,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影響。

        3結論與建議

        文章在前面部分對大學生消費者網絡服裝消費行為影響因素進行了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因此可以對分析結果做一個總結,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相關網絡服裝銷售的建議和對策,以利于網絡服裝零售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消費者行為特征。

        3.1結論

        通過分析研究可以得知,服裝產品質量、網絡零售商特點和消費者特征是影響大學生服裝網絡消費意向的三個主要因素,服裝產品質量和消費意向是引發大學生服裝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

        因此得出以下結論:

        (1)大學生在網上購買服裝最關注的是服裝的質量、價格、網上評價。

        (2)大學生在網上購買服裝時最喜歡的促銷方式是打折、包郵、優惠券。

        (3)大學生在網絡服裝消費時,對網絡零售商的信譽等級、關于服裝細節信息的展示、配送質量、售前和售后服務質量、賣家的服務態度有較高的要求。

        (4)大學生網絡服裝消費者希望商家有創意的廣告,能針對大學生制定低價策略。

        (5)雖然網絡服裝消費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許多的風險,但是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仍表示會繼續在網上購買服裝。

        3.2建議

        網上購買服裝逐漸成為大學生的一種時尚購物模式,對市場的開發潛力較大,企業和商家應該把握這個機會,開發網絡市場。大學生有很多的空閑時間,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有32.02%的大學生每天上網時間在3~5小時,有34.75%的大學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在5小時以上,因此電商可以拓寬和挖深這一市場。本研究對服裝電商企業提出以下建議:

        (1)保持網店的良好信譽,盡可能地降低消費者的風險認知。網絡相對還是一個比較新的市場,消費者對網絡的信任程度不能與傳統市場相比,個人隱私。個人信息等消費者風險感知因素對消費者影響很深,這就需要網絡零售商對其商品和服務做出更多的承諾才能使購物成功。

        (2)豐富服裝款式,保證服裝的質量,注重服裝商品信息的細節展示。服裝質量是大學生消費者比較注重的因素,網上購買服裝最大障礙是無法試穿,而服裝恰恰又屬于體驗型商品,消費者只能通過查看店鋪的文字描述,圖片、視頻展示等方式了解服裝的基本信息。因此,服裝網絡零售商要盡量上傳詳細的服裝產品信息資料,最好能夠使用多種手段全面展示服裝的所有信息,如模特立體展示、人臺展示、服裝面輔料清單、尺寸表、試穿報告等。另外,商品信息最好進行獨特的編輯,既區別于其他店鋪,也能夠配合自己企業或店鋪的風格特點。

        (3)使用有創意的廣告或者折扣、優惠券、包郵等網絡促銷活動,吸引大學生消費者,刺激他們的消費欲望。大學生信息共享性高,樂于網上購物,網上購買服裝能夠節省購物的時間和成本,深受大學生喜歡,因此,網絡商家對促銷活動應多多重視。

        (4)保證良好的服務態度和售后保證、退換貨政策。由于無法試穿,使得許多消費者在網上購買服裝時相對較謹慎,甚至望而卻步,網絡零售商給消費者提供良好的退換貨政策,能使得更多的消費者愿意接受網絡服裝消費這一方式。

        (5)保證配送質量和配送速度。配送速度慢是大學生消費者擔心的問題,因此網絡商家要盡量保證服裝的配送速度。

        (6)盡可能地提供體驗服務。零售商可以在網站中提供試穿體驗服務。消費者可以在網站上選擇自己喜歡的衣服,進行搭配,并且能看到效果圖,這樣可以促使消費者作出網絡服裝消費的決定。

        參考文獻:

        [1]文,馬繼偉.電子商務中消費者購買決策及其影響因素[J].心理科學進展,2012(20).

        [2]朱正國,朱桃杏,張雪燕.大學生網絡消費心理特征及行為指向研究[J].商業現代化,2009(3):154.

        [3]張琪.網絡購物消費者行為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5):120.

        [4]王希希.消費者網絡購物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0.

        第8篇:消費行為分析范文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促使我國進入了互聯網時代。這一技術的發展給當前我國生產力的提升帶來了巨大助力,并逐漸開始影響到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當中。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相對于傳統傳播通訊技術擁有著更快、更準、覆蓋面更廣等諸多優勢。基于此技術所開發的移動終端,更是帶來了使用互聯網用戶數量的急速增長。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我國移動終端開發廠商的增多、各行業對移動終端開發重視程度的增加、移動終端開發規模經濟的形成等諸多因素,致使我國移動終端的成本大大降低。從而促使了當今時代移動終端使用用戶數量及群體范圍愈發增加。

        二、互聯網技術對我國旅游業帶來的影響

        人們使用移動終端,借助互聯網絡,可以實現不同時段、不同地點、不同區域去獲取更新快速的信息。在這一時代背景的影響之下,我國諸多行業開始借助這一先進生產力,對其原有主營業務產品進行包裝,開發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或者借助其他電子商務平臺上線產品,從而實現線上與線下共同營業的新局面,給我國各行業產品的發展、業務的開拓帶來了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也極大的豐富了當代我國眾多消費者的視野,給其帶來了更加便利獲得產品的途徑,也給其帶來了更加公平、公開的消費渠道。

        1.積極影響對于我國旅游業而言,近年來其也正在積極開發自身電子商務平臺,并且在當前我國政府大力支持“互聯網+”戰略背景影響之下,一大批新型電子商務旅游企業取得了自身極大的成功,例如:攜程旅游、去哪兒網、途牛旅游等。除此之外,由于移動互聯網平臺在開發之后,能夠借助互聯網優勢實現不限時段的宣傳,從而促使大量新興的創業公司在旅游業與互聯網技術影響之下紛紛誕生。給我國旅游業帶來了更加長足的活力與動力,并且基于這一開放性與公平性的平臺,實現了我國旅游行業規范性程度逐漸增加,給這一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2.消極影響隨著旅游行業電子商務平臺的增多,我國旅游行業電子商務平臺呈現出同質化的特點,給當前我國消費者的選擇帶來了不便,并且增加了該行業的競爭,使我國“互聯網+旅游”產業的發展遇到了來自產業競爭與用戶消費兩個市場的障礙。而這一問題的產生使我國互聯網模式下旅游業的發展遇到了瓶頸,面對外部環境與條件的優勢,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時代優勢與產業優勢,實現互聯網模式影響下旅游行業的轉型就變得十分關鍵了。而作為旅游業,其不僅僅依托各個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交通行業運輸、景區內服務等,而且更加重要的一點是能夠把握到消費者購買旅游線上產品心理。因此,具有針對性的對電子商務平臺上消費者對產品選擇的行為展開研究就變得十分重要了。因此,作者在本文當中,將基于當前互聯網發展背景,針對我國旅游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展開對下消費者行為的研究,以便于對當前我國旅游電子商務平臺的未來發展提出些許建議。

        三、互聯網模式影響下旅游消費行為特征的研究

        為了更好的針對旅游消費行為特征展開研究,作者將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分為了首次購買與再次購買兩類。并針對上述兩種購買行為,分別對影響消費者購買電子商務平臺旅游產品的因素進行研究。

        1.針對首次購買行為我國當前旅游業的電子商務平臺可謂五花八門、品種多樣,而面對如此眾多的消費平臺,我國對于旅游有著較大熱情的消費者第一次購買行為的發生,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影響的。第一,商品的性價比。商品的性價比通常是一個旅游消費者所考慮的首要因素。其在進行對某一旅游商品進行首次購買時,通常會從商品所提供旅游住宿條件、餐飲情況、旅游路線及價格四個方面進行考慮。在進行對大量電子商務平臺進行詢價之后,當其在現實與自身期望之間找到交集,最終會導致其購買行為的發生。通常而言,在價格相同情況下,所提供旅游的住宿條件越好、一日三餐所提供的檔次越高、旅游路線越偏向于自由行而不是購物游,就越容易成為獲得消費者的親睞。第二,商品的介紹。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基于互聯網的特征,通常具有公開、公平、透明的信息傳播特性。因此,在客戶進行電子商務平臺瀏覽時,旅游業電子商務平臺能否促使用戶發生首次購買行為的關鍵一點就在于商品的介紹。其主要通過圖片的展示、路線規劃詳細程度、聲音傳播、錄像插播、優惠條件等因素影響消費者行為。通常而言,旅游業電子商務平臺上所展示的景區圖片越美越詳細、路線規劃越科學越豐富、聲音與插播錄像越能配合景區旅游特色、優惠條件越明確,將越會成為消費者發生首次購買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第三,商品的評價。大多數電子商務平臺除了會利用主觀影響因素來取得客戶親睞之外,還通常會利用旅行者游記、旅行者經驗、旅行者評價等方式促使前來選購旅游商品消費者發生首次購買行為。真人展示程度及好評率等越高,將越能促使用戶首次購買行為的發生。第四,平臺的安全程度。在經過上述三個因素的綜合考量后,消費者通常還會對一個平臺的聲譽、購買商品流程、平臺安全程度等方面進行考評。通常而言,一個平臺在旅游業享有的聲譽越高、購買商品的流程越詳細越便捷,將成為購買用戶認定平臺安全程度較高的重要因素。當一個用戶認為平臺的安全程度較高時,其更加容易發生首次購買行為。

        2.針對再次購買行為在上文當中,作者闡述了影響旅游業電子商務平臺首次購買行為發生的幾個影響因素。當一家旅游電商企業能夠做好上述四個方面時,其就能夠實現快速開拓市場的需要。但是,一個企業,乃至一個行業要想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就必須對影響用戶再次購買行為發生的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再次購買行為的定義是指用戶在首次購買行為發生之后的購買行為,其不僅會使一家從事旅游電商銷售平臺企業獲取現有用戶的再次購買,還能夠利用首次購買用戶實現其自發信息的傳遞,獲取更多關聯用戶的購買。針對再次購買行為而言,其除了會受到首次購買四個影響因素的影響之外,還會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第一,體驗后感覺。當一個首次購買用戶在進行平臺商品消費及實地旅游之后,其通常會對網上描述與自身體驗進行充分的比較,從而對一個產品是否物有所值進行評判。因此,當一個用戶在對產品體驗后反饋效果越好,其越易于發生再次購買行為。第二,產品的更新程度。在用戶擁有再次購買需要時,其首先會對已經購買過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查看。這種行為的發生來源于其對該電子商務平臺消費的慣性,這一慣性的產生是由于其已經了解了購買流程與購買真實性等。但是,如果該用戶進行再次購買時,發現頁面中有關上述三個方面沒有太大的改進時,其就會開始嘗試其他消費平臺。產生這種行為的原因來源于互聯網用戶所擁有的動態性。因此,通常而言,一個平臺對于產品的更新程度將會成為影響用戶再次購買行為發生的重要影響因素。第三,產品當前的競爭力。一家電子商務平臺的成功運營取決于其是否能在激勵競爭行業環境中保持穩定性與一貫性。產品的競爭力,將成為用戶進行再次購買時考慮的因素之一,其將會從整個電子商務平臺出發對該電子商務平臺進行選擇。

        四、結論與建議

        第9篇:消費行為分析范文

        關鍵詞:低碳消費行為;心理意識;性別;大學生

        項目基金:2016年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創新創業類資助項目;2016年甘肅省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大學生低碳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以蘭州市大學生為例”(201613511001)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F063.2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3月6日

        一、引言

        近年來,環境問題成為學術界和實踐界關注的焦點之一。據統計,2000~2014年,我國的能源消費量增加了130%,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日益增多,2007年以來,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躍居世界第一。因此,低碳消費就成了有效對接十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布局”總體要求重要途徑。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由于其整體文化素質較高,行為意識相似,其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對全社會有較強的示范效應和輻射效應。

        關于消費者行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Ajzen(1991)、Stern(1999)主要研究內在屬性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而Guagnano等(1995)的理論則是綜合考慮外在屬性和內在屬性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針對大學生低碳消費行為,國內學者的研究還較少。陳黎琴等(2014)通過對北京部分高校在校大學生問卷調查,發現大學生低碳消費認知度中等,內外因素都會影響大學生的低碳消費行為;馬曉旭(2015)以揚州大學學生為例,通過結構方程模型研究了大學生低碳消費行為,低碳消費意愿正向影響大學生低碳消費行為;劉航宇(2015)發現從眾心理、社會環境等因素都會影響大學生對低碳消費的認知;饒旭鵬(2015)則從的視角研究了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培養問題;吳瑞林等(2016)以廣義虛擬經濟為視角,從微觀層面研究了在廣義虛擬時代,大學生環境關心對低碳消費行為的影響。

        檢索文獻可知,學術界對大學生低碳消費行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通過問卷調查獲取數據,對所得數據進行簡單的統計描述分析,缺乏規范的實證模型檢驗,研究的區域多集中在北京、揚州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對西北地區大學生低碳消費的研究較少,而蘭州作為西北的一個重工業城市,其環境污染較為嚴重,因此以蘭州市為例,研究大學生低碳消費行為更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

        二、數據來源及研究假設

        (一)數據來源。本次研究,課題組選取的樣本為蘭州市區域內的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等高校的在校大學生,樣本容量為500份,通過現場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獲取研究數據。為了保證所得數據的隨機性和可代表性,在城關區、安寧區、七里河區、榆中縣的不同高等學校平均發放問卷,共收回問卷485份,調查問卷的有效率為97%。調研對象的人口統計特征描述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調查問卷男女比例差距相當,整體上女性稍多,占比為53.2%,大學生每個月可支配收入符合正態分布,月可支配收入主要集中在800~1,000元和1,000~1,500元兩個階段,占總人數的81.5%,600~800元和1,500元以上兩個區間的人數較少。(表1)

        (二)問卷設計及研究假設。我們主要從大學生人口統計特征、大學生低碳消費心理意識和低碳消費行為選擇三個方面設計調查問卷。人口統計特征主要包括性別和月可支配收入;大學生低碳消費心理意識主要包括為環保做出犧牲和努力的意愿、低碳消費的關注度、低碳消費的宣傳途徑;低碳消費行為包括個人消費商品的選擇,比如對一次性產品、低碳環保型產品、循環使用型產品如何做出選擇。設計問卷的目的是要理清大學生人口統計特征、大學生低碳消費心理意識、低碳消費的宣傳情況和低碳消費意識培養有沒有相關性,低碳消費心理意識和低碳消費行為是否有顯著的關聯性。

        低碳消費是踐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應有之義,也是發展“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循環經濟的不二選擇。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大學生的低碳消費行為會受到社會環境、宏觀經濟政策、宣傳途徑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也會受到自身性別、可支配收入等內部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低碳消費心理意識會對大學生低碳消費行為產生顯著的影響,但低碳消費心理意識作為一種非正式規則,它的演化具有較強的延續性和不可逆性,實施機制上存在一定的“路徑依賴”。因此,低碳消費心理意識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積淀,低碳消費意識一旦形成,會對低碳消費行為產生正向反饋。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大學生低碳消費心理意識和其人口統計特征有一定的關聯度;假設2:大學生低碳消費心理意識和低碳宣傳情況以及低碳關注度正相關;假設3:低碳消費心理意識和大學生低碳消費心理行為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人成综合小说社区在线 | 日本区一视频.区二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十八禁止 | 中文字幕乱码2国语自产 | 熟女少妇中文字幕久久 | 中文国产欧美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