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聞社會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我國農村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障礙
1.二元經濟格局遲遲不能改變
根據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而不同。由于中國經濟特有的生產要素稟賦特征、經濟體制特征,三次產業的演變不同于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首先是中國經濟在其發展過程中二元結構特征遲遲不能轉變和消失,雖然農業占整個GDP的產值比重不斷下降(降到10%以下),但是農業吸納的就業人口比重仍然居高不下(近50%),使得三農問題在中國長期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其次,服務業的發展大大落后于工業的發展,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發展長期緩慢,無法吸納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和工業中勞動生產率提高后勞動力的轉移。
2.農業資本投入不足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一份報告顯示,2003年用于農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僅為11.5%,這與我國農村擁有9億農民相比不成比例。同時,由于農村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減弱了農村吸引社會投資的能力。從農業信貸規模發展情況來看,農業信貸規模有所擴大,但是農業貸款占銀行貸款總額的年均比重不到3%,農業企業和農戶貸款相比之下比較難。國務院在1996年便出臺了《關于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但實際上農村建設、發展的信貸資金很難到位,而且農村大量資金外流現象嚴重。
3.農村勞動力質量與邊際產出較低
建國后,為優先保證工業建設所需資源,我國建立了嚴格的戶口管理制度,這一方面使我國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起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另一方面也為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制造了制度性的障礙,造成了我國城市化滯后于經濟發展,形成了典型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受城鄉分割治理的影響,我國農村人均受教育年限較城市而言要低得多,教育投入更是不足;同時,由于薪資待遇的城鄉差異大,農村人才難以回流。于是便形成一種悖論,貧窮的農村越需要人才,卻越是難以獲得人才。人才短缺造成新農村建設中智力支持的缺位。農村普遍存在的高素質的勞動力和人力資源短缺現象,導致農村勞動力的質量與邊際產出較低。
4.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較低
目前我國的農業科技貢獻率為48%左右,而發達國家已經達到了70%—80%。從整體來看,我國科技自主創新實力薄弱、核心技術缺乏,農業科學研究多數仍屬于“跟蹤式”、“模仿式”或“轉化式”研究。表現為:一些出口創匯農產品品種和重大技術裝備仍主要依賴進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環節薄弱,很多成果不能變成現實生產力;農民科技素質總體不高,對新技術的吸納能力不強,農業科技普及不普遍;農業科技投入總量偏低,創新與應用體系建設有待加強,農業科技發展的體制機制還沒有根本消除。二、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建議
1.政府應加大農業發展的資金投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
要實現農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政府必須投入大量資金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針對目前我國農業生產中水資源嚴重匱乏的現狀,政府應出巨資興建和維護水利設施,在干旱時期通過蓄水工程或人工降雨等方式為農戶提供價格低廉的農業用水,解決干旱地區農業生產的缺水困難。政府還應定期撥款改良土質。雖然我國農村實行土地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制度,農戶擁有幾十年的土地經營權,但對于土質的改良等生產要素的資金投入,政府仍然有責任負擔部分投資費用。此外,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準確、快速的信息對于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各級政府可以有線電視網絡為基礎,盡快建立上下暢通、靈敏快捷的信息網絡體系。同時,全面開發利用國內外信息資源,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加入因特網,讓農民通過因特網充分利用社會信息資源,推動農業發展。
2.構建多層次的農村金融體系,為新農村建設全力提供資金支持
近年來,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增加較多,但同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和農村發展的客觀需要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要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宗旨,加快金融業立法,確保農村金融法制化、規范化、程序化運作,努力構建一個良好的金融環境;要以市場化為導向,在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并穩步推進包括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郵政儲蓄在內的農村金融機構改革,支持并鼓勵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組織的發展,合理分工,適度引入競爭機制,全面構建多層次、高質量的農村金融體系;要以商業化為要求,努力拓展農村金融業務,探索支農的新方法、新途徑,優化信貸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強盈利能力,努力促進資金回流;要借鑒發達國家農村金融的先進經驗,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覆蓋全農村的農業保險體系,提高農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3.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促進農村科技進步
21世紀農業的競爭,說到底是農業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競爭。改革目前我國農業科研與推廣相脫節的體制和機制,政府應專門撥出經費,形成農業教育、科研、科技推廣三位一體的科技服務體系。各地區應設立至少一所農業技術學校(推廣站),承擔本地區農民的技術普及工作。技校還應承擔起當地農業科研任務,把科研成果及時用于當地的生產中,提高技術轉化速度。此外,技校科技人員還應深入田間地頭,隨時解決農民生產中存在的技術問題。通過三位一體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逐步提高我國農民的素質與技術水平。另外,繼續加大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與扶持力度,全面推行九年義務教育,著力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與技能。
4.逐步構建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
要以新型工業化道路為指引,努力提高工業化的速度與質量,系統帶動城市化;要以提高城市化質量為核心,科學規劃,大力促進結構升級與產業集聚,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要加快城鎮住房、就業、醫療及社會保障等多項制度改革,優化生活環境;要進一步改革戶籍制度,實行城鄉平等的勞動力就業政策,強化法律約束,切實規范勞動力市場,保證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做好失地農民的補償及社會保障工作,切實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
一、新會計準則體系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收益觀的轉變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新會計準則改革的一個突出亮點就是實現了企業收益計量觀的重大轉變,即由過去的收入-費用觀向資產-負債觀的轉變。企業收益觀的轉變的實質是企業業績評價觀的轉變。因為收入-費用觀認為企業收益等于當期收入和成本費用的配比,強調的是一種“當期營業觀”,而資產-負債觀認為企業的收益等于企業期末凈資產相對期初凈資產的變化,強調的是“全面收益觀”。資產-負債觀相對于收入-費用觀的優勢在于它以資產負債表為企業業績評價的核心,強調企業資產和負債計量的真實性,利潤表是企業收益計量的結果。而收入-費用觀則恰恰相反,它認為企業資產和負債的變化是“收益”計量的結果,并不強調資產負債計量的實際經濟意義。
企業業績評價觀的轉變對于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這是因為:
1.資產-負債收益觀有益于企業資產的保值和增值。過去以收入-費用收益計量觀計量的收益實際上是一種“會計收益”,會計收益強調收益計量的客觀性和可驗證性,通常以歷史成本為計量屬性。會計收益要求用以現時價格計量的收入和以歷史成本計量的成本費用進行配比,這樣一來,如果物價水平上漲,企業的成本和費用就得不到充分的補償,企業的資產難以實現“資本保全”,就會導致“虛盈實虧”的現象發生。這時候企業的利潤分配實際上是一種透支未來的“過度分配”、“超前分配”行為,企業就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而資產-負債收益計量觀認為,只有企業期末的凈資產超過期初凈資產時才算取得了收益,資產-負債收益計量觀以資本保全理論為基礎,強調的是一種“全面收益觀”。“全面收益觀”改變了收入-費用計量觀下的“收入實現原則”,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既保證了企業資產負債計量的真實性,又實現了收益計量的完整性,有益于企業凈資產的保值增值。
2.資產-負債收益觀有益于規范企業財務和經營行為。在收入-費用收益計量觀下,成本和費用的計量為了滿足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必然要進行跨期的攤銷、遞延和預提,這種跨期的攤銷和預提很大程度上具有武斷性,這樣一方面會造成一些不符合資產負債定義的資產負債表項目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上,比如“待攤費用”、“遞延借(貸)項”、“預提費用”等;另一方面又為企業進行會計盈余管理制造了可乘之機。比如我國資本市場上曾出現的大量財務造假案例就是最好的明證。在收入-費用收益計量觀下,企業業績評價的著眼點在于企業某一期間的凈利潤。這樣就會導致企業追逐短期利潤的獲取,而忽視企業長遠目標的實現。與收入-費用觀相比,資產-負債觀以資產負債表為核心,著眼于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強調資產和負債計量的經濟內涵,以凈資產的增加來確認收益,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操縱收益等行為的發生。資產-負債觀理念的確立要求企業管理層更加強調資產負債表對財務狀況真實公允的反映;更加關注企業的資產質量和資本結構的優化;更強調企業的盈利模式的改善和資產營運效率的提高;更加關注企業面臨的機會和風險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而不僅僅是以往的經營業績。因此,資產-負債觀理念的確立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新準則體系體現有利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會計政策
隨著企業收益計量觀的轉變,企業會計準則所體現的會計政策處處體現了資產-負債觀的基本要求,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
為了體現資產-負債收益計量觀,新會計準則在所得稅會計處理上進行了較大改革,由過去的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轉變成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要求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這一改革使得企業所得稅費用的計算更為科學、準確,也使得資產負債表上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更符合資產和負債的定義。
企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核心競爭能力的大小。在新形勢下,我國企業,特別是那些高科技企業只有通過自主創新才能實現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因此,加大研發的投入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進行了較大的改革,規定企業的研發活動應該劃分為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研究階段的費用開支記入當期損益,而在開發階段的開支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資本化。這一政策將大大改善那些高科技企業或者研發投入較大的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業績水平,尤其是改善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資信狀況,為這些企業進行融資和再融資提供便利,從而激勵這些企業加大對科技和研發活動的投入,促進技術升級、產品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也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理論中鼓勵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本理念。
再比如,企業會計準則要求企業準確計提資產的減值損失,這將有利于企業準確計量資產的價值,有效防止資產價值的虛增和資產泡沫的形成,如實反映資產的未來經濟利益,從而可以避免企業由于資產的虛增帶來的利潤的虛高和利潤的超前、過度分配,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企業會計準則要求準確、及時、足額地確認企業的預計負債,全面反映企業的現實義務,不低估負債和損失,這必將促進企業改善資產和負債的管理水平,避免只顧眼前利益和收益的提前分配,提高財務和經營決策水平。
二、新會計準則體系有利于我國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一)新準則體系有利于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實現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而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取決于證券市場價格的信息含量。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是資本市場對交易產品進行有效定價的基礎,是合理引導資金流動、促進資源有效配置、保護產權的重要因素。新會計準則以強調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供給與需求為核心,要求財務報告應當向資本市場上的投資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信息。這將有助于提高證券投資和信貸決策的有效性,降低投融資成本,提高資本市場經濟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在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上,新會計準則在基本準則中明確界定了高質量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和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基本原則。比如在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上,新會計準則在強調會計信息客觀性、相關性、明晰性和可比性的同時,不再強調的可靠性質量特征;在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基本原則上,新會計準則將權責發生制不再作為基本原則,而是將其作為會計的基本假設之一,在強調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同時弱化了謹慎性原則、配比原則、歷史成本原則等等。另外在會計計量的屬性上,新會計準則改變了過去歷史成本屬性一統天下的局面,適度引入了公允價值、重置成本、現值等計量屬性。新會計計量屬性的引入使會計信息更能夠反映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是提高會計信息決策相關性的重要保證。
(二)新準則體系有助于投資者進行可持續投資
新會計準則在著重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的同時,更強調對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利益的保護,從而體現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
對于財務報告目標的確立是新會計準則體系區別于以往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重要標志。新會計準則將財務報告的目標定位為:在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同時,應當有助于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等會計新信息使用者的投資決策。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新會計準則強調向投資者提供更加透明、更加價值相關的信息,突出會計信息的充分披露原則。比如新會計準則要求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套期保值等資產負債表外業務納入表內核算,并按公允價值進行計量,這就更加公允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和風險程度,為投資者充分準確評價企業的投資價值提供了可靠依據。再比如,在公允價值的運用方面,新會計準則采取了適度和謹慎的原則,主要是考慮到我國作為新興市場國家,許多資產還沒完全形成活躍市場,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價值,就會出現過去我國證券市場上常見的人為操縱利潤的現象,給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
企業會計準則還對現行的財務報告披露要求進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改進,建立了更為完整和科學的財務報告體系和財務報告列報要求,突破了傳統的單一會計報表的概念,對于會計報表附注的披露要求更充分、更詳細、更及時。合并報表理論實現了從母公司理論向經濟實體理論的轉變,要求企業將所有控制的子公司都納入合并報表范圍等。
企業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披露時間、空間、范圍、內容等的全面系統規定,使企業財務報告的內涵和外延大大延伸,從而可以大大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透明度,有效維護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體現保護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利益的基本理念。因為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繁榮和發展的基石,只有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的利益得到了很好保護,才能提高投資者向資本市場進行可持續投資的積極性,從而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三)新準則體系有利于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
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方向就是要實現與國際資本市場的接軌。資本市場國際化的內涵應該包括資本市場投資主體的國際化和資本市場融資主體的國際化兩個方面。投資主體的國際化就是要吸引外資,特別是吸引外國成熟機構投資者投資于我國的資本市場;融資主體的國際化也就是外國公司或機構也可以在我國的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實現上述目標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我國的會計標準必須實現與國際趨同,即讓國外投資者能夠看懂中國公司的財務報告,同時讓國內投資者能夠看懂國外公司的財務報告。至少在當前,中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有利于我國企業實現海外上市,降低海外融資成本,實現“走出去”的國際化經營戰略。
新會計準則體系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體系(IFRS)不僅整體框架保持了一致,而且在大多數準則項目上做到了相互對應。特別是2005年下半年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征求意見稿完成之際,財政部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簽署了聯合聲明,確認了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現了實質性趨同。這表明中國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除了在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資產減值損失的轉回等極少數問題上存在差異外,基本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這就為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戰略的實現鋪平了道路。
三、新會計準則體系有利于保障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
近些年我國連續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之一。僅2005年一年,就有18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發起“兩反兩保(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保)”調查,其中反傾銷調查51起。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的反傾銷訴訟中,因敗訴遭受的損失已超過96.6億美元。究其原因,主要是西方一些國家一直不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們認為市場經濟國家必須具備符合國際標準的會計規范,市場經濟國家的企業必須執行國際標準的會計制度,否則再受到反傾銷調查時,就會被采用替代國標準,比如用新加坡、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的企業生產成本資料作為替代標準。這對于我國企業來說顯然是極為不利的,也是不合理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企業會計準則按照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成本補償制度,改進了成本核算項目和方法。比如重新規范職工薪酬的核算范圍和分攤方法,要求企業及時計提員工辭退福利,將以股份支付給員工的報酬按公允價值攤入各期成本費用。值得一提的是,新會計準則要求特殊行業企業預計用于環境恢復的棄置費用計入資產成本中。
由此可見,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全面實施,一方面必將改變我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的現狀,極大地推進我國爭取市場經濟地位的工作,有利于擴大對外貿易,應對國際反傾銷調查,減少對外貿易過程中的損失,促進世界經濟的和諧發展;另一方面,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將企業擔負的社會責任引入會計系統中,將有利于科學、合理、全面地反映成本信息,完善成本補償制度,在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又很好地協調了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的關系,體現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
當代中國的和諧社會作為中國社會發展戰略目標之一,是人類先進文化與科學發展理論體系的延伸,是一種和睦、融洽且各階層齊心協力的社會狀態。和諧社會的基本內涵包括五個層面的和諧:個人自身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社會各系統、各階層之間的和諧;整個國家與外部世界的和諧。
2大學生誠信建設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性
2.1大學生誠信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誠信是公民道德規范的基礎,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從另一個角度講,誠信是由各方面誠信組成。而大學生誠信是誠信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少它社會誠信就不健全,完整的誠信風氣就不能形成,而且會影響誠信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當然,和諧社會也難以構建。大學生誠信問題是構建和諧社會急需解決的問題,大學生誠信建設也已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
2.2大學生誠信建設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既是誠信建設的受益者又是誠信建設的參與者。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和諧社會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努力創造的過程,需要每一個社會成員共同參與,更需要通過一定群體在建設過程中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大學生有其優越的自身條件,具備了成為推動社會誠信建設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大學生自身的不穩定性又有必要決定對其進行規范和教育。
3和諧社會視角下大學生誠信體系構建的途徑
大學生是和諧社會的組成部分,和諧社會大系統必然會影響大學生誠信體系的構建。因此應從大學生誠信內在體系和外在體系兩個維度構建和諧社會視角下大學生誠信體系的構建。
3.1豐富大學生誠信教育內容
3.1.1注重誠信教育的時代性。高校在誠信教育方面既要汲取我國古代傳統誠信教育的精華,又要借鑒國外先進的誠信教育內容,使誠信教育傳統性與時代性相結合,更充分體現誠信教育的時代性。大學生誠信教育要以馬列主義、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際需要為中心,結合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生活、就業等實際生活中所面臨的具體誠信問題,積極探索新世紀、新階段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規律,堅持以人為本,以教育為導向的誠信教育內容。
3.1.2在專業知識教育中融入誠信教育。高等教育是學生步入社會最關鍵的教育階段,與學生今后從事的職業最為接近。高等教育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因此,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上,除了對所學專業的具體理論和知識加以講解外,要結合學科特點及課程內容,適時地融入誠信教育內容,使專業技能知識與道德品質的培養相融合,不僅使學生掌握了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且又提高了誠信意識,增強了法治觀念,既增強了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理解,也增加了學生的誠信意識。
3.2建立完善的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要改善大學生誠信狀況,提高大學生誠信意識,除了加強誠信教育外,還要建立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各高校應該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成立獨立的誠信管理機構,負責大學生誠信管理、大學生誠信教育及大學生誠信實踐活動等。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大學生誠信檔案包括三個部分:大學生誠信承諾書、大學生個人基本信息及大學生在校誠信表現。
二語習得領域長期占據主導的兩大心理學理論基礎是行為主義(Behaviorism和認知心理學(Cogni-tivism)。這兩種理論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習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對學習過程的影響。隨著研究者逐步認識到學習者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尤其是學習者的母語社會文化及語言背景,20世紀90年代在前蘇聯發展心理學家LevS.Vygotsky的心智發展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社會文化理論(So-cioculturalTheory),不僅對當代心理學研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對二語習得領域的研究與外語教學也產生了巨大的指導意義(Lantolf,2000b;Arnold,2004)。本文主要從社會文化的角度討論外語課堂中的語言與文化教學。
二、社會文化理論
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LevS.Vygotsky及其同事于1920至1930年間共同提出了社會文化理論,其核心觀點為社會文化、歷史是影響個體發展的首要因素,認為發展或學習是先發生于社會而后通過語言和其他符號系統為中介的活動逐步內化于個人的過程。中介(media-tion)、最近發展區(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活動論(activitytheory)、調節(regulation)、支架(scaffolding)是社會文化論的重要概念。社會文化理論的中心且獨特的概念是人腦的高級認知活動(如記憶、注意和理性思維等)受到中介的調節,人們通過各種中介來聯系世界;中介包括物理工具,如桌椅和電腦等,和符號工具,如音樂、藝術和最重要的語言(Lantolf,2000,p.80)。根據Vygotsky,我們研究的對象不應該是語言系統本身,比如語法和詞匯等,而應該研究人類借助語言的調節機制所進行的社會人際交流。在個體發展過程中,社會文化與個體心理活動緊密相關,人們通過參與外部的社會文化活動,將外界的社會言語(socialspeech)通過語言這一中介內化為個體內部的心理機能(Vygotsky,1978)。
通過協同對話——中介,兒童或初學者能被誘導著培養成一種共享的意識,直至最后吸收新的知識和技能于他們自己個體意識中,因此成功地完成從協同的個體間的活動向個人內在的自主活動轉變。這種協同對話過程就是支架(scaffol-ding)。Vygotsky關于學習和發展之間關系的最廣為人知的最充分的闡述就是他的最近發展區概念。他(1978,p.85)將最近發展區定義為:“實際的發展水平與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前者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定;后者則是指在成人的指導下或是與能力較強的同伴合作時,兒童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最近發展區內,需要大量的指導性參與活動,教學應走在發展的前面并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潛能。
三、社會文化理論指導的語言與文化教學方法
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外語教學不僅關注在相關情境中合理、靈活使用語言的知識和技能,而且發展學習者分析、評判、識別課堂內外的不同行為方式。接下來我們主要分析外語課堂中常見的幾種教學方法,這些方法的總體目標相似,但在課堂中創設的各種教學情境有些不一樣。有些多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者的生活環境是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的基礎;還有些以學習者和知識為中心,其設計的學習環境不僅要幫助學習者理解課堂內外的生活環境,也要開闊他們的交流視野并融入其他的環境中去。
(一)提問法(problem-posingapproach)
這是一種通常用于移民成人以社區為基礎的語言學習(adultimmi-grantcommunity-basedlanguagepro-grammes)。這種方法始于學習者的經驗,尤其是他們在教室外的社區內面臨的問題或復雜事件等。該方法的目標是幫助認清學習者生活的社會、政治和文化基礎,提高學習者認識這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習者通過他們認為有益的方式獲得必要的交流技巧和知識。提問法的三個基本成分是:聽(listening),教師通過在課堂內外觀察學習者,并界定其所關心的問題;對話(dialogue),將以上的關心的問題作為起點,教師和學習者以關注或問題及其看法和反應為內容相互對話;行為(ac-tion),這些探討幫助學習者將他們的所學用于課堂外。
(二)課堂學習者共同體(com-munitiesoflearnersintheclassroom)
課堂活動與學習者的發展有著內在的聯系,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創造有效的課堂學習者共同體。在社會情境的協同的互利的過程中學習者通過參與課堂活動獲得新的理解、學得新的技能,最終發展新的社會文化認識。在此共同體中學與教密切聯系不可分割。學習者共同體視課堂為探究社區(communitiesofinquiry),在此探究(inquiry)不是為承擔特定課題而使用的特定教學方法。在探究社區中,課堂活動是開放式地探索性地研究,來自群體的真實經歷,也是該群體真正感興趣的問題和話題。這些開放式的話題和問題允許更多的可能性,使得學生彼此協作構建他們的理解和視角。教學活動是在情境中的,有特定時間地點的,需要特定的人在特定的場合完成。教學是手段而非結果。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注重“知”的層面,在社會實踐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是要注重“行”的層面。知行合一,使大學生真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而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社會實踐活動的輻射范圍廣,形式不受年級與專業的限制,相比于課堂具有多樣性、靈活性的特點,能夠吸引學生廣泛參與。同時,社會實踐活動的影響程度深,學生置身于真實的社會環境,面對并解決書本以外的問題,直接接受社會的教育。社會實踐為大學生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進行思想碰撞,促使學生融入社會、獲得全面發展。社會實踐能夠滿足大學生的利益訴求,為大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實踐平臺,創造諸多工作實習機會,為大學生未來的人生規劃提供物質與精神支持。上述特質使得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夠成為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條重要途徑。
二、在實踐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案建構
1.社會層面
在社會實踐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各方力量也應參與其中。政府應深化教育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形成更加完善的德育體系;積極推動《意見》中所列舉的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活動得以具體實施,使之與大學生社會實踐形成互動;倡導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等各領域結合,形成統一連貫的社會實踐育人系統。社會各機構尤其是企業、非政府組織、社會團體應當參與到完善社會實踐的工作中,為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必要支持。
2.學校層面
對在校學生而言,核心價值觀的養成非一日之功;對高校而言,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高校應形成一體化的實踐育人系統:一是高度重視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彌補以往社會實踐工作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挖掘不足的缺陷。在主題設計、立項規劃、開展實施、總結評價等環節,牢固樹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識;放眼全球,吸收國內外的先進經驗;積極開發實踐課程,創新實踐形式,找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的結合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融入社會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二是完善整個社會實踐的課程體系。在第一課堂中著力建設一門專門講授社會實踐相關內容、指導進行社會實踐的課程,為社會實踐的具體實施提供理論支持與專業指導;在第二課堂,即社會實踐的具體實施中深化思想引領,加強組織管理,完善評價體系;促進兩個課堂的深度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二者的界限,從而達到使學生在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過程中認識價值觀、培育價值觀、踐行價值觀,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理想教育效果。三是建設完整的社會實踐教育平臺。加強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的建設,積極與社會單位進行工作對接;關注大學生的現實需求,將社會實踐同促進大學生學業深造、擇業就業等方面結合;調動地方引才育才的積極性,拓寬校地、校企合作平臺,為社會實踐引入社會資源,打造共建、共育一體化格局。
3.負責部門層面
一是強化主題設計。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內涵,依據“三個倡導”從三個層次上確定社會實踐的主題。開展有助于培育學生國家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主題實踐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密切關注、深入了解國情,在實踐活動中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志向;開展有助于學生正確認清社會形勢與現實的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對社會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開展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養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反思自身,使其自發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認同,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強化過程指導。加強立項指導,確保各項實踐活動具有可行性和成果價值,將活動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義作為立項的考核項目之一;加強理論培訓,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方面做好思想動員;完善總結與評價機制,建立更為科學的實踐成果評審制度,注重社會實踐對學生思想品質的提升,避免過多強調技術性成果;建立長期的培養機制,追蹤學生在社會實踐之后的成長發展情況,對學生的思想發展予以持續性的關注與引導。三是強化典型示范。遴選出一批質量較高的社會實踐項目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示范項目,在這些項目中率先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活動設計、人員安排、資金籌措、總結宣傳等方面均予以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高質量的社會實踐品牌活動。通過品牌項目的示范效應,帶動其他社會實踐活動質量的提升,并輻射全體實踐成員,吸引更多大學生積極參與到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中,引領學生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的實踐活動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是強化宣傳引導。一方面,將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各實踐團隊活動內容之一,促使實踐團隊勤學習、勤思考,在向社會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加深自身對這一理論體系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加大對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的社會實踐成果的宣傳力度,現身說法,積極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宣傳優秀的社會實踐活動項目,通過生動的事例和人物,傳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五是強化志愿服務類項目拓展。志愿服務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高度一致性,活動本身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方式之一。志愿服務活動涉及領域廣泛、服務形式多樣,活動的規模和時間相對靈活。開展豐富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不僅能夠涵蓋不同專業、不同興趣的學生,而且能夠打破傳統社會實踐集中在假期進行的格局,將社會實踐活動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六是強化團隊建設。積極培育團隊成員形成朋輩教育、同伴教育的意識,引導團隊成員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營造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的氛圍。積極宣傳引導,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自覺注意言行舉止,自覺思考所學所獲,自覺將實踐內容同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和培養社會責任感結合起來,在潛移默化中認同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4.個人層面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建構研究;核心問題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品德與社會成為最為基礎的綜合性課程之一,同時也可以提高對學生的教育效果。而且這門課程是從學生的社會生活基礎出發,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促進學生實現社會性的發展,保證了道德教育的實效性。因此,可以說,品德與社會是對傳統德育的重構。
一、對課堂教學生活進行重建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與改革,課程教育也開始將學生置于一個理性與封閉的空間中。這樣也就造成了課堂教育失去了對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的關注,也難以讓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其中。從品德與社會課程的任務上說,注重知識等方面的傳授,而從教育的層面上說,就是要讓學生可以快速地參與到社會中去,從而學習做人。因此,在實際中,教師就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與體等方面出發,延伸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以此實現知識的遷移,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一)從生活化的層面出發
保證課堂教學環境的生活化已經成為教學組織的重要理念之一,其中也就包含了對課堂生活的重建。首先,要創建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教師采取直觀的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在學習上的生活體驗。其次,營造出良好的心理狀態,呵護好學生的學習心態,保證師生心態上的自由與開放。最后,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準備足夠的想象與思維空間。
(二)讓課堂回歸到生活中去
對于德育來說,就是要從生活的層面出發,也可以說,道德教育就是一種生活。在品德培養中,一直遵循著生活上的邏輯,加之品德與自然、生活以及勞動等方面的綜合也就意味著品德與生活存在內在聯系。讓課堂回歸到生活中去,也就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此基礎上構建出課程。
二、教學范式上的自主
從課程的特征上說,品德與社會教學就要從實現學生認知與道德情感的層面出發。因此,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有效實施就要堅持以學生的自主性為出發點,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動動機,同時還要讓學生可以自主地參與其中,實現主動發展。但是通過調查可以看出,現階段還是存在學生自主學習泛化的現象,雖然學生進行了熱熱鬧鬧的學習,但是確實教師在掌控,這樣也就使得學生的自主發揮空間不足,學生的自主活動價值也不大。
在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想要實現真正的自主活動就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活動權利,激發學生的自主活動動機,創建出科學有效的活動方式。且從實際上說,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活動時間就是要給學生自,讓學生可以自己去支配。
三、學生生命的和諧發展
對于學生生命的和諧發展來說,其主要價值就是要向著有生命的課堂轉變。因此,想要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教師就要做好教學工作,自己也要全身心地參與其中。首先,要樹立整體教學的觀念。從實際上來說,整體教學是針對斷裂性的、分割為部分的教學來說的,且對于這種整體教學意識來說,可以讓學生置身于學習中,在課堂中也可以得到自身發展的信心。其次,要培養人文意識。教師要避免從科學理性的角度考查品德與社會教學,這樣很容易失去學生對自然生命的關注。所以在實際中就要不斷融入更多的人文情懷,讓學生進入到情感化的空間中去。
四、對課程教學資源進行創生
對于課程資源來說,已經成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對于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來說,注重實現課程改革的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在進行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就要不斷開發與利用好課程資源。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品德與社會課程資源是極為廣泛的與多樣的,所以教師就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來充實教學資源。其次,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沖破傳統教材的束縛,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接觸到社會,同時還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校內與校外資源。對于教學內容來說,就可以從書本上出發,融入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上。只有保證了充足的課程教學資源,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所以在實際中教師就要不斷深入挖掘出教學資源,利用好資源,以此獲得不同程度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對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進行重構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明確的是確保課程對生活的依賴,而這也就成為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發展的基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利用好教學資源,不斷完善生活化課堂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活力,開展好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校;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中D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7)03-0138-03
2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1]大學生作為當代社會的青春力量,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其價值取向將決定整個未來社會的價值取向。因此,教育引導他們認同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工程,它需要多方主體長期共同努力。高校文化建設作為高校實現文化傳承創新職能的重要途徑,既是大學生廣泛參與其中的有效形式,更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載體。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2]。本文試圖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融入高校文化建設之中,通過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改善校園文化環境,加強文化宣傳,豐富文化實踐等途徑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獨特效果。
一、弘揚傳統文化,增進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認同
“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3]因此,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必須立足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使其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4]。
立足文化傳承,要通過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工程,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使廣大學生深入體會“茍利國家、不求富貴”“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愛國思想;“專心致志、以事其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敬業精神;“輕諾必寡信”“言而有信”的誠信觀念,以及“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的友善理念等等,增強青年學子的文化自信與價值觀自信,從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強大的文化認同。
二、改善文化環境,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心感悟
“環境文化是文化內核的物化顯示和涵育載體,蘊含文化品格的良好校園環境,具有重要的隱性育人功能。”[5]每所高校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的物質文化基礎。獨具特色的建筑景觀、造型別致的藝術雕塑、歷史積累的語錄事跡、莊嚴肅穆的校徽校旗、賞心悅目的綠化景觀等,它們對于大學生成長成才都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要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環境的育人功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浸潤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比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字段對道路、樓宇、雕刻等校園景觀進行命名,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著力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文化長廊、文化墻等建筑景觀,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增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總之,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融入到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之中,學生置身其中感受美麗與文明,領略自由與和諧,內心深處產生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心感悟,從而自覺約束言行、提升修養、健全人格。
三、強化文化宣傳,激發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
積極有效的文化宣傳會為大學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因此,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要在宣傳和普及上下功夫。經過長時間發展,無論是以校報校刊、校園廣播、宣傳櫥窗為代表的校園傳統媒介,還是微博、微信、貼吧、QQ群等為代表的網絡新媒體平臺,均已在廣大青年學子中具備了廣泛的影響力。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園媒體平臺的輿論導向功能,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廣泛宣傳。需要注意的是,在宣傳途徑的選擇上,要主動占領新媒體平臺,靈活應用微博、微信、貼吧、QQ群等學生日常接觸較多、互動及時方便的網絡平臺和工具,搭建網絡交流平臺,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不僅會激感的共鳴,還能更好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在宣傳內容的選擇上,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與大學生密切關注的社會熱點和息息惦念的成長成才問題相結合,才能激活他們內心的積極情感,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
四、豐富文化實踐,提升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動自覺
【論文摘要】本文從參與式新聞出現的原因及特征入手,闡述了其在我國地面頻道民生新聞節目中的發展現狀,分析了做好參與式新聞所需要具備的要素,并指出目前參與式新聞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電視新聞比其他傳統媒介新聞的優勢在于新聞現場,新聞現場不僅提供了復雜的視聽符號系統,還刺激著、調動著受眾的注意力。但是對電視新聞而言,新聞現場也仍然處于“可遇難求”的境地,技術、設備、財力等等條件的限制,讓很多新聞工作者仍處在追求“現場”的路上。電視新聞需要現場,但現場供給卻成瓶頸,這一矛盾為另一種新聞制作方式提供了生長的土壤。這一方式被稱之為“參與式制作”,它與傳統電視新聞制作最大的區別,通俗地講在于,傳統的是專業人士走出去,后者是受眾走進電視媒介。通過這樣的參與制作出來的新聞被稱之為參與式新聞(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參與式新聞(Participatory Journalism)是草根新聞(Grassroots Journalism)或公民新聞(Citizen Journalism)的一種表征。參與式新聞的特征在于普通公眾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參與新聞的報道和,使得他們不僅是新聞受眾,而且是新聞的生產者與傳播者①。
從某種意義上講,參與式新聞在電視新聞傳播格局中出現并立足,是電視民生新聞節目“貼近性”的需要,是大眾參與電視制作和某種表達的需要。這種參與式新聞制作與傳播正在悄悄地改變著電視傳受之間的傳播格局,在現如今我國地面頻道的民生新聞節目中,這種“參與式制作”模式正漸漸形成規模。
眼下地面頻道是五花八門,不少頻道稱那些手持DV,活躍在新聞現場的人為DV愛好者,DV通訊員,DV信息員等等,也有個別尋求不同稱謂的,比如湖南經視稱之為DV隊員,深圳都市頻道叫DV紀錄員。還有的稱DV拍客,但是最有特色的當屬江西都市頻道的《都市現場》,他們稱其為“新聞社工”。但總的來說,稱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對這些拍攝的內容如何進行制作,如何更好地融于欄目。
從內容上講,這些傳播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突發類新聞,例如高速路上車子自燃,罐車泄漏,救援現場等等,參與式新聞之所以被認可,與這類新聞在一些突發性事件中嶄露頭角有很大關系。當災難性事件發生時,市民人數眾多,只要手中有一定的記錄工具,隨時都可以成為一個現場的“新聞記者”。成都公交車自燃事件,沒有任何一家電視媒體拍到公交車燃燒時的畫面,看到的現場視頻大多來自于普通市民的手機拍攝,正是他們的真實記錄并傳播才讓電視新聞的大眾傳播優勢得以彰顯。二是奇聞軼事類。比如說,湖南經視曾播過一個DV隊員拍到的一個漁民在湘江捕捉到一條無尾魚;江西都市頻道的《都市現場》曾播過,一個膀爺當街試圖調戲一女子,不想女子呼喊叫來丈夫和鄰居,當場把他捉住;還有比如飽受爭議的公交車上的******問題,江蘇城市頻道曾播過,一個女乘客在被******時,用手機拍到了瞬間畫面,不僅讓男子受到了懲處,也讓更多的人去關注這個社會問題,同時更讓電視新聞本身插上了傳播的翅膀,增“色”不少!第三,參與式新聞中也有一些批評性新聞。比如,深圳都市《第一現場》在DV紀事中曾播過的,在深圳放生湖里面居然出現一群放生龜的偷盜者,別人獻愛心放生的烏龜,他們卻昧了良心來殺生,保安上去制止卻無人聽,等等。
從節目形態上講,參與式新聞或串編,或單播,形態不一,還有類似專欄一樣的欄目版塊,比如,湖南經視的“DV狀態”,口號是:“DV狀態 隨時紀錄”,深圳都市的DV紀事專欄,還有甚者,比如江西都市頻道,節目組認為新聞社工提供的素材是重要的新聞來源,是欄目的一大特色,所以干脆在適當時間,召集廣大的新聞社工們開開會,從而更好地參與節目,為節目拍到更好的素材。從總體上講,參與式新聞作品與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區別在于,它不是一種完全的自娛自樂的產品,它與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它介入社會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種表達,傳播新聞事實。
從事參與式新聞制作的人也是參差不齊,社會背景復雜,但是里面也有一些半專業人士,比如說消防隊里的宣傳干事,從事婚紗攝影的拍攝者,還有就是高校的學生,尤其是新聞系的學生。但是無論是否專業,它對節目來說,提供的都是素材,節目的后期編輯人員,拿到的這些素材以后,他們充當了“把關人”的角色。在語句表達上,都力求避免內容上的失實之處,比如在稿件中表達為,據DV愛好者某某說,或者干脆對拍攝者進行采訪,用他們的聲音來解說畫面,甚至拍攝者還以一個被訪問者的角色來發表觀點,適當評論。這種參與式制作模式實際上顛覆了傳統電視新聞制作模式,這種模式給任何人都提供了充當“公民記者”的機會,同時它還把電視的話語權向大眾傾斜,改變了在傳統的線型和單向新聞傳播中,受眾只能被動地接受信息,部分地改變傳播中的“客體”身份,而處于表達話語的“主體”身份。對于電視新聞節目本身而言,參與式制作擴大了節目的制作隊伍,并且讓參與式新聞成為電視新聞節目中重要的新聞形態,也漸漸成為節目的看點之一,并且這樣的作品有著它獨到的傳播優勢。
真實是參與式新聞的根基。搖搖晃晃的鏡頭,顫抖的畫面還略帶模糊,本來是電視制作的忌諱之處,但如今這種畫面卻成為一種特色,沒有人會懷疑這段視頻的真假問題,相反,卻吊足胃口,讓受眾集中精力,挪動腳步上前盯著去看,好玩的會心一笑,突發的看個稀奇。這就是震撼受眾的“真實”力量。
內容是參與式新聞笑傲傳媒江湖的資本。電視制作隊伍畢竟是有限的,很多時候,很多地域,媒體的觸角無法延伸到新聞發生的那一刻。親臨現場,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有時候只能是電視專業人士的追求。而對于公民記者來說,他可能恰在現場,正是恰在現場的契機,就使在一些重大的新聞事件中,他們擁有的內容資本不可小覷,遠在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嘯的新聞報道中,電視媒體采用的滔天巨浪畫面幾乎都是游客用攝像機記錄下來的現場視頻,稍近的就說5·12汶川地震,我們首先看到的地震瞬間畫面,是一個叫衛斯理的秘魯游客拍下的,等等。內容,是參與式新聞吸引電視傳媒采用的主要因素,也是受眾關注的主要原因。
貼近使參與式新聞輕易邁過專業的隘口。電視新聞的聲畫一直以來,有著嚴格的播出要求,單從技術角度講,參與式新聞的出現是一個電視新聞的奇跡,它突破了專業的隘口,走進大眾的傳播平臺,正如前面所述,參與式新聞作品與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區別在于,它不是一種完全的自娛自樂的產品,它與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它介入社會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種表達,傳播新聞事實。參與式新聞介入社會生活,靠的就是它與生俱來的貼近性,這種貼近性表現多樣,一是時間的新近性,比如成都公交車自燃事件,當突發事件降臨,又有很多市民不幸喪生,我們不自覺地會問,當時究竟發生什么?這個問題對電視新聞來說,只有現場才能回答,于是,市民的手機視頻派上了用場。二是心靈上無隔閡。新鮮的,奇怪的,特別的,好奇之心不分男女老幼,參與式新聞中不乏“新奇特”,甚至還部分滿足受眾窺私的心理。三是距離上的接近性等等。
平等與互動使參與式新聞占領新聞主陣地。電視新聞改革改掉三大陋習,一是高高在上的視角,二是官腔官調的表達,三是一本正經的形象,換上的是平等的視角,民生的表達和和藹可親的形象,傳受之間平等與互動,成為諸多電視節目努力的方向,這也是參與式新聞得以生長的土壤,而且它一旦生長,就不愿依附,現在電視新聞更多的以電視新聞作品的形式走向市場,接受受眾的選擇,僵化的表達被淘汰,空洞的說教被摒棄,呆板的形式被恥笑,取代的是關注、關心、平等、互動和活潑。參與式新聞本身就是在新聞主陣地上運作,它滿足的是受眾參與的愿望,表達的需要和某種情感的維系。 轉貼于
參與式新聞的傳播優勢,是與它參與式的制作模式不可剝離的,這種顛覆傳統的電視新聞制作模式,帶來的是傳受格局的改變,這個意義非同一般。當然,參與式制作,也存在某些問題,參與的市民素質參差不齊,大多缺乏新聞學的訓練,提供的資料也因此可能缺乏可信性,使得報道細節可能失真、報道面可能受到影響等等,甚至有學者尖銳地指出,參與式新聞在迅速發展的同時,我們卻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新聞事業在幾百年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規范和原則被破壞,參與式新聞在當下并沒有成為優秀新聞的同位語, 相反卻成了低劣新聞的代名詞,缺少公信力是參與式新聞走向品牌建設之路的最大障礙②。但是正如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所指出的,一個模式代替另一個模式,總是經歷艱難而漫長的過程。來自表達的需要,來自收視的力量,還有笑傲傳媒江湖的內容資本,參與式制作會在電視新聞制作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我國地面頻道的民生新聞節目中,這種“參與式制作”模式漸成規模就證明這一點。
參考文獻
①魏少華,《零門檻的隱憂:草根新聞與把關人理論》,《新聞界》,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