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政策性農業保險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農業保險;近期模式;遠期模式
農業是基礎產業,又是弱勢產業。發展農業保險是市場經濟國家扶持農業發展、穩定農民收入的通行做法。但我國農業保險業務自1982年恢復以來,一直發展緩慢。2006年農業保險費收入8.5億元,僅占全國財產險保費收入的0.56%。導致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緩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選擇什么樣的經營模式卻是一個重要因素。
一、農業保險經營的客觀困境及其障礙
由于農業保險標的——農作物及家禽家畜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面臨自然力和人力的作用,其風險遠遠高于其他產業。農業保險具有高風險損失率和高管理費用率的特點,由此導致農業保險市場的有效需求很難形成。世界各國對農業這一特殊領域如何更好地開展保險進行了長時期的探索,目前基本上形成了兩種不同的發展路徑:
(一)商業性保險經營模式
這種是保險人選擇農業中不需要補貼或只需少量補貼的項目,按商業性原則經營農業保險。商業性農業保險多為私人公司經營,西歐國家是典型代表。他們按照真正意義上的保險經營要求,針對農業中經濟價值高的標的,選擇損失機會發生少但強度大的風險為承保對象。在西歐,由于地理和氣候的原因,農業的雹災損失十分嚴重,農作物雹災保險成為商業性農業保險的主要險種。另外還有火災、風災等,這些災害發生機會雖然不多,卻具有毀滅性。毛里求斯承保甘蔗等糖類作物、牙買加承保香蕉。這些都屬于高價值的經濟作物。對于高價值的農作物,選擇適當的風險承保,采用商業性經營原則,完全可以獲得經營的成功。經營模式下,保險人與被保險人的權利與義務對等,農民要支付足額的保險費。因而該模式在農業中的可承保面較狹窄。
(二)政策性保險經營模式
這種模式完全是在政府的推動下,把農業保險作為一項保護農業和農民的政策來開展的。主要特點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對農業保險的經營管理費用及純保費給予大量補貼,投保農民只需交部分保險費用。一般講,農民從農業保險中所得到的賠款收入大于他們所交付的費用支出,即從農險中得到了政府的凈收入轉移。因此,這種經營模式實質上是災害救濟與保險機制的結合,又可稱為災害救濟性農業保險。該模式作為政府保護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政策,多為政府機構或政府指定的公司經營。
在該經營模式下,農民對保險的有效需求迅速擴張,農業保險得以在廣大地區普遍開展。北美國家和日本是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他們承保了大多數主要作物的所有主要自然災害及病蟲害,即主要開展農作物一切險。美國政府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全額補貼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農險業務的活動管理費用,同時,為了彌補農險基金的不足,還提供了1億美元的資本捐助。日本既直接補貼管理費用又直接補貼凈保險費。在1947~1977年間日本農險業務總支出為4953.83億日元,而政府提供了其中的3265.59億日元,占65%。農業保險早已成為他們提高農業生產投資和穩定農民收入的重要政策。政策性農業保險模式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保險,但卻能使保險在農業領域廣泛推行。
對于我國,災害救濟性的政策性保險模式無疑是一種最佳選擇,但它是建立在政府大量補貼的基礎上的。選擇該模式的國家,大多是工業化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所謂工業化,實質是資源在農業和工業之間的動態再配置過程,是工業生產的資本化不斷擴張并在經濟總體和社會生活中不斷取得支配地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生產資源不斷由農業向工業和服務業轉移,工業份額上升,農業份額下降。當工業自身的剩余除了可以支持工業化進一步完善外,還可以用于支持其他產業發展時,工業支援農業,農業受到保護,政府對農業保險進行大量補貼才有了可靠的物質基礎。也只有在此時,農業只是作為人類社會生存基礎的地位會顯得特別突出和光榮,農業將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懷,農業成為關系到整個社會生存的大問題、小行業。大問題應當受到關懷,小行業能夠得到關懷。工業化的成長過程一般劃分為三個階段,即農業支援工業階段、農業與工業平等發展階段以及工業支援農業階段,不同階段的工農關系是不相同的。
據資料顯示,2005年我國農業與工業的凈產值比例為14:86,城市人口率為40%,人均GDP為1300美元左右。據此,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我國經濟發展開始進入工業化第二階段,但由于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部分地區還處在工業化的第一階段。第一階段是農業補助工業,也就是說,目前我國部分地區的工業發展仍然需依靠農業提供的剩余積累推動。這一階段的政府政策取向是農業擠壓,通過不平等的稅收、價格、資金投入等手段擠壓農業以支持工業。第二階段是平等發展,這時農工貿易條件得到改善,農業與工業各自獨立發展,農業發展依靠自身積累。總體上看,我國經濟發展離以工補農即農業保護階段還存在一定距離,因而還不可能依靠工業收入來全面補貼農業。而且一些欠發達地區仍然需要通過擠壓農業來發展工業。
那種認為目前我國應全面推行農業保護政策的觀點,顯然是一種超前意識。它只認識到了農業發展和農民需要保護的必要性,卻沒有認識到工業化階段的可能性。美國、日本及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工業化階段早已完成。農業保險實際上是他們以工補農的大政策之中的一項具體政策。把我國的農業保險放在國民經濟的大背景下來考察,現階段農險要得到國家財政的大量普遍補貼,在當前是很不現實的。我國20世紀80、90年代的眾多農業保險經營模式沒有可持續性,就是由于受到了工業化發展階段以及相應的政府政策取向的客觀制約。二、發展我國農業保險的現實選擇及構想
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農業保險曾經一度繁榮,當時形成了四種重要的農業保險經營模式:一是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等商業保險公司自營,單獨核算模式;二是保險公司與地方政府共辦或代辦模式;三是保險公司組織農民之間的互助保險合作社的模式;四是民政部門辦農險的模式。這些改革,一方面通過險種間互補、政府財政資助或民政補貼等方式部分解決了農業保險基金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保險公司通過與政府合作、組織保險合作社等方式減少了自身所承擔的經營農業保險的風險,一度在90年代初使農險迅速發展。特別是1991年全國農險保費收入達到5.17億元,比1990年增長1.5倍。
然而,這些保險發展模式都只是權宜之計,其制度設計本身存在致命的弱點,因而后來大都沒能長久。主要原因就在于,有些事實上是采用商業性保險模式來經營農險,卻沒有按商業性經營原則來選擇和設計險種,有些在主觀上是想按照政策性保險模式以擴大農業保險的經營面,事實上卻不可能得到財政補貼資金來源的有力保障。正視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客觀制約,同時考慮到保險公司商業性質的經營體制,對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應分近期模式和遠期模式進行分階段設計:
(一)商業性保險為主、政策性保險為輔的近期模式
“商業性保險為主”,是指保險公司選擇一定的農業險種,完全按商業性原則進行經營。目前的財產保險公司大都是股份制企業,必須為股東利益考慮,不可能容忍農險的長期大量虧損。在保險企業得不到充足的外部補貼來源時,農險要作為一項獨立事業繼續存在和發展,就必須恢復保險的本性,按照商業性保險的原則來嚴格選擇和設計險種。選擇經濟價值高的標的、事故發生少但損失強度大的風險作為承保對象。如小麥在田間生長,價值分散,但收割后堆放曬場,價值集中,這時萬一發生火災,干萬斤小麥便毀于一旦。因此,眾多麥農必然對麥場火災損失風險的轉嫁產生強烈需求。有些經濟作物如烤煙、蔬菜、花卉、果類等,商品價值較高,對已形成規模經營的農戶來說,他們也存在對生長期風險的憂慮和損失轉嫁的需求,并且他們有足夠的保險費支付能力。隨著我國“三高”農業、外向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商業性農業保險的發展前景是廣闊的。
“政策性保險為輔”,是指除了商業性農業保險項目外,允許少數經濟發達地區通過保險公司內部的其它險種盈余補貼、地方財政補貼等手段對主要農作物或牲畜實行統保。其目的是為將來實行遠期模式廣泛開展的農業保險探索規律和總結經驗。政策性保險的組織形式以商業保險公司承辦、地方政府支持模式為最好,也可采用合辦或代辦模式。補貼應是固定的和事先確定的,補貼金額與農民所交保險費之和應與預期賠付額與管理費用之和相平衡。政策性農業保險要作為獨立的地方經營險種單獨立賬、單獨核算,免繳營業稅、所得稅,并且結余留存,作為農業保險專項基金專戶存儲積累。政策性保險應由保監會統一規劃和安排,選擇有條件的發達地區試辦。
(二)政策性保險為主、商業性保險為輔的遠期模式
近期模式不能使農民普遍受惠。隨著經濟的加速發展,工業化進程進入農業保護階段,政策性保險即可廣泛發展,并在農業保險體系中占居主導地位。遠期模式要改變以商業保險公司為主體的農業保險經營體系,這時的商業性農險只是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補充,為農民承保那些政策性農險以外的險種,或者為農民提供更高的保障。政策性保險體系的設想是建立事業性質的中國農業保險專業公司經營農險及其再保險;通過國家農業保險立法建立農業保險專項基金,并實行法定保險的經營方針;國家給予政策性農業保險和再保險以必要的優惠政策。遠期模式的具體設計為:
1、中央設立中國農業保險專業公司,各省、地、縣設立其分支機構。由該公司經營全國政策性農業保險和再保險。此外,允許農村合作組織經營某些政策性農業保險,但必須按一定比例向專業公司分保。
2、通過農業保險立法,建立農業政策性保險專項基金。由中國農業保險專業公司負責籌集、分配和管理專項基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提供該專項基金的一定份額。政策性農業保險和再保險獨立核算,免征一切稅賦,經營結余全部留作總準備金積累,以備巨災風險。
3、確定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險種。對有關國計民生的主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牲畜商品的生產全部實行法定保險,政府對法定保險項目給予保費補貼。法定保險由中國農業保險專業公司及其指定的農村合作組織壟斷經營。除法定政策性農業保險外的商業性農險項目,全部實行自愿投保。各商業保險企業及農村合作組織對商業性農險項目可競爭經營,國家農業保險專業公司為之提供再保險。
遠期模式是發展農業保險的一種理想化目標。雖然現階段它不可能在全國同時實現,但是少數發達地區可以通過地方立法提前實行。另外,遠期模式必須在省范圍內統一實施,并要進行農業風險區劃和費率分區,承保范圍太小了,風險難以有效分散。
參考文獻:
1、李軍,FrancisTuan.農業風險管理和政府的作用——中美農業保險交流與考察[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2、(英)P.K.Ray.AgriculturalInsurance-Theoryandpracticeandapplicationtodevelopingcountries.PergamonPress,1986.
考察我國農業保險20年來的發展歷程,發現我國農業保險主要存在以下5個方面的問題:
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農業保險業發展20年來我國沒有制定專門的農業保險法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沒有針對農業保險的專門條款,使得農業保險業務的開展缺乏法律支撐;連WTO農業國內支持與保護的“綠箱政策”允許對農業保險發展的保護條款,我國都沒有有效利用。日益加劇的農業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凸顯國家農業保險政策的懦弱和不足,現有對農業保險的扶持政策遠不能適應農業保險發展的需要。
農業保險的深度和強度較低
我國農業保險在總體上普及率很低,覆蓋面很小,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業務覆蓋面較寬、有一定保險深度以外,全國農業保險承保率不及應保面的5%。1993年是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高峰年,當年全國的糧食作物承保面為4.8%、經濟作物11.1%、耕牛3.66%、奶牛1.87%、牲豬1.18%、家禽約1.3%、水產養殖2.5%、森林4.59%。除經濟作物覆蓋面超過10%以外,其余均在5%以下。1993年以后農業保險的萎縮,農業的投保覆蓋面進一步下降。目前我國種養兩業95%以上均處在缺乏保險保障的狀態之下,農業生產完全處于一種不確定性的包圍之中。
農業保險費率居高不下
我國目前農業保險費率居高不下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逆向選擇嚴重,通常是自然災害發生頻繁的地區急于投保,而一些旱澇保收的地區則不愿參加保險,造成農業保險的高賠付率,直接導致了農業保險的高費率;二是農險理賠復雜、特別是養殖保險核損較為困難,容易產生道德風險,騙賠的現象較多,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農業保險的高費率。
農業保險的經營長期虧損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經營農險的風險巨大,農險的賠付率遠遠高于安全線。1982年-2002年期間農業保險的平均賠付率高達88%,遠高于農業保險經營盈虧平衡點79%的賠付率;其中有7年的賠付額超過投保額,開展農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長期虧損。盡管免除了農險營業稅,但國家的扶持力度不大,農險業務難以為繼。而且我國農險存在著政策性保險業務商業化經營的弊端,這也導致農險經營的長期虧損。
農民投保意愿較低
我國農戶小規模經營、農民收入不高,加之農民保險意識淡薄,對農業保險認識不足,普遍存在僥幸心理。農民投保意愿不高、投保面窄,農險業務不符合大數法則,使得農業保險公司無法在更大范圍內分散風險,這也是我國農險日益萎縮的重要根源。
農地制度的局限性與小規模農戶的經營風險
我國農地制度的局限性
20多年來我國以家庭承包經營制的農地制度推動了我國農業乃至整個國家經濟歷史性的持久增長。但從制度的安排來看,仍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家庭承包制的固有局限性隨著改革深化和市場環境的變化逐步暴露出來,家庭分散經營更加劇了本已高度稀缺的土地資源承包的有限性,影響了土地的規模經營。這不僅大大限制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的提高,不利于土地區域性種植、機械化耕作和集約經營;而且增大了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勞動力及農業固定資產得不到充分利用。加上農業生產收成的不確定性及市場的多變,單一分散的農戶不能很好地運用價格、成本與利潤的比較去規避市場風險,容易造成決策的盲目性、產品的單一化、市場行為的趨同性,導致農業生產經營始終處于一種不穩定的“振蕩”狀態。
我國農地產權激勵不足這表現為三個特征:產權不明確。土地所有權主體不明確,農民承包界定不清。產權不完善。農民擁有有條件的使用權和收益權。產權不穩定。我國農地制度多變,農戶權利經常受到損害,無法實現土地利用長期利益最大化。這三個特征與產權的自身特征——排他性、轉讓性、繼承性是相違背的,使農民對固定承包的土地缺乏長期預期,在收入、投入、風險目標的制約下,不能實現有效投入和積累機制。因而對我國農戶對有效抗擊自然災害的投入沒有積極性,是不難理解的。
小規模農戶經營的風險特征
在經歷家庭承包后我國的農業土地制度沒有出現新的根本性的制度創新,小規模兼業農業成為我國農業的基本特征。國內外對農戶內部風險處理的研究顯示,農戶的風險處理策略是理性的,尤其是小規模的農戶防范和處理風險的策略是有效的。我國小規模農戶經營風險及其特點是:
農戶面臨多種多樣的風險作為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交織特征明顯的產業,在農業生產經營中,農戶既要應付農業的自然災害風險,又要應付農業生產資料與農產品價格波動以及農產品供求關系變動等的市場風險。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加入WTO等外部環境的變遷,農戶在面臨農業經營所固有的各種傳統風險的同時,正在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所導致的新的風險。這些風險對農戶生產經營的影響越來越大。
農戶風險分攤的外部環境差在良好的市場體系中,企業和個人可以通過資本市場來分散風險。例如通過保險和套期保值等形式消除風險和分散不可避免的損失。但我國農戶缺乏有效的資本市場來分散風險,其外部風險分散和防范的機制比較脆弱。現階段農戶對風險的防范和處理主要還是通過家庭內部及農戶之間的各種手段來應付,而且這些手段主要集中在應付意外事故。對農戶生產和消費可能遭遇到的風險與不穩定性還缺乏有效的外部機制與手段來防范。
由于農業活動受自然條件影響大、風險程度高,農戶面臨的風險不確定性及損失都很大,商業保險往往不能承擔這種風險。保險公司無法統一農戶的行為,無法要求不同風險偏好和對各自風險評估不一致的農戶都加入統一的農業保險計劃,保險的信息高度不對稱,逆選擇和道德風險的防范都十分困難。這些特點決定了我國農業保險的外部機制安排在供給方面先天不足。
農民多是風險回避者大量的經驗觀察和實證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的農戶通常都是風險厭惡者,他們在生產和生活消費中力圖回避各種風險,這主要是因為欠發達的農戶抵抗風險和補償風險損失的機制與手段的成本較高。我國農戶承受不起風險較大的損失,大多數農戶寧愿選擇生產風險較小、收入水平也較低的生產方式,而放棄那些收益可能較高、同時風險也較高的活動。
我國農戶家庭的小規模農業既受自然風險影響、又受農產品市場波動風險制約,農業生產經營比較經濟利益低下,農地制度的缺陷和農戶的風險處理策略使得我國農戶單靠自身力量是無力防范和承擔諸如農業洪澇、干旱等巨災風險的。
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設計
在土地家庭承包制條件下,小規模經營的農戶依靠自身的力量是難以承擔洪澇、干旱等巨災的農業風險,必須依靠政府和社會的力量、通過農業保險的方式分散和化解農業巨災風險。針對我國農業巨災風險特征農業經濟結構特征和WTO框架下農業保護政策,我國的農業政策性保險制度設計如下:
大宗農產品(糧棉油)是我國大面積種植的主要農產品,極易受到洪澇、干旱巨災的威脅。大宗農產品涉及千家萬個農戶,擬采取政府統籌農業保險的措施:類似西方國家的農業保險,給參加大宗農作物投保的農戶提供保險補貼或分擔保險費。美國、日本等給本國農戶的保險補貼達到農業投保費的45%以上,考慮我國目前財政負擔情況,給予大宗農產品的洪災保險補貼率可為30%;大宗農產品生產面廣、經營分散,農業保險的運作成本高昂,為鼓勵保險公司從事農業保險事業,政府應當給予農業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費用補貼。
其他農產品,經濟價值較高、生產經營效益好,可采用互助共濟式——相互保險的農業保險模式。非大宗性農產品是當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發展方向,采用相互保險模式可以起到風險化解與分散的作用。根據一些國家的經驗,我國目前實行農業相互保險機制的途徑比較可行的是集資模式。由于單個農戶實力有限,可以考慮以村民小組或村級經濟集體為成員單位參與相互保險公司的集資和籌建。
在缺少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條件下,為鼓勵更多的保險公司參與農業保險業務,可以考慮將農村其他保險(如財險、人壽險)納入農業保險,享受農業保險的一些政策待遇。這樣的制度設計有助于從事農業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將農村地區其他保險業務的收益補償經營農業保險業務的虧損,從而分散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
改變國家對受災地區救濟救災款的辦法,將財政救災救濟款在內、甚至一部分扶貧資金等轉化為以農業保險補貼的形式發放,這樣既可以減輕對受災地區補貼的隨意性和地方政府對國家救災補貼的依賴,減少國家財政支出和提高財政補貼的使用效率,又可以推動受災地區農業保險業務的發展,同時改變政府和受災地區人們只重視抗災救災、忽視農業災害風險的防范和風險分散與轉移的觀念。
農業洪澇、干旱等巨災的特點決定了巨災保險所具有的公共產品性質,農業巨災風險不符合大數法則,純粹由以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為原則的商業保險公司提供是不現實的。因此,為防范和化解巨災風險、真正實現保險保障農業生產經營的功能,政府就有必要通過合理的“市場干預”,建立國家巨災保險保障基金。以巨災保險基金支持農業水災保險業務的正常進行,并且政府要作為巨災基金的“最后的再保險人”,在巨災基金不足以應付賠款支出或達到某一收支臨界點時,政府應當提供強力的財政支持。
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發展我國農業政策性保險。為減輕自然災害給農民可能造成的風險損失,西方發達農業國政府對從事農業保險的機構提供大規模的保費補貼,從而使農民能以較低保險費普遍參加農業保險。發達國家發展農業政策性保險經驗,我國農業政策性保險實施途徑:一是強制保險,在一定地區實施農業保險時,把農戶貸款、技術幫助與投保掛鉤;二是對給予參加農業保險的農戶以保費補貼和對保險公司的農險業務費用補貼;三是對參與農業保險的保險公司實行稅收優惠,減免營業稅和所得稅。
參考資料:
1.許飛瓊,我國的農業災害損失與農業政策保險,《中國軟科學》,2002年第9期:-8-12
2.王延輝、趙仕平,新疆農業保險市場調查報告,《保險研究》,2002年第5期:-54-58
3.丁少群,小規模家庭農場如何應付風險,載《庹國柱、李軍:國外農業保險:實踐、研究和法規》,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6.17-38
4.EnnthHugginsRobertD.Land,(LOMA)《InsuranceCompanyOperations》,1999
論文關鍵詞:金融功能,金融體系,新農村
1問題提出
解決農村“三農”問題是每一屆政府施政的最大重點和難點。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農業的持續發展均需農村金融的支持(林毅夫,2003)。中國農村仍然是一個資金高度稀缺的經濟地域,農業是資金要素過度稀缺的產業,阻礙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是資本高度稀缺(溫鐵軍,2001)。據統計,近年來通過金融渠道和郵政儲蓄渠道每年實現的農村資金凈流出總額約為4000億元左右(何廣文、歐陽海洪,2003)。農村資金的大量外流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何廣文,2009)。缺乏合適有效的金融機構為農村和農民提供金融服務、無法滿足農村經濟主體的融資需求構成當前農村金融發展的困境,也是造成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國內外學者多從強化供給,完善體系等方面提出解決途徑,如閆先東、魏曉麗(2009)提出需強化金融機構政策性功能,同時深化信用社改革,積極培育民間信貸組織,允許和引導農民發展資金互助組織。王彬(2008)從農村合作金融功能異化角度提出合作金融形式的重構金融論文,提出通過強制性的農村信用社制度改革來滿足農村合作金融需求可行性不高,必須打破原有的農村合作金融體系,因地制宜地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目前關于中國農村金融體系構建的研究較少,大部分研究農村金融問題主要是著眼于金融總量、結構、制度等方面,而把農村金融體系作為農村經濟的一個子范疇,從金融功能的視角研究各種金融體系構建的還比較少,當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弊端有哪些?如何構建創新型農村金融體系?對于這些問題本論文將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討。
2 農村金融體系功能異化的現狀
本文就金融體系的設立對象及設立目的不同,把農村金融體系分為政府設立非營利性政策性金融體系;民間自發設立非盈利性合作性金融體系;盈利性商業性金融體系。
2.1農業政策性金融功能異化的現實問題
我國農業政策性金融目前的功能狀況,與農業政策性金融所應該具有的功能以及農業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極不相稱,出現了“農業發展銀行難以支持農業發展”的現象。這是當前我國農業政策性金融功能的最大的缺陷。
目前農業發展銀行的籌資功能弱化,資金來源渠道單一,資金來源過度依賴于中央銀行再貸款,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特別是無法獲得發放農業生產方面的中長期資金,不適應農業政策性金融長期發展的需要。1993年和1996年,農業銀行成為國有商業銀行后, 其涉農貸款余額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更是逐年降低,其在農村金融市場上的重要地位大大弱化。
2.2商業性金融功能異化的現實問題
(1)對于商業銀行,一方面由于農村金融業務稀少單一,成本高收益低,各商業銀行出于經濟效益考慮不愿在農村投入資金。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對農村資金的“倒吸”,使大量資金由農村流向城市。
(2)郵政儲蓄方面,國家《郵政體制改革方案》出臺以及郵政儲蓄小額存單質押貸款業務試點工作的開展之前,郵儲是“只存不貸”,使得大量農村存余資金大量集中于政府手中被用于其他行業而非農業。
(3)民間金融方面,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使得民間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又不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民間金融大都追求資金的高時間價值,容易引發“高利貸”的出現金融論文,使得農村的融資成本高,農民承擔不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使得民間金融并不能很好地支持新農村建設。
(4)農業保險方面,我國的農業保險也有過長足的發展,但農業保險的發展嚴重滯后于農民對風險控制的需求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表現為“三高三低”,即高風險、高虧損、高需求和低覆蓋率、低供給、低投保率。商業性保險機構的盈利性目標最終不堪承受高風險低回報的壓力,紛紛撤離農業保險市場。政策性農業保險則是保險基金規模較小,理賠及風險補償機制建立滯后,為農保險制度不盡完善。這些都是得使得農業生產沒有充足的保障,農業發展艱難。
2.3合作性金融功能異化的現實問題
農村信用合作社作為合作性金融已經失去了其合作的性質。當前我國大部分農村信用合作社轉型為農村銀行,實行商業化管理,致使大量資金外流,由于非農化傾向不斷加強,農戶間互助合作的性質不斷減弱。
民間資金互助合作社受參與人員的資金、信譽等方面的限制,成員規模及適用范圍局限性很大,實際運行中由于資金互助社的業務定位有問題,一些互助社也面臨著吸存難、內部管理混亂、合作性減弱、內部人控制初露苗頭以及外部環境制約發展等問題。
3 農村金融體系功能異化原因分析
政策性金融體系、商業性金融體系、合作性金融體系作為農村金融體系的主要構成并沒有發揮降低農業投資風險,提高農業資金有效配置的功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農村金融投資風險收益不對稱、國家長期政策發展導向、農村金融機構自身服務方面的缺陷等方面。
4.1 農村金融投資風險收益不對稱
(1)農民信譽問題導致農村金融投資風險高。我國農民整體素質較低,一些農戶的和農村經濟組織信用觀念淡薄,加之金融機構沒有健全的?突信用體制,導致農村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巨大,金融機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不愿涉足信用狀況不佳的農村市場,農村經濟的融資渠道進一步縮小?
(2)農業邊際收益低導致金融收益無法提高。農業較低的邊際收益使得金融產品的成本無法提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伴隨著我國各大政策性銀行、商業性銀行的改制,各經濟主體均以追求經濟利潤為最終目標金融論文,依據比較利益來分配資源,使得農業自身積累的資金很大部分通過商業銀行、郵政儲蓄等渠道流向工業領域和城市,出現所謂的“抽水機效應”。
4.2 國家長期傾向的工業化政策
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發展本國經濟、加快工業化進度是提升本國競爭力的核心。我國經濟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農業對工業給予的資金支持。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動用一切力量來支持工業化進程,不斷壓擠農村剩余資金達到以農促工的目的。而在改革開放以后,國家仍可通過國有金融機構的資金調撥來增加其在工業領域內的投資。國家的這種長期政策性傾向造成了農村金融匱乏,資金支持嚴重不足的歷史烙印。
4.3農村金融機構自身服務方面的缺陷
農村金融機構在服務功能、管理機制、人員素質等方面遠落后于城市金融機構。農村金融機構受人才、交通、通訊、技術、資金等因素制約,其資金利用率低,金融服務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給客戶帶來諸多不便,使得農村經濟組織及農戶紛紛跑到商業銀行開立賬戶,流失了大量資金。
5 基于功能論的金融體系重構相關政策建議
只有通過體系重構來加強農業金融業務的利益性,同時通過擔保來降低農業風險才能提高金融機構對“三農”的服務力度,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以下從五個方面來分析:
5.1創新“銀銀”合作方式加強金融機構間功能整合
(1)創新貸款方式。根據農業政策性金融生產扶持功能的內在要求,借鑒國外政策性金融的先進經驗,考慮逐步實行農業政策性金融與商業銀行聯合貸款的辦法,即政策性銀行通過對投資項目發放基礎性貸款,使之符合商業銀行的貸款條件,誘導商業性金融的進入。
(2)創新擔保機制,動員商業銀行及其它社會資金流入。通過為農戶和中小企業貸款提供信用擔保,為商業金融、合作金融信貸資金投入農業和農村創造條件,促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善農村社會信用環境,從而以少量的資金動員和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流入農業和農村。同時還可以考慮設立風險基金,鼓勵農村信用社等農村金融機構發放農戶貸款,共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3)創新貼現和轉貼現業務模式,促進農業政策性金融生產扶持功能充分發揮。一是對農業生產者和農業企業所持有的與農業政策性金融扶持對象相關的短票據進行貼現。二是對商業銀行或者其它金融機構所持有的上述票據進行轉貼現。三是商業銀行因向農業生產領域發放符合農業發展銀行信貸政策和條件的貸款而持有的票據進行貼現。
5.2創新“銀企”合作方式促進金融體系功能實現
(1)研究和利用好“市場需求—利益主體”互動聯系機制金融論文,通過“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等模式,促進“其他職能機構+農信社”合作模式的發展。以扶持龍頭企業為重點,積極開展商業性信貸業務,穩步推進農村城鎮化和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支持縣域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
(2)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將部分金融業務通過外包形式給非金融企業,如將信貸營銷職能轉包給信貸經紀公司等,探索“銀企”間的金融合作方式。
5.3創新“銀政”合作方式保障金融體系功能運行
(1)利用地方政府擁有信息網絡等資源優勢,建立農村村民信用體系與信用評估,以期降低農村貸款風險。加強法律建設,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打擊力度,大力加強信用教育,建立客戶信用檔案,完善誠信體系構建,促進農村金融環境的良性循環。
(2)加大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扶持力度,通過完善合理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引導商業銀行為農業和農村經濟提供金融服務。
參考文獻:
[1]何廣文.農村信用社制度變遷:困境與路徑選擇[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1)
[2]李樹生、施慧洪.論金融本質與農村金融創新[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1)
[3]閆先東、魏曉麗.在新形勢下我國發展現代農村經濟政策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1)
[4]張興旺.關于我國農產品市場問題的幾點認識與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09(1)
論文摘要:農業保險法定模式的選擇須考量農業保險自身特點、宏觀社會經濟政策等多重因素。外國農業保險法定模式主要有政府壟斷的模式、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而由私營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的模式、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而由農業互助合作保險組織和私營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的模式、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而由民間非盈利團體經營的模式等。我國現行由中國保監會設計和推動的五種模式利弊兼有。為了實現公平與效率的有機結合,我國應確立“多層次體系、多渠道支持、多主體經營、多地區共同發展”的農業保險混合發展新模式。
農業保險模式的選擇是一個國際性難題,它并非單純的保險業問題,而是涉及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農業政策、農業與其他部門或產業的關系甚至各級政府責任劃分等,這些因素如果協調得好,就能為農業保險的發展創造一個比較有利的環境和前提條件。因此,農業保險法定模式的選擇實質上是一個通過立法手段對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復雜利益關系進行綜合協調的過程。我們必須進行多重因素的考量,形成不同的類型。任何一種或幾種模式的選擇都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發展中的所有問題,這需要立法的不斷推進。
一、農業保險法定模式選擇的考量因素
縱觀中外農業保險法律制度變遷史,我們發現,農業保險法定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農業保險自身特點
農業保險具有風險的可保性差、交易費用高、產品的準公共物品屬性等鮮明特點,這些特點對農業保險模式的選擇會產生重要影響。農業風險的可保性差使保險組織與投保農戶在農業保險市場上難以自發成交,從而決定了農業保險不能全盤照搬一般商業保險的模式。由經營技術難度高、逆選擇與道德風險特別嚴重等多種因素引起的農業保險產品的交易費用過高,決定了農業保險法定模式的選擇應以是否有利于成本控制為一項重要標準,并以組織制度和運行制度的創新為基本原則之一。此外,農業保險產品的準公共物品屬性使政府對農業保險市場的干預成為必要,這決定了政府主導或支持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應是各國農業保險模式的理想選擇。
(二)宏觀社會經濟政策
一方面,宏觀社會福利政策對農業保險法定模式的選擇會產生重要影響。發達國家將農業保險作為農村社會福利政策的一部分,因而農業保險的政策性很強;發展中國家視農業保險為農業自然災害損失補償政策的一部分,故農業保險的政策性顯得相對較弱。另一方面,宏觀經濟政策對農業保險法定模式的選擇也會產生重要影響。這主要表現為經濟體制的影響、農業產業政策的影響和外貿政策的影響。如在外貿政策的影響方面,根據WTO規則,政府不可以依黃箱政策對農產品進行直接補貼,但可以依綠箱政策對農業保險實施補貼,并向農業生產者提供與產量無關的收入補貼以支持農業。現在,許多WTO成員國正在充分利用這一綠箱政策,在國內以立法形式建立或完善以財稅扶持為核心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通過這些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農業保險中的政府扶持作用凸顯。
(三)經濟發展水平
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體現為該國或該地區政府財政收人和國民人均收人狀況,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政府財政收人就越好,國民人均收入就越高,反之,則相反。由于農業保險具有準公共物品屬性,其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扶持,尤其是農業保險補貼支持,同時農戶也須采取“選擇性進人”的方式,即只有付費才能享受相應服務,而不同農業保險模式對政府支持能力和農戶付費能力及保障程度的要求有別,因而經濟發展水平特別是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影響農業保險法定模式的選擇。國際比較角度看,不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特別是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間經濟實力差距大,農業保險法定模式的選擇也就千差萬別。而在一國內部,亦可根據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同狀況,選擇多樣化的農業保險法定模式。我國東、中、西部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極不均衡,是此類混合式農業保險發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四)實踐經驗和教訓
在已制定實施農業保險法的國家和地區,農業保險法定模式的選擇既可能深受該國或該地區相關實踐經驗和教訓的影響,也可能受他國或他地區相關實踐經驗和教訓的一定影響。以加拿大為例,在1959年聯邦政府通過《聯邦農作物保險法》之前的20多年時間里,雖然該國沒有開辦農作物保險,但有一些與保險的功能相似的為因災受損的農場提供經濟補償的政策項目,這些政策項目在實施中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許多不足。這些源于國內的寶貴經驗和教訓,為
(五)經濟學理論
經濟學理論在一定時期內對國家經濟生活總是會表現出相應的杠桿指導作用,這點在農業保險法定模式的選擇中也不例外。相關的經濟學理論對農業保險法定模式的選擇起著直接或間接的指導作用。美國農業保險理論認為,要取得農作物保險的成功,此類保險必須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并掌握全面可靠的統計資料。受此觀點影響,美國政府對農業保險法定模式的選擇十分慎重,在1938年開辦農作物保險之前已對1900年一1938年的災害損失進行系統科學的分析,對擬采取的模式進行了可行性論證,1938年《聯邦農作物保險法》獲得通過后,該國政府就設立了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負責設計、維持和完善農作物保險制度。德國及其他一些西歐國家農經學界,從19世紀以來就一直認為農作物一切險是不能成立的。受該理論影響,西歐除少數國家(如法國、瑞典)外,迄今一般都不發展一切險農作物保險。
二、外國農業保險法定模式的具體選擇
受上述諸因素的影響,在世界范圍內,在立法上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的政策性模式、以市場為主導的商業性模式和合作性模式三大類。從保險體制和組織機構的角度來看,農業保險模式又大致可細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政府壟斷的模式
以前蘇聯、希臘、加拿大為代表。其主要特點是:政府對農業保險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保險組織形式是由政府出資設立國有保險公司或者集中統一的國家農業保險機構(在前蘇聯是國家保險局),對農業保險業務實行壟斷經營;保險責任范圍為多重險或一切險,保障水平較高;保險實施方式不一,希臘是強制保險,加拿大是自愿保險,前蘇聯和原東歐國家是強制保險與自愿保險相結合,但以強制保險為主。
(二)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私營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的模式
這一模式以美國為典型代表。其主要特點是:政府對農業保險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保險組織形式是由聯邦政府出資設立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負責農業保險的規則制訂、稽核監督并提供再保險,農業原保險業務則全部交由私營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或;保險責任范圍為農作物一切險,保障水平高;保險實施方式是自愿保險與強制保險相結合,但名義上以自愿保險為主,又可稱為準強制保險方式。
(三)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農業互助合作保險組織和私營商業保險公司混合經營的模式
這一模式有時也被稱為民辦公助模式,以德、法等西歐國家為代表。其主要特點是:政府對農業保險提供充分的政策優惠;政府沒有建立全國統一的農業保險組織體系,農業保險業務主要由農業互助合作保險組織和私營商業保險公司混合經營;保險責任范圍一般只涉及單一險和綜合險,不涉及一切險;保險實施方式是自愿保險。
(四)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民間非盈利團體經營的模式
這一模式也被稱為政府支持下的相互會社模式,以日本為典型代表。其主要特點是:政府對農業保險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中央政府的主要職責是為農業保險提供補貼和再保險支持,并對其進行監督和指導;經營農業保險業務的不是政府保險機構,也不是商業性保險公司,而是民間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保險相互會社—市盯村農業共濟組合;實行兩級再保險體制,即在縣級范圍內由都道府縣農業共濟組合聯合會為市盯村農業共濟組合提供分保,在全國范圍內由中央政府農業再保險特別會計(官方)和國家農業保險協會(非官方)為都道府縣農業共濟組合聯合會提供再保險;保險責任范圍為農作物一切險,保障水平高;保險實施方式是強制保險與自愿保險相結合,但以強制保險為主。
(五)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國家再保險公司為主經營的模式
巴西為該模式的代表。其主要特點是:政府對農業保險提供一定的財政支持;國家再保險公司是農業保險業務的主要經營者,兼營農業保險原保險和農業保險再保險業務;其他商業保險公司只經營農業保險原保險業務,并向國家再保險公司分保。
(六)政府和金融抓構等社會力量聯合主辦、半官方的政府控股公司經營的模式
菲律賓是這一模式的主要代表。其主要特點是:政府對農業保險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保險組織形式是由政府和金融機構聯合出資設立政府控股的保險公司,并由其負責農業保險業務的經營,各有關金融機構可為其人;保險險種少,涉及范圍小,保險責任范圍大多較為狹窄,保障水平較低;保險實施方式大多為強制保險,并且這種強制一般都與農業生產貸款相聯系。
(七)純商業化經營的模式
在世界農業保險發展史上,商業保險公司開展農業保險業務基本上是失敗的,但也有例外:一是西歐國家等多國商業保險公司承擔單一雹災風險獲得了成功;二是在嚴格限定承保條件的前提下,少數國家的純商業化經營也取得了成功,這以智利的國民保險集團和毛里求斯的糖業保險基金最為典型。其主要特點是:政府不對農業保險提供任何補貼;保險組織形式是商業保險公司,由其對農業保險業務進行市場化經營;商業保險公司對投保農戶(場)嚴格限定承保條件,并規定較高免賠比例;保險實施方式是自愿保險。
三、我國農業保險試點模式的分類與評價
像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我國農業保險迄今仍處于試點階段。這一時期的農業保險模式在類型選擇上雖變化不定,但總體上由單一性漸趨多樣化和特色化。鑒于諸具體試點模式所產生的功效不盡一致,其對我國今后農業保險法定模式的選擇均具這樣或那樣的借鑒意義。
(一)我國農業保險試點模式的分類
自20世紀80年代初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我國已試驗過多種農業保險模式,從時間序列和影響程度來看,以如下三種為主:
1.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商業化經營的模式。1994年之前,全國范圍內的農業保險是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家經營的。當時這家國有獨資保險公司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一方面是營利性的商業機構,主營商業保險業務;另一方面又行使著政策性保險公司的職能,兼營農業保險業務,農業保險的虧損最終由其他險種的盈利來彌補。 2.純商業化經營的模式。1994年起的隨后十年時間里,隨著《公司法》的實施和國家經濟體制的轉型,農業保險的高風險、高賠付與農民支付能力有限卻希望得到高保障水平的保險服務的矛盾,以及農業保險的非贏利性特點與保險公司的營利性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從而導致國內農業保險市場的全面萎縮。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經辦的農業保險,雖然在公司內劃人政策性保險的范疇,但實際上是一種既無國家強制性又未享受財政補貼的純商業性保險。
3.政策性和商業性相結合、內資和外資相結合的模式。為改變農業保險的頹勢,在中國保監會的設計和推動下,2004年10月起我國在若干省市開始了以商業保險公司與地方政府簽訂協議代辦、設立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經營、設立農業相互保險公司經營、設立由地方財政兜底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經營、繼續引進像法國安盟保險等具有農業險經營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的外資或合資保險公司經營等五種模式為主體的新一輪農業保險試點。
(二)我國現行農業保險試點模式的利弊分析
我國現行農業保險試點模式利弊兼有。政府主辦并經營的發展模式的優點最能體現出農業保險的政策性,缺陷是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的內部治理機制難以科學構建,總體運行成本偏高,容易造成政府失靈。商業保險公司為政府代辦及商業保險公司與政府聯辦的發展模式的優點是使政府服務與經濟補償兩大優勢有機結合,缺陷是容易導致商業保險公司與地方政府間權義不分,兩者爭搶利益但互推責任,最終損害投保農戶的合法權益。合作保險的發展模式雖然在理論上具有經營機制靈活、大幅降低道德風險等優點,但存在著組織基礎差、政策背景不成熟、風險過于集中難以應付巨災等缺陷;在純商業化經營的條件下,雖然商業性保險公司具有明晰的產權、科學的內部管理制度及大量的技術和管理人才,經營機制也較為靈活,但由于缺乏財稅和再保險的有力支持,該模式極易造成保險風險過大,市場失靈。外資模式的推行顯然有利于保證國內農業保險市場的適度開放性,有利于引進域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經營技術等,但“如果讓外資或合資商業保險公司作為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經營主體,這既不現實也不可能”。總之,上述諸種模式或公平性缺乏,或效率性不夠,故其中任一單一模式都不宜在全國范圍內普遍推廣。
四、我國農業保險法定模式的選擇路徑—以公平與效率為視免
筆者認為,為解決農業保險中出現的“三難”問題,我國應按照公平和效率兼顧的改革取向,對由保監會設計和推動的五種農業保險模式予以改革和完善,通過專門的農業保險立法,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導下的“多層次體系、多渠道支持、多主體經營、多地區共同發展”的符合我國國情的農業保險混合發展新模式。
(一)政府主導
我國農業保險總的來說應為政策性保險,依公平原則的要求,政府在農業保險制度變遷和農業保險產品供給中應發揮主導作用。即,政府應對政策性經營的農業保險提供統一的制度框架,各級政府和各種允許的經營組織應在這個框架內經營農業保險原保險和再保險業務,政府則對規定的農業保險產品給予較大的財政支持及其他方面支持。實踐表明,我國農業保險發展順利的時期,也是政府的積極參與期。
(二)多層次體系
依地域范圍,我國應分層次建立全國性與區域性的農業保險制度,分別開發相應的農業保險險種,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體系應循序漸進,逐步擴大,從而形成中央和地方相結合的農業保險制度體系;依業務性質,應建立政策性與商業性相結合的農業保險制度體系;依業務范圍,應建立傳統的種養兩業保險與現代的“以險養險”相結合的農業保險制度體系;依資本來源,應建立官資與民資相結合、內資與外資相結合的農業保險制度體系;依實施方式,應建立強制保險與自愿保險相結合但以強制保險為主的農業保險制度體系;依業務承保方式,應建立原保險與再保險相結合的農業保險制度體系,原保險與再保險又可分別自成獨立的多層次制度體系。
(三)多渠道支持
政府可借鑒國內外農業保險的先進做法,通過制度供給,對農戶予以保費補貼和農業生產優惠貸款,對保險組織予以經營管理費用補貼、稅收優惠、利率優惠、再保險,對農業巨災保險基金予以補貼,對農業保險理論研究的組織,予以相關教育培訓服務和信息服務費用的支出補貼等等,通過各種方式對農業保險予以支持。市場可以通過企業章程和企業內部業務規則的制定、農業保險和再保險共同體的組建等方式對農業保險進行支持。社會中間組織可以通過行業自治規則的制定、集體談判機制的構建等方式對農業保險進行支持。社會公眾則可以通過農產品消費稅的繳納、農業巨災風險證券和農業保險彩票的認購等多種方式來支持農業保險的發展。其中,政府的支持最為關鍵。
(四)多主體經營
因不同的農業保險條件要求不同的農業保險組織形式相匹配,而不同的農業保險組織形式又各有其利弊,故農業保險一般應實行多主體經營。但我國學界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國內農業保險到底由哪些主體經營眾說紛紜,主要有“政府經營論”、“互助合作經營論”、“商業保險公司經營論”、“多主體經營論”等觀點,迄今尚未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見。保監會第三輪混合模式試點所確定的諸經營主體也有相互重疊和疏漏之處。鑒此,筆者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主張應在政府的推動下建立一個由一般商業保險公司、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包括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商業性農業保險公司和互助合作性農業保險公司)、農業保險合作社、聯合共保體、外資保險公司、專業性農業再保險公司等構成的,但以商業保險公司為主經營農業保險的多元化農業保險經營組織體系。之所以主張以商業保險公司為主經營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一是因為該經營模式具有獨特而顯著的效率優勢,二是因為該經營模式的缺陷也可以通過制度創新予以矯正或將其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關鍵詞:農業政策性金融;現代農業;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161(2010)05-0017-04
一、問題的提出
表1是吉林省2000-2009年農業經濟指標時間數列。
從表1可以看出,吉林省第一產業增加值、糧食總產量、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民人均居住面積等主要指標正穩步攀升,第一產業比重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等主要指標正在穩步下降并趨于合理。數據表明吉林省農業正處于穩步發展過程中。
利用Excel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相關分析,第一產業增加值與糧食總產量的相關系數為0.7484,農民人均純收入與糧食總產量的相關系數為0.7436,可見,糧食總產量對吉林省第一產業增加值、吉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都有比較大的影響。
但是,吉林省第一產業發展并不穩定。從圖1可以看出,最近三年,第一產業增加值趨勢曲線的斜率呈下降趨勢,表明第一產業對吉林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呈下降狀態。
圖2為吉林省糧食總產量趨勢曲線。從中可以看出吉林省糧食總產量增長速度趨緩(其中,2007年和2009年災害的影響糧食總產量的波動幅度比較大,可以剔除),表明提升傳統農業的貢獻率已經很困難。圖3為吉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趨勢曲線。從2004年開始,吉林省減免農業稅,同時對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如果剔除農業稅和直接補貼(人均近800元),吉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呈滯漲狀態。表明單純依靠傳統農業提高農民收入已經十分困難。
從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單純依靠發展傳統農業,提高農業貢獻率,提高農民的收入,已經十分困難。只有發展現代農業,才能提高農業貢獻率,才能提高農民的收入。
二、發展現代農業必須依靠農業政策性金融的支持
(一)發展現代農業必須依靠農發行的金融支持
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保護。目前我國的農業保護政策主要以“四項直接補貼”為主,即使是用于“六小工程”建設投入、中小學教育投入、農村醫療體系投入也是直接減輕農民負擔,相當于對農民的直接補貼。
對農民進行直接補貼,相當于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促使供給曲線向右下方平移。在不存在國際貿易的情況下,直接補貼政策效應如圖4所示。D是需求曲線,s是供給曲線。不存在政府直接補貼時,均衡點是A(Q1,P1)。政府實行直接補貼后,均衡點為N(Q2,P2)。發生直接補貼之后,生產者收益凈增加的幅度為矩形MNQ2Q1面積與矩形P1P2MA面積之差,多半都是負值。
存在國際貿易的情況下,直接補貼政策效應如圖5所示。Es是出口供給曲線,A、B、c、D分別代表所在區域的多邊形面積。政府實行直接補貼后,生產者收益凈增加的幅度為A+B+C,政府承擔的補貼支出為A+B+c+D,國家經濟利益凈損失是D。
因此,用財政直接補貼提高農民的收入,最后必將造成巨大的財政赤字。對農民實行直接補貼,近期來看,直接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但是,從長遠來看,即不符合WTO相關規則,也不符合農業保護國際慣例,更不適合我國的國情。
對現代農業實施支持與保護,政府應該以改善農業生產稟賦素質為重點。吉林省農業生產稟賦素質較差,改善農業生產稟賦素質必須依靠農業政策性金融。只有依靠農發行的政策性金融行為的引導,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研、病蟲害防治、培訓服務、推廣和咨詢服務、檢驗服務、農產品市場促銷服務等方面加大政府的轉移支付力度,才能改善農業生產的稟賦素質。
(二)發展現代農業必須依靠農業政策性保險的金融支持
糧食種植屬于第一產業,糧食加工屬于第二產業,農產品流通屬于第三產業,由于種植、購、銷、調、存、加工等環節脫節,農村經常出現“種糧難、買糧難、儲糧難、賣糧難”現象,農業的快速增長并沒有促進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只有發展現代農業,實施農業產業化,將農產品產業鏈上的種植、購、銷、調、存、加工等環節有機地聯系起來,用工業化的思維來解決農業問題,才能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才能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發展現代農業也加劇了農業風險。種植環節不但要承受自然災害的風險,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農民還要承受來自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風險,主要是價格波動風險,單靠國家糧食價格政策很難控制價格波動風險。農產品流通,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糧食安全,農產品流通使農業具有了公共物品性,因此,需要政策性金融支持,尤其需要農業政策性保險的支持與保護。圖6為實施農業政策性保險之后農民收入變動分析。
農業政策性保險,實質上是通過政府的轉移支付職能,在農戶遭受巨災產量下降或豐產年度糧食市場價格下降農戶收入銳減的情況下給予農戶一定的補償,使農民的收入曲線(包括農產品銷售收入和政策性保險補貼收入)沿QP=P1Q1移動,補償金額為矩形BCQ3Q2,矩形BCQ3Q2的面積等于矩形OPlAQl面積與矩形OP2BQ2面積之差。
因為價格基數和產量基數不一樣,農業政策性保險補償并不一定能完全彌補農戶的收入差額,但是,至少使農戶避免了“谷賤傷農”問題,同時,通過政府的干預手段調整了農產品的需求彈性系數(EAC>ED)。
目前,我國實行的農業政策性保險是“由商業保險機構實施、政府給予一定的保費補償、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分攤部分保費、農戶承擔一小部分保費”的保險模式,商業保險機構確定的無差別收益曲線通常QP≤P1Q1,收益曲線略微下傾,真正發生巨災或價格波動時,農戶得到的補償往往過小。由商業保險機構開展的農業政策性保險并沒有真正彌補農戶的收益損失。
三、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對策
(一)現代農業發展階段的農業支持目標選擇
農業支持與保護是世界大多數國家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實施宏觀調控、確保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政策措施。在WTO框架下,我國應加大“綠箱政策”的保護力度,確立制度化的農業投入體系,建立農業保險制度,進行農產品貿易控制,建立健全農業保護的中介和載體,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現代農業發展階段的農業支持目標是:
1.保障農產品供給
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不斷增長的人口規模對糧食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不斷增加。同時,受耕地資源減少、淡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等不利因素影響,加上市場機制作用下非農產業對農業資源的吸納,糧食增長空間十分有限,供求缺口將會存
在。因此,保障糧食安全將是中國未來一個時期始終堅持的首要目標。
2.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尤其是增加來自農業的收入
建國以來的大部分時期,中國農民收入增長速度和絕對水平均低于城鎮居民。農民收入的低水平,尤其是家庭經營收入低下,首先影響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和投資農業生產的能力,進而影響農產品有效供給目標的實現。因此,必須將增加農民收入,縮小農業生產者同其他社會行業的收入差距納入中國未來一個時期現代農業支持政策的目標體系。
3.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中國農業生態環境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水土流失、農業用水資源匱乏、土地鹽堿化和農田污染等。這些問題導致農業資源總量的減少和質量下降,自然災難頻繁發生,農業生物多樣性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農產品質量下降,人們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因此,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必須將其納入政策目標體系,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由于自然資源稟賦、經濟發展階段、政治經濟體制的差異,中國的現代農業支持政策目標及工具的選擇必須體現自身的特色。“以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為主、以財政補貼為輔”的農業保護政策更適合我國的國情。
(二)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對策
1.強化“政府與農發行的合作機制”
農發行作為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以貫徹、配合政府農業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為宗旨,是政府在市場上的延伸。因此,農發行與政府的合作,能夠促進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增強地方政府調控經濟發展的能力。截至2009年底,農發行相繼與各級政府簽定了《農業政策性金融合作協議》30余項,協議金額近3000億元。目前,農發行與政府的合作主要按照“政府協調、銀行融資、企業承貸”的模式進行。為了進一步完善政府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機制,應該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1)政策方面
一是確立銀政合作法規,可以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制定銀政合作的基本法規政策,規范銀政合作機制,為農業政策性銀行開展銀政合作確定政策法規依據。
二是解決農發行的信貸投放風險保障問題。農業信貸投放額度大、期限長、風險高等特點,客觀上要求信貸風險保障要優先于其他信貸投放,因此,在銀政合作中必須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形成一定的信貸保障措施,包括必要的財政補貼措施和優惠的稅收政策。
三是宏觀調控問題。在銀政合作中,政府要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外部環境,為競爭可能導致的金融危機實施必要的金融控制,通過宏觀調控有效地引導銀政合作健康發展。
(2)外部環境
一是建立有效協調機制。各級政府要積極協調財政、農業、糧食、水利、法律等多個部門的關系,形成支農合力,為農發行開展銀政合作創造寬松的外部環境,建立支持、服務、合作一體的共生關系,實現共贏。
二是健全政府信用管理體系。加強政府信用建設,依法加大對不講信用、破壞信用行為的懲罰力度,地方政府應積極支持和協助農發行打擊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
三是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發展規模大、信譽好的擔保機構。可以采取政府出資為主、社會籌資為輔的方式,創造條件形成風險管理能力強、運營規范、內控制度完善的擔保機構,為農業政策性貸款提供有效保障。
四是加大對農發行的政策扶持力度。各級政府要努力提高各類財政補貼資金到位率,妥善處理糧棉掛賬,增強農發行經營活力。引導和扶持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經營管理機制,培育誠信理念,提高企業守信意識,為銀政合作提供優質的客戶群體。
(3)合作模式
以政府信用為依托共建投融資平臺,發揮農發行融資優勢和政府的組織優勢,促進銀政合作業務的健康發展。在合作框架內,政府根據宏觀調控目的確定支農項目并向農發行推薦項目,農發行根據項目性質、信貸風險保障措施等條件設置貸款類型、確定貸款期限,自主放貸,逐步建立“政府推薦、政策保障、銀行融資、企業承貸”的合作模式。
(4)全面支持農產品產業鏈上的各個經濟組織
農產品產業鏈上的各個經濟組織包括:農戶、農民合作組織、優勢農產品產業基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流通企業。
農戶、農民合作組織、優勢農產品產業基地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但是,農業生產的弱質性和商業金融的經濟性,致使商業金融明顯偏離農業生產環節。政府應該制定特殊政策,激勵農發行將支農資金向農戶、農民合作組織、優勢農產品產業基地傾斜。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產品流通企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農發行號稱“糧棉油”收購銀行,似乎使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產品流通企業能夠得到資金滿足,其實并不竟然。農發行信貸門檻過高、資金數額小、期限短,并且專款專用,很難滿足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產品流通企業的資金需求。農發行應該降低信貸門檻,開發更多期限靈活、形式多樣的金融產品以滿足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產品流通企業的資金需求。
(5)降低財政直接補貼,將更多的補貼資金通過農發行的支農機制發放
對農民實行直接補貼,直接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屬于典型的“明補”。“明補”資金效率低下,大部分補貼資金充當了農戶的收入,而不是充當資本。將“明補”轉變成“暗補”,通過農發行發放,更能發揮金融的杠桿作用。
2.建立健全農業政策性保險制度
近年來,各國都在通過農業政策性保險的方式對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實施保護和支持,既有災害補償,也有價格保護。我國目前側重于災害補償。
(1)建立健全農業政策性保險法律體系
從國外發展現代農業的經驗看,完善的農業政策性保險法律體系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中國仍沒有一部完整的農業保險法律法規。對此,建議國家盡快建立一部專門的農業保險法律,對農業保險的組織體系、經營范圍、經營管理、賠付標準等方面作出明確的規定。只有在立法的建立的前提下,政策的實施才會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這也是農業保險幾十年來沒有完善壯大的根本原因。
(2)建立完善的農業政策性保險體系
一是由政府組織建立農業政策性保險公司,成立農業保險專用基金,設立獨立的機構運作農業保險專用基金,并接受政府及司法的監管。
二是實行“走出去”的戰略,積極尋求與國外成熟的的保險公司合作,一方面學習國外成熟的經營管理理念,一方面最大程度的分散經營風險。
(3)中央加大專項財政補貼
“由商業保險機構實施、政府給予一定的保費補償、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分攤部分保費、農戶承擔一小部分保費”的保險模式,對地方政府的財政提出了挑戰,導致地方政府不愿意落實農業保險相關政策。中央應該加大對地方政府的農業保險的專項財政補貼,一可以減少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二可以使相關政策順利落實。同時中央應該加大其他相關惠農政策的財政支持,加強農業保險同其他惠農政策之間的配合,完善農業的風險保障體系。
(4)擴大保險補償范圍
近年來,各國都在通過農業政策性保險的方式對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實施保護和支持,既有災害補償,也有價格保護。我國目前側重于災害補償。
應該擴大保險補償范圍,整個產業鏈上各個經濟組織所面臨的價格風險都應該納入保險補償范圍。
基金項目:本論文是吉林省科技發展規劃項目“吉林省新農村金融制度環境優化研究(吉科合字20070618)”的階段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高峰,王學鎮,羊文輝農業投入品補貼政策的理論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4,(08).
[3]何廣文對農村政策金融改革的理性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04,(03)
[4]賈萬軍,王寒菊,百信農民資金瓦助社金融運作效率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8,(09)
[5]丁卜人,關于保障現代農業投入情況的調研報告[J]無錫人大提案,2010,(04),
[6]王懷勇,發展現代農業的法治保障[J]法學論壇,2009,(06)
[7]劉志澄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保障糧食和食物安全[EB/OL],WWW,SFNCC,ORG CN.
目前,世界上大約有四十多國家舉辦農業保險,這些國家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社會制度各異,其舉辦農業保險的社會背景與政策目標也不相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農業保險制度模式。國外農業保險制度模式主要有以美國、加拿大等國為代表的政府主導型模式、以日本等國為代表的政府支持型相互保險模式、以西歐國家為代表的民辦公助模式以及以亞洲部分發展中國家為代表的政府重點選擇性扶植模式等4種。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一輪農業保險試點,由于國情不同,我國建立農業保險制度不能簡單照搬國外的某一模式,而要借鑒國外經驗的同時,結合我國實際,積極推進農業保險制度創新,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農業保險制度模式。
一、國外農業保險制度的主要模式
1.美國、加拿大等國的政府主導型模式
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政經營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提供統一的制度框架,各級政府和各種允許的經營組織要在這個框架中經營農業保險和再保險業務.同時政府對規定的農業保險產品給予財政支持。以國家專門保險機構經營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為主,有完善的農業保險法律、法規,并依法由隸屬于農業部的官方農作物保險公司提供農作物一切險及再保險;同時鼓勵私營保險公司、聯合股份保險公司及保險互助會等參與農作物保險計劃,并依法對他們承保或的農作物一切險和再保險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費補貼和經營管理費用補貼。農民僅支付投保險種的純保費的一部分,其余部分由政府補貼。
2.日本等國的政府支持型相互保險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以日本為代表,其特點是,政府不直接經營農業保險業務,但通過立法給予經濟上、行政上的支持;經營的組織形式不是一般的商業性財產保險公司,而是不以贏利為目的的保險相互社。這種模式的政策性很強,主要表現在,一是國家通過立法對主要的關系國計民生和對農民收入影響較大的農作物以及飼養動物實行法定保險。二是通過立法明確政府在農業保險發展中的作用。例如,政府對農業保險進行監督和指導;為農業保險提供再保險支持;提供財政補貼及稅收優惠等。
3.西歐國家的民辦公助模式
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沒有全國統一的農業保險制度和體系,農業保險主要由私營保險公司、保險相互會社或保險合作社經營,但政府立法對經營農業保險的保險人與投保人予以經濟、行政支持,包括經營費用補貼、保費補貼以及金融優惠政策等。投保以自愿為主,因而投保率普遍較低。近年來,為了加大對農業的保護力度,充分利用wTo框架下的“綠箱政策”,一些西歐國家也轉而建立類似美國的農業保險制度模式。
4.亞洲發展中國家政府選擇性重點扶植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以亞洲部:9-發展中國家為代表,發展中國家發展農業保險的特點大致如下:一是大多數國家的農業保險主要由政府專門農業保險機構或國家保險公司提供。二是保險險種少、保障程度低、保障范圍小,主要承保農作物,而且農作物也只選擇本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而很少承保畜禽等飼養動物,其目的就是確保糧、棉生產的穩定。三是參加農業保險都是強制性的,并且這種強制一般與農業生產的貸款相聯系。
二、建立我國農業保險制度的約束因素
1.我國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差
我國是擁有近八億農民的農業大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我國又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我國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額年均達1747億元,占GDP的比重平均超過3,農業的成災面積占播種面積和受災面積的比例分別超過20%和50;近年來自然災害損失更是呈上升趨勢,2005年我國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042.1億元。。在自然災害損失中農業最為嚴重、最為廣泛。據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2002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中國農業的發展成本比世界農業平均發展成本高5個百分點,其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國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高和強度大造成的。與世界平均水平比,我國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高18個百分點,自然保護成本高27個百分點,生態恢成本高36個百分點。我國生態環境的先天脆弱性使農業保險面臨著更高的風險,商業性保險公司不愿涉足。因此,必須建立由政府主導或政府支持的農業保險制度。
2.我國農業保險發展水平低
這是建立我國農業保險制度的現實基礎。我國農業保險一直處于低水平的發展階段,特別是自1993以后,在整個保險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農業保險卻呈漸趨萎縮的態勢。雖然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受到高度重視。2004年后,相繼批準設立了上海安信農業保險公司、吉林安華農業保險公司、黑龍江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等國內不同經營模式的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以及在農業保險方面有豐富經驗的法國安盟保險公司成都分公司。但是,2006年全國總保費收入5641.4億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509.4億元,同比僅增長22.6%。而2006年全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僅8.5億元,同比僅增長16.2,比整個財產險保費增長速度還低6個百分點;農業保費收入僅占總保費的收入的1‰多,不到財產險保費的1。農業保險制度模式的建立必須與我國農業保險發展水平相適應。
3.建立我國農業保險制度的其它約束因素
(1)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正處于工業化中期,人均GDP僅1000多美元,處于工業反哺農業的初期,國家的財力非常有限,不可能像發達國家那樣拿出很多資金來支持農業保險,國家對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必然處于較低水平,因此只能選擇重點扶持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農作物保險項目。
(2)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性很大,農業的產業化、區域化、現代化發展很不平衡,既有發展水平較高的農業企業集團,又有農業商品化率僅在30左右的戶均耕地面積只有幾畝的數億農戶,對農業保險的需求差異很大。這就決定了我國農業保險制度模式不能搞“一刀切”,而應根據各地區自身的風險特點、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及其財政能力等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經營模式。
(3)農戶的信用觀念淡薄,違規成本低廉。我國農業保險中的逆選擇與道德風險特別嚴重,據統計,我國農作物保險中道德風險給保險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占保險賠款的20%,在牲畜保險中的騙賠現象更為嚴重。
因此,我國建立農業保險制度不能簡單照搬國外的某一模式,而要借鑒國外經驗的同時,依據本國國情,建立與我國農業經濟現狀和農業保險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業保險制度模式。同時,農業保險制度的設計必須從長計議,充分考慮各種制度模式之間的銜接,以便于將來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消除制度變遷的成本。
三、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農業保險制度模式
目前,我國正處于新一輪農業保險試點階段,從國內外的農業保險實踐來看,我國農業保險要健康發展,必須進行農業保險制度創新,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目前情況下,我國應建立政府主導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與政府支持下的相互制農業保險相結合的制度模式。
1.政府主導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模式
政府主導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就是政府對農業保險經營提供統一的制度框架,各種允許的經營組織要在這個框架中經營農業保險及再保險業務,同時政府對規定的農業保險產品給予經濟、行政支持。參照美國發展農業保險的經驗,并結合我國實際、特別是農村經濟比較落后的現實,我國政府主導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應具有以下特點:
(1)設立農業保險管理專門機構,統籌全國農業保險的開展,協調各有關部門的關系。其主要職能是,負責設計和改進全國農業保險制度;設計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具體險種;對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進行統一規劃,研究制定具體政策;審查和監督參與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的各經營主體,并根據各經營主體的農業保險的業務量對其提供經營管理費用補貼。
(2)設定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實施范圍。由于國家財政實力有限,只能對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主要農作物和畜禽保險采用政策性經營,予以重點扶持;其他保險項目實行商業性經營。政府對經營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提供經濟支持,主要是給予適度的保費補貼和經營管理費補貼,同時給予財政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和優惠政策,如免除其營業稅和所得稅,提供各種形式的優惠貸款等。
(3)實行強制保險和自愿保險相結合。政府對少數關系國計民生的農作物和畜禽實行強制保險,以保證承保面和參與率。其他保險項目實行自愿保險。但要處理好強制與自愿的關系,避免產生抵觸情緒。
(4)建立政府支持的再保險機制。針對某些特殊的巨災風險如洪災、颶風等,建立由政府管理的巨災基金,逐步完善中央、地方財政支持的農業再保險體系,保證農業保險的持續穩定經營。
(5)政府給予行政支持與協助。我國農業生產以小規模個體農戶分散經營為主,農村地區交通不便,通訊落后,因此農業保險的展業、承保、核保、防災、查勘、定損、理賠等成本高、難度大,需要各級政府給予支持和協助。
由于農業保險業務的“高風險、高成本、高賠付”,商業性保險公司往往不愿涉足其間,因而這種模式可以有效解決農業保險供給不足的問題;由于有政府的保費補貼及其他優惠政策,農民的投保積極性也能得到很大提高,從而可以有效拉動農業保險的需求。但這種模式也可能帶來政府過度干預,其財政補貼也可能導致效率損失。
2.政府支持下的農業相互保險制度模式
相互制保險是合作制保險的高級形式,保險人和被保險人的利益高度一致,因而能更好地降低運行成本、優化資源配置、維護投保人的根本利益。借鑒國外相互保險的經驗,我國建立農業相互制保險的思路可以為:
(1)設立全國性的農業相互保險公司。由一定數量的農業龍頭企業(初始會員)認購公司經營所必需的部分初始基金,同時通過發行公司債券的方式籌集另一部分資金。公司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全體會員大會,由會員大會選舉公司董事,組成董事會,處理日常事務。初始會員應賦予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更大的表決權和被選舉權,以鼓勵投資者設立相互保險公司。
(2)建立多級農業相互保險公司組織體系。在總公司之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分公司,縣市設立支公司,鄉鎮設立營業處。由總公司負責制定公司的經營方針政策以及各項規章制度,總公司主要負責各分公司的協調與管理,為各分公司提供再保險業務;各分公司根據本地區農業及農業保險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管理規定及實施細則,獨立開展各項農業保險業務。
(3)擴大農業保險經營范圍。公司除經營傳統的種植業保險、養殖業保險等險種外,同時也經營與農業生產資料、農用設備設施、農產品儲藏與運輸、農產品加工與銷售等活動相關的其他財產保險,以及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雇主責任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擴展農業保險覆蓋面,從而起到“以險養險”的功效,增強公司經營的穩定性。
(4)建立有效的多層次農業風險分散機制。一是在農業相互保險公司內部建立分級再保險制度。即基層相互保險公司向上一級公司分保。二是在目前市場條件下,由作為國家再保險公司的中國再保險集團采用事故超賠或賠付率超賠的方式,向相互保險公司提供再保險安排。三是建立中央、地方財政支持的農業再保險體系,為農業相互保險公司提供再保險支持,保證相互保險公司的經營穩定。
(5)政府應在法律、經濟、行政上對相互保險公司給予支持。一是明確相互保險公司的法律地位,鼓勵相互保險制的實施。二是政府要在財政、金融、稅收上給予優惠政策和必要的支持,如減免稅賦,提供貼息或低息貸款等。三是組織鄉、村干部學習保險基本知識,再由鄉、村干部向農戶宣傳,使農戶自覺自愿參加保險等。
論文關鍵詞:農村公共產品投融資制度金融機構
論文摘要:在我國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農村金融產生了越來越強烈的需求。然而,我國現階段農村的金融現狀卻不能有效滿足農村金融的需要。本文立足于這個現實,分析農村金融供給與需求現狀,和中國農村目前發展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前人的基礎上探索更深層次的問題及成因,并對我國農村的金融體制改革和發展的出路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一直以來,以“農業、農民、農村”為代表的“三農”問題是困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和現實的問題。當前,農村經濟社會條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缺乏有效的農村融資金融產品已成為制約農村發展的瓶頸,急需構建相應的新型農村金融產品供給體系。但從我國農村發展的現狀來看,資金的投入是重點。于是,建立健全適合我國農村、農業和農民發展需要的農村金融體系,確保資金有效地使用與投放,保證公共產品的供給,便成為了中國農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國農村金融體系和公共產品的投融資制度,建立有效的多元化農村資金分配與公共產品投融資渠道體系才是解決目前農村金融需求的核心和關鍵。
1我國農村金融的現狀與問題
1.1中央和地方政府財政投入不足
根據公共財政理論,對于農村準公共產品的提供,市場機制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農村公共產品的基礎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政府仍然應發揮主導的作用。據統計資料,建國以后至2005年,除個別年份外,我國政府的財政支農資金絕對額是增長的,特別是1992年以后,政府財政對農業投資每年以百億元的規模上升。1990—1994年保持在9%~10%,l995—1997年下降至8%左右,1998年以來盡管國家把國債投入的30%用于了農業和農村,但財政農業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仍呈下降趨勢。2000-2003年繼續下降至7%左右。財政投入不足10%的水平與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極不相稱。
l-2政府支農資金投入結構不合理
從農業投資內部而言,我國農業投資主要由農業基本建設支出、農業科技三項費用、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和農村水利氣象等部門的事業費及其他費用這幾部分構成。據統計資料,我國政府農業投資的使用方向特征十分明顯,即農業投資中的主體部分投向了農業事業費、支援農業生產支出和農業基本建設,這幾項所占比重超過了按這一口徑計算的90%,投向農業科技(農業科技三項費用只是農業科研投資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和其他方面的項目很少。農業基本建設中,主要投向了大中型水利建設。例如,2005年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的支出為2450.3億元,其中支援農業生產和各項事業費占73.1%,基本建設占20.9%,科技三項費用占0.8%,其他占5.1%。而不同的投資方向對農業增長與發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3區域差別大,西部地區資金支農力度低
從區域來看,由于歷史以及當前的經濟發展程度等原因的影響,比較而言,西部及中部地區對農業投資的力度相對薄弱,資金運作的效率總體上也低于東部地區。據統計資料,除人均財政直接對農業項目支出外,其他指標同東部相比,西部都有一定的差距,其中人均存款余額、貸款余額、當年凈增存款額、當年凈增貸款額、農業貸款余額、外商對農業的實際投資額差距都在50%以上。
1-4金融支持不夠
從目前來看,我國農村公共產品投融資發展進程中,普遍存在以下三大問題:(1)農村正規金融供給增長不足。目前,農村金融體系主要由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郵政儲蓄和農業發展銀行構成,但從發揮的作用看,這四家機構在農村的作用并不明顯。中國農業銀行是國有商業銀行,由于贏利動機的存在,實施“有所為有所不為”戰略一放棄農村,進軍城市;郵政儲蓄僅是一個儲蓄銀行沒有貸款業務,功能過于單一;農業發展銀行作為我國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已演變為“收購銀行”,只負責糧棉油收購資金的管理,局限于單一的國有糧棉油流通環節的信貸服務,而急需政策大力扶持的農業開發、農業技術進步及農村基礎設施等“公共物品”卻得不到足夠的政策性金融支持,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金融主體地位不突出。于是,實際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重任只能落在了農村信用社的肩上。然而在實際運作中,農村信用社過分看重業績增長,以追求贏利為主要目標,偏離了為社員服務的主要原則,難以達到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目的。(2)農村信貸需求滿足度不高,民間借貸現象突出。我國農村金融體系存在嚴重缺陷,已滯后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空洞”,民間借貸應運而生。雖然目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表現卻異常活躍;雖然屢遭政府取締或禁止,卻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3)農村金融產品單調,融資渠道狹窄。以重慶市為例,農村可選擇的金融產品僅有存款、貸款、保險等,且基本上是城市金融產品的簡單移植。采取的可融資方式主要限于間接融資,尤其是短期、小額貸款,且涉農貸款多為1年期以下,按農戶養殖的生產周期,年均利潤40%~50%計算,若貸款1000元1年后到期還本利,農戶無法實現簡單再生產,更不能進一步滾動發展,再加上額度偏低,不能有效滿足農村市場發展需要;農村企業債券尚處于空白狀態,重慶27家上市公司中僅2家間接涉農。
2農村金融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2.1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資本形成能力不足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資本形成能力不足,客觀上阻礙了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投融資。農村自然條件相對較差,基礎落后,在中西部貧困地區,農業仍處于靠天吃飯的境地,抗風險能力弱。農村二三產業不發達,區域經濟布局不合理。農業生產需用的固定資產多,生產周期長,資金周轉慢,技術進步滯后,特別是我國政府長期以來實行了對農副產品低價收購的政策,更使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有日益擴大的趨勢,導致農業比較效益低下,因而投資農村往往得不到平均利潤;農業投資經營規模在現有的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制度下上不去,不易取得規模報酬。由于農業生產“投入多,產出少,經濟效益低”的特點非常明顯,不僅難以吸引非農業部門資金,就是農業部門自身即便產生了利潤也不大可能轉入農業進行再投資。
2.2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責任劃分上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在我國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過程中,一些本來應該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卻通過政府的行政權威轉移事權交由下級政府,造成基層政府事權大于財權。而基層政府財力不斷萎縮,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統計,2000年,全國財政收入1.34萬億元,其中中央占51%,省級占10%,地(市)級占17%,而有著2千多個縣級財政、4萬多個鄉級財政的兩級財政收入共計僅占22%,這種財權與事權的不對稱就從客觀上限制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
2.3投資環境不理想,缺乏對資金的吸引力
由于我國農村公共產品所具有的非競爭性或非排他性的特征決定了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具有外部性和社會性,基于資金的趨利性原則,除了國家及地方政府為協調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為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提供公共財政資金外,其他的農村金融機構、企業和國外的金融機構都不愿意投資于農村公共產品。
3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改革農村金融體系制度的對策建議
3,1加大財政支農的力度
應逐步加大財政支農的投入力度,并且逐步調整財政支農投入份額及其遞增比例,主要是農村基本建設投入占計劃內基本建設投入總額的比例、支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農業科技三項費占科技三項費的比例等,確保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同時還要適應WTO規則,建立和完善新形勢下的政府扶持農業政策。改變傳統的以高關稅和價格支持為主的直接式農業扶持保護政策,向通過“綠箱”政策進行的間接式農業扶持保護政策轉變,加大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投入,增加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減少農村農民增收的私人成本。
3-2明晰公共財政的投資范圍與力度
明晰公共財政的投資范圍和力度,糾正中央和地方對農村公共產品投融資的范圍與結構偏差,抑制地方投資規模盲目擴張。根據地方農村公共產品的特性,對政府投資領域逐步進行分類界定,明確政府投資主要集中在非競爭性的投資領域,對有收費機制、收益穩定的公共產品投資項目(如供水等),完全交給社會投資者投資;對一些有收益機制但效益難以做到投資收益平衡的設施項目,政府通過適當的補貼等政策,鼓勵社會資金規范、有序地投入。一般認為,凡是能夠通過市場調節的領域,由市場根據等價交換原則來實現。如農業生產中農民使用的農機具、農藥、化肥、薄膜等流動資金的投資適宜由農民來承擔。因為這些投資所形成的效益分割,成本與效益對比關系比較明顯。
3-3完善農村金融公共產品供給支持體系
目前亟待需要解決的是拓展農業發展銀行信貸支農業務的范圍。通過拓展農業發展銀行信貸支農業務的范圍,實現農業發展銀行對農村政策性貸款的指導和統一管理,以確保農業發展銀行發揮支農的主導作用,增加農村農民收入,為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提供資金支持。其次,構造分工明確、相互配合、運轉良好的農村公共產品金融支持體系,逐步建立以農業發展銀行為主導,農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國農業銀行為兩翼,國家開發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等機構為有效補充的穩定的活躍的農村金融信貸體系。
此外,建立農村信用擔保及保險體系,為供需結合創造條件。盡快組建成立農產品、農業貸款擔保中心等信用擔保體系,解決當前貸款缺乏抵押擔保的現狀;授予更多的保險機構參與農村保險市場,通過獎勵、補貼、政策優惠等,推動保險機構開展農業保險、農村信貸保險等業務,建立風險補償機制,降低農村資金市場風險,促進供需有效結合。
一、黑龍江省農村金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現代化大農業發展資金總需求與金融機構資金總供給矛盾突出,涉農金融機構較少且高度集中,農村信用社“一農支三農”格局仍占主導。
據保守測算,黑龍江省2億畝耕地,每畝生產投入500元,按60%貸款需要600億元;發展5000萬頭生豬和1000萬噸奶,按50%貸款需要450億元;農村1800萬人、600萬農戶,按20%的農戶每戶建房貸款10萬元,需要120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0億元;全省1200億斤商品糧,加上包裝貸款可達1500億元以上。上述四方面信貸總需求就達4000億元。截至2012年9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為3821.9億元,滿足不了上述四方面測算的需求。
目前,金融支持農業發展面臨四大突出矛盾,即農業弱質性與信貸資金趨利性的矛盾,農業金融服務需求結構多樣性與金融功能單一性的矛盾,農業資金需求量大與資金吸納能力差的矛盾,農業地區閑置資金“充裕”與金融機構使用效率低的矛盾。
農村金融發展受到四大突出矛盾的影響。截至2011年末,黑龍江省擁有省級銀行類金融機構65戶,其中發放涉農貸款年末平均余額超過10億元的只有8家。“三農”所需貸款主要依賴農村信用社等縣域銀行類金融機構。2009至2011年,省農信社累計投放農業貸款2472億元,農業貸款增量份額占全省金融機構的85%以上,支農主力軍作用凸顯。
(二)大農機、大合作和城鎮化的推進,悄然催生信貸主體和資金需求量發生質的變化,銀行類金融機構涉農產品創新及信貸投放能力,尚不能適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現實需要。
據統計,截至2011年末,黑龍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2.1萬個,其中農機專業合作社1774個。農民社員發展到20.6萬人,帶動農戶近100萬戶,約占全省農戶總數的1/4。合作社服務內容由初期的以生產技術服務為主,逐步向銷售、運輸、貯藏、加工等環節延伸,許多合作社經營活動已擴展到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等生產經營全過程。農村經濟組織以及經營結構的變化,使得信貸主體和資金需求量均產生了質變。僅以黑龍江省558個千萬元規模的大型農機合作社為例,每個合作社承包流轉1萬畝土地需支付300萬元左右承包費,加上購買種子、化肥、柴油和農藥等生產資料需300多萬元,每年籌集正常生產資金600多萬元,558個合作社每年需要33.5億元。但因合作社缺少有效抵押物等原因,省內銀行類金融機構發放貸款較少,造成合作社融資難,融資貴。近三年來,省內銀行類金融機構累計發放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僅為84.26億元,與千萬元規模大型農機合作社每年生產資金需求相差近一半。
(三)農村信用社現有體制已不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要,與肩負的支農責任、主力軍作用不相匹配,急需逐步分類推進產權制度改革。
目前,黑龍江省農村信用社實行省、市、縣三級法人體制,全省設立了7個市地級聯社(法人管理機構)、6個辦事處(省聯社派出機構,非法人管理機構)、81家縣級機構(法人經營機構)。絕大多數農村信用社股東小、股權分散,真正意義上的法人治理結構尚未形成,原有高度分散、小額多戶式的傳統信貸經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的需要。
(四)國有銀行占有存款資源數量巨大,綜合存貸比率較低,支農貢獻度極低。存款資源大部分上存,較大程度上造成縣域存款資源嚴重外流。
據統計,截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至2012年9月,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6大國有銀行省內分支機構存款余額合計為10197.3億元,占全省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總數的66.8%;貸款余額合計為4084.7億元,占全省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總數的40.49%,存貸差6112.6億元。其中,涉農貸款投放746.7億元,占其貸款余額的18.28%,占其存款余額的7.3%。存款資金的大量外流,使本來十分短缺的農村資金更顯捉襟見肘。同時,還帶來“擠出”效應,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可貸資金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農業信貸資金需求,于是采取高息拆借資金方法,間接加重農業信貸成本。
目前,金融機構正在逐步轉變“三農”弱質產業觀念,一系列針對專業合作社及農業產業鏈條的金融創新模式應運而生,集約化、批發式“大農金”的概念正在形成。但省內金融機構多限于本系統內實施推廣,銀行間相互借鑒較少,農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二、財政促進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財政金融政策一端連著財政,一端連著金融,是引導金融資源合理流動的有效杠桿。要充分運用財政金融政策,積極引導金融資源支持方向。
(一)采取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積極扶持地方金融機構發展,發揮地方金融機構了解省情、貼近“三農”的優勢。
1.在貫徹實施國家對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貸款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助政策的基礎上,省政府注入村鎮銀行資本金。建議通過有資質的省屬企業,每年有重點地選擇10戶擬組建的村鎮銀行注入資本金,每戶不超過500萬元,省財政股權5年內不參與分紅。按照黑龍江省目前村鎮銀行每戶資本金平均3200萬元測算,每年大體需要省級財政資金3200-5000萬元。
2.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農村金融,給予村鎮銀行民營資本初始投入額5%的財政獎勵政策。按照每年15戶村鎮銀行每戶有3戶非銀行類民營企業(每戶占總股本5%以上的大股東)參與占總股本30%測算,每年大體需要財政獎勵資金720-2250萬元。
3.在深入貫徹實施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的基礎上,擴大政策實施范圍,給予小額貸款公司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對小額貸款公司年末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超過15%的部分,給予2%獎勵,促進小額貸 款公司加大支農力度,實現持續發展。按照2012年全省381家小額貸款公司涉農貸款年末余額超過15%部分約25億元測算,需要財政獎勵資金約5000萬元。
(二)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財政扶持政策為支撐,依托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圍繞解決農村“信用不足”問題,發揮政府“增信”和“調控”功能,促進金融機構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興貸款主體發展。
1.重點選擇和支持部分縣(市)建立縣域融資性農業擔保機構。借鑒美國等國家為農場貸款擔保成功經驗,選擇糧食主產區、地方政府有意愿的縣(市),建立縣域融資性農業擔保機構,主要為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興貸款主體提供貸款擔保,有效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貸款有效抵(質)押不足造成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2.研究制定農民、合作組織等農業貸款主體既有的直補資金、農業保險受益權等預期財政補助資金作為銀行貸款擔保的措施,引導和撬動信貸資金投向農村。例如:銀行根據農民未來應得到的財政直補資金情況,為農民設計直補資金擔保信貸產品,解決農民資金需求,同時降低銀行貸款風險,提高涉農金融機構發放農戶貸款積極性。
3.試行縣級財政資金存放與銀行類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發展貢獻度掛鉤,發揮財政“調控”作用,有效引導和激勵商業銀行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力度,有效遏制縣域存款資源嚴重外流問題,實現不花錢也能辦成事。縣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域金融機構處于“金融支農”的最前沿,縣(市)財政部門可結合縣域農業發展實際情況,以銀行類金融機構涉農貸款貢獻度為主要考核指標,按照“統籌安排,獎貸掛鉤;存量(暫時)不變,增量調劑;動態管理,考評兌現”的原則,研究制定“縣級財政資金存放銀行類金融機構考核激勵辦法”,加快實現縣域內金融機構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當地發放貸款的目的,有效解決存貸比過高的縣域銀行類金融機構信貸資金短缺問題,促進和拉動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長。
4.發揮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促進農民工就業和創業,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將經工商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視同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納入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范圍,以緩解合作社貸款難、銀行難貸款問題。
5.研究探索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規模和險種,開展銀行與保險合作,充分利用農業保險“增信”作用,促進參保農戶容易獲得貸款。目前,黑龍江省農業保險分為種植業(水稻、玉米、小麥、大豆)和養殖業(奶牛、能繁母豬)兩大類、6個險種。建議結合實際,開辦森林、甜菜、馬鈴薯等方面的農業保險,在穩步擴大原有保險基礎上,積極研究開辦新險種,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6.建立和完善金融機構涉農貸款風險分擔和擔保機構風險補償機制,有效降低和分散銀行、擔保機構涉農業務風險。借鑒國內部分省市的做法和經驗,研究制定銀行類金融機構新增涉農貸款風險補償辦法,對其年度新增涉農貸款,按照一定比例(5‰)給予風險補償。研究制定擔保機構涉農貸款擔保代償風險財政補助辦法,對擔保機構為涉農貸款擔保新發生的代償,按照日均擔保責任額的一定比例(10‰)給予風險補償。
7.積極支持農村物權改革,促進農村產權市場發展,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財政部門應積極配合和支持有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關部門推進農村物權改革,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深化林權及流轉制度改革,推進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流轉管理制度改革,激活農村靜態資產,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使農村房屋、宅基地使用權、林權、土地經營權、土地收益權等均能夠作為銀行貸款擔保和抵押物。促進農村產權市場發展,加快農村各類可流轉資產權益的確權、頒證進度,完善市場化流轉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轉平臺和機構,建立有農村特點的物權、產權價格形成機制,促進農村資產和權益合法、有序地轉化為可交易金融資產。
(三)探索建立財政資金市場化、金融化運作模式,充分利用金融機構專業優勢、市場優勢,形成政府資源與市場資源有機結合,支持農業重要領域的發展。
1.設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吸引各類社會資本投資農業產業化、重點農業項目,推動形成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相結合,多層次、多樣化的農村投融資體系。借鑒財政部“農業產業投資基金”運作模式,建議從目前省財政支農資金中拿出5億元資金,積極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包括地方財政資金)參與,設立10億元農業產業投資基金。省財政廳負責制定基金管理辦法并實施監督管理。投資基金委托省屬有資質的企業負責運營管理。投資基金受托方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將財政資金投入到政府重點支持的農業生產領域和產業項目,實現政府資金市場化運作。
論文摘要: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發展,對于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和糧棉流通體制改革,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保護農民收益,都具有關鍵性作用。但是,時至今日,我國農業發展銀行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通過借鑒日本的農林漁業金融公庫的成功經驗,通過對比得出我國農村政策性金融發展的相關啟示。
一、日本農林漁業金融公庫的基本情況
日本國土面積十分狹小,僅僅相當于我國的1/25,并且日本的山地和丘陵地區約占總面積的80%,多火山、地震,土壤貧瘠,資源比較匱乏。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日本雪上加霜,國內糧食嚴重不足,因此農業發展的首要目標是盡快增加糧食產量,確保國內基本的糧食需求得到滿足。在這種情況下,1953年4月1日,由日本政府全額出資設立了農林漁業金融公庫,其經營目標是依據國家政策向經營農林漁業的個人和法人貸放期限長、利率低的資金,以促進日本農林漁業的發展。日本農林漁業公庫設總店1個,支店22個,員工924人,資本金3116億日元。2004年3月末(財政年度)貸款余額32669億日元,貸款構成主要是農業貸款、林業貸款,其中農業貸款16869億日元,占比51.6%。
(一)縱觀日本農林漁業公庫的發展史,其大致可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45年到1960年的戰后恢復期。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糧食極度短缺,日本陷入了極端的混亂中,國民處于饑餓的邊緣。公庫的政策目標是支持糧食增產,信貸基金主要投向農地改造、開拓耕地、改進灌溉設施,用于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第二階段為1960年到1975年的支援改善期。隨著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工商收入增長很快,農業與工商業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為縮小工農業收入差距和適應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增加畜牧業和果業比重的需要,日本1961年頒布了《農業基本法》,并且農林漁業金融公庫的政策目標是要滿足不斷增加的果樹、畜產、蔬菜等經營實施建設的需要。
第三階段為1975年到1990年的生產過剩期。由于農業基本法的切實落實,大大促進了大米、畜產品和水果的生產,大米的產量開始出現過剩的傾向。因此,農業發展的重點轉到了加工、流通領域。在水產業方面,農林公庫又創設了支援水產品加工業的貸款資金項目。
第四階段為1990年以后,經濟全球化的沖擊使日本的農產品市場形成了本國農產品直接與海外競爭的情形。因此,增強農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培育能與海外農產品進行競爭的農業,成為農林漁業金融公庫的主要目標。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愿意從事農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周末農業”、“老人農業”現象日益成為阻礙日本農業發展的嚴重問題。為此,1994年農林漁業金融公庫創設了“強化農業經營基礎資金”,用于支持核心農戶的發展。這種資金制度規定,只要經市、町、村認定是新一代的農業生產者,公庫除提供設施資金貸款外,還可以同時向其貸放當地低利息的長期流動資金。
(二)公庫資金的籌集與應用
長期以來,日本政策性金融機構資金的籌集主要來源于郵政儲蓄和郵政簡易保險。政策性金融機構資金來源的主管部門——大藏省專門設立一個融資管理機構“郵政投資特別會計窗口”,把籌措的資金集中起來,再貸放到每個政策性金融機構。公庫的貸款范圍包括四個方面:農業信貸業務,占貸款的60.3%;林業信貸業務,占貸款的24.7%;漁業信貸業務,占貸款的4.9%;加工和流通信貸業務,占貸款的10.1%。貸款資金的特征是長期、低息,平均貸款年限為20年,最長可達55年,平均貸款利率為3.89%,其中1998年度為1.77%。在貸款期限內,貸款利率一般是固定不變的,但貸款戶在特殊情況下還可以進一步申請減息,由此造成的利息損失,公庫可獲得“農林漁業振興基金會”的補償。
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概況及存在的問題
(一)概況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成立于1994年11月18日,總行設在北京。其分支機構按照開展農業政策性金融業務的需要,并經銀監會批準設置。截至2006年底,除總行及總行營業部外,設立省級分行30個;地(市)分行(含省級分行營業部)330個,地(市)分行營業部210個,縣(市)支行1600個,縣級辦事處3個。目前暫未在西藏自治區設立分支機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系統現有員工約5.9萬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主要承擔國家糧棉油儲備和農副產品合同收購、農業開發等業務多種的政策性貸款、財政支農資金的撥付及監督使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若干農業比重大的省、自治區設擺出機構(分行和辦事處)和縣級營業機構,資金來源除財政核撥資金外,主要面向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并使用農業政策性貸款企業的存款。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運營資金來源長期以來主要依靠中國人民銀行的再貸款,從2005年開始加大了市場化籌資的力度,目前暫未開展境外籌資業務。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向中國人民銀行再貸款余額3870億元,金融債券余額3131億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運營資金目前主要用于糧棉油收購等流動資金貸款。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各項貸款余額為8844億元,其中糧油貸款7454億元,棉花貸款1173億元。
(二)存在的問題
1、現有政策性金融機構資金不足且來源較為單一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注冊資本為200億元,中國人民銀行實撥資本金較少,僅為lo億元,其余為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以貸款的形式劃轉的資產和財政退稅轉增的資本金。資金不足,然而其來源除資本金少和吸收少部分企業存款外,主要依賴于向中央銀行再貸款和發行金融債券,資金來源與所承擔的任務之間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
農業發展銀行業務范圍較為狹窄
2、從1998年開始,為了配合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國務院決定將農業綜合開發貸款、扶貧開發貸款等專項貸款業務從農業發展銀行劃出,其職能變成了單一的糧棉收購銀行。隨著糧食流通體制市場化改革的深化,糧棉市場全面開放,農業發展銀行在2003年、2004年糧棉油貸款分別為6809.77億元和7104.26億元,占當年農發行貸款總額的99%。農業發展銀行業務的單一導致其難以擴大發展,同時也限制了對其他涉農產業如農產品科技研發、農業基礎設施等項目政策性資金支持。
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經營困難重重
3、農發行業務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資金的扶持,也離不開資金的回流。但是由于農產品的市場風險性、地方企業對資金的擠占挪用以及內部監管機制不健全、風險管理落后等原因,農發行的貸款難以回收,信貸資金流失嚴重。再加上農發行辦公費用的快速增長及機構規模的日益臃腫,高成本與低經營利潤的矛盾使農發行的發展步履維艱。
三、農林漁業金融公庫對我國政策性銀行的啟示
對比日本農林漁業金融公庫的業務及其演變,我們可以得到以下重要啟示。
(一)日本政府高度重視農林漁業金融公庫的作用,充分發揮了農業政策性金融對農業支持和保護的特殊功能。日本這種發達國家的成功實踐經驗,進一步驗證了農業政策性金融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性和長期性。加入wto后,中國農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強大國際競爭,要提高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發揮和完善農發的政策性銀行功能,進一步加大農發行支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