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校內實習個人總結范文

        校內實習個人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校內實習個人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校內實習個人總結

        第1篇:校內實習個人總結范文

        關鍵詞: 實踐教學 應用型人才 人才培養 實踐模式 行政管理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根本動力

        應用型人才這一概念是相對于“學術型”、“研究型”人才而言的,指的是具備一定理論知識,并能較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人才[1]。當前,我國高校應用型人才欠缺,基于社會的需求和地方院校轉型發展的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成為本科教育中教學改革的重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為構建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提供了改革的根本動力。研究行政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模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河池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現狀

        河池學院自2003年開設行政管理專業以來,特別注重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從最初的單一化校政合作實踐教學到如今的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創建了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與校內管理資源整合、與政府管理資源整合、與社會資源整合“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高校行政管理專業是培養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管理人才為主的專業[2]。在轉型發展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下,結合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才需求及河池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特點,形成了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其主要思路是以培養行政管理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目標,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寫作技能、溝通技能、應變技能,訓練學生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實踐環節劃分為校內見習、基層政府見習、地方政府見習、自主實習四個環節,通過每個環節的訓練,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實現由淺及深的縱向深入和從校內到校外橫向的部門體驗擴張;實踐教學貫穿大學各個年級,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反復運用,有助于學生系統掌握專業技能。

        三、行政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薄弱環”及其流弊

        盡管實踐教學和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必要性和優勢已經在行政管理教學領域達成了廣泛的共識,而且各個高校都在探尋有效的路徑,在構建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方面形成了一些做法和成效,但是,由于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的動態性特征,行政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的環節,這些不足及產生的原因概括起來包括四個方面。

        (一)認識誤區:校內實踐教學資源“碎片環”。

        高等院校本身就屬于事業單位的一種類型,高校內部的行政管理部門、二級學院的黨政辦公室和學生工作辦公室的管理工作成為行政管理專業學生見習的平臺。

        然而,在利用高校內部管理部門提供行政管理專業學生見習的崗位時,校內的這些實踐教學資源呈現出“碎片化”狀態。首先,高校已經有了明確的勤工助學崗位和計劃,再往這些管理部門輸入見習的學生是對原有計劃的一種干擾,并成為一些教師內心抗拒的理由,影響見習效果。其次,河池學院行政管理專業校內見習主要以公文寫作、辦公室管理課程作為依托,校內管理部門崗位的整合局限于主講教師個人的人際關系資源,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一旦更換教師,則有可能導致校內見習平臺的失效,缺乏見習的連續性機制。再次,從學生見習的時間來看,校內見習安排在第2學期,每周見習兩三小時。這樣的時間安排太短,使得學生接觸辦公室工作不具備連續性,行政部門的老師更愿意把工作交給勤工助學崗位的學生,降低校內見習的質量。最后,校內管理部門、行政部門的老師的態度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校內見習是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大學第一次見習,由于前面三點談到的各種原因,這一環節很容易給學生造成見習形式化、走過場的感覺,從而對后期政府部門見習造成不好的心理影響。

        (二)支持度低:政府實踐教學中的“低效環”。

        盡管政府是行政管理專業傳統的實踐教學領域已經備受認同,到政府見習已成為河池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安排,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在大學本科教育階段的第五和第六學期分別到學校所在地市政府、市轄區各個鄉鎮政府開展見習活動。但與實踐環節的教學目標相比,這一環節呈現出諸多“低效”現象,使得政府實踐教學未能達到最優的效果。例如,在政府實踐教學環節的導師安排方面,教研組的教師資源未能得到整合,校內指導老師流于形式,實H上起指導作用的集中在負責安排的老師個人身上;這種一對多的指導方式導致見習期間師生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無法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實習單位的指導老師由于自身忙碌的工作,對學生的見習沒法做到系統指導,更有甚者具有“擇優”指導的狀況,在實習工作任務安排上更喜歡那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寫作能力等較強的學生。底子比較薄弱的學生能夠得到的指導較少。學生通過一個月的見習,實際上能夠接觸到的行政管理工作很少,真正需要提高的能力沒有得到提高,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三)分散實習難管理:自主實習管理中的“松散環”。

        學生自主實習是行政管理專業學生第七個學期所采用的實踐方式,具有分散性、頂崗性、參與性的特點。學生通過自主實習不僅要將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更要從實踐中總結提升,為畢業論文的寫作搜集信息;不僅要在實習過程中大幅度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還要通過實習了解自己的興趣,為畢業找工作做好準備。然而,恰恰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的管理最松散。這一環節每個指導老師帶的學生人數一般為8個~15個(以每屆學生人數為基礎進行調整),管理幅度過大。此外,指導老師的職責是不明確的。某些實習指導教師只是掛名而已,沒有達到真正的指導效果。

        (四)制度缺失:實踐教學評估系統的“缺漏環”。

        實踐教學的實施并不代表實踐環節的結束,對實踐教學的評估和反饋同樣十分重要。然而,目前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評價觀念還比較落后,河池學校對于實踐教學環節的評價沒有足夠的重視。河池學院在完成校內實踐、政府見習活動后,都要求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并召開見結大會,而見習的成績則由教研室主任負責評定并將成績錄入系統。顯然,這樣的實踐教學評估模式存在一些不足,表現在:第一,從學校層面來說,教務部門更多重視評價進行與否,忽略評價的結果。實行實踐教學評價是高校行政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不是為了增強實踐教學效果主動開展。第二,從實習單位的角度來看,學生到單位見習后,所給的評價都是良好,并沒有詳細具體說明學生哪些方面進步了,哪些方面的能力還需提高;礙于面子給高分,甚至存在只蓋章、不寫鑒定的情況。第三,從評價指標和評價主體來看,目前尚未形成實踐考核體系;評價者根據單位對學生的評價、個人對學生的印象和學生的自我總結打分,具有隨意性。這樣的評價結果不能促進實踐教學的改進,這樣的評估系統名存實亡,具有明顯的缺漏。

        四、行政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創新的路徑優化

        行政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實踐教學的完善與創新,需要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多年來,各個高校在探索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需看到,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實踐教學資源及達到的效果相當有限,還有著廣闊的可開發空間。針對行政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的“薄弱環”及其流弊,高校需要從多個方面加以改進。

        (一)整合校內資源,建立全員教學制度。

        學校具有豐富的管理資源,將學校的管理資源轉變成實踐教學資源,建立全員教學制度對打造校內見習平臺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要對現有的學校管理資源進行整合,建立一項完整的制度以改變校內資源“碎片化”的狀態。要改變校內資源“碎片化”的狀態需要行政部門采用行政規制的辦法。如校內的管理資源不能單憑某個任課教師整合,而應該由教務部門下發統一的文件。以文件的方式安排校內的實踐平臺,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協調各個部門的關系,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校內平臺的重視度。通過創建正式的規章制度搭建和管理“行政管理校內實踐平臺”,可以維持校內實踐模式的可持續性發展。校內實踐教學資源的整合要動員全員參與,每一位辦公室的教師都是行政管理專業見習指導教師,有條件的院校還應該給予指導老師相應的報酬,以促進辦公室的老師做好指導工作,“使學校、學院的行政管理部門都參與到教書育人的行列中,實施全員教學、管理育人”。

        (二)發展校友資源,形成校府合作新模式。

        高校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構建實踐教學基地,是行政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目前,河池學院已經建設形成了一批基本的實踐教學基地,針對政府見習中“低效”的現象,應該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為指導,逐步建立“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校府合作育人機制[3]。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在政府工作的校友資源,培養、發展專門的校外見習指導老師,以科學化的情感管理方式凝聚校友力量共同指導行政管理專業學生的政府見習活動,從而強化見習效果,另一方面,政府與高校應該共同設置實踐教學目標,通過特殊的見習項目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總的來說,“校府合作”需要不斷拓展合作的廣度與深度,探索“雙贏”的新機制,從而改變政府見習環節“低效”的狀態。

        (三)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學生自主實習管理。

        長期以來,單一型的論文導師即學生自主實習導師的模式管理學生的自主實習環節,導致學生自主實習環節監管的缺漏。因此,要改變現有的狀況就要建立一個多元化的監管模式,從家庭、實習單位、指導老師三方面入手,建立一體化的監督機制。首先,學院要主動聯系學生的家長,了解并共同審核學生自主實習的單位及學生自主實習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要求家長對孩子進行監督;其次,學生確定好實習單位之后,要提供實習單位指導老師的聯系方式,學院要積極聯系學生的實習單位,與單位達成監督協議;最后,論文指導老師要經常與學生溝通,學生定期匯報實習的情況,如遇到的困難、收獲等。這樣,才能很好地修補學生自主實習的“松散環”。

        (四)完善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考核體系。

        實踐教學的考核是對實踐教學成果的檢驗,關系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效果、實踐教學方法的優化、調整與改進。針對實踐教學評價(考核)體系的缺漏現象,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改進:首先,從思想的高度認識并重視實踐教學考核工作。其次,要求考核主體多元化,實實在在地做好考核工作。不能“光顧面子,不顧里子”。再次,實踐教學評價應該采取多N方式進行。學生的自我總結僅僅是實踐教學評價的一個方面,應該重視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相結合。最后,設立實踐教學評價標準,“無規矩不成方圓”,實踐教學評價亦需要量化的標準體系。

        綜上所述,實踐教學作為行政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一個關鍵方面,不僅要在實踐平臺的構建上尋思路,更重要的是整合現有資源,使資源配置更具效率性;在實踐教學環節構建一體化的實踐模式,是對教學改革的有益探索。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應該注重通過制度建設使各個環節更有效率,從而培養出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車如山,季紅波.應用型創新人才之概念解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5(1):81-85.

        [2]李珍剛.關于高校行政管理專業改革的設想[J].廣西高教研究,1998(3):33-35.

        第2篇:校內實習個人總結范文

        關鍵詞:校內實訓基地;人才培養;經管類人才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3(2012)11-0067-03

        高職院校營銷專業目標是培養具有較強實際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在專業培養計劃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各高職院校紛紛在校內、校外大力開拓和建設市場營銷專業實訓基地,并形成一定的規模,從而完成實踐教學。本文以我院市場營銷專業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為載體,對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實訓基地的內涵建設進行初步

        探索。

        一、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是發展高職教育的需要

        本校高職經管類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市場需求,具備經濟管理相關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面向生產、經營、服務類行業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的關鍵是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通過實踐教學,讓他們在具體的技能訓練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高職教育是一種以能力為基礎的教育,既具有職業技術的屬性,又具有高等教育的屬性。高職教育培養的學生實行雙證書制度,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技術等級證書或崗位資格證書。高等職業教育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比例高達1∶1。校外的一些實習基地雖然能彌補校內室對學生訓練的不足,但其一是難于接納批量的學生實習并給以輔導;二是以生產任務和經濟效益為目標的生產企業,難以做到以學生為主的能力訓練;三是技術含量密集程度不高。由此我們看到,僅依靠企業的實踐條件和形式無法滿足高職培養目標的要求,急需一種設在校內以學生訓練為主,又緊跟現代社會科技、生產、服務、管理發展前沿的實驗室,它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然。

        二、企業對人才素質的需求分析

        從人才素質模型中可以分析得出,企業對人才的關注,不僅在其知識、技能、行為,而且還包括員工的潛在能力。潛在能力是取得績效的關鍵,這就要求職業教育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還要更加關注學生潛在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職業教育要側重學生素質培養一般來說,職業院校的學生素質可劃分為基本素質和職業素質。基本素質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基本技能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如基本的溝通能力、法律知識、社會知識、計算機使用能力,日常英語交流能力等,它是職業素質的基礎;職業素質應是某一職業所具有的,適應職業崗位需要的素質,比如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要具備相當高的經營管理能力及良好的商業素質,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要具備基層的綜合管理能力等。職業教育作為學生職業生涯的準備階段,除了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培養一定的職業技能外,還應重視學生的素質培養,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三、校內實訓基地——大學生超市對人才的培養

        (一)大學生超市的實訓體系架構

        本校大學生超市是一個完全由學生自主經營、自主管理,并按照中小型超市實際經營的校內實訓場所,提供完全真實的崗位——理貨員、收銀員、防損員、出納、會計、采購、區域組長、主管、店長。但由于職業院校的辦學規模較小,超市受場地的限制只能接收較少的學生全程參與超市的經營管理。為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本校采取了兩種形式來展開校內

        實訓。

        1.階梯式實訓體系:即大學生超市在實訓人員的管理上實行“三階員工制”。即員工分三類:一是實訓學員,以大一新生為主,在課堂學習之余完成超市相關經營活動的認知;二是兼職員工,大二學生在學習的本專業的核心課程之后,根據課程要求在超市完成相關專題實訓項目,即在超市完成專業實踐環節的學習;三是正式員工,實行8小時工作制,主要來自畢業班,相當于畢業前的“專職實習”。通過這種方式使超市在正常經營狀況下,學生能夠有目的,有階段性的鍛煉和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且兼顧了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此外超市還長期聘請專業教師和業內人士對學員展開培訓,使學生能在校內實訓基地內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經驗。通過種種措施,保證了超市內人員的連貫性,也保證了超市的正常運行。老員工帶新員工,使每個實訓學生都納入到超市的經營體系中去,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了學生提早進行角色轉化。

        2.項目式實訓體系:超市根據本校經管院設置的市場營銷、工商企業管理、電子商務、會計、物流管理五個專業,有針對性地設計了相關的專題實訓項目。例如市場營銷專業,我們就設計了市場營銷調研、企業戰略環境分析、目標市場策略(市場定位)、企業產品策略確定、企業產品價格策略制定、企業分銷策略分析、企業促銷組合策略制定、營銷管理、營銷策劃等多項實訓項目。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我們則給在超市實習的學生布置了以下任務:一是了解超市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二是設計和繪制超市的組織結構;三是制定(修訂)超市的崗位職責(工作分析方案的制定、調查收集崗位資料、崗位說明書的編制);四是開展超市人員的需求預測和供給預測;五是制訂超市人員的招聘計劃(招聘計劃的實施、總結);六是制訂超市人員的培訓方案(培訓方案的實施、評估總結);七是做好超市人員的績效考核(績效考核方案的制定、實施、總結);八是做好超市的薪酬管理(薪酬方案的制定、實施)。

        (二)大學生超市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我們分析了企業對人才素質的需求,利用校內實訓基地——大學生超市,打破超市經營管理與學生實習實訓的堅冰,構建了運行有效的實訓體系,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業務能力。

        1.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職業意識是作為職業人所具有的意識,也叫做主人翁精神,具體表現為責任意識、規范意識、質量意識、團隊合作意識、誠信意識、職業道德意識、競爭意識、自律意識、學習意識、創新意識。大學生超市這個“學生為主體”的校內經營型實訓基地,具有真實的企業經營管理氛圍,對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引領、校驗發揮了課堂不可替代的作用。

        超市建立以來,每個學生在上崗前都必須接受崗前培訓,了解超市的籌建歷史、經營理念,了解作為超市員工的職業精神和紀律要求,了解各崗位的職責,接受特定崗位的操作培訓。在實習期間其身份不再是“學生”,而是超市的“員工”,輪流充當不同的角色,如區域主管、采購、理貨員、防損員、收銀員等。他們履行特定的崗位職責,服務對象是到超市購物的廣大師生員工。他們在真實的經營環境中親身體驗自身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給服務對象帶來的不同滿意度反映,不同的工作態度、責任心對工作造成的直接影響,遵守工作紀律和工作規程、各部門之間人員的協作對工作效果的意義,個人工作能力對企業經營效果的影響等。經過“實習+實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崗位上理解了什么是責任、紀律、服務、誠信、團結協作、職業道德,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受到職業精神的熏陶和職業素質的養成教育,增強了責任感、敬業精神等職業意識。

        2.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專業能力是在特定方法引導下有目的地、合理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獨立解決問題并評價成果的能力。例如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該專業相關崗位往往涉及企業的機密,不少企業一般不愿意接收學生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崗位的實習,即使接收了學生實習,也只能讓學生做一些雜活,達不到實習的真正目的。而超市這個“學生為主體”的校內經營型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具有真實企業經營管理氛圍的專業實習實訓場所,學生在超市可以開展經管類如市場營銷、工商企業管理、電子商務、會計、物流管理等各項專題實訓+實習。學生通過實習并參與超市的管理工作,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他們把專業知識運用于超市的經營管理中,從而真正提高實踐技能。

        3.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由于高職教育及學生的特點,決定高職的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有著與一般高校不同的地方。我們將校內實訓基地——大學生超市的經營管理與學生的學習聯系在一起,利用階段式和項目式培訓,引導經管類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工作學習之余,自主學習、自主管理,根據不同的專題實訓+實習,不斷調整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提升職業技能,逐步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領悟學習真諦,達到學習遷移的

        目的。

        4.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生融入社會所需的綜合能力大致包括與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例如工作中的人際交流,公共關系、勞動組織能力,群體意識和社會責任心。學生在超市實習,其交往能力、協調能力將會有較大

        提高。

        (1)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在超市實習過程中,學生為了較好履行崗位職責,提高工作效率,不僅需要與超市其他員工保持良好的溝通,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還必須與消費者有效溝通,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解答消費者的疑問,有的崗位還要經常與學院相關部門、校外供貨商加強聯系,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溝通能力在“干”中得到訓練和提高。

        (2)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協作能力。講協作能力,就是要有共贏意識、溝通意識,要有團隊意識、全局意識。一個企業正常運作,需要各部門通力協作,大學生超市具有真實的企業經營環境,它的正常運作同樣需要各部門的協作。學生在這里實習,充當其中的一個角色,履行特定的崗位職責,只有每個角色團結協作,才能使大學生超市正常運作,否則就會給超市經營帶來不利影響。學生在真真切切的事實面前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體會了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杜絕個人英雄主義,增加協作意識,提高協作能力。

        (3)培養和提高組織管理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是指為了有效地實現目標,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把各種力量合理地組織和有效地協調起來的能力。也就是說,人力資源管理者為了實現企事業單位目標,提高效率,要想盡一切辦法讓人才都在合適他們的位置上人盡其才。學生在超市中,無論其角色是總經理,還是部門經理,或是一般員工,他們都必須獨立完成崗位職責規定的工作任務,都涉及到如何利用或組織現有條件來完成工作任務的問題,他們通過工作實習和不斷總結,組織、管理能力都得到極大的增強。可以說,在大學期間,他們在超市的每個實習實訓經歷,都會為他們的求職簡歷重重地

        加分。

        (4)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抗挫折能力。超市正式“員工”實習和專題實訓一般安排都在課余時間,他們完全跟其他同學一樣要按時上課,課余時間到超市輪班,辛苦程度有所增加。另外,在超市實習直接面向消費者,工作出差錯還會受到消費者的抱怨,工作協作不好,影響整體工作的開展,(轉66頁)(接68頁)也會受到上司或同事的批評。能否經受得起實習的辛苦和受挫,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在這一考驗面前,大部分同學表現出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堅強的毅力。在超市的實習,學生經受住了一次心理的洗禮,他們在工作中學會承受辛苦,學會面對批評,學會正確對待批評,學會承認錯誤,學會改正錯誤,從而增強抗挫折能力。

        綜上所述,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市場是檢驗人才培養的指針。校內實訓基地——大學生超市的建設,對提升學生職業素質和業務能力起著支撐作用。通過高職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訓的有效實施,引導學生的專業認知和職業認識,踐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讓高職學生在身體力行的工作崗位中明了自身的職業方向和職業發展要求,積極主動積累和拓展職業知識與技能,完善自身職業素質,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李延輝,張傳軍.建立企業化校內實訓基地,校企聯合,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J].吉利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1).

        [2] 全細珍,伍耿清.“學生為主體”校內經營性實訓基地建設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意義[J].高教論壇,2011,(7).

        第3篇:校內實習個人總結范文

        關鍵詞:職業核心能力;工學結合;考核方案;教學改革

        課題基金:本課題是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改課題《基于關鍵職業能力的工學結合網絡系統構建――以國貿專業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正處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世界各國成功的做法和經驗,中國也不例外。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五項改革,把深化人才培養體制改革排在第一位,特別是在職業教育領域,整合教育資源,改進教學方式,是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改革創新的著眼點和著力點。袁部長提出,整合教育資源最主要的是整合學校和企業的資源,改進教學方式最主要的是實行工學結合。

        基于德國“雙元制”及澳大利亞“培訓包”等實踐教學理念的“工學結合”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突出職業核心能力訓練,將教育和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對教學的質量標準賦予了新的內容。一方面,使學生在全真的工作環境中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完善自己的人格特征,并在畢業后能盡快找到工作并適應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密切校企關系,有利于學校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自2007年5月首次在經貿學院05級學生實施“工學結合”以來,該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基本實現校企“雙贏”局面。

        二、當前工學結合考核方式的弊端

        浙江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省份,浙江高職院校的國貿專業承擔著為各類民營中小企業培養國際商務人才的重要責任。如何以職業核心能力為宗旨,真正將該理念滲透到專業教學過程,尤其是工學結合實踐教學中,是培養專業人才的關鍵。反思目前工學結合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一)未真正突出能力訓練

        德國“雙元制”下的工學結合模式,著重訓練學生在工作過程中必需的職業核心能力,如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個性能力等四大能力,特別是面對未來復雜經濟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而目前實踐教學卻未明確實習前后及各環節的能力訓練。

        (二)實習目的較盲目

        由于企業對機電類和經貿類學生的崗位需求量不同,學生找工作以分散為主,學生實習前普遍撒網找工作,找到工作后忙著完成訂單、生產、質檢等工作任務,但對于自己在實習前要提高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實習中如何提高、實習后總結自己的收獲和未來職業前景卻缺乏必要的思考和鍛煉。

        (三)實習資料太粗糙

        實習手冊是學生記錄學習歷程、收集資料和考核的依據,目前仍以學生周記和總結、企業考核表、實習指導教師評價表等文字資料為主,學生周記是流水賬,實結是閻王賬,篇幅極長、內容蒼白,甚至有的學生抄襲網上資料;企業考核表往往是企業蓋章,讓學生寫鑒定;絕大多數實習指導教師根據這些偽造資料閉門造車。

        (四)考核標準較模糊

        考核項目一般區分為學生實習報告、實習工作單位評價、指導教師評價三項,各項目未明確考核標準,導致各教師的評價標準不統一。教師考核結束后只是給學生打分,不與學生溝通反饋,未肯定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及尚待解決的問題。

        (五)終結性考核為主

        按照學校要求,學生與學校指導教師一般每周溝通一次,少數指導教師實地檢查也只是走形式,基本以實習結束后學生上交的實習手冊、學習筆記、實習案例等紙質材料判定成績。

        (六)信息系統功能單一

        2013年初,學校用浙江省較為先進的工學結合實習網絡系統試運行,試運行期實施紙質和網絡雙線操作。單純就該系統功能而言,仍沿襲傳統學生周記、總結形式,教師考核仍是傳統的評語加等級評定,未真正體現職業核心能力考核;并且該系統在實際操作中未實現短信、在線討論等功能,不能更好地實現學校教師、企業、學生之間的互動。

        三、工學結合考核方式改革實踐

        借鑒德國“雙元制”及澳大利亞“培訓包”等以職業核心能力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浙江機電”)經貿管理分院國際貿易實務專業于2011年初至2013年暑期,嘗試對大一2周認知實習(2個班)、大二18周頂崗實習(3個班)、大三15周(4個班)畢業綜合實踐共9個班級的工學結合實習各抽6人進行小組試點,進行對話式教學。考核方案力求學習視野長遠化、考核方式過程化、考核要求個性化、考核標準明晰化、評價主體立體化的科學考核體系。

        (一)能力目標遞進化

        浙江機電國貿專業三年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滿足市場需求,本著“服務地方經濟,突出技術教育”的原則,明確以培養浙江經濟與貿易發展所需的“外語+專業+技能”的高素質技能型商務人才為目標。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根據“校企共建、情景模塊、工學結合、交替深化”的思路設計培養方案。要求學生以國際化的視野,著眼于自身的發展,完成專題任務:大一必須明確專業方向,在2周的認知實習過程中必須了解外貿企業人才需求特點,訪談崗位成功人士和分析某一外貿崗位關鍵能力;大二必須熟悉專業崗位,14周的頂崗實習需結合本職工作分析如何勝任外貿崗位,為外貿企業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議,研究行業最新發展動向或國際經濟熱點問題;大三必須準備專業發展,針對畢業論文進行調研,研究成功外貿企業家需要具備的關鍵能力,如何成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能自我設計職業生涯規劃。以上要求必須體現在實訓手冊要求撰寫的3篇專題文章中,提出自我改進方案。

        (二)能力標準明晰化

        在教改過程中,考核評分表的設計和分值比例進行6次大的改動,近期考核表設計16個考核點,考核方案重視專業能力與方法能力的培養,占比均為30%,社會能力和人格能力各占20%,合計100%,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五級評定。為使考核有據可依,對考核等級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的標準進行說明,供學生及校內外指導教師參考。

        以下為大二工學結合考核優秀的部分標準:

        1.外貿磋商、簽訂合同、備貨、制單、檢驗、保險、報關等進出口業務流程基礎扎實,能選取合適的工作方法,優化流程和過程,主動監控工作成果(專業能力)。

        2.業余時間自學至少一門具有實踐價值的課程,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方法能力)。

        3.迅速融入團隊,嚴于律已,寬容他人,為了工作大局和團隊能犧牲個人利益(社會能力)。

        4.富有工作熱情,克服各種因素按時到崗,主動加班加點提前完成各項任務,細心周到,靈活適應新情況(人格能力)。

        (三)實習方案個性化

        實訓前在學院指導教師采用圓桌對話方式講述職業核心能力后,進行小組討論,首先進行外部經濟環境分析,厘清當前社會各方的機會和威脅,然后再進行個人能力分析,逐項分析個人在專業能力、方法能力、溝通能力、人格能力的優劣勢,再尋求個人實訓過程中亟需完善之處,按周分階段明確實習目標。任務完成后,選出小組長負責小組相互溝通和學習。實習過程中學生若遇到問題,學校教師要鼓勵學生在不影響安全的前提下自主解決,實在無法解決可以請教企業教師,或每天晚上與學校教師通過實習網絡聯系,周記在每周日晚24點前提交系統,超時記為零分,內容必須體現職業核心能力改善。

        (四)考核體系立體化

        職業人的特點是要為自己負責,要與他人競爭,滿足企業及社會的全方位需求,而不是僅對教師負責。為真實體現職業人的考核,考核設計個人自評與小組內互評占50%,學校指導教師與校外指導教師評分占50%。

        學生實習結束后,為確保考核的公正、公平、公開,每位成員需要展示實訓佐證資料,在5-8分鐘內口頭匯報實習過程,解答學生和教師提出的問題。該方式一是利于鍛煉個人的溝通能力和自我負責的精神;二是利于學生橫向比較,鼓勵個人進步和發現不足;三是有助于發現學生是否真正利用工學結合時間在資料造假從事別的事情;四能使學生感知考核結果的公正性和客觀性。教師匯總小組、個人、校內外指導教師考核成績后,與學生個別交流,明確指出每個學生今后需要改進的方面。考核最終結果每組只能有1-2名優秀組員,即使碰到組員特別優秀也不能破例。

        (五)優良學風傳承化

        新的工學結合考核方案規定,每位考核等級優秀學生必須在學弟學妹實習動員前準備5分鐘的發言,傳授面試和實習心得,回答下一屆學生提出的問題。如國貿0881、0832、0941班畢業綜合實踐的優秀學生為國貿0931班學生傳授實習經驗,當場解答如何解決找工作和在工作中遇到的系列問題,無形中為下一屆學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也增強了優秀學生的使命感和榮譽感,有助于優秀學習風氣的養成,實現頂崗實習效果的良性循環。

        (六)校企合作深層化

        浙江機電國貿專業與浙江新秀箱包營銷有限公司、浙江中大進出口有限公司、浙江萬事利集團、紹興輕紡城等外貿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企業在業務煩忙的季節請實習生任外貿助理,有意識地挑選優秀學生作為儲備人才。在此合作關系下,企業教師自愿到學校擔任國貿專業課程的兼職教師,與學生有早期的熟悉過程。學生實習前與校內指導教師進行溝通,對自我職業能力評價客觀,實習目標明確。實習過程中校內外教師密切合作,每2周至少一次定期走訪和電話溝通,以觀察者、顧問的身份開展教學,觀察學生實習過程,評估各方面的表現或哪些方面尚需完善等,與學生保持積極動態反饋。校外教師在學生實習后,需填寫一張對學生按職業核心能力細化考核的表格,除對學生各項能力進行評定打分外,要在實習評語中肯定學生的進步,明確指出改進的方向,避免以往考核走過場和寫套話的弊病,真正實現了學校、企業、從業者的三方共贏。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主要工作文件[J].世界職業技術教育,1999(6).

        2.徐朔.“關鍵能力”培養理念在德國的起源和發展[J].外國教育研究,2006(6)

        3.馬喬林.論高職院校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

        4.呂景泉.德國職業教育中的“關鍵能力”培養[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7(5).

        第4篇:校內實習個人總結范文

        頂崗實習成績評價的原則和內容

        1頂崗實習成績評價的原則

        堅持“校、企、生”共同評價的原則。作為一門綜合性實踐課程,頂崗實習是學校、企業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頂崗實習成績評價的主體應當是學校和企業,但必須認識到學生自我評價的價值和作用。將學校、企業對實習的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結合起來,最后評定出學生的實習成績,以有利于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提高綜合職業素質。堅持綜合性評價的原則。頂崗實習的成績評價應以實習的綜合效果為參考,兼顧學校和企業雙方的價值取向需要。特別是要考慮到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狀況,做到操作技能、職業素養、專業水平三者兼顧。

        2頂崗實習成績評價的內容

        頂崗實習的成績評價具體應該包含哪些內容,是由頂崗實習的性質確定的。頂崗實習是高職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是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提升的重要途徑。在人才培養體系中,它是“基礎理論-專業知識-校內技能培訓-崗位綜合實訓”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形成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環節。綜合實訓的目的在于正確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積極完成實習崗位的工作任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通過這一過程提高專業技能,提升專業認識,提升職業綜合素質。這就決定了成績評價從結構上應包括以下幾個內容:實習態度、實習過程、實習效果、崗位技能、綜合素質。將頂崗實習評價內容進一步分解落實為各考核點。考核點是頂崗實習過程中用以評價頂崗實習效果的具體觀測點。一個完整的頂崗實習評價,應當具備下列基本考核點:頂崗實習記錄、教師指導記錄、頂崗實習報告、實習鑒定(含崗位技能鑒定和職業素質鑒定)。根據不同性質專業及不同類型頂崗實習的區別,可以適當延伸考核點,如個人實習計劃、崗位綜合理論測評、設計和答辯、指定項目任務(如職業資格證書、產品作品)等。具體要求是:頂崗實習記錄由學生按照一定周期填寫,目的是實現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使學生真正融入崗位工作,不斷總結提高。一般情況下按照每周或者每月填寫,內容包括崗位名稱、實習內容、實習心得等。頂崗實習記錄必須由企業蓋章或者企業指導教師簽字認可。頂崗實習報告由學生在校企指導教師的共同支持下完成,目的是使學生對頂崗實習過程作出全面總結,對實習過程中獲取的經驗教訓進行及時提煉。學校應當對頂崗實習報告的基本形式和內容提出要求,要體現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各方面的收獲與提高,要特別防止學生隨意抄襲,應付了事。實習鑒定一般由企業指導教師填寫,目的是了解企業對學生頂崗實習綜合表現的認可程度。實習鑒定的內容除了填寫崗位名稱、實習內容外,還應對實習學生的崗位技能水平、崗位綜合素質(如職業道德、勞動紀律、工作態度、團結友愛)等做出綜合性評價,并評出優、良、中、差四等。鑒于實習鑒定在成績評價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鑒定意見原則上要求加蓋企業公章。教師指導記錄由學校指導教師填寫,目的在于及時反映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解決專業問題和提高綜合能力的成長過程。教師指導記錄應當包括學生實習內容、學生問題及具體指導內容以及學生主動性等。指導記錄不僅是成績評價的內容之一,也為實習報告的評價和設計答辯提供一定依據。崗位綜合理論測評由學校和企業共同組織或者由學校單獨組織,目的是為了考核高職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拓展專業知識和提高專業素養的情況。內容包括:專業綜合知識和實習崗位的基本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這一環節也可用獲取與專業相關或與崗位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等形式來代替。答辯(或指定項目計劃)指高職專業學生在完成頂崗實習后,學校或企業指導教師針對學生實習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考問,以了解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對某些問題的了解和掌握情況。

        3頂崗實習成績評價的手段和方法

        采用傳統管理與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方式評價頂崗位實習成績。如果是集中性頂崗實習,用人單位一般不能接受大批量的學生同時離開工作崗位;如果是分散頂崗實習,又很難同時將學生組織起來完成某些教學任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則可以充分地解決成績評價的時間和空間差異性問題。無論是提交實習報告、設計,還是進行綜合測評和答辯,均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手段來實現。采用權重系數法進行成績計算。權重系數是表示某一指標項在全系統中的重要程度,它表示在其它指標項不變的情況下,這一指標項的變化,對結果的影響。按照各個子項目的權重,采取計算加權平均數的方法得出綜合成績。對于不同專業,每個考核點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各考核點的權重系數必須根據專業情況作出合理的規定。在高職專業頂崗實習實踐中,各考核點權重的確定,應結合校內外專家的意見后確定。一般情況下,基本考核點的權重大于延伸考核點的權重。頂崗實習記錄單和實習鑒定等基本考核點的權重應當大于一般考核點的權重。

        頂崗實習成績評價的質量保障

        1校企合作是頂崗實習成績評價的基礎

        崗位開發、頂崗實習、成績評價是三位一體的關系。沒有優質的崗位開發,就不可能完成高質量的頂崗實習和成績評價。在頂崗實習中,企業和學校關注的焦點雖然不同,但一定有合作的交集。企業更加關注的是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潤;而學校關注的是如何讓學生在實習鍛煉中提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頂崗實習作為一門課程環節,需要在堅持人才培養規格的前提下,根據不同專業和合作對象的情況進行調整;需要努力找到企業和學校利益的共同點,協商制定頂崗實習計劃和考核評價內容,在良好的合作中提高頂崗實習及頂崗實習成績評價的質量。

        2師資隊伍是頂崗位實習成績評價的關鍵

        堅持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標準,必須引導校企雙方指導教師樹立正確的頂崗實習質量觀。學校應對校內外指導教師進行動態管理,定期考核和組聘。特別是要加強選聘和激勵企業專家和技術能手兼職指導頂崗實習工作。目標是要以高等職業教育的理念為指導,正確把握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特定內涵,共同做好頂崗實習學生的教育管理、技術指導和成績評價工作。考核越科學,考核結果越準確,越能保證實習效果;實習效果越好,校企合作就越長久。

        第5篇:校內實習個人總結范文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a)-0248-01

        西南科技大學于2010年啟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并于2011年作為試點單位,獲得國家教育部的批準。西南科技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根據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有關文件精神,借鑒國際、國內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經驗,依托“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省級重點學科、四川省特色專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借助綿陽科技城、董事單位的優秀資源,以培養“強實踐、能管理、善創新”的未來優秀工程師為目標,以校企聯合為平臺,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培養掌握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系統理論的專門知識與關鍵技術的復合型拔尖人才為目標,通過深入的教學改革與實踐,采用“3+1”培養模式,制訂本培養方案。

        “3+1”培養模式,是指對本科學生而言,前三學年在校內學習,學完本專業的核心理論課程,并完成生產實習、認識實習、工程訓練、課程設計等除畢業設計(論文)以外的實踐教學環節的學習,最后“1”學年根據學生志趣或學習的特長,結合市場人才需求狀況,實施校內強化與校外實踐訓練相結合的多模式培養。

        “機械卓越工程師培養”具有三個要求:一是知識要求,要求具備較扎實的數學、物理、力學、電工學、外語基礎、人文社會素質科學和計算機及網絡應用等公共基礎知識;以及接受較扎實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訓練,初步了解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二是能力要求,要求具有能適應進一步深造及終身學習需要的較強自學能力,解決制造業相關工程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獻檢索等基本方法,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及開拓創新的精神,具備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三是素質要求,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適應社會競爭與合作。

        由此,我們必須在培養方案的制訂、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師培養等方面改革創新,并在圖書信息、校園文化、過程管理等方面加以輔助,才能真正達到“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培養的最終目的。

        1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

        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及工作方案的制定應總結吸收前人的教育教學改革的最新成果,充分發揮西南科技大學學科優勢,增前沿意識、開放意識和國際意識。

        培養方案突出機械專業導論、制造科學與工程專題課程群、工程應用類課程、工程訓練、企業實踐等教育內容,使學生有興趣、有研究、有實踐地學習專業領域的知識,逐步地、系統地增長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科學研究能力。教學方式方法上,改變以前理論先行的慣例,讓實驗先行或同步,在理論教學的方法上更加加強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每三個學生安排一個校內導師,建立個人培養檔案,根據學生特點進行個性化培養,從入試點班開始一直到本科畢業全程跟蹤,企業實習階段安排一個企業導師,結合工程項目和課題進行科研訓練,完成畢業設計的相關工作。通過自主選課模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專擅選擇專項,確定自己在機械行業的發展方向。同時將學生在校期間獲得與專業、職業和就業相關的職業資格或技能證書均納入成績考核計算體系;部分保研生可提前修讀碩士階段課程。

        2 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以及運行模式的改革

        卓越工程師試點班學生在企業學習所得學分不少于36學分,累計40周。制訂三門校企教師聯合授課的主題特色課程6學分,頂崗實習16周(獲得8學分),在企業制訂的選修模塊根據實習單位的具體情況制訂,設置六個工程項目實踐模塊(設計、制造、控制、材料、過控、工業),每個模塊6學分,第七學期進行,授課方式靈活多樣,逐步構建由“課堂實驗—專業實驗課—核心的課程設計(校內或企業都包含)—機械金工專業實訓(校內或企業)—專業認識實習(企業內)—機械工程生產實習(企業內)—機械工程畢業設計(校內或企業)”組成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在實踐教學的運行模式上,我們采用開放型的運行模式,據自身的興趣和特點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因材施教,將實踐與就業結合起來;并形成局部的企業化運行模式,使學生能夠以特定的企業角色在參與企業生產運營中,基于工程項目而學習知識,鍛煉實踐能力。

        3 師資隊伍的建設

        開展卓越工程師培養,師資隊伍是關鍵。進一步加大教師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力度,提升每位教學一線專業教師的工程能力素養,強化工程背景。學院選派2~4名青年教師在第7、8學期帶隊參與企業的聯合培養,教師在企業帶領學生全程服從企業的作息時間,參與企業各部門的實際工作第一線,不斷提升自身的工程意識,早日成為“雙師”型優秀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并認真做好學生的學習、生活、健康和安全管理,以保證學習的順利進行;根據教學大綱,會同企業有關人員,制訂出切實可行的企業學習階段執行具體計劃,擬訂日程表,提前印發給學生,報教學辦備案;企業學習階段結束前,應與企業導師一起認真做好實習成績的考核工作,并將全面考核的學習成績提交教學辦。學院給予帶隊教師全年滿工作量的待遇。同等條件下,在職稱評定、崗位聘任、公派出國、教改項目申請等方面享有優先權。設置專項獎勵,對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中取得的成果以及涌現的先進個人進行獎勵。同時,吸引來自企事業單位的高級技術人員一起打造“雙師型”教學團隊,從而保證實踐教師隊伍的教學質量和教學素質。

        4 加強企業學習過程的管理

        在企業培養過程中,指派帶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以企業培養環節各部門的主管監督為主,教師的監督為輔。要求學生針對所學每天寫工作日志,記錄當天的生產實踐概況,特別是學習了新的工藝內容,遇到的工程問題,以及采取的解決方法等;要求學生每周寫出一份報告,對一周的學習進行總結與思考,分別提交給企業部門主管與校方指導教師進行指導,對于重大問題提出參與討論。

        要妥善處理學生在企業學習期間與學生找工作、報考研究生之間的矛盾,在企業培養中,在保證培養目標不變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更靈活的時間安排,如有松有緊,有條不紊地規劃和落實企業培養環節的內容,達到企業培養的目標。

        5 結語

        卓越工程師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從多方面因素加以思考,加以探索和改革,而且必須結合本學科的特色優勢以及參與企業的大力配合,和學校多方面的政策、經費的支持,才能達到培養實施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第6篇:校內實習個人總結范文

        1.1思想認識不夠充分

        大部分學生第一次正式到企業實習,企業和學校跨度較大,現實與理想差距較大,會產生種種不適情況,學生適應能力較差,到一個新環境實習,時間達半年甚至一年,放假時間少,突然沒有了學校寒暑假的安排,會產生想家現象。加之不能適應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出現違反紀律,更可能中途離崗現象[1]。學生到企業工作后,與其它員工相比,難免會發現崗位與待遇有所差別,工作條件也不盡相同。這樣,有的學生不從自身找原因,只從外界比較,覺得不公平,怨學校怨企業,進而產生失落感,工作期間若再出現失誤,或者受到別人的批評與指責,就會產生負面消極影響。

        1.2實習質量得不到保障

        企業考慮到自身的利益和生產安全等因素,對于新參加實習的同學,很少企業讓學生直接參與到一線生產實踐中,更多的是讓學生參觀一下生產車間,給老師傅跑腿打雜,或者從事一些簡單重復的流水線作業,這些工作時間做久了后會對學生的積極性產生嚴重的打擊,會使學生懷疑頂崗實習的真正目的,使實習的初衷發生偏離,實習質量無法保證。

        1.3學校監督不到位,實習評價形式主義嚴重

        由于實習人數較多,單個單位人數需求有限,所以存在學生分散在大量不同單位實習的情況,而教師人數有限,不可能每個企業都分配教師駐廠監督,因此不可避免存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實習評價方面,是先由頂崗實習單位師傅,對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業績進行打分,再綜合學生填寫的實習日志、個人總結、學生平時表現的印象等各項內容,由校內實習指導教師評定成績。但是,在評定過程中,成實習單位師傅和校內教師各自獨立評分,相互之間溝通交流有限,評價流于形式,較難反應實習成果。

        1.4實習時間有待商榷

        大三下學期開始實習,有好處也有壞處。上完了所有專業課程,有了完整的知識體系,對實習崗位、整體流程的認識有了大局觀;但同時許多學生早先學完的課程記憶不清、印象不深,不利于細節知識的把握和能力的形成。

        2.校外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思路

        2.1改革思路

        針對畢業頂崗實習出現的上述問題,本課題擬對現行校外實踐教學模式進行部分改革。即在原有第六學期頂崗實習環節的基礎上,增加學期中校外實踐教學環節。具體為將第六學期部分實習任務分出來,從第三學期開始到第五學期,在每學期的教學中抽出1~2個月時間組織學生到校外合作企業開展生產性實訓。增設學期中的校外實踐教學環節后,可彌補原畢業前頂崗實習模式的不足之處。在最后一學期畢業頂崗實習前,增加了3次1~2月的實習機會。這幾次實習,可以加強學生的思想認識,認識到企業和學校之間的不同,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正視崗位的分配,正確對待工作中的挫折,增強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及時把所學專業知識與工作崗位需求的能力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為最終的畢業頂崗實習及今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學期中頂崗實習時間短、實習集中,也利于學校指導老師的監管和指導。

        2.2改革可行性分析

        學期中生產性實訓的順利實施,重點在于三個方面:第一,實習企業。學期中生產性實訓時間較短,只有1~2個月,企業通常更愿意接收實習時間長、相對穩定的實習學生,是否有企業愿意接收我們的實習學生,是需要首選考慮的問題;第二,實習質量。即使有企業愿意接收我們的實習生,那么又如何保障實習質量,如何確保實習單位不會敷衍了事,讓我們的實習學生走馬觀花、得過且過;第三,實習評價。即使實習質量得以保障,那又怎樣正確合理的評價學生的實習成果,真正了解學生實習的效果,使實習評價不流于形式。實習企業的選擇,要依托萬州汽車行業協會,要與行業協會緊密合作,進行人力資源、技術設備的互補,實現雙贏。重慶三峽職業學院是萬州汽車維修協會的副會長單位,負責汽車從業資格人員的培訓。農車系與萬州汽車行業協會的多家汽車4S店建立了合作關系,與帝威汽車、商社汽貿、百事達汽車、互邦公司、萬友都城、中汽西南等多家實力強勁的汽車銷售服務企業簽訂了校外頂崗實習協議。農車系領導與萬州汽車維修行業協會關系密切,曾擔任鄭州日產汽車區域經理,東風本田汽車帝威特約銷售服務店常務副總,長安福特汽車萬州4S店總經理。綜上所述,依托萬州汽車行業協會,實習企業的選擇能夠順利完成。實習質量的保障,要校內實習老師與校外實習老師共同監督。考慮到學生對崗位的不了解,對工作流程的不熟悉,對知識能力運用的不到位,或多或少會對企業的工作效率、工作業績和工作盈利造成影響,應適當給予企業一定的實習專項資金補償,這樣企業才可能把實習生與他們的員工一視同仁,認真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素質。校內實習指導老師也應經常去實習企業,與學生、與校外指導教師溝通交流,監管和指導學生的實習。實習評價體系,要不流于形式,不止口頭和書面寥寥幾句評語,要真正的對實習質量和實習成果做出有效評價。要把校外實習老師、校內實習老師、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按權重綜合起來,得出最后的評價結論。評價內容,要對思想政治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專業理論基礎、職業技能應用能力、組織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合作創新能力、工作業績等多項內容進行打分,合理評判實習生的工作能力。此外,也要加大反饋信息的匯總,要采集學生對實習企業、實習指導教師、實習質量等多方面信息的反饋,要采集實習企業對實習學生、學校、校內指導教師的反饋信息和改進措施。

        3.結語

        第7篇:校內實習個人總結范文

        對高職教育而言,專業是分門別類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與學活動的基本單位。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符合法則的活動方式,是能力的構成要素之一,是能力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專業技能,是指在某個專業領域所具備的技能,是在教育者的指導下,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形成的符合從事某種職業的操作技能和認知能力。專業技能是高職文秘專業學生核心能力的源泉。高職文秘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是指從事秘書工作所必備的崗位能力,主要包括“三動”能力(即動手、動口、動腦能力)和“三辦”技能(即辦事、辦文、辦會的技能)等。掌握專業技能對學生的學習、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發展個人能力,從而更好的適應文秘工作的需要。

        二高職文秘專業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思路

        高職教育是以職業能力教育為核心,為社會培養生產一線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文秘專業教師應轉變教育觀念,深化文秘專業教學改革,圍繞“一個中心、兩方結合、三個平臺、四個系統”進行教學安排,切實提高文秘學生的專業技能。“一個中心”,即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為中心;“兩方結合”,即以校企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三個平臺”,即建立了課內實踐、校內實訓、校外實習三大平臺;“四個系統”,即通過建立課堂教學系統、模擬情境系統、社會實踐系統及生產實習系統等。在教學中,以“四個系統”為抓手,“三個平臺”為保障,“兩方結合”是教學的基礎,最終的目標就是切實提高文秘學生的專業技能。

        三高職文秘專業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實踐

        (一)優化課堂教學體系,突出專業技能訓練

        1教學內容體現職業化

        結合社會對文秘人才的要求和高職教育的實際,聘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專家研究把關,保證教學內容適應社會的需要。課程與教學內容是培養目標的具體化,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腳點。為全面落實專業能力的培養目標,需要對課程內容和結構進行整合與綜合化處理。一方面,教材體系在理論方面強調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另一方面,專業技能訓練與秘書崗位工作實際相結合,突出針對性、應用性和實用性。為此,應加強課程內容的整合:將內容相近或相同的課程進行整合與綜合化處理。改變過去文秘專業課程設置零亂、內容重復的缺陷。整合后形成六個模塊:人文素質課程模塊、中英文語言課程模塊、信息收集與處理課程模塊、組織協調公關課程模塊、秘書實務課程模塊、商務課程模塊。專業技能訓練分三個階段進行:一是崗位認識階段,引導學生了解所學專業所對應的崗位和職業;二是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訓練階段,通過校內實訓進行模擬訓練;三是產學結合進行頂崗實習和崗位綜合實踐鍛煉。

        為加強文秘專業技能訓練,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單項任務實訓。單項任務實訓就是為某個學習目標而設計的單項實訓教學內容,如上機文書寫作實訓,每個文種作為一個學習目標,要求學生在電腦上用準確的格式完成一個個寫作任務。在此基礎上,在課程中開設足夠的綜合性實訓項目,強化技能訓練。文秘專業開設了九個模塊的綜合實訓項目,分別是文書寫作與訓練模塊、辦公室事務模塊、會務工作模塊、公共關系技巧模塊、接待與禮儀模塊、商務談判模塊、信息管理模塊、辦公自動化模塊和人力資源管理模塊。通過綜合實訓項目的鍛煉,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與創新能力。

        2加強課堂實訓,強調“教、學、做”為一體

        高職文秘專業教育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遵循“理論必需夠用,注重實訓”的高職教育理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與方法,強化課堂實訓,讓學生在教中學、學中做、做中學,“教、學、做”一體化,強化文秘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力爭把學生培養成為適合社會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課堂實訓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實踐某些秘書工作技能,一般是與理論課的配比實訓。這種實訓任務單一,工具較單一,設備條件限制少,能在課堂內完成,教師只要提供任務并提出完成要求,學生則按照要求拿出與實際工作相類似的成果。在課堂實訓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準確的講解。準確的講解有利于學生調整頭腦中的動作表象,形成準確的定向映象,有助于學生掌握形成技能的方法。為充分發揮講解的作用,可以把講解與示范結合起來,一邊講解一邊示范。第二、必要的練習。練習是形成技能的關鍵環節,應采用多種不同的形式:根據時間分配不同分為集中練習和分散練習;根據內容完整性的不同分為整體練習和部分練習;根據練習的途徑不同分為模擬練習、實際練習和心理練習等。第三、有效的反饋。反饋是指訓練者了解自己練習的結果。反饋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內部反饋,即訓練者個人自身的反饋;二是外部反饋,即訓練者以外的人給予的反饋。可以先由學生對自己的工作結果進行自我評估,然后開展學生相互評價,指出優點和不足,再由教師進行檢查。師生共同討論,評判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進行反復訓練之后,就可以使技能熟練定型。

        3推進技能評估改革,激發實踐興趣

        文秘專業技能評估主要考核學生完成實訓任務的水平,要強化實際操作,采取多種考核方式,建立健全以專業能力考核為主,常規考試與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試制度。如果考核不合理,可能會影響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的積極性,達不到訓練的效果。對于側重培養專業職業能力的課程,如秘書學、文書學、檔案管理學、速記基礎等應靈活采取實踐操作和技能競賽等多種考核方式,突出個人專業能力的培養,為以后從事文秘職業時成為一名合格的秘書奠定基礎。專業技能考核以實訓的訓練模塊為基礎評定成績,讓學生明確成績與每一個訓練模塊的表現直接相關,從而激發學生訓練的積極性,提高訓練的效果。訓練結束后,要求學生對實訓進行總結,撰寫實訓報告,引導學生思考,加深學生的印象,鞏固技能。

        (二)開展模擬情境實訓,強化專業技能訓練

        秘書專業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我院文秘專業具備文秘情景模擬實訓室、網絡辦公實訓室、文書處理與檔案管理實訓室、商務活動綜合實訓室、禮儀與形體訓練實訓室等實訓場地,為文秘實訓實踐教學提供了保障。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實用性、參與性強的情境實訓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情境實訓就是在模擬的工作情形下演練某些秘書工作內容或訓練某些工作技能。實訓由學生扮演秘書角色,按照秘書工作任務的要求去處理不同的事件,學生參與其中,感受秘書工作的實質所在。如在高職院校的文書處理訓練在單項訓練的基礎上,展開整體實踐訓練,可以設置一定情境的模擬現場,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扮演各種角色。整體實踐教學的開展必須以部分項目的實現為前提,主要是對各單項技術規范的綜合運用和對整體工作流程的理解,如在收文處理訓練中,完成接收、登記、審核、擬辦、批辦、承辦、催辦、注辦、歸檔、查詢等程序。完成后,先由學生對自己的工作結果進行自我評估,然后開展學生相互評價,指出優點和不足,再由師生共同討論,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要求學生修改出現的問題。從而使技能內化為個人的專業能力。

        為加強專業技能的訓練,促進知識向能力轉換,在第三學期文秘專業安排了二周時間集中進行實踐活動,安排學生到院辦、教務處、學生處、檔案室、組織人事處等部門參與完成各種“辦文、辦事、辦會”任務,提高專業技能。

        (三)開展社會實踐,鍛煉專業技能

        秘書技能是學生在全面掌握秘書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秘書專業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培養秘書的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所以,文秘專業技能訓練不僅要加強課內單項訓練和模擬情境實訓,也要加強社會實踐,鍛煉專業技能。第一,組織社會實訓。按照教學計劃,三個學年分別完成三項社會實訓任務:第一學年進行社會調查,完成“社會調查報告”;第二學年進行市場調查,完成“市場調查報告”;第三學年完成畢業論文。學生通過收集材料、問卷調查、撰寫報告等活動,能較深刻地掌握社會實踐的流程,對學生的職業意識和專業技能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第二,開展技能競賽。可以開展多種競賽活動來提升學生的秘書綜合素質,通過競賽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例如,舉辦“秘書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用三分鐘演講、場景模擬、公文寫作、硬筆書法和才藝表演等形式,對文秘學生辦公事務管理技能、會務管理技能、公文處理技能、辦公室真實情景展演、辦公設備綜合技能、速記速錄和個人職業才藝等進行考察。第三,成立學生社團。成立“秘書事務所”,承辦校內外各種真實的工作任務,利用校內的團代會、運動會、校園主題活動等機會,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參與具體活動的策劃和籌備,起草活動方案、開幕詞、總結等有關文稿,承擔會議的組織、安排與接待工作,讓學生在生產性實訓中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

        (四)開展綜合技能實訓,提升秘書專業技能

        提升文秘專業技能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專業崗位綜合技能實訓。它是到社會崗位上頂崗工作,實現由學生身份向秘書角色轉換的過渡,并進行秘書職業的嘗試,實現學生秘書經驗的積累。第六學期文秘專業學生由專業教師帶隊,在工作人員的具體指導下,在相關單位進行頂崗實習。文秘的專業特性決定企業崗位需求量不大,為做好此項工作,學校要與企業加強合作,聯合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確保學生在真實的崗位環境中,實現秘書崗位的職業化系統訓練,確保學生職業能力和專業技能的提升。開展秘書崗位綜合技能實訓應注意:第一,組織動員,明確要求。要開展實習專題講座,召開實習工作動員大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頂崗實習工作任務。第二,組織觀摩,了解職責。到實習單位觀摩一周,聽取實習單位領導或具體部門負責人介紹單位情況,了解崗位工作具體情況。按照實習單位要求,制定工作日程表、實習管理辦法。第三,認真實踐,提升技能。實習生進行專業技能頂崗實習,根據實習單位安排擔任管理或服務工作任務,撰寫實習周記、開展小組討論、參與實習單位專題活動、參加實習單位參與專題宣傳活動和文體活動等,通過實習檢驗專業知識與技能。第四,表彰先進,總結經驗。要求每個實習生認真撰寫實結,表彰優秀的指導教師和優異的實習生。通過頂崗實習,實現與職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使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獲得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孟慶榮.秘書職業技能實訓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6):1-3.

        [2]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6-261.

        [3]李曉瓊,吳迪.高職文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秘書之友,2012(2).

        第8篇:校內實習個人總結范文

        關鍵詞: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生產實習,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b)-0000-00

        1 生產實習環節在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重要性

        設施農業是一門涉及生物、工程、環境等多學科交叉的科學,是多學科的綜合發展與應用[1]。生物科學主要包含蔬菜、花卉和果樹等作物的生長發育與管理;環境工程又包含光照、溫度、濕度、氣體與土壤五大因子的相互作用與調控;工程學科涉及到溫室結構優化設計及環境調控設計、建筑材料的選擇與計算、建造施工技術等內容。這三個方面有機的結合與統一形成新興學科。它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成為多學科交叉的復合型人才,來滿足社會農業產業發展的需要,在進行專業基礎理論和研究學習的同時,更要重視實際農業產業發展的新情況,新需要,只有緊密聯系生產實際的發展及農業產業升級的需要,才能使該專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2]。宋代詩人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中曾經提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說,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這句詩充分體現了實踐活動在學習中的重要性,生產實習環節正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通過接觸實際現場的情況,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書本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教學環節。通過生產實習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拓展學生專業知識,強化專業意識,培養創新精神,提高綜合素質[3]。同時也有利于學生開展自學活動,激發終身學習的熱情,還可以加深對社會道德和經濟價值的理解,是知識轉化為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徑。實習教學的作用和地位是課堂教學所不能替代的。我們必須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多接觸生產實際,了解社會、適應社會,使我們培養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技能,并對其將來的農業產業結構發展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2 現行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實習教學中面臨的挑戰

        2.1 師資力量的挑戰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過渡,招生規模急劇膨脹,學院原有的各專業的共建實習基地的容納能力已遠遠跟不上學生數量的增長速度,因此容易造成實習教學供給能力不足,形成了實習任務難以安排的局面。加上近年來物價指數上揚,各種費用都隨之上漲,而實習預算經費沒有多大的漲幅,直接限制了實習的活動范圍,導致學生與農業生產,科研和社會生活的接觸相對較少,使實習面變窄,這些對于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這樣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來說,都是今后需要努力解決的問題[4,5]。

        2.2實習基地減少的挑戰

        實習基地是保證實習教學質量的前提,主要包括校內實習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目前隨著很多學校的新教學樓,宿舍等隨著擴招的學生數量的增加,部分實習基地被占用,另外今年來試驗基地的建設顯得相對落伍,實習基地的管理也缺乏規范化,很多校內的基地仍然處于粗放式的管理方式。校外實習基地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然而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計劃經濟體制下運行的所有制模式已被新的體制所取代,很多農業實習基地不愿意接受單純以實習為目的的學生,而且,很多畢業學生不愿意到一些條件比較落后的農村,大多僅靠指導教師與實習基地的個人關系而勉強接受。基于這種狀態,很多校外的實習基地逐漸面臨著減少的挑戰[6]。

        2.3 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挑戰

        發展科學,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現代高等學校的重要職能,生產實習活動不僅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科學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也是現代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向大學提出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在農業生產實踐中很多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都是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智慧,對于培養學生學生掌握本學科的前沿知識和新動向,創造性思維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實習活動的質量,不僅是培養所學專業知識實踐化的過程,也是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學生能力培養的關鍵。

        2.4 就業形式的挑戰

        目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式仍然處于嚴峻的形式,雖然畢業生產實習作為必修課程,學校的教學計劃有很多的具體要求內容,但是指導教師執行起來會遇到很多問題。生產實習一般是在大四上學期進行,這段時間正好同畢業生就業,考研等時間沖突,在安排生產實習中,學生更多的以優先選擇與用人單位聯系的方式,占用了畢業生產實習的時間。再加之本科畢業生中嚴峻畢業形式所激發的考研熱,使一些按照農業生產時間安排的實習教學內容的安排,不能如期進行。

        3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實習教學模式的探討

        3.1 實習教學模式

        為了適應新的就業形式,對傳統的單一集中實習形式進行了改革,充分調動學生及家長的積極性和主管能動性,讓學生在參與學校的生產實習的同時聯系一些與今后的就業有關的單位進行實習,在實習后期再統一進行集中實結。這種模式實施后使學生不再單純被動地接受統一的安排,而是積極主動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特長尋找適合自己將來發展的實習單位,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實習。比如,在課堂教學中雖然對工廠化育苗的內容有過講授,然而實際的生產中育苗公司如何進行大規模育苗設施及程序,生產周期如何控制,遇到具體情況如何解決等這些都是要通過實習來進行進一步學習的。對此類企業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通過在用人單位結合企業情況實地學習,同時學生通過實習的過程對未來工作情況也會得到進一步了解,用人單位也通過實習更好地考察和鍛煉學生。在實習后期實習生返校后又可以進行充分地對實習生活進行總結,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畢業實習的主動性。

        3.2 實習內容指導

        要加強生產實習的指導,就意味著指導教師的指導內容中需要進行的準備增加,為此應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征求實習意見

        目前,實習方式日趨多樣化,畢業實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問題,還是直接影響畢業實習效果的主要因素。為此在實習之初,教研室就注重學生的意見和注重學生專業思想教育,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基礎上,提高學生對畢業實習的認識,最廣泛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征求學生對實習的意見,啟發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表意見。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提高,完善實習教學體系,對學生比較感興趣與生產結合比較緊密的校外實習基地,如花卉溫室基地,工廠化育苗基地,大型溫室園區,農展會等選取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實習地點作為校外實習基地。對于校內的實習內容,首先讓學生自主選定一些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根據校內的學科優勢和當地設施產業的特點,分主次在校內展開實習。

        (2)制定實習計劃

        首先,在制定實習計劃時要抓住一些主要教學環節的把握,突出實習中關鍵性,規律性的問題,使學生通過對重要內容的把握,分成幾個相關專題如,工廠化育苗 ,設施園藝作物植株調整,設施園藝作物田間管理,無土栽培,園藝設施,生產基地規劃等內容,讓指導教師進行具體的內容講解,演示后,學生親自操作,掌握其原理,操作技巧,觀察結果。

        其次,在時間安排上,除了根據專業理論課開設的情況,安排社工專業實習在四年本科教學計劃中的合理時間外,還應考慮本專業在實際生產的特點,安排應季的實習內容。由于我校地處北方,實際生產中更多應用的溫室類型是日光溫室,可以根據日光溫室的環境特點,在冬末,根據季節和栽培作物的情況對溫室的環境進行調控,進行加溫,通風換氣等調節;在初春季節安排學生做一些日光溫室的育苗生產的實踐環節,把握育苗的關鍵環節,在讓學生更貼近實際地體會農業設施生產的環節,解決實際生產遇到的技術問題。

        此外,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條件下,盡量安排一些動手能力強的實習項目,勞動內容根據不同時期的生產科研需要安排,各組可以不同,應使每位學生積極參加生產勞動,磨煉學生的意志,鍛煉學生吃苦耐勞,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如:讓學生親自體驗播種的整個過程,包括營養土配制,浸種,催芽,播種,播種后的管理等;在設施作物田間管理中,把握溫,光,水,氣,肥的控制及病蟲害防止等等,將課堂的抽象理論和實踐互相結合。

        (3)制定實習細則

        科學制定實習細則是保證生產實習質量,實現強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針對學生在生產實習中出現的突發事件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保證學生順利完成生產實習任務的重要方式。這就需要指導教師要在實習過程中安排學生的學,食,住,行等各項工作,在實習前對整個實習要做到心中有數。在實習期間,指導教師應該把實習作為課堂教學的深入和繼續,在每個環節都要具體指導,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作出準備,實習過程中巡回檢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校外實習中應該通過了解實際選擇的實習地點和實習方式,制定實習計劃,增強對實習的指導力度,以我校今年的校外實習為例,在實習未開始前教研室相關教師就制定了實習細則,規定了校內外的實習組織方式,校內外基地實習的內容,生產科研基地的確定,實習紀律,考核方式及方法,具體的時間安排,對實習過程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要求學生提供考察報告,專題報告等,這些都使學生的實習一開始就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4)實習成績評定

        實習成績是反映學生實習綜合效果,分析實習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由于設工專業的實習過程包括校內基地,校外基地及一些生產科研基地的實習,過程復雜,指導教師對實習過程中學生的表現評定,也應采用多種形式綜合評價,如對提交的實習日記,實習報告,現場實習表現,實習單位的證明和其他實習資料等。

        (5)實結交流

        在生產實習結束后,進行總結交流工作是實習的重要環節之一。在本次生產實習后,交流工作在學生中認真展開,還向本專業低年級學生進行介紹,同時邀請了相關的專業教師,管理教師。交流會上,主要由參加實習的學生和教師對整個實習的過程中的收獲,存在的問題和對未來的實習工作的展望。通過交流總結發現,學生們普遍覺得對設施工程專業這樣一個實踐性強的專業來說,實習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通過實習的過程對設施農業這個產業加深了了解,豐富了專業認識,對專業的未來充滿信心。對專業指導教師來說也更加豐富實習課程的內容,為將來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積累了基礎。

        3.3 實習管理

        對實習的非科學監管是引起當前設工專業實習形式化的根本原因。因此我院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并借鑒其他院校的經驗,在加強實習基地建設的同時,特別對這種同步加強實習的動態管理實現對專業實習的有效監管。在實習開始前,由園藝學院主管教學副院長、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和指導教師組成領導小組,統一領導。院和教研室兩級領導負責實習的全面工作,實習指導教師負責指導各項技術實習工作。學生要擬定詳盡的外出實習計劃,提交指導小組進行審批,經審批小組同意后方可進行,且提倡在對實習單位選擇時盡可能地選擇與專業相關的實習內容。實習申請是否獲得同意主要在于實習計劃的詳盡及與實現本專業學習為目的。通過學生自主選擇結合學校的監管,大大強化管理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的合作,也大大提高了實習管理的有效性。

        4 結語

        生產實習教學是本科生進行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重要環節,使學生能夠學到很多在課堂上無法學到的東西,結合目前我院的新專業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生產實習教學模式,實習內容及管理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提出了深化本專業實習教學改革,完善實習模式,精心組織,加強管理等實習過程的優化建議,相信這些會為未來新學科的發展建設,優化實踐教學體系,提高畢業生實習質量,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建明,鄒志榮,屈鋒敏,王曉燕,楊振超,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的建設與發展,高等農業教育,2004,(4):45-47。

        [2]張桂春,唐為民,張琳琳,高等教育學,遼寧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2007,(8):187-194。

        [3]劉亮,李錄平,陳冬林,譚欣星,楊繼明,能源動力類專業畢業實習教學模式的探討與實踐,理工高等研究,2006(4):130-131。

        [4]王恒明,工科院校實習教學模式新探,建材高教理論與實踐,2000(12):78-80。

        第9篇:校內實習個人總結范文

        【關鍵詞】頂崗實習 高職院校 制度

        頂崗實習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學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是實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重要的途徑之一。本文以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為例,來闡述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工作中,需要考慮的多方面的因素,并提出了可行性措施。

        一、構建船舶工程技術專業“崗位實習”課程標準

        1.三個階段頂崗實習

        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的頂崗實習分為三個階段,即前期準備、實習過程、實習后總結。不同的階段,需要學生做不同的工作。在前期準備階段,學生需要明確實習單位、實習細則等內容;在實習過程中,學生需要遵守企業,學校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安全完成實習任務;實習結束后,學生要進行總結、匯報,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從學校學習到企業工作的過渡。

        船舶工程技術專業頂崗實習旨在培養學生具有造船生產技術準備、船體計調、修船計調、放樣檢驗、裝配檢驗、涂裝檢驗、船體工藝、船體分段技術、船體總裝技術、船體生產設計、船舶舾裝技術、船體涂裝技術、放樣、舾裝裝配、分段裝配、船臺裝配等專業能力;且具備一定相關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故障應急處理能力。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使學生能夠完全勝任船舶建造的各個崗位。

        2.頂崗實習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聯

        (1)頂崗實習教育、頂崗實習單位確定

        頂崗實習前,必須完成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學生具備了專業的基本能力。學院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素質培養課程,指導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將來去企業實習打好基礎。

        (2)頂崗實習與相關課程的聯系

        頂崗實習前,必須完成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課程,如結構與識圖、船舶建造、船舶CAD/CAM,并參加放樣、裝配、工學結合等實訓,使學生基本具備崗位專業能力。

        (3)頂崗實結、匯報與相關課程的聯系

        結合頂崗實習內容,完成畢業設計任務,在畢業答辯過程中體現船舶工程技術專業課程內容,同時反映崗位實習過程中的工作和學習情況;充分反映學生各方面素質能力。檢驗學生是否能實現崗位工作零對接。

        3.頂崗實習校內和企業指導教師的素質要求

        整個頂崗實習,周期長,任務重。在學生實習過程中,校內教師和企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學生管理能力,良好的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知識,熟悉生產企業運作和生產組織管理工作;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情操。

        二、船舶工程技術專業崗位實習措施探討

        1.成立頂崗實習指導委員會

        船舶工程系頂崗實習指導委員會各領導高度重視崗位實習工作,統一認識,狠抓落實,形成合力,全員努力做好崗位實習工作。深入挖潛本系的校企合作單位崗位實習接待能力,盡可能統一解決沒有崗位實習去向學生崗位實習問題。系內各單位,特別是實驗室、實習車間,認真落實教學內容,妥善安排崗位實習學生的學習地點和教學內容。對個人聯系崗位實習單位的,系內審批要嚴格把關,做到實習內容與所學專業對口,能夠完成畢業設計教學任務。

        2.監管學生頂崗實習全過程

        頂崗實習并不是學生隨意找個單位去實習,而是學生去自己的簽約單位去實習,這就意味著崗位實習和學生就業戚戚相關。畢業生在學院組織雙選會期間,在落實就業單位的同時,就提出崗位實習要求,就業單位對此工作予以落實,基本明確實習時間和崗位實習要求。各專業制定崗位實習、畢業設計的專項計劃,并認真落實執行。

        在第五學期期末,安排專人在規定時間周,做好畢業生崗位實習動員和安全教育工作。教學內容按照畢業生崗位實習指導書進行,重點強調安全教育、保密教育、職業道德素質教育內容;同時深入貫徹學院頂崗實習的規章制度,保證學生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頂崗實習。在這個過程中,校內外指導教師起著不同忽視的作用。

        3.頂崗實習信息資源庫的構建

        畢業生信息資源庫是崗位實習管理過程中重要手段,及時、準確的信息是反映畢業生動態的直接數據,也是體現崗位實習科學管理的憑證。暢通多渠道指導和聯系方式如系內設專人管理崗位實習學生,配合教務處指導、檢查崗位實習工作;系內開通畢業生崗位實習指導、答疑論壇,指定專人管理,回復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現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與崗位實習單位的密切聯系,跟蹤實習學生動態;引導學生發生安全事故,第一時間匯報給校內外指導教師,并做好事故處理工作;對已返校毀約的畢業生,做好登記,上報相關部門后,重新參加學院的各教學環節;不定期地抽查學生頂崗實習是否與課程標準要求一致。

        三、搭建頂崗實習網絡平臺

        網絡平臺建設首先應針對建設目的確定其規模和布局。“船舶工程系‘頂崗實習’教學網絡平臺”是專門為頂崗實習服務的一種網絡系統,目的性專一,沒必要盲目仿照各大門戶網站投入過多成本,建設重點應為擴大平臺互動性及增加使用人員的認同感上。例如本平臺就按專業不同分設“船舶工程技術”、“船舶舾裝工程”和“船舶涂裝工程”等五個子模塊,考慮到學生在“中遠船務集團”、“渤船重工”等企業實習人數較多,特設相應子模塊,便于學生有針對性地檢索信息。

        自本平臺開放以來,學生對于工作中的問題經常利用手機、數碼相機等現場記錄,再上傳到平臺,大家共同討論,使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平臺中還為學生提供個人空間,使學生可以將每天的工作心得體會進行保存,相對于傳統的工作日志來說,這種新形式的網絡日志更易被學生接受,并能提高學生記工作日志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平臺中還設有學生專用討論區模塊,在此模塊中學生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各船廠實際情況、學生在船廠中實際待遇等展開了積極的討論,熱門話題人氣過千,跟貼數百,學生各抒己見,創造出了一個極好的學習、研究氛圍。

        目前“船舶工程系‘頂崗實習’教學網絡平臺”時間上24小時開放,空間上全方位開放,使用對象包括學院教師、在校學生、畢業實習學生及相關專業人士,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四、提升崗位實習學生職業道德素質

        高職院培養人才的最終目標是將學生送向職業崗位,實現學生到員工的轉變。這種轉變,往往需要學生具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如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等。因此,加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將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

        1.實現學生從學生到員工角色的轉變

        環境造就人,不同的環境,人們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在學校里領導、老師處處為學生著想,教育他們的時候充滿了愛心和耐心,學生倍受呵護,對自己的重視程度很高。可到了單位,有的學生反映帶她的師傅不好,而忽視了現在自己已經是一名服務者,困難是需要自己去克服的。對迷茫的學生,要以鼓勵為主,讓他們意識到已經是一名單位的員工,是企業的責任人。所以在學校里老師應及時指出學生存在的不足而不能包庇,否則學生會處處以自我為中心,這對將來的工作是不利的。

        2.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責任感,心態樂觀

        在各實習單位的學生的心態都不一樣,我認為是否有責任感、具備積極的心態對他們來說很重要。有的同學說為了將來的蓄勢而發在積蓄力量,再苦再累也不怕,這樣的同學勇氣可嘉,值得稱贊。而有的同學成天無所事事,或抱怨或頹廢,師傅也對他印象不好。這樣抱著消極的態度任何事情也不會做好的。應積極引導,并給予適時的鼓勵,端正態度,用積極的心態對待人和工作。學生將來是否能干好本職工作,從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心態是否積極,所以崗位實習學生應該及時調整心態,盡快適應企業工作環境。

        3.遵守企業、校兩級規章制度

        學生在崗位實習期間,一方面要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另一方面,需要與校內指導教師時刻保持聯系,匯報自己在企業的實習情況。因此在校期間對學生日常的道德規范和考核標準就應該嚴格,這樣學生才能把這種嚴于律己的標準帶到實習單位去。

        五、進一步深化崗位實習工作

        1.成立崗位實習專項事故處理小組。崗位實習期間,事故發生原因多樣,時間隨機,不好控制和判斷,對此學院成立專門機構,負責處理實習期間出現的意外傷害事故,合理保障畢業生權利和學院財產損失。

        2.學校應該給專業教師創造更多的機會到船舶企(事)業單位走訪和調研,甚至是掛職鍛煉,這樣有利于提高專業教師的業務水平,也有利于專業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

        3.就業指導工作不是學院招生就業處的事情,而是全員師生以及企業教師共同的工作。就業推薦工作是檢驗教學管理的關鍵,其難度不亞于教學、學管等工作,學院應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研究。要將就業指導貫串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同時加強與家長交流,使學生、家長正確的評估學生自身的能力,結合就業市場的需求,量力而行,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

        總之,幾年來崗位實習工作的開展,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可喜成績。經過研究,基本上理順了崗位實習的組織管理過程,明確了崗位實習內容,進一步確立了突發意外傷害事故處理辦法,解決了崗位實習中幾個難點,為深入開展崗位實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萬力維.由西南悉尼TAFE學院審視澳大利亞的職業教育與培訓 [J].職教論壇,2011,(33):93.

        [2]俞薈.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方式的創新與探索――以高職交通運輸類專業為例 [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1):85-87.

        [3]張寧新.有效實施頂崗實習的實踐探索 [J].職教論壇,2010,(36):80-81.

        [4]趙節昌.構建分散型頂崗實習管理模式的探究 [J].繼續教育研究,2010,(10):173-174.

        [5]林國安.高職經貿類專業頂崗實習的全過程管理研究 [J].教育與職業,2010,(35):36-37.

        [6]王永福.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和監控的改革與實踐 [J].教育與職業,2010,(32):46-47.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久久精品亚洲人成影院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国产A∨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色色五月天 | 久久动态精品视频 | 色五月天中文字幕 | 日韩激情乱码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