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研究性學習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研究性學習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研究性學習方案

        第1篇: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堂 研究性學習 方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5)10B-0094-01

        在高中教育領域,研究性學習受到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睞,著眼于為學生創造終身受用知識技能的方法,恰好反映了教育的基本訴求與時代的發展脈絡。事實上,在教育部門所下發的《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里面有明確規定: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是以提高全體高中學生信息素養為根本宗旨的基礎性與應用性兼備的課程,信息技術課程已經由單純的技能訓練上升為全面的信息素養的培養?;谶@種認識,如何在常規的課堂中添加非常規的做法?研究性學習成為首要的考慮途徑。

        一、高中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的特征

        對于高中信息技術學科來講,研究性學習富于活動意味,教學并不是簡單的知識認知與處理,有師生交流、探討的內容在里面。如果教師不能認識到這種活動化特點,只從單一認識活動角度進行處理,并把教學活動從生命活動中剝離開來,那么就無法處理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新情況。應當承認,教學中確實有認識過程存在,認識過程是教學的基礎,但是絕不能因此用認識過程限制發展潛能的塑造。從本質上來說,教學是人的成長過程,應當是與生活結合在一處的,教師對于教學本質的認識與利用轉變,恰好表明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終結,新型師生交流、探討模式的開始。其次,教學過程與教學目標結合更加緊密,與其說教與學雙方在實施教學活動,毋寧說是在創造一種生活,教學并非知識傳播的手段,而是生活的一種特殊形式。第三,高中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更加強調教學雙方的對話交往關系,基本不會發生課堂上教師獨白的情況,信息技術學科的特殊性與研究性學習方式的特殊性,決定了這種對話交往關系的深刻狀態。教師要做的就是擺脫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走向動手能力塑造、應用能力引導。

        二、動手能力塑造是研究性學習的基礎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目標中,有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內容,而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效果如何,則要看學生動手能力達到何種程度。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融入研究性學習的因素,目的在于變革既有模式下課堂、教材、教師一體化,卻置學生于被動地位的情況,使學生具備接受終身學習的知識基礎與能力基礎。另外,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區別在于,因為經濟環境、技術環境的變化,只有研究性學習才能不會導致學到的知識轉眼即變成無用之術的問題?;谶@種考慮,教師應當將課堂時間留出一部分,用于學生的自主發揮,讓學生敢于按照自己想法實現探索,像平面設計、繪圖、簡單運行程序編寫等都可以在課堂上大膽嘗試。比如有些學生對平面設計發生興趣,即可以借助平面設計工具進行廣告圖片設計。此外,信息技術的應用基礎是計算機與互聯網,而互聯網這一巨大信息庫本身即擁有無比豐富的礦藏,這些優質資源能夠給教學帶來海量的信息。教師自行查閱或者指導學生查閱互聯網,可以開闊學生視野,幫助學生改變原有的狹隘學習觀念,支撐學生投入到自主探究活動中去自主培養動手能力。

        三、應用能力引導是研究性學習的方向

        除了增強動手能力,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帶領學生深窺研究性學習的堂奧,目的是使學生增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否則,研究性學習只是一種點綴,起不到任何實際作用。應用能力引導是研究性學習的方向,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首先,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應當使學生真正參與其中,讓學生在參與中感知興趣,而不是由教師給予學生興趣。比如,在接觸Word辦公軟件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制作簡歷的機會,讓學生在完成個性化簡歷時主動尋找問題、處理問題,主動探索出一條與自主學習過程相適應之路。其次,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融入一些與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并要求學生現場處理,比如,成績單的制作、課程表的安排,擇優用之,讓學生產生成就感與競爭意識。第三,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是一方面,信息素質的培養是另一方面,讓學生以良好的素質應對日益復雜的信息化環境,比如,我們可以設想,若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游戲、用于病毒制作,那么知識與技能的習得又有何用呢?教師需要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添加一定數量的口頭警告,讓學生把握好信息的應用度、方向,切忌出現雖然興趣產生但濫用的情況。

        四、結束語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應用面極廣。只要教育資源背景是開放的,學生主體地位是明確的,研究性學習發揮的作用一般優于其他學習模式,可以讓課堂變得更加鮮活。借助親身實踐、親身研究,學生能夠充分感知并理解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以及方法技巧。而教師所要做的,正是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獲得更大的自由空間。

        參考文獻:

        第2篇: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摘要:由于自身發展背景與學科差異,行業特色大學“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授具有與財經類大學不同的特點。在分析行業特色大學“西方經濟學”的課程特征及其教學所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行業要求的特點,從強化應用能力的角度提出了提升行業特色大學“西方經濟學”案例教學效果的對策。

        關鍵詞:行業特色大學;案例教學;西方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50-0085-02

        近年來,隨著大學的不斷擴張,我國大多數行業特色大學都增設了經濟管理類專業。在行業實踐中,行業特色大學的許多問題也與經濟息息相關,如能源產品的銷售、新能源技術的推廣、農產品的種植決策等,所以,大多數行業特色大學也把西方經濟學列入通識教育課程。目前這類高校在實踐教學、經濟問題的中國化視角等方面還有許多不足,本文正是基于此,通過加強案例教學來探討如何提升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效果。

        一、加強行業特色大學“西方經濟學”教學效果提升的意義

        行業特色大學的定義與特征分析。行業性特色大學具有特殊的歷史背景。建國初,參照蘇聯模式,中國進行了院系重組,組建了一批行業特色型大學,主要涉及農業、林業、地質、礦業、石油、電力等行業,這些大學隸屬各個部委。行業特色大學的經濟管理專業強調專業特色,強調專業服務于特定的行業,經濟管理與行業結合。作為最容易體現該特色的課程,西方經濟學具有先天的課程載體的優勢。作為現代市場經濟理論的邏輯空間和方法論的源泉,西方經濟學對于中國現階段的許多行業性的經濟問題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許多現象,如成品油價格的波動、原油的進出口等問題可以為西方經濟學提供大量的素材,這樣的話既可以鍛煉行業特色大學的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能夠有效地降低西方經濟學授課的相對枯燥性。

        二、行業特色大學“西方經濟學”課題教學的困境分析

        雖然講行業特色大學在《西方經濟學》課程改革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目前來看還未完全擺脫傳統的“老師上課講――學生考前背考后忘”的教學模式。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市場需要的應用型的高素質經濟管理人才。從實際教學情況看,《西方經濟學》課題教學主要有以下問題:

        1.很多學生對《西方經濟學》的學習興趣從有到無。部分學生在《西方經濟學》課程學習的時候抱著一定的功利心理,當沒有看到得到預期的收益的時候往往學習的積極性會下降,同樣對于以會計學思維來對待經濟學分析的學生當看到具有較強邏輯推理的經濟學課程的時候就產生畏懼心理。從行業特色大學的學生來源看一般文理兼招,而文理學生的數學基礎存在著客觀差異。這樣在學習《西方經濟學》中的邊際問題以及均衡問題的時候,由于要求具有一定的高等數學知識尤其是對微積分要求較高,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數學基礎相對較差的同學學習較為吃力。

        2.案例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的實施在老師中尚未形成共識。部分老師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中,還是將案例教學與舉例教學混為一談。從教學應用來看,舉例教學僅僅是通過一些例子對經濟學的某一理論進行闡述,目的是為了加深對該理論的理解。而案例教學則沒有明確的標準答案,對于同一經濟現象可以從多視角分析,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分析能力。相對而言,案例教學的綜合性較強,可能需要幾個章節的經濟學的知識進行分析。

        3.學生缺少與老師互動的平臺。在《西方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經常產生各種新的想法,但在行業特色大學內,各種教學實驗設備相對還是以理工科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這樣通過具體的實驗平臺來獲得老師的指導相對困難較大,如果僅僅通過課間交流,時間又會變得倉促而不利于學習的效率。在這種情況下,加強《西方經濟學》師生互動平臺的建設就必不可少。

        4.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不可否認,相對于傳統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在準確度、信息量、教學環境的改善方面具有自己的優勢,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授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卻陷入了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的困境。在這種對多媒體過分依賴的前提下,就會造成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思考時間減少,課堂教學效果收到影響。

        三、行業特色大學《西方經濟學》加強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案例教學法指的是通過典型性案例對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進行具體化和形象化。通過典型的、特殊的案例分析,可以使得學生提升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行業特色大學中,《西方經濟學》應用案例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

        1.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存在著理論體系邏輯性強的特點,在西方經濟學的學習中,部分學生可能會感到學習的不適應和階段性迷茫。有的學生可能會針對課程特點提出這樣的疑問,“既然講經濟理論總是適用性和缺陷的,那么學習這些理論有什么用,如何用他們來指導實踐?”有了這些疑問,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會大為降低。此時,通過案例教學,使學生的學習變為一種主動學習,通過對當前一些經濟熱點的分析,能夠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對于復雜抽象的經濟理論能夠更好地掌握。由于理論的抽象負責,西方經濟學如果僅僅按照課程常規的講授方法可能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成本理論中的“機會成本“,如果只是一味地進行理論分析,不易理解,此時如果適時地引入計算大學的機會成本的計算,則效果更佳。

        3.對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所幫助。通過案例方法的引入,學生在學習西方經濟學過程進行相關經濟現象的分析時候,可以做到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能夠對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更好的把握。長此以往,對于學生獨立思考的培養也大有裨益,能夠使得學生對身邊的經濟現象進行深刻思考。

        四、“西方經濟學”案例教學在行業特色大學的實施

        1.案例選取體現時效性、針對性和典型性的有機結合。根據行業特色大學學生的特點,案例的選取一方面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強調內容的契合。但不能盲目地引進國外案例或者與行業關聯性不強的案例。案例的選取要充分考慮行業特色大學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相關案例的選取。這就要求案例必須要有典型性和趣味性。案例應當是所在行業關聯度較大的案例,同時案例的分析盡量做到能夠用通俗風趣的語言進行分析,與行業性關聯較強,不感覺枯燥無味,分析過程中太專業化的概念要少用,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同時提升學習樂趣,知識的掌握也就變得輕松了許多。同時,所選取的案例也要有很強的現實性和實效性。案例的選取應當盡量結合當前的行業經濟熱點,緊跟時代的步伐。同時案例也要盡量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重在分析經濟生活中的現實問題。

        2.多種方式應用案例。在西方經濟學的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具體的教學內容采取多種多樣的實施方式。具體來講:課題講授。課題講授在保持課題上教師進行知識傳授的主體地位基礎上,在知識傳授中與案例進行有機結合,使得理論的分析更加具體生動,避免呆板僵硬的效果。這樣可以使學生能夠體會到價格歧視其實并不僅僅是抽象的理論,在現實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課上討論:在學習每一部分的開始和結束的時候可以考慮引入討論型案例。通過引入開篇案例,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其中的經濟現象,使得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講和思考。

        3.課后小論文。在相關大的章節講授完畢與整個課程學習結束后,可以采取制定性或者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利用自己學習到的西方經濟學的相關知識,結合學校所在的行業性的熱點問題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撰寫小論文。這種論文的撰寫能夠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在進行評閱的時候,老師要及時指出同學論文所分析經濟現象的不足和今后發展的方向。長此以往,學生的經濟學的綜合應用能力必有一個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第3篇: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關鍵詞】案例教學 經濟法基礎 遠程教育

        20世紀初,哈佛大學創造了案例教學法。即圍繞一定培訓的目的把實際中真實的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形成供學員思考分析和決斷的案例(通常為書面形式),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提高學員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依照法律工作中立案辦法把教學內容編成案例形式來進行教學很受歡迎,在當今世界的教育和培訓中受到重視和廣泛的應用。

        一、案例教學法在《經濟法基礎》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經濟法基礎》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財經類??频囊婚T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 經濟法的內容廣泛而豐富,因而本門課程涉及的內容也極其廣泛,幾乎覆蓋了所有經濟管理工作的全部業務范圍;2. 經濟法受經濟發展的原因,發展、變化、更新速度更快,因而課程的內容也在不斷的補充和修改;3. 經濟法涉及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多個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知識跨度較廣;4. 經濟法理論不僅具有抽象性,而且其實際操作性也很強。由于該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實踐性、操作性及與時俱進的發展性,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該門課程的教學若不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很難較理想地達到教學目標。

        然而,我們又無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仍然沿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單單靠教師向學生灌輸。而財經專業??茖W生基礎知識尤其是法律基礎知識掌握較少,尤其是電大的學生來自各行各業,脫離學習環境時間較長,枯燥的經濟法律理論學習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這樣的教學模式使這門課程成了空洞的理論,必將嚴重影響到學生溝通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嚴重影響到學生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案例教學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二、《經濟法基礎》案例的撰寫與挑選

        (一)針對性

        案例是為教學服務的,因此我們在挑選案例的時候應該緊貼教學目標,突出主題。即根據本章的教學目的而選擇案例,讓挑選的案例更具有針對性,服務于教學目的, 否則即使是很好的案例也不能起到相應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師應當有目的地、合理地使用案例,并不是案例越多越好,關鍵而在于精。

        (二)真實性

        我們挑選的案例最好是真實的,貼近生活的。對于社會上剛剛發生的,有較大影響的案例,應該作為我們案例教學的首選,因為這樣的案例學生對其內容有一定了解,尤其是發生在名人或是著名企業的案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更容易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也便于學生參與討論,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理解。

        (三)時效性

        經濟法律與其他法律相比受經濟發展變化的影響更大,隨著近十年來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很多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使得經濟法律也隨之調整,如:2006年《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的重大修改,2012年修改中的《專利法》和《著作權法》……這就需要教師在自己選取案例時,更加注重案例的實效性,緊密聯系最新的立法動態和司法解釋,注重其現實指導意義。

        三、“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方式

        我們采用“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教師在課堂中口述案例,然后讓學生討論;通過學生扮演角色再現案例情景或以模擬法庭形式,并分組討論;利用多媒體技術等方式,模擬再現實際情景。根據教學實踐,通常案例會放在課程的前段從而引出課程內容,或是通過案例對理論知識作進一步理解和補充。在導入案例的過程中,作為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內容:首先,使用案例教學的一個主要方面在于可以使學生參與其中,所以教師要先為其創造“輕松”的教學氛圍,以便于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其次,教師應變“灌輸”為“引導”,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斷,哪怕與“正確答案”不符,也應對積極思考的學生予以鼓勵和肯定;第三,給學生創造討論與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可以接收到不同的觀點,學會別人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僅做到“學會”而且做到“會用”。

        將“案例教學法”運用到《經濟法基礎》課程教學中,能夠幫助教師解決難以講解的法律理論,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案例教學法”適應了新時期教育理念的要求,它能夠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注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真正的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此外,“案例教學法”還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菊霞,葉得明,王建平. 經濟法案例教學中應處理好的關系[J]. 學術縱橫,2007(6) : 129.

        第4篇: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本文是本人在指導研究性學習在高中化學實驗應用中得出的的一點體會:

            首先,弄清化學實驗與研究性學習的關系:

            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化學學科“以實驗為基礎”的基本特征,挖掘和開發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對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化學實驗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和技能、體驗和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創新意識、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和活動過程?;瘜W實驗是學生化學學習中的能動的實踐活動形式。化學實驗為學生創設了親身參與實踐的情境,具有獲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瘜W實驗的功能和研究性學習的特征決定了化學實驗必然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

            二、化學實驗作為研究性學習途徑的教學策略

            在化學教學中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研究性學習,要充分挖掘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發揮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創設問題情境、驗證假設或猜想等環節中的作用,研究開發研究性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發現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實現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式學習向主動研究性學習的根本轉變。

            第二、化學實驗與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

            通過化學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必須依據學生的知識能力來確定研究課題,特別是依據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來選擇適當的研究課題。根據我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體會,在服從課題研究的原則基礎上,我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選擇課題。

            一、結合化學教學選擇研究課題。當今課改的重要任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適當增加一些探索性實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Fe2+和Fe3+的轉化,可以改進為探索性實驗:根據現有實驗條件,如何實現Fe2+和Fe3+的轉化?讓學生首先設計實驗方案,其次交流設計思想,篩選確定最佳方案,最后實施實驗并得出實驗結論。這種探索過程比空洞的講授更能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感官主動參與信息加工、構建知識,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更好的開發。

            二、結合日常生活選擇研究課題。社會生活中的問題無處不在,我們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開始思考,提出問題,并篩選確定研究課題,然后讓學生收集資料、研究實驗方案,通過實驗自主探討、自主學習,極大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探討鐵生銹的原因,一方面學生選擇了生活中常見的各種鐵件,又設計了銹蝕的不同條件開展實驗,另一方面學生又到工廠、商店、居民區、農村……開展實地調查,學生對鐵生銹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預防生銹的措施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寫出了較高質量的化學小論文。

            三、結合當地生產實踐選擇研究課題。我們結合當地經濟建設的實際情況,結合課外活動及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大膽探索、積極創新。譬如圍繞水的問題,可以啟發學生從我縣水的資源、利用、水患、污染、監測、防治等方面去思考,學生積極性高,提出了許多問題,他們調查排污口,參觀自來水廠,監測水的pH值及重金屬離子、苯酚等含量,并請來環保局人員共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四、結合化學課外活動選擇研究課題。利用化學課外小實驗、趣味化學實驗、化學小魔術等積極探討化學實驗的設計方案,研究化學實驗的現象、實驗裝置、實驗操作、實驗觀察、實驗記錄、實驗分析和實驗報告。如自制汽水的原理與方法、熱水瓶(鍋爐)中水垢成分的分析、相片沖洗原理的探索等等。

            第三、研究性學習在化學實驗應用:

            1.設計實驗方案

            教師提出實驗目的 ,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 ,然后師生共同逐個討論 ,尋找多種方案或確定最佳方案。例如 ,在學習實驗室制乙烯這一內容時,先說明乙烯中會混有SO2和CO2氣體。讓學生設計實驗 ,證明它們的存在。結果學生都知道應先將氣體通過裝有品紅溶液的洗氣瓶 ,看到品紅褪色,證明有SO2氣體。但在接下來的檢驗CO2存在的操作中 ,意見出現了分歧 ,學生提出了如下方案 :①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②將氣體通過裝有足量的NaHCO3溶液的洗氣瓶后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渾濁 ;③將氣體通過裝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氣瓶中 ,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 ;④將氣體通過裝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氣瓶中 ,溶液不褪色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 ;⑤將氣體再一次通過裝有品紅溶液的洗氣瓶中 ,品紅不褪色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然后師生討論 :方案①和③沒有將可能未與品紅溶液反應完全的SO2帶入澄清石水中 ,方案不合理 ;方案②雖完全除去了SO2氣體,但SO2與NaHCO3溶液反應會產生CO2氣體 ,顯然也不合理 ;方案④和⑤既能完全除去SO2氣體 ,也不會減少或生成CO2氣體 ,且現象明顯,上述兩個方案都合理。

            2.改進實驗裝置

            教材上有些實驗裝置復雜、實驗費時費藥 ,有些實驗現象不夠明顯 ,還有些實驗環境污染嚴重等等 ,教師可帶領學生對這些實驗進行改進。如酚醛樹脂制取實驗以后,試管難以洗凈 ,每次實驗只得更換試管 ,改進后我們用醫用廢磷霉素小瓶替代試管進行實驗 ,不但節省了大量的試管 ,而且藥品用量比原來少了許多。

            3.研究不同反應條件對實驗的影響

            學生做了在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實驗后 ,讓他們將上述實驗操作順序顛倒 ,觀察現象 ,并進行解釋。再如用較純凈的鋅粒與稀硫反應速度較慢,當在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時 ,反應速度大大加快 ,可讓學生探索原理。

            4.開展家庭小實驗活動

        第5篇: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關鍵詞:語文研究;途徑;方法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是教學的拓展與延伸。所以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就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緊密結合學生實際知識水平進行選題,采用恰當的研究方法,主動獲取知識,這樣才會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的素養。我認為初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應采取以下途徑和方法。

        一、鼓勵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是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基礎

        學生能否進行自主探究,其關鍵是要看教師能否給學生創設一種探究的氛圍、一種探究的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又是激發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語文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情境創設至關重要的是教師引導,也就是設置適于探究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語文研究性學習要從課內向課外延展。初中語文教學的資源不匱乏,除了我們手中的教科書、教學參考書、工具書以外,還有我們學校圖書館的圖書、報刊;網絡和影視的影像資料;廣播與微信的國內外重要事件;人文地理的民間文學、風俗民情、文物古跡、自然環境等,都是很好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資源。教師可以從教學實際內容和需要出發,溝通課堂內外的知識聯系,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學生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能力。比如:

        1.教師應引導學生密切關注具有時效性的國內外大事。讓學生通過聽廣播、看報、看電視等方式來關注社會生活,并且及時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2.根據地方特色,利用鄉土資源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鄉土資源是本地區的自然生態和文化方面的資源,包括鄉土地理、傳統文化、風俗民情、生產和生活經驗等。我們要經常組織學生對當地的自然環境、文物古跡、風俗民情、歷史文化等進行考察研究,收集資料,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演講、寫作等方式的研究性學習。

        二、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重點是如何更好地設計教學方案

        首先要設計方案,分步實施。在選定了教學課題之后,就要著手設計具體的實施方案,以確保研究性學習有序、有效地進行。一份好的實施方案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提出課題。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初期,這一任務應主要由教師完成。應包括課題提出的原因,課題內涵的界定,完成課題所需的條件,研究預期的目的這幾個方面。

        2.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語文課題研究方面主要是指文獻查閱和資料收集、比較等。

        3.課題研究的活動安排,如每一節課具體安排做什么。這一步應由學生課題小組自行擬定,但活動周期不宜過長,否則學生的積極性會減退。

        4.研究成果的結題形式。一般以小論文的形式結題,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一定的修改。設計方案確定以后,就要組織學生按計劃、分步驟完成各項任務。

        5.進行總結分析,形成小論文。小論文是總結課題成果,進行交流的主要方式。撰寫小論文也是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目的,更是初中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與訓練,所以指導學生進行總結分析后,寫好總結性的小論文,是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同時也將研究性學習引向了深入,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潛能,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進而實現了學生知識與能力的互相滲透,互相提高。

        三、要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收集和整理信息材料是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基本方法,也是語文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在語文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收集和處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是非常關鍵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要找到對研究性學習課題有價值的資料,就必須明確課題的范圍和性質,才能確定搜尋材料的方向,同時,還要了解搜集材料的途徑與方法,并掌握檢索資料的技能。但是,初中生正處于起步階段,他們的知識面還很窄,還需要教師的幫助和指導,如上網查閱資料,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等。學生就可以根據所擁有的資料和個人的認識,確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從而完成研究性學習課題的拓展。

        第6篇: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關鍵詞:生物教學;研究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9-367-01

        ffffff

        2000年初,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將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項內容;2001年,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試行)》中,又將研究性學習列入必修課,并倡導其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學習方式。目前,研究性學習在理論層面探討的較多,而在實踐(操作)層面的研究則略顯不足。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雖然當前研究性學習已經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來設置,但要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必然要滲透于學科教學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勇于創新的精神,因此“研究性學習”這種新的課程概念成了越來越多的生物學基礎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下面談談筆者在這方面的嘗試。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課堂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對研究性學習認識的方法。結合適當的教學內容將關于研究性學習整個過程普遍適用的一般方法和步驟分散到教學中,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適時抓住可利用的問題進行及時地滲透。

        如在《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教學中,教師把科學家發現生長素的過程分解成四個實驗階段得出植物的向光性與生長素的聯系。第一步是“關于引起植物向光生長物質的產生部位的實驗研究”,通過假設-實驗-結論的過程,得出“該物質由胚芽鞘尖端產生”的結論;以后逐步推出“植物的感光部位是尖端”,“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這種物質分布不均勻引起的”,再設計實驗來驗證這個結論。學生通過此過程中激發了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提高了發現問題、設計實驗解決問題和分析結果的能力,培養了展開科學研究的邏輯思維能力。

        又如在《動物激素調節》的教學中,讓學生分組利用實驗法、文獻檢索法、網絡檢索法等多種方法對腎上腺素的作用、糖尿病、興奮劑等進行課前研究,然后在課堂上布置學生的匯報,讓他們交流各自研究的過程、體會、結果,并相互作評價,豐富他們的研究性學習的經驗。

        教材上有關生物科學史的內容,是提高學生對研究性學習認識的最好材料,如孟德爾如何得出遺傳學的兩個規律、遺傳物質的認識過程等,為研究性課題的開展提供基本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和研究的積極性。

        二、結合研究性課程開展研究性學習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除了立足于課堂,深入挖掘教材外還可以將研究性學習向課外延伸,向研究性課程延伸,進行生物學專題研究。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高中各年級必須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專題研究性學習課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又一途徑。

        結合高中教材編寫順序,兼顧課題研究的可操作性(時間,季節,條件等因素),在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部分可開展:細胞癌變、衰老的原因;植物組織培養的原理、方法、過程研究。在生物的新陳代謝部分可開展:不同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植物細胞液濃度的測定 ;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的取代材料研究。在生命活動的調節部分可開展:不同植物激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含羞草葉片應激性及其原理的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生長發育的影響。在遺傳和變異部分可開展:甜玉米與非甜玉米的雜交實驗、色盲的調查。在生物與環境部分可開展:生態系統中各營養級個體數量金字塔調查;城市周邊水污染狀況的研究等。

        生物學作為一門與社會發展密切聯系的自然科學,在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上,可以大有作為。例如“轉基因工程”、“克隆技術”、“生物多樣性與環境保護”、“植被破壞與水土流失”以及“環境污染與人類疾病發生關系”等課題都非常適合開展專題研究性學習。通過研究性學習,以較新的內容和形式代替課本中的內容和常規的教學形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落實知識

        三、結合開放性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結成實驗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實驗。根據學生程度的不同,把實驗分為三類,分別選擇開展實驗:

        一類是由教師提出實驗題目,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并設計好實驗實施的方案,由學生來按照方案實施實驗,通過實驗體會科學實驗的一般過程、對生物實驗或生物學的興趣、及一些基本生物實驗器材的使用。例如:植物臘葉標本的制作;動物剝制標本的制作;乙烯利對果實成熟的影響等。又如,在可溶性糖實驗中,學生發現把斐林試劑加入試管中并不是藍色而是綠色,由此探討。

        第7篇: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一、了解研究性學習的意義

        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適宜的研究課題,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研究性學習能使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化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得到統一和諧的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告訴我們一個不爭的現實: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獲取過程中,開發我們的各種潛能。研究性學習著眼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致力于為學生提供自主活動和自我發展的機會,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索性學習活動,教師主要起組織、指點和評估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學會如何獲得新知識。

        二、明確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的課程目標與一般的學科教學目標不盡相同,它更強調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動探究,但不是放任自流。學生要判別自己與別人的學習成效的差異,促使自己更加自覺地參與研究性學習,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水平,就必須了解并掌握以下幾種研究性學習的課程目標。

        (一)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實踐出真知,親身參與是研究性學習的第一要素。學生只有參與進去,才能體驗解決實際問題的不容易,才能磨練克服困難、頑強進取的意志,才能品嘗獲得成功的無比喜悅。某學校曾有一個由七個“差”學生組成的課題小組,結果他們的研究成果是全校71個課題組中唯一被選中向全市專家現場展示的優秀課題。七個學生在臺上介紹自己研究成果時的自信和風采,令師長和同學感慨萬千。有了這樣的親身經歷和體驗,一定會激發他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和不斷創新的積極欲望。心理學實驗證明: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和欣慰,便會激起無休止追求成功的意念和力量。

        (二)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開放的環境中發現并提出問題是研究性學習的關鍵。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探索的開端,有了問題,思維才會被激活。很多有價值的科學發明、發現,都是從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或對別人不曾懷疑的事情提出質疑而引發的。正因為如此,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激活已有的知識儲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綜合實踐能力。

        (三)培養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收集、分析、利用信息是貫穿于整個研究性學習全過程的活動主線。研究性學習最終的結論和成果不是憑空得出的,而是對收集的各種信息進行分析研究的結果。要提高研究性學習的能力,首先要能夠運用各種方法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是能夠通過思維活動分析處理信息,最后是運用智慧的頭腦重組信息,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新意和創意。這是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逐步形成的信息素養。

        (四)學會與人交往合作

        學會與人共同承擔責任、共同分享快樂和成果是完成研究性學習任務的基本保證。即使選擇的課題是采取獨立研究的方式,同樣離不開與人合作,需要他人的支持與幫助。研究性學習為學生的人際溝通創設了廣闊的空間,促使他們發揚團隊精神,學會合作與分享。

        (五)培養科學態度和求實精神

        科學態度和求實精神是研究性學習追求的高尚人文境界。追求真理,需要腳踏實地,來不得半點虛假,研究性學習同樣需要學生腳踏實地地探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使學生增長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才干是引導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的價值取向,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只有使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與時代前進方向一致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成果。

        三、選擇研究性學習內容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十分廣泛,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選擇研究性學習內容應以學生所學的化學知識為基礎,并且密切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要以化學知識作為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載體,注意化學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的整合。研究性學習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選擇。

        (一)選擇探索性化學實驗

        設計實驗方案:教師提出實驗目的,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通過討論研究尋找多種方案或確定最佳方案,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做”實驗。例如,在學習實驗室制乙烯這一內容時,先說明乙烯中會混有SO2和CO2氣體,然后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證明它們的存在。再如:實驗室如何用鋁屑制備AL(OH)3?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討論研究,得出多種不同方案,由于每個學生的認知和思維過程不同,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學生按照自己設計的合理方案做實驗。

        改進實驗裝置:教材上有些實驗裝置復雜、費時費藥、現象不明顯、環境污染嚴重,教師可帶領學生對這些實驗進行改進。例如,學習硝酸知識時,銅與濃硝酸反應的演示實驗中,生成的二氧化氮較多,污染環境,而原實驗裝置只能等銅或硝酸消耗完才能使實驗停止,針對這一問題要求學生改進方案使實驗具有可控性以達到防止污染的目的。教師在課堂演示實驗中,可適當地給學生留有“空白”和“開發區”,讓他們大膽去創新。

        研究不同反應條件對實驗的影響:例如,用較純凈的鋅粒與稀硫酸反應速度較慢,當在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時,反應速度加快,可讓學生探索原理。

        (二)選擇開放性的化學問題

        研究性學習過程是一個開放的教學空間,因此研究問題的途徑和答案都不是唯一的,一些需要學生通過廣泛查閱資料、進行調查訪問等手段才能解決的問題均可納入研究性學習的范疇。如學習了氨氣噴泉實驗后,讓學生分析討論SO2能否在酸性KMnO4溶液中形成噴泉,進而探究氣體形成噴泉的條件。

        (三)選擇聯系實際的現實問題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理論聯系實際是學好化學、培養學生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日常生產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化學知識,教學中選擇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身邊化學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學到甲醛知識時,可向學生介紹生活中甲醛(一種潛在的致癌物)的存在,引導學生從物質的成分和性質角度思考如何采用防護措施,討論鑒別食品中是否含甲醛的方法。另外,與人類身體健康聯系緊密的大氣質量、水質情況、食品添加劑、居家污染等現實問題均可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

        (四)選擇熱點問題

        科學社會化和社會科學化是科學與社會關系的真實寫照,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引入與化學學科有關的最新科學動向十分必要,選取化學與現代社會發展相聯系的熱點問題,如溫室效應、環境保護、能源利用、化學材料、化學武器等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不但可以使學生體會學習化學的重要性,而且可以提高學生關注社會的責任感。

        四、創設研究性學習的環境

        首先,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課堂充滿活力。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在教材內容和學生的求知欲之間提出問題或質疑,把需要研究的課題有意識地、巧妙地納入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中,這個過程就是問題—探究—深思—發現—解決的過程,可以在學生的心理上制造懸念,從而使學生的注意力、思維、記憶、創造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

        第8篇: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摘要:本文從分析研究性學習的特點入手,來研究WIKI技術與研究性學習的結合點,并闡述了如何通過WIKI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的模式以及基于WIKI的學習環境來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WIKI;研究性學習;學習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1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1) 研究性學習的定義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習者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自主發現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存在的問題或現象,并加以研究或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協作和交流、培養學生收集和分析及利用信息能力為目的的學習活動,它是適用于各科、各類學習活動中的一種學習方式。

        研究性學習的展開通常是圍繞一個需要分析或解決的實際問題,但是作為培養學習方法的一種手段而言,其在選擇要研究的問題時,對于該問題的解決與否以及解決之后的科學與社會意義的考慮應放在其對研究性學習的培養之后。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資料,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并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學習和掌握一種或幾種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2) 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研究性學習是對傳統學習行為的拓展和深化,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創造性的學習,它具有實踐性、綜合性、探索性、自主性、過程性、開放性等特征,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研究能力為根本出發點的。具體來看,研究性學習具有以下特點:

        (1) 實踐性。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系。研究性學習以研究項目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親自參與、親身經歷和親手解決。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社會調研、發現線索、提出問題,深入圖書館搜尋資料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深入實驗室對解決方案進行驗證、修改甚至重新設計,并且在遇到問題時,通過專家求教。通過這些過程,使學生獲得各種直接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發展研究能力,體味研究精神。

        (2) 探索性。對未知問題的探索是科學的基本態度之一,任何一項科學發現和發明,都不是憑空出現的,都經歷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因此研究性學習必須通過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生的活動。在研究性學習中,“問題”是學習的重要載體,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涉及多種知識,這些知識的選擇、積累和運用完全以問題為中心,學生需要用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探究,進而得出結論。教師通過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探究熱情,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確定問題。問題可以是學科教材內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從社會生產生活實際面臨的問題出發選擇課題,選擇的課題須具有科學性、實踐性、邏輯性和可行性,便于學生探究。

        (3) 自主性。自主性學習即無認知監控的學習,是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的過程。自主性學習要求個體對為什么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問題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映研究性學習主要由學生自己完成。研究性學習較好的反應了學習的自主性,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和確定課題后,通常采用學生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整個課程內容、方式、進度、實施地點、最后的表現形式都主要取決于學生自身的努力,由學生自己規劃、自主設計、自行實施。學生由于承擔了實現課程目標的義務,肩負著一種責任,學生被真正置于學習主體地位,其主觀積極性便被調動起來,自主學習、積極探究便有了內在動力。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再起“傳授者”作用,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合作者。

        (4) 開放性。研究性學習不強調統一的課程內容,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與興趣愛好選擇研究內容。大部分課程資源來自校園以外及各種媒體,學生學習途徑、方法不一,學習時間、空間都具有相當彈性,研究結果形式各異,學生是在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因此,研究性學習無論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到活動過程、結果都具有開放性特點。這種開放性學習,改變的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推動他們去關心現實、了解社會、體驗人生。

        2WIKI對研究性學習的支持

        相對于傳統的學習方法,研究性學習由于其自身的實踐性、探索性、自主性以及開放性等特點,使得其對于學習的支持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WIKI技術的出現使得研究性學習環境的構建有了一種較好的解決方案。WIKI對于研究性學習的支持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提供信息資源

        在研究性學習中,由于要研究的問題多來自學生生活著的現實世界,課程的實施大量地依賴教材、校園以外的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學生學習的途徑、方法不一,最后研究結果的內容和形式各異,因此它必然會突破原有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把學生置于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而這個學習環境的創建就需要以豐富的、開放的信息資源作為基礎。

        (2) 提供信息處理的工具

        研究性學習包含非常復雜的信息加工活動。學習者需要借助于學習工具,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并最終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出來。這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習者在知識建構上的主動性。WIKI是一種超文本系統,這種超文本系統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

        WIKI用簡單的格式標記取代了復雜格式標記的HTML,毋需美工,任何人通過簡單的習都可以創建出一個標準的WIKI首頁。對于第一次創建WIKI首頁的人來說,最簡單辦法是,復制其他WIKI的首頁,保留其形式,替換上自己的內容就可以算完成了。

        (3) 提供實踐的平臺

        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要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態度和務實精神,掌握基本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研究性學習有六個具體的學習目標,一是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二是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四是學會分享與合作,五是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六是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需要有一個賴以支撐的平臺。

        3基于WIKI的研究性課程的學習模式

        基于WIKI平臺開展課題研究模式,主要有5個步驟:分別是課題討論、確立課題、分析研究、研究結果以及匯總意見與總結。

        (1) 課題討論。

        對于教師而言,應該根據教學任務,分析教學目標,然后進行學習內容分析,并且結合學生們的一些興趣愛好以及社會上最近比較流行的話題,概括出適合集體創作和小組合作的學習主題。教師要在學生認同的基礎上,給學生進行適當的分組,或者進行全班的討論。與此同時,教師要盡可能地給學生們提供一些學習資源和學法指導,如一些與所提問題有關的網站、書籍及雜志等。

        對于學生而言,則是對自身進行自我分析,分析自己已有的認知水平,確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小組或集體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在整個學習中可以融入集體,調整自己的認識,避免利己主義。

        (2) 確立課題

        經過上一階段的討論研究,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撰寫開題報告,或者推薦有價值的研究課題,而學生可以在課題資料庫中,查找資料,或者完善資料,確立完成課題的方法、步驟,必要的時候可以求助教師或其它同學的幫助。然后,上傳開題報告,這時教師和同學可以針對課題報告展開討論,最終根據討論的結果,由教師最終確認課題,并根據此主題可能要涉及到的知識情況以及班級各個學生的特征信息(即認知能力原有知識結構和學習方式)來建立各個協作學習小組,當然對此課題有興趣的學生也可以申請加入該課題小組,共同研究。

        (3) 分析研究

        學習者經過開始階段形成了自己的初步觀點,他們開始自己的觀點。不同的學習者會對知識的理解有所不同,于是開始產生一些分歧,這些分歧會是學習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啟發,使他們學會多方面考慮問題。教師要時刻觀察學生的進展,可以根據學生的進度和認識程度給予一定的引導。學生從同學和老師那里得到的啟發和提示,會使他們的觀點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學生的觀點和認知改變是一個循環的過程,直至對問題的認識比較透徹。

        在分析研究的過程中,各個小組利用教師所提供的學習資源以及豐富的網絡資源在WIKI上進行問題的解決,同時教師對此過程進行監控、組織和指導,以保證每個小組都能順利地完成任務。而在此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合作不僅僅局限于WIKI,還可以通過各種交流方式進行交流,如Email、網絡聊天室、QQ、MSN、NetMeeting等,這樣就更有利于小組成員之間的協作與交流。同時,學生們可以隨意地去參考其他小組的問題解決方法以及學習資料,以此來激發小組解決問題的靈感,優化小組的方案。

        (4) 研究結果

        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判斷和決定是否鎖定頁面。在鎖定頁面之前,要添加每次題目的總結和完成情況,表揚有突破性的觀點,肯定學生的積極參與。如果在鎖定頁面后,學生或教師再次產生想法和新的認識可以通過補充頁面發表觀點,來和教師、同學進行討論。

        總結評價課上各個小組進行問題解決方案的匯報,而此時WIKI則充當了成果演示的工具。在每個小組匯報結束后,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向該小組同學提問,此時如果每個學生都擁有一個計算機終端,還可以在WIKI上進行提問。在全部小組匯報完畢后,教師要對每個小組的方案給予評價,提出意見與建議,并對整個課題的解決情況進行總結與評價。同時,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一些小組出現的問題、走的一些彎路,教師要一一指出,并給出一些避免的建議。

        (5) 匯總意見與總結

        提交方案課后每個小組根據課上老師以及同學們給出的意見與建議去完善本小組的方案,并在WIKI上提交最終方案。同時,教師組織各個小組對整個協作學習的過程進行反思:從中學到了什么,了解到了什么,鍛煉了哪些技能,還有哪些方面的不足,讓學生們在WIKI上寫出自己學習的心得體會,這樣,更有助于整個反思過程的深入進行。

        客觀評價教師綜合各個小組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表現、成果匯報的情祝、各個小組的最終方案以及學生們的心得體會,判斷是否完成了教學目標。如果完成,則結束本次學習,并總結經驗;反之,則必須重新開始學習,并反思為什么沒有完成教學目標,以備重新開始學習時借鑒。

        4基于WIKI的研究性課程學習環境的構建

        WIKI研究性學習平臺作為一個基于Web的應用系統主要為研究性學習的交流、信息資源的、協作學習提供場景等服務,用戶可以在這個平臺中存儲、、查詢及交流信息,完成研究性學習的功能。

        隨著Wiki社區的應用發展,已經出現了很多支持該社區的WIKI系統。按照系統運行環境,主要分為四類:基于PHP環境的MediaWiki、Drupal Wiki等;基于JSP環境的JspWiki等;基于Perl環境的TWikiClone、UseModWiki;基于ASP環境的JsWiki、OpenWIKI等。在眾多Wiki系統中,MediaWiki是全球用戶最多的、最大的、開源的Wiki系統,全世界最大的Wiki項目維基百科是MediaWiki的成功范例。

        因此系統采用MediaWiki平臺作為系統的平臺。之所以采用MediaWiki平臺,首先它具有良好的中文支持功能,其次它是全球用戶最多的、最大的、開源的Wiki系統,全世界最大的Wiki項目維基百科是MediaWiki的成功范例,再次其系統支持比較完善,比較詳細的安裝和使用說明。

        系統采用B/S三層結構來設計該平臺,即后臺數據庫采用MySql,Web服務器采用Apache,以MediaWiki開源軟件搭建學習平臺,系統的功能模塊包括:資源中心、課題中心、學習中心、交流中心和成果展示與評價中心組成。

        5存在的問題

        基于WIKI的研究性學習環境的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如教師負擔過重問題,教師在WIKI教學系統中的作用是巨大的,然而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有教師的既是參與和指導,因此在基于Wiki的研究性學習環境中教師的任務比較繁重;學習評價機制不完善,研究性學習對于學習的自主性要求比較好,而Wiki系統的設計中考慮到內容的相對穩定和規范,對于編輯人員進行了限制,因此無法通過內容對學習人員的貢獻情況進行評價,進而影響到學習評價機制的完善。

        但是雖然在應用過程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隨著Wiki在教學中應用的逐步深入這些問題是可以逐步解決或規避的。

        參 考 文 獻

        [1] 成全,焦玉英. 基于Wiki的知識聯盟創新機制研究[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01).

        [2] 王升. 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44-175.

        [3] 段慶. 基于研究性學習的WIKI在高校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2006.

        [4] 賴曉云. WIKI在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中的作用[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5,(6):1-3.

        第9篇: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以下簡稱《化學課程標準》)對化學的定義是:“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創造分子。”在《化學課程標準》中還對化學課程的基本理念進行了闡述,其最主要的核心是,要設置多樣化的化學課程模塊,拓展學生選擇的空間,學習化學并不僅僅是背熟幾個化學方程式,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而固有的教學方式由于其學科本身所帶有的課程結構單調,學科體系封閉,課程內容過于偏、難、煩等缺陷,無法滿足新的課程標準,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采用研究性學習這一全新的教學和學習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中化學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1.立足教材,精選課題。

        化學教材里的每一條理論和每一道例題,都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化學的科學思路和思考方法,因此,在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中首先就是要幫助學生深入研究教材,這樣才可以培養學生從已知的理論出發,有意識地去探究未知的問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綜合素質。并且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要精選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所要研究的課題,研究課題的選擇,有以下幾個來源:

        (1)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

        化學本身在現實生活中就有諸多應用,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可以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社會生活出發,幫助學生理解化學與人們日常生活間的密切關系。

        (2)選擇有典型意義的化學實驗。

        在化學研究性學習中要以化學實驗為主,并選擇有典型意義的化學實驗,以幫助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

        2.設置問題情境,探索難題答案。

        教師應巧妙構思,將一個抽象難懂的化學問題,預設一個容易理解的情景模式,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研究熱情,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一些抽象問題。

        3.多采用小組合作式研究。

        采用小組合作式研究也是增加學生研究問題熱情的一種有效措施,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分配小組,使學生之間能夠有效交流,相互學習,互相探討問題。

        4.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要注重課程設計思路的合理性。

        教學思路要根據具體的教學過程進行逐步改善,只有確定好教學的設計思路,才能得到最優的教學方案。

        5.適當開拓教材外延。

        除了在課堂上使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之外,在學生業余的學習中,研究性學習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高中化學研究性學習的評價

        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評價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制定一套好的評價體系,不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使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及早發現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時存在的問題。研究性學習模式下,對學生的評價應掌握以下幾個原則:

        1.評價體系要對學生有激勵作用。

        評價體系應該以鼓勵學生研究興趣為出發點,不能因為制定了不合理的評價體系,使學生產生厭惡情緒,影響研究性學習的效果。因此,評價體系應盡可能對學生的優點給予鼓勵,而對學生的失誤甚至是缺陷盡量寬容。

        2.平時評價與考核評價相結合。

        化學研究性學習應該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多積累多思考,而不是僅靠考試前的突擊。因此,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平時學習情況的評價,留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比如學生平時對研究性學習的態度,參加研究是否積極,對教師布置的任務是否能很好地完成等等。

        3.建立學生自己的學習檔案,檔案內容包括:

        (1)學生所搜集的資料:包括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自己所搜集的資料,學生對資料的匯總、總結等等。

        (2)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參加的課題。

        (3)學生參加研究性學習中的表現記錄,包括活動的態度、任務的完成情況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等等。

        (4)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成績走勢表。也就是為學生整個學期所參加的可行性學習所得的成績做一張走勢圖,觀察學生的能力是否有提高,對哪一類研究課題比較感興趣,等等。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综合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桃 | 制服丝袜综合另类中文字幕 | 日本理论午夜精品中文字幕 | 欧美v日韩v国产 |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 亚洲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