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一上學期學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工業設計 教學改革 人才培養
引言:工業設計專業在國外已有很長的發展歷史, 20世紀初,歐美各國先后建立了工業設計教育機構,其中最重要的是1919年成立的德國包豪斯設計學校。我國的工業設計教育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1992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全國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指導委員會正式在京成立,這是中國工業設計教育發展的重要標志。盡管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工業設計教育規模,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設計教育的水平和設計師的素質遠遠不能滿足國家經濟發展的需求。隨著社會特別是企業對創新設計人才需求的增長,工業設計專業將更強調可持續發展,更具國際性、交叉性、創新性和前沿性。
工業設計專業已經有了六批畢業生,下面本人根據對畢業生就業的跟蹤調查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一次更為詳細的總結,并對工業設計專業在教學、學生管理、就業等方面提出一點建議,以供參考。
1.專業培養目標與就業
專業培養目標決定了課程的開設和教學重點,與學生的就業也有著必然的聯系。目前我們的培養目標是具有一定藝術修養的機械工程師。
學生的就業目前大致分為四個方面:企業或工廠管理人員、產品技術人員、室內或平面設計師、營銷人員。
從2007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可以看出,企業逐漸對工業設計專業開始關注和接受,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設計人才的需求也會增大。而對于畢業生的能力要求將不僅僅是懂得一點藝術和機械方面的知識就足夠,我們不能在市場已經成熟了之后再改革我們的教學,而是要領先一步占領先機。
工業設計是一個范圍很廣的設計類型,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廣義的工業設計涉及的行業有:產品造型設計、產品包裝設計、產品廣告設計、環境設計、展示設計、傳播設計等等;狹義的工業設計單指產品造型設計,但是產品設計涉及的方面還是很廣,可以說小到一顆圖釘大到航天飛機都在其范圍內,因此在就業方面來說還可以細分:家具設計、家電設計、汽車設計、玩具設計、燈具設計等等。
作為一個合格的工業設計師,不僅要具備較高的藝術修養和創新思維,還要具備相關的機械制造、模具設計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建議修改和提高專業培養目標為:具有較高機械制造和模具設計能力的工業產品設計師。就業方向確定為:產品造型設計師、平面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包括環境和展示)、產品技術人員、企業或工廠管理人員、產品銷售人員等。(本觀點僅供參考)
2.教學與課程
由于工業設計專業就業范圍非常廣泛,所以我們的課程設置方面較為繁雜,這也是學生提出意見最多的一個方面。但是就行業所需知識來說,我們的課程還遠遠不夠。如何解決這個矛盾一直困擾著我。自從做了一年2006工業設計的班主任之后,我終于找到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其實不是我們的課程安排得太多太雜而學得不精,而是我們沒有指導學生根據自己就業的需要有所側重地、有所選擇地進行學習。
誠然,在課程的安排上也的確有不太合理的方面。這種不合理性,體現在前兩屆畢業生反饋回來的信息上。從這些反饋回來的信息里,我們發現有如下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1)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在產品設計方面很少用ug,而是用pro/e。
(2)學生對產品的內部構造原理理解得不夠。
(3)設計類的學生電腦操作不夠熟練。
(4)需要加強手繪表達能力。
(5)學生設計思維能力不夠。
(6)沒有實踐經驗。
在教學過程中我本人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1)大一第一個學期沒有專業課。
(2)一些基礎課如設計素描、構成、效果圖技法等,學生不重視認為是沒有用的,而真正工作的時候才發現欠缺。
(3)計算機課課時還是不夠,學生只能每個軟件都是初步入門,不能精通。
(4)一些課程有重復內容,可以合并。如包裝設計、cis、廣告設計均可合并為平面設計課。但是有些課程應該分開上,比如平面設計不等同于photoshop和coreldraw。
(5)有些必須的課程竟然沒有開設,如一年級應開設設計概論,讓學生了解設計發展史和設計究竟是什么;又如應開設產品設計課,并分為兩個學期,分別講授不同類型產品的設計。
(6)一些課程可以作為選修課開設,另外選修課不要限制專業和學期,如每學年的上學期均開設coreldraw選修課,學生可以在大一上學期選擇,也可在大二或大三上學期選擇。
(7)需要重新修訂教學大綱,把每門課的教學內容和重點整理明確,防止不同教師在教學中出現重復或疏漏的現象。
(8)增加一些模具方面的課程,建議根據專業特點把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和機械制造基礎進行整理,如有可能合并或有所側重(僅供參考)。如條件允許建議取消開設數學課。
3. 學生思想教育與管理
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班主任的作用是比較重要的,但是班主任的工作職責和權限目前沒有明確,有很多和輔導員重復的職責。在我看來,班主任的首要職責是指導學生的學習規劃,解決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困擾,班主任和輔導員的密切配合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各個方面都是有益的。
現就我一年來班主任的經驗作一個小的總結。
首先是入學教育方面,新生剛步入大學校園,對學習和生活都是陌生的,尤其是工業設計專業,目前社會上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學生感到很迷茫。班主任應該在入學教學期間向學生詳細介紹本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就業情況等,并為學生制定好一套基本的學習計劃(如大一上學期應該通過英語b級),學生有了明確的目標就不會產生迷茫。另外還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整個班級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其次在平時多注意和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在學習方面的困難,及時解決。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點,幫助他們進行職業定位,并根據職業需求指導學生學習各門必修課程和選修課,還要向學生推薦該職業的其他知識進行自學。
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建議設立專業設計室,組織學生在課外進行設計活動,由學生自己管理,可進行模擬或真實的設計任務,各設計小組競標。還可以作為部分沒有找到實習單位的畢業班學生實習場所。更希望能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
4. 其他相關專業的拓展
由于工業設計涉及范圍廣泛,也可考慮增設如廣告設計、環境設計等方面的專業,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工業設計是門綜合的、交叉的學科,因此工業設計教育的特點應該是多元化及交叉性的,多學科整合發展的出現將成為現代設計教育新的培育方式。
結論: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與規格最終通過課程的實施得以實現,一個良好的課程體系應當是能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能滿足社會需求與個人發展的完善、均衡、協調的系統。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人才的培養質量。近年來,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迅速發展,為了實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課程結構必須進行改革,這一點已成為廣大職教工作者的共識。而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是個新生事物,既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供參考,又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供效仿,只能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深入探索、銳意創新、大膽實踐,構建出一個符合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本文僅以工業設計專業改革為例進行探討,想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一方面和同行商榷征得專家的批評指正,另一方面希望廣大職教工作者就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和教材建設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廣西水電學院. 工業設計專業教學大綱.
[2]潘魯生. 設計藝術美學.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9).
【關鍵詞】 本科生 導師制 實踐與探索
一、導師制的淵源和我國本科生導師制的形式
“導師制”早在14世紀就由英國教育家提出。17世紀,英國的牛津、劍橋等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采用這種制度,其實質也就是對研究生的“個別輔導制”,并不用于本科生。1869年,哈佛大學校長艾略特在哈佛力主推行本科生選課制。伴隨著選課制出現,1872年,哈佛大學開始實施學分制,并很快帶動美國其他高校實行選課制和學分制。結合著選課制和學分制,哈佛等美國高校把導師制引入到本科生培養中,獲益匪淺,帶動了本科生導師制在世界各國高校中的推廣和發展。
其實,導師制不是西方的獨特產物,中國也有它的源頭。導師制的教育原則就是“因材施教”。我國春秋時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他的教育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育。他自覺地實踐著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他對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性格特點、特殊需要,都相當地了解,因而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宋明時期的書院制度實質上采用的也是導師制。可以說,在那個時候,中國就已經有了“導師制”。
隨著我國高校普遍實行了學分制、選課制,在本科生教育中采用導師制也有了實施的基礎。總體來說,我國目前本科生導師制的運行模式,如按學習時段劃分,可分為全程導師制和年級導師制;如按導師工作任務劃分,可分為科研導師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導師制;如按培養對象劃分,則有全員導師制和優秀學生導師制。
二、我院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探索
上海商學院是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該校的流通經濟學院2006年招收了第一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本科學生共計86人。這些學生一進入學校,流通經濟學院國際貿易系就為培養好這批學生,度身定制了導師制,可以說這是一種年級導師制。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大一學生剛進入大學,很多人并不清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到底是要學些什么,并且大多數學生仍然習慣于中學的管理方式,對大學的教學方法尚未適應。一部分學生覺得大學上課很輕松,作業比高中生時要少多了,輔導員的管理也不像高中時期的班主任那樣十分嚴格了。大一新生是最好塑造的,但是若有了不良的傾向,而又沒有加強引導,就會出現紀律松懈、學習荒疏的負面效應。因此,在我院導師制的實踐過程中,首先確立了導師對大一學生的主要任務:指導學生制訂課程學習計劃,關心學生學習生活,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對專業知識的興趣和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我院本科生導師制的工作重點放在因材施教上,注重發揮導師對學生的感化教育過程。強調導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場合與教育機會,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對學生施行全過程的教育與指導。要求導師在課堂教學內外都與學生密切聯系,鼓勵學生創造性發展,鼓勵學生多帶著問題學習,多帶著探索精神去發現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努力使導師的工作滲透在學生身上,創造導師與學生間近距離的人格交流。
在推行導師制的實踐過程中,我們強調導師的主導作用,也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我校是以教學任務為主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每一個教師本身都承擔了較重的教學任務,但本著對學生極其負責的態度,每一個導師依然對學生從學習、思想、生活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指導。流通經濟學院20多位教師擔當了導師工作,一個導師指導5―6名學生,這個師生比例非常適合導師與學生以及同一導師指導下的學生之間的聯系。大一第一學期剛開學,在系里的組織下,對學生進行了職業規劃意向的調查。通過對回收問卷的調查,每一個導師都對自己指導的學生有了感性的認識,從而能夠給予學生個性化的指導,也使學生能夠深切感受到導師指導時的貼心、關心和用心。
針對大一新生尚未開設專業課,幾乎對專業方向、專業課程都不了解的情況,大一上學期,院系安排了資深老教師進行了一次以“如何面對中國對外貿易的新問題”為主題的講座;大一下學期又統一組織學生傾聽了國內WTO著名專家劉光溪博士的一次關于中國如何度過WTO后過渡期的演講。通過親身參與到學術活動中,學生得以切實地了解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具體內涵,學起來有了方向,學習興趣也大大提高了,不少學生還就一些中國貿易的熱點問題與導師展開了討論。導師制使學生中缺乏學習熱情的情緒大大減少,并且彌補了大一一學年都沒有開設專業課給學生造成的與導師的感情生疏裂隙。
大學生畢業時要完成的學位論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學生四年的本科學習,掌握本學科專業知識的程度。不少學校由于不夠重視一開始就培養學生能夠讀懂學術論文的能力,到大四臨畢業時匆忙加強對學生的論文寫作水平指導,導致了畢業工作不僅忙亂無序,而且學生的學位論文完成情況不如人意,甚至引起學生的不滿和反感。
我們在實踐中,還特別強調導師對學生的指導是包括學業、思想、生活態度、人生品格在內的全面的指導。
作為本科生的導師,既教書又育人,對于學生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不能視而不見、不加糾正和引導。當然,這些工作主要屬于學生的專職思想政治輔導員的工作范疇;但是,導師也能夠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引導學生正視自己身上存在著的問題,使他們能夠反思自己、自新自己。特別是幾位生活閱歷豐富的老教師,他們在與學生的交流中,能夠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給予學生一種震撼的感受,讓他們體會到人生是豐富多彩的,人生要取得成功,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因素。
三、進一步完善本科生導師制的思考和對策
結合我院實際工作經驗和學生的反映,筆者認為作為我院一項學生教育管理制度的新嘗試,本科生導師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院系能夠擔當導師的教師大多工作繁重,人手不夠的問題越來越凸顯,這勢必會影響到導師對學生的指導質量。二是我院本科低年級學生校區處于上海郊區,高年級學生校區處于上海市區,導師要承擔兩個校區的教學任務,由于交通距離遠,會出現導師與指導學生見面次數少、見面時間短的情況,這也不利于導師與學生的即時溝通和交流。三是導師是院系統一分配安排給學生的,沒有能夠很好地貫徹雙向選擇的原則,這會產生導師與學生互相不夠了解、導師指導工作停留于表面化的問題,長期以往,不僅會降低師生之間的信任度,更有違于我們實行導師制的初衷,使導師制無法繼續推行下去。四是導師的職責有待于進一步明確,并且要建立起考核導師制的具體工作制度,保證導師制的施行有章可循。
要進一步完善我院本科生導師制,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重解決。
1.應提高對本科生導師制的認識
學院推行導師制一年以來,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歡迎;但是部分學生存在著對導師制的不理解,覺得大學里不應該再像中學時那樣受到老師的那么多約束,本來就已經不輕松的學業,還要受到導師的約束。不少學生只是被動地參與到導師的指導活動中,導師布置什么任務就去做什么,缺乏主動提問、探索創造的精神。特別是有的學生惰性較強,非但不與導師主動聯系,就連導師想聯系到他都頗費周折,更談不上完成導師布置的任務。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學院對本科生導師制的宣傳力度不夠,沒有能使學生都充分認識到學院實行的導師制對自己成長很有利的一個舉措。另一方面,也有的導師出于不同原因,對指導學生的活動缺乏熱情,甚至覺得是可有可無的次要工作,反過來又影響了所指導的學生的求知心和積極性。因此筆者認為,學院不但要加大經費的投入,還應該加大對本科生導師制重要性的宣傳,讓導師制深入人心,得到各界的重視和廣泛的支持,最終使該項制度落到實處,產生實效。
2.重視導師自身人格魅力的影響
導師要重視自身人格魅力的影響。第一是人格感召力:這是指導師必須具備高尚的人品、人格,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第二是創造力:對導師來說,創造力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素質內容,道理很簡單,一個沒有創造素質、沒有創造力、沒有創新成果的導師,是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創新成果的學生的。第三是輻射力:這是指導師除了自身具有高尚的品德、廣博的知識、扎實的科學和專業素養外,還需具備一種把其品德、思想、知識、智慧和創新能力傳送到學生內心和行動中去的能力。一位導師只有具備上述的三種能力,才可以較好擔負起培養學生的重任。所以,導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充實自己、豐富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的知識愈來愈精深,唯有如此才能對學生產生知識上和人格上的吸引力,才會真正做到上有所施、下有所效。
3.加強導師制的規范管理,建立對導師工作合理的激勵和考核機制
由于本科生導師制在我院是初次實行,因此在管理方面還缺少經驗,在管理機構、管理規章制度、管理內容等許多方面還基本屬于空白。筆者認為,要更好地推行學院的導師制,離不開學校各個部門的支持,人事處、學生處、教務處等主要部門應該指導和監督本科生導師制的有效運行。若能使導師制的推行成為學院教學評估的一個重要內容,就能極大的增強導師的工作責任心。
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無疑需要導師在完成應有的教學科研之外,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不同的導師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存在差異,但在實踐過程中,這種差異又往往因無法量化而難以衡量,所以某些教師更愿意把時間用在科研這些實在的成果上,也不想承擔本科生導師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就必須給予導師一定的專項報酬,建立起相配套的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提高導師工作的積極性。同時學校也應該科學地核算導師的工作量,作為一定的課時計入;在導師自評和學生評價相結合的前提下,對考核優秀的導師給予獎勵,并且在職務晉升、評優評先上優先考慮;而對那些考核不稱職的導師,應通報批評并取消其來年的本科生導師資格。總之,只有建立了與教師相關利益掛鉤的評價體系,才能保證這一制度真正的實行起來。
參考文獻:
[1]方小玲,肖文.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與思考[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6).
[2]王艷峰.對本科生導師制的思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