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讀書情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閱讀療法 心理健康
【中D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C-0166-02
2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提出:“高校要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時強調:“要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把高校建設成為安定團結的模范之地”。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文化知識匯聚的源泉,應以多元新穎的讀者服務及閱讀推廣方式來為讀者服務。開展閱讀療法服務,正是對讀者“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體現。在提倡全民閱讀、營造書香社會的時代背景下,閱讀療法可以在高校圖書館履行文化育人職能中發揮積極作用。
一、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的必要性分析
當代社會變革紛繁復雜,經濟的轉型、體制的改革正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人,不少大學生也存在心理問題。不少關于大學生心理素質的調查報告指出,大學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問題的,占學生總數的16%-18%,且還發現在優秀學生中患有“心理綜合征”的比例竟然高達40%。當下青年大學生群體面臨的學業壓力、經濟壓力、競爭與就業壓力、情感壓力,以及這些壓力下表現出的悲觀、失望、沮喪、煩惱、焦慮、緊張、孤獨、空虛、壓抑、恐懼等各種負面心理情緒,容易導致青年學生出現厭學、失眠、強迫癥、抑郁癥等行為紊亂,休學、退學甚至自殺現象時有發生。
現代醫學認為,閱讀療法屬于心理治療范疇,主要應用于心理疏導及精神疾病的治療,其中需要運用生理學、醫學和心理學的相關原理,通過有選擇性地挑選讀物以及指導性閱讀,以改善讀者情緒,調節其心理狀態,排除心理困擾和障礙,進一步影響其行為方式,達到輔助醫療的治療目的。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全民保健意識的增強,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在大眾意識中變得同樣重要。現代心理學、精神醫學正經歷著從臨床治療模式向預防保健為重點的模式轉變。“閱讀療法”一詞涉及兩個主體――圖書及治療,以書為藥石,主要是因為圖書和閱讀可以帶來愉悅的心情,松弛緊張的精神。圖書館是圖書文獻的載體,以圖書館為平臺開展閱讀療法,在心理困擾形成的初期為閱讀對象排解不安思緒,緩解焦慮,穩定情緒,在心理健康層面有預防保健的作用。
二、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的可行性和積極意義
(一)可行性
心理健康受到人們重視,但是因為心理問題尋求咨詢或者問診的人都會有較重的“病恥感”,比起生理疾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心理問題的患者往往選擇壓抑內心的痛苦而徘徊不前,容易導致心理狀況由簡單走向復雜。誠然,心理問題不會一開始就復雜且嚴重,也不是所有內心的困惑都需要接受專業的心理咨詢,筆者通過對本校學生開展抽樣調查,統計得出,90%以上的學生認為圖書館能提供安靜良好的學習環境,當存在心理困擾時,73.8%的學生愿意通過閱讀來緩解,而這部分讀者中93%都提到了愿意閱讀主題詞包含“治愈”“療愈”等詞的讀物,而這部分讀者的微信中都訂閱了一個以上讀書類的公眾號,閱讀其每天推送的文章,表示會有感悟,會有共鳴;相反,當他們存在戀愛煩惱、交際困難、學業就業壓力的時候,很少會求助輔導員和心理咨詢師。
盡管較少讀者聽說過或者了解“閱讀療法”這一概念,但是讀者都對各類讀物(圖書、報刊、電子出版物)所傳達的情感效應表示了肯定,它能有效地削弱或者抵消郁藏在讀者內心中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情感,這恰好就是閱讀療法的作用機制。選擇閱讀是大學生開展心理自我調節、自我完善的積極主動的表現,原因就在于閱讀本身的隨意性、靈活性、寬泛性以及無壓力、無限制、無顧慮等特征。由此可見,閱讀療法更容易為廣大讀者所接受,可以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形式或補充。
(二)積極意義
高校圖書館作為其中重要一環,肩負著文化育人、服務育人的職能,不僅僅是單純藏書之所、信息之源,單純地為教學科研服務,更應該是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平臺,學校教書育人的第二課堂。廣大圖書館工作者也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實踐如何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和良好的閱讀環境來拓展其文化育人職能,閱讀療法作為圖書館學和心理學交叉結合的方法在校園內得以開展,給予廣大學子以人文關懷,將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帶來有利的影響和有效輔助,而以閱讀療法為高校圖書館特色化建設的可行切入點,有著積極意義。
此外,為了不盲目、更好地開展閱讀療法,很多圖書館選拔了一些勤學上進、善于鉆研、溝通交流能力強的館員參與心理學、圖書治療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的培訓,以提升館員的業務能力和為讀者服務的能力;圖書館館員還可以通過大數據的相關技術,分析讀者的閱讀偏好和習慣,為更有針對性地推薦書目提供客觀依據。這無形中促進了館員的采編工作朝更貼近讀者的方向轉型,更重要的是,能優化館藏結構,加強特色文獻資源建設,使得書籍更鮮活,讀者能更便利地獲得知識,解決問題。開展閱讀療愈活動,于讀者、于圖書館、于學校,可以實現共贏。
三、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的策略建議
(一)進行合理的自我定位
閱讀療法有兩種,用于臨床的、以治療心理疾病為主的、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療法稱之為“臨床閱讀療法”,而以預防疏導為主、用于心理保健的、一般意義上的閱讀療法稱之為“養生閱讀療法或技能閱讀療法”。圖書館工作者不能光憑熱情和愛好盲目開展此項工作,而應合理定位,開展以預防疏導為主的、用于心理保健的、一般意義上的閱讀治療,借此給予讀者人文關懷。這是圖書館利用自身資源能勝任的工作。
(二)建設閱讀療法服務隊伍
參與閱讀療法服務的高校圖書館館員的數量、能力、專業知識及輔導技巧是開展閱讀療法的關鍵。圖書館應牽頭建立閱讀療法服務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專職的心理咨詢老師、學生輔導員、圖書館館員。小組成員經過系統培訓,具備圖書館學知識、心理常識及輔導的方式方法以及閱讀療法基本知識后,有機結合,成為推動閱讀療法活動開展的整體。圖書館除負責閱讀資源的保障、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提供閱療集中活動場所外,應協同心理咨詢師、學生輔導員,分析心理普測統計結果,并根據獨立學院學生的心理特征,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情,制訂不同的閱讀療法方案,最后聯同學工部門(學生輔導員及團委)、相關的學生社團(如讀書愛好者協會、心理健康協會等)實施策劃好的活動。
(三)以讀者視角為主改進宣傳策略
閱讀是一種心靈上的體驗,能使讀者與作品內涵之間產生共鳴和融合,產生心理上的激蕩,這樣的感覺是愉悅的。然而,在開展關于閱讀療法的宣傳過程中,過于強調“治療”,甚至出現“心理疾病”等字眼,往往容易引起讀者反感。“療愈”這個與“閱讀療法”密切相關的重要字眼,反而讀者接受度較高。在開展閱讀療法的宣傳過程中,可以有傳統的專題科普講座、宣傳海報或手冊、心理劇,更可以結合新媒體,如校園網、公眾號、微博、微電影、易班平臺等進行宣傳,更要強調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啟發讀者不斷地提高對人生、自我、社會、生命的認識,激起其內心深處的情懷共鳴,吸引讀者去閱讀、愛上閱讀,使讀者形成借助閱讀得到“心理自愈”的習慣。
(四)加強閱讀療法的書目建設
一般閱讀療法最有技術性的環節是對癥開列閱讀書單,或稱“書方”。筆者認為,圖書館開展此項工作的基礎是自身豐富的館藏資源,選擇有針對性的恰當的圖書及文獻,其中除了紙質圖書,還包括電子圖書、期刊等。不同年級、不同群體的大學生有著不同的心理困惑,結合當前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困擾,閱讀療法小組可共同編制書目,采用“群書方”(數目較多的推薦書目)與“一本書主義”(推薦一本可精讀的書)相結合的方法,向閱讀對象集中推薦。
(五)優化閱讀環境,采用多樣化的活動形式
圖書館應致力于優化閱讀環境,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圖書館以外的場所,如學生活動中心、宿舍區、心理咨詢中心,著手建設“發展性心理閱讀室”、“悅讀”書吧等閱讀療法場所。同時,閱讀療法的活動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和載體,如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主題文化講座,“真人圖書館”“世界讀書日”以及讀書公益活動,學工部門和學生社團組織的“學風建設月”“5.25心理健康日”等校園活動,都可以融合閱讀療法的效應,或作為主題或作為補充。此外,可以融入大學生喜愛的旅游、運動、音樂、電影、表演、攝影等元素,并通過新媒體新技術積極宣傳,吸引年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綜上所述,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是履行文化育人職能的方式和體現,能助力于學校的學風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圖書館在正確清晰的定位下,結合本校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的力量去開展保健型閱讀療法工作,將能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書香校園和全民閱讀的氛圍發揮積極的作用。另外,特色化服務建設是高校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以閱讀療法活動作為特色化服務建設切入點,必然會為圖書館信息服務、讀者服務的新拓展,帶來更多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姚顯霞.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方式的產生機理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5(20)
[2]段曉林,蔡迎春.高校圖書館主題閱讀推廣的實踐與啟示――以上海師范大W圖書館大學生心理健康閱讀推廣為例[J].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2015(4)
[3]王波.閱讀療法理論和實踐的新進展[J].圖書館雜志,2010(10)
[4]楊麗兵,孟默涵.閱讀療法――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新拓展[J].現代情報,2010(3)
[5]付婉秋,劉文,孔繁勝.閱讀療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9(1)
[6]宮梅玲,楚存坤,張洪濤,等.閱讀療法立體化運作模式探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5)
[7]宮梅玲.閱讀療法在高校中的實踐探索[J].圖書館雜志,2010(10)
[8]孫淑華,廖志炎.大學生就業焦慮與閱讀療法[J].圖書館,2010(3)
[9]楊一瓊.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真的可行嗎?[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7(3)
[10]吳應華.“閱讀療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方[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3(4)
[11]吳笑蘭.我國高校圖書館“閱讀療法書目”建設[J].圖書情報研究,2010(4)
[12]徐雁.“閱讀療法”、“文學療愈”與全民閱讀推廣[J].圖書情報研究,2010(4)
“很多娃大學畢業后沒有找到好工作,1000多元的工資也得干,要先養活自己。他們能給父母多少錢,給家里帶來多大的體面?”堂叔的一番話在農村頗具代表性。近幾年,大學生就業難題凸顯,對農村大學生來說,四年的大學生活,高昂的投入成本,微薄的經濟收入,導致農村地區“讀書無用論”再次抬頭。
不過,筆者在調查中發現,農村新增大學生越來越少,師資力量差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因為老師水平不高,應試方面,農村學生在英語、語文以及計算機、音樂、美術科目上與城市學生差距很大。”某中學校長說,在目前的教育狀況下,當地教師一般按照“縣城城市省城”的人才游走鏈移動,優秀教師大多選擇調往城市,其次是選擇資興、永興(我省經濟發展較好地方)這樣的縣城,安心在農村中小學任教的優秀教師鳳毛麟角。
師資力量薄弱是農村學校的一大難題。某校長說:“我校地處107國道旁邊,交通比較方便,目前教師隊伍老化嚴重,現有51名教師中就有23人超過了50歲,不少是民師轉公辦的,一些老教師連普通話都講不好,就不用說教英語和電腦了。更讓人擔心的是農村優秀教師本來就少,還經常被城區學校‘挖墻腳’,農村學校成了新教師的培訓基地。好老師走了,學校自然就留不住優秀學生。”他說:“大多數農村孩子受經濟條件限制,只能留在本地就讀,轉走的都是一些家庭比較富裕和成績良好的學生。目前,從表面上看學生減少了,老師的工作量比原來相對要輕一些。但不少老師卻有一種尷尬心理:以前每年都能聽到自己的學生考上大學的喜訊,心里有種成就感;現在學生人數少,上大學的更少,這樣的好消息自然少了,其工作績效無法得到最大限度的認可。”
農村教師隊伍不穩定、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從教,直接影響到農村學生的綜合素質,造成一些孩子無法跨入大學的門檻。某市二中語文教師說:“如今農村學生考重點大學比以前更難。以往的高考試題比較刻板,農村學生只要肯吃苦,下功夫搞題海戰術,確實有機會考贏城市學生。但現在的高考方案強調素質教育,題型越來越靈活,對考生的知識面要求越來越寬,有些考試內容農村學生根本就沒接觸過,如科技、電腦、旅游等知識,而老師的知識面有限,無法為學生講授新知識,這無形中拉大了城鄉學生的差距。”
不少專家呼吁,國家應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在政策上給予傾斜,著力解決農村師資力量薄弱、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等一系列制約農村教育發展的現實問題。
大學生課外讀書調查報告
經統計,結果出乎我的意料,發現大家先不論讀的是什么,但最起碼都是挺重視讀書,受調查的所有人(100%)都認為大學生是應該多讀書的。有63.6%的人每學期可以看6本以上的書,所有人每天讀書都可以達到一個小時以上,有27.3%的人甚至可以達到4個小時的閱讀量。同學們普遍也可以在假期花費5%~10%的時間來讀書,這種讀書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
但態度端正并不代表就是喜愛,當問及平時最愛的課外活動且只能選一個時,45.5%選擇了上網,27.3%的人選擇了上街,還有18.2%選擇了唱歌,運動只有9.1%,讀書則完全被拋棄了。
在當今的社會,物質文明日益地發展,新鮮有趣的事物是層出不窮,以前學生日常的課余活動正漸漸離我們遠去,取而代之的是上網,聊天,逛街,購物,ktv……網絡的魅力遠遠超越了書本,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過多的閑暇時間投入在網上,網絡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上網已成為了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就連閱讀也是一樣的逃脫不過,從數據中可以看到就算是看書,其中選書原由有27.3%的人是因為網上排名,閱讀的主要途徑有54.5%的人還是通過網絡在線或下載!
高校在校生一直被視為一個最主要的閱讀群體,但同樣他們的紙質媒體閱讀目前也在大幅度下降。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到網上下載文章與書來讀。用他們自己的話說,省錢又省時,何樂而不為!
但他們往往忽視了一點,網上的知識缺乏系統性,網上的書籍與知識也是不完備的,網上閱讀只能算瀏覽。而文科學習涉及到的好多書籍,需要精讀,就是說需要一個反復閱讀、咀嚼思考的過程。一個具備相當人文素質的大學生,僅僅能夠獲得信息還不夠,還必須經過認真的努力,通過課內與課外的閱讀,培養一種思考能力,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學術訓練,以至能夠加工、利用這些信息。
而且在剛才提到的高閱讀量(63.6%的人每學期可以看6本以上的書)中,又有多少的含金量呢?大學生喜歡的書籍類型前三名是網絡文學,校園作品和文學名著;閱讀的雜志有54.5%是時尚休閑類;81.8%的人閱讀課外書的原因是滿足個人興趣需要;當大家提到“書”這個名詞時,潛意識中反映出來的幾乎都是小說。
這說明了什么?大家是在讀書,但絕大多數都是在讀閑書。與自己專業,自己未來都無關緊要的書,大量的涌進了好不容易爭來取的讀書時間!整合起來就是這樣的,每周下課后,上網,順便下些電子小說,回來到寢室就開始大量的閱讀,看累了還可以拿些時尚休閑類的雜志來看,到了周六、日女生去唱ktv,完了去逛街、買衣服,男生就繼續上網或打點籃球做做運動。
大部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就這樣虛度了。但還有一部分人,他們閱讀的出發點是滿足未來社會的需要,他們喜歡讀名人傳記,自然科學,經濟類、紀實類和哲學,他們會看外語類雜志,這些人不能說他們一定會成功,但相信這樣一句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他們準備了,所以成功的幾率也就大了!
通過這次調查,希望更多的大學生可以抓住課余時間,去好好的讀書,讀好書,讀有用的書,讀紙質書!
大學生讀書情況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于大學生來說,旅游已經成為一種頗為流行的開闊視野的方式,然而,讀萬卷書反而變得不易。如今,有了來自網絡上游戲、電影、追劇等的誘惑,或者面對更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讀書時間是否被一再壓縮?在手機上看電子書變得更加容易而且方便,而紙質書是否還受同學們的青睞?那么現在的大學生是否還能像過去一樣讀名著讀到熱血沸騰,還是他們有了新的更廣闊的讀書領域,亦或是沉浸在網絡小說中無法自拔?而對于專業方面的書籍以及現在如火如荼的暢銷書,同學們又秉持什么態度呢?以上這些就是我這次調查報告所調查及研究的問題。
(一)調查時間:2019年8月5日2019年8月12日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通過網上問卷調查的形式,借助新浪微博、人人網等社交網站問卷鏈接,擴大問卷調查范圍,面向各省高校學生進行調查。將通過填寫得到的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并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現出來。最后共收到122份調查問卷。
(三)調查內容:從大學生閱讀時間、閱讀習慣、閱讀領域以及大學生活等方面進行調查。具體內容見附在本文最后的調查問卷。
(四)調查數據:
1.收到有效問卷122份,其中男生56人(約占45.90%),女生66人(約占54.10%);大一學生50人(約占40.98%),大二學生70人(約占57.38%),大三學生2人(約占1.64%)。因此主要以大一、大二學生為主。
2.在以最喜歡哪種途徑讀書及其大概比例中的調查結果為:約53.11%的同學閱讀紙質書,約28.08%的同學閱讀電子書和網上讀書,約18.80%閱讀報刊雜志。由此看出,紙質書仍然是大學生們閱讀的主要途徑,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子書和網上閱讀也以迅猛的勢頭增長。
3.關于每天是否讀書的問題,只有約19.67%的同學選擇是,約55.74%的同學選擇基本能做到,而24.59%的同學選擇了不是,只是偶爾會讀。超過半數的同學基本能做到每天都閱讀。
4.關于平均每天會花多長時間閱讀,約6.56%的同學在三小時以上,約67.21%的同學在13小時之間,約22.95%的同學選擇少于1小時,而約3.28%的同學選擇了基本不看書。由此看來,大部分同學每天的閱讀時間在13小時左右。
5.除課本外平均每個月會讀幾本書,約6.56%的同學選擇0本,約73.77%的同學選擇13本,約14.75%的同學選擇46本,約4.92%的同學選擇了6本以上。
6.在暑假生活中閱讀了多少本書,約6.56%的同學選擇0本,約50.82%的同學選擇了12本(含2本),約34.43%的同學選擇了34本(含4本),只有約8.2%的同學選擇了5本及以上。
7.面對豐富的大學生活,面對時間的安排,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傾向,他們最注重哪點,這道題給出了答案。約14.75%的同學更喜歡學習,當學霸,約27.87%的同學更喜歡閱讀,增長知識,約14.75%的同學更喜歡看電影,放松身心,約3.28%的同學更喜歡上網,享受時光,約29.51%的同學更喜歡參加社團或者兼職,鍛煉能力,而約9.84% =的同學選擇了其他。因為很可能喜歡大學生活的許多部分,因此這道題設為單選題,由此評估出哪一方面最得大學生重視。而由該樣本得到,參加社團和兼職來鍛煉能力最為受喜歡,緊隨其后的就是閱讀。因此當代大學生還是很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和素質的。
8.關于通常的閱讀地點的問題,約55.74%的同學選擇圖書館,36.07%的同學選擇自習教室,約73.77%的同學選擇寢室,約55.74%的同學選擇家,約22.95%的同學選擇書店,約1.64%的同學選擇食堂,約6.56%的同學選擇其他。由此可見,寢室、圖書館、家和自習教室還是比較大眾的讀書地點。
9.關于閱讀主要來源的問題,約70.49%的同學通過自己購買,約55.74%的同學通過到圖書館借閱,約42.62%的同學通過向他人借閱,約55.74%的同學通過下載到手機上閱讀,約32.79%的同學通過網上閱讀,約3.28%的人選擇其他方式。由此可見,自己購買到圖書館借閱和下載到手機上閱讀是閱讀的主要來源。
10.關于喜歡什么類型的書籍,約59.02%的同學選擇了文學名著,約50.82%的同學選擇通俗小說,約34.43%的同學選擇歷史傳記,約21.31%的同學選擇經濟管理,約40.98%的同學選擇生活勵志,約14.75%的同學選擇宗教哲學,約19.76%的同學選擇自然科學,約6.56%的同學選擇軍事,約1.64%的同學選擇法律,約32.79%的同學選擇專業書籍,約14.75%的同學選擇其他。排在前三名的是文學名著通俗小說和生活勵志,而專業書籍得到的喜愛程度仍然不夠。
11.在更喜歡哪種類型的文學作品中,約72.13%的同學選擇小說,約8.2%的同學選擇散文,約3.28%的同學選擇詩歌,約1.64%的同學選擇其他,約11.48%的同學選擇都喜歡,約3.28%的同學選擇不喜歡文學類。因此小說仍然是同學們的首選。
12.老師推薦的與專業相關的書是否積極去讀的問題,約22.95%的同學選擇通常都會找來看,約67.21%的同學選擇看一些,約9.84%的同學選擇從未。大部分的同學會看一些老師推薦的與專業相關的書籍。
13.關于是否會做讀書筆記的問題,約19.67%的同學選擇會,約34.43%的同學選擇不會,約45.9%的同學選擇偶爾,一些。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有做一些讀書筆記的習慣,但也有相當比例的同學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14.遇到喜歡的書,通常的做法,約59.02%的同學選擇用最快的時間將它讀完,約14.75%的同學選擇按照自己的計劃閱讀,約21.31%的同學選擇有時間就拿出來翻兩頁,約4.92%的同學選擇虎頭蛇尾,通常看不完。因此超過半數的同學還是對閱讀充滿興趣,但要注意是否會因為讀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甚至是小說),影響自己本來安排去做的事情。
15.關于對自己讀書量的評估,0%的同學認為自己讀書很多,約4.92%的同學選擇較多,約62.3%的同學選擇一般,約22.95%的同學選擇較少,約9.84%的同學選擇很少。由此可見,大部分大學生的讀書量還是不足,從中獲取的知識更是不夠。
16.大學生是否會關注和閱讀暢銷書,約31.15%的同學選擇會,約60.66%的同學選擇只是知道大概,不會去讀,約8.2%的同學選擇不關注。大部分大學生知道知道大概,這是緊跟時代步伐的一種表現,不能對于時代潮流熟視無睹,但也要仔細甄別,不能跟風而動,選擇適合自己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書。
17.關于對于網絡小說的看法,約24.59%的同學認為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口味,約22.95%的同學認為充分利用現代載體,利于傳播,約14.75%的同學認為內容和寫作技巧有待進一步提高,約37.7%的同學認為整體品位不高,質量較差。比較多數的同學不看好網絡小說,這是要在魚目混雜的書堆里有雙明辨的慧眼,當然也不可否認的是其中有一些比較優秀的網絡小說,但不能只作為消遣的工具。
18.讀書應該是求質還是求量的問題,約34.43%的同學選擇了寧可少讀,也要讀得有質量,約27.87%的同學選擇了泛讀,了解大意,能讀更多的書,約37.7%的同學選擇了努力既求質又求量,當然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這樣看來,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三者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因此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同學做出自己不同的選擇。怎樣讀得既有質又有量,值得我們的思考,我們是不是應該擠出更多的時間來閱讀,或者做些讀書筆記,提升我們讀書的質量。
19關于閱讀動力的話題,完全出于興趣愛好這一選項被選次數占有效問卷總數的百分率約為83.61%,提高學習成績約為16.39%,拓展知識面,跟上時代步伐約為52.46%,提高個人素養和品位約為57.38%,消遣,打發時光約為45.9%,選擇其他的約為4.92%。可見,閱讀對于大學生們來說,并非是絕對功利的,絕大多數的閱讀是出自興趣愛好。提高個人素質也是大學生閱讀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其對于未來人生的塑造也是很有幫助的,在講究各方面素質發展的今天,大學生更應該拓寬知識面,閱讀確實是一種良好的途徑。
關鍵詞: 高校當代大學生 閱讀 做人 做事
一、引言
目前,針對大學生閱讀的問題已有較多的調查和研究,但大都沒有結合閱讀的新時期特點來分析對于每個大學生來說甚為重要的做人和做事問題,因此本文就此方面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
二、調查的內容、方法和對象
1.調查的內容。
問卷內容主要涉及閱讀與傳統文化、時尚閱讀、學習、人生、生活、求職等方面的30個小問題。
2.調查的方法和對象。
采取隨即抽樣的方法,選取了四川省南充市的4所普通高等學校(西華師范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川北醫學院、南充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大學生(不含研究生),涉及14個專業學科門類。共隨機抽取650名同學作為調查對象,回收有效問卷582份,回收率89.54%。較高的回收率和合理的分布,保證了調查結果的代表性、可靠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表 1
三、調查結果的統計和分析
(一)新時期大學生與傳統文化和傳統經典。
1.關于傳統文化閱讀重要性的問題,39.5%的人認為重要,29.7%的人認為比較重要,只有3.8%的人認為不重要。但是仍有2.6%和1.2%的人選擇無所謂和不知道。(注:文中百分比描述及表2―表8所得出的百分比數存在數量交叉,下文不再一一說明)
2.新時期對做人與做事影響最大的傳統文化書籍(見表2)。
表 2
排名前三位的書籍依次是歷史傳記類、文學名著類、哲學宗教類。
(二)新時期大學生傳統閱讀與時尚閱讀。
1.關于喜歡傳統書籍(紙質書籍等)還是時尚書籍(電子書籍等)的調查,46.6%的人選擇前者,32.5%的人表示兩者兼用,18.6%人選擇后者。
2.傳統書籍和時尚書籍哪一種對自己更有實用價值(見表3)。
表 3
3.關于時尚書對做人和做事有多大意義,63.9%的人認為是有意義的。
(三)新時期大學生閱讀與學習。
1.關于學習和課外閱讀是否有沖突,88.1%的人選擇沒有沖突。當涉及除閱讀專業課書籍之外,所讀非專業書籍的數量問題時,54%的人選擇很少閱讀。
2.關于考試類書籍是否占了平時讀書量的大部分,50.2%的人選擇是,當問及原因時,18.6%的人選擇是為了以后更好地就業。
3.關于所要考的證書的調查中(見表4),70%多的人認為必須考英語等級證書和計算機等級證書;41.9%的人選擇學校所頒發的一系列證書。當問及是否輔修第二學位時,只有15.8%的人選擇是。
表 4
(四)新時期大學生閱讀與人生。
1.關于怎樣看待當前大學生閱讀與做人和做事問題,45.4%的人選擇在學好專業的前提下,擴充專業外知識;38.8%的人選擇應該博覽群書,提高綜合素質;21.1%的人選擇有計劃的讀自己需要的書,完善做人,完美做事;只有4.1%的人認為讀多讀少沒關系,社會才是真正的大學。
2.關于對閱讀、做人和做事影響最大的人(見表5)。
表 5
3.關于在讀書過程中認為自己最為欠缺的素質的調查(見表6),40.4%的人認為自己缺少社會工作或課外實踐活動經驗,35.4%的人認為缺少溝通協調能力,27.7%的人認為自己缺少專業知識和技能。
表 6
(五)新時期大學生閱讀與生活、求職。
1.當被問及對未來職業是否有所規劃和思考即是否有比較明確的職業方向或者職業生涯規劃時,51.9%的人選擇有;當問及畢業后的打算時(見表7),37.8%的人選擇畢業后就能就業,25.6%的人選擇考事業單位。
表 7
2.關于就業中最為重要的是什么因素(見表8),58.6%的人認為是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36.9%的人認為是實踐經歷或者工作經驗。
表 8
四、反思和建議
(一)新時期大學生對傳統文化及傳統經典的閱讀不容樂觀。
一是仍有部分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閱讀傳統經典的必要性存在質疑;二是我國當前在大學階段的閱讀教育存在不足。
因此,各高校要重視這一問題。(1)學校可根據教育實際狀況,開設相關指導課程或完善此方面的選修課程配置,增強大學生傳統經典閱讀的意識,提高閱讀質量,實現素質教育的理想。(2)高校圖書館應積極為學生創造一種和諧的閱讀氛圍,提供豐富多元的閱讀機會,加強對大學生的傳統文化閱讀導向。(3)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只有在好的文化氛圍的熏陶下,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為學生的未來做好鋪墊。
(二)新時期大學生對時尚書籍的過分好感和依賴令人擔憂。
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抑制。一是直接干預學生上網的時間,增加傳統書籍的閱讀時間,比如規定按時完成讀書筆記,學科內容不限;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每個學生到圖書館的圖書借閱率和利用率,從而增加對傳統書籍的閱讀;三是對購買傳統書籍的學生給予補貼或獎勵,等等。
(三)新時期大學生的閱讀習慣、學習方法及人生價值觀等問題棘手。
可以這樣來概括當前大學生的不良閱讀習慣、學習方法及人生價值觀,那就是“目標淡化、眼光短淺、目的混亂、責任虛無”。因此,一方面學校要出臺培養大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和學習方法的規定和政策,在新形勢下,要著眼于大學生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可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對其人生價值觀等予以糾正、引導和培養,向著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天英,趙惠勤.大學讀什么[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王群,敬卿.閱讀與人生[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9,(1):3-4.
[3]劉立祥.讀書與做人[J].思想教育研究,2004,(2):44-45.
[4]熊俊超.新文化格局下的大學生閱讀與導讀[J].培訓與研究-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3,(5):87-89.
首先,重點培養學生廣泛的讀書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就能夠自然而然地把心思轉移到閱讀上來。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精讀書,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享受到閱讀的快樂,還會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好詞佳句。還可以利用一些時間,講給學生一些有趣的故事,在激動人心之時,戛然而止,告訴學生,想知道更精彩的內容,自己去閱讀原文!還可以向學生介紹古往今來,諸多名人,無不是博覽群書,勤奮努力,才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從而能激發學生的讀書欲望!
其次,要切實減輕學生的做題負擔,讓學生騰出時間來讀書,走進書中,真正地進行心靈對話。通過多年語文教學,我深刻地意識到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絕不是靠做習題“做”出來的,而是靠廣泛地閱讀“讀”出來的。正如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雖然從教于遠離都市的偏僻鄉村帕夫雷什學校,但他十分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他認真閱讀了各年級各學科的教科書,與教師們共同研究,把那些重復的、多余的、毫無思考價值的習題一一刪去。經過多年探索,他終于擬出帕夫雷什學校學生課外閱讀書目,其中就有不少世界各國文學名著。他認為,文學就像一條清甜溪流,可以滋潤學生心田,啟迪學生心智,完善一個人的人生。所以,要大力提倡讓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再次,目前我國出版的各類閱讀書籍價格相對來說比較昂貴,農村文化生活不豐富,大多數農村家庭受購買能力所限,學生的課外書一般很少甚至沒有,至于報刊雜志在農村家庭訂得就更少了。在農村學生中,由于辦學條件、社會家庭的影響,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少,導致作文寫作能力低,極大影響了教學效果。針對農村學生閱讀的書籍欠缺現象,想方設法給學生提供一些閱讀的優越條件,給學生豐富的閱讀材料,如在班級設置圖書角等。同時教給學生閱讀材料積累語言的方法。多記好句子,做讀書筆記,寫心得體會,擴展閱讀范圍,開展閱讀交流。這樣一來,學生不但對讀書產生了濃厚興趣,而且逐漸掌握了學習方法,豐富了感情,積累了作文素材,養成了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校園書店 網上書店 大學生 調查
一、校園實體書店現狀分析
隨著網購行為在校園內的盛行,校園實體書店的經營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根據所調查的安徽合肥、蚌埠等50家校園實體書店的數據顯示,有66.3%書店的盈利每年處于下滑,只要33.7%的實體店處于盈利的狀態。調查的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店主認為對實體書店最大的威脅是電子書以及網上書店,其中,電子書的主要威脅來源于智能手機的普及,由于智能手機的便捷閱讀,部分的大學生選擇通過手機閱讀器來進行書籍的閱讀,進一步加重了實體書店的經營危機。
二、大學生的購書行為與經濟狀況的關系
為了了解安徽地區大學生對書籍消費情況,本次的問卷包含了大學生的經濟狀況是否影響了自身的購書習慣。安徽地區的大學生每學期的生活費用平均在4000元左右,然而80.7%的學生每學期在購買書籍方面的花費卻低于200元,由此可見大學生對于書籍方面的整體消費水平并不高。另一方面也考慮了大學生對于不同圖書種類的消費進行了研究,我們發現在校的大學生購買的主要為考研、考證、以及輔導、娛樂類書籍,并且消費的金額中,考研的花費是最多的,每學期花費大約800元左右,考證花費在300元以下,輔導資料在200元以下、娛樂類在100元以下。由此可見,大學生的經濟狀況并不能決定圖書消費,同時還要考慮每位學生對各類書籍的需求。
對于大學生的購書頻率的調查顯示,有83.5%的學生是在實體書店或者網店看到喜歡的書籍才會購買,有3.5%的同學會每月購買書籍,12%的同學會每學期購買一次書籍,由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并沒有養成定期購買書籍的一種習慣,這主要是由于新型媒體的出現以及電子書籍的普及,減少了每位學生對書籍的需求,這就需要實體書店通過各類活動等方式來加強紙質版書籍對大學生的吸引力。
三、大學生對購買圖書方式的選擇以及對實體書店印象
在大學書店里尋找自己喜歡的書以及看書,曾經是大學生的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隨著校園書店經營業績的下滑,接踵而至的是實體書店的倒閉,使得這種現象漸漸的離我們而去。當然,網購的興起是校園書店衰退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調查報告顯示的卻是,51.6%大學生的購書首選地為校園書店,33.2%的大學生首選地為網購,15.2%的大學生選擇到中華書店購買。其中主要是因為相比較網上書店而言校園書店能夠保障印刷的質量,相對于新華書店而言校園書店在距離上更加便捷。因此,如果實體書店能夠利用好這點優勢的話,校園書店仍然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當問及校園書店的服務態度是否滿意時,其中45.3%的大學生表示“一般”,32.5%的大學生表示“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而“,滿意”、“非常滿意”只占22.2%。由此可見,雖然大學校園書店是大學生購買書籍的首選之地,但是校園書店的服務并不能夠讓每位同學滿意。與網上書店和新華書店相比,校園書店并不具備專業的銷售人員,并不能夠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這也是大學生對校園書店不滿意的原因之一。
四、對校園書店的經營建議
針對調查所顯示的結果,對校園書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改善其經營環境。
(一)增加圖書的種類
根據調查顯示,校園書店內大部分的書籍為教學輔導用書,很少見到時尚雜志以及科研論文類的書籍。然而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領域,而書店也要有自己的經營特色,并非都要經營同一類的書籍,如果有一家書店專門經營各類時尚雜志或者學術書籍,可能也會有不錯的盈利。
(二)舉辦各類讀書活動
校園書店可以選擇和校內的社團一起舉辦讀書會,學術沙龍等各類活動來吸引大學生來參加,從而起到推銷品牌的效應,只有增加了自身的品牌影響以后才能夠更大化的獲得盈利。
(三)提供優質的服務
作為一名顧客,每位消費者都希望得到優質的服務,同樣大學生購買書籍的同時也具有同樣的想法,通過調查的報告也可以看出,大學校園書店的服務質量相對于網上書店和新華書店來說較差,所以服務態度的提升也是校園書店急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只有提供優質的服務,校園書店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王琰.新網絡時代傳統書店面臨生存挑戰[J].中國商報,2007.
[2]楊育芬.網絡書店和實體書店:難分難解 [J].全國新書目,2011,(3).
1 農村中小學圖書室管理現狀
1.1 專業圖書管理員缺乏,圖書管理不規范,圖書室開放率低
圖書管理是一個系統性、科學性較強的工作,必須有專業的或經過培訓的人員擔任這項工作。目前,由于農村中小學師資力量薄弱,圖書室工作得不到學校領導的重視等原因,造成農村中小學圖書管理工作相對滯后,表現在許多學校配備專職管理員,有的甚至兼職管理員也未配備。圖書管理不規范,兼職管理員能力和素顏不足,借閱不規范,有時找不到,有時收不回,圖書隨意堆放,而不少學校為避免麻煩和損失,干脆長期關閉圖書室,致使圖書室利用率很低。
1.2 藏書陳舊,破損嚴重
據了解,很多學校的圖書室都是在“普九”期間創建的,“普九”期間,為達到人均圖書數量的標準,很多學校往往只注重圖書數量,不注重圖書質量,致使一些知識陳舊、格調不高、嚴重破損以及不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刊也被收藏到圖書室中。
2 要大力加強農村小學圖書室管理和建設
首先,要注重制度的建立與落實。制訂一套完整的、切實可行的圖書室管理制度和圖書管理員崗位職責和考核辦法,用制度促管理水平提高。
其次,著力提高管理員的素質。管理員素質是決定一所學校圖書室管理好壞的重要因素。為加強對圖書室的管理,學校配齊圖書管理員,應選派至少一名工作責任心強、熱愛圖書室管理工作的教師為圖書室管理員。
再次,要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圖書室的管理。學生是學校的小主人,在實際工作中,學校可安排一部分做事認真負責且對圖書室管理工作感興趣的學生參與到圖書室的管理工作中去。這既能減輕管理員的工作壓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團體精神。
此外,還要增加投入,廣辟書源,讓學生有豐富、優質的精神食糧。加強破舊書刊的清理、修補工作。對于內容陳舊、格調低俗和不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刊,管理員應及時清理出圖書室。
3 閱讀內容的指導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優化課外閱讀教學設計,推薦好適合學生課外閱讀書目。
第一,經典性。名家名篇歷來是教師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的首選,之所以其經典,是因為它已經經過歷史的檢驗,是優秀文化的沉淀。
第二,時效性。隨著社會的發展,新佳作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老師要經常了解社會及文學動態,向學生推薦最新文學作品,擴大學生的學習視野。
第三,符合學生年齡特征。我們推薦課外書籍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盡量選一些內涵豐富而又不深奧難懂的書籍。
第四,符合學生興趣特點。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情節曲折、內容淺顯、貼近學生實際的作品,都是學生的首選。因此,我們在考慮學生興趣的前提下,要全面選擇多種文體供學生閱讀。
第五,精讀與泛讀相結合。我們在推薦書目時,還要充分考慮精讀還是泛讀的區別,如果是精讀,其內容必須是少而精,如果是泛讀,其內容必須是廣而博,做到二者結合。
第六,指定閱讀與個性閱讀相結合。指定閱讀就是規定閱讀書目,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有目的必須進行的課外閱讀。個性閱讀就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目進行閱讀。如果僅以個人喜好來閱讀,勢必造成學生閱讀能力上的偏缺,如果只硬性指定閱讀,又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兩者應相互結合,取得最佳的閱讀效果。
4 閱讀方法指導
在讀書時,首先讓學生養成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的習慣,指導學生用“心”來讀書,在閱讀的同時思考,在思考的同時閱讀;定期舉辦讀書匯報會、主題演講會、故事會和知識競賽、讀書心得體會交流會等;讀寫結合,閱讀時做好讀書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要求學生養成動筆的習慣,圈、點、勾、畫、批、注,及時記下稍縱即逝的感悟、理解,把書中精彩片段摘抄下來,做好讀書筆記,以利深入鉆研,獨立思考,提高寫作水平,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素養和品質。
5 創建多元化、開放式的圖書管理模式,提高圖
書利用率
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實施農村中小學圖書室的開放式管理。
第一,學校領導和圖書管理者要改變觀念。多年來,農村中小學的封閉式圖書管理主要原因在于學校領導者和圖書管理者的重視不夠,認識不到位造成的。作為學校領導者和圖書管理員,要以更加開放的觀念,做好圖書管理工作,形成開放的管理模式。
第二,改進圖書室的借閱方式。農村中小學硬件條件有限,完全按照規范的借閱模式(即學生先到索書臺前,通過索書卡由管理員取書。)顯然是不合理的。筆者認為,首先應改進圖書室借閱環境設施,藏書呈環形擺放,由借閱者自行選取,憑借閱卡辦理借閱,由管理員將借閱卡記錄。其次,培訓多名學生任兼職圖書管理員,每周輪流值日。最后,書架上的圖書一定要按《中圖法》進行分類排架。書架上擺放圖書可以定期更換,并以小黑板或者其它形式公布推薦書目。這樣,由于是多個人同時負責外借圖書,一定會大大提高借閱效率,增大單位時間的圖書流通量。
第三,上門服務。即圖書管理員要改變被動地提供借閱服務的做法,開放借閱方式。要結合各年級的教學活動和讀書活動,及時的為學生提供、推薦書目或圖書,并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活動。
第四,開放圖書流量渠道。現今農村中小學圖書數量和質量在普遍提高,為了達標,盲目追求數量,復本率高、圖書結構分布不均的情況正在改變。學校領導者要努力提供圖書資源共享平臺,實現校際圖書室之間有計劃、有組織的交流,進一步豐富圖書資源,提高圖書利用率。
關鍵詞:圖書館 大學生 閱讀療法 心理健康
培根在《論求知》中有言道:“讀書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干。”但是除他所闡述的這三種用途外,讀書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卻鮮為人知,那就是讀書可以治療人的心理疾病,尤其是針對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疾病,如抑郁、焦慮、恐慌、煩惱等病癥。南宋詩人陸游曾說過“病需書卷作良醫”,他還在《閑吟》一詩里寫道:“閑吟可是治愁藥,一展吳箋萬事忘。”當代的研究更系統化、科學化地稱這種現象為讀書可以治療心理疾病,這也就是本文要介紹的閱讀療法。
“閱讀療法”又稱“書籍療法”,是以書籍作為治療手段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它融合了生理學、醫學和讀者心理學等多個學科原理,通過指導性閱讀,來尋求心理問題的答案和解決的辦法,以緩解或排除讀者的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改善情緒,調整其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提高學習、工作和生活質量的一種心理輔助治療方法。其英文名字來自希臘詞匯,是“圖書”和“治療”的合音。進入20世紀,相關的研究開始活躍起來。美國首先創造出新詞“閱讀療法”,并首次將其收入1961年第三版《韋氏新國際英語大詞典》中。《韋氏新國際英語大詞典》對“閱讀療法”的解釋為:1.用有選擇的讀物輔助醫學和精神病學的治療;2.通過有指導的閱讀,幫助解決個人問題。由此可見,閱讀療法的主體是有一定心理困惑的患者,而客體和治療手段則是經過一定選擇,被認為具有治療作用的可以閱讀的書本。
為什么說閱讀能夠幫助我們治療某些心理疾病?現代科學認為閱讀能幫助我們治療心理疾病的原因是由閱讀的功能和心理學原理決定的,心理學中的共鳴、平衡、暗示、投射、領悟等作用機制決定了閱讀的治療功能。具體來講,讀書可以使其增加醫學知識和消除錯誤見解,使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對待挫折的心理或生理反應。同時,讀書還能幫助患者消除恐懼、羞愧和自責心理,擴充患者的興趣和生活內容,能夠強化其在社會活動中的正常行為,抑制其不適應的行為模式。讀書更能幫助患者把壓抑的心理矛盾釋放出來,轉移病灶,達到身心松弛的目的。人在讀書時可以解除失落感、寂寞感和孤獨感,可以使人心神集中、雜念盡消、心平氣和、神志安穩,從而有利健康;讀書可以清心明志,教人明理,遇到過急之事可以避免“怒傷肝、恐傷肺”等不利身心健康的情況發生;讀書還可以引導患者專心于書中,暫時忘卻病痛帶來的苦惱,使患者意境開闊、心情舒暢,有利于身體康復。
從閱讀療法的科學解釋與眾多名人的讀書推介來看,閱讀對于個人的性格形成與心理疾病的治療有著很大的效用。一項以全國12.6萬名大學生為對象的調查稱,20.2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在21世紀的今天,由于激烈的學習競爭、就業競爭、家庭矛盾、人際關系、情感問題等多方面的原因,多數大學生都存在著或重或輕的心理疾病,目前大學生因心理問題而休學、退學、自殺,甚至犯罪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盡管各高校心理咨詢機構、思想教育工作者為此做出了許多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因而,對這些學生進行指導性的閱讀,通過閱讀和心理咨詢的結合運用使這部分學生的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得到排解,有效地改善學生的情緒,調整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成為低成本高收益的首選方法,那么探索并充分發揮閱讀療法在治療大學生心理疾病方面作用的途徑,走心理咨詢與閱讀療法并舉的道路尤顯迫切。高校圖書館此時便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讀者到圖書館可以無精神壓力地進行閱讀治療,也不必支付咨詢費用就能解決心理問題,如果圖書館能夠在開展閱讀療法的過程中加入心理咨詢進行輔助治療,將更有利于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矯治,如同英格蘭布里斯托爾大學醫生經過多年的研究認為的:“閱讀詩歌比吞服藥丸能更有效地治療焦慮癥和抑郁情緒。”
從客觀上來說,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的文獻信息中心,作為大學生的知識寶庫,沒有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免費提供資源的形式使它不但方便而且經濟實惠,這為它開展閱讀療法奠定了切實可行的基礎,加之高校圖書館教師隊伍是一支高素質的隊伍,知識涉獵面廣,新知識、新理論的接受速度快,對于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過程中大學生心理咨詢及書籍的推薦選讀方面有著較大的優勢,這些無不說明大學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的可行性。為此,高校圖書館在配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開展工作:
擴大圖書館的藏書量――做好基建工作
高校圖書館藏書的多少是衡量一個學院硬件的標準之一,但圖書館藏書不能只求數量而忽視質量。正確的做法是應根據本校所設置的專業,有針對性地購置藏書,這樣才能盡可能地解決本校大學生所遇到的專業學習上的困惑;同時,充分考慮到大學生所處年齡段會碰到的常見心理問題進行館藏資源補充,使同學們在廣泛涉獵的同時能解決自己心理上的疑難問題,只有這樣,高校圖書館閱讀療法的實施才能落到實處。
培訓心理咨詢館員――提高館員素質
老師是學生的榜樣。作為圖書館員的老師們應在工作中以身作則,加強自身修養。為此,高校圖書館應定期對圖書館員工進行專業知識和道德修養等各個方面的培訓,號召他們學習心理學和心理治療方面的知識;教導他們如何感知大學生的情緒和心理,當大學生遇到問題時圖書館員應能及時地排憂解難;時刻關注讀者的需求,與大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贏得同學們的信任,為閱讀療法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擴大閱讀療法的認知度――多方位宣傳
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校園廣播、校內宣傳欄、講座等多種媒介來大力宣傳和普及閱讀療法,使同學們特別是有心理問題的同學認識、了解并信任閱讀療法,只有同學們在心理上信任并接受閱讀療法后才能在有問題時求助于閱讀療法,主動參與到閱讀療法的治療過程中。所以說,擴大閱讀療法的認知度,在閱讀療法的推廣上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設立閱讀療法閱覽室――會心書屋
針對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高校圖書館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治療作用的書籍對讀者進行引導閱讀,在圖書館中開辟出獨立的閱覽室,這個閱覽室給讀者營造出寬敞明亮、輕松舒適、溫馨的閱讀環境,在這里讀者能夠徹底地放松神經,消除顧慮,最大限度地緩解心理壓力,在古典輕音樂的旋律下進行閱讀。吸引一部分感興趣的讀者成為會員,管理員定期給會員推薦有意義的書籍進行閱讀,如《一念之轉》、《遇見未來的自己》、《懂得愛――在親密關系中成長》、《活著,為了什么》等,并在閱讀過后邀請會員們參與讀后感的探討和心靈歷程的撰寫,集體的交流不但能使讀者的人際交往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而且交流中碰撞出的火花能使讀者從中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從而有利于心理問題癥結的解開。
延伸閱讀療法內涵――設立網上平臺
高校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網的輻射力,建立網上咨詢臺和閱讀治療的平臺,設立優秀書目推薦導讀板塊、互動平臺等。同時,同學們可在線或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向咨詢臺咨詢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咨詢臺對所咨詢問題給予及時的解答回復。這種方便快捷、保密的網上求助能及時緩解讀者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和學習等各個方面的壓力。
通過少數高校圖書館的具體實施說明,閱讀療法對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是行之有效的、是科學的。它是集預防、治療、矯正于一體的心理治療方法。為此,高校圖書館應以其獨特的資源優勢,積極參與并引導閱讀療法的深入開展,只有這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才能更加完善,閱讀治病也不再是一個空洞的話題。
參考文獻:
1.王波、傅新:《閱讀療法原理》,《圖書館》,2003(3)。
2.劉玉芳、鄧臘英:《淺談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4(6)。
3.蔡莉嫻:《閱讀療法與圖書館教育功能的拓展》,《彭城職業大學學報》,2004(6)。
4.袁先林:《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治療”服務的探討》,《河北科技圖苑》,2006(4)。
5.宋碧云:《閱讀療法與高校圖書館教育功能的發揮》,《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6(10)。
論文摘 要:當前,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一項戰略性任務。加強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是高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的重點。高校圖書館應不斷實踐和探究,深化信息素質教育,為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發揮更大的作用。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種背景下,信息素質成為當代大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而如何深入開展信息素質教育也成為高校圖書館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將信息素質定義為:信息素質就是人們能夠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獲取、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這也是目前普遍被認可的有關信息素質的定義。信息素質的內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個方面。信息意識指一種把信息作為資源的自覺性;信息能力指能夠獲取、利用、評價和創造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素質的核心;信息道德主要指在利用信息的過程中,能夠合理、規范使用他人的成果,遵守學術共同道德準則與規范等。在信息時代,高校需要積極開展信息素質教育,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能力。
1.開展信息素質教育是信息時展的必然要求。隨著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高校圖書館資源呈現多元化的特征,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水平快速發展。在此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是大學生能夠利用信息順利開展學習研究活動的有力保證,是時展的必然要求。
2.信息素質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素質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優化與提高大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把“堅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改革發展”作為戰略主題。作為學術型服務機構,高校圖書館必須緊跟教育發展方向,深入開發利用圖書館的情報職能、教育職能,發揮圖書館在信息素質教育中的優勢。
3.加強信息素質教育是圖書館自身發展的必然舉措。作為高校的信息資源中心,圖書館擁有豐富的資源、先進的服務手段、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人才保障。積極開展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提高他們獲取、利用知識的能力,引導他們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是當前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延伸之一,也是圖書館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舉措。
二、深化素質教育內容及方式的措施
大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高校圖書館應該結合實際情況,深入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高效務實的信息素質教育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信息意識、提高信息能力、加強信息道德修養。以許昌學院圖書館為例,目前主要是以開設文獻檢索課為主,結合入館教育、培訓講座、在線素質教育平臺和讀書月活動等多種形式持續深入開展信息素質教育。
1.改進新生入館教育。新生入館教育是信息素質的啟蒙教育。此項活動的開展,使新生能夠了解圖書館、初步學會利用圖書館的資源,為今后的學習研究打下基礎。
許昌學院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面對面授課。這種方式的弊端是:教師短缺,實效不強,易流于形式。于是,圖書館改進措施,在講課之外,采取多種形式深入開展新生信息素質教育。首先是把信息素質教育納入新生教育的整體計劃中,使入館教育走向正規化和制度化。其次是建立網頁版新生導航,內容包括讀者指南、借閱指南、各類資源使用指南、規章制度及新生入館教育培訓課件等。新生可以在網絡環境下接受圖書館初步信息素質教育。再次是組織新生參觀、學習,引導他們利用圖書館。新生入校后,圖書館會向他們發放《圖書館讀者手冊》。此舉有利于新生了解圖書館的作用,提高了新生的信息意識。
2.完善文獻檢索課內容與形式。文獻檢索課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信息素質教育形式,也是許昌學院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主要方式。學校文獻檢索課以選修課的方式,主要針對高年級大學生開設,旨在培養大學生獲取、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讓他們學會使用檢索工具,增強自學與研究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文獻檢索課的教學也要與時俱進,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和形式。首先,課程內容要注重實用性,切忌華而不實。要著重培養大學生對各類檢索工具的使用能力,培養他們檢索、評價和利用各種信息源的能力。其次,重視對數字資源的利用。高校圖書館除實體資源外,各類數字資源成為重要信息來源,它們具有科學性、全面性、便捷性的特點。文獻檢索課要強化大學生利用數字資源的意識,增加網上信息資源、數字資源檢索和利用內容。再次,探索合作教育模式。要在實踐中探索以圖書館員和學科教師合作的信息素質教育模式,將文獻檢索課教學內容與專業課程結合起來,增加教育的針對性,使學生能夠充分運用信息技能進行學科學習與研究,促使信息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深化。
轉貼于
3.持續開展專題培訓、講座。一是開展定期培訓講座。在每年的“讀書月”活動期間,許昌學院圖書館都會邀請人文學科專家為學生舉辦人文系列專題講座,邀請重點數據庫公司專家舉辦數字資源、網絡資源利用專題培訓,以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技能。二是開展培訓預約服務。許昌學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或研究的需求向圖書館預約特定主題的培訓講座,圖書館針對不同專業、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重點數據庫、大型系統的檢索工具方面的培訓,提高學生運用信息的能力。三是充分發揮讀者協會的作用,不定期開展讀者培訓活動。重點教授網絡資源的檢索方法、檢索工具的利用方法、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網絡數據庫的使用和評價等。
4.建立在線信息素質教育平臺。在線信息素質教育平臺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圖書館工作中的應用而產生的,它整合了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具有很強的引導性。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完成學習目標。同時,它具有開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和自主性的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精神。高校圖書館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在線信息素質教育平臺,完善教學形式,促進大學生信息素質的有效提高。
5.以“讀書月”活動為契機,培養大學生的信息素質。為響應河南省圖書館學會全民閱讀活動的號召,引導廣大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許昌學院圖書館近年堅持舉辦一年一度的“讀書月”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主要有人文系列學術報告會、數字資源專題培訓、“讀者之星”評選活動、征文比賽等。學校高度重視,圖書館廣泛宣傳,學生積極參與,取得了較好的反響。“讀書月”活動豐富了圖書館的服務內容,也充分發揮了圖書館的情報職能和教育職能,推動了大學生信息素質的提高。
三、加強對信息素質教育活動的科學管理
1.重視開展用戶調查。開展用戶調查是圖書館了解服務效果、改進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的有效方式。主要形式有:網上調查,發放調查問卷,通過E-mail、電話和意見本收集意見和建議。
2.加大宣傳力度。首先是重視圖書館主頁資源服務功能的宣傳,要在主頁顯著位置進行各類資源、服務活動的宣傳,吸引更多讀者通過網絡環境了解并參與圖書館信息服務與教育。其次是通過學科館員加強與各院部的聯系。許昌學院圖書館已初步建立了學科館員制度,通過學科館員與某一學科或專業的師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宣傳、推送圖書館信息服務,為大學生查找、利用信息提供有效的指導服務。再次是打造立體宣傳局面。圖書館要優化網絡環境,重視校園、宿舍、休閑區域的整體網絡化建設,利用宣傳欄、電子屏幕、廣播等平面系統擴大服務信息傳播范圍。同時,通過多種渠道的有效宣傳將圖書館服務和資源滲透到學生生活學習的每一個空間,使其便捷地獲得圖書館服務信息。
3.加強圖書館員隊伍建設。高校圖書館員是信息素質教育的主要執行者,素質高、能力強、業務精的館員隊伍是順利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服務水平的根本途徑。高校圖書館要從實際出發,通過多種途徑對館員進行培訓。一是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根據圖書館發展規劃,合理引進其他專業人才,豐富館員知識結構。二是組織開展多種知識培訓活動。如加強館員的圖書情報知識、網絡知識、現代檢索技術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鼓勵館員不斷更新知識。三是運用有效的激勵機制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促使其積極參與高校信息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