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學物理教學參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中學物理教學;人文教育;融合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正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國家大力推行素質教育,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下,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人文教育。中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關鍵時期,物理中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如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是人們十分關心的問題,筆者圍繞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首先介紹了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然后分析了中學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探討了在中學物理教學滲透人文教育的方法和原則。
1 人文教育
1.1人文教育的內涵
現階段,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人文教育。所謂人文教育指的就是通過一定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感受人文精神,從而幫助學生獲得身心的全面發展。人文教育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理念,通過人文教育可以使得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1.2人文教育的特點
人文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對學生進行引導,在人文教育過程中,學生需要自己開展切身的體驗活動。總的說來,人文教育具有下述特點:第一,人文教育關注的是學生內心的體會;第二,人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協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第三,人文教育對場所沒有固定的要求,對時間也沒有特殊的要求;第四,人文教育可以有效的和其他學科融合在一起,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2 中學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在傳統的中學物理教學中,教師十分強調向學生們傳達理論物理知識,強調學生要通過物理邏輯來思考問題。在此過程中,物理知識的精神實質沒有得到體現。因此,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在教學中將人文因素融入其中,這樣學生就可以逐漸感受到物理知識的精神實質。此外,在人文教育的引導之下,學生會進一步提升物理學習質量。這主要體現在精神文化的引導之下,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動性會得到提升,學生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也會得到提升,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3 中學物理教學融入人文教育的原則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融入認為教育時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則,主要包括:
3.1注重以人為本
現代教育十分強調以人為本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主體,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時必須注重以人為本,對學生給予充分的尊重,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心理變化。
3.2注重突出過程
人文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教學過程,關注長期的成效,不能關注短期效果。重視過程的具體含義就是保證學生真正感受到了人文教育,受到了人文教育的影響。
3.3注重度的把握
在將人文教育融入物理教學時,教師應該把握好物理教學和人文教育之間的關系,不能使得人文教育撼動物理教學的主體地位。人文教育的開展主要是為了輔助物理教學,是為了使得中學物理教學得到更好的開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4 中學物理教學滲透人文教育的方法思考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好引導,將人文教育逐漸滲透到物理教學的課堂中。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4.1在理論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
中學物理學科中存在很多的理論知識,學生要想了解物理學就必須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教師在傳授理論知識時,可以向其中融入一些人文因素。具體來講,當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和平拋運動相關的知識時,此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平拋運動和重力和加速度等知識點聯系到一起,從而形成一種連貫的學習模式,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當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和平胡克定律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胡克定律的原理上升到生活的層面,胡克定律告訴我們在遇到壓力時要學會適應,并巧妙的將其轉化成前進的動力。
4.2在物理學史的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
物理學的發展離不開眾多物理學家的卓越貢獻,教師在傳授物理知識時可以適當的讓學生了解一些相關的歷史。物理定律的發現是物理學家們無數次實驗的結果,這其中飽含物理學家堅忍不拔的精神。學生們可以在物理史中得到很多的啟發,包括對科學研究的正確認識,對理想信念的堅持,對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等等。
4.3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們可以通過自己做實驗來了解一些物理現象。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融入一些人文教育因素。首先,在正式開始實驗之前,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分成不同的小組;其次,教師為學生提出一些實驗命題,每一組的同學都需要圍繞命題展開討論,通過討論的方式確定最終的實驗方案;再次,小組成員之間通過相互合作完成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并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總結。在這整個過程中,學生們的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了提升。
5 結語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對學生開展人文教育是順應時展的必然結果。本文以中學物理教學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了如何在其中融合人文教育,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作者簡介:王孜偉 ,男 ,1994-05 ,江蘇 ,哈爾濱師范大學 150025 ,
參考文獻
[1] 蓋順,李正良.中學物理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2,35:107-109.
[2] 王金德.人文教育融入中學物理教學的作用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09:202.
[3] 李克清.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人文教育[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01:62-63.
[4] 呂致遠.大學物理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大學物理,2011,08:55-58.
[5] 范云霞.中學物理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探析[J].成才之路,2011,18:18.
關鍵詞:物理教學前沿知識滲透
一、中學物理教學滲透現代物理知識的必要性
1、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是中學物理教學適應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
當今社會,是一個科技高度發展,生產突飛猛進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加競爭的時代。在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競爭,日趨激烈。而經濟競爭,主要是科技競爭;科技競爭,主要是人才競爭;人才競爭,主要是教育的競爭。而中學物理教學中,也不可避免地要投入這場競爭中。
物理學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科學,又是青少年接受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的科學素質起著突擊的作用。因而,它在最基本的層次上決定著一個國家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及科技發展的程度。所以,中學物理教學不能裹足不前,要適應時代的需要,要進行必要的改革和創新。在中學物理教學,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教育,是適應科技競爭的需要,時代的需要。
2、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全面開展素質教育,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而素質教育的主戰場在學校,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同樣中學物理素質教育也應以課堂教學為主。物理素質教育,包括物理知識、物理方法、物理思維、物理能力以及物理興趣的培養等等。因此,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適時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物理興趣,提高學生物理素質,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
過去的物理教學,只重視物理知識的傳播,把陳舊的、過時的一部分知識當成寶貝,向學生一味的灌輸,而很少過問物理學的發展現狀,很少考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力的培養,忽略了社會和科技發展對學生素質的更高要求,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這種舊觀念必須轉變。要看到,當今社會知識和科技飛速發展,不僅對學生知識的占有程度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對學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特別是社會發展對創新人才的需要,給中學物理教育提出了一個重要課題:創新教育,因此,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除了講授原有教材基本內容外,還應充分運用一切素材,適時地滲透現代物理知識教育,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不斷探求真理的習慣和能力。
二、中學物理教學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的原則
1、以培養興趣為主的原則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物理興趣,喚起學生探索物理規律的激情。所以,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滲透物理前沿知識的教育,應以培養學生的物理興趣為主,避免枯燥無味的灌輸。這就要求對所選素材進行加工提煉,使之簡明、生動,并采用直觀的方法進行教學。
2、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原則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進行現代物理前沿知識的滲透,目的不在增加學生的知識,加重課業負擔,而是通過現代物理知識的滲透,使學生了解物理學的發展方向和整體結構,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興趣,激勵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學生的素質。所以,在教學中滲透物理前沿知識要適時、適量,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
3、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原則
滲透現代物理知識,應從學生認知特點出發,深入淺出,以簡代繁,不可脫離學生心理實際,作過深、過難、過高的要求。一方面,應從內容上進行篩選、簡化,形成學生易于接受的科普性知識,便于學生認知和理解;另一方面,應從形式上、教法上、具體操作手段上進行探索和研究,采取盡量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方法,循序漸進的進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滲透現代物理知識,應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既介紹物理學的新進展,新成果,又介紹這一成果將給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帶來什么作用,產生什么影響,有多大應用價值。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以致用"的思想觀念,而且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5、與課程內容相結合的原則
在滲透現代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應緊密配合現代教材的編排內容進行,尋找最佳切入點,把握最恰當的時機,選擇最合適的內容,方可收到好的效果。如:初中物理九年義務教材第二冊,講導體的電阻及其相關因素這一內容時,便可引入"超導"的有關知識,介紹超導現象的發現過程,超導材料的選擇,高溫超導研究的現狀,未來超導材料的應用前景、技術革新及其帶來的社會效益等等,這樣,學生便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甚至躍躍欲試。"超導"這一前沿知識與課程內容的恰當結合,不僅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導體電阻與溫度的關系,也使學生開闊了視野,培養了興趣,發展了思維能力和物理素質。
三、中學物理教學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的方法
中學物理教學中,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不僅要求內容上使學生容易接受,在教學方法上更應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適宜的方式方法和教學手段。過去那種灌入式教學方法顯然不行,課堂教學的一般方法也不盡合適,那么,如何滲透現代物理知識呢?
1、充分利用電腦多媒體教學手段
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CAI)是現代教學技術中最先進的一種方法,它具有直觀形象、生動活潑、聲像并茂的特點,利用它可以實現人機交互、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靜為動、化抽象為直觀,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從而提高現代物理知識的滲透效果。
比如,現代分形理論是認識自然界真實面目的一個有力工具,對它的滲透,如果只講抽象的概念,就學生的認知水平,難以理解和接受。如果利用電腦演示給學生,那奇妙的圖象、美麗的色彩,那無盡的分形、無窮的變幻,必將給學生帶來極大的驚喜,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起學生探求真理,崇尚科學的熱情和興趣。
2、錄相手段的應用
錄相教學是電化教學的一種常用手段,它同樣具有聲像并茂的特點,且直觀形象,生動有趣。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利用錄相手段進行現代物理前沿知識的滲透,是一種難得的好方法。問題是錄相資料從何而來,靠自己制作顯然有很大局限和困難,不防從教育電視節目中或從專題性科普知識節目中進行裁錄,在教學中,適時地通過錄相課的形式,放給學生觀看,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中央電視臺制作的"黑洞之迷"、"宇宙大爆炸理論"等節目,都是很好的錄相教材,如果能利用網絡資料,當然更好。
3、通過活動課程,滲透現代物理知識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適當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滲透現代物理知識,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比如,組織學生參觀科技展覽;開展常規性的科技教育活動;聘請科學家作科普講座、報告等,另外,也可通過讀書競賽、辦黑板報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現代物理知識的滲透,使他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四、問題和建議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滲透現代物理前沿知識既有它的必要性,又有它的可行性,也可以說是勢在必行,但問題是:一沒現成教材,二沒現成模式,三沒有相匹配的課程切入點,這就要求教師勇于探索,勇于實踐,邊教學邊研究,自己動手找材料,編教材,制課件,使現代物理前沿知識能更快、更好地滲透到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以提高中學物理教學質量,推進物理素質教育的實施,培養二十一世紀的創新人才。
2000年6月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學物理;課堂教學;問題;對策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從而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這不但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眾多中學物理教學老師的訴求。但是在我國目前的中學物理教學中,或者說在整個中學教育階段,各個學科教學存在的一個普遍性問題就是教學方法還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毫無創新和改變之處。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多年的問題,一些教學老師也視而不見,或者說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這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又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這些問題也得到了顯現。
一、我國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1教學方法方式僵化
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很大一個問題就是教學方法方式僵化,這個僵化又是體現在多個方面的。在其他教學研究得知,我國很多地方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對實驗教學很不重視,甚至在一些學校完全缺失了實驗教學[1]。就以中學物理“力”的這一部分教學為例,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關于“力”這一部分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這一部分內容卻又十分抽象。“力”并不能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所以要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這部分內容就很困難,要想很好的完成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就離不開實驗教學的支持。在我國多數的中學物理教學中,課堂教學還是以老師講述課本為主,對于知識的理解,其效果也只能限于“死記硬背”這個程度上。熟不知在課本、黑板這種傳統教學方式下是很難讓學生形象的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的。老師講述課本,只能以語言的形式描繪出“力”的特征,卻無法讓學生明白“力”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反作用力”又是以什么樣的特征反映出來的。在中學物理的其他部分內容教學中也是如此,僵化的傳統教學方式方法是阻礙新的教學改革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這種教學方法方式的僵化,從眾多的教學研究資料可以得知,在我國的中學物理教學中是普遍存在的。
1.2教學老師創新意識不夠
在我國目前中學物理教學中,很多的一線教學老師并沒有很好的課堂教學創新意識,或者說這些教學老師沒有能夠自覺的去進行課堂教學創新。要知道,教學老師就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指引者,教學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如果老師還停留在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中,學生自然也會有樣學樣的死記硬背這些課本知識。雖然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多媒體信息教學設備等進入了中學教學課堂,但是很多中學物理教學老師沒有意識到新時代下的課堂教學變革已經來臨,很多老師不重視這些設備的使用,這也就直接限制了課堂教學方式上的創新[2]。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仍延續著幾千年以來的傳統教學模式,并非是說明這種教學模式在當前的環境下還是適用的,只是表明很多教學者沒有這種自主的教學創新意識,認為這種教學模式就是固定的,是不可改變的,甚至還有著嚴重的教條主義。雖然眾多教學研究者孜孜不倦的探索創新出全新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卻差強人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很多一線的教學老師認識不到教學創新的重要性。如果一線教學老師不能自覺的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那么再好的教學方式創新也是紙上談兵。而且在一定意義上來說,中學物理一線教學老師在課堂教學創新意識的缺失,會嚴重影響中學物理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針對中學物理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2.1改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方法方式
要想提高中學物理的教學效果和質量,首要的就是改變課堂教學方法方式,這也是最直接的辦法。改善中學物理教學方式的方法有很多,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圍繞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進行,無論采用什么教學方式,歸根到底都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這也是眾多教學研究資料中的普遍性觀點,關于學習興趣的提高,無論在什么學科的教學中,都是至關重要的,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更是如此,特別是針對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教學。如果在教學中不能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難使學生很好的理解這些物理內容的。
在改善中學物理教學方式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幫助實現這一目的,比如講述“摩擦”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學老師在課堂上很難形象的演示出摩擦的特性和重要性。這時候就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和視頻,特別是針對“摩擦”的重要性這一部分內容,在課堂中無法掩飾的部分,就可以通過一些視頻圖片來向學生說明“摩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放在其他部分的內容教授上也是同樣如此,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教學課堂中的應用,對于改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方式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3]。另外,對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可以進行改善,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比如可以在課堂中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學習一部分內容時,設定一個學習目標,然后通過小組之間競賽式的學習游戲來完成教學目標,這樣不僅會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也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2.2提高教學老師的教學創新意識
作為中學物理一線的教學老師,應該正確認識到進行課堂教學創新的重要性,時刻自覺的進行教學創新。教學創新并非是僅僅體現在教學方法方式上的,更多的是體現在意識上。比如國外的一些中學教育在這一方面做的就非常好,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中學開放式課堂就是很值得我們借鑒的。這種開放式課堂從表面看是一種教學方式的創新,其實不然,其真正的內涵是教學老師的創新教學意識。這也是我國很多學校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卻達不到很好效果的根本原因所在。
提高教學老師的教學創新意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這是應當首先明確的,如果急于求成的要求中學物理教學老師提高教學創新意識會使得教學老師無處下手,這種意識的培養是一個持久的過程,而教學老師應該自覺的、積極地參與到這個過程中去。另外,中學物理有著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性,一些抽象的內容比較多,如何把這些抽象的內容轉變成形象的內容教授給學生是最值得教學老師考慮的,這也是提高教學老師教學創新意識的要求。只有在意識上有了提高,才能在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特別是在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這一點尤為重要,這也對促進我國中學教學改革發展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結論
中學物理教學是中學教育階段一個很重要的學科教育,也是中學教學成果檢查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國多年以來多次進行教育改革,中學物理教學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從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上來看,仍舊差強人意。在改革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之中有些比較突出的,已經嚴重影響了教育改革的發展。一國之大,教育為本,我國也尤為重視教育的發展,所以眾多的教學研究者都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了研究,對如何提高中學物理教學效果和質量也做了很多研究。在我國中學教育改革不斷加深的環境下,這些問題必將得到解決,我國的中學物理教學也必將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 喬翠華.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提高實驗效果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德國與法國,在歐洲對科技教育的重視對我們的中學物理教育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德、法兩國的中學物理教學在講述一堂內容時都從這個問題的歷史開始講起,說明物理學科發展中科學家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相關學習內容的歷史的同時也使學生明白了科學的態度、毅力和勤于思考的重要性。讓物理學科的教學加上了一層歷史的外衣,具有了人文氣息。此外,德、法兩國的物理教學中不斷引領學生觀察自然界的每一個事物,了解每一個現象及其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廣泛接觸自然,使學生在接受學科內容的同時也懂得不能總向自然索取,更重要的是保護。德國和法國的中學物理教學課堂多樣性也是特點之一,有時候在這兩個國家的物理教學中會把一些簡單的問題復雜化,讓學生去探究、合作從而感受學習探索的樂趣。在探索過程之后,教師會用相當多的課時進行一對一的教學,然后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分成小組進行再次學習。德法兩國學生過早地被分別對待教育,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但是像德國、法國這樣的歐洲國家中學物理教學的人本性、人文性、教學方法多樣性和教師的創造性是我們國家中學物理教育欠缺的,雖然我們國家與歐洲國家的國情和歷史有很大差異不能完全照搬過來,但是采用拿來主義的精神還是要有的,來達到優化我們的教學結構的目的。英國是許多物理學家的故鄉,在歷史的長河中,物理學科始終保持著領先地位,這樣的成績與他的中學物理教學是分不開的。英國中學物理教育繼承費爾德時代形成的重視科學實踐活動的傳統,有效、合理、科學的實踐已成為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的物理教育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實踐上。從學校、教師和學生都十分重視學生。通常英國的實踐也分為發現型、證明型、技能型、觀察型和探究型。其中發現型的實踐和我國的比較相似,就是教師設計好實踐的程序和過程菜單,學生聽取指導后進行實驗。最后使學生得到統一結論。這種實驗的效果和我們的中學教育一樣是為了讓學生理解某一個現象和概念的產生過程。觀察型的實踐雖然我國部分中學也有,但是沒有英國進行得完善和全面,觀察型是讓學生用科學的方法觀察實驗物品或者自然事物。通過之前的課本知識,結合自己的觀察,做進一步的討論和探索。在教學手段上,傳統與現代傳媒都被應用,具體的選擇是根據教育效益的角度而定的。教師在講課的時候會應用多媒體進行展示,使用電腦軟件;同時黑板與一般的儀器依舊使用,一般是在電腦上演示出結果之后,再讓學生用手頭的器材進行實驗。這樣的電腦演示與親身實驗結合的課程在英國的物理課程中占有很大比重,中學中約占70%的比重。英國的中學物理教育也十分注重探索精神的培養,教師在課堂實驗的同時,教師會不斷地精心安排和設計,給出條件為學生提供發現的機會,這些發現的條件都很具體,并且難度不大。這些教學方式都可以成為我們對中學物理教學的改善參考,為我們中學的物理教育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綜上所述,各國的中學物理教育都各有所長,就目前而言我國的中學物理教育現狀,需要改善的地方還有很多。
2對我國中學物理教育的建議
首先,教師方面,我國的中學物理教師雖然基礎扎實,但一般都沒有像國外的物理那樣有過親身感受某一現象或規律的產生,所以在教學方法訓練上就稍顯遜色。中國教師講課方面講授得很好但是在聯系實際方面就不如國外的教師,這里面有一定原因是由于我們的應試教育造成,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教師在職期間的培訓不夠完善與科學,依舊遵循老路一味地強調理論。其次,物理課程設置方面。可以根據學校學生的學習情況將物理教學分為高級與低級階段,而不是單純依靠年齡劃分。初級階段在提升學生對物理興趣的同時著重在技術上的應用。高級物理學習上提高物理課程的知識水平,擴大知識范圍,引進學術前沿的物理課題。重點培養對物理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努力向物理學家方向培養。最后,培養學生探究的習慣,擴大課堂的自主性。這要求改變當前我國中學物理課堂的老師說,學生聽的情況。注重學生的主動性,某一個實驗完成后,教師不要急于給出結論,讓每一個學生嘗試總結該實驗的結論,無論對錯都應該使學生主動表達出來。培養主動探究的習慣不僅確保了學生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對正確的結論印象更深刻。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也告訴我們,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與情景的交互作用過程中自行建構的。特別是在物理教學的課堂上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思考時間,拒絕填鴨式的教育。另外,通過廣泛開展課外活動,接觸自然,將物理課延伸到室外。揭秘自然中的物理規律,讓學生親身、親手去感受自然的物理變化或者利用生活中簡單的材料做一些與課程相關的實驗,都是提高教學質量的辦法,也都是我們國家中學應該吸取的地方。
3結語
關鍵詞 大學物理;中學物理;教學銜接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4)14-0080-03
1 引言
物理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以及包括機械運動、熱運動、電磁運動、原子運動等在內的物質運動最基本形式、最普遍相互作用及相互轉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1]。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其基本研究方法已廣泛應用于各學科領域,推動著生產技術部門的飛速發展,成為其他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重要理論基礎。大學物理課程是高等學校理工科各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課,對后續課程的學習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有很大幫助。但由于中學物理與大學物理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低年級學生剛進入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無法較快適應大學物理的學習,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要面臨“課時少,任務重,教學內容難,教學方法陳舊,學生素質不齊”等問題[2]。學生常常是上課能聽懂,但無法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缺乏主動學習的習慣,并對物理知識已形成固定思維模式,無法從中學物理的學習慣性中解脫出來,逐漸會對大學物理缺乏學習興趣,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影響學習效率。
如何做好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教學的有效銜接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盡快從中學物理的學習過渡到大學物理的學習。本文從教學內容銜接、教學方法銜接、學習方法銜接等方面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并給出實踐案例,希望能彌補中學物理與大學物理教學銜接中存在的缺失,促進大學物理教學。
2 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教學有效銜接的現狀與措施
教學內容的銜接
1)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教學內容銜接的現狀。大學物理學存在教學難的一個原因在于,中學物理與大學物理課程內容都各自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只是課程難易程度由淺入深,呈螺旋式上升趨勢,在內容上存在必然的重復,若處理不當,就會認為是簡單重復中學內容,比如力學部分在質點運動學、動力學、機械振動與機械波等章節,致使大學生對大學物理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并且會讓他們覺得大學物理理論性強,但缺乏實用性,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大多以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計算為主線,而對物理學基本思想、基本研究方法等方面不夠突出,抑制了大學物理教育功能的實現。雖然部分高校已經采取新編教材,能基本克服教學內容、教學體系的過多重復,但知識梯度太大,加大了教學難度,從而也會促使學生喪失對大學物理的學習興趣[3]。
2)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教學內容順利銜接的建議。大學物理教材改革必須以教育學理論為指導,并結合教學秩序漸進或有序性原則,密切聯系大學物理教學實際,結合中學物理教學內容和教學情況,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研究方法、基本物理思想及物理精神[3]。大學物理教學內容應具有適當的深廣度,讓大學物理內容與現代科學技術及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強烈感受到大學物理內容貼近生活,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好奇心。關注物理學前沿及熱點問題,用現代物理思想引入近代物理知識,盡量避免知識內容的重疊,拓寬知識面,適當降低知識難度,注重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及科研能力,真正使學生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3]。
教師教學方法的銜接
1)教師教學方法銜接的現狀。中學物理教學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要求學生能記住公式、定理定律并會簡單的應用即可,對公式、定理的推理、論證不做要求。大學物理學受到應試教育的延續,同樣可能習慣于注入式教學,過分強調體系的完整性,強調循序漸進的教學[4]。若不注意教學方法的有效銜接,將會影響學生獨立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對物理思想、方法的學習和理解,抑制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法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精神。
2)教師教學方法銜接的建議。
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重視大學物理學每部分前沿和結論的教學并加強對其研究方法的講述。針對中學生和大學生學習特點的不同,教師講授方法和側重點也應不同。在教學的每部分開始應該將該部分的授課計劃、授課內容和目標要求及考核辦法等預先告知學生,讓學生對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的學習內容差別有更好的了解,指出中學物理的局限性和特殊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更易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講授知識的同時,與中學物理對比講授大學物理的研究方法,豐富的物理思維方法讓學生認識到大學物理并不是中學物理的簡單重復,而是更高層次地研究物理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感和求知欲。
教師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針對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可采取啟發式教學,在講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同時,采用“滲透法”,通過前后內容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達到教學目的。留給學生若干推導細節和應用方面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課外學習自行解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探索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發揮每個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在長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摸索出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學習方法。在教學評價方面,并不采用中學物理以期末試卷作為唯一評價標準,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辦法,諸如課堂提問、學生作業和小論文寫作、問題探討以及辯論和競賽方式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與創新能力,投身到科學發展的前沿領域。
②重視大學物理演示實驗。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讓學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基礎上,通過演示實驗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實驗的基本常識,更能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達到極好的教育功能[4]。在大學物理教學中,開設有專門的實驗課,但是可能不會很好地同步,而若缺乏演示實驗,學生普遍會感受到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相比更抽象、更難懂。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可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大學物理教學中去,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及多媒體和信息技術手段,使大學物理問題簡單化,更具生動性、直觀性,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增強教學效果。
③培養學生利用高等數學分析物理問題的能力。中學物理常常采用初等數學求解物理問題,而運用高等數學處理和解決物理問題是大學物理教學給學生提出的基本要求,若仍運用初等數學將可能無法處理一些特殊問題。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加強培養利用高等數學理解和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多加練習、用心揣摩,盡快適應使用高等數學這個重要工具。
④摒棄“題海”與精選典型例題習題。中學物理教學會受到應試教育及升學率等因素的干擾,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學生的解題能力,往往采取“題海”戰術,花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習題講解與練習。中學物理內容相對較少,課時也較多,講課進度慢,為“題海”模式也提供了條件。但是,這樣往往會讓學生形成思維定勢,一味套用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抹殺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大學物理教學內容多、課時少、進度快,若仍采取大量的習題訓練,則不僅無法適應大學物理的學習,反而會成為絆腳石[5]。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放慢教學節奏,讓學生逐漸適應大學物理教學,并精選部分例題滲透物理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通過“少而精”的習題練習,使學生掌握課程內容,讓學生有獨立鉆研、獨立思考的時間,強調學生知識、能力與素質的協調發展。還可以通過課堂討論、調研報告等多種靈活形式激勵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使其綜合素質得以全面提升。
學生學習方法的銜接
1)學生學習方法銜接的現狀。在應試教育及高考指揮棒的魔力驅使下,中學物理的學習方法主要為“題海戰術”型,被動接受知識,片面追求考試分數及升學率,忽略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6]。不良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傾向勢必帶入高校,加上大學物理“內容多,課時緊”的情況,不再實行“注入式”教學,應該在教師引導下自主學習,若不注意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及學生學習習慣的正確培養,將會直接影響大學物理的教學效果,乃至影響高校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必須做好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學習方法的順利銜接。
2)學生學習方法銜接的建議。
①注重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7]。采取啟發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能動作用,通過物理學史及趣味實驗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最佳的學習狀態及積極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大膽探索。課外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及創新精神。
②加強從“接受式學習”到“研究式學習”的轉變。中學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要重視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但由于中學物理教學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物理學研究方法一直無法得到重視[7]。物理學研究方法通常包括實驗方法、歸納方法、假設方法、理想化方法、數學方法、類比方法等。加強對大學物理研究方法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研究物理的能力,探索大學物理中的“研究式學習”,實現中學物理到大學物理學習方法的飛躍,對更好地培養研究型人才具有積極意義。
3 結束語
由于升學壓力、教育體制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教學銜接問題日益凸顯,大學物理課程不能是中學物理課程的簡單重復或擴充,而應在概念上深化,理論上螺旋上升,地位、作用,深度、廣度,研究工具等有所區別。本文主要從大學物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方法的現狀入手,提出了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有效銜接的對策和建議,希望對大學物理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真正提高大學物理的教學質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主觀意識上接收新知識,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與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理工科類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苗文學,李若平,楊錸,等.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課程的銜接研究[J].物理通報,2011(8):19-22.
[3]蘭智高.對大學與中學物理教學內容銜接的研究[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1(6):102-103.
[4]蘭智高.對“大、中學物理教學方法相互銜接”的研究[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2(3):88-90.
[5]楊毅,黨玉敬,顧玉宗,等.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上的銜接[J].物理通報,2012(4):31-33.
關鍵詞: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1-081-01
一、什么是信息化教學:
“信息化教育是在信息科學和教育科學理論指導下,以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為核心,以教育信息化和信息科學技術教育為基本任務,以培養造就高素質人才為根本目的的教育教學過程和表現形態。”
信息化條件下的物理教學是指在在信息科學和教育科學理論指導下,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傳授物理知識,培養物理技能的教育教學過程和表現形態。目前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老師們主要采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進行教學。
隨著多媒體電子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正廣泛擴展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教育領域是計算機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計算機在教育中的應用是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一種趨向,是教育技術現代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二、信息化教學現狀分析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世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己經成為教育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
目前,我國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還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在中學物理教學上的應用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化下的教學理論尚未得到統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信息化條件下的物理教學如何進行,是當前物理教師普遍困惑的問題,也是物理教育工作者熱心關注且悉心研究的問題。從國內外的教育改革情況來看,當前各類學校改革的關鍵都在于:是否能打破長期以來統治各級各類學校的傳統教學結構,建立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型教學結構,研究出在新型教學結構指導下適合物理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新型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為中學物理教學提供了現代化教學手段,改變著傳統的教育方式和教學過程,實施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探究式教學,有利于發揮優秀師資的帶動作用,有利于激發教師的教學責任感,促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協同學習,為學生實現自我學習創造了條件。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運用,還有利于設計以學生為主導的理想學習環境,但這對教與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有教與學的觀念的變革。
從現代信息技術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應用的形式上看。以課堂演示型和操作練習型的單一模式為主,且往往忽略雙向交流,交互性差。目前我國的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模式,主要還是課堂教學,而多媒體等課堂教學的使用情況卻不盡如愿,源于實際的調查認為:用于教師演示、學生練習型的課堂各占學校的44%至52%;情景模擬、教學測驗型的各占學校的巧%多一點兒;游戲、問題解答型的各占學校的8%;發現學習型的僅為6%。由此可以看出,在目前教學實踐中,信息技術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主要應用方式是教師演示和學生操作練習;而這兩種模式一般的做法是:往往是教師花大量的精力(課前緊張)設計并制作出課件,然后在課堂上按照設計的流程操作電腦,把知識內容逐一呈現給學生,盡管設計比較精美,容量豐富,也有多種刺激,但由于缺乏或較少交流互動,并未挖掘其主體作用,學生只是尤如看了一場電影一般。這種過于依賴媒體的做法,教師雖然自我感覺良好(課堂輕松),但其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就蕩然無存了,其作用充其量只是一個電影放映員罷了。最終的效果也就可想知了。
三、信息化條件下中學物理教學的原則策略和模式
1、任務驅動與問題激勵相結合的原則: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置物理問題。在學生觀察物理現象后,要及時提出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將任務驅動與問題激勵互相結合促進物理教學生動、有趣地進行。
2、虛擬教學與現實教學相結合的原則:物理實驗應該是以實際具體操作為主要內容,因此在利用多媒體與網絡學習環境進行虛擬教學以拓展教學時空、提供豐富感性材料的同時,也需要重視教師面授、同學間的直接討論與綜合實踐等現實的教學,加強與學生的直接交流與即時反饋。
3、直觀性和抽象性相結合的原則:磁感線、電力線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用模擬演示或演示實驗可以將這些概念直觀地表現出來,從而通過直觀的物理實驗或動畫來讓學生充分理解磁感線和電力線的概念。
四、總結與展望
信息技術為教育提供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改變著傳統的教學方式,實施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中學物理教學,應是傳統教學的有力促進,傳統教學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但我們還應該汲取其中的有用部分,為信息條件下的教學服務。同時我認為:信息技術在教育中運用,我們更應該關注對教學過程的教學效果的研究,更要探索如何應用教育技術構建新的并且與傳統教學并行不悖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論文摘 要】本文從一個中學物理教師對情感教育的認識出發,從接受新教育理念、中學物理教師提高自身情感素質和切實應用高中實施情感教育、優化中學物理課堂教學這兩個方面闡述了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應當如何實施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教育價值
情感教育重視教育中情感的作用和學生的情感需要,幫助學生提高自我情緒控制、調節能力,是一種以培養學生高級社會性情感為主要目的、以培養高情感水平的人為最終目標的教育活動。它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很強的教育價值,對于學生的認知、個性發展、高級社會性情感的培養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受情感的功能和自身特點的影響,情感影響著教育的很多因素。情感教育充分考慮、發揮情感的積極功能,能有效的調動影響認知的積極因素,促進認知水平的提高,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情感教育可以發揮情感積極的疏導和遷移功能,這一點好比是汽車的前輪,控制方向,優中學物理生的認知心理狀態。提高學生對教師言行的接受程度,也有利于認知內化。一個對授課教師比較反感的學生極少可能積極接受教師的授課知識;反之,大部分的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教師的課程才會格外的樂學,也就是說學生很容易把對學科教師的態度遷移到學科學習上。情感教育就是要讓師生的關系和諧,疏導少數學生對教師的“反感情緒”,在認知上實現情感的遷移功能。
2、情感教育能積極發揮情感積極的信號功能和感染功能,充分利用“表情的超言語作用”,從而增進認知傳遞、深化。情感教育要求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一切的著眼點是如何能讓學生有好的情感體驗。一位優秀的情感教育實施者總是飽含感情的教學,總是可以“制造”強烈的知識的感染力感染學生,總是可以一次次的制造知識與學生思想的碰撞。豐富的積極的教學表情、有激情的情感體驗碰撞對學生認知的積極效果絕對比“麻木的認知”表演效果好。
3、情感教育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即發揮情感的積極動力和強化功能,對學生學習積極程度有增力,這一點好比是汽車的后輪。筆者了解到在現在高中,不少家庭狀況不是很好的學生之所以能克服不是很優越的學習環境努力學習,關鍵點在于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有強烈的情感動力在推動自己前進,他們在不自覺的利用著情感的動力功能。
二、中學物理教育過程中開展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接受新教育理念、中學物理教師提高自身情感素質
我們說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教師自身的情感素質直接決定教師的教育目標取向。一位自身情感素質較高的教師才會去了解學生內心,才會有意識的走入學生的情感世界。如前面所說,初中生心理具有比較尖銳的特點,甚至是存在比較矛盾的方面,沒有較高的情感水平的教師無法被學生從心理上接受。一位自身情感素質較高的教師才有能力較好的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受中學物理學科特點的影響,相對于文科教師中學物理教師更容易走入忽視學生情感發展的誤區,但是在很多初中生的眼中,因為中學物理學科與生活實際聯系最密切,他們常常不自覺的中學物理教師的人格特征為典范,在這種情況下,中學物理教師的情感素質顯得舉足輕重。可以說情感教育要能夠在中學物理教育中很好的實施,其前提條件是中學物理教師有較高的情感素質。
(二)、切實應用高中實施情感教育、優化中學物理課堂教學
1、根據課堂上情感教育優化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初中生情感教育的三條原則—寓教于樂原則、以情施教的原則、師生情感交融原則主要從三個方面去落實:
第一,中學物理課堂上寓教于樂原則要把握兩點:一方面,中學物理教師教學中要善于控制自己情緒,要努力使自己處于快樂、飽滿、振奮的良好主導情緒狀態,教師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另一方面,教師要根據中學物理教學的時間、環境、學生的學習狀態靈活的組織教學,給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形式、樂于學習的內容。
第二,教師要善于感性的處理教學內容,使之知情并茂,真正做到以情施教。以情施教的前提在于教師對教學的內容有深入的研究,充分的挖掘了教學內容的“情感”因素,才在教學中“用情”。需要強調指出的是“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師要發展學生對中學物理科學的情感,首先教師自身要熱愛中學物理科學,熱愛中學物理教學,熱愛學生。教師積極的、強烈的中學物理情感才能感染、震撼學生的心靈。
第三,有意識的促進中學物理師生情感交融。教師在教學中應以自己的情操積極的影響學生,以此來熏陶、感染學生相應的情感。在中學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不是自然的交融,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需要有意識的維護才會縮短。因此,這種有意識包括教師主動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中學物理教師主動創設促使師生情感交融的中學物理教學情景等方面。
2、落實課下師生交往過程中的情感教育
隨著教育的發展、時代的前進,學生與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可以直接溝通外,在課下同樣有很大的溝通空間。表現在一方面,現行很多高中都是寄宿制高中,學生在課余有很多機會與教師直接交流:另一方面,大量的高中生都熟悉網絡這種新的媒體,以計算機網絡為主題的媒介給師生的交流也提供了新的溝通的手段。受學科特點的影響,中學物理教師與學生的課下交往相對于其他學科有更多的有利因素,主要表現在:一方面,中學物理教師在高中學生的心目中是科學家的“雛形”,學生所見的很多問題都愿意與老師交流,就是說中學物理師生之間有更多的溝通領域;另一方面,中學物理學科教學的很多內容均在教室外進行,如學生自主的中學物理實驗研究、課題研究、科技創新活動等等,中學物理教師在課下與學生有更多的溝通機會。
參考文獻
[1] 盧家媚.情感教學心理學.上海.
關鍵詞:中學物理教學;物理教學情境;物理類比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6)4-0028-4
對教學情境創設的關注和研究,是課程改革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方面,也是很多物理教師積極嘗試和不斷探究的課題。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巧妙地創設出高效的物理情境,一方面可以帶動學生對于學習物理的熱情,另一方面也能夠減小教師與學生、教學內容和學生接受能力之間的差距。那么,如何科學、高效地創設物理情境,就顯得尤其重要。筆者在本文中通過在具體的中學物理教學中運用類比方法創設物理情境的教學案例分析,初步探討如何運用類比方法高效創設物理教學情境。
1 類比方法創設中學物理教學情境的理論基礎和現實依據
1.1 創設中學物理教學情境的重要意義
目前的中學物理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還占據著主導地位,物理教學只注重機械灌輸,忽視了物理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單調地把知識講解給學生,然后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學習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時候完全脫離了物理情境,無法透徹地理解知識,不能對知識技能進行有效的遷移,時間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和興趣就會大大減少。很多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地給學生呈現最后的結果,沒能意識到探究過程對于學生的重要性,教學結論和教學過程應該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的。現在很多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考試得高分,將一些經過重要探究過程得出的知識、結論單調刻板地直接灌輸給學生,這種表面“高效”的方法實際上阻礙了學生的智慧開發,舍本逐末,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還有一些教師一味地訓練學生的解題技能,這不能很好地對學生進行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的培養,造成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有所欠缺。
如果在物理教學中合理地創設物理教學情境,那么,就能夠有效地解決以上的問題。從哲學角度來說,客觀主義使得教學活動變成人為控制下的一個過程,而在物理教學中創設物理情境是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的,學生應該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有效創設物理情境可以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還能激發和培養學生濃厚的物理學習興趣,更能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
1.2 運用類比方法創設物理教學情境的可行性
亞里士多德最早提出類比這種科學的方法。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類比的定義是:“一種推理方法,根據兩種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們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結論。”
在邏輯學中,類比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A對象中有:a,b,c,d;
B對象中有:a',b',c'。
則在B對象中可能有d'。
公式中A和B是進行分類的兩個或兩類事物,a,b,c,d和a',b',c',d'分別指A和B的屬性(如成分、性質、結構、形態、規律等),a,b,c,d和a',b',c',d'一一對應。
在物理概念、規律、實驗和習題教學中,合理、科學地使用類比方法可以創設出一系列巧妙、生動的物理情境。運用類比方法創設物理教學情境符合情境創設的目標性、主體性、真實性、激勵性、多樣性、探索性以及合作性原則;運用類比方法能夠創設出有利于學生發展和有利于教學目標實現的物理教學情境;運用類比方法能夠創設出有利于發現物理問題和探索物理規律的物理教學情境;運用類比方法還能夠創設出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物理教學情境。
2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運用類比方法創設物理教學情境
2.1 在物理概念教學中運用類比方法創設物理教學情境
物理概念是一種思維方式,反映了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的本質屬性,在目前的中學物理教學中,對物理概念課的設計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可是,有很多的物理概念對于學生來說是不容易透徹理解的,因為這些概念大多數都會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并且對于學生來說又是十分抽象的。但是,學生的頭腦之中也不是一無所有的,他們也會對所研究問題產生不同的聯想和看法,這些想法當中很多是存在合理性的。所以,教師要能夠注重合理使用類比方法創設出物理教學情境,指導學生用已經學過的物理概念來學習和掌握新的物理概念,用生活中形象的模型來理解抽象復雜的概念,從而使得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重要的物理概念。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對于電場強度E這一概念的物理意義的理解,學生會存在一些困難。在這里就可以用類比方法創設物理情境,幫助學生去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先用數學類比,在學習電場強度之前,已經學過密度和電阻這兩個概念,我們來看這3個概念的定義式(如表1)。
表1 密度、電阻和電場強度概念類比
■
通過這樣的類比,可以看出電場強度E描述的是電場的屬性,電場中是否存在試探電荷、試探電荷正負性以及試探電荷帶多少電量,電場強度都不會變化,它只和電場本身的性質有關。我們還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情景來進行類比:把樹林中的小樹比作試探電荷,那電場強度就相當于風的強度,小樹受到的風的吹力就相當于試探電荷受到的力。那么我們知道,有沒有這些小樹風的大小都不會改變,也就是電場中有沒有試探電荷的存在,電場本身的性質不會改變。這樣進行類比創設出學生熟悉的物理、生活情境之后,電場強度這個概念就不那么抽象,學生就能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電勢能也是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一個物理概念,我們可以用學生已經熟悉的重力勢能和電勢能加以類比(如表2)。
表2 重力勢能和電勢能概念類比
■
同樣,在電學中我們還可以將電流和水流進行類比,幫助理解電動勢的物理意義(如表3)。
表3 水流和電流概念類比
■
通過這樣的一個類比過程,我們可以看出電源并不是電的產生源泉,它更像一個辛勤的運輸工人,不停地將處在低電位的正電荷運送到高電位,使得電路中保持有穩定的電量,電源應該是一種能量轉化裝置。我們就能這樣來定義電動勢:憑借其他形式的力將正電荷從低電位運送到高電位所做的功和運送的電荷的電量的比值,即ε=W■/q。通過類比方法,將電學中的電動勢和電流兩個重要且復雜的概念和學生已有的、熟悉的、易于理解的概念相聯系,創設出一個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兩個物理概念。
2.2 在物理規律教學中運用類比方法創設物理教學情境
物理規律是物理現象或過程的本質聯系在一定條件下必然發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性的反映,是物理概念間的必然聯系。掌握了物理規律,學生就能夠更深入透徹地理解物理概念。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能夠準確將基礎知識呈現給學生,還要能夠指導學生在“提出問題猜想假設驗證猜想得出結論”這個科學探究過程中總結出物理規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對物理規律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所以說,用類比方法為物理規律教學創設生動、形象的物理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當研究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的規律時,往往由于很抽象,學生很難理解這個規律,那我們可以用彈簧小球的模型創設情境進行類比(如圖1,表4)。
■
圖1 彈簧小球模型
表4 彈簧小球的相互作用力與分子間相互作用力類比
■
分子間是沒有“彈簧”的,但是通過這樣用類比建立的情境,我們就可以把分子之間同時存在的引力和斥力以及它們和分子間距的變化聯系起來,能夠獲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再來看一個例子:在研究靜電場規律的時候,由于很抽象,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電場力做功的相關規律,我們可以把學生學過的并且已經能接受和掌握的重力場拿來和靜電場進行類比,創設出和已有知識類比的物理情境(如表5)。
表5 重力場和靜電場類比
■
通過這樣的類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靜電場的性質。
2.3 在物理習題教學中運用類比方法創設物理教學情境
現在的中學物理教學中越來越強調提高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要求學生不僅能夠熟練掌握各類題型的一般解題思路和方法,而且能夠學會知識和方法的遷移,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習題教學中可以通過分析所研究問題的特征,并和熟悉的物理、生活模型相聯系,用類比法建立起相應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找到解題方法。
在運動學中有這樣一類問題會難倒不少的學生:小河中水流速度恒定,小船在水中逆流前行,突然船上的一個木箱掉落水中,過一會船上的人發現了就立馬掉頭去找木箱,結果用了10 min找到了木箱。假設船掉頭所用時間忽略不計,并且小船在靜水中有一恒定速度,求從木箱掉落在水中直到最終被找到用了多長時間?遇到這類問題,許多學生會覺得題目本身缺少條件,沒有辦法解出正確答案。可是,我們可以構建這樣一個類比的情景來幫助學生解題:假設一列火車以恒定速度行進,一個人在這列火車車廂中行進,某時刻不小心將手機掉落在火車地板上,過了10 min后才發現,他立即返回,假設人相對火車的速度始終不變,那么這里很容易就能想明白這個人還需要10 min才能找到手機。經過這樣的類比過程,學生就可以想明白木箱從落水到被找到一共需要20 min。在這類問題中,一般要選取木箱或者河水作為參照物,這是解題的關鍵。
有時候我們還可以通過類比方法,把一些看起來不同的物理問題歸納到同一個物理模型當中。
我們來看這樣一道題:一只氣球以初速度v0勻速豎直上升,某時刻從氣球上掉落一物體,經過時間t落到地面,假如v0=15 m/s,t=20 s,g=10 m/s2,求物體在離開氣球時氣球的高度。對于物體離開氣球之后的運動過程,可以用水平面或者斜面上的運動進行類比(如圖2,表6)。
■
圖2 物體在豎直方向和斜面方向上的運動
表6 物體在豎直方向和斜面方向上的運動情況類比
■
解答:設A點為坐標原點,v0方向為位移正方向,經過t后位移為s,則
s=v0t-■gt2=15×20-■×10×202=-1700 m。
所以,當物體離開氣球時,和地面之間相距1700 m。
3 結束語
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廣大物理教師要能夠重視、利用科學方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進行物理教學情境的創設,其中類比方法的應用最為廣泛,更要加以重視。教師首先要關注類比思維與方法在物理學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將類比方法在物理教學發展中的這些作用在日常的物理教學過程對學生加以滲透。在物理概念、規律以及習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類比思維和提高他們用類比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理解重要的物理概念、掌握重要的物理規律和解決物理難題。
要想正確、合理、高效地在中學物理教學中使用類比方法來構建物理教學情境,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從思想和行動上加以重視,加深自身對類比方法的理解認識以及提高在處理物理問題時運用類比的能力。同時,也要在運用類比建立物理情境的過程中同情境創設的原則等相關理論相結合,創設出最符合教學需求的物理教學情境。
參考文獻:
[1]陳海鵬.學案導學模式下滲透類比方法的實踐――以高中物理必修一、二教學為例[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1:1―7.
[2]陳德軍.新課程理念下情境創設在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8―20.
[3]程九標,張憲魁,陳為友.物理發現的藝術[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3:248―287.
[4]王溢然,張耀久.中學物理思維方法叢書[M].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80―123.
[關鍵詞]:新課標;中學教學;物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3.07
學生全面素質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課堂學習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手段,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現階段教育改革的重點。圍繞新課標的要求,在教育教學方面采取一些探究型的嘗試,下面提出幾個方面的建議:
一、通過創設情景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創設教學情景、實驗情景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自然現象中發現與中學物理教學相關聯的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特別是能夠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并且帶來濃厚學習興趣的物理情景,對于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把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的經驗、直覺與物理課堂教學結合在一起,可以很快的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物理課堂教學上,為接下來的課堂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氣氛。只有通過教師精心設置的物理教學情景,學生的課堂學習才會更加生動活潑,深入到學生的學習之中,將其轉換成學習物理知識的動力,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有效的課堂教學。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進行有效的教學
教學課堂在物理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師在這個主要的教學陣地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教學會直接幫助學生進入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首先,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要轉變,原本的教育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教育教學的創新性的思想與方法落實到日常的物理教學課堂之中,才能更加適應現在教育改革的要求。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具有形象直觀、動態的特點,可以很好的彌補傳統的物理教學的缺陷,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得到更高層次的培養。有限的物理教學課堂時間如何實現課堂教學的效率是物理教師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現代教學媒體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教師實行有效的教學。
三、加強中學物理的實驗教學
1、加強物理實驗趣味性教學
物理實驗能否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求知欲望,是新課標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師進行物理教學的重中之重。有效的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創設新型的實驗形式,讓物理實驗教學多樣化、豐富化,這是現階段物理教學中需要加強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途徑。
2、重視演示實驗操作
學生的觀察能力是物理學習的一個主要領域,初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最主要的。演示實驗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把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認真、詳細的演示與講解,突出重難點,啟發學生進行積極主動地思考。
3、加強小組合作的實驗操作
學生終身探究學習的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以及實踐能力是中學物理教學的最終目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基礎還是書本知識。多樣化的物理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很大的幫助,在這之中,運用最廣泛的是小組合作形式的實驗操作。在小組合作實驗實施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組員的職責,還要將組員進行有效、合理的搭配,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實際特點安排不同的分工。
4、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教育活動是一個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主導性的作用,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會有很多的障礙。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同時也有責任激發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激情,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教師的素質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實驗教學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的示范作用在教育中不容忽視。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動作的規范性,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5、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實際問題,提倡學生內部之間的交流和相互評價,真正的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學生當作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實驗過程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充分發揮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6、加強物理實驗的生活化聯系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型很強的學科門類,物理現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常見、無處不在,物理知識廣泛的深入到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創設一些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物理實驗形式,使學生認識和理解物理科學的價值,使學生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能夠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中學物理的教學改革在新課標的要求下,要更加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模式,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性實踐能力。隨著新的課程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大,教師早中學物理教學方法上應該進行大膽的嘗試,加強實驗教學,打下堅實的物理知識基礎,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奠定基礎。只有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才能更好的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只有這樣的物理教學課堂才是真正有效的。在以后的物理教育中,伴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嘗試,大力推廣加強和優化物理實驗教學,進一步提高物理教學。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4、3-5[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