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讀朝花夕拾有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魯迅的作品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仿佛在給你講故事一樣。最近,我看了魯迅先生的一本名著《朝花夕拾》。《朝花夕拾》里有十篇散文,十分優美。在這本書里,有著作者追懷青年時代的往事。這既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懷念,又真實地書寫了和前后作者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所經歷的種種生活。其中寫了許多關于少年兒童的事,使我在讀文章時,仿佛也在品味著自己的生活。
《狗·貓·鼠》記述了童年時對貓和鼠的好惡,有明確的針對性,論戰性很濃。《二十四孝圖》對荒謬愚昧的封建孝道進行了抨擊,說明了作者斗爭的決心是不可動搖。《阿長與〈山海經〉》回憶了保姆長媽媽的淳樸與善良。《五猖會》、《無常》則栩栩如生地描寫了民俗風情,反映了魯迅思想中戀鄉愛民的一面。《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生動的描寫了魯迅的童年時代……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藤野先生》。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一邊聽著“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風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大雁飛過插滿頭……”一邊看著《朝花夕拾》,我似乎悟到了什么。
在《朝花夕拾》中,讓我最深刻的并不是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和三味書屋枯燥無味的生活,而是魯迅先生的“隱鼠”和“仇貓”。
人們對老鼠的態度往往都是“人人喊打”的了。然而,先生卻把一只老鼠當作寵物,對于老鼠們偷吃了東西卻覺得與他所愛的隱鼠毫無相干;還喜歡有老鼠的花紙……這些,似乎只有小孩子才能做的事情吧。先生憎恨貓,甚至把所有的貓都趕盡殺絕,其原因很簡單:只因為貓吃了他的隱鼠。大家都知道,貓吃老鼠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當先生得知隱鼠并非貓所吃,而是阿長一腳踏死之后,仍和貓的感情沒有融合。
我是幸福的,我爬過籬笆,尋找到了那顆幸福的草莓。
――題記
我愛語文,是她讓我獨立“橘子洲頭”,遠眺“萬山紅遍”,感受“百舸爭流”,在生命長河中飛舟遏浪。
青春也許會向我們輕輕揮手,但語文永遠是“夕陽中的新娘”,她甘愿在歷史的柔波中,做一條水草,她不會讓“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的死水就此沉寂;不會讓“那等待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就此老去;不會讓“荒涼的沙漠,坎坷的路,騾子車”無人贊美;不會讓愛情的橡樹被人忘記;更不會讓尊貴的自我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時節里迷失。她的柔情中總是沉淀著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
生命的迷惑有時總如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著我,但我終究還是從她那離合的神光中走出來。在我迷蒙的雙眼中,父親的背影蹣跚在茫茫人海中,消失了,手中的橘子卻依然橙紅橙紅。我的疑惑的靈魂隨朱老先生到了清華園的荷塘邊上,那“剛出浴的美人”身著“亭亭的的裙”,在“遠處高樓上傳來渺茫的歌聲”中起舞。這一切都如夢幻般,讓我置身事外,又身臨其境。
有時候總在想:對著鐵屋子里沉睡的人們吶喊的民族的脊梁是多么的孤獨,在彷徨之中說出的祥林嫂阿毛的故事又是何等的心酸,人活著確實是罪孽。幸好我們還能在《朝花夕拾》中領略《故鄉》的風采,不然毋寧離開這非人的世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博大精深的語文啊,你留下一段“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的叔侄情深;留下一副“以文墨,漱滌萬物,牢籠百態”的怡然自得;留下一身“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優哉游哉;留下一陣“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慷慨激昂叫我情何以堪!
我想語文的本質還是生活。史鐵生在廢棄的地壇中,記錄了生活的點點滴滴;汪曾祺對胡同生活、胡同文化念念不忘;川端康成在花未眠時,記錄著美的無限;馬丁路德金的一個夢想,不僅為自己贏得了生前身后名,更為千千萬萬個黑人鋪了一條走向光明的星光大道。語文竟是如此浩大地充實了我的生活,實在令我陶醉。
也許我理解得太過狹窄,但我還是慶幸自己能在語文中淺吟并領略到了些許的東西。
簡 評
可是在現實中,名著閱讀的現狀卻不盡人意,學生離名著越來越遠,閱讀變得越來越假。當大量的“搞笑劇”、“穿越劇”、“古裝愛情劇”、“動漫片”充斥熒屏時,學生們看得津津有味,哪里還有興趣再去讀那些晦澀的魯迅和雨果?一個個被各門功課作業逼得累到深夜的學生哪里還有時間有精力再去翻那些“累人的大部頭”?學生書包、桌屜里塞滿了玩具、MP3、手機,哪里還喜歡買《簡愛》和《人間喜劇》?
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許多學生不得不在考前“搞突擊”、“背資料”、“寫卡片”,充其量只是記一記名著的名稱、作者、主要人物、主要情節,囫圇吞棗而已,至于作品的細節、語言特點、思想內涵就茫然無知了。因此,名著豐富的知識學生不能完全掌握,名著精美的寫作構思和語言學生無法借鑒,名著真善美的思想學生無法得到熏陶。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名著閱讀的有效性呢?筆者認為:
一、知識層面要真讀
只有深入閱讀名著本身,才能掌握具體實在的一些東西。從近年來各地中考對文學名著的考查趨勢來看,不僅僅停留在常識方面的考查,而是更注重對具體內容甚至是細節的考查,甚至要求學生對文學名著有自己的閱讀體驗,要達到“鑒賞”、“評價”, 如果沒有讀過原著,可能就要失分。如:“下面幾段話中,甲、乙、丙、丁分別指誰?”①在亂石山碧波潭底,孫悟空變作一只螃蟹,偷走了【甲】的避水金睛獸,隨即到芭蕉洞哄騙羅剎女。②夜里家中失火了,【乙】頭頂麻袋,裹著給馬披的被子,沖進大火中搶救出硫酸鹽罐,攔住受驚嚇的棗紅馬,央求鄰居一起搶救倉庫。③【丙】粗獷的臉又長又笨重,短發覆在前額,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陰沉的眼眶里。他曾說:“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④快到收割的時候了,麥子長得至少有十多米高。【丁】走了一個小時才走到這一片田的盡頭。再如:“衍太太是一個善良、樸實、疼愛孩子、精通禮節的人,魯迅在《父親的病》、《瑣記》、《狗·貓·鼠》中表達了對她的懷念之情”這個分析對不對?
從以上試題可以看出,如果學生不深入讀原著,就難以判斷出具體情節當中牽涉的人物、事件,更不能完整地感受人物形象、語言特色、思想主題。
當然,真讀并非易事,不要說古今中外的名著浩繁如星,就連《新課程標準》推薦的十幾部作品要全部讀完,也要花很長時間和精力。
首先要有計劃,統籌安排。閱讀任務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實際,參照語文教材中“名著引讀”評介的書目,遵循經典、循序漸進和課內外結合的原則,分年級、分學期選定課外名著必讀書目。比如七年級學生的認知、分析能力還不高,就推薦他熟悉的,如《西游記》、《童年》等,還可根據所學課文選準時機,適時推薦:學了《丑小鴨》后可向學生推薦《安徒生童話》;教了《荒島余生》,推薦《魯濱遜漂流記》等等。八年級閱讀《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朝花夕拾》、《海底兩萬里》和《名人傳》。九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和鑒賞能力,就閱讀《傅雷家書》、《培根隨筆》、《簡·愛》、《格列夫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和《紅樓夢》等。切不可貪多求快,或等到快中考了才搞突擊,以講代讀,以練代讀。
其次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根據實際,同學們可以采取“精讀為主,泛讀為輔”的閱讀法。泛讀可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了解書名、作者、前言、出版社、出版期,了解書刊的內容和形式特征;然后是略讀正文,了解章節名稱、文章大大小小的標題和能反映其內容的字、句、段落;精彩部分和難點,就需要像讀課文那樣精讀。精讀時可以品人物、品情節、品寫法、品語言等。
二、能力層面要真學
我們閱讀名著,不僅僅是為了應試能得點高分或高談闊論時炫耀一下自己的學識,更多的是汲取名著當中精美的語言和新巧的寫作構思。眾所周知,許多名著,首先是語言藝術的典范。作品的情節結構、人物的形象以及主題的展示都靠語言的魅力而閃光。語言藝術是決定作品共鳴度、感染力甚至生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的作家,有著不同的語言駕馭能力和表現風格。當我們讀到《繁星》和《春水》,就會感受到冰心語言的溫柔親切、微帶憂郁、含而不露、清新秀麗;當我們讀到“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時,就會感受到魯迅語言的凝練、簡潔、頓挫而又富有回味;當我們讀到“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時,就會感受到莫泊桑語言的簡潔、銳利、同情;當我們讀到《巴黎圣母院》時,就會為雨果那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瑰麗的色彩和感情澎湃、氣勢磅礴的語言而折服。
除了學習語言,我們還要體會文學大家們是怎樣構思文章框架結構、怎樣構思人物塑造、怎樣剪裁各種事件場面的。
因此,在讀名著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動筆,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最基本的是要指導學生認真做好讀書筆記,摘錄好詞好句好段,進而指導學生欣賞語言,寫批注,或進行語段的仿寫,還可以寫讀書心得體會、寫讀后感,甚至縮寫、改寫。總之,閱讀和寫作是語文學習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愿文學名著能給我們的寫作插上騰飛的翅膀。
三、思想層面要真悟
當今社會許多年輕人人心浮躁、行為乖張、人格異化、精神功利、品位低俗,中學生也不例外,他們沉迷于電子游戲的兇殺打斗,浸泡于蹦迪的刺激喧囂,(上接第7頁)纏綿于QQ虛幻的情感,對知識、對科學的追求淡化了,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感沒有了,對理想、對人生的莊嚴感消失了。在快餐文化的盛宴中,我們有許多學生已經迷失了。
是的,讀高爾基《我的大學》決定不了你能否考上大學,讀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決定不了你能否成為名人,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也不能幫你換更多的錢,但它們至少能啟迪你的人生、陶冶你的性情、培養你健康的心靈。
“你以為我是一架自動機器,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嗎? ……你以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我們跟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這是簡愛的經典語言,她告訴人們,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都應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莊重的尊嚴生活。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能被打敗。”這是《老人與海》中那個“硬漢”形象。
人的生活處處充滿痛苦,充滿挫折,充滿難以逾越的挑戰,無論它們有多么強大,也不要消沉和退縮,你可以被打垮,但你不能輕易言棄。你可以最后沒有勝利,但你必須努力地奮斗在其中的每一個過程。
關鍵詞:小學生 語文閱讀能力 提升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6-0162-02
新課改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知識水平、思想品德和實踐能力,而開展語文閱讀活動符合新課改的標準要求,能夠引導學生加強自身的知識積累與運用,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審美內涵。本文將簡析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意義,分析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因素,并從優化閱讀鑒賞教學方案,結合讀寫教學模式,擴展學生的課外閱讀范圍等三個方面來舉例淺論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
一、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意義
全面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利于推進語文教育改革,有效擴展學生的知識范圍,奠定學生的語文基礎,加強學生的知識積累與儲備,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應用能力和文學創作能力,促進語文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
二、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因素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主要因素包括教師的專業技能、語文教學課堂語言、教學模式和學生的閱讀興趣等。[2]從教師的專業技能來分析,在小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具有絕對的引導作用,要使課堂富有生機與活力,應激發小學生們學習的激情,所以學校對于授課教師的培訓就顯得特別重要。學校應該不定期舉行教師的技能比賽、閱讀知識的演講比賽、教師授課方式的研討會等,從而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其次。在小學的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語言中,教師使用較為生動、多樣、靈活的語言會極大地調動課堂的氣氛,讓學生能夠在快樂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小學語文課堂的語言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采用多元化的語言,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使得學習的效果大大加強。因此作為教師要采用靈活、生動、幽默、創新的語言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適當的評價,從而避免因教學語言的不恰當給學生的學習以及身心造成傷害。對于小學生來說,一些走出教室的上課模式會被更容易的接受,在課外活動中,小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認識大自然,真正感受到大自然所蘊含的美,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創造能力。
目前,在許多學校會不定期開展室外拓展活動以及與當代有名的作家對話的活動,這類活動的開展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眼界,使學生的文學素養得到提高,同時對于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還可以進行差異化的閱讀教學,即要求教師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閱讀教學模式,按照學生學習基礎及性格分為不同的層次,即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教師在對待優等生時,要遵循他們學習的習慣并進行有利的引導,教師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對于中等生而言,在一般班級里面會占到絕大多數,因此教師應該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到這些學生身上,進行不斷培優使他們能夠轉變為優等生;對于后進生來說,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能力都比較差,教師對待這一部分學生時要有足夠的耐心,不斷激勵他們參與到課堂的互動當中,鼓釧們積極回答問題,進而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使他們樹立學習語文的信心,同時也提高了他們閱讀學習的興趣,從而使成績不斷提高。
另外,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興趣是唯一能讓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學生的注意力越集中,持續時間越長,聽課的效果就會越好。反之,如果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分散,即使教師不斷重復講課的內容,但是孩子還是聽不懂或者記不住,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孩子對于語文閱讀學習的信心,而且慢慢會對閱讀產生抵觸的情緒。因此,教師在小學的語文閱讀課堂上要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的學習態度不斷轉變,從而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
三、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初探
(一)優化閱讀鑒賞教學方案
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閱讀教學效果必須重視優化閱讀鑒賞教學方案,而以朗讀為主要形式的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3]因此,要加大對學生朗讀技能的培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比較陌生的字詞,就會影響學生閱讀的效率,同時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是否有感情地閱讀,也會影響學生對于文章感彩的把握和文章內容的理解,因此就要求教師在進行閱讀朗讀環節時,要注意對學生的不良習慣進行糾正。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確保不能看錯行,同時要注意字詞發音的準確性;第二,語句的停頓適當,以詞組的形式進行閱讀,不能單個字地朗讀,而且要注意語意的連貫性;第三,杜絕口頭語,由于有些學生受平時口頭講話方式的影響,在進行規范文章朗讀的過程中,情不自禁地會使用一些詞,如然后、就是、是吧等,因此教師在進行朗讀訓練的時候要注意對學生正式表達方式的訓練;第四,要加強對學生的語言感情的訓練,要糾正學生的不正確發音,如聲母韻母的區別、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區別,從而讓學生能夠字正腔圓地進行朗讀。而且,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使用興趣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使得課堂的氣氛高漲,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實際的教學環節,這樣學生學習的效果會大大加強,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養成。反之,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沒有與學生互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就會不集中,以致影響其成績,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學習的興趣降低或者產生厭學的不良情緒。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游戲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當學生遇到相對比較難懂的問題時,教師首先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并舉類似的例子先讓學生學習,然后再讓學生自己試著解決遇到的問題,在解題過程中出現誤區時要及時糾正。不斷地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學習反饋而不斷調整教學計劃和更新授課內容。
其次,語文閱讀是一門藝術,它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對于事物的判斷認知能力,同時閱讀是最能夠考查一位學生的文學素養的形式,它要求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運用學到的知識對文章進行剖析,從而得出一定的道理,它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是比較強的,因此,教師就應該在平時多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注意閱讀技巧和方法的訓練。同時在課堂之外,多組織一些閱讀方面的交流會,并成立閱讀角,讓學生能夠將自己喜歡的書籍和文章與其他人分享。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一些小游戲的互動,通過學生之間的競爭鼓勵學生,如“比一比,看哪個學生最聰明”“賽一賽,看哪個學生具有敏銳的閱讀思辨能力”“比一比,看哪個學生最細心”,等等。通過這樣的形式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互動當中,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性格變得更加開朗,更重要的是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例如在講解《烏塔》的時候,為學生組織關于“中外教育”的辯論賽,讓學生在閱讀思辨活動中認知中西方教育的文化差異,汲取兩種教育的優勢,探討彌補中國教育缺陷的措施。
另外,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合作閱讀活動,為學生營造合作學習、共同監督的氛圍,指導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加強知識積累,發展自身的閱讀思辨能力和溝通能力。例如在解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合作閱讀,探究文中所說的“碰壁”的真實含義,并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共同閱讀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朝花夕拾》《野草集》等,在閱讀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享,發表閱讀感想。
(二)結合讀寫教學模式
使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可以促使學生形成熱愛朗讀、勇于交際、樂于寫作的習慣,輔助學生鞏固語文基礎,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能力。教師理應結合這一模式,創藝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從而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讀寫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審美內涵。在進行創藝作文教學時,教師要采用靈活的方式進行讀寫教學,引導學生認真閱讀經典美文,真實地感悟具體實物存在的美,讓學生通過聽覺、觸覺以及視覺全方位地感悟身邊的美,教師還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借助優美的圖片、文字以及視頻使得課堂的內容更加豐富,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創新自己的作文內容,從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與創作能力。例如在讓學生練習寫關于“星空”的作文時,用課件為學生展示自然星空的美麗畫面,讓學生賞析巴金先生的散文《星空》,指導學生學會引用文中的經典名句“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著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和“船在動,星也在動,它們是這樣低,真是搖搖欲墜呢!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等,從而有效引導學生學會積累知識,加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
此外,教師可以為學生擴展“創藝作文”的交流平臺,讓學生在講臺上誦讀自己的優秀作文,引導其他學生對該篇作文進行聆聽、閱讀與賞析,指出本文的精彩之筆。另一方面,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審美精神,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講解《開國大典》這篇課文時,教師理應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摘錄經典語句,深刻理解文章內涵,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開國大典》這幅畫面,以此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文學修養。
(三)擴展學生的課外閱讀范圍
教師應注意結合教學內容適當擴展學生的課外閱讀范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愛好,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例如在講解《猴王出世》和《武松打虎》這兩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西游記》和《水滸傳》兩部文學作品,以此做好語文閱讀的延伸工作,讓學生認知經典文學,擴展閱讀知識視野,提高文學素養。[4]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促進語文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教師理應不斷優化閱讀鑒賞教學方案,結合“讀寫教學”模式,擴展學生的課外閱讀范圍,加強學生的文學功底,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榮華.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課型及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2(10):1.
[2]董九英.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