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鎮防汛減災工作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條件改善,對氣象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定時、定點、定量”成為氣象預報的主要方向,更高時空密度的地面氣象數據是其必然要求。根據中國氣象局的指導意見,地面氣象觀測站點的密度根據天氣預報、氣象服務的需求,雨量觀測站距應小于10KM,重要服務區要達到5KM,溫度和風的觀測站距應小于20KM,敏感區域應進一步加密。建設鄉鎮自動雨量站對于增強氣象服務能力、提高氣象服務水平、防災減災、促進農民增收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一是有利于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使天氣預報更加及時、精確。鄉鎮自動雨量站的建設是實現精細化預報的基本條件,項目建成后,信息量擴大近5倍,可以全面、準確地反映全市各鄉鎮雨量情況,基本實現短時天氣預報“定時、定點、定量”。二是有利于提高各級政府防汛決策的科學水平。全市鄉鎮自動雨量站的建設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市新一代天氣雷達的應用水平,實現全市各流域面雨量的精確測量和定量估測,從而準確地預測洪水水位,為防汛的科學調度提供決策依據。三是有利于為各級政府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氣象情報服務。尤其是在汛期和抗旱的關鍵季節,自動雨量站加密監測時次,最快可以實現每10分鐘定時監測一次,能夠更加全面、準確地了解全市的雨情、汛情和墑情。各級政府根據防災減災救災的需要隨時確定加密監測時次和調用監測資料。四是有利于人工影響天氣事業發展。鄉鎮自動雨量站建設可以科學地調度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檢驗作業效果,從而為人工影響天氣科研工作提供翔實的監測資料,發揮長遠效益。
二、明確任務,加快進度,確保雨量站建設任務順利完成
(一)建設目標:按照一次規劃、一步實施的要求,全市145個鄉鎮各建設一個自動雨量站,同時建成市級雨量站數據處理系統。
(二)實施步驟:
1、規劃階段。制定自動雨量站建設技術標準,按照數據準確、網絡便捷、易于管理的要求,積極開展自動雨量站建設安裝選址工作。同時,對自動雨量站儀器設備進行調研。
2、實施階段。做好自動雨量站安裝場地改造,確保環境符合技術要求。統一采購儀器設備,有計劃地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儀器布點安裝。
3、調試應用階段。市氣象局建成市級雨量站數據處理系統,著力提高數字化、標準化、實用化、集成化和網絡化水平,集中進行處理處理分析,連入氣象信息共享平臺,積極開展應用服務。
三、推進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把鄉鎮雨量站建設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級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鄉鎮雨量站建設工作,要把鄉鎮雨量站建設作為防災抗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措施來抓,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合力推進。各級氣象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要嚴格按照規劃的要求,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確保自動雨量站建設任務的全面完成。
指導思想: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堅持質量導向、系統防治,科學管控、精準施治,聯防聯控、社會共治,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狠抓重污染天氣應對,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實現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多贏。
一、擴大打贏藍天保衛氣象監測覆蓋面
今年完成了觀測項目優化調整,形成臺站觀測項目以中國氣象局統一布局為主、省局自定為補充的業務布局,同時實現觀測項目與氣象業務服務需求緊密結合,促進觀測效益的充分發揮。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未遭到破壞,完成了新建的4個鄉鎮區域站建設,并在6月投入業務運行,目前實現了全縣所有鄉鎮氣象監測設備的全覆蓋。完善了覆蓋到村、組一級的氣象預警信息系統,15個鄉鎮成立氣象災害防御領導小組,并設立氣象信息示范站,配套相關軟硬件設備設施,調整更新了112人氣象信息員隊伍。同時,依托技術創新,解決人工觀測項目的自動化問題,實現中國氣象局統一布局的觀測項目自動觀測、數據在線質控和實時快速傳輸。建成了氣象綜合業務平面,規范了氣象預報和服務工作的制作、和服務流程,豐富了氣象服務產品的渠道。
二、主動及時、優質高效做好打贏藍天保衛戰預報服務
一是制作《2020年決策氣象服務周年工作方案》。按照方案及時了暴雨、暴雪、森林草原火險、雷電、道路結冰、強降溫等重要天氣預警;為“春節”、“疫情防控”、“五一”、“高考”、“中秋國慶”等專題天氣預報,每月天氣旬月預報和氣候趨勢預報;針對我縣主要農作物播種、施肥、噴藥、灌溉、收獲、晾曬等關鍵農事活動,制作了6期農用天氣預報。遇有重大天氣過程及時通過天氣報告、短信平臺、微信公眾和電視傳媒等多渠道氣象預警信息,氣象短信共計約96萬余條;二是與縣國土局、生態環境局、防汛辦、應急辦、電視臺部門合作,加強信息共享,強化重大天氣應急聯動,整體提升全縣的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三是加強氣象信息決策服務短信平臺建設,收集更新了預警平臺短信接收人信息,提高了預報發送及時性。
三、開展提高全民氣象災害、生態環境宣傳和雷電社會監管職能
一是汛期加強防雷減災知識宣傳和加大防雷減災工作力度,利用“3.23世界氣象日”、“安全生產月”、下鄉等開展氣象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發放宣傳資料6300余份。二是赴鎮第一寄宿制小學圍繞今年世界環境日宣傳主題“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開展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配合學校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知識的宣傳,積極宣傳環境保護知識。三是在LED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環境保護標語,增強群眾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四是開展11個易燃易爆場所雙隨機執法檢查,認真履行防雷安全監管社會職責,嚴格要求危險化工企業做好雷電災害防御措施,全縣易燃易爆場所危化企業沒有發生雷電災害事故。
四、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一是認真落實人影作業彈藥管理安全措施。嚴格按照各項規定和操作規范進行操作,確保人影作業安全,制定我縣人影工作規劃、計劃。二是汛前組織人影人員開展作業員、指揮員作業前的安全檢查和學習培訓,保障我縣汛期增雨防雹作業的安全。三是加強環境監測,在空氣干燥、森林草原火險等級高的時期等,積極組織開展人工增雪、滅火搶險、防雹增雨作業4次,共發射火箭彈18枚,作業效果顯著,有效增加了土壤墑情,及時降低了森林草原火險等級,達到了預期效果。
五、堅守崗位,切實做好主汛期服務保障
一是成立以單位負責人為組長的汛期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提前開展汛前檢查,對儀器、網絡、供電、防雷、人影等方面進行安全檢查。二是汛期嚴格執行領導帶班,監測預警崗位24小時值守班制度,充分利用衛星、雷達、地面站網等立體觀測數據對災害性天氣實行全方面監測。三是災害天氣時確保24小時電話、手機暢通。值班室、辦公室在應急期間均有人24小時值守班。提前預警信息,過程中及時預警信號,及時重大氣象信息專報,做好了地質災害等預報服務工作,跟蹤監視精細服務快速高效。四是嚴格按照《州重大氣象服務應急預案》、《州氣象局重大氣象服務應急預案業務流程》、《縣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及時傳達III級應急服務文件精神,合理分工,有序開展各項應急氣象服務工作,積極啟動暴雨應急響應工作。
六、優化大氣污染防治
每月均做好河道環境治理工作,每周做好單位環境衛生保障工作,食堂油煙、污水排放均符合大氣排放標準。單位提倡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食堂、住宿樓等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節能燈。加大煤炭的清潔利用,提高煤炭質量和利用標準,未使用不符合商品煤質量管理規定所列環保指標要求的商品煤,使用潔凈煤,加強秋冬季煤炭使用的內部調控管理。單位嚴格公務用車規定,加大監管力度,定期進行車檢,及時淘汰了老舊車輛,車輛排放均達到了排放標準。
根據贛政辦字〔2013〕126號《關于印發贛縣創建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我鎮于2013年5月開始籌劃“***鎮應急管理示范點創建工作”,截止當前,鎮應急辦各項工作都如期開展,運行正常,現將創建工作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成立領導機構、辦事機構。
鎮黨委會議討論研究,成立了***鎮創建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工作領導小組,鎮長張繼山同志任組長;黨委組織委員吳玉梅、副鎮長曾振華、鎮綜治辦副主任劉喬森三位同志任副組長;鎮財政所所長謝江山、鎮派出所教導員謝長霖、鎮水管站站長朱開椿、鎮民政所所長曾紀福、鎮安監員彭浪平、鎮林管站站長張才亮、白鷺灣社區主任劉華七位同志任組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事機構),負責創建的具體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吳玉梅兼任,具體辦事人員為彭浪平、劉華、朱長明、郭小蘭、李惠萍等同志。
二、精心謀劃,廣泛征求意見制定應急管理工作方案。
我鎮通過 “三送”干部下村組、聘請有關專家召開座談會、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征求意見,制定了符合我鎮實際情況,相對合理、完善的《***鎮創建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工作方案》,經鎮黨委會討論通過并報縣政府辦審批。
三、合理配置,切實提高應急整體能力。
為了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領導小組精心部署,合理規劃,整合我鎮轄區公安、消防、水利、民政、安監、氣象、衛生、教育等部門在基層的應急資源,實現資源共享、隊伍聯動、裝備物資統一調配,避免條塊分割、各自為政、重復建設,切實提高應急整體能力。
四、統一調度,確保創建過程中各項工作如期推進。
自啟動創建以來,領導小組根據創建工作標準的要求,建立各項工作“倒排工期表”,全力推進組織機構建立、應急預案制定完善、建章立制、應急隊伍組建等各項工作,每月對建設進展情況進行自檢自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并由專人負責將每月的自查情況于每月26日前報縣政府應急辦,創建工作于11月順利完成。
五、注重實效,緊密結合我鎮和諧平安鄉鎮建設工作。
1、辦公制度健全。制定了***鎮應急管理日常值班制度、辦文制度、信息報送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經費管理制度、志愿者隊伍管理制度等,制度上墻,嚴格執行,確保日常運轉正常;
2、應急預案合理。根據我鎮實際情況,建立了《***鎮應急管理預案(總)》和應對防汛抗旱、消防火災、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動物疫情、公共突發事件、食品安全、安全生產事故等十個應急預案,嚴格執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要求,科學、合理、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
3、應急救援隊伍精干。資源整合以后,從鎮村干部、公安民警、城管中隊、民兵預備役、衛生院、消防中隊等部門中選調精干人員編入***鎮應急管理救援志愿者隊伍,簽訂志愿救援服務承諾書,建立救援隊伍管理制度,確保救援隊伍戰斗力。
4、廣泛開展專業培訓。自啟動應急管理創建工作以來,我鎮先后組織開展學習了消防安全培訓班、消防器材使用培訓班、地震災害理論學習培訓班和火災緊急疏散演練、地震災害緊急疏散演練等,切實提高了應急救援隊伍的業務素質和民眾在緊急情況下開展自救的能力。
應急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系統性的工程。為提高我鎮應急管理工作水平,2014年我鎮將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進一步規范應急管理工作機構建設
按照縣應急辦的要求,開展相關類別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應急管理的各類專業工作機構,加強人員調配,做到機構到位、人員到位、工作到位。同時,通過整合資源、明確任務、強化職責,真正形成“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和高效運轉機制。
二、不斷健全和完善應急預案體系
切實加強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和完善工作,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預案體系。一是在完善專項和部門應急預案的同時,繼續加強對各部門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和督促檢查,切實做到有組織、有計劃,形成相互銜接、完整配套的應急預案體系。二是實行預案動態管理。根據我鎮的社會形勢和中心工作的變化對已制定完成的預案實行動態管理,扎實推進各類預案的組織實施和應急演練,并針對演練中出現的問題,不斷修訂和完善,提高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繼續加強預測預警和信息報告工作
突發事件的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是及時做好應急準備、有效處置突發事件、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前提。一是加大風險隱患排查力度。進一步明確風險隱患的監管主體,把風險隱患排查監管工作作為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基礎性工作切實抓緊抓好,加大對全鎮公共危險源、安全隱患、不穩定因素的排查力度,建立各職能部門隱患排查及治理檔案,健全重大隱患公告公示、督辦整治、整改制度,努力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和降低事件發生后的影響程度。二是加強應急值守和信息報告工作。切實落實各有關部門的應急值班和信息報告制度,明確任務主體,強化責任意識,堅持日常應急值守,認真做好信息的查詢、研判、跟蹤和匯總工作,并及時預警信息,確保突發事件信息得到及時、準確上報和妥善處置。
四、大力推進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堅持“專群結合”的原則,按照“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要求,充分發揮城管中隊、公安民警、民兵預備役、鎮村干部在應急管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繼續加強各類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建設,改善技術裝備,強化培訓演練,確保在緊急狀態下能拉得出,打得贏,并建立應急救援專家隊伍信息庫,充分發揮專家學者的專業特長和技術優勢,形成統一高效、上下聯動、協調一致、保障有力的應急救援體系。
五、努力建立健全應急保障長效機制
按照合理布局、資源共享的原則,在深入調查研究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對我鎮現有專業救援隊伍的裝備進行補充、完善,重點裝備骨干應急救援隊伍。同時,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儲備必需的防災救災應急物資,規劃建設必要的應急公共設施和備用系統,保證應急處置工作的順利有力開展。
六、深入開展應急科普宣教工作
進一步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宣傳力度,多層次、多角度進行應急管理科普宣傳教育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采取多種形式推進“平安鄉鎮”創建工作,切實提高應急能力。同時,深入開展應急預案和安全知識學習培訓,大力普及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知識和技能,使群眾了解和掌握自救、互救及配合政府救援的正確方法,提高居民應急管理綜合素質,從而全面提升我鎮應急管理工作綜合水平。
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縣應急辦的關心指導下,我鎮應急管理工作將更上一個臺階,為實現“實力、宜居、平安、生態”新***的打下堅實基礎。
1、思想認識要提高提高再提高。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增多,并呈現出多災并發、重災頻發,時空異常、旱澇急轉等特點,遠遠超出了以往的認識和經驗,防御難度越來越大,安全威脅與日俱增。從氣候變化來看,今年是厄爾尼洛現象第二年,根據氣象水文分析,全省防汛抗旱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預計汛期全省平均降雨量接近常年,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有前多后少、北多南少的趨勢。湘中以北地區及湘東南的局部地區降雨量較常年正常略偏多,其他地區較常年略偏少。預計雨水集中期出現在。降雨集中期內,區均有可能發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其中澧水流域、沅水下游有可能出現較大洪水。部分地區有可能出現暴雨山洪。預計雨季結束時間,。雨季結束后,全省大部分地區有夏秋干旱。從我縣實際情況來看,洪澇和干旱天氣交替發生的情況極易出現,暴雨突發性強,洪水頻率高,一旦遭遇強降水,就會形成山洪暴發等災害,對村莊、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構成威脅;我縣水資源分布不均,在現有條件下可利用率不高,一些塘壩年久失修,抗旱調節能力不足。因此,洪旱雙防工作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各級各有關部門必須保持清醒認識,切實增強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上,全面做好“防大汛、抗大災”的各項工作。
2、重點環節要盯緊盯緊再盯緊。目前,防汛工作到了臨戰狀態,我們要堅決按照省、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要求和安排部署,切實做好查漏補缺,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全力實現“五個確保”的防汛抗旱工作目標。一是要重點抓好水庫、電站安全度汛工作。確保流域防洪安全;突出抓好103座水庫安全度汛,重點監控在建的4座和未加固的27座水庫,包括汛期需空庫運行的5座,要認真汲取近年來其它地方個別水庫垮壩的深刻教訓,處理好水庫蓄水與安全度汛的關系,不準超汛限水位蓄水,有重大險情的水庫、電站要堅決放水迎汛,千方百計確保水庫安全度汛。在建工程要細化度汛方案,嚴防安全事故發生。二是要重點抓好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工作。我縣是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也是多發區,山洪地質災害分布范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多。要突出抓好121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治理和監控,決不能因為工作疏忽大意造成人員傷亡。要繼續加強山洪地質災害防御知識的宣傳,努力增強群眾的防災自救意識,提高群眾防災、避災、自救、互救的能力。要采取分片包戶包人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災害發生前及時把受威脅的群眾轉移疏散,避免造成重大損失。三是要重點抓好城鎮防洪抗旱工作。一方面要統籌考慮城鎮外洪內澇問題,高度關注低洼區,特別是人口聚集區和居住危房險房的度汛安全,重點加強銅灣、銅鼎集鎮監測。另外由于縣城防洪堤工程還沒有全部完工,我們要密切關注雨情水情,提前做好河西防洪排澇的物資準備和安全轉移群眾、轉移財產工作。另一方面,要超前謀劃抗旱工作。要進一步完善抗旱應急預案,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保持水利工程適度蓄水。特別是部分因除險加固而放空的水庫,要適度增加抗旱水源,保障生產及生活、生態用水需求。
3、防范措施要到位到位再到位。一是責任落實要到位。主要領導要堅守崗位,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嚴格落實防汛責任制,確保責任落實到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過程,落實到各個層次、各個環節、覆蓋到每一段堤壩、每一座閘站、每一項工程。縣與鄉、鄉與村以及水庫安全員、村與組層層簽訂責任狀。切實完善防汛抗旱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各級各部門要在縣政府和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按照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的分工,認真履行職責,相互配合,積極協作,形成防汛抗旱的整體合力。二是安全檢查要到位。通過前期的備汛檢查來看,各級各部門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個別鄉鎮調整的防汛責任人業務不熟、部分地段的防汛物資實地儲備不足、防汛演練培訓不到位等。下階段,各鄉鎮、縣防指各成員單位,要在今年汛前防汛安全檢查的基礎上,開展汛期防汛安全再檢查工作,重點檢查受損工程設施修復情況和安全度汛措施,進一步落實水庫、水電站、山洪易發區、城鎮和人口密集區防汛行政責任人,完善和細化各類防洪預案,做好預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住建、教育、供電、國土、經信等部門要對在建公路、橋梁、城建工地、學校、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工業園區進行拉網式排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要立即落實整改措施,嚴防防汛安全事故的發生。三是預案準備要到位。防汛抗災,打有把握之仗,防災預案是關鍵。各鄉鎮和電站業主重點要做好病險水庫下游、山洪地質災害、流域骨干電站的防汛應急預案,確保預案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各相關部門加強對防汛物資的儲備、物資運輸道路路況的檢查,抓緊補充所需防汛搶險設備,保證物資能滿足搶險需要,特別是對重點的在建水庫工程,在物資儲備和預案制定方面要更加嚴格的要求,做到既有度汛方案,又有應急搶險預案。全面開展防汛搶險避災演練,加強防汛抗災避災知識宣傳培訓,讓群眾熟悉防汛基本知識,搶險避災基本知識,熟知轉移的路線、方法。四是基礎工作要到位。氣象、水文等部門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手段,著眼于及時、準確的掌握雨情、水情和險情,科學預測,準確預報,及時預警,切實提高科學防洪的水平。及時提供和信息。特別是災害性天氣變化信息,要隨時向社會。要加強基層預警體系建設。堅持兩條腿走路,既要充分利用通信、計算機技術等現代預警手段,又要結合實際充分利用操作簡便、性能可靠的傳統預警手段,做到關鍵時刻能及時預警信息,爭取人員轉移時間。
4、工作紀律要嚴明嚴明再嚴明。防汛抗旱工作就是一場“戰爭”,必須要有“軍令如山”的紀律。對縣委、縣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揮部下達的指令,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必須無條件服從,不折不扣地執行。特別是要加強防汛值班工作,進一步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各鄉鎮、各有關部門,水庫、重點河道,在汛期必須24小時有人值班,領導干部要帶頭帶班,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一旦有雨情汛情險情,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到崗到位,切實履行工作職責。縣防汛辦和縣督查組要不定期對防汛抗旱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責任不明確、工作不落實、組織不得力,特別是因工作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照章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真正做到布置有檢查、落實有反饋、效果有跟蹤、責任有追究。
二、關于水利建設
興水利、除水害,促進人水和諧,一直是歷屆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戰略部署。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增強治水興水的責任擔當,全面加強水利建設,協調推進水利管理和改革,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1、準確把握水利建設面臨的新形勢。當前,水利保發展、保民生的要求更高,責任更大,必須深入分析水利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應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我縣水利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可以概括為四句話,即工作有成績,現狀有差距,群眾有期盼,發展有機遇。工作有成績,就是近年來我縣水利建設投入資金量大、新上項目多、發展速度快、取得的成效較為明顯。據統計,全縣水利投資完成5.41億元,是我縣歷史上水利投入最大的時期,成功列入“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先后開工建設和完成了一大批水利工程項目,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64座,渠道改造330公里;改造中低產田4萬余畝,改善灌溉條件2.8萬余畝;治理水土流失12.89平方公里;完成農村安全飲水工程92處,解決了9.14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防洪減災、農田基礎、生態環境、水源安全、水能資源利用體系進一步完善。客觀地講,在我們這樣一個自然條件較為脆弱,各方面困難較多的后發展山區農業縣,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現狀有差距,就是目前我縣水利發展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與經濟社會發展還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一是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病險水庫多,溝渠不配套,供水效率低;二是水利設施建設經費籌措困難,投入嚴重不足;三是農田灌溉方式比較粗糙,水資源浪費較大;四是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同時,在干部群眾的思想層面,還存在著水利工程年年搞,差不多了就行的松懈思想;干旱洪澇不會年年有,何必年年折騰的厭戰思想;以及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消極應付思想。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在下一步著力解決好的重點問題。群眾有期盼,就是人民群眾迫切希望加快水利建設步伐,提高生活質量。目前,群眾主要有“三盼”:一盼喝上水。我縣部分地區還存在干旱死角,喝水難的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去年農村因干旱發生臨時飲水困難人口達3萬多人。二盼喝好水。我縣仍有8.7萬農村人口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三盼有水用。農業灌溉“最后一公里”到達問題仍未得到解決,村級水利工程有人用,但無人建、無人管,農民灌溉用水糾紛時有發生。這“三盼”,既是老百姓的迫切期待,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發展有機遇,就是在新時期、新階段,中央將水利提升到關系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作為發展的重點,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中央1號文件強調要繼續加大農村水利基礎設施投入,4月份國務院印發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推出了一系列指向明確、作用直接、見效迅速的水資源保護政策。這為我們加快水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和條件。我們一定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水利建設的重要性,緊緊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全面加快我縣水利建設步伐。
2、著力做好相關基礎性工作。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面對中央投資增加、各項政策利好的歷史機遇,必須切實抓好相關基礎性工作,打有準備之仗。在爭取國家和省里投資上,天上不會掉陷餅,坐在家里是等不來的,要爭取到項目投資,基礎工作是很重要的,必須做扎實,做到位;基礎工作不實,僅憑嘴說,是要不來項目和資金的。一方面,要完善好規劃。我們經常講,“富規劃,窮建設”。這個“富”,并不是要多花錢,而是要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從長遠和全局的高度,作深入細致的研究,使規劃更切合實際、更科學可行。當務之急,要抓緊完善編制好2個綜合規劃和9個專項規劃,2個綜合規劃為:《水利規劃)》和《水利發展規劃》;9個專項規劃為:灌區建設工程規劃、五小水利工程建設規劃、沅水舞水綜合治理規劃、重點山區河道治理規劃、后備應急水源工程建設規劃、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中小河流水能資源開發規劃、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工程建設規劃和治澇規劃。另一方面,要儲備好項目。項目是水利建設的載體,也是爭取投資的載體。各級各有關部門務必下大力氣抓好項目儲備工作,為水利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項目,爭取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和省里規劃“籠子”。一是要開發包裝好項目。要結合“十三五”水利發展規劃,深入研究國家和省里的水利政策和投資方向、投資重點,有針對性地研究謀劃、開發儲備一批骨干防洪工程、重要水源工程、民生水利工程,建立起上下聯通、橫向共享、滾動開發、適時更新的重大水利項目庫,隨時做好爭取國家和省里支持的準備。二是要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對開發篩選出來的項目,發改、國土、環保、林業、水利等部門,在項目可研、申報、核準、備案、土地使用等方面,要加強協調,主動搞好服務,提高工作效能,保證前期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在此基礎上,多加強與國家部委和省里的溝通、銜接和匯報,把能批的項目盡早批回來,把可以爭取的資金盡快爭回來,把可以開工的項目盡早推上馬。
3、突出抓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今后一個時期中央投資的重點,也是我縣欠賬較多的薄弱環節,全縣上下務必搶抓機遇,順勢而為,集中攻堅。要切實加快防洪減災工程建設。把加強防洪減災工程建設作為新一輪水利建設發展的首要任務來抓。要以提高城市排澇標準為根本,堅持與搞好城市供水、改善城市水環境和城市綠化美化相結合,認真抓好縣城河西防洪堤掃尾工程建設,全面提升縣城防洪能力。同時,要切實抓好中小河流重點河段治理,加大抗旱水源工程建設,調整充實縣、鄉兩級抗旱服務組織,建立完善防汛抗旱服務體系。要扎實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要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確保今年完成“十二五”規劃內剩余的27座小II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徹底消除水庫安全隱患,實現正常運行。要扎實推進“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好瀘陽、聶家村片區的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任務。要因地制宜興建中小型水利設施,支持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壩、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設,解決農田灌溉用水“最后一公里”到達問題,提高農業用水效益。要高度重視水環境保護和水生態建設。堅持把水生態環境治理保護作為生態建設的戰略重點,突出保護優先和自然恢復,扎實推進水土保持和水生態保護,切實保護好的青山綠水。要切實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大力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流失綜合整治等重點工程建設;繼續推進“碧水、青山、藍天”工程,扎實抓好沅水河道綜合整治、舞水生態走廊工程建設;加強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通過工程措施及水資源優化配置和科學調度,確保河道不斷流、灘地不萎縮、水質不下降,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育,自然環境得到較好保護。要積極推進安全飲水工程建設。近年,我縣正處于大規模建設發展時期,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及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礦山開采及工農業生產等等,一邊大量抽排地下水,一邊大量排放廢水,這些都直接改變了城鄉地下水系,有些存在千年以上的水源可能徹底消失。這要求我們必須及時了解水源分布的最新變化,隨時掌握安全飲水特別是農村安全飲水情況。在此基礎上,既要按水利發展規劃,逐步推進適度規模的集中供水工程建設,更要根據水情水系變化,解老百姓燃眉之急、生存之需。要切實加強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加強對水源和水質的保護與監測,狠抓重點流域、重點領域的水污染治理。同時,要加強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確保城鄉居民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需求。當前要重點抓好2014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新建的42處集中供水工程竣工驗收工作,抓好2015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擬新建的34處集中供水工程建設,解決好1.86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
4、不斷深化水利綜合改革。總的要求就是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縣委深化改革的要求,重點在以下三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完善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嚴格落實水資源管理行政首長負責制。從今年開始,省政府將考核市州、縣(市、區)政府,也就是考核市(州)長、縣(市、區)長,并將按有關規定嚴格問責,縣政府也要對鄉鎮進行嚴格考核。另一方面,要嚴格管理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控制紅線”。在布局或上馬項目時,要嚴格實施水資源論證,凡是達到或逼近水資源、水生態承載能力上限的建設項目,一律不予審批。二是完善水利工程長效運行管理機制。要充分發揮已建工程的效益,結合不動產登記,推進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明確管護主體,落實管理責任;完善財政獎補、先建后補、項目扶持等政策措施,鼓勵農民、種養大戶參與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真正把小型水利工程的管護責任,落實到合作組織和受益的種養大戶及農民,確保小型水利工程“有人建、有人管、長受益”。三是完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水利是保障發展、惠及民生的公益性事業,是各級政府的責任。在加大公共財政投入的同時,要綜合采取信貸融資、PPP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縣財政對于群眾急需、遲早要上的項目,要優先落實配套建設資金。
三、關于當前經濟工作
從全縣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來看,總的是有喜有憂、喜憂參半。喜的是:GDP完成13.02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1.67億元、8.88億元、2.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3.1%、8.5%;縣內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2%,全市排名第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45億元,同比增長27%,絕對值全市排名第2,增速全市排名第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3億元,同比增長11.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73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5490元,同比分別增長9.8%和10.2%;完成公共財政收入1.2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816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0.6%和2.4%,扭轉了去年負增長局面。特別是3月份公共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收入的稅占比分別達74.18%,60.83%,同比分別提高了7.06、7.03個百分點,在全市排名均居首位,財政收入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憂的是:主要經濟指標大部分增速排名靠后,且進度均有欠賬。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全市均排名第8,公共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增速全市均排名第7,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12%,增速全市排名倒數第二。GDP、固定資產投資、公共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分別欠時序進度11.2、4.4、0.6、0.7個百分點。總的來說,今年一季度全縣經濟運行整體平穩,穩中有進,特別是財政收入和第三產業扭轉了去年負增長勢頭,但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全市排名靠后,進度欠賬較多,形勢嚴峻。
二季度是完成全年任務的關鍵時期,現在4月下旬馬上就要過去了,離上半年時間任務“雙過半”,僅剩2個月時間了。如果我們不能做好第二季度工作,不光不能實現“雙過半”,更會導致下半年工作的全面被動。各分管領導和部門負責人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認真對照“雙過半”和全年任務目標,檢查工作進度,找準薄弱環節,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實現“雙過半”,為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1、要奮力攻堅產業倍增。一季度,園區(縣工業園、縣湘商文化科技產業園)技工貿總收入達到17.85億元,增速14.4%;工業增加值達到4.91億元,增速11.4%;兩大園區工業稅收同比下降21.7%。二季度,要按照“一區兩園”的總體布局,強力推進產業園區三年倍增計劃,力爭實現全年技工貿總收入達73.5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18億元,財稅收入1.65億元(其中縣工業園實現1.4億元,縣湘商文化科技產業園實現0.25億元)。要突出產業特色,重點圍繞材料工業、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機械裝備制造和印刷包裝五大主導產業,拉長產業鏈條,促進集聚發展;要夯實平臺基礎,完善交通、供水、供電、供氣、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積極穩妥推進標準廠房建設,年內完成標準廠房建設15萬平方米(其中縣工業園完成10萬平方米,縣湘商文化科技產業園完成5萬平方米);要推進園區改革,按照“一權兩制一司”要求,下放12個部門43項管理權限,由園區管委會在園區范圍內分別以縣直部門2號公章形式履行經濟社會管理職責,實行全員聘任、競爭上崗和職員制,建立與工作績效掛鉤的工資制,推行“一站式辦公、保姆式服務”。
2、要著力突破城鎮提質。一季度,29個重點城建項目完成投資3.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7.6%,欠時序進度7.4個百分點。下一步,重點是要以實施城鎮綜合提質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持續推進旺市融城,突出加快產城融合,扎實推進城鎮綜合提質,大力提升縣城在縣域經濟中的中心地位。一要進一步加快產城融合。要按照“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一體、融合發展”的思路,把縣工業園建設與瀘陽小城鎮開發、縣湘商文化科技產業園建設與縣城建設結合起來,加快產業園區與城鎮建設相互促進、良性互動、融合發展,使工業園區發展與城鎮建設做到資源共享、設施配套、功能互補。在產業發展上,要注重按照城鎮布局來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做大優勢產業、做優新興產業,初步形成材料工業、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機械裝備制造和印刷包裝五大主導產業,為城鎮建設提業支撐。在城鎮建設上,要分別在縣工業園和縣湘商文化科技產業園加快路、水、電、通訊、管網等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園區的承載力和吸引力。二要進一步落實責任分工。牽頭縣級領導要督促責任單位對照城鎮綜合提質三年行動計劃目標任務,迅速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把任務細化到每個項目、每宗地塊,把責任落實到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和具體工作人員,把時間倒排到每個季度、每個月、每周甚至每天。城鎮綜合提質六大指揮部要按照已經明確的具體項目、建設進度和責任分工,分頭抓好落實,實行工期倒排、責任倒查,一人盯一人,一環扣一環,做到以各個擊破保全戰役勝利,以階段性勝利保全年勝利。三要進一步強化城市管理。加大“兩違”整治力度,切實鞏固省級衛生縣城、省級園林縣城創建成果,全面啟動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工作。四要進一步銜接落實鎮省級建制鎮示范試點申報工作。積極爭取確保將我縣鎮列入省級建制鎮示范試點,通過探索建立“多規合一”的城鄉規劃機制、城鎮投融資機制、產城融合機制和公共服務供給方式等市場化機制,致力將鎮打造成省級生態文化旅游名鎮。五要進一步完善城鎮規劃體系。盡快同步完成全縣土地利用規劃和縣城總體規劃修編。
3、要強勢推進項目落地。一要抓好現有項目落地。要集中精力推動15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保障性住房和安全飲水等民生項目建設、園區基礎設施和標準廠房等影響產業項目落地的配套設施建設,做到簽約項目促落地、開工項目抓進度。當前全縣重點項目推進過程中仍然存在進度較慢、個別要素偏緊、投資后勁不足等問題。1-3月,我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5億元(總量全市排名第二),同比增長26.9%(增速全市排名第五),占年度計劃的20.6%,欠時序進度4.4個百分點。其中,市級重點項目完成3.7億元,占年度計劃的28.9%,超時序進度3.9個百分點。縣級重點項目完成10.7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9.6%,欠序時進度5.4個百分點。各分管領導、責任單位要千方百計抓好現有項目落地及建設進度,盡快形成實物量,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特別是縣湘商文化科技產業園要結合縣城建設,加快中鐵五新、裕隆漆包線、恒裕實業、金泰再生資源大市場、中龍建材物流及大道以東沿線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做好市委、市政府6月份重點項目巡檢會的現場準備。二要積極向上爭取項目。縣直各部門要加強與上級主管部門的對接,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工作,特別是省級建制鎮試點、國家級生態功能區申報工作,請小龍同志牽頭,財政、發改等部門為責任單位,明確專人,認真做好申報工作的跟蹤對接,確保鎮省級建制鎮試點申報成功,國家級生態功能區進入省里項目籠子,力爭進入國家項目籠子。三要抓好十三五規劃編制。縣直各有關部門,要結合我縣實際,做好具有部門特色的專項項目編制工作,建立切實可行的“十三五”項目庫,要謀劃包裝重大項目,要緊緊圍繞產業倍增、城鎮擴容提質、全面小康等重點工作,包裝好項目。縣發改局要認真負責地搞好上情下達、下情收集、解惑釋疑、指導編制“十三五”縣級綜合項目庫工作。
今年全市秋冬種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穩定面積,調整結構,優化布局,大力推廣新優品種,組裝配套先進實用技術和農機具,加強小麥條銹病等重大病蟲害綜合治理,全面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加大抗災救災力度,確保生產安全,為明年夏季糧油豐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主要任務
今年全市秋冬種工作的主要任務是:面積穩定在233萬畝以上,其中冬小麥140萬畝,比上年減少0.82萬畝;冬油菜30.5萬畝,增加0.04萬畝;蔬菜27萬畝,增加0.64萬畝;藥材17萬畝,與上年持平;其它(冬雜糧、綠肥、青飼料等)6.5萬畝;冬播馬鈴薯12萬畝,增加1萬畝。確保完成秋冬種冬小麥藥劑拌種120萬畝以上,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22萬畝以上。
三、重點工作
為了實現秋冬種工作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十項工作:
(一)加大力度,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各縣區要進一步加大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力度,加大示范、宣傳、推廣力度,全力落實良種補貼政策,提高良種的統供率和覆蓋率。
(二)調整種植結構,優化生產布局。要按照優勢作物向優勢產區集中的原則,抓好秋冬種作物區域布局,進一步促進優勢產區和重點產業帶的形成。對小麥條銹病核心越夏區要繼續壓縮小麥種植面積,進一步加大源頭綜合治理力度,改種玉米、馬鈴薯、蔬菜和藥材等作物;河谷川壩區及徽成盆地要發揮小麥生產優勢,穩定冬小麥種植面積;要繼續落實好冬油菜種植,確保冬油菜面積穩中有增。
(三)推廣新優品種,提高優質率和商品率。要以抗旱、抗銹、高產、穩產為基礎,以優質、專用為重點,按照不同生態類型,綜合考慮品種抗性,實行多抗源品種合理搭配,重點推廣抗旱、豐產、抗病的優質專用小麥品種。在的高半山小麥條銹病核心越夏區要堅決淘汰嚴重感銹、種性退化和抗逆性差的品種;在徽成盆地要發揮小麥生產優勢,穩定冬小麥種植面積,大力推廣抗銹、豐產、優質品種。要突出主體品種,選好搭配品種,下決心解決品種多雜亂問題。要大力示范、宣傳、推廣省、市推介的冬小麥良種,提高冬小麥種子統供率、包衣率和優質率。要加大高產、優質、專用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力度,加速選育接班品種,加快品種的更新換代步伐。今年繼續按照三大流域進行布局,全市共推介布局小麥品種32個,其中主體品種18個,搭配品種7個,示范品種7個。
(四)集成先進實用技術,提高科技含量。各縣區要圍繞主攻單產,因地制宜地確定主推技術,加快先進實用重大技術的集成推廣。要針對冬麥區干旱多災的實際情況,主推以防旱抗旱為主的旱作農業技術,從根本上減輕旱災的威脅。一是推廣旱作農業技術。要積極示范推廣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麥栽培技術,提前預留好明年種植全膜雙壟溝播玉米、馬鈴薯的地塊,及早組織技術培訓和地膜、機具的招標采購工作。二是推廣精量半精量播種技術。要針對小麥播量過多,冬前群體大、個體弱的實際情況,下大力氣推廣精量半精量播種。要加大機械播種和條播技術的推廣力度,加快淘汰撒播的落后播種方式。三是推廣科學施肥技術。為了全面推進測土配方施肥行動,各縣區要以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為契機,全力推廣測土配方為主的科學施肥技術,實行氮磷配施,化肥深施,有機無機結合,圍繞“測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等重點環節,做到測土到田、配方到廠、供肥到點、指導到戶,提高肥料利用率,確保完成秋冬種生產中122萬畝以上測土配方施肥任務。要通過種植綠肥、秸稈還田、高溫堆肥等方法,努力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四是推廣適期晚播。要針對近年來大氣偏暖、秋冬季氣溫偏高,冬小麥冬前出現旺長、養分損耗過大,死苗嚴重,影響安全順利越冬和正常生長的實際,各縣區要根據當地實際確定最佳播期,利用各種媒體和農民培訓活動宣傳、推廣適期晚播,為冬前培育壯苗打下良好基礎。
(五)抓好條銹病等重大病蟲害防控,確保小麥生產安全。一是抓好核心區綜合治理。小麥條銹病核心越夏區,要繼續加大生態治理力度,鞏固治理成果,有計劃地實施退麥改種和結構調整,規劃好調整作物的種類及布局,實現生物多樣性,從根本上減輕小麥條銹病的威脅。對暫不能壓減的小麥,要通過鏟除次生麥苗、適期晚播、種植抗病品種、普及藥劑拌種和秋苗期防治等預防措施,控制秋苗發病和冬前菌源量,減輕明年早春防治工作的壓力。二是普及秋冬種藥劑拌種。省上已下達我市秋冬種拌種農藥34噸。各縣區要按照省上拌種方案的要求,結合各自的實際制定具體的秋冬種藥劑拌種工作方案,盡快到指定地點提取農藥,要將農藥分配到重點鄉鎮,并派技術人員蹲點,與鄉鎮駐村干部一起落實拌種農戶和面積,采取統一組織、統一技術、集中連片、示范引導的方式,全面普及推廣藥劑拌種和種子包衣技術,堅決杜絕白籽下種,努力保障冬小麥生產安全。除抗銹品種和包衣種子外,秋播小麥藥劑拌種率要達到100%。三是抓好抗耐銹品種布局。要高度重視抗耐銹品種的推廣,條銹病重發常發區要根據近年來大田小麥觀摩結果、今年小麥品種抗銹性鑒定情況和田間實際表現,篩選確定抗耐銹品種,做好多抗源品種布局,提高小麥的整體抗病水平。四是抓好監測及綜合防治。要加強小麥條銹病秋苗期發病情況的監測,及時預測預報結果,及早制定防治預案,抓好秋苗期的綜合防治,減輕秋苗發病程度,為明年防控奠定良好基礎。
(六)抓好重大項目實施,提高生產水平。一是抓好良種補貼項目的實施。要按照省上印發的《年全省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要求,與財政部門核實好補貼面積和補貼農戶,盡快將補貼資金通過“一卡統、一冊明”發放到農戶手中。同時,要在秋冬種中大力推廣省、市推介的補貼品種,做好補貼種子的質量檢驗,確保良種補貼項目發揮作用。二是實施好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要按照省上下達的實施方案要求,在今年秋冬種中全面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力爭測土配方施肥入戶率達到95%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3-5個百分點,平均每畝節本增效30元以上,確保全年測土配方施肥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三是深入開展高產創建活動。今年秋冬種,省農牧廳初步計劃安排我市建設冬小麥、冬播馬鈴薯、冬油菜萬畝示范片共7個,其中,冬小麥4個,安排在、徽縣,各建立2個萬畝示范片,目標產量為400公斤以上;冬播馬鈴薯1個,安排在區,建立1個萬畝示范片,目標產量2500公斤以上;冬油菜2個,安排在成縣、,每縣建立1個萬畝示范片,目標產量160公斤以上。有關縣區要按照省上的要求,結合秋冬種工作,盡快將秋冬種作物的高產創建落實到鄉鎮、村組、農戶和地塊。要明確主推技術和主導品種,加大對萬畝示范片種子、農膜等物化補貼力度。落實好技術培訓和工作措施,確保秋冬播作物高產創建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已達產達標的萬畝示范片,要及時調整實施區域,確保更多的農戶直接受益,確保發揮更大的示范帶動作用。
(七)抓好種子等農資的調劑供應,確保秋冬種所需。各縣區要繼續加大秋季農資市場專項治理力度,切實做好農資質量抽查,嚴把小麥、油菜、蔬菜等秋冬種作物種子質量關,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等違法行為,密切監控重要農資市場價格,配合有關部門,堅決打擊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維持農資市場秩序,穩定農資市場價格,保護廣大農民的利益。同時,要加強對秋冬種生產所需化肥、農藥、農膜、農機具等生產資料的調劑供應,確保秋冬種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別是要抓好秋冬種作物種子的調劑供應工作,因受災等原因秋冬種種子有缺口的縣區,種子部門要積極組織群眾串換,與相鄰縣區聯系調種,并增設供種網點,延長供種時間,方便群眾購種。同時,要加強種子質量監管,把好種子質量關,確保秋冬種種子質量不出問題。
(八)抓好秋季蔬菜生產,確保淡季供應。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菜籃子”工程機遇,認真落實省政府關于蔬菜產業的扶持辦法,在全力抓好夏秋蔬菜生產、努力擴大面積、提高單產、增加市場供給的同時,大力發展以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為主的設施蔬菜生產,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科學安排茬口和播期,加強田間管理,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和無公害化生產,努力提高單產和質量安全水平,實現均衡上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實動員農戶轉變觀念,充分利用冬閑耕地因地制宜種植反季節蔬菜、冬播馬鈴薯等作物,抓住季節空檔,提早上市,提高種植效益。要認真抓好農業部和省上安排的蔬菜和水果標準園創建工作,確保實現“五化”和“六個100%”,發揮好在蔬菜和蘋果標準化生產中的示范帶動作用。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fengqiong”為你整理了這篇鄉鎮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今年以來,天目山鎮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工作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部門的領導下,以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強化和完善應急管理體系為工作核心,落實責任,強化措施,扎實開展各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有力確保了全鎮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一、轄區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基本形勢
我鎮轄區內有化工企業3家、涉塵涉爆企業4家、煙花爆竹供應點4個,有規上企業21家,其它生產經營企業百余家、農家樂經營戶353家,各類生產企業點多面廣,安全監管任務繁重。今年以來,我鎮在有效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針對本轄區和行業特點,針對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安全隱患專項整治行動。梅汛期間,全鎮共啟動Ⅳ級以上應急響應3次,其中Ⅰ級響應1次,在指揮上鎮充分發揮應急牽頭抓總,相關職能科室分工負責機制,按照響應等級做好人員轉移和應急搶險工作,整個梅汛期間未發生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全鎮安全形勢平穩有序。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夯實基礎,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強化“大應急”理念,完善應急指揮體系。一是理順應急指揮體系架構,按照“1+4+X”的綜合應急體系架構和“一崗雙責、黨政同責”安全生產責任體制,有效配強人員力量,由鎮人武部長帥向業分管應急管理工作,統籌協調全鎮各條線和面上的綜合應急指揮工作。二是優化科室職能設置,將原來多科室負責的應急管理、安全生產、消防安全、生態環保、“四個平臺”、道路交通六條線的工作,全部整合到綜合信息指揮室來統籌管理,整合后的辦公室,在職能上更清晰、任務上更明確、協同上更得力。三是完善應急處置預案,上半年對鎮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34個專項預案進行了修編完善,進一步細化了應急避災和轉移工作方案,把“三步曲”落到實處,做到定場所、定路線、定責任。
夯實應急“基礎”,加足應急處置底氣。一是規范化提升避災安置點,完成原藻溪小學鎮級避災安置點和周云村村級避災安置點規范化提升工作,桂芳橋村成功申報國家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二是加大應急物資儲備,上半年,我鎮按照鎮村兩級防汛防臺物資配備標準,統一購置應急物資并發放到位,同時完善物資進出庫“登記”制度,確保應急物資用到實處。三是開展鎮村應急廣播平臺建設,委托華數對全鎮23個村安裝應急廣播,實現自然村和災害重點區域轉移戶全覆蓋,確保預警信息全天候響應并有效傳導到村到戶。四是抓好應急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對鎮消防專職隊的規范化建設,提高隊伍整體戰斗力,一年來,專職隊共處置滅火、搶險救援、社會救助共22起,出動車輛28輛次。成功救出被困人員4人(普照寺講經院和尚泥石流雙腿被壓、白鶴村電梯困人、兩起車輛事故人員受傷被困),多次為群眾清除馬蜂窩,專職隊的應急救援作用逐漸突顯。今年,我鎮率先在50人以上和存在廠中廠的13家企業中成立企業微型消防站,會同專職消防隊定期對企業微型消防站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企業初期火災的處置能力。充分發揮民間救援力量的村級應急隊伍作用,加強培訓幫帶,目前全鎮累計鎮、村、社會等層面應急隊伍278人,為應急搶險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加強宣傳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安全宣傳常態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識。一是加強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知識普及力度,鎮每月固定1天時間,進村入戶開展安全知識宣傳。上半年共發放居家安全須知、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冊等宣傳資料2800余份;二是開展森林防火宣傳,全年出動宣傳車8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1300余份;三是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和百萬員工大培訓工作,為扎實推進轄區內企業百萬員工大培訓工作,我鎮及時制定實施計劃,召開部署會,明確企業完成任務數,做好線上指導和線下督促,通過落實考核、發放培訓證書等手段促進企業員工培訓工作落實,累計通過1221人,完成率達到120%,系全區第一家完成任務的鎮街。有序推進特種作業“安全碼”申領工作,超額完成特種碼申領任務,累計完成率達到145%。定期實戰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按照一月一主題一月一演練方案,全年共組織開展防汛防臺、消防安全、森林防火、安全碼、人員轉移等應急演練12次,指導企業開展消防演練85家次,通過演練進一步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緊急處置能力。
(二)探索創新,提升安全生產成效
分區劃片,實現安全監管網格化管理。根據工作實際,將安監中隊成員按區域定責,再與專職網格員聯動起來,讓每個企業、每處場所都有“責任人”。充分發揮專職網格員作用,利用“掌上基層”、釘釘群、微信群等平臺,開展信息采集、隱患排查等工作,實現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置問題。
“三步”管理,有效提升安全隱患整改率。為有效提升安全隱患整改率,對企業嚴格按照初查、復查、抄送三步驟執行,倒逼企業及時整改隱患。依托久安公司專業力量,對全鎮132家企業分季度逐一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對排查中發現的隱患問題,第一時間開具整改通知書,責令企業限期內完成整改,并嚴格落實復查機制,期限內未完成整改者,利用季度例會通報、下發書面整改進度通報等舉措,多管齊下督促企業,提高隱患整改率。一年來,共排查企業132家,排查各類安全隱患883處,完成整改865處,除個別企業因廠家拆建等特殊原因,未能限期整改外,其余隱患均完成整改,整體隱患整改率達到98%,有效實現了隱患排查閉環管理,突破了以往隱患問題多、整改率低的瓶頸問題。
(三)壓實責任,推動重點工作落地見效
積極推進“浙江安全碼”賦碼工作。為實現人員精準轉移和動態追蹤,積極落實“浙江安全碼”賦碼工作。通過對地質災害點、小流域山洪、危舊房、獨居老人、農家樂等重點領域的現場排查和數據核實,確定轉移人員并完成電子碼申領和紙質碼發放。共計排查疑似存在風險人員7393人,確定擴大轉移人員1641人,其中重點轉移人員95人。下一步將組織對各村轉移責任人的宣傳培訓,進一步熟悉掃碼流程,確保安全碼在人員轉移實戰作用,切實做到精準智控。
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和隱患整改閉環工作。為吸取各類事故的教訓,聯合應急管理局和第三方服務機構,先后開展了冶煉、涉粉、涉爆及LNG儲罐專項排查,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問題落實限期整改,消除了一批潛在的安全隱患。積極落實區級隱患交辦整改工作,全年共接收區級隱患交辦件6件,接到交辦件后,鎮第一時間組織企業整改,落實具體時限和整改責任人,督促企業高質量完成隱患整改工作。
全面落實企業安全風險管控工作。為有效推動企業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機制,下半年,我鎮先后兩次召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業務培訓會,對全鎮40家規上和安全風險重點企業進行集中培訓部署。會上,第三方服務機構就風險體系建設中的風險等級劃分、員工教育培訓、風險體系文本制定等重點內容,逐一開展手把手式培訓指導。并通過上門指導、定期通報等方式,加快推進企業創建工作。截至12月初,我鎮已全面完成40家企業的風險管控創建任務,系全區率先完成工作任務的鎮街。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進一步完善應急指揮體系,加強工作統籌,切實發揮應急指揮的統一性、協同性和有效性。進一步強化同相關責任科室的工作對接,有效處理好日常管理和應急指揮兩重關系,做到職責明確,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加強各行業領域的應急預案推演,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在實戰推演中不斷完善應急預案,細化工作舉措,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及時有效處理,提高預案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