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多元文化的價值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多元;城市青少年;價值觀;客觀因素
中學階段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價值觀問題也是中學生發展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我國傳統的青少年價值觀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灌輸式”的教育,灌輸社會要求的主導的價值觀,因為主導的價值觀無處不在,而其他價值觀很少有自己的傳播渠道,難以與主導的價值觀相抗衡。并且它以知識灌輸為主要特征,強調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它對于我們人類文化的傳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特別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里,這種教育方式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是教育能否有效的前提。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青少年原來所處的相對封閉的生活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外來的價值理念也隨之以空前的規模涌人,多種文化和價值觀沖突與融合的機會增多,電腦網絡和各種媒體逐漸普及,文化的多元化已成為不可回避的事實,尤其在人口密集城市中影響更大。同時由于青少年還未成年,思想不成熟,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能很好地處理通過各種渠道得來的各種各樣的信息,因而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為的影響,尤其對城市中的青少年價值觀的負面影響是最直接的。
一、青少年價值觀存在問題的表現
(一)追求物質享受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流入,現在很多青少年追求名牌與個性,尤其是在城市中生活,最先受到潮流文化的影響,前衛消費急劇攀升,超前消費的苗頭日漸凸顯,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學業,消解著他們的優良品質,銷蝕著他們的進取精神,使他們極易走進“追求物質享受,忽視精神文化汲取”的誤區,甚至誘發攀比、跟風、盲目從眾、浮躁等不健康心理,從而表現出明顯的浮躁化消費心理。
(二)精神信仰危機
西方的商業性文化、功利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沖擊著傳統的民族國家觀,淡化著人們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觀念,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部分青少年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使他們的政治意識、民族意識淡化,甚至對民族的前途命運失去信心,給當前的價值觀教育帶來很大挑戰。
(三)道德素質滑坡
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導致了一些青少年強調自我,追求功利,拜金主義。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在心理上更傾向于個人主義。更有嚴重的主張唯利是圖,為一己私利不惜毀損他人和社會的利益。
二、影響城市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客觀因素
(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對于多元文化對青少年產生的負面影響,應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只有自上而下的重視,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對于青少年來說,學校教師傳授的信息已經不是信息的唯一來源,課堂的教育也不是他們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徑。價值觀教育,它不同于智力教育,智力教育主要引導受教育者認識世界、掌握知識、發展能力,致力于分清問題的真假。教師只要進行一定的理論“灌輸”,就可以達到目的。但是價值觀教育,它是思想教育的核心范疇,它是要在事實認知的基礎上,引導受教育者認識、判斷和選擇價值理念、價值規范和價值取向的標準和方法。因此,最重要的是熏陶式的教育。對于學校,應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作為體現青少年思想觀念、倫理道德、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一種文化形態,能顯現出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知識普及作用,對生活在其中的學生起著不可估量的隱性教育功能,使學生無論走在校園的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校園文化的熏陶,例如一些文化名人像、文化討論角的設立、宣傳欄、板報的設計等等,使這些文化建設體現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在多元的價值觀中進行正確選擇。
(二)強化教師本身人文素質的培養
教師作為學生最直接的接觸者,教師單純的“灌輸式”的說教已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還容易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首先從態度上實現雙方平等對話。師生之間不能是一種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而應是一種平等關系,師生雙方必須學會傾聽對方的價值觀。教學語言要盡可能地活潑幽默、提問和發言要盡可能地親和寬容等,這樣才會使青少年在興趣激發、情感升華和心靈體悟中將必要價值觀內容內化于自己的認知結構和價值觀體系中。其次,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而應該結合國際國內的形勢和時事,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和疑點問題進行引導教育,及時準確地更正他們在思想和認識上的偏差與誤解。因此,作為教師應積極引導青少年吸收西方文化中符合時展要求的先進的價值觀念,與我國傳統的價值觀念不斷融合,幫助他們確立符合我國社會主義需要的價值觀念,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人才。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課程安排教育只有與課外生活情境教育相統一,課堂內的價值觀知識才不是由一系列單調抽象的文字堆砌起來的枯燥符號世界,例如新加坡學校組織了譬如升降旗儀式、文體活動、尊老敬賢活動、植樹活動、清潔活動、文明禮貌月活動等等豐富的課外輔導活動,其目的是通過營造良好的價值觀教育氛圍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積極的價值體驗。價值觀教育與青少年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我們要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價值觀教育必須走進生活,因為現實生活是價值觀教育的基礎,也是人的一切科學知識和實踐行動的基礎。讓價值觀教育成為一種包含著對學生生活、生命、人性等的關愛、呵護和現實化的活動,重視內容的選擇,使其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精神和生命。對于城市的青少年來說,更應該多開展鄉村游走活動,多到農村體驗生活。
(四)發揮家庭教育的榜樣作用
由學校通過安排課程教學來完成價值觀教育的責任也是容易產生實效的。但是如果青少年價值觀教育仍然靠學校孤軍奮戰,我們就不難發現,即使學生在學校準確理解了應該掌握的價值觀內容,但倘若他回到家庭或進入社會后看到家長和他人堅守的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價值觀,而且還發現自己在學校所掌握的價值觀內容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用不上,踐行那些價值觀時甚至還會受到家長和他人的譏諷或羞辱,這就容易使學生懷疑學校價值觀教育的正確性,時間一久,缺少了家庭的配合和支持的學校價值觀教育無法實行。家庭是青少年從小長大的地方,家庭環境對青少年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形成有深遠影響。在家庭中,父母的行為是最直接的榜樣,著名的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過:“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父母想要孩子具有什么行為,首先應該自己起到表率作用。所以家長作為孩子價值觀的引導者,應發揮榜樣的作用,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對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裴娣娜,文喆.社會轉型時期中學生價值觀探析[J].教育研究,2006,(7).
[2]張鴻燕.新加坡德育途徑與方法淺析[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3).
[3]傅曉華,匡促聯.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價值觀教育的挑戰及對策.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10).
[4]王蘇敏.對于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價值觀教育的思考[J].遼寧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04(2).
[5]丁燕,鞏克菊.多元文化視域下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述評[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2).
[6]楊雪英,朱凌云.論文化的多元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J].中國高教研究,2006(6).
關鍵詞:多元文化;大學生;職業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D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2-0025-01
自改革開放至今的四十多年里,在世界范圍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我國隨著經濟體制的轉型,也逐步迎來了社會文化環境的多元并存和自由發展的繁榮面貌,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和沖擊,而這其中,最能影響到的便是校園文化。大學作為高等教育階段,也系統包含了傳統和西方文化、精英和大眾文化的并存發展。現代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者的接班人,未來作為一股中堅力量投身于經濟和文化建設。當前的多元文化發展,勢必影響到價值觀正在逐漸形成的大學生。因此,積極引導校園先進文化發展,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對于將來社會建設具有深遠影響。
當代大學生在主流價值觀方面是積極健康發展的,同時也不夾雜著拜金主義和個人主義等錯誤的價值觀。在隨之而來的職業選擇時,由于個體人格類型、職業目標、自身需求以及興趣愛好的不同,呈現出多元化發展。在美國職業發展理論中,霍蘭德從人格和興趣角度探討了兩者對職業觀的影響[1,2],薩帕則從個體家庭、學業等方面分析,認為職業選擇和發展是前進和動態的關系[3,4],這些理論從宏觀的社會就業環境和微觀的個體社會性特征對職業選擇的因素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1當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及職業選擇傾向現況
美國、日本的學者及社會團體早在1960年和1973年便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進行了調查[5],我國也于上世紀80年代左右開展了相關研究。本文以張國兵和潘莉莉等人的研究為例,綜合統計分析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近年就業選擇偏向于個體的才能、興趣及發展,體現了大學生以實現自我價值和收入追求為標志的就業取向,當代大學生對地理環境、工作氛圍日益重視,對職業價值評價的標準逐漸變得現實化和具體化,表明了大學生的務實觀。在職業選擇時首要考慮的因素中,大多數看重個體發展,而選擇對社會貢獻的比例占少,約18.77%。另外,當代大學生在對工資待遇和工作壓力之間關系的權衡當中,約54%被訪者選擇“壓力較大,待遇較高”,約22%選擇“壓力不大,待遇一般”,約15%選擇“壓力很大,待遇很高”,10%左右的被訪者則選擇“沒有壓力,待遇較低”,這反映出大學生更多的偏向于待遇追求,也更多的表現出對所選工作壓力的承擔。綜合來說,當代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主要體現出主體個性化、判斷功利化的特點。
2多元文化對職業價值觀的影響
現如今,隨著信息化發展、經濟的全球化,以及文化相互滲透融合作用,我國社會的思想和文化建設也在穩步發展。在這新的背景下,大學生主流的思想現狀是積極進步的,但多元文化發展也使得當代大學生的職業觀呈現出新的特點,需要認識到的是,改革開放在帶來經濟跨越式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同時,也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對于職業判斷的不同程度功利化便清楚的反映出這個現象,就業時更多的把經濟收入、工作穩定以及期望在大城市發展。另外在大學生群體中,某些現象則呈現出過熱的態勢,如眼下的研究生熱、公務員熱,這也間接反映出職業價值觀發生一定的偏差。
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對多元文化帶來的影響,可以歸納出以下結論:首先,經濟體制的轉型、社會組織形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對于職業觀的影響較大,個體特性和個人價值開始受到重視;其次,包括傳統文化、外來文化在內的社會文化沖擊和融合,帶來不同于主流觀念的文化意識和價值觀,這體現在青年大學生群體范圍內,各種中西方文化觀念差異和沖突,使得大學生在面對個體發展和社會貢獻時產生困惑;最后,包括校園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內的教育環境,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也起著重要影響。
3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完善職業價值觀教育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對就業的傾向,以及網絡信息的發展,大學生的就業機制和就業途徑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國家在大學生就業市場建立、創業扶持和就業預警和保障機制等方面都日益重視,新形勢下也需進一步完善。另外,對社會主導文化的建設、正確樹立職業價值觀也顯得勢在必行,要使得大學生對就業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分辨何為真正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性的競爭意識,及時調整就業方向,同時努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理論水平、文化素養和工作能力。立足實際,以人文本,正確認識個人集體觀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導,加強社會主流文化和良好文化和引導作用,提升校園文化品質。面對眼下多元文化的發展和由此帶來的沖擊,高校應更多的宣傳符合國家主流價值觀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準則以及集體意識,引領當代大學生良性發展。
小結:在當前多元文化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當代大學生在對價值觀的認識上,盡管有外來文化和思維的沖擊,但更多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導,以寬廣的胸襟,容納和耐心引導大學生文化發展和價值觀認識,同時培養大學生在文化建設中的先導性、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校園文化并得到良性發展,另外要經常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正確認識個人和集體觀念,形成符合社會需求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劉海玲,王利山. 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及其價值分析.[J].職業時空, 2005, (22)
[2]Holland JL. The occupations finder.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1996
[3]孫彤,李悅. 職業設計與優選人才.[M].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5, (33)
關鍵詞:多元化;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文化
中圖分類號:G5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1)10-0008-04
2001年,我國啟動了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這次課改必須從深層的文化層面對整個基礎教育課程文化,尤其是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的課程文化進行重塑,才能保證新課程改革整體、持續、有效地推進。民族貧困地區農村是一個多元文化匯集的場所,其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就在于民族文化、農村文化、貧困地區文化等地方文化與國家主流文化――漢文化和世界普世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在這樣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貧困地區農村的基礎教育課程也應當緊跟時代的潮流,借鑒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的先進理念,實現課程目標文化、課程內容文化、課程實施文化和課程評價文化的多元化。
一、課程目標文化多元化
課程目標在教育目標的四級體系中位于第三級,主要指各科類、各學科的教育目標。課程目標文化反映了課程在選擇或建構文化的過程中的價值取向。適應21世紀的多元文化的發展趨勢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多樣化、多層次人才的需求,新課程倡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課程目標體系,其本身就體現著多元的思想;而在三維課程目標的內部,也應當在微觀的層面上體現出多元的思想。
1.知識與技能目標的多元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對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要求是使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在知識方面,其具體內容《綱要》中并未明確提及;而在能力方面,則具體包括了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從宏觀上看,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的文化背景構成可以分為三部分:一是民族文化,二是國家主流文化,三是世界各國的文化。從這三個層面,我們總結了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知識與技能的三個獨特目標:①掌握各少數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知識,培養學生在多元文化社會中和諧共生的能力;②掌握國家主流文化――漢文化的知識,培養學生跨文化地適應主流文化的能力;③掌握世界各國先進文化的知識,培養學生批判地理解與欣賞異文化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多元化
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之一是“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1]。這是從過程與方法的維度對新課程的課程目標文化做出了描述:由接受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由死記硬背轉變為探究學習、由機械訓練轉變為體驗學習。我們認為,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的過程與方法目標,除了要遵循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外,還應當突出地方特色,重點推行合作學習和體驗學習,以適應民族貧困地區農村特殊的多元文化背景。
合作學習一般都會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具體步驟是:明確合作學習的任務,小組的分配,小組內的互動、組間互動和師生互動,總結與反饋。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在于小組的分配,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即通過將不同性格特征、不同行為風格和能力水平不同的學生組合成一個小組,保證每個小組各方面的情況相當,減小各個小組之間的差距。體驗學習是一個從直接經驗中獲取知識與技能、提升自我價值的過程――學習者親身經歷、體驗某一學習情境,在這一情境中自主地反思客體、反思自我,進而把握事物與自身的關系,感受生命意義、提升生命價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多元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心理學上是三個相互關聯、逐步內化的概念: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價值觀是一個人對客觀事物的意義和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態度是人們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基礎上對事物的評價和行為傾向。新課程要求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社會主義法制意識,社會責任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創新精神,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也是當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對于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來說,他們所接觸的多元文化,依據文化的內化程度可以分為自身文化和異文化兩類。對這兩種文化應該持有什么樣的情感,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這兩種文化,進而形成怎樣的文化價值觀,這是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目標文化重建的核心所在。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應強調兩個方面:一是形成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自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二是形成對異文化理解和尊重、包容和接納的態度,樹立開放的全球意識和世界公民意識。
二、課程內容文化多元化
課程內容在我國指各門學科定的事實、觀點、原理和問題,以及處理它們的方式[2]。這一定義明確了課程內容的研究范圍,包括對各門學科的事實、觀點、原理和問題的選擇――課程內容的構成,以及對這些事實、觀點、原理和問題的處理方式――課程內容的組織。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內容文化的重建,應當實現課程內容構成和課程內容組織的多元化,體現出地方文化的特色。
1.課程內容構成的多元化
課程內容的構成從本質上說就是課程內容中包含了哪些文化。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在課程內容構成方面應該提倡多元化,將少數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國家主流文化和世界先進文化共同納入課程體系中,實現課程“文化選擇”的多元化。由于民族貧困地區農村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在對基礎教育課程內容進行選擇時,除基礎性、科學性、可教性、可學性等基本要求以外,還應當遵循以下的特殊原則:首先是價值性,即選擇人類文化中最有助于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學生形成跨文化交流的知識經驗進入課程,以幫助他們應對現實社會與未來社會的挑戰;二是開放性,即課程內容應呈現各種不同的文化,讓學生從狹隘的文化視野中解放出來,以開放的胸懷去欣賞和接納不同的文化;三是適應性,即課程內容的選擇應貼近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的文化背景,符合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的經驗、興趣和需求;四是公正性,即課程內容的選擇應力求科學、客觀、合理,使所呈現的各種文化都保持其真實的面目,避免對異文化的偏見和歧視。
2.課程內容組織的多元化
在依據課程目標選擇好課程內容之后,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組織這些課程內容,使之成為一個合理有序的知識體系以利于學生的學習。課程內容的組織必須處理好三對矛盾:垂直組織(課程內容逐步加深的表達次序)和水平組織(不同學科課程內容之間的橫向聯系)的關系,邏輯順序(依據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組織課程內容)和心理順序(依據學生心智發展的程度組織課程內容)的關系,直線式(把一門課程的內容以環環相扣、直線推進、不予重復的方式進行排列)和螺旋式(把一門課程的內容以逐步擴展、螺旋上升、回環反復的方式進行排列)的關系。綜合考慮這三對課程內容組織中的矛盾,結合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所處的特殊文化背景,我們提出了三種課程內容組織的方式作為參考。
(1)直線推進式。直線推進是一種最簡單的課程內容組織方式,即將經過選擇的課程內容依照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依次排列,形成一個逐級推進的直線序列。
(2)核心輻射式。核心輻射的課程內容組織方式,就是將課程內容分成若干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一個核心的主題,其余的文化知識都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即由核心主題向外輻射的課程內容組織方式。
(3)立體整合式。立體整合的課程組織方式是在核心輻射式的基礎上,將各個知識單元依照一定的邏輯整合起來,形成一座立體的“知識大廈”,大廈中的各個單元相互聯系而又相對獨立,錯綜復雜卻又井然有序。
三、課程實施文化多元化
新的課程設計出來之后,必須付諸實施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關于課程實施的含義,目前在課程研究中比較流行的有兩種觀點:一是變革理論,認為課程實施是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因而把研究的焦點集中在了課程實施中發生變革的程度和影響變革的因素上;二是持“大課程”觀,持此種觀點的學者們認為課程實施就是教學,教學包含了課程實施的全部。無論哪種觀點,我們都不能否認,課程實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不是一種鏡式的反映,變革和教學的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實施者的課程理念和工作風格――這就是所謂的課程實施文化。
1.變革模式的多元化――合作的課程變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者們對課程變革影響因素的復雜性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課程變革涉及了多方面的因素,不僅包括了新課程的設計者、決策者,還包括了課程變革的執行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而在民族貧困地區農村所進行的課程變革,受民族文化、農村文化和貧困文化的影響,其過程更比一般地區復雜得多,這就需要課程變革兼取眾家之長,以更為綜合的方式――合作的方式來實施。這種合作的課程變革是一種策略,以尋求教育系統之內以及教育系統和其他社會部門之間的全面合作。
傳統的課程變革是一個由外部專家(主要指課程專家和教育行政人員)規定,然后傳遞給教師,再由教師傳遞給學生的一種方式。顯然,在這樣的變革系統中,相關因素之間呈現出的是一種單向度的線性關系。課程成為了外在于課程變革體系的附屬品。而在合作的課程變革中,沒有人掌握標準答案,也沒有人是絕對的權威,每個人都可以從各自的立場和角度貢獻自己的意見。這意味著合作的課程變革不僅需要外部專家的領導,更需要教師、學生和家長的共同參與,形成一個以課程為核心的相互關聯的有機體。在這個有機體中,課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交往互動的,外部專家和家長作為課程變革的合作伙伴,也共同促進著課程品質的提升。
2.教學模式的多元化――多語多文型“雙語教學”
多元文化思想要求平等地對待各民族的語言文字和文化。要實現這樣一種“平等”,就必須實施雙語教學。可以這樣說,未來的學校課程將會是多元文化課程,而雙語教學,無疑是未來國際社會多元文化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受到了來自國際的多元文化的挑戰,于是,在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的雙語教學中滲透國際語言――英語,發展民、漢、英的多語多文型“雙語教學”就成為了新課程在民族貧困地區農村推行的當務之急。
“多語多文”中的“語”即語言,是人們以語音為基礎的交際工具;“文”即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在我國的民族教育學中,雙語教學是指以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和漢族語言文字相結合來實施的一種學校教育教學的方式;而在我國的大部分城鎮學校,雙語教學中的“雙語”一般指漢語和英語。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也應當順應這一多元文化交融時展趨勢,將英語這一國際語言納入雙語教學的體系中,大膽創新、銳意進取,積極探索多語多文型“雙語教學”的策略,使雙語教學由傳統的雙語雙文逐漸走向多語多文――民族語言文字、漢族語言文字和英語言文字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四、課程評價文化多元化
毫無疑問,課程是文化關涉的;課程評價作為課程的一個重要環節,自然也會涉及文化,課程評價文化體現了對課程的批判和反思中的價值取向。通過課程評價,人們可以揭示課程的實施效果和文化價值,為課程進一步的調整與改進提供有效的反饋信息。課程評價是由評價主體、評價客體、評價方法、評價標準等基本要素構成的,要重建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的課程評價文化,就必須從這幾個要素入手,實現課程評價主體、課程評價方式、課程評價標準的多元化(課程評價的客體是既定的,本文主要涉及的是教師、學生、學校、教材這四個評價客體)。
1.課程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評價主體是評價活動中人的因素,在課程評價活動中,進行評價的個人或(由個人組成的)團體稱為課程評價的主體。課程評價不是獨立于人之外的評價技術與方法,評價的整個過程都滲透了評價主體的情感和價值觀。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評價主體有著不同的社會需求,他們在考察評價對象時往往會有不同的側重點,因此,單一的課程評價主體會導致課程評價的單一文化取向,既不利于課程評價的客觀與公平,也不利于課程評價的民主化。在多元文化結構的民族貧困地區農村,我們應當倡導多元的基礎教育課程評價主體,鼓勵學生、教師、教育行政人員、課程專家和家長以適當的形式參與到課程評價的整個過程中,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課程評價體系。
2.課程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傳統的課程評價注重的是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即終結性評價。由于課程是一個動態的復雜系統,即課程的各個要素總是變化發展的,因而,單一的終結性評價是不能反映出評價對象發展變化的過程的。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更是有其獨特的復雜性,這就要求我們在對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進行評價時,首先進行診斷性評價,對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的文化背景、社會環境、整體概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以便進行后續的正式評價;然后再從課程開發到課程實施的整個過程對各個課程要素進行全面的評價,隨時發現課程進程中的各種問題,隨時加以糾正和改進,這就是形成性評價;最后就是對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各方面達成目標的程度作一個終結性評價,了解新課程對地方的適應性程度。只有將這三種課程評價方式結合使用,才能準確、公正地對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做出評價,保證評價結果的效度和信度。
3.課程評價標準的多元化
課程評價中內在地包含著一定的標準,標準是對課程進行價值判斷的依據、尺度和界限。課程標準是課程評價方案中的核心部分,反映著人們對課程的價值認識,對被評價者具有指向和引導的作用。因而,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要想培養出多元的人才,就必須制定多元化的課程評價標準,引導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學生逐步接近多元文化的要求。具體說來,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評價的學校評價標準應包括學校的發展目標、學校的發展能力、學校發展的自我保障機制和學校的發展成效四個方面;教材評價應側重其適應性標準;對教師應從專業情意(專業道德和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三個維度進行評價;而學生評價則應當參照多元化的課程目標來制定標準。總之,只有實現課程評價標準的多維度、多視角,才能促進課程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EB/OL].中國教育報(網絡版),2001-7-27.
[2]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106.
Diversity and Rural Basic Education Culture in Poor Ethnic Region
JIANG Shi-hui & TANG Ying-y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關鍵詞:價值 道德沖突 價值選擇 倫理機制
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必然伴隨著道德沖突與價值選擇面臨的一系列的問題與困境。現代世界體系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互動時代,這種新的全球化體系的構成基礎正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同時與它形成對照的價值多元化在人們的生活領域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在面對多元化價值的世界,利益與道德面臨著的價值沖突,如何進行合理的道德選擇以保證世界經濟的良性發展成為當今社會經濟學家、倫理學家、政治家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之一。問題總是與解決問題的辦法共生的,因此,關于道德沖突、社會失序,道德選擇的矛盾,必然要求有合理、妥善的應對方法來處理從而促進經濟、文化、道德的平衡機制的建立。
有關價值的概念有多種定義。社會學中,克萊德?克魯克赫恩建議把“價值”定義為關于愿望評價的觀點,它明確或含蓄地體現出個人或集團的特性,影響著其對行為的可能方式、手段或目的的選擇。由此,價值成為文化和社會系統的基本要素,溝通著文化的意義和闡述內容,控制和引導著人們的舉止和行為(審美或道德價值)。在19世紀后半葉,價值這一概念被引入了倫理學的討論。馬克斯?舍勒建構了實質的價值論:直覺性的本質直觀把握理念性的價值。尼古拉?哈特曼從“自在價值”出發,價值領域類似于柏拉圖的理念領域,但是,這種純粹思辨的客觀價值論失敗了,因為作為其基礎的認識論已被證明不可靠。按功能主義的闡釋;:價值是調控社會發展構想,它闡發定向標準和規定目標。此外,價值作為被追求的目標應該和德性(基本行為)和財富(如生命、健康和合法財產等)區別開來。因此,人們把“價值”概念和其他社會學的行為決定要素聯系起來,如需要、動機和態度,并且把它同規范和角色期待、利益和統治聯系起來。[i]沒有存在于社會現實之外的抽象價值,沒有“自在價值”。 由于價值的多樣性,必然會導致持續不斷的價值沖突和義務抵觸,同時面臨的價值選擇在道德領域也就更為明顯,因為只有偏好一定價值并以此為基礎才能做出決定。
道德沖突意指作為行為主體的個人或者群體在面臨道德的決定與抉擇時體現的矛盾狀況。在道德領域中的社會矛盾大體表現為:一方面是不同的體系在道德要求間產生的矛盾與沖突;另一方面是同一道德群體或道德體系下不同的道德要求之間產生的矛盾與沖突。面對第一種道德沖突,主體要依據某一種道德觀念與價值觀念進行抉擇,后一種道德沖突,則要求按照群體內部的價值等級合理性進行相應的選擇。與之相應的道德抉擇,則是對于行為善惡與好壞的自覺選擇,通過一定道德方式進行體現。而道德行為的前提是道德的意識活動,通過相應的道德行為進行合理表達,但是由于社會歷史條件的影響,人作為主體其道德行為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
關于道德沖突與價值選擇問題,托馬斯?納吉在其《道德問題》一書中指出最劇烈的道德沖突事件是真正意義上的二律背反。……當每種選擇皆是正確的,同樣顯示出決定性的和充足性的理由時,任意性意味著在需要理由的地方缺乏理由。他的主要觀點是面對道德沖突的選擇要堅持“理性的理論”同時支持“一切合理化考慮”。這種二難困境的發生不需要十分明確的完全的正確與錯誤的判斷,對于文化、道德價值,尤其是當今價值多元化背景下面臨的道德沖突,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更好實現雙方的機制平衡,目的是促進共同發展,進而道德的選擇需要的是原則,而不是具體的固定的方法。下面的這個案例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討論上述問題。[ii]1982年9月30日,美國芝加哥街區有3人死于氰化物中毒,毒素來源于他們所服用的超濃縮的特蘭諾爾(Tylenol)膠囊。人們迅速把這起中毒死亡事件與該產品聯系起來,官方正式通知了該產品的制造商約翰遜與約翰遜公司。隨著死亡人數的不斷增加(最終死亡人數為7人),這家公司面臨一場嚴重的危機,甚至隨時會發生滅頂之災。特蘭諾爾膠囊作為一種最新型止痛藥品,是約翰與約翰公司最大的獨立品牌。這種產品的銷售額占到公司銷售收入的7.4%,所占公司利潤比例則高達17%―18%。……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已經公告,禁止服用特蘭諾爾膠囊,但市政府尚未要求該公司采用任何針對性措施。或許當局不會要求公司回收所有該種藥品,又或者只需在原因查明前采取暫時停止銷售的措施足以實現確保公眾不會受到進一步傷害的目的。與這不可預見的情況相比,有一些事實倒是相當肯定:一旦需要回收所有藥品,公司所承擔的損失將超過一億美元;而這些損失不在保險公司責任范圍之內。而藥品回收的消息報道將大大損害這一產品品牌,公司管理者不敢保證特蘭諾爾膠囊還能夠重新獲得公眾的信任,并保住目前所占據的37%的市場份額。
在這種情況下,一家公司應當在何種前提之下制定危機應對措施呢?是否應將公司的存在發展以及股東利益作為優先考慮的對象呢?是否物質利益與財務狀況應當成為高級管理者各項決策制定的唯一依據呢?面對已經死亡七人,甚至可能會導致更多人中毒致死的情況,約翰遜與約翰遜公司毅然采取了回收所有藥品的措施,公司將公眾安全放在首位,正如其公司宗旨中所宣示的那樣。隨之而來的巨大損失,盡管是悲劇性的、難以接受的,也必須置于次要地位。
這一事件最終成了一個傳奇。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決策從倫理道德角度來講是恰當的,而且該公司在對這一災難性后果的處理方式上也體現了很強的技巧性。在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詹姆斯?伯克深知,在這種情況下并非每個公司都能采取類似的措施,即使這種行為從倫理角度講是完全正確而必要的。
約翰遜與約翰遜公司立即回收全部特蘭諾爾膠囊的行為是面對道德價值與利益矛盾的沖突是所作的價值選擇的最終結果。在這里,我們暫且不考慮他們的行為動機是否是出于道德的驅使問題,只單就這一事件發生本身而言,可以肯定地說,事件本身的處理是合乎社會責任與倫理要求的。也就是說,在這種矛盾沖突中,沒有固定的硬性規定可以制約該企業或者供該企業遵循,而選擇的權利又是企業自身,這樣,就更加體現了自覺價值選擇下企業的責任性與道德性。
不論是社會、企業、還是個人,置身于社會交往,面對社會發展,必然面臨各種沖突,而利益的沖突進而引起的道德價值沖突也不可回避的。從分析道德沖突產生的原因入手,有利于進一步把握如何進行合理的道德選擇。作為人的基本訴求,在需要與利益的多元性背景下,道德沖突的產生存在必然性,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利益與需要普遍存在于人的社會生存和發展中。多元化狀態下的社會各個利益群體體現出了多層次的需要以及價值追求。
中國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使人們面臨著更多的價值沖突,同時又不得不進行必要的價值選擇。這之中,經濟中的利益驅動與中國傳統人文利益觀的相互撞擊在整個中國社會掀起了巨大波動,如何面對矛盾?如何進行價值的選擇?這些倫理之問促使我們思考過去,面對當今。同時在社會之中出現了一種情懷,對于過往的眷戀之情。當人們對于當今的道德現象與價值沖突產生懷疑的時候,一種過往的眷戀之情在社會之中蔓延,人們通過各種途徑表達對于過去的懷念,這些人群包括80后、70后與60后,甚至50后的人群也加入其中,這種現象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矛盾心態與對于現實道德狀況的種種隱憂。
那么,在道德沖突中如何進行道德的有效選擇,或者說,如何更好的提供一種非硬性化但可以達成矛盾雙方機制平衡的方法?本文將試圖作如下探討。
當今社會之所以會出現各種與倫理道德價值向抵觸的行為,按樊浩老師的觀點,關鍵是倫理機制的缺乏。樊老師認為“倫理機制的缺乏,是社會失序、行為失范的重要內在原因。這種倫理機制,就是主體的倫理行為與其后果之間相互關聯的機制,也是個體自我道德責任的機制。倫理的機制,有兩個方面,一是文化信念的機制,一是現實社會的機制。”[iii]分析道德選擇的具體問題,我們需要從道德化機制入手進行相應考慮,單純就具體的道德選擇而言,道德行為具有不確定性、自發性以及分散性的特征;但是制度道德化是社會的公平、正義的前提保證,尤其是制度保證層面的強大支撐力量。由此可見,將道德原則貫穿于制度層面有助于人們對于個人的道德要求,更是體制機制對于個體道德約束力的客觀體現。市場經濟下的中國社會,面臨著不僅是本國社會經濟、倫理、利益、價值相互撞擊形成的各種矛盾與選擇的困惑,而且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挑戰與二難困境更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倫理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唯有此,在面對多元化價值的世界,利益與道德的價值沖突中,才能進行合理的道德選擇以保證經濟的良性發展與社會倫理價值的平衡。
注 釋
[i]喬治?恩德勒(德)主編 李兆雄 陳澤環翻譯《經濟倫理學大辭典》[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4-5頁。
[ii]本案例選自:理查德?T?德?喬治(美)著 李布譯《經濟倫理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本文分析了我國中職院校語文教育評價的基本現狀,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方式多元化三個方面,提出了構建中職院校語文多元化評價體系的策略,希望對促進中職院校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和方式的改進有所裨益。
【關鍵詞】
學習習慣及方法 多元化評價 策略
【引 言】
隨著中職院校語文新大綱改革的穩步推進,中職院校語文教學面貌煥然一新。但由于多數學校仍在沿用舊有的學生評價體系,導致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無法得到正確客觀的反應,不少中職院校學生仍習慣于舊有的語文學習方式和習慣,而語文學習效果并未得到明顯提高。因此,如何構建好多元化評價體系,成為了中職院校所迫在眉睫的問題。
1.中職院校語文教育評價現狀分析
雖然不少中職院校在評價體系的構建上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實際評價結果不盡如人意,無法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獲得根本上的變化,影響了實際學習的效果。
1.1形成性評價缺失
學生學習習慣方式的改進,離不開對語文學習的全過程監督檢查,這就需要形成性評價的作用。但多數中職院校對學生語文學習的總體評價,多依賴于通過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參照標準,“唯成績論”的觀點仍非常盛行。這種對學生語文學習過程狀況的忽視,使形成性評價不受重視,學生平時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方式方法和學習效果等無法做到及時掌握和科學考核。同時,教師和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也沒有有效的交流反饋,教師不能對學生語文學習情況進行準確了解評價,無法知道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真正內在需求,無法檢測評價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態好壞,對學習者信息不掌握,就不能在學習習慣方式上重點著力。
1.2過度重視考試
我國教育習慣采用的是終結性評價模式,將其作為評價學生學習好壞、驗證教學目標完成程度的唯一標準,這與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是分不開的。絕大多數中職院校在語文教育完成后,都會采用期末考試或課終考試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檢驗,而不是將學生的平時語文學習成績作為重點。即使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也采用諸如小檢測、小論文、平時作業、課堂討論等方式,但很多都沒有同期末考試的成績相掛鉤,造成很多學生養成只重視期末考試、忽視平時學習的學習習慣。另外,中職院校還將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定學生語文學習成績是否合格的唯一標準,并同學生是否能夠評為“優秀班干部”“三好學生”、獲得獎學金等相掛鉤。這種“以考代評”的方式,造成語文考試的作用被過度強化,失去了其本來意義。
1.3考試手段過于單一
絕大多數中職院校在語文考核中采取的是閉卷考試辦法,這雖然能夠有效防止考生作弊、確保考核公平問題,但考試試題一般考察的都是學生機械記憶能力,學生只要采取突擊式的強化記憶,就可以在考試中獲得明顯的成績提升。但反映學生真實語文學習狀況方面的考試內容,如語文能力提高性題目、創新綜合能力題目、知識運用能力題目等,卻涉及得很少,使得語文考試顯得特別僵化。
2.中職院校構建語文素質多元化評價體系的策略
為從根本上改變中職院校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和方式,必須將構建語文素質多元化評價體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才能真正促進語文教學效果的有效提高。
2.1評價主體多元化
必須改變傳統評價方式下“只以成績論英雄”的錯誤教育觀,將關注點集中在促使學生重視平時語文學習的習慣。努力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確保學生、老師、家長以及社會多方面力量都可以參與到學生評價的全過程。可采取自我評價法,讓學生對自身語文學習過程進行反省自查,查找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可采取師長共評法,即以家長會或家訪的方式,家長和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交換意見,并就下步學習改進方向形成共同的決議,一起幫助學生解決語文學習上的困難;可采取伙伴共評法,即通過設置學習小組的方式,在小組內展開對組員學習狀況的批評與建議,其討論結果更加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可采取社會評價法,即以各種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為載體,如公益性活動、社會性競賽、社會性演出等,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與被肯定的快樂;可采取成果展評法,即廣泛開展諸如成果展示、演講朗誦會、書法展評、影評書評等方式,展現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成功的。
2.2評價內容多元化
只有實現評價內容的多元化,才能對學生語文素養形成科學全面的總體認知,才能在學生中間樹立起“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具體評價內容設置方面,應注重從學生語文學習的弱點難點方面設置評價相關內容,實現語文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培養對語文學習的廣泛興趣,建立對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挖掘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激勵和教育功效。具體評價內容可由“學生個人評價”與“評優項目”兩部分組成,前者可由基本特長、學習能力、學習效果、思想德育素質等方面的評價組成;后者可由特長生、班干部、三好學生等內容組成。這種評價內容設置上的多元化,可以正確反映出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方式,評價結果也更加具有說服力。
2.3評價方式多元化
在評價方式上,應注重從時間和形式兩方面拓展評價體系的方式。
一是采取日常評價、階段性評價和期末評價相組合的方式,對學生語文學習情況進行全過程的跟蹤掌握了解,改變傳統模式下“一考定終身”的舊有評價模式。同時,在期中和課程終結時,還要安排專門的時間,對學生日常學習狀況記錄、學習情況調查、單元測試等進行綜合性分析,必要性可進行量化評比,一并納入到學生語文學習綜合評定成績中,進一步在時間上豐富評價體系。
二是在評價形式上采取量化和綜合相組合的評定方式。前者可對學生語文學習和參與培訓的具體情況進行等級上的評定;后者應由語文教師在對學生的互評、自評、共評、展評等方面的成績進行綜合性的評定。
【結 語】
新課改實施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有效提高,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傳統語文學習習慣和模式的桎梏,而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構建正是其中最有效的抓手。在逐步推進中職院校語文多元化評價體系的進程中,必須根據學生的真實反映、語文教學實際需求、學校自身條件等因素,不斷對現有評價體系進行改進完善,才能促使中職院校學生在改進自身語文學習習慣和方式的基礎上提升語文課程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金平,張宏.完善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幾點做法【J】.現代教學,2012(02)
關鍵詞:多元文化;大學生價值觀;沖突;調適;應對
0引言
大學生的價值觀在社會價值觀念中具有先導性和超前性。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他們的價值觀直接影響社會價值觀的趨向及確立社會文化的發展方向。現今,多元文化的生長、沖突和碰撞給大學生提供了價值多樣性的選擇空間和自由,他們拋棄從屬意識、依附意識、專制意識,勇于提出自己獨到的價值判斷[1]。然而,一些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他們在價值觀認同和選擇上具有茫然性、順從同類別群體性、比較善變等特點,對自我及社會的認識缺乏全面性,脫離現實、脫離社會價值認同,過分強調個性、自由和權利,忽視集體、紀律和義務,忽視國家和社會利益,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下降。因此,從多元文化背景來關注大學生價值觀的沖突、調適與應對是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課題,對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多元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解構及沖突
多元文化是指在經濟、人文、教育全球化的交流態勢下,出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大交融[2]。文化是形成價值觀的核心,在文化的面紗下隱藏的是價值觀的對抗與較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國大學生的價值觀必然會受到正面的解構和負面的沖突。
1.1多元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正向解構
首先,多元文化極大的拓展了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發展空間;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民族體系形成的多樣性文化本身具有其生命力和合理性,在顯示環境中有其自身的積極作用,就此而言極大的擴展了價值觀教育的空間。同時,多元文化的交匯使得國家前所未有的關注價值觀教育,從以往課堂上傳授價值觀的知識轉移到幫助學生掌握社會價值觀的批判武器上來,通過多種媒體的宣傳、教育,教學資源的建設以及教師針對性的引導,給大學生提供交流和學習的社會環境,引導大學生正向的看待社會問題,主動參與到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認同學習上來,從而真正贏得他們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者[3]。其次,多元文化下的社會環境豐富了價值觀的教育內容;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的文化信息資源庫,大學生在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中對各種價值觀進行比較、借鑒和批判,即形成了內容豐富的價值觀教育資源,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大學生對多元文化社會的辨別能力及價值觀選擇能力。在社會和現實的矛盾沖突中形成的價值觀認同才是真正受用終身的。再者,多元文化的理論沖擊、思潮激蕩拓寬了價值觀教育的思路。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幫助學生用開闊的眼光審視西方文化、弘揚本民族文化,吸收借鑒一切文明成果和知識體系,有助于大學生客觀的評判自身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提高文化自覺性,確立合作開放的文化態度。高等教育可以通過文化的選擇、整合培養大學生積極的文化態度和文化視野,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1.2多元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負面沖突
文化的多元像是潘多拉的魔盒,既可以是一片美麗的花園,也可能是有毒的大麻。西方國家通過網絡媒體、文化交流、生活方式的傳播兜售自己的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對我國傳統的文化價值觀念形成負面沖突,導致大學生對主流價值觀產生懷疑,傳統價值觀念崩潰等現象。首先,引發大學生價值觀、理想信念和行為方式的混亂。多元文化在社會生活的各種領域設立多種價值評判標準,大學生在生理、心理上不夠成熟,在缺乏科學的價值標準和文化權威的情況下無法分析、無所適從,極易引起價值觀、理想信念和行為方式的錯位和混亂[4]。在當今社會,許多大學生既無法對世界文化認同,也無法對傳統文化進行接納,對社會現實懷有逆反心理,出現了信仰危機、文化匱乏、道德失范、游戲人生的生活狀態。其次,導致集體主義價值觀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從中西方文化沖突的角度來看,社會、集體利益是中國傳統價值觀念的基石,而個體本位意識則是西方國家價值評判體系的理論支柱。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大學生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過去的集體本位、社會本位向個體本位轉變,追求個人利益至上原則,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減弱,注重物質利益,忽視民族、政治、道德、文化利益,對社會存在信任危機。再者,教育者的權威性和主導性受到了相應挑戰。多元文化體系中,價值的“一元”為“多元”的評判標準所替代,學校價值觀教育越來越不可能實行簡單的價值評判。同時,大學生個體選擇性也在不斷增強,努力尋找個體在社會變動的位置,注重自我感受,通過自主發表的言論表達對自身及社會問題的見解與態度,陳述自我價值觀并獲得他人的回應及關注,他們拋棄從屬意識、依附意識、專制意識,對來自外界的價值觀教育很容易產生否定和排斥。結果是,教育工作者的權威性和主導性受到了挑戰,價值觀教育中的原有的“一元”評判價值逐步被更新,教育者原有的控制力不斷被削弱。這種現象使價值觀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2多元文化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調適
從文化傳承、價值延續的角度看,每代人都具有自身的文化和價值觀念,但是如果沒有青年的繼承, 優良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就無法世代沿襲。因此,教育部門和社會不能放棄對青年大學生的正確指導。
2.1堅持主流性與多樣性的主客體地位
在多元文化的社會中,必然有一種占主導地位的核心文化。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代表著社會的發展方向、道德標準和價值評判,是凝聚人心的核心力量。在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時就必須旗幟鮮明的突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其鮮明的社會意識主導地位,堅持理想信念教育,堅持愛國主義教育,堅持社會道德教育,堅持集體主義教育,形成價值觀教育的一元主流性。同時,在的指導下,充分利用文化的多樣性,吸收多種文化資源,幫助學生辨別文化真偽,價值謬誤。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思想,正確理解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觀念,增強他們競爭、創新的現代社會意識,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斗。
2.2堅持民族性與開放性的互相統一
希爾斯曾在《論傳統》一書中指出:“傳統得以存在是企圖擺脫它的有限能力和繼續保留它的愿望的雙重作用的結果[5]。”傳統是需要在改善中繼承的。中華文化傳統有許多民族瑰寶,優良的道德品質、崇高的民族氣節、良好的文化習俗,都可以浸潤大學生的文化信仰、政治信仰,獨特、優異的民族文化都可以保護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不被外來文化異化,形成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文化民族性。另一方面,我們要樹立與時俱進、開放民主的價值觀培養體系,讓大學生通過真實的社會生活判斷價值標準,以科學的認識和選擇來確立價值認同。價值觀教育的民族性與開放性是辯證統一的,在開放中民族文化特點不斷完善,在民族性中保持文化體系的新發展。任何一種價值觀,總是從歷史和現實2個方面來建構它的理論、夯實它的基礎的。我們要展現新的成果,提煉時代精神,歸入主導價值觀念,不斷創新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和方法。
2.3正視價值觀變化的不確定因素和不平衡性
大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有著不成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情緒化、易沖動、喜新厭舊。我們應該考慮到大學生特有的心理特質以及他們在實際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可能性,理解大學生價值觀念選擇的不確定性、多變性和無規律性。另外,大學生在不同經濟背景和社會環境中也會產生不同層次的價值觀念沖突,我國經濟文化發展的自身不穩定,政治改革的大變化,都會影響大學生價值觀的健康發展,我們要正視這些風險與威脅,利用文化實踐做好價值觀教育。
3多元文化下大學生價值觀的應對
3.1形成多元文化價值觀教育體系中的師生雙向互動
在價值觀教育中,教師和學生是雙主體,因而要實現人格上的尊重與平等,新型的平等關系可以幫助學生解除防備心理,幫助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抒發各自觀點,意見的形成體現出師生共同配合的結果,結論才易于被學生主動接受。同時,教師要做好引導者的工作,以學生的價值認知規律為依托,將主導價值觀與大學生興趣相結合,貼近學生生活,采取創新的教學方式,建立學生學習的反饋機制,不斷完善教育過程,實現價值觀教育目標。
3.2借鑒文化傳播形式,增強價值觀教育的親和力
研究表明,大學生對主流價值觀教育抵觸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其缺乏教育活力和親切感,我們可以借鑒文化的傳播形式,進行價值觀教育。
第一,以藝術化的方式進行價值觀感染,在大學生價值觀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電影、音樂、舞蹈、詩歌,創設教育的情境,利用文化傳播的間接性、使其浸潤在主流文化價值觀的文化氛圍中,形成價值觀感染。
第二,以生活化的方式進行價值觀滲透,將價值觀的教育理論與生活中的真實案列相結合,以真實生活提煉價值觀教育內容,形成教育資源和教育素材,生活中對于道德美德的需求更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第三,以榜樣人物形成價值引領,充分利用社會精英、企業。明星和社會正面典型人物,以報告、宣講的方式,透過他們的強大吸引力和學生對偶像崇拜心理,進行價值觀教育。
3.3樹立文化理論的權威性,保證價值觀教育內容的可信性
在以往的大學生教育中我們通過政治的權威性保證主流價值觀的權威性,隨著文明、民主、開放的社會形式的形成,我們要通過文化自身的內向性重塑主流文化的理性權威。第一,結合時代的特征、創新主流文化,保持主流文化的科學性、先進性,當人們確立了價值觀的合理性,價值觀就具有了權威性;第二,主流文化要推進理論形態的發展,能夠研究新現象、解決新問題。當某種社會問題出現時,大學生能夠在主流文化中找到解決方案,價值觀就會獲得認同,價值向心力就會形成。
3.4借助文化傳播介質,創新價值觀教育的載體今天的我們進入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微文化”時代。微博、微信、微貸、微電影、微小說、微媒體、微廣告、微支付、微管理、微投資,這些個人化、碎片化、即時化的新興文化形態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影響了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形成文化形態的控制。我們要充分利用具有豐富感官體驗的傳播媒介,利用新科技載體,開發主流文化的公眾APP、紅色網站,搶占輿論空間,形成主流價值觀的話語權,將主流價值觀的宣傳注入大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
4結語
學者羅威勒在談及文化時說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別的東西比文化更難捉摸,我們不能分析它,因為它的成分無窮無盡;我們不能敘述它,因為它沒有固定形狀,我們想用文字來范圍它的意義,這正像要把空氣抓在手里似的:當我們去尋找文化時,它除了不在我們手里以外,它無所不在”[6]。在多元文化下的價值觀教育不同于一元文化的單向灌輸,大學生個體的價值觀念是主體自主選擇的結果。因而,價值觀教育應該要堅持情感教育,強調大學生的主體性,用主流價值觀解決現實問題,從而獲得大學生的文化認同,構建新時期大學生價值觀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張明志.大學生文化價值觀:變遷沖突調適與展望[J].探索,2004(3):110-113.
[2]馮建軍.差異與共生:多元文化下學生生活方式與價值觀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35-37.
[3]陳新華.試論大學生價值觀教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7):131-134.
[4]楊小勤.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對策探討[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08,29(1):145-148.
[5]羅燕明.論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5,21(5):10-15.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分化,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文化與價值觀的多元化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人類社會由此進人了文化與價值觀的多元化時代。由于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故文化的多元化必然導致價值觀的多元化。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價值觀, 甚至同一文化內部的不同的人們之間, 由于其年齡、身份、地位、家庭出身、生活閱歷的不同, 也可能具有不同的價值觀念, 或對指導自己生活的價值觀具有不同的理解。而這一切,只要不侵害他人的自由與權利, 均應得到尊重。正是基于此, 在現代社會寬容必然成為多元主義價值原則。與此相契合,我國現在正在開展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也致力于社會思想共識的達成。
一、寬容的內涵
在歐洲,自啟蒙運動以來,寬容主要被用于政治民主和宗教開放精神等領域。《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將寬容解釋為:寬容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于自己或傳統的見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指出:寬容是指一個人雖然具有必要的權力和知識,但是對自己不贊成的行為也不進行阻止、妨礙或干涉的審慎選擇。寬容是個人、機構、和社會的共同屬性。這里不僅僅是對一般人的容忍,而且進一步指出對與自己相對立的觀點的一種容忍。科恩則認為,寬容是一種行為,作為一種行為,它是指“在多樣性的情境中,行動者有力量去干涉而不去干涉敵對的他者及其行為的一種有意識、有原則的克制。”
概括起來,寬容不過是對異己的思想、行為的容忍,是人們對待他者的一種態度。
中國自古代就有寬容的思想,孔子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之說。在大多數情況下,寬容是指強者對弱者的憐憫、仁慈、施舍,君子對小人過錯的容忍,統治者對被統治者的饒恕。中國的寬容的思想帶有強烈的政治性和倫理性的色彩。
在價值多元化時代,差異是寬容存在的情境條件,它使得寬容成為必要。差異包括文化、信仰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差異。沃爾澤在《論寬容》中把寬容描述為一個對待差異性的態度“連續譜”。因此,現代意義上的寬容必須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礎之上。沒有自由,就不可能存在選擇,而沒有選擇的自由,就不可能存在文化與價值觀的多元化。同樣,沒有不同文化與價值觀之間的平等,沒有不同個體之間的人格平等,必然導致強勢文化與強勢個體對弱勢文化與弱勢個體的壓制與摧殘,文化與價值觀的多元化同樣也會成為一句空話。
現代意義上的寬容觀是“容許他人有判斷和行動的自由,對不同于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能夠耐心公正地予以容忍”。現代寬容觀認為,對于真理、道德價值理想和生活方式,不同個體具有不同的理解和選擇,每個人都可以根據他對于這個世界的理解,選擇不同的道德價值標準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現代寬容觀必然是一種以多元文化為根據的寬容觀。存在著不同的文明、價值標準、環境、語言、愛好、志向,必須承認在同一個問題上有互不相容且全都正確的解答,將會導向寬容立場。在這種價值觀多元視野下,寬容是弱勢者或弱勢群體向強勢者或強勢群體索回本屬于自身權利的前提與保障。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和培育需要寬容
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表明,社會的和諧穩定,有賴于國家主導意識形態的確立和鞏固。在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主流意識形態的建設問題歷來備受關注。伴隨著全球化浪潮與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加深,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意識形態的多元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要維持社會穩定和諧的發展,我黨作為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國家的執政黨就必須履行國家意識形態職能,運用思想和文化手段塑造和與影響人民價值觀念,促使他們認可現存的政治和社會秩序,從而自愿服從國家控制和管理的職能。這種職能的發揮可有效地維護統治階級政權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合法性。與此同時,從社會層面來說,這種價值多元的事實為我國社會的共處提出了亟待回答的問題:價值主體應該采取“唯我獨尊”的態度而對異己價值進行排斥、打擊甚至消滅呢,還是承認異己價值的獨立特性,并與之和平共處呢?
從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來,我國一直在進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黨的十報告用民主、文明、和諧、富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個字提出覆蓋全國各方面意見、反映現階段全國人民最大公約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述。但是當代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多元化的國家,在不斷解放思想的同時,核心價值觀的多元化也是一個必然現象,因此,在人民群眾中踐行和培育作為文化核心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也就是說我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民主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構必須由作為價值主體的人民完成。中國建立之后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依然不存在,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由利益的多元化導致人民價值觀的多元化,因此怎樣在整個“市民社會”中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關鍵,這也就需要寬容觀的在場。
關鍵詞:多元文化 大學 思想政治教育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4-0074-01
在當前多元文化思潮的影響下,大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受到了強烈的沖擊,而大學思政教育作為文化價值的傳播者,對大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因此,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探索出一條適合高校思政教育之路,實現文化一元與多元的辯證統一,進而達到思政教育的開放性與民主性成為當前大學思想教育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1 多元文化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挑戰
1.1價值觀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對思政教育維護主流意識形態的挑戰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所傳播的文化已經打破了一元文化價值的束縛,其文化的復雜性包括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沖擊、中西方文化的矛盾等。而在意識形態領域,西方敵對勢力一直在滲透著自身具有誘導性的非正確思想,企圖在中國實施西方分化戰略,在歪曲我黨方針政策的基礎上,否定了我黨所取得的成績。在網絡世界中,西方勢力在循序漸進的傳播著屬于他們的精神文化價值等一切具備著腐蝕性的思想,致使部分國人在逐漸接受西方文化價值的同時,否認了自身的主流文
化[1]。在此種背景下,大學生的價值觀逐漸呈現出個性化且多樣化,難以統一在社會主義基本價值觀的基礎上,這樣的局面嚴重的挑戰了思想政治教育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維護。
1.2當前的社會文化傳播方式挑戰了思想教育的主動權
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教育者有目的的教育活動,將社會主義思想、政治以及黨的方針政策轉化為受教者個體的思想,從而指導其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著一定的主動話語權,然而在當前社會不斷進步的背景下,社會文化的傳播方式不斷豐富化,致使思政教育原有的知識經驗與教育方式受到了挑戰。新興的文化傳播媒介所傳播的信息良莠不齊,在逐漸腐蝕著思想教育的主動權,其所具有的自發性沖擊著思政教育的主導性,進而逐漸產生了誤導性。
1.3網絡信息的豐富性與復雜性挑戰了思政教育的權威性
當前,社會文化多元化的主要表現在于文化的繁榮,而網絡信息資源的豐富性是文化繁榮的主要推動者。大學生作為網絡的主要使用者,其所接受的網絡信息豐富且復雜,其中在信息理解上的偏差與失真信息的吸取,致使對大學生產生了不利影響。大學生在接受當代教育的過程中,形成較為鮮明的個性與獨立的思想,他們更加愿意自己選擇網絡資源的認同點,從而致使大學生在思想價值取向上的混亂,進而也就導致思想教育受到了挑戰。
2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之路
2.1實現思政教育工作的文化自覺
所謂的文化自覺指的是要明確自身生活在的文化,包括明確文化的來歷、形成、特點以及發展趨勢。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當代大學生自覺的主體意識、創新精神等的形成都需要高校思政教育給予支持,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所承擔的責任與使命。實現思政教育工作文化自覺性需要做到如下三點:第一,提升教學的文化品性,在思政理論的教學中,要透過內容挖掘深層文化內容,從而豐富教學內容,與此同時,要全面提高思政教師的個人文化素質與文化品位,以發揮言傳身教的作用;第二,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要著重的突出校園文化的思想性、學術性以及創新性;第三,要確保校園文化的可持續性,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諧發展,進而確保大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2]。
2.2將思政教育融入到文化中,以開展文化德育工作
隨著多元文化的發展,其所隱含的教育作用逐漸滲透到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生活中,只有將思政教育工作融于文化中,才能將文化的先進性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一同展現出來。這就要求當前的高校要在注重營造和諧、健康且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的基礎上,實施素質教育,以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質與精神品質。此外,高校還需要針對大學生關注的文化熱點與社會文化焦點進行有效的宣傳,以在達到教育目的的同時,進一步深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教育。
2.3以網絡為實施思政教育的載體之一
隨著網絡媒介的發展,大學生能夠接觸到的信息逐漸復雜化,加上大學生對新鮮事物的追崇,致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逐漸復雜化,其價值觀的形成也出現了偏差,而這就給大學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而以網絡為思政教育實施媒介,不僅迎合了大學生的喜好傾向,還能夠為當前思想教育的實施打開新的局面。運用網絡媒介來開展思政教育要以培養大學生網絡道德理性為基礎,能夠辨別網絡信息的優劣,進而逐漸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與此同時,思政教育工作要以網絡教育模式重新贏得話語的主動權,樹立自身的權威性,以發揮思政教育的引導作用,促進大學生的全面成長[3]。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多元文化交匯與融合的背景下,大學思政教育要實現文化一元與多元的辯證統一,進而達到思政教育的開放性與民主性,而這就要求大學思政教育要認清當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挑戰,實現思政教育工作的文本化自覺性、將思政教育工作融于文化中,實現文化德育教育,并以網絡為新媒介來實施思政教育,以搶占文化先機,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思想取向,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將當代大學生培養成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張呂,王進.多元文化與大學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13,11(36):133-134.
關鍵詞:文化多元化;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一、文化多元化及其現狀
文化多元化是指本國或民族的文化在繼承歷史優秀文化和吸收外來文化的過程中形成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社會現實。隨著世界一體化、政治民主化、經濟市場化的發展,文化的多元化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和社會發展趨勢,通訊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文化多元化創造了機會和條件,使得不同文化呈現出多元共存現象,文化多元化的實質是價值觀趨于多元化。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經濟、文化體制不斷發生變革,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發展也逐漸趨向變革與多元化。我國文化多元化的現狀體現在:(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批判。傳統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的物質及精神成果的積淀與演化,它是由中華民族在共同的社會環境中創造、保持、傳承并完善的一個宏大的文化系統。隨著經濟全球化影響的不斷深入,中華民族厚德、仁愛、誠信、愛國的優良傳統文化得到繼承與弘揚,但是同時也受到了異質文化猛烈的沖擊,倫理道德、群體本位、貴公賤私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變得越發渺小。(二)外來文化的借鑒與沖擊。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文化作為一種正在進入中華民族內部與其社會發生作用并逐步滲透的別族文化,正在經歷著傳播、接受與融合的過程。我們在借鑒西方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如:科學民主精神、自由平等意識、創新進取精神,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影響因素,這些消極的影響因素主要表現為某些錯誤文化思潮,主要包括:網絡民粹主義思潮、新自由主義思潮、、功利主義思潮、民主思潮等,這些消極思想對我國的意識形態和思想道德領域都產生了巨大影響。(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弘揚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一元化指導,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指導思想一元化與文化發展多樣化的統一。從中國具體國情出發,一方面,繼承了我國的傳統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吸收和借鑒了國外的優秀文化成果,在社會主義實踐中融合創新出來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
二、文化多元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帶來的挑戰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元文化呈現出多元并存、和而不同、融合創新、長期穩定等諸多特征,文化多元化促進了社會的繁榮進步,但同時對我國文化教育帶來了諸多挑戰,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挑戰具體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文化多元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意識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但受到文化多元化這把“雙刃劍”的影響,一方面大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不斷提高,活躍的思維有利于大學生成才;另一方面部分大學生理想信念迷茫,價值追求與價值取向扭曲,道德行為失范,導致部分家長對大學教育的不自信,盲目追隨的出國熱潮甚至使部分家庭教育出現偏差。(二)文化多元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從教學方法上,多元文化的不斷發展,使大學生的知識面更廣、更易于獲得,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僅被當作一門必修又討厭的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師則被當成是迂腐的說教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戰線上,西方敵對勢力文化滲透、反馬克思主主意識形態涌入,使人們的思想開始動搖、價值觀出現扭曲,意識形勢領域呈現出情況復雜、斗爭尖銳的一面。
二、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積極思考
文化多元化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大學生是維護社會繁榮穩定的重要因素。高校文化,表面上是學術文化,效用上是政治文化,價值上是精神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導文化發展的重要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可從以下幾方面來思考:(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正確的文化導向。要著力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社會主義社會主流文化的引領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優秀文明成果的吸收,符合社會主義發展需要,彰顯的生命力,集中反映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本質特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對多元文化發展其進行合理引導,以辯證的科學的方法吸收其“合理內核”,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文化繁榮。(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枯燥的理論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激發大學生興趣,努力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類教學課程和實踐環節,定期組織形勢與政策宣講報告,讓大學生關注當前意識形態熱點,關心家國大事。(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教育的輸導只有在切合受教育者的需要的情況下,才是有效的教學過程,因此,大學生的心理訴求和心理規律,引導大學生發揮自我教育的主觀能動性樹立問題意識,增強認同感、歸三,高職院校教師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采取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學生自己找出學習的重點以及難點,并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與其他同學共享。教師針對學生的發言,不可以一概而論,可以借助導入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
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屬于高職院校的重要教育科目之一,關系到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高低,影響到高職院校實際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教學期間,我們可以通過促進教育觀念的轉變、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以及創新教育方法等措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戴貞標.“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0,05:139-141.
[2]何志紅.淺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1: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