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語文單元教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教學設計科學化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根據課本中一個單元,教師將這個單元中的話題、語法、功能、句型、文化意識等進行一個合理的整合,達到教學設計的最優化。與傳統教學不同,現在的教學設計更注重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跟蹤。教師可以通過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對教材的內容充分發揮,設計不同的師生互動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一連串的任務鏈,形成為了達成讓學生學習某個語言功能而設計的教學設計模式。在《What’sYourFavouriteFood?》的預習中,我們可以設置兩個問題:
1.Playastoryandraiseaquestion:WhatdoesJimmyeatinthesupermarket?
2.Playthestoryforthesecondtime.Andask:WhatfooddoesJimmylike?Whatfooddoesn’thelike?Why?通過預習這則故事,讓學生初步學習單詞的發音、拼寫和目標單詞的意義。
2、知識聯系緊密化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從整個課本單元的角度來設計整個教學的思路。從單元整體入手,以舊知識引入新知識,同時注重前后聯系,將詞匯、短語的位置、順序及引入方式等按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內容的多少進行合理整合。這樣就將整個要傳授的知識網絡連貫起來,使一個單元的教學設計看上去渾然一體。《What’sYourFavouriteFood?》的教學可以首先激活學生學過的與食物有關的單詞,同時讓學生聯想到食物的味道,為學習本節課有關味道的單詞做鋪墊,學生通過觀看發生在超市食物區的故事,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與食物有關的語言知識。
3、教學過程輕松化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可以將詞匯及句型等的難易進行整合,分解難度,突破重點。在教學實踐中,這樣做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容易。比如,在學習食物的味道時可以通過學生Saytheflavourofthefood。比如Sourfood:oranges,grapes,yoghurt;Sweetfood:ice-cream,cakes,honey;Saltyfood:fish,duck,chicken,讓學生在特定情境中,用簡單的語句描述目標單詞。還可以設置這樣的活動情景:Jimmycallshisfamilytocometothesupermarket.They’reeatinggoodfood.Fivestudentsinagroupworktogetherandactanewstory.通過情景學習,學生更容易理解,記憶更加深刻。
二、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遵循的原則
1、以建立整體性為基礎
整體性策略是強調教學設計要以單元為單位進行設計,而不是以一個課時為單位進行設計。教師在進行設計前,要通讀整個單元,把整個單元的功能、話題、文化意識、重要句型、關鍵詞匯、語法知識等進行整合,對教學內容進行安排和調整。然后根據單元整體綜合設計,避免某個課時內容過于單薄,也不讓某個課時內容過于拖沓,使教學優化平衡。這樣,課時與課時之間也不會出現脫節,知識、話題等銜接連貫,一脈相承,易教易學。
2、以增強實用性為途徑
教學設計不是花拳繡腿。要注意該設計是否在課堂上實用。如果空泛地在課堂設計中運用大量的圖片、實物、視頻、場景等,只注重形式,沒有結合學生自身接受能力,好看而不實際,這樣的教學設計只完成了教學任務。“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做到好看實際,就需要老師精選視頻、圖片和文字,做到每個設計都是為了達成教學目標而設計;整體教學設計不僅是獨立設計一個課時,還是整個單元中每個課時的設計,每個課時銜接連貫,相輔相成,從而完成整個單元的教學目標。
3、以貫徹科學性為目的
英語學科雖然是文科,但在教學設計上也要注重科學性。例如,英語教學中有“詞不離句”的原則,教學設計中講解某個單詞不能離開句子來教,要設置一個情境句子來引入詞匯;再如,在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前后關聯。聽懂了,上口了,才能讀寫,要不就成了“啞巴英語”,“輸入”與“輸出”應當有個先后。所以,教學設計要特別注意設計內容和設計結構的科學性。
4、以保持連貫性為方式
論文關鍵詞:《安塞腰鼓》說課稿
新課標在實施目標中明確指出,要求學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安塞腰鼓》是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主要是通過體味作者對生活中藝術的體驗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觸發的對人生的思考和認識,使學生在學習中進一步認識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價值,提高學生的素養,為今后學生閱讀、欣賞、審美鑒賞打下基礎。《安塞腰鼓》這篇散文充分展示了我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充盈著生命的渲泄與活力,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的影響是深廣的。同時,本文在寫作上,內容與形式高度統一,氣勢恢弘,有陽剛之美,理解其對文章表達的作用,并通過寫作訓練讓學生學會運用這些方法,對于習慣于學生腔的中學生來說,其沖擊是巨大的。本課在學生的審美體驗、能力培養上語文教學論文,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學習目標 ⑴知識目標:學習排比、疊句手法,理解其作用;品味理解文中有關語句表達的深刻思想感情。 ⑵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⑶情感目標:品味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同時體會中華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蘊。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朗讀課文,學習排比手法及作用;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難點: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借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
二、說教法
基于本課的特點,以聲感人是主線。教學設計思路為:先從聲像體驗安塞腰鼓的魅力,再通過朗讀進一步從文字上品味作者創造的意境,然后思考討論從中領悟的對生命力和人生的認識并拓展訓練。因此,本文的主要教學流程為:創設情境、整體感知、品味美句、主旨探究、課外拓展等,配以多媒體課件輔助。其中以誦讀、賞析、討論為重。
三、說學法
1.指導學生從朗讀中感受音美、形美、意美。又從更深的感悟中,準確掌握朗讀的語速、停頓、重音,更能傳情達意。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既向別人表述自己的觀點,又能從別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標。懂得與人合作的意義,體驗群體合作的成功感。 教學準備 ⑴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安塞腰鼓的資料站。(可以是視頻、音樂、文本等等。) ⑵教具準備:掃描儀、多媒體課件(A.安塞腰鼓的相關圖片。B.鏗鏘有力安塞腰鼓鼓聲。C.蒼涼厚重的黃土高原上,后生們粗獷、動力十足的安塞腰鼓的大型演出。D.《安塞腰鼓》wav朗讀。)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欣賞、了解中激發閱讀的激情
首先請同學們欣賞來自黃土高原的絕活——安塞腰鼓表演短片,用一個詞說說短片帶給你的感受?。
(屏顯介紹安塞腰的鼓配文圖片)請同學們細看圖片齊讀文字,了解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的“絕活兒”,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正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安塞腰鼓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在古代,它既是激勵邊關將士沖鋒殺敵、浴血奮戰的號角,又是將士們征戰凱旋的歡迎曲。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術于一體,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它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氣勢磅礴,獨具魅力。它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毅奔放的舞姿,充分體現著陜北高原民眾憨厚樸實、悍勇威猛的個性。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與壯闊場景,我們只需看一看便能感受到語文教學論文,但安塞腰鼓所蘊含的文化價值、生命意識,卻需要我們用心去體驗和感悟。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劉成章的《安塞腰鼓》,看看他是如何用生花妙筆描繪這驚心動魄的表演,并揭示其文化意韻的?
(二)、整體感知:聽讀中感受安塞腰鼓的生命之勁
1、教師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象安塞腰鼓表演帶給我們的畫面和鼓聲。
2、聽完老師的朗讀,安塞腰鼓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請同學們用“___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屏顯)對安塞腰鼓進行概括評價,可以填詞、短語或句子,最好用文中的語言。
3、課文中有一句話略有變化的反復出現,表達了作者對安塞腰鼓的贊美,這句話是──(“好一個安塞腰鼓!”)它一共出現了幾次?(四次) 這四句“好一個對安塞腰鼓”的反復詠嘆之中又有變化有新意,是文章具有了形式的回環美和音樂的節奏美。來,讓我們一起飽含贊美之情的來讀它們!(屏顯:“好一個安塞腰鼓!” “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4、請同學們仔細跳讀課文,看看它每出現一次,分別是在贊美安塞腰鼓哪個方面的“好”? (學生回答,屏顯“安塞腰鼓之勁”資料: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老師讀前半句,同學們齊讀每句的最后兩個字,要讀出“勁”來!
(三)、品讀美句:感受文中排比句的氣勢、節奏與激情
1、安塞腰鼓表演是那樣的有“勁”,作家描繪它的語言帶“勁”嗎?這“勁”是大量運用了哪一種修辭手法帶來的?
2、請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挑出你最喜歡的語句仔細品味,準備讀給大家聽,并簡要說說它好在哪里。
(學生回答,教師評點并加強朗讀指導)
文中還有很多鏗鏘的短句、激昂的排比句、節奏鮮明的反復句,從變幻的舞姿、鏗鏘的鼓聲、擊鼓的后生等角度來描繪安塞腰鼓,我們不一一舉例了,留給同學們課后繼續去體會。
(四)、主旨探究:體會安塞腰鼓所蘊含的文化價值、生命意識
1、好一個劉成章!若不是你“陜北生來陜北長,因為你魂牽著地方”哪能寫出如此激揚文字!讓我們從無聲的文字中感受到安塞腰鼓力量語文教學論文,那你們認為安塞腰鼓體現一種“________之美”(屏顯)。
(學生回答,師在空白處板書“生命力量”)
2、齊讀課文25至27小節,把這種生命力量之美傳遞給在場的每一個人!
(五)、課外拓展:借鑒文章形神結合的語言
安塞腰鼓就是這樣,于浪漫中宣泄生命的激情,于詩意中追求永恒的精神力量。聽著同學們的朗讀,使我想起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豪放之美;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曠達之美;想到人世間各有千秋的美。同學們,你們上了這一課,會聯想到身邊哪些壯觀場面之美,學習課文中的寫法來說一段話吧!(學生展示,師生評價)
六、教師寄語
同學們,從《安塞腰鼓》中老師讀出:人,活的要有一股勁!這勁,是生命力,是上進心,是堅韌不拔的意志!愿同學們每天都如那激情燃燒的鼓點,學習上,永遠有那么一股猛勁!
本年度,我都是擔任四年級年級班主任、語文課及高級組級長工作。一年來,本人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服從學校領導的工作安排,順利地完成本年度的教育教學任務。現對自己這一學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在教學工作中,我以抓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為主,按照實施新課標的工作要求,認真鉆研教材,備好課,上好每一節課,精心設計作業,細致地批改,及時評講,做好每個單元的測試,并做好質量分析,尋找教學中的不足,以便做好輔導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主要做好這幾點:1、選擇培養班干部,實行師生共管。2、跟緊班,時刻做好安全紀律教育。3、采取多種鼓勵學生進步的方式,帶領學生爭創文明班。4、做好學生思想工作,關心愛護學生。5、取得與家長的聯系,共同教育好學生。
本年度,本人能積極參與各項教研活動及帶領學生參加學校各項活動,本人撰寫的《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美育》獲2017年度恩平市中小學優秀教學論文評選三等獎;本人被評為恩城街道辦事處2017年度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工作中存在不足之處,今后需加以改進,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五年來,我一直扎扎實實勤勤懇懇高質量地完成工作任務,在德、能、勤、績方面成績顯著。根據職務晉升條件,我符合申報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條件。
我申報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的理由是: 一、師德高尚健康,教育觀念正確先進。
我有高尚、健康的師德。我熱愛生于斯長于斯的中國,對黨無限忠誠,獻身教育事業。我在各方面都從嚴從高要求自己,品德言行堪為學生表率。熱愛每個學生,全面關心學生,有在艱苦平凡崗位上甘于奉獻和創建不朽功業的追求和志向。我有創新精神,在教學中敢于打破教育陳規,以創新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毅力,不斷探索新的科學的教育模式。講究工作中的團結協作,服從組織安排,敢挑能挑重擔,完成工作成績顯著。
我有正確先進的教育思想和觀念。我認為,教育必須為社會和人的發展服務,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提高國民素質服務。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教書育人,其中育人是根本,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實踐、學會與人合作、學會發展自我。
二、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扎實,具有科學優化的知識結構。
語文學科的知識性決定了語文教師應具有"專"與"博"的知識結構。從教十年,我一直在繼續學習語文專業知識、教育專業知識、文化科學知識,以廣博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以傳神的語言撥動學生的心弦,以先進的理論指導教學的實踐。
我堅持有目的,有計劃地學習,再學習。我自學語文研究生課程,經常通過報刊雜志書籍網絡資源了解本學科教育教學最新發展動態,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教育方式,廣采與語文有關的知識,使自己跟上21世紀改革步伐,知識結構常新常進。平時,涉獵贊科夫的"教學的發展"、布魯諾的"知識結構" 、蘇霍姆林斯基的"發展智力",研究葉圣陶的語文教學思想,切實解決教學實際問題。
《學記》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知反也……"我在傳授知識汲取知識上進取,做一個充滿"文學細胞"的雜家。
1998年1月到1999年6月,我參加了由廣東教科所、華南師大教科所聯合開辦的語文教育科學研究法研究生課程班學習,并獲得結業證書。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計算機培訓、英語培訓,參加廣東省統一考試,已過計算機初級、中級。
2001年到2002年,利用雙休日參加了由廣東省繼續教育指導中心組辦的語文課堂優化研究、中學現代閱讀教學研究、漢語詞義系統與中學語文教學、漢語和漢文化、中國民俗學、普通話與誦讀藝術等六門課程的學習。
三、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
(一)教學能力方面:
我能正確理解、運用掌握教學大綱和教材,正確傳授教學內容,重點突出,難點講析透徹,"雙基"教學扎實。人們說:"一個好老師,應有一張巧嘴一筆好字能分析、寫好文章。"本人個人素質好,普通話動聽標準,字端正美觀,平時博覽群書,閱讀面廣,寫作是特長,所以教學有示范性,能帶出一大批語文方面冒尖的學生。
高中語文教學過程是一個嚴密的螺旋上升的過程。這要求教師教學本領強,自己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我通曉語文教材的體系,鉆研教材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的思路;通讀全套教材,把握教材編寫意圖、編排體系,安排出范文系統、知識系統和作業系統的最佳組合方式及縱橫聯系。在具體操作中又采用主體式課堂教學方法,講究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問題,這樣能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語文是一門語言藝術課,充滿魅力的語言是語文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我設計出聲情并茂的課堂用語,力求使學生感到上語文課是一種美的享受。自己的電腦水平高,花時間制作優秀課件,加大課堂容量,擴展學生視野,電腦上課率97%以上。
我講究情境教學,經常讓學生走出斗室,從生活中掇取素材,多"看";借助音樂、電影、電視錄像等好的媒介,營造一種美的境界,讓學生在課堂上入迷地"聽"也入心地寫;我收集許多有趣味有延展性的題目,讓學生投入思考,利用網絡資源輔助作文教學,要求學生摘抄剪貼互評習作,每學期讓學生自選題目,寫出兩篇研究性論文。我對學生嚴格要求,對學生進行五項任務完成達標:①語文知識的傳授;②語文能力的培養;③發展學生的智力;④進行思想政治教育;⑤進行道德審美教育。
總之,在工作上,我認真踏實一絲不茍,講質量講效率。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下班輔導(這些檢查一向為優秀),每堂課都要求自己達到既定效果,學生語文能力強,所教的學生高考成績相當優秀。組織語文第二課堂活動小組,培養學生演講與口才、辯論能力。能正確指導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教研活動,培養青年教師。每年承擔一次校級公開課,受到好評,是優質課。
(二)教學經驗豐富:
我原在中師四年,教"文選""語基"兩門課程,是學校骨干教師,把關教師,備課組長,教學成績優異,勝任由低年級到高年級循環教學,并一直擔任班主任,所帶班一直是校先進班集體,多次評為校標兵班。
97年調到南海一中后,我的教學態度仍保持著一貫的認真性,責任感相當強。在一中,我一直是教兩個班語文,任一個班班主任。班主任方面講究"勤",注意言傳身教,"學高為人師,身正為人范",嚴格要求自己也嚴格培養學生。重班主任工作藝術,熱愛關心學生,有很強的教育管理學生的能力和經驗。注意因材施教,對好、中、差學生實行分層管理,分類推進,對學生實行"做人、知識"雙方面教育,經常找學生個別談心,進行良好引導,重視專題班會課教育,采用比賽、文藝活動等各種方法增強學生紀律意識、競賽意識、集體意識,并組織學生交流學習方法,發揮干部作用,并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特色是實行分層勵進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一幫一"活動。所教班一直是校優秀班集體,多次被評為校標兵班,有很好的學風班風,班上同學思想進步,學習勤奮,后進生轉變成效好,成績居年級前列,高考成績好。
四、工作勤奮,工作量大,成績優異。
1 、工作量大:
1998年度至1999年度,我教高中語文二年級,共2個班,周15節課,任班主任。
1999年度至2000年度,我教高中語文一年級,共2個班,周13節課,任班主任。
2000年度至2001年度,我教高中語文二年級,共2個班,周15-21節課,任副班主任。
2001年度至2002年度,我教高中語文二年級,共2個班,周15節課以上,任副班主任。
2002年度至2003年度,我教高中語文三年級,共2個班,周22節課以上,任副班主任。
2、成績優異:
我一直認為,一個優秀的教師,一方面專業水平要高,傳授給學生正確的知識,學習知識的規律和方法,另一方面又要勤奮。我是一個嚴格勤快的老師。我對所教的學生一個都不放棄,耐心細心地教導他們。我所教班語文整體水平高,差生轉化明顯,有一大批高才生。96年度我教的兩個畢業班在省中師"文選"統考中,取得平均分85分以上(百分制)的優異成績,在省名列前茅,獲得省教委的高度評價。2003年我教的南海一中兩個b班在全國語文高考中分別獲得平均分521.3分和512.11分的好成績(2003年專科大專a線為500分),我班參加考試125人,語文上重點線5人(最高分753分,年級第2名),上本科線48人,上大專線112人(總上線90%),兩班語文高考成績在年級7個b班中居第一第二,尖子生人數與幾乎a班齊平,總成績與a班原始分只相差1分左右。這種語文成績是南海一中b班首例。學生充滿了感激之情,好幾個學生在南海一中網上留言"春輝老師,您是一位優秀的老師,您是南海一中最勤奮的老師,您用最適合我們的方式教育我們,我們非常感謝您……"
語文能力是學習并且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是培養人的素養、交流思想的有效工具。初中語文在小學語文的基礎上,除了增加字詞句的基礎學習外,還注重引導、培養學生基本的思維能力,說到底初中語教學依舊屬于基礎教學階段。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創新”如病毒一般入侵各行各業中,我不否認創新帶來的益處,但我們應該理性地對待創新,尤其在傳統文化與基礎語文教學方面,國家實施新課程改革,中小學一窩蜂地掀起了創新教學模式的風潮,創新真的可以包治百病嗎?我們真的是在創新嗎?,還是頂著創新的名號做文章呢?不管是什么情況,筆者認為初中語文教學應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談及創新,否則就是本末倒置。
一、對當前語文教學論文中“創新”模式的解讀
在知網中輸入“語文教學創新模式”的關鍵詞,出來很多這方面的論文,尤其是2011年左右,周岡《創新初中語文教學方法》、陳阿雅《初中語文教學創新的策略》、盛波《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方式創新分析》等等,有些論文還被很多人引用,如陳阿雅探討的初中語文教學的創新,沒有抓住創新二字進行分析,文中提到的增加課外活動實踐、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等等方式,這些都是新課程教學的內容,相反對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情景教學算是一種創新教學模式,但行文中只是略帶提過。[1]
筆者認為情景教學可以稱之為一種創新,這兩年來很多學者對此也展開了深入的討論,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高職院校都有情景教學法的探討,情景式開放的教學確實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造性思維等方面的培養,但從實際的教學來看,情景教學在中國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還無法被廣泛地運用,尤其是在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地區,傳統的家庭教學,傳統的幼兒園、小學教育使得大多數孩子習慣了接受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們需要時間、知識量等來適應情景教學,更重要是時,中國基礎教育信息量巨大,學生、老師們都面臨著升學壓力,因此,當前一些老師采用情景教學僅僅是作為學校“節目”,供校領導聽課、開公開課所用,且前期進行了彩排、演練,節目結束了,老師和學生們又回到正常軌道。
可見,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也僅僅是一種口號,很多老師關于這方面的論文也僅僅是蜻蜓點水,或者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中國教育改革猶如社會制度一樣,雖然比之前進步了,國家地位、環境有了向好的趨勢,我們依舊處于初級摸索階段,這一階段,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我們可以借助各種力量、方法來夯實基礎,而不是摸索創新教學模式。
二、初中語文教學重在夯實基礎
初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他們已初步具備找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生活、對學習有了自己的認識和選擇,但由于自身知識儲備的欠缺,素養的不夠容易造成其走向不正確的道路。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語文教學除了培養學生語言、思維等方面的能力,還承載著教授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培養學生高尚的精神文化。余秋雨先生認為:“如果在精神價值上一直缺少正面歸向,一個民族的文化就會失去魂魄。”[2]精神文化是一個人內在素養的體現,更是一個社會整體素質的顯現。
初中學習教學貴在讓學生們深刻里理解、體會書本中,書本之外的傳統文化知識,本以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主,整套書由三十五個主題單元、十個專題以及六部推薦閱讀書籍組成,包含著豐富的語言文字、文化典籍、科學工藝、民俗文化、文藝知識等等,李協彬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研究》一文中認為“選文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是這套教材最突出的一個亮點。[2]傳統文化的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是多么地重要。如此浩瀚博大的傳統文化知識中,語文教學怎么樣才能學生掌握這些知識,縱然傳統私塾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確實不可取,那么老師們應該學習帶領學生學習呢?
本文強調初中語文教學種在夯實基礎,我認為首先老師文化知識基礎要牢固,不僅要精通書本知識,還要了解打破專業壁壘,了解各種文化知識,才能拓寬教學的寬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要突破“文字教學法”, 結合教學的重點、難點,運用圖形、聲音等等各種形式,打破文字壁壘,遵循從具象到抽象、從抽象到具象的學習方式,各種課程知識都是前人生活經驗的理論總結,傳統文化更是從古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要將這些知識具象化,再通過比較、總結等教學方式,拉近學生與文化知識的距離,從心靈上激發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些才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僅僅追求創新教學模式,只有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才能配合老師提高教學能力,學生們自然能掌扎實到掌握各種知識。
關鍵詞:《說“木葉”》,“木葉”,“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林庚先生的《說“木葉”》是在談“木葉”還是在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教參在“問題探究”部分設定了這樣一個問題:
這篇文章實際上是在談論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為什么把“說‘木葉’”作為標題?
教參上的參考答案是這樣的:
把標題定為“說‘木葉’”,就可以把古詩中的意象“木葉”作為論題,圍繞它展開全文,作者先排除古代詩人考慮文字洗練的因素,再探尋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蘊含有落葉的因素,最后從中得出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并加以闡發。從現象談到本質,從個別談到一般,從具體談到抽象,既深入淺出地闡發了理論,又易于為廣大讀者所接受。如果把題目定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也無不可,但那勢必是另一種行文思路,大概是擺起架子大講理論,不大容易寫得深入淺出。
顯然,教參上的觀點是認為“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是本文的主旨,“木葉”只是論題,作者在這里說“木葉”只是為了用來證明詩歌語言是富于暗示性的。但筆者卻對此持完全不同的觀點,筆者認為,本文的主旨就是在探討我國古代詩歌中“木葉”這一特定意象的。理由有如下幾點:
首先,從行文思路來看高中語文教學論文,本文主要是在說“木葉”。作者先以“木葉”在古代詩歌中大量存在的事實指出:“木葉”是詩人們筆下所鐘愛的形象。接下來作者又以大量的詩句說明“木葉”不等于它的字面意義“樹葉”,因為在古代詩歌中“樹葉”這一單純的意義往往用“葉”來指代,而“木葉”中的“木”卻不可以省略。古代的詩人們不但鐘愛“木葉”,而且還由此發展出了相關的另一意象——“落木”。作者認為,從“木葉”發展到“落木”,關鍵在“木”字上。接下來詩人分析了“木”字在詩歌中出現的場合——秋風葉落的季節,并就此得出了“木”字的第一個藝術特征——本身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再接下來作者以詩歌語言的暗示性說明了“木”何以會有這個特征——“木”暗示著“木頭”“木料”“木板”,更多地讓人想起樹干。最后,作者由“木”的暗示性得出了它的第二個藝術特征——透著黃色,在觸覺上是干燥的。最后一段,作者仍舊回到“木葉”上來: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
由此看來,全文由“木葉”始,以“木葉”終,中間的論述以分析“木”的暗示性為主,目的在于說明“木葉”這一意象的獨特藝術特征。
而“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只集中出現在文中的第五自然段:
要說明“木”它何以會有這個特征,就不能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性的問題,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于是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它在不知不覺之中影響著我們;它之富于感染性啟發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畢業論文格式。
并且接下來作者仍舊回到了“木”的藝術特征的探討上來,并沒有就此大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顯然,此處作者是用“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來說明“木”何以會有這個特征,“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只是用來分析具體問題的理論依據,而不是相反。就像朱光潛先生在《咬文嚼字》中提到的“套板反應”這一文藝理論一樣,它只是用來說明濫用聯想意義帶來的流弊,而不是要說明“套板反應”這一文藝理論。
其次,如果本文的主旨是談論“詩歌語言的暗示性”,那么只用“木葉”這一個例證顯然證據不夠充分。因為“木葉”因“木”的暗示性具有了獨特的藝術特征和表達效果,這并不能說明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是一種普遍的存在。如果要證明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是一種普遍的存在,還需要引入其他大量的例子來進行說明論證,只有這樣的論證才能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是一個理論問題,理論問題的研究一般采取由個別到一般的方法,但個別不是一個,而應以眾多的個別為研究對象。林庚先生是一位嚴謹的學者,顯然不會只用“木葉”這一個例子來說明整個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
再次,教參中本問題的編者認為:
如果把題目定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也無不可,但那勢必是另一種行文思路高中語文教學論文,大概是擺起架子大講理論,不大容易寫得深入淺出。
可筆者認為,文章是否能寫得深入淺出,與作者的學養、文風有關,與文章的題目似乎沒有多大的關系。即使以“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為題,也不一定就“擺起架子大講理論”,而可以通過引入豐富的相關例證來進行說明,從而使文章變得深入淺出起來。其實,很多大家寫的“小書”就是這種深入淺出的風格,如朱光潛先生的《談美書簡》,宗白華先生的《美學散步》等。就是本單元錢鐘書先生的《談中國詩》,也并沒有因為題目的嚴肅而使得文章內容高深莫測起來。
最后,文章以“說木葉”為題,闡明“木葉”這一意象在古代詩歌中何以成為詩人筆下所鐘愛的形象,是有其必要性的。詩歌中的每一個意象有其產生的動因,有其發展演變的軌跡,有其獨特的藝術特征與表達效果,闡明與意象有關的這些問題,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鑒賞詩歌,同時這也是詩歌研究者的責任。“木葉”雖只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眾多意象中的一個,也有必要對其進行透徹的研究,使我們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備課組的工作計劃【一】
一、 指導思想
以學校為指導,圍繞教導處工作要點,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課程標準,積極投身課堂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堅定不移地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得到真正提升。關注本備課組教師素質的提高,努力做好教學工作。
二.具體措施:
1.教研活動做到主題明確、注重過程、人人參與、研討、反思、。強化教師個人的自我實踐,自我反思。
2.備課組按“四定”開展活動(即: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備教師)。學期開始認真組織好開展一輪以整體梳理教材為主的集體備課活動,教師深入鉆研教材、理解教材,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3.要求備課組成員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做到教學目標明確,方法靈活多變,重難點突出,努力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留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取知識。
4.組織本組教師學習教育理論,開展集體備課,互幫互學,在課堂教學上下功夫。培養教師的習慣,讓成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師研究能力的有效手段.根據學校工作重點,全組人員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業務學習和各項教研活動,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5.關心學生,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現有的電教設備,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實驗探究內容,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歷屆中考的題型及方向.
6.通過單元考,摸擬考,進行分析,分析本屆初三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下一階段的工作要求.
7.繼續開展教學研究,進一步加強聽課、評課活動,要求聽課有記載,有點評。
8.鼓勵教師撰寫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及教學論文,互相學習、互相交流。
三、工作目標:
以“提高化學科中考成績”為目標,正確科學地引導和教育學生,增強學生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在保證教學效率的前提下,開學初盡快結束功課,爭取第六周進入全面復習。力爭2013年中考化學科取得好成績。
四、時間安排:(略)
備課組的工作計劃【二】
經過一年的學習,我們對學生的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們已有了自己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也有了明顯的轉變,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一定的提高,突出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學生對初中語文學習有了認識和理解
2、能大膽嘗試和探究問題
3、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科有較濃的興趣
存在的不足是:
1、學習語文的習慣養成差
2、學習比較盲目,目標性不強
3、基礎參差不齊,兩極分化嚴重
4、積累少,閱讀面不廣。
針對這種情形,本備課組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思想品德目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知識目標:了解課文中出現的有關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識,了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的音形義。
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的目標: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人文素質目標:初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交流表達,把課本中感受學習到的語文素質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儀態,為人處事的心理,讀書看報看電視的習慣等。
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擬采用以下教學措施:
1、貫徹執行三三制教學模式。
2、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3、語文教學中,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4、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5、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6、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7、做好開頭的扭轉工作,扭轉以往不良的學習習慣。
8、實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寫的作文教學,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論文摘要: 課的導入是英語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課題,是科學也是藝術。高校英語教學不同于中小學英語教學,它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重點。如何把握好英語教學精讀課的導入,成為如何上好一堂精讀課的一個關鍵環節。文章正是針對高校英語學習現狀和可采用的精讀課導入方法進行的探討。
Well begun is half done.(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各門學科中,都有教師對導入的重要性和方法進行過探討。不同于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國的高校英語教學有它獨立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因此,在如何導入高校英語課堂的問題上,也應該有獨特的認識。只有充分把握好高校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才能真正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導入到課文的過渡。
一、高校英語學習的現狀分析
大學生作為學生群體中自主自立能力較強的群體,無論在學習目的和學習方法上,都有別于中小學生。
中小學生學習英語,大都作為不得不學的一門主課。為了進入重點中學或者重點大學,英語的分數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而在這漫長的“不得不學”英語的十二年里,很多學生已經養成了為考試而學習英語的習慣。不論是否愛好英語,為了考試,都要努力學好英語。在以考試為目的的教學階段,很多學生都被英語成績差嚴重地打擊了自尊心,久而久之對英語學習完全失去了興趣,甚至出現了憎惡的情緒。而到了大學,沒有月考的檢測,沒有中考高考的壓力,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顯得非常茫然。有的學生把學英語的目的定為過大學英語四六級,還有的學生由于學校沒有硬性的要求,只希望過了每學期期末考試就可以了。甚至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專業領域與英語無關,干脆放棄英語學習。沒有明確和統一的學習目的,使大學英語教學變得異常艱難。
中小學的教師普遍采用應對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養成了一套應對應試教育的學習方法。他們習慣依賴老師,習慣被老師管教和束縛,習慣了各種各樣的英語測試。進入大學后,獨立的學習環境和自主的學習氛圍讓他們不知所措。甚至有些學生會質疑教師不針對四六級考試進行授課的教學方法。這也為高校教師設計課程帶來了一定困難。
二、大學英語教學的導入設計
針對大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存在的各種問題,重拾大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重建他們英語學習的自信心顯得非常重要。
(一)導入設計的多樣性與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針對大學生缺乏學習目的和學習動力的情況,教師可以在每個單元的導入設計上多做英語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的文章。努力讓學生們意識到英語語言和文化的魅力,從而使其重建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可參考方法如下:
1.詩歌、英文成語的導入。
在《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的導入中,筆者嘗試了以Robert Frost這一美國自然詩人的詩歌“Nothing Gold Can Stay”進行導入。詩歌韻律的美好,詩歌意境的幽深,以及作者對自然的熱愛都用很多學生所厭惡和反感的英語語言表達得淋漓盡致。在欣賞完優美的詩歌之后,部分學生已經對英語文字產生了新的看法,而在這個時候,再用多媒體向他們展示詩人贊美過的自然美景被破壞后的情形,就更加能夠激發他們了解文章內容的興趣。當然詩歌并不是高校教師可以選擇的唯一導入的方式。也可以嘗試針對課文相關內容補充相應的英語成語和習語。例如,《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第一單元“Time-Concious Americans”課文中有這樣一句:“If you are not moving ahead,you are falling behind.”這句話在中文可以解釋成: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筆者在導入時介紹了一些勵志的關聯成語給學生,通過中英文釋義的對比,也能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效果。
2.背景知識、小故事的導入。
教師可在導入過程中對相關現象的歷史文化背景進行探討,比如在“Studying Abroad”的導入過程中,筆者就中外留學歷史和發展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學生的興趣完全被陌生的知識所吸引,從而在接下來的授課中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或者可以就某一個相關話題,講述一個英文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既練習了聽力,又提起了興趣。
3.多媒體的導入。
在如今現代化教學手段不斷革新的時期,多媒體也成了導入設計的寵兒。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多媒體方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重新認識英語學習。例如,在學習“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時,筆者給學生播放了《阿甘正傳》的片段,讓學生對“山姆大叔”這一美國文化標志有了最直觀的認識。既節約了教師口授的時間,又激發了學生看完經典美劇《阿甘正傳》的興趣。
(二)導入設計的自主性與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
由于高校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充分,所以如何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成為教師的必修課。針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茫然,教師在導入設計方面可以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發揮空間。推薦方法如下:
1.提前設計問題。
教師可以在上個單元結束的時候,給學生設計好下一個單元將要導入話題的相關問題。在下一個單元的導入時,讓學生回答這些問題。這樣既能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能重塑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在學習“Charlie Chaplin”之前,教師可讓學生自己去查閱關于卓別林的相關資料,設計問題如:卓別林的主要作品、卓別林的藝術成就及其影響等。
2.講故事,說新聞。
教師可以以課后作業的方式,要求學生針對下單元可能出現的話題準備一個故事或者一個新聞。在下一次的新課導入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小故事,講講自己聽見看見的時事新聞。既可以鍛煉他們的英語口語能力,又能提高他們動手動腦的主觀學習欲望。比如,在“As His Name Is,So Is He”的導入中,筆者讓學生陳述關于自己名字的小故事,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三、高校英語精讀導入設計的誤區
(一)時間誤區
受一些教學論文和傳統教學研究書籍的引導,很多教師認為導入應控制在5分鐘以內為佳。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時間方面的誤區。5分鐘不足以展開任何一個話題的討論,也不足以引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中國學生本身就缺乏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如果在英語教學中仍循規蹈矩地照本宣科,學生將失去最后一扇可以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窗口。而實際教學過程環環相扣也不可能在中間過程對英語文化相關內容進行補充,所以導入可以說是一個學生呼吸新鮮空氣的綠地。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情況調整導入這部分的時間。只有學生有了學習英語的動力和興趣,教師的授課才能有效果。
(二)內容誤區
很多教師認為導入應對癥下藥,與本課內容不相關的絕對不能作為導入的內容。筆者認為相關與不相關是一個相對而言的問題。大學生是頭腦最活躍、走在時代前端的群體。如果導入的內容總是陳詞濫調,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為他們提供可吸收的信息,將無法起到導入應有的藝術效果。況且目前各個大學所使用的教材很多都存在知識信息陳舊的問題,如果僅僅圍繞課本題材進行導入,教師自己都會覺得索然無味。
(三)手段誤區
隨著多媒體教學的普及,很多高校都有條件進行多媒體教學。傳統教學模式被認為落后和過時。多媒體在導入過程中是可以起到直觀和生動的效果,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手段不可取,傳統教學方式甚至比多媒體教學更人性化,更便于交流。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同時,應能有效結合傳統教學手段,相輔相成完成導入環節為最佳。
四、小結
綜上所述,大學生是一個特別的學生群體。高校教師應針對高校英語獨特的學習現狀采用相對應的導入方法。導入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導入可以培養學習方法,導入可以提升教師自身教學素養。作為教學環節里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的重要性應得到充分和正確的認識。教學有法,但是教學無定法。只要能夠充分發揮高校教師在學生英語學習中的引導作用,任何方法和手段都可以被嘗試。
參考文獻:
無情的時光老人像一陣寒風,走得無聲又匆匆,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是時候開始寫工作計劃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工作計劃很難寫吧,小編為大家準備了精選教師個人教研工作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教師個人教研工作計劃范文一
一、情況分析:
上學期我園根據幼兒園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集體教學活動成份過多),進行深入學習新“綱要”,樹立新理念,教育再創新,提高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將單一的集體活動教學,改變成為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區域活動、家長助教、家園互動等各種途徑展開多方位、重視個體現個別差異和不同層次幼兒的需求,重視對幼兒語言能力培養,讓幼兒更多的學習合作、交往、交流、分享。
教師們注重環境教育的因素,開展了主題墻評比活動。通過教師間相互的觀摩、學習與反思,促進自己在教育理念上的轉變與提高,不再讓墻面的創設成為一種裝飾,成為教師的一種負擔,而要通過師生間的共同創設
,來真正讓墻壁會說話。
在園的特色活動中,教師改變單一的教學活動,抓住活動中的多種教育元素,鼓勵幼兒大膽求異的表現,在發展幼兒動手動腦操作的技能同時,也打開幼兒的心扉,啟迪幼兒的智慧,將多種教育活動溶入在做做玩玩之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愉悅,引導每個幼兒在特色創作的過程中學會生活學會創造。使孩子們在做中學,玩中樂。
雖然我園開展了多種教育活動,但還是停留在形式上,在如何強化“學習、游戲、學習”等相整合的教育意識不強,整合意識不夠,不能很好發揮多種教育作用。
二、指導思想:
以新《綱要》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執行區教育局和教研室工作計劃,以 “促進師幼共同成長”的教育理念為根本,堅持幼兒園教育研、訓、教一體化,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和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促進幼兒園教研水平的提高。
三、具體工作:
以做做玩玩為載體,通過多途徑來學習,進一步關注“兒童成長”這一基本元素,強化 “生活、游戲、學習”相整合的教育思想,讓兒童多元發展、快樂成長。
1、以“改變學習方式,提升學習水平”為幼兒園教學活動改革的突破口,以做做玩玩為載體,倡導讓兒童按自己的經驗和方式開展學習,抓住兒童發展的關鍵點,突出兒童在活動中的體驗,給予充分嘗試、探究的機會,在動手動腦、做做玩玩的活動中促成師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提高教師教育指導的水平和師幼互動質量,促進兒童原有水平的提升。
2、以 “教育案例研究”為契機,進行幼兒教育活動的研究,提高教師教研能力,促使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各項活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建立 “研訓一體化”制度,進行“研訓一體化” 實施。開展“研訓一體化” 實施,以科研為先導,以案例教育為手段,將案例研究與全員培訓緊密結合,從分調動全園教師的研究活動積極性,將研究者于教師密切協調,根據我園的實際需要和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調整教研活動,將大組與小組相結合,充分發揮區領域小組成員、實驗班組成員的作用,展開教研工作,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四、具體安排
略
精選教師個人教研工作計劃范文二
本學期,初中語文教研組工作,將繼續貫徹執行課改精神,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深化語文教學改革,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大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為目標,結合學科自身的特點,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實施課程改革為契機,立足校本,狠抓實效,大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以“注重積累,培養習慣,指導學法,訓練思維,滲透德育” 新課改理念為基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強化教師隊伍建設,轉化教師的教學行為。積極貫徹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課堂教學以精講、互動、高效為指導,教研工作以校本為中心,努力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開拓創新、更新觀念、與時俱進、真抓實干,緊緊圍繞學校本學期工作目標,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積極、穩妥、有效地深化語文課程改革實驗,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規范教學常規管理,強化語文教學工作中的研究、服務、指導等功能,積極推進名師工程,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要加強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向創新和效率要質量,全面提高我校語文教學的效益,全面開展成長型教師群體建設活動,以推
進課程教學為中心,課題研究為重點,促進師生成長為根本,抓好教師培訓工作,做好評析報告,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結合語文教研組全體教師的教研實際,為教師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和展示舞臺,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及業務能力,為全體學生的健康發展服務。
二、學好理論,更新觀念,提高素質
1、教研組每位成員應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通讀一本理論專著,圍繞“輕負高效”“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等熱點問題,結合語文教學實踐,通過專題學習和討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和學生觀。
2、教研組每位成員至少閱訂一份語文報刊。平時,語文教師要堅持通讀兩種語文教學研究刊物,及時了解語文教學的動態和語文教改趨向,開拓視野,拓寬語文改革思路;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進的教育經驗,不斷練好自身的語文教學“內功”,從而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對語文教師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3、教研組每位成員要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和課題研究,并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學習
重點,講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努力做到:自覺學習理論,深入研究探索,認真總結經驗,積極撰寫論文,使理論學習落到實處,卓有成效。
三、狠抓常規,改革教學,提高效率
1、落實學科教學常規,重點是抓課堂教學常規的落實。語文學科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關鍵是落實常規,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是主陣地。本學期,在對照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牢固樹立教師的服務意識,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革陳舊、呆板、單調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和設計科學、新穎、活潑、開放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語文課堂教學應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重視創設教學情景,激活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堅決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照顧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研究和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努力促使課堂教學結構的最優化,大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加強常規調研,確保減負增效。本學期,教研組將配合學校通過聽課、抽查備課、作業批改等多種方式,檢查常規落實情況。
3、加強集體備課。發揮群體優勢,提高備課質量,保證課堂教學質量。4、做好年青教師的傳、幫、帶工作。5、開展有效的教研活動。6、扎實有效地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拓寬學生視野。7、全心全意為九年級學生服務,打好中考這一仗。8、成就學生,成就自己。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強教研常規管理,進一步形成語文教學的研究氛圍
1、每月兩次的教研活動。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重點研究,比如怎樣把握新教材,新教材的單元安排體系怎樣與教學進度統一起來,怎樣對學生進行漢語言基礎知識的教學,怎樣利用現有資源運用現代化手段教學等。
2、開設組內教研課,通過年級內、語文組內、校內的互聽互學,通過匯報課、示范課、研究課的觀摩學習探討,促進語文教研工作的開展。擬定由周正高老師執教一節公開課。
3、開展聽課評課活動,主要以本學科的.課為主,認真填寫好聽課筆記,做好評課。
4、備課要適應新要求新形式,不但教學過程設計理念要新、教學手段和方法要新,而且教學目標要新,教后反思要不走過場。
(二)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學生素養
語文教學應當在教給語言知識的同時,著重于引導應用,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及時轉變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舊教育,而到著眼于培養學生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穎教育。為此,我們要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精選教師個人教研工作計劃范文三
一、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工作思路和目標要求,積極引導教師強化教科研創效益的意識,樹立向教科研要質量的觀念。關注課堂,關注學生,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求知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工作重點
1、端正教育思想,完成教學任務,保證教學質量。增強教科研意識,積極參與各項教研活動,以研促教。
2、在研究中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在展示中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3、進行探究式教學,為學生學習做好“服務員”,備好課,上好課,加強反思,寫好案例。
4、結合實際發展學生個性特長。
三、研究專題
1、制訂每周主要活動內容。
2、聽“教學理念解讀”報告。
3、學習《改進語文課堂教學意見》。
4、邊學習、邊討論課改意見。
5、優秀教案評選(集體備課、說課)。
6、撰寫教學論文:怎么樣改進教學的策略是什么?
四、實施要點
1、精心備課,認真上課,積極撰寫教后感,反思教學得失。
2、注重細節,提高教學質量
結合自身特點,將教研活動的中心落實在教材分析、學法研究上。在備課中要分析教材、分析學生、分析自身,結合班級實際,確定課案。
精選教師個人教研工作計劃范文四
本學期,初中語文教研組工作,將繼續貫徹執行課改精神,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深化語文教學改革,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大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為目標,結合學科自身的特點,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實施課程改革為契機,立足校本,狠抓實效,大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以“注重積累,培養習慣,指導學法,訓練思維,滲透德育”新課改理念為基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強化教師隊伍建設,轉化教師的教學行為。積極貫徹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課堂教學以精講、互動、高效為指導,教研工作以校本為中心,努力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開拓創新、更新觀念、與時俱進、真抓實干,緊緊圍繞學校本學期工作目標,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積極、穩妥、有效地深化語文課程改革實驗,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規范教學常規管理,強化語文教學工作中的研究、服務、指導等功能,積極推進名師工程,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要加強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向創新和效率要質量,全面提高我校語文教學的效益,全面開展成長型教師群體建設活動,以推
進課程教學為中心,課題研究為重點,促進師生成長為根本,抓好教師培訓工作,做好評析報告,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結合語文教研組全體教師的教研實際,為教師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和展示舞臺,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及業務能力,為全體學生的健康發展服務。
二、學好理論,更新觀念,提高素質
1、教研組每位成員應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通讀一本理論專著,圍繞“輕負高效”“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等熱點問題,結合語文教學實踐,通過專題學習和討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和學生觀。
2、教研組每位成員至少閱訂一份語文報刊。平時,語文教師要堅持通讀兩種語文教學研究刊物,及時了解語文教學的動態和語文教改趨向,開拓視野,拓寬語文改革思路;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進的教育經驗,不斷練好自身的語文教學“內功”,從而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對語文教師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3、教研組每位成員要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和課題研究,并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學習重點,講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努力做到:自覺學習理論,深入研究探索,認真總結經驗,積極撰寫論文,使理論學習落到實處,卓有成效。
三、狠抓常規,改革教學,提高效率
1、落實學科教學常規,重點是抓課堂教學常規的落實。語文學科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關鍵是落實常規,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是主陣地。本學期,在對照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牢固樹立教師的服務意識,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革陳舊、呆板、單調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和設計科學、新穎、活潑、開放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語文課堂教學應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重視創設教學情景,激活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堅決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照顧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研究和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努力促使課堂教學結構的最優化,大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加強常規調研,確保減負增效。本學期,教研組將配合學校通過聽課、抽查備課、作業批改等多種方式,檢查常規落實情況。
3、加強集體備課。發揮群體優勢,提高備課質量,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4、做好年青教師的傳、幫、帶工作。
5、開展有效的教研活動。
6、扎實有效地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拓寬學生視野。
7、全心全意為九年級學生服務,打好中考這一仗。
8、成就學生,成就自己。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強教研常規管理,進一步形成語文教學的研究氛圍
1、每月兩次的教研活動。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重點研究,比如怎樣把握新教材,新教材的單元安排體系怎樣與教學進度統一起來,怎樣對學生進行漢語言基礎知識的教學,怎樣利用現有資源運用現代化手段教學等。
2、開設組內教研課,通過年級內、語文組內、校內的互聽互學,通過匯報課、示范課、研究課的觀摩學習探討,促進語文教研工作的開展。擬定由周正高老師執教一節公開課。
3、開展聽課評課活動,主要以本學科的課為主,認真填寫好聽課筆記,做好評課。
4、備課要適應新要求新形式,不但教學過程設計理念要新、教學手段和方法要新,而且教學目標要新,教后反思要不走過場。
(二)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學生素養
語文教學應當在教給語言知識的同時,著重于引導應用,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及時轉變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舊教育,而到著眼于培養學生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穎教育。為此,我們要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精選教師個人教研工作計劃范文五
一、始終把“學習與培訓”作為開展教研活動的基礎
在教研活動的全過程中,教研組把教師的理論學習、業務學習,始終放在首要位置。在完成上級與學校布置的理論學習與崗位培訓任務的基礎上,根據學科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有關素材組織教師學習,參加各種業務培訓,以此作為科組活動的日常行為。
1、組織全組老師參加《高中新課程標準》(數學)的培訓與學習。
2、介紹近二年全國數學教育教學論文以及有關國家級、省級刊物的文章。
3、組織觀摩全國、省青年教師優秀課錄相材料。
4、組織教師與部分學生觀看20xx年國際數學家大會推薦的《數學文化》影視片。
5、高中教師每年堅持學習教育部考試中心撰寫的《高考數學科試題評價報告》,研究高考命題的信息與走勢。
6、全員繼續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拍攝優秀課的教學實錄,并組織課件上送全國、省評選與交流。
7、組織全組老師到文昌中學、雙島學園、海中、一中等學校取經交流,爭取機會派教師參加全國、省各種學術活動。
8、在學校的支持下,聘請專家到校指導,創造與專家零距離請教的機會。
二、以課題研究為中心,開拓教研活動的新視角。
本組承擔實驗兩項國家級教研課題:
①中國教育學會“十五”規劃課題——中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研究與實踐。
本課題從20xx年6月開始實施,課題組采用實驗對比班、課例剖析、課件研究為形式,對教學中如何強化創新意識,優化課堂環境,進行反復的實驗,收到預定的效果。20xx年中國教育學會、數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等專家對課題研究的進程,材料成果認真考核評價,認為我校課題研究工作,符合教學實際,效果顯著,被中國教育學會授于“先進實驗學校”稱號。林志軒老師被評為課題研究先進工作者,吳玲、張光濃被評為先進實驗教師。吳玲老師代表課題組在中期評估大會上作題為《風景這邊獨好》的匯報,獲得專家與同行一致好評。
②中央電化教育館“十五”教育技術研究規劃課題——教育技術促進中學課堂教育優化,把握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研究。
本課題組結合教學現狀,在實驗中注意研究如何挖掘教材中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素材與潛能,以獲取教學效果的最大值。20xx年10月進行階段性總結,本課題組上送一份電子文稿《呼喚美感信息,優化課堂環境》。
③制作匯總CAI光盤集錦(一)、(二),受到省電教評估組的認可,上送參賽課件獲省二等獎三名,三等獎二名。蔡文雄老師制作的課件《錐體體積》獲20xx年全國課件評選二等獎。科組上送的青年教師獲獎的優秀課其課件均以科學的設計件,精美的畫面,受到同行的贊賞。
除上述課題研究外,部分老師把握新課改理念,在課堂教學中銳意創新,進行不同形勢的專題研究。其中,王尤連副校長、劉仕愛老師操作的“分層教學”實驗,在省數學教壇有一定的影響。劉仕愛老師“分層教學”的論文獲20xx年全國二等獎。
吳鵬程、林貽發等老師把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作為攻關項目,中心議題為:怎樣把研究性學習帶到課堂之中。
課題組選定“高中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策略”作為下步攻關專題。
我們認為課題研究是一種高品位、操作性強的教研形式,對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和諧的吻合,起著一定的輻射作用。
三、把握教學成果的遷移,擺正雙基教學的位置。
課堂教學離不開教研,沒有教研的教學是不可思議的,教研工作最終落腳點在于課堂雙基教學,全組老師懷著滿腔的教學熱情與合乎實際的科學態度,扎扎實實地把好雙基教學這一關,探索教學規律,研究教學成果的遷移。注意教學策略的調整,在教學中既注意到沖破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又關注現實教學狀況與方向,既注意以知識為中心轉向能力培養為中心,又強調夯實基礎的立足點不變。適度擴大教學時空,把面對全體學生與培養數學苗子有機結合,嚴格區分科學的解題訓練與“題海戰術”界線,全面準確理解“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腳踏實地地去做我們應做的事情。
在課堂教學中,認真做好下面幾件事:
1、發揮年級備課組的重要作用,做到活動有目標、有步驟,選擇可操作性強的問題進行研究——特別是案例分析、解題教學、競賽輔導,做到教學內容、進度、考查三個統一。
2、各年級落實聽課紀要,作業批改次數,撰寫總結計劃,研究評課藝術。
3、堅持新教師匯報課的制度,鼓勵教師上好研究課,組織觀摩優秀課例。
4、著手啟動課題組資料庫、課件庫的建設。加快教研活動規范化的進程。
5、重視中考、高考命題的信息與導向,認真組織素材,命好模擬題與考前訓練題。兩年來,我們以教研促教學,在中考、高考中創建了名牌效益,成果顯著。
20xx年中考數學科成績平均分僅次于海南中學列各科前茅,數學單科滿分2名(全省17名左右)。
20xx年中考數學科平均分僅次于海南中學,數學單科滿分2名(全省僅20多名)。
20xx年高考數學科700分以上考生30名,最高分為812分,兩項指標均列四個學科的前茅。
20xx年理科600分以上考生129名,文科600分以上考生60名,均列同類各學科前茅。文、理科700分以上的考生,均為9名。
6、把握新課程改革動向,審視校本課程的內涵與外延,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開辟校本課程必須與教師業務水平的現實結合起來,我們有意識地把“奧林匹克數學”、“希望數學”納到校本課程的軌道,一種新穎的教學形式展現于第二課堂之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數學苗子,同時提高了教師的業務素養。
二年來,高中全國數學聯賽獲省一等獎1名,二等獎5名,省高中數學競賽獲一等獎8名,二等獎32名。
“希望杯”全國數學競賽二等獎5名,一批老師獲得數學競賽“優秀園丁”、“優秀輔導員”榮譽稱號。
四、思考與展望
在教學教研各個領域中,數學組的老師始終以人格與智慧鑄造了一個團結奮進、充滿活力的群體形象,構建了一道道亮麗的教學風景線,同時也給人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1、我們認為數學組之所以能夠做好幾件事情,最重要的因素是全組老師能互相尊重,以和為貴,注重事業上凝聚力的價值,從而達到“團結、共贏”的目標。
2、在科組日常工作中始終如一地把青年教師的培養鍛煉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注意發揮老教師傳幫帶的作用,為青年教師提供充分的學習空間與機會,把握競爭平臺,大大地縮短了青年教師成長的周期,一批優秀的青年骨干教師能在教學教研工作中獨擋一面,創建一流業績。
兩年來,青年教師參加全國青年優秀課評比成績顯著,陳青老師獲一等獎,吳玲老師獲二等獎。
省青年教師優秀課評選陳少鈴、廖明珠老師獲一等獎,林貽發老師獲二等獎,老師撰寫的論文獲全國二等獎4名,全國課件二等獎1名。19篇論文、課件獲省一、二等獎,十多篇論發表于國家級、省級雜志。3位老師編寫的論著由出版社出版發行。一位老師獲“希望杯”數學競賽命題獎,更令人高興的是不少教師在日常教學教研工作中,兢兢業業、不計個人名利、默默無聞地奉獻。
3、辛勤地勞動,創新的教學理念,形成數學組的新品位。不少老師在全國、省學術界、業務領域為學校羸得一席之地,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
王尤連副校長、陳琪校長、張光濃老師分別擔任省數學學會、省中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理事。
王尤連副校長被授予海南省特級教師、省優專家的稱號,獲得蘇步青數學獎金會獎勵。
陳其文老師幾年來一直參加海南省中等學校招生命題、初中競賽命題以及評價工作。
張光濃老師被國家級雜志《數理天地》聘為常任編委,十年來長期主持省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數學科評卷工作,20xx年代表省中學數學教師出席國際數學家大會。
數學組現有高級教師8名,省骨干教師3名,市骨干教師8名,市學科帶頭人指導教師2名,已獲結業證書的研究生3名,在讀研究生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