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韓非子寓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韓非子 語言 修辭學
中圖分類號:B2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4-0000-01
語言的特點同樣可以歸類在宏觀修辭學的范疇,是文章呈現出來的整體風貌。先秦諸子散文,各有特點,百家爭鳴,亂世當中。都在為宣傳自己的學說而自出奔走,著書立說。不同的人生經歷和政治道路決定了不同的政治觀點,而在此過程當中,不同作者具有了不同的文風,或大氣端方,或一針見血,或循循善誘。無論怎樣的語言特點,都是文章呈現出來的整體風貌,也使得先秦諸子的散文具有極高的辨識度。對于韓非子而言,他的語言風貌整體上表現就是技巧冷峻和充滿思辨的色彩。
一、冷峻譏誚
諺曰:“厲憐王。”此不恭之言也。雖然古無虛諺,不可不察也。此謂劫殺死亡之主言也。主無法術以御其臣,雖長年而美材,大臣猶將得勢,擅事主斷,而各為其私急。而恐父兄毫杰之士,借人主之力,以禁誅於己也,故殺賢長而立幼弱,廢正的而立不義。故《春秋》記之日:“楚王子圍將聘於鄭,未出境,聞王病而反。因入問病,以其冠纓絞王而殺之,遂自立也。齊崔杼,其妻美,而莊公通之,數如崔氏之室。及公往,崔子之徒賈舉率崔子之徒而攻公。公人室,請與之分國,崔子不許;公請自刃於廟,崔子又不聽;公乃走,逾於北墻。賈舉射公,中其股,公墜,崔子之徒以戈斫公而死之,而立其弟景公。“近之所見:李兌之用趙也,餓主父百日而死,卓齒之用齊也,擢滑王之筋,懸之廟梁,宿昔而死。故厲雖癱腫瘍,上比於《春秋》,未至於絞頸射股也;下比於近世,未至餓死擢筋也。故劫殺死亡之君,此其心之憂懼,形之苦痛也,必甚於厲矣。由此觀之,雖“厲憐王”可也。
奸劫弒臣第十四146
這段文字,通篇閱讀下來,語言譏誚冷峻這方面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韓非不為權貴,語言大膽。開頭直接提出了“生癩瘡之人愛戀君主”這樣一個大不敬的觀點,這在當時也是需要勇氣的。在列舉的例子當中,通過生動的刻畫把把幾位遭逢不幸的君主的形象描繪出來。但是并不是同情的筆觸,反而隱含著一種譏諷的色彩。認為這幾位君主遭逢不幸是因為能力不足,或者是因為昏聵不堪。對他們的結局的描繪絲毫未曾采用春秋筆法,找不到為尊者諱的用法。而是用近乎殘酷的筆觸,形象的描繪了他們悲慘的結局。目的就是用來警醒后來的君王,要隨時保持警惕,增強能力,不然隨時會遭逢大禍,比之百姓而不如。這樣一段文字,在統治者讀來,說其效果猶如當頭棒喝也不為過。
管仲鮑叔相謂曰:“不壽君亂甚矣,必失國。齊國之諸公子其可輔者,非公子糾,則小白也。與子人事一人焉,先達者相收。”“管仲乃從公子糾,鮑叔從小白。國人果弒君。小白先人為君,魯人拘管仲而效之,鮑叔言而相之。故諺曰:“巫咸雖善祝,不能自祓也;秦醫雖善除,不能自彈也”。“以管仲之圣而待鮑叔之助,此鄙諺所謂“虜自賣裘而不售,士自譽辯而不信”者也。
這是春秋時代很有名的一段故事,說的是管仲和鮑叔牙各事其主,后來鮑叔牙輔佐的公子小白取得了君位。而鮑叔牙還大度從容的把管仲推薦給了君主,最后管仲得到賞識,當上了齊國的一國之相。最后韓非發出感慨,像管仲這等賢明之人尚且需要鮑叔牙的推薦啊。
這段文字里面說的故事是春秋時代耳熟能詳的一段往事,很多著作中都有所提及,大多數的觀點在于贊美鮑叔牙的讓賢之舉,齊桓公的識人之明,賢君良臣共同開創霸業的故事。但是韓非卻在這里賦予了不同的色彩。他的語言重點在于后面,提到再優秀的人也是需要有人舉薦賞識的,再結合韓非當時自己的處境,懷才不遇,便不難理解了,他是借由管仲之事感慨自己的境遇,所以在語言上顯得比較憤懣而譏誚。暗諷了統治者不能慧眼識才。
二、強大的思辨色彩
“天下有信數三:一日智有所有不能立,二日力有所不能舉,三日強有所有不能勝。故雖有堯之智而無眾人之助,大功不立;有烏獲之勁而不得人助,不能自舉;有賁、育之強而無法術,不得長勝。故勢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故烏獲輕而重其身,非其重于千鈞也,勢不便也。離殊易百步而難眉睫,非百步近而眉睫遠也,道不可也。故明主不窮烏獲以其不能自舉,不困離殊以其不能自見。
這是《韓非子》當中一段非常經典的說理的文辭,當中體現了強大的思辨色彩。
《韓非子?外儲說》記載,有一個畫師為齊王作畫,齊王好奇地問道: “畫什么東西最難?”畫師說: “畫狗和馬這樣的活物最難。”齊王又問: “那么畫什么最容易呢?”畫師說:“畫鬼怪最容易。因為狗和馬之類的東西,所有的人都見過,不容易畫得讓人信服,所以特別難。而鬼怪之類人們看不見的東西,沒有人知道應該是什么樣子。所以隨你怎么畫都行。”
在此篇“畫鬼最易”的寓言中,對繪畫藝術毫無興趣也缺乏才能的韓非先生,故作驚人之語,肆意貶低想象力在藝術創作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韓非說畫狗畫馬最難,因為這兩樣被馴化了的動物常伴在我們左右。所以,要把它們畫得活靈活現,讓觀畫者佩服。一定得有高超的寫真能力。這話沒錯。然而韓非子卻忘了更重要的一點,狗馬也是畫師日常習見的,即便不太熟悉,他也可以在打算摩畫之前花工夫詳加觀察。因此畫狗馬有足資參照的正本,畫得不像還可以繼續觀察,多加習練。如果畫師自己不熟悉狗馬,或雖然熟悉卻畫技甚劣,那么哪怕是從未見過狗馬的人,對他畫的狗馬也不會贊賞。事實上,對于從未見過狗馬的觀畫者來說,狗馬也一如鬼怪:這樣的觀畫者,難道對蹩腳畫師的狗馬畫也會佩服嗎?可見。如果畫藝極差,那么即便畫師所畫的狗馬有實物可參考,也無濟于“畫”。
再說畫鬼。如果韓非前后所論保持同一標準,那么合理的推論應該是:狗馬要人信服必須活靈活現,鬼怪要人信服同樣必須活靈活現。于是誰都明白,畫狗馬是有中生有,是由實物到相似的虛像,所需要的只是作為畫師基本功的摩寫功夫:然而畫鬼怪卻是無中生有,是由虛無到逼真的幻象,所需要的不僅是絲毫不亞于寫實的造型功夫,而且還必須具備超絕的想象力。略有繪畫常識的人都明白。習畫的三個階段是:臨摹、寫生、創作。作文也是如此,創作最難,是因為創作需要想象力。
從繪畫史來看,有專畫狗的大畫家,有專畫馬的大畫家,畫狗畫馬的名畫師極多,而畫鬼怪的名畫師極少。更沒有專畫鬼怪的大畫家。中國繪畫史上創造的鬼怪形象,大體上只有一個鐘馗。且不說這個鐘馗之頗具人形已證明畫鬼不易,而且還不能忘記一個容易忽略的重要事實:自從第一個畫師創造出大胡子鐘馗這一形象之后,所有后繼的畫鐘馗者實際上并沒有創造出新的鐘馗造型,而只是抄襲前人而已。
在達?芬奇沒有畫出《蒙娜麗莎》之前。畫出女性的迷人微笑是許多畫家的夢想。一旦達?芬奇畫出名畫之后,任何學藝未精的蹩腳畫匠都可以輕易復制出足以亂真的《蒙娜麗莎》贗品。巧合的是。達爸爸最初反對小達學畫,為了證明自己有繪畫的天才,小達就在一面盾牌上畫了逼真得讓人魂飛魄散的猙獰鬼怪,以此向父親證明自己出類拔萃的造型功夫和無與倫比的想象力。
正因為畫鬼怪太難,所以描寫鬼怪幾乎是文字作品的專利,為人熟知的就有中國的《西游記》、《封神榜》、《聊齋》……外國的《奧德賽》、《變形記》、《神曲》等。畫家一般都知道藏拙。知趣識相地采取了“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文學家之所以敢于描繪鬼怪,未必是自負想象力超過畫家,而是因為文學家可以借助于讀者的想象力。在想象這一點上,作家可以請讀者援手,畫家卻不能請觀眾幫忙,所以中國畫史上有“‘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的集體共識,因為“目送歸鴻”之“歸”,需要讀者想象力的援助。
不可思議的是,中文“想象”一詞,其最早出處恰恰是在《韓非子》中,想象力貧乏的韓非還對此作出了被普遍認可的權威性解釋:“人稀見生象(活的大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韓非子?解老》)很明顯。韓非做此解釋是為了貶低想象。他認為想象與事實相距甚遠,所以人們不應無端地通過死象去聯想活象,而應該直接去觀察活象。老韓的意思就是要人們對于世界上原本沒有的東西,連想都不必去想。韓非問:對于不存在的東西。去想象它干什么呢?
韓非先生不遺余力地貶低想象力,無非還是為了鞏廚帝王的專制統治,因為想象力一開,人的思維就會活躍,思維一活躍。就不會僅僅停留在藝術想象的領域,還會進一步擴展到對社會制度的質疑和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所有有創見的人文思想家,都具有高度的想象力,以先秦為例,最有創見的莊子,恰是最有想象力的。莊子的寓言想象力最豐富,表達方式最奇詭,歷代文人一致公認的“恣肆”,正是對于莊子想象力的準確評價。同樣。所有有創見的自然科學家,也都具有高度的想象力,以愛因斯坦為例,他的相對論如果不借助想象力,就是不可能的。愛氏有一句最有名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阿基米德說: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這個支點,應該就是想象力。因此,想象力是一切創造性思想的“第一推動力”。沒有想象力,人類文明是不可能進步的。
1、這是一則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樹墩子上,這是生活中的偶然現象。宋國那個農夫卻把它誤認為是經常發生的必然現象,最后落得個田園荒蕪,一無所獲。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好運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們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2、守株待兔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
(來源:文章屋網 )
這時我想起商丘的一個古人――莊子。莊子和遠行的鳥一樣,善翔。
我接觸莊子的文字是在讀大學的時候。當時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韓非子的作品比較起來讀。我經常用這樣的方法來識別這個古文人和另一個古文人的差異,有時一些很小的差異也別想遮掩,在研讀了一段時間之后,諸家的語言特征就展示出來了。老子的文字詞約義豐,簡練過了頭,就讓人恍兮惚兮一時摸不著頭腦:孔子的文字要比前者生動一些,有的形象性足以令讀者傾倒:孟子學說雖說是孔學的發展,但在描述上更精美細膩;至于韓非子的文字,善以寓言出手,揮灑輕松里,笑后頗尋思。我一直覺得這些文字如與莊子的文采相比,毫無疑問是素了些。盡管后世明顯地循孔說來立名立言,可是要讓自己怡悅和自在一些,則不妨多多翻動莊子的文墨,在這里,我們可以知道這只大鳥如何地飛翔。
莊子的超脫很容易被捕捉。據說他曾經做過蒙城的漆園吏,也曾經有楚威王拜他為相遭拒絕之說,余下的生活痕跡就不甚了了了。現在似乎也沒有什么人去對莊子行蹤作細致地考訂。那個時節各式各樣的人物,都離我們太遠了,有的已經模糊得如同霧色一般不可一掬。莊子的生動詼諧無所拘囿,他從歷史迷霧中走了出來,讓我們點滴感受。我當然也品味了老子的玄乎、孔子孟子的實在、韓非子的狡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敏感,盡管實在的人要遵循孔孟之說去建功立業,但在精神上,我還是更傾向莊子,以至于后來把諸子篇章略過,只余莊子。
飛翔的莊子是因為他極少牽絆,以至于他的思緒上九天下九淵無所不達。他的筆墨華章,窈兮冥兮,總是帶有一層夢魘、夢幻般的色彩,創造出超現實的幻覺氛圍來。讀他的《逍遙游》,首句突兀而起:“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嘖嘖,真讓人叫絕。那時候的人自然屬性那么濃郁,科學的利器離他們那么遙遠,卻居然生出這樣的浪漫情調。不消說這是先秦時期獨一無二的寓言天才,即便在后來,我們又能找出誰來與之相媲美呢。這些超現實的荒誕怪異的人物,千奇百怪的形象,匯聚于莊子筆下,浩渺闊大又幽微蘊藉。也許有人要說莊子一定過著十分優渥的日子,閑來無事愛胡思亂想。錯了,莊子的日子潦倒得很,“處窮間陋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奇妙的想象卻由此而生而長,可見物質和精神并不是合比例延伸的。莊子是那般地崇尚宇宙自然自我創造的“天籟”、“天樂”,他的自然主義審美情懷得到了很大的釋放,無遮無攔無始無終。
現在我們讀莊子,大抵哈哈一笑而過,日子是越過越實在了。
像莊子這般心靈善飛的人,是那個善于表現的時代的碩果。那個時節是我們情感上牽絆頗深的時節,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極一時之秀。莊子是那時的一首詩,一首自由磅礴靈氣沖天的長詩。由于看不懂的人多了,這首詩就被耽擱下來。莊子是異于常人的,他的筆墨里,不時出現一系列怪狀錯落的意象,結伴而過,姑射山神人、渾沌、水、鏡,都成了超時空的象征。而現實中的他,即便夫人過世,也敲著瓦盆歌唱。他眼中的死與生相等,無所謂憂樂。這是常人難以理喻的,那個時節的人用他們爭鳴的高低聲響,張揚著他們的個性,讓我們難以忘記。
在我記住莊子的這個深秋,也記起了屈原。如果考據家沒有算錯的話,兩人的生年實在是太接近了。當然,我不是因為年歲相仿才扯在一起,而是從生命的狀態上說,屈原也算是一個能夠飛翔的人。由于這個相似之處,放在一起比較才更有興味。不同的是,屈原不像莊子飛翔得那般輕松自如,他的牽掛太沉重了,他的心靈戴著鐐銬在飛,短暫的忘憂之后,又是深深的痛苦。后人看得比較痛心的是他對昏聵的楚懷王的癡迷和幻想,在他眼里,楚懷王、楚山楚水楚民都是連為一體的。他不愿正視戰國七雄中,楚國也是積弱國,而秦國是那般的生機勃勃氣吞萬里如虎。屈原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扛住那已經走向衰敗的楚國車輪子。可是誰來顧念他的逝水流年呢,他的放逐成為必然,屆原是在遠離朝廷后開始心靈飛翔的,洞庭、沅水、辰陽、溆浦、湘水還有汨羅江,那時是這么水天相接或地廣人稀,他的心境變得闊大起來,他原本輔佐君王富國興邦的角色稍稍淡化了。朝廷是回不去的,思路卻異常發達和奇詭,他的腕下涌現出許多神靈仙人、虬龍鸞鳳、香草美人。他讓自己也生活在這個由自己想象編織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飲朝露、食落英,渾身佩戴著江蘺、辟芷、芰荷、芙蓉,散發著清香,宛若神仙一般。這個時候,應該是屈原最快樂的時候,他遠離了齷齪,親近了美好,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這使他在孤獨中更加自戀,他覺得能夠解除內心的痛楚,只有這些快樂的仙人。他在這個瑰麗的世界飛翔的時日畢竟短而又短,澤畔行吟,夕陽古道,總是讓他聽到鼙鼓動地干戈交響,這時他飛翔的翅膀就如同灌滿了鉛,再也難以動彈了。
如果說莊子的處世有一種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羈的平民氣味,那么屈原的處世則很有幾分英雄主義的色彩。盡管那樣的英雄在那樣的時代必定要成為悲劇,但是屈原還是挺身而出了。在沉重的飛翔里,居然對神話傳說、自然現象一氣提出了一百多個問題。這些問題令后人驚嘆不已,忙亂不已,這就是《天問》。后人有從宇宙生成方面去考證的:有從太陽循環的角度去引申的:還有從夏民族圖騰崇拜去闡釋的,莫衷一是。如果一個心靈蕪雜的人,他還能有如此遼遠的目光和敏感的心思么?在飛翔的高度上,兩人都是乘奔御風一般的高手,這使我們在翻開他們的文字時,一不小心就墜入字里行間,不能自己。莊子死了,屈原也死了,對于莊子之死,從未聽說他是怎么死的,死的過程已經了無痕跡。可以想見的是這么一個落拓的人,對于死一定是平靜且微笑的,與生無異。而屈原的死卻是一種意義。這縷汨羅江上的不沉之魂,千百年來成為教化后人的一種象征。當我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看著龍舟劃過一道道漣漪,我馬上想起了屈原。我同時想起了死亡的類型,莊子之死無疑屬于喜劇,他的死如同他的夢,化蝶翩翩而去;屈原之死必然是一個悲劇,他是由于絕望而去死的,有責任感的屈原不是讓自然界的代謝法則來執行,而是自己中斷了生命的延伸,以至今人提起屈原時,都頗感沉重。盡管如此,死亡所呈現的內容卻是顯而易見的相同,對他們兩人來說,就是再也不能任意想象,不能自由自在地飛翔了。
在古文人的許多辭章里,我撫摸到了他們各種各樣的夢。時光綿長得讓人暈眩,莊子和屈原的夢就越發瑰麗誘人,他們是那個時節令人矚目的人物,又是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的。明顯的是,今人的翅膀上牽絆越來越多了,浪漫地飛翔真有些為難。我們也越來越少做夢了,因為在體現心靈的筆墨里已經缺乏這種描繪的激情。那種歲月深處的古典浪漫已經被現代的潮水浸濕了翅羽,成了一道遙遠的夢影。有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打開書本,隨便一瞥就能望得見《逍遙游》和《離騷》,不由自主地在重溫時,心回到那久遠的神秘里,和他們一道飛翔。
解讀: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我想“逍遙”應該是飛翔的最極致的狀態了。盡管“處窮閭陋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莊子仍然能夠自由浪漫地飛翔,他的超脫,他的生動詼諧無所拘囿,留在他的詩篇中,留在后世關于他的不多的傳說里。
在本文中,作者通過對比來解讀莊子的飛翔。
首先拿來做參照的是老子、孔子、孟子、韓非子。作者比較的是他們的文章:老子的文字詞約義豐,簡練過了頭:孔子的文字要生動一些:孟子在描述上更精美細膩:而韓非子善以寓言出手……“我一直覺得這些文字如與莊子的文采相比,毫無疑問是素了些,”“要讓自己怡悅和自在一些,則不妨多多翻動莊子的文墨。”盡管后世時這只飛翔的大鳥重視不足,盡管當下仍然是一個鄙夷飛翔的時代,但是,作者對飛翔的敬意溢于字里行間。
關鍵詞 蒙自市 尼羅羅非魚 重金屬
當然,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改善,食品安全問題已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近年來,重金屬成為漁業環境污染的公害之一,水體環境一旦受到嚴重的重金屬污染,生物的食用衛生質量就會受到影響。濃度嚴重超標的一些重金屬離子對魚類有毒害作用,對魚類正常的生理活動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引起魚類中毒而死亡。
目前,國內外水產科研者對水生生態系統中的重金屬污染物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例如1999年吳賢漢等在幾種重金屬對青島文昌魚毒性及生長的影響中指出:海水重金屬離子(鋅、銅、鉻)含量超過一定濃度便會引起文昌魚中毒,使其身體漸成彎曲狀而死亡;2001年賈秀英研究了銅、鉛、汞、鋅4種重金屬對泥鰍幼魚呼吸強度和鎘對泥鰍幼魚的急性和亞急性毒性的影響;董緒燕等在2006年對武漢淡水魚中重金屬含量研究中表明野芷湖和東湖湖水中銅和鎘含量分別為10.0ug/L和5.4ug/L,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淡水養殖水域的水質標準; 2009年周彥鋒等在重金屬鋅脅迫下鯽魚不同組織中金屬硫蛋白的動態變化中,以鯽魚為試驗材料,研究了在一定環境條件下重金屬鋅(Zn)的脅迫對鯽魚不同組織中金屬硫蛋白(MT)含量的影響等。
本實驗主要采用微波消解法對蒙自市農貿市場尼羅羅非魚各組織器官進行預處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對重金屬含量進行測定,初步評價蒙自市區農貿市場尼羅羅非魚的食用安全性,為以后的研究提供參考。
一、材料與方法
(一)實驗材料,試劑及儀器
本次實驗所用尼羅羅非魚購買于蒙自市區農貿市場(即文萃市場、九龍市場和縣農貿市場),每個市場購買規格一致的尼羅羅非魚3-6尾,。
實驗所用濃硝酸為優級純;H2O2為優級純;蒸餾水;超純水。BSA224S型電子天平;MD6C-4H型微波消解儀;P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鑷子,手術剪,手術刀,解剖盤,移液管(2ml、10ml),50ml容量瓶,50ml、100ml三角瓶等。
(二)實驗方法
1.取樣
將實驗魚用手術刀解剖,然后用手術剪刀、鑷子分別取肌肉(肌肉取其兩側)、鰓、肝、皮、鰓蓋骨,將其放入5ml EP管中,并標記,最后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備用。
2. 消解前準備
(1)用水清洗所用容器(移液管、容量瓶、消解罐);(2)用蒸餾水清洗(3)配制1% HNO3溶液浸泡所需容器24 h;(4)用超純水清洗。
3.樣品預處理及測定
采用微波消解法對樣品進行預處理,消解后的透明溶液轉移至50.0 mL容量瓶中用超純水定容,搖勻后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待測,同時做試劑空白實驗。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魚體各組織器官中重金屬Cu、Zn含量。
4. 數據統計分析
本實驗采用SPSS 13.0分析各器官組織的重金屬平均含量及標準差并分析各市場和各器官組織之間的差異性。
二、結果與分析
(一)魚類重金屬含量國家評價標準
本文所采用的國家標準是文獻中國與歐盟水產品污染物與獸藥殘留限量指標研究報告。
(二)同一市場尼羅羅非魚各組織器官重金屬含量測定結果
1. 文萃市場魚樣測定結果
由表1可知:文萃市場尼羅羅非魚中各組織器官重金屬平均含量與國家評價標準相比較,Zn、Cu含量均在國家標準內(鰓蓋骨除外);同一組織器官中不同重金屬含量各不相同,在鰓蓋骨中兩種重金屬含量均較高,在肌肉中兩種重金屬含量相對較低,在皮和肝中Zn含量相對較高。
2.九龍市場魚樣測定結果
由表2可以看出:九龍市場尼羅羅非魚中各組織器官重金屬平均含量與附錄表1國家評價標準相比較,Zn、Cu含量均在國家標準內(鰓蓋骨除外);同一組織器官中不同重金屬含量各不相同,在鰓蓋骨中兩種重金屬含量均較高,在肌肉中兩種重金屬含量相對較低,在皮和肝中Zn含量相對較高。
3.縣農貿市場魚樣測定結果
據表3可知:縣農貿市場尼羅羅非魚中各組織器官重金屬平均含量與國家評價標準相比,Zn、Cu含量均在國家標準內(鰓蓋骨除外);同一市場尼羅羅非魚不同重金屬在不同組織器官中的含量具有差異性,兩種重金屬在鰓蓋骨中含量最高,且超過國家標準,肌肉中兩種重金屬含量相對較低,在皮中Zn含量相對較高。
(三)差異性分析
同一市場尼羅羅非魚肌肉、皮、鰓蓋骨三種組織中重金屬含量存在顯著差異性(P
三個市場尼羅羅非魚肌肉、皮、鰓蓋骨三種組織中相同重金屬含量差異性(P
三、討論
(一)同一市場尼羅羅非魚不同組織器官的重金屬平均含量的比較
三個農貿市場尼羅羅非魚中各組織器官重金屬平均含量與表2國家評價標準相比,Zn、Cu含量均在國家標準內(鰓蓋骨除外);兩種重金屬在鰓蓋骨中含量最高,且超過國家標準;其余組織重金屬含量相對較低;同一市場尼羅羅非魚不同重金屬在不同器官部位中的含量具有差異性。由于尼羅羅非魚來源不同,不同地方水域環境不同或者生物體本身的不同特性,對金屬元素的積累情況也有所不同,因此存在差異性。
(二)三個市場中相同組織器官的重金屬平均含量比較
同一類組織器官中重金屬的含量存在差異性:在肌肉和皮中重金屬含量高低趨勢呈:Zn>Cu;鰓蓋骨中含量高低趨勢:Cu>Zn。本實驗僅是對蒙自市區農貿市場尼羅羅非魚體內重金屬含量進行初步研究,為以后進一步研究魚類體內重金屬含量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陳道海,宋紹珠.3種經濟螺體內4種重金屬元素含量及評價[J].臺灣海峽,2009,28(1):66-67.
[2] ,周文斌,肖化云,等.鄱陽湖區水產養殖水體重金屬污染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7): 3697- 3700.
[3] 劉曉燕,王化敏.銅、鋅在鯽魚幼魚組織中的積累與分布[J].知識與經驗,2009,45(2):234-235.
[4] 吳賢漢,江新霽,張寶錄,等.幾種重金屬對青島文昌魚毒性及生長的影響[J].海洋與湖沼,1999,30(6):604-608.
[5] 賈秀英.四種重金屬對泥鰍呼吸強度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1,27(5):225 -226.
[6] 賈秀英.鎘對泥鰍幼魚的急性和亞急性毒性研究[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1,23(5) :227 -228.
[7] 董緒燕,孫智達,戚向陽,等.武漢淡水魚中重金屬含量分析及安全性初步研究[J].衛生研究,2006,35(6):719-720.
關鍵詞:先秦時期 人才觀 人才 啟示
我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中,古人極其重視對人才問題的研究。我國先秦時期的各派學者大家對關于人才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的突出代表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四大學派。
一、儒、墨、道、法的人才觀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十分重視人才的選拔和培養,他的人才觀主要分為人才標準、人才的選拔和任用標準、人才的培養觀三部分。孔子把品德放在衡量人才的首要標準,他認為“仁”是道德思想最高境界,必要時人才要能夠做到殺身成仁。人才要有“忠恕”的品格,“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論語.子路》)孔子認為人才除了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之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和能力。《論語.述而》記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他還提出“學而優則仕”的人才選拔觀點。在人才的選拔方面孔子提出要打破門第之見,破格提拔“德才兼備”的人。選拔人才要全面考察,他在《論語.為政》中指出觀察人的三個原則“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在人才培養方面,孔子提出有教無類。“性,相近;習,相遠也。” (《論語.陽貨》)孔子提出了衡量人才的標準,還闡明了選拔、培養人才的原則方法,對后世人才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人才觀主要體現在甄別人才、選拔人才和培養人才三個層面。關于甄別人才,墨子有三條標準,即道德高尚、能言善行、知識廣博。在選拔人才方面,墨子認為應破除門第觀念,有能力則上,無能力則下。在培養人才方面,墨子重視環境對人才潛移默化的影響。他認為應為成才創造良好的人際環境,從而使人受到好的熏陶。墨子的人才觀博大精深,他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一套人才觀理論。
道家以老子為其代表,老子的人才觀亦非常推崇道德品質。老子認為人才應具有博愛之心,并且具有寬廣博大的胸懷。人才應該善于團結人。老子的人才培養之路集中體現了辯證法的精髓,如“大乎其微”、“少則得,多則惑”、“大器晚成”等等。老子的人才觀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其中蘊含著極其寶貴的思想內涵。
韓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人才觀反對儒家、墨家的“仁”“義”,他首次將“服從”視為被統治的普通民眾為人處世的第一美德,這對后世人才觀的發展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韓非關于人才的標準是忠君賢智,忠君是首要條件。在人才的選拔方面,韓非認為前人的“聽言”“觀行”還不足以考察人才,他提倡對人才既要逐個考察,也要注意群眾的反應。“人主以一國目視,故視莫明焉;以一國耳聽,故聽莫聰焉。” (《韓非子》)。在人才的激勵方面,韓非認為應該獎功罰過。他從人的天性喜好對自己有益的東西而憎惡對自己有害的東西出發,認為“為人臣者,畏株罰而利慶賞。”韓非的人才觀雖然是為統治階級的君主服務的,但其中仍有許多積極的內涵,流傳下來的寓言故事如“濫竽充數”、“三人成虎”對我們當今的人才工作仍有重要的啟迪。
二、啟示
我國先秦時期的人才觀都非常重視人才對國家、社會的重要作用。我國目前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機遇期,充分重視人才對經濟建設、對社會進步的決定性作用,全社會建立起“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會對我們的經濟建設社會進步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文言文真的這么可怕嗎?初高中的文言文沒有學好,很大程度上是前期的積累不夠。目前國家對于文言教學尤其重視,小學階段也成為一個初學的黃金積累期。在此橋小編建議,只要是3年級以上的同學,那就可以開始接觸一些文言文了。
那么,如何積累文言文呢?來看看橋小編給大家的三個建議吧!
01
文言泛讀
多閱讀文言文相關的課外書。這樣就能培養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和語感。
在此,橋小編首推四大名著的原著版,因為這幾部書的語言是半文言半白話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小學生容易入手。
此外還推薦《幼學瓊林》、《增廣賢文》等國學啟蒙類的書籍。因為它們語句精煉,內容豐富,適合積累誦讀。
除了神話、寓言、成語、典故等故事類的小古文,同學們還可以根據興趣,閱讀一些與歷史人物有關的作品,如《資治通鑒》、《世說新語》、《史記》等。諸子百家的散文,如《論語》、《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中的一些內容也十分有趣。我們可以在閱讀前先了解一下人物本身的故事,帶著一定的背景去對應文言所表達的內容。
文言文學習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把這些書能多看上幾眼,文言文水平自然就會有提高,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習文言文打好基礎。
02
勤做筆記
在進行文言文閱讀時,同學們可以試著做一些筆記。
小學階段,文言文以故事類作品居多。我們在讀之前可以先列出這些問題:何人、何地、做了何事、結果如何、為何?這樣以“事件”為依據對文章進行分層剖析,能夠正確理清文章思路,其實跟這跟現代文敘事類作品閱讀差不多。
另外,橋小編建議同學們要隨時準備一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凡是遇到不理解的字意,要主動去查字典,并用記號筆標記一下。對于歷史文化、典章制度等文言常識類的知識,學生必須做好筆記,便于今后回看復習。
翻譯句子時,我們要先把句子結構理清楚,長句子適當斷開,倒裝的句子理順,省略的句子成分在括號中補上,專名號(如人名、地名、年號等)用下劃線標出,要學會聯系上下句子去會意。
03
理解背誦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08—0088—01
新課改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熏陶。閱讀,不僅僅是指課堂閱讀,更重要的是課外閱讀。下面,筆者就如何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得“法”于課內,運用于課外
葉圣陶先生說過:“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可見,課內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對于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首先,注重朗讀與默讀相結合。從四年級開始,就應逐步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和習慣。課堂上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通過默讀提高閱讀速度,用朗讀來體驗情感。其次,注重精讀與略讀相結合。在學生具備一定默讀能力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通過快速瀏覽,理清文章脈絡,了解文章內容梗概,之后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段落仔細品讀。再次,閱讀與思考相結合。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只能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邊閱讀邊思考,尤其要帶著問題去閱讀。最后,閱讀與想象相結合。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個性化解讀。
二、立足于課內,輻射于課外
1.課前鋪墊式閱讀。在學習新課之前,布置作業,讓學生閱讀與課文的作者、背景、內容相關聯的資料,以開闊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比如,在教學《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時,我課前布置作業,讓學生查找普羅米修斯的相關資料。學生查找到的資料內容豐富多彩,各不相同,甚至出現爭鳴。但無一例外,他們都通過閱讀查找到的資料,加深了對普羅米修斯這位英勇頑強、無私奉獻的英雄形象的理解。
2.課中推薦式閱讀。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恰到好處地穿插閱讀一個或多個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本,再以點帶面,推薦閱讀,既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又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比如,在冰心的《憶讀書》一文中,她多次提到了《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好書,教師順勢而導:《三國演義》讓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看極了”,還“含淚上床”,“哭了一場”;《水滸傳》讓作者“大加欣賞”,“氣憤填胸”;《紅樓夢》讓作者“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你看過這幾部作品嗎?你是否與作者有相同的感受呢?下課后,教師把《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名著放在圖書角,讓學生們根據喜好借閱。
3.課后延伸式閱讀。延伸就是以課文為基點,向更深更遠更廣的閱讀空間擴展。如,學習了《鄭人買履》這則寓言后,根據寓言的出處,課后向學生推薦《韓非子》;學習《孔子和學生》后,向學生推薦孔子的《論語》……長此以往,學生的興趣就會由課內遷移到課外。
三、展示于課內,激趣于課外
一天晚上,一位母親給她上小學的7歲的兒子講了一個寓言故事:“小鳥病了,貓化裝成醫生想去吃小鳥,小鳥發現了貓露在口罩外面的胡子,識破了貓的偽裝而沒有上當受騙,貓只好掃興而歸。”講完后她要求兒子說出這篇寓言故事的中心思想。兒子說道:“要想達到目的,就應該努力地把事情做得更仔細,不露任何破綻。”母親聽后發現與自己預想的結果不一致,就非常生氣地大聲對兒子說:“這篇寓言的主題思想是不要被壞蛋的花言巧語所欺騙,要善于識破壞蛋的偽裝。你答得正好相反,只能判零分。”兒子不服氣,爭辯道:“你喜歡小鳥,當然替小鳥說話,可我喜歡貓啊!理應站在貓的一邊。”母親聽后極為惱怒,接著說:“你怎么是非不分,為壞蛋出謀劃策?”兒子說:“憑什么說貓是壞蛋?就因為它要吃小鳥嗎?貓為了生存要尋找食物,這是天性。您不是也告訴過我,原始人為了活下去,也想盡辦法捕捉小鳥和其他小動物,原始人就是壞蛋嗎?”聽了兒子的辯解,母親無言以對。
其實,這個故事很能折射出我們現在教育所存在的問題。故事中的兒子就是所有的孩子與學生,故事中的母親就是絕大多數家長與教師。教育孩子與學生,我們往往采用的是固定的僵化的教條的模式,不是在培養孩子敢于質疑、獨立思考、善于發現、勇于創造的能力與精神,而是采用填鴨式灌輸式機械式的方法,讓學生死記硬背,唯書本唯答案馬首是瞻。教育孩子與學生就像在他們面前早已挖好了一個坑,他們只要閉了眼去跳就行。或者就是把孩子當作知識的容器,孩子只是被動地接受現成的知識即可,完全沒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消化自己的發現。
這個世界是色彩繽紛的,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路徑有時也不止一種。盲目的迷信教條與單一的思考角度,都不是正確的做法。下面這個故事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教士問:“有兩個猶太人從高大的煙囪里掉下去,一個滿身臟,一個很干凈,誰會去洗身子呢?”年輕人說:“當然是滿身臟的人!”教士說:“你錯了!滿身臟的人看著很干凈的人想:我身上一定也是干凈的。很干凈的人看著滿身臟的人想:我身上一定也是滿身臟的。所以,是很干凈的人去洗身子了!”教士接著問:“兩個人后來又掉進去高大的煙囪,誰會去洗身子呢?”年輕人說:“當然是那個很干凈的人!”教士說:“你又錯了!很干凈的人在洗澡時,發現自己并不臟;而那個滿身臟的人則相反。他明白了那位干凈的人為什么要洗澡,所以這次他跑去洗了。”教士再問:“第三次從煙囪掉下去,誰又會去洗澡呢?”年輕人說:“當然還是那臟身子的人。”教士說:“你又錯了!你見過兩個人從同一個煙囪掉下去,其中一個干凈,一個臟的嗎?”
這則故事的精髓就是鼓勵人們獨立思考。它不給權威性的解釋,人們必須經過獨立思考才能發表自己的見解。作為家長與教師,我們應當努力成為上面故事中的教士,善于引導并積極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不斷的自我否定中去偽存真,得到發展,并積極培養他們蔑視權威的勇氣。
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的話。《韓非子》中還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王壽背著一大包書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碰見徐馮。徐馮說:“事情是靠人做出來的。做任何事情都要適合時代的潮流,隨著時勢的變化而變化,知識哪有固定不變的!書本上所記錄的都是人們的言論,而人的言論又是出于對客觀事物的理解。因此,有知識的人是不收藏書籍的,現在你為什么還背著書走路呢?”王壽聽了,便立即把書燒掉,并為此高興得手舞足蹈。
前人尚且有勇氣去蔑視權威,輕視書本,相信自我,遺憾的是,我們今天的教育卻更多的是去崇拜權威與迷信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