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理復習提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一章遼闊的疆域
1、從東西半球看,她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4、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5、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屬于中緯度地區,屬于北溫帶,南部少部分位于熱帶,沒有寒帶。
6、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
7、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5個。
8、渤海有我國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的漁場舟山漁場。
9、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
10、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11、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快。
12、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集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3、我國人口分布不均,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東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
14、我國人口分界線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騰沖市。
15、我國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積的新疆省。
16、在我國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17、漢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
18各民放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20、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21、我國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的特征: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22、第一階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
23、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4、四大高原是: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三大平原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25、黃土高原的特征質地疏松,缺乏植被覆蓋的地方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內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無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廣布,云貴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嶇不平。
26、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7、開以利用山區和時候,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
28、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2/3。
29、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很大,夏季,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溫。
30、劃分溫度帶主要指標是活動積溫。
31、我國從北到南劃分為5個溫度帶是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還有一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高原氣候區。
32、我國年降水量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33、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34、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漠河,夏季最熱的地方是新疆吐魯番。
35、號稱我國"三大火爐"的是重慶、武漢、南京。
36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是臺灣的火燒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37、一個地方的降水量和蒸發量對比關系,反映該地氣候的濕潤程度。
38、干濕地區的劃分是依據氣候的干濕程度,我國四個干濕潤是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干旱地區、干旱地區。
39、我國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冬季風
40、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42、季風氣候的優點雨熱同期,是但它會帶來一些災害性天氣如寒潮、水旱災害、臺風。
43、我國的內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來自于昆龍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長江,河水主要來自于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運河。
45、黃河發源地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是寧夏平原。
47、黃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黃河下游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
49、黃河在流經中游河段后,產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經的地形是黃土高原。
50、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山脈,注入東海,它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
51、長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賓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腸"之稱的是荊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彎取直。
54、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三個主要來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北面的漢江。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55、我國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小,且各類土地資源所占的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少、林地多、難利用土地不足,特別是后備土地資源與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56、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
57、土地資源的人為破壞現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占耕地。
58、土地資源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59、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資源占2.5%
60、對于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護和培育,便能實現永續利用,對于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61、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62、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
63、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多數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為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淺層地下水。
64、我國水資源總量少于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位于世界第6位,若按人均計算,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65、從時間分配看,夏季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的措施興修水庫;
66、從空間分布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特別華北和西北地區缺水最為嚴重,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跨流域調水。
67、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長江水系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地區。
68、針對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問題,節約用水尤為重要。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
69、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是交通運輸。
70、歷我國的四大"米市"是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71、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經過西藏省的鐵路是青藏鐵路。
72、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
73、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采用公路運送。
74、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一般選擇水運、鐵路運送。
75、農業的生產部門有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76、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民的基礎產業。
77、西部地區天然草場廣布,有我國四大牧區是內蒙古牧區、青海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
78、林業集中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以達的地區。
79、糧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麥公布呈現"南稻北麥"格局。
80、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81、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了試驗區。
82、油料生產形成了長江油菜帶和黃淮花生區兩大生產區。
83、糖料作物則呈現明顯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點。
84、棉花生產以北方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三大棉區。
85、高新技術產業主要特點1.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所占的比重大。2.銷售收入中,用于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3.產品更新換代快。
86、高新技術產為是以電子和信息類主業為"龍頭"產業。
87、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民區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88、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一方面要考慮自然環境的差異,另一方面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
地理學是關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現象的學問。小編準備了高一地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期末復習知識點,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水資源的概念,理解降水量、多年平均徑流總量與水資源的關系;理解世界和我國水資源的分布規律,并能運用基本的材料加以說明。
2)從時空兩個角度,理解水資源在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作用。
3)了解在人口持續增長、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人類活動對水資源在數量、質量方面產生的影響,理解人類采取種種措施,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促進水資源的持續利用。2、過程與方法:
1)以問題導學的形式趨動本節課的三大知識點2)主題研討:晉江缺水,南北方地區的水資源利用
3)學生DIY節水標志,達到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的教學目標。
4)學習小組合作歸納總結,培養對信息進行獲取、收集、加工、處理,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珍惜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懂得基本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策略。
知識點總結
1.1水資源的定義狹義:是指人類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直接使用的淡水。廣義: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直接或間接使用的各種水和水中物質,在社會生活和生產中具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水都可稱為水資源。1.2水資源的特性1、資源的循環性2、儲量的有限性3、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4、利用的多樣性5、利、害的兩重性1.3水資源的屬性:1.自然屬性,2可利用性3數量與質量的兼顧性4時變性
2.1小循環是指由海洋表面蒸發的水汽,又以降水形式落入海洋;或者由大陸表面(包括陸地水體表面、土面及植物葉面等)蒸發的水氣,仍以降水形式落回陸地表面。這種發生在局部范圍內的水循環過程稱為小循環
大循環則是由海洋表面蒸發的水汽,隨氣流帶到大陸上空,形成降水落回地面,再通過徑流(地表的及地
下的)返回海洋的過程這種發生在海陸之間的循環過程稱為大循環2.2更替周期是指在補給停止的條件下,各類水從水體中排干所需要的時間
2.3全球上任一區域在一定時間內,進入的水量與輸出水量之差等于該區域內
的蓄水變化量,這一關系稱為水量平衡。
2.4中國水資源面臨主要問題1、水資源開發過度,生態破壞嚴重2、城市供水
集中,供需矛盾尖銳3、地下水過量開采,環境地質問題突出4、水資源污染嚴重、水環境日益惡化5、水資源開發利用缺乏統籌規劃和有效管理
【摘要】高中歷史復習,重在知識梳理,過去這一步驟往往由教師梳理,缺乏學生的自我構建,對于學生高考復習并未有較強的實際效果。本文以高中復習課為平臺,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中引入思維導圖法,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重構,力圖通過這種新的復習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高中復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 思維導圖;高中復習方法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或稱腦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與一般的知識結構相比,導圖法突破了原先的線性結構,通過樹狀圖或網絡圖突出學生對知識的自主建構,學生在構圖中理清歷史脈絡,查找自己的“薄弱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復習,使復習為真正有意義的學習過程。下面以專題“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為例說明。
一、課前作圖,明確疏漏
新課要預習,其實復習課也要預習,為了避免過去學生預習“走過場”的問題,每次上復習課前,我都會要求學生手繪一張次日復習課的思維導圖。
制作一張預習導圖,需確定一個中心,勾畫三個層次。確定一個中心指的學生在課前通過教師事先布置的任務梳理教材思路,從中提煉自己的預習主題。勾畫三個層次是指在確定主題之后形成三個分支:一是依據教材目錄、標題及子目挖掘該課的
關鍵詞 ,構建教材知識框架;二是根據自身認知水平確定自己已掌握的知識點;三是對自己不懂的部分以“?”符號標記,從而明確復習的方向。
在這一環節,教師布置的任務至關重要,一般而言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填空形式引導學生從頭到尾完整閱讀教材;另一種是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例如何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與階段特征是什么?兩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影響有何不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對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對今天世界的全球化浪潮又產生怎樣深刻的影響?
二、課中作圖,專題建構
“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這一課之所以難學,原因有二:一是概念多,二是線索雜,以思維導圖分解概念,拉清線索是較易操作的辦法。
1.導圖法分解歷史概念
運用思維導圖引入概念,能將相關概念分解為若干層次及若干知識點,使概念逐步展開,層層遞進,通過直觀的圖示,解決概念教學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兩大難點。
(1)商業革命與價格革命的概念
商業革命與價格革命的概念是學生平時較易混淆的考點,尤其是其分別對社會產生的“全球化”與“社會轉型”的作用不甚理解,圖1與圖2兩張導圖通過對教材
關鍵詞 的提煉,學生對“商業革命”的三種類型及“價格革命”對三大階級有了清晰的認識。
(2)英國三次爭霸戰爭的性質區別
三次爭霸戰爭是“血與火的征服”一課中最重要的內容,它揭示了英國建立殖民霸權的過程和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從深層次使學生理解近代大國崛起與今天的不同。但在具體講述時,對于三次爭霸戰爭的性質及影響的不同,教材卻語焉不詳。
為此筆者制作如下導圖結構(圖3),并通過課外材料的補充使學生明白:英西戰爭的勝利源于西班牙沒有將財富轉化為資本;英荷戰爭的勝利源于英國強大的制造業后盾,顯示出工業資本較商業資本的優勢;
一、因與果——殖民擴張中英國的崛起
(二)崛起的過程
英法戰爭的勝利源于英國的資本主義制度,是英國資本主義制度對法國封建制度的重大勝利。
(3)《航海條例》的意義
凡進入英國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須是英國或該殖民地所有,其船員只能是該船所屬地的臣民;歐洲商船可以進入英國港口,但只能攜帶本國商品、配備本國船員。
——教材P88最后一段《英國〈航海條例〉》
這段文字是教材對1651年《航海條例》的表述,看完文字,學生還是無法理解它對荷蘭商業霸權的影響,因此教師指導學生編制了這樣一張思維導圖(圖4):
通過該圖,我們可以看出,導圖制作的關鍵在于提煉
關鍵詞 ,圖4通過提煉材料中的“英國船”、“英殖民地船”、“商品生產國的船”、“本國貨用本國船”四組
關鍵詞 ,不僅省去了學生閱讀冗長文字的麻煩,而且使學生理解了《航海條例》的意義在于阻止其他國家使用荷蘭的商船,以打破荷蘭的海上商業壟斷地位。省時間而且易記易理解,這就是導圖的好處。
(4)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是該專題的重點所在,教材對這一內容的敘述也是“濃墨重彩”,但因文字量太大,學生總是記不住。其原因就在于在教學中沒有讓學生對書本的“結論性觀點”進行任何變通處理,如圖5所示,筆者將與工業革命有聯系的相關要點列于其上,增加工業革命對“兩大對立階級”及“生活”的影響,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如圖6所示,為使學生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連成整體的作用,筆者引導學生進行填空梳理,點出“產品”、“交通”、“電信”、“資本”、“殖民擴張”等
關鍵詞 ,從而理解了世界連成一體的多鐘途徑。
2.導圖法整理復習提綱
整理復習提綱過去往往由老師來做,由于教師提綱“追大求全”,學生常抱以排斥心理,學生要么是拒不接受,“與其看不懂,還不如自顧看書”;要么就是被動地花大量時間來完成提綱,“囫圇吞棗”之后統統忘記。
基于以上幾方面考慮,筆者認為可以采用思維導圖法幫助學生自主構建復習提綱,需要做以下幾步工作:
一是要利用教材模版,搭建思維平臺。
筆者注意到,在人民版歷史教材中,每一專題都有《專題學習小結與測評》一欄,該“小結”將每課內容(包括標題與子目)以“知識結構”形式組織,形成枝干形式的知識鏈,如果對其加以完善,便可成為學生可利用的“專題復習提綱”。筆者以此為例進行制圖示范,要求學生以“世界市場”為主題制作導圖。
二是擴展分支,形成動態分層結構。
主題選好后,可依次考慮次級主題及其他分支,并依托
關鍵詞 向外不斷發散延伸。如《蒸汽的力量》一課可衍生出“概況”、“影響”、“拓展”三個
關鍵詞 ,之后又可根據學生認識的深入進行擴展,一些臨時想到的“疑點”和新內容又可成為新的“連接點”(
關鍵詞 )。如一學生在教輔資料中了解到世界市場形成的動力可從兩方面概括:一為原始動力,包括“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二為機械動力,包括兩次工業革命。“原始動力”與“機械動力”這兩個
關鍵詞 就可作為“父節點”置于主題詞“世界市場”后。由此形成的“樹狀結構”應是一個動態的分層結構。
三是
關鍵詞 連線,形成意義鏈接
關鍵詞 有些是生成的,有些則是現成的。由于“專題學習小結與測評”中已提供了大量的文字信息,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進行提煉,并通過“色框”突出顯示,由此省去筆記的麻煩,而且也更為美觀。之后的工作就是將
關鍵詞 與“色框”用箭頭連線,從而建立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從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歸納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連線過程中,為建立完整的思維結構,有時也需要對教材文字進行修改和補充。如在“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下添加“根源”一詞,在“文明的鏈接”下補充“影響”一詞則使思路更為清晰。而從整個專題結構看,教材對三、四兩課分別以“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和“世界進入全球化時代”作評價,但對一、二兩課卻未明確,因此筆者增加“雛形”、“拓展”這兩個
關鍵詞 ,從而理清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與階段特征。
四是精細加工,使之更利復習
通過閱讀有關思維導圖的資料,我了解到,要發揮思維導圖的最大功能,還可以做一些細節工作。
如對不同層次的
關鍵詞 可以用不同顏色的“色框”凸出;對不同層級的線條,可以粗細區別;需要注意的考點,可以一些特殊標記符號加以提醒(如圖7中的“”表示高頻考點,“”表示拓展知識,“”表示學生已掌握的內容,①②③等數字序號用以區分同級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不同形式的個性化標記利于學生分清知識點間的主次輕重,加強記憶,提高復習效率。
最后形成的思維導圖(圖7)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非常有利于學生復習。
三、課后作圖,溫故知新
復習課結束后,學生可通過“兩個比較”進一步鞏固知識,查漏補缺。首先是將課中整理的復習提綱與課前的預習導圖比較,從中發現自己先前沒有掌握的內容,并對這些內容做好重點標記。其次是與班內其他同學制作的思維導圖比較,從中了解自己在知識認知上的不足,然后對原有導圖進行相應修改。由此,學生的復習也就有了準星,記憶也就有了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對思維導圖的運用還遠不止整理復習提綱,如學生在做試題時可用導圖法捕捉題干中有效信息,分析選項間的邏輯關系,從而提高解題能力(例1)。在復習其他課時,學生也可用此法閱讀教材,梳理知識結構。
例1:“殖民制度大大促進了貿易和航運的發展。‘壟斷公司’是資本積累的強有力手段,殖民地為迅速產生的工場手工業保證了銷售市場,保證了通過對市場的壟斷而加速資本積累。在歐洲以外直接靠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里轉化為資本。”馬克思的這段話實際上揭示了()
A.世界市場形成的過程
B.殖民活動的進步作用
C.西歐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
D.西歐資本主義發展的血腥性質
該題學生在選擇時,多數學生選擇了C這個選項,而正確答案卻是D,問題出在哪里呢?我們不妨可用思維導圖法對該題進行分析。
以上左圖(圖8)是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根據這一思路,選C似乎最為恰當。但是經過教師分析,學生在審題時明顯有偏差,即沒有看到“實際上”、“揭示”這兩個詞,而對這兩個詞的疊加就可以用一個詞概括——“實質”(如圖9所示),實質即為性質,于是D項即可選出。可見,導圖使解題思路更清晰。
做任何工作都應該有個計劃,以明確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我們應該要有一個合理的工作計劃、合理的時間計劃。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初中地理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參考,供您借鑒。
初中地理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參考一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爭取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學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學情和教材情況分析
本學期,根據學校安排本人承擔七年級80班的地理教學任務,全班45個學生,從六年級畢業成績來看,學生成績參差不齊,七年級學生剛接觸地理,從以往的情況看,學生學習難度相對較大。每周為二個課時,課時相對教材內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導下編寫的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20xx年5月第一版)新教材。新課標,新教材,新環境,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2、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3、改變地理學習方式。
4、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
5、按照地理新課標的要求讓學生系統地掌握相關的地理知識。
四、工作措施
1、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制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4、積極參加計算機培訓并不斷自學,提高課件的制作水平,爭創優秀課件。
5、申請購置教學必備的地理教具,軟件。做好器材的登記,使用,保管工作。
6、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處,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7、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8、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9、擬好復習計劃,制定復習提綱,認真組織復習。
10、每次月度考試后,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初中地理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參考二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每周每班二個課時,課時相對教材內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導下編寫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課標、新教材、新環境、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學校良好的人際關系、先進的教育理念、愛的氛圍為教育教學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環境。
二、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盡快適應網絡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三、具體工作
1、抓好常規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節課,努力講好每節課,保障每節一練。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5、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6、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7、擬好復習計劃,制定復習提綱,認真組織復習。
8、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做好備課資料收集整理工作,為備課準備充分的素材。
9、合理使用教學必備的地理教具,課件。做好器材的登記,使用,保管工作。
初中地理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參考三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教材內容與章節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共計五章,14節: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氣與氣候》,第九章《居民與聚落》,第十章《發展與合作》。
三、教學目標及要求
1.認識地球形狀及大小,會使用地球儀,了解經緯線和經緯度,能使用經緯線判別方向,能使用經緯度確定位置。
2.認識地球自轉和公轉及其地理現象和意義,知道天文五帶劃分及各帶特征。
3.學會使用地圖,能讀懂等高線地形圖,能繪地形剖面圖。
4.牢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認識海陸變遷,了解板塊學說。
5.知道天氣與氣候的區別,了解影響氣溫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氣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種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認識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及劃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知道世界上的國際性組織-聯合國。
四、學情分析
七年級共計六個教學班,每班40余人。任六個教學班的地理教學,工作量是很大的。剛剛升入七年級的初中學生,在小學社會課中,接觸了一些地理知識,但比較零碎。七年級學生將比較系統地學習地理知識,做好從零開始的準備。由于地理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學生有新鮮感,教師要抓住這一點,上好第一節課,注重培養興趣,打一個良好開端。
五、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的措施
1.必須以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充分備課,吃透課標和教材,力求每節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排除疑點。
2.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進行分層次教學,做好轉化后進生工作。
3.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學法指導,和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引用最新資料,密切與時代的聯系。
教學計劃
學 科: 地
理
班 級: 初一(六)班
姓 名: 史 又 成
朱河鎮初級中學教導處制
二五年二月二十日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世紀精神為指針,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盡快適應網絡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一(六)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每周2個課時。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導下編寫的湘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課標,新教材,新環境,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世紀學校良好的人際關系,先進的教育理念,愛的氛圍為教育教學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環境。我校堅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理念給了地理學科應有的地位,大多數學生對地理學科懷有濃厚的興趣,計算機輔助教學,網絡環境,完備的地理教具為地理教學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 本冊教材分析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三章,第一章《認識大洲》概括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情況.第二章《了解地區》本章通過具體實例分析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章《走近國家》具體說明了幾個國家各自特點.
四、 本期總體教學目的要求
1、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制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五、本期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氣候特征;
(2)幾個大國的人文特征.
六、完成本期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
1、積極參加計算機培訓并不斷自學,提高課件的制作水平,爭創優秀課件。
2、申請購置教學必備的地理教具,軟件。做好器材的登記,使用,保管工作。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處,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6、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7、擬好復習計劃,制定復習提綱,認真組織復習。
8、每次月度考試后,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七、教學進度安排
章
節
內 容
課 時
時間月日
周次
第一章《認識大洲》
亞洲及歐洲
6
一、二、三
非洲
3
四
美洲
4
五、六第二章《了解地區》
東南亞
3
七
南亞
2
八
西亞
2
九
歐洲西部
我愛你們,所以我下了火車就來到辦公室整理咱們本學期的學習內容。如果你也愛我,請擠出時間,將老師發的復習提綱記下來。如果你愛“手板”和“戒尺”可以將它丟棄。不要挑戰我喲!
你選:
以上這段文字是我在2011年12月14日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上,印在學生復習試卷上的話。
2011年9月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的黑龍江省農村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黑龍江省教育學院初中地理班的學習。回來后,我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迎接20天之后的期末考試,便馬不停蹄地開始了我為他們準備的復習進程。
班里有一位叫小祥的男孩,連續4次小測都是一百分,他并不是個成績特別突出的孩子,我在班級里特地表揚了他,我說:“小祥大寶貝,你太捧了。咱們隔著空氣擁抱一下吧!”可在第三排中間位置的他卻跑出來真的跟我擁抱了一下,還說他想我了。看著他露出彎彎的笑眼,調皮的虎牙,太可愛了。我也很開心地宣布:“誰得了一百分我就擁抱誰。”
但還有些學生成績卻不理想,特別是戴同學,他的平時成績都在80分左右,但這幾次他都不及格,此時我真的認為他是在故意挑戰我,可又不忍心真的使用戒尺。于是我就在班級當著眾人的面,帶著很生氣的表情,用手拍了他五個手板,我倆的手都是紅紅的,但誰也沒說話。復習還在繼續,我發現孩子們乖了許多,測試的結果讓我越來越滿意。就在期末考試的前兩天,我收到了戴同學的字條:“老師,我一直都是中等生,我想讓你注意到班級的角落里有我。如果現在測試,我也能得到擁抱!”此刻我的心里有幾許愧疚、幾許安慰、幾許慶幸、幾許沉重。
工作中,我確實一直忽略著中等生,我們關注優等生,他們能出成績,給我們爭光,讓我們驕傲。我們盯著學困生,因為他們拉我們的分,往往還伴著調皮,讓我們費盡心思。我很愧疚,我一直牽著學困生,捧著優等生,卻忘記了中等生。戴同學的這張字條讓我有了一點安慰,那就是他充滿自信的文字,他向我敞開了心扉。作為教師,我應該精心設計一個為他這樣的中等生也能展示自我的舞臺。于是我告訴學生們,我還要進行最后一次小測,而且只考前面4張試卷的原題,結果確實班級里包括戴同學在內的80%的同學都得到了我的擁抱。
關鍵字 推銷;有趣的;有用的
現在高中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高中學生的學習目標也從為改變命運而學轉變為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有用的知識。在高中階段,學生要學的科目有語文、數學、英語等13門學科。語文、數學、英語是高考必考的,而且高考中分數比重大,一直被尊稱是主科。地理與物理、化學、歷史、政治等都被稱為副科。在這些副科中,因為俗語“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所以家長和學生普遍重視物理化學。在家長和學生心里文科的歷史、政治、地理是不重要的學科,學習時自然花很少時間和精力。而文科中歷史、政治在高中課堂中歷史悠久,早已被家長和學生廣泛認同。在高中課堂中,地理可以說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在家長和學生心中還沒有被認可。
在這種形勢下,高中課堂中,不論是高一的地理必修課還是高二高三的地理選修、地理復習課。我們地理教師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我們學生認為地理是副科,心里對地理課重視不夠;其次,一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理科成績不佳,不能學理科,只能選文科。文科中覺得地理最難,學不好地理,不愿意學。此外還有一部分同學沒有明確的方向,感興趣的、容易的就多花時間學習,有點難度需要付出大量時間的就放棄。很感興趣、喜歡愿意花時間學習地理的學生不多。所以在高中地理課堂上,作為傳授地理知識的地理教師,需要有傳教士的熱心、演講者的熱情來感染學生,在高中課堂中向我們的高中生推銷有用的而且有趣的地理知識來吸引學生。
在高一地理新課開始時講述有趣的故事,讓學生對地理課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比如 講述諸葛亮運用地理知識的故事“三國時期的諸葛亮 ‘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地理知識非常豐富,能運用氣象氣候知識,準確預報天氣現象。一則膾炙人口的故事是預報三天后有大霧…草船借箭20萬支,化險為夷,躲過了周瑜的陷害;另一則故事是正值嚴冬季節,刮西北風,他卻準確預報后天刮東南風…巧借東風火攻江北船只大敗曹操”;還有在二戰期間,人們還不是十分了解洋流的知識。但是有些國家比如德國已經開始重視這方面的知識或說發現密度流的規律了。那時德軍潛艇經常從地中海出入直布羅陀海峽,在盟軍的后方大西洋襲擊盟軍。盟軍吃了幾次虧,便派戰艦守住海峽,用聲納監聽,計劃一聽到潛艇的馬達聲便用深水炸彈將其炸毀。但是監聽多日,毫無聲響…用這些故事向學生推銷“我們的地理知識是非常有用的知識”在戰爭中誰掌握更多地理知識誰就是贏家。
在地里課堂中精心設計懸念。比如上地球公轉意義前,向學生描述“每日太陽東升西落,但每天太陽升起來和落下去的地方相同嗎”;在講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變化規律前,向學生描述“為什么夏季高溫,我們只需穿很少的衣服;而冬季溫度低,我們要穿上厚厚的衣服呢”;上熱力環流一節內容前,向學生描述“為什么家里的空調掛在高處北方地區的暖氣片安裝在窗戶下方呢”;在上全球氣壓帶和風帶前,可以這樣“為什么溫度較高的赤道地區全年多雨,樹木高大茂密,植物種類繁多;而同樣高溫的撒哈拉沙漠地區全年干旱,幾乎寸草不生呢”……通過設計懸念,激發學生追根究底的好奇心,鼓勵學生通過學習相關的地理原理率先揭謎底的積極性,達到推銷地理知識的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各種方法、手段將難點化解,用有趣的,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記住要點知識。比如很多高一學生在學習地方時、區時換算覺得很難,特別是有關飛機飛行、船只航行的動態地方時或區時換時,更覺得云里霧里。每當講解這部分難點知識時,我都會向學生推銷我研究的方法(附圖一)幫助學生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我們學習天氣系統時,為了方便學生記住氣旋、反氣旋水平方向上的風向,垂直方向的氣流運動,我們向學生介紹左右手法則(附圖二)。學生很高興用這個方法,簡單又容易記。每個單元結束后,我們精心編制復習提綱,幫助學生歸納總結要點知識。形式上不只是文字,比如復習地球運動及意義時,可以用學生感興趣的實時材料比如奧運會、世博會……編輯例題和練習題的形式 ,幫助學生掌握難點和重點知識;復習全球氣壓帶和風帶,天氣系統時就把各種常見圖形收集羅列在一起幫助大家辨讀……讓學生在地理各單元考試中取得較好成績,體驗成功,讓學生相信自己能學好地理,繼續保持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地理教師的個人魅力。在地理課堂上,地理教師的穿著打扮,一言一行都影響學生。美觀、整潔、得體的服裝,精神的發型;流暢、詼諧、幽默的語言處處散發著地理教師的活力,很容易感染學生。地理教師積極、樂觀的心態很容易傳遞到學生那里。此外地理教師在課堂上偶爾秀秀自己的電腦操作技巧、畫地圖的絕活,生動激情地介紹地理學中最前沿的知識和技術如GIS、RS、GPS,不時秀秀自己的英語口語…努力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帶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熱情,推銷地理是一門有趣的、有用的學科,值得我們花費時間精力去學習。
本文圍繞地理教學,介紹了幾種地理教學方法及實例。一、把枯燥的地理學習興趣化;二、把繁瑣的地理事物之間關系簡單化;三、地理內容表格化;四、巧用教材中的數量關系及地圖;五、巧用、堅持用三板教學;六、制定學習的競爭機制。
上班的第一天,校長讓我選科目,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地理,好多人都不理解。從教近20年,從中得到不少樂和趣,由開始死搬教條,到后來靈活運用多種教法,開始只知道借鑒別人的方法,后來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下面將我的一些教法總結如下。
一、把枯燥的地理學習興趣化
興趣是成功之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力求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的意識傾向,是人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力量,也就是推動學習的直接動力。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就較為重要。
抓住學生興趣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活課堂氣氛,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技能,走進學生心理,能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利于打造高效課堂。
中學生對做游戲感興趣,我就把地理學習游戲化,游戲方式有很多,其中有猜謎語、角色扮演、一字開花等。在學習我國行政區劃這一節內容時,我運用了猜謎語的教學方法,就是猜謎語記地名,教師提供幾個謎面,先引起學生的興趣,如:①北風。②兩列火車撞頭。各打一省級單位名稱;然后讓同學們搜集或者編寫相關謎語,最后在班內列榜展示。
我最成功的一次角色扮演教學方法是在2008年濮陽市市級優質課比賽時用的,我抽的課題是中國的地形地勢,幾分鐘的備課時間,一晃而過。當我走向講臺的一剎那,我突然發現:學生是面朝北坐,地圖上的方位跟實際方向一致,左西右東,更巧的是三排雙人桌、兩條通道,跟地勢三級階梯正好吻合,靈機一動,臨時安排一項角色扮演活動:西排為第一級階梯,中排為第二級階梯,東排為第三級階梯,兩條通道為階梯界線,每階梯個代表分別敘述本階梯的地形類型、階梯的界線和主要地形區。正是因為這一活動,使這節課又多了一個亮點,這次比賽我獲得了第一名。
我還善于自編順口溜,用著順手、也順口。比如中華五岳及所在地,就很容易混淆,經多次改編最終敲定一順口溜:東西南北中,麻將中五風,泰、華、衡、恒、嵩,魯、陜、湘、晉、豫,嵩山我家中。在這一順口溜中,我利用了學生對人人皆知的麻將感興趣這一點,既巧排五岳順序、巧計五岳位置、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滲透了愛我中華、愛我家鄉的感情教育,完全符合三維目標教學。
二、巧用教材中的數量關系和地圖
巧用教材中的數量關系,比如:學習地球的大小時,全球總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可以與五·一勞動節聯系起來,陸地總面積1.49億平方千米,可以記成“一點死酒”。學習七大洲面積大小時,可利用七大洲的面積之間數字關系進行教學:900×2=1800(單位:萬平方千米),也就是說兩個大洋洲的面積是一個南美洲面積。你指出一個,讓學生順桿爬,尋找其他大洲之間的數量關系,加減乘除,人人都會,每個學生都能找出幾個數量關系,如:2400-1400=1000(單位:萬平方千米),表示北美洲的面積減南極洲的面積等于歐洲的面積,4400-3000=1400(單位:萬平方千米)表示亞洲的面積減非洲的面積等于南極洲的面積,4400-2×1000=2400(單位:萬平方千米),表示亞洲的面積減兩個歐洲的面積等于北美洲的面積,從而達到識記各大洲面積。
巧用地圖,湘教版教材有很多地理事物分布圖,我隨機把它們變成填充圖,如七年級上冊85頁,世界氣候類型圖,可讓學生隨機對照注記把12種氣候類型名稱填到圖中適當的位置,為識記氣候類型的分布提供了直觀明了資料,只要不是色盲都能完成,差生也會有種成就感,人人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后來我發現,習慣成自然,每逢有這種圖出現,不用安排,學生就主動的完成啦。
三、堅持用“三板”(板書、板圖、板畫)教學
“三板”教學是地理教師必備的基本功。雖然已經進入了信息社會,多媒體教學已進入課堂,可“三板”仍然非常重要,“三板”教學是媒體不可替代的常規教學手段。精心設計的板書,對學生理解、掌握地理知識,培養發展地理思維,復習、鞏固、運用地理知識等,都有重要作用。有些學生舉一反三,以板書為范例,自己學會編寫知識概要、復習提綱、教材的知識體系等,形成了較強的自學概括能力。板圖是課件中電子圖無法代替的,當一幅板圖出現在黑板上時,學生會產生對老師的敬佩之情,這也有助于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可活躍課堂的氣氛,又加深了學生空間概念,加固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它較為形象直觀,在課堂上邊講邊繪,講繪結合,既密切配合教材內容,又能補充地圖冊、掛圖、課本插圖、課件上地圖等的不足。
四、把繁瑣的地理事物名稱或地理事物之間關系簡單化
許多地理事物記起來不好記,說起來不好說,應抓住關鍵字,教會學生見一字而知全部,比如,學習新疆時,新疆地形輪廓的主要特佂是三山夾兩盆,可以大大的、慢慢地在黑板上板書一個“疆”字,邊板書邊敘述:泰、準、天、塔、昆,疆字慢慢分,三橫是三山,兩田是兩盆,用“弓”保邊疆,國土永不分。
五、把地理內容表格化
表格教學是我運用最多的一種教學方法,常用于給同一地理事物分層次、不同地理事物之間的比較等。如:世界五種基本地形特點的比較,人口、人種的分布、宗教的分布等,七大洲的面積、海陸位置、地形特點、氣候特點的比較等都可利用表格來進行對比記憶,開始學地理時可由教師提供表格,讓學生填寫或口述內容。久而久之學生就形成自制表格學習的習慣,需要時隨機就能列表格輔助教學。
六、制定學習的競爭機制
在馬斯洛需要層次圖中,“自我實現”是最高層次的需要。針對中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準確把握時機,引入競爭機制,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中一項是:課前提問,問題一出,張口就來,劃對號,否則劃差號,每次我都做好記錄,一月公示一次。第二項就是睡前聊三分鐘。我校都是住宿生,回宿舍后學生扯東家拉西家,容易制造矛盾。近兩年我就安排他們聊學習內容,正好為課前1分鐘提問做準備,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以上教學方法僅是眾多教學方法中的幾種,各有其特殊作用。教師的靈活運用教法,才能使初中地理教學變得趣味橫生,才能使學生樂學、好學、學好。
2001年暑假,烈日炎炎,驕陽似火,在省中醫院工作的先生下班回家的時候對我說,今天他們ICU(重癥監護室)收治了一位華附初一年級的學生,送來醫院時已經持續幾天高燒不退,全身抽搐,情況非常危險。當時我心里一緊,連忙問先生他叫什么名字,先生說他叫景某。景某!一個很特別的名字,令人難忘……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都在為景某祈禱,但是他的病來得太急、太猛,各項現代的生化檢查手段都無法確定病因。經過多天的搶救,終于從死神的手上將孩子搶救回來了,看著他一天天康復,我心中始終縈繞著中國人的那句老話:“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學校委任我當新學年初二(8)班的班主任。踏進教室,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大病初愈的景某。多么純樸的一個孩子,1.85米的大高個無疑是班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員。但是這個孩子并沒有別人理想中那種高大男生應該有的雄赳赳、氣昂昂的氣勢,在他眼中流露出的是一種謙卑、猶豫、不自信的目光。
的確,在初一年級整個學年中,他在班上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孩子,成績一直都處于中下游,英語成績更是一塌糊涂,經常不及格,既不是班干部,也不是體育健將,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心目中都只是一個老老實實的普通人。
但是,在與他的多次交談中,我感覺到,這孩子絕不是一名平庸無能、隨波逐流的人,他關心時政,很有自己的想法。雖然在華附這一年里,由于成績不佳,他感到徨無助,無所適從,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擊,但是這孩子的內心蘊藏著一股強大的力量,就像一座蓄勢待發的火山,正在尋找迸發的機會。
二、教育過程
從對他的學習能力進行評估分析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個孩子雖然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處于中下游,但是數學成績明顯優于語文、英語兩科,邏輯思維能力較強。他能學好嗎?我不很確定,但我想起了羅森塔爾的心理暗示術,我要堅信他行,我也要他堅信自己行。
我開始不斷向景某發出積極的心理暗示。我首先鼓勵他一定要學好初二新開的學科――物理,因為物理是一門新的學科,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數學學得好的同學往往占有很大的先機。這孩子真的很有靈性,他說:“老師,這一點我早就想到了,我在暑期已經開始自學物理。”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景某在物理學習方面的確表現得非常積極與勤奮,成績也在班中名列前茅,經常會有同學向景某請教物理問題,令他信心倍增。但是隨著知識的深入,景某開始覺得學得比較吃力,他在周記中寫到:老師說物理是“語文+數學”,數學即使學得再好,如果語文學得不好,理解能力不強,思維缺乏條理性,物理也會學不好。我覺得自己真的很笨,好像要花很多功夫才能理解一個問題,上天為什么沒有賜給我一個聰明的頭腦?
我繼續鼓勵景某。我對景某說,經過心理學家的分析,這個世界上極聰明和極愚笨的人都只占極少數,在人群中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智力的人。對于智力水平相近的人,成敗的關鍵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不斷改進的學習方法。要想提高學習成績,首先要想方設法克服在文科學習上的不足。我還動員其他老師和景某的家長都來鼓勵景某。
在父母和老師的不斷的鼓勵與支持下,他對學習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每天放學他都堅持留在課室再多復習一個小時,每天晚自習他都是最早一個到課室,最后一個離開,經常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問題。他在短短一個學期之內,將小學和初一學過的英語知識系統地復習和梳理了一遍,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速度;同時擴大中文書籍的閱讀量,大量背誦古詞文,苦練寫作。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學習成績終于一天天進步起來,從初一期末的全班50名一步步邁進到初三畢業考時的全班13名。
要想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人才,光有學習的進步是不夠的。在幫助他提高學習成績同時,我也非常注重提高他的思想覺悟、組織能力和身體素質。他是一位非常有責任感的男孩,老師交給他的任務,哪怕是一件小事,他也會認真對待。
為了培養他的膽量,增強自信心,我先任命他做小組長,讓他每天負責管理自己小組的收發作業和考勤,以及每周的值日勞動。之后我又任命他當地理科代表,雖然地理并不是主科,同學們一直在心目中對這個學科都不是很重視,但是景某同樣干得很認真,定期出版復習提綱,組織地理知識競賽,經常向同學們介紹各地的風光、地理、人文知識,大大地提高了同學們學習的興趣。
初三上學期,他又擔任團課學習小組組長。在學習日趨緊張的情況下,仍然堅持組織團課小組的成員學習團章和時事、政治知識,開展專題討論,我適時表揚他,讓他信心不斷增強。初三上學期末,經班團支部全體團員一致表決通過,景某同學成為光榮的中國共青團員。
初三下學期,他臨危受命,出任班干部中工作量最大的生活委員一職。每天堅持早晚檢查課室衛生,組織好大掃除和畢業體檢工作。在每次大掃除中,他都身先士卒,主動承擔最臟、最累、最艱苦的工作。由于景某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現,連續兩年被同學們推選為“校工作積極分子”和學代會代表,還被我班授予了“最勤勞勇敢的人”的稱號。
在緊張的學習之余他能積極鍛煉身體,每天堅持長跑。每年校運會他都主動報名參加1500米和3000米的長跑,自發地組織同學們投入訓練。也許3000米對于身形矯健的人來說并不算一段很長的距離,但是對于身高1.85米,體重180斤的人說,能堅持下來已屬不易,他的每一步都牽動著全班同學的心,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為他歡呼吶喊。雖然他每次都與獎牌無緣,但是他的精神大大地鼓舞了班中的同學,使我們班在校運會上所向披靡,屢創佳績。
景某在這個群體中不能算得上是最優秀的學生,但是他卻盡力讓自己做到最好,努力讓自己更自信。在這短短的兩年中,他能從一個謙卑、怯懦、不自信的男孩逐步成長為一名堅強、自信、果敢的男子漢,這種轉變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三、教育反思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自學能力;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26 【文章標識碼】B 【文章編號】1326-3587(2014)03-0040-01
傳統的語文課教學模式曾一度令教師厭煩,學生頭痛。“上課講課文,復習背課文,考試寫課文。考后忘課文。”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窒息了語文課應有的生命力,面對這一現象,我在初中語文課教學中,初步嘗試了“閱讀——討論——解惑——探索”四課型教學方法。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以主人姿態獲取知識,增強能力,提高覺悟。
一、閱讀課
培養獨立閱讀能力,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基礎。所以,我先設置了閱讀課。一般是每一單元的第一、二課時,由學生獨立閱讀,思考和探索,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閱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為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要進行5分鐘左右的必要的啟發講解:或背名言、或講個小故事、或講個成語的來歷等,針對每課的具體內容,確定啟發講解的內容和形式,提出幾個富有啟發性的問題。
第二,指導讀書方法,為學生提供有效閱讀的路標和向導。關于讀書方法,我向學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閱讀的全過程來說要看到、讀到、寫到。所謂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謂讀到就是心到,邊讀邊思考。寫到就是要動筆進行點、劃、摘、記,以促進思考,加深理解記憶。上述讀書法,從導言課開始逐步向學生介紹,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第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記好筆記,寫出體會,以推動學習向縱深發展。“發現問題,等于解決了一半”。這話很有哲理。學習中的問題,就是推動學習深入前進的動力。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的時刻,才真正開始了向這個問題的進擊。在學習閱讀過程中,為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四種方法。
1、聯系實際提問題。有些學生在閱讀《中國石拱橋》一文后,聯系實際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見過文中那樣的橋嗎?古代的人造出的石拱橋,和現代人造出的形式各異的立交橋,那個更美、更先進?它們就僅僅像文中所說的‘天上的彩虹嗎’”?于是出示了自己制作的關于各種橋的幻燈片(即自制的課件)和一些有關橋的圖片,這樣便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以便加深印象。
2、反過來想想提問題。如學生在閱讀《口技》一文時,先放幾段有關藝人吹拉彈唱的錄像,再放幾段音樂,問“這幾幅圖畫上的人和錄音中那些人的演奏好聽嗎?為什么?”“對,好聽,因為演奏技藝高超!”再提出“如果他們的演奏很一般,你愿意聽嗎?”這樣反過來想想提出問題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強記憶。
3、前后對照提問題。在學習《故宮博物院》時,首先介紹有關故宮的一些歷史,再出示幾幅有關圖片,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對照《蘇州園林》一文,向學生提出問題“兩文都力圖將有關的事物的各方面知識清楚明白地告訴讀者,但在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4、聯系各科提問題。如《氣候的威力》一課,先出示自己制作的課件——南極的冰川,然后讓學生聯系地理、數學、理化提出問題。當然,提問題的方法很多,這是普遍常用的四種方法而已。
二、討論課
閱讀課之后,我設置了討論課。討論課上教師把學生閱讀時提出的疑難問題加以篩選,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首先討論的重點力求符合教材重點和學生思想實際。有時圍繞對某個概念理解展開討論。其次,提出明確討論要求,以小組為單位,認真組織,具體指導,對學生要求勇于發表自己見解,虛心聽取和思考別人意見,在平等的氛圍中展開爭論或辯論,堅持真理。
第三,指導討論方法。引導學生把握討論題目的中心點;充分運用課本中的要點,針對討論題目進行分析,恰當運用已學文化知識和生活中的實例進討論,分析綜合,提出觀點。然后緊扣要點,理清思路,做出結論。
教師組織重點問題全班討論。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由各組代表圍繞重點問題展開全班討論。這時,教師的主導作用十分重要,教師應直接參討論,但應做到“引而不發”不能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應起穿針引線、因勢利導的作用。在全班學生對討論的問題產生興趣時,教師應作畫龍點睛的講解,使學生對問題有明確認識。
三、解惑課
討論課上的問題有的解決了,有的尚未解決,特別是全班爭論的重點問題,意見不統一,或理解不夠深透。這時,學生把希望寄托于老師,教師重點講解的時機到了。為此,我設置了解惑課,教師在課上的講解要力求生動有趣,言簡易明,擲地有聲,富有啟發性。
第一、教師講解的重點應放在“三點”上,所謂“三點”指新舊知識的結合點;新知識的關鍵點;前后各節之間的理論與實際的聯系點,這些都是教材最本質的東西。
第二、教師的講解要抓住學生的興奮點,興奮點是為學生普遍關注且同教材有緊密聯系的問題,教師應力求把教材的科學性、系統性同學生的興奮點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愉快地進入思考過程。
第三、教師的講解要從形象入手,注意指導學生的思維方法。語文課上的內容和有關問題,都是屬于理性的抽象的,學生較難理解。教師應使學生以形象為入門的向導,步步深入的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道理。
四、探索課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應培養具有創造能力人。為達此目的,也就不能只要求學生做完幾道教師規定的練習題,還要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前進的能力。于是我就在解惑課后設置了探索課。做法如下:
第一、專題探索。每學習一課,都要引導學生運用有關知識,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思想問題,進行探索性分析,并在各自分析的基礎上全班交流。
第二、自擬復習題目。引導學生自己擬定本單元的復習提綱和自測題目。不搞束縛學生思想的所謂答案格式,而是引導學生逐漸學會對具體題目進行具體分析,歸納總結出分析各種問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