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分課堂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藥物化學;對分課堂;自主探究
藥物化學作為藥學專業(yè)的必修課程之一,具有比較明顯的學科特點:首先,囊括的知識面較廣,包含藥理學、生物學、化學等綜合學科的大量相關內容;其次,理論性較強,其中蘊含大量的概念、定理、規(guī)律、法則等;再次,學科知識日新月異,在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發(fā)展更新速度很快。就其自身的定義和定位而言,藥物化學是一門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新藥、合成化學藥物、闡明藥物化學性質、研究藥物分子與機體細胞之間相互作用規(guī)律的綜合性學科,是藥學領域中重要的帶頭學科[1]。學生在最初開始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由于之前的認知基礎比較薄弱,普遍感到非常的吃力,加上學科的知識系統(tǒng)磅礴繁復,需要識記的知識點較多,給教師授課和學生的學習都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和挑戰(zhàn)?!皩Ψ终n堂”是上海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張學新教授提出的課堂教學改革模式,對分課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課堂時間分配給教師進行講授,另一半分配給學生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2]。學生在課后有一周時間自主安排學習,進行個性化的內化吸收。這與當前我國教育改革新形勢下提倡的學生自主、探究、協(xié)作的學習方式深為契合。這種模式是針對我國高校課堂授課的實際情況,結合講授式課堂與討論式課堂的優(yōu)點而提出的,是國內高校教育界在本土教學總結和反思中孕育而生的產物,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大學課堂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近幾年來,筆者實際授課中不斷地嘗試將“對分課堂”引入到“藥物化學”的教學之中,以期達到增進教學過程中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展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強化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的效率,從而讓學生更全面、系統(tǒng)、深入地掌握和利用這門學科的目的。
一、藥物化學與對分課堂的“無縫對接”
高校與高校之間制定的同一門學科的課程計劃不盡相同,一所高校在不同時期對一門學科的課程計劃制定也會產生變化。具體到藥物化學,不同學校安排的授課順序、授課教材、授課課時等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學期,藥物化學課程的計劃也會產生變動。因此要針對自身院校的具體課程設置情況,合理、靈活、策略地引入對分課堂,完成二者之間的“無縫對接”。
(一)惜時如金,高效率的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
對分課堂仍然強調定義、規(guī)律等基礎知識的先期鋪墊,這是實現(xiàn)對分的前提和基礎。由于課堂的對分,教師直接講授的時間“驟減”,這對教師的講課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短時間內讓學生保質保量的完成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認知和理解,成為對分課堂的第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教師對授課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對需要教授的內容進行高度的凝練、系統(tǒng)的歸納、精準的判斷和掌握教學重點和難點,并準備好有針對性的、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技巧。
(二)高度關注,全程陪伴學生課下的自主學習
學生課下的自主學習,是整個對分課堂教學的樞紐,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所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放手讓學生進行課下的自主學習,但“放手”絕不是“放任”和“漠視”。要進行持續(xù)的關注、引導和激勵。借助于學校的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可以便捷地獲取諸如課件、視頻、電子書等自主學習資料,在討論區(qū)可以實現(xiàn)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線上交流,對學生反映的疑點、難點,老師可以及時進行思路上的而非答案性的啟發(fā);根據(jù)學生的自學情況對學生進行激勵等等。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參與,激發(fā)并維持其學習動機,但又不削弱學生的自主性和成就感。
(三)認真總結,做過程與結果并重的教學評價
學生們的認知基礎不統(tǒng)一,自學的效果也會出現(xiàn)差別。如果只是根據(jù)自學結果來評判學生的努力程度是不可取和不客觀的。因此在學生完成自學,回到對分課堂上來的時候,教師不但要注意總結歸納學生經過自主學習而產生的討論結果,還要關注學生自學過程中的努力程度和問題思路。在屬于教師的對分時間里,既要對學生自學的結果進行總結、梳理、歸納、規(guī)正也要對其自學過程中的解題思路、方式進行校正和導向。在教學評價中要始終體現(xiàn)結果與過程并重的教學思想。這主要體現(xiàn)在藥物化學的平時成績占60%,而期末考試成績占40%。對能夠全面深入掌握藥物化學相關學科知識,在測試中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要予以肯定,對自學中努力思考,經常向老師提問和闡述看法、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但成績相對不理想的學生,更要給予肯定,對于主動性較低、學習惰性較高的學生,則要進行激勵和鞭策。這些都要從階段性和總結性的各種形式的教學評價中體現(xiàn)出來。
(四)認清本質,靈活機變地實施對分課堂策略
對分課堂的形式從根本上講就是教師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機結合。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在堅持這一原則的基礎上,完全可以根據(jù)課程的具體課時安排和具體章節(jié)的知識結構來靈活“對分”。對分課堂并不對講授和討論的比例進行硬性規(guī)定,既可以五五開,可以八二開,甚至九一開。[3]例如,在學習藥物研究開發(fā)的途徑與方法的時候,由于這一節(jié)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較多,學生掌握相對輕松簡單,筆者根據(jù)實際情況將50分鐘的課堂對分變?yōu)榻處熤v授30分鐘、學生當堂討論20分種。這樣既體現(xiàn)了對分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又節(jié)省了時間,為學生下一堂對分課的進行做了良好的鋪墊。
二、對分課堂對現(xiàn)階段藥物化學教學的完善和改進
對分課堂的本質是加強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訓練,以達到真正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啟發(fā)智慧,發(fā)掘受教育者的腦力和能動性[4]。這對于藥物化學的學科學習和實踐應用是至關重要的。
(一)真正讓教師“放下包袱,輕裝上路”將“對分課堂”
教學法引入課程之后,教師可以將練習、測試的環(huán)節(jié)從課堂教學中剝離出來,選擇性地放到學生課下的自主學習時間里。而學科結構中非核心的、衍生性的知識點則可以放到學生討論的環(huán)節(jié)中來。這樣一個對分的流程下來,老師所做的重點非常明確地放在了課程核心和難點的講授上,其余的環(huán)節(jié)則放心大膽地交給學生自主完成,教師起到的是答疑、導向、激勵的作用。因此,教師的備課時間大幅度減少,課程壓力明顯減輕,授課的效果較之從前卻有了明顯的改善。
(二)讓學生有“成就感”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通過對分課堂,引發(fā)學生進行主動性的學習;在討論課上,無論是學生優(yōu)秀作業(yè)的展示,還是新穎獨特的見解,對所學知識的透徹總結,提出的具有深度的問題等,都會得到老師和周圍同學的褒獎和肯定。學生從中取得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這會讓學生真正地去渴望學習、渴求知識,從而自覺、自愿地去學好藥物化學這門課程。
(三)讓考評工作更準確、更合理、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尊重和保護學習主體差異性的教學模式[5]。對分課堂給了我們一個考查學生日常成績的重要標準,我們完全可以根據(jù)學生在對分課堂上一個學期的整體表現(xiàn)來合理地給出其平時的成績;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被計入學生的整體成績當中,而且其平時成績也會相對客觀地反映在最后的卷面考試上。即使學生在卷面考試上有不穩(wěn)定的發(fā)揮,最終的綜合成績不會與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實際情況有太大出入,而是更客觀、更合理、更有說服力。
參考文獻:
[1]尤啟冬.藥物化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
[2]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2004,(9).
[3]李欣.對分課堂:有中國特色的大學教學新方法[J].學周刊,2016,(4).
[4]邱愛梅.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理念及其實踐[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6,(5).
[關鍵詞]環(huán)境工程原理;對分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模式
1引言
環(huán)境工程原理是一門環(huán)境學科的基礎課程,主要研究環(huán)境工程技術中各單元過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設備的構造與操作原理,同時也涉及到各單元過程的設計計算。學生通過學習環(huán)境工程原理這門課程,可以為后期《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等主要專業(yè)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對該門課程的系統(tǒng)學習,學生能初步掌握各個單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規(guī)律,熟悉各單元操作過程及設備的計算方法,具備用工程觀念分析解決單元操作中的一般問題的能力。雖然環(huán)境工程原理這門課程對于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十分重要,但不少學生在學習這門課時,會表現(xiàn)出很強的學習倦怠。由于環(huán)境工程原理涉及許多工程技術的原理和計算,在學習前需要掌握高等數(shù)學、物理學及物理化學等課程的基礎知識,這對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1]。同時,由于環(huán)境工程原理中工程技術的復雜性,除了極少數(shù)簡單的問題可以用理論分析的辦法解決外,大都需要依靠實驗研究解決,通過實驗研究過程規(guī)律,再將研究結果指導工程實際,這也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出了挑戰(zhàn)[2-3]。學生在面對這些問題和挑戰(zhàn)時,如果沒有合適的途徑去克服和解決,就會出現(xiàn)明顯的厭學情緒,降低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導致學習效果大大降低。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人們嘗試了多種方法,其中“對分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分課堂”通過將一半課堂時間分配給教師進行講授,另一半分配給學生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不僅避免傳統(tǒng)課堂“教”“學”分離的缺點,而且彌補了單純的討論式課堂效果差的遺憾。通過將傳統(tǒng)課堂與討論式課堂各自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把講授和討論錯開,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內化吸收,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識[4]。
2對分課堂應用于環(huán)境工程原理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盡管“對分課堂”具有理念深刻、簡明易用的特點,能實現(xiàn)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但在許多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也受到了一定的爭議。尤其是對于類似于環(huán)境工程原理這樣的課程內容多、知識結構復雜、工程計算繁瑣的課程,教師在使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時,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對分課堂在實施的過程中難以貫徹執(zhí)行。根據(jù)在環(huán)境工程原理的教學實踐以及與其他教師的相互交流,本文總結了對分課堂應用于環(huán)境工程原理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有如下幾點。首先,“對分課堂”模式與環(huán)境工程原理課程的學時數(shù)不匹配。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教師的授課時間長,講授的內容多,課程的學時數(shù)基本能滿足要求。而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下,由于教學過程中安排了學生討論的環(huán)節(jié),教師的授課時間會進行一定程度的壓縮。很多老師提出對分課堂的模式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造成教學進度進展緩慢,課程學時難以滿足教學要求。其次,“對分課堂”模式與環(huán)境工程原理課程的內容不合拍。由于環(huán)境工程原理涉及到許多工程技術的原理和計算,對基本知識的掌握要求較高,在應用“對分課堂”模式時,無法很好地將課程的內容和學生的討論結合起來,出現(xiàn)“對分課堂”模式與環(huán)境工程原理課程內容不合拍的現(xiàn)象,降低了老師和學生對“對分課堂”模式的嘗試熱情,造成“對分課堂”模式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第三,“對分課堂”模式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不一致。通過對分課堂的實踐教學發(fā)現(xiàn),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千差萬別,在進行對分課堂教學時,如果進行隨機的分組討論,會導致不同組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可能差異很大,盡管進行了全班范圍的討論和老師的講解,有一些組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仍會明顯會低于其他組。“對分課堂”模式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不一致,如何科學合理的分組討論,是“對分課堂”模式的一個重要的課題。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在“對分課堂”模式應用時,不少教師出現(xiàn)淺嘗輒止的情況,認為對分課堂并不能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好的幫助,反而降低了課堂效率,因此又回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上去。顯然,這種情況是應該避免的。事實上,上述問題并非沒有解決的方案。為了在教學中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開展了對分課堂在環(huán)境工程原理教學中的實踐和探索。
3對分課堂在環(huán)境工程原理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
為了實現(xiàn)對分課堂在環(huán)境工程原理教學中的應用,針對對分踐。以“對分課堂”模式為基礎,優(yōu)化環(huán)境工程原理的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結合環(huán)境工程原理的課程內容特點,探索不同教學內容的最佳“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對分課堂”模式下教學內容的重構
在教學過程中,之所以出現(xiàn)“對分課堂”模式與環(huán)境工程原理課程的學時數(shù)不匹配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的教學內容編排與“對分課堂”模式的要求不符。因此,在課程開始前,可以根據(jù)“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通過查閱資料,聽取資深教師意見,對課程內容結構進行優(yōu)化,并配套新的教學資源和教學資料。通過重構教學過程,提煉主要知識點,構建學習框架,使其更好與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相融合。對于環(huán)境工程原理這門課,可以根據(jù)單元操作的特點,將每一個單元操作作為一個專題進行教學,將實驗實踐部分和理論知識部分結合起來,改變傳統(tǒng)的先講授理論再進行實驗實踐的教學方式,將理論知識融入工程實踐中去。如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環(huán)境工程原理》(胡洪營等編著),該教材在內容編排上,依次包括環(huán)境工程原理基礎,分離過程原理和反應工程原理[5],教材內容知識引導循序漸進,知識體系構建完善,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綜合性,得到了廣泛的采用[6]。然而,在基礎知識和單元操作內容銜接上,部分理論內容和單元操作有所分離,如第五章的質量傳遞和第八章的吸收以及第九章的吸附未緊密銜接起來。這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效率下降的問題,也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時長和課程的學時量。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根據(jù)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的特點,在教學內容設置上,對相關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如將質量傳遞這一章節(jié)和吸收等章節(jié)作為一個教學專題放在一起進行授課,在采取“對分課堂”模式進行教學時,將這些內容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講授,通過結合老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討論,提升學習效率,減少學時數(shù)與教學內容不匹配的問題。
3.2“對分課堂”模式下教學設計的改進
在進行“對分課堂”教學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設計顯然已不能滿足新的教學需求。因此對“對分課堂”模式下教學設計的改進是十分必要的。在進行“對分課堂”模式下教學設計時,需結合課程內容,改變教學過程,靈活采用多種不同的“對分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講練結合、合作學習、自主課堂、項目化教學、案例教學等多種方式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提升教學效果。如在流體流動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對分課堂的模式,首先以工程實踐或實際問題為導向,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判斷樓房高層自來水水管能否出水的問題,引出流體流動過程中的相關知識點,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思考并討論解決問題的途徑有哪些,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哪些先決條件。在此基礎上,通過相互討論和引導講解,過渡到課程內容的學習上來。然后通過講授理論知識,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流體流動的相關理論知識以及解決之前問題的先決條件的確定方法。最后再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并進行分組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由于每一個章節(jié)或專題的內容特點不同,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對分形式,靈活采用當堂對分或隔堂對分的方式,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輔助手段,如“對分易”、“學習通”、“雨課堂”等輔助工具,將不同知識點的學習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授,增加課堂的豐富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3.3“對分課堂”模式下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不同的學生對于教師來說更像是一個整體,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難以滿足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強,學習效率受到影響。“對分課堂”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的情況,將他們分為不同的小組,進行分組討論和學習,每個組員在組內可以發(fā)揮自身的特長和主動性,積極地參與到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因此,在進行對分課堂教學時,不能簡單的隨意分組,而是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特點,將他們相互搭配分組,充分挖掘學生各自的潛能,同時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如在對分課堂的實施過程中,在分組討論的環(huán)節(jié),根據(jù)課程內容的難度的不同,可以將基礎知識扎實的同學與基礎知識薄弱的同學搭配分組;根據(jù)學生表達能力的不同,可以將表達能力強的學生與表達能力弱的學生搭配分組;根據(jù)學生性格的不同,可以將性格內向的學生與性格開朗的學生搭配分組等等。通過這種以強帶弱,互補互促的方式進行結合分組,學生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學習對方的長處,相互幫助相互提升,綜合鍛煉他們多方面的能力。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及時關注學生學習情況,通過不同的“對分課堂”模式,如當堂對分、隔堂對分、分組討論和作業(yè)點評等不同方法,結合“亮考幫”、“對分易”等多種形式和工具,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對學生在對分課堂中學習的狀況及時跟進,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調整對分的方式,不斷進行改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摸索出符合學生學習過程特征的對分課堂方案。
>> 對分課堂:有中國特色的大學教學新方法 關于對分課堂的實證研究 高校對分課堂(PAD)教學模式實踐 關于“對分課堂”的思考與實踐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大學英語課堂的研究 對分課堂在大學經濟學課堂中的運用探討 基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對分課堂在大學英語讀寫教學中的實踐及可行性分析 對分課堂在研究生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比較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高等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包裝管理》教學中的運用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工業(yè)工程專業(yè)課教學中的應用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豬病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結合微課程的對分課堂在高校理論課程教學中的探索 基于“對分課堂”的《工程光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外國文學史課程的“對分課堂”教學改革研究 “對分課堂”在《路基工程》理論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f=23063017.
A New Teaching Approach in Colleg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I Xin
(Institute of Basic Teach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China)
關鍵詞:汽車構造;對分課堂;教學改革;應用效果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127
1 汽車構造的課程特點和對分課堂的提出
1.1 汽車構造的課程特點和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汽車構造是汽車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通過多年的教學筆者總結了本門課程的特點和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1)汽車構造涉及的知識廣泛。要讓學生明白零部件和總成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會涉及機械、制造、制圖、力學、化學、電工、電子、計算機等知識。學生必須先接觸相關的專業(yè)知識,這就導致基礎不好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困難重重,甚至放棄學習;(2)課程涉及內容太多,知識點很細。汽車上的零部件多達上萬個,每個零部件的結構都不同,導致不僅教師的工作量很大,學生也非常有壓力;(3)汽車上的新技術變化很快,課本上的知識跟不上市場的變化。汽車上新技術的使用日新月異,并且各大汽車公司所用技術都有差異,要讓學生跟上技術變化非常困難;(4)高校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課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如果學習能讓學生參與進來才是最有效的,僅僅通過對學生進行灌輸式講授教育,會導致學生上課聽完,下課就忘,不僅印象不深刻,而且由于自己沒有經過過多的思考,應用能力也不行。
1.2 對分課堂的提出
為了提高中國高校課堂教學的效率,結合中國校園的學習文化和師生的心理特點,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心理學系的張學新教授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對分課堂。
對分課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課堂時間分配給教師進行講授,另一半時間分配給學生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關鍵是隔堂討論環(huán)節(jié),討論是完全讓學生參與的。實施過程中要把講授和討論環(huán)節(jié)在時間上分隔開來,讓學生在這兩個過程之間有時間進行個性化的內化吸收。這樣,對分課堂把教學刻畫為時間上清晰分離的三個過程,分別為講授(Presentation)、內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討論(Discussion),也可簡稱為PAD 課堂?;谄嚇嬙斓恼n程特點和對分教學模式的特點,筆者把對分模式用到了教學上。
2 對分課堂在汽車構造教學中的應用
2.1 對分課堂在汽車構造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筆者采用了對分課堂的隔堂討論方式,給學生留有吸收理解的時間。每次上課的兩小節(jié)課程的安排是:第一節(jié)課,講下次需要學生討論和學習的內容框架,留內容給學生自己去理解和學習;第二節(jié)課,讓學生分組討論上次課留下的內容。在汽車構造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對分課堂的的具體步驟是:講授、獨立學習、獨立做作業(yè)、小組討論、全班交流。(1)講授。對于課本上的知識點,講授環(huán)節(jié)只講框架,不講難點,難點留著讓學生自學和討論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都解決不了的時候,老師來講透,效果就很好。比如在講電控懸架時,只講電控懸架的分類和實現(xiàn)方法,減振器阻尼的改變可以通過兩個方法,一是改變減振器內的油液粘度;二是改變減振器內油液流通孔的橫截面大小。具體的實現(xiàn)方法和車型就留給學生課下自學,學生會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對于課外知識,比如課本上沒有的,而在售車型又在使用的新技術,只講解大概的技術和工作原理,以及與課本上的舊技術的區(qū)別,給新技術留一些神秘感,并指明是哪些車型在用,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去查找相關資料,學習具體的工作原理。例如:可變配氣正時技術,講明白可變配氣正時和升程的實現(xiàn)原理,但具體的實現(xiàn)方法每種車型是不一樣,這就留給學生有針對性地對自己喜歡的車型做深入的研究學習,輕松學會課本之外的汽車新技術。講完課程框架之后,給學生布置下一節(jié)課需要討論的內容。(2)獨立學習。要給學生留有吸收和獨立學習的時間,在獨立學習過程中,禁止同學間互相討論,把討論時間留在課堂的分組討論時間。每個人都要獨立學完老師布置的需要下一次課討論的內容和作業(yè)。(3)獨立做作業(yè)。學生作業(yè)可以采用“亮”、“考”、“幫”模式。1)作業(yè)中的“亮”是指“亮閃閃”。學生把自己學的最好的點展示給大家看,告訴討論組的其他成員自己的成果。例如,針對可變配氣正時和升程的實現(xiàn)方法,有些同學研究的是本田的VTEC技術,有些同學研究的是豐田的VVT-i技術等等,由于學生感興趣的車型不一樣,找到自己的亮點還是很簡單的,也讓學生非常有成就感。2)作業(yè)中的“考”是指“考考你”。學生可以通過獨立學習,自己總結出一些問題,用這些問題考考討論組內的其他成員。這一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找問題,通過這種集思廣益的方法讓學生能更全面的去搞懂一種技術的多種實現(xiàn)方法,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3)作業(yè)中的“幫”是指“幫幫我”。學生在獨立學習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請教小組內的其他同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難點,每一個討論小組討論結束后都會有解決不了的難題,對于能夠組內解決的問題,教師不再過問,但對于大部分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著重講解,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效果就很好。有了“亮、考、幫”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獨立做作業(yè)的過程中會目的性就很強,可以激勵學生完成作業(yè)。在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也有素材讓學生互相討論,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4)小組討論。分組時,4人一組,男女生搭配,每個小組中有1個優(yōu)秀學生、2個中等學生、1個差一點的學生。人少了沒有氣氛,討論不起來,人太多,每個人都發(fā)言的間隔時間太長,會導致有些人懈怠,不去參與。(5)全班交流。課堂分組討論完之后,全班交流過程中,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組的討論結果,把本組的亮點告訴大家,也可以針對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向全班同學求助。教師可以把全班同學的難題在此給學生詳細講解。
2.2 對分課堂在汽車構造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汽車構造課程實踐性很強,因此每個學期都會安排2周的汽車拆裝實習,讓學生結合實物來理解零部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并以此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2周的實踐教學,筆者也采用了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具體步驟是:
先對學生進行分組,實習小組一般是5―7人一組,并選出組長,由組長帶領組員進行工具認知,每天的工具清點和學習。
(1)指導學生正確拆解零部件。拆裝實習的第一步是讓學生正確拆解零部件,但是在此過程中對于各個零部件的結構、工作原理等,老師不做具體講解。(2)獨立學習零部件結構和工作原理。對照具體實物和課本學生獨立自學各個零部件的結構、工作原理等。(3)實習小組內討論遇到的問題。對照實物,實習小組內互相討論自己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4)教師解決學生不能理解的難點。在學生自學和討論結束后,再由教師對難點進行詳細講解。
2.3 對分模式下汽車構造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核方法根據(jù)實際情況也作出了調整。由于對分模式中,學生作業(yè)很大,很多,因此作業(yè)要占很大的考核比重,分組討論中,學生也不能缺勤。因此考核分了3個模塊:考勤、作業(yè)、考試成績??记凇?/p>
(下轉第90頁)(上接第143頁)
作業(yè)占總成績的70%,卷面成績只占總成績的30%。這種考核方式能夠更公平地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小。
3 對分課堂在汽車構造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提升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由于讓學生參與學習,參與討論,在小組討論過程中給了學生很大的群體壓力,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和思考。對于專業(yè)基礎好的學生,能夠充分在老師引導的自學模式下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對于專業(yè)基礎差的學生也能讓他們基本跟上,能夠掌握大部分簡單的汽車零部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而不是由于自己基礎差就完全放棄學習。
(2)減輕了教師的負擔。由于只講課程框架和學生討論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對于簡單的知識點,學生在課下獨立學習、小組討論過程中就可以解決掉。使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研究汽車新技術和結構復雜的難以理解工作原理的汽車零部件。
(3)學生對汽車新技術的理解更加簡單。由于增加了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車型來研究,因此,學生更有興趣去研究汽車上的新技術,理解起來也就更加簡單了。
(4)課堂上學生不認真聽課的現(xiàn)象得到很大改善。一次課,兩小節(jié),教師只講一節(jié),大大縮短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灌輸?shù)臅r間,而且這一節(jié)課的講解關系到學生能不能獨立去完成下次課需要討論的作業(yè)和課題,因此學生都不敢懈怠。
(5)提升了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汽車構造是一門與實際聯(lián)系緊密,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對分方法注重讓學生參與學習,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使學生一個學期的學習緊張而又充滿樂趣,不再是純粹地被動接受老師的講解。
參考文獻:
[1]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5):5-10.
將分層教學應用到體育課堂教學中也就是對全體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分析和歸納,依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水平層次,將教學任務分成不同的項目模塊,面對學生差異分層施教,根據(jù)實際狀況制定不同層次學生的測試標準,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量化考核。
1.1歸納差異學生分層
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在于教學模式的單一性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單一性的教學模式下只是滿足了中間一小部分的學生對于體育發(fā)展的需求。集體操練、統(tǒng)一行動的教學方法不能滿足身體素質好的學生的鍛煉需求又導致了運動水平低的學生跟不上集體步伐落后于人,增加心理負擔。分層次教學要求教師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全體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以及對于體育課堂教學的需求,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把各方面情況相似的學生歸到同一層次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讓每個學生都在自己的實際情況下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例如某高中年級可以針對全年級的綜合情況對全體學生進行調查,然后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fā)展期望把全體學生分為三到四個層次,對第一層的學生強調聯(lián)系的綜合性和能力的提高性;對第二層的學生以鞏固練習和嘗試提高為主;對第三層的學生實施學習性練習和復習性練習。盡量為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
1.2體育項目模塊劃分
高中學生體育基礎參差不齊,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和曾經對體育項目進行過的訓練也各不相同,體育課堂教學要貼近學生實際,按學生不同的技術基礎,設置不同層次的目標要求。分層次教學不單是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簡單的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也要對體育項目進行歸類劃分。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教學對全體學生統(tǒng)一進行體育項目的訓練,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體育教學成績提高緩慢。要對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實施分層教學就要在素質分層的基礎上按照體育項目的不同,實施體育項目模塊劃分教學。例如每學年對整個年級的教學任務進行分類,把體育項目分為球類運動、田徑類運動、趣味類運動等幾大不同的類別,在學期開始的時候,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在眾多體育項目中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鍛煉形式,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報名參加本學年的體育訓練。這樣身材魁梧的學生可以選擇舉重、投擲一類的項目;擅長奔跑的學生可以選擇足球項目;反應靈敏的學生可以選擇羽毛球、乒乓球一類的項目。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選擇喜歡的體育項目模塊,提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活力。
1.3面對差異分層教學
客觀分析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對不同層次和不同訓練項目的學生實施分層次教學。分層次教學是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是適應各層次學生差異的有效教學方法,也是分層次教學中最難實施、最重要的一部分。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任務不再是集體性講解示范而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指導。在分層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體育運動的規(guī)律,讓學生主動尋找技術動作要領,根據(jù)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啟發(fā)點撥,讓中游學生組成小組,探究技術動作的要領技巧,為領悟能力較弱的學生講解示范動作,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某高中體育課堂上,乒乓球項目模塊的老師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客觀分析學生之間的差異,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體育運動的規(guī)律,對于第一層次學生的犯錯情況稍加點撥,使其獨立改正;讓第二層次的學生分組探究分析錯誤出現(xiàn)的原因,商量改正的辦法;為第三層的學生要示范動作要領,教授學習技巧,督促成績提高。
1.4測試標準分層制定
對于不同身體素質、體育水平的學生,要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層次的測試標準。測試標準的分層并不是完全和學生的分層對應的,是對每個層面的學生制定基礎標準、提高標準、發(fā)展標準等不同層次的測試標準。標準檢測可分期進行也可讓學生自由選擇。在學年開始測試最簡單的基礎標準,要求學生完成最基本的目標,學習過一段時間之后讓學生向著提高目標的方向努力,在學年結束前要求學生完成發(fā)展目標。使學生反復練習向著更高標準不斷努力,以此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例如教師為本學年制定不同層次的標準也就是制定合格、提高、優(yōu)秀的底線。低層次的學生必須從基礎性目標開始,達到高中學生最基本的體育能力素養(yǎng)。中、高層次的學生在完成合格目標的基礎上,要盡力提高自己的成績,努力完成訓練項目,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成為各項測試項目成績優(yōu)異的高素質高中生。
1.5學習成果分層評價
傳統(tǒng)體育課堂教學的成績評價采取單一性的評定標準,在這種評定標準下學生攀比心理嚴重,不重視學習的過程,把年終評估作為學習的最終目標,偏離了體育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強身健體的設立目的。分層次教學的成績評定也要分層次進行,要求體育教師采取多樣的方法對學生的運動技能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綜合性評價,為高層次學生制定高標準,嚴格要求各項成績,對于低層次的學生,降低評價標準,尋找他們的點滴進步。成績的綜合評定以學生自身的成績進步為主要評價標準,學生達標成績?yōu)閰⒄諛藴什⑶医Y合小組的激勵性評價。分層評價使師生正確認識評價的功能,擺正教學與評價的關系有利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例如在年終測評的時候,不再采用單一的評定指標來進行簡單的測評,為高、中、低各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測試標準,高標準促進高層次學生成績不斷提高,降低低層次學生的評價標準,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另外把每個學生的成績進步也作為一項評價標準計入總成績,分小組對學習態(tài)度、上課積極性進行打分評定,對遲到、早退等情況給予適當?shù)目鄯痔幚?最后評定的綜合成績作為學年測評的最終成績,以此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結語
康問題。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能否正常的發(fā)展,關系到初中學生能否健康的成長。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是
以 "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提出了身體、心理、社會的三維健康觀。所以,在提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
今天,提高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顯得尤為重要。而情緒問題又是制約著初中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
因素之一。初中生一般處在12--14周歲年齡階段,這一階段正處于青春發(fā)育初期,也是敏感多變的時期,
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情緒上的問題。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經常會出現(xiàn)不良情緒的反應,如果不良情緒長期積累
,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嚴重時還可能會引起精神疾病。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幫助和
維護學生的良好情緒,消除不健康的、不良的情緒狀態(tài),預防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產生,使學生身心能
健康的成長。
情緒是指個體被激起的一種狀態(tài),主要反映了客觀現(xiàn)實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情緒具有較大的情境性、
激動性和短暫性,常用于說明某種體驗的表現(xiàn)形式。情緒可分為積極(良好)情緒和消極(不良)情緒兩
種狀態(tài)。
新編大英百科全書的解釋,心理衛(wèi)生系"用于維護和增進心理健康的種種措施。"霍夫曼認為:"心理衛(wèi)生
是指在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內心之間保持和諧平衡。"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理事長陳學詩教授對心理衛(wèi)生則了
如下定義:"研究和講求心理健康之道。"他指出:"心理衛(wèi)生之要旨,在于培養(yǎng)、保持和增進健康的人格
。"
體育教學中,初中生常見的不良情緒反應主要有:焦慮、恐懼、膽怯、自卑、抑郁、羞愧現(xiàn)象。體育教學
中,初中生不良情緒大致表現(xiàn)為以下一些特征:肌肉緊張、僵硬,反應遲鈍,動作不協(xié)調;煩躁不安,易
怒;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寧,聽而不聞;積極性下降,退縮、逃避練習;缺乏信心,憂心忡忡,害怕動
作失??;言語減少,回避與教師或同學交談;判斷推理的能力下降;行為失控,易激動。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初期,這一時期受遺傳、生理、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方法等
方面的不良影響,會干擾初中生的正常心理發(fā)育,導致不良情緒的產生。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不良情
緒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但總體可分為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的緊張、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協(xié)調,往往是造成學生不良情緒產生的重
要因素之一。教師在教學中,如責怪學生、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等,都會給學生心理帶來壓力,使學生
產生恐懼、自卑等不良情緒。
學生在練習時,如得不到同學的認可和尊重、受同學的挖苦和嘲笑等,都會使學生產生不安的情緒變化,
從而不敢面對老師和同學,由此而產生自卑、羞愧、抑郁等不良情緒。
安排的內容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是影響學生在學習中不良情緒產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學內容安排太多
、太難、太復雜,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導致學生厭學、膽怯、焦慮等不良情緒的產生。內容
安排的單一、容易,學生會感覺枯燥無味,而使學習積極性下降,從而降低學習興趣。
體育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組織學生進室外的身體鍛煉來完成的。在課堂教學特別是動作技能教學中,如何
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減少外界的干擾和影響,是長期以來體育老師在教學中關心和探討的課題。筆者通過
在教學實踐中,運用提問的方式方法教學進行提高學生注意力的嘗試性探索,取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
體育課教學要完成三項任務,第一是通過組織教學和身體練習,增強學生體質,第二是在教學中傳授體育
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第三是通過組織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完成這三項任務,
教師除了思想上重視,熟悉教材并對教材內容精心安排,以及良好的課堂氣氛外,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由于體育課教學的特殊性,課堂經常受到突如其來的外界的干擾,有的學校長期存在幾個班同時上體育課
的現(xiàn)象,特別是受到場地小、器材少、班級多等客觀限制的情況下,相互影響和干擾的現(xiàn)象就更為嚴重。
由于種種客觀和主觀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注意力經常表現(xiàn)出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現(xiàn)象。某某若不能及時地
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教師講解示范上來,對課堂教學特別是動作技能教學效果,會帶來不良的影
響。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對注意力分散的學生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停止講解或示范,提出某些學生思想不集中
,也采用點名批評等手段,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但是,這種帶有強制性轉移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方式,對
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并不明顯。通過觀摩教學,聽課教研,對學生進行調查交談發(fā)現(xiàn),雖然學生的注意力
暫時被轉移過來,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甚至有時還會出現(xiàn)學生同教師在情緒的
抵觸,矛盾激化等現(xiàn)象,影響了正常的教學計劃的完成,失去和諧的課堂氣氛。通過研究探索,發(fā)現(xiàn)采用
提問的方式方法,解決學生出現(xiàn)的注意力分散,思想不集中的現(xiàn)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提問對課堂氣氛的和諧有利
運動生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皮層處于適宜的興奮狀態(tài),才是建立條件反射的最好時機而不適宜的興奮
是無法建立條件反射,甚至會影響和破壞條件反射的建立。教和學是構成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的主導作
用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為基礎。當教師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采用對其提問的方式,引導
學生對教師的注意。同時,也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否按照課堂常規(guī)的要求上課。對學生來講,用點名提問
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比用點名批評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從而保持了課堂上的學習氣氛。
如果學生的情緒低落,課堂氣氛沉悶,對學生學習效果產生不良影響。
二、提問對學生注意力有暗示作用
一般來說,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學生,由于注意力沒有放在教師的示范講解上,因而對教師的提問
也無從回答,教師在有必要提醒學生注意聽講外,幫助學生回答所提出的問題,這樣做暗示了學生注意力
要集中,又加深了講解示范的力度,有助于學生對動作要領的進一步理解,當教師對一名學生進行提問的
時候,其他的學生在心理上產生某些反應和想法,如果老師提問到我,應該怎樣去回答,這種心理活動提
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也是檢驗教學成敗的標志之一。
三、提問對動作技能教學有幫助
影響運動技能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調動師生的兩個積極性,提高初學者的水平。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
用和改進教法;反饋信息的合理運用,提高動作的練習效果,改變環(huán)境和條件等。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會
遇到學生在運動技能學習時,出現(xiàn)共性的錯誤和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進行指導幫助教學。常規(guī)性地
找?guī)孜粚W生進行示范演示,教師指出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了加強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在學
生示范之前作出要求。比方說:老師要對示范動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提問,每一位學生都要做好回
答問題的準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進一步提高教師指導和幫助教學的實
際效果。
1.角色轉換到位
目前,我國小學課堂教學中,廣大人民教師都能夠轉換角色,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大多數(shù)教師從過去的教師為主的教學方法中走了出來,成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在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明顯增多,自己拼讀、自己讀書的機會多了,讀書的形式也較為多樣。例如:讓學生自主讀書,同桌互讀,讓學生讀自己喜歡讀的段落,能夠讓學生自主學習,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2.模式改變合理
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一言堂”“滿堂灌”,教師大都摒棄了這種教學方法,從原來的一味重視答案、結果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更多關注學生對知識的體驗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3.教學傾向準確
我國實行新課改以來,小學教師開始重視學生的基礎能力。沒有地基的樓房是空中樓閣。為了使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好地汲取知識,教師教學傾向轉變,不再采用之前的“一堂過”,而是重視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注重學生識字、記字、寫字的能力。另外,教師特別注重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多方面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脫離課本
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知道教學方式的翻新,脫離了文本,忽略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及讀者與文本的對話。以至于有些課堂,學生連字都沒有識全、句子都沒有讀通,教師就急于求成地讓學生開始漫無邊際的想象。其次,部分教師上課不以學生的知識能力為基礎,不以文本為憑借,很隨意地向課外拓展,任憑學生不著邊際的討論等。這樣的一堂課下來,學生可能都不知道課本講的是什么。
2.熱鬧且低效率的教學課堂
新的課堂理念要求師生民主、平等,努力使學生樂學、愛學,有主動學習的欲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課堂上很熱鬧,教師學生亂哄哄打成一片,學生玩好了,教師也很輕松地上完了一節(jié)課。下課后問學生學到了什么,學生多半啞口無言,教師也很無奈。教師應該思考為什么課堂氣氛熱鬧了卻沒有提高教學的質量。
3.放任自流的教學課堂
合作學習是新理念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也是教育發(fā)展的需要。然而現(xiàn)實中,一些教師往往提出一個問題,還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就急于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中,只有一兩個人的表述和討論題目相關,其他人則把小組合作學習視為聊天、開玩笑的大好機會。小學生天玩,并沒有較強的自制力,教師如果不加以遏制,則會讓學生更加放任自流,無法學到必要的知識。
4.無講解的教學課堂
探究學習是新的學習方式的歸宿,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是探究學習的根本目的。所謂探究是要求教師從講臺上走下來和學生一起參與整個學習活動,共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然而在課堂上進行探究學習時,教師該引導的不引導,該講解的不講解,導致學生們漫無邊際地胡亂表達。無講解的教學課堂,學生們無法從老師的口里得到新的啟發(fā),學到新的知識。
三、基于小學課堂教學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1.加強課前準備工作
教師首先要熟悉教材,明確地了解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做到進退自如,游刃有余,以免無法正常教學。其次,準備上課必要的教具和學具,以便授課過程中可以形象地向學生們傳授知識。再次,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不同的知識傳授,需要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眼球,確保知識的傳遞最大化。最后,準備課堂上針對性的練習題和典型的例題,幫助學生加深記憶,消化知識。
2.講究教學策略
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具備豐富的幽默感,一個談吐幽默的教師往往給學生以信心感,容易博得學生的好印象。教師教學中幽默的語言可以打破課堂上沉悶的氣氛,又不至于讓課堂秩序混亂,也不會讓學生開小差,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和探求知識的極大欲望,讓學生在愉快的笑聲中,不知不覺地學到知識,受到啟迪和教育。
3.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應該想辦法在課堂上盡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和積極性,這就包括一些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在課堂上,教師要多運用鼓勵性的語言,要充分肯定小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即使答錯了也要正確地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懂得書本聯(lián)系實際,從小學生身邊的事物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這樣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更好的學習。
4.以學生為中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對于開發(fā)學生的理解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方法,從而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要想取得較高的教學質量,首先就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各種方式和措施,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養(yǎng)成在課堂中認真聽講的習慣。其次,作為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方法,通過引導和激勵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目的。
興趣是行動的基礎,作為小學生來說,剛剛告別孩童時代步入校園,學習對于他們來說還是一個充滿神秘的未知世界,好奇的探索精神是他們學習開始的普遍心理,一旦感覺枯燥乏味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因此,一般來說,語文課程是相對比較乏味的,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無法達到良好的效果,教師單調地講,學生被動地聽更加重了課堂的單調性,因此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或者是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教學,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還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
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大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積極性。同時,要發(fā)揮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還可以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間自由討論和教師引導的方式,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在形成良好課堂學習氛圍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大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對小學生以后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我們一定要認識到小學語文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方式和方法,在進行引導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主動性,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將來的學習和工作提供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分組教學 英語課堂效率 影響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2-0104-01
分組教學是英語課堂教學常用的組織形式,是學生開展積極互動的平臺,也是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關鍵措施。在英語課堂上,運用分組教學的教學組織形式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充分運用分組教學的形式,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分組教學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
一、分組教學對英語課堂效率的影響
(一)分組教學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英語課堂的分組教學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將從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訁⑴c者,在發(fā)現(xiàn)知識與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學生英語學習的畏難情緒,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知識探究的樂趣。在分組教學的模式下,課堂教學模式將發(fā)生轉變,由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以小組為中心,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開展交流與互動,在英語口語交際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與運用能力,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提高其學習的能動性與自信心。
(二)分組教學能增加學生交流的機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分組教學的形式靈活多樣,通過多種多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言語交際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同時也能夠通過相互的交流與溝通,增強學生的凝聚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分組教學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平等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是平等的、相互的,為了小組在整個班級中的排名,無論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后進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大膽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提高自己的言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調動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分組教學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
在分組教學中,學生可以在靈活多變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激發(fā)學習動機,在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下提高英語表達能力,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學生可以通過體驗、感知、參與、實踐和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小組任務目標,使學生感受成功,體驗知識學習的成就感。小組合作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堂英語課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成功的分組教學需要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總而言之,分組教學可以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將小組合作學習目標轉化為學生個人的學習目標,在積極主動的實踐中,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
(四)分組教學能提高學生英語成績
作為一門語言學習課程,英語課中掌握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途徑不應僅僅局限于教師的講授,還包括學生的練習與實踐。分組教學加快了教學的節(jié)奏,增強了英語學習的廣度和密度。在不同的合作形式中,學生通過組練、對練、單練等學習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合理運用激勵手段,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與競爭意識,在合作與競爭的過程中逐漸提高所有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
二、提高分組教學有效性的舉措
(一)構建結構合理的學習小組
構建結構合理的學習小組是開展分組教學的前提與基礎。英語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結合具體的英語教學內容,制定合理的分組教學計劃。教師可以通過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熟悉英語教材、廣泛閱讀參考材料來充實分組教學的學習內容;通過觀察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認知能力、年齡特點、思維特點和知識基礎為科學分組打下基礎;通過擬定分組教學計劃,為具體的分組教學與合作學習提供計劃指導。
(二)訂立有效的小組合作規(guī)則
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具有生動活潑的性格特點,因此課堂氣氛一般是非?;钴S的。英語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這一特點,訂立一套分工明確、行之有效的小組合作章程,通過合作紀律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使分組教學更加的規(guī)范與高效。在面對秩序混亂的課堂環(huán)境時,教師要提示學生小聲說話,通過表揚紀律好的小組為全部學生樹立學習的典范;在組員分配角色時,要在每一個小組內選出組長,負責小組學習的整體工作,選出記錄員,記錄小組討論的進程,選出發(fā)言人對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通過不同角色的設定,使每一位小組成員都能夠明確自己的職責,通過組員之間的密切配合,發(fā)揮團隊的力量,有效完成分組教學任務。
(三)科學的分組教學實施
科學的分組教學實施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分組教學的核心內容。英語教師應在合理引導、科學分組的基礎上展開分組教學,并在小組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有效調控教學進程。在分組教學的實施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當好分組教學的引導者、合作者與組織者,在學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發(fā)揮教師的指導與引領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正確的評價與反思
在分組教學之后,正確的評價與反思是提高分組教學效果的關鍵,也是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應組織學生共同對分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與反思,通過學生之間的評價、小組之間的評價、教師對小組的評價,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驗,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對分組教學要做好教學反思,對分組教學過程做出客觀性、科學性、發(fā)展性和過程性的反思與評價,認清教學過程的成功與不足之處,從正反兩個方面激勵和鞭策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三、結語
在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英語教師要不斷革新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分組教學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并不斷改進、不斷總結,根據(jù)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特點,選擇切實可行的分組教學形式,在結構合理、規(guī)則有效、科學實施的基礎上有效開展分組教學,并做出正確的評價與反思。只有這樣才能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把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有效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