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聽課記錄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聽課 評課
聽課記錄是聽課的第一手資料,是課后進行教學反思交流的材料和依據,更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提高教學水平的極其寶貴財富。
那么聽課時記什么?如果是傳統的聽課,應該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
第一,劃步驟,即記錄全課教學環節。如導入新課,進入新課后,按照幾個小環節逐層學習新課,總結全課,鞏固提高升華,布置作業等。
第二,抓轉換。就是記錄教學環節與環節之間的轉折和銜接。這種轉換,既有對前面講課內容的小結,又有對下面要講內容的啟發和開端。因此,教學環節轉換時,教師關鍵性的話,要記上一兩句,千萬不能放過。
第三,加備注。就是對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以外而又有記錄必要的東西,用加備注的方式記載下來。如教師使用教具,進行演示、實驗、板書,學生活動次數、回答問題、提出問題、學生聽課反應等。
第四,記時間。聽課過程中,對教師主要教學步驟,各用了多少時間,要計算記錄,以考察教學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突出重點。
第五,勤評點。聽課過程中,對講課教師的教學步驟環節,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學生反應等,聽課者要及時進行思考、整理,迅速作出反應,用隨堂短評形式記錄下來。從教育教學理論角度,對講課教師的做法或加以肯定或提出建議,或進行理論上的總結。
第六,錄板書。一堂課結束時,一個完整的板書也就出來了。如認為板書設計有可取之處,可在最后將板書主要內容、形式記載下來。
要使聽課真正達到促進教師成長的作用,必須在聽后進行思考評價,并同授課老師切磋交流,進行評課。當然如果是聽公開課,評課是絕對少不了的。那么,評課評什么?無論用何種方法進行評課,都要反映以下幾方面內容:
(1)本節課的主要優點或經驗或特色是什么?
(2)本節課的主要特點或不足或需要探討的問題是什么?
(3)你的建議是什么?如改進教學的建議,推廣經驗的建議等等。
評課具體內容分成以下幾項:
1.評教學思想
2.評教材處理
2.1 教學目的的確定是否明確、全面,有針對性、導向性。
2.2 教學重點是否把握準確,教學過程是否做到突出重點。
2.3 教學難點是否把握準確,教學過程中難點是否得到突破。
2.4 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
3.評教法選擇
3.1 教法選擇是否符合教改方向。
3.2 教法選擇的依據是否科學合理。
4.評學法指導
4.1 學法指導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確。
4.2 學法指導的內容是否付諸實施。
4.3 學法指導的方式是否可行。
5.評能力培養
6.評師生關系
一、聽課記錄的基本內容
聽課記錄的基本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實錄,二是教學評點。而在聽課記錄本上的體現,左邊是實錄,右邊是評點。
(一) 教學實錄
教學實錄包括聽課時間、學科、班級、執教者、課題、課時等;教學過程包括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時采用的方法(多以記板書為主);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學生活動情況;教學效果等。
教學實錄記到什么程度,要根據每次聽課的目的和教學內容來確定,通常有三種形式:
(1)簡錄:簡要記錄教學過程、方法策略、板書設計等。
(2)詳錄:比較詳細地把教學過程、方法策略、板書設計等都記下來,甚至教師的重點提問、學生的典型發言、師生的互動情況、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中的失誤等。
(3)實錄:把教師從開始講課到下課結束的整個教學環節、內容、時間、師生雙邊活動等一點不落的如實記錄下來。
(二)教學評點
教學評點是指聽課者對本節課教學的優缺點的初步分析與評估,以及提出的建議。包括教材的處理與教學思路、目標;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教學結構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基本功;教學思想等等。
寫教學評點可以采取兩種形式:
(1)簡評:把師生雙邊活動后所產生的反饋感應,隨時記錄下來。
(2)總評:就是對簡評綜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見或建議記在記錄本上。待課后與教者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好的聽課記錄應是實錄與評點兼顧,特別是做好教學評點往往比實錄更重要。
二、好的聽課記錄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堂課教學設計的內容很豐富,要非常詳細地記錄每一細節,是很難辦到的,因此,應該有選擇地做好記錄。
(一)要關注教學環節設計
關注情境創設、新課的導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鞏固、應用與拓展等教學環節設計。看是否能夠做到隨機應變,靈活調整,調控教學,達到激活教學的目的;各環節如何控制時間,完成每一環節的過程和過渡的情況;聽課時還要注意思考,教師為什么這樣安排教學教學環節,大的環節內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環節,怎樣使教學結構符合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的,各個步驟或環節之間怎樣安排得是否有條不紊,一環緊扣一環的,什么時候教師引導,什么時候學生自主探究,什么時候學生合作交流,什么時候學生練習展示,什么時候反饋評議,什么時候質疑討論,什么時候歸納小結,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學調配,充分發揮每一分鐘時間的效能。
(二)要關注重點突出、難點突破
聽課時要關注教師是怎樣充分、靈活、簡便、有效地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再現縱橫聯系;是否采用舉例說明,引導比較、直觀演示等手段;如何運用比較、分析、綜合等邏輯思維方式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理解掌握新知;解決問題要關注如何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精神財富。如何組織學生自主探究,親身體驗,學會新知。這要求我們青年教師必須認真細心揣摩。
(三)要關注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
聽課時要關注教師是怎樣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怎樣從教師的“教”為中心,向以學生的“學”為中心轉移,怎樣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之間的關系;如何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怎樣培養學生學會觀察、質疑與比較,學會分析、判斷與推理,學會概括、歸納與小結,學會操作與演示,學會討論、辯論與爭論等。
(四)要關注輔助手段的應用與板書設計
聽課時,還要認真琢磨教師如何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教學實效。還要關注教師如何設計板書,是否做到詳略得當,層次分明,脈絡清晰,重點突出,提綱挈領。
(五)要關注練習設計與知識拓展
既要關注練習設計是否做到有針對性、層次性、拓展性,達到鞏固新知,培養能力的目的,又要關注練習形式是否多樣,是否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實際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關注教師的身體語言
老師在講課中,往往傾注了自己的情感。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師往往會使用各種身體語言進行強化,如一個眼神,一個會意或鼓勵的微笑,一個恰到好
處的手勢,乃至教師在講臺上的步伐等等。教師的舉手投足都是教學進程的一部分。當然,并不需要記下所有的動作,而是記下教師使用得較好的身體語言或不當部分。
(七)關注聽課者即時的思考和評價
聽課時產生的隨感及評價。授課教師的講課往往對聽課者產生影響,聽課者在聽課過程中對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法選用、教學環節的優化、教學語言的特點、教學思想的體現等的思考和評價都應及時記錄下來,以利于課后評價。
三、做好聽課記錄要注意以下幾點
應該根據聽課的目的和要求,有所側重地將聽、看、記、思的內容有機靈活地結合起來。如教師講和學生發言時,以聽為主,兼顧觀察;教師板書和學生演練時,以看為主,兼顧其他;學生練習時,以思考為主等。
(一)聽記要分清主次。聽課應該以聽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聽和思考上。思考什么、怎樣思考?①教師為什么要這樣處理教材,換個角度行不行、好不好;②對教師的成功、不足或錯誤,要思考原因,并預測對學生所產生的相關性影響;③如果是自己來上這節課,應怎樣上,進行換位思考;④如果我是學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學內容;⑤課程建設的新理念、方法、要求如何體現在日常教學中,并內化為教師自覺的教學行為;⑥這節課是否是反映教師實際水平,如果沒有聽課者,教師是否也會這樣上等。
(二)記錄要有突出重點。一般來說,記錄要詳略得當,簡明扼要,對內容要選擇,文字要精煉。對講課中符合教學規律、有創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等可以詳細地記錄,對一些問題的思考或見解也可詳細記錄,以免遺忘。
(三)聽課后要及時反饋,研討和交換意見。反饋時要堅持實事求是,抱著虛心、誠懇的態度,熱情主動地與教師交談,以平等商量的語氣,指出成功和不足或改進的地方。對經驗不足的青年教師,不要把問題講得太多,應有重點地指出突出的問題,并以建議的形式提出,多談優點和經驗,盡可能挖掘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在快樂成功中成熟;對有經驗的教師,要實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們認識到還有改進的地方和提高的空間。通常情況下,一般不是去做定性的分析和評價。
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強化管理:
1、備課、上課
教師備課要一課一案,不準無教案上課,不準使用舊教案上課。教案應項目齊全,體現知識性、思想性和能力性的統一,精心進行“六設計”(1)教學目標設計;(2)教學重、難點設計;(3)教學方法設計;(4)教學板書設計;(5)教學手段設計;(6)師生活動、時間設計。
教師要按時上下課,組織教學嚴謹并貫穿課堂的始終,對學生嚴格要求,始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出現問題及時解決或課后與班主任溝通。認真按授課的基本環節去做:(1)導入與告知目標;(2)回憶舊知識;(3)呈現有組織的新知識或信息;(4)聯系新舊知識;(5)遷移與運用。教師要積極利用多種教學輔助手段,如題簽、多媒體等,積極創設環境,激活學生思維。
2、作業的布置和修改
教師布置作業要適度、精選,不能隨心所欲,作業教師必須先做,作業提倡有層次性。教師布置作業要向學生提出明確要求,并規定完成時間,要按時收作業,不得讓學生代批作業、試卷等。發現錯誤要及時在錯題集上記錄,并及時講解。
3、聽課、評課的開展
聽課堅持學校統一安排與領導隨堂聽課相結合的原則,每位教師每學期必須上一節公開課。教師聽課要求以本學科為主,校長、業務主任不得少于20節,中級以上職稱不得少于15節。組內研討課要求本組教師必須聽,各類校級公開課要求同組教師、一年教齡教師必須聽,其他沒有課的教師必須聽。每學年要求各教研組本組教師集體到其它學校聽課一次,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研討課、公開課、調研課等課上完后,各教研組要組織本組教師進行評課,評課要真正的指出缺點、發揚優點,切忌流于形式,并寫出相應的總結。
4、常規檢查的落實
關鍵詞: 聽課評課 準備記錄 分析評價
聽課、評課是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經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方法探討、教學藝術展示、研究成果匯報、教學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徑和主要手段。聽課、評課過程,是教師在互動中獲取經驗、自我提高的過程。因此,聽課、評課是教師研究課堂教學、提高業務能力最有效的途徑。
一、聽課前應準備什么
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敵,聽課也是如此。教師盲目進行聽課與有所準備去聽課,效果大不一樣。聽課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這節課編者的意圖,弄清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熟知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
2.明確這節課教學的三維目標,聽課時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看出教師教學的完成情況。
3.針對這節課在頭腦中設計出課堂教學初步方案。粗線條地勾勒出大體的教學框架,為評課提供一個參照體系。
4.聽課前要回憶自己是否教過這節課內容,有什么困惑與問題。再回憶是否聽過這節課。
二、聽課時應記錄什么
聽課記錄是重要的教學研討資料,是教學指導與評價的依據,它應該反映課堂教學的原貌,使聽課者依據聽課記錄,通過合理想象與彌補,在頭腦中再現教學實況。應關注如下幾個方面。
1.要關注教學環節設計。即情境創設新課的導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鞏固、應用與拓展等。能夠做到隨機應變,靈活調整,調控課堂,達到激活課堂的目的。各環節如何控制時間,完成每一環節的過程和過渡的情況;聽課時還要注意思考,教師為什么這樣安排課堂教學環節,大的環節內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環節,怎樣使課堂結構符合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的,各個步驟或環節之間安排得是否有條不紊?什么時候教師引導,什么時候學生自主探究,什么時候學生合作交流,什么時候學生練習展示,什么時候反饋評議,什么時候質疑討論,什么時候歸納小結,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學調配,充分發揮每一分鐘的效能。
2.要關注重點難點突破。在聽課時要關注教師是怎樣充分、靈活、簡便、有效地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再現縱橫聯系。是否采用舉例說明、引導比較、直觀演示等手段。如何運用比較、分析、綜合等邏輯思維方式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理解掌握新知。解決問題要關注如何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精神財富。如何組織學生自主探究,親身體驗,學會新知。這要求教師必須認真細心揣摩。
3.要關注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在聽課時要關注教師是怎樣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怎樣從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向以學生的“學”為中心轉移,怎樣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之間的關系。如何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怎樣培養學生學會觀察、質疑與比較,學會分析、判斷與推理,學會概括、歸納與小結,學會操作與演示,學會討論、辯論與爭論等,學會調查、探究。
4.要關注輔助手段的應用與板書設計。在聽課時,還要認真琢磨教師如何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還要關注教師如何設計板書,以及是否做到:詳略得當,層次分明,脈絡清晰,重點突出,提綱挈領。
5.要關注練習設計與知識拓展。練習設計是否做到有針對性、層次性、拓展性,達到鞏固新知、培養能力的目的。同時,要關注練習形式是否多樣,是否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實際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另外,課堂教學過程隨著時間的流動而進展。在一節課中,過去的不可能再“回放”;有些細節轉瞬即逝,忽略某些細節,感知就會出現斷裂,影響對整個教學環節的整體認知。因此,聽課時要全身心地投入,積極思維,認真分析。應從三個角色介入:一要進入“教師”的角色。要設身處地地思考,如果自己來上這節課,該怎樣上。將執教者的教法與自己的構思進行比較,這樣既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長處,不理解執教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無原則的同情理解,看不到不足與缺點。二要進入“學生”的角色。要使自己處于“學”的情境中,從學生的角度反思教師怎樣教或怎樣處理教學內容、怎樣引導、如何組織,學生才能聽得懂、能探究、能應用、會掌握。三要進入“學習”的角色。在聽課中更多地發現教者的長處,發現課堂教學的閃光點,以及對自己有啟迪的東西,做到取長補短,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三、聽課后應做些什么
1.整理好聽課記錄。記錄聽課內容,按先后程序提綱挈領地記錄下來。記錄時間分配,即各環節所用時間,教師教用的時間,學生學用的時間。記錄教法學法的選擇與應用,記錄情境創設、過渡的語言、引導的技巧、激勵的方法、組織活動的方式。記錄教師挖掘與利用課堂生成資源的情況,記錄靈活處理偶發事件。記錄練習狀況、練習內容、練習形式等。
聽課、評課過程,是教師在互動中獲取經驗、自我提高的過程。聽課、評課是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經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方法探討、教學藝術展示、研究成果匯報、教學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徑和主要手段。因此,聽課、評課是教師研究課堂教學,提高業務能力最有效途徑。
一、聽課前應準備什么
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敵,聽課也是如此,教師盲目進行聽課與有所準備去聽課,效果大不一樣,那么,聽課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這節課編者的意圖,弄清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熟知教學內容的重難點。
(2)明確這節課教學的三維目標,聽課時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看出教師教學的完成情況。
(3)針對這節課在頭腦中設計出課堂教學初步方案。粗線條地勾勒出大體的教學框架,為評課提供一個參照體系。
(4)聽課前要回憶自己是否教過這節課內容,有什么困惑與問題。再回憶是否聽過這節課。
二、聽課時應記錄什么
聽課記錄是重要的教學研討資料,是教學指導與評價的依據,它應該反映課堂教學的原貌,使聽課者依據聽課記錄,通過合理想像與彌補,在頭腦中再現教學實況。應關注如下幾個方面:
(一)要關注教學環節設計。即情境創設新課的導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鞏固、應用與拓展等。能夠做到隨機應變,靈活調整,調控課堂,達到激活課堂的目的。各環節如何控制時間,完成每一環節的過程和過渡的情況;聽課時還要注意思考,教師為什么這樣安排課堂教學環節,大的環節內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環節,怎樣使課堂結構符合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的,各個步驟或環節之間怎樣安排得是否有條不紊?一環緊扣一環的,什么時候教師引導,什么時候學生自主探究,什么時候學生合作交流,什么時候學生練習展示,什么時候反饋評議,什么時候質疑討論,什么時候歸納小結,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學調配,充分發揮每一分鐘時間的效能。
(二)要關注重點突出難點突破。聽課時要關注教師是怎樣充分、靈活、簡便、有效地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再現縱橫聯系。是否采用舉例說明,引導比較、直觀演示等手段。如何運用比較、分析、綜合等邏輯思維方式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理解掌握新知。解決問題要關注如何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精神財富。如何組織學生自主探究,親身體驗,學會新知。這要求我們青年教師必須認真細心揣摩。
(三)要關注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聽課時要關注教師是怎樣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從教師的”教”為中心,向以學生的”學”為中心轉移,怎樣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之間的關系。如何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怎樣培養學生學會觀察、質疑與比較,學會分析、判斷與推理,學會概括、歸納與小結,學會操作與演示,學會討論、辯論與爭論等,學會調查、探究。
(四)要關注輔助手段的應用與板書設計。聽課時,還要認真琢磨教師如何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還要關注教師如何設計板書。是否做到:詳略得當,層次分明,脈絡清晰,重點突出,提綱挈領。
(五)要關注練習設計與知識拓展。練習設計是否做到有針對性、層次性、拓展性,達到鞏固新知,培養能力的目的。同時,要關注練習形式是否多樣,是否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實際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另外:課堂教學過程隨著時間的流動而進展。在一節課中,過去的不可能再“回放”;有些細節轉瞬即逝,忽略某些細節,感知就會出現斷裂,影響對整個教學環節的整體認知。因些,聽課時要全身心地投入,積極思維,認真分析。應從三個角色介入:即一要進入“教師”的角色。要設身處地地思考,如果自己來上這節課,該怎樣上。將執教者的教法與自已的構思進行比較,這樣即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長處,不理解執教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無原則的同情理解,看不到不足與缺點。二要進入“學生”的角色。要使自己處于“學”的情境中,從學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師怎樣教或怎樣處理教學內容、怎樣引導、如何組織,學生才能聽得懂、能探究、能應用、會掌握。三要進入“學習”的角色。在聽課中更多地去發現教者的長處,發現課堂教學的閃光點,以及對自己有啟迪的東西,做到取長補短,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三、聽課后應做些什么
(1)整理好聽課記錄。記錄聽課內容,按先后程序提綱挈領地記錄下來。記錄時間分配,即各環節所用時間,教師教用的時間,學生學用的時間。記錄教法學法的選擇與應用,記錄情境創設、過渡的語言、引導的技巧、激勵的方法、組織活動的方式。記錄教師挖掘與利用課堂生成資源的情況,記錄靈活處理偶發事件。記錄練習狀況、練習內容、練習形式等。
關鍵詞:課堂筆記;數學、高中、現狀
一、引言
數學課堂筆記是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學習的書面記錄,是一種學生邊聽取老師講授邊記載講課信息的重要學習方式,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是學生聽課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綜合體現,它直接影響到數學學習和學習成績。本文通過數據統計,調查高中學生數學課堂筆記存在的問題,找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建議。
1、問題的提出
作為一名高中一線的數學教師,通過對一些數學課堂授課的了解,有不少學生不會做數學課堂筆記;也有的學生沒有做數學課堂筆記的習慣,想起一些就記一些;也有的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聽講也不做筆記,而是做一些與課堂學習無關的事情;也有的學生想記下老師講的所有內容,忽視了聽課和思考。
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認真做好數學課堂筆記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有利于手腦并用和日后的學習查閱、整理和復習;做好數學課堂筆記,可以有效地監控數學學習過程,集中聽課注意力,幫助理解聽課內容,促進積極和創新思維,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增強聽課效果;做好數學課堂筆記還可以發揮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激活記憶,為復習考試提供重要依據,從而對數學成績的提高起到很大作用
二、數學課堂筆記對數學學習、數學成績的影響
我們研究記錄數學筆記是否對學習數學有幫助以及是否可以提高數學成績都分為兩種選項。首先,我們假設數學課堂記錄對學習數學和提高助學成績是獨立的,不具有相關關系,我們利用配對樣本的T檢驗,可以測出這兩個之間是否具有相關關系,即是相互獨立的,還是相互關聯的?抽取臨汾市的某所學校的高一兩個班級的學生,理科397班和文科399班,作為調查對象.共發出調查問卷共100份(有效試卷79份,有效回收率為79%),最終調查結果見如下表1:
配對樣本T檢驗簡單相關關系檢驗結果:
通過配對樣本T檢驗簡單相關關系檢驗結果來看,由于0.073>0.05,所以記錄數學課堂筆記對學習數學不具有明顯的線性相關關系,但是,0.040
三、思考和建議
3.1主要結論
通過調查分析,我們還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教師普遍缺乏對記數學筆記、復習數學筆記的方法指導。
(2)學生沒有養成有效的記錄數學課堂筆記的習慣。
(3)學生沒有自己的記錄數學課堂筆記的格式與方法。
(4)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數學課堂筆記存在差異性,整體上看,理科生的數學課堂筆記比文科生的要好一些。
3.2有關數學課堂筆記建議
本文對高中數學課堂筆記的進行了多角度分析,為了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提供了實踐基礎.同時,結合本文提出有關數學課堂筆記的一些建議。從而培養學生科學的記錄數學課堂筆記。
(1)明確數學課堂中記錄筆記所側重的數學內容
許多學生不會作課堂筆記,往往將老師講的、黑板上寫的、畫的,一古腦兒地記下來,把課堂筆記變成了課堂記錄,結果是上課時手忙腳亂,下課后仍然是一知半解。因此,要作好課堂筆記,提高聽課水平和效率,應該明確記錄筆記所側重的數學內容,即記新知和要點、記疑點和問題、記心得和頓悟。
(2)確定記數學筆記的地方
如果記數學筆記的地方是記在課本上的筆記,也應該有一定的習慣,即把什么知識記在課本的什么地方,要心中有數。如數學公理、定理的推導過程可以記錄課題空白地方記,如果課本的空白處不夠空間,:還可以再添加插頁,粘貼在課本的相應位置,并作好標記。這樣井然有序的筆記對數學學習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當然如果有專用的數學筆記記錄本更好。
(3)聽記結合
有的學生上課只顧記不顧聽,往往記了一節課,對新學內容仍一無所知,記的筆記既無條理,又不完整,難以明白,結果事倍功半;有的學生只顧聽不顧記,結果過后如墜人云山霧海,對知識一知半解。因此,解決聽和記的矛盾就十分必要。聽和記看來似乎相互矛盾,實際上卻是統一的。筆記能抓住關鍵、重點,記得簡明扼要、詳略得當,聽課就抓住了重點,抓住了關鍵。但一定必須以聽講為主,以筆記為輔,千萬不可舍本逐末。
(4)自己的數學課堂筆記格式
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總結,希望學生形成自己的數學課堂筆記格式,在這兒推薦一種,將筆記分為主欄、回憶欄、思考欄三大塊。在聽課過程中,將教師的講授與板書內容記在主欄里;及時簡化主欄內容,以摘要形式將聽課筆記整理概括出來,寫在回憶欄里;將主欄遮住,用回憶欄的摘要作暗示,用自己理解的語言復述上課內容,然后進行對照檢查;在思考欄中記下自己的心得和體會;每周花10分鐘左右的時間快速復習筆記,主要看回憶欄。①
3.3研究的不足之處
根據調查結果,對數學課堂筆記的關系從多角度進行了論述,但從中不僅了解自己所學知識的匱乏外,而且發現了調查和研究中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條件限制,無法在高中各年級中做大量的調查與實驗,實驗結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有待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一、聽課需要攜帶的非物質材料
聽課作為一種教科研活動形式,成為了中小學日常教科研主要形式之一,同時也成為了其他教科研活動的重要載體。無論是聽現場課還是錄像課,常態課、優秀課或研究課,為了有效地參與,從聽課過程中需要攜帶的非物質材料來講,應該有虛心認真的態度、對聽課內容的知識技能和教與學背景的自我了解、對需要解決的困惑問題和專題思考問題的探究欲望等。
1.虛心認真的態度
聽課和上課一樣,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效果。作為聽課者只有虛心,才能在聽課的過程中分析捕捉到有利于自我專業發展的相關信息。只有認真,才能充分地準備聽課需要攜帶的材料,才能全神貫注地傾聽、觀察、分析教師與學生的每一次活動或效果。相反,如果聽課者缺乏虛心與認真,那么聽課過程就是敷衍的過程,是丟三落四的過程,是一無所獲的過程,是浪費時間的過程,所以說,虛心與認真的態度是聽課過程中需要攜帶的非物質的基本材料。
2.對聽課內容的知識技能和教與學背景的了解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而對于聽課教師來講,盡量要做內行不要做外行。盡管對于聽課者來說,每個人學科教學理論與理念、知識與技能、經驗與水平的基礎背景不同,但是作為聽課教師,我們要對所聽的授課內容有一個從知識技能到教與學大致輪廓的基本了解,不然就成為外行,只能是看看熱鬧。這一點在學科知識強的課中尤為突出,例如:外語、美術、體育等。而有時一些學校領導、行政干部及其他學科教師(有一定外語基礎的除外)在聽外語課時總是說“我們不懂外語,是外行”就是這個意思。而聽課教師如果對教學內容的教與學背景不是很清楚,換句話說沒教過這個教材,聽的時候就會一知半解,不知道上課教師教得如何,于是也就降低了聽課的學習效果。因此說,對聽課相關內容的知識技能和教與學背景的自我了解,是成為內行聽課的一種不可或缺的非物質材料。
3.對需要解決的困惑問題和專題思考問題的探究欲望
聽課要做有心人,要帶著問題去聽課,這樣才會增加聽課的針對性,通過聽課從而達到提高自我教學水平的目的。我們每位教師在聽課前,要梳理自己在教學同一內容,或者同一類內容時曾經遇到的困惑問題。例如:耐久跑是如何激發與保持練習積極性的,高中女生體育課是怎樣提高參與積極性的等等。或者聽教師在小場地上實心球課,要聯想自己上實心球課時曾經遇到的教學組織問題等等。帶著這些問題進行聽課,就突出了聽課重點,抓住了問題解決的過程,達到了聽課的學習價值。如果平鋪直敘,從始至終不突出重點地去聽,那么在聽課總結收獲時,往往提煉不出有價值的東西。而對于專題思考的問題,則是我們在教學研究過程中自我提出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需要驗證的,需要在一個教學時段堅持多次考量的問題。對于這樣的問題,只有常懷探究欲望,并且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突破。例如:健康體育課堂的標準是什么?這樣的問題,只有在反復的教學實踐與聽課過程中才能得到建立。所以說,對需要解決的困惑問題和專題思考問題的探究欲望,也同樣是聽課過程中需要攜帶的非物質的動力性材料。
二、聽課需要攜帶的物質材料
聽課是在一定任務驅動下,自發的或者是有組織、有目的的教學評價、教學交流、教學研究與科研的過程。而要實現聽課擁有的價值,既需要非物質材料的支持,更需要物質材料的支撐。結合體育學科特點,按照聽課過程的必要所需,我認為聽課過程中需要攜帶的物質材料有:筆、聽課記錄本、計時表、教材或教師用書、課標、攝像機或照相機、夾板、防寒防曬衣物等。
1.筆
筆是聽課老師必須攜帶的物質材料之一。教師在聽課過程中,大都是通過筆這一原始的文具,將教學過程、教學手段與方法、教學組織、教學效果、教學過程發生的一切情況及教學建議記錄在聽課記錄本中。在聽課過程中,不僅要有筆,對筆的功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聽體育課也是如此,如:為突出記錄的重點,應該是不同顏色的兩種(最好是碳素筆)。
2.記錄本(錄音筆)
聽課記錄本是承載體育課堂尤其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發生的片段,師生教與學活動的過程與結果,各種教學信息的物質所在地等。一本具有學科特色的聽課記錄本是應該準備且需要縝密設計的一項工作,反之,如果沒有聽課記錄本,僅憑大腦去記憶,那么課堂中發生的一切教與學的事件,特別是有價值的地方,有可能就會有遺漏。因此,當我們分析與評價這堂課時,就會感到組織不起有據的論說,影響聽課交流學習效果。因此說,盡管聽課記錄本簡單,但是從其承載的聽課信息來講,它是聽課必不可少的物質材料。而對于具有一定條件的聽課者來說,錄音筆也是應該考慮的物質材料。
3.計時表
計時表,體育教師再熟悉不過的東西,為什么在體育課聽課時能夠派上用場呢?這是由體育課教學的特點所決定的。大家都知道,體育課有符合自己學科特點的結構,每一個環節用時多少,大有講究,課前都要進行大體上的預設。而在課堂運行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用時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體育課教學的質量,這也是聽課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問題。同時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活動時間,哪部分是合理的,哪部分是不合理的,聽課者也要關注。練習密度作為評價體育課的重要指標,需要用練習時間去換算。因此,在體育課教學進行的過程中,用計時表或者手表大體記錄相關的時間是聽課教師應有的行為,所以計時表是聽課過程中需要攜帶的物質材料。
4.攝像機或照相機(有條件情況下)
聽課過程中用筆記錄是對全部教學過程中一些片段或者活動的選擇。而隨著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不斷更新,攝像機或照相機已經成為了聽課需要攜帶的一種物質材料。攝像機或照相機在聽課過程中的應用,極大地集中了我們聽課的注意力,有利于我們在聽課過程中注意力的分配,使我們能夠有選擇地去捕捉與分析有價值、有借鑒的教學片斷和教師教學行為。同時由于攝像機或照相機在聽課過程中的運用,為我們課后進行分析,提高聽課的教科研含量提供了全面詳實的過程材料,因此說,攝像機或照相機是聽課過程中需要攜帶的現代化物質材料。
5.夾板
夾板是一種傳統的書寫助寫文具。由于聽體育課是在室外,給書寫聽課記錄帶來了不便利因素。因此,為了規范、清晰地寫好聽課記錄,夾板也是聽課過程中需要攜帶的一種物質材料。由于攜帶不方便,我們往往不重視夾板,一般就是將就著在記錄本上書寫,影響了書寫效果和質量。為了便于攜帶,筆者建議使用可以拆卸活動的夾板,這樣問題就解決了。
6.防寒防曬衣物
作者: 詹嘯萍
據很多同學反映,在初中數學成績還不錯,但一進入高中就一落千丈,即是很努力了卻還是成績平平、不得要領。和初中數學相比,高中數學的內容多,抽象性、理論性強,因此不少同學進入高中之后很不適應,特別是高一年級,進校后,代數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論性很強的函數,再加上立體幾何,空間概念、空間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來,這就使一些初中數學學得還不錯的同學不能很快地適應而感到困難,為了讓同學們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掌握自己的學習方法。以下就怎樣學好高中數學談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改變觀念
初中階段,特別是初中三年級,通過大量的練習,可使你的成績有明顯的提高,這是因為初中數學知識相對比較淺顯,更易于掌握,通過反復練習,提高了熟練程度,即可提高成績,既使是這樣,對有些問題理解得不夠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問|x|=2時,x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錯的人極少,然而進入高中后,老師問,如果|x|=2,且x
二、提高聽課的效率
學生學習期間,在課堂的時間占了一大部分。因此聽課的效率如何,決定著學習的基本狀況,提高聽課效率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課前預習能提高聽課的針對性。預習中發現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有助于提高思維能力,預習后把自己理解了的東西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維水平;預習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2.聽課過程中的科學。首先應做好課前的物質準備和精神準備,以使得上課時不至于出現書、本等物丟三落四的現象;上課前也不應做過于激烈的體育運動或看小書、下棋、打牌、激烈爭論等。以免上課后還喘噓噓,或不能平靜下來。其次就是聽課要全神貫注。全神貫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專心聽講,聽老師如何講課,如何分析,如何歸納總結,另外,還要聽同學們的答問,看是否對自己有所啟發。
眼到:就是在聽講的同時看課本和板書,看老師講課的表情,手勢和演示實驗的動作,生動而深刻的接受老師所要表達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師的數學思路,分析老師是如何抓住重點,解決疑難的。
口到: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回答問題或參加討論。
手到:就是在聽、看、想、說的基礎上劃出課文的重點,記下講課的要點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創新思維的見解。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會高度集中,課堂所學的一切重要內容便會在自己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特別注意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老師講課開頭,一般是概括前節課的要點指出本節課要講的內容,是把舊知識和新知識聯系起來的環節,結尾常常是對一節課所講知識的歸納總結,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本節知識方法的綱要。
4.要認真把握好思維邏輯,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堅持下去,就一定能舉一反三,提高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要特別注意老師講課中的提示。老師講課中常常對一些重點難點會作出某些語言、語氣、甚至是某種動作的提示。最后一點就是作好筆記,筆記不是記錄而是將上述聽課中的要點,思維方法等作出簡單扼要的記錄,以便復習,消化,思考。
三、做好復習和及時總結
1.做好及時的復習。課完課的當天,必須做好當天的復習。復習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書或筆記,而是采取回憶式的復習:先把書,筆記合起來回憶上課老師講的內容,例題:分析問題的思路、方法等(也可邊想邊在草稿本上寫一寫)盡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開筆記與書本,對照一下還有哪些沒記清的,把它補起來,就使得當天上課內容鞏固下來,同時也就檢查了當天課堂聽課的效果如何,也為改進聽課方法及提高聽課效果提出必要的改進措施。
2.做好單元復習。學習一個單元后應進行階段復習,復習方法也同及時復習一樣,采取回憶式復習,而后與書、筆記相對照,使其內容完善,而后應做好單元小節。
3.做好單元小結。單元小結內容應包括以下部分。
(1)本單元(章)的知識網絡;(2)本章的基本思想與方法(應以典型例題形式將其表達出來);(3)自我體會:對本章內,自己做錯的典型問題應有記載,分析其原因及正確答案,應記錄下來本章你覺得最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你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后將其補上。
四、培養興趣樹立信心
從聽課所關注的對象來觀察――課堂是由教師和學生雙邊活動而構成的動態教學系統,但聽課教師通常習慣性地關注教,忽略學;關注教者,忽略聽者。首先,課堂上,聽課教師對執教者的教學導語、問題設計、環節過渡一般都會一一記錄,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行為及聽課狀態,常常會被忽略。其次,作為聽課主體的聽課教師常常會忽略自身的感受。在聽課過程中,聽課教師心中其實有很多即時、瞬間的心理反應,無論是精彩的好課還是存在問題的課,都會引發諸多感慨,但聽課教師一般都不能記錄下這些稍縱即逝的心理感受和課堂評價,從而導致聽課主體在教學現場的“缺位”。
從聽課的方式上來觀察――聽課教師只注重定性內容的記錄,卻忽視了定量的觀察和統計。如:很少或基本不記錄學生發言的頻次、教師提問的頻次,或統計教師教和學生學在課堂上各自所占的時間等等,而這些定量的數據統計,對于教學研究恰恰是十分重要且是必要的。
從聽課后續研究上來觀察――鮮有聽課教師能夠自覺地于課后對聽課記錄進行分析、思考和評價,下課鈴聲響起時基本上就是聽課活動的終止。而聽課所得往往停留在紙質的文本記錄上,被束之高閣,除了應付領導檢查、職稱評審,基本沒有再多的作用和功能。聽課的效能就這樣被削弱甚至喪失了。其實,每一節聽課記錄都是教學研究和教育科研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應該說絕大多數一線教師對聽課并不反感,且能夠自覺、主動地聽課。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筆者認為。主要的還是因為我們目前的教學管理上忽視、放松了對一線教師聽課的要求,讓一種原始的慣性去推動一線教師的聽課,使得一線教師長期缺乏有效聽課的方法指導與培訓,從而制約了聽課應有效能的發揮。
一線教師該如何聽課?
以往大多數學校對一線教師聽課的要求或建議主要集中在聽課步驟和所聽的內容上。如:“課前要有一定的準備工作,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聽課后要思考和整理。”再如:“聽課重點關注以下內容:(1)教學目標定位是否體現三維目標,能否體現教材特點,切合學生實際。(2)教材處理是否得當,知識講解是否正確,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3)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學步驟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并有利于調動學習興趣,能否遵循智能遷移規律而循序漸進,課堂密度是否適當。(4)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突出,課堂活動形式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學法指導和學習興趣、習慣的培養。(5)教師精神是否飽滿,教態是否親切自然,引導點撥是否得法,電教媒體運用是否恰當,教學語言是否準確精要,板書、演示是否規范。(6)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智能活動是否有效,教學設計是否合理。”
這些步驟和內容上的要求或建議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一線教師缺少了方法論層面上的指導,這些要求和建議往往只能流于形式。因此,筆者認為,在這些要求或建議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指導一線教師如何聽課,教會他們聽課的方法、技巧。讓一線教師知道。聽課應該立體地聽、全方位地聽,“聽”只是聽課的一個方面,除此之外,還得“看”“記”“想”“寫”并重。
聽課,“聽”什么?聽教師教學設計,聽學生發言表述,聽師生課堂對話。俗話說:鑼鼓聽聲,聽話聽音。我們在聽課時,要全程集中精力聆聽,善于把課的前前后后聯系起來聽,善于把師生對話聯系起來聽,善于把教材和設計聯系起來聽,因而“聯系”是聽課的關鍵詞,這樣不僅“聽”其然,更要“聽”出所以然,具有一定功力的教師往往一下就能聽出教師設計的意圖、目的和意義、價值。
聽課,“看”什么?看教師課堂機智,看學生學習狀態,看雙邊教學互動。“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聽課教師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聽課時要把課堂“盡收眼底”。看教師的肢體語言、教學情態,看學生聽課的狀態,投入的程度,等等,而這些又往往是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
聽課,“記”什么?記主要教學過程,記課堂精彩生成,記教學問題細節,記學生重點發言(包括精彩發言和“卡殼”發言)。一般而言,教師預設性的教學過程即教案是不需要逐字逐句記錄的,因為可以課后索取得到,這樣就可以把精力和時間集中到主要問題、重點環節,以及教學生成、學生活動等教案上沒有的、轉瞬即逝的動態內容上來。
聽課,“想”什么?想為什么耍這樣設計,想教學問題如何改進,想如果是我教會怎樣設計和處理。聽課若不加思考,那么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價值和收益。思考可以讓原先的課堂教學第三方――聽課教師身臨其境,置身于教學的情境中來;思考可以讓聽課者由單純的課堂教學中的“他”如何教,進而聯想到實際教學中的“我”會如何教,這種角色和視角的轉換,能夠打通專業素養提升的通道,成為一線教師專業成長的高速路與立交橋。
聽課,“寫”什么?寫綜合評價,寫意見建議,寫聽課隨感,寫案例分析。這里的“寫”還指聽課之后的后續研究。一節課聽罷,而研究其實才剛剛開始,就像我們常說的,光聽課,不聽評課,幾乎沒有效果。離開課堂,熱聽課轉為冷思考,課堂冷卻定格,而思考則更為活躍、清晰明了。因而,這種后續研究,是一線教師聽課不可或缺的“盤點”程序。馬克思?范梅南說:“寫即研究,即思考和行動的調和……寫把我們與知識分離,又使我們與知識更加緊密地在一起:寫把我們與我們的生活世界分離開,又吸引我們更加接近生活世界:寫使思想脫離實踐,又讓思想回歸實踐當中;寫使我們對世界的體驗抽象化,又使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更具體。”
聽課指導對一線教師有效嗎?
在實際工作中,筆者在學校開展了指導一線教師“聽課”的課題研究,盡管目前這項研究尚未結束,但是中期成果已令人十分欣喜。筆者以所在學校的114位教師為樣本,圍繞一線教師聽課的“聽”“看”“記”“想”“寫”,前后進行了同項兩期有關聽課的問卷調查。兩次問卷調查時隔兩年半。統計結果如下:
通過對前后兩期調查數據的比對,筆者發現,經過兩年多的指導與培訓,一線教師的聽課狀況有了較大的轉變,具體表現為:1、能夠選擇主要問題進行記錄,“教師”不再成為聽課者關注的主要對象。2、所課者開始關注教學主體――學生。90.35%的一線教師有選擇地、有重點地記錄學生的發言,與前期的26.32%相比遞增64.03%。3,聽課者由原先只聽課轉為一邊聽課,一邊思考,由被動聽課變為主動參與,“及時寫下聽課分析和點評”的教師由前期的8.77%遞增為57.02%,增幅為48.25%。4、“及時或課后撰寫總體印象、評價”是后續研究的起始,也是聽課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整體性總結與評價。該環節更是教師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一種方式,此項指標由原先的20.18%提高到48.25%,增幅為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