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心理專業論文范文

        心理專業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專業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專業論文

        第1篇:心理專業論文范文

        1關于社會實踐體系的建立

        任何工作的順利開展,都離不開事先周密的安排和計劃。只有制定并建立了完整的實踐體系,才能開展具體的實踐活動。結合學科培養目標,研究者提出建立“兩應用、三功能、四能力”的實踐體系。具體框架如圖1所示。“兩應用”是針對應用心理學的專業特點“應用性”而提出,體現應用心理學“應用性”特點的兩大學科方向,目前主要是心理健康方向和人力資源方向。結合社會崗位需求建立以下實踐體系:中小學實踐體系、高校實踐體系、特殊教育實踐體系、災區心理援助實踐體系和企業實踐體系。其中中小學、高校及特殊教育實踐體系是針對學生畢業之后在這些部門從事相應的科研及心理健康實踐工作所建設的。災區心理援助實踐體系,屬于社會心理服務。眾所周知,當前世界人類心態的不穩定、人與自然的不和諧還有其他一些不可控因素導致現時“天災人禍”頻頻發生,面對這些危機及突發事件,民眾的心理需要及時調適。企業實踐體系針對學生將來在企業人事部門從事相應的實踐工作所開設,同時這些基地可以為兩大方向的教學科研提供平臺?!叭δ堋笔轻槍嵺`體系的功能而言的。把實踐體系的功能分為教學型、科研型、就業型。據了解,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掛牌實踐體系主要是畢業實習基地[5],對應于我們提出的就業型功能,即主要為學生畢業參加工作走向社會所服務。為使原先的實踐體系多功能化,充分提高實踐體系的利用率,使實踐體系更好的為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而服務。我們提出“三功能”的方案。其中教學、科研型主要服務于日常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就業型主要是畢業實習,是四年基本知識的綜合應用。需要說明的是,三功能、兩應用的劃分不是非此即彼的,它體現了一個事物的多角度、兩面性,即實踐體系所針對的學科方向及功能。實踐體系的確立也不是隨意而為的,是同時結合多種因素而考慮的,總的原則是以學生為本,結合專業特點社會需求所制定?!八哪芰Α贬槍嵺`活動所培養的能力所提出的。包括基本知識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自我調適能力、創新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基本知識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是指從事某一領域的工作所需具備的能力,如從事心理健康工作所需要的心理診斷技能、心理咨詢與治療技能。從事中小學心理健康工作者,則需把專業課《人格心理學》《心理咨詢》和《發展心理學》等理論知識技能應用于實際來解決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從事企業人事方面的工作者,則需把《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和《心理測評》等理論知識技能應用于企業來解決問題。自我調適能力指學生在教學、科研及就業實踐活動中,在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同時,也要把心理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自身,使自己具備良好的自我調適能力。如果本身從事心理學工作的人都沒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又如何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心理學問題呢?因此健全健康的人格本身就成為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生產力;創新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指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四年學校生活中沒聽過的問題與難題,需要學生自己創造性地去解決。如科研實踐的訓練: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等科研方法無疑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把握問題本質所在,為更好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奠定基礎,同時科研實踐過程中訓練的獨特視角能夠促進自己突破書本知識、個人經驗的局限,極大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該實踐模式不但能提高學生自身心理素質、創新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實際應用理論知識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表現在心理學“應用型”的兩大方向上:心理健康及人力資源管理。該體系繼承了傳統的實踐模式中對兩大應用方向的重視,又把對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創新能力的培養放在同等甚至更為重要的位置。

        2以“問題為中心”開展實踐活動

        當學生按照實踐模式進入實踐基地開展工作時,詳細而具體的實踐大綱的制定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制定大綱之前必須搞清楚兩個問題:即實踐的目的及實踐的內容。

        2.1培養目標應用型人才的最高體現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那么實踐體系的目的自然也是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那么實踐活動該如何進行就可達到這個目標呢?研究者認為這里的一個宗旨就是“難題或者問題交給學生,而非勞務交給學生”。據了解,大部分當前應用心理學本科學生在畢業實習或者專業實踐體系的主要工作是協助和配合實踐單位工作人員做一些日常簡要的勞務工作,并非頂崗實習[6]。誠然,對基地一些基礎性的工作的了解固然必要,但若實踐工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的話,定然是達不到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故而研究者認為在基地,作為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應該對于基地是一股新鮮的血液,實踐單位應該是把工作中需要解決的難題交給學生,而非勞務。這些難題如果能被科班出身的大學生創造性地解決,那么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自然能得到很大的發展。

        2.2實踐的內容實際上這個問題與上個問題是一致的,或者說是上個問題的后續問題。前已述及,實踐單位應把“難題或者問題”交給學生。即實踐的內容實際上是針對實踐單位的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或者難題展開的,那么概括來說,學生就是要以“問題為中心”開展實踐活動或者實踐工作。具體在實踐活動中如何體現呢?這需要基地和學校(學生)雙方的努力和合作。學校應把實踐單位的日常工作作為課程資源來開發,并寫入實踐大綱。使學生在實踐單位的工作任務問題化,即發現工作中的問題、難題并創造性地解決。方能凸顯應用心理學學科的“應用性”特色。故而需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驅W生成為實踐體系建設的主體;需要實踐單位工作人員對于學生實踐的目標進行了解和理解。如果實踐的功能是針對教學展開的,那么其實踐的目的就是與課程有關,旨在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如果實踐的功能是針對科研展開的,那么實踐的目的就是與研究項目有關;如果是畢業實習,則為就業準備。這三種功能對應三種目的,研究者認為教學、科研功能主要是為“培養堅實的專業知識技能”服務,故它是基礎性的工作,創新思維的成分較少,其實踐大綱的制定與課程設置有關。而就業功能的實踐即畢業實習,其為“能夠在科研、政府、學校、企業、事業機構等廣闊領域里從事研究或實踐”而服務,因此畢業實習是更加實際的,是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單位和學生必須都了解目的,以便針對性地展開工作。建議在實踐活動進行之前尤其是畢業實習之前應設置一個見習期,通過見習期,學生與實踐單位雙方都進行一些基礎性的常規性的了解。如學生對實踐單位的日常工作事務、程序有個大致的了解;再進一步發現或了解實踐單位中可能或者已經存在的“問題和難題”,從而有利于在接下來的實習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3結束語

        第2篇:心理專業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創新素質主要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人格和創新能力。培養護理專業大學生創新素質,要樹立創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改革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同時,利用學科特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教育是推動素質教育的核心。它是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教育。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21世紀健康需求的變化,對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護理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戰。護理教育要面向未來,就必須適應社會需要,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特別是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大學生創新素質的內涵

        創新素質是指人在先天遺傳素質基礎上,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所獲得的穩定的在創新活動中必備的基本心理品質與特征,主要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創新意識是指推崇創新、追求創新、以樹立科學的創新觀念和意識。它是創新活動的動力系統,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引導下,人們才可能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樹立創新目標,充分發揮創造潛能。創新思維是指發明或發現一種新方式并用以處理某種事物的思維過程。它有五個明顯的特征: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的想象、獨特的知識結構以及活躍的靈感。創新思維是整個創新活動的智力結構的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創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創新活動的氣質、性格等方面的個性心理特征。具體指具有敢于懷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險的科學精神,挫折面前不氣餒、不動搖,決不因困難和挫折而放棄自己的想法和計劃,勇于突破思維定勢的束縛,有相對較強的獨立性品格。創新意識和創新人格可以統稱為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是指人們在學習和繼承前人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新設計,提出獨特的見解和完成創造發明的能力。創新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包括心理創新能力、思維創新能力和行為創新能力。

        二、培養護理學專業大學生創新素質的主要措施

        1.轉變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護理學專業是直接維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專業,護理職業的性質決定了護理專業大學生除了要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護理教育過程中,必須轉變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在傳授和學習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注意培養學生實現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的能力;在教學中要強調發現知識的過程,強調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探索精神;在適度衡量掌握知識的數量和精度的基礎上,要更加注重從創新能力和提高素質上衡量教育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思維能力的訓練,讓學生認識學科的本質、掌握學習方法;在強調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要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重視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要重視基礎知識和人文知識的學習。為適應對創新人才的要求,必須在教育觀念上實現三個轉變:⑴從傳授知識為主轉向培養學生會學習和創新為主;⑵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⑶教師自身要強化創新思想和創新意識。

        2.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只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才能夠實現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教師的知識可以分為本專業的學科知識、教育和心理學知識和實踐教學中面臨突發事件時所應該具備的解決方法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求教師在這三面不斷地開拓自己。要廣泛地涉取,如:人文、社會、自然科學、哲學、藝術等多領域的知識,真正使自己成為具有豐富知識的教學專家。其次,要提高專業課程的講授水平,使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中得到創新意識啟迪,最為關鍵的是授課教師本身應具有創新能力。教師的創新能力主要表現為創造性的思維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創造性的教學能力。在講課過程中,能夠從新的視角,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并使問題得以解決,不但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還可以調動他們進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活動。教師的創新能力還體現為具有較強的研究水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研究,可以更充分地接受學術前沿知識,在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同時,可以在教學中將學科的最新動態傳授給學生,從而使學生獲得最新知識。[3.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創造完美人生的過程。傳統的護理教學方法,如:“填鴨式”“、灌注式”的教學,課堂上教師灌輸,學生疲于記筆記,缺少獨立思考和消化的機會。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壓抑了學生的創新潛能。因此,教師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要運用教學相長的教學方式,如:啟發式、討論式、情景式、以問題為中心、內容不完全教學法等。將多種教學方法優化組合,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思維習慣和口頭表達能力。在教學中,教師不能以知識的傳授者自居,應當把自己的教學行為看成是與學生一起共同來重新發現科學真理的過程,要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大膽發表意見,進行自由爭辯。使“權威教學”轉變為“共同探索”,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教學核心目標的行為指南,真正實現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地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能力。

        4.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創新不僅需要智力因素,也需要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可以激發創新意識,促使創新思維更好地發揮和運用。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己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質疑,營造勇于創新、勇于發現問題,探索未知的氛圍,使學生將學習中所引發的思考提出來與教師共同探討,刺激學生的創新思維。

        5.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實踐教學課時較多,護理操作技能是學科的特色。因此,加強實踐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重要手段。以往的操作技能教學,注重強調操作程序的準確性、操作動作的規范性、評價標準的統一性,不利于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在實踐教學中,要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改革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擬練習——教師指導”三段式實驗教學模式,采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實踐反思討論法、角色轉換法、情境模擬教學法等,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性,強化護理操作中的創新能力培養,在不違反操作規程的前提下,對學生的創新嘗試和行為予以認同并鼓勵。在操作技能的考核中,將創新能力評價體系列入考核標準中,使學生認識到只是完整流暢、機械性的完成操作是不會取得最佳成績的,也不是學習最終的目的。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第3篇:心理專業論文范文

        1.1總結典型工作任務本文作者在院系建設中,參與了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開發.本專業的主要就業崗位是需求分析員、UI設計師、軟件設計師、測試工程師、質量保障師、數據庫管理員.通過在揚州天潤電腦有限公司、揚州信息產業園等多家企業詳細調研后,根據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總結出一系列典型工作任務:系統需求分析、數據庫設計與維護、用戶界面設計、代碼編寫、軟件測試、用戶手冊編寫.

        1.2開發學習領域根據典型工作任務,按工作步驟的實施過程展開順序及需要,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到核心來開發學習領域.開發出如下學習領域,如圖3所示.整個學習領域設計以《學生信息管理系統》、《酒店管理系統》、《網上書店》、《論壇系統》四個項目為主線,圍繞著如何解決典型工作任務而展開.每個項目的開發任務中精巧的整合了抽象的開發技術,知識的應用性得到了突出,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創新意識,強化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4].

        1.3學習領域的課時安排考慮學習領域學時分配時,遵循的原則是,工作任務中頻率高的分配學時多,難度大的分配學時多.如表1所示。在此,《使用和Ajax技術的網上書店開發》和《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Ajax的網上信息平臺開發軟件測試》屬于難度稍大的課程,因此學時分配上是最多的.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以及程序素養的養成,每個學年的課時分配也是逐年遞增的.

        1.4學習情境設計受篇幅所限,這里僅以《使用HTML和JavaScript的動態網站開發》為例說明學習情境的劃分.如表2所示,這門課程設計了5個學習情境,符合了學習情境大于3的標準,讓學生在重復和比較中掌握技能.前4個情境都是頁面制作,屬于同一范疇,按照難度逐步遞增的特點進行設置.在這四個情境中完成的頁面就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完全體現了網站開發的技能要求.第5個情境是一個完整網站的制作,將前四個情境的技能要點全部包含,是一個較復雜的工作過程。

        1.5學習情境教學實施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讓學生通過“獨立地獲取信息、獨立地制定計劃、獨立地實施計劃、獨立地評估計劃”,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按照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和評價的六步教學法進行教學實施.以“學習情境1:圖文并茂的簡單頁面制作”為例進行說明.如表3所示.在教學組織過程中,可以看出教師與學生頻繁互動,學生獨立決策,做出計劃方案并實施計劃,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計劃完成后,學生要自查并互查,這也是強化技能的一種方式.學生分組完成計劃,關注工作的進度,可以加強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工作責任心.

        2結束語

        第4篇:心理專業論文范文

        核心能力,通常是指個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將知識、技能和個人特質結合起來并能有效運用的能力,它是判斷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護士核心能力是指專業護理人員從事臨床工作所具備的綜合能力,它是護理人員知識、技能和個人特質的綜合反映,能為病患提供安全、有效,符合法律法規、道德和倫理范圍規范的護理服務。

        二、護士核心能力的現狀和不足

        (一)系統不完善

        護士個人的發展對護理事業的發展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的多數護士多為專科畢業,理論知識相對不足,加上人們對護理專業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護生無法對未來所要從事的工作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從屬感,以致一旦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或無法得到認同,就會應付工作或轉到其他行業??梢哉f,護理隊伍的不穩定因素,嚴重影響了護理事業的健康和發展。

        (二)培養偏重于臨床實踐

        護理專業是以人為中心,集多種學科為一體的學科,由于我國護理專業的培養相對于國外起步較晚,在整體教學上,多以灌輸和應試為主,教育方式上更重視學生的臨床工作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而缺少對護理專業、衛生預防、康復保健等基礎性綜合知識的培訓。以致護理專業的學生在臨床實踐中產生了一定的定勢化,在實際工作中,為保證工作的正確和全面性,常以病種、護理常規和標準護理計劃解決問題,很少獨立思考或個性化解決問題,缺乏對專科問題認識的敏感性和應急處理的專業性。

        (三)考試評價與實踐的差距

        核心能力考試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檢驗學生在臨床工作中是否可以正確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操作技術。而目前的評價標準通常是以教學方向和教學內容為核心,無法反映出學生理論綜合知識和實踐能力的掌握情況。

        三、培養護理專業學生核心能力的方法

        (一)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為使護生對護理專業有正確的認識和歸屬感,學校應定期舉辦各類講座,聘請優秀的、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醫學專家和護理人士結合當前社會的發展和醫療改革的進展,幫助護生提高對護理工作的認識和定位,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在端正學生對護理工作價值認識的基礎上,使其盡快進入職業角色,掌握先進的服務理念和護理技術,從而超越自我,早日完成職業規劃。

        (二)改革護理教學模式

        提高護理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加強學生護理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護理教學應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臨床工作的實際需要為重點,以加強整體護理能力的培養為主線的新型教學模式。老師在教學中應減少灌輸式教學,通過采用案例教學、臨床實踐、角色扮演等新型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并通過實際操作將二者很好地融合起來,增加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論與實踐的應用能力,實現教學互動。

        (三)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

        以培養適應新時期要求的高素質護理人才為目標。采取科學、客觀、多元性的考試方法,內容注重護理專業綜合性知識和臨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荚嚨姆绞揭灾饔^能動性為主,即以課堂作業、學習小組討論、實習老師+病人評價的方式組成,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能根據臨床各種綜合信息做出正確的護理診斷并制定護理措施,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

        四、結語

        第5篇:心理專業論文范文

        從傳統的創業觀念出發,由于設計專業的獨特性具有便于市場運作一些優勢:“第一,投入創業的資金較少。如設計公司只需要計算機和打印機等簡單的設備就可以維持運轉;第二,創業范圍較廣,發展潛力較大。如包裝、家居、輕工產品都需要設計[2]?!倍鴮嶋H上,隨著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和城市發展創新戰略的引導,設計專業研究生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主要建設者,在創業目標對象上,已經有了新的擴充和發展,比如圓明園畫家村、宋莊藝術產業園作為藝術商業化模式已經逐漸被深圳大芬村、廣東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更加多元的形式所升級。設計專業研究生與本科生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科研創新能力的層次有很大跨越,并且這種優勢應用到對應的創業領域,就能如虎添翼。設計專業研究生在科研方面的理性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品質并重,數據收集整理的踏實作風和積極探索的冒險精神并存。德雷夫達爾(J•E•Drevdahl)指出:“創造力是人產生任何一種形式的思維結果的能力,而這些思維結果在本質上是新穎的,是產生它們的人事先所不知的。它有可能是想象力或者是一種不只限于新系統的思想綜合……可以設想它是一種藝術的、文學的或科學的形式,或者是可以實施的技術設計或方式方法。[3]”這種科研創新精神符合設計專業研究生創業核心競爭的重要屬性———稀缺性。創業者個人的創造力、領導力等素質,因個體差異而不易被復制和模仿,因而具有獨特的作用。

        二、設計專業研究生創業核心競爭力中的實踐轉化才能

        從多年來大學生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的調研中可得知存在一種短板現狀:創業中領先的只是理念或技術而非產品;強大的只是創業初期的規模而不是持久維持力;擅長的只是創業比賽而非創辦公司[4]。因而,研究生創業教育中,一定要注意核心競爭力之一———延展性即“彈性”的培養,創業者能夠利用相關多元化戰略繼續開發自己最擅長的技術或產品,并把這一競爭力和技能轉移到其他業務,成功的技能或技術轉移能夠使新業務產生競爭優勢[5]。對于設計專業研究生來說,則要注重實踐轉化能力的培養,讓高層次的藝術人才不僅對專業了如指掌,而且要對文化政策與環境價值有一定的識別,對專業技術產生的資本機會有一定的認知,具備效益與盈利資金的吸納能力,并將紙上談兵的理論知識應用到文化實體產品的轉化中,提倡設計行動力和持久力,讓設計專業研究生更好地擺脫書本的束縛,具備富含彈性并能夠延展的核心競爭力。

        三、設計專業研究生創業核心競爭力中的人文綜合素養

        創業者的核心競爭力其實就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本源和發軔,兩者是相互貫通、相互印證、相互影響的。設計專業研究生這種不易被模仿、替代的創業核心競爭力,是創業企業永葆生機和活力的重要特質。而設計專業對應的創意產業,一直都是以科技含量,創意水平、文化內涵為核心。因此,設計專業研究生核心競爭力就得注意培養一個素質———不會隨環境或者其他的因素的改變而失去或者被奪走的人文綜合素質,這種品質能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環境中長期發揮作用。藝術專業的教育長期處于工具主義思維影響下,往往忽視了這種具有持續性能力的培養,由于專業的特點,設計專業研究生個性棱角分明、自我意識強烈、靈感思維勃發,但是另一方面,就是團隊精神缺乏、理性思維不足、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等等。如果能夠針對設計專業學生個人的差異性,注重使命感和設計理想的融合、冒險精神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塑造、設計團隊建設理念和文化服務意識的培養等,這些創業心理品質在創業過程中將對人的行為將發揮重要的調節功能,并為創業成功率的提高起到關鍵性作用。

        第6篇:心理專業論文范文

        1.教學理念有待改革

        風景園林專業在國外的高等院校是一門獨立完整的學科。在我國,風景園林依附于傳統園林,固有的設計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風景園林的創造,我國風景園林專業的教育理念有待改革。固有的園林設計過分追求形式上的園林景觀,其設計著重體現觀賞性,往往缺乏對學生生態設計方面的培養。近年來,各大院校紛紛開設風景園林專業,然而由于師資原因,園林專業的教育往往缺乏真實性和規范性。同時,我國高等院校園林專業的學生必須度過實習階段才可以獨立工作。國外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往往在畢業后就可以獨立工作,成為較專業的設計人才。

        2.教學改革滯后

        目前,各大院校已經把風景園林專業確定為工學學科,從風景園林專業畢業的本科學生成為工學學士。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農林院校以園藝為主,工科院校以城市規劃為主,造成課程安排不統一。一些院校的園林專業注重書本知識的課堂講授,而忽略了風景園林專業的設計實踐,使專業課與實踐課具有不合理性。理論與實踐脫節限制了學生創造力的提升。教學改革滯后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風景園林專業學生創造力培養的要求。

        二、培養風景園林專業學生創造力的有效措施

        1.創新教學理念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國高等院校園林專業的當務之急是創新教學觀念,將專業觀念從傳統園林向現代園林轉變,從傳統專業向現代專業轉變。高等院校的風景園林專業應以培養專業學生的創造力為目標,培養專業設計師,以適應風景園林行業發展的需要。同時,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將理論知識與設計實踐有機結合,使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積累風景園林的設計經驗,建立風景與設計相互協調的理念,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通過教學創新,規范風景園林專業教學的核心內容,建立健全專業教學體系,以職業制度和社會需求為導向,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風景園林專業設計人才必須知識與能力并重,而且應該具備基礎牢固、知識面廣、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特點。只有這樣,其才能成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專業人才。

        2.深化教學改革

        各大院校在創新教學理念的同時,要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風景園林專業要實現教學規模的擴展,就必須引進城市園林綠化、大地景觀規劃和傳統園林學三個領域的知識。這三個領域知識包括了環境科學、園藝學、林學、生態學、社會學、藝術測繪、計算機應用等相關學科,使學生接受最新知識,了解最新科技動態,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深化教學改革,應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應秉持“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思想,積極運用能夠培養學生創造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模式。在風景園林專業知識的教學中,應借鑒國外風景園林設計課的內容,鼓勵學生在設計實踐中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為了拓展風景園林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學??梢匝垏鴥韧庵麑I人士到課堂為學生授課,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從而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平臺。

        三、結語

        第7篇:心理專業論文范文

        1視頻資料該如何正確運用

        對新聞專業來說,作為教學材料的視頻資料有特殊地位。學生畢業后有相當一部分從事視頻相關工作,以拍攝的方式來紀錄生活,表達觀點,畫面的組合成為他們改造世界的方式。同時,視頻資料本身就是新聞專業研究的領域,包括我們每天在電視上看到的新聞、紀錄片、綜藝節目等,在教學中顯得更直觀。

        1.1 如何使用視頻資料

        高等學校教學原則之一,是抽象性與直觀性的統一。要求教師使用直觀手段使學生獲得直觀感知,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進行抽象概括,深刻理解概念和原理。這里直觀不是目的,僅是手段。因此,在輔助教學時才要用到視頻資料。比如,在講媒介經營與管理這門課時,有一節說到傳媒大亨默多克。這時播放關于默多克的紀錄片就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手段。相對教師平淡的講述,這個不長的片子不僅詳細講述了默多克的生平,還展示出他堅定的話語和勤奮工作的狀態。學生看了這些直觀的畫面很有感觸,不僅對默多克本人有了深刻的了解,還對自己的人生有了一番審視。

        1.2 視頻資料越長越好

        答案是否定的。視頻的長短不僅要依據教學和視頻的內容,而且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決定。學生的定性不一,即使是同一部教學用片,不同的學生也有不同反應。

        以下是兩次播放關于Google紀錄片的不同效果對比。第一次是在媒介經營與管理課上,說到新媒體品牌經營,因此播放了講述Google的紀錄片。但由于該片較長,且是英語發音、中文字幕,因此播放效果不太好。第二次在網絡傳播學課上,因為講到搜索引擎,也要運用相關視頻向學生說明。這次沒有播放全片,而是先播放了關于Google創始人的部分,讓學生了解他們是如何發明了這樣一種獨特的搜索技術以及如何創辦公司的。然后插入播放一檔專門討論“Google是不是會在將來一家獨大,反而限制了人們搜索自由”的嚴肅訪談節目。并在兩段視頻播放中間由教師做簡短說明,引導學生選擇觀看重點。這次效果較好,不僅讓學生理解了以Google為代表的搜索引擎技術的緣起,而且啟發了學生對于技術與社會、技術與人的深層次思考。

        1.3 教師如何指導學生觀看視頻資料

        播放視頻資料的同時,教師不能缺位。在播放前后或中間,要適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且在播放完畢之后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主動思考,才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如在新聞采訪課上,由于學生是剛進大學校門的新生,所以首先要講述什么是記者,讓他們對此形成清晰認識,通過資料和故事來授課必不可少,但同時輔以視頻資料播放能達到更好效果。于是,央視《新聞調查》的《記者的故事》成為了教學用片。這部片子以一個個小故事來展現真實的記者形象。播放前向學生提問,讓他們思考片中人物分別具備了怎樣的記者特質。在播放過程中,學生觀看認真,在之后的發言中,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討論熱烈。有的敬佩那位和持刀歹徒對話的女記者,有的覺得那位勸導罪犯投案自首的記者很了不起。

        2教學互動的創新實踐

        高職院校的學生和本科生相比,雖然領悟能力也許不相上下,但學習習慣確實不好,且部分學生缺乏對學習的興趣。如何引導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特別是對理論課程有興趣,需要好好研究。

        2.1 課堂互動

        網絡傳播學是一門理論性非常強的課程,其中一些傳播理論十分抽象,于是在教授這門課時,需要不斷用新穎的方式來演繹。

        如講到“沉默的螺旋”理論時,以前都是用口述例子(如班級就校慶晚會演出什么節目進行投票)來做開篇。學生一般只是聽聽,難以產生身臨其境的體驗。為了吸引學生注意,我試著采用了一種課堂互動的方式,讓學生真的就“秋游”這個議題來投票。討論去哪里玩兒,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中山陵、玄武湖、珍珠泉等南京的旅游景點一個個被提出。當十幾個景點在黑板上一一列出后,引導他們先刪除幾個不切實際的選項,如學校附近的翠屏山,然后大家就剩下的6個目的地進行投票。沒想到結果出乎意料的好,大家最后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原本在之前發言里“沉默的大多數們”壓倒性選擇了棲霞山這個秋游目的地,還促成了他們班原本不在計劃中的秋游。其實他們心里早已決定要投給什么地點,前提是觀察周圍大多數人傾向于選擇哪個地點,然后做出對于自己有利的選擇。通過這次互動,學生們對“沉默的螺旋”理論理解的非常透徹。

        2.2 課堂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運用戲劇表演的方法,將個人暫時置身于他人的社會地位,并按照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態度行事,以增進人們對他社會角色和自身角色的理解,從而學會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技術。在講述學生們不易理解的理論時,用這個方式效果很好。

        在講到“媒介融合”的時候,讓全班分為5個小組,分別扮演報紙、電視臺、廣播臺、雜志、網絡等媒體,然后給予虛擬貨幣,讓他們自由討論如何相互合作,達到共贏。學生們討論熱烈,紛紛思考如何讓自己的媒體盈利,甚至平時對這些內容不感興趣的學生也參與進來。

        而講到“電報發明的意義之一是人類第一次把通訊從運輸中分離出來”這部分內容時,考慮到學生對電報基本沒有概念,為了讓他們理解這個意義,模擬了5種情境,分別是三國赤壁、明代軍營、、20世紀90年代的大學和現在的大學,然后讓不同學生扮演那個時代的一種人,比如明代軍營的將軍或者20世紀90年代的大學生.他們都會被問道,在那個時代如何把消息傳遞出去,比如打了勝仗或者給父母報平安之類的信息。然后引導學生縱向對比,這幾個時代傳遞信息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往往經過幾番討論,學生能夠很自然就得出結論:電報發明后人們不再需要依靠運輸來通訊,效率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 謝安邦.高等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8篇:心理專業論文范文

        【關鍵詞】新聞專業主義 新媒介技術傳播 理論實踐困境

        一、新聞專業主義的產生、定義與分歧

        新聞專業主義形成于19世紀90年代的美國①,在美國政黨報刊瓦解后,報業媒體越來越關注經濟利益,以普利策與赫斯特之間的黃色新聞大戰為代表,報刊越來越低俗化、商業化。與此同時,要求新聞公平客觀獨立的呼聲也日益高漲,新聞專業主義作為煽情主義與商業主義的中堅力量,在各自的博弈中逐步確立。慢慢的,客觀報道的技巧變成了一種信念、標準、一種價值觀,也成為一種程式②。上世紀90年代后,新聞專業主義已成為西方新聞傳播學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新聞專業主義是一種理想的新聞理念,是新聞從業者在采寫新聞報道、傳播新聞信息過程中向受眾呈現出最貼近新聞事實的職業要求。該理念涉及到媒體社會角色,新聞工作的基本性質,新聞從業者的社會責任和身份認同,新聞實踐的行業規范和評判標準等方面的理念。③在堅持媒體及從業者獨立自由的前提下要求其對新聞事件做客觀公正的報道,服務公眾利益,承擔起媒體的社會責任。阿特休爾在《權利的媒介》中說:“新聞專業主義就是指,新聞媒介擺脫外界干涉,擺脫來自政府、廣告商甚至公眾的干涉;新聞媒介為實現‘公眾的知曉權’服務;新聞媒介探求真理,反應真理;新聞媒介客觀公正地報道事實?!雹?/p>

        在新聞實踐操作層面上,新聞專業主義自產生以來就伴隨著理念與實踐的分裂這一深層矛盾。新聞專業主義自身具有難以擺脫的理論困境:新聞專業主義賦予新聞自由過于寬泛的界定,尤其是對其絕對性和相對性、合理空間和必要界限、主體道德自律和外界必要制約等幾組對立的命題都尚未有完善的理論加以科學界定。⑤因為新聞專業主義強調絕對的客觀、中立報道,而現實操作層面只能實現相對的客觀,新聞從業者在力求客觀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摻雜了個人的主觀價值判斷,甚至是在日積月累的工作中形成的固有的框架設置等都是影響客觀報道的因素。無論是在政黨控制下的報業還是適應商品社會產生的報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限制,新聞媒體不可能實現絕對意義上的自由獨立。

        二、新媒介環境下媒體傳播特征及表現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以數字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集互聯網、電視、手機于一體的全方位、多媒體、互動性傳播對傳統的媒介生態環境形成了強烈的沖擊,極大改變了信息傳播格局,在新的媒介環境變遷下,媒體的信息傳播表現出新的特征。

        在當今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中,新媒體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打破了傳統的單對多傳播模式,形成了多對多,單對單的傳播模式;由原來的點到面的傳播發展為點對點、面對面的傳播,在豐富了傳播內容的同時擴大了傳播的范圍。在全國兩會報道中,受眾見證了微博的力量,它以短小、迅速、及時、廣泛、互動傳播優勢將受眾、媒體、兩會代表緊密聯系起來。這種社會媒體(social media)為傳統媒體提供了更多的新聞線索,利于進行深度報道;新聞當事人、評論家等的觀點評論也為傳統媒體廣泛引用,新媒體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傳統媒體的傳播內容,但也對新聞專業主義造成了嚴峻的挑戰。傳播渠道及信息接收渠道的多樣化使受眾接觸海量化的信息,海量信息的存在增加了信息真實性判斷的不確定性,對媒體及從業者堅持新聞專業主義造成了很大的沖擊。海量的網絡信息加劇了新聞真實性甄別的難度,這是對新聞記者專業素養的考驗。在海量的信息中,有價值的信息極易被“埋沒”,而虛假信息也極易盛行,對信息真假的甄別加大了對新聞記者專業技能的要求。

        三、新聞專業主義遭遇的現實困境及思考

        新聞專業主義的核心價值在于新聞報道的客觀、公正,要求媒介及從業者對公眾服務并負責,堅持自律與他律,但新聞領域的自律與他律和獨立自由本身構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客觀性是指依據事物的是非曲直如實報道現實;客觀化是依據人為的意識形態宣傳來對現實進行虛構。⑥因此,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客觀,客觀報道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堅持新聞專業主義理念報道并非片面地強調絕對的客觀,因為這是不可能達到的一種反應事實的狀態,而是反映現實的一個過程,我們能追求的只能是相對的客觀。新聞專業主義理論的困境直接導致了新聞從業者的實踐困境,其標準不是絕對化的要求,而是從事實踐的過程中力求達到的相對的標準。

        在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中我們了解到,整個大的社會結構是由相對獨立自主的小社會構成的,每個小的社會都有相對獨立的社會空間,但又受其大的社會結構的制約。“新聞界是一個小的獨立的小世界,有著自身的法則,但同時又為它在整個世界所處的位置所限定,受到其他小世界的牽制與推動。說新聞界是獨立的,具有自身的法則,那是指人們不可能直接從外部因素去了解新聞界內部發生的一切?!雹咝侣劷缡艿搅藖碜哉畏矫妗⒔洕矫妗⑹鼙姺矫妗⒁约皝碜孕侣劷鐑炔康闹萍s,這些因素相互抗衡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新聞人所需面對的復雜的媒介環境。來自政治的壓力,對經濟的過度依賴,受眾的期待,同行業的激烈競爭,使得新聞工作者追求新聞專業主義成為了一種理想,現實的困惑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對該理念產生質疑。

        政治領域對新聞界的控制體現在多方面,即便是在提倡獨立自由媒介環境的西方國家,官方也是通過各種渠道控制影響媒體。西方國家主要是通過發言人制度、新聞檢查制度等控制消息來源或者控制輿論引導。我國的新聞管理體制是“事業單位,企業管理”,該體制是為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而做出的調整。事業單位的性質使得政府可以統一媒體輿論導向,維護國家的安定團結;采取企業化的管理模式,是應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做出的適應性調整,它折射出了政治及資本對媒體的控制。

        資本對媒體的控制越來越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在以媒體是社會第四權力自居的西方社會,近幾十年來,市場導向新聞學(market-driven journalism)正在盛行。市場導向新聞學是指新聞機構的市場取向,建基于找出或者制造出一種消費者的渴求,而新聞傳媒的任務是獨一無二地滿足傳媒消費者的需要,新聞最終成為徹頭徹尾的商品。⑧在市場化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各大媒體為占領市場份額,迎合受眾的需求,新聞越來越低俗化、娛樂化、庸俗化。策劃新聞事件大行其道,越來越背離新聞專業主義的宗旨。資本的滲入還體現在廣告的介入,廣告是媒體尤其是報刊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無形中影響新聞報道的客觀公正。越來越多的軟廣告見諸于媒體,足見資本對新聞界的控制。

        在新聞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媒體組織內部嚴格的操作流程及受眾的閱讀期待構成了影響新聞采寫客觀中立的隱形因素。新聞產品的正常生產得益于媒介組織內部嚴密的采寫、編輯、發行流程,媒體機構內部的等級體系劃分使得新聞記者各司其職。記者不可能采寫不在視線范圍以內的事件,也不會采寫超越自己領域的事件,這是媒體組織內部對新聞從業者的束縛。另外,在爭奪眼球效益的競爭中,為應對同類媒體的競爭,對新聞價值的判斷已發生改變,最大限度的迎合受眾使新聞媒體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庸俗化、低俗化、虛假化,這與新聞從業者應堅持的新聞專業主義理念背道而馳,從業者在面對大的社會環境時,也只能適應性地妥協,這便是新聞專業主義很難走出的困境。

        對于新聞人應堅持的專業主義的困惑與探討伴隨著它的產生而存在,它有其產生的社會地域文化背景。對新聞專業主義的研究與實踐需結合我國不同的環境背景而加以本土化。需在考慮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前提下考慮不同媒體的定位、不同受眾的需求,而非絕對的新聞專業主義教條化。新聞專業主義追求的客觀中立并非絕對的客觀中立,絕對的客觀是做不到的,新聞人應在報道新聞事件時盡最大努力還原客觀事實,做到相對的客觀,這是秉持專業主義的新聞人應具備的品質?!?/p>

        參考文獻

        ①塔奇曼 著,麻爭旗、劉笑盈、徐揚譯:《做新聞》[M].華夏出版社,P7

        ②吳飛,《新聞專業主義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P393

        ③陸曄、潘忠黨,《成名的想象: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新聞從業者的專業主義》[J].《新聞學研究》(臺灣),2002(71)

        ④⑥J?赫伯特?阿特休爾 著,黃煜、裘志康 譯:《權利的媒介》[M].華夏出版社,P282、148

        ⑤吳飛,《新聞專業主義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P398

        ⑦皮埃爾?布爾迪厄 著,許鈞 譯:《關于電視》[M].遼寧教育出版社,P44

        ⑧蘇鑰機,《完全市場導向新聞學:〈蘋果日報〉個案研究》[J].《大眾傳播與市場經濟》,爐峰學會出版社,P215-233

        第9篇:心理專業論文范文

        關鍵詞:行政管理 專業設置 應用型人才

        一、行政管理專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行政管理專業的蓬勃發展,招生規模越來越大,得益于經濟、社會的開放與發展,這恰恰是因為經濟社會領域的簡單、粗放的管理,越來越被不斷精細化管理分工所替代,這一過程不僅使很多領域需要專業的公共管理人才,譬如,經濟快速發展使得經濟組織內部的部門,如人力資源部、行政部等需要行管專業人才的加入;而且這一過程還派生出大量的公益、慈善、社團等非贏利性組織需要改進管理。在社會大發展的背景之下,行管專業的建設甚至比其他很多其他熱門學科的發展都快,行政管理學科的研究領域逐步向涉及到政府、公益組織、企事業組織等公共管理演變。

        正是因為行政管理學科的廣泛性,以及行政管理專業所培養的目標兼具理論和實用的特點,導致很多有關行政管理專業建設領域的研究成果表明,該專業的學生往往知識雜而不精,能力多而不強,行政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模糊等問題出現。

        在行政管理專業建設的共性與個性方面,很多研究都集中在普通高校在行管專業的培養內容上,普遍認為共性強于個性是一個主要特點,甚至可以說,對學科共性的關注抹殺了不同院校對專業建設的個性發展。有學者對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4所院校行政管理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進行比較,發現培養“專業管理人才”是每所院校所強調的籠統概念,每個學校并沒有根據各學校的師資力量和院校特色,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培養目標。

        二、民辦院校行政管理專業存在的問題

        對于民辦院校而言,與普通高校的培養目標存有不同。民辦院校辦學必須要抓住自身的特點,行政管理專業的實用性、培養方向的專注應該是其主要方向。就已經設立行政管理專業的民辦院校,在專業設置上可能存在更多的問題:

        第一,民辦院校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不清。從就業市場的反饋來看,民辦院校的學生在理論掌握方面不如“一本”和“二本”學生,動手能力方面不如高職高專的學生。根據因材施教理論,生源質量決定了人才培養模式,民辦學院人才培養到底是套用普通本科還是高職高專的培養模式?在民辦院校人才培養層次模糊不清的背景上,民辦院校應該培養應用型還是研究型的人才同樣難以界定。在對民辦學院行政管理學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很難把握標準,課程設置也很難準確定位,直接導致教學有效性不高。

        第二、行政管理專業特色不明顯。國內行政管理專業最早脫胎于政治學,行政管理專業既要兼有政治學的學科內容,又要顧及專業培養目標與職場和社會需求相融合。目前,雖然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設立了行政管理本科專業,教學和科研實力較強的院校有行政管理專業碩士點或博士點。普遍來看,很多院校行政管理專業的政治色彩過于濃厚,而對管理規律知識重視程度不夠,這一狀況,或許導致行政管理專業落后于社會的需要和需求。民辦院校在行政管理專業建設中也延續了這一特點。

        第三、課程設置不合理。據調查顯示,在某民辦院校行政管理專業開設的44門主要專業課程中,60%以上的學生認為重要的課程只有:演講與口才、管理學原理、行政學原理、經濟學原理、公文寫作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其中90%以上的學生認為重要的課程是演講與口才和管理學原理,諸如西方行政學說史這些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僅有不到20%的學生感興趣。究其根本原因是行政管理在學科設置上并沒有考慮到它首先是管理學科,有關管理中對管理問題的處理原則、方法,管理實踐具備的調查、統計、信息處理、分析決策等等,這些基本管理知識常識行政管理專業在學科設置中被置于非主要地位的方面。面臨的現實問題就是,招聘單位面試的學生都能夠侃侃而談,碰到實際需要解決問題時,如何分析、尋找問題的關鍵點,以及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欠缺。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制服图区 |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性 | 亚洲国产天堂女人午夜看片 | 亚洲日韩欧洲不卡在线观看 | 亚偷拍福利视频午夜偷拍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