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農業模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基本情況
山西九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注冊資金3000萬元,總資產2.9億元,現有職工300人,其中管理技術人員60人,是山西省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龍頭企業。
2、發展思路
為適應全省轉型跨越發展要求,2010年我公司由煤炭企業轉型,籌資興建九牛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項目一期投資3.8億元,占地500畝,已建成一個5000頭規模的綠色示范奶牛養殖園區,園區以一流設備和技術、一流優質乳制品、一流循環發展產業鏈、一流現代養殖產業園“四個一流”為發展定位,建成了標準化奶牛養殖設施10萬m2,產房擠奶設施6000m2,青貯飼料基地近萬畝,引進新西蘭荷斯坦優種奶牛2000頭,選用德國、美國、意大利、瑞典等國外先進的養殖設備和技術,并采用凍精性控技術進行奶牛的配種繁育。
目前,園區已產犢牛1200余頭,奶牛存欄達到3200余頭,日產原奶40噸,經質檢部門化驗認定,所產原奶中主要營養指標遠高于國標,優于歐美。在乳品加工方面,園區遵循“健康、綠色、有機”的產品理念,按照原奶質量、原輔材料、加工規程、冷鏈運輸、終端銷售五大管理系統,制定了相應的質量管理方案,配備了高標準的監控設施和技術檢測系統,嚴把質檢和技術檢測關,采用先進的巴氏滅菌技術,加工生產優質的鮮奶系列產品,主要有鮮奶、酸奶、糕點三大類20多個品種,同時從擠奶、加工、出廠、運輸到銷售,把好食品安全監管,確保產品的新鮮純正和質量安全,讓省城市民能喝到天然美味、放心健康的九牛鮮奶。
3、經營模式
產品實行區域化供應,產供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加快建設鮮奶銷售終端,目前已啟動“千店鮮奶進社區直供工程”,在省城太原的城市繁華地段和人口密集社區設立直營店,今年設社區鮮奶直供點100家,三年設到1000家,直營店采取門店、標識、價格、配送、銷售“五統一”的形式進行運營管理。通過牧場加工、連鎖直供、冷鏈配送、安全監管,逐步形成區域化直供、連鎖化推廣、標準化配置、網絡化經營的格局,使這項便民、利民的民生健康安全工程及早惠及千家萬戶,以提升省城市民的幸福指數和健康水平。
園區建成運營后,始終以“一心一意為牛,實心實意為奶,全心全意為人”為發展宗旨,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租用農村萬畝土地建立青貯飼料基地,通過土地流轉帶動當地7000多農戶戶均收入達2600多元,釋放了農村大量的勞動力,并提供了3600多個就業崗位,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園區糞污實行無害化處理,通過沼氣發電,滿足園區及周邊農戶使用。沼渣沼液加工成有機肥,可有機種植和改良土壤,達到科學養殖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對全省現代農業的跨越發展起到一定的示范帶動效應。
4、未來規劃
九牛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是山西省轉型綜改標桿項目和全省農業支撐項目??偼顿Y13億元,占地6000畝,一期已投資3.8億元,占地500畝,建成奶牛存欄5000頭的綠色示范養殖園區;二期擬投資9.2億元,建設規模為奶牛存欄15000頭,到2015年項目將發展成為集奶牛養殖、原奶生產、沼氣發電、有機肥加工、有機蔬菜種植和食用菌生產為一體的全省領先、國內一流的高效生態循環產業園區。
未來三年,園區二期實施占地6000畝,投資9.2億元,再建一個15000頭規模的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建設國內一流的乳制品加工基地和有機蔬菜及食用菌生產基地。奶??偞鏅谶_到兩萬頭,日產鮮奶400t,年產15萬t,從而滿足市場供應和市民對高品質鮮奶的需求,逐步實現種、養、加,產、供、銷一體化發展模式。依托山西市場,做大做強九牛品牌,把九牛園區盡快建成集奶牛養殖、乳制品加工、沼氣發電、有機肥加工、有機蔬菜種植和食用茵生產為一體的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區。
二、生態農業模式的成功經驗與具體做法
“四位一體”生態模式是在自然調控與人工調控相結合條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氣、太陽能)、保護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溫室養豬及廁所等4個因子,通過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陽能、沼氣為能源,以沼渣、沼液為肥源,實現種植業(蔬菜)、養殖業(豬、雞)相結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環系統,這是一種資源高效利用,綜合效益明顯的生態農業模式。運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區室內外溫差可達30 ℃以上,溫室內的喜溫果蔬正常生長、畜禽飼養、沼氣發酵安全可靠。
這種生態模式是依據生態學、生物學、經濟學、系統工程學原理,以土地資源為基礎,以太陽能顫動力,以沼氣為紐帶,進行綜合開發利用的種養生態模式。通過生物轉換技術,在同地塊土地上將節能日光溫室、沼氣池、畜禽舍、蔬菜生產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產氣、積肥同步,種養并舉,能源、物流良性循環的能源生態系統工程。
這種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稈資源,化害為利,變廢為寶,是解決環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與肥料,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效益,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為促進高產高效的優質農業和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開創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四位一體”模式在遼寧等北方地區已經推廣到21萬戶。
2 南方“豬-沼-果”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圖2)
以沼氣為紐帶,帶動畜牧業、林果業等相關農業產業共同發展的生態農業模式。 該模式是利用山地、農田、水面、庭院等資源,采用“沼氣池、豬舍、廁所”3結合工程,圍繞主導產業,因地制宜開展“三沼(沼氣、沼渣、沼液)”綜合利用,從而實現對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建設、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農民收入等效果。工程的果園(或蔬菜、魚池等)面積、生豬養殖規模、沼氣池容積必須合理組合。在中國南方得到大規模推廣,僅江西贛南地區就有25萬戶。
3 草地生態恢復與持續利用模式
草地生態恢復與持續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規律,按照草地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基本原理,運用現代草地管理、保護和利用技術,在牧區實施減牧還草,在農牧交錯帶實施退耕還草,在南方草山草坡區實施種草養畜,在潛在沙漠化地區實施以草為主的綜合治理,以恢復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產力,遏制沙漠東進,改善生存、生活、生態和生產環境,增加農牧民收入,使草地畜牧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這種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稈資源,化害為利,變廢為寶,是解決環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與肥料,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效益,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為促進高產高效的優質農業和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開創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八奈灰惑w”模式在遼寧等北方地區已經推廣到21萬戶。
包括:牧區減牧還草模式、農牧交錯帶退耕還草模式、南方山區種草養畜模式、沙漠化土地綜合防治模式、牧草產業化開發模式。
4 農林牧復合生態模式
農林牧復合生態模式是指借助接口技術或資源利用在時空上的互補性所形成的2個或2個以上產業或組分的復合生產模式(所謂接口技術是指聯結不同產業或不同組分之間物質循環與能量轉換的連接技術,如種植業為養殖業提供飼料飼草,養殖業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其中利用秸稈轉化飼料技術、利用糞便發酵和有機肥生產技術均屬接口技術,是平原農牧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平原農區是中國糧、棉、油等大宗農產品和畜產品乃至蔬菜、林果產品的主要產區,進一步挖掘農林、農牧、林牧不同產業之間的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能力,對于中國的食物安全和農業自身的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包括:“糧飼-豬-沼-肥”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林果-糧經”立體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林果-畜禽”復合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
這種生態模式是依據生態學、生物學、經濟學、系統工程學原理,以土地資源為基礎,以太陽能顫動力,以沼氣為紐帶,進行綜合開發利用的種養生態模式。通過生物轉換技術,在同地塊土地上將節能日光溫室、沼氣池、畜禽舍、蔬菜生產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產氣、積肥同步,種養并舉,能源、物流良性循環的能源生態系統工程。
5 生態種植模式及配套技術
是在單位面積土地上,根據不同作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采用傳統農業的間、套等種植方式與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相結合,從而合理充分地利用光、熱、水、肥、氣等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和人類生產技能,以獲得較高的產量和經濟效益。
6 生態畜牧業生產模式
生態畜牧業生產模式是利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系統工程和清潔生產思想、理論和方法進行畜牧業生產的過程,其目的在于達到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同時生產優質的畜產品。
生態畜牧業生產模式的特點是在畜牧業全程生產過程中既要體現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的理論,同時也要充分利用清潔生產工藝,從而達到生產優質、無污染和健康的農畜產品;其模式的成功關鍵在于實現飼料基地、飼料及飼料生產、養殖及生物環境控制、廢棄物綜合利用及畜牧業糞便循環利用等環節能夠實現清潔生產,實現無廢棄物或少廢棄物生產過程?,F代生態畜牧業根據規模和與環境的依賴關系分為復合型生態養殖場和規?;鷳B養殖場2種生產模式。
“四位一體”生態模式是在自然調控與人工調控相結合條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氣、太陽能)、保護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溫室養豬及廁所等4個因子,通過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陽能、沼氣為能源,以沼渣、沼液為肥源,實現種植業(蔬菜)、養殖業(豬、雞)相結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環系統,這是一種資源高效利用,綜合效益明顯的生態農業模式。運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區室內外溫差可達30 ℃以上,溫室內的喜溫果蔬正常生長、畜禽飼養、沼氣發酵安全可靠。
包括:綜合生態養殖場生產模式、規?;B殖場生產模式、生態養殖場產業開發模式
7 生態漁業模式及配套技術
該模式是遵循生態學原理,采用現代生物技術和工程技術,按生態規律進行生產,保持和改善生產區域的生態平衡,保證水體不受污染,保持各種水生生物種群的動態平衡和食物鏈網結構合理的一種模式。包括以下幾種模式及配套技術。
池塘混養模式及配套技術池塘混養是將同類不同種或異類異種生物在人工池塘中進行多品種綜合養殖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生物之間具有互相依存、競爭的規則,根據養殖生物食性垂直分布不同,合理搭配養殖品種與數量,合理利用水域、飼料資源,使養殖生物在同一水域中協調生存,確保生物的多樣性。
包括:魚池塘混養模式及配套技術、魚與漁池塘混養模式及配套技術。
8 丘陵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利用型生態農業模式
中國丘陵山區約占國土70 %,這類區域的共同特點是地貌變化大、生態系統類型復雜、自然物產種類豐富,其生態資源優勢使得這類區域特別適于發展農林、農牧或林牧綜合性特色生態農業。
包括:“圍山轉”生態農業模式與配套技術、生態經濟溝模式與配套技術、西北地區“牧-沼-糧-草-果”五配套模式與配套技術、生態果園模式及配套技術。
9 設施生態農業及配套技術
設施生態農業及配套技術是在設施工程的基礎上通過以有機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學肥料(無機營養液)、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為主要手段進行病蟲害防治、以動、植物的共生互補良性循環等技術構成的新型高效生態農業模式。
10 觀光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
該模式是指以生態農業為基礎,強化農業的觀光、休閑、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形成具有第三產業特征的一種農業生產經營形式。
1.1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1.1.1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面積、數量分析
2007—2010年江蘇、山東、廣東和浙江4省無公害農產品數量和面積[1]對比圖。從圖1(a)可知,近4年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數量呈急劇上升趨勢,通過與山東、廣東和浙江省的對比發現,江蘇省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總數均高于對比省份,表明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起點高,發展態勢良好。從圖1(b)可知,2007—2009年,江蘇省每年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面積均遠高于對比省份。但2010年低于山東省,原因可能是部分無公害農產品轉化成綠色食品。表明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面積不夠穩定,有下降趨勢。所以江蘇省應當積極采取措施,增加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面積,確保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數量的穩定并保持增加趨勢。
1.1.2綠色農產品數量、企業數量分析
2005—2008年江蘇、山東、廣東、浙江4省綠色食品產品數量和企業數對比情況[2]見圖2。2005—2007年,江蘇省每年通過認證的綠色食品產品數和企業數均高于對比省份,表明江蘇省綠色食品發展起點較高。2008年江蘇省綠色農產品企業數比山東省少20個,綠色食品產品數量基本持平,可能是部分綠色食品企業轉化成更高級別的有機食品企業。表明江蘇省綠色食品發展也不夠穩定,為促進綠色食品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江蘇省應采取措施,鼓勵規模農業企業按綠色食品生產標準進行生產并申報認證。
1.1.3有機食品發展現狀分析
有機食品是一種純天然、無污染、品質極好的、最高層次的安全健康食品。據預測[3-4],2015年全球有機食品銷售額將增加到1000億美元。僅在21世紀初,有機食品的銷售量就占全球食品銷售總量的10%。目前,歐美國家每年進出口有機食品的總額約為全球總有機食品的80%。江蘇省有機農業呈蓬勃發展態勢。2010年底,全省共有223家生產企業、669個產品,基地面積達2.267萬hm(2經農業部中綠華夏認證),且形成了有機農業開發的多種模式。發展速度和總量規模已位于國內有機認證行業之首。
1.2人口與糧食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省人口、糧食與耕地面積變化關系[5]見表1,可見,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省耕地面積總體上仍保持平衡;糧食總產量從1978年的2400.65萬t上升到2010年的3235.1萬t;常住人口數從1978年5834.33萬增長到2010年7724.5萬;1978年人均占有耕地799.07m2,2010年為606.97m2,只有1978年的76%;人均占有糧食從1990年的482.37kg下降到2010年的418.16kg,但仍高于亞洲人均糧食330kg[6]。以上數據表明,江蘇省農田面積得到了較好的保護,糧食產量比較穩定。雖然江蘇省常住人口總數在增長,但糧食總產量也在增長,而且近10年人均糧食占有量均保持400kg以上的水平,高于國際現行人均糧食占有量標準370kg[7]的水平,表明江蘇省農業能夠滿足本省糧食需求。因此,從人口與糧食的關系方面看,江蘇省完全有條件發展生態農業。
2江蘇省發展生態農業的模式選擇
2.1以沼氣技術為紐帶的生態農業模式
此模式主要以農業廢棄物(特別是畜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為導向,通過大型沼氣專業化生產,圍繞“三沼”(沼氣、沼液、沼渣)的綜合利用延伸出來的產業生態鏈體系。沼氣可以用以發電,或通過燃燒取暖供熱;沼渣可加工成各種專用有機肥,還可以開發成植物生長的營養基質;沼液可用來生產各種專用液態有機藥肥以供種植業利用,或制成液態飼料供養殖業利用。此模式是一種既低碳又環保的農業生產方式。案例:江蘇省吳江市東之田木農業生態園擁有生產基地8hm2,采用果園休眠期間作蔬菜,蔬菜下腳料喂養豬禽,畜禽糞便發酵產沼氣,沼渣再返田作有機肥。2007年生態園生產柑桔和鮮梨200萬kg,蔬菜10萬kg,草雞20萬羽,雞蛋5萬kg。平均每公頃效益達10.5萬元,比傳統的經營方式效益提高4~5倍,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1000元。2004—2010年,生態園相繼有9個農產品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2010年總產值達932萬元。
2.2以腐生食物鏈為紐帶的生態農業模式
此類模式的基本結構是“養殖業糞便+蚯蚓(蠅蛆)養殖+種植業”。將畜禽養殖業廢棄物(輔以一定的作物秸稈)作為基質養殖蚯蚓,或直接用動物糞便養殖蠅蛆。蚯蚓和蠅蛆均為高蛋白飼料,可以用于養殖和養魚的營養餌料。同時,養殖蚯蚓和蠅蛆后的剩余殘渣是優良的有機肥,可用于大田農作物生產。案例:江蘇揚州華興乳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奶牛養殖、乳品加工于一體的私營企業。公司與揚州大學環境研究所合作,利用牛糞養殖蚯蚓,年消解牛糞1800t,生產蚯蚓25t,有機無機復合肥1000t,同時獲利25萬元。同時,牛糞及時送往蚯蚓養殖場,用蚯蚓覆蓋畜糞,無異味,無蠅蛆,空氣質量明顯改善。蚓糞制成的有機無機復合肥可提高土壤質量,增加土壤團粒結構,提高保肥和平衡供應營養能力,提高農產品品質。不僅有效地解決了養殖場的糞污處理問題,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還保護了生態環境。
2.3立體復合種養生態農業模式
立體復合種養是在人工或半人工條件下模擬自然生態系統原理進行生產種植,充分利用農業生態系統的時空結構,建立立體種植和養殖業的格局,組成各種生物間共生互利的關系。合理利用空間資源,并采用物質和能量多層次轉化手段,促使物質循環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時進行生物綜合防治,少用農藥,避免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進入生態系統,生產出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案例:蘇州市玉屏山生態園租賃233.33hm2山頭,其中林禽立體種養循環農業基地40hm2,年養殖規模為山羊1200頭、草雞3萬羽,林地種植茶葉和果樹,林下放養草雞、山羊,糞便作為有機肥。公司產品東渚“玉屏山”牌白茶和碧螺春茶通過綠色食品認證,草雞、草雞蛋已經通過無公害產品認證。2009年公司銷售收入達1520萬元,帶動農戶數90多戶,農民從企業獲得的收入100多萬元。
2.4林禽漁復合生態農業模式
此模式的基本結構是“林果業+畜牧業+漁業”。通常是丘陵山區,在山坡地發展林果業或林草業,在林地或果園里建立畜禽養殖場,在山塘中發展水產養殖業,進而形成了“林、果、草生產單元-畜禽養殖單元-水產養殖單元”相互聯系的立體生態農業體系。案例:江蘇省江都市淥洋湖農林綜合開發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是一個以林地、土地、魚池入股形式的林、禽、漁結合的合作社。合作社主要經營模式有:(1)林間套種牧草養鵝;(2)魚鴨混養;(3)禽糞肥水肥田減少飼料化肥用量。合作社200hm2魚池每年減少飼料用量近千噸,166.67hm2稻田減少化肥投入50多萬元,同時提高了稻、麥品質。合作社已有3種產品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09年度出欄家禽48萬羽,蛋品加工銷售1500t,綜合產值突破1億元,利潤1200多萬元。
2.5與旅游業相結合的生態農業模式
以生態農業建設為契機,生態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發展生態旅游業,充分發揮江蘇省沿太湖地區的資源優勢,把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林果業生產基地、養殖基地、樹木花卉基地的建設和觀光、采摘、休閑、療養、垂釣等休閑娛樂融為一體,以生態觀光旅游業加速發展該區的特色農業生產基地,使生態農業與旅游業協同發展,建立旅游業與生態農業開發相結合的模式。案例:蘇州市旺山生態農莊位于蘇州古城區西南8km處的旺山村,占地6.1km2,東、西、北三面靠七子山脈,處于天然山林環抱之中,空氣清新、樹木蔥郁,村莊環境優美祥和。農莊設3個主題區:(1)錢家塢“農家樂”主題區,主要經營農家特色的餐飲和農家住宿服務;(2)“耕島”主題區,以農事參與體驗為主題。內有魚趣參與區(撈魚、摸蝦、抓泥鰍等)、拓展訓練場、鄉村燒烤等活動內容;(3)茶園及登高攬勝主題區。農莊每年可增加集體收入200多萬元。
2.6農牧循環生態農業模式
此模式的基本結構是“畜禽養殖業+種植業”。將畜禽養殖產生的糞便和種植業產生的農業秸稈混合發酵,發酵殘渣作為蘑菇培養基,菇渣作為有機肥,種植蔬菜和果樹。該循環模式的建成既解決了養殖場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產生的二次污染,又解決了農村因焚燒秸稈帶來的環境污染及其他安全隱患問題。案例:無錫市天蓬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占地13.33hm2,是一家開展生態養殖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奶牛養殖場。公司首創的“糞草配方”種植雙孢菇,以傳統奶牛養殖業為依托,利用集中隧道式發酵技術,每年資源化利用8000t牛糞及周邊25000t秸稈。公司還建設糞、草蘑菇菇渣有機肥蔬菜、果樹的示范生產基地,建立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公司的發展直接帶動1000余戶農民共同致富,年增加農民收入3000余萬元,年增加就業2萬余人,同時建設和發展了240hm2循環農業種植基地。
3江蘇省發展生態農業的對策探討
3.1優化產業布局,完善農業功能區劃
江蘇省總體上仍處于城市化、工業化加速發展時期,農業區劃功能尚沒有得到普遍的重視,農用地的功能區劃實際沒有實施[9-10]。因此,在制定農業功能區劃時,首先要強調糧食安全優先,確保全省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下降。優先確定一批糧食生產重點縣、重點基地。尤其要強調土地的統籌配置,優先確定農業用地,城市和二、三產業建設盡量不占用優質良田,充分利用好荒地、灘涂、丘陵地、崗坡地等資源。其次要適度集中發展,打破原有行政區域界限,統籌考慮區域地形地貌、經濟發展、市場條件、生態環境等因素,實行適度集中、連片發展、集中建設,形成特色鮮明的、水平較高的優勢產區或產業帶,進而在全省加快形成各縣特色鮮明、分工合理、體系完備的大區域發展格局。
3.2加大資金投入,強化政策扶持
加大生態農業的資金投入,保護和提高農業生產能力。雖然江蘇生態農業發展較快,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11],發展生態農業,從政策層面來看,還有很大潛力可挖。因此,江蘇省可以建立適合農村需要的社會保障制度,包括醫療和護理保險、養老保險和事故保險等。實行農民退休養老金制度,逐步統一城鄉社保制度,使農民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農民能安心地參與生態農業的建設。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占農業產值的比重很小,對農業生產的保障能力相對有限。江蘇省經濟發達,有實力推進農業保險保費補貼。不斷提升補貼比例,努力拓展補貼品種種類,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市場主體自籌資金為輔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體系,以及以政策性農業保險為主導、商業性農業保險為補充的農業保險體系。同時,盡快制訂相關法規,以法律條文形式明確政府支持農業保險的方式及承擔的權責,強化政府對于農業保險的主導作用。
3.3加強人才培養,提高勞動者素質
相對低下的勞動力素質,是制約江蘇省乃至全國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長期性因素。生態農業是一種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農業,農戶須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較全面的農業新技術。然而,那些接受新事物快,有一定文化基礎的青壯勞力大部分向非農產業轉移,這樣的勞動力素質狀況,勢必成為制約中國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要采用多種形式,借助各種渠道對農戶進行生態農業技術培訓,引導農業人才到農村中去就業,提高農業人才的社會保障標準。
3.4建立標準體系,規范生態農業建設
目前江蘇省幾乎沒有關于生態農產品生產和加工的具體標準。沒有相關標準,農產品的質量就沒有保障,生態農業的發展就不可持續。因此,為保證生態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政府認證機構應該制定可操作性強的相關標準,引導農業向標準化、無害化、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據報道,“輪胎大佬”浙江富豪富輪投資有限公司于2009年創辦“浙江彭祖香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并專心養起土豬、土雞、土鴨等“土貨”。
公司采取“農戶加盟”的養殖模式,不進行生產,只負責品牌建設、市場網絡搭建和“種子”的免費提供。公司以農戶家庭為單位組成“生產集群”,這個集群相當于一個“虛擬工廠”,農戶相當于公司的工人。
以養豬為例,公司從金華市農科院良種場采購優良豬種,免費分發到農戶家里。豬養大后,由公司統一收購,農戶則賺取豬仔和成品豬之間的差價。公司根據農戶的實力(坡地面積、飼料儲備量)決定其養豬的頭數,單戶養殖最多不超過5頭。而為保證是地道的“土貨”,公司要求農戶必須以米糠、野草、蔬菜等加少量玉米來喂養,出欄時間10個月以上。
把好農戶養殖過程中的品質關,是“虛擬工廠”模式的關鍵。為此,公司出臺了“五道關”:一是嚴選合格農戶,二是發動群眾監督,三是從農村中選取小隊長、大隊長負責基層日常自我管理,四是公司派科技人員現場指導,五是產品實行實名制,便于追蹤。
生態農業模式之二:三產業聯動
相關資料顯示,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環保及生態農業公司,利用微生物技術處理有機廢棄物,并將產出的微生物再生產品應用于清潔畜牧業及有機種植業,實現資源的循環再利用。
嘉博文的核心技術主要應用于餐廚垃圾的處理。目前的普遍做法是拿餐廳垃圾去喂豬,但這對食品安全有危害。而嘉博文的技術能夠在10小時內用發酵的方式完成對餐廚垃圾的處理,最后的終端產品直接回到土壤和食物鏈里面。
關于產業模式,嘉博文將之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大產業聯動”,具體是指“以有機碳源循環為中心,通過城鄉碳源循環,讓城市的有機質和農村的有機質循環利用起來;通過種養循環,讓碳源得到合理的使用;通過清潔養殖業、有機種植業、微生物轉化業三產業聯動發展,既徹底解決有機廢棄物處理的出路問題,又推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商業模式上,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政府搭建平臺的方式,政府建站并收集垃圾,企業負責運營,然后由政府提供一定的處理費用。
生態農業模式之三:價值疊加
上海崇明縣前衛村是全國生態農業第一村。經過幾十年的經營,村內建起一塊5000畝的循環農業示范區:農作物的枯枝敗葉和動物糞便一起被運到沼氣池進行發酵,發酵后產生的沼氣用于發電;一部分沼液通過地下管道引入農田,成為“綠色肥料”。而農田里需要多少有機肥,需要養多少只豬和雞以產生相應的糞便,都需要經過計算。
從生態環境的角度來看,這片循環農業示范區幾近完美。據報道,復旦大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家戴星翼參與了前衛村的早期規劃,他提出了“價值疊加”理念,即生態農業向第三產業延伸,借此放大生態農業的價值?!稗r家樂”就是生態農業向第三產業延伸的典型項目。
關鍵詞:豬—沼—菜;生態模式
在生物能源中,沼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潔凈能源,特別是在農業生產中的用途非常廣泛,相當多的能源科技人才都致力于該項目的研究,特別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對于沼氣的厭氧發酵,如何對其發酵池進行密閉,投料問題,以及怎樣對其進行收集處理,儲存工藝、出氣工藝等都進行了大量研究,還有關鍵技術中的沼渣與沼液的清出等問題的探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的研究工作后,20世紀末這些關鍵的技術都得到了非常好的解決。在世界范圍內我國的生物能源逐漸邁入先進國家行列。如何將沼氣生產的關鍵技術進行進一步的推廣與普及,我國在此方面也做了很大努力,設立了專門的機構進行研究與發展,在資金方面也投入大量資金,重點發展沼氣產業,已經將其列為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來抓,力爭在提高農村生產生活的同時,重點開發“三品”(即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即以此,各地的沼氣技術模式層出不窮。
1分析對此種生態農業模式進行推廣的研究
對于廣州市而言,全南縣的肉禽蛋魚以及蔬菜等農產品是其重要的副食品供應來源地。且全南縣在“十一五”期間又被列入廣州省發展經濟圈,菜籃子工程逐漸成為其農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這就給全南縣的農業發展提出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農產品的質量推向一個更高的檔次,有效遏制農業生產中的污染問題,大力推廣無公害的農產品,使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全面達到國家的要求,成為全南縣今后農業發展的重點。如何將這些目標逐步實現,使得生物沼氣技術得以很好的開發與利用,達到基于土地資源,以太陽能為動力基礎,實現種養一體化。不僅可以實現農民在能源上的消耗,而且使用這種潔凈的生物能還能大大的降低污染,對礦物能源來說更是一種補充,同時在生產這種生物能源的過程中還能將人們生活中產生的秸稈與糞便轉化為可以利用的有機肥料與飼料等,使環境污染得到進一步的改善,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的經濟效益,對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2應用“豬-沼-菜”模式產生的效應
2.1簡述“豬-沼-菜”模式的經濟效益
通常情況下投資一個戶用的8m3沼氣池,大約在2000元左右,每年的沼氣產生量在300m3左右,一家有4~5個人來計算,完全可以滿足其日常生活的燃料使用與照明,而且這些戶用沼氣池,每年可以產生15t左右的沼液與、30m3左右的沼渣。這些表現在電費與燃料使用上,每年就可以為其節省250~300元。同時,沼渣與沼液的使用又大大降低了化學農藥與化肥的使用,單單這一塊就可以為其節省200~600元左右,另外再加上沼液養豬,每年又能為農戶節省15%左右的飼料使用。再就是生態蔬菜的種植,每年可以提升25%的蔬菜產量。種養業的效益可以達到300元。戶用的沼氣池,對于農戶來說是一筆大大的收益,每年可達到2000元左右,農戶投資戶用沼氣池在一年內就可以返本。長期經濟效益更加明顯,如果以20年的使用期限為例進行計算,每戶在此方面的投資大約在100元左右。
2.2生態效益顯著
在沼氣生產過程中,豬糞通過發酵可以產生大量的生物能源,滿足農戶的日常生活中燃料的使用。而且生產沼氣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燃燒熱源可以為溫室大棚提供溫度供應,而且為溫室大棚提供大量的二氧化碳,對于蔬菜的生長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尤其表現在黃瓜、番茄、菜豆等蔬菜作物上更為突出。不僅使蔬菜的品質大大的提高了,同時也增加了蔬菜的供貨期,使其附加值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效益明顯。利用沼液對蔬菜種子進行浸種的方法,能夠使其達到5%~10%的效益增產,而且還可以將沼液作為噴肥進行使用,提高蔬菜的抗病凍性。對于沼渣來說,其不愧為優質的有機肥,不但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而且能夠有效地改良土壤,同時可以有效降低化學農藥與化肥的使用,降低環境污染。再就是飼養生豬的過程中可以大量使用沼液,降低飼料的經濟投入,通過沼液喂豬,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豬的生長速度,而且豬的品質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經濟效益增加明顯。
3結語
通過以上以“豬-沼-菜”生態農業模式模式效益分析,發展沼氣產業對于農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沼氣的開發與綜合利用,不但解決了農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能源消耗,同時又是發展有機農產品的優質生物肥料,對化學肥料起到了替代作用,減少了污染,而且還具備緩、速肥等特點,不僅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其土壤的生物活性,大大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農產品的品質,穩產、高產。使農產品“三品”化得以實現,在提高農產品品質的同時,為城市提供了安全、優質,又富有營養的農副產品,確保了人們生活的健康。沼氣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沼肥,不僅為蔬菜等農作物提供了優質的生物肥料,同時也提高了農作物的抗病性,減少了化學藥劑的施入,規避了污染,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摘要】“三沼”(沼渣、沼液、沼氣)綜合利用技術是生態循環農業的核心環節,是農業生產中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的橋梁。通過構建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新模式,可以促進“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式運營,確保畜禽糞便得到有效處理和充分利用,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降低農業污染,為廣大農戶提供清潔能源,促進觀光采摘園提檔升級。
態循環農業是一種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它使農業活動由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的單一線性運營轉變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式運營?!叭印本C合利用技術是生態循環農業的核心環節,是農業生產中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的橋梁紐帶。近年來,山東省威海市持續加大對農村新能源建設的扶持力度,積極示范推廣“三沼”綜合利用技術,引導建立了多種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新模式。
“四位一體”生態農業模式
“四位一體”生態農業模式是一種以設施農業為依托,以日光溫室為基礎,以太陽能為動力,以沼氣工程為紐帶,通過生物質轉化技術,將種植業與養殖業有機結合,在相對封閉的區域內形成物質、能量良性循環的生產模式。近年來,威海市先后建設了榮成市海波生態農場、山東百歲谷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基地、乳山市圣源果蔬專業合作社及威高生態園等20多處“四位一體”生態模式的循環農業示范基地。通過采取沼渣追肥、沼液滴灌施肥、沼氣點燈提供氣肥、提高棚溫等“三沼”綜合利用技術,大大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提高了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例如在芹菜生產中,芹菜產量提高了20.6%,葉綠素含量提高了18.9%,VC含量提高了8.77%,還原糖含量提高了50.7%。據估算,實施“四位一體”生態模式的日光溫室,每667 m2可增收3000元以上,綜合效益十分可觀。山東百歲谷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現有日光溫室25棟,面積約為13萬m2,每個溫室內配套建設1座50 m3的沼氣池,1座15 m3的沼渣沼液貯存池,并配備電子殺蟲燈、粘蟲板等物理滅蟲設施。通過實施“三沼”綜合利用和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該公司日光溫室中生產的蔬菜品質得到明顯提升,部分已經達到綠色食品的生產標準,每年增收約100多萬元,2014年被山東省農業廳評為第二批“山東省循環經濟示范單位”。
精品生態休閑農業模式
休閑觀光農業是以農業觀光采摘園區為依托,并將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新型交叉產業,其核心理論是可持續發展,其根本途徑就是發展生態循環農業。近年來,將生態農業建設與休閑農業發展、傳統農耕文化挖掘與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基礎實施提檔升級與經營管理模式創新有機結合,打造都市休閑農業的新亮點、新樣板,先后打造了榮成市健康集團休閑農業示范區、威海山泰種養殖生態園有限公司、乳山市新自然草莓采摘園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春果蔬合作社采摘園等30多處休閑農業精品園區。通過建設沼氣工程及配套設施,推廣“三沼”綜合利用技術及相關農業技術,園區的產品增加了產量,提高了質量,改善了園區環境,提升了園區檔次,吸引了更多游客。乳山市正華農林科技示范園有限公司采取保護與開發同步進行的模式,在保持原生態風貌的同時,將景區規劃為休閑觀光區、生活服務區、野生動物游覽區、原生態地貌觀光區。四區相互依托,結構緊密,最終形成以“返璞歸正,探尋生命原始本真”為主題的大型生態園區。其中休閑觀光區內有各式采摘鋼架大棚27 棟,露天采摘園面積達到20萬m2以上。采摘品種有草莓、油桃、葡萄、柿子、榛子、板栗、核桃及各類蔬菜,品種多樣、季節交錯,形成全年都有采摘項目的良性循環。園區種植的產品全部施用沼肥、有機肥和土雜糞,不添加任何色素劑、膨脹劑、催熟劑,產品先后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認證及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2015年,園區共接待了各類游客20多萬人次,銷售收入達800多萬元。2014年乳山市正華農林科技示范園被農業部評為中國美麗田園,2015年被列為威海市精品觀光采摘園。
區域清潔生產生態農業模式
區域清潔生產生態農業模式以大型沼氣工程為依托,充分發揮大型沼氣工程沼肥產生量大,循環速度快的優勢,帶動周邊區域循環農業的發展。這種模式以當地農業資源為基礎,以沼氣工程為紐帶,將農業種植、畜牧養殖、大型沼氣工程和周邊農戶生產有機結合,既解決了畜牧養殖場環境污染的問題,又為農戶日常生活提供了能源,為農業生產提供了肥料,形成了養殖企業與農戶互惠互利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近年來,威海市先后建設了榮成市溝姜家村、榮成市干占村、威海環山投資有限公司及經區海西頭村等25處大型沼氣工程。通過在規模化養殖場建設大型沼氣工程,使養殖場的畜禽糞便得到了有效處理和充分利用,極大地改善了周邊環境,降低了農業污染,廣大農戶也獲得了清潔的生活能源。榮成市溝姜家村養牛場投資約410萬元建設了大型沼氣工程,該工程占地約2668 m2,總池容量約為1500 m3,發酵原料均來源于本村的養牛場。項目自投產使用以來,一直正常運行,平均每天可以處理養殖場的糞污水160 m3,沼氣產量s為800~900 m3,每年沼渣沼液產量約為3000 m3,該工程所產沼氣全部用于為全村700多戶居民提供日常炊事生活用能,每年可節省40多萬元的費用支出,所產沼渣沼液主要供給周邊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使用,其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十分顯著。
庭院經濟生態農業模式
庭院經濟生態農業模式以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為依托,在農村庭院及房屋前后的間隙空地中,按照庭院生態農業的構建方式,以個體農戶為生產單位,從事農業生產、加工、經營的一種農業模式。近年來,威海市委、市政府把農村沼氣建設工作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自2007年以來,市級財政每年拿出約500萬元的資金補貼農村沼氣建設,各市區也按1:1的比例落實了配套資金。截至目前,威海市共新建“一池三改”和“一池兩改”戶用沼氣池50000多個,農村沼氣總池容量達44.7萬m3。每年可生產沼氣2000多萬m3,提供優質沼肥200多萬t,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5萬t,減少二氧化硫排放730多t,節本增收7780多萬元。農村沼氣建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被譽為“燒不盡的煤氣罐,用不完的肥料庫,填不滿的垃圾坑”。
“畜-沼-菜”生態農業模式
關鍵詞: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效益
中圖分類號:X1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28
1 生態農業產業化的概述
生態農業是指融現代化科技成果于傳統農業發展中,兩者結合而建立的獨立發展體系。生態農業產業化是指在協調農業經濟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土地增值的基本原則下,以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為基礎,進而發揮當地生態、區域優勢和產品的比較優勢,在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良性發展的基礎上,對安全、綠色、優質產品的開發,從而發展環境效益高、經濟利益大的現代化農業產業。
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就是據此發展起來的,簡而言之,此種模式就是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把生態化作為發展前提,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業產品為中心開展起來的生產、銷售一條龍,貿易化、加工化、農業化為一體的復合型農業產業體系。這一生態農業產業化體系聚集了農業生產、貿易加工、市場化、資源優化配置及可持續發展等過程為一體,對我國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有提升作用,也進一步實現了農業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高效協調統一。
2 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研究
2.1 中國化模式
中國化模式是指以保持和改善生態系統的平衡為指導方針,將人類的農業生產活動納入生態系統循環鏈中,科學安排相關物質因素在系統內部的循環與多次重復利用,以最小的物質投入(包括化肥、尿素、燃料和其他原材料等等),來獲得最大量的輸出(農、林、牧副漁產品或其他加工產品),進而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循環重復利用資源、提高經濟效益和發展農業生產4者相統一的綜合性發展效果。這種模式適合在我國一些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生產和生態環境矛盾突出的地區投入運用。
2.2 高科技模式
高科技模式是指以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為目標,以促進生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持與改善為基礎,以高新科技技術為手段的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這種模式選用的是本身帶有抗病蟲害特點的農作物品種,然后利用生物電子自動化控制綜合科技設施系統,自動控制光照、大氣、溫度、水分等自然環境條件,進而調控農作物的生長和發育,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獲取高額的農作物產量。這種模式還利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以保護生物的多樣化發展。
2.3 集約型模式
集約型模式是指在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進程中,運用現代工業和現代科技來豐富農業,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來管理農業,進而優化農業產品結構,改進農業資源的利用方式,增加農業的投入,持續性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資源的產出效率,實現集約化經營的資源節約型農業。這種模式適合在人口眾多,土地面積較少的人均資源相對稀缺、經濟、技術水平不高的傳統農業區域投入運用。此模式可分為3種形式,即資金集約型、勞動密集型以及資金和勞動結合集約型的農業發展模式。
3 生態農業效益研究
生態農業產業化的農業發展模式,可以通過加強生物技術,來減少傳統農業發展中農作物生長發育所要投入的化肥等能源,保護土壤,保持土地的可持續性發展;還可以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促進資源的可重復循環利用,加強對農業生產活動等的科學化管理,進而減少大量的人力、物力,構建資源與勞動節約型的農業發展模式,促進農業生產活動中對社會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改善。而且這種產業化模式實現了農業生產、產品加工、市場化綜合性的一體化發展,進而促進了農業生產結構的全面調整,擴大了農業產品的輸出渠道,使農民增產增收,增加我國農業的經濟效益。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也保護了生態環境,促進了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對我國環境的長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有一定的社會環境效益。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所產生的效益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短時間不能完全顯現的,需要對此種模式長期的利用,以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4 結 語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促進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必將走向產業化發展道路,而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則成為生態農業產業化轉型的有效途徑。必須認識到生態產業化發展模式的重要性,在不斷的發展實踐中進行改進與完善,以促進我國第一產業―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增加我國農業經濟效益、環境效益。
參考文獻
關鍵詞:開發模式;鄂州市;農業旅游
生態農業旅游是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業相結合的新型交叉產業。它是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以旅游內涵為主題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農藝展示、農產品加工、農村空間出讓及旅游者的廣泛參與融為一體,使旅游者充分領略現代農業藝術及生態農業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業。發展生態農業旅游不僅可以形成旅游業新的經濟增長點,還可以改善農村生存環境,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邁進。
一.鄂州生態農業旅游開發條件分析
(一)區位特征
鄂州位于湖北省東部,長江中游南岸,是全國著名的“百湖之市”、“魚米之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的故鄉”,鄂州市地處東經114°32′―115°05′,北緯30°00′―30°06′,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年均氣溫17.0℃,年平均相對濕度 77%,年平均降水量為1282.8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03.7小時。鄂州西接“九省通衢”的武漢,東連“礦冶之城”黃石,北與革命老區黃岡地區隔江相望,南同咸寧地區瀕湖毗鄰。鄂州地理位置優越,在長江流域處于“得中”地位。東去上海,西上重慶,水路距離都在1100公里左右。萬里長江依市而過,境內江岸線長達90公里,有大小港口5座,江海直達,常年可泊5000噸級輪船。106國道縱貫市區南北,武(昌)九(江)鐵路、316國道和宜(昌)黃(石)一級公路三線并行,橫穿鄂州東西。這種“江湖海直通、水鐵公聯運”的優勢,使鄂州得以成為鄂東南地區的水陸交通樞紐。
(二)生態環境
鄂州以湖而名,依水而興。在鄂州“三葉碧荷”圖形的綠野上,星羅棋布地鑲嵌著鉆石瑪瑙般晶瑩透亮的湖泊:梁子湖、鴨兒湖、三山湖、花馬湖、沐鵝湖、紅蓮湖、洋瀾湖等大小湖泊133個,水域面積達4.3萬公頃,有80多個水產品品種和100多種水生植物,號稱亞洲淡水植物的基因庫。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現有水域面積304平方公里,具有重要的生態、社會和經濟價值。近幾年,梁子湖周邊采取的退田還湖、退耕還林、季節性休漁和控制排污等措施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資源優勢
鄂州農業十分發達,是名副其實的江南魚米之鄉。全市地勢東南高,西北低,由丘陵、平原、湖區組成,尤以湖泊眾多而著稱。市域內,湖泊、庫塘星羅棋布,港汊溝渠連成網絡,可養殖面積30多萬畝,適于養魚、育蚌、植蓮,是馳名海內外的武昌魚的故鄉。鄂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過渡區,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具有發展種養業的良好條件。全市有稻、麥、豆等農作物品種200多個,銀魚,胭脂魚、螃蟹等水生動物100余種,蓮、菱、芡實等水生植物20多種,豬、牛、羊等畜禽品種近百個,楊、柳、松等樹木數百種,主產糧、棉、油,也是湖北省珍珠、螃蟹、茭頭等農副產品的重要出口基地。同時鄂州也是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城市,匯聚了眾多的歷史名人,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留下了大量的古跡、遺址、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二.鄂州生態農業旅游發展現狀
近年來,鄂州市圍繞百里長港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建設,依靠水產、畜牧、蔬菜、林果四大農業支柱產業,充分利用“三湖”(梁子湖、紅蓮湖、三山湖)、“三山”(沼山、葛山、白雉山)資源,以“綠色、安全、生態”主題,探索出一條以鄉村休閑旅游觀光為特色的農業發展新路。據統計,到2011年底,全市農業觀光景點達到130個,共接待游客142萬人次,實現農業旅游收入1.7億元,帶動銷售當地農產品2.5億元,吸收當地農民就業4488人,形成了鄂城區杜山現代農業科技園、楊葉溪流港草莓專業合作社、三山湖漁家樂、九龍山茶莊、四海湖、紅蓮湖、梧桐湖農業生態園、梁子島生態旅游區等一批示范區。其中,市梁子島生態旅游區被列為全國首批旅游農業示范點,國家AAA級景點、省級旅游度假區。它們集經濟、社會、生態教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融觀光、度假、體驗、學習、考察等各種活動于一身,成為本市及周邊城市居民回歸自然、體驗民風民情的好場所。同時,農業旅游已成為鄂州市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鄂州生態農業旅游雖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開發過程中還是存在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勢必會影響到鄂州生態農業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一)項目單一、功能雷同、沒有形成農業旅游的品牌
從發展現狀來看,由于受到農業規模、科技水平和資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約,鄂州生態農業旅游的規劃不夠合理,項目功能、活動內容單一,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嚴重,沒有依靠自身的特色旅游資源開發特色農業旅游產品,沒有形成農業旅游的品牌,旅游活動主要是停留在觀光、采摘、垂釣等低層次的項目上,內容不充實,參與性不高,影響了產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二)宣傳推介力度不夠
一是營銷策劃能力不強。沒有制定出具有影響力的長期發展的整體營銷計劃。二是營銷組織能力不強。雖然開展了一系列的推介活動,但營銷效果不明顯。三是營銷推廣能力不強。由于資金方面的原因,營銷推廣的能力有限,采用的營銷手段和方式不多,宣傳技術質量和水平不高,推廣的渠道較窄。
(三)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服務接待水平不高
生態農業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往往遠離都市,所以在開發旅游項目的時候首先就要考慮到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F在很多鄂州對外開放的農業旅游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往往落后于園區建設,這主要體現在交通、水電、衛生等方面。另外鄂州如今從事農業旅游的服務人員主要以農村青年為主,他們大多文化素質較低,沒有受過規范的培訓,導致整體接待服務水平較低,影響市民的出游熱情。
(四)對傳統鄉村文化的內涵挖掘不夠
隨著游客旅游需求的提高,單純以自然田園風光為主的觀光方式,無法滿足游客對更高層次旅游活動的需求。生態農業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觀賞、采摘的表面繁榮上,必須走與生態旅游與文化旅游相結合的道路,鄂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如鄂州民間故事歌謠、鄂州牌子鑼、樊口硪歌、葛店蝦燈、塘角頭“活馬子”、鄂州玉連環、鄂州花樣剪紙、澤林旱龍舟、嵩山百節龍等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牌子鑼、花樣剪紙(雕花剪紙)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發展生態農業旅游時要注重發掘和整理,使之成為旅游中的賣點。
三. 鄂州生態農業旅游的開發模式
(一)科普教育游模式
這種模式是在一個鄉或村的范圍內,依據所在地區獨特的優勢,圍繞特色的生態農產品或產業鏈,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園、高新技術農業展示園,形成“一鎮一品,一品一色,一色一味”的差異化發展戰略。園區內實行專業化生產經營,引進和推廣農業新技術,新方法,使游客在園區內進行采摘,在勞動中享受休閑的快樂,同時還能了解各種農業科技知識。如鄂城區杜山現代農業科技園、楊葉溪流港草莓專業合作社,梁子湖濕地公園科普區,涂家垴藍莓基地農事體驗區。
(二)度假休閑游模式
鄂州地處武漢城市圈核心位置,要充分利用便捷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廣泛做好宣傳,以“近郊、休閑、體驗”為賣點,滿足城市居民回歸自然、體驗農村生活的需求。同時抓住人們追求“健康、綠色餐飲”的風潮,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非飼料養殖”等具有特色的農產品,以體驗農家磨豆腐、搗糍粑,舂米等都市人群較陌生的特色產品為依托,加以市場引導,做大做強做出特色。如武昌魚、紅尾魚、綠殼雞蛋、太湖千張、燕磯紅菜苔、農家土罐土雞、鴨、鵝湯,鍋巴粥,純谷酒等民間特色食品。在農業觀光園內,規劃布局富有農家特色的供游客食、宿、游、娛的區域以及與之相配合設置景點,體現出樸實、真實的特點,體現休閑、游娛、度假、健身的功能。
(三)農家度假游模式
利用生態優勢、民俗風情,結合新農村建設,以優美的自然風光為依托,以整潔價廉的農家旅舍吸引游客,開展以農家樂為主要形態的農家度假游。在梁子島、沼山、太和等地改造現有建筑外觀,使之與環境協調融合,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農家樂片區。
(四)民俗文化游模式
農業旅游的發展要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資源,打造特色產品。鄂州歷史文化悠久,“玉連環” “澤林旱龍舟”“穿花龍舟”、“工尺譜排子鑼”、“梁湖情歌漁歌”、“舞獅玩龍”、“哭嫁”等項目久負盛名,應予以正確引導,借此打造品牌,將文化活動貫穿于農業旅游活動中,增強項目的文化底蘊,使旅客既可以欣賞特色節目,又可以體驗鄉村農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不斷增強項目的吸引力和市場的競爭力。
四. 鄂州生態農業旅游開發的建議
(一)科學規劃、統一布局
生態農業旅游項目的內容選擇、服務和費用水平,都要按照目標市場的特點來確定。在布局時以保護資源、發展生存為主要目的,不能破壞田園風光、污染環境。在規劃時,要根據當地的自然、經濟、社會條件,考慮到市場需求狀況,因地制宜,做好生態農業旅游開發規劃,各地在旅游地建設上,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建設,要建設具有當地特色的生態農業旅游基地。
1. 重視市場營銷,開拓農業旅游的客源市場
生態農業旅游產品要吸引廣大旅游者,需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推介力度,創新宣傳推介手段進行產品推介。如借助報紙、電臺、電視等各種新聞媒體進行宣傳,拍攝農業旅游風光片等,創立農業旅游專題網站,舉辦節慶活動,召開農業旅游產品推介會,或者以博覽會的形式推廣旅游產品。加強與周邊旅游景區的結合,加強與旅行社的合作,提高景點的知名度,擴大農業旅游的市場。
2. 突出地域特色,提高觀光農業產品的質量
生態農業旅游成敗的關鍵在于其產品的開發。鄂州市生態農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產品存在著類型單一、檔次低、低水平重復等諸多的問題。因此,鄂州市應吸收國內外發展生態農業旅游的先進經驗,并立足本地資源、突出特色,實現多目標、多層次、多途徑全方位的綜合發掘,以豐富的旅游內容吸引游客,為游客提供觀光游覽、購物體閑、參與農作等多項活動。
3. 加強環境保護,維護景區的生態環境
與相關技術部門、科研部門和管理部門的合作,監測與預報包括旅游區大氣、水污染、噪聲、廢棄物以及農作、林、草病蟲害等指標項目,及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問題,確保環境優良。通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加強管理,控制觀光農業地周邊地帶因工業化和城市化對其的不利影響。只有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才可能體現出鄂州生態農業自然、傳統、休閑、綠色的特點,獲得農業、旅游、教育、生態、社會等綜合效益。
(二)加強人才的培養
一方面,依托農業科研機構、旅游院校和行業協會建立專門的農業旅游培訓基地,對農業旅游的從業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學習和培訓。另一方面加快培養既懂農業、又懂旅游的復合型人才,吸納旅游高級人才加盟,樹立市場意識,提高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嚴賢春.生態農業旅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2]湖北省政府門戶網站.鄂州市簡介[EB/OL].
[3] 鄂州新聞.鄂州農業休閑旅游觀光景點達130個[EB/OL].
[4]郭煥成.發展鄉村旅游業,支持新農村建設[J].旅游學刊.
1.1山地農業社區模式
1.1.1地理位置及特點
山地農業社區主要位于陜甘寧能源礦區的中部,包括陜北榆林市的子洲、吳堡、綏德、米脂、佳縣、清澗,延安市的寶塔區、延長、安塞、甘泉、子長、吳旗、志丹;甘肅慶陽地區的華池、環縣,平涼地區的靜寧、莊浪;寧夏固原地區全部6縣,一共包括23個縣(市)。該區域的地勢大體以山地為主,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降雨相對比較充沛,年降雨量大約為400~600mm,氣候屬于溫帶半干旱氣候。社區所在地坡度比較大,地形變化復雜,平地相對稀少,土壤肥力低下,缺雨即旱,多雨則流,土地生產力較低,不利于進行大規模的設施農業種植。其發展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的發展立體化農業循環經濟,并根據自然環境的容量、土地容量確定社區人口規模。
1.1.2山地農業社區營建思路
該區域生態農業社區的發展應當根據當地地形地貌的特征,以保護脆弱的生態環境,防治山地自然災害為出發點,綜合發展立體農業多種經營的生產方式,從上到下、全方位的充分改善生態環境,積極創造生態農業產業基地,發展地方優勢農業,多方面的增加農民的收入,最終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結合的良好效果。山地農業社區的整體營建思路為:山頂種樹、山腰修田、山腳建棚的立體化農業循環經濟模式。
1.1.3農業經濟模式
①山頂積極發展“林-菜-沼”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即在山頂種植廣闊的自然生態林以涵養水源、防風固土,其間種植一些能夠適應高山氣候的綠色蔬菜,同時考慮在該區域就近建造沼氣池將綠色肥料有效還田,強調其循環與可持續生產。②山腰發展“果-菌-沼”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即在山腰栽種獼猴桃、花椒、無花果等經濟類果木,在其間套種木耳、香菇、黨參、天麻等食用菌和藥材,提高光能和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果木能夠為食用菌和藥材遮陽,果木的枝干可以成為食用菌培養的原料,栽培廢料可作為果木肥料逐步返田,進一步增加原有土地的肥力,一定程度上滿足社區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③山腳發展“糧-果-魚-沼”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即充分考慮山腳土地資源良好(水熱條件充分),利用區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廣種糧食,進一步增強經濟效益較為突出的林果業與漁業,有效利用建立的沼氣池和漁塘將有機肥料充分還田,增強區域土壤的肥力。
1.1.4民居組建方式
山地農業社區規劃應當采用山腳與山腰居住組團化的形式營建,有利于進一步拉近生產者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實現集約化的生產方式,充分提高單位土地上的生產效率。比較理想的規劃模式應當包括:每個組團內部形成以家庭為中心的輻射圈,小組團的戶數至少應當控制在10戶左右,這樣能夠保證規劃的合理性和經濟性;組團與組團之間以500m的距離為宜,這樣能夠方便各組團之間的聯系與物質溝通。山地農業社區的發展應當適當向山腳與山腰地段集中,盡可能最大化的為社區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同時,黃土高原的山地地形使得以窯洞為主的生土建筑仍然具有一定的普及度,以便極大地發揮區域地形特征,最大化的節地與節能。由于該區域地下水缺乏,地區土地資源及其豐富,山地與溝壑地貌多樣,民居的建筑類型應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除了窯洞建筑以外,還有平原區類型的平房四合院和地下窯洞四合院,同時也有窯洞與磚瓦房相結合的院落形式。
1.2旱作農業社區模式
1.2.1地理位置及特點
旱作農業社區處于該區域的東部和南部,主要包括陜北延安市的富縣、洛川、黃陵、宜川、黃龍等16縣(市);甘肅慶陽地區的西峰、慶城、合水、正寧、鎮原、寧縣,平涼地區的平涼、華亭、靈臺、涇川、崇信。該地區的地形地貌主要包括低山、塬、梁與溝壑,土壤多以黑壚土和黃綿土為主,便于耕作。區域為無灌溉條件的地區,氣候干燥,降雨稀少,年降雨量為200~400mm。農業產業結構主要以旱作農業生產為主,自然性的干旱缺水導致該地區發展農業較為艱難,社區主要依靠天然降水從事農業生產。小麥、玉米、馬鈴薯、紅棗等是該社區的主導產業,該社區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應當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以水土保持為主導,通過馬鈴薯、林木、苜蓿等多種植被的種植,最大化地防止水土進一步流失。
1.2.2旱作農業社區營建思路
在旱作農業社區模式的規劃營建中,應當注意“突出特色,節約用地,集中發展”,逐步形成合理的生產與生活環境,使得社區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水平能夠得到較大的提高。生產區主要包括農業種植區、牲畜飼養區、農產品加工區等,其中牲畜飼養區和居民居住區盡量分離,通過集中化的管理和舍飼精養,充分發揮集聚效應。生產區改變過去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經營方式,取而代之以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向發展,積極鼓勵社區居民走出庭院搞生產,加強社區居民之間的聯系與合作,集中統籌生產區的各項安排,做好生產區內道路交通、水電管線等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
1.2.3民居組建方式
生活區應當盡量少占用農田耕地,多利用原有土地與空地進行集約化的生活區建設。社區聚落多呈院落式或組團式形態,一般其生活區的規模應控制在200戶以下,以便于社區的集中化管理,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由于社區采取規?;a方式,集中化的居住形態,因此可以考慮在社區中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進一步減少運營成本。旱作農業社區的居住建筑形式可以采用半生土建筑院落式的布局形態,結合新的結構形式,充分滿足社區居民的不同需求,由于生活區與牲畜飼養區的充分分離,所以居民的居住條件將會得到極大的改觀,住宅衛生標準將得到很大的改善。在尊重當地居民生產生活方式、民俗民風的前提下,當社區經濟狀況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時,也可以進一步考慮社區居住建筑加高層數,進一步節約土地資源,對于居住建筑的用地集約化建設既可以增加一定的耕地面積,又為旱作農業社區的產業多元化發展和土地開發儲備大量的土地資源。
1.3沙化地農業社區模式
1.3.1地理位置及特點
該地區位于鄂爾多斯毛烏素沙漠南部邊緣、北部長城沿線,主要包括陜北榆林市的榆林、橫山、神木、府谷、定邊等7縣(市);寧夏吳忠市的鹽池、同心。該區域為低山丘陵荒漠區,氣候十分干燥,降雨稀少,年降雨量大約為200~250mm,土壤為風沙土、栗鈣土等,屬中溫帶半干旱向干旱區過渡的地帶,是能源礦區生態功能極其脆弱的地區。由于該區域草場長期超載放牧,加之能源礦產資源的大量開采,導致區域天然植被大幅度地減少,區域生態環境遭到了極大地破壞,土地的風蝕沙化現象十分嚴重,草場嚴重退化,產量大幅度降低。
1.3.2沙化地農業社區營建思路
在生態農業社區建設過程中,該區域應進一步加強生態沙產業和荒漠牧業循環的經濟發展模式。本地區的生態農業應以牧為主,逐步培育推廣抗性較強、改良的新型耐旱植被(檸條、苜蓿、沙棘等),根據土壤、水分、氣候等自然因素以及草場的產量來確定不同的牲畜結構和承載量,合理安排放牧的時間與空間,盡可能地減少放牧強度,進一步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在進行沙化地農業社區的營建中,我們應當立足于當地良好的自然條件(水土、光熱資源充足),采用較為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廣種瓜果與蔬菜,逐步帶動沙區沙生農產品(耐旱圓棗、甘草、甜菜等)的精深加工,不斷的延伸產業鏈條,有力地促進社區居民的收入與社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生產區的建設規劃中,應當積極利用現有的地形進行合理的生產布局,養殖區盡量位于坡頂,利用重力將牲畜糞便排向底層的沙化地作物種植區;比較陡的坡地可以退耕還草或者開辟為果林;基本農田可考慮位于中坡地帶,利用以“窖灌”為標志的集雨節水技術進行有效地生產與耕作;底層的沙化地作物種植區為農業節水型生產區,利用平坦的地勢進行交通道路的建設,有利于產品運輸。
1.3.3民居組建方式
生活區一般位于坡底平坦的地方或是平緩的坡地,盡量和生產區保持一定的距離,根據地區現有的的環境狀況確定社區的戶數容量,居住的形態可以考慮沿主要的交通道路進行沿線布局。建筑的形式以適應沙地環境的半生土建筑為主,生活區與生產區嚴格區分開來,杜絕生活區進行生產和養殖,從根本上創造一個環境優良、分區明確、規整有序、功能齊全的沙化地農業社區。
1.4黃河水灌溉農業社區模式
1.4.1地理位置及特點
該地區位于區域西北黃河沿岸,包括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靈武市、吳忠市、青銅峽市、中寧縣、中衛縣。區域絕大部分以平地為主,土壤類型以灌淤土和潮土為主,氣候干燥,降雨稀少,年降雨量約為170~200mm,由于臨近黃河,因此該地區地下水資源極為豐富,同時可以考慮取黃河水進行農業灌溉,水土光熱條件優良,小麥、玉米、蔬菜等種植業及畜牧業都相對發達。
1.4.2經濟模式及思路
該地區的生態農業社區建設應當重點推廣“種植業-沼氣-畜牧業”和“溫棚-畜舍-沼氣”三位一體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該區域的種植業和畜牧業都比較發達,種植業發展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飼料,畜牧業可以將相對低廉的糧食轉化為附加值較高的肉類產品。“種植業-沼氣-畜牧業”的社區發展模式應當采用生態經濟學的原理,發展以沼氣為紐帶的能源綜合利用模式,種植與畜牧相結合的良性復合生態模式。該模式以沼氣為主要的能源、以人畜糞為基本肥源,將種植業與畜牧業進行有機結合,將溫室大棚、畜、沼、菜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種養結合,并且能夠通過沼氣池的發酵作用,實現有機物的多級循環利用。黃河水灌溉農業社區模式能夠有效地利用區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有效地促進社區生態環境建設與可持續發展。
1.5鹽堿地農業社區模式
1.5.1地理位置及特點
該區域氣候比較干燥,降雨量稀少,年降雨量為150~170mm,由于地勢較低、排水不力,最終導致區域土壤次生鹽漬化、堿化,可耕層較淺且十分貧瘠,該區域不宜直接發展種植業,必須首先進行土壤的改良,進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1.5.2經濟模式及思路
該社區的營建模式必須因地制宜,采用“上糧下漁式農業循環經濟模式”進行鹽堿地農業社區的營建與發展。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在該區域的低洼鹽堿地開挖漁塘發展水產業,開挖魚塘后產生的土方圍合成高起的田臺,田臺高出原地面約2m,有效降低原有區域的地下水位,這樣可以保證區域土壤不易返堿。當夏季雨量豐沛時,可以考慮將大量雨水集中排入至已開挖的池塘;干旱時可以考慮利用池塘較為充足的蓄水來進行農作物的補水和澆灌,通過豐蓄與枯用的充分考慮,將進一步解決社區農業用水緊張的問題。人工構筑的田臺在剛開始可以考慮先種植耐鹽堿的農作物以便一定程度上改良現有的土壤,經過3~4年,可以考慮廣種農作物以獲得較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漁塘可以優先考慮利用生長期較短、耐鹽堿性較強的魚蝦進行混養,魚蝦亦可飼養家禽,同時也可以作為商品出售,塘底的淤泥可以進一步考慮用于肥田。
2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