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熱點話題范文

        熱點話題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熱點話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熱點話題范文

        一、相關理論

        (一)話題檢測與跟蹤技術TDT作為一種主題檢索技術,其特點主要在于關注與特定事件主題相關的數據。傳統的檢索技術是從內容來檢索、確定文檔的分類,而TDT技術是基于事件,利用分析文檔與事件主題聯系來獲取特定主題信息,它從來源數據流中自動發現主題并把與主題相關的內容聯系在一起。TDT的研究任務主要包括五部分:對新聞廣播等報道進行切分(報道切分),檢測未知話題(話題檢測),跟蹤已知話題(話題跟蹤),檢測未知話題首次相關報道(首次報道檢測)以及檢測報道間相關性(報道關聯性檢測)[7]。

        (二)中文分詞及詞性標注中文分詞就是將漢字序列切分成有意義的詞,以字為單位,句和段則通過標點等分隔符來劃界。目前主流的中文分詞算法分為四類:基于字符串匹配的分詞,基于理解的分詞,基于統計和基于語義的分詞[8]。詞性標注是根據句子上下文環境給句中的每個詞標記一個正確的詞性,主要是機器針對多標記詞(即有多種詞性的詞)和未登錄詞(即在訓練語料中未出現的詞)標記詞性。詞性標注技術與分詞技術一樣,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文本自動檢索及分類、文字識別、語音識別等實際應用中占有重要地位[5]。目前比較典型的標注算法歸納起來有:基于規則的方法,基于統計的方法,規則與統計相結合的方法。本文選用的是規則與統計相結合的方法。

        (三)向量空間模型向量空間模型(VectorSpaceModel,VSM)是一個應用于信息過濾、信息擷取、索引評估相關性的代數模型,文本分析對象通常是以詞為單位的VSM數據[9]。運用這個模型把文本表示為向量,就可以將文本處理簡化為向量空間中的向量運算。當文檔轉化為向量時,文檔中每個詞對應向量的每個特征項維度,所有文檔中的詞所對應的維度構成了整個空間,而特征權重則是每個詞對應每一維的取值,于是,一個文檔Dj轉化為特征向量Dj可表示為:其中tij是特征項,wij是特征權重,M是文本tij中的特征項總數。另外,文本中作為特征項的詞不能重復,即各特征項tij互異,且文本的內部結構不需要考慮,因此特征項tij無先后順序。

        (四)K-means文本聚類K-means算法以歐式距離作為相似性的評價指標,即認為兩個對象的距離越近,其相似度就越大,得到緊湊且獨立的簇是聚類的最終目標。K-means算法中距離的計算公式如下:第一步,從數據對象中任意選擇K個對象(K值需要預先設定)作為初始聚類中心。第二步,計算剩下的對象與這些聚類中心的相似度(距離),并分別將它們分配給最相似的(聚類中心所代表的)類。第三步,重新計算每個新類的聚類中心(該聚類中所有對象的均值)。第四步,不斷重復第二、三步,直到標準測度函數開始收斂為止,一般采用均方差作為標準測度函數。該算法在處理大數據集時是相對高效和可伸縮的,計算的復雜度為ON(kt),其中N是數據對象的數目,t是迭代的次數(一般K≤N,t≤N,同時算法對順序不太敏感,因此較適合對VSM表示的文本集進行聚類。本文聚類效果的驗證采用類平均相似度,公式為:其中AVGT()SIM表示類T的平均相似度;CT表示類T所包含的微博條數;ft(avg(sim))表示類T中單條微博文t的個體平均相似度,即t與類T中其余微博文的相似程度之和取平均值。將類中所有微博文的個體平均相似度之和取一次平均值,從而得到類的平均相似度。

        二、研究設計

        (一)識別流程本文基于TDT技術設計出中文微博熱點話題識別流程,主要環節如圖1所示。首先通過微博爬蟲系統獲取所需的數據,如微博內容、評論數、轉發數、受眾數等;接著從獲取數據中提取話題識別的數據源,利用中文分詞處理過濾數據;對預處理后的微博內容中的每個特征詞,利用特征詞權值計算方法TF-IDF(TermFrequency–InverseDocumentFrequency)計算特征權重并建立向量空間模型,再利用K-means文本聚類來歸納出多個話題;最后對多個話題的影響力進行計算并分析,通過效果驗證識別出熱點話題。

        (二)熱點判定———話題影響力設計本文基于微博特點和話題本身,提出熱度的判定因素———話題影響力。微博熱點話題影響力為該話題中單條相關微博內容的影響力總和,單條微博內容的影響力又分為直接影響力和間接影響力。由于用戶發表的微博文直接呈現給關注該用戶的受眾,因此單條微博的直接影響力與該條微博用戶的關注人數(受眾數)相關[10]。本文此處只考慮微博評論數與第一層的轉發數。定義話題影響力相關計算公式如下:其中Inf()T為話題T的影響力;n為該類中與話題相關的微博條數;Inf()t為單條相關微博內容t的影響力。一個話題的影響力為話題中所包含的所有相關微博內容影響力之和。其中InfD()t為單條相關微博內容t的直接影響力;InfI()t為單條相關微博內容t的間接影響力。單條微博的影響力為直接影響力與間接影響力之和。題T的影響力為:

        三、實證分析

        本文實驗數據隨機選取了2011年12月8日到2011年12月14日這7天內的微博數據,通過新浪微博API接口共爬取微博內容2103條。根據研究設計的熱點話題挖掘流程,對該周內新浪微博熱點話題挖掘進行實證研究。

        (一)數據預處理首先對微博內容進行文本預處理,即進行去重、分詞、無效信息過濾、降維等操作。實驗中使用C#版本的中科院ICTCLAS中文分詞系統對微博文本進行分詞處理,同時標注詞性,并過濾微博內容,保留名詞及名詞性詞語,然后將所有的單字過濾,再去除所有的英文字符、數字和一系列數學符號等非中文詞,只留下有意義的中文詞語。圖2為關于“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英國女王出租宮殿套間”話題文本示例。

        (二)話題識別文本預處理后,針對每條微博內容,利用特征詞權值計算方法TF-IDF計算各個單詞權重,以構成一個向量空間模型用于聚類。實驗中,K值在最大值范圍內通過多次實驗結果驗證來選取。經過多次試驗,最終將該周的微博內容聚為10類,并對各類進行類關鍵詞提取,結果如表1所示。以上10類中,所提取的關鍵詞具有較強實時性的有6個,關鍵詞所包含信息較為日常的類有4個。此時若設置類平均相似度閾值為0.01,則恰好包含較強實時信息的6個類別。將類平均相似度高于閾值且包含較強實時信息的類定義為一個話題,則從微博內容中發現話題數目為6個,分別為類3、4、6、7、8、10。

        (三)話題影響力排序大多關于熱點發現的算法認為,在聚類后出現的熱點詞頻率較高,則該話題即為熱點話題。這種原理是基于熱點詞與話題的附屬關系,但卻忽略了當話題較分散的情況下聚類也能進行,同時在聚類結果中,可能有些話題只是局部較熱的小話題,整體來講算不上熱度很高[11],因此可以設置一個閾值來區分話題冷熱,話題熱度(本文中以話題影響力來衡量)高于閾值則表示聚類出來的話題為“熱點話題”,低于閾值則視為“非熱點話題”。熱點與非熱點的概念是相對的,因此也可以根據話題影響力公式計算出每個話題的熱度,然后按照熱度分數排序,分數越高表示話題影響力越大,熱度越高。實驗中,挖掘熱點話題的數據來源時間段Δh為2011年12月8日至2011年12月14日。由于實驗中發現話題的總數較少,故本實驗不以預先設定話題影響力閾值來劃分“熱點”與“非熱點”,只將話題按影響力大小排序,即設定所發現話題均為熱度不同的熱點話題。根據話題影響力相關計算公式(4)~(8),計算得到實驗中所提取的6個話題在當前時段的影響力評分及排名,如表2所示。考慮到微博轉發會使微博的影響擴散,相對于評論其影響力更大,因此公式(8)中α取值為0.4,β取值為0.6.從以上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在實驗識別出的2011年12月8日到2011年12月14日的6個話題中,影響力從大到小依次是江蘇豐縣校車事故、紀念日、韓國海警被刺事件、電影《金陵十三釵》即將上映、廣東陸豐烏坎村、雙子座流星雨爆發。

        (四)效果驗證話題識別與跟蹤的效果一般使用準確率和召回率兩個參數來衡量,公式如下:A表示已提取出的與話題相關內容,B表示已提取出的與話題不相關內容,C表示未提取出的與話題相關內容。在全部文本數據中,與話題相關的數目為A+C,而被判定與話題相關的數目為A+B。召回率和精度是不可能兩全其美。當召回率較高時,精度反而降低;反之精度高時,召回率就會有所降低。因此,本文用這兩個度量值融合而成的一個度量值F來衡量這個效果。F值公式如下:實驗以“召回率”、“準確率”驗證熱點話題發現效果,根據公式(9)、(10)、(11)計算出每個話題的召回率與準確率,如表3所示。從表3可以看出,6個熱點話題召回率從高到低依次為:韓國海警被刺事件,江蘇豐縣校車事故,周年紀念,雙子座流星雨,陸豐烏坎村,電影《金陵十三釵》話題,各類話題召回率均較高。相反,各類話題準確率均較低,最高為雙子座流星雨,僅為0.769,最低為廣東陸豐,僅為0.641。聚類準確率低與微博內容零散、談論話題范圍極其廣泛有關,即話題聚類時噪聲數據太多,導致β值較大。實驗表明微博熱點話題發現的“召回率”較高而準確率較低,這與微博內容的不規范性、隨意性等特點有關。從綜合衡量召回率和準確率的F值來看,熱點識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盡管微博內容存在一定的不規范和隨意性,但從實證分析中可以看到,聚類所選取出的6類熱點話題F值均保持在0.75以上。

        四、結論

        第2篇:熱點話題范文

        問路家訪——基于信息時代家校溝通的調查與思考

        今天,家訪這個曾經飽含著成長中無數回憶的家校溝通方式嚴重受到電話、網絡等“電子溝通方式”的沖擊。各行各業生活工作節奏加快,家訪還有必要嗎?它當何去何從?話題以家訪為切口,以對重慶五類學校家訪現狀調查為基礎,引發了基于信息時代家校溝通的思考。

        (詳見2013年4期)

        教育:重新發現兒童

        教育的對象是兒童(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界定為0~18歲),教育要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可是就在六一兒童節前夕,一系列以兒童為主人公的泯滅人性的極端事件讓人們疑問:“今天的孩子,怎么了?”《今日教育》及時抓住這一社會熱點事件,策劃了本話題。

        (詳見2013年6期)

        師生關系:現實境遇與理想重構

        師生關系,不僅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單純的教學關系,更是一種人與人的社會關系,牽涉到教師與家長、與學校、與社會等方方面面。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技如何發展,平等、民主、和諧的對話是師生關系生態重構的必由之路。

        (詳見2013年11期)

        好校長怎樣煉成

        “減負提質”背景下,“辦好學校、教好學生”這一樸素命題反映了社會各界對優質教育的期盼。所謂“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然而,什么樣的校長才算好校長?怎樣才能煉成好校長?需要一個標準來評估和引導。

        (詳見2013年3期)

        致青春

        青春,對于每一個人而言只有一次。

        青春,終將逝去,年少無知、浪漫無拘也終將遠離。但如果有一種教育夢想和精神一直相伴,那么生命的青春就可以一直守望下去。

        (詳見2013年7/8期)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是所有教師的恒久追求。然而,在繁瑣的工作、巨大的壓力面前,教師的職業倦怠感與幸福感的天秤,似乎正在向前者傾斜。如何尋找到失落的教師幸福感?

        (詳見2013年9期)

        師德的重量

        本話題對“師德”的探討,有教師反思,有師生故事,還有學生視角的回憶,均是平常的故事與說理。但就在這平常的記錄中,滲透著“師德影響一生”的理念,也傳遞出一種教師內樹師德的簡單哲學——師生如魚。

        (詳見2013年10期)

        我的開學第一課

        每到九月開學季,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就會推出“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夢想”。

        第3篇:熱點話題范文

        每年高考,作文題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因為一份好的作文題不僅對科學檢驗考生實力起決定作用,而且對整個學校教育和社會各行業都會產生正確的導向作用。

        繼2004年北京作文題目以“包容”為話題之后,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以“說‘安’”為話題,北京市多年從事語文教學的高級教師、北京新干線學校教學校長張繼革認為,無論是“包容”還是“說‘安’”,都是當前社會上的熱點話題,這樣的作文命題富有時代感,而且考生有話可說,能夠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張老師充分肯定了北京高考作文命題,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2005年的高考作文較去年的“包容”涉及的面更廣泛,給考生更多的思維空間,考生可以根據自己身邊的生活中的信息、社會和世界的整體追求和平社會的大環境來寫。2005年的高考作文也體現了新教材改革中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轉變,立意更加新穎,開拓了思維。

        該校的薛老師認為,由于2005年考生自己發揮的空間很大,在語言上和表達形式上,都會出現一批非常不錯的作文。(記者:王茗輝)

        第4篇:熱點話題范文

        我的奶夠寶寶吃嗎?我的飲食會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生病了還能喂母乳嗎?……和母乳有關的疑問真不少!一起來聽聽崔大夫如何解答。

        吃母乳的寶寶長得慢?

        Q:我是純母乳喂養,但是我的寶寶卻沒有吃配方奶的寶寶長得快,和母乳喂養有關系嗎?

        A:寶寶長得快與慢不是家長能夠很清楚地感覺到的,需用科學的評判標準——嬰幼兒生長發育曲線作為依據。你們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份生長發育曲線(父母必讀育兒網或http:/who.int/childgrowh/standards/en/),然后定期將孩子的身高體重等指標標在曲線上,觀察孩子的生長情況,這樣得出來的數據才是準確的。

        Q:我的寶寶1歲了,還在吃母乳,他對其他的輔食完全沒興趣,是不是吃母乳的原因?孩子對輔食沒興趣,與母乳喂養沒有關系,而是與喂養環境有很大關系。

        A:對于1歲的孩子來說,如果與大人共同進餐,并且能夠適當地參與進食過程,會明顯提高他的進餐興趣。再有,1歲孩子的輔食還是應該單獨做,不要讓孩子吃大人的食物,因為大人的食物味道較重,孩子吃了后,會影響他對輔食的興趣。

        Q:聽老人說過了6個月母乳就沒有什么營養了,是這樣嗎?

        A:母乳喂養能夠堅持多長時間,首先要考慮嬰兒的生長發育情況。如果母乳喂養加上適宜的輔食添加,保證了寶寶的正常生長和發育,就可以堅持,不要被具體時間所困擾。

        Q:我的寶寶現在5個月,一直都是純母乳喂養,聽說媽媽來月經后母乳的質量會下降,再喂下去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這種說法靠譜嗎?

        A:母乳喂養期間媽媽來月經并不意味著其乳汁的質量會有所下降,仍可以堅持母乳喂養,不要被一些沒有科學根據的建議所困擾。只要寶寶生長正常,就是能夠堅持母乳喂養的有力依據。

        怎么吃才能保證母乳質量?

        Q:我是純母乳喂養,平時愛吃辣的,對寶寶會有影響嗎?需不需要忌口?

        A:如果媽媽在吃了某種食物后沒有不適表現,就可以吃這些食物。我們建議母乳喂養的媽媽每周吃的食物種類不少于50種,目的就是保證營養足夠豐富。從這點來說,補劑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Q:母乳喂養期間如果媽媽拉肚子,需要停止喂母乳嗎?

        A:母乳喂養期間,媽媽難免會出現一些不適的情況。只要不是局部出現感染,不是傳染性疾病,不是特別藥物治療期間,都可以堅持母乳喂養。母乳喂養的禁忌是很少的,不要因為一點點的事情就中斷母乳喂養。

        Q:我的寶寶被診斷為母乳過敏,醫生要求我給她斷奶,真的有寶寶對母乳過敏嗎?

        A:如果發現母乳喂養的孩子有過敏表現,媽媽可以限制自己的飲食種類,比如雞蛋、牛奶、帶殼的海鮮和大豆等。如果這個辦法有效,再一種一種地往回添加,以此確定孩子對哪種食物有過敏反應。如果不見效,可以咨詢兒科醫生,以尋找原因。

        Q:我們家寶寶出生10天了,是純母乳喂養,請問寶寶什么時候需要補充維生素D?我自己補充鈣劑能達到給寶寶補鈣的目的嗎?

        A: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在出生后1~2個月開始添加維生素D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額外補鈣。如果適當補充鈣劑,寶寶更不會出現缺鈣。建議媽媽保持多樣化食物,不要把重點放在添加補充劑上。

        奶水到底夠不夠?

        Q:我的奶水不夠,怎么進行母乳喂養?

        A:懷疑自己的母乳不夠,更要按時讓孩子吸吮媽媽的,給以規律的刺激。如果母乳真的不足時,可以在每次母乳喂養至少15~20分鐘后j再添加一定量配方粉,以此減少錯覺的機會。在寶寶充分吸吮后,再用吸奶器抽吸,能夠促進乳汁產生,疏通乳管。

        Q:我是剖宮產生產,現在每天給寶寶喂一兩次母乳,仍然覺得奶水不足,是不是剖宮產會影響乳汁分泌?

        A:很多家長認為剖宮產媽媽很難做到純母乳喂養,實際上這與早期的努力不夠有關。如果過早給孩子添加配方奶,孩子很難有興趣努力吸吮媽媽的。所以,當孩子出生后體重下降超過出生體重的7%才需要加配方奶,而且要在每次吸吮媽媽后才添加。

        Q:我的寶寶是混合喂養,最近這幾天我的奶水多了,想給他把配方奶停掉,可以嗎?

        A:媽媽的乳汁增多后,就應該逐漸減少或停掉配方奶喂養,同時觀察孩子的生長是否正常。如果能夠達到正常的生長,建議母乳喂養的孩子盡可能不用配方奶。

        Q:我的寶寶3個月了,最近我的奶水突然減少了很多,用不用添加配方奶?

        A:媽媽是否真的奶水減少了,要通過喂養效果來評判。比如,喂奶間隔是否在縮短,孩子的生長是否有緩慢的趨勢,孩子饑餓性哭鬧的次數是否在增加。如果真的是奶水減少了,應該首先咨詢醫生,尋找—下原因,再考慮是否要添加配方粉。

        Q:我的寶寶4個月了,我開始上班,而且要出差1個月,怎么才能保證母乳不減少?

        A:如果必須離開孩子,又想盡量保證母乳不減少,就只能按時用吸奶器抽吸,盡可能模擬自然的吸吮過程。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將抽吸的母乳冷凍,帶回家后作為孩子今后的食物。在-5℃~-15℃的冰箱內冷凍的母乳可以保存3~6個月;-20℃可保存6~12個月。

        第5篇:熱點話題范文

        英國利物浦大學電力電子系教授、E-自動化研究室主任吳青華:近些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社會文明建設的遲緩導致的失衡使一些社會矛盾凸顯,各階層的利益分化加劇。這種失衡在西方歷史的某些階段也可以找到對應物。但是由于中國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傳統,若忽略對自身文化的反省或者生搬硬套西方的做法,只能使這個問題變得更為棘手,因此需要人們進行深層次的思考。

        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吳鷹認為創新應該從教育開始,而教育的關鍵在于培養具有扎實基礎的創新型人才:UT斯達康靠創新,從一個小公司發展到一個銷售業績排名在世界前十位的電信設備制造商。在國家創新體系中,企業應該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科研機構和大學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政府是管理調控的主體。這需要一個很好的環境和政策的支持,形成一個創新體系。吳鷹認為高科技企業應拿出年收入10%的資金來進行創新性的研發,以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中國特別要加強應用性的創新。

        歸國創業的黃一平博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政府應利用政策,法律和經濟手段來引導再生制造業的規范化發展,鼓勵這些企業做大做強,創出自己的品牌。發展再生制造產業及相關配套產業可以樹立中國是負責任的綠色大國的形象,減輕世界各國對中國崛起后可能會大量消耗世界上有限資源的擔憂。這是一舉多得、利國利民、保護環境的有益之事。

        留美學人辛放:中國要在出口產品的同時,也傳播中國人民的思想和價值觀念,要讓世界知道中國人在想什么。他希望代表、委員能在這一方面做些工作。

        第6篇:熱點話題范文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揚子中學,210048)

        高中英語語法涉及面廣且內容枯燥,成為許多學生英語學習的“攔路虎”。如何將語法課教得生動有趣,讓學生不再畏難?2014年3月19日,南師大附屬揚子中學的馬世飛老師作了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用熱點話題創設語法教學情境。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4 Unit 1“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語法課上,他自始至終緊緊圍繞2014年在南京市舉辦的青奧會這一熱點話題,創設了一系列與青奧會緊密相關的語法教學情境,為語法教學任務的設置及學生的語法操練和運用,提供了真實生動的依托。現擷取部分精彩鏡頭進行賞析。

        一、導入環節——以宣傳青奧會的經歷創設“對話”情境

        【鏡頭1】

        在導入環節,馬老師首先利用多媒體投影展示了多幅他在加拿大進修期間,手持青奧會會旗向各界人士宣傳青奧會的照片;同時,簡要介紹了自己的這段難忘經歷,令學生感覺非常親切生動,自然而然地對青奧會話題產生濃厚興趣。師生對話如下:

        師 One great thing happened on lst August

        1986 in the world. What was it?

        生 Sorry, I don&acute;t know.

        師 I was born on that day! Another bigevent will happen between 16th and 28thAugust in Nanjing. Do you know whatit is?

        生 The 2nd Youth Olympic Games.Ji師 Yes. Now please look at the photos Itook to promote the YOG during mystay for further education in Canada. Itis really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forme, which I will cherish forever. Nowit&acute;s time for you to read the followingtwo groups of direct speech related tothe 2nd YOG and do the exercises of fill-ing in the blanks of reported speech ac-cordingly. Please pay great attention tothe grammar rules of how direct speechis changed into reported speech.

        然后,馬老師提供了兩組由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的句型,要求學生填空:

        第1組:People told the officials,“Citi-zens of Nanjing did wonderful preparations.” People told the officials that Citizens ofNanjing had done wonderful preparations.

        第2組:Lele said,“The 2nd AsianYouth Games was held one year ago.”Lelesaid that the 2nd Asian Youth Games hadbeen held one year before jearlier.

        【賞析】教師以青奧會這一熱點話題作為導入環節的切入點,同時結合其本人積極宣傳青奧會的經歷,為這節“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語法課創設了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首先,教師用多媒體展示照片的形式,巧妙自然地利用青奧會話題創設師生對話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接著,讓學生閱讀與“青奧會”相關的兩組直接引語短句,并要求學生以填空形式將其改成間接引語,從而引導學生高效總結歸納陳述句由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的語法規則,如時態、人稱、時間和地點狀語的變化等等。

        二、操練環節——以青奧會準備工作的問答創設“轉述”情境

        【鏡頭2】

        在操練環節,針對將疑問句由直接引語轉變為間接引語這一教學目標,馬老師提供了一段問答視頻(視頻中,一名外教提問“青奧會準備工作”相關問題,由馬老師回答),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并根據視頻中外教的提問進行轉述,從而對疑問句由直接引語轉變為間接引語進行了巧妙的操練。以下,為視頻中的提問和課堂上學生的轉述:

        提問1: 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the 2nd Youth Olympic Games?

        轉述:The foreign teacher asked Mr Mawhether/if he could tell her something aboutthe 2nd Youth Olympic Games.

        提問2: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toprepare for the games?

        轉述:The foreign teacher asked Mr Mawhat he had been doing to prepare for thegames.

        提問3: Can I possibly take part in somepreparations?

        轉述:The foreign teacher asked Mr Mawhether/if she could take part in some prep-arations.

        另外,針對將祈使句由直接引語變為間接引語這一教學目標,馬老師設置了游戲環節——“悄悄話”:將學生分成8個小組,由每組的第一位學生閱讀一句關于“青奧會志愿者應如何做好青奧會接待工作”的祈使句,然后挨個向后傳話,每組最后一位學生負責向全班轉述本組的“悄悄話”。以下是每組的第一位學生分別閱讀到的祈使句:

        (1) Try to be well-prepared before theathletes arrive.

        (2)Think about interesting topics for theconversations with the athletes.

        (3) Don,t hesitate to turn to the teamleader for help when necessary.

        (4)Accompany the athletes to visit sometourist attractions.

        (5) Treat the athletes to delicious localfood.

        (6) Show respect for the foreign athletes&acute;cultures and customs.

        (7)Present the athletes some gifts as re-minders.

        (8)Don,t forget to keep in touch with theathletes.

        每組的最后一位學生負責將這些祈使句轉化為間接引語,句式為:The teacher askedjtoldjadvisedjencouragedjrecommended us(not)to…,并歸納出祈使句由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的語法規則。

        【賞析】教師通過讓學生對“青奧準備工作”的提問進行轉述的情境設置,既訓練了學生的“聽”的能力,又高效操練了學生“說”的能力。游戲環節“悄悄話”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將機械的語法演繹激活,使學生愉悅地參加活動,進而在操練中習得將祈使句由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的語法規則,如肯定式用“to”連接,否定式用“not to”連接等。

        三、鞏固環節——以青奧會的記者采訪材料創設“匯報”情境

        【鏡頭3】

        在鞏固環節,馬老師指導學生閱讀一段青奧會的記者(簡稱“Reporter”)就青奧會的準備工作相關事宜采訪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簡稱“Yang”)的英文材料,然后要求學生將材料中的對話內容轉變成間接引語,并進行口頭匯報。以下即材料的部分內容:

        Reporter:How did people respond when yousucceeded in winning the bid for the 2nd YOG?

        Yang:l am happy to be invited here.People in Nanjing were very excited at thegood news 4 years ago. Today,I still remem-ber the happy faces of people. That is theproudest thing we have experienced.

        Reporter:What have you done after thisgood news?

        Yang:We have come up with many goodideas, and many good programs have beencarried out. For example, we have builtseveral subway lines, and most of them willbe in use in four months.

        根據上述材料,學生寫出了內容并向全班進行了口頭匯報:

        The reporter asked Yang how people hadresponded when they had succeeded in win-ning the bid for the 2nd YOG. Yang told himthat he was happy to be invited there and peo-ple in Nanjing had been very excited at thegood news 4 years before. He said that day hestill remembered the happy faces of peopleand that was the proudest thing they had everexperienced. The reporter continued to askwhat they had done after that good news.Yang replied they had come up with manygood ideas and that many good programs hadbeen carried out. He added that for examplethey had built several subway lines and thatmost of them would be in use in the followingfour months.

        第7篇:熱點話題范文

        關鍵詞:化學;信息給予題;信息;分析

        文章編號:1005-6629(2007)08-0064-03中圖分類號:G424.74 文獻標識碼:B

        化學信息題是指給出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沒有呈現的信息而構成的新情境試題,也叫材料閱讀題、化學情境題,簡稱信息題。這類題貼近社會生活,跟蹤最新科技,追蹤社會、新聞熱點,具有開放性,旨在考查學生臨場閱讀、提取信息、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2007年全國中考化學命題趨勢來看,信息處理型試題將成為今后命題的熱點和亮點。本文結合2006年部分地區中考化學試題將其歸類分析,供參考。

        1 根據信息,書寫化學方程式

        例1(河北中考題)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在“烯烴復分解反應”研究方面作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烯烴復分解反應”是指在金屬鉬(Mo)、釕(Ru)等催化劑的作用下,分子斷裂并重新組合的過程。其中催化劑鉬是在高溫條件下用還原劑從MoO3中還原出來的。請寫出用碳還原MoO3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分析:根據文字信息書寫未曾學過的化學方程式在近兩年的中考中幾乎成為必考題型。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考生必須讀懂題給文字信息,對新情景進行認真的分析、歸納、知識遷移,能迅速地找到解題的切入點,再將信息轉化為化學方程式。本題結合提出的問題,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是:(1)反應物為碳和MoO3,生成物為Mo和CO2;(2)反應條件為高溫。

        2根據信息,推測新物質的性質、用途以及保存方法

        例2(福建廈門中考題)1909年哈伯在實驗室將氮氣和氫氣在600℃、2.02×104kPa和鐵作催化劑的條件下首次合成了氨(NH3)。常溫下,氨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經過下列反應制得生產炸藥的原料――硝酸。

        A.氨和氧氣在鉑催化劑和一定溫度下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B.一氧化氮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工業合成氨的原料來自空氣、煤和水,這是一種經濟的固氮方法。這一成果生產的化肥給農業帶來了豐收,也獲得了代替智利硝石生產炸藥的原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由于德國壟斷了合成氨技術,能快速生產氨和硝酸,使糧食和炸藥的供應有了保障,這也促成了德皇威康二世開戰的決心,給世界人民帶來了災難。

        請從以上信息中總結有關氨的知識:

        (1)氨的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的制法(寫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4)氨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這是一道典型的文字敘述式信息給予題,由于所給材料冗長、陌生,從上到下逐字逐句讀完不僅費時耗力、主次不分,而且常常云里霧里前看后忘。對于這種題目,建議先看問題后看正文,提煉、刪去與解題無關的一些信息,發現規律,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物理性質包括物質的色、態、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等。對照題給信息即可歸納出試題要求的內容。

        答: (1)常溫下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2)在一定條件下, 氨氣能與氧氣反應; (3)N2+3H2

        2NH3; (4)制取化肥、炸藥。

        3 根據信息,揭示化學基本規律

        例3(江蘇揚州中考題)與金屬跟鹽的置換反應規律相似,非金屬跟鹽反應也有這種規律,Br2、I2、Cl2及其化合物有如下的反應關系:Br2+2NaI=2NaBr+I2 Cl2+2NaI=2NaCl+I2Cl2+2NaBr=2NaCl+Br2,試確定三種非金屬單質的化學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____________。

        分析:解答此類題,可采用類比的方法。先確定一個原型(這種原型往往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知識或者題目已經給出的知識),然后找出要解答的問題與原型之間的相似之處,對比異同,找出規律,實現知識的遷移即可。金屬跟鹽反應的規律是: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本題給出的信息是“非金屬也有這樣的規律”,我們就可以把規律類推到非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

        答案:Cl2Br2I2

        4 根據信息,提出防治污染保護環境的措施和建議

        例4(云南中考題)空氣污染已成為世界性的環境問題。空氣質量日報、預報是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環境信息,可及時準確地反映空氣質量狀況,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

        下表是某日我國部分地區的空氣質量日報內容:

        根據上表,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當日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是(填序號)___________。

        (2)當日影響以上城市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

        (3)想一想,空氣污染物主要是從哪來的?______________。

        (4)為防止空氣污染,保護藍色美麗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議?__________。

        分析:環境保護是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的問題,是近年來中考的熱點。此類問題充分反映了學習化學對解決化學問題的價值,重在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解題的關鍵是從所給信息中提煉出有用的內容,從答題視角來看是多維和開放的。

        答:(1)D(2)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3)煤、石油等含硫化石燃料燃燒、工廠、汽車等排放的廢氣。

        (4)使用清潔能源,減少工廠、汽車有害廢氣排放,植樹造林等。

        5根據信息,探索綠色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例5(江蘇泰洲中考題)我們把直接從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稱為一次能源,一次能源經過加工取得的能源稱為二次能源。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開發的部分能源:①煤;②汽油;③天然氣;④太陽能;⑤風能;⑥潮汐能;⑦地熱能;⑧電能;⑨氫能;⑩酒精,其中不屬于一次能源的是(填序號)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能源問題是當前世界面臨的五大嚴峻問題之一,因此成為中考命題的熱點。題中給出一級能源和二級能源的概念,要求學生在閱讀試題時,能敏捷地抓住兩者的本質區別。用新知識解決所列的具體問題,是考查學生通過自學接受新知識、新信息的能力。煤、天然氣、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都是自然界以現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為一級能源;汽油、電能、酒精與氫氣一樣,都是由其它能源間接制取的能源,是二級能源。

        答:②⑧⑨⑩

        6 根據信息,確定氣體的發生、除雜、干燥、收集裝置

        例6(江蘇泰洲中考題)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氨水顯堿性。實驗室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兩種固體的混合物來制取氨氣,同時生成氯化鈣和水。

        (1)寫出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2)有下列裝置:

        實驗室制取、干燥、收集氨氣的裝置應分別選用(填序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這是一道類比推理型信息給予題,考查的是關于氣體制備、干燥和收集的知識。由于氨氣的實驗室制取不屬于初中所學內容,所以解答時就要抓住題中給出的重要信息:(1)氨氣極易溶于水;(2)制取氨氣的藥品為氯化銨和熟石灰為兩種固體;(3)反應過程需加熱;(4)氨水顯堿性。另外還有一個隱含信息:氣體相對分子質量比29小,故氣體密度比空氣密度小。通過計算可知NH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然后將獲得的“新知識”與已知的“氣體發生裝置的選擇取決于反應的狀態與反應條件,氣體的收集方法取決于氣體本身的密度和溶解性”等“舊知識”有機結合,通過類比推理,便不難得出正確答案。

        答:(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BDG

        7 根據信息,進行相關的化學計算

        例7(江蘇南通中考題)某興趣小組同學在一份資料中了解到:銅有CuO和Cu2O(紅色)兩種常見的氧化物。因為Cu和Cu2O均為紅色,故他們猜測,在H2還原CuO所得的紅色產物中可能含有Cu2O。

        (1)該小組同學準確稱取了8.0g黑色CuO粉末放入大試管中,不斷通入足量的H2,在加熱條件下進行還原,如果產物只有Cu,其質量應為________。

        (2)該小組在H2還原CuO時,當發現8.0g黑色CuO粉末全部轉變成紅色時,停止加熱,冷卻后稱得固體質量為6.8g。此紅色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以此推得Cu2O的質量為__________。

        (3)將(2)中所得的6.8g固體放入燒杯中,加入48.0g過量稀鹽酸(Cu2O與稀鹽酸的反應為:Cu2O+2HCl=CuCl2+Cu+H2O),充分攪拌,除有紅色固體外,還發現溶液變藍。試計算此藍色溶液中CuCl2的質量分數。

        分析:Cu2O與稀鹽酸的反應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情境。本題既考查了學生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又考查了知識綜合遷移能力。解題時,要充分分析和提取新信息,再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就能解決新問題。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8.0g CuO中銅元素的質量為6.4g,即如果產物只有Cu,其質量應為6.4g。

        (2)結合(1)的計算結果可知該紅色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為:6.8g-6.4g=0.4g,故得Cu2O的質量為3.6g。

        (3)設生成CuCl2的質量為x,生成Cu的質量為y。

        答案:(1)6.4g;(2)0.4g、3.6g;(3)6.8%

        第8篇:熱點話題范文

        今年的政協一號提案首次聚焦科技領域,而沒有選擇此前媒體預測的“新型城鎮化”、“治理霧霾”、“互聯網金融”等熱點問題,表面上看似冷門,但其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指向實屬熱門。即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建設創新型國家。這與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和目標高度吻合,雖是立足解決科技領域問題,但方法和指向卻不限于該領域,實際上是一個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問題。

        該提案指出,從1978年的52.89億元到2012年的5600.1億元,我國的財政科技投入35年間增長100多倍,有力推動了科技事業的快速發展和整體科技實力提升。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賴明介紹說:以科技方面為特色的九三學社,曾就科技創新等問題做過專門調查。這次提案的主題,是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科技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具體建議包括:以績效為導向,建立健全針對不同創新活動的分類評價機制,改進科技資源配置方式;推進應用型研發機構市場化、企業化以及研發成果資本化;對基礎性、戰略性、公共性和前沿性的科技項目和平臺建設,應由政府直接投入,但要避免重復低效立項,而具體實施可交由第三方。

        “比方說,我們能不能試行‘項目貸款制’,即在政府技術創新項目中采用低息或無息貸款形式進行投入,貸款需在結題后償還,對于轉化效益突出的項目,可予減免等。”賴明說。

        賴明還指出,我們建議,要少搞一些“貼標簽”的人才項目,多在創造公平公正的人才選拔、使用、晉升和資源分配機制上下功夫,實施一些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的特殊政策。

        一號提案是怎么產生的?

        從歷年的關注度和提案對政策的影響來看,“一號提案”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其影響力和“001號”提案編號絕對相符。

        不過也有人認為,“一號”其實指的是時間順序,通俗講就是誰的提案完成的早就是“一號提案”。但從影響力來講,單從時間上考證似乎有失偏頗,也有人認為,“一號提案”反映的就是提案的重要性。

        提案都是由派提出的,一旦被選為一號提案,該黨派就會成為媒體熱點,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社會對該黨派參政議政工作的肯定和認可。

        第9篇:熱點話題范文

        一、服裝中的標簽

        例1(2009年廣東佛山市中考題)右圖是某服裝標簽的部分內容,下列有關認識錯誤的是()。

        A.里料是由一種材料制成的

        B.滌綸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

        C.滌綸屬于天然纖維

        D.可通過灼燒來區別滌綸和羊毛

        解析:本題借助服裝中的標簽,考查了有關材料的化學知識。根據服裝的標簽解讀,可知:里料是100%滌綸,是一種材料制成的;滌綸是合成纖維,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區別滌綸和羊毛,可用灼燒的方法,羊毛屬于蛋白質,在灼燒時會產生一股燒焦羽毛的味道。C選項錯誤。

        答案:C

        二、食品中的標簽

        例2(2009年江蘇常州市中考題)右圖為某品牌牛奶的部分標簽,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第(2)~(4)題用標簽中的序號填寫]:

        (1)人體需要多種營養物質,除標簽中所標注的,還缺少的一類營養物質是;

        (2)遇到飽和硫酸銨溶液會發生鹽析現象的是溶液;

        (3)能與碘水作用呈藍色的淀粉屬于 ;

        (4)灼燒時產生燒焦羽毛臭味的是 。

        解析:本題借助牛奶上的標簽,考查了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蛋白質性質等知識。六大營養物質是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標簽中還缺少維生素;會發生鹽析現象的是蛋白質溶液;淀粉屬于糖類;灼燒時產生燒焦羽毛臭味的是蛋白質。

        答案:維生素;③;④;③。

        三、化肥中的標簽

        例3(2009年江蘇無錫市中考題)某化肥包裝袋上的部分說明如右下圖所示。

        (1)氯化銨屬于化學肥料中的 (填字母)。

        A.鉀肥 B.氮肥 C.磷肥

        (2)氯化銨具有的性質是 (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揮發性 C.受熱易分解

        (3)氯化銨中含有的陽離子的符號為 。

        (4)施用該類肥料時,要避免與 (填“酸性”或“堿性”)物質混合使用,以防降低肥效。

        解析:本題借助化肥包裝袋上的標簽,考查了化肥的種類、化肥的性質、施用以及化學用語等知識。根據標簽中氯化銨的化學式NHCl,可知其屬于氮肥;在“注意事項”中:防潮防曬、隔絕熱源,可知氯化銨具有易溶于水、受熱易分解等性質;氯化銨中含有的陽離子是銨根離子,符號是NH+4;氯化銨屬于銨態氮肥,會和堿性物質反應生成氨氣從而降低了肥效,所以施用時應避免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

        答案:(1)B;(2)AC;(3)NH+4;(4)堿性。

        四、藥品中的標簽

        例4(2009年貴州黔東南州中考題)圖1是一種醫用藥品瓶上的標簽,試根據標簽上的內容回答有關問題。

        (1)請敘述“咀嚼”后咽下的好處(答出一點即可)。

        (2)當胃酸(主要成分為鹽酸)過多時,服用該藥片后,在胃中可能發生的化學反應為(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①。

        ②。

        (3)患有胃潰瘍(胃黏膜潰爛)的病人胃酸過多時,不宜服用含碳酸鹽的抗酸藥,其原因是 。

        解析:本題借助藥品的標簽,考查了有關物質與酸反應的知識,達到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目的。藥片“咀嚼”后咽下的好處是嚼碎后藥物與胃酸的反應快等;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能與藥片中的碳酸鎂(MgCO)、氫氧化鋁(AlOH)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MgCO+2HCl=MgCl+CO+HO,2AlOH+6HCl=2A1C1+6HO;患有胃潰瘍的病人,服用含碳酸鹽的抗酸藥時,碳酸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會加重胃潰瘍病情。

        答案:(1)嚼碎后服用療效快(或嚼碎后藥物與胃酸的反應快;或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增大,化學反應加快);(2)①MgCO+2HCl=MgCl+CO+HO;②2AlOH+6HCl=2A1C1+6HO;(3)碳酸鹽與鹽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加重胃潰瘍病情(合理皆可)。

        五、標簽與溶液

        例5(2009年湖南湘西州中考題)小兵同學在化學實驗室發現一瓶盛有無色溶液的試劑瓶,其標簽嚴重破損(如圖2)。老師告訴他,這瓶試劑可能是硫酸鉀、硫酸鈉、硫酸鎂溶液中的一種。小兵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常溫(20℃)下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如下:

        (1)小兵同學根據上述信息分析認為此溶液一定不是溶液,他的理由是。為確定其成分,該同學對此溶液進行如下實驗探究:

        (2)【提出假設】該溶液可能是 。

        (3)【實驗驗證】

        解析:本題借助試劑瓶上的殘缺標簽,考查了物質溶解度、物質成分探究等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能夠利用所提供的物質溶解度算出它們的最大溶質質量分數,然后與圖中的150%進行比較,判斷出哪種溶液是不可能的。常溫下,硫酸鉀的溶解度是130g,所以硫酸鉀溶液的最大溶質質量分數=×100%=115%,達不到150%,所以不可能是硫酸鉀溶液;硫酸鈉的溶解度是190g,所以常溫下硫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大=×100%=1597%,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可以是150%;硫酸鎂的溶解度是390g,所以常溫下硫酸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大為×100%=2647%,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可以達到150%。

        在確定一定不是硫酸鉀溶液后,那么該未知溶液有兩種可能性:NaSO溶液或MgSO溶液,任寫一種皆可。但根據物質的特征,NaSO溶液中的鈉離子在初中化學中無法鑒定,而MgSO溶液中的鎂離子可以通過氫氧化鎂白色沉淀來鑒別,所以該實驗的關鍵就是來探究該溶液是否是MgSO溶液。實驗操作是:取適量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溶液變渾濁,有白色沉淀生成(或無明顯現象),則該溶液是MgSO溶液(或該溶液是NaSO溶液)。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 伊人色综合久久精品网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免费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