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在職碩士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職博士申請人必須已獲得碩士學位,并在獲得碩士學位后工作五年以上。申請人應在教學、科研、專門技術領域做出突出成績,在申請學位的學科領域獨立發表過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或出版過高水平的專著,其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或省部級以上獎勵。
從上面就可以看出申請在職博士人員本身就已經較為成功,由于目前高校對博士的學術要求相對嚴格,據在職研究生網相關老師表示在職博士由于要兼顧工作,根本無心從事研究,導致了大量學生無法畢業,給學校的管理帶來負面影響;也因為幾乎同樣的原因,在職博士的“含金量”不高,加之管理松懈,成為很多官員和商人 “鍍金”的手段,大大影響了學校的聲譽。>>推薦閱讀《博士生應當如何看待自己的畢業論文》
但是從上面一點也可以反映出,一旦在職博士成功畢業就意味著成為企業搶手的人才,在職博士為國家計劃內,以在職人員身份,部分時間在職工作,部分時間在校學習的研究生教育的一種類型,屬于國民教育系列。
龍骨架和固定支撐結構
墻體綠化的龍骨架和固定支撐結構,涉及到植物墻的穩定性、安全性,也影響到植物的生長,是植物墻成功的關鍵之一。不管什么類型的植物墻,龍骨架的安裝基本類似,首先用膨脹螺栓將熱鍍鋅槽鋼豎向固定在墻體上,如果墻體是混泥土的,也可以用化學螺栓進行固定。然后在槽鋼上橫向焊接方鋼或角鋼作為龍骨,用于安裝固定種植基盤、種植盒、種植箱、種植槽或種植毯等。
對于容器式植物墻,包括種植基盤、種植盒、種植箱、種植槽等的固定安裝,需要根據容器的尺寸大小確定好橫向龍骨的間距。其中種植基盤、種植箱一般在橫向龍骨安裝完后直接掛在龍骨上,而種植盒、種植槽一般用自攻螺絲將其固定在龍骨上。容器式植物墻因為容器有固定的尺寸大小,植物的株行距受到限制,因此只適合做規整的造型或圖案。
對于鋪貼式植物墻,一般需要在龍骨架上先安裝一層PVC板作為固定支撐結構,然后將種植毯用射釘固定在PVC板上。種植毯最大的優點就是植物可以根據設計者的意圖自由種植,不受株行距的限制,可以做成各種形式、各種大小的圖案或造型。
種植基質以及植物的選擇
植物的良好生長離不開科學合理的栽培基質配置。常用的植物栽培基質有泥炭土、椰糠、蘑菇渣、陶粒、炭化谷殼、苔蘚、樹皮、鋸木屑、珍珠巖、蛭石等。
選擇適合墻體微氣候和光照條件的植物類型也是問題的關鍵。首先,分析植物生長的需求,設計與之相適應的維護措施,幫助維持植物的垂直生長。墻體綠化的植物可選種類廣泛,根據需要可以選擇各種顏色的植物。鄉土植物可以優先考慮,但要經過一定的測試,確保其在垂直環境中的生長能力和可持續性。如上海世博主題館東西墻的綠化選用了五種植物:紅葉石楠、金森女貞、亮綠忍冬、六道木及花葉絡石,能隨季節產生色彩上的變化,呈現不一樣的風采。而且具有較強的綜合抗性,容易養護,能抵抗較為惡劣的氣候環境條件。
能夠作為墻體綠化的植物包括灌木、多年生草木、一年生草本植物和季節性植物。為了使植物生長茂盛,安裝后即時成景,一般應對植物進行預培,即在安裝之前2個月左右對植物進行預先培育,以保證植物墻的效果,還能為野生鳥類和昆蟲提供棲息地,提高環境水平。
自動灌溉技術
水分是植物成活與否的決定性因素。植物墻一般采用自動滴灌系統。滴灌系統由四部分組成,分別為給水水源、水動力系統(包括了水泵、動力設備)、水處理系統(過濾器、施肥器、滴頭)及控制系統(電磁閥、水壓表、空氣閥、止回閥等)。
植物墻面積較大時,一般采用分區分塊控制和輪流灌溉的方式,以保證水壓充足、滴灌到位,利于植物均勻生長。
要嚴格控制滴灌系統的工作水壓,不可超壓或水壓過低。超壓容易導致爆管、導致滴頭沖掉等現象的發生;水壓過低很容易導致管道遠端供水不足,影響灌溉質量。
要定期對滴灌系統進行檢查,特別是過濾器,做到定期排沙沖洗,如發現濾網破爛需及時更換。
施工完成后的養護
隨著城市人居環境不斷惡化和城市人群工作壓力不斷增大,健康保健已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森林康養不僅在林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中發揮重要作用,還將成為國民共享的一種生態福利。
據有關資料顯示,德國在推行森林康養項目后,國家醫療費用總支出減少30%。根據這一國際健康潮流,2016年5月6日,國家林業局印發《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要大力推進森林體驗和康養,發展集旅游、醫療、康養、教育、文化、扶貧于一體的林業綜合服務業,強調重點發展森林旅游休閑康養產業。
近年來,森林康養的理念已被很多人所接受,并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特別是當前我國經濟新常態下,森林康養釋放出誘人的市場空間和巨大的商業機會,各地勢必競相開始探索建立森林康養基地,大力發展森林康養產業。但是,森林康養畢竟是一個新事物,其療法機理和產業模式既是一個市場問題,又是一個理論問題,為避免開發不當給森林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性影響,建議加強森林康養的科學性研究,構建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市場理論指導體系。
其一,透析國際森林康養旅游發展的經驗。日本、韓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早已開啟了森林與健康的研究與實踐,在森林公園散步或者進行“森林浴”在許多國家越來越受到大眾歡迎。數據統計表明,德國有40%的人每月都要去林區游憩一次。迄今,德國已建立了350處森林康養基地,每個森林康養基地都配備專門執業資格的醫生和理療師。
截至2011年底,日本林野廳已構建了“醫療福祉型森林”“療養保養型森林”和“預防生活習慣病森林”3種森林康養基地48處,還有300余處森林在申請認證過程中。目前,日本把15%的國土面積劃為森林公園,每年約有8億人次去林區游憩、沐浴。因此,應加強國際交流和合作,尤其通過對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森林浴”“森林康養”項目的研究,積極借鑒其先進經驗,揚長避短,探索建立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新模式。
其二,探索森林開發與保護的平衡機制。森林物種豐富、生態系統類型多樣,具有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和保護環境的重要作用。國家明確提出,在保持林場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鼓勵社會資本、林場職工發展特色產業,有效盤活森林資源。
我國森林旅游發展也面臨粗放發展等一系列問題,重開發輕保護的弊端凸顯。如何平衡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如何做好開發與保護的平衡,成為迫切需要破解的難題。需要指出的是,在看到森林康養旅游發展迅猛的同時,也應看到森林康養旅游業對生態可能帶來的潛在影響。
其三,探究森林康養旅游的作用機理。森林康養主要針對與精神壓力有關的疾病,它利用了森林和林產品帶來的緩解生理或心理緊張的效果。芬多精(植物殺菌素)在森林康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針對芬多精的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日本學者研究發現,針葉林中的芬多精主要是單萜類化合物,包括α-蒎烯、莰烯和β-蒎烯,在日本扁柏和柳杉林中α-蒎烯含量特別高,而在赤松林中α-松油烯則為主要組成成分。
森林康養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依賴于因地制宜建立康養基地,在我國仍需要探究森林康養旅游的機理。例如,何種樹種益于減少人體產生應激激素、增強副交感神經活動(控制平靜期生理活動);何種森林成分利于減弱交感神經活動、降低血壓和心跳數、緩和心理緊張,何種森林與旅游體驗互動可以增加人體活力、提高免疫力、增加抗癌蛋白質數量等。
其四,論證森林康養旅游實證效果。森林康養的效果初步被國外醫學專家證實,但森林康養旅游的實證效果仍需進一步論證。國外研究初步證實了森林相關臨床實驗在改善精神病治療(含情緒失常兒童)、酗酒者以及具有其他臨床心理健康問題之人行為的價值;嗅覺森林環境因子——芬多精能使人心理處于放松狀態,并且通過NK細胞能消滅腫瘤細胞,推斷森林浴可能具有預防癌癥發生及發展的效應;森林環境要素會帶來生理效應,研究表明植物精氣的生理功效有鎮痛、驅蟲、抗菌、抗腫瘤、促進膽汁分泌、解毒、降血壓、松弛神經、消除緊張,使注意力集中等作用。未來研究要多方論證森林在增進健康、預防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及其機制,并制定森林康養的生理評價體系、森林康養的設計技法等,論證森林康養對提高人體抗癌能力、免疫力的實證效果,為森林康養旅游的開發方式和推廣形式提供參考。
其五,加強森林康養旅游政策法規研究。森林康養是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是多元組合,涉及文化、歷史、地理、生態及多種產業業態。韓國于1982年提出建設自然休養林,2005年制定了《森林文化·休養法》,并成立了國立自然休養林管理所,2008年把森林休養列為全體國民的福祉。2010年,韓國國民會議對《森林文化及休閑活動法》進行修正,修正法中引入對人類健康定義。
我國“森林康養旅游”涉及林業、旅游、醫療、體育和養生等產業,法律法規也亟待完善與創新。建議以國家法律法規形式確定森林康養旅游為大健康產業重要組成部分,明確森林康養旅游為國民福祉。此外,要加強對森林康養旅游保護性開發,確定森林康養旅游為林業經營轉型的目標,進一步加強森林旅游環境的評價和管理,以法律、法規的形式體現對森林康養旅游領域的重視。
其六,探索建立森林康養旅游基地指標體系。2016年2月,國家林業局森林旅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園管理辦公室)印發《關于啟動全國森林體驗基地和全國森林養生基地建設試點的通知》,標志著由林業主管部門推動的全國森林體驗基地和全國森林養生基地試點建設工作正式啟動。
關鍵詞:語料庫 文學作品 分析方法
借助語料庫進行文學作品的分析是近些年出現的語料庫語言學的一個應用。這些分析主要集中在對外國文學作品(尤其是英文文本)的分析上。分析的方法主要是以語料庫為依托,進行一些指標的統計。包括形符數、類符數、類符形符比、句子數、平均詞長、平均句長、句長標準差、段落數、平均段落長、段落長標準差等。其中形符數指的是文本中詞語的個數,與句子數一起反映文本的篇幅;類符數指的是文本中詞語的類別數,單獨來看雖然沒有什么意義,但與形符數一起構成的類符形符比(也叫詞匯密度)則反映用詞的多樣性和語體的正式程度。由于不同容量的語料庫類符/形符比不具可比性,故一般用標準化類符/形符比來衡量語料庫的詞匯密度。語體越正式,詞匯密度越高;反之,詞匯越口語化,密度越低。平均詞長是反映用詞的常用性程度和文本難易度的一項指標。而平均句長與句長標準差則反映了文本句子的長度,是否比一些簡易文本的句子要長。
肖普勤 黃鳳枝(2005)認為語料庫除了可以進行上述文本總體特征的統計,在主題和情節、人物刻畫以及修辭分析方面也有用武之地。如可以通過關鍵詞詞表了解文本的關鍵信息(包括故事主題、主要人物、時間地點、背景、一些重要的描述性信息等)和主要情節(楊建玫2002 有例證),如可以通過詞圖理清故事情節的開始、發展、、結局等各環節,如可以借助人物關鍵詞來認識包括外貌、活動、性格、心理在內的人物形象,如可以通過確定適當的檢索項辨識作品中修辭方法的使用情況。
上述指標證明了語料庫量化分析的這一優勢,除此之外,李晉 郎建國(2010)認為,語料庫工具在發現文學文本的語言特征、驗證理論模式、支撐以往的文學評論、挖掘文本的隱含意義方面為研究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務。宋沁潞(2008)認為,運用基于語料庫的數理統計與分析的方法來考察某個作家的語言特點,可以為文學的計量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開拓語言學與文學邊緣交叉學科研究的新領域。楊秀珍 續娜 劉美瑜(2010)認為,語言研究者借助于料庫檢索工具可以觀察到用傳統方法無法發現的很多語言事實,能夠對語言本身進行更加客觀的描寫和解釋,增加解釋的說服力。針對文學作品中的詞匯,他們還進一步指出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說,運用語料庫手段分析文學作品詞匯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習外語的效率,增強選詞、用詞的能力,從而提高對外國語言文化的欣賞水平。
盡管語料庫是一種新穎、快捷、有效的分析文學作品的方法,但前人也已看出其存在的不少缺陷。比如宋沁潞(2008)中提到的論文寫作的幾大難點都與語料庫有關,一是用分詞軟件進行分詞并詞性標注后存在大量錯誤,需要使用人工干預的方法進行校對;二是小說中涉及到的很多專有名詞,超出辭典范圍之外,很難通過分詞軟件進行識別,增加了研究難度;三是在小說中創造性運用的詞語單靠計算機很難識別,必須進行人工干預進行查找。該文最后針對用語料庫分析作家的語言特色這一點上還提到,研究一個作家的語言特色除了他使用的詞語之外還應該包含句法、句式和修辭方法的選用等方面,而這些研究僅僅使用語料庫和統計的方法很難做出令人滿意的結論。楊秀珍 續娜 劉美瑜(2010)提出了語料庫的另一個不足,即建立費時費力,且研究方法比較復雜,不易在短時間內普及。
筆者總結了一下上述觀點,概括出使用語料庫進行文學作品分析的四個主要的優點和缺點。優點包括迅速便捷;采用量化分析手段增強解釋的說服力;提供文學作品分析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及提高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水平。不足包括會出現分詞和標注錯誤,需要進行人工校對;語料庫分析能力有限;語料庫建立費時費力和語料庫研究方法復雜。
筆者認同曹莉敏 李海濱(2010)的說法“語料庫方法僅僅是對傳統文學篇章分析的一種補充”,認為語料庫對于文學作品的分析能力有限,且以較淺層次居多。如宋沁潞(2008)雖在其碩士論文中用了兩章的篇幅來討論如何利用語料庫分析金庸小說的語言,但分析也僅僅停留在對高頻字(詞)、低頻字(詞)的研究上,得出的結論如“金庸小說共使用了三萬左右的詞條,其高頻詞都是單音節詞,結構助詞、人稱代詞和指示代詞占了很大比例。……低頻字主要出現在金庸小說的專名、詩句、奏章中。這些低頻字很多都是我們所不熟悉的生僻字,這部分字的使用一方面說明金庸文字功底的深厚及其文史知識的廣博,同時也進一步說明生僻字在構詞方面的缺陷。……通過《鹿鼎記》中用詞與《現漢》中詞語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金庸所使用的詞語主要還是以典范的現代漢語為基礎,為了創作的需要在專有名詞、習用語、成語、擬聲詞等方面有所創新。這些創新的詞語不會給讀者帶來閱讀上的障礙,反而因其大量使用帶有口語色彩的詞匯,或者將成語或俗語改造后使用,使得他的作品雅俗共賞,容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從這一點來講,這也是金庸作品得以廣泛流傳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些結論,或者顯而易見,并不需要通過語料庫檢索這樣的方式加以驗證,或者對于金庸小說語言特色的研究并無太大價值,例如文章的第四章 金庸小說語言特色分析就不是在語料庫的基礎上進行的。筆者認為全文與語料庫相關的部分,只有兩點可算作閃光之處,一是作者在人工校對的過程中,發現了金庸創造性使用語言的用法,并通過分析該用法發現人物的形象特點,如“羞月閉花”、“一言既出,死馬能追”等詞刻畫出了韋小寶胸無點墨,語言粗俗的特點。二是作者認為金庸語言特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作品中大量的重疊形式,包括動詞、形容詞、量詞等的重疊,具有用語料庫進行研究的價值,但同時指出,目前使用漢語詞法分析系統卻又無法將其一一挑出從而進行研究。
另外,曹莉敏 李海濱(2010)中對《金鎖記》一文一些意象詞,色彩詞,疊音詞,象聲詞以及人物塑造的分析,其實已經脫離了語料庫本身,因而筆者認為使用語料庫并無多少意義。
筆者認為這是我們在利用語料庫進行文學作品輔助分析時需要時刻牢記的一點。語料庫可以從大的、較為概括性的方面,通過一些統計數據總結文學作品的一些大致特征。如楊秀珍 續娜 劉美瑜(2010)可以通過自建語料庫與Brown語料庫對比分析后得出,《暮光之城》系列小說所用詞匯普遍短小,詞匯密度較高,口語化特征明顯,多采用動詞,句子簡短,敘事簡潔、平實,可讀性強,適合青少年閱讀。再深入一些可以得出動詞中一般過去時的高頻使用突出小說神秘感,與吸血鬼和人類相戀的主題不謀而合,增強了小說的趣味性和可讀性。但分析也僅限于此,更加細致的分析必須依靠讀者自己的體會。筆者還有一點想法,即語料庫分析的方法比較適合篇幅較長,或某個作者筆下的一系列的文學作品,這樣的數據統計和分析可靠性較高,若對一則短篇小說進行語料庫分析似乎就有些多此一舉了。
結合語料庫進行文學作品分析,筆者認為這可以作為隨著時展產生的一種新手段,新方法來看待,但由于其較為粗略的局限性,我們不能完全依賴于此,更不能認為它能替代傳統的對于文學作品的深入閱讀分析。我們“唯有深入地閱讀和分析文本,熟悉包括創作背景等及文學評論界的研究現狀在內的內容,才能發現并充分論證文本的深刻內涵。”
參考文獻:
[1]曹莉敏 李海濱(2010)基于語料庫的《金鎖記》語言學分析,《語文學刊》第7期。
[2]賀亞男(2009)基于語料庫的文學語篇分析――以《外婆的日用家當》為例,《內江師范學院學報》第5期。
[3]李晉 郎建國(2010)語料庫語言學視野中的外國文學研究,《外國語》第2期。
[4]梁健麗(2009)1997――2007年語料庫研究標題分析報告――從10種外語類核心期刊的標題看語料庫研究的發展和趨勢,《吉林教育》第10期。
[5]宋沁潞(2008)金庸小說語言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6]肖普勤 黃鳳枝(2005)基于語料庫的文學作品分析方法初探,《外國語》第8期。
[7]楊建玫(2002)《警察與贊美詩》的語料庫檢索分析,《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第3期。
[8]楊秀珍 續娜 劉美瑜(2010)基于語料庫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說詞匯特點初探,《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