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資產證券化的現狀范文

        資產證券化的現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資產證券化的現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資產證券化的現狀

        第1篇:資產證券化的現狀范文

        截止到2007年5月底,我國資產證券化產品,累計發行規模為478.01億元,涵蓋了銀行、電信、交通、電力、地產等諸多行業。產品期限從0.18年到5.34年不等,其收益率也從2.29%到5%各異。從產品占比上看,以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模式進行操作的企業資產證券化所占比例最大,其發行規模為263.45億元,占到總規模的55.11%,其次是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占到27.04%,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占13.91% ,另外還有占比較小的離岸資產證券化產品、準REITs產品和準ABS 信托產品。對于新長寧集團來說,可以采取的資產證券化形式基本上是以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模式進行操作的企業資產證券化。自2007年以來,剛剛起步的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緩慢,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在美國爆發的次債危機引發了蔓延至全世界的金融危機,這其中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是以銀行次級按揭貸款為基礎資產發行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以萊曼兄弟為代表的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等金融機構過去大量購買了此類產品并從中獲得了高額的利潤,但是美國房地產市場在2007年的下落以及利率的走高產生了大量的次級按揭貸款壞賬,而這其中的損失主要由購買了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金融機構承擔,導致了許多大型投行的巨額虧損甚至破產。受之影響,全世界的資產證券化市場都受到了沉重打擊,在2006年資產證券化的全盛時期,美國發行在外的資產支持證券總額達到8萬億美元,僅次于國債成為了最大的債券品種。但是這兩年市場大幅度的萎縮。受之影響,我國的資產證券化業務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中國人民銀行自2002年以來先后12次升息,其中自2006年升息2次,2007年升息6次,這都大幅度的增加了企業債券的融資成本。這也從負面影響了資產證券化市場的發展。

        我國證監會鼓勵證券公司對五類基礎資產進行證券化。第一,水電氣資產,包括電廠及電網、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燃氣公司等;第二,路橋收費和公共基礎設施,包括高速公路、鐵路機場、港口、大型公交公司等;第三,市政工程特別是正在回款期的BT項目,主要指由開發商墊資建設市政項目,建成后移交至政府,政府分期回款給開發商,開發商以對政府的應收回款做基礎資產;第四,商業物業的租賃,但沒有或很少有合同的酒店和高檔公寓除外;第五,企業大型設備租賃、具有大額應收賬款的企業、金融資產租賃等。

        根據《企業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指引》征求意見稿,政府將鼓勵資產證券化市場規模化發展,允許個人投資者參與。近來,監管層推行企業資產證券化試點的腳步明顯加快,這意味著停滯已久的資產證券化業務即將再次開閘。該征求意見稿對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管理者提出更嚴格的風險控制要求。與此前業內討論的舊版征求意見稿相比,新的《企業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指引》征求意見稿,明確了計劃管理人的職責,對證券公司的職責、宗旨、移交、風險方面均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根據新版征求意見稿,計劃管理人必須履行七項職責:發行受益憑證,設立專項計劃;為受益憑證持有人的利益,受讓、管理專項計劃資產;按照約定向受益憑證持有人分配收益;按照約定召集受益憑證持有人大會;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聘請專項計劃的托管人、基礎資產服務機構及其他為證券化業務提供服務的機構;法律、行政法規、中國證監會規定及計劃說明書約定的其他職責。征求意見稿還對基礎資產進行了明確的規范——企業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可以為債權類資產或收益權類資產;可以是單項財產權利,也可以是同一類型多項財產權利構成的資產組合;基礎資產的收益可以來源于基礎設施收入、交通運輸收費收入、租賃收入、應收賬款等。從征求意見稿對投資者的規定來看,該市場主要針對機構投資者,但也不排除個人投資者。資產證券化產品最低認購金額為100萬元。而此前該市場并未對自然人開放,也沒有對認購設置較高門檻。 與此前的只有創新類券商才可以開展此項業務不同的是,未來大部分券商都有機會開展此項業務,而個人投資者也可以投資券商推出的資產證券化產品。 《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工作指引(征求意見稿)》規定,受益憑證的收益率和發行價格,可以由計劃管理人以市場詢價等方式確定;同一計劃中相同種類、期限的受益憑證,收益率和發行價格應當相同。而同一專項計劃,可以根據不同風險程度及收益分配順序,發行不同種類的受益憑證。 根據征求意見

        稿,受益憑證可以通過擔保等方式提升信用等級。提供保證的擔保人為金融機構的,應當獲得國內資信評級機構最近一年AA級或者相當于AA級及以上的主體信用評級。提供保證的擔保人為非金融機構的,評級機構應對其進行主體評級,未獲得國內資信評級機構AA級或者AA級以上評級的,不得作為擔保人。證券公司辦理資產證券化業務時,應當設立專項計劃,并擔任計劃管理人。專項計劃資產為信托財產,專項計劃財產獨立于原始權益人、計劃管理人、托管人、受益憑證持有人、基礎資產服務機構及其他為資產證券化業務提供服務機構的固有財產。《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企業資產證券化是指證券公司面向境內投資者發行資產支持受益憑證,以管理人身份發起設立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按照約定用募集資金購買原始權益人能夠產生穩定現金流的基礎資產,將該資產的收益分配給受益憑證持有人的專項資產管理活動。 二、監管和信息披露

        根據《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工作指引(征求意見稿)》,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有權對證券公司辦理資產證券化業務的情況,對原始權益人(新長寧集團)、推廣機構、托管人、基礎資產服務機構及其他為資產證券化業務提供服務的機構與資產證券化業務有關的部門和場所,進行現場檢查。

        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還可以查閱、復制與資產證券化業務有關的文件、資料,對可能被轉移、隱匿或者毀損的文件、資料、電子設備予以封存;約談證券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要求其對有關事項作出說明;要求計劃管理人、原始權益人、推廣機構、托管人、基礎資產服務機構及其他為資產證券化業務提供服務的機構就有關事項作出說明、在指定期限內提供有關業務資料、信息。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制定頒布的《資產支持證券信息披露規則》。在發生可能對資產支持證券投資價值有實質性影響的臨時性重大事件時,受托機構(證券公司)應在事發后的三個工作日內向同業中心和中央結算公司提交信息披露材料,并向中國人民銀行報告。

        重大事件主要包括以下事項:(一)發生或預期將發生受托機構不能按時兌付資產支持證券本息等影響投資者利益的事項;(二)受托機構和證券化服務機構發生影響資產支持證券投資價值的違法、違規或違約事件;(三)資產支持證券第三方擔保人主體發生變更;(四)資產支持證券的信用評級發生變化。

        《工作指引》第四章“信息披露”規定,計劃管理人應當指定一名信息披露聯絡人,負責專項計劃的信息披露。

        計劃管理人應當按照本指引的規定及計劃說明書的約定,履行定期披露、臨時披露等信息披露義務。

        定期信息披露應當包括下列內容:自專項計劃設立日起,每三個月披露最近三個月的資產管理報告及托管報告,每十二個月披露年度管理報告、托管報告、信用評級報告;受益憑證每次收益分配前,披露收益分配報告;計劃終止時,披露清算報告等。

        第2篇:資產證券化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發展;現狀;前景

        中圖分類號:F83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51

        面對我國已步入經濟“新常態”局勢下,2016年初召開的“兩會”通過了“十三五”規劃并明確提出了“加強供給側改革”,而作為國民經濟核心的金融業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為實現“十三五”規劃添磚加瓦,成為整個金融業思考的重點和下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目標。而資產證券化作為一個創新的金融融資工具,對解決我國巨量資產端流動性不足的現狀尤其重要,因此各監管機構及行業自律協會紛紛推出了資產證券化相關政策和管理辦法,鼓勵相關金融企業進行資產證券化試點和嘗試。截止到2015年底,市場存量為7703.95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2015年發行6023.4億元,同比增長84%。充分說明了資產證券化在快速發展,同時總體規模仍然不大,發展潛力巨大。

        1資產證券化概述

        1.1概念

        所謂資產證券化,是一種結構化資產端融資工具,是指金融機構或企業將其能產生現金收入的資產、特定收入及運營收益等權益資產加以組合,將其出售給特殊目的載體(SPV),再有特殊目的載體成立已該基礎資產產生的現金流為基礎的證券,并出售給投資者的過程。資產證券化從廣義上可以分為實體資產證券化、信貸資產證券化、證券資產證券化及現金資產證券化四類。狹義上看,資產證券化實際上就是信貸資產證券化,其中涵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的證券化(Mortgage Backed Securitization,MBS)及資產支持證券化(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ABS)。

        1.2流程

        一次完整的資產證券化流程為發起人向特殊機構(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出售證券化資產,或由SPV主動購買。然后SPV將其匯入資產池(Assets Pool),在金融市場上以資產池當中的現金流為支撐發行有價證券融資,最后用資產池產生的現金流進行償還。

        圖1資產證券化結構圖2發展現狀

        2.1發展歷程

        歐美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發行首單資產證券化產品,資產證券化蓬勃發展,并在21世紀初過度發展,最終釀成了次貸危機,資產證券化規模逐漸萎縮。相比較于歐美,我國資產證券化進程起步晚,2005年相關文件,建設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成為首批試點。2007年,浦發銀行、工商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及上汽統一汽車金融公司等機構成為第二批試點。但恰逢2008年的金融危機,我國資產證券化陷入停滯。2011年,監管部門對資本充足率的硬約束和信貸收緊令,2012年后逐漸放寬的政策環境,我國資產證券化又開始煥發新生。發展至今,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發行已經常態化,規模增長迅速,基礎資產更加多樣化,創新迭出,產品結構更加豐富,市場參與者類型不斷增加,監管政策不斷完善,總體規模已接近萬億。

        2.2市場概況

        我國資產證券化產品主要包括銀監會與央行主管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以下簡稱“信貸ABS”)、證監會主管的企業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以下簡稱“企業ABS”)ABS及銀行間交易商協會主管的資產支持票據(以下簡稱“ABN”)。截止2015年末,我國資產證券化產品及市場規模得到極大的發展,總額達到7703.95億元。市場規模如圖2所示。

        數據來源:WIND資訊。2.3發展特點及存在問題

        2012年我國資產證券化重新啟動以來,資產證券化市場快速發展,經多年的發展,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發行已常態化;并呈現了基礎資產涵蓋面逐漸加大,資產證券化產品創新不斷,監管政策不斷完善、發行主體類型不斷擴大等特點。

        (1)監管機構逐步完善相關政策。一方面監管機構簡化發行流程,完善制度,2014年銀監會1092號文及2015年央行公告標志著信貸ABS從雙重審批制向“銀監會備案央行注冊制”的轉換。另一方面在國務院2015年確定了信貸ABS的試點擴容,同時強化了信息披露和業務監管。推動資產證券化合規有序的快速發展。

        (2)基礎資產覆蓋面不斷增加,產品創新不斷。近幾年基礎資產覆蓋面不斷增加,包括信貸ABS的個人汽車抵押類、個人住房抵押類、房地產貸款類等各類信貸類型基礎資產,企業ABS的融資租賃收益權、公共事業收費權及應收賬款類等各類基礎資產。

        (3)發行主體類型不斷擴大。發行主體由銀行、消費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擴大到外資銀行、互聯網金融公司、事業單位等機構。

        同時也在高速發展中存在著“真實出售、風險隔離”法律問題、市場流動性不足及信貸資產證券化發行動力不足等問題。

        (1)資產證券化的兩個重要法律基石――真實出售和風險隔離,在中國內地現有的信托制度中并沒有相關法律規范,以信托資產證券化為例,信貸資產轉移方式是信托,信貸資產的真實出售后,作為委托人,其權利應非常有限,而這與屬于大陸法系的中國信托法對信托關系的設計有本質不同。而在“風險隔離”方面,法律層面障礙略小,但是在實踐層面上缺乏必要的操作規范。

        (2)市場流動性仍不足。在一級市場上,盡管資產證券化規模得到了迅速發展,但是相比可證券化資產規模仍是微不足道,以消費信貸市場為例,2015年底消費信貸規模為19萬億,而2015年存量消費信貸ABS規模為63.02億,僅為消費信貸規模的萬分之三點三。同時在二級市場上,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托管的信貸ABS為例,2015年現券結算量為394.29億元,換手率為7.44%。產品換手率的提升表明市場深度有所提高,但2015年債券市場整體換手率為172.7%,企業債、中票等債務融資產品的換手率分別為202.2%和198.1%,相比之下ABS市場流動性仍大幅低于市場平均水平,這將限制ABS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3)信貸資產證券化動力不足。目前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基礎信貸資產都是商業銀行的優質資產。在當前經濟處于新常態情況下,資產荒愈演愈烈,商業銀行貸款不良率節節攀升,商業銀行傾向于自持優質資產,將不良資產進行證券化。而目前我國缺乏不良資產證券化的相關法規政策支持,使不良資產證券化在2005年-2008年試點之后無疾而終。

        3發展前景

        我國資產證券化從2012年再次起步以來,得到長足發展,但是總體來看仍處于起步階段,相比龐大的可證券化資產,證券化資產規模十分有限,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3.1政策層面支持和監管進一步完善

        2012年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重啟以來,政府和監管機構多次表明了對資產證券化的支持態度,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表示要“推動信貸資產證券化”。因此下一步政府及監管機構將在政策上進一步支持資產證券化。首先在法律法規層面上解決證券化業務立法層次不高、租賃資產證券化稅收政策、不良資產證券化缺乏法規支持等問題;另一方面將會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機制,降低證券化產品風險。

        3.2證券化發行市場進一步擴大

        一方面產品類型將進一步多樣化,信貸資產中的信用卡應收款、公積金住房貸款、商業用房貸款、不良信貸資產,收費權資產中的租賃資產、樓宇租金、小額貸款等都將成為證券化產品的基礎資產;一方面交易結構進一步創新,發行機構將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設計,滿足不同檔次投資者,同時在流動性支持機制也將進一步創新,形成多種增信機制。

        3.3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提升

        在一級市場里,非銀行金融機構投資主體進一步拓寬,隨著企業債券市場違約事件的常態化以及非標資產投資受限等因素,更多的投資者將會關注證券化市場,投資者也將更多元化;隨著產品規模、種類的不斷擴大,投資參與者多元化,將進一步推動二級市場的活躍程度;證券化產品的做市商將會進一步嘗試,這樣有利于推動與市場流動性并引導市場價格曲線的形成,促進價格發現。

        3.4標準化、統一化產品將會出現

        隨著證券化產品基礎資產種類增多及發行規模擴大,將逐漸探索證券化產品的標準化和統一化,以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資產證券化(RMBS)為例,抵押品同質化、結構相似、現金流量穩定等特點,如果有與美國“兩房”類似的政府支持機構的擔保與信用增強,以標準化的證券出售并統一進行托管結算,將會降低發行與交易成本。提升供求雙方的積極性。因此在政府及監管機構積極支持下,各金融機構的探索嘗試下,標準化統一化產品就會出現并擴大化,進一步提升市場流動性。

        4結束語

        “十三五”期間,新一輪的市場化改革在于金融業,資產證券化作為金融業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重視,是優化資本、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對于促進產業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同時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融資手段也為我國個人及中小微型企業貸款提高了有力的融資渠道。隨著政策環境的逐漸開放,基礎資產擴容、逐漸形成的統一化交易平臺以及市場經濟體制、法律法規的完善,我國資產證券化呈現爆炸式發展,絕非偶然,顯然自2014年起,我國資產證券化發展開始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參考文獻

        第3篇:資產證券化的現狀范文

        關鍵字:信貸資產 證券化 發展 問題

        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是在金融改革形勢下所探索出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式。它與傳統的貸款方式既有本質的區別,又有內在的聯系。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是指銀行把欠流動性但有未來現金流的信貸資產(如銀行的貸款、企業的應收帳款等)經過重組形成資產池,并以此為基礎發行證券。資產證券化已經成為新時期我國金融業發展創新的一個新起點,它所帶來的優越性是無可比擬的,但是,由于我國特殊因素的影響,資產證券化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索研究。

        一、我國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展狀況

        早在1983年我國就有人開始介紹西方的資產證券化技術,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資產證券化探索研究的熱潮才開始在中國興起。1992年三亞地產的投資證券、走出了中國資產證券化的第一步。1996年8月,為了建設廣深珠高速公路,珠海在國外發行了2億美元債券,這是國內第一個完全按照國際化標準運作的離岸資產證券化案例。2000年,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成為住房貸款證券化試點單位,標志著資產證券化被政府認可。2005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了《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以及之后財政部頒布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會計處理規定》、銀監會頒布的《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監督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為我國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的試點搭建了一個基本的法律框架,為資產證券化的規范化運行創造了條件,也為今后我國資產證券化的深入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2005年12月,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分別發行了第一期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信托資產支持證券,這兩個證券在市場的成功發行,標志著我國信貸產證券化工作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國內信貸資產證券業務正式開展。

        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發行,一方面豐富了我國資產證券化產品種類,開辟了商業銀行批量化、市場化、標準化處置不良資產的新渠道,并將進一步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但另一方面,資產證券化在國內一直得不到投資者足夠的響應:首先,國務院,銀監會等國家監管部門希望通過推行證券資產化來改善商業銀行負債結構,提高資產的流動性和融資比例,使得資產證券化成為了一種調控手段;其次,不良資產在我國銀行的資產結構中利用率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我國商業銀行證券化的標的大部分都是不良資產,很少有銀行愿意拿出優質信貸資產進行證券化。同時,信貸資產的二級市場相對狹隘,流動性明顯不足,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主要集中于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投資者對此反應冷淡。這就導致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不溫不火。

        二、我國銀行信貸資產的特點

        我國經濟體制和金融體制的發展演變,以及我國企業與銀行間的特殊關系,決定了我國銀行的信貸資產有其自身的特點:

        1、信貸資產單一,結構比例不合理

        在我國銀行信貸資產的結構中, 中小型企業和民營私有企業貸款比例較小,國有大中型企業貸款比例大。銀行信貸資金投向的特定性,使得國有企業貸款成了銀行的最大資產。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對銀行信貸資金的依賴性較大, 國有企業貸款占了我國銀行信貸資產的90%,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狀況既不利于銀行提高效益,又不利于企業競爭,促成優勢企業發展,提高社會整體經濟效益。傳統的銀行存放貸款經營模式,加之我國特有的經濟體制和金融體制特點,使得我國銀行信貸資產品種單一,結構不合理。轉貼于

        2、信貸資產周轉慢、效益差

        銀行的不良資產降低了資金正常的周轉速度,造成了資金沉淀,影響了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由于貸款存量大,缺乏流動性,阻礙了資源的合理流動和配置,產業結構也就難以實現合理調整,信貸資金投資效益自然較差

        3、信貸資產膨脹快、規模大

        目前,我國銀行信貸資產膨脹速度較快,許多企業資金大部分依靠銀行貸款,企業本身積累少,負債率高,甚至一些企業連最基本的鋪底資金都靠銀行統包。信貸資產是我國金融機構的最主要資產,占了全部銀行資產的絕大多數。每次經濟過熱都是銀行信貸資產膨脹的結果。

        4、信貸資產沉淀嚴重,流動性差

        我國部分企業由于經營不善,效率不佳,企業虧損,負債率較高,導致銀行的貸款成了死賬,不僅貸款本金沉淀、呆滯、呆帳居高不下,而且欠息與日俱增。我國銀行信貸資產由于缺少二級市場可以變現,沒有實現流動,使銀行的信貸資產流動性受到很大限制,銀行很容易陷入流動性困難危機,金融風險加大。

        三、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存在的問題

        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雖然有很多有好處,但是由于中國的特殊國情,其發展路途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信用評級問題

        證券的評級是投資者進行投資選擇的重要依據,在實施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對資產池中的資產進行嚴格、公正、正確的信用評級,對于證券化的資產定價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發展資產證券化過程中評級機構的經驗有限,評級標準的客觀性和一致性較低,銀行擔保導致信用評級形同虛設,沒有形成行業評級標準,不能形成對產品設計的指示作用。

        2、法律規范問題

        由于我國資產證券化處于起步階段,許多法律還沒有完全制定。在我國信用環境不佳、法制意識薄弱的條件下,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備意味著提高了風險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資產證券化的健康發展。

        3、二級市場問題

        目前國內銀行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主要在銀行間市場上發行和交易。一級市場飛速發展,但二級市場的交易情況卻非常冷清,信貸資產在二級市場缺乏足夠的流動,導致銀行金融風險加大。制約了資產證券化的發展。交易的流動性問題已成為中國發展資產證券化市場最核心的問題。

        四、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改善建議

        1、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制度。資產證券化涉及到很多新的法律問題,我國的法律制訂往往滯后,尤其對于金融領域的體制創新和工具創新反映更是如此。政府應積極推動相關的修法與立法工作,對于目前法律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或者是模棱兩可的部分, 必須在法律上進行明確,以保障發起人和投資者的利益。。此外,法律還應對證券化的產品標準化,對其發行、審核、承銷、上市、托管及交易場所、交易規則做出明確規定,以避免交易過程中不確定性。加快健全完善全面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的法律制度環境步伐。

        2、健全信用擔保和評級機構。信用擔保和評級機構在資產證券化的信用級別的構造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可由政府或專門的組織機構建立一批具有一定的實力和信譽的擔保機構。信用評級機構應是全國性和權威性的,應是市場投資者普遍接受和認可的中立、規范的信用評級機構。

        3、加強金融市場監管。監管重點主要包括:對SPV產權組織形式的監管;對資產轉讓與真實銷售的監管;對SPV資產管理與權益信托、具體運作和資產負債表的監管。同時,還要加強對參與證券化銀行的信用風險、最低資本金和信息披露的管理,以維護公平、穩定、有序和高效的金融體系。

        4、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對現有從業人員的培訓和未來人才的培養,輔以引進吸收國外專業人才,加快建立高素質的資產證券化專業人才隊伍。

        資產證券化是一項比較復雜的金融創新,涉及面廣,對經濟金融運行影響很大。隨著各方面環境的改善、條件的成熟和法律法規的健全完善,這項業務將在我國呈現很大的市場潛力,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夏小偉. 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 財會研究,2010,(06)

        [2]秦揚揚. 中國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J].現代商業,2008,(11)

        [3]盧紹兵. 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天府新論,2007,(06)

        [4]任偉,陳兵兵.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證券化發展分析[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7,(04)

        [5]潘彩虹.我國資產證券化瓶頸問題及解決對策[J].證券時報,2006,(03)

        第4篇:資產證券化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以來中小企業迅速崛起,對促進經濟發展發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劣勢在于規模小、發展時間不長、融資難,融資難問題對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形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為了讓中小企業穩步發展,政府、金融行業都嘗試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各省各市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一系列幫助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舉措,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資產證券化理念的出現,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帶來了希望。而如何實現資產證券化,成為當前中小企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資產證券化的基本概述

        所謂資產證券化,實則是將當前無法獲得收益的流動性差,且未來存在預期收入的資產進行重組,并在資本市場上以證券的方式出售,獲得保障企業生存經營的資金,實現企業融資的重要目標。資產證券化一般包括四種形式,分別為實體資產證券化、信貸資產證券化、證券資產證券化和現金資產證券化,其中實體資產證券化指的是以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為基礎發行的證券,信貸資產證券化指的是對信貸資產進行重組方式的證券,而現金資產證券化則是將現金轉化為證券的過程。

        總的來說,資產證券化是解決企業當前生存經營危機的重要融資方式。中小企業將自身資產和具備預期收入的資產進行重組,再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在資本市場上出售,不僅實現了加速資金的流動性,也為解決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例如,常見的高新中小企業將知識產權進行資產證券化,將知識產權的價值提現,高速公路運用公司將未來可以收到的過路費作為產品,將其在資本市場上出售,解決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缺乏資金的問題,確保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有序進行。將中小企業資產和預期收入資產進行重組,以證券的方式進行出售,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重要途徑。

        二、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資產證券化發展緩慢的原因分析

        1.當前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1)經營風險大、信用等級低

        中小企業經營規模下、發展時間較短,容易受市場經濟波動的影響,使得中小企業市場風險比大型企業大。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處于弱勢競爭地位的中小企業,其發展道路更是艱辛,融資困難大大提高。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信用意識不強、信息披露意識差、財務信息虛報等問題,信用等級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支持的積極性。

        (2)中小企業金融機構發展緩慢

        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金融機構對于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和擔保,能夠為中小企業順利融資提供充分的保障。就我國現階段金融機構發展狀況而言,發展速度緩慢,體系不完善,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所有制形式存在歧視等,大大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的困難。除此之外,相關政策法規不健全,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難以對中小企業發展和改善融資狀況提供充分的保障。尤其是擔保機制不健全,金融機構不愿意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使得中小企業在融資中遇到各種阻礙,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重要目標難以實現。

        總之,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還存在諸多問題,以何種方式快速融資,成為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2.我國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發展緩慢的原因分析

        (1)對資產證券化融資缺乏正確的認識

        就我國目前融資方式和情況而言,資產證券化融資屬于一種融資創新方式,這種融資方式與傳統融資存在非常大的區別,例如資金來源、資金成本、歸還方式等。所以,在中小企業推廣和運行資產證券化融資模式出現了一定的困難,與中小企業融資理念矛盾、對資產證券化融資缺乏正確的認識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發展存在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2)資產證券化融資的負面影響

        次貸危機對美國經濟形成了嚴重的打擊,深入分析美國次貸危機出現的原因可以發現,銀行資產證券化融資是導致次貸危機的導火索。為此,資產證券化融資蒙受陰影。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時間短,處于探索正確發展道路的謹慎時期,帶有“巨大”風險的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讓中小企業望而卻步。所以,資產證券化融資的負面影響成為影響我國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的重要意義

        中小企業通過資產證券化融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為資產證券化融資是將企業當前流動性差且未來具有可預期收入的資產進行重組,再以證券的方式在資本市場上進行出售,既有效提高了資產的流動性,也解決了中小企業當前經營困難的問題。深入剖析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結合中小企業的經營特點,可以將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的意義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

        1.有效規避貨幣政策風險

        以往中小企業融資主要的融資方式為銀行貸款,而這種融資方式受到了諸多制約。尤其是在緊縮性貨幣政策下,以銀行貸款的方式進行融資,使得融資更為困難。而采用資產證券化融資,快速獲得滿足企業發展的資金,就可以確保中小企業有效規避緊縮性貨幣政策帶來的風險,為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可以降低融資成本

        與傳統融資方式相比,資產證券化融資的成本更低,一般要比銀行貸款的融資成本低60個~100個基點。所以,為了節約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采取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的基本途徑

        資產證券化融資是現階段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有效性選擇,主要是因為資產證券化融資的本質是將企業資產和負債重組發行證券,在資本市場環境下,以發行債券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資產的流動性,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發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中小企業經營特點和資產證券化的基本原理,對中小企業資產重組實現資產證券化融資的重要目標。

        1.信貸資產證券化融資

        信貸資產證券化方式成為中小企業的最佳選擇,它有效拓展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是因為中小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當前缺乏流動性,但具有未來可預期收入的信貸資產,將其轉化為證券進行發行,提高資產的流動性,就可以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當前存在的融資障礙。另一方面,信貸資產證券化可以將中小企業的貸款專營模式與資產證券化有效結合起來,在融資市場上體現出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充分發揮出市場在風險分散和資源優化配置上的優勢,從而為中下企業融資提供一種新的方式。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有效結合,大大降低了中小企業整體融資的成本。所以,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中充分發揮出信貸資產融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

        近年來高新技術產業迅猛發展,對優化我國產業結構發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突出優勢在于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而其經營中的問題在于缺乏足夠的資金,這個問題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小企業進一步的發展。處于風險投資尚不發達的市場環境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難以實現融資目標,缺乏足夠的資金保障使得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問題。在此背景下,資產證券化融資應運而生,知識產權證券化成為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解決融資難的重要途徑。一方面,實現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證券化,可以有效解決融資難問題,滿足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需求;另一方面,知識產權證券化有效控制了證券的總體風險,大大增強了證券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資產證券化融資成為現階段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必然選擇,充分發揮出資產證券化融資的優勢,選擇適應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的方式,確保中小企業順利融資,就可以真正實現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的重要目的。

        參考文獻:

        [1]洪艷蓉.資產信用融資與風險管理:專利許可收費權證券化的新探索[J].知識產權,2013,(11):77-82.

        第5篇:資產證券化的現狀范文

        金融危機使得資產證券化市場岌岌可危,而在這關口上,我國的資產證券化試點還在進行。2005年,中國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初步探索實施了總額為200億元左右的資產證券化業務;2007年底,浦東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也相繼開展了資產證券化業務;2008年,中信銀行和招商銀行分別發售完成了首單資產證券化項目,浙江招商銀行也推出了首單中小企業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在資產證券化面臨一系列問題的背景下,本文緊密結合當前的經濟形勢,對我國實施資產證券化進行了思考,在分析我國資產證券化現狀的基礎上,就資產證券化的理論依據、我國進一步實施資產證券化的必要性和面臨的問題進行初步探討,以期對我國深入實施資產證券化有所裨益。

        一、資產證券化理論簡述

        1.資產證券化的含義。資產證券化是指通過在資本市場發行證券籌資的一種直接融資方式。資產證券化的概念有幾種不同的表述方式,其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界定資產證券化是“將企業(賣方)不流通的存量資產或可預見的未來收入構造和轉變成為資本市場上可銷售和流通的金融產品的過程。在該過程中存量資產被賣給一個特設交易載體(SPV)或中介機構,而SPV或中介機構通過向投資者發行資產支持證券以獲取資金”。這就是說,資產證券化將缺乏流動性但能夠產生可預見現金流收入的金融資產匯集起來,使之形成一個資產池,通過結構性重組,將其轉換成在金融市場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證券,并據以融資。資產證券化的核心在于對金融資產中的風險與收益要素進行分離與重組,使其定價和重新配置更為有效,從而使參與各方均受益。資產證券化有多種形式,主要有金融資產證券化(商業房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化、汽車貸款債權證券化、租賃債權證券化以及應收賬款債權證券化)和不動產證券化(不動產有限合伙、不動產投資信托)。

        2.資產證券化產生的理論基礎。資產證券化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美國商業銀行為轉嫁信用風險而進行的金融創新,最早它是商業銀行由于受到投資銀行和共同基金的沖擊,為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改善經營狀況而創造的一種金融衍生產品。它是近30年來世界金融領域最重大和發展最迅速的金融創新工具。支持資產證券化的理論有如下四類:

        (1)預期收入理論。預期收入理論的產生遠早于資產證券化的產生,二者在時間上雖然相距甚遠,但預期收入理論已蘊含著資產證券化的思想成分。預期收入理論認為,無論是貸款或者是證券的變現能力,都是以未來收入為基礎的,即便是長期貸款,只要有借款人的收入作保證,就不至于影響銀行的流動性,它所強調的不是放款的用途,也不是擔保品,而是借款人的預期投入。資產證券化強調證券化資產未來穩定的現金流,正是借鑒這一思想并以此為基礎的。因此可以說,預期收入理論的思想是資產證券化的理論來源。

        (2)金融創新制約理論。該理論指出,金融產品創新是一個組織對它所受制約的反應,制約的內容主要包括法規、競爭以及風險等。銀行資產證券化是在金融業革新浪潮中產生的一種資產管理創新,它同樣是在金融行為與金融環境的沖突中誕生的。可見,金融創新制約理論解釋了銀行資產證券化的產生,即銀行資產證券化是對金融法規(如《巴塞爾協議》及各國金融管制法等)的具體實施,而強化金融業的競爭和分散風險的動機則是銀行資產證券化的兩大動力。

        (3)資金缺口理論。資金缺口是指那些在一定時限內到期或需要根據最新市場利率重新確定利率的資產與負債(即利率敏感性資產與利率敏感性負債)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為:資金缺口(GAP)=利率敏感性資產(RSA)-利率敏感性負債(RSL)。當市場利率變動時,資金缺口的數值會直接影響到銀行的利息收入。一般而言,銀行資金缺口的絕對值愈大,則銀行承擔的利率風險也就愈大。而銀行通過實施資產證券化,則有助于轉移自身的風險。

        (4)持續期缺口理論。持續期是由美國經濟學家弗雷德里克麥考勒于1938年提出的,最初它是作為衡量固定收益債券的實際償還期的一個概念。20世紀70年代后,隨著西方各國商業銀行面臨利率風險的增大,持續期概念被逐漸推廣應用于所有固定收入金融工具市場價格的計算上,也應用于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之中。持續期是固定收入金融工具所有預期現金流入量的加權平均時間,或是固定收入金融工具未來現金流量相對于其價格變動基礎上計算的平均時間。

        3.資產證券化的流程。資產證券化的實施步驟如下:

        (1)確定融資目標并組建基礎資產池。交易發起人(即原始權益人)根據自身融資需求確定融資目標,選擇適合證券化且符合融資目標的基礎資產組成資產池。

        (2)設立SPV。SPV是資產證券化運作的關鍵性載體,其主要職能涵蓋了整個資產證券化的運作流程。

        (3)資產出售或委托。設立SPV之后,交易發起人將基礎資產出售給SPV。在資產出售以后,即使發起人遭到破產清算,已出售資產也不會被列入清算財產范圍,即實行基礎資產與發起人資產的“破產隔離”。

        (4)信用增級。對證券化資產進行信用增級,目的是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并降低融資成本,使證券的信用水平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需要,提高所發行證券的信用等級。

        (5)信用評級和證券發售。證券化資產信用增級后,SPV將再次聘請信用評級機構對將要發行的證券進行發行評級。證券評級后,評級機構還要進行跟蹤監督,并隨時根據資產信用質量的變化,對已評定的證券級別進行調整。之后,將由證券承銷商負責向投資者發售證券。

        (6)支付資產購買價格。SPV從證券承銷商那里獲得證券發行收入后,先向聘請的各專業機構支付相關費用,再按資產買賣合同規定的購買價格,把發行收入支付給發行人。

        (7)資產管理與資產收益回收。服務商對基礎資產組合進行管理,收取、記錄資產組合中產生的現金流收入,并將全部收入存入事先指定的受托銀行,受托銀行按約定建立專門賬戶,并按時向投資者支付本金和利息。

        (8)還本付息。在規定的證券償還日,SPV將委托受托銀行按時足額地向投資者支付本息。

        二、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現狀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金融界就開始了資產證券化的探索:1992年,海南三亞開發建設總公司發行2億元的地產投資債券;2004年4月,中國工商銀行寧波市分行第一次采用資產證券化方式處置26.02億元債權資產;2005年3月,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分別獲準進行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試點,隨后,國家開發銀行的41.77億元“開元2005-1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和建行的30.19億元“建元2005-1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信托”成功發行。從整體上看,我國資產證券化的市場規模較小,交易尚不活躍。據有關統計,從2005年我國發行第一只證券化產品到2008年10月,資產證券化產品總金額為620億元人民幣。而在近幾年中,我國債券市場發展迅速,到2008年9月發行債券已經達到145000億元的規模,而資產證券化產品占比僅為0.4%。值得欣喜的是,盡管目前國際金融市場正面臨波動,然而我國的資產證券化并沒有停止發展的步伐。2008年,中信銀行與招商銀行各自在10月10日和10月31日發售完成了其首單以對公貸款為基礎資產支持的證券化項目。浙商銀行于2008年11月中旬發行額度為6.96億元的中小企業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浙商銀行由此成為國內首家開展中小企業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的金融機構。

        在中信銀行的信銀2008-1CLO項目中,基礎資產池金額總計40.77億元人民幣,并以資產池本息現金流為基礎發行了三檔優先級證券、一檔次優先級證券以及一檔次級證券。其中:A1-1檔與A1-2檔固定利率優先級證券分別定價年利率4.45%與4.65%;A2檔浮息優先級證券定價一年期存款利率再加0.99%;B檔次優先級證券定價一年期存款利率再加2.28%。在招商銀行的招元2008-1CLO項目中,基礎資產池金額總計40.92億元人民幣,并以資產池本息現金流為基礎發行了兩檔優先級證券、一檔次優先級證券以及一檔次級證券。其中:A1檔固定利率優先級證券定價年利率4.26%;A2檔浮息優先級證券定價一年期存款利率再加1.40%;B檔次優先級證券定價一年期存款利率再加2.35%。

        三、我國進一步實施資產證券化的必要性

        1.資產證券化有助于化解不良資產。我國銀行業作為間接融資的主體承擔了經濟發展的大部分風險,而資產證券化的引進則為我國的銀行業提供了一條減少和降低資產風險的有效途徑。通過資產證券化運作,銀行可以對其資產負債結構進行必要的調整,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高銀行抗風險能力;通過資產證券化運作,銀行還可以將部分信貸資產轉化為現金資產,提高資本充足率,改善銀行的經營狀況。而對企業來說,資產證券化可以給企業提供一條擺脫三角債困擾、化解應收賬款長期掛賬難題的新途徑。

        2.提供了更為廣泛的融資、投資渠道。實施資產證券化有利于擴大企業的融資手段,企業融資除了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向銀行貸款,還可以使用資產證券化對企業資產進行結構性調整,將沉淀的資金盤活,將呆滯的資產變現,既可解決企業資金短缺的難題,又能變不良資產為有用資產,化解企業財務風險,還可提高企業資本運作的效率。同時,資產證券化為社保基金、保險商、證券投資基金和其他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工具,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投資渠道。另外,資產證券化的分級結構可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不同風險偏好,還能吸納社會上的部分游資,有助于緩解流動性過剩問題。

        3.有助于促進耐用消費品行業的發展。住宅、汽車等耐用消費品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需要長期、穩定的貸款支持。由于我國利率市場化程度不高,因而銀行不愿意發放固定利率貸款。而實施資產證券化可解決房貸、車貸難的問題。一般來說,房貸和車貸都需要比較長的還款周期,銀行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加快現金周轉、提高效益,這樣,銀行發放固定利率貸款的意愿增強,耐用消費品行業融資渠道單一問題便得以解決。從這個角度來看,資產證券化有助于促進房地產、汽車等耐用消費品行業的繁榮。由上述分析可見,資產證券化拓寬了銀行的融資、投資渠道,有利于銀行提高效率和效益。當前的金融危機有著其自身的深刻原因,而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手段和創新工具,不應因此次金融危機而被否定。適當的金融創新對于我國的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都是十分必要的,應當繼續鼓勵和支持實施資產證券化。

        四、實施資產證券化面臨的問題

        1.資本市場不夠發達。資產證券化的發展,需要一個成熟的、有一定廣度和深度的資本市場。就目前而言,我國的資本市場還不夠成熟,市場仍帶有一定的行政色彩。

        2.證券評級業不規范。對證券化的資產進行信用評估定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目前我國的證券評級業運作尚不規范,信用評估不細,信用評級透明度不高,沒有一個統一的評估標準,而且很多評級機構都與政府、企業、銀行、證券公司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很難做到獨立、公正地評估。

        第6篇:資產證券化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發展策略

        一、資產證券化概述

        資產證券化(AssetSecuritization)是把缺乏流動性但具有未來現金流收入的信貸資產(如銀行的貸款、企業的應收賬款)經過重組形成資產池,并以此為基礎來發行證券。按照被證券化的資產種類不同,可分為住房抵押貸款支撐的證券化(Mortgage-BackedSecuritization,MBS)和資產支撐的證券化(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ABS)。在典型的資產證券化流程中,通常由發起人將預期可獲取穩定現金的資產組成一個規模可觀的“資產池”,然后將這一“資產池”銷售給專門操作資產證券化的特殊目的機構(SpecialPurposeVehicle,SPV),由SPV以預期現金收入為保證,經過擔保機構的擔保和評級機構的信用評級,向投資者發行證券、籌集資金,并用資產池產生的現金流來清償所發行的有價證券。

        資產證券化對發起人來說,可以降低資金成本、改善資本結構,從而有力于資產負債管理,優化財務狀況。對投資者來說,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投資選擇,尤其是那些在投資利產品上受到諸多限制的機構投資者,有了合規的投資,并可以借此擴大投資規模、多樣化了投資產品。資產證券化應該遵循以下四個原理:基礎資產的現金流分析原理,資產重組原理,風險隔離原理,信用增級原理。其中第一個原理是核心原理,因為資產證券化其實就是基礎資產現金流的證券化,以上的四個資產證券化原理也常常被簡稱為“一個核心原理,三個基本原理”。

        資產證券化最早起源于美國,它的推出改變了銀行傳統的“資金出借者”的角色,使銀行同時具有了“資產出售者”的職能,對商業銀行的競爭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資產證券化可以使貸款成為具有流動性的證券,同時,這種證券又是具有貸款信用風險的證券,從而有利于改善資產質量,擴大資金來源,分散信用風險,緩解資本充足壓力,提高金融系統的安全性。在國外金融發達國家,資產證券化已成為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在競爭中取勝所應具備的技術。

        亨利·考夫曼是這樣評價資產證券化的:“資產證券化很可能是現代金融中影響最為深遠的發展,它改變了金融市場的性質以及市場行為的特點,……堪稱造就了當代金融史上最有影響和最有前途的變革。”可見資產證券化有多么重要。當前,資產證券化已經成為世界金融領域的重大趨勢之一。

        二、我國資產證券化發展現狀及障礙

        相對而言,我國資產證券化的起步較晚,但在監管當局的大力推進和金融機構的積極參與下,我國資產證券化經歷了一場從無到有,并快速發展和不斷突破的過程。我國在1992年,自海南首推“地產投資券”的項目開始,我國就首次開始了證券化的嘗試,1996—2002年,又間續性發展了幾起離岸證券化的案例。2000年,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相繼獲準實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試點,但由于諸多原因,一直沒有得以實施。2003和2004年分別有少量準證券化的案例,到2005年3月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獲準作為試點單位,將分別進行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試點,這也標志著我國本土證券化的試點將正式開始。2005年年底,國開行41.7727億元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和建行30.19億元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在銀行間市場順利發行,這也是我國首批政策規范下的資產支持證券,標志著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我國的證券化市場邁開了從理論走向實踐的重要一步,2005年也被業界有關人士稱為資產證券化元年。

        經過2006年快速穩定健康的發展,使我國的資產證券化市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加快了我國銀行、證券、信托等金融市場的融合,增強了銀行信貸資產的流動性,也增加了金融市場的產品種類,促進了國內金融市場的創新。當然,這與主管部門的大力推動,各項法律、法規的相配套密不可分。至2007年初我國證券市場化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發行品種不斷突破

        從發行市場規模來看,我國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規模從2005年171.34億元增長到2006年的471.51億元,增幅達到了175.20%,產品種類也由兩類發展到五類,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種類和規模均實現了較大突破,截止到2006年12月底,我國證券化產品累計發行規模達471.51億元。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種類日益豐富,涵蓋行業也日益廣泛,涵蓋了銀行、電信、交通、電力、地產等諸多行業。產品期限從0.18年到5.34年不等,其收益率也從2.29%到5%各異。從產品所占百分比上看,專項管理計劃所占比例最大,達55.87%左右,其次是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為27.41%,準ABS信托產品所占比例最低,僅為0.17%。

        (二)一級市場表現活躍而二級交易市場較為冷清

        目前國內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主要在滬深兩地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市場上發行,從產品數量和發行規模上來看,滬深兩市的企業資產證券產品比銀行間市場的資產支持證券略勝一籌。統計顯示,2007年共有28只資產支持證券在交易所市場發行,通過大宗交易系統掛牌交易,銀行間市場僅4只。

        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一級市場之所以活躍,從發行者角度看,由于券商具有一定的研究儲備,具有較高的技術研究支持。其次,管理層的積極推動、企業的迫切融資需求、相關環境的逐步完善等都為一級市場的活躍奠定了基礎;最后,交易所市場中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等潛在機構投資者眾多,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快速發行。相比較而言,銀行間市場中的主要參與者為銀行,而銀行本身對資產支持證券的興趣并不高,所以發展相對較弱。

        相對于一級市場的加速擴容,資產證券化產品的二級市場交易情況卻并不樂觀,具體見表1的數據說明。出現此種現象,主要癥結在于產品的流動性不高,此外,一級市場還處在一個前期試點的階段,認可程度并不高,市場還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

        (三)投資范圍逐步擴大

        2006年5月,中國證監會了《關于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資產支持證券有關事項的通知》,準許基金投資包括符合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相關規定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以及證監會批準的企業資產支持證券類品種。緊接著,6月份,國務院又頒布了《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保險資金直接或間接投資資本市場,穩步擴大保險資金投資資產證券化產品的規模和品種。

        2006年我國資產證券化產品市場的投資主體獲得重大突破,有20余只證券投資基金了關于投資基金投資資產支持證券的公告。在交易市場,我們可以看到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資公司、保險等資金涉足證券領域的身影。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雖投資的限制已取消,但眾多機構投資者熱情并不是非常高漲,流動性不足問題并沒有因此而得到根本性改觀,究其原因,主要還在于我國目前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仍屬于大宗交易范圍,處于間歇性發展和間斷易階段。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非連續競價,抑制了產品交易的活躍性,也一定程度上成了投資者涉足資產證券化產品的一道屏障。此外,個人投資者參與率也非常低。

        (四)資產證券化市場發展障礙因素

        雖然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在管理層的大力推動下,取得了快速發展,但資產證券化的順利發展離不開發達成熟的金融市場,離不開完善的法律、會計、信托、稅收等環境,和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仍然存在諸多現實的障礙。

        一是制度障礙。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資產證券化所需要的獨立法律法規,而妥善解決資產證券化過程中所涉及的會計、稅收問題又是能否成功證券化的關鍵,直接關系到證券化資產的合法性、盈利性和流動性,也關系到參與者的切身利益。從法律制度角度來說,比如我國《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阻礙了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債權轉讓的進行;法律也沒有對資產證券化的核心步驟“真實出售”的界定作出規定,不能有效防范發起人的違約破產風險,投資者的權益也就得不到真正的保障;而我國《公司法》對設立公司的限制,使SPV所起的風險隔離無法有效實現;還有根據破產法規定SPV沒有優先追索權,將造成證券化資產中的超額擔保部分無法與原始權益人進行破產隔離,難以達到信用增級的目的,無法真正實現表外融資。而從會計和稅收制度來說,2007年的新會計準則雖然已經對資產證券化做出了相應的規定,但在具體的實施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而稅收制度也有待補充。

        二是中介服務上的障礙。資產證券化涉及到多家中介服務機構,其中最重要的包括資產評估機構和信用評級機構等。然而,目前我國證券評級業整體運作不規范,沒有一個統一的評估標準,評估機構發展相對較弱,公信力還不是很高,評估難以做到獨立、客觀、公正,評級機構難以得到廣大投資者的認同。

        三是資本市場上的障礙。我國目前除股票外,房地產抵押貸款、銀行應收款、信用卡應收款等市場不夠發達,也一定程度影響了證券化產品的設計,降低了產品的吸引力;另外,資本市場的不發達限制了資產證券化產品的流動性,影響了證券化產品的加速發展。

        三、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策略

        我國資產證券化雖然在2005年才真正進入了規范運作的發展軌道,但在實務上已有十幾年的歷史,而且不乏許多成功案例,可以為今后發展提供經驗,如:1992年海南三亞地產投資券,是海南三亞開發建設總公司通過發行地產投資券的形式開發三亞的丹洲小區,是實物資產證券化的案例;1996年珠海高速公路證券化,該證券的國內策劃人為中國國際金融公司,承銷商為摩根·斯坦利公司,以高速公路過路費為擔保,是國內資產證券化的成功例子;2000年中集集團應收款證券化,是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股份有限公司與荷蘭銀行簽署的貿易應收賬款證券化項目協議;2005年12月國開行和建行順利“試水”資產證券化,國開行41.7727億元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和建行30.19億元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在銀行間市場順利發行,也是我國首批政策規范下的資產支持證券,標志著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同時,從2005年3月我國本土證券化的試點正式開始至今已有兩年的歷程,已有了更多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特別是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發和經濟建設,我國已經初步具備了實施資產證券化的基礎。特別是在2007年以來我國的資金市場的供大于求的現象越發凸顯,因此應該在借鑒歐美等資產證券化發展先進國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抓住時機加快資產證券化發展建設步伐。

        (一)加快制度和環境建設

        我國目前還需建立一個統一的法律框架,完善資產證券化的相關環境,進入資產證券化資產池資產還缺乏統一的選擇標準,需要一個更加明確、透明、更加嚴格的審核與評估機制,對于進入資產池的資產的質量狀況以及這些資產背后的企業信息、項目信息,應進行更加充分披露,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機制。

        我國資產證券化發行和交易市場、法規及財務制度等諸多問題還有待完善。我國目前銀行間市場與交易所市場的分割狀態限制了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并且缺乏一個規范有序的交易系統,不過,最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和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已經設計了適合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和交易的債券綜合業務系統,可以承擔試點擴大后更大規模的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和交易。

        目前,要在借鑒國際經驗基礎上,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資產證券化法》、《資產評估法》、《離岸金融法》、《資產證券化會計準則》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快與國際接軌,如2007年新會計準則就已經填補了在指導、規范資產證券化交易方面存在的空白,《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對披露金融資產證券化業務的主要交易安排及其會計處理進行了規定就是很好的措施。同時,要繼續放松禁令,允許機構投資者參與資產證券化,特別是我國保險機構。2006年6月國務院提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保險資金直接或間接投資資本市場,穩步擴大保險資金投資資產證券化產品的規模和品種,開展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和創業投資企業試點,就是此目的。

        當然,還要加快我國的信用體系的建設,畢竟社會信用環境的好壞將直接成為制約資產證券化發展的突出問題。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制定和建立專門的監管機構,建立健全監管法規,提高監管程序的透明度,為資產證券化創造良好的運行環境,防止可能出現風險。

        (二)發展基礎資產的選擇

        根據基礎資產的不同,資產證券化一般分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MBS)和資產支持證券化(ABS)兩大類。其區別在于:前者的基礎資產是住房抵押貸款,而后者的基礎資產是除住房抵押貸款以外的其他資產。ABS其實是MBS技術在在其他資產上的推廣。ABS種類繁多,有:基礎設施收費證券化、汽車消費貸款證券化、商業抵押貸款證券化、信用卡應收款證券化、商用房產抵押貸款證券化、貿易應收款證券化、門票收入證券化、中小企業貸款支持證券化、租賃應收款證券化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資產都可以拿來證券化,證券化的基礎資產應該具備:有可預見的穩定的現金流,持續的低違約率,具有一定的規模,本息償還分攤于整個存續期,債務人分散化,有良好的歷史記錄,有明確的擔保支持,具有同質性,清算價值高等。而我國資產證券化剛剛起步還在探索之中,更應謹慎,并結合國情尋找開發出好的基礎資產進行資產證券化,才是當務之急。

        首先,在目前我國大力發展MBS是具備一定條件的。我國的住房抵押貸款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各種制度對MBS障礙較少,特別是它的損失和拖欠的風險小而且容易估計,即有著質量高、現金流穩定、違約率低、本息償還均勻分攤與整個存續期、有明確的抵押物、清算價值高、發展前景好等,是理想的基礎資產選擇。

        其次,基礎設施收費也是很好的基礎資產。我國是發展中大國,需要建設的基礎設施量相當大,而且基礎設施收費具有現金流穩定的特點。這樣通過基礎設施收費證券化可以改變建設資金主要依靠政府財政和銀行貸款的局面,也是解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所面臨資金缺乏的有效途徑。

        再次,汽車按揭貸款也是很好的基礎資產選擇。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2006年我國汽車銷售量為721萬臺,居世界第一,大部分是私人購買,那么汽車按揭貸款規模將會很大。由于汽車按揭貸款門檻高,違約率低,并且有信用擔保,所以說汽車按揭貸款是很好的基礎資產選擇。

        還有,不良資產也是很好的證券化基礎資產的選擇對象。我國由于歷史的原因,特別是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資產,國家成立了四家資產管理公司處置政策性不良資產,雖然政策性不良資產的處置已近尾聲,但我國的不良資產市場仍具有很大空間。不良資產證券化也被認為是解決不良資產的一種較好的選擇。特別是不良資產關系著國家市場的安全,所以不良資產也應該作為一項經常性的重要基礎資產選擇。

        最后,出口應收款應該逐漸成為我國資產證券化的重要的基礎資產選擇對象。我國是一個出口大國,出口應收款規模很大而且現金流穩定,同時因為進出口公司的資金周轉要求高,所以實行資產證券化有很大的意義。但是,由于各個進出口企業規模和應收款質量的限制,還有待進一步探索,但它畢竟是今后可以選擇的一種重要基礎資產。

        四、總結

        通過以上對我國資產證券化的介紹和分析,可以知道我國資產證券化對基礎資產的選擇和定位還有突破的空間。對資產證券化的模式選擇上,應該著重對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基礎設施貸款證券化和不良資產證券化三個模式進行完善和發展。

        經過2006年快速穩定健康的發展,我國的資產證券化市場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加快了我國銀行、證券、信托等金融市場的融合,增強了銀行信貸資產的流動性,也增加了金融市場的產品種類,促進了國內金融市場的創新。隨著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資產證券化市場將成為投資者的又一個有利的投資渠道,對于減少金融市場的壓力,降低整個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穩定我國的金融市場,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中國的資產證券化市場正處于增長的前夜,無論是可證券化基礎資產的供給還是對資產支持證券的市場需求都具備了大發展的條件,隨著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監管制度的逐步完善,會計制度與國際標準的逐步接軌,以及信用評級等相關中介機構的逐步成熟,可以預見,在政府的推動和各方努力下,資產證券化市場將迎來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

        參考文獻:

        1.何小鋒.投資銀行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何小鋒.資產證券化:中國的模式[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永亮.資產證券化及其在我國的發展研究[D],2006.4

        第7篇:資產證券化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

        前言:企業資產證券化的融資方式可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有利的價值,因而對企業資產證券化進行深入的了解與分析,進而更好的將其應用于企業的運作流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就是對中國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的意義和應用模式等的詳細闡述,并在闡述的過程中指出了此種融資方式應用的優勢,望其能為我國國有企業融資方式的進一步創新與發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參考。

        一、我國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的意義

        對于我國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的意義的分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的應用改變了原有的企業融資中存在的流動資金量較少的問題,為企業的發展與投資提供了長期流動的資金。進而促使國有企業在擔負著巨額銀行債務和企業債務的情況下,通過資產證券化的融資方式,也可改善企業的資金狀況;第二,資產證券化的融資方式與其他的融資方式相比需投入成本較低,因而當國有企業處在改革的歷程中時,通過資產證券化的融資方式可減少資金的流失,為企業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第三,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最為重要的意義就是可以減輕國有企業的負債壓力,進而促使其在發展的過程中,有能力償還部分的債務,以此來緩解企業存在的負債的問題,并致使企業逐漸向盈利的方向轉變[1]。

        二、我國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的可行性分析

        (一)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的動力加大

        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針對其現狀和問題構建了“產權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制度,在制度建立后,人們對融資方式的應用理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因而為了滿足國有企業降低風險投資的欲望,要求我國相關部門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推動國有企業對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的應用,進而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資產基礎。

        (二)國有企業的可證券化資產規模擴大

        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要求企業必須具備大規模低壞賬率等特點,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目前大部分國有企業早就具備資產證券化融資的基礎,因而此現象的發生,推動了國有企業的可證券化資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2008年11月,我國針對國有企業的發展問題提出了十項措施,其中就包括對基礎設施的構建。因而可以看出,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推行資產證券化融資是勢必可行的。

        三、我國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的應用模式探討

        (一)國有企業的應收賬款

        國有企業的應收賬款是在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形式下形成的,因此其具有低風險和高流動性的特點。而在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的應用模式中要求國有企業的應收賬款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第一,要求國有企業的應收賬款的質量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而應收賬款歷史損失水平決定了國有企業的應收賬款的質量,因此我國國有企業在應用資產證券化進行融資的過程中要考慮企業的應收賬款的歷史損失情況是否符合融資的要求。對于此現象,我國國有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構建一個損失的準備金,以便確保在利用資產證券化進行融資的過程中應收賬款的質量能與資產證券化融資的要求相一致;第二,要確保證券化應收賬款的規模符合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以便在應用此融資方式的過程中可減小企業成本投資的資金量;第三,要求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時要盡量縮短應收賬款證券化的時間[2]。

        (二)國有企業的基礎設施收費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國家資金不足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但是從2007年的調查結果來看,我國國有企業的投資以占62.3%屈居首位,可見我國基礎設施的建立仍然存在著被國有企業所壟斷的現象,而針對此現象,我國在2008年投入了4萬億元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的建立,從而可以看出我國基礎設施的建立勢必可行。因而在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基礎上實施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的融資方式,可有效控制國有企業基礎設施收費問題。在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的融資模式下,基礎設施收費的項目主要包括公共交通和橋梁的使用等,而由于政府管d對其實施了有效的掌控,因而基礎設施收費將一直保持穩定的狀態。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國有企業基礎設施收費穩定情況下,應推動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的應用。

        (三)資產支持證券發行人SPV的選擇

        企業、SPV與投資者三者之間的證券化資產是我國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中最基礎的交易方式,因此為了促使企業資產證券化交易的順利進行,企業相關部門應根據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選擇一個符合企業發展特點的模式來構建SPV。SPV主要有兩個類型:第一,是信托型SPV,在這種類型中SPV扮演著受托人的角色,因而在這種類型下,SPV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向企業發行信托收益證書,而信托一般又可分為兩種,其中授予人信托與所有者信托相比具有更好的股權性;第二種類型是公司型SPV,公司型SPV與信托型SPV相比,其優勢在于可證券化一個或多個企業,進而可更好的滿足我國國有企業對資產證券化融資的要求[3]。

        結論:綜上可知,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而由于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的應用可以緩解國有企業的負債壓力,因而在國有資產可證券化的規模逐漸擴大的前提下,應強化對我國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的應用。以便在此融資方式下,我國國有企業可在發展中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并同時致使我國的國有經濟也隨之實現有效的提升。(作者單位:中央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金郁森.中國資產證券化實務――解決方案與產品設計[J].海天出版社,2011,12(09):112-114.

        第8篇:資產證券化的現狀范文

        摘 要 自從吉林大學發生債務危機后,關于高校的融資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本文從資產證券化的角度探討高校融資問題,在闡述高校融資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資產證券化在高校融資中的可行性和操作流程,并比較了資產證券化融資與長期貸款融資、租賃融資的優勢。最后,探討了高校資產證券化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資產證券化 高校融資 現金流

        一、我國高校融資的現狀

        我國高校面對財政資金投入不足的形勢紛紛進行多種渠道的自主融資,學校自籌資金在高校資金結構中的比重呈逐漸上升趨勢。逐漸形成了以政府撥款為主,學雜費、銀行貸款、校辦企業與社會服務收入、捐贈收入等為輔的多元化融資結構。

        (一)政府撥款仍然是高校融資的主渠道

        高校擴招后的2001年-2006年的6年間,普通高校總投入為12027.65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普通高校教育經費總投入的比例為46.11%。由此看出,政府撥款仍然是高校資金的主要來源。

        (二)學費收入是高校資金的重要來源

        高校學費和雜費收入從2001年的282.44億元增長到2006年的857.5O億元,六年增長了三倍多。占普通高校總投入的比例也從24%增長到了29%。可見,高校收費已成為高等教育的一條重要融資途徑。

        (三)銀行貸款是高校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

        由于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高校的教室、宿舍、食堂等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各高校紛紛對原校舍進行改造,或建設新校區。但是,高校內部無法解決高校擴建的資金需求。面對教育投資的“瓶頸”制約,銀行貸款成為高校的首選。

        二、高校開展資產證券化的可行性

        (一)國家政策的宏觀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國家鼓勵運用金融手段、信貸手段,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在此法中指出“國家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其他多種渠道籌措高等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使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同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相適應。”高校可以進行自主融資,提高了融資的積極性,促進了融資戰略的制定、模式的創新。

        (二)教育投資新觀念的轉變

        近些年來人們的思想觀念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發展,高等教育已經突破了原來固有的模式,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視作一種投資行為,這使得高等教育融資就成為可能,從而為高校資產證券化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條件。

        (三)有適宜資產證券化融資的目標資產

        資產證券化的目標資產按照美國證券委員會的定義為“將企業(賣方) 不流通的存量資產或可預見的未來收入構造和轉變成為資本市場可銷售和流通的金融產品的過程。”高校的教學樓、學生公寓、圖書館、體育場館等,屬于較為優質的資產,在未來有可預見的穩定現金流如學校的學費,這樣證券的收益支付有了保證;此外,這些資產可以作為抵押物進行變現,并且變現能力比較強,一旦必須將該抵押物變現時,有較高的變現價值。最后,高等院校具有較高的信用程度,投資風險相對較小。

        三、高校開展資產證券化的操作流程

        從歐美各國資產證券化的實踐來看,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多種資產被成功的證券化。這些資產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大類:一是抵押、擔保貸款,如居民住宅抵押貸款等;二是各種應收賬款,如信用卡應收賬款、轉賬卡應收賬款、貿易應收賬款等;三是各種有固定收入的貸款,如航空機票收入、收費公路或橋梁和其他公用設施收入、航空或鐵路客貨運收入、稅收或財政收入和出口收入等;四是各種商業貸款,如商業房地產貸款、各類供膳企業貸款、汽車貸款等。

        “只要一種資產能產生穩定的現金流,就可以將它證券化”,這形象而生動的反映了資產證券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前提:能在未來產生可預見的、穩定的現金流。因此,適合證券化的資產首先應該是優質資產,而非不良資產。把高校中最優質的校園資產呈現在投資者面前,通過對這些資產的證券化來籌集大量資金。

        (一)構建資產組合,組成資產池

        高校進行資產證券化融資中,資產證券化的目標資產是原始權益人,即高等學校,擁有教學樓、學生公寓、體育場館等存量資產。原始權益人將目標資產進行估算和考核,并根據自己資產證券化融資需求確定用于證券化的資產的數量,將資產匯集組合,形成一個資產池。具體運作中,考慮到一所高校的目標資產規模可能相對較小,可以在省域范圍內或教育管理部門牽頭,將多所高校相似的目標資產整合,組成有一定規模的資產池。

        隨著高校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學生自費上學已成為現實,目前,學費收入已成為高校收入中主要來源。雖然學費收入在高校的資金來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由于我國高校的收費并沒有完全市場化,學生個人承擔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也就在20%~25%之間,高校在培養一個大學身上面是需要補貼很大一部分,因此依靠學費收入并不能緩解高校資金短缺的現狀。而通過學費收入為基礎的證券化可以使高校在短時間內籌到大量的資金,用來改善高校的辦學狀況。

        具體操作過程如下:高校將在一定期限內的學費并定于每年某一日期后將學費收入付至特殊目的載體(SPV)的賬戶,該SPV通過信用增級在資本市場上向投資者發行債券或股票。當高校增加新的學生后,所得學費立即被出售給SPV,并從SPV機構獲得相應資金,以上過程是一個在一定年限內(具體期限根據所籌資金量而定)循環進行的過程。

        (二)SPV設立的選擇

        能否成功設立SPV,使資產證券化能否順利運作的根本前提。因此,高校對SPV的設立應該謹慎。目前,設立SPV 可采取以下幾種模式:一是由目前成立的信達、東方長城、華融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設立附屬融資子公司或控股公司充當SPV;二是由實力雄厚的券商以有限責任公司的形式組建SPV; 三是高校自己設立SPV;四是利用國外的SPV。

        (三)高校資產證券化的基本交易流程

        首先是高校根據自身資產證券化融資需求確定資產證券化目標。其次,實現資產轉移,即高校將資產池中的資產過戶給特殊信托機構(SPV)。再次,SPV以該資產池為依托,發行債券。最后,SPV用發行債券籌集的收入向高校支付購買資產池的價款,并負責對債券還本付息。如果高校未能定期償還,則由擔保機構(商業銀行、金融擔保公司或保險公司) 負責處理。這一債權方案是按照國際上證券化運作的基本模式操作的,它對資產的質量要求較高,這是因為債券的按時償還是由資產的現金流特征決定的。

        四、高校開展資產證券化融資的優勢分析

        (一)資產證券化與長期貸款融資方式的比較

        國內銀行貸款是高校籌資的一種常見的方式,但是籌資方式一般與高校的資信掛鉤,那些實力不夠、品牌形象不夠的二類高等院校很難通過銀行貸款融資。而資產證券化融資沒有高校信譽的限制,只要高校擁有能夠產生可預見的穩定的未來現金收入的基礎資產(如學生公寓的每年住宿費收入等)就可以進行證券化融資。這種融資方式資金來源比較廣、期限長,并且通過資產證券化融資,進行信用增級,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知名度。

        (二)資產證券化與租賃融資的比較

        融資租賃實際上是指由供應商購買這些租賃物件,并租給高校使用,而高校利用其每年的教育經費或者辦學收費的一部分用于承租設備的租金支付。租期屆滿,租賃物件所有權即轉歸承租人所有。這種融資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高校設備緊缺、資金不足的壓力。但是與資產證券化相比,租賃融資要求高校的信用好、實力強,且融資成本相對于資產證券化融資成本高,只能適用于學校的固定資產如設備等的融資上,適用范圍有一定的局限。

        五、高校開展融資的現實意義

        (一)資產證券化為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工具

        教育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投資風險小,并且回報率高的朝陽產業,據西方教育經濟學家計算,90年達國家高等教育的投資回報率為12.3%,中等收入及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回報率可以高達20%,這個比率將遠遠高于家電等產業的年收益率。通過資產證券化,投資者將從高校的優質資產中獲得豐厚的回報,同時購買的證券又具有低風險的性質。

        (二)促進教育產業化的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越來越被認為是一種投資行為,確切地講是以人的素質為對象的人力資本投資。既然是投資就會要求建立一個有效的市場進行資源的配置和整合,但是教育帶來的收益又不是完全內在化的,所以建立完全有效的市場體系不切實際,因此,可以用替代的方式建立模擬的市場,即通過資本市場來促進教育產業化的發展。

        (三)資產證券化有利于資源重組

        資產證券化可以利用資本市場推動高校的結構調整和整體的資產重組,可以對重復建設的院系、專業、實驗室等進行大規模、廣范圍的資源重組。對高校而言,不僅面臨著資金緊張的局面,同時高校資源設備的建設與重組也是關鍵可以利用資本市場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最大限度地挖掘物力人力,做到物盡其用。

        (四)資產證券化可以提高高校的知名度

        高校知名度的提高有利于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質量。在資產證券前,為了提高資產證券的信用評級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發起人,SPV 都會傾向于知名度高、辦學質量好、信譽好的高校的資產作為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而信用增級,信用評級和第三方擔保都會強化資本市場對高校產業化發展的興趣和關注,從而增強了高校在學生和投資者心中的地位,打造更好的高校形象,為高校的擴大生源提供了基礎。相對應的是高校為了維護這種良好的形象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地位必定會加強自身辦學條件和辦學質量的改進,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減少教育資源的浪費,從而二者之間形成了良性循環。

        (五)可以化解商業銀行對高校貸款的利率風險

        過去高校的融資渠道主要是向商業銀行貸款,具有一定的貸款風險,實行資產證券化可以把貸款的信用風險轉移給證券市場的投資者。債務人的違約風險及提前償付所產生的在投資風險主要由證券的購買者承擔。

        參考文獻:

        [1]閆昊,韓冰.高校開展資產證券化的思考.技術與管理創新.技術與管理創新.2008.11.

        [2]蔣哲,黃祖平.高校債務風險的成因及對策研究.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2.

        [3]姜燕.高校資產證券化淺析.經營管理.2008.11.

        [4]魏乾梅.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下高校融資機制研究.會計之友.2010.3.

        [5]孫凌峰.淺析高校融資渠道.中國總會計師.2010.2.

        [6]鄭錦榮.淺析資產證券化在高校融資中的應用.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5.5.

        第9篇:資產證券化的現狀范文

        于安源(1991-),男,漢,黑龍江綏化人,經濟學碩士,中央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投資學專業,研究方向: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

        章健敏(1990-),男,漢,浙江溫州人,經濟學碩士,中央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投資學專業,研究方向:投融資理論與實務。

        摘要: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聯合《關于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的出臺意味著一度中斷的資產證券化改革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當中。本文將從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概念入手,分析引起次貸危機的原因;闡述對中國的啟示;針對中國的實際國情,對早期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進行分析,并著重從基礎資產的角度進行分析,找到其中的不足之處;最后,針對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信貸資產; 證券化; 基礎資產

        一、文獻綜述

        (一)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對資產證券化的研究最初始于1995年。劉宏(2000)對證券化,在制度和環境方面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選擇與現行制度和環境沖突最小的交易形式,一個是最有條件突破現有制度和環境約束的交易形式。他還指出中國開展資產證券化有兩個突破模式:“住房抵押貸款模式”+“準表外模式”,“基礎設施收費模式”+“離岸模式”。趙慶明,吳瑩瑩(2003)從成本收益的角度得出資產證券化不僅能夠解決不匹配造成的流動性風險。何小鋒(2006)認為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的試點對于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卓賢(2009)分析了信貸資產證券化與宏觀調控的關系。胡越(2012)認為對比了美國的信貸資產證券化及次貸危機發展的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原因,認為在中國開展資產證券化正當其時。

        (二)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關于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理論包含:信息不對稱理論、風險隔離理論、公司資本結構優化理論、成本誘導理論等。

        Steven L?Schwarz(1994)認為,資本市場的平均利息率要低于一般貸款利息率。Shane A. Johnson(2000)指出是否證券化取決于證券化的收益與成本的權衡,其成本主要是機會成本。Claire A. Hill(1996)指出資產證券化解決了投融資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Christopherw. Frost(1997)指出,資產證券化的風險隔離機制有利于把發起人的破產和重組風險與投資者的投資風險有效的隔離。Jure Skarabot (2001)指出,每個企業或者公司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發行債券和證券,通過尋找合理有效的資本結構可以使公司總價值最大化。他證明了資產證券化是優化公司資本結構的有效手段之一 。

        二、信貸資產證券化概述

        (一)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概念

        信貸資產證券化是指將一組流動性較差、但在未來能產生穩定現金流的銀行信貸資產,如長期固定利率放款,應收賬款等,通過商業銀行或投資銀行,經過一定的結構安排,對資產中風險與收益要素進行分離與重組,并對這些資產進行相應的信用擔保,以這些資產作抵押來發行證券,實現相關債權的流動化,把這組資產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的收益權轉變為可在金融市場上流動、信用等級較高的債券型證券。其主要特點是將原來不具有流動性的融資形式變成流動的市場性融資。其實質是發行者通過“真實出售”將證券化的金融資產的未來現金流的收益權轉讓給投資者。

        (二)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基本程序

        資產證券化的基本運作程序包括如下要點:原始權益人確定證券化資產,將可預見現金流的資產進行集中,組建資產池;原始權益人或獨立的第三方組建特設機構SPV;原始權益人將資產池中的資產“真實出售”給SPV,實現風險隔離;信用增級;信用評級機構對將要發行的證券進行評級;SPV通過投資銀行,在市場上發行證券,并用這些證券募集來的資金購買原始權益人轉讓的資產;原始權益人來對資產池進行管理;特設機構清償債務階段。

        (三)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美國發展

        1.美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展背景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信貸資產證券化起源于美國,解決了美國當時住房融資中的資金短缺問題。而到了70年代的中后期,人們對這種住房貸款的需求急劇上升,銀行信貸資產出現供求失衡。此時,金融創新飛速發展,金融自由化浪潮興起,都為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這樣的環境下,美國政府的三家信用機構,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聯邦住房抵押貸款公司、政府抵押貸款協會紛紛將手中持有的住房抵押貸款進行重組,并作為抵押或擔保發行抵押證券,實現了住房抵押貸款的證券化。

        2.美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的過度發展

        但是自“9?11”事件以來,美聯儲開始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連續降息。房地產市場涌入大量熱錢,房價的持續上漲。導致房產價值上升,房屋所有人可以以超值部分為抵押繼續向銀行或信貸公司進行貸款,這樣就形成了大量的“次級貸款”。到2005年,“次按”與“次債”在全部按揭貸款中的比例上升到20%以上,“次債”占“次按”的比例達到了60%以上。到2006年,“次級貸款”劇增到13000億美元,到2007年,無法按時還債的借款人已經超過15%,而且人數還在不斷的上升中。基金公司對他們手中持有的債券喪失了信心,要求贖回基金。這樣大規模的拋售股票,導致股價下跌,股票市場崩潰。

        3.美國次貸危機原因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美國次貸危機是多方面的因素綜合作用導致的。借款人、投資銀行、信用評級機構、信貸公司、投資基金、投資基金的投資人、金融監管機構等,對危機的發生都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次債”發生的原因是不具備還款能力的“次按”借款人盲目進入貸款市場。因此對中國來說,要通過各項手段,合理引導投資者進行理性投資。避免盲目投資導致證券市場過熱。

        三、信貸資產證券化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及基礎資產特點

        (一)中國早期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展歷程

        資產證券化技術早在1983年就被介紹到中國,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才開始興起資產證券化研究的熱潮。2005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了《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之后財政部頒布《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會計處理規定》、銀監會頒布《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監督管理辦法》等,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基本的法律框架由此建立。

        第一批試點共有四只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開元 2005―1期信貸資產支持證券(A檔)”、 “建元2005―1期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信托A級資產支持證券”、 “信元2006―1期重整資產證券化信托優先級資產支持證券”、“東元 2006―1期優先級重整資產支持證券”。

        第二批試點有兩只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工元2007―1期信貸資產證券化信托”、“浦銀2007―1期信貸資產證券化信托”。總計發行規模251.19億元。

        (二)中國信貸資產證券的基礎資產種類

        2008年以前中國進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包括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一般工商業貸款、不良貸款及個人汽車抵押貸款、中小企業貸款等資產。下表顯示了已發行證券的種類,數量以及其結構。

        (三)基礎資產的特點

        從上述的數據分析,中國早期進行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中,優質公司貸款占了絕大多數比例,不良貸款所占比重不是很大。這說明中國進行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時候,將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另外,從期限結構上來看,短期的資產占有絕大多數比重,基本不進行10年以上長期的證券化。這樣的模式使得銀行的這些長期資產無法流動,占用銀行資源,降低了整個資金運轉的效率,也就沒有真正實現資產證券化的目的。

        四、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展中的問題

        我國從2005年開始試行資產證券化,在2007年出現發展的良好勢頭,又受次貸危機的影響遭到擱置。其在發展過程中,仍舊存在很多的發展障礙。

        (一)基礎資產選擇上存在的問題

        從上文中對基礎資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對象大部分是優質資產,尤其是優質公司貸款。不良貸款所占比重反而會比較小。從期限結構上來看,依然不能很好地解決銀行長期的不流動資產的問題。

        (二)信用評級問題

        從目前看來,我國的評級機構的經驗有限,評級標準不完善,銀行擔保導致信用評級形同虛設,沒有形成行業評級標準,不能對產品設計起到指示作用。

        (三)法律規范問題

        在我國金融市場不夠發達,信用環境不佳,人們法制意識薄弱,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這些因素就提高了風險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資產證券化的健康發展。

        (四)一、二級市場問題

        目前國內銀行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主要在銀行間市場上發行和交易。一級市場飛速發展,但是二級市場發展緩慢,交易冷淡。從而大大影響資產證券化的結構設計及其規模發展。

        五、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展中的問題

        綜合上文對我國早期發展中基礎資產和存在的問題的分析,結合美國的發展教訓,對我國重啟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提出以下及建議。

        (一)基礎資產的重新選擇

        一般來說,根據資產證券化的特點,其基礎資產的選擇應具備下面幾個特征:金融資產的現金流在未來必須按契約產生;金融資產未來的現金流必須是穩定的;要能夠預見到現金流損失的風險;作為基礎資產金融資產必須是同質的;匯集的資產組合應達到經濟發行量;作為資產對象的基礎資產要具有良好的信用,風險低。

        (二)健全信用擔保和評級機構

        目前我國的信用評級機制還相當的不完善,沒有統一的評級標準。可以由政府或專門的組織機構來牽頭建立一批有實力和信譽的擔保機構,以此來規范信用評級的標準。

        (三)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制度

        在我國,相關的法律都比較滯后,尤其在創新金融產品方面。因此,政府需要盡快開展相關的立法和修法工作,保障投資者的利益和規范證券化市場,防范風險。

        (四)建立銀行貸款的二級交易市場

        建立銀行貸款的二級交易市場,可以充分調動資產的流動性,資產管理公司可以通過銀行貸款的二級交易市場,進行資產的調換和搭配,從而完成資產組合的構建。

        (五)盡快確立資產證券化的退出機制

        根據NPV資產定價方法,一項資產的價格通常與其未來產生的現金流有關,資產價格是未來的凈現金收入以一定折扣率折算出來的凈現值。因此,針對退出機制,需要盡快制定出相應的法規和操作細則。

        (六)債券股票并舉

        資產證券化是以某些能帶來穩定現金流的資產為依托,發行可流通的證券以融通資金。如能通過設計合理的結構進行信用增級以增加現金流的穩定性,將使證券化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六、結論

        固定收益產品是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從美國等發達國家金融發展的歷程來看,很多創新的產品都出自固定收益產品。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盤活金融市場資金,溝通投融資者之間的一種良好的橋梁,雖然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隨著金融技術的完善,中國在發展的時候注意結合外國發展的經驗,吸取其中的教訓,為資產證券化的全面推廣鋪設好道路,資產證券化就可以為中國金融和經濟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作者單位:中央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陳劍.淺析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J].中國商界.2010(8).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理论片久久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片高清 | 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