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范文

        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

        第1篇: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范文

        一、健康教育背景

        健康教育是提高居民健康知識,改變健康行為最好的辦法,也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工作內容。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健康教育工作要求精神,進一步完善農村居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體系,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廣泛普及重大傳染病和常見、多發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知識,進一步提高居民群眾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制定了2015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二、健康教育目標

        通過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提高全鎮人民群眾的衛生知識水平、健康意識以及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促進社會對健康的廣泛支持,推動基本衛生服務,創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條件,以達到提高全鎮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三、健康教育工作內容

        (一)宣傳普及《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

        (二)居民健康教育:合理營養、控制體重、加強鍛煉、應付緊張、改善睡眠、戒煙、限鹽、限酒、控制藥物依賴等可干預的健康危險因素基本知識健康教育。

        (三)重點人群健康教育:青少年、婦女、老年人、殘疾人、0—36個月兒童母親等。

        (四)重點慢性病和傳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宮頸癌、結核病、肝炎、艾滋病等健康問題。

        (五)公共衛生問題健康教育:包括食品衛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衛生問題。

        (六)中醫中藥的預防保健教育: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中風后遺癥等健康問題的中醫中藥保健。

        四、健康教育形式及次數

        (一)舉辦健康教育講座 以普及居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技能和預防傳染病、慢性病、多發病為重點內容,以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病、精神分裂癥患者及家屬、孕產婦定期舉辦健康講座,引導居民學習和掌握健康知識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進轄區內居民的身心健康。每月舉辦健康教育講座不少于1次,每年不少于12次,其中中醫中藥健康指導講座不少于4次。

        (二)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 在各種衛生宣傳日、健康主題日、節假日,利用發放宣傳單、宣傳資料及黑板報等宣傳方式,開展特定主題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和公眾健康咨詢活動,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每年公眾健康咨詢宣傳活動不少于9次,其中中醫中藥健康咨詢活動不少于2次。

        (三)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宣傳專欄,積極開展健康宣傳活動,根據健康教育規律、季節、疾病流行情況、社會活動等及時更新,戶外健康教育宣傳專欄內容每月更新1次,每次兩版,其中中醫中藥健康教育宣傳專欄不少于1期。

        (四)積極發放健康教育資料 健康教育資料根據實際本地區公共衛生突發應急事件、傳染病疫情需要、基本公共衛生項目開展等情況自行印制,包括健康教育折頁、健康教育處方和健康小冊子等。放置在衛生院的候診區、診室、輸液觀察室處,供居民免費索取。每年度提供不少于12種內容的健康教育資料,其中中醫中藥資料不少于2種。二是在衛生院正常開診時間,在候診區、輸液觀察室、健康教育區等循環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資料。

        (五)對糖尿病、高血壓病人要有針對性的利用門診、上門訪視等醫療衛生服務時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和健康技能的健康教育。

        五、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實施及質量控制方法

        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健康教育服務規范的相關要求,結合本鎮的實際,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健康教育活動要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動記錄,由專人負責收集、整理、妥善 保管健康教育素材、記錄、總結、評價等數據,包括文字、圖片、 影音文件等, 逐步建立完備的工作檔案,以便工作考核和效果評價。

        六、健康教育宣傳工作需要的設備及材料

        健康教育宣傳工作需要的設備及材料準備有數碼相機、電視機、DVD機、投影儀等基本設施,充分利用機頂盒每天不間斷播放健康教育的相關視頻。同時,開展健康講座前要準備好講課課件、發放的健康教育資料、健康教育處方以及居民簽到表等資料。

        七、健康教育時間安排

        一月份:教育重點是春季傳染病防治知識講座及咨詢。

        二月份:教育重點是中醫藥養生知識講座。

        三月份:結合三八婦女節、3.24結核病防治宣傳日。重點宣傳生殖健康知識、結核病防治知識。

        四月份:結合愛國衛生月和4.25全國計劃免疫傳宣日。重點開展社區衛生公德、衛生法規和兒童預防接種知識教育。

        五月份:利用5.3世界哮喘日、5.31世界無煙日。重點開展吸煙危害等知識教育。 六月份:結合國際兒童節、愛眼日。重點宣傳兒童保健、遠離**等方面的知識。 七月份:重點開展碘缺乏的預防知識講座一次,進行腸道疾病知識指導。

        八月份:開展一次夏季防病知識講座及咨詢活動。

        九月份:結合全國愛牙日、老人節開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識、體育健身方面的宣傳教育。

        第2篇: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范文

        【關鍵詞】健康教育;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871-02

        自1997年以來我校開展了健康教育,通過大學生入學體檢及每年的健康檢查,以問卷方式了解病人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缺陷并給予相應指導,合理有效地使高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發展。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例高血壓病人為2008年9月~2012年9月

        入學體檢及每年健康體檢查出的病人,高血壓病程為1~3,平均年齡21歲。

        1.2 通過問卷方式進行調查,存在自我缺陷的患者可分為知識缺乏、心里障礙、用藥不規范三組。每組分輕、中、重度。由調查者統一進行評定(輕度﹥80 中度~79 重度﹤60分)采取個體加小組方式,不同病人不同方法進行健康教育,2個月后再發放同一張問卷,總結開展健康教育的結果。

        1.3 結果 開展健康教育后,200例高血壓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高血壓知識及相關的服藥、控制飲食的知識,樹立與疾病抗爭的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見表1

        2 自我管理缺陷情況分析

        高血壓病患者大約一半以上平素無任何癥狀只在出現頭痛、頭昏等不適癥狀才會就診,其它時間都需要自我管理,但高血壓相關知識匱乏影響了遵醫行為,不能正確地進行高血壓的動態監測,影響了病情的控制,患者不同時期的心理變化及經濟狀況都會造成病人在自我管理上存在缺陷。

        3 自我管理缺陷指導

        3.1知識教育 根據高血壓患者的性格、心理特點、常見癥狀及用藥知識等開展個性化健康知識教育。如黑板報、發放健康知識講座手冊、定期開展高血壓病知識講座、電話隨訪、個別講解等方式。掌握自我護理的技巧⑵使患者在認知的基礎上改變其行為,糾正治療誤區,正視病情,調整心態,做到自我控制血壓,定期檢查身體如心、腦、腎等臟器功能及眼底等。根據病情合理用藥,以減少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提高患者維護自身健康的能力。

        3.2 用藥指導

        3.2.1 按時、堅持服藥,根據患者認識能力和記憶力的異同,進行用藥指導,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講解和示范并要求患者強化記憶,為避免患者遺忘服藥,提醒患者制作一個提醒系統,如使用鬧鐘或與一日3餐相聯系,以免遺忘。忌在臨睡前服藥,避免因其它因素影響(如大量飲酒)以提高療效,指導患者堅持長期用藥,不要自己隨意換藥、減少藥量或突然停藥,要充分認識到血壓降到正常范圍仍需終生服藥的原則。

        3.2.2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各類降壓藥物作用特點不同,所引起的不良反應也不同。如β-受體阻滯劑:支氣管的β受體激動時,支氣管的平滑肌松弛,β受體阻斷藥則可使之收縮,增加呼吸道阻力,對支氣管哮喘者,會誘發或加重哮喘的發作。噻嗪類利尿劑長期服用會引起低血鉀,血尿酸增高,血脂增高等不良反應,鈣離子拮抗劑硝笨地平服用后會引起頭痛、長期服用會引起下肢水腫,卡托普利可引起干咳、味覺異常、皮疹等不良反應。停藥后會自動消失,當出現不良反應時應該及時向醫生反映調整藥物。

        3.3飲食指導

        3.3.1低鹽飲食 高血壓患者要限制食鹽的攝入量,每天食鹽的量應控制在2-5g,凡血壓較高或合并心臟疾病者攝鹽量應嚴格限制,每日食鹽用量1-2g為宜,減少烹調用鹽,不宜吃醬菜等鹽腌制品,對醬菜、榨菜、皮蛋等含納鹽較高的食物也應少吃,多食用含鉀高的食物和水果如竹筍、花生、香蕉、橘子等。

        3.3.2 限制膽固醇較高的食物 高膽固醇膳食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促進高血壓的形成。如動物內臟、魚籽等。應選用植物油,因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能延長血小板凝聚時間,控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壓預防腦卒中。糾正不良習慣與嗜好。限制飲酒與咖啡,提倡戒煙,講解吸煙對心血管系統的毒害作用,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

        3.3.3 維生素 維生素有促進脂肪代謝的作用,特別是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故高血壓患者應多食用維生素較多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豆芽、芹菜、蘿卜等。

        3.3.4 心理指導 大學生面臨就業和考研的多種壓力,防止精神波動,松弛大腦緊張非常重要。患者的不良情緒對高血壓的控制及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易形成負面的影響,通過對患者的各種想想顧慮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教會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應急方式,學會自我心理疏導、心理調解,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自信心,隨著社會發展,競爭會更加激烈,可能會碰到各種矛盾和心理刺激,應及時通過心理咨詢予以平息。

        3.3.5 生活指導 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適度,指導患者制定個體化作息時間表,保證充足的睡眠,運動方式可采取步行、慢跑、氣功、太極拳等。每次運動時間20-40分,肥胖者可適當增加運動次數。運動一定要適度,運動強度、時間、頻率以不出現不適反應為度,避免競技性和力量型運動,夜間是血壓波動的低谷階段,突然喚醒患者會使血壓驟升,夜間起床應先清醒片刻,然后緩慢坐下在下床站立,防止發生腦供血不足而暈倒或自我摔傷。

        3.3.6 自我保健指導 血壓不穩定時每日測2次,堅持每天定時測量,待平穩后每周測2次為宜,教育指導患者自我觀察病情及自救。如出現心前區疼痛、夜間憋悶、呼吸困難,應警惕心血管疾病。如出現頭暈、劇烈頭脹痛、心悸、煩躁、嘔吐、視力模糊、肢體活動不靈、言語不清應警惕腦血管意外,同時應立即臥床休息,避免突然倒地發生意外,打電話到急救中心急救以免病情加重發生意外。

        4 討論

        4.1 形成全程健康教育的模式,自我管理全程督導。有研究表明自我管理的措施一旦撤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快降到未干預前水平,對高血壓病人實行健康教育患者獲得了健康知識、健康責任和健康行為,改變了不良生活習慣,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測血壓、血脂、服藥知識及控制飲食等自我保健知識,學會日常飲食結構的調整及藥物劑量的調整。

        4.2 開展健康教育是提高高血壓患者自我保健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徑,通過醫務人員多種形式的健康知識教育,患者即可獲得有效的健康指導,減輕了心理壓力,并掌握了合理用藥和自我監測血壓,達到穩定控制血壓并能定期檢查對制止和逆轉高血壓病對靶器官損害,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延緩病情的發展,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健康教育主體的水平,教育形式的限制以及客體的接受能力、學習興趣、對所學知識掌握程度不同都將影響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的成敗[3]。高血壓病健康教育有助患者樹立正確對待疾病的態度,深入了解高血壓的知識,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及方式,保持樂觀情緒,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的走向工作崗位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 傅東波 傅華 慢性病自我管理 [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02.10(2):93-95

        第3篇: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范文

        關鍵詞:高血壓;依從性;社區護理干預;健康知識知曉率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血壓逐漸成為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由于該病的病程漫長,需長期的遵醫行為才能夠控制病情,降低心腦血管等組織器官并發癥的發生率。依從性在臨床中也稱為順從性,指的是患者嚴格按照醫生的規定進行治療的行為。由于高血壓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失望、厭倦的情緒,從而不愿意繼續配合治療,造成血壓控制水平不佳。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2例高血壓疾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滿足我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2]。通過電腦隨機的方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參照組各81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3例;年齡在47~82歲,平均為(67.5±9.2)歲;病程在1~16年,平均為(6.3±3.1)年。參照組中有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1例;年齡在44~85歲,平均為(68.7±9.5)歲;病程在2~17年,平均為(6.8±3.4)年。對比觀察組和參照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照組患者不采取其他干預措施;觀察組患者應用社區護理干預措施,具體為:

        1.2.1建立患者檔案 在了解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的基礎上對其家庭結構、身體狀態、生活習慣等資料進行記錄,從而建立完善的患者個人家庭健康檔案,通過建立電子病歷便于社區護士對患者進行動態化管理[3]。

        1.2.2社區護理干預 ①定期隨訪:根據相關要求,社區護士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級管理,例如:1級高血壓患者,沒有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每3個月隨訪1次;高血壓2級患者伴隨有1~2個高危因素的患者至少每2個月隨訪1次;高血壓3級且合并多個高危因素的患者每個月定期隨訪。隨訪期間獲取患者的血壓結果,教會患者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加強對于飲食與生活方式的指導。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告知責任醫生。②心理護理: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態,針對生活變故、家庭矛盾以及社會影響等進行心理干預,可以配合居委會以及婦聯參與矛盾的化解,促進患者的心理健康,疏導不良情緒[4]。③健康教育:通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每個月為患者開展一次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針對患者的實際需求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向患者發放高血壓知識宣傳資料以及生活知識手冊,提高對于疾病的認知水平。同時加強對于藥物應用的指導,加強對患者用藥情況的督導與干預。

        1.3觀察指標 ①患者的高血壓健康知識知曉率:應用自制高血壓健康知識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評價,其中主要有: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高血壓的危害、高血壓與體重的關系、高血壓與心理因素等;②依從性:采取現場問卷調查的方式,采用本院自制調查表對患者的飲食情況、運動、服藥、復查、血壓監測、不良反應監測等指標進行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的相關數據均錄入到SPSS20.0軟件實施數據處理,結果均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字2值檢驗。以P

        2結果

        2.1觀察組與參照組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對于高血壓健康知識的知曉率明顯優于參照組患者,對比兩組差異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觀察組與參照組患者的依從性對比 觀察組患者在飲食控制、規律運動、規律服藥、定期復查、血壓監測以及不良反應監測等各個方面的依從性均優于參照組,差異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在本組中,應用社區護理服務的81例高血壓患者無論是健康知識知曉率還是依從性都明顯優于未采取社區護理服務的參照組患者,提示社區護理干預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分析其原因在于:①社區護理服務明確護理的責任對象,強化了社區護士對患者管理的使命感,從患者的生理、心理、家庭與社會功能等各個方面出發為患者提供延續,提高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與依賴性,促進二者之間積極的交流和溝通;②通過心理干預、健康教育等護理方式提高患者對于高血壓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自我保健意識,大家積極的配合治療。

        隨著醫療與護理事業的發展,我國將衛生政策的重點放在社區中,通過社區護理干預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促進高血壓患者病情穩定,預防不良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楊桂瓊,麥明霞,葉靜,等.對高血壓患者依從性的社區護理干預方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2):150-152.

        [2]王美英,張亞琴.居家護理在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7):786-788.

        第4篇: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范文

        【關鍵詞】 高血壓;社區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450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8-4479-01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患者不斷增多,特別是高血壓引起的并發癥日趨嚴重,成為社區居民健康的“無聲殺手”。由于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除了重癥高血壓病及出現嚴重并發癥患者需要住院治療外,更多的患者需要社區護理。為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高血壓的防治水平,應積極開展社區的護理干預?,F將我鎮葩橋村開展的社區高血壓護理干預的體會總結如下。

        1 資 料

        筆者所在丹陽市導墅鎮葩橋社區居民共1749戶、居民共5476人,高血壓患者為774人,男366例,女408例,年齡為30-91歲,平均58.5歲,患病率為14.1%。

        2 社區護理干預的方法

        2.1 建立個人健康檔案,規范管理 導墅鎮衛生院在開展居民健康狀況調查中,對發現已確診的高血壓病人,為其建立了健康檔案,詳細記錄患者的一般狀況、既往史、家族史、遺傳病史、生活行為習慣、體格檢查等,特別是血壓情況、用藥情況、治療干預指導、有無并發癥及血壓的動態隨訪記錄等。同時將每年的體檢結果、患者的飲食、運動、用藥、病情的變化等資料錄入電腦實行計算機動態管理,為動態觀察病情提供資料。

        2.2 開展社區健康教育 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是治療高血壓的首要步驟,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對高血壓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1]。在葩橋社區,我們利用宣傳欄每月進行高血壓病的病因、癥狀、治療、飲食、不良生活方式等健康知識宣傳畫的張貼,定期在葩橋社區進行高血壓病的健康知識講座,每季度發放健康宣傳的入戶資料等。使患者了解高血壓及其危害,從而提高其治療過程和康復過程中的依從性和積極性。

        2.3 行為干預 指導患者堅持低鹽(每天每人鹽的攝入量

        2.4 藥物干預 告知患者治療高血壓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根據患者的具體用藥情況進行個體化的指導,其告知患者不能隨意改藥停藥,將堅持長期治療、按時服藥的重要性告訴患者,并動員家屬積極參與,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藥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使患者堅持按醫囑服藥,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將患者的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

        2.5 心理干預 高血壓病因病程漫長,變化復雜,久治不愈,擔心后遺癥等,而出現焦慮、緊張、恐懼、抑郁等心理[2]。因此護理人員要幫助病人消除不良情緒,用關懷啟發、鼓勵、說服等方式多與患者交流與溝通,指導患者進行放松療法,如放松靜坐、聽音樂等,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以達到康復的目的。

        2.6 監護指導 高血壓病是一種需要長期監測終生治療的疾病,監測血壓可以為制定治療方案和評價降壓的效果提供重要依據[3]。因此社區服務中心護理人員堅持長期為高血壓患者進行血壓監測,并指導患者家庭成員學習測量血壓的正確方法。

        3 討 論

        3.1 通過社區對高血壓的定期隨訪,在隨訪過程中取得了患者及其家屬的支持與參與作用,利用心理學、社會學、行為醫學知識,對病人實施藥物、心理、行為等一系列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提高了病人的健康知識水平,改善了認知態度及不良行為習慣,增強了對服藥治療的依從性,改變了社區居民的“無癥狀不吃藥、有病才服藥”的錯誤觀點,從而使血壓平穩下降,減少并發癥。同時,通過護理干預活動的開展,極大地改善護患關系,拓寬護士知識面,提高護士的獨立工作能力。同時我們醫務人員走進社區,走進病人家中,甚至是一對一式個體指導,使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遇到困難能得到及時解決。

        綜上所述,高血壓是一種危害性較大的終身疾病,光靠住院治療已不能滿足社會要求,而社區護理干預能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是控制高血壓最有效的方法,同時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減少致殘率,降低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趙守云,鮑銀芳,殷志宏,等.社區高血壓建檔后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臨床護理雜志,2010,9(3):18-19.

        第5篇: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范文

        關鍵詞:高血壓;程序化健康教育;臨床效果

        結合臨床實踐來看,高血壓是臨床上一種發生率比較高的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群,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深,該疾病也成為了威脅社會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1],此外,由于患者普遍不具備相應的病理知識,因此在治療過程中缺乏足夠的依從性,這對正常治療計劃的開展和患者自身的健康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基于此,我院就將以程序化健康教育為研究切入點,深入探討將其作用于高血壓患者護理工作中的臨床價值,現將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性分組的方式,將60例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60例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獲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40~81歲,患者平均年齡(60.5±7.5)歲,體重35~75 kg,平均體重(55.0±6.5)kg;對照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38~81歲,患者平均年齡(59.5±7.5)歲, 體重34~78 kg,平均體重(61.0±6.5)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本組患者行常規健康教育,主要內容包括,告知患者關于高血壓的基本知識,結合患者的基本情況有針對性的對其行知識講解,將高血壓疾病相關知識制作成健康知識手冊發放到患者的手中幫助患者進行學習;觀察組,本組患者行程序化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包括:①書面教育,將我院自制的高血壓健康知識宣傳手冊由護理人員分別發送到每位患者手中,指導患者進行學習,對于患者提出的相關問題,護理人員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幫助患者理解[2];②個體教育,根據患者的病情,在條件允許下由專業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知識宣傳和護理,內容主要涉及患者的治療進度、藥物服用時間與方式以及飲食護理和心理疏導,研究中我們發現,一對一的健康知識教育[3],不僅能夠加深患者對相關知識的印象,最主要的是能夠打開患者的心扉,幫助護理人員更好的了解患者,拉近醫患關系,提高治療依從性,利于后期治療及護理工作開展;③群體教育,選擇早餐前或晚飯后的時間段,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研究中講座的內容主要涉及到高血壓的病因、危害、治療方法以及患者的注意事項,通過這些聚集的方式讓患者進行學習,間接的也能夠為患者之間的交流創造條件,提高患者治療信心。

        1.3 療效評定指標 采用我院自制的高血壓基本知識評估表和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讓患者進行解答,兩份表的滿分均為100分;測試分數

        1.4統計學處理 將數據納入SPSS 19.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以率(%)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x±s)表示,若(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高血壓基本知識知曉率比較 經資料整合,觀察組患者基本知識優良率(90.00%)顯著高于對照組(5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資料整合,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56.67%)顯著高于對照組(6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結合臨床來看,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壓屬于發病率最高的一類,而且近幾年來,該疾病的發病率上升趨勢非常明顯,這也為患者自身、家庭及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高血壓影響如此之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非醫務工作人員對于該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4],老年患者更為明顯,因此,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臨床意義顯著;在研究中我們針對觀察組患者采取了程序化健康教育,具體通過書面教育、個體教育和群體教育,這種類似于"總-分-總"的系統護理,不僅讓老年患者對該疾病的知識了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在長期交流中,也構建了和諧的醫患關系,這對于患者的康復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從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無論是基本知識知曉率還是護理滿意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這也從側面證明程序化健康教育的臨床價值[6]。

        參考文獻:

        [1]李媛媛,等.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護理工作中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33(21):396-397.

        [2]于慧蘭,等.健康教育在高血壓社區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2012,18(31):4092-4093.

        [3]陸國園,梁惠兵,等.健康教育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12,18(09):749-750.

        [4]姜喬惠,等.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08(07):271-272.

        第6篇: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范文

        【關鍵詞】老年慢性病;影響因素;應對策略;干預效果

        Influence factors, coping strategies an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in senile chronic dise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coping strategies an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in senile chronic diseases. Methods This study recruited 200 cases with senile chronic diseases admitted in our community.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each 10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only implement telephone pays a return visit,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Results 1)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wo groups patients with general data comparable (P>0.05); 2) For 200 cases of senile chronic diseases patients, lifestyle and behavior factors accounted for 64.5%, environmental factors (18%), health (17.5%), age factors accounted for 20%; 3)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χ2=0.052、0.053、0.114,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bservation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rate of smoking, drinking, hypomotility(χ2=5.905、4.443、6.991,P<0.05), an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χ2=4.986、3.887、6.441,P<0.05); 4)In observation group, health knowledge lectures participation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χ2=19.172、22.604、11.501,P<0.05).5)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wo groups hav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χ2=0.533、0.526、0.147、0.152,P>0.05); in observation group BMI < 18.5, 18.5-18.5 and BMI > 30.0 propor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χ2=8.151、19.334、11.556,P<0.05).Conclus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 social, family, individual level intervention also cannot little, need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and fully carried out.

        Keywords Influence factors;Coping strategies;Intervention effect;Senile chronic diseases

        慢性病已成為21世紀危害人們健康的主要問題[1-2],在我國,慢性病患病率持續上升,給家庭、社區和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負面經濟影響[3]。但是慢性病和殘疾的不利后果是可以通過健康投資和促進而得到預防和延遲的。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老年慢性病影響因素,探討有效的應對策略及干預效果,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合理管理及早日康復提供科學的依據,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社區2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100例,所有患者排除其它器官嚴重疾病及精神疾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影響因素,對照組僅實施電話回訪并進行記錄,觀察組實施有效干預措施,內容簡述:1)社區干預:第一,社區衛生人員根據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學習興趣以及需求制訂健康教育計劃,在輕松愉快的交談氣氛中,由淺入深地緩慢講授慢性病的發生、發展、預后等知識,增強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護理知識和技術;第二,社區管理人員在社區的宣傳欄上進行宣傳,內容側重于宏觀衛生知識、季節性常見疾病的預防、慢性病的康復方法,以達到普及衛生科學知識,樹立正確的衛生觀念的目的;第三,傳授心理健康知識,讓病人了解心理健康的科學性,主動避免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也可以遵循病人心理發展規律,幫助他們認識自我,指導其改變不良行為,消除困擾,適應環境。第四,社區衛生人員針對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識的水平及技巧的掌握程度,對他們進行宣傳示范,技術性指導,并教會其操作,使之掌握一定的自我保健能力和家庭護理常識,防范于未然,并可以有效地防止并發癥的發生。第五,不斷改善社區環境,減少對老年人活動的限制,如增加有利于老年殘疾人行走的通道,以及平坦寬闊的人行道等。與此同時,可以組建老年人舞蹈協會,建立來年人活動室等。2)家庭干預:第一,在社區定期家庭活動,如對老年病患者進行精神撫慰、進行家庭文娛活動,開展健康知識比賽,開展護理標兵評選等,可以避免老年病患者的寂寞感和失落感,增強他們的生活信心,還可以使家庭照料者獲得必要的成就感。第二,在家庭病床中,社區衛生人員定期為老年慢性病患者測量血壓、血糖、脈搏、呼吸,也可以開展有關疾病及預防并發癥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還可以指導老人正確服藥、觀察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進行有關飲食、運動、控制體重、睡眠等生活方式的指導,提供社會交往的機會,給予心理、康復、治療方面的支持等服務。3)自我監督:拋棄一些錯誤的健康觀念,漸漸養成科學的健康觀念,如養成積極的生活態度,處事樂觀,多參加有益的社會、社區公益活動;按時休息,保證良好睡眠;經常鍛煉身體,保持體重適中,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臀位置協調。老年慢性病患者應增強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自覺性。在眾多的風險因素中,對于吸煙的老年病患者,更要提高認識,主動戒煙。作為老年慢性病患者來講,在適當運動的基礎上,應采取合理地膳食結構,如把水果調整到飯前吃;保持中國傳統膳食高纖維和食物多樣化的特點;減少食鹽、肉類、油脂類的攝入量;加大水果、奶、谷物以及薯類的攝入量,這樣能增強慢性病的有效預防和治療。

        1.3 療效評價 觀察指標包括吸煙、飲酒、運動情況分析,參加各類健康知識講座情況,體重指數情況。體重指數分級標準為:1)<18.5:過輕;2)18.5-22.9:正常;3)23.0-29.9:過胖;4)>30.0:癡肥。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Windows SPSS 16.0軟件處理數據,數據均以“率”表示并行χ2檢驗,檢驗水準a=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對照組包括男59例,女41例;年齡61-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3.29±13.56歲,原發病主要包括高血壓44例、糖尿病22例、心血管系統疾病50例、呼吸系統疾病72例、消化系統疾病62例;觀察組包括男60例,女40例;年齡60-8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2.47±15.08歲,原發病主要包括高血壓50例、糖尿病18例、心血管系統疾病48例、呼吸系統疾病68例、消化系統疾病70例;所有患者排除其它器官嚴重疾病及精神疾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2.2 影響因素 生活方式和行為因素占64.5%、環境因素占18%、醫療衛生因素占17.5%、年齡因素占20%。

        表1 我社區2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影響因素[例(%)]

        影響因素

        例數

        百分率(%)

        生活方式

        和行為因素

        風俗習慣

        21

        10.5

        64.5

        吸煙

        33

        16.5

        飲酒

        35

        17.5

        體育鍛煉

        40

        20.0

        環境因素

        36

        18

        年齡>70歲

        40

        20

        醫療衛生因素

        35

        17.5

        2.3 吸煙、飲酒、運動情況 兩組干預前均無顯著差異(χ2=0.052、0.053、0.114,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吸煙率、飲酒率、不運動率顯著下降(χ2,5.905、4.443、6.991,P<0.05),與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χ2=4.986、3.887、6.441,P<0.05)。

        表2 兩組吸煙、飲酒、運動情況[例(%)]

        組別

        時間

        例數

        吸煙

        飲酒

        不運動

        對照組

        干預前

        100

        16(16)

        13(13)

        21(21)

        觀察組

        干預前

        100

        17(17)

        12(12)

        19(19)

        χ2

        0.052

        0.053

        0.114

        P

        >0.05

        >0.05

        >0.05

        對照組

        干預后

        100

        15(15)

        11(11)

        18(18)

        觀察組

        干預后

        100

        5(5)*

        3(3)*

        5(5)*

        χ2

        4.986

        3.887

        6.441

        P

        <0.05

        <0.05

        <0.05

        2.4 參加各類健康知識講座情況 觀察組參加老年病知識、科學飲食與鍛煉、護理與康復等健康知識講座者所占比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19.172、22.604、11.501,P<0.05)。表3 兩組參加各類健康知識講座情況[例(%)]

        組別

        例數

        老年病知識

        科學飲食與鍛煉

        護理與康復

        對照組

        100

        32(32)

        21(21)

        38(38)

        觀察組

        100

        77(77)*

        73(73)*

        65(65)*

        χ2

        19.172

        22.604

        11.501

        P

        <0.05

        <0.05

        <0.05

        2.5 體重指數情況 干預前,兩組無統計學差異(χ2=0.533、0.526、0.147、0.152,P>0.05);干預后,觀察組體重過輕(BMI<18.5)者、18.5-22.9者及癡肥(BMI>30.0)者所占比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8.151、19.334、11.556,P<0.05)。

        表3 兩組體重指數[例(%)]

        組別

        時間

        例數

        <18.5

        18.5-22.9

        23.0-29.9

        >30.0

        對照組

        干預前

        100

        23(23)

        25(25)

        22(22)

        30(30)

        觀察組

        干預前

        100

        24(24)

        24(24)

        20(20)

        32(32)

        χ2

        0.533

        0.526

        0.147

        0.152

        P

        >0.05

        >0.05

        >0.05

        >0.05

        對照組

        干預后

        100

        22(22)

        26(26)

        20(20)

        32(32)

        觀察組

        干預后

        100

        5(5)*

        69(69)*

        19(19)

        7(7)*

        χ2

        8.151

        19.334

        0.452

        11.556

        P

        <0.05

        <0.05

        >0.05

        <0.05

        3 討論

        綜合各種文獻回顧,本文采用Dever的分類,將健康影響因素分為四種:1)生活方式和行為因素,包括風俗習慣、日常行為方式(吸煙/飲酒等嗜好,體育鍛煉等);2)醫療衛生因素,包括資源的供給、分配、利用情況;3)環境因素:本文主要考慮社會經濟環境,而不考慮氣候等自然環境;4)遺傳生物學因素:這一部分內容本文不涉及。5)年齡因素。后三者為不可控因素。根據這四種因素分類,本文針對我社區2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調查了慢性病影響因素,如表1所示,生活方式和行為因素占64.5%、環境因素占18%、醫療衛生因素占17.5%、年齡因素占20%。

        鑒于上述影響因素,我們收集我社區2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僅實施電話回訪并進行記錄,觀察組實施社會、家庭、個人層面的有效干預措施,結果發現:1)經社會、家庭、個人層面的有效干預,顯著降低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吸煙率、飲酒率,提高了運動率;2)經社會、家庭、個人層面的有效干預,顯著調動了廣大老年慢性病患者參加各種健康知識講座的積極性,提高了治病防病的意識,有助于疾病的治療及防御;3)經社會、家庭、個人層面的有效干預,顯著改善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體重指數,使其體重趨于恢復正常,此舉對多種老年慢性病的預防及治療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第7篇: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范文

        為做好我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均等化工作,凝聚行業力量,樹立行業形象,推動公共衛生工作又快又穩發展。根據縣衛計局基婦科、縣疾控中心主管部門的部署,院委會領導工作安排,結合我科目前的工作情況,現將半年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今年上半年完成的工作情況

        (一)在院委會的領導下加強了全鎮的基本公共衛生項目服務的管理工作。在全鎮的鄉村醫生和社區網絡員的配合下全面準確的掌握了轄區內常住人口數及基本健康情況。規范了紙質健康檔案的登記及電子檔案信息錄入工作。在全院的統一安排下,我科于2021年3月份開始先后到我鎮30個村、5個社區11642人老年人進行面對面的健康體檢工作。14人一組,分兩組(二醫院一組,劉集衛生院一組),早上6:00準時出發到已通知好的社區、村衛生室免費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結核病患者進行面對面的健康體檢。其中首先安排三人根據居民身份證號登記居民的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并簽字或蓋章;另安排兩名業務骨干先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抽血、糖尿病患者抽血查糖化血紅蛋白,抽完血后為每位空腹者發放面包充饑,礦泉水補充水分;為35歲居民、高血壓患者查空腹血糖;另安排一人量身高、體重;一人測量血壓、測體溫;一人測視力;一人查尿常規;兩人做心電圖、兩人做B超;一人做健康評估。有條不絮地一條龍服務。把這項工作做好做實,真正為老百姓做好服務。

        (二)轄區內居民建立健康檔案情況

        截止目前全鎮共建檔79374人,累計建立電子檔案信息79374人,共面對面體檢50342人,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應管理12201人,體檢11642人,體檢完成率95.42%,電子檔案錄入5361人,電子檔案錄入率43.93%;高血壓患者應管理6943人,體檢7997人體檢完成率115.18%,隨訪23262人/次,平均隨訪3.35人/次,電子檔案錄入5288人,電子檔案錄入率76.16%;Ⅱ型糖尿病患者應管理1638人,體檢2116人,體檢完成率129.18%,隨訪5799人/次,平均隨訪3.54人/次,電子檔案錄入1614,電子檔案錄入率98.53%;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應管理439人,體檢374人,體檢完成率85.19%,隨訪1380人/次,平均隨訪3.14人/次,電子檔案錄入315人,電子檔案錄入率71.75/;結核病患者9人,非重點人群28213人,0-6歲兒童管理分值75604分,孕產婦管理分值3020分,完成總分值3816707分,完成全年工作量的66.9%。

        (三)健康教育工作情況

        我科緊緊圍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基礎,以及預防、保健為重點。首先對全鎮的醫務人員及鄉村醫生進行健康教育宣傳知識培訓,再由下鄉醫務人員及鄉村醫生對轄區內的人民群眾進行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及咨詢活動宣傳,先后分別在全鎮各村衛生室設立宣傳專欄,根據上級工作要求不同季節進行健康教育宣傳更新,全鎮各村衛生室共開展健康教育專欄6期,根據不同人群發放健康手冊1000余份,發放各種健康知識宣傳單8000余份,宣傳折頁100800余份。

        (四)孕產婦、兒童保健工作:新生兒、產后訪視率100℅

        (五)預防接種工作情況

        對轄區內6104名0-6歲兒童建立預防接種證和接種卡,為了及時掌握我鎮免疫規劃兒童常規免疫接種率完成情況,我院成立了接種率調查小組,經查,各苗接種率均達95℅以上。

        二、工作中存在如下問題:

        (一)對村衛生室培訓、督導力度達不到;

        (二)檔案微機錄入不及時;

        (三)檔案質量欠佳;

        (四)對重點管理人群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及健康輔導力度不夠;

        (五)轄區內死因監測工作有漏報現象,上報不及時;

        (六)轄區內脫貧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未實行全覆蓋;

        (七)避孕藥具發放工資推進緩慢;

        (八)未結合工作實際開展有效的質控工作;

        (九)管理臺賬未實行銷號式服務。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針對上半年工作成果及所存在的問題,我科打算下半年以專塊工作專人專管,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按照服務規范要求,對各類服務人群進行規范管理,進一步完善檔案質量,做到機檔統一;對65歲及以上老年人、脫貧對象、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結核病患者沒有體檢的人群我們入戶面對面服務并做好體檢反饋機制;加大健康知識講座力度,讓管理對象充分認識,冷靜應戰;加強死因監測工作督導力度,做好及時上報,不漏報;對轄區內脫貧人口家庭醫生簽約和服務進行查漏補缺,確保實行應簽盡簽、應服務盡服務;督導村衛生室做好避孕藥具發放注冊工作;對村衛生室服務信息開展有效的質量控制,對各類人群建立管理臺賬進行銷號式管理,確保服務數據一目了然??傊?,過去的時間已經過去,在將來的時間里,我們要堅決杜絕虛假服務,進一步加強項目管理,要把杜絕和消除虛假服務做為提高項目服務質量的重要抓手;要結合村醫例會和各種在線學習平臺,組織臨床和公衛科人員及轄區內村醫進行培訓學習,特別要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第三版)進行系統學習,不斷提高項目服務的規范性,更加努力完善我鎮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一步一個腳印,讓公共衛生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第8篇: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范文

        關鍵詞:糖尿病 健康教育 差異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c)-0246-01

        糖尿病教育它本身就是一種治療方法。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所有治療的中心,它是貫穿糖尿病治療的主線,是完成飲食、運動、藥物、監測的基礎。現如今,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導致糖尿病患者日漸上升,已經成為世界上四大慢性病之一。為了可以幫助住院和出院的糖尿病患者提高對疾病基礎知識及危害性的認識,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療依從性,促進血糖、血脂、體重等指標的控制,我院為糖尿病患者開設了有組織有計劃的健康教育,防止糖尿病足等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近兩年我院內分泌科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均符合1999(WHO)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40名糖尿病為實驗組,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齡43~81歲;58名未進行糖尿病護理知識教育為對照組,其中男21例,女37例,年齡37~89歲。還有14名患者出院后未來院復診,其中男5例,女9例,年齡42~90歲。

        1.2 方法

        (1)醫院討論制訂糖尿病護理及健康教育課程表及講課內容、師資安排,講課時間(40 min)、講課形式(幻燈片)、授課地點及患者的獎品發放等。在醫院為糖尿病患者進行有關糖尿病基礎知識、飲食注意事項、運動方式、藥物、低血糖癥狀及防治、正確使用胰島素筆、正確監測末梢血糖方法等方面講課,對課堂積極發言的患者發放獎品以資鼓勵,課前或課后患者預約當月檢測空腹和餐后2h血糖的時間,索取免費檢驗單。以后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以及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做到持續改進。

        (2)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當天,責任護士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身體狀況良好,行動方便者,為其介紹講解醫院開設糖尿病知識講座的目的,活動形式、內容及時間等。患者自愿填寫“糖尿病護理知識講座申請表”,在內分泌病區建立糖尿病成員健康檔案,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姓名、年齡、性別、糖尿病診斷時間、遺傳史、飲食習慣、吸煙飲酒史、個人愛好、職業、文化程度等)、臨床癥狀、空腹及餐后2h血糖檢測值、各項生化檢驗報告值、藥物治療情況、聯系方式等。體格檢查包括身高、體重、腰圍、心率、血壓、足部篩查情況等。重要病史包括高血壓、冠心病、腦梗塞、腎臟病及眼部疾病等病史。

        (3)接受糖尿病護理知識講座的成員,每個月可免費檢測空腹及餐后2h末梢血糖一次。

        (4)在相關糖尿病疾病和治療護理知識培訓結束后,發放自行設計的糖尿病相關知識評分調查表,其內容包括糖尿病患者正確飲食、合理運動、正確服藥、末梢血糖監測、低血糖癥狀及防治5方面共10個問題;評分方法:答案正確為1分,部分正確為0.5分,錯誤為0分,滿分10分。

        (5)對照組患者按常規方法處置,在出院時或第1次復診時進行問卷調查。

        (6)發放調查表98份,回收98份,回收率100%。

        1.3 統計學處理

        計量方法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 結果

        通過兩組患者糖尿病相關知識評分比較及兩組患者血糖值比較和兩組患者再入院人數進行比較后得出:實驗組患者再次入院人數明顯減少(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1)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患者對糖尿病健康教育有著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F代治療糖尿病的綜合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飲食控制、運動療法、降糖藥物的應用和自我監測5項內容。糖尿病護理知識講座采用圖文并茂幻燈授課、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患者之間互相交流溝通取長補短,護士根據糖尿病人的健康狀況、知識層次、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因素,因人而宜,進行個性化指導,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有組織有計劃持續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糖尿病知識水平和自我護理的能力,進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對其疾病危害性的認識,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了生活質量。

        (2)本組調查發現采用糖尿病護理知識講座時對患者進行有關糖尿病、治療、服藥、飲食、運動、末梢血糖檢測方法及正常值等基本知識的講授和示教,使患者認識到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必須早期、長期和綜合性治療,應該自覺尊醫囑用藥,按時定量,不隨意停藥減量。認識到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的重要性。

        (3)糖尿病護理知識講座為護理人員和糖尿病患者之間搭建了溝通交流的平臺,創造了寬松和諧面對面的交流環境,護患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融洽了護患關系,拉近了護士與患者之間的距離。

        (4)采用糖尿病護理知識健康教育講座的形式,為糖尿病患者之間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機會,患者之間對治病健身、飲食控制及食物的選擇,運動方式、心理健康、預防并發癥等信息相互交流,互相學習,相互影響。

        (5)糖尿病護理知識講座在為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也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及糖尿病專科護理的知識水平,提高護理人員溝通交流的技巧和對問題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與成就感。

        (6)通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方面知識的健康教育,可使他們由得病初期的恐慌和不知所措狀態過渡到對糖尿病特征的進一步了解和積極認識中,使他們能夠科學合理地進行飲食控制地同時結合藥物治療及積極地鍛煉,把病情控制在不發展階段,當然隨著糖尿病患者年齡的增長及病程的延長,病情特征有可能會進一步加重,但通過健康知識的傳授及教育后,患者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心理調節和合理用藥,會使病情特征發展緩慢和得到緩解,通過探訪和觀察發現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知識培訓后他們的健康狀況產生了明顯的差異和不同。

        參考文獻

        [1] 孟聽.糖尿病教育的進展[J].中華實用護理雜志,2007,23(6):27.

        第9篇: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范文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廣州市某高校社區教工進行研究,于2013年11月份對參與體檢的教工隨機抽樣,由工作人員當場發放調查問卷、當場指導、教工當場作答、工作人員當場回收問卷。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200份,其中有效問卷200份,問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樣本中男108名,占54%,女92名,占46%;年齡25~86歲;大專及以下文化程度48名,占24%,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152名,占76%。

        1.2方法

        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咨詢法、訪談法。第一步查閱文獻資料,了解和掌握國內外城市社區健康教育相關理論成果、教育理論、現代健康觀等基本理論及實踐經驗,全面深入了解該高校社區教工社區健康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根據相關理論和案例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并征詢有關專家的意見進行修訂,經系統培訓,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部分健康教育人員協助調查。調查內容有:個人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從事專業等,健康意識、疾病、壓力來源、生活方式、鍛煉狀況、健康促進行為、對社區健康教育的評價、希望獲得的健康知識、希望獲得健康教育的途徑等。

        2結果

        2.1健康狀況

        ①從總體來看,96.38%的教工篩查出身體異常;多人存在幾種疾病并存的現象;慢性病發病率數量顯著。②按照人體系統分析來看,除運動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在性別上的疾病檢出率無差異,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均在性別、年齡上的疾病檢出率有顯著差異。③疾病檢出狀況與性別關系,男性教工疾病檢出率高的為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而婦科疾病在女性教工中明顯。④疾病檢出狀況與年齡關系,35歲以下青年教工各種疾病檢出率均不高;36~55歲,男性教工表現為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女性教工主要是高血壓和婦科疾病56歲以上,男性教工表現顯著的是超重、肥胖、前列腺增生、心血管異常,而女性教工為心血管異常、高血脂、高血壓。

        2.2教工健康認知及行為

        2.2.1健康意識分析

        在健康意識方面,不同年齡、不同專業的男女教工均表現驚人的一致。健康意識缺失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認為身體沒病就是健康,就不用鍛煉;體力勞動能代替體育鍛煉;運動量越大,鍛煉效果就越好;忽視體育運動前后的熱身或放松活動;在雷電等惡劣天氣條件里仍然堅持運動;認為只要多運動、多出汗就能減肥;運動后大量飲水;空腹運動無礙健康;運動后隨意進食;季節變化無關體育鍛煉。

        2.2.2壓力來源分析

        男性教工壓力來自工作和社會,女性教工壓力來自生活和心理;30~50歲教工壓力來自超負荷的工作,50歲以上教工壓力來自社會;理工科教工承受更大的壓力;助教壓力主要來自生活,講師和副教授壓力主要來自工作,教授壓力主要來自社會。

        2.2.3生活方式分析

        男性教工飲酒吸煙顯著高于女性,而就餐、睡眠無差異;不同年齡教工吸煙、就餐、睡眠等方面無差異;理科教工飲酒、吸煙、不按時就餐高于文科教工;講師和副教授睡眠時間多在6h以下,其他方面無差異。

        2.2.4鍛煉狀況分析

        女性教工比男性教工鍛煉少;男性傾向羽毛球、籃球、足球等力度大的運動,女性傾向健美操、游泳、散步等強度小的運動;隨年齡增長,呈鍛煉次數增多,時間延長趨勢;低職稱教工鍛煉較少。

        2.2.5健康促進行為分析

        不同性別、不同職稱教工健康促進行為各方面無差異;30歲以下教工會通過健康知識講座獲得,其他方面無差異;不同性別、年齡、職稱、專業的教工都能通過相互交流獲得健康知識,患病時首選到醫院就醫。

        2.3對社區健康教育的評價

        90.50%的高校教工愿意參加社區健康教育活動;72.50%的高校教工獲得過社區健康教育;60.50%的高校教工對健康教育的內容感到滿意;54.00%的高校教工對健康教育人員感到滿意。社區教工對社區健康教育的評價。

        2.4社區教工希望獲得的健康教育知識情況

        在健康教育的內容方面,以希望獲取疾病預防、疾病治療、院前急救知識的居多,分別占89.50%、85.00%、81.50%。社區教工希望獲得的健康教育知識情況。

        2.5社區教工希望獲得社區健康教育的途徑

        在希望開展健康教育的途徑方面,以健康知識講座和義診、咨詢活動居多,分別占89.00%和73.50%。社區教工希望獲得社區健康教育的途徑比較。

        3討論

        3.1社區開展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根據本社區相關調查顯示,雖然絕大多數社區教工愿意參加社區健康教育活動,教工健康意識明顯增強,但一部分教工健康意識仍然缺失,教工身體異?,F象非常普遍,對開展社區健康教育工作需求迫切。社區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須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縱向深入地開展切實量化的工作,提出具有針對性的社區干預措施,制定具體詳實的工作質化目標和方案,以維護和促進高校教工健康。

        3.2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不斷調整健康教育內容

        針對社區教工目前對健康教育知識認識的局限性、片面性,健康教育人員必須在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知識素質水平的基礎上,充分認識3級預防工作的真正內涵,注重健康教育工作的整體性,深入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前后的調查研究和宣傳工作。根據調研結果,認真探討,制定出具體詳實的質化目標和活動方案,不斷調整健康教育內容,真正提高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效果[2]。教育活動要從培養教工的健康意識健康行為抓起,從源頭抓起,再將健康教育的知識內容以統籌兼顧為范圍,以薄弱項為主導,以優先主次為原則,循序漸進,根據需求不斷調整,逐步滲透深入。對于心理保健、疾病康復、疾病護理、亞健康防治等知識方面的教育,健康教育人員要從自身的思想上、行動上真正重視,從認識上宣傳到位,從教育水平上做到位,才能引起社區教工對這些知識的興趣,從而產生認知需求,獲得相應的教育效果。

        3.3根據不同人群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工作

        該高校社區,人群居住、組織資源非常集中,在健康教育方面,易統一宣傳管理;社區教育場地資源充足;社區人群知識文化層次較高,就醫負擔較輕,生活收入有相對穩定的保障,隨著經濟的穩步發展和觀念的轉變,使人們對生活的需要層次隨之提高,健康保健意識逐步增強。必須充分利用高校資源充足的特點,多面、多點的開展工作,逐步探索建立適合而有效的高校健康教育模式。

        3.4利用各種健康教育形式的特點,科學選擇適宜的健康教育方法

        最受本社區教工認可的形式是健康知識講座,因為這種形式較適合一些普遍存在的共性健康問題的健康教育[3],內容詳實講解充分,在認知上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要求授課者專業素質水平較高,有良好的教學能力;義診、咨詢活動教工參與性強,教育范圍廣,通過答疑解難和一些體檢項目,可當場解決教工一些實際問題,但隨意性較大、連續性性不強,要求健康教育人員必須加強活動的連續性,盡量定期定專家定場所開展活動;除其他幾種形式外,健康教育人員還須重視家庭訪視教育的作用,深入家庭,全面而綜合的了解、評估家庭的各種健康影響因素,可使健康教育更具針對性,以家庭帶動個人,以個人影響家庭,健康教育效果更加明顯、具體,于特殊人群而言,更是一種方便有實效的健康教育服務;針對高校社區教工文化層次較高,網絡資源集中的特點,健康教育人員還可以申請建立一個高校社區健康教育網站[4],在網站上進行健康知識的廣泛宣傳,同時活動的各種信息,建立需求專欄、反饋專欄、幫助專欄,使教工方便快捷地接受健康教育,提高教育效率。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AV日韩AV国内 | 日本一道本精品一区二区手机版 | 在线精品中文字幕第11页 | 日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