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管理學習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當今,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使管理顯得空前重要,這引發人們研究管理的熱忱,并將其上升到管理哲學的理論高度。黑格爾曾指出:“哲學是認識具體事物發展的科學?!?1哲學根植于各門具體科學理論之中,憑著自身的開放性、批判性的特點不斷吸進新養料而得到充實;它又超越各門具體科學,指導具體科學向前發展。管理哲學的產生的發展正是哲學在具體運用學科的產生和發展。
管理哲學是“對管理問題的哲學反思”,管理學所研究的問題,自然成為管理哲學所研究的對象,只是二者所研究的層次有所不同:管理學一般是從“ 科學”層次對管理問題進行研究;管理哲學則是從“哲學”層面對管理問題的進一步探討。從哲學層次探討管理問題,一般包括兩個主要方面:其一是管理的“世界觀”層面的問題;其二是方法論問題。中國管理哲學應當是管理者在管理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對管理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基本看法,是管理者在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管理哲學是管理活動的總的理論基礎,是管理文化的核心。
一、以人為本的中國管理哲學“世界觀”
由于中西方社會政治制度、傳統文化背景和人的價值觀念的差異性,中國人對管理的界定不同于西方。從本質上來看,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崇尚人文精神、倫理道德和中庸和諧的“價值理性”文化,是一種強調“ 克己復禮”的“ 德性”文化。西方傳統文化信奉“個人中心主義”,強更多地調人應當追求自身價值和幸福,在獨立人格基礎上形成平等社會契約,之后用某種法定形式規范下來。中國和西方傳統文化的差異性,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中國人和西方人對管理本質的不同理解。
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2就是強調管理者必須通過道德修養,克己正身,恪守禮法,身體力行,樹立自己的良好外在形象,使人民心服,才能上行下效,上善則民善,人民有了道德自覺性,就會接受統治管理。在管理場中,管理者是主體。只有首先管好自己,才能管好他人。管理者正氣凜然、公平正直。以此作榜樣,誰還敢走歪門邪道呢?“正己”是“正人”的前提和基礎?!罢恕笔恰罢骸钡男Ч褪斋@。從這一意義上,中國管理學既講“ 道”,又講“ 技藝”,是一門真正意義上的管理哲學。
老子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意思是說能戰勝別人者是有力量的人,而只有能首先戰勝自己的缺點、管理好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成功的管理者得關鍵在于自己能否戰勝自己,能否管好自己,只有先管好自己,才有資格去管理好他人。要戰勝自己的錯誤、缺點和不足,就要求管理主體具備高尚品格和修養,才能夠做到“自勝”。
中國人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念把管理的本質規定為一門大寫的“人學”。 “人”是中國管理哲學的出發點,也是它的落腳點。管理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實踐活動。任何管理都離不開人,管理的主體是人,管理的客體是人、財、物、信息和技術等,但中心是人,因為財、物、信息、技術等都要靠人去認識、掌握和運用,才能在管理中發揮作用。因而管理哲學的重要原則之一是以人為本,人的本性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人有七情六欲, 有倫理信念,有價值觀, 有人生觀, 有經濟利益, 也有精神利益, 有自然屬性,也有社會屬性。當我們在管理中實施以人為本時, 就應該以人性為本,要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本性要求, 達到調動人的積極性的目標。以人為本就是要以人為管理的中心或核心,要關心、尊重人、尊重人的價值、要按照人的生理規律、心理規律和行為規律設計和進行管理。 古典管理科學不是以人為本,而主要是以物為本,以經濟效益為本,以機器設備和技術為中心,按機器和技術的需要來設計管理,并且只關心效率和經濟效益, 而不關心人和重視人的其他需要,顛倒了人與物的關系,結果卻不能真正調動人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有堅持以人為本,關心人、尊重人和人的價值,按照人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規律進行管理,才能真正調動人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并且最終能夠實現人的自我價值,有利于人的進步和全面發展。
二、中國管理哲學的方法論哲學的方法論主要解決“怎么辦”的問題,中國管理哲學,必須有一個正確的研究方法。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研究當代中國管理哲學,就必須虛心地學習西方的科學管理,但決不是走全盤西化,照抄、照搬的道路。如果按照西方管理學的框架,塞進中國的哲學名句和管理案例,是不能把它錯誤的說成中國管理哲學的。 在研究方法上,要從中國現代的國情、民情出發,研究適合于中國現代國情、民情的中國管理哲學思想體系,這是研究中國管理哲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既要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取豐富的文化管理資源,又要從西方管理學中吸取適于中國社會實際的文化營養,不能盲目排外。只有在中國社會實踐基礎上,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優秀的文化管理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經過一代或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地研究形成的中國管理哲學思想體系。
[論文摘要]《薪酬管理》作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對于提高本專業的學生的專業素質至關重要。準確在分析目前高校在薪酬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新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教學三種途徑來縮短高校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間的差距。
目前,我國很多本科院校都開設有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為社會和企業培養輸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高校由于各種原因,在人才培養上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社會和企業的需要。各界人士都在研究如何通過專業課教學的改革來縮小社會需求和高校培養的差距。本文將在這個方面做些探討。《薪酬管理》作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在整個專業體系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并且《薪酬管理》課程涉及面廣,包括工作分析,職位評價,績效考核等很多內容,實際操作性強,使得該課程成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中一門老師不好講,學生又不好學的“難點課程”。本文將從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創新和實踐教學三方面進行探索。
一、《薪酬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不能及時適應社會需求
人力資源管理行業是個發展很快的行業,社會對該專業人才要求在快速不斷地提高,由于高校傳統的教學模式和以教材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的限制,高校對于這種變化的反映比較緩慢,因而傳授給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能及時適應社會需求。《薪酬管理》作為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這種問題同樣比較突出。眾所周知,教材更新速度往往大大滯后于理論的更新和實踐的發展,并且《薪酬管理》課程所涉及的內容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發展非常迅速,所以傳統的以教材為主的教學內容已經不能很好滿足教學需要,以至于出現老師課堂講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根本用不上或已經被淘汰這種現象。
2.教學方法單一,效果不理想
目前大多數教師的教學模式還是傳統的方式,從書本到書本,照本宣科,一門課一本教材用幾年,一套習題用幾年。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教學方法單一,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習效果不好。并且《薪酬管理》課程中的很多知識點非常復雜,僅靠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
3.理論教學和實踐嚴重脫節
《薪酬管理》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具體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并且很多知識點只有在不斷地實際操作中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而很多高校教學中實踐教學課時在總課時中所占比例過低,實踐教學環節投人不足。
二、《薪酬管理》課程教學內容更新
在以上提出的三個問題中,教學內容問題是最基本的。如果教學內容不能適應社會需要,教師教授的再好,學生學的再努力,結果還是學生在學校中學的知識技能不能適合社會企業的需要。所以我們首先更新教學內容,使其能及時反映本課程的最新發展,適合社會的不斷變化和需求。更新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程教材的更新
雖然本科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主,但是我們要打破過去“一門課一本教材”的模式,采用復合教材的模式。復合教材包括主教材和輔助教材兩類,其中主教材涵蓋薪酬管理理論體系和其主要的知識點,內容精練;輔助教材注重以實踐為導向,強調通過各種實踐形式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復合教材模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更好的掌握各種知識,鍛煉自身能力。
2.課程前沿內容的引進
對于《薪酬管理》課程教學而言,向學生教授最前沿的相關理論和方法應該是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由于教材更新周期長,薪酬管理理論方法發展快,使用的教材中幾乎不可能包括課程前沿的理論和方法。所以教師在課程教授時要有意的引進一些相關的前沿發展。一旦國際國內薪酬管理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理論和方法,或者教師本人在這些領域的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教師可以在講授時通過一些手段向學生傳遞這些信息,使學生能接觸到本課程領域內的新發展。通過引進課程前沿,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能很好的彌補教材更新周期長的缺陷,完善教學內容。
通過以上兩方面的努力,從整體上能保證《薪酬管理》課程教學內容既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又能反映社會實踐的最新發展,使其能更好的適合社會需要。
三、《薪酬管理》課程教學方法創新
在對《薪酬管理》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兩方面更新的同時,還應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以期最大可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方法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案例教學與團隊學習相結合
案例教學是管理學教學中的一種有效地教學方法。案例主要來自于企業實際的真是實踐,針對教學定的問題,通過相關案例的分析和討論可以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在《薪酬管理》課程教學中應根據講授內容和進度,將案例教學貫穿始終。同時在案例教學的基礎上,應注重學生的團隊學習。在課堂上,可以把學生分成一些小團隊來分析教學案例。在團隊中,學生相互配合,共同分析、討論,共同完成學習。通過團隊學習,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主課講授和專題講座相結合
《薪酬管理》課程內容豐富,廣泛涉及其他學科領域。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相關領域的知識,可以采用主課江蘇和專題講座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主課講授《薪酬管理》知識點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配套開設一些專題講座。通過這種結合,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薪酬管理的理論和知識,從而使學生對薪酬管理理論體系有更加清晰地把握。
通過更新《薪酬管理》課程教學內容,創新其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校中更加好的掌握各種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為其以后走向社會做好準備。
四、《薪酬管理》課程實踐教學
(一)建立教學常規
優秀的語文教師,都在教學之初,用一段時間,重點建立教學常規,為學生規定一定的學習語文的規矩,如語文課上怎樣讀書,怎樣提問,怎樣答問……每個老師制訂的項目不完全相同,但目的是一個──建立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培養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
建立良好的教學常規,一方面要規定行為規范,另一方面要及時指出哪些行為不合規范。
(二)教給學習方法,強化訓練
培養良好的語文習慣,先要教給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再加以強化訓練。例如,培養預習的習慣、要指導預習的步驟和方法,讓學生照這個步驟方法去練習,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式,達到自動化的程度。這樣,預習的習慣就養成了。
又如,閱讀的習慣。閱讀也是由一系列過程和行為構成的總和,學習閱讀,就是學習一系列規則。默讀、朗讀、精讀、略讀、瀏覽、跳讀,其心理的和行為的過程、方法皆不相同。有些學生默讀時手點著字,喉頭振動,甚至讀出聲,因為他們不懂得默讀的原理和方法。教師需要說明默讀的原理和功能,指點方法,讓學生從練習中形成良好的習慣,以提高默讀的效果。又如記筆記的習慣,復習的習慣、邊讀邊思考的習慣,等等,都需要先從方法上加以指導。加強督促檢查,才能養成。語文教學應根據學生各年齡段高級神經系統和心理特點,適當地教給學生各種學習方法,并加以強化訓練,就會達到培養良好的語文習慣的目的。
(三)在培養語感上下功夫
語感是人們對語言符號的一種直覺,是一種高級的語言定勢。無論是理解語言還是運用語音文字表達,語感都是極其重要的。憑著語感,人們可以不假思索地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辨別詞義的細微差別和感彩;從語句或語段的開頭立即預測出整個話語的意思;同樣可以不假思索地運用語言,準確而得體地表達思想感情。兩個語文知識大體相同的人,由于語感的差異。語文水平(理解和表達)會有明顯的差異。
既然語感是在反復的語文實踐中形成的一種高級的語言定勢,許多具有模糊概念語詞,人們可以憑著語感,迅速而準確地把握它們的含義。
盡管如此,語文教學中也要有意識地進行語感的培養,包括培養語詞感受力,如辨析同義詞、反義詞,詞的感彩,詞義的大小、尊謙等;語體感受力,如辨認各種實用文體和文學體裁;語法感受力,如詞法、句法,詞的結構方式和變化。句子結構方式和變化,等等。
(四)嚴格要求、堅持不懈
習慣既然是一種“動力定型”,良好的語言習慣不是短時間就能培養起來的。不良的語文習慣也不是短時間就能改正的,因此需要時時嚴格要求,作堅持不懈的努力。語文習慣是在語文學習中時常表現、時常起作用的,因此需要時常檢查。說一陣,抓一陣,以后就放任自流,很可能會前功盡棄。
良好的語文習慣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習慣,以便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勢和行為定勢,保證迅速提高語文水平和自學語文的能力。
中學生應該具有哪些良好的語文習慣呢?根據語文教學大綱的有關規定、中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和社會對中學生語文能力的要求,概括出下列一些條目:
(一)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1.課前主動預習的習慣;
2.課上記筆記的習慣;
3.課后復習的習慣;
4.邊學邊思考(比較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習慣;
5.質疑討論的習慣;
6.大聲答問的習慣;
7.先思考后練習的習慣;
8.積累(材料、觀點、方法、語言)的習慣;
9.反復揣摩體會的習慣;
10.良好的書寫習慣;
11.自我計劃的習慣;
12.自然我檢測、總結的習慣。
(二)良好的閱讀習慣
1.認真閱讀的習慣;
2.看書、讀報的習慣;
3.使用工具書和參考書的習慣;
4.抓重點、概括要點的習慣;
5.運用已知、學習新知的習慣;
6.記讀書筆記的習慣;
7.講求閱讀速度與效果的習慣;
8.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習慣。
(三)良好的聽話習慣
1.積極、專注的聽講習慣;
2.對講話人禮貌和尊重的儀態;
3.邊聽、邊審視、邊思考的習慣;
4.邊聽、邊記的習慣;
(四)良好的表達習慣
1.先思考后表達的習慣;
2.先寫提綱后寫作文的習慣;
3.使用文明禮貌語言的習慣;
4.文必加標點、文必分段的習慣;
5.運用停頓、重音、語調、語氣表情達意的習慣;
6.選擇適當語詞、句式、語氣、語態的習慣;
一、加強函數概念的教學
函數是中學數學中的重要概念.它既是從客觀現實中抽象出來的,又超越了千變萬化的客體的個性,其內涵極為深刻,外延又極為廣泛.所以它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教學時,教師應采取以下有效的措施:
1.注意早期滲透
事實上,函數觀念的培養在小學已經開始了.進入中學,隨著代數式、方程的研究已滲透了這一觀念.例如,含有一個字母的代數式,就可看作它所含字母的函數.這是因為,含有一個字母的代數式的值,是由這個字母所取的值唯一確定的,它符合函數的定義.因此,在代數式的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滲透函數的概念.
2.注重概念的引入
為引入函數概念,課本上講了四個例子,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再增加一些例子.對每個例子都要進行分析,揭示它們的共同特性:
(1)問題中所研究的兩個變量是互相聯系的;
(2)其中一個變量變化時,另一個變量也隨著發生變化;
(3)對第一個變量在某一范圍內的每一個確定的值,第二個變量都有唯一確定的值與它對應.
3.準確理解定義
課本中函數的定義包含著三層意思:
(1)“x在某一范圍內的每一個確定的值”,是說自變量是在某一范圍內變化的,它揭示了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2)“y都有唯一確定的值和它對應”,它既揭示了所研究的函數是單值函數,又反映了兩個變量間有著一個相互依存的關系,即函數的對應法則;
(3)誰是誰的函數要搞清.定義中說的是“y是x的函數”.
4.不斷深化概念
在幾類具體函數的研究過程中,要注重把所得的具體函數與函數的定義進行對照,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函數概念的理解.
二、強化函數性質的應用
不同的函數有不同的特性,探求并掌握一個新函數的性質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在掌握函數性質的同時,要注重強化學生應用函數性質的意識.應用函數性質時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1.借助函數解題
我們知道,代數式、方程、不等式與函數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可構造函數,利用函數的性質解決有關的問題.例如構造二次函數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問題、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等.
2.利用函數解決實際問題
利用函數知識解實際問題是近幾年中考出題的熱點.這類題目可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但教材中這類題目設計得較少,應根據學生的實際補充一定的例題或習題.
三、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
新大綱把數學思想方法納入數學基礎知識的范疇,因此要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函數這一章主要體現了以下思想或方法:
配方法.這一方法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要掌握.
那么,怎樣強化“高考意識”、并使其貫穿于化學復習過程的始終呢?歸納起來,我們的做法是發揮了如下“五個作用”。
一、發揮“考綱”要求的主線作用
《考綱》是高考命題的依據,強化“高考意識”理所當然地應當使“考綱”成為教師組織學生復習的主線。由于“考試說明”僅是很簡要的目錄式提綱,為使學生對高考要求的領會明確具體,我們在開始系統復習之前,就把“考試說明”各個項目化解、組編成六個專題,每個專題又劃分成若干單元,形成了《中學化學復習知識體系表解》發給學生。這份“表解”實際上成了教師進行復習教學的提綱;復習進行到哪里,學生就閱讀到哪里,從中一目了然地明確哪些知識點是必考內容,哪些是考點,各考查點之間有何內在聯系,使學生在整個復習過程中,頭腦里有“考綱”這根“弦”,發揮了它在高考復習中的主線作用。
二、發揮歷屆高考題的示范作用
高考題是高考要求的具體體現,它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圍、重點,又展示了題型、特點,成了復習教學的“無形指揮棒”??v觀近年來全國的化學高考題一直保持了相當強的連續性,所以,讓學生以它們為范例,把握來年高考的尺度,這對于強化“高考意識”十分必要。如何發揮歷屆高考題的示范作用呢?我們從以下三方面布局:
首先,把近五年高考題收集起來,按中學化學知識的“六大塊”--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又細分“物質結構與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速度與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三部分)、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組編成八組“高考題專題匯編”,印制出來,復習進行到哪個專題就將與之相關的“高考題匯編”同步發給學生,進行配套訓練。
其次,我們經常選用歷屆化學高考題中的典型題目作為課堂復習教學的例題,引導學生分析,使學生經常將復習化學基本知識與解答高考題掛起勾來,真正做到復習“雙基”著眼高考要求。尤其是近幾年全國化學高考題采用了若干知識遷移能力的考題,所考的知識有的是教學大綱和教材未涉及的內容,學生只能在考試過程中通過閱讀題目的文字,例如1991年高考題中有關第1000萬種化合物結構式、分子式和同分異構體的推理,就是這類頗具難度的題目。我們在復習中,結合有關知識點,以這樣的高考題作例,著重指導學生如何讀懂題意,如何分析解題的關節點,教給學生處理這類“搭橋題”的方法。
研究性學習的整個過程應該緊密結合研究性學習的開放性、靈活性、創造性等特點,正確處理好它與學科常規教學、興趣小組、學校常規管理以及教師負擔之間的關系,因此,優化研究性學習的理論,可以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一)研究性學習強調自求自得
古代教育家就特別強調學習的“自求”“自得”。
學習必得從師。孟子說:“孟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深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自得之也。”(《孟子·離婁下》)這段話深刻闡明了“自得”之效。宋代唯物主義思想家張載也說過類似的話:“須是自求,已能尋見義理,則自有旨趣。自得之,則居之安矣?!保ā督泴W理屈·義理》)他從學生求知心理這一角度,闡明了自求自得必致意趣橫溢,成為永久不衰的學習動力。當今的青年學生,其自尊心、自信心已逐步形成,對于自己的認識能力亦漸趨自信。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基礎的前提下,希冀憑借自身的力量來獲取知識,他們既有依賴性,又有獨立性。因此,老師有必要因勢利導,小心誘掖,培養其自求自得的能力。明確了學生的學重在自求自得的道理,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大可革除以教師自我為中心的陳規陋習,開創研究性學習的新天地。
(二)研究性學習強調功在自習
課堂講授,無疑是進行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但教師的講授畢竟只是從外部灌輸信息,學生接受的效果如何,取決于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再則,教師的講授只能起“領路”的作用,而萬里征途必須靠學生自己一步一步地去邁。因此,如果只講不習,知識便無以轉化為能力,正如曾子所言:“傳不習乎?”清代顏元在《總論諸儒講學》中也說:“講之功有限,習之功無已。”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既在培養學生掌握語文工具的能力,而能力只能在實踐中形成。功在于習,至少有四大好處:一是鞏固已得知識;二是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四是從看到的學習成果中倍添興趣,激發求知欲。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此類熟能生巧的例子比比皆是,每個教師都有切身體會。當然,功在于習,也不能亂來一氣,亂練一通,應有通盤的謀劃,要能體現出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序列來。正如《學記》所言:“良治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力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學矣。”
懂得了學生的學功在于習的道理,我們在教學中大可革除一講到底、越俎代庖的陳規陋習,開創講練結合,知識能力齊長進的新天地。
(三)研究性學習強調寓知于趣
興趣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極其活躍的催化劑。大凡做教師的常常過于強調學習的艱巨性和恒久性,喜歡用“鐵杵磨針”“聞雞起舞”等故事來啟發學生刻苦攻讀。而不大關心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時甚至還會有意無意的潑點冷水。誠然,學習本身的確是一件苦事?!叭齑螋~,兩天曬網”,終無所成;嬉笑取鬧,高枕以對,亦難進益。然而,倘若學生真的愁眉苦臉,憂心忡忡,恐怕也難學出個名堂。因為心灰意懶,人處厭倦狀態,他的競技力是很差的,思維力受到阻遏,注意力也很難集中,記憶力也會退避三舍。因此,孔子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只有寓認知于趣味之中,則學習的勁頭才會經久不衰,學習的成果才會碩大事盛。明白了學生的學必寓趣味之中的道理,我們在教學中大可革除死氣沉沉、板板六十四的陳規陋習,開創生動活潑的新天地。
(四)研究性學習強調教學相長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早已富含這種主張。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墩撜Z·述而》)“后生可畏,焉知者來之不如今也?”(《論語·子罕》)“當仁,不讓于師?!保ā墩撜Z·衛靈公》)教學相長是建立在師生平等觀的基礎之上的;教學相長要求摒棄師道尊嚴。研究性學習中,教師絕不可自以為是,固步自封??鬃痈矣诋攲W生的面承認自己的無知,認為自己與常人有所不同的只是好學與誨人的精神?!睹献印す珜O丑上》載有:“昔者子貢問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事實上,“教不倦”實以“學不厭”為前提。因此,教學相長要求教師首先要“以教人者教己”(陶行知語),不斷地進行自我教育。
研究性學習要求師生通過教學相互啟發,提高為學的興趣,以期在無涯的學海中并肩有所收獲,這也可視為教學的最高境界。
二、關于研究性學習的擬題的優化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進行一些課題、論文的研究和寫作。我們常說“題好一半文”,同樣,課題擬得好,則會有利于論文的選材和寫作。因此,擬題過程中,同學們一定要在量力性原則下敢于探索,不拘一格,要把題定得集中,縮小覆蓋面,切忌空泛,一般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綜合性原則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不是某些學科特定的知識,而是著眼于研究解決學生關注的社會問題,這使得研究性學習內容極具開放性。為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必須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這體現了研究性學習的綜合性,研究性學習應具有濃郁的人文精神,尊重每個學生的選擇,重視學生整體的發展。不能把研究性學習等同于科學研究、科技活動,也不能把研究性學習引向狹隘的單科知識問題的探討,變成新的知識點的記憶。如《怎樣提高寫作水平》《怎樣提高閱讀能力》之類的單學科、淺層次、知識強化型的簡單延伸。研究性學習是全方面的綜合性學習,擬定課題應該充分體現其學習內容的綜合性,打破學科限制。如《中式與西式早餐的比較》《電動小船的原理及制作》等課題不僅僅涉及營養學、物理學等知識,還涉及人文、歷史學、社會學的知識、道理以及電工、木工等手工制作等。
(二)實踐性原則
研究性學習在重視書本學習的同時,更強調書本的學習必須服務于生活的學習,有著鮮明的實踐體驗、探索感悟的求知特點,因此擬定研究性學習課題必須注意實踐性。注重實踐性,不僅要求課題的研究能使學生主動參與,充分動手、動腦、動口,使學生真正行動起來,在親身體驗中產生積極的情感,激發探索欲望,更重要的是要能使學生走向生活。因此,我們擬定了如《街道廣告的調查研究》《南豐鎮街道文化設施探究》《南豐地區方言狀況研究》等,打破了“死讀書”的老傳統,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去感受生活,學習生活,研究生活,發掘出生活的意蘊。
(三)針對性原則
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學校和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內容和方法上是有層次差異和類型區別的,因而擬定課題一定要切合實際,有針對性。首先,課題要切合中學生的知識水準、能力水平和生活經驗。中學生的知識尚未形成系統,分析、綜合、實踐的研究能力和思維水平有限,科學的進取精神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還比較淡薄,這就要求課題應重視親身體驗而非理論研究,重視由興趣出發的自覺性而非無興趣的強制性,比如《青少年近視狀況的調查與研究》《關于教師可愛度的研究》等。其次,課題要充分考慮學校條件和現有的學習資源,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慮其有效負載能力。比如,對于普通農村中學來說,《航天測量與數學》《現代兵器研究》等課題只能是“紙上談兵”;而在圖書資料匱乏、信息網絡不健全的學校進行諸如《金庸研究》《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等課題更是無從下手。第三,還要注重學校以外的社區環境、社區資源,從而形成有地區特點的學習內容。如《南豐河道污染調查》《WTO與華夏第一鋼村——永聯的發展》《張家港市金陵體育器材面臨的挑戰》等課題,充分挖掘了農村中學現有的資源,開展具有本地區特點的研究性學習,使學習與實踐真正結合起來。
(四)自主性原則
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興趣,自主選擇研究性課題,選題、收集資料、撰寫報告、展示成果等整個過程都由學生自己作出判斷,教師只起宏觀調控、指導作用。這種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參與機會,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更能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當然,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心智水平的限制,這種自主性如果不加以指導,就有可能演變成隨意性,或幼稚而缺少實際價值,或期望值過高而失去可操作性,所以擬題的自主性應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在此基礎上,由學生自主確定研究范圍或研究課題。這樣,課題融入了學生個人的傾向,有利于個性發揮,使學習真正走向富于創新精神的主動學習。例如《初一新生學習習慣的調查》《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調查》《南豐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發展報告》等;還有涉及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如《家居裝潢的污染問題調查》《南豐鎮文化建設探究》等。
根據單元要求與課文特點,本單元教學應突出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理解能力。
一、指導學生熟練掌握按順序、抓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并使之學會體味畫面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雖已學過按照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但仍需熟練掌握,因此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還要指導他們進行實際性的訓練,提高駕馭能力。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學會心靈感受,體味畫面蘊含的思想感情。
對學生進行按順序觀察的訓練,應注意三點:①要使學生熟悉幾個基本的觀察順序:由整體到部分或相反,由遠及近或相反,由上到下或相反,由左到右或相反;②使學生學會根據具體的畫面選擇合適的順序進行觀察(要明白:為什么要采用這種順序,而不采用另一種順序);③掌握怎樣按順序進行細致的觀察的方法。
對學生進行抓特點觀察的訓練,要注意兩點:①使學生學會如何發現事物的特點;②能觀察出具體事物有哪些特點?其中最主要的特點是什么?對學生進行體味畫面蘊含的思想感情的訓練,主要是學會由睹到思、由表及里,使自己進入畫面所描繪的境界,產生思想共鳴,從而體味畫面蘊含的思想感情。關于培養學生的三個方面的觀察能力(含感受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做到分層次進行,更要做到使三者有機結合,融為一體。
譬如教學《燕子》,可以這樣引導:①這是一幅春景圖,你認為應按什么順序觀察?為什么?②畫面有些什么景物?哪些是最主要的?③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④觀察了這春天美景,你有什么感受?通過這幾個問題的啟發引導,使學生按“由主體事物到時令背景”、“由動態到靜態”、“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順序觀察畫面;在觀察中抓裝燕子”這一主要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用具體的語言把燕子的特點(包括外形、動態、靜態)描述出來;同時懂得眼看心想,由表入里,撥動心弦,進入圖畫描繪的情境,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春景之美、春燕之可愛,引發為此情此景而贊嘆、喜愛之情。
教學《小站》,在指導看圖時,可抓住三個問題引導啟發:①仔細看圖,按方位順序把小站的景物說出來;②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請具體講出來。③看到這井井有條、美觀的月臺,你有什么感想?通過這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按順序對月臺的景物進行細致的觀察,自然而然地產生聯想,產生對全心全意為旅客服務的工作人員的崇敬之情。
二、指導學生掌握學法,理解重點詞、句,切實提高理解能力。
本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是美文佳作,語言精彩,詞匯豐富,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典范。因此在教學中要加強詞句的訓練。
1.明確崗位職責
院系二級教學管理中的“系部”一級,其主體主要包括:系領導、各專業負責人、各教研室負責人、系辦負責人、教學秘書、教務員、教學干事、教師、實驗員、學生工作辦公室負責人、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等。
系部按照學院的教學工作計劃,負責組織實施系級教學管理工作。系級管理者對系部的發展承擔主要責任,享有相對獨立的人事管理權、經費管理權、教學管理權、學生管理權等。系部的主要教學管理職責是制定本系學科建設規劃,制定合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組織實施專業建設及示范(重點)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及精品課程建設、共享性教學資源建設,組織開發校企合作教材;制定師資隊伍培養計劃,組織實施“雙師型”、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建設,組織教師開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教育教學改革,組織教師開展業務、技能競賽;具體實施校企合作教育,開展訂單培養、學生頂崗實習,積極推進并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組織好學生的實訓、實習,職業技能鑒定考核、學生職業技能競賽;加強日常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及學生管理工作,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努力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系級的管理工作是圍繞教學開展的,教學管理涉及系部的各個層次,是個全員參與的管理工作。由于目前系部專職的教學管理人員的編制有限,為了保障各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教學管理工作效率,需要對系部各崗位人員特別是系級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進行明確的劃分。只有明確崗位職責,才能各司其職,保證整個系的教學管理工作有序、高效運作。
2.健全并完善各項教學管理制度
系部教學管理任務繁雜,而管理人員崗位編制較少,因此,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崗位職責,是做好系教學管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但是,系級教學管理又不是完全獨立的,是全院教學管理體系中的基礎性環節,許多教學管理工作必須與學院、特別是教務處的管理工作相互銜接。因此,系教學管理工作的基本制度和規范應由學院統一制定,以便使院、系兩級教學管理工作能夠順暢銜接。除此之外,系部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實施項目或管理項目如:訂單培訓、頂崗實習、技能競賽、檔案管理等,建立系部的教學管理實施細則或工作規范,使系部各項管理工作有依據,增強工作的操作性和執行力。
通過整章建制,建立工作規范,使系部日常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從而改變過去系部管理中存在的“以言代法”“工作推著干”的粗放經驗型管理,實現系部管理的制度化建設。
二、過程管理規范化建設
工作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或流程,必須有記錄作為證明。工作有證據是工作完整、善始善終的體現,也為經驗的固化和傳承提供了重要依據。
教學管理文件記錄著學校和系部的日常工作過程,在日常的教學管理實踐中,通過對文件進行分類管理并制定相應的工作標準、工作流程,實現了工作過程管理的規范化。例如:把文件分成管理文件(管理制度體系中的依據性文本,包括:學院文件、專業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等),運行文件(工作過程記錄文件,包括:批復、通知、計劃、方案、總結等),監察文件(調研報告、處理意見書等)三類文件,在運行過程中實施科學管理,最后分類存檔、妥善保存,用這種方法使工作有記錄,并得以順利進行。通過實施工作過程按程序、按計劃、按標準•521•執行,工作過程文件詳細的記錄了每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工作過程程序化,使得工作過程變的簡單,工作過程有證據,使得各項管理工作規范化;工作管理文件按規定存檔,使得系部教學檔案管理常態化,極大地提高了系部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數據統計常態化建設
學校管理工作紛繁復雜、千頭萬緒,很多工作都離不開數據。學生人數統計、學生成績統計分析、訂單培養情況統計、頂崗實習情況統計、教師業務量統計、科研工作統計等,都要以數據來體現,具體數據就構成了系部教學管理質量量化考核的參考??傊瑪祿ο挡靠茖W規范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對統計數據的分析,能夠正確的反映系部教學管理現狀,從而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有助于推動系部管理工作持續改進。
幾年來,為了減少出現數據記載的不全面、不準確、不及時等情況,對系部數據統計工作建立工作規范,把數據統計工作上升到系部科學管理和規范管理高度。把與數據有關的相關工作都用統計表格的形式加以固化,做到及時記錄、按時統計、定期更新,按期留存,實現日常工作“結果有數據”,為系部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和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奠定基礎。
四、結語
一、對頂崗實習生工作上的學校管理
頂崗實習學生被高師院校分配到對象頂崗實習學校以后,就由對象頂崗實習學校根據到校頂崗實習生的具體實際情況,給予分配指導教師和任教班級,并在指導教師為期2周的前期指導后,逐步開始正式上崗。而頂崗實習學生的指導教師的指定和委任,也需要對象頂崗實習學校根據到校頂崗實習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做出有針對性的安排,既要考慮到擬委任教師與頂崗實習生的年齡結構問題,又要考慮到雙方的溝通和協調的問題。而且在頂崗實習學生正式上崗之后的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進度的把握、教學方法的改進、課堂把控能力的提高、課后作業的修改、新課程教案的備課與編寫、實際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具體問題的修正等一系列的有關教學工作上的協調和管理,都需要由對象頂崗實習學校內的校長,或主管頂崗實習學生的校方專門部門,或不同學科的教研室,或專門的輔導教師,來對頂崗實習生所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管理和協調。
二、對頂崗實習生生活上的學校管理
對于頂崗實習的同學而言,在為期半年的頂崗實習工作中,其工作和生活都必須在對象頂崗實習學校里完成。也就是所有頂崗實習學生的吃、住、行、工作都必須在對象頂崗實習學校的可控范圍之內來完成。而作為高師頂崗實習工作的直接參與者和接受者,對象頂崗實習學校必須為所有的頂崗實習學生提供完善的生活保障。其主要包括飲食和住宿兩個大的方面。
三、對頂崗實習生安全上的學校管理
安全問題是排在頂崗實習工作第一位的問題。而頂崗實習學生24小時都處在對象頂崗實習學校的可控范圍之中,因此,對象頂崗實習學校在頂崗實習學生的安全管理上,也是最為直接和最為及時的管理方,筆者認為這種安全管理主要也分為以下三個方面:出行安全上的管理,對于相對偏遠的、出行交通不方便的或沒有公交車可以直接到達的對象頂崗實習學校而言,對于頂崗實習學生的安全管理要特別的注意,可委托學校有私家車的其他教師帶頂崗實習學生出行并返回,也可聯系指定的社會運營車輛,定時定點定人的為頂崗實習生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住宿的安全,對象頂崗實習學校必須保證所有頂崗實習學生住宿的安全,不僅包括水電、防盜等方面的安全,還必須保證有及時可用的應急通道,以最大限度的保證頂崗實習生的住宿安全;社交的安全,對于頂崗實習學生而言,其都是被高等師范院校派駐到一個極其陌生的地方,幾乎沒有任何的社交網絡。
四、對頂崗實習生心理上的學校管理
對于頂崗實習學生中那些性格內向,不善于溝通的同學而言,容易出現心理上的不適應或出現心理問題。因此,作為頂崗實習學生的直接管理方,對象頂崗實習學校要特別注意頂崗實習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安全的管理。不僅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來照顧頂崗實習學生,更以朋友的身份,朋友的身份對出現短暫心理壓力的頂崗實習生進行積極性的開導。并于駐點帶隊實習教師溝通或與學生家長溝通,妥善處理頂崗實習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以促進和推動頂崗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完成。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