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數學學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比較系統(tǒng)的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具有進行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一些方法合理、靈活的進行計算,會解簡易方程,養(yǎng)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2、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學單位之間的進率,進行名數的改寫,并能簡單的估計或應用。
3、牢固掌握所學幾何形體的特征,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能正確的計算一些幾何圖形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繪圖、測量等技能。
4、掌握所學的統(tǒng)計初步知識,能夠看懂和繪制簡單的統(tǒng)計圖表,能夠計算平均數,能利用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和平均數進行分析比較。
5、掌握所學的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解答應用題和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復習內容
1、整數和小數部分:復習整、小數的概念以及整、小數的運算和應用題。
2、簡易方程:復習用字母表示數,解簡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題、應用題。
3、分數和百分數:復習分數、百分數的概念,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四則運算和應用題。
4、量的計量:復習計量單位、掌握各單位名稱之間的進率,進行名數改寫。
5、幾何初步知識:復習平面圖形的概念、特征以及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復習立體圖形的概念、特征及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
6、比和比例:復習比和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化簡比、求比值;復習正反比例的意義和判斷,用比和比例的知識解答應用題。
7、簡單統(tǒng)計:復習求平均數、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圖。
三、復習重點、難點、關鍵
重點: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注意知識間的聯(lián)系,使概念、法則和性質系統(tǒng)化、網絡化。
難點:在基礎知識復習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尤其是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關鍵: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啟發(fā)、引導學生主動的整理復習。
四、復習的具體措施
1、貫徹大綱,重視復習的針對性。大綱是復習的依據,教材是復習的藍本。要領會大綱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準重點、難點,增強復習的針對性。教師要認真研究大綱,把握教學要求,弄清重點和難點,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課本,弄清重點章節(jié),以及每一章節(jié)的復習重點。要根據平時作業(yè)情況和各單元測試情況,弄清學生學習中的難點、疑點所在。計劃先根據教材的安排進行復習;再分概念、計算、應用題三大塊進行訓練;最后適當進行綜合訓練,切實保證復習效果。
2、梳理拓展,強化復習的系統(tǒng)性。復習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在系統(tǒng)原理的指導下,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識綜合成一個整體,使之形成一個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如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學生對于本章內容從分數的意義到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的大小比較,分數的分類與互化,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與應用,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有利于知識的系統(tǒng)化和對其內在聯(lián)系的把握。再如,復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把除法的商不變的性質、比的基本性質與之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融會貫通。再如,四則運算的法則,通過復習,使學生弄清楚它們的共性與不同,從而牢固掌握計算法則,正確進行計算,做到梳理——訓練——拓展有序發(fā)展,真正提高復習的效果。
3、倡導解題方法多樣化,提高解題的靈活性。解題方法多樣化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靈活解題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結果相同,收到殊途同歸的效果,同時也給其他的學生以啟迪,開闊解題思路。復習時,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導學生對各類習題進行歸類,這樣才能使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提高解題的靈活性。
4、有的放矢,挖掘創(chuàng)新。數學復習不是機械的重復。復習題的設計不宜搞拉網式,什么都講,什么都練是復習的大忌。復習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點,要讓學生在練習中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歸納、概括。題目的設計要新穎,具有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調動學生的能動性,讓他們多思考,使思維得到充分發(fā)展,學到更多的解題技能。
5、教師事先對復習內容有全盤的把握。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精心備好復習課,課前充分準備,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師要能摸清學生知識掌握現狀,對于薄弱環(huán)節(jié)要進行強化訓練,并注意訓練形式的多樣化,合理安排分類練習和綜合練習。在基礎知識扎實時,適當的將知識向縱深拓展,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6、復習課上提倡學生主動的復習模式。復習時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的節(jié)省復習時間,提高復習效益。采用以下的步驟來復習:(1)自行復習、自我質疑;(2)小組討論、合作攻關;(3)檢測反饋、了解學情;(4)查漏補缺、縱深拓展;(5)師生互動、相互質疑。
7、做好提優(yōu)補差工作。制訂課時目標、組織課堂教學、安排課堂練習都要照顧到學生的差異,特別是差生的輔導,除了教師關心輔導以外,還可以借助同學之間的友誼、同齡人之間容易溝通的捷徑、孩子愛助人的熱情、在學生之間建立幫扶關系,讓學生輔導學生。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yè)設計;學習興趣
作業(yè)是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為其能夠幫助學生及時鞏固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傳統(tǒng)的、單調的作業(yè)題型已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教育。所以在新時代教學環(huán)境中需要小學數學教師依據現代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重新設置典型作業(yè),合理地設計小學數學作業(yè),進一步推進作業(yè)前進的步伐。
一、小學數學作業(yè)設計的現狀
由于現代化進程的加速,小學生所接觸的知識也在逐漸增加,肩膀上以及心理所要承擔的壓力也愈來愈重。但是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卻并沒有意識到作業(yè)對小學生的重要性,教師只注重課后練習,所以導致小學數學作業(yè)安排得不夠合理、不夠系統(tǒng),同時忽略了學生的學習差異,以至于部分學生不能完成任務,產生厭煩的情緒以及抵觸的心理,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學習。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盡可能地改變其現狀,讓學生突破自己的極限,超額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更好地理解知識的內涵。
二、合理設計小學數學作業(yè)的有效途徑
學生在小學教育階段還比較活潑好動,對自己周圍的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依據這點來設計數學作業(yè),把學生的實際情況與作業(yè)合理地結合在一起,使數學作業(yè)充滿樂趣,從而優(yōu)化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作業(yè),強化學生的思維。那么小學數學教師應如何合理地設計作業(yè)來減輕學生的壓力,改善學生的學習成績呢?
1.增加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小學教育階段好奇心比較重,所以教師可以依據這個特點在教學中適當地添加實踐教學。例如,為了強化學生的學習,某校小學教師根據小學生的教育特點來制訂教學計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當地添加一些動手實踐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如:布置一個特殊的家庭作業(yè)――觀察身邊事物的數學,尋找有哪些地方用到數學,并記錄在筆記本中。除此之外,某些教師在上課時總會讓學生動手做一些實驗,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小學數學,如: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與課程內容相關的事物或事件,認識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與小學數學之間的關系。小學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增加動手實驗教學能夠增加教學的趣味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并且還使小學數學變得新穎。
2.精簡作業(yè),減輕學生負擔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水平不斷提升,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經常使用題海戰(zhàn)術,使我國小學生的課業(yè)也日漸繁重,身體上以及心理上的壓力愈加嚴重,因為作業(yè)經常使學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對此引起了學生家長的極度不滿。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不能一味地利用課后習題來實施題海戰(zhàn)術,而應出幾道經典的習題,而這幾道習題必須要精簡,并包括課堂中所學的所有知識點,從而鞏固學生的學習。例如,某校小學數學教師把數學作業(yè)分為兩部分,分別是:(1)課堂作業(yè),當堂就練習課后部分習題,加深對知識點的學習;(2)家庭作業(yè),教師經常為學生出幾道精簡的、能夠包含所學知識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從而減輕學生的生理以及心理壓力,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小學數學知識。
3.注重層次化,滿足學生需求
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及理解力的不同,小學教育階段出現了明顯的層次,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不能一味地利用傳統(tǒng)式教學講解知識點,還需注重層次化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把小學數學教育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以適應各個層次學生的要求:即,(1)鞏固層次,其主要目標是鞏固課堂中所學的基礎知識;(2)深化層次,其主要任務是深化所學知識,強化自己計算的準確性;(3)優(yōu)化層次,其主要目的是優(yōu)化所學知識,找到更多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只有把小學教學分為幾個層次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所以教師必須注重層次化教學。例如,某教師發(fā)現學生所掌握的知識不盡相同,為了提升學生的成績,教師把小學數學教學分為三個不同的教學層次,即基礎層次、鞏固層次提高層次,在設計練習題時分別設計三個層次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性做題(前提是各層次的學生不能低于自己所在層次的要求),并且讓提高層次的學生來幫助基礎及鞏固層次的學生,這樣可以讓學生復習所學知識,從中尋找到更多的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注重層次化教學。
總而言之,傳統(tǒng)教學有一定的弊端,已不適應現代教育發(fā)展,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對此進行創(chuàng)新,并合理地設計數學作業(yè),讓數學課堂充滿趣味,注重層次化教學,把小學數學作業(yè)分為不同層次,精簡作業(yè),盡可能地減輕學生的壓力,把數學作業(yè)生活化,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小學數學,構建一個系統(tǒng)化知識網絡,從而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6―0050―01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小學數學教學中空間與圖形的學習提供了一個便利的平臺。而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個部分,在教學手段上也是值得改進的。信息技術能夠使空間與圖形的教學更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更快、更容易地理解學習內容。下面,筆者根據教學實踐,談談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講授的內容除了書本上的知識之外,也就只有自己在教學生涯中收獲的一些經驗了,這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生們的思想,影響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小學正是學生容易被塑造、改變的階段,所以要在教學中對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進行培養(yǎng)。而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帶來了除了書本之外的其他學習資源。比如圖片、音樂、視頻等,這更直觀地讓學生們接觸到知識,能促使學生更快地理解并且掌握所學知識。
二、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空間與圖形
小學生的空間立體感并不是很強,如果讓他們僅僅根據書本上的知識來學習空間與圖形,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觀察到空間和圖形,方便他們理解空間與圖形的概念,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三、利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
隨著教學方法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也在順應改變。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同時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就是學生機械被動地去學習,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生在講臺下聽。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學生跟教師的有效互動,增加教學資源,增大課堂容量。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已經開啟了遠程教育的模式,學生的學習不再拘泥于課堂之上,利用網絡技術,學生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學習,有效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四、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力也很豐富,在教學中,教師要在尊重學生年齡特征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欲望。
五、利用信息技術聯(lián)系生活實際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運用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成為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在數學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讓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枯燥無味,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讓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數學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滿足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讓他們看到了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又能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堂課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具有聲情并茂、視聽交融、動靜交錯、感染力強的特點,集文字、聲音、圖像、圖形于一體,它在處理圖文、動畫、視音頻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視聽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的展示知識間的聯(lián)系,引起興趣,利于很好的理解知識。例如在教學《加法的意義》時,用動畫的形式展示。原來有5只雞,又來了9只雞。學生在觀察后,用自己的話說表示的意義,引出“合并”。多媒體展示了知識的發(fā)生過程。而且形象生動,學生能很好的理解。
二、巧設質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創(chuàng)新思維是創(chuàng)造能力的核心。創(chuàng)新思維表現在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獨特的知識結構、活躍的靈感等幾個方面。運用信息技術靈活多變的優(yōu)勢,為學生積極思維營造問題情境,利用多媒體課件顯示直覺材料讓學生大膽猜想,充分建立表象,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如教學《圓的周長》中“圓周率”這個概念時,在學生弄清周長的意義后,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以O為端點,延長出射線L,在射線L上任取一條線段作直徑動態(tài)地畫出大小不同的圓。讓學生仔細觀察后質疑:“在這些圓中,誰的周長最長?”“你猜想圓的周長大小與圓的什么有關?”“能猜出是什么樣的關系嗎?”“能用數學方法計算出來嗎?”引導學生猜想圓的周長大小與圓的直徑有關。學生根據課件的演示能很自然的推理到研究圓的周長就得研究圓的周長與圓的直徑的關系,然后再進一步研究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得出“圓周率”這個概念。
三、運用信息技術,彌補教材不足。
課本中有些要求實踐的教學內容,由于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不可能讓學生親臨其境,從而限制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利用信息技術與數學進行整合教學,可以給學生呈現出一個真實的或虛擬現實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其中體驗,學會在信息學習環(huán)境中學數學、在生活中學數學,主動構筑自己的學習經驗,以彌補教材的不足。如“元、角、分的認識”和“千克、克的認識”,是小學數學教材中二年級學生比較難掌握的學習內容。在教學中,運用模擬教學課件,創(chuàng)設一個“虛擬現實”超市情境?!俺小崩锪宅槤M目的商品,分為學習用品區(qū)、生活用品區(qū)、兒童玩具區(qū)、食品區(qū)等。這些都讓學生興奮不已,極大激發(fā)了他們強烈的參與欲望,迫不急待地想在網絡中做“顧客”。根據電腦顯示,學生可以自己充當售貨員,點擊食品到秤上去稱,然后根據單價算出金額。也可以是“顧客”,自由地去花錢購物,將手中的錢計劃著去用,學習熱情空前。其間,學生主動參與互動,得以充分展示,每個學生自然地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通過信息技術緊密地整合在一起,縮短了教材內容和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既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運用信息技術,即時反饋,步步為營,鞏固學習成果。
遺忘規(guī)律要求我們對所學知識要及時復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教師難以全面顧及跟蹤每一個學生的課內復習鞏固情況。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尤其是在復習過程中,計算機的雙向信息交流活動所反饋的信息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任務的某些重要部分,使矛盾突出,有利于學習難點的解決。反饋越及時越有利于學習。在教學中,計算機可以實現對學生課堂練習的即時反饋,一方面滿足了學生急于了解自己學習效果的愿望,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反饋信息,為做下一步教學決策時更主動。例如,計算機能及時提供正確答案,及時判定學生的答案正確與否。如果答對了,計算機屏幕上顯示“真棒!”、“你很聰明!”等激勵性的言語,使學生興趣盎然,激發(fā)了他們進一步學習的欲望;即使學生答錯了,計算機也會很友善地建議他“多想想”、“你能行”,有的還伴以美妙的樂聲。學生在這友好的激勵和鞭策情境中,不斷以愉悅的心緒及時地鞏固自己的學習成果。
總之,現代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高層次、高效率的現代教育輔助手段。只要我們能充分發(fā)揮現代媒體的優(yōu)勢,探索使用策略,就能使學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從而在探求新知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良好的求知心態(tài)。使教師營造更具生命活力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為小學現代化教育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與文獻】
[1]馮秀琪,徐紅彩.《淺論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與語文的整合》.《中國電化教育》,2001年第5期.
[2]姜圣華.《談數學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3年第4期.
一、開展課堂教學研究
1、切實抓好本校數學優(yōu)秀教師、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提高本校數學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師之間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要加強協(xié)作活動,青年教師要大膽嘗試,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實踐,善于總結。爭取學校之間的聯(lián)研活動,切實研討課堂教學的效率問題,探討教師集體備課活動的新路子。
2、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平時的課堂教學,本學期我校將繼續(xù)堅持每周四的教研活動,采用理論學習、座談交流等形式開展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研活動,教研活動以聽課+交流+反思的過程進行,通過上公開課——組織聽課——討論評議,課后寫好課后反思,以此改進教學方法,深化教學改革,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1 2 3 4二、加強教師備課質量的提高
1、努力提高老師們的備課能力,堅持周前備課,教案的備寫要規(guī)范化,教案的設計要結合本班實際和教師個人特點設計切實可行,易教易學的教案。要從教學過程的設計中看出教師是如何教的、學生是如何學的、知識是怎樣生成的、基礎知識是怎樣訓練的、能力是怎樣培養(yǎng)的、學生的積極性是怎樣調動的等等。
2、教研組將組織人員,對教師備課情況和教案使用情況進行調研,切實改進只用教學策略的形,不落實策略的精神的現象。本學期將對優(yōu)秀數學教案進行評選。
三、抓青年教師的指導與培養(yǎng)
1、切實組織好青年教師的“青藍工程”,讓新教師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小學數學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讓青年教師盡快的成長為學校的優(yōu)秀教師。教研組要切實落實好對青年教師的領路工作。組織青年教師研究活動有:骨干教師引領作用、教科研工作培訓等。
2、本學期我校將進行常態(tài)下的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調研,學校領導將加強聽課力度,采用推門進聽課、跟蹤聽課、檢查性聽課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切實提高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實效性。
四、加強學生作業(yè)管理
本學期我們將繼續(xù)嚴把作業(yè)質量關,對于作業(yè)的設計、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選、精練、精批、精講”和“有發(fā)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嚴格控制作業(yè)量及作業(yè)時間,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調動學習積極性。作業(yè)批改要及時、認真、細致、規(guī)范,不允許錯批、漏批的現象發(fā)生。對學困生的作業(yè)要盡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時輔導,以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成績。具體要求如下:
1 2 3 41、課堂作業(yè):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留出時間讓學生做作業(yè),教師對部分學生的作業(yè)要及時批閱,及時鼓勵學生做好作業(yè)的信心,調動學生做作業(yè)的積極性。作業(yè)的書寫必需用正楷字,批改要當天完成,每個學生的作業(yè)每周至少有一次鼓勵性的評語。
2、家庭作業(yè):一、二年級學生不留書面家庭作業(yè)。三至六年級應按規(guī)定布置家庭作業(yè)。強調分層要求,提高正確率。即:有些題目有些學生可以不做;凡要求做的題目必須書寫認真、解題正確,還要保護好作業(yè)本。這是習慣培養(yǎng),是提高學生認真做好作業(yè)的責任性的有效舉措,很重要。家庭作業(yè)的批改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完成。(家庭作業(yè)的量一定要和其他老師協(xié)商布置)
3、數學周記:本學期我校開始嘗試進行數學周記的訓練。每學期10次,低年級不設置數學周記,中高年級可以適當開放些。
4、基礎訓練:除了作為書面作業(yè)詳細批閱以外,其余部分必需全批全改。
5、實踐作業(yè):一方面要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特點布置統(tǒng)一的比如測量、購買、調查等應用知識與技能的內容,另一方面要指導學生用恰當的方式來表達實踐性作業(yè)的內容。切忌用單純的計算練習代替實踐作業(yè)。
五、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培優(yōu)補差工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數學化;運用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呈現出兩種偏差:一種過分強調數學化,重視數學知識的學習,學生學習數學感到抽象、困難、枯燥;另一種過分強調生活化,每個知識點都在生活中尋找原型,缺少對數學更深刻的思考,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不能得到提升。為促進教師能夠從教學工作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把握數學的本質,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尋找“數學化”與“生活化”的平衡點,加強數學學習的有效性,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一、“生活化”與“數學化”建設原因
構建在新課程的呼喚中,《數學課程標準》十分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同時還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的數學情境……”因此,為了給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打好基礎,可以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數學大課堂。其次構建在對教學實踐的反思上,封閉式的課堂教學,學生獲取知識的來源主要是以感性材料為基礎,雖然可以讓學生把書本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扎實,但是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開拓性、創(chuàng)新性、延展性方面又具有相當大的限制。所以應該提倡給他們多一點實踐操作的機會。通過操作、觀察得到的知識鞏固程度要遠遠勝于教師反復的講述。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靈活處理教材,根據需要,重組內容,吸收并引進與現代社會緊密聯(lián)系的一些數學信息資料。
二、感受生活數學,讓數學生活化。探究生活問題,讓生活數學化
數學來源于生活,新教材更體現這一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而且有必要地還原數學知識的生活背景,把書本上的知識放在生活中來學習,讓數學問題生活化。在教學“線段”時可設計這樣的一個問題:將彎曲的道路改道,怎樣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從而總結成公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在數學教學中,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收集資料、動手操作、合作討論等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獲得探索數學的體驗,提高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生活數學化。如,我們可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為形式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利用已學過的長方體的表面展開圖的知識,美術知識、語言知識、生產常識對長方體和它的表面進行探究。以此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的欲望,并通過小組合作自我解決問題,提高了自己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切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數學,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所以數學教學應該將課堂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去體驗感受,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是解決生活問題的基本工具,達到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目的。
三、激活人生經驗,思考生活化數學
關鍵詞 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 優(yōu)化結構
一、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
1、注重基本概念教學。
嚴密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是數學的特點之一,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形成,形成概念是掌握教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必所要條件。如果概念明確,才可以作出合乎邏輯的推理,在教學中,教師能否以基本概念、原理為中心,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所包含的豐富知識,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直接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系統(tǒng)掌握。如在三年級下冊中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時,教師問:書本表面的大小就是書本表面的面積,那么課桌表面的大小可以說成什么?物體表面的大小可以說成什么?平面圖形的大小可以說成什么?這樣做使具體事物的個別特點逐漸消去,留下事物的共性特點,再讓學生用比較科學規(guī)范的語言描述出面積的概念,再解釋關鍵詞義,增強概念的清晰度。這樣把概念回到具體事物中,使概念具體化,如讓學生指出所配鏡框玻璃的面積,用彩筆涂出三角形的面積,觀察實物模型,引導學生區(qū)別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達到更為清晰的程度。
2、注重知識結構教學。
小學數學知識是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針對這種結構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處理好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抓準學習新知識的生長點,是學生循序漸進地將基本知識學到手的一個重要條件,引導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掌握新知識,并通過學習新知識,復習舊知識,可使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不感到突然,又使舊知識不斷得到加深與鞏固,收到溫故而知新之效。例如“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這類應用題時,要幫助學生復習好有關的分數應用題。利用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利用知識的正遷移,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先讓學生練習一道題:李明有8張郵票,張小強有5張郵票,求李明的郵票是張小強的幾分之幾?張小強的郵票是李明的幾分之幾?通過練習,總結出規(guī)律:求甲數是乙數的幾分之幾(或幾倍),就用甲數除以乙數。即:甲數÷乙數=甲數是乙數的幾分之幾。然后出示例題:六年級有學生80人,五年級有學生50人,五年級人數是六年級的百分之幾?學生根據求甲數是乙數的幾分之幾的規(guī)律列式計算,最后將分數化成百分數,即求出50÷80=5÷8=62.5%。這樣在傳授新知識過程中,緊緊抓住“求甲數是乙數的幾分之幾”與“求甲數是乙數的百分之幾”兩種應用題的共同結構,利用遷移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牢固的掌握新知識。優(yōu)化教學內容,教師緊緊抓住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掌握教材的整體結構,吃透教材,用活教材,使學生獲得最大發(fā)展。
二、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
1、教學方法的選擇。
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心理特點影響著數學方法的選擇。只有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卓有成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在選擇教學方法時,由于每種教學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還應注意到多種教學方法穿行,達到教師教得生動活潑,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給學生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是數學知識的建構者。給學生充分思考時間和活動的空間,嘗試成功的喜悅,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自主活動和探索的天地。如“圓面積的推導”,課本是把圓平均分成16份,然后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進行推導的。顯然按照書本的方法進行探索,學生的思維過程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而在教學時,先引導復習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公式及推導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用剪、拼、擺方法把“圓”轉化為近似于已學過的平面圖形,接著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并在全班進行交流。結果,學生把圓平均分成了8份或16份,分別拼成了近似的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就這樣,學生利用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公式推導出了圓的面積公式。顯然,這樣的教學更具探索性,可使學生多角度靈活思維,學得更為主動活潑,也能促進學生不斷地追求、探索、創(chuàng)新。
在教學中,應采用各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可選擇講解法,演示法;在問題解決教學中可選擇討論教學法、講解法、實踐練習法;針對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能長期集中,興趣多變這一特點,選擇的教學方法應注重直觀性、趣味性、靈活性。所以要善于綜合使用各種教學方法,把各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到知識。
2、訓練層次的設計。
由于每個學生的素質、學習態(tài)度等各不相同,這種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教師必須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進行不同的施教方法。否則要求過高,差生消化不了;要求過低,優(yōu)秀生不“解渴”;一般學生也將隨遇而安,不求進取,教學質量自然不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 復習目標 拓展訓練 例題 效果
小學數學的復習主要是對小學階段已學數學知識進行比較系統(tǒng)的回顧、整理和訓練,讓學生掌握好的相關知識。我在對學生思考、交流復習方法的過程中,積累一些有效的復習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較好的綜合復習能力。在復習過程中,不僅鍛煉了教師復習課的執(zhí)教水平,還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復習習慣,梳理了復習課教學的基本脈絡:將小學數學知識分為:“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方面進行較系統(tǒng)的分布式訓練。并將這四個方面知識融合一個整體,以加深對各部分內容的理解并進行全面的復習。那么,小學數學教師如何順利實施復習教學計劃?
1. 教師制定可行的目標計劃
首先,要制定可行的目標計劃。復習時,要考慮目標必須全面、準確,出示復習目標的科學性。數學的每個單元都有相應的知識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對所學知識容易遺忘。因此,復習時要對已學知識進行回顧,確定復習的目標、重點、難點,以優(yōu)化復習內容。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復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在引導整理復習內容時,不能只限于學生已學有的知識在低層次上的簡單復習,善于一題多變,舉一反三,以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如“立體圖形”的內容復習時,先回顧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圓錐的體積公式,然后,讓學生對這些公式進行對比,發(fā)現它們的公式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得出:圓錐除外,其它幾種立體圖形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來表示。發(fā)現這個特點后讓學生繼續(xù)深入思考:從外形看,發(fā)現它們都有些什么樣的特征?這樣的復習是在明確了教學目標,拓展了學生的認知結構。順利實施復習教學計劃,以完成復習的有效目標。
2.注重知識點之間的拓展訓練,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復習過程中,教師要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復習效率。對課本上出現的習題簡單或類型較少,而在實際做題時發(fā)現學生很多題不知所措,這是沒把課本知識進行拓展。因此,知識點之間的拓展訓練能夠讓學生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加深鞏固與練習,抓住知識的重點,攻破知識的難點,教學活動中要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各部分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歸納。同時,教師要著眼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拓展訓練、提高。加強練習的拓展,在例題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補充,發(fā)揮好數學問題的內涵和外延,使學生在整理和復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轉換和變遷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以提升,解決數學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得到升華,促進思維發(fā)展。如講“圓的直徑為什么有無數條?”時,就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正的數學觀念。讓學生了解“線段沒有粗細,點沒有大小”等相關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3.準備例題“以點帶面”, 達到“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效果
練習的安排,要由淺入深。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對優(yōu)生、學困生都要有所指導。提倡學生算法的多樣化,減少單純的技能性訓練,避免復雜計算和程式化的敘述“算理”。而算法多樣化是數學亮點,是發(fā)揮學生思維訓練的有效途徑,特別是估算知識的策略,應根據實際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知識的前后協(xié)調、方法上的靈活運用,培養(yǎng)學生巧算的能力。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是計算的重點,也是復習過程的難點。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以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練習的環(huán)節(jié)中例題的選擇也非常重要,所選的例題要具有典型性,以點帶面,層層遞進。教師準備例題是必要的,教師要把握好例題的選擇,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例題的外延。準備例題時要精心策劃、精心選擇,發(fā)揮例題的“以點帶面”的作用。
學習數學的目的是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行數學復習時不僅要使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數學知識,還要把學得的知識用于解決實際生活中。即解決應用題時,應具有知識的針對性和目的性進行復習,將例題變化,對問題進行變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一題多解上,尋找多種解題途徑,選擇其中精煉的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達到“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效果。
4.讓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數學教學復習活動中
關鍵詞:信息技術;激發(fā)興趣;小學;四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4-015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098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活動的強大動力。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更高,思維就會更活躍。那么,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才能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呢?筆者認為,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從下述四個方面入手。
一、課題導入情境化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睂τ谛畔⒔虒W而言,亦不例外。良好的課題導入能夠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成為加強溝通、建立感情的紐帶,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探索欲望,為學生良好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所以,在授課之前,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合理組織導語,盡可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主動性,帶領學生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之中。比如,我們可把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通過具體的情境進行展示,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我在指導六年級學生制作PPT時,在正式開課之前,我的教學屏幕中跳出了一個窗口,并提示:有一封郵件未讀。學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感到很奇怪。我順勢點開此窗口,跳轉到郵箱主界面,就清楚地看到在收件箱后面有一個數字1。這時,我說道:“同學們,老師收到了一封郵件,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郵件?”于是,我單擊點開此郵件。該郵件發(fā)送者是秦老師,她想讓六年級二班的學生幫她一個忙,制作一個以“家鄉(xiāng)美景――臨澤丹霞”為主題的PPT。純真的學生都信以為真。此時,我面向本班所有學生問道:“親愛的同學們,你們中有誰愿意幫忙呢?”每個學生都躍躍欲試,都想幫忙。在這種心態(tài)下,學生在短短的一堂課上制作了很多非常好看的有關丹霞的PPT。實際上,我在此處就采用了情境創(chuàng)設法,通過事先準備幾張彈出未讀郵件窗口以及進入郵箱的圖片,將其制成PPT,并向學生進行播放,使他們相信真的是教師在求助。在這種學習情境下,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都被激發(fā)起來,充分發(fā)揮了個人主觀能動性,加入到制作PPT的行列中去,切實提高了教學目標實現率。這堂課的成功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導入。
二、教學環(huán)境民主化
在我們的課堂上,普遍存在一種現象,教師針對學生對問題的不同理解以及方法,常常是符合自己看法的則立即給予肯定、鼓勵,不符合的往往不予理睬。這種做法扼殺和壓抑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阻礙了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課堂是塑造個性最好的土壤!也就是說,在課堂上,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促其展現自我、表達自我。民主化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活躍學生的思想,啟迪思維,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在智能。雖然學生的感悟帶有強烈的主觀經驗色彩,并充滿想象性,不過卻極富靈動性,發(fā)出璀璨的光芒。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創(chuàng)意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對學生不同的個性,應給予理解和尊重;對學生產生的誤解與錯解,應耐心的引導。學生需要靜下心來,用內心去體會,用言語去描述,此舉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知識,還能夠促使學生迸發(fā)活力,繼而促進學生健康、積極成長。而且,教師要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有可能是未來的中流砥柱,但他們的成長需要一個舒適、積極、健康、利于個性張揚的輕松環(huán)境,從而真正為學生創(chuàng)造民主化的學習環(huán)境。
三、 教學內容生活化
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信息技術的價值體現在為人們的工作、生活以及學習提供便利,但其教學內容較為晦澀難懂,且比較抽象。對于教師而言,如何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日常授課中,我經常將生活實例和教學內容合理地融合到教學任務中去,促使學生意識到現在所學習的知識對未來發(fā)展大有裨益,在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中均會使用到此知識。我還明確告訴學生,要想順利地完成任務,首先要掌握所學知識與技術,自己嘗試操作并從中體會成功完成任務的喜悅,意識到此課程的價值與重要性。比如,在講解“Word文字編輯”這一章節(jié)時,并不是讓學生單純地學會打字,我將它和作文教學聯(lián)系在一起,教學生通過專用軟件――Word文檔完成作文的寫作與修改,或者是向學生提供帶有“語病”的文章,讓他們通過文字軟件進行修改和編輯。這樣帶有明確目的性的任務更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繼而能夠積極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此舉不僅能夠消除單純打字的“無聊感”,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在解決實際學習問題的過程中很輕松地就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
四、學習評價多元化
信息技術課具有技術性、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等多元化特點,這就決定了信息技術教與學評價的多元化。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信息技術課教師通常忽視了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實際而言,以“評”促“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并能夠起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作用。所以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評價。結合小學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新鮮事物,需要確定目標,需要正確導向,需要及時鼓勵的特點,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收集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信息,給他們及時的反饋,讓他們在不斷的信息變換和新認知的產生構建中去挖掘知識的更深的內涵。另外,教師可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評價環(huán)境。比如,通過教師點評、小組競賽以及同學互評等,多渠道、多模式評價,幫助學生比較客觀地認識自我。此外,教師要學會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肯定和表揚,尤其是在學生智慧的火花閃現之時,通過評語的方式點明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以此推動學生健康、積極成長。
總之,如何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實踐的應用水平是每一個計算機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對此,教師要在借鑒他人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具體特征,不斷探索和總結,持續(xù)優(yōu)化教學方式,才能夠真正實現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