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支委會會議紀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上、下級人大常委會之間是法律上的指導關系,工作上的依靠和協作關系。平級人大常委會之間雖無法律上有明確規定,但也要相互學習、相互補充、借鑒經驗、取長補短。以上問題的存在,不利于全省各級人大常委會各工作機構上下級之間、平級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直接影響著全省各級人大常委會工作的更好開展。為此,對全省各級人大常委會特別是各縣級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的設置進行統一規范很有必要。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統一規范:
一是統一機構名稱。規范后的全省各縣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可否按以下名稱稱謂,即: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縣人大常委會財政經濟工作委員會,縣人大常委會公安、法院、檢察、司法工作委員會,縣人大常委會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縣人大常委會民政僑務工作委員會,縣人大常委會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工作委員會,縣人大常委會代表人事工作委員會,縣人大常委會民族宗教工作委員會,縣人大常委會環境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也可把各工作委員會統一命名為科。總之,全省統一命名,為求名稱精練準確,使全省各縣級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的名稱相互一致,并與省、州人大常委會的工作機構相互對應銜接。
二是統一機構個數編制。全省各縣級人大常委會應設正科級建制的2辦8委(科),其中: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設主任1名,副主任3名,秘書3名,會計1名,打字員1名,其他若干名;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應設主任1名,副主任1名,秘書1名;縣人大常委會8個工作委員會(科)各應設主任1名,副主任1名,秘書1名。
關鍵詞:輔導員;大學生就業指導;換位思考
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是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順暢就業渠道以及深化就業政策的重要途徑。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應該大力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保證就業指導工作順利進行,當然輔導員還應該學會換位思考。
一、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
1.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具有較強的溝通性
輔導員經常和學生溝通,并深入學生活動,這樣,避免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間存在的一些隔膜,使師生間的距離拉近,確保輔導員受到學生的信任。學生進行職業規劃以及求職擇業的時候,可能出現心理障礙或者情緒波動,輔導員極易依靠角色優越性,幫助學生實施客觀分析,邁出誤區,解決困難。
2.輔導員的工作方式具有較強的實效性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就是就業工作。輔導員進行日常工作的過程中,能把就業指導工作歸入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內,將學生的成長成才視做工作落腳點,不僅可以牢抓學生的興奮點,還能保證就業指導實效性的強化。
3.輔導員的工作手段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立足于學生管理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線,掌握學生的基礎狀況。基于各個學生特點及個性,進行具有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正確分析自己具有的劣勢及優點,合理制訂科學化的職業規劃。改變就業理念,學會擇業求職的一些技巧,確保能夠順利就業。
二、輔導員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
如何做到換位思考呢?輔導員應該針對社會需求者以及學生進行換位思考。
1.與社會需求者的換位思考
以往的大學教育往往注重對課本知識的記憶性學習,多以應試教育來考核學生,這樣的后果是造成很多學生高分低能,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在畢業的時候,出現就業難,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的局面。為了改變這一局面,首先必須對現在的高等教育體系進行改革,重視對學生創造、創新能力的培訓,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大學生能達到企業的用人標準,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困境。那么要了解企業的用人標準,即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成為輔導員的重要職責,大學輔導員要幫助學生了解企業需求,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社會實踐中,這對提高大學生就業率至關重要。首先,輔導員可以利用網絡等現代化手段了解現代企業的經營特點和需求;其次,輔導員可以積極促進企業和學生的直接對話,比如,組織企業進校園開宣講會,介紹企業思想和文化;請上屆優秀就業學生回母校為師弟師妹們講解自身的就業經歷和工作心得等。通過這些類似的方法可以將最直接、最真實的社會企業展現給學生,有效幫助學生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換位思考,掌握未來的就業趨勢,有目的地學習鍛煉,這樣,在畢業的時候,就業便水到渠成。最后輔導員作為學生在大學校園生活中的引導者,要確實行使其職權,身體力行地了解現代企業需求,并及時反饋信息給學生,幫助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知己知彼,提高學生的總體就業率。
2.應做到對學生的換位思考
輔導員是距離學生最近的管理人員,在大學四年中可以說和學生朝夕相處。不僅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同時對學生也有了很深厚的私人情感。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輔導員一方面要把幾年來對學生的了解程度發揮出來,另一方面,要有真心愛護,切實關懷的情懷。
首先,輔導員要將學生的需求、渴望具體到每一個學生身上。從學生的個性、性格、成績等多個角度入手,了解學生的就業需求。其次,結合社會需求和學生實際情況,制訂出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方案,從大局上幫助學生排解心中困惑,讓學生了解到社會的要求是什么。讓學生在擇業、就業及具體面試中明白,從理論到理論的循環還沒有脫離書本知識,而社會的需求是能夠做具體事務的人。一方面不能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目空一切,另一方面讓學生充滿信心,不可妄自菲薄。最后要培養學生的擇業就業技巧。這需要輔導員日積月累,整理相關的筆試、面試題目。從基本知識到能力應用,從語言組織到談話技巧,從接人待物到處事方式,輔導員要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從思想上、行為上幫助學生理解就業觀。
同時,還有一部分學生不是去被動地就業,而是具有開拓性的自主創業。所以,輔導員不能急于否定,而應該多加引導,畢竟創業的艱辛和經驗的欠缺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