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民收入調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F126.2 文章編碼:
一、關于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特征和形勢分析
(一)2012年,云陽全縣實現農牧漁業總產值47.94億多元,農民人收入6852元,是2007年的2.25倍,2008年比2007年增長17.7%,除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低于10%外,其余年份都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雖然縱向比增長幅度比較快,但橫向比低于重慶和全國的平均水平。
(二)工資性收入快速增長,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2007年,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1542,2008年增加到1732元,2008年比2007年增長15.04%,由于外出務工農民不斷增多,2012年云陽全縣外出務工人數達到37.5萬人,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達到5040.8,,成為農民收入增長的重要增長極,也是農民取得現金收入的重要途徑。
(三)家庭生產經營收入仍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008年,農民家庭人均經營性收入為2231元,比2007年增加456元,年增長25.7%,到2012年達到3299.2元,比2008年增加了1567.2元,對農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48.15%,仍然是農民穩定的收入來源,但是比例有所下降。
(四)轉移性收入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補充。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惠農補貼政策實施力度,種養補貼品種、種養補貼標準進一步擴大和提高,政策性農業保險穩步推進,逐步提高了新農合補助標準,試行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障等,以政策性收入為主要內容的轉移性收入增長成為農民增收的又一推動力。特別是在2006年農稅免征以后,作為農業大縣的云陽不但有種糧補貼,為了涵養生態還有退耕還林補貼等,使農民人均轉移性純收入也在不斷增加,成為農民純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作為處于三峽庫區腹心地帶的云陽,最近幾年農民收入能夠實現跨越式增長,主要是政策給力、農民努力、社會合力綜合作用的結果。從2013年起,將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期,為實現這個目標,今后一段時期將著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加快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良好基礎和更有利條件。但是,農民增收形勢并不樂觀??v向看雖然我縣農民人均收入增幅較大,但是與重慶市的平均水平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2012年,重慶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7383元,較我縣高出531元。
二、當前影響我縣農民持續增收的制約因素
(一)農業結構層次不高,產業鏈條短。在農產品結構上,傳統品種仍占主導地位;在農產品加工結構上,初級產品、粗加工、低附加值產品多;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農產品出售原料以初級產品為主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觀,蔬菜、果品加工轉化率比較低,對縣域經濟發展帶動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對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帶動作用不明顯。
(二)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偏低,品牌意識不強。主要是農產品市場體系和農業信息服務體系不完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緩慢,農民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較低,導致市場交易成本高、競爭力不強。還沒能實現全縣范圍內的土地、資金、技術和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農產品品牌創建工作有待加強,一些農產品有品無牌、有牌無名現象比較普遍,一些優質農產品還鮮為人知。
(三)農村經濟發展資金短缺。一是全縣每年能夠爭取的上級扶持資金有限,加上縣、鄉財政自給力量不足,支農尤為乏力。二是受信貸政策影響,農民生產性的小額貸款非常艱難,貸款投放面和投放額也難以滿足要求。三是進入農業領域的社會資金和工商資本規模有限。
(四)農民整體文化素質偏低。 據統計,我縣現有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占37.9%,初中文化程度占45.1%,高中或中專占14.6%,專科以上占2.4%。隨著機械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單靠體力勞動增收的機會越來越少,提高農民科技文化水平,增強農民整體素質是推動農民持續增收的必經途徑之一。
三、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對策建議
1、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根據縣域經濟特點,加快實施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步伐,著力扶持發展一批特色鮮明、產業水平高的專業鄉鎮、專業村。抓好現代農業示范區、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和農產品市場建設,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一是大力發展柑橘和牛羊基地建設,二是加快發展有本地特點的中藥材、養蠶、蔬菜茶葉養蜂等特色產業,進一步推進優質農產品基地品牌創建工作。三是鼓勵農民參與發展現代農業,積極爭取上級財政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給予農業專項補助等方式,減輕農民的資金投入負擔。
2、深入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推廣土地流轉試點的成功經驗,鼓勵農民通過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互換等方式出讓承包權,將承包的土地向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社和流轉,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在土地流轉的基礎上,以股份合作方式組織農民入股建立生產合作社,通過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把農民經紀人、經營大戶、農戶組織起來,開展特色化、產業化、專業化、的生產經營活動,通過“土地變股權、農民變股東”促進農民共同發展,增收致富。
3、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政府要形成“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共識,把財政支農、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資金及農業產業化資金“捆綁”使用,集中用于龍頭企業、產業園區、生產基地和種養大戶,增強農業龍頭企業的綜合實力、競爭能力和發展后勁。加強農業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實現生產與需求連接的種養加、產供銷一體化經營,加快形成一批優勢明顯、規模較大、特色鮮明的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
4、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強農村生活設施建設,在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沼氣入戶工程、農村居住環境整治建設工程和農村社區管理服務上著力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鼓勵農民特別是年輕農民、失地農民進城入鎮居住生活,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流向小城鎮。不斷推進工業化、城市化與新農村建設統籌協調發展,推動二三產業擴規模、上檔次、增效益,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就近吸納轉移消化農村富余勞動力。積極推進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專業化和規模化經營,促使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充分就業,增加收入。
我們的主要措施是: 一是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靠發展優勢經濟促進農民增收。
建設五大生產基地。抓住國家和省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機遇,建設百萬畝高油大豆生產基地,XX年播種高油大豆146萬畝;引進馬鈴薯精深加工企業,建設百萬畝馬鈴薯生產基地,播種馬鈴薯45萬畝;推進農牧結合擴大飼料作物種植,建設百萬畝飼料牧草生產基地,播種飼料牧草32.6萬畝;依托現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發展百萬畝經濟作物生產基地,經濟作物總播種面積47.1萬畝;結合退耕還林,建設百萬畝柞桑蠶生產基地,放養柞蠶732把,栽桑樹700畝。
大力發展綠色、特色農業。充分利用我市資源富集和生態環境優勢,建設綠色農業生產基地11個,種植綠色食品面積125萬畝,11個產品獲得a級綠色食品,2個產品獲得歐盟有機食品認證,產量達12萬噸。
積極發展外向型農業。與俄在林業、畜牧、水產、農機、農科研等多個領域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引進農業先進生產技術和優良品種30多項。建立了中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在俄建設境外綜合開發區。農副產品出口發展到10大類100多個品種。
二是加快龍頭企業建設,靠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促進農民增收。明確農業產業化發展思路。以龍頭企業為重點,以提高農業競爭力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突出發展主導產業,圍繞麥、豆、薯、菜、麻、糖、肉、乳、山、藥等十大主導產業和5個成長性較強的產業,構建龍頭企業群體、擴大基地生產規模、推進產業化發展。
加快龍頭企業建設。全市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龍頭企業29家,帶動基地面積137萬畝。實施品牌戰略,重點培育 “玉鈴”牌馬鈴薯、“雙河”牌極小粒豆、“驛站”牌馬肉干等6個具有較大市場影響的農產品品牌。
加快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在縣域和中心鄉鎮重點建設和完善了7個具有較好基礎的農產品交易批發市場。全市現有各類農產品市場88處,基本形成了以鄉鎮批發市場為中心,城鄉農貿市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市場體系。
三是深入實施科技興農戰略,靠科技進步促進農民增收。
加大農業新技術推廣和應用。推廣了一大批先進、適用、成熟的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平均每年推廣項目20多個,累計推廣項目300項(次)以上。農業十項適用生產技術累計推廣面積達到2318萬畝。
建設市縣鄉三級科技園區156處,園區總面積50多萬畝,實現農民增收5000余萬元。
大力實施種植業和牲畜業良種工程。引進推廣大豆、小麥、玉米等作物優良品種28個,建設各類種子繁育基地45處,推廣優良品種27個,農作物優質品種率達95%以上。建設大牲畜凍配站點92個。
努力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和科學應用水平。對廣大農民進行多項目、分產業、逐層次的科技培訓。每年培訓鄉村干部、科技戶、種田大戶及青壯年農民15萬人次左右。
四是夯實農業發展基礎,靠降低風險促進農民增收。大力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修建和改造了***、**等堤防,極大地提高了這些地區抗旱防洪能力。目前,全市已有8個萬畝以上灌區,有效灌溉面積11萬畝。XX年,爭取國家級和省級旱田節水澆灌溉項目5個,受益面積可達16.22萬畝。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和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綜合開發投資三年累計7113萬元,開發建設項目30個,完成中低產田改造19.27萬畝。大力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以實施天然林保護為目標,重點實施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生態效益補助工程和野生植物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四年共落實退耕還林面積5萬畝,造林56.8萬畝,建成多種類型自然保護區5個,綠色食品種植面積達125萬畝。不斷提高農機裝備水平。3年來,全市累計投入農機更新資金1.6萬元,更新大中型農機具4786臺(套),到XX年全市農業機械原值達6.776億元,農業機械總動力達95.63萬千瓦,畝均耕地擁有農機動力 0.132千瓦,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86.5%。
一、農民收入的基本情況
(一)農民人均收入比上年有較大提高
從問卷調查看,2005年,農民家庭人均總收入為3609元。其中,農民人均種田純收入為1524元,比上年增長10.5%;農民家庭外出務工收入為9326元,比上年增長28.1%;農民家庭其他收入為5930元,比上年增長22.0%。實地調查的各省也反映農民人均收入比上年有較大幅度增加。抽樣調查顯示,2005年山西省20戶農民家庭人均收入為2526元,比上年增長26.2%;2005年江蘇省農民家庭人均收入為5276元,比上年增長11.0%;2005年陜西省農民家庭人均收入3200元,比上年增長14.5%。
(二)種植收入仍是當前農民的基礎性收入
當前農民種植的目的主要是用來保障口糧、解決溫飽,種植收入是農民的基礎性收入,也是相對穩定的收入。據實地調查,陜西省大荔縣農民收入主要來源靠種小麥和玉米,種植收入占農民總收入的60%以上。青海省大通縣農民的收入來源也主要靠農業,占到總收入的50%。安徽省蒙城縣農民家庭種田收入雖然只占家庭總收入的34.6%,但農民也普遍認為種田仍是基本生活保障。調查也了解到,在保證基本口糧種植的前提下,農民更傾向于種植經濟作物。
(三)打工收入正逐漸成為農民家庭的主要收入
從各地調查情況看,農民外出務工越來越多,打工收入正在逐步成為農民家庭的主要收入,也是近年來農民增長最快的收入,特別是較富裕地區的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增長明顯。問卷調查顯示,有外出打工的農民家庭中,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55.76%;在外打工的時間長度平均為10個月;外出務工人員在外打工從事建筑行業的占23%,從事運輸行業的占6%,從事服務行業的占28%,從事工業制造行業的占19%;外出打工人均月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34.28%,在600―1000元的占49.19%,在1000元以上的占16.53%;在外打工期間,46.37%以上的農民感覺到打工工資在上升。從農民反映情況看,在本地打工人員的工資不高,普通的服務人員工資一般在300―500元之間;在比較發達的城市打工的人員工資相對較高,有一定文化素質的農民在較發達省市打工每月的收入能達1600―1800元,而沒有文化素質的外出打工人員每月的收入為800―1200元。農村干部及農民還反映,集體組織的勞務輸出人員工資較高、收益有保障,而個人自發出外打工工資較低。
二、農民消費的基本情況
(一)農民生產性支出占農民經常性支出的一半以上,日常生活性支出主要用于子女上學、看病等,非經常性的大項支出主要是蓋房子
問卷調查顯示,農民每年用于經常性支出,按花費多少前五項依次是農業生產資料、食品、子女教育、醫療和衣著;用于非經常性支出按開支多少前三項依次是蓋房子、購買耐用消費品、購置農業機械。實地入戶調查,農民的支出中有一半以上用于生產性支出。
(二)農民消費水平仍然較低,但消費范圍在擴大,消費環境也不斷改善
農民除蓋房子和購買農業生產資料外,日常生活大都緊衣縮食,維持低水平的生活。問卷調查顯示,56.04%的農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的基本生活費在200元以下,只有13.37%的農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的基本生活費在400元以上。當前農民看重的仍然是價格,價格越便宜購買傾向越強,許多農民用的電器也基本上是城市過時的、淘汰的型號。
盡管農民的消費水平不高,但農民消費范圍在不斷擴大。目前農村基本家電處于普及階段,擁有率較高,90%以上的家庭買上了電視,50%的家庭擁有洗衣機;但高檔電器擁有率較低,僅有20%的農村家庭擁有冰箱,10%的農村家庭擁有空調,轎車、電腦、攝像機等高檔消費品在農村更難看到。通訊方面,一半以上農民家庭擁有電話或手機。交通方面,40%的農村家庭購買了摩托車和農用運輸車。
農民消費環境也在不斷改善,現在一些農村里已有了小型超市,傳統集市活動較頻繁,農民日常消費比較便利。問卷調查顯示,60.99%的農民認為花錢消費比較方便。其中,在村里商店購買食品的農民比例是38.15%,在鄉鎮商店或集市購買食品、農業生產資料、服裝和耐用消費品的農民比例分別是51.29%、63.15%、45.91%,在縣城購買服裝和耐用消費品的農民比例是45.26%。
(三)農民消費傾向弱,儲蓄傾向強
儲蓄仍然是當前農民處理家庭收入的主要方式。問卷調查顯示,如果有余錢的話,65.73%的農戶傾向于儲蓄,只有10.13%的農戶傾向于消費。農民儲蓄的重要目的一是蓋房子,用于改善居住條件以及準備子女婚事。二是用于子女的非義務教育。三是用于看病和養老。農民普遍反映,目前農村看病仍然比較難、比較貴,一般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去治療的,不少農民實際上是大病不看、小病則忍。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生產落后,農民增收渠道窄,制約因素多,是當前農民增收面臨的主要問題
從各省調查情況來看,當前農業生產還比較落后,雖然科學種植、機械化耕種、規?;洜I正在大力推廣,但總體農業種植仍比較傳統,技術比較落后,農民還是靠天吃飯,自然災害經常造成農民的減產。而且農村勞動力素質下降,農民種田以中老年為主。據調查,農村中大約70%的45歲以下的青壯年外出打工,留守農村的大多是老、弱、病、幼、婦等人員。
目前,除外出打工外,政策性收入成為了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兩年國家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實施使農民得到了很大實惠。在湖北省荊州市洪圣村種田大戶熊家武家了解到,一家5口,承包土地56畝,2004年上交農業稅及附加1374元,2005年上交農業稅為0,2005年國家糧食直補達到1249.90元,水稻良種補貼為840元。但政策性增收不是根本之計,農民增收渠道有待拓展。
農民增收制約因素很多。一是目前糧食產量逐年增加,糧價增長潛力小,部分地區早稻、小麥價格已出現穩中有降的趨勢,種植收入增長潛力低。二是糧食生產成本增長快,化肥、薄膜、農藥等農資價格較高,油、煤、電等能源價格的上漲又進一步加重農民的成本壓力。三是農民就業機會比較少。目前,城鎮居民和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已經很大,農民就業機會相對就更少。
(二)農村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農民生活和發展負擔重是影響農民消費的重要因素
調查中,農民普遍反映收入仍然較低,沒有能力、也不敢消費。此外,農村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農民生活和發展負擔重也是影響農民消費的重要因素。目前,城鎮居民一般有“三險一金”,買房子可以貸款,社會保障機制相對比較健全,而農村社會保障機制整體來說還沒有建立,農民家里蓋房子、孩子讀書、就醫看病都可能是一次要花去幾年收入的大項。農村蓋房或買房子至少要3―5萬元;農民子女的非義務教育也是農民很重的負擔,目前高中生住宿加學費一年大約5000元,大學生住宿加學費一年在1萬元以上;如果一場大病,家里就可能一貧如洗。所以,農民不得不被迫進行儲蓄。另外,農村在外打工人員發展難,自身能力較弱,甚至工資不能照常發放,也影響了農民消費。問卷調查顯示,農民在外打工期間,只有大約20.56%的企業給農民工上了“三險”,仍有20.26%的企業存在拖欠農民工資現象,48.94%的外出農民工認為外出打工最擔心的是拖欠工資。
(三)農村交通、水利、電力、電訊等基礎設施落后,不僅是影響農民增收的因素,也是影響農民消費的因素
我國農村交通、水利、電力、電訊等基礎設施仍然比較落后。目前還有許多農村未實現村村通公路,農民出行很不方便,不少農民反映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既影響賣,也影響買。水利、電力設施老化,電費較高,除影響農民增收外,也造成農民生活用水、用電困難,抑制了農民使用洗衣機、空調、音響等家電產品的積極性,間接影響農民消費。農村電訊基礎設施建設也相對比較滯后,有線電視還沒有普遍進入農民家庭,一些農村還存在有電訊設備沒信號的情況。
四、幾點建議
(一)穩定和提高農民的基礎性收入,進一步擴展農民的增收渠道
農業生產和收入是農民的立身之本。在繼續貫徹執行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對農民的直接補貼等政策措施的基礎上,要著力抓好科技指導和穩定價格兩個問題。目前農村勞動力素質下降、粗放型耕作是各地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土地資源的一種浪費,各級政府都應高度重視這個問題,下更大力氣做好科技指導工作。穩定農產品價格是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條件,要加強對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的研究,健全完善糧食最低收購價和農產品進出口、國儲糧吞吐等手段的協調運作機制,注重運用間接調節手段正確處理好農產品與工業品、以及不同農產品之間的比價關系,保證農產品特別是糧食價格的穩定,并使之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有適當提高。
除了繼續做好農民外出務工組織、培訓及權益保障工作外,要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推廣糧食優質品種種植,并適度增加特色農產品的種植面積,同時還應做好優質農產品的品牌培育和推廣工作,讓農民從中得到實惠。要加大扶持和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精加工產業的力度,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擴展農民的增收渠道。對農產品深加工、精加工企業,國家要在稅收政策和貸款資金上給予支持,鼓勵就地加工轉化,培育“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鏈,更好地解決農民的就業和收入問題。
(二)加強農村社會保障機制建設,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
要加快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建設步伐,逐步提高財政的補助標準,保障廣大農民看病就醫的基本需要。同時,也要研究農村的養老和貧困人口的生活保障制度建設問題。國家要進一步采取措施,減輕農民子女非義務教育的負擔,簡化農民子女的助學貸款申辦程序,在高中和中專學校中建立農村困難學生減免學費制度。
要繼續加強農資市場和農產品價格的監測監管工作,打擊農資假冒偽劣現象,保障農資價格基本穩定。同時,國家應進一步研究和完善農資價格直補制度,盡量減輕農民的生產成本。要加強農技灌溉費、機耕機割費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建議減免農用拖拉機上路養路費。
(三)繼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努力促進農民增收和消費
一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超出全國平均水平三成
據吉林總隊對全省19個縣(區、市)1600個農村住戶抽樣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吉林省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948.50元,同比增加515.14元,增長21.2%,比全國平均水平的2187.3元,多761.20元,高出34.8%。
工資性收入增速明顯加快。今年一季度,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397.97元,同比增加131.57元,增長49.4%,增速提高25.7個百分點,工資性收入對現金收入增加額的貢獻率達25.5%。
家庭經營收入快速增長。今年一季度,農民家庭經營現金收入人均2399.35元,同比增加376.85元,增長18.6%,增速同比提高21.0個百分點,對一季度農民現金收入增加的貢獻率為73.2%。在家庭經營中,第一產業現金收入人均2277.78元,增長17.3%;第三產業現金收入人均105.89元,增長66.6%;第二產業現金收入15.68元,下降10.4%。
財產性收入結構性下降。今年一季度,農民財產性收入人均26.28元,下降26.5%。其中,利息收入人均0.97元,下降3.5%;租金收入人均0.34元,下降79.6%;轉讓承包土地經營權收入人均24.48元,增長15.1%。
轉移性收入增速提高。今年一季度,農民轉移性收入人均124.90元,同比增加16.21元,增長14.9%,增速同比提高18.5個百分點。
影響農民現金收入增減的因素
工資性收入大幅增長,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今年一季度吉林省農民工資性收入增幅較大,對農民現金收入增長起到了拉動作用,占現金收入份額的13.5%,同比增加2.1個百分點。但工資性收入所占比重仍較低。
出售農產品收入保持快速增長。吉林省是糧食大省,出售農產品收入始終是農民現金收入的最主要部分。農產品價格上漲,使農民從出售農業產品中得到的收入大幅增加,成為提升吉林省農民收入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季度,出售農產品收入1827.67元,增加198.86元,增長12.2%,增速提高13.4個百分點。農民出售糧食綜合價格為1.69元/公斤,同比增加0.32元/公斤,增長23.4%,農民僅出售糧食一項人均多收入305元。
牧業價格上漲拉動收入增加。今年一季度,吉林省農民牧業現金收入人均411.55元,同比增加121.20元,增長41.7%。對現金收入增加的貢獻率達到23.5%。牧業收入增長點主要是出售牧業產品收入,人均為401.56元,增加118.28元,增長41.8%。從出售價格看:每頭生豬價格為1972元/頭,比上年的1718元/頭增加254元,增長14.8%;豬肉價格17.49元/公斤,增加3.31元/公斤,增長23.3%,僅出售豬肉一項農民人均就多收入40元。出售家禽28.53元/只,增長31.7%;雞肉價格為9.95元/公斤,增長18.6%;蛋類價格7.1元/公斤,增長3.2%。
一、引言
現代農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這些風險的存在和發生,嚴重地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自20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國實行后,農業經濟中小規模農戶的分散經營使我國農業風險規避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的農場主經營更加困難,農民的生產經營收益處于一種極度不穩定的狀態。農業保險作為降低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的社會化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補償農民因各種生產經營風險而造成的經濟損失。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化、產業化農業范圍的不斷擴大,頻繁自然災害造成的價值損失使越來越多的農民認識到購買農業保險的重要性,保險意識日益增強。但從實際發展水平看,我國農民對農業保險的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導致農業保險范圍過窄,規模狹小,難以滿足保險經營所遵循的大數法則。與此相應,由于農業保險經營者風險相對集中,賠付率較高,因而難以刺激農業保險的有效供給。
在這種低迷的農業保險需求和乏力的農業保險供給狀態下,我國農業保險發展近幾年來一直舉步不前[1]。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是,在能夠更加準確地說明影響農業保險需求因素的基礎上,通過有效方式提高農戶農業保險的參保率。近幾年來,國內學術界就我國農業保險需求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探討。王敏俊(2009)以浙江省613戶小規模農戶的調查數據為依據,對小規模農戶參加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他的研究表明,在當前我國農民收入水平相對低下和家庭聯產承包經營體制在短期內不變的情況下,農民對農業風險的認知程度和土地承包面積是影響他們購買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農戶對農業風險的認知程度和參加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組織化程度,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參保率[2]。侯玲玲等(2010)通過構建Logit模型,分析了保費補貼標準對我國農戶購買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影響,其研究表明,在政策推動下我國農業保險得到了一定發展,保險補貼對農戶購買政策性農業保險具有顯著影響,但目前我國農業保險的保費補貼標準與農戶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因此應提高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保費補貼標準,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補貼政策[3]。杜鵬(2011)基于湖北五縣市342戶農戶的調查數據,對影響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的各種因素進行了綜合研究。他的研究發現,家庭農業人口數、農業收入占農戶總收入的比重、貸款經驗、農民對農業風險的認知程度、農民對農業保險的了解程度、保單產量保障水平、農戶對政府信任水平以及政府補貼水平與農業保險需求顯著正相關,個人承擔保費水平與農業保險需求呈負相關關系,年齡和教育因素與農業保險需求相關性不強[4]。盡管類似上述研究對農業保險需求的影響因素形成了一定的認識,但在更深層次上就農民收入尤其是從農民收入的結構、性質等角度對農民收入與農戶購買農業保險意愿之間關系的實證研究依然缺乏。本文試圖從廣義農民收入概念著手就這一問題進行實證研究。
二、廣義農民收入的概念及理論假說
(一)廣義農民收入的概念
研究表明,農民收入是影響農業保險需求的重要因素。從狹義上講,農民收入是指農民所具有的收入水平,即農民收入值的高低,一般用農戶家庭總收入或農民人均純收入等指標來表示。從廣義上講,農民收入不僅具有數量上的含義,即收入水平,還具有質量上的含義,即收入結構和收入性質。農民收入結構是指農民收入的不同部分及其比例。按其收入來源的不同,農民收入可以劃分為農業經營收入、非農收入及其他收入。農業經營收入主要為家庭經營種養殖業的各種純收入。非農收入主要為家庭成員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工資性收入、打工收入及各種非農經營收入,例如個體經營收入、財產性收入等。其他收入為以上兩種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例如政府補貼等。農民收入性質是指農民收入具有穩定性、不確定性和增長性等方面的特征。農民收入穩定性是指收入的固定性和持久性特征,一般通過總收入中穩定性收入的比重來表示。農民收入不確定性指農民收入受自然或市場等方面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表現出預期之外的波動性特征。農民收入增長性是指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后,受收入來源、收入途徑及獲取收入所依賴的資源等各種因素影響農民收入所具有的增長潛力[5-7]。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及城鄉二元社會體制等經濟社會背景和農戶家庭條件差異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下,不同農戶在收入水平相等的情況下其收入結構和收入性質往往存在顯著的差異,這些差異對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的傾向會產生重要影響。
(二)理論假說
從廣義農民收入概念來看,與農民收入質與量兩個方面的規定性相適應,農民收入對農業保險需求的影響也必然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收入水平及其變化是農戶購買農業保險決策的基礎和重要影響因素;第二,在收入水平既定前提下,收入結構和收入性質的差異是造成不同農戶對農業保險需求具有不同的購買傾向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理論假說:(1)收入水平對農戶購買農業保險具有正向影響;(2)在農民收入水平既定的前提下,收入結構對農戶購買農業保險具有一定影響,即農業經營收入對農戶購買農業保險具有正向影響,非農收入對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產生負向影響;(3)在農民收入水平既定的前提下,收入性質對農戶購買農業保險具有一定影響,即非穩定性收入對農戶購買農業保險具有正向影響。針對上述理論假說,本文將采用課題組對甘肅省黃土高原區4市12縣(區)1028戶農戶的調查數據,應用Matlab7.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實證檢驗。
三、農民收入對農業保險需求影響的實證檢驗
(一)數據來源
1.調研區域
調研區域所指的“甘肅省黃土高原區”西起烏鞘嶺,東抵子午嶺,南至太子山、秦嶺和甘陜省界,北止甘寧省界,包括慶陽、平涼、白銀、蘭州、臨夏等四市一州的全部和定西、天水兩市的絕大部分,面積約11.3萬km2。該區域自然災害種類繁多、活動頻繁、危害嚴重,主要的自然災害有干旱、低溫凍害、干熱風和冰雹等,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每年因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接近30億元,其中以干旱災害影響范圍最大,災情最為嚴重。該區域每年平均受災面積達54.2萬hm2,占播種面積的21%,成災面積達43.5萬hm2,占播種面積的17%,且具有成災面積不斷擴大、頻率加快、危害程度逐漸增強的趨勢,尤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干旱災害成災面積超過100萬畝的災害達8次,其中以2000年和2011年最為嚴重,干旱災害加上其他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給該區域的農業生產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8]。與此同時,該區域農業生產風險管理手段嚴重滯后,截至2011年底,甘肅省總共有11家財產保險公司,經營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保險公司僅有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1家,2010年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收取的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總收入為5283萬元,僅占該公司總保費收入的2.4%[9]。
2.數據獲取
本文所采用的樣本數據全部來源于課題組組織的部分成員和蘭州商學院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家庭所在地位于調研區域的部分農村學生于2012年1月寒假期間的調查數據資料。抽樣調查的方法為:在區域內依據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選取有代表性的蘭州市、平涼市、定西市和慶陽市作為調查地區,然后采用分層抽樣方法,根據2010年農民收入水平按高、中、低不同層次,在每個市選取3個縣(區),在每個縣(區)選取3個鄉鎮,在每個鄉鎮選取3個村,在每個村按系統抽樣調查法選取15戶左右農戶進行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調查主要通過筆者和課題組成員及參與調查的大學生入戶訪談等方式進行。訪談實施的主要辦法是:首先通過跟筆者和課題組成員有個人關系的一些鄉(鎮)政府干部幫助聯系所轄行政村的村干部,再由各行政村的村干部幫助聯系社(組)干部,然后由這些社組干部根據問卷調查的需要聯系調查農戶,最后筆者和課題組成員進入他們聯系的農戶家中訪談。本次調查問卷的發放和回收情況如表1和表2所示。入戶調查共計發放調查問卷1600份,回收1409份,回收率88.1%,剔除重要數據缺失樣本,最后得到有效問卷1028份,問卷有效率達73.0%。對問卷回收狀況的分析顯示,筆者和課題組成員進行的入戶訪談,由于對問卷理解準確,調查經驗豐富,訪談方式得當,因此溝通效果較好,問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較高,分別為89.3%和92.0%;大學生的入戶訪談,由于要求學生以社會實踐作業的形式在寒假期間完成,并對問卷調查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有較高規定,所以問卷回收率較高,為87.3%,但由于學生對問卷理解不到位且缺乏問卷調查經驗,溝通效果欠佳,因此問卷的有效率偏低,僅為61.3%。
(二)數據處理與分析
1.收入水平對農戶購買農業保險意愿的影響分析
問卷調查采用“家庭年人均收入”指標反映農戶收入水平。問卷調查取得的數據如表3所示。首先,依據表3數據可做出如下描述性分析:隨著家庭年人均收入的提高,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增強,當家庭年人均收入達到7000~7500元水平,愿意購買農業保險的農戶比例達到最大,為65.6%,表明在這一收入區間,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最強,但隨著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開始下降;家庭年人均收入高于10000元的農戶,愿意購買農業保險的比例穩定在30%左右。其次,依據表3數據,采用加權平均法測算出不同收入水平農戶年人均收入,應用Matlab7.0統計分析軟件就家庭收入水平與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家庭年人均收入水平與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呈顯著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0.853(P<0.05)。
2.收入結構對農戶購買農業保險意愿的影響分析
調查發現,當前農戶家庭總收入中,農業經營收入和非農收入是主體部分,其他收入主要是包括退耕還林補貼以及覆蓋到部分家庭的母豬補貼、獨生子女補貼、農村低保、新農保基礎養老金等收入,從平均狀態來看,在家庭總收入中占比非常小。為了便于分析,在整理調查取得的數據時,把農戶家庭總收入中除了農業經營收入以外的所有收入都計為非農收入,同時,為了既能減少調查工作的難度,又保證數據和分析結果的準確性不受影響,在設計調查方案時,選取了家庭年總收入5000~7000元、13000~15000元和27000~30000元等三種水平的農戶,分別代表低、中、高三個收入階層,對其家庭年總收入中農業經營收入比例進行調查。問卷調查取得的數據經整理后如表4所示。首先,依據表4數據可做出如下描述性分析:隨著農業經營收入比重的提高及非農收入比重的下降,三種收入水平的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逐步提高,5000~7000元農戶在農業經營收入比重達到60%~70%時,購買意愿最強,愿意購買戶數的比例達到40%;13000~15000元農戶在農業經營收入比重達90%以上時,購買意愿最強,愿意購買戶數的比例達到63.6%;27000~30000元農戶在農業經營收入比重達40%~50%時,購買意愿最強,愿意購買戶數的比例達到55.6%。但隨著農業經營收入比重進一步提高及非農收入比重的進一步下降,三種收入水平的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開始逐步下降。其次,依據表4數據,應用Matlab7.0統計分析軟件就農戶農業經營收入比重與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三個收入階層農業經營收入比重與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5000~7000元農戶的相關系數為0.923(P<0.01),13000~15000元農戶的相關系數為0.941(P<0.01),27000~30000元農戶的相關系數為0.994(P<0.01)。
3.收入性質對農戶購買農業保險意愿的影響分析
筆者認為,農戶在至少3年內基本固定的預期收入可以視為穩定性收入。根據入戶調查掌握的情況,農戶農業經營收入的70%基本上為穩定性收入,非農收入中家庭成員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工資性收入為穩定性收入,打工收入、各種財產性收入及個體經營收入的50%基本上為穩定性收入,包括退耕還林補貼以及覆蓋到部分家庭的母豬補貼、獨生子女補貼、農村低保、新農?;A養老金等其他收入基本上為穩定性收入。在整理調查取得的數據時,以此經驗數據為標準核算農戶穩定性收入和非穩定性收入。同時,為了既能減少調查工作的難度,又保證數據和分析結果的準確性不受影響,在設計調查方案時,選取了家庭年總收入5000~7000元、13000~15000元和27000~30000元等三種水平的農戶,分別代表低、中、高三個收入階層,對其家庭年總收入中穩定性收入比例進行調查。問卷調查取得的數據經整理后如表5所示。首先,依據表5數據可做出如下描述性分析:隨著非穩定性收入比重的提高及穩定性收入比重的下降,三種收入水平的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逐步提高,5000~7000元農戶在非穩定性收入比重達到35%~40%時,購買意愿最強,愿意購買戶數比例為33.3%;13000~15000元農戶在非穩定性收入比重達到25%~30%時,購買意愿最強,愿意購買戶數的比例為54.5%;27000~30000元農戶在非穩定性收入比重達到30%~35%時,購買意愿最強,愿意購買戶數的比例為33.3%。這表明農戶的風險意識隨非穩定性收入比例的提高逐漸增強,規避農業風險的意愿提高。其次,依據表5數據,應用Matlab7.0統計分析軟件就農民非穩定性收入比重與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進行相關性分析。分析結果表明,三個收入階層非穩定性收入比重與農戶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呈顯著正相關關系,5000~7000元農戶的相關系數為0.817(P<0.05),13000~15000元農戶的相關系數為0.826(P<0.05),27000~30000元農戶的相關系數為0.835(P<0.05)。
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特別是近年來 “一勉三補”政策到今年的“一勉四補”的實施,激發了億萬農民生產經營的積極性,以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著占世界22%的人口。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和農村的穩定,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但是,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內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經濟全球化、市場信息化進程的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目前,農產品結構性過剩、農產品市場化程度低、生產成本過高,造成了農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產品質量不高及污染等問題;農業科技轉化慢、農業投入效益低、農業勞動力過剩、農田基本建設差、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等,一直困擾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失調,農村市場經濟發展滯后等矛盾并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直接影響農民收入的增加。
1、問題的提出
前郭縣是農業大縣,總人口57萬,農業人口41.3萬,占總人口的72%。耕地320萬畝,草原270萬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7.5畝,人均占有草原6.5畝。農業增收的潛力依然很大。隨著農村改革不斷深化,農業生產穩步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前郭縣積極落實“一勉三補”等政策,使農民收入實現突破性增長, 2007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為 4149元,比2001年的1500元增加了2649元,還沒有達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的1/3。所以從收入增長上看,實現城鄉一體化也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何促進農民增收仍是擺在我們面前非常緊迫的重要課題。
本文就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背景下,根據前郭縣特有的環境條件、資源優勢、勞動力狀況、政策條件等等條件,就如何促進前郭縣農民增收問題進行系統研究,探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并根據新的發展情況提出如何持續增加前郭縣農民收入的政策建議。
2、研究主要內容和方法:本文主要內容是通過收集和整理文獻和數據資料,調查前郭縣農民收入情況,綜合整理調研資料進行,對我縣近年來農民收入的變化情況進行實證分析,然后具體剖析農民增收緩慢的實際因素和理論依據,最后從實際出發提出當前增加農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形成初稿,請教咨詢最后定稿。
前郭縣地處吉林省西部,轄22個鄉鎮235個行政村,41萬農業人口。因為時間緊張不可能每個鄉鎮村每戶都入戶調查,所以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進行。因為各鄉鎮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為保證抽樣村具有代表性,本人首先采用二次文獻分析。本研究定量分析依據的資料來源主要是:《前郭統計年鑒》、《吉林省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中國農業統計年鑒》。定性分析資料主要來源于國家政策、文件、權威報告、吉林省以及松原市和前郭縣有關政策、文件和權威報告,以及與本研究相關的各類社會調查資料和網上檢索資料。
在依據市、縣(市)區統計部門2007年度農民收入信息采集點的數據,分析得出該縣(市)區的農民收入平均水平,并以此為整體參數的基礎上,采用典型抽樣的方法,選擇與整體參數最接近的村。這樣,在確定八郎鎮黎明村、達里巴鄉燈籠庫村、王府站鎮王府站村、烏蘭敖都鄉烏蘭敖都村、八郎鎮八郎村等5個樣本村基礎上,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調查農民家庭收入情況。主要是采取發放調查表、深度訪談、開座談會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資料,并選出典型性的案例為代表進行分析。
二、前郭縣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近年來,前郭縣認真實施農村綜合改革,落實農業稅減免、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帖、農機補帖、農業綜合補貼等政策,農村改革不斷深化,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勞務經濟大顯身手,農民收入實現突破性增長后,年均遞增22.6%。
1、農業生產穩步發展為農民增收奠定了重要基礎。
前郭縣是農業大縣,第一產業收入在農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在80%以上,農業生產穩步發展,農民收入就有了牢固的增收基礎。2006年前郭縣糧食產量175萬噸,比上年增長6.1%;2006年牧業產值22.2億元,人均牧業收入達1600元,畜牧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據對測算,2006年前郭縣農民人均從第一產業得到的收入(未扣除生產成本)比上年增加4241.19元,增長74.5%。
2、各項惠農政策是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2004年開始,吉林省在全國率先免征了農業稅和除煙葉之外的農業特產稅,擴大對種糧農戶的直接補貼范圍、提高補貼水平,各項惠農政策使農民得到了明顯實惠,成為農民穩定增收的重要因素。其中2006年,前郭縣共獲得各種補貼資金14726.89萬元,其中糧食直補資金9307萬元,生產資料綜合直補3681萬元,良種補貼1471.89萬元,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167萬元,三項重大技術補貼100萬元??紤]免征全縣農業稅資金5385萬元,全縣42萬農業人口人均獲得轉移性收入479元。
3、勞務經濟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增長點。
近幾年,隨著外出務工環境的逐漸好轉,農民外出就業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加上政府將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與轉移工作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了政府主導,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真抓實干的良好氛圍,加上陽光工程培訓措施得力,廣大農民自身外出創業的愿望強烈,使得務工收入已經成為許多農戶重要的收入來源。2006年,全縣外出務工農民達到6.7萬人次,實現勞務經濟收入38900萬元,比上年增加32625萬元,全縣人均勞務收入926.19元,比上年增加776.78元,增長5.2倍。
4、三產收入不斷增加,為農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民從事交通運輸、商貿流通、餐飲服務等行業的越來越多,尤其是臨近查干湖旅游度假區的蒙古艾里鄉妙因寺村,全村80%以上的農戶從事旅游服務,開辦家庭旅館、家庭飯店等,平均每戶每年可實現純收入20萬元,同時也安置了很多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2006年全縣農民從事交通運輸、商貿流通、餐飲服務等行業實現的收入達38531萬元,比2005年增加14938萬元,增長63.3%。
三、前郭縣農民收入總體分析
從前郭縣目前來看,農民增收難度逐年加大,農民收入渠道狹窄,集體經濟投入較差,農業結構不合理,剩余勞動力轉移困難,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農業生產成本高,比較效益差,農民自身素質因素限制了收入增加,農業產業化、組織化程度低,不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等方面深入分析農民收入滯緩的原因,影響著新農村建設的整體推進,全面鋪開難度很大。
1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大,新農村建設主體作用難以發揮。
農民持續增收難度逐年加大,改善生活和生產條件的能力較弱,投入能力較差,影響著新農村建設的整體推進。
(1)農民增收渠道窄。當前,前郭縣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于種植業、畜牧業和勞務經濟。三項比大約為12:10:3。農民收入主渠道還是在農業上,而農業本身受基礎設施、氣候條件、市場環境和生產資料等因素影響大,導致農民收入不穩定,使農民增收的空間十分有限。所以要增加農民收入,就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減少農村務農勞動力占有量,推進農民收入多元化,從而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
(2)糧價不穩。在糧食生產上我縣今年的情況:一是糧食價格下降。雖然在黨的惠農政策支持下,種糧農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我縣糧食過去幾年連續大豐收,但是糧食價格一直不穩定。生產資料上漲,農民種地的比較效益下降。農民的投入和產出比在合理的情況下應為1:3,而2006年投入產出比僅為1:1.7左右,使得農民利潤空間減小,增收困難,利益難以保證。所以必須探索和改革糧食以及整個農產品的貿易體制,形成一個能夠促進我國糧食價格穩定、農產品價格穩定的機制,既可以保證國家糧食生產安全,又可以避免 “谷賤傷農”。
2、農民收入分析
農民收入主要由勞務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轉移性收入三個部分組成。前郭縣是農業大縣,在農民收入中表現十分明顯。2006年,全省農民家庭總收入中,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占93.1%,而在農民家庭經營收入中,第一產業收入占85.5%,二、三產業分別只占2.7%和11.8%,農業收入占絕對優勢。
一是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在農民總收入中始終占主要地位。2004年、2005年、2006年農民勞務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及轉移性收入之比分別為1:37.7:1.3、1:42.8:1.7和1:11.6:0.4。從中不難看出農民家庭經營收入雖然在總收入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始終占主要地位。
二是勞務工資性收入在農民收入中支撐作用越來越大。二、三產業的發展,帶動了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和勞務經濟的大發展,有效地增加了農民收入。在2004-2006年間,勞務工資性收入年均增長220.5%。
三是農民家庭第一產業經營收入在農民家庭整個經營收入中仍占主導地位。近些年來,農民家庭盡管二、三產業經營收入所占比重有所上升,第一產業比重有所下降,但2006年農民人均家庭經營第一產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仍達89.3%。
四是在農民家庭經營第一產業收入中,農業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大頭,畜牧業迅速擴大,發展較快。
五是在農民家庭經營第二產業中,2004年以來工業和建筑業收入穩步增長,但工業和建筑業始終相差不大。
六是在農民家庭經營第三產業收入中,占大頭的是社會服務業,其次是交通運輸業收入,第三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收入,是。2006年分別占47.2%、26.7%和26.1%。
四、影響農民增收的因素及存在的問題
1、農民增收的有利條件。一是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二是國家支農力度加大是必然趨勢;三是城鎮化、工業化加速推進的強力推動;四是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強大帶動;五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來巨大機遇。
2、農民增收的不利因素和存在的問題。一是農民增收的體制尚未完全消除。第一城市擴張、公路修筑和開發區建設侵占了大量農村土地,造成巨額土地收益流失。第二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大量人口和勞動力被滯留在農村。第三農業金融體制改革的滯后,農民長期陷入貸款難的境地,多數農民每年所得僅夠日?;ㄙM,缺少擴大生產投入的資金來源;二是農村勞動生產率難以在短期內得到質的提高;三是農業本身促進農民增收的空間十分有限。一方面,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市場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很??;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也不能徹底扭轉土地播種面積的減小,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大幅度增產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要大幅度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的可能性不大,相反,農業生產成本提高,價格繼續上漲的可能性較大;四是農業投資穩定增長的機制尚未建立。首先,政府支農投資不足。其次,信貸資金不足。
五、實現農民增收的對策
實現農民收入增長,建議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把減少農民、提高農民人均農業資源占有量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第一要務。
一是為農民進城定居提供方便。制定諸如進城農民可集資建普通成本房、進城農民的孩子入學享受農村免費義務教育政策,甚至對進城農民給予一定的安家補貼等一系列“鼓勵”措施,使農民進城有一個新的突破;二是統籌城鄉就業市場,營造有利于勞務經濟發展的環境。實現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向選擇,真正實現城鄉居民就業機會平等。深化社會福利制度改革,摒除居民城鄉身份歧視,進城農民工得到與城鎮居民平等的福利待遇。要建立健全城鄉間和區域間的勞動力供求信息網絡,做好農村剩余勞力職業介紹工作;三是努力為兼業農民創造就業機會。要把重點放到小城鎮發展上,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使之盡快完善功能,增強實力,發揮好城鎮在農村地域性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四是大力促進土地流轉,積極推進土地股份合作的發展。加快相關立法進程,要制定相應政策,加強工作指導,明確土地股份合作的法律地位,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的風險保障機制,制定扶持土地股份合作制發展的優惠政策;五是加快城市化建設。農民要減少,必須拓寬城鎮生存發展空間。
2、制定扶持農業、農村的硬措施,加大公共財政支農力度。
(1)、是加大對農業直接補貼的力度。補貼范圍要進一步拓寬,對所有農產品的生產都應給以補貼,補貼標準應逐步提高,要使補貼逐步成為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方面。
(2)、加大財政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
提高農業全程機械化作業水平。一是加大對農機服務組織的補貼。培育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機服務組織,創新服務機制,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的規范、引導、支持,把發展農機大戶放在重要位置,逐步形成形式多樣、功能完備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以解決大型農機具利用率低和農業機械作業面大與一家一戶小生產矛盾的問題。二是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相適應農藝技術的推廣力度。大力推廣和發展適應本地農業生產特點的農業技術裝備,發展保護性耕作技術所需的少耕、免耕、化肥施用、節水灌溉機械和技術,使農機和農藝很好的結合起來,真正的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實行土地規模經營,加快土地流轉步伐。支持推廣機械化生產的種植大戶,引導和推動土地向種田能手或農機生產合作社(大戶)集中,使種田能手經營耕地規模達到200畝以上,且耕種地連片;或者農業企業集團經營耕地規模達到500畝以上。并對大力推廣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的規模戶和農機合作社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政策的支持,促進土地向規?;洜I方向發展。
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一是在抗旱水源井上加大投入,提高補助資金比例。合理規劃農田機電井布局、結構、數量及配套情況,增加抗旱水源井的數量。隨著地下水位的逐年下降,打井成本逐年提高,適當增加補助資金比例,在不破壞地下水資源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地下水資源,以提高地下水的利用率。二是加大對末級渠系改造的扶持力度。對漏水嚴重的灌區水渠進行節水化處理,提高灌溉效率,充分利用水資源。三是制定政策,發展民營水利。通過制定政策,積極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要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記其功”的原則,協調使用各種資金,形成合力,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各種資金的使用效率。
(3)、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重點解決農村道路、飲水、衛生設施改造等問題。
關鍵詞:農民收入增長;影響因素;農產品;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713 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近年來,我國農民收入增長不穩定,城鄉收入差距擴大,農民的收入增長緩慢,從而制約著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2007年7月,我們對松源市永久鎮的6個村進行了為期3天的調查,對農民的生產、生活、農民的收入以及農產品在收入中的地位等情況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究。
二、農民收入現狀
1.農民收入的構成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農產品市場的變化以及農民工在城鄉之間、不同地區間的流動,使得農民收入來源結構擺脫單一形式,出現了多元化構成格局。
目前,農村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有以下5個部分:
(1)家庭種植業收入
這是農民取得收入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最穩定的方式。根據數據統計,以農業種植業為主的收入來源仍是目前農村家庭經營性收入的主要部分。
(2)非農經營收入
主要包括農民在家庭農業經營之外進行的諸如工業、商業等第二、第三產業收入。這是農民收入多樣化的一個新亮點。
(3)工資性收入
包括在鎮村及相關企事業單位上班的收入和外出務工的收入。
(4)養殖業收入
包括農戶從事養殖業的收入,包括養牛、羊、豬,雞等畜禽所得的收入。
(5)其他各種收入
包括來自于各種財產投資性的收入、政府財政或支農政策的轉移性收入、租賃變賣財產收入、親友贈送等各種收入。
2.農民收入的特點:
(1)糧食種植業收入比重逐年下降,但仍然是收入的主要來源
永久鎮的種植業收入幾乎全部來源于種植玉米。由統計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種植業人均年收入由2001年的1867元上升到2006年的2875元(表1),而它所占人均年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86.8%下降到73.7%,收入比重下降了13.1個百分點。盡管如此,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仍然是種植業收入。
(本文中表格數據均來自2007年7月對永久鎮農民收入的調查所得)
(2)種植業收入增長緩慢
由數據可以看出相對于2001年,2002年種植業收入有所下降,從2003年開始種植業收入的增長的幅度由2003年的1939元上升到2006年的2876元(表1),加權年平均增長率由7.2% 上升到14.13%,平均增長9.8%(表3),相對于其他收入比重小。2006年糧食收入的快速增長,是由于美國大力發展生物能源,大量用玉米作為原料而減少出口,使世界市場玉米價格升高所致。
(3)養殖業收入所占收入比重過低
由表1中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養殖業收入所占比重明顯偏低。
(4)工資性收入增長明顯,且對農民收入增長貢獻較大
從永久鎮的數據可以看出:農民工資性收入年增長率由2003年的21.8%上升到2005年的31.7%(表3),增長比較明顯。
全國農民工就業狀況有所改善,勞動者報酬較快增長,農民工資性收入不斷增加,使得農民工資性收入對收入增長貢獻越來越大(表1),是僅次于種植業收入的第二收入來源。
三、影響農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1.農產品生產成本高,競爭力弱,收益少
永久鎮離市區只有六十公里,有省道通往省城,大部耕地屬平原,十分適合玉米的種植,農民收入應該比較樂觀,但是事實不是如此。由于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使得生產成本不斷增加(2800元/10畝),而農產品價格有限,收益很少。
2.農村缺乏組織引導農民致富
經調查,該鎮各村沒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也沒有農業經紀人,所以,農民沒有很好地組織起來,十幾年來對土地的利用都是通過摸索的經驗,其耕作方法基本沒有發生什么變化,適應當地水土的農業科技新成果沒有得到應用,同時因為缺乏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業經紀人,使得農民對市場缺乏了解,對農業新科技也缺乏了解。更有甚者,村里的行政組織都如同虛設,對農業生活不起多大作用。
3.農民收入結構單一,沒有特色
永久鎮百分之八十以上農戶為種植玉米,少量農戶種植葡萄,但是面積不大,只有靠近省道的部分農戶從事工商業,在永久鎮進行大規模牲畜養殖的農戶幾乎沒有,收入主要靠玉米種植和工資性收入。種植業的附屬物玉米的秸稈沒有得到應有的利用,只是單一的作為燃料。這種簡單的產業結構受市場影響較大,使農民收入增長的緩慢。
4.教育水平低、觀念落后、接受新技術弱
在農民中大多為初中文化,受教育水平不高,文化教育水平嚴重制約著科技的傳播和發展,一些先進技術達不到充足的利用,文化教育水平還制約著一些較先進的經營理念的發展,使得農村的生產水平受到制約。近幾年來科技發展迅速,但是農業中的科技成分越來越少,新研發的品種農民不易接受。因此農民的文化教育不容忽視。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中
四、對增加農民收入的建議
1.大力發展非農產業,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發展非農產業,加快農村人口轉移,是今后一個時期農民收入增長的方向。農民種植業收入比重下降,并且養殖業所點農民收入比重過低,要增加農民收入,重點是增加農民非農收入。一要加快民營企業發展,其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關鍵因素,且發展潛力巨大。二要積極促進小城鎮發展。一方面可以促進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節約能源,降低農村工業化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帶動鄉村工業和鄉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逐漸形成規模,既能優化產業結構又能發展非農產業,擴充吸納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能力。
2.加強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
加強農民組織化建設,提高農民組織程度,可以提高農民談判能力,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保證農產品的價格,抵御風險。加快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是提高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措施。發展中介組織和農業經紀人,可以增加農民對農產品信息及農業技術的了解,提高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并且能夠提高農業生產的品質并實現農業生產的標準化。
3.引進、推廣和應用農業高新科技
提高農業科技含量,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一要樹立農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根木出路在于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二要不斷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在普及9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還要加強農民的科學技術培訓,提高農民應用農業高新技術的能力。三是健全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機制。加強同農業大專院校和農業科研院聽的合作,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增加農民收入。
五、結束語
農民收入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對其解決措施就要從短期、長期性機制包括市場、財政和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土地資源、生態環境等因素出發,要持續穩定地增加農民的收入,讓農民分享到國家工業化、城市化和市場化的社會盈利,滿足工業化、城市化和市場化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內在要求,快速有效的增加農民收入。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軍需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 張雨虹.農民收入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文山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1):56-58.
[2] 張秀生,衛鵬鵬.農民收入增長:影響因素與對策[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26-28.
[3]王紅林,張林秀.對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農民收入增長問題的思考[J].中國農村經濟,2000,(11):96-98.
關鍵詞:農民收入;全面落后;因素
一、農民收入的現狀
目前,我國農民收入增長速度趨緩,進一步增長乏力。具體表現在:
1.農民收入的增幅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07年,山西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65.66元,同比增加484.74元,增長15.24%,為近年增加額和增長幅度最多最快的一年。 以孝義市為例,農民人均純收入自1992年以來的十多年中穩定快速增長,名義年均收入增幅16.22%。孝義市GDP由1992年的10.01億元增加到133.1億元(2006年),增長12.3倍,跨入全省十強行列;財政總收入由3948萬元增加到21.6億元,增長54.71倍,躍居全省第二。但是,近年來卻出現了增幅下降的現象。
2.農民收入的增長前景
在某些地方農村總體上已陷于農業減收,只能靠非農產業和外出打工增收的局面,多數純農戶實際已減收,從孝義市調查來的資料更能說明這一情況。
目前,農民收入結構較改革開放之初發生了變化,以南營村為例,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糧棉收入下降(只占農民收入的23.4%),瓜菜收入微增(占農民收入的25.3%)。二是勞務輸出報酬收入增長較快,務農收入減少。這是因為個體私營經濟有所發展,用工量增加,加上外出打工人數迅速增加(其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20.4%)所致。三是畜牧業收入穩中有升。雖然畜產品價格近幾年下滑,但由于總量增長,畜牧業人均收入仍有所增長(占農民純收入9%)。四是個體私營經濟收入在農民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當然,也應看到,不同鄉、鎮、村農民收入差距懸殊,呈現兩極分化趨勢。反映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由1978年的0.18,1981年為0.29,上升到2000年的0.46,已超出國際上公認的合理范圍(0.3-0.4),2005年居民個人收入和人均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數分別達到0.529和0.561。
3.收入差距狀況
1978—1991年,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對實際增長的長期效應為正;1992—1999年,收入差距對實際增長的效應由正向負平滑轉換;1999年后,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對實際經濟增長產生阻滯作用,且負效應呈逐年增加趨勢,其中2006年的負效應更是達到-0.171。另外,收入差距具體來說還表現為鄉村收入差距加大、城鄉生活消費差距擴大等方面。
二、農民增收存在的問題及農民增收放緩的因素分析
制約農民增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認為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農業結構不合理,結構調整緩慢
2005年孝義市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43.8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收入17.87億元,占40.8%;第二產業收入16.67億元,占36.7%;第三產業收入9.81億元,占22.4%。由此可見,第一產業收入仍是孝義市農村經濟總收入的重頭戲,其次才是第二產業。
據有關報道,孝義市農民收入來自非農產業的比重已超過80%,盆子坡屬于孝義市的一個小村莊,其農民收入來自非農產業的比重卻只有59%,遠低21個百分點。從勞動力投向看,全村勞動力347人,投入一產勞動力229人,已占了總勞動力的65.9%。與此同時,傳統的農業家庭生產方式生產成本較大。在農村調查的情況表明,近幾年農民種田一年畝產收入與支出基本持平,甚至有的支出大于收入,也就是說,農民種糧基本上是無利可圖。
2.農業經營性收入增長持續放慢
2007年,孝義市農民家庭經營純收入人均3004元,比上年增加97元,增長3.3%。家庭經營性收入占純收入的比重達到52.83%,家庭經營性收入仍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家庭經營中第一產業收入人均達到2427元,比上年增加91元,增長3.8%,第一產業收入占純收入的比重達42.68%,對純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25.28%;農民從家庭經營第二、三產業中得到的人均純收入577元,增長1.2%,增速居四項收入末位,農民從家庭經營第二、三產業中得到的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僅為10.15%。其中,從事第二產業生產經營得到的純收入人均158元,比上年減少11.8元,下降6.9%;從事第三產業生產經營得到的純收入人均419元,比上年增加19元,增長4.8%。
從上面情況看,經營性收入增長放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主要農產品產量供給相對過剩。
(2)農產品價格持續下降。受農產品產量供給相對過剩影響,農產品價格水平近幾年出現了持續下降趨勢,處于買方市場的狀況。對此,2008年2月和4月,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部門兩次提高稻谷和小麥收購價,兩次累計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格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4%—7%、9%—11%。
(3)勞動成本較高,家庭經營費用增加。2000年比1999年柴油、農膜等商品價格均有所上漲,由于農業機械的增加和冬暖式大棚的發展,柴油、農膜使用量增加,農民為此每年人均多開銷近百元。再加上化肥、農藥及一些意外開支,大大增加了農業生產資料價格。
(4)農業投入不足。近年來,由于農民收入增長速度繼續放緩,農民的收入預期不高,擴大再生產的積極性不高,農民增長的收入大部分流向了生活領域,生產性投資下降,這些使農民收入增長遇到了很大的挑戰。
3.農民負擔仍在高位運行,加大了農民增收的難度。
全國取消農業稅以后,農民的“減負”問題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農民負擔明顯減輕并得到了規范,涉農收費專項治理取得了一定進展,基層干群關系有了一定改善,農民群眾比較滿意。
但從近期在大孝堡鄉農村調研和從有關方面反映的情況看,農民負擔出現了十分突出的反彈苗頭和不容忽視的問題。具體表現為:
(1)農業稅雖然被取消,但其他收費渠道依然存在,水費、修路搭橋、農用車管理、生豬屠宰、農民建房等都可以是鄉村兩級亂集資、亂攤派的源頭,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出現的新的收費項目和形式極有可能成為農民新的負擔。
(2)化肥、農藥、種子及其他農業生產資料的提價,使農民收入“明升暗降”。
(3)獲取知識的高成本已成為農民新的負擔。一方面是義務教育雖從2007年進入免費階段,但培養一個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所要的花費,無不是農民的沉重負擔;另一方面是農民看病難、買書難、培訓難、受教育難已是不爭的事實。
(4)事務性負擔依然沉重,政府某些職能部門對農民的不公正心態和某些公職人員的“官老爺”思想,使農民說話難、辦事難。這進一步使得農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降低,影響了農民增收。
4.傳統的農業生產組織集約化經營程度低
大孝堡鄉是孝義市的玉米主產區,種植面積在4萬畝以上,而東盤糧村又是該鄉玉米面積最大的村之一,今年玉米種植面積達到3590畝。這個村的農業生產的主要特點是:
(1)該村一家一戶分散生產,難以獲得社會平均利潤率。農村人口多,耕地少,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經營耕地1.5畝左右,戶均耕地僅6畝左右。這就決定農業生產經營難以采用規?;默F代耕作手段,播種、管理、收獲各個環節的機械化程度都比較低。
(2)農業生產仍然沒走上良性循環。生產單位規模不經濟、農業投入能力差、技術落后、勞動生產率低、投入產出水平低的狀況仍然沒有很好解決。農民資本擴張和膨脹發展的能力十分有限,農業生產一直沒走上自我發展壯大的良性循環。
同時,農業科技含量低,農民整體素質整體偏低,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帶動農村增收能力還不強等客觀情況的存在也是制約農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
三農問題,特別是農民的增收關系農村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值此世界性經濟危機蔓延全球,國家提出4萬億的經濟救援計劃之際,如何化被動為主動,把握機遇,提高農民收入,發展農業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的問題,本文作者將進一步從實際著眼,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陳曉東:山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師.
[2]王 營: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06級法學班學生.
[3]山西省農業工作會議,新華網.news.xinhuanet.com, 2008/2/17.
[4]孝 義:財政總收入達21.6億元[J]山西經濟日報,2007/2/15.
[5]丁 冰:當前我國基尼系數過大的主要原因何在[J]當代經濟研究,2007,(12).
[6]王少平 歐陽志剛: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對實際經濟增長的閾值效應[J]中國社會科學,2008.(2).
[7]摘自《山西年鑒》2005年.
[8]山西省新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網萬維網sxxnw.com.
關鍵詞: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農業補貼;農民收入支持
一、文獻綜述
農民增收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從文字上講,農民是指從事農業生產獲得務農收入的人。但是,由于中國特殊的戶籍制度的緣故,中國語境中“農民”的含義要豐富得多,不僅要從事農業生產,而且必須要具有農業戶口,兩者缺一不可。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中國當代部分農民也可以不必從事農業生產,但是要成為農民仍然必須具有農業戶口。也就是說,農民在中國不是一個職業稱謂,而是一個身份的標識?;谵r民的身份,每一個農民有一塊可以永久無償使用的宅基地,有一份土地使用權,可以比較自由地擇業而獲得多項收入。因此,國家統計局對農民收入設計了一個特別的指標: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是指被調查農民純收入之和除以被調查人數?!稗r民純收入”是指農村居民每年從各種來源得到的總收入相應地扣除所發生的費用后的收入總和,包括四個部分: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人。不過,既然被稱為農民,務農是其家庭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
關于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數據產生,各級統計部門是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統一規定,根據農村住戶抽樣調查資料推算而得?!稗r民人均純收入”中的農民,是指農村常住戶。農村常住戶指長期(一年以上)居住在鄉鎮(不包括城關鎮)行政管理區域內的住戶,以及長期居住在城關鎮所轄行政村范圍內的農村住戶。戶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及以上的住戶也包括在本地農村常住戶范圍內;有本地戶口,但舉家外出謀生一年以上的住戶,無論是否保留承包耕地都不包括在本地農村住戶范圍內。
農民收入計算中包括沒有變現的部分。在農民收獲產品之后,統計上就算做了收入;農民自己生產的產品自己消費,糧食、蔬菜等,統計口徑是既算收入也算支出,都要按照市場價格計算收入和支出;對農民的收入,統計口徑不僅要算現金收入,算實物收入,還包括副產品。例如:小麥收割完,小麥要算收入,麥秸也要算收入;養雞養豬養鴨,雞豬鴨要算收入,糞便也要算收入,可做田地有機肥。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有一部分是不能用做生活消費的,因為每一個農民家庭都是一個經營主體,必須自己為自己墊付生產費用。
目前,對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研究,主要是對根據現行測算方法得到的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表示懷疑和批評,探討農業生產發展對農民收入影響的文獻很少,目前主要有曹子堅、王敏分析了國家財政支農投入與農民純收入之間的數量關系;黃永興利用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技術就農民純收入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了定量分析;何秀榮發現了發展農業對農民增收的作用在遞減,但沒有實證的支持;王細芳選取中國糧食生產區之一的湖北省為案例,圍繞農民增收分析了“種糧熱”給農民增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對其他農業活動則沒有進行研究。
為了更深入地研究農業和農民問題,筆者試圖從農業生產角度探討農業生產的發展對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影響,為進一步從制度層面鞏固農業基礎地位提供經驗證據和智力支持。
二、變量選擇和數據處理
由于數據的可獲得性,我們放棄對現行統計數據和測算方法本身的爭論,直接利用統計部門的權威數據作為分析的基礎數據。我們選擇2006年全國31個地區的“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作為因變量。
由于我們關注的問題是農業生產對農民收入的影響,所以,我們根據《2007年中國統計年鑒》選擇2006年全國各地區的農業產值作為主要控制變量,分析農業生產對農民純收入的影響。農民純收入=總收入一稅費支出一家庭經營費用支出一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一贈送農村親友支出?!翱偸杖搿敝刚{查期內農村住戶和住戶成員從各種來源渠道得到的收入總和,按性質劃分為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梢?農民總收入的來源非常廣泛,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三大產業。此外,影響農民收入的因素也很多,農民人口數、農民受教育程度和性別都會對農民收入產生重要影響。我們把這些變量也作為控制變量納入模型,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保持這些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揭示出農業生產對農民收入的影響效應。為了保證數據來源的同一性,我們無法利用《2007年中國統計年鑒》得到所有上述指標的數據。由于我們主要關注農業生產對農民純收入的影響,可以考慮利用替代指標進行分析,得到遺漏變量問題的植入解。我們利用各地區的鄉村人口數作為農業人口數的替代,利用各地區接受義務教育及其以上程度教育的人口數作為農民受教育程度的替代,利用各地區的15歲及其以上人口性別數指標作為農民性別狀況的替代。將上述各項得自《2007年中國統計年鑒》的變量及其代碼列于表1。
三、回歸分析
根據上述變量,我們建立如下的回歸模型:
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第一產業產值+第二產業產值+第三產業產值+鄉村人口+接受義務教育人數+接受超過義務教育人數+未上過學人數+15歲及其以上人口中男子數+15歲及其以上人口中女子數
利用Eviews分析軟件進行回歸得到下列結果(表2)。
為保證推斷的有效性,利用懷特方法進行異方差檢驗(無交叉項)(表3)。
由于存在異方差,不能進行有效推斷,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進行修正(表4)。
經過修正,不僅消除了異方差,AC值和SC值都變小,且R2和調整R2。都達到0.9999以上,模型擬合很好,可以進行有效的統計推斷了。
四、統計推斷
必須注意的是,在我們控制的人口變量中,只有各地區農村人口是專門針對農民的統計數據,其他的人口數據都是采用的替代變量,雖然不能利用它們直接對農民的收入效應進行推斷,但是可以保證以下四個非替代變量的效應分析的無偏性。
第一,第一產業產值對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邊際效應是負數,為-0.692049,p值為0.0339,我們可以在5%的顯著性水平拒絕第一產業效應為零的虛擬假設。于是,可以作如下推斷: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第一產業產值每增加一個單位(1億元),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不僅不會增加,而且會相應減少0.692049元。
第二,第二產業產值對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
邊際效應是負數,為0.195757,p值為0.0709,我們可以在10%的顯著性水平拒絕第二產業效應為零的虛擬假設。于是,可以作如下推斷: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第二產業產值每增加一個單位(1億元),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相應減少0.195757元。
第三,第三產業產值對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邊際效應是正數,為1.012055,p值為0,我們可以在1%的顯著性水平拒絕第三產業效應為零的虛擬假設。于是,可以作如下推斷: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第三產業產值每增加一個單位(1億元),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相應增加1.012055元。
第四,鄉村人口對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邊際效應為正,為1.210421,p值為0.0012,我們可以在1%的顯著性水平拒絕其效應為零的虛擬假設。于是,可以作如下推斷:保持其他條件不變,鄉村人口每增加l萬人,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相應會增加1.210421元。對該點應該作如下的理解:在一個農民家庭的土地既定的情況下,由于每年務農的勞動量基本不變,在大部分農業生產都可以由婦女、老人和兒童勝任的情況下,家庭成員越多,就可以有更多青壯年勞動力從事非農就業,從而獲得更多非農收入。因此,鄉村人口的增加會對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產生正效應。
五、政策建議
由于農業等第一產業的邊際效應為負數,說明單純發展農業生產不僅不能增加農民收入,長期還會不斷降低農民的純收入。這也證明,單純從事農業生產的人(純粹的農民)是很難獲得社會平均收益從而過上現代生活的。為了獲得社會平收益率,中國農民必須要兼業,通過兼業多渠道獲得收入來源,彌補從事農業生產的不足。這樣的結論無疑對我們當前的農業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解決三農問題,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增加農民收入,這也是三農問題的核心所在。由于農業的發展對農民純收入的效應為負數,要增加農民收入就不能僅僅依靠農業的發展,還必須要讓農民參與其他行業的建設,開啟農民的要素收入之源,充分發揮農民各方面的積極性,多渠道的獲得包括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支付收入等各項收入。其中,第三產業的發展對增加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效應非常顯著,應該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進一步改革戶籍制度,打破農民的身份限制,賦予農民的國民待遇,讓農民能夠更方便的從事第三產業,取得經營性或工資性收入,同時也讓城市居民能夠方便的從事農業生產,使務農成為一個職業而不是一個身份,為農業的發展開辟廣泛的渠道。
同時,鑒于第一產業對農民收入的負效應。為了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國家必須在WTO的框架下,充分利用WTO中的黃箱政策對農業進行適當補貼,保證從事農業生產能夠獲得正收益,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同時積極利用WTO中的綠箱政策,對農民提供收入支持,使我們的鄉村建設者能夠過上現代的社會生活,實現城鄉共同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王安全,走出對農民純收入統計認識的幾點誤區[J],中國統計,2003(7):44。
張永慶,要準確透徹地理解農民純收入的指標含義[J],統計科學與實踐,2003(1):44-45。
曹子堅,魏巍,宋亞,國家財政支農投入與農民純收入之間的數量關系[J],統計與決策,2007(8):74-76。
王敏,財政農業投入與農民純收入關系研究[J],農業經濟導刊,2007(9):157-158。
黃永興,農民純收入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04(3):56-59。
何秀榮,發展農業對農民增收的作用在遞減[J],中國鄉鎮企業,2004(1):27-30。
王細芳,警惕“種糧熱”與確保農民收入穩定增長——以湖北省為例[J],農村經濟,2005(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