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電能計量論文范文

        電能計量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能計量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電能計量論文

        第1篇:電能計量論文范文

        軟件開發項目中包括籌劃、研制與實現等主要環節,需要在人力資源、自動化資源等方面進行投資。為了提高開發的經濟性,需要對項目進行核定,對項目的目標、條件、限制、可行性等方面進行分析。

        1.1 提高計劃審批的效率能夠帶來經濟效益

        電能計量管理運行管理系統進行設計與實現的過程中,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檢驗計劃,為了提高計劃審批的效率,可以借助網絡實現相關領導對相關計劃的查看與審批,消除計劃審批延遲給計劃工作進度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同時,也降低了審批延遲所帶來的各種隱性經濟損失。

        1.2 提高信息運用的效率能夠帶來經濟效益

        工作人員在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狀態管理中溝通、協調與控制是最為基本的聯系,而這些在系統中都得到了良好的實現。知識管理主要的目標是幫助企業在正確的時間中將正確的知識傳遞給正確的人,從而實現企業整體業務水平的提高,提高企業信息的運用效率,提高企業管理與決策的科學性。

        1.3 實現自動化能夠帶來經濟效益

        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狀態管理系統中包含了大量的自動化手段,能夠對部分人工信息加工過程進行替代;系統中包含的各種功能降低了管理人員在工作中的強度,從而實現了工作效率的提高。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狀態管理系統能夠節約的時間能夠重新投入到生產過程中,將會產生非常大的效益。

        2 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狀態管理系統的設計

        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狀態管理系統設計的主要任務為實現數據流向著軟件結構與數據結構的轉變,其中軟件結構設計的任務為按照功能對復雜的系統進行模塊劃分,實現模塊之間的層次結構與調用關系,對模塊間的接口進行確定,對人機界面進行確定;數據結構設計的任務為描述數據特征、確定數據結構特性、設計數據庫。

        2.1 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狀態管理系統設計方案

        2.1.1 設計的原則

        (1)先進性的原則。用戶在程序操作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 IE 瀏覽器,在操作的過程中并不需要客戶端程序的安裝過程,而且在運行的過程中維護非常簡單。系統中所采用的是網絡版數據庫,確保數據在保存的過程中能夠具備安全性,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信息傳遞技術、工作流技術、容錯技術等實現智能化信息集成系統的建設。

        (2)安全性原則。在對系統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確保網絡具有安全保障系統,從而實現對網絡安全的保障與保密。通過各種非常先進的軟硬件等技術手段實現網絡中傳輸、數據、接口等方面的安全。

        (3)通用性原則。系統需要實現通用管理平臺的構建,要對電力系統各電能計量裝置檔案編制都實現適應,系統所提供的流程管理功能、檢驗計劃功能、數據采集與分析功能等能夠滿足企業不斷增長的業務需要。

        (4) 逐步性原則。在系統設計與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需要遵循SSAGF 原則,要先從簡單的入手,逐步向著不同的深度與廣度進行推進,實現從小到大、從簡到繁,通過對項目的不斷完善確保其安全與可靠,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2.1.2 系統的邏輯框架

        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狀態管理系統中所采用的模式為 .Mvc三層架構模式,通過該模式實現對應用程序的開發與部署。其中,視圖指的是統一的用戶界面,用戶可以通過瀏覽器與交互訪問等方式實現信息的獲取;訪問請求指的是統一的結構調用方式,實現用戶請求與系統請求的封裝,并轉發到業務處理層組件中;業務邏輯指的是業務層中不同業務功能模塊與系統支持模塊的實現;數據訪問指的是對數據進行訪問所采用的方法;分析圖表指的是為電能計量裝置檢驗數據與歷史數據提供模型與算法。

        2.1.3 技術路線

        第一,在系統進行分析與設計的過程中要采用面向對象的方法,通過應用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技術和 UML 建模技術實現系統的分析、軟件的設計與開發,提高系統的規范性、可靠性,實現系統開發效率的不斷提高。第二,選擇能夠對系統各個階段工作的一體化進行支持的計算機輔助軟件設計工程工具,實現了對應用功能的開發與搭建。第三,利用三層體系架構--瀏覽器/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結構實現體系結構的設計,實現關鍵業務兵法訪問速度的提升。

        2.2 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狀態管理系統的詳細設計

        2.2.1 檢驗計劃管理方面的設計

        檢驗計劃中主要包括的內容有:年度計劃、月度計劃、周計劃。檢驗計劃管理的主要功能為實現計劃的制定、審核與審批流程方面的管理。依據計量裝置檢驗周期與檢驗周期規則的不同,能夠自動的生成檢驗計劃,同時也可以對其進行手工的調整。上傳的檢驗數據能夠實現計劃完成情況的自動確定,同時對各種沒有完成的檢驗計劃進行提醒與生成,并對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統計。

        2.2.2 現場檢驗數據管理方面的設計

        檢驗數據中包含的內容包括現場檢驗作業指導書、技術規范中的規定數據項目等。檢驗數據在采集的過程中主要的采集模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利用監測儀器對數據進行采集,數據采集完成之后在檢驗設備中的 MMC 或者 SD 卡中進行保存;第二,利用標準化作業管理系統 PDA 對數據進行填寫;第三,利用紙張對現場數據進行記錄。

        2.2.3 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狀態評估管理方面的設計

        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狀態評估管理主要的作用是對計量裝置運行過程中的異常狀態數據進行管理,對計量裝置運行中的異常狀態數據進行新增、修改、刪除、審核與存檔。

        2.2.4 權限管理方面的設計

        權限管理是系統安全性最為基本的保障。通過基礎平臺中的相關的權限管理功能對權限組進行劃分、對人員進行授權、對模塊進行授權等,同時還能夠對數據字段進行授權。權限管理能夠實現系統功能層次的一目了然,提高系統的功能性與數據的安全性。

        3 結束語

        第2篇:電能計量論文范文

        智能變電站電量計量的原理。在智能變電站運行中,電量計量是通過數據單元來完成的,該單元包含較多組成部分,如數據采集裝置、數據處理裝置、采樣計數器等。由于傳統電表的傳感器具有數據映射功能,所以,可以將電子式傳感器中的額定電壓及額定電流進行轉化,形成新的計量類型。

        2智能化變電站的電能計量技術的應用

        2.1電子式傳感器在電能計量中的應用

        隨著供電量不斷增加,配送電設備不斷更新,配送電新技術不斷推廣,傳統的傳感器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智能變電站計量系統技術需求了,需要改進。電子傳感器能夠應用通訊信號,將電子信號轉化成數字信號,從而提高了供電效率。此外,它還具有電壓及電流傳感器,能夠準確的接受用電信息,并且結構簡單,覆蓋范圍廣泛,在智能變電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另外,電子式傳感器很夠抵抗其它信號干擾,對采集到的信息通過光纖材料傳輸,能有效降低電流或電壓信號在傳輸中出現誤差,從而提高了供電穩定性。電子式傳感器由于具有這些優點,在供電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被廣泛應用到智能變電站供電運行中。

        2.2智能電能表在電能計量中的應用

        和傳統電能計量表不同之處在于,智能電能表能夠支持兩種信號,如IEC61850-9-1和IEC61850-9-2,在二者的基礎上,再結合變電站運行方式,對電量計信息做及時調整,從而達到高效率供電目的。智能電表所采用的信息傳輸材料是光纖,極大提高了信息傳輸的準確性,這也是智能電表優于普通電表的指標之一。另外,智能變電站中之所以安裝智能電表,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其優越的性能,如它能夠對各種類型的電能準確計算,如,分時正反向電能、四象限無功電能、功率、電網頻率等組合運行參數。還能夠對流失的電量自動記錄,并儲存在相應設備上。此外,該設備在接入端使用了數字接口,使搜集到的信息自動轉換,并通過光纖傳輸,避免了用電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受到屏蔽,進而影響供電穩定性。另外,智能電能表的優越之處還在于能夠充分利用其它一些外在裝置,如數據處理裝置、數據分析裝置等,所以應用范圍相當廣泛。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這些外在裝置安裝時,需要按照相關規定,使智能計量表按照規范化流程運行,才能實現智能變電站的計量系統穩定運行。

        2.3合并單元在電能計量中的應用

        在智能變電站中,除了智能電表和電子式傳感器,還有合并單元,這三者缺一不可,在智能變電站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智能變電站之所以使用合并單元,是由于在該單元是變電站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能夠對電氣量進行有效合并,并對其中的數字信息進行初步處理,同時采用一定格式,傳送給電量計量設備。該設備對接受到的信息作進一步細處理,再給予保存,該處理結果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變電站供電運行穩定性及安全性。合并單元采集用電信息的主要方式有兩種,其一,利用IEC60044-8通訊技術,同時應用內插法及同步法將不同單元給予合并,再實施用電信息采集,從而得到需要的電流或者電壓信息。其二,利用IEC61850-9-1通訊技術,該技術能夠采用同步法,獲取用電信息,進行一定處理,傳送給智能表。由此可知,合并單元在用電信息采集中,對所需要的用電信息進行獲取,不僅提高了供電效率,也提高了供電穩定性,對于滿足變配電設備安全、平穩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3智能化變電站的電能計量糾錯設計

        首先,電子式傳感器的糾錯設計。由于電子式傳感器是智能變電站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應加大監測力度,提高計量準確性。目前,對該裝置的糾錯方式為,將測量數據和絕對值相比較,得到檢測誤差,從而實現糾錯效果。具體方式為,以傳統的傳感器作為標準器具,供電數據在二次傳輸中實現自動轉換,形成標準通道,并和合并單元處理的數據相比較,得到電子式傳感器的運行誤差,從而實現了糾錯效果。在實際操作中,標準傳感器發送信號,由校驗儀器接受,再傳送給合并單元,合并單元安裝在電子式傳感器中,之后再通過光纖傳輸,將信號分析處理,從而完成誤差檢查。其次,智能電表糾錯。智能電表通過光纖和電子式傳感器連接,并在物理層面上連接到以太網上。所以,智能電表在檢測時,通常和標準電表連接在一起,連接材料為光纖,當電量數據同時傳輸給這兩個裝置之后,分別計算,然后將智能電表中的信號和標準電表的相比較,從而完成誤差檢測,實現了智能表校驗目的。

        4結語

        第3篇:電能計量論文范文

        關鍵詞:水電廠水輪機;檢修方式;能力問題

        中圖分類號: TV5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現行檢修體制下的機組能量狀況

        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將國際上發達國家設備檢修的發展趨勢想借鑒作為依據,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發電設備檢修也會面臨著更大的變化。伴隨著不斷完善的機組狀態檢測技術,設計的檢修方式也從傳統的定期預防性檢修逐漸轉變為預知性檢修方式。所謂狀態檢修,其實就是指檢修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利用這樣的方式,可以使計劃檢修更為準確,這樣的話,人、材、物資源的浪費現象也不會出現,從而使設備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得到一定的保障,這種方式運用在檢修中是最為合適的。但是當前,也會出現一些的問題,就像沒有完善的監測系統、不夠成熟的故障診斷機理、無法確定指標判據,以及狀態檢修一直以來復雜性都比較強,在一定程度上,使狀態檢修的推廣和應用受到限制。

        一臺水輪機性能的好壞,是需要通過1臺水力發電機組的水輪機能量指標、穩定性指標和空蝕特性的3大指標來決定的,水輪機綜合性能是在水輪機綜合性能的基礎上反映出來的,而水輪機過流通道的完善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水輪機結構和工藝方案的水平以及制造、安裝、檢修和運行的質量,如果有過高的運行效率,那么發電成本就會越低,對于整個水電站而運行而言,更為經濟和有效。因為水輪機的運行工況的復雜性太強,而且零部件也比較多,運行中空化、磨損等問題的出現,到現在還沒有得到有效地控制,作為決定檢修工作的水輪機空化性能指標和泥沙磨損程度的監測工作仍然處于停滯狀態, 所以, 定期檢修及檢修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和經濟效益的發揮。

        水電廠機組檢修的時機、檢修工期的安排主要取決于水輪機的運行狀態, 除一些設備更新改造外, 每次檢修的主要任務是對水輪機及其過流通道被空化、泥沙磨蝕嚴重的部位(如:水輪機固定導葉、活動導葉、上下抗磨板、止漏環、轉輪葉片、轉輪下環流道、軸流機組轉輪室、尾水管等)進行補焊、打磨處理, 尤其是多泥沙河流電站更是如此。當空蝕磨損部位修補結束, 機組其它部件檢修安裝完成, 參數調整合格后, 經過機組檢修水輪機能量指標能否“ 恢復”, 機組的能量指標(功率、效率)客觀地反映了設備的健康狀況、機組的檢修質量、機組當前的運行狀況以及運行人員的操作水平等綜合信息, 對指導機組安全經濟運行具有現實意義。

        二、水輪機能量指標現場實測

        某電網的主力電廠, 原設計裝機容量1225MW(實際核定容量為 1160MW), 從1988年開始, 經過 10 余年的技術改造, 于2001 年順利完成了全廠5臺機的改造增容,共增容190MW, 相當于擴建 1 座中型水電廠。機組改造后, 電廠領導非常重視發電設備的健康狀況, 大修前后開展機組性能指標的檢測工作已成慣例, 以此作為檢驗大修質量的重要數據之一, 并為機組以及全廠開展優化運行提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水輪機的能量指標并不是突然下降的, 而是設備受到損壞后, 如:轉輪被磨蝕, 葉片表面形狀、粗糙度發生變化, 轉輪間隙增大, 漏損增加, 使水輪機效率逐漸降低。這種降低可以通過各種類型的傳感器(變送器)不斷地監測參數的變化和比較來了解機組的狀態, 從而達到能量指標的早期診斷、預測和預防。通過比較, 也可以判斷檢修前水輪機經過一個大修周期運行后能量指標的下降程度, 以及檢修后的機組是否恢復到了初始狀態及恢復程度, 并成為檢驗檢修質量的標準之一。

        三、加強檢修管理, 提高檢修質量

        狀態檢修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占有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重要的,在檢修過程中,對于機組的設計參數、結構特點、靜態和動態品質、安裝質量、運行狀態等方面都應該進行全面地了解和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將檢修標準規范制定出來,而且同時也要緊密地聯系機組性能的重要指標使檢修計劃的安排更為合理,使其目的性和針對性更為明確。例如,影響效率指標的因素多為轉輪葉片形線的變化、過流通道的磨損以及止漏環間隙的增大, 所以, 從能量指標角度出發, 檢修中應重點考慮這幾方面的檢修質量, 盡可能恢復到原來的設計標準。要改革傳統的檢修觀念, 樹立全新的檢修意識, 實行項目負責制, 積極推行項目監理制, 確保檢修工期和檢修質量。除此之外,檢修其實并不只是單純的維修就可以了,而是應該在檢修過程中找到出現問題的相關原因,針對其中所出現的問題應該在更深層次的角度進行分析,然后準確地判斷出問題的基本原因,最后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這樣的話,機組的可用率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使機組的檢修周期可以更大程度地延長,從而使發電廠獲得的經濟效益更多。

        四、結語

        有效地檢測和診斷水輪機能量狀態是尤為重要的,這種重要性其實與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同樣都占有著重要的地位。而監測能量指標的工作,應該在很長的時間內都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進行,這對于每一個水電廠而言,特別是針對那些泥沙河流水電廠,應該與各電廠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將能力指標下降以及恢復程度的檢修標準制定出來。在能力指標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明確機組是不是需要檢修,也就是要與發電設備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最終確定機組是不是需要檢修,以及檢修后能量指標的某一恢復值作為機組檢修質量評定的重要指標之一, 而檢修后的能量指標又可為確定水電廠經濟運行中的開機臺數和負荷優化分配提供第一手資料。水輪發電機組,特別是那些大中型水輪發電機組,在進行大修前后,現場性能的對比測試是很有必要的,將這類機組大修測試工作列入到規范化的工作中。

        參考資料:

        1.陳順永.水輪發電機組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方法[J].甘肅科技. 2010(22).

        2.趙清江,王義安,于廣年.改善依蘭通航水流條件方案試驗研究[J].東北水利水電. 2009(10).

        第4篇:電能計量論文范文

        本系統采用專用計量芯片來檢測電信號,配以微控制器(MCU)編程實現多種功能。檢測部分由精密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和處理電路組成,從而得到電流、電壓、頻率、相位等電網的實時參數,經計量芯片ATT7022B處理,并使用FPGA實現其通信,將計量得到各種電網參數進行處理和相應的存儲,最后通過液晶顯示屏顯示或通過通信模塊(RS-485或紅外)進行遠程通信和紅外抄表。

        1.SPI通信接口

        本論文設計的SPI接口電路連接可以參考圖1,ATT7022B的SPI通信格式是相同的,8位地址,24位數據,MSB在前,LSB在后。CS為片選,允許訪問串口的控制線,CS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是表示SPI操作開始,CS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時表示SPI操作結束,所以每次操作SPI時CS必須出現下降沿,CS出現上升沿時表示SPI操作結束;DIN為串行數據輸入,用于把用戶的數據(如數據/命令/地址等)傳輸到ATT7022B;DOUT為串行數據輸出,用于從ATT7022B寄存器讀出數據;SCLK為串行時鐘,控制數據移出或移入時串行口的傳輸率,上升沿放數據,下降沿取數據。SCLK下降沿時將DIN上的數據采樣到ATT7022B中,SCLK上升沿時將ATT7022B的數據放置于DOUT上輸出。

        SPI讀操作時序圖如圖2。ATT7022B的計量參數以及校表參數寄存器是通過SPI

        提供給外部FPGA來進行處理。

        其命令格式為

        7 6 5 4 3 2 1 0

        Bit7:0表示讀命令,用于讀取ATT70

        22B的計量及校表寄存器。

        Bit7:1表示寫命令,用于更新校表數據。

        Bit6…0:表示數據地址,可參考數據輸出寄存器。

        SPI讀工作過程中,通過SPI寫入一個8Bits的命令字之后,需要一個等待時間,然后才能通過SPI讀取24Bits的數據。在SCLK低于200kHz時,可以不需要等待;當SCLK頻率高于200kHz時,則需要等待大約3us。

        SPI寫操作時序圖如圖3。外部處理器可通過SPI對ATT7022B的校表寄存器進行寫操作。

        其命令格式為

        7 6 5 4 3 2 1 0

        Bit7/6:1 0表示寫命令,用于更新校表數據寄存器。

        Bit7/6:1 1表示寫入特殊命令字。

        Bit7: 0表示讀命令,用于外部處理器讀取ATT7022B的計量數據。

        Bit5…0:表示數據地址,可參考校表寄存器。

        SPI寫工作過程中,通過SPI寫入一個8Bits的命令字之后,不需要一個等待時間,

        繼續通過SPI寫入24Bits的數據即可。

        2.實驗及其結果

        校表是對各相電流增益、電壓增益、功率增益、相位進行補償,功率增益不要分段。相位校正可根據精度要求,考慮分段或不分段進行。分段是按電流的大小來分,對相位校正,最多可分五段進行。ATT7022B做軟件校表時,一般來說電壓、電流校正,啟動電流設置,斷相閾值電壓設置,均沒有順序上的要求,但在進行功率增益校正時,應先設置合相能量累加模式(這個步驟也可省去,直接使用缺省值)、電壓通道ADC增益和高頻輸出參數,這是功率校正的條件,而后先作功率增益校正,再進行相位校正,相位校正是在完成功率增益校正后進行的。所有校正都是在相應的校表寄存器參數為零的條件下進行的[2]。

        電能表主要功能是計量有功無功電量,對其精度的測試是判斷產品是否滿足設計要求首要條件,常用的測試方法是用精度更高的表(稱作標準表)做參考,觀察其與標準表的誤差有多大,并把誤差大小作為判斷其合格與否的重要參數,圖4 為誤差測試圖,該實驗主要是對有功、無功、電壓、電流、頻率等參數進行測試。這些數據都通過SPI通訊接口傳輸出來。所以只要能正確獲得相關參數數據,那么就能驗證SPI設計的正確性。

        精密電源臺提供電壓、電流分別給電能表與精度為萬分之五(0.05級)的標準表,通過標準表可測試有功、無功功率的誤差。通過電能表LCD顯示器可讀取電壓、電流、頻率值,并與電源顯示的標準值進行比較,計算出誤差。對電壓、電流、頻率的測試過程是:讀取電源臺顯示的電壓、電流、頻率值,同時通過LCD讀取電能表顯示的電壓、電流、頻率值,將測試的數據計算出相對誤差與絕對誤差。因以前沒有電能表顯示電壓電流值的國家標準,根據1級表的概念,電壓、頻率的相對誤差應小于1%,由于電流屬于電能中變化范圍非常寬的參數,對其小信號的判斷不能按上述辦法,根據經驗,電流的絕對誤差應小于0.1安培。表1記錄了電壓的測試結果,按照上述判斷依據,電能表顯示的電壓值滿足標準要求。而且也表明本文所設計的SPI工作穩定可靠。

        第5篇:電能計量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對數字化變電站中光電互感器的工作原理、結構上的特點和優點進行簡單分析,同時闡述光電互感器的應用對電能計量方面的影響。

        數字化變電站就是將信息采集、傳輸、處理、輸出過程完全數字化的變電站。全站采用統一的通訊規約構建通信網絡,保護、測控、計量、監控、遠動、VQC等系統,均用同一網絡接收電流、電壓和狀態信息,各個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常規綜自站的一次設備采集模擬量,通過電纜將模擬信號傳輸到測控保護裝置,裝置進行模數轉換后處理數據,然后通過網線上將數字量傳到后臺監控系統。同時監控系統和測控保護裝置對一次設備的控制通過電纜傳輸模擬信號實現其功能。數字化變電站一次設備采集信息后,就地轉換為數字量,通過光纜上傳測控保護裝置,然后傳到后臺監控系統,而監控系統和測控保護裝置對一次設備的控制也是通過光纜傳輸數字信號實現其功能。

        隨著電力工業的不斷發展,電網電壓等級的不斷提高,對電壓、電流的測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互感器作為連接高壓與低壓的一種電器設備也不斷地改進和發展,其中對于衡量互感器先進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互感器的絕緣問題。對于傳統的電磁式互感器來說,由于絕緣成本隨著絕緣等級的升高成指數增長,因此原有的空氣絕緣、油紙絕緣、氣體絕緣和串級絕緣已經不能滿足超高壓設備的絕緣要求,同時傳統互感器存在磁飽和的問題,造成繼電保護裝置的誤動或拒動,而且鐵磁諧振、易燃易爆及動態范圍小等缺點一直是傳統互感器難以克服的困難。于是,各種針對高電壓、大電流信號的測量方法便應運而生,其中,基于光學和電子學原理的測量方法,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成為相對比較成熟、最有發展前途的一種超高壓條件下的測量方法。

        光電互感器指輸出為小電壓模擬信號或數字信號的電流電壓互感器。由于模擬輸出的光電互感器仍存在傳統互感器的一些固有缺點,現在發展的高電壓等級用光電互感器一般都用光纖輸出數字信號。光電互感器與傳統互感器外形相似,但體積小,重量輕,主要由傳感頭、絕緣支柱和光纜三部分組成。①傳感頭部件有羅科夫斯基線圈、采集器、A/D轉換器和光發生器LED。工作原理是由羅科夫斯基線圈從一次傳變信號,采集器采樣后,AD轉換器轉換為數字信號,由LED轉換為光信號,通過光纜送回主控室。羅科夫斯基線圈一般有保護、計量和測量、能量線圈,羅科夫斯基線圈形狀是空心螺線管,無鐵芯,填充非晶體材料,主要起支撐作用。②絕緣支柱采用硅橡膠絕緣子,內部填充固態硅膠,起到支撐、絕緣和固定光纜作用。③光纜分為數據光纜和能量光纜,從傳感頭通過絕緣支柱內部引下,送回主控室。④能量問題。傳感頭部件的電源是光電互感器的難點之一。傳感頭部件(采集器、A/D轉換器和光發生器LED)使用微功耗裝置,功率30毫瓦。

        光電互感器可分為兩種型式。一種是用磁光效應和電光效應直接將電流電壓轉變為光信號,一般稱無源式;另一種是用電磁感應或分壓原理將電流電壓信號轉變為小電壓信號,再將小電壓信號轉換為光信號傳輸給二次設備,一般稱有源式。無源式由于存在穩定性和可生產性較差、電子回路復雜等問題,現在主要處在實驗室階段,推廣運用還有待時日。有源式的難點是提供高壓端需要的工作電源,但隨著激光供能和高壓取能技術的突破,已得到根本上的解決。光電互感器傳感頭部件的能量來源有兩種途徑。一是從一次取能,由能量線圈感應出電流來提供能量;當一次電流太小,不足以提供能量時,使用能量光纜,由戶內激光發生器通過光纜上送能量。兩種方式可互為備用,自動切換。

        相對于傳統的電磁式互感器,光電互感器有明顯的優點:(1)在高電壓、大電流的測量環境中,光纖或光介質是良好的絕緣體,它可以滿足高壓工作環境下的絕緣要求;(2)沒有傳統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產生高壓的危險,以及傳統充油電壓、電流互感器漏油、爆炸等危險;(3)不會產生磁飽和及鐵磁共振現象,它尤其適用于高電壓、大電流環境下的故障診斷;(4)頻帶寬,可以從直流到幾百千赫,適用于繼電保護和諧波檢測;(5)動態范圍大,能在大的動態范圍內產生高線性度的響應;(6)適應了現在電力系統的數字化信號處理要求,它還可用于以保護、監控和測量為目的高速遙感、遙測系統;(7)整套測量裝置結構緊湊、重量輕、體積小;(8)各個功能模塊相對獨立,便于安裝和維護,適于網絡化測量。由于光電互感器的諸多優點,光電互感器取代傳統互感器將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國際上,光電互感器已逐步成熟,正已越來越快的速度推廣運用。其中ABB、西門子等公司生產的光電互感器已有十幾年的成功運行業績。采用光電互感器的數字化變電站在歐洲也已經投入運行。我國光電互感器的研制和運用相對比較落后,僅有為數不多的變電站使用了一些進口的光電互感器。國內有二十余家企業和高校涉足了光電互感器的開發,經過多年的努力,已有若干套設備在現場試運行。

        我國在有源式光電互感器的研究已走在無源式的前面,有的產品已在多個變電站試運行近一年的經驗,運行情況良好,可滿足保護和計量的要求,并通過了部級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國內的二次設備制造商開發了可與光電互感器直接接口的數字接口繼電保護裝置、數字接口電能表等二次設備,為光電互感器的實際應用提供了基礎。

        光電互感器目前存在的問題對電能計量方面的影響:

        (1)由于處在研究開發中,光電互感器性能仍不穩定。對于電能計量來說,光電互感器的穩定運行是保障計量準確的前提,尤其是一些在變電站計費的電能表,更加不能忽視光電互感器的性能穩定性。

        (2)溫度對光電互感器的精度有較大的影響。電能計量是對精度要求較高的專業,其對精度的要求往往要高于其他專業。而絕大多數的光電互感器均是裝設在戶外,南方春秋兩季夜晚與白天溫差較大,不可避免的對電能計量帶來一定影響。

        第6篇:電能計量論文范文

        【關鍵詞】智能電網管理平臺;電能監測系統;設計

        引言

        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為滿足清潔能源的需求,解決日益突出的能源氣候問題,智能電網成為了我國電網發展的新趨勢。智能電網的建設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智能電網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國電力用戶的電能管理水平。本論文對基于智能電網管理平臺的電能監測系統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

        1、智能電網管理體系的特點及功能

        智能電網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測量、控制及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能的安全使用目標。而智能電網管理體系是面向智能電網用電環節建立的由相關系統及設備組成的智能電網用電管理系統。這些系統和設備主要包括智能電能計量單元、通信網絡、數據中心、智能負荷控制裝置、用戶終端電能管理單元等。而智能電網管理體系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提出了以節能增效為核心的電能管理方法;創建了以智能測量、負荷預測及儲能管理技術為基礎,以電力線通信技術為支撐,結合負荷控制技術的電能管理技術體系。由此可以看出智能電網管理體系能實現電網與用戶端電能信息雙向流動及互動負荷控制的能效管理機制。關于智能電網管理體系的功能,通過實踐的驗證主要表現在可以對電源、電壓、配網等進行優化,對諧波進行治理,對電能進行適當的調度,同時可以保障電能的有效配備及使用。

        2、電能監測系統設計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智能電網管理體系對于電網的安全運行及用電目標的實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構建一個堅強的智能電網管理體系對于企業來說非常必要。而智能電網管理體系構建的重點及難點就是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設計一個功能齊備、性能完善的電能監測系統,這樣才能實現智能電網管理體系的功能。電能監測系統的工作流程主要是:首先通過主要受電點和電能監測儀采集配網的電力、電量、電能質量信號,然后將信號轉換為數據,相關數據經計算機存儲、計算和分類處理后存儲到數據庫中,計算軟件就可以將這些數據提取出來并以圖、表的形式進行展示。工作人員則通過計算機看到電能的輸入、傳輸、消耗的全過程。因此,電能監測系統的設計必須要滿足這些基本功能的實現,同時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以保證電能監測系統的實用性。

        2.1配網監測點的設計

        通常來說實現電能智能化管理的基本條件是配網中設置的監測點,而配網監測點的設計都要依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及客觀條件,經用戶管理人員的綜合分析來進行設計。另外,現有的相關設備也會對配網監測點的設計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監測儀的安裝過程中,也要根據實際進行一定的調整,不能按經驗判斷,而要做詳細的規劃。

        2.2監測儀數據通信方案的設計

        監測儀數據通信方案的設計通常包括對電能監測儀、通信服務器、網絡交換機、數據中心的中央數據處理機等設備的選擇、安裝及其與網絡的連接方法的設定。一般來說,電能監測儀可以采用485通信線并通過它將多個監測儀組成集群連接到通信服務器,然后將通信服務器接入客戶的網絡交換機。最后,將其接入互聯網與中央數據處理機建立通信通道,這樣就可以實現將監測儀監測的數據上傳至平臺數據中心的目標,具體的通信示意圖如圖2-1所示。

        2.3管理系統裝備表設計

        管理系統裝備表設計主要是在安裝電能監測儀之后,對相關設備的配備設計,配備表的設計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可以配備一定數量的通信服務器、通信管理機、無線通信機、電流互感器、通信線、網絡線等設備[1],就基本可以構建一個網絡通信系統。當然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配備的設備及設備的型號、質量、性能等方面都會有一些差異。這就要求相關的工作者不僅要具備一定的技能知識還要懂得相關的基礎知識。

        3、監測系統運行情況

        監測系統運行情況可以由很多電力指標來進行反應,所以對監測系統運行情況進行分析時要盡量全面系統地收集相關數據,以提高判斷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一般來說,用電分布監測的結果可以反應監測點的電力指標的變化情況和異常情況。由此可以看出對這一數據的分析可以有效地發現一些潛在隱患。其次,三相電能諧波畸變情況,可以實時反應監測點的電能質量指標變化情況及異常情況[2]。

        根據監測系統所監測到的數據,可以對電能相關的指標按時間周期進行統計和分析,比如電力、功率、電流、電壓等。根據這些數據可以有效地對電能進行優化管理。同時,分析監測點的電能消耗、分段電量及電費數據可以作為調峰的依據。另外,通過電能管理平臺能夠清晰地統計到每臺設備的實際負荷[3],通過對這些數據的觀察,可以判斷電能分布的合理性,并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電能進行調度。其實,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還可以根據配用電設備的特點及要求,建立相應的檔案體系,以便于設備的維護、保養等。不僅可以有利于管理好配用電設備,而且也可以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另外,通過對各項電能數據解讀分析,可以推進降低用電成本的決策和評估,科學指導實施節電項目及電能考核制度[4],并且可以有效檢驗降低用電成本的效果。

        4、結語

        通過論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有效的電能監測系統將充分發揮智能電網管理平臺的作用。通過電能監測系統可以分析監測點每天的負荷、功率、電流、電壓和溫度等電力指標變化,以及同類用電監測點的各項電力、電量、電能質量等指標的差異,從而有效地發現一些潛在隱患。最后,希望論文的研究為相關工作者及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袁小超.基于智能電網的應急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1-03-25 .

        [2]韓利.智能電網環境下風電的穩定性分析和建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01-01.

        第7篇:電能計量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技能培訓

        為全面提高電力企業員工培訓質量,實現員工培訓“做大做強”的功能定位,結合《江西省電力公司“十二五”教育培訓規劃》要求,2011年,江西省電力公司培訓中心以開展“精品培訓項目”建設活動為契機,積極探索有價值、可推廣的電力培訓教育模式,為提高培訓項目管理水平、建設一流培訓中心創造內生基礎。

        “電能計量Ⅲ級(技師及以上)職業能力培訓”項目組,通過深入一線的調研、客觀的培訓需求分析,拿出了一套有價值的培訓方案,入選為江西省電力公司培訓中心“精品培訓項目”之一。本項目組期望以“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建設為契機,推進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培訓內容模塊建設、培訓方式方法建設、培訓精品教材建設、培訓管理制度建設,實現“精品培訓項目”成果轉化與推廣。

        一、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建設的立項意義與理論支撐

        電能計量作為計量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電力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及電網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其技術水平和員工的技能水平不僅事關電力工業的發展和電力企業的形象,而且影響電能貿易結算的公平、公正和準確、可靠,關系到電力企業、廣大電力客戶和老百姓的利益,其工作的好壞是客觀經濟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大力開展電能計量人員崗位培訓,提高電能計量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技能,是電能計量培訓的重點之一。

        崗位技能培訓不僅要有好的、實用的教材,更重要的是要有能與實際工作環境一致的培訓場所。作為承擔江西省電力公司生產技能人員培訓工作的培訓中心,近年來已建成多個與生產一線場景相吻合的電能計量實訓室,通過近些年的培訓,已摸索出一套針對一線人員的培訓方法,但還存在較多的不足,因此建設針對電能計量人員的精品培訓項目就是重中之重。通過此項建設,不僅可以提升培訓質量,而且可以帶動其他培訓項目朝著更有利于員工技能提升的方向發展。

        然而,何為“精品培訓項目”?如何開展“精品培訓項目建設”?項目組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資源系統都沒有檢索到明確的表述。參照教育部關于精品課程和精品課程建設的定義:“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精品課程建設,就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為先導,以建設相應層次的、具有較強針對性和適用性的優秀教材為核心,以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為前提,以教學內容現代化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平臺,以科學的管理體制為保障,集觀念、師資、內容、技術、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體建設”。本項目組認為,“精品培訓項目”也應很好地詮釋“五個一流”。“精品培訓項目建設”也應是以現代先進的職業教育思想為先導,以建設相應層次的、具有較強針對性和適用性的優秀培訓指導教材為核心,以“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為前提,以培訓內容現代化、實用化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平臺,以科學的管理體制為保障,集觀念、師資、內容、技術、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體建設。

        二、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建設的進程安排與建設思路

        “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項目組以江西省電力公司培訓中心《精品培訓項目建設標準》為依據,按照上述“精品培訓項目建設”的要求,圍繞培訓師資、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培訓教材、培訓管理5個方面,逐步開展“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建設的4個步驟:2011年4月-5月進行培訓需求調查與分析,2011年6月-7月進行培訓項目設計和師資隊伍培養,2011年8月-9月進行培訓實施和培訓評估,2011年10月-12月進行項目總結和形成項目成果。具體建設思路如下:

        第一,培訓師資隊伍建設。走“校企聯合、理實一體”的道路。由于歷史的影響,一方面,培訓中心的專職培訓師多是院校畢業后長期從事理論教學的老師。他們理論扎實、教學經驗豐富、表達能力強,但是缺乏現場工作經驗、實踐操作能力弱;另一方面,企業技能專家,現場工作經驗豐富、實踐操作能力強,但是理論相對薄弱、缺乏教學經驗。為建設一流的培訓師資隊伍,項目組決定“兩條腿走路”:一是走出去,選派優秀教師到供電公司電能計量一線掛職鍛煉。只有將理論聯系實踐,成為“雙師型”人才,才能勝任企業培訓的需要;二是請進來,引進供電公司一線的優秀人才,讓他們成為我們的兼職培訓師,壯大我們的隊伍。

        第二,培訓內容模塊建設。“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深入現場、深入一線,了解企業、員工的培訓需求,才能設計出企業需要、員工滿意的培訓內容模塊,才能制定出合情、合理、合用的培訓方案,才能收獲企業、員工和培訓機構期望的培訓效果。為此,項目組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訓規范 第25部分:電能計量》的要求,將電能計量Ⅲ級職業能力培訓項目分解成3個模塊,每個模塊的培訓內容均以與現場關系緊密的實際操作項目為主。

        第三,培訓教學方法建設。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方法,引入先進的行動導向教學理念,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問題研討、現場實操等等,推進培訓項目的教育性、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和豐富性。

        第四,培訓項目教材建設。以《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訓規范 第25部分:電能計量》為基準,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與時俱進,補充、開發電能計量一線員工迫切需要的相關專業知識、新知識、新技術的培訓指導手冊和標準化專業試題庫,利用團隊優勢,做出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課件及視頻材料,建設網絡培訓平臺,進行遠程分享。

        第五,培訓項目管理建設。項目組嚴格按照培訓中心標準流程的要求,認真做好“培訓需求調研培訓項目設計培訓項目實施培訓效果評估”4個環節的規范化管理。每期培訓班開辦前,項目組會將培訓方案、課程要求、學員信息等告知培訓師;開班過程中,項目組全程跟蹤服務,及時解決學員和培訓師的各種問題,確保一、二級評估的準確、可靠;培訓班一結束,項目組立即收集整理培訓歸檔材料,并通過反饋進行及時整改,從而形成以培訓中心為龍頭的對地市公司培訓業務的開展起示范作用的精品培訓項目。

        三、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建設亮點介紹

        1.深入生產一線,了解實際需求

        由于《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訓規范 第25部分:電能計量》的時間為2009年初,顯然很多的最新技術沒有列入其中。項目組考慮應該將最先進的技術放入培訓中去,以體現培訓項目的先進性和及時性。為此,將“智能用電技術”和“GIS技術”引入培訓內容中,并將所有培訓內容按照技能項目和子項目的層次編寫成了課表的形式。

        項目組自2011年3月即開始廣泛學習、搜集資料,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訓規范》的要求,編制《電能計量專業培訓需求調查表》。2011年4月-5月通過實地調查及網絡調查的方式,對南昌、九江、贛州、撫州、萍鄉、吉安、景德鎮和贛東北8家供電公司電能計量人員進行了培訓需求調研,征求他們對我們設計的培訓課表的看法和建議。項目組根據從一線獲得的數據和培訓建議進行歸納整理,確定培訓項目的內容模塊。

        2.合理配置教師,突出高效實用

        按照調研整理出的培訓課程內容,項目組從江西省電力公司高技能人才庫中選擇生產一線專家作為主講教師。這些專家多年來一直從事省公司互感器的檢定和驗收工作,在江西省電力公司計量中心及其地市供電公司計量中心都享有較高的聲譽,對現場新技術和新設備的了解非常及時;“電能計量裝置錯誤接線檢查技能操作項目”由培訓中心專職培訓師擔任,他們也都是多年從事該項目教學的主講教師。這樣配置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培訓的效率和實用。

        3.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員參與

        由于參培學員大都來自于生產一線,從“工作狀態”到“學習狀態”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為了盡可能縮短學員的適應時間,快速地進入培訓學習狀態,本培訓項目,特意以“情緒管理”課程開始,通過疏解學員的心理壓力,讓學員以愉快的心情進入學習;然后學習業務技能、新技術;最后進行研討。7天的培訓課程,以快樂學習為基礎、以培訓需求調研結果為依據,循序漸進,力求做到在快樂中學習、在問題情境中學習,從而切實提升學員的業務技能,強化學員的工作流程意識。

        在技能培訓中,通常我們會采用的教學方法是: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在理論教學中我們通常采用的方法為“講授法”,也就是“灌輸”的模式,學員在學習中很難達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效果,并且也容易阻斷學員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我們在“電能計量裝置錯誤接線檢查技能操作項目”的培訓教學中采用當今職業教育界最先進的教學方法之一的“行動導向法”進行教學。學員通過全身參與整個學習過程,激發出了“探索知識”的潛能,同時也改變了以往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一言堂”現象,鼓勵學員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通過自己的探索掌握最正確的操作方法,使學員實現從“要我這樣做”到“我要這樣做”的轉變。

        4.提前精編講義,實施全程錄像

        在本培訓項目實施之前,按照精品培訓項目管理建設要求,我們事先向各位培訓師提供了培訓模塊大綱、教案、講義、課件等編寫的要求和模板。督促各位培訓師按照“行動導向”的理念,認真備課、按時交納材料。項目組按照培訓模塊序列,精編講義,讓學員在報到之時即可拿到講義,方便學習與記錄。

        本培訓項目還對教學過程進行了全程錄像。將7天的教學錄像,結合精品課件,制作成本項目的“精品培訓項目”視頻教材,為更多的不能前來參加培訓的現場電能計量專業工作人員提供網絡學習參考,也為進一步做好培訓項目積累素材、奠定基礎。

        四、經驗總結

        筆者認為,作為精品培訓項目的建設者,培訓師在精品培訓項目建設過程中應該把握好以下4個環節:

        1.準確把握培訓需求,為打造精品奠定基礎

        企業培訓機構要成功地開展職工培訓項目,就要將過去那種“我有什么,我教什么;我教什么,你學什么”的推銷式培訓做法改變為“你要什么,我教什么;你缺什么,我教什么”的營銷式培訓做法。只有通過訓前的充分調研,才能把握不同企業在不同發展時期“要什么”,才能了解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培訓學員“缺什么”,進而確立專業培養目標和方向,找準培訓的指導思想和著眼點。

        2.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為打造精品構建框架

        培訓師應針對培訓內容的特點,設計每一堂課的教學思路。可以根據崗位需求進行專業能力項分解,再圍繞每一個專業能力項,進行知識、技能、方法和情感的設計,以明確課堂的教學點,也就是明確培訓師的操作點和學員的掌握點。它包括知識的重點、難點,技能的訓練要點,還包括方法的指導點和情緒的協調點。針對成人教育的特點,培訓師應有意識、有目的地設計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不僅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也將優化課堂的教學效果。

        3.創意編寫培訓講義,為打造精品搭建橋梁

        培訓講義是將培訓師的教學設計與學員的能力構建實現清晰對接的橋梁,是培訓目標的具體化。職業培訓的講義不同于學歷教育的教科書。它不應該長篇大論強化理論,而應該簡潔明白強調實用;它不應該太高精尖,而應該通俗易懂、實用夠用;它不應該是簡單的培訓師語錄、課件翻版,而應該是學員的行動指南、學習指導。培訓講義應該人本化、實用化、邏輯化、系統化,一本綜合考慮企業需求、員工興趣的講義必將受到廣泛的歡迎。

        第8篇:電能計量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論述了在新的用電形勢下,加強配網線損管理的重要性,通過分析配網線損的構成,從技術線損、管理線損和考核管理等方面,分析配網線損影響因素及相應對策。在技術線損方面,分析了配網結構及輸配電設備、電能計量裝置、無功、電壓等因素對配網線損的影響及對策。在管理線損方面,分析了抄核收質量、電能計量、反竊電、配網運行管理等因素對配網線損的影響及對策。從考核管理角度,對建立配網線損考核管理體系,實行分壓分線分臺區考核,線損指標管理等進行了論述。

        一、引言

        電力網的線損率是表征供電企業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也是國家貫徹節能方針,考核供電企業的一項重要指標。其中配網線損,直接反映了供電企業的用電管理水平,它的高低,與地區配網規劃設計是否合理、配網設備運行是否良好、配網新技術應用狀況、營配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高低、計量裝置配備管理狀況、抄核收工作質量好壞、反竊電工作力度大小等等都有十分重要的關系。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率在全網線損率中占有很大比重,具有相當大的降損節電潛力。降低配網線損直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是增收創利最直接有效的途徑。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城網改造、“一戶一表”和農網“兩改一同價”的實施,一方面改善了配網網架結構和設備,有利于降損,但另一方面,取消了大量的中間層供電,供電企業直供到戶大量增加,供電損耗必將隨之增加,配網線損在全網損耗中的比率將進一步增大,線損率也將進一步升高。而隨著電力行業公司化運營機制的進一步推進和完善,供電企業對線損率的要求也將越來越嚴格,在這種形勢下,加強配網線損管理工作將尤為重要,本文從技術線損、管理線損等配網線損構成因素和考核管理等方面,分析配網線損影響因素及相應對策。

        二、配網線損構成

        線損率是指一定時間內,電流流經電網中各電力設備(不包括用戶側的用電設備)使所產生的電力和電能損耗。它是從發電廠出線側(不包括廠用電、升壓變和母線損耗)至用戶電能表上所發生的電能損耗和損失。線損具體可分為固定損失、變動損失和其他損失三部分。

        固定損失:一般不隨負荷變化而變化,只要電氣設備上帶有電壓,就要損耗電能。它包括:

        降壓變壓器和配電變壓器的鐵損;調壓器、調相機、電抗器等設備的鐵損;用戶電能表電壓線圈損失以及電能表附件的損耗;電容器等介質損耗;110KV以上的電暈損耗。

        變動損失:隨負荷的變化而變化,它與電流平方成正比,電流越大,損失越大。它包括:

        降壓變壓器、配電變壓器的銅損,即電流流過線圈的損失;輸電、配電線路的銅損,即電流流過線路的損失;低壓配電線路的銅損;接戶線和進戶線銅損;電流表電流線圈的銅損。

        其他損失:固定和變動損失以外的損失。它包括:

        電能表漏抄、電費誤算等營業錯誤損失;電能表超差、錯接線等計量損失損失;用戶竊電損失;變電所直流充電、控制及保護、信號、通風等設備消耗的電量。

        線損還可分為理論線損、技術線損、管理線損等三類。

        理論線損:是按照現實的輸、變、配電設施進行理論計算得出,只考慮固定損失和變動損失,不及其他損失

        技術線損:只考慮現實的輸、變、配電設施技術條件下的的損失,不考慮由于管理因素造成的損失。

        管理線損:除技術線損外,還考慮由于管理上的原因造成的漏電、竊電損失,以及計量不準造成的損失。

        三、技術線損影響因素及對策

        1、配網結構及輸配電設備影響

        城市配網在建設或改造之初,就應該充分考慮到采取各種技術措施有效降損。配電網結構應合理布局,將高壓深入到負荷中心供電,縮短電源與有效負荷之間的距離,杜絕東拉西扯、迂回供電現象,減小低壓配電網的供電半徑。從而提高供電電壓質量,降低線損電量。

        配電線路導線截面應選擇適當,以經濟電流密度運行。對線徑細、半徑長、迂回供電的線路要堅決改造,在臺區整改時,要注意合理選擇低壓系統的導線截面,不但減少輸線線路造成的銅損,而且改善了用戶端電壓質量。配電線路應盡量絕緣化,不但減少了損耗,而且保證了安全和可靠性。

        配電變壓器布局應合理,經量將其安裝在負荷中心,縮短低壓供電半徑。應盡量選擇節能型變壓器,對高能耗配變要逐步更換。變壓器容量應合理配置,避免配變長期空載或超載運行。對配電變壓器還可安裝綜合采集裝置,以隨時了解掌握配變運行狀態,采取措施降低損耗。

        2、計量設備影響

        電能計量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到供電企業售電量,合理配置計量裝置,對電能表、互感器、二次接線等各個環節都要加強誤差控制,是降低線損的保證。

        電能表應合理選型,對用于供電企業之間及與大用戶之間結算的關口表,應按照規程要求,配置適當精度的計量表計。對居民照明用戶,應積極推廣長壽命高精度電能表,保證準確計量。

        根據用戶的負荷狀況,選用變比合適的電流互感器,使其一次電流工作在額定電流的20%-120%范圍內,對老用戶要根據實際負荷情況,更換適當變比的互感器,避免“小馬拉大車”或“大馬拉小車”情況。

        對計量用二次回路,要采取措施減少PT二次壓降,如使用專用計量PT、專用二次回路、縮短二次線長度、增大二次線截面等技術手段,將PT壓降控制在允許范圍。

        對大、中用戶要采用專用電能計量柜、計量箱,不但為計量裝置提供一個良好的運行環境,有利于提高計量準確度,而且可以有效防止竊電行為的發生。

        3、無功、電壓影響

        無功的流動在電網中要產生有功損耗,電壓水平也對可變線損和不變線損產生直接影響。在配網的規劃設計時期,就應該充分考慮線路、配電變壓器的無功就地補償,在現有配網中要完善無功平衡,有計劃地安裝無功補償裝置。

        對專變用戶要加強無功考核,嚴格執行力率調整電費,促進用戶采取措施改善功率因數,安裝無功補償裝置。不僅可以減少對系統的無功需求,提高電力系統供電能力,改善電壓質量,減少損耗,還能減少用戶電費支出,產生直接經濟效益。

        采取有載調壓、安裝統計型電壓表加大電壓監測力度等手段,積極改善系統各級電壓質量水平。

        四、管理線損影響因素及對策

        1、抄、核、收質量影響

        抄表收費是用電營銷工作至關重要的一環,其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影響線損率的統計和考核。隨著城農網改造、“一戶一表”的不斷深入,供電企業銷售到戶、抄表到戶、收費到戶、服務到戶“四到戶”管理體系的建立健全和不斷完善,抄表收費的工作量也將大大增加,對抄表到位率、準確率、大用戶月末抄表比率、電費差錯率等抄核收工作質量的要求也將不斷提高。要求對抄核收工作進一步加強管理,加強對抄核收工作人員,特別是抄表員的工作責任心和職業道德教育,嚴格各項考核,堵塞電量跑冒滴漏現象。

        隨著用電MIS系統、集中抄表系統等新技術在抄核收工作中的應用,手工工作量大大減輕,人為誤差得到了控制,但也減少了對如資料錯誤、數據錯誤、計量故障等發現的機會。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加強責任心,把好核算關口,同時利用有關軟件功能,經常性進行異常數據分析,防止漏計、錯算電量電費。信息中心等單位要加強對系統軟件的維護管理,及時處理系統程序上的缺陷,維護備份好重要數據,保證系統安全可靠

        2、電能計量影響

        正確配置電能計量裝置,還要有嚴格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證計量設備穩定準確運行。

        在計量裝置安裝施工時,要嚴格控制施工質量,防止錯誤接線;在日常運行中,要做好電能表的輪換、校驗工作,做到有計劃有落實,提高輪換率、現場校驗率,防止電能表超周期運行,保證電能計量的準確性。

        加強計量裝置的缺陷和故障處理,對計量表計和CT燒壞、表計卡盤、PT斷相等缺陷和故障及時發現、及時處理。要加強抄表、電檢、計量人員工作責任心,建立考核獎懲制度,對及時發現缺陷的,加以獎勵;未能及時發現的,要追查責任人,嚴肅處理。發生計量故障要充分收集證據,追補電量電費,在減少供電企業損失的同時,避免與客戶發生矛盾。

        對因輪換、整改、故障處理等拆回的計量表計,要嚴格執行有關復核制度,對表計上積存的電量進行審查、核對,堵塞漏洞,防止電量流失。

        做好計量標準管理和校驗工作,管好手中的“秤桿子”,一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校驗標準和裝置的準確度,提高校驗水平;一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維護供電企業的利益,也要維護用電客戶的利益。

        3、反竊電影響

        竊電行為采取種種手段,非法侵占電能,直接損害了供電企業的利益,造成了配電線損率的上升。近年來,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個體承包經營者逐步增多,一些人為利益驅使大肆竊電,竊電手段越來越高,竊電量越來越大,在個別線路、配電臺區,甚至成為影響線損率的最主要因素。形勢要求不斷加大反竊電力度,成立用電稽查大隊專門從事反竊電工作,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用電稽查,對用電大戶采取周期性跟蹤監視,對線損較高的線路、臺區進行集中清理整頓。

        要把反竊電工作作為一項全局性的工作對待,推廣運用新技術新手段,從各個方面采取反竊電措施,如對用戶計量箱柜進行整改,加鎖加封;利用負荷管理系統和遠方抄表等技術有效防止和打擊竊電;配備先進現場測試儀器等。

        對稽查工作要加強管理,對檢查率、查處率進行考核,克服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嚴肅對竊電戶的查處,充分運用法律武器,打擊竊電。

        對內部工作環節的監督也可作為稽查工作的一項內容,如監督內部用電、查處內外勾結竊電、監督抽查抄表質量等。

        4、配網運行管理影響

        加強配網運行管理,實現配網經濟運行,也是降低配電網電能損耗的重要措施。

        合理安排配網運行方式,有計劃進行負荷實測,根據測試結果,掌握了解配網運行參數和運行狀態,及時進行負荷轉移、平衡三相負載、調整運行方式。不但要做好整個配電網的負荷調整工作,而且要做好每條線路、每個臺變、即每個分段的負荷調整工作保證配網經濟運行。

        加強配網日常運行管理,定期進行巡視,發現缺陷及時處理,防止發生事故或障礙,同時,有計劃地調整或更換高能耗設備,減少損耗。

        合理安排設備檢修,供電網正常運行時的接線方式,一般應是比較安全和經濟合理的接線方式,如遇設備檢修等情況,改變了正常的接線方式,不但會降低運行的可靠性,而且會使線損大量增加。因此,加強檢修的計劃性,縮短檢修時間,實行聯合檢修和帶電作業,有利于降低配網檢修時的損耗。

        五、加強考核管理

        做好線損管理工作,必須首先加強對線損工作的領導,供電企業各部門都應該重視線損工作,建立健全線損管理體系,從規劃設計、基建、生產、營銷全方位全過程對線損進行管理,在相關部門配備專職或兼職配網線損專責人,建立起全局性的配網線損管理網絡,定期召開例會,分析研究線損狀況,制定相應降損對策。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將與線損有關的各單位各部門各崗位都納入到考核體系中,嚴格考核,降罰分明。

        目前對配網線損管理,各單位普遍推行了分壓分線分臺區考核,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實際操作中,加強指標管理,確定考核指標并及時進行調整,直接關系到考核效果。

        對配電網中的線路、典型臺變進行負荷實測,在實測數據的基礎上開展理論線損計算,為確定考核指標提供了依據。在負荷測試時,要盡量選擇能夠體現配網實際損耗狀況的運行方式和典型日進行,采取調度SCADA系統、負荷管理系統、配變綜采儀、集中抄表系統等多種技術手段,確保數據真實可信。理論計算可以選用專用軟件進行,提高計算效率和準確度。

        在理論計算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損耗狀況和管理水平,分解下達各單位線損指標,各單位將指標細化到每條線路、每個臺變,下達到承包組或個人。這樣將指標層層分解下達,定期考核。

        在實際考核過程中,由于配網運行方式調整、業擴變動、追補電量等,對考核實施都產生直接影響,應明確責任、規范流程,采取調整措施。

        對10kV及以下配電網設備變動處理。當配電運行方式改變、負荷轉移或新增公用變時,應由配調在規定工作日內將設備變動傳票傳到抄表組和線損專職,由抄表組和線損專職應及時修改有關數據,調整配網線路的考核線損率。對手拉手線路,要積極采取措施,如將手拉手線路合并考核,在手拉手位置或分段處安裝考核計量裝置等,保證拉手運行時考核的實現。

        對客戶服務工作處理。對考核范圍內所有客戶的接裝、增容、更名、遷移、輪換、故障、違章等工作,業務人員都必須按營業管理有關規定辦理各種傳票,并及時傳遞給有關人員。每月底抄表前,業務人員應在工作傳票中,將配變臺區內照明、動力客戶的負荷增減情況,通知抄表組和線損專責人。線損專責人及時修改、調整線損考核指標。

        表計異常及違章用電、竊電情況處理。線路、臺變抄表人員抄表中發現考核表表計異常,抄表員發現自己所包線路、臺區內客戶有違章用電和竊電行為的,應在及時通知有關部門迅速處理。有關部門處理完畢后,應將追補電量情況及時傳遞電費和線損專責,保證考核準確。

        在實施考核過程中,對線路、臺區承包人不能簡單地以包代管,一包了之,對線損較大,完成任務困難的,要積極主動地與承包人一起分析設備狀況,用戶特性,尋找損耗原因,采取降損措施。既不能視之不管,挫傷承包人管理積極性,也不能隨意調整指標,使線損考核流于形式。

        第9篇:電能計量論文范文

        北京市電力公司電能計量中心運行管理處處長。高級工程師、裝表接電高級技師、國家電網公司工程技術專家、國家二級注冊計量師、北京市職業技能競賽高級裁判員、國家電網公司資深評標專家、北京市電力公司電測技術專業一級工程師。

        1981年參加工作的吳小林,是北京市電力公司一路培養下成長起來的專業技術技能和業務管理方面的領軍人才。他曾在平谷供電局從電站運行值班,在北京供電技工學校從事電力專業課教學,在北京供電公司“一戶一表”指揮部從事工程管理等工作。2001年開始跨入電能計量專業領域,先后從事現場計量裝置運行管理、公司關口計量技術管理、公司本部職能管理和計量專業技術、質量、運行等業務管理。

        工作30年來,他始終堅持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的學習、實踐,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分別于1987年、1997年在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和北京電力管理干部學院完成了電力網、電氣技術專業的學習;日常工作中,一旦遇到問題、疑點,他總是虛心向有經驗的師傅們請教。在剛跨入電能計量專業領域期間,他每天都要帶上一本專業書籍和筆記本,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現場實際相結合,詳細記錄設備型號規格、接線圖并定期歸類統計、分類。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02年參加全國電力行業營業用電技能競賽選拔中,他脫穎而出,以優異的成績被選拔代表華北電力集團公司參加競賽,并與另外兩名隊友密切配合、共同拼搏,取得了裝表接電專業團體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授予“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同年,在參加北京市工業系統第十屆工人技術比賽中,憑借出色的發揮,奪得第一名,被北京市經濟委員會授予“北京市工人高級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06年參加北京電力公司第二屆專業技術人員技術比賽,取得電測技術專業一等獎。

        面對成績,吳小林說:“學無止境,成績只能代表過去,作為一名專業技術人員,在取得成績的基礎上,更要發揮自己的技術技能特長,推動專業技術的發展,要始終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工作精神,不斷實踐、積累、總結、提高”。他踐行著他的諾言,經過對多年工作經驗的總結、提煉,2003年,他編寫了《相位伏安法檢查電能裝置接線》的培訓教材,分批為全公司電能計量專業人員進行了培訓和實操指導,該方法不但被廣泛應用于計量現場實際工作中,還被列入職業技能鑒定和專業技術比賽的實操項目。2007年,他編寫了《北京市電力公司電能計量專業培訓講義》。多年來,為公司電能計量、用電檢查、電費營業等專業和農網配電營業工及新入企大學生進行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培訓,每年培訓在150學時以上。對待培訓材料,他對自己的要求是“畫竹,必須成竹于胸中”,每一次培訓他都會對培訓材料進行一次補充完善。培訓中,他注重理論與公司計量實際工作相結合,培訓內容涉及國家法律法規、行業規程標準及公司管理制度;二是提倡“交互式”教學方式,鼓勵學員及時提問、共享,竭力提高職業教育的效率和效益;三是注重各專業知識的融合,對電能計量專業所涉及的,如電力網、運行方式、接地方式、無功補償、反竊電等相關知識,要查閱大量書籍經過融會貫通融入到培訓內容中;四是課堂培訓與日常答疑相結合,每次培訓他都會公開自己的聯系方式,每年他都會接到許多電話咨詢現場出現的問題,每一次他都是耐心解答,對說不清的問題,就抽時間到現場進行檢測、勘察、畫圖分析,對自己不能解釋清楚的問題,他就虛心求教有單位乃至國內經驗的專家共同解決。參加過他培訓的人員不但提高了電能計量專業知識技能,而且還能全面了解電力行業相關知識,從而有效提升了公司電能計量專業隊伍的業務能力。

        2003年以來,吳小林曾多次擔任公司和兄弟單位組織的有關技術比賽、競賽的命題和裁判員,以及擔任公司技能鑒定的考評員。2005年10月被推選為國家電網公司供電所長知識技能大賽的裁判員。2006年4月應公司委派擔任天津電力公司技術技能比武的裁判工作。2009年參加公司組織的《農電工崗位技能操作手冊》中“電能計量”部分的編著工作,該《手冊》于2010年1月出版發行。

        在積極投身公司專業技術技能教育培訓的同時,吳小林更加注重對年輕職工的業務和管理方面的培養。自2007年以來,他先后擔任電能計量中心表計研究室主任、質量監督處處長、運行管理處處長。“眾人同心,其利斷金”,作為部門的帶頭人和管理者,他深知團隊精神以及團隊建設重要性,因此他憑借個人的人格魅力將團隊成員緊密地團結起來,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和寬廣的發展空間,盡情發揮他們積極進取、樂于上進、勇于創新、敢闖敢拼的精神,并且將自己多年的管理經驗和專業知識無私地傳授給他們,幫助他們快速成長。當年輕同志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作為處長的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有困難找處長”,他總是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指導他們找到解決困難的辦法,他就是這幫年輕人的老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幫助年輕人是他不可推卸責任和義務。就這樣,在他的言傳身教、諄諄教導之下,他所在部門的年輕同志如雨后春筍一般迅速成長,截止到目前,已經培養出兩位單位中層干部和多位技術或管理方面的骨干,成為單位的中堅力量,部門的工作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廣泛贊揚。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 日本三级手机在线播放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 | 亚洲人在线68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