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國經濟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由于互聯網的發展產生了大量的數據,對這些數據應用計算機技術、數學模型、統計分析等進行處理,就有可能成為有價值的、可銷售的數據產品,這種基于數字技術下的創新性信息使用方法,提高了決策者的決策效率及可信度,能夠引起整個服務業和制造業本質性的改變。因此大數據蘊含著極高的經濟和商業價值。對于大數據的概念,企業和學術界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定義。研究機構Gartner將大數據定義為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將大數據定義為“由科學儀器、傳感設備、互聯網交易、電子郵件、音視頻軟件、網站點擊流等多種數據源生成的大規模、多元化、復雜的、長期的分布式數據集”。麥肯錫認為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對其內容進行采集、存儲、管理和分析的數據集合。當前對于大數據的特點主要存在兩種觀點:Dumbill采用IBM公司的觀點,認為大數據具有“3V”特點,即數據量大(Volume)、數據類型復雜(Variety)、產生速度快(Velocity)。還有部分學者認為大數據具備“4V”特點,在3V的基礎上增加了價值性(Value)。
(1)數據量大(Volume):目前數據的計量單位用太字節、澤字節和堯字節計算。IDC《數字宇宙膨脹:到2020年全球信息增長預測》顯示,數字信息每年按照幾何級數態勢遞增,到2020年數字量將達到40ZB。
(2)數據類型復雜(Varie-ty):相對于傳統的便于存儲的結構化數據,大數據下非結構化數據越來越多,比如網絡瀏覽軌跡、視頻、音頻、圖片、地理位置信息等。數據類型的多樣性對數據的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產生速度快(Velocity):數據的產生和更新頻率快,每秒都在即時增加,因此大數據的存儲以及實時處理和分析能力是大數據背景下技術創新的關鍵要求。
(4)價值密度低(Value):存儲的數據量大,但是蘊含的價值低。比如一段監控視頻時間長達2個小時,但是有用的數據可能只有1~2分鐘。數字技術是指對產生于人機交互、物聯網等以結構、半結構、非結構形式存儲于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提取和集成,以模式識別、數據挖掘、可視化以及統計分析等技術手段,通過數字技術生成模塊化的專用數字技術處理軟件包,進一步通過模塊集成實現決策支持、智能生產、智能服務、預測等技術創新,實現大數據的價值化。根據大數據的特點可知大數據和傳統數據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數據處理技術上,大數據下的數字技術包括傳統基本數據處理技術如模式識別、數據挖掘、可視化、統計分析,和高級數據處理技術如移動計算、社會化媒體、物聯網、云計算、分析和預測五種技術,這五種數字技術融合后方能產生巨大的技術創新。移動計算指的是計算的實時性、動態性,即人和計算機的實時交互,機器和周圍環境的實時交互,通過移動計算,增加了數據使用技術在地點和時間上的靈活性,數據的實時處理是大數據的最核心技術。社會化媒體是指人們可以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信息、分享內容、互動交流。社會化媒體平臺的使用數據具有“流”的特性,大數據流的特性改變了人們收集和評價信息的方式,也改變了技術創新方式。物聯網描述的是物理對象間的連接,這種交互作用發生在機器與機器之間,對象與對象之間。物聯網的形成開啟了服務創新、生產創新和增值過程的新維度,是新的增值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基礎。云計算指的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主要解決數據的結構問題和管理問題,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按需提供給不同的使用者,通過云計算加快對信息的發現、組織和協調并為技術創新提供服務。分析和預測是對大數據進行關聯、趨勢性等知識發現技術,由于大數據的海量性、動態性、類型多樣性和價值低密度性,有價值的信息隱藏于碎片化的數據關聯中,而且隨時間的流逝不斷減少,因此傳統的優化算法、抽樣學習的數據挖掘技術、統計分析方法已不適用,基于知識發現的分析和預測技術是大數據的關鍵技術。針對大數據下的這些數字技術融合就有可能產生技術創新,就可能實現服務智能化、生產智能化、決策智能化等等。大數據時代給經濟增長帶來了大的變革,這種變革體現在:一是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大數據時代的本質是互聯網基礎上的信息技術在經濟增長和工業化中的廣泛應用,其核心在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大數據并不能生產出新的物質產品,也不能創造出新的市場需求,大數據的價值,不僅是大數據技術本身,更是應用創新產生的經濟社會價值,能夠讓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從而使工業制造的生產效率得到大規模提升,并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二是促進產業融合。大數據時代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廣泛使用,使得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不同行業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合為一體,逐步形成新的產業。在技術融合、數字融合基礎上所產生的產業邊界模糊化,產業由分立走向融合,產業融合能夠通過建立與實現產業、企業組織之間新的聯系而改變競爭范圍,經濟增長效率大幅度提高。三是技術創新發生變化。在大數據背景下科技創新與產業結合程度加強,而且由于信息化的廣泛使用,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技術創新的協同性和共享性加強,科技創新與產業結合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加強。
二、大數據下數字技術創新的新特點
大數據下的技術創新與傳統漸進性技術創新有本質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創新方法、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過程和創新結果五個方面。大數據背景下數字技術基礎上的技術創新具有一些新特點:
1.數字技術下的技術創新方法具有組合性傳統的技術創新方法基于專業理論、專業技術和市場目標的共同作用,而大數據環境下的數字技術創新方法更多地來源于對不同技術的組合式創新。創新不僅是一種基于理論背景下的基礎性創新,而更可能是利用現有的數據技術手段和已有信息進行重新組合,技術創新方法的組合性主要體現在對數字的敏感性洞察以及創意路徑實現的組合。對于客戶消費行為的數據技術分析可以開發出BI系統。對于共眾通信數據分析可以開發輿情系統,KevinSystrom和MikeKrieger將Facebook最受歡迎的照片共享思想植入到智能手機中,開發出了能夠改變照片樣式的軟件。這些說明了數字技術提供了一種組合式技術創新的可能性。
2.數字技術下的技術創新模式具有開放性傳統的技術創新模式強調獨立創新、合作創新和引進創新模式,這些創新模式聚集對要解決的問題相關領域精通的專業性人才來提供技術創新方案。專業人才具備高精尖科技知識,能夠從更加專業的角度提出建議,而大數據下的技術創新能夠突破對專業人員和研究領域的限制。數字技術提供了一個開放式的創新環境,每個人都能夠在開放平臺上對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新思想的交流與技術創新的實現。納特•特納和扎克•溫伯格是沃頓商學院學習經濟學和創業學的學生,二人雖然沒有學過醫學知識,但他們創辦的公司flatironhealth正在試圖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找到治療癌癥的方法。這種群體力量參與和數字技術爆發出來的無限的智慧正是大數據下技術創新的模式。
3.數字技術下的技術創新管理具有突破性突破性技術創新是基于不同科學原理和技術方法之上的創新,能夠使產品具有新的性能和較低成本,且具有毀滅性,能開拓新的市場和潛在的應用,如石英鐘的出現給機械表以致命沖擊。數字技術下的融和式技術創新是突破性技術創新,單個領域的技術有可能只服務于特定背景下的產品或者服務,而不同領域技術的有效融合則可能衍生出更多的相關性技術創新。在技術進步的過程中,漸進式創新是階段性的、變革性的,而突破性技術創新是永恒的、革命性的。傳統的技術創新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大量的人才培養及儲備、基礎設施的建設、先進設備的研發及引入,通常這些投入需要經歷一定的時間才有可能獲得創新成果。基于數字技術平臺,每個企業、機構甚至個人都成為了創新的主體,創新也不再局限于某一技術領域,而是以多種方式存在。如云端存儲服務及數據分析業務就為企業提供了一種成本相對較低的創新思路,從而使得技術創新具有更低成本。
4.數字技術下的技術創新過程具有非線性線性創新和非線性創新是基于創新過程的一種區分。線性創新過程是一個“基礎科學-應用科學-設計試制-制造-銷售”的單向的、逐次漸進的過程,創新起源于基礎研究。非線性創新過程突出了創新的多層次、多環節和多主體參與,在非線性創新過程中創新絕不是從研究到應用的線性鏈條,從小眾到大眾的傳播過程。數字技術下的技術創新突破了線性技術創新的思維,從創新的方式、主體、階段等方面進行非線互創新,是企業內外各種與技術創新有關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突出了創新的多層次、多環節和多主體參與。在大數據時代,技術創新被認為是各創新主體、創新要素交互復雜作用下的一種復雜涌現現象,是創新生態下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共同演進的產物。
5.數字技術下的技術創新結果具有通用性通用性指能夠在多行業使用的創新技術,通用技術創新具有普遍性,能夠隨著時間推移催生大量的創新,數字技術下的技術創新具有這些特點。數字技術下通用性創新主要是由于創新的方法是組合式創新,對于已有發明或者技術創新,經過組合后有可能產生新的創新。這種創新方法表明,每一次的技術創新會成為未來創新的一塊積木,在不斷的積累過程中,就產生了持續技術進步。數字處理技術使得所有領域都能夠獲得海量的數據,并無限制地被復制和重復使用。因此,具有潛在價值的數字化積木式技術創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倍增長,并且還在持續地提供未來組合式技術創新的可能性。
三、大數據時代我國新常態經濟增長中數字技術引領技術創新的路徑轉型
當前中國經濟步入以中高速增長為標志的“新常態”,新常態不僅意味著經濟增速的放緩,更意味著經濟增長動力的轉換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在新常態背景下,中國經濟的增長需要實現創新驅動戰略的支撐。在新常態的創新驅動中,我國面對大數據下技術創新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面對傳統技術創新的路徑依賴和數字技術下技術創新的特點,要發揮我國自身資源優勢,實現數字技術引領技術創新,推動我國經濟增長潛力開發,就要加快推進數字技術引領技術創新路徑轉變。
1.實施“政府組織+國企研發”的數字技術創新計劃技術創新正在成為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關鍵詞,而且大數據下的技術創新具有開放性,特別是在數字化工廠方面,實現過程中有大量需要進行標準化的內容,歐美國家在這一方面起步早,已制定出系統集成、安全保障、數字化工廠、能耗等技術標準,因此要積極引進和參與國際化標準工作,同時實施舉國體制,發揮政府作用,組織開展我國的技術標準化研究,爭奪制造業競爭的話語權。另外,在產品市場規模巨大、產品集成復雜的重大技術創新領域,借鑒“高鐵”技術創新模式,由政府牽頭,發揮國企研發力量,重點突破某一領域的技術難題。在實施“政府組織+國企研發”的數字技術創新計劃中,重點要持續推進大數據平臺建設,構建信息共享機制。大數據環境下的技術創新是基于數據庫基礎上的,因此要持續推進數據庫、知識庫、云計算庫、數據分析庫的基礎平臺建設,大數據下人人都是技術創新者,要構建基于服務的、集成智能分析、快速決策分析的大數據處理支持系統接口,建立促進群體成員之間信息溝通、共享和促進群體技術創新的交互平臺,建立開放的大數據技術創新體系、協同創新模式和評估機制,以推動新常態下數字技術對技術創新的引領。
2.建立技術創新的市場機制,引導企業自主創新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對外貿易的開放,市場化進程不斷加深,我國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產品市場,市場化需求確定了技術創新方向,技術創新中的市場杠桿作用越來越顯著,因此要完善大數據下技術創新的市場機制,引導企業根據自身優勢及市場需求,發現創新機遇并且進行自主創新。在引導企業自主創新的過程中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定稅收減免政策,激勵企業技術創新。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在研發新技術、發現新知識過程中形成的無形資產如果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企業就缺乏技術創新的動力。知識產權的清晰界定以及產權保護有助于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從技術創新中獲得高額收益,從而促進更加長遠的技術創新。我國目前對于知識產權界定、保護以及知識使用的制度及法律還不完善,因此,政府應該加大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制定相關的制度政策及法律法規保護企業的自主創新成果,鼓勵技術創新。此外,要通過稅收減免政策激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強度。
3.加強數字技術人才培養,實施全球人才引進計劃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新常態下的中國企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企業應用和行業動態呈現出新趨勢和特征:社會網絡與社會計算、云計算、協同化軟件與技術、新型電子市場與新型電子商務將轉變企業運作和組織架構。大數據時代企業的關注點將從傳統的決策支持系統、智能系統、數據庫建模與設計、信息系統規劃、開發方法等方面逐漸轉移到以新概念、新技術實行的決策分析、信息安全和風險管理等領域上。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大數據環境下技術創新的實施,需要一大批對于大數據的搜集、處理、分析、決策支持等方面的高層次人才。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中國新常態的經濟中,要加強數字技術人才培養,實施全球人才引進計劃:一方面通過加強我國高校計算機、電子專業建設,調整培養方案,優化教學環境,創新創業項目實施,以培養掌握數字技術基礎型人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搭建人才創業平臺,營造人才創業環境,引導大數據人才創造;另一方面我國需要制定全球數字技術人才引進計劃,特別是了解核心技術的專業人才和數據分析師的引進,并為人才的流入做好政策支撐。
關鍵詞:大數據;文化安全;挑戰;對策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02(2017)03-0087-05
一、大數據時代與我國文化發展環境的變化
自進入21世紀特別是其第二個十年以來,在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的加速發展和應用的推動下,人類社會開啟了一個大規模生產、分配和應用海量數據的時代,即大數據時代。不言而喻,大數據時代的信息風暴給每個國家、社會及個人帶來了巨大變革。對于我國文化及其發展環境而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使其傳播方式、生成路徑和影響效應等發生了巨大變革,呈現出與以往不盡相同的時代印記與現實表征。
第一,大數據推動了我國文化傳播方式的變革。近現代社會以來的文化傳播主要表現為精英化、中心化、單向性和價值主導性等特征。而到了大數據時代,傳統的文化傳播方式、方法和路徑被相當程度地顛覆和變革,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時代特征。特征之一是文化傳播的去精英化和去中心化。以往,文化交流和傳播的主導權主要掌握在黨宣機構、政府部門、新聞媒體以及專家學者手中,他們在文化傳播的議程設置方面有著絕對的主導權;然而,到了大數據時代,由于媒體技術可獲得性與便捷性大幅度提高,這就使得普通大眾也能夠輕松掌握和運用媒體技術。在這種情況下,文化傳播的主導權開始下移,借助于微博、微信、博客等自媒體平臺,普通大眾在文化交流和傳播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從而呈現出去精英化和去中心化的發展趨勢。特征之二是文化傳播的互動性和價值多元性。進入大數據時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文化傳播主導權的不斷下移,文化傳播主體之間的互動性大大增強;而在此影響下,以往那種帶有明顯價值導向性的文化傳播模式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受到擠壓,文化傳播過程中呈現出來的價值多元化和多樣性也愈發明顯和突出。
第二,大數據推動了我國文化生成路徑的變革。從一定意義上講,自文化產生以來,其本身就是一種精英文化。因為文化是一種高度凝結人類智慧和知識的精神產品,只有具有較高知識素養的人或由他們所建立的機構才能夠進行生產。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由于教育的普及,雖然這種狀況得以改觀,但文化生產的精英化仍然占據主導地位。步入大數據時代,文化生產的精英化狀況從根本上得以改觀,文化生產的既有范式發生革命性變革,由過去的撒網式、跟風式、標準化生產變為如今的定制化、差異化、個性化生產。在前大數據時代,文化生產者往往很難對大眾的文化需求類型、關注點進行精確化的分析和把握;而到了大數據時代,受眾在網絡上的每一次點擊、每一個評論等數據都可以通過相應的渠道和途徑進行全面、系統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從而精確找到普羅大眾文化需求的聚焦點、匯聚面。在這方面,騰訊視頻可謂是作出了比較成功的探索和嘗試。如騰訊視頻制作的新聞視頻節目《事實說》借鑒了美國Netflix《紙牌屋》的生產模式,將對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貫穿于《事實說》的選題、制作、傳播、營銷的生產全流程,精確地找準受眾的關注點和興趣點,進而在競爭激烈的娛樂視頻領域收獲不錯的市場份額。據統計,自播出以來,《事實說》以其言論的深度和邏輯性、內容的知識含量受到關注,特別在70后、80后、90后群體中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目前第一季共計12期已播完,總播放量達8千萬、評論量達19萬、大數據調查的參與量達3千萬[1]。
第三,大數據推動了我國文化影響效應的變革。過去,受制于通信條件、地域阻隔等因素的影響,文化的擴散和傳播往往只能局限于一時一隅,文化的影響力受到很大限制。到了大數據時代,在網絡通信技術的推動下,一種新的流行文化往往在很短時間內就能傳播到全球范圍,在不同地域、不同種族的人群中產生巨大影響。就我國的情況而言,以往,受文化生產力發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我國文化在國際文化交流和傳播中的影響力比較微弱。然而,近十年來,在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的助推下,我國文化與相關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得到很大提升,正在一步步走出國門,成為傳播國家形象與提升國家競爭力的一張亮麗名片。僅以依賴網絡通信技術程度較高的網絡游戲這一文化產業為例,根據《中國游戲產業報告》統計的數據顯示:從2006年開始,中國網游海外出口就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近十年來,中國網絡游戲出口規模已經漲了30倍之多。2015年,中國自主研發網絡游戲海外出口實際銷售收入達到53.1億美元,同比增長72.4%。可以說,網絡游戲已經超越其他文化形式,成為中國文化出口的主力軍。
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國文化安全面臨的挑戰
(一)信息安全風險劇增
步入大數據時代,計算機與互聯網已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必備工具,給整個社會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正是由于計算機與互聯網的大面積使用,也使得信息安全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與日俱增。如果那些記錄著個人和組織的海量信息被泄露或被盜取,將會給用戶、企業乃至整個國家的安全和利益帶來極大的損害。如有媒體就曾報道,2015年4月22日,重慶、上海、山西、沈陽、貴州、河南等超30個省市衛生和社保系統出現大量高危漏洞,數千萬用戶的社保信息可能因此被泄露。從補天漏洞響應平臺獲得的數據顯示,繞社保系統、戶籍查詢系統、疾控中心、醫院等曝出高危漏洞的省市已經超過30個。據統計,僅社保類安全漏洞所導致的信息泄露就超過5279.4萬條,涉及人員數量達數千萬,其中包括個人身份證、社保參保信息、財務、薪酬、房屋等敏感信息。2015年的10月19日,烏云漏洞報告平臺接到一起驚人的數據泄密報告后新漏洞,漏洞顯示網易用戶數據庫疑似泄露,影響到網易163、126郵箱過億數據,泄露信息包括用戶名、密碼、密碼密保信息、登錄IP以及用戶生日等[2]。
(二)西方文化入侵和滲透日益加劇
在經濟全球化的助推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席卷全球,向世界各個角落輻射和傳播。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這種西方文化的傳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本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但同時也使得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文化安全面臨著極大的風險和挑戰。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也未能幸免。正是基于這一現實,中國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國家文化安全,在保障正常的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同時,也采取了多種措施防范西方文化的過度入侵和B透,并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和成效。然而,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近十年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在新的信息技術推動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入侵和滲透比以往更甚,幾乎是無孔不入,并呈現出新的特征和趨勢。一是方式更加多樣。在大數據時代環境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領域和途徑都是西方國家經常使用到的文化入侵和滲透方式。二是手段更加隱蔽。手段的隱蔽性是大數據時代條件下西方文化入侵和滲透的又一個重要特征。因為大數據環境下的文化入侵和滲透只需要網絡終端就可以進行,而無需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這就使得防范文化入侵和滲透變得更加困難。三是影響更加深入和廣泛。大數據時代西方文化入侵和滲透所造成的影響程度既是深入的,也是廣泛的。這一方面體現為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滲透對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構成了深刻的影響,另一方面也體現為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滲透對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都構成深刻的影響。
(三)文化產業市場遭受蠶食
在現代經濟體系中,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之一,在推動經濟增長和滿足人們精神需求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在美國,文化產業對經濟的貢獻值越來越突出和重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文化產業重要性的認識越來越深入,也采取了多種措施推動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然而,作為一個文化資源大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相對薄弱,許多方面尚處于未開發或未充分開發的狀態,這就使得具有巨大比較優勢的西方文化產業能夠不斷入侵和蠶食中國市場,從而對我國文化產業市場構成嚴重沖擊。文化部前部長孫家正就不無警醒地指出:“近幾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WTO,我們面臨著激烈的國際文化競爭。少數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雄厚的資本實力、強大的文化傳播優勢和豐富的市場運作經驗,借助現代市場機制和高新科技手段,將大量的精神文化產品輸入中國,在獲得巨大的商業利潤的同時,對我進行文化的擴張和滲透,搶占、爭奪我國的文化市場、文化資源和文化陣地,嚴重威脅了我國的文化和文化安全。”[3]進入大數據時代以來,由于西方發達國家在信息技術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西方文化產業入侵更為便利,這就使得我國文化產業市場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
(四)主導意識形態和主流價值觀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西方文化在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中國蠶食中國文化市場的同時,還使我們的主導意識形態和主流價值觀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這是因為,那些在大眾中頗受熱捧的西方流行文化、快餐文化表面上看只是占領和蠶食了我們的文化市場,但是,如果我們深入其中就會發現,這些文化消費品同時在傳遞著西方的價值觀念、政治理念和意識形態。一直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正是注意到了這一點,不間斷地利用文化貿易、文化產品輸出等方式向我們或公開或隱蔽地推銷其政治制度、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況且,由于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階段、技術發展水平同西方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文化產業不夠發達,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對高水平文化的消費需求,從而使他們對西方文化產生向往和依賴。可以肯定,長期浸染于西方文化,其價值觀就很容易被西化,而我們所倡導的主流意識形態和主流價值觀則很容易被淡忘。以弘揚愛國和孝道的中國傳統故事花木蘭為例,這個故事本來講述的是一個女孩代父從軍、保家衛國的英勇故事,在被美國迪士尼公司改編為動畫片后,其主題已經變為女性對自我價值的追求,愛國和孝道的主題被“實現自我”的主題所取代。此片被引進后,在青少年中比較受歡迎。在文化輸入過程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顯然,如果這一狀況持續下去,我們的主導意識形態和主流價值觀就很容易被邊緣化。
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維護我國文化安全的對策
(一)建構文化安全預測和預警機制
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從這個意義上看,要有效維護我國文化安全,就必須首先從現實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認識到建立文化安全預測和預警機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得益于信息網絡技術的便捷性、可追蹤性和互聯互通性,也使得建立文化安全預測和預警機制具備了可能性和現實性。具體來說,在充分利用大數據的技術優勢建立文化安全預測和預警機制上,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著手:一是要著力構建一個系統化的文化安全預測和預警平臺。這一平臺要把負有維護文化安全責任的各個政府職能部門有效地聯合和吸納進來,建立統一、高效的合作機制和工作體系,要通過對文化安全信息及時準確地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發現危險因素和信號,及時做出預警,以供決策部門制定相應對策。二是要制定一個具備科學性、標準化和可操作性的文化安全預測和預警指標體系。這一預測和預警體系要能夠“通過對國內文化遺產保護狀況的隨機檢測和國際文化市場文化商品的流動趨勢及其以各種渠道影響和進入我國文化市場所可能導致對我國文化生態、文化產業、文化市場發展構成威脅,特別是可能引發對我國文化生態和文化產業發展構成災難性后果的不良趨勢的分析,能夠及時而準確地作出預告性和警示性反映”[4]。
1 宏觀經濟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經濟在快速的增長,為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做了很大的貢獻。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大的隱患。
1、宏觀經濟的發展速度在逐漸變得緩慢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宏觀經濟已經進入一個緩慢發展的階段,不能做到與時俱進。而經濟增長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家的經濟增長狀況,這就表明我國的綜合國力提升速度在放緩,不利于我國的經濟發展。
2、宏觀經濟的結構不合理
經濟結構可以從很多方面來進行劃分,我們常說的經濟結構指的是國家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在我國,農業所占比例大約為10%,工業所占比例為50%,第三產業所占比例為40%。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來說,第三產業的比重明顯要小很多。產業結構的不合理會導致經濟結構的不合理,因此要積極發展第三產業,調整經濟結構。
3、經濟的驅動力較為單一
從目前來看,我國經濟的驅動力還較為單一,其主要表現在經濟的增長大多依靠投資和外貿,沒有足夠的消費力量來拉動經濟的增長。這與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消費驅動完全不同,而投資以及外貿驅動的經濟模式弊端也在不斷出現,例如產能過程、環境污染、經濟波動大等問題不斷涌現。
2 宏觀經濟的發展前景
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前景可以從短期以及長期兩個方面來看,短期看來,我國宏觀經濟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宏觀經濟速度還會維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但是增速會放緩,預測將維持在百分之七左右。短期來看,經濟發展的質量依然不會有較大的提升,在經濟發展速度不降的壓力下,要想實現經濟轉型,將以往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顛覆顯然是不現實的。長期來看,我國宏觀經濟速度將會逐年回落,預計會在10年以后穩定在5%左右,因此我國經濟規模可能會在2050年左右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在未來的幾年到幾十年時間內,我國經濟的質量會得到很大的改善,經濟效益會大大的提升,產業的結構也會更加合理,宏觀經濟不再僅僅依靠資源來推動,而是靠國民的智慧。大約在五年之后,我國將成為人力資源強國,人力資源將誰我國宏觀經濟的最大源泉。從長期來看,我國經濟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目前我國的老齡化現象較為嚴重,過一段時期會出現人口數量下降的現象,雖然是短暫性的,但對經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此外,我國人口的減少可能會造成市場規模的萎靡,對產品的需求會大幅度的減少,這將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
3 宏觀經濟發展的路徑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對于宏觀經濟的發展,最重要的是轉變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社會在不斷的進步,時代正在不斷的變革,經濟的發展方式也必須與時俱進,跟隨時代的發展。因此,未來宏觀經濟要想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必須要進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這也是近年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成為中央政府一項重要工作的原因。我國應盡快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實踐證明,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本身并不具有可持續性。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點在于加強科技創新,讓科技引領經濟發展,從而確保我國經濟發展本身所具有的可持續性,減少粗放經濟發展模式對于資源以及環境的危害。
2、采取措施擴大內需
從目前來看,我國社會的總需求存在不足的現象,對于這種現象,國家需要從各個方面去提升社會消費能力,促進宏觀經濟的發展。首先,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社會保障體系,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使我國目前儲蓄過高,消費不高的情況得到一定的緩解。其次,國家在未來應將通貨膨脹的降低作為一個重要的工作任務,這樣能夠保證居民的收入增長少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當人民的收入提高,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小,生活水平也會隨之提升。最后要盡快解決目前房價收入比過高的問題,當前我國群眾收入的平均水平整體還不高,對于買房存在很大的問題,大多因為房價過高而選擇租房,尤其是年輕的一代,這就制約了人們消費能力的提升,威脅到經濟發展的基礎。
3、調整宏觀經濟結構
目前我國的產業結構存在不合理現象,工業所占比列較高,而第三產業所占比列過低。如果按照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的比例,第三產業將會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增長點,如果說第二產業主要是依靠投資形成的,依靠投資拉動經濟發展在我國已經是弊端頻現,產能過剩、重復投資問題嚴重,那么第三產業就是依靠消費拉動的,通過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擴大國內的消費需求,可以減少我國經濟的外貿依存度。因此,我國未來應該進一步的調整產業結構,運用科學技術,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為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平衡創造更加有力的條件。
4 結束語
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的發展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宏觀經濟遇到很多不穩定的因素,增長速度在逐漸放緩。但就目前的狀況來說,這些因素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制約有限,在給經濟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因此我國要根據經濟發展的現狀,利用自身的優勢,破除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使我國經濟在未來的時間里能夠很好的發展,從而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當前的宏觀經濟走勢和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前景[J].中國地產市場,2002,(8):48-52.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在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邁進的過程中,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但目前國際貿易專業學生仍然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根據《中國就業報》關于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流向的調研報告: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從事國際貿易行業的只有20%,有20%在與國際貿易相關的會計師事務所、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從事國際貿易專業教學以及政府涉外部門工作,約有50%的畢業生由于種種原因求職無門或改行從事與所學專業毫不相關的行業。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國際貿易專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大學展開了新一輪的本科課程體系的改革。在這期間,ClarkKerr、DerekBok等一大批具有遠見卓識的高等教育家透過本科教育繁榮發展的表象,敏銳地看到高等教育形勢背后所潛藏的教育危機。他們針對本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結合未來社會發展趨勢,提出整體知識觀課程思想,積極倡導在本科教育中樹立整體知識觀并以此為理論基礎,改革大學本科課程體系,以克服本科教育過度專業化和職業化所產生的弊端,使學生能接受到完整的本科教育。運用整體知識觀,對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置、各課程教育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評價等諸要素予以系統考察與操作,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不但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國際貿易人才緊缺的局面,而且可以實現國際貿易專業的跨越式發展。
二、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目標與人才的市場需求相脫節
由于企業需要的是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實踐操作能力,具有良好溝通、協作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企業希望畢業生踏入工作崗位后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進行獨立操作,降低企業的培訓成本。多數的畢業生雖然掌握一定的貿易理論和基本知識,但溝通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比較欠缺,實踐操作能力不強。
(二)課程設置泛而不精
長期以來,多數高校國際貿易專業在課程設置過程中大都是遵循教育部所制定的課程體系而衍生出來的課程,差別不大,且過于注重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課程設置上求全求多,通識課的比例過大擠占了專業課程的空間。其次,通過分析對比國際貿易教科書,可以發現有許多知識點內容重復交叉。例如,《國際貿易慣例與規則》、《國際商法》與《國際貿易實務》在貿易術語以及貨運、保險及慣例方面有重復的地方;《國際結算》與《國際貿易實務》中的結算方式有交叉的內容等等。另外,目前一些高校的國際貿易課程安排存在先后順序不合理的問題。如《國際貿易實務》與《外貿單證實務》、《外貿函電》同時開設,章節的進度卻不一致,這既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也會造成重復講解,這不符合教學規律,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隨著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眾多學校的鋪開,實踐教學環節得到了高度的重視。但是,受客觀環境的限制,“加強實踐教學”成為一句空口號。國際貿易專業的實踐教學包含實驗室實訓和社會實踐。雖然很多學校都建立了國際貿易模擬實訓室,購買了教學模擬軟件,但是在實訓室中,學生只能通過數據庫之間數據與表格的登錄和轉換完成貿易的流程的模擬,基本不設計具體產品的生產、營銷、跟單等內容,與貿易業務實際存在較大的差距[1]。而校外的實踐教學基地就更加單薄。一方面,學生多、基地少,實習效果不佳。一個實訓基地安排的學生太多,為實習單位帶來許多不便,使其接收熱情不高,導致實習過程流于形式,實習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實習基地無法配備實踐指導教師,實踐評價體系不健全。由于存在商業機密等問題,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多數從事一些打掃衛生、端茶倒水、跑腿等工作,無法接觸實質性業務。由于實踐基地缺乏實踐指導教師,學生只能靠觀察了解一些表面現象。學校缺乏健全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很難對實習單位的實習指導情況進行評價和考核,對學生的實習效果也很難給予科學評價。
(四)教學過程與國際接軌不夠
由于國際貿易專業自身的特點,要求本專業的課程具有“國際性”。大部分高校設置了很多帶“國”字頭的課程,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許多課程缺乏國際視野,僅局限于強調學生對基本經濟貿易知識的掌握,而對國際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相關知識關注甚少。另外,多數高校從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到課程設置、教學大綱的編制等都很少借鑒國外高校的成功經驗,多數停留在國內高校的橫向借鑒和比較。最終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夠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要求。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究其原因是學校教學與企業需求不相符,因此,必須以整體的知識觀為指導,以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對國際貿易專業進行課程整合,從而可以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
三、國際貿易專業課程整合的目標
跨國公司在進行員工招聘時,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考察應聘人員是否具備所要從事崗位能力的模式:K(Knowl-edge,知識)表示對某一特定工作領域的基本情況和原則的理解;S(Skill,技能)表示對通過正式培訓和實踐經驗發展基本能力所獲得知識的運用;A(Ability,能力)指發展一項具體的、特定的技能所需的一般能力:O(OtherCharacteristies,其他特質)指一個人所具有的對工作業績會產生影響的品質,比如注意細節、守時、個人組織能力、視野等。KSAO模式反映了一個人從事某種職業所必須具備的職業素質能力。因此,國際貿易專業可以按照KSAO模式的要求,進行課程設置[2]。圖1構建了基于KSAO模式的國際貿易課程整合目標。KSAO模式下國際貿易專業目標崗位的職業能力分解為K、A、S、O四個模塊,其中K是基礎,A是核心,S是落腳點,O是重要影響因素。國際貿易專業課程整合要以鞏固K為出發點,加強A為關鍵,提高S為目標,同時培養學生O所代表的各種特質,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在教學要求方面,對知識與素養(K)的要求是了解,是通識性教育;對職業技能(S)的要求是熟練掌握,是專業性教育;對一般能力(A)的要求是掌握,是延伸性教育;對其他特質(O)的培養是性格教育。
四、課程整合的步驟
(一)優化課程體系
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應該遵循“夯實基礎、重視實用、提高能力、選擇靈活”為原則,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
1.K模塊課程設置。K模塊主要涉及基礎教育,包括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公共基礎課主要由工具類(諸如數學、英語、計算機等)和素質類課程(諸如政治、體育等)組成[3]。目前多數高校對素質類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本文認為應該更多地設置美術、音樂、書法等藝術類,社會學、歷史學等人文科學類和物理學、機械、信息科學等自然科學類的選修課。專業基礎課主要是宏微觀經濟學、會計學基礎、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學、貨幣銀行學等。由于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學存在一部分內容教材重復,因此可將國際經濟學課程取消,將相關內容分解到國際貿易和西方經濟學等課程中講授。
2.A模塊課程設置。設置國際商務談判、國際商務禮儀、外貿口語、經濟論文寫作、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等。
3.S模塊課程設置。設置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國際市場營銷、報關實務、國際投資學、商品學、外貿函電、國際商務英語、外貿英文制單、國際服務貿易、WTO概論等課程。對于S模塊的課程應該盡量壓縮必修課程的數量,增加選修課的數量,使學生有充足的自學和思考問題的時間。對于國際服務貿易和WTO概論的內容和國際貿易的部分內容存在交叉問題,在制定教學大綱時明確其課程歸屬。4.O模塊課程設置。心理學、職業規劃、各種問題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