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供應鏈金融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我國金融界興起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屬于金融創新業務。隨著現代物流業發展對金融服務創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務于生產、流通和銷售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業務實踐越來越多,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的問題成為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新發展的瓶頸問題。
一、供應鏈金融的創新業務實踐
在我國,對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的探索,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物流銀行”的設想到“融通倉”概念的提出;第二個階段,從“倉單質押”業務的嘗試到“物流銀行”業務的開展;第三個階段,從“物流銀行”業務的開展到供應鏈金融戰略的提出與實施。…在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實踐發展上,我國形成了兩條業務發展的主線模式:
其一是基于傳統的商業銀行貿易融資,結合生產貿易企業的業務特點和實際需求,由商業銀行創新業務而提供的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模式。該業務模式通過貨權質押、信托收據、保險及公證、貨物監管、提貨通知、貨物回購、資金專戶管理、期貨保值等一系列結構化設計來掌握貨權、監控資金,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為一體的個性化的組合貿易融資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應鏈管理模式,通過第三方物流企業(3PL),創新出來的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融通倉等供應鏈融資模式。這種業務融資模式比結構性貿易融資模式更創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應鏈金融的思想,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從專注于對企業本身信用風險的評估,轉變為對整個供應鏈及其交易的評估,這樣既真正評估了業務的真實風險,同時也使更多的企業能夠進入銀行的服務范圍。
二、供應鏈金融的信用管理問題
目前國內外關于供應鏈金融領域的研究和實踐都比較活躍,特別是在國內,供應鏈金融創新實踐在不斷進行嘗試。隨著業務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的信用問題凸顯出來,信用管理問題阻礙著供應鏈金融的創新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銀行為主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是基于所謂的核心大企業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這在中小企業的融資中表現得很突出。即需要銀行融資的中小企業必須和一家值得銀行信賴的大企業發生業務往來,從而得到“某種資格的認定”或者借用大企業的信用,使其達到銀行認可的資信水平。實際上是中小企業利用大企業的良好信譽與實力以及和銀行穩固的信貸關系來為其提供間接的信用擔保,從而獲得銀行的融資支持。雖然在發展中,通過供應鏈管理建立了諸如“1+N”或者“N+1+N”這樣的業務關系,然而這種融資組織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資源向那些核心集團性企業歸集,通常會將核心企業的信用放大,用以對供應鏈上的企業進行更大的授信來支持該業務的創新開發,這樣,信貸風險的聚集擴散效應往往會擴大。因此,僅僅依靠這種信用替代來發展供應鏈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會招致更大的風險,最終阻礙了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健康發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國,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主要是基于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模式和基于供應鏈管理中銀行通過與第三方物流企業(3PL)合作的供應鏈融資模式。雖然這兩種創新模式解決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中的許多問題,但目前也顯現出發展創新動力不足的態勢。在目前的融資模式中,銀行為了控制風險,就需要了解企業抵、質押物的規格、型號、質量、原價和凈值、銷售市場和銷售對象以及承銷商的情況等,還要查看各種權利憑證的原件、辨別真偽。這些工作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銀行的日常業務與專業范疇。另外,目前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還超過不了傳統銀行業務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銀行為核心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是動力不足的,很難成為銀行的主流業務。
第三,技術手段的局限。目前供應鏈金融僅僅停留在銀行和企業的層面上,供應鏈管理所依賴的網絡信息技術目前在銀行和企業中很難同步發展,網絡信息技術的落后會造成信息不完整準確、業務銜接不順利流暢,往往還會引致風險的發生,供應鏈金融信息技術基礎的創新問題亟待得到解決。由于供應鏈管理數據庫對于整個供應鏈上的企業和產、供、存、銷、資金具有實時監控的功能,需要具備處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滿足多方面查詢的要求。因此,技術創新問題的解決是供應鏈金融創新得以順利發展的關鍵,而目前的技術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組織的局限。目前的供應鏈融資僅僅局限在作為銀行對傳統業務的一種創新與補充。實踐證明,在供應鏈金融組織中,銀行為主體的融資組織形式是有極大局限性的。供應鏈融資往往會比傳統的貿易融資具有更大的風險,傳統的貿易融資強調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環節供需雙方企業的信用狀況和貿易的真實背景,而供應鏈融資不但要強調這一點,而且更加強調整個供應鏈風險的監控與防范,對供應鏈各個環節潛在的風險都要加以識別與控制,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從目前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來看,供應鏈融資中的存貨大部分是中間產品,具有很強的專用性,不易通過市場來評估其價值,也不易在市場上變現。因此,供應鏈金融的風險控制更加復雜、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組織形式很難滿足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需求。
三、供應鏈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設
目前建設好信用管理體系是促進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體系的建設。
(一)必須加快供應鏈金融管理環節中的信用制度建設
1.建立中介信用機構,完善社會征信服務體系。供應鏈產業的信用問題主要來源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由于供應鏈產業參與者眾多、行業和地區跨度大,容易產生供應鏈內生性的混亂和不確定因素。體現在既有產品與技術的更新周期頻繁、市場需求波動的影響,又有諸如自然災害、戰爭與恐怖襲擊等外部事件的影響,同時也會遭遇到企業戰略的調整沖擊,這些不確定因素都會增加供應鏈自身信用問題的風險。二是供應鏈產業的白發性擴散作用。由于供應鏈金融的信用基礎是基于供應鏈整體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的管理與信用實力,因此,隨著融資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風險也會相應擴散。如果供應鏈上某一個成員出現了融資方面的問題,就會迅速地蔓延到整個供應鏈,這對于供應鏈自身的資金管理和綜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驗,也是對銀行信貸管理的極大挑戰。由于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信用管理體系,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問題凸顯,如果管理不善,極易引發大的金融災難。因此,建議盡快建立供應鏈金融中介信用評級機構,建立基于供應鏈產業的新型的中小企業投資機構和信用擔保服務機構,完善供應鏈產業的社會征信業務體系。
2.加快供應鏈信用管理環節法律規章制度建設。目前,我國有關供應鏈信用管理環節中的法律規章制度的建設嚴重滯后。有關倉單質押、動產質押和票據業務的法律法規尚有許多空白,期待完善的地方很多。現實法律中,合同法中沒有明確地規定倉單的法律地位,真正的倉單流通管理體制還沒有建立起來。一般物流企業簽發的倉單又沒有權威機構認證和監管,倉單的標準化程度低,使用和流通范圍十分有限。同時,從我國的“物資銀行”、“倉單質押”到“物流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金融創新發展模式來看,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金融風險預警和防范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還須進一步健全。
(二)必須把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納入到金融全面風險管理
全面風險管理涵蓋了各層次的金融風險,全面風險管理偏好對資源分配起引導作用。它通過準確計量各類風險確定經濟資本,通過經濟資本的分配決定各類資產規模,改善業務組合的風險與收益配比關系,將有限的資源從效益較差而風險較高的業務上釋放出來,為效益更好而風險可控的業務騰出空間oE6]由于供應鏈涉及不同的行業、不同技術領域和不同的行政區域,這就涵蓋了幾乎所有的金融風險。因此,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必須納入到金融全面風險管理之中,這樣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供應鏈出現的風險。
中小企業融資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
一、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但是由于其信息透明度低、缺少貸款抵押物,而資本市場的準入門檻又比較高,導致融資十分困難,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供應鏈金融這種新型融資模式的出現,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并逐步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手段。
二、基于供應鏈金融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概述
供應鏈金融指的是對一個產業供應鏈中的單個企業或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以促進供應鏈核心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產一供一銷”鏈條的穩固和流轉暢順,并通過金融資本與實業經濟協作,構筑銀行、企業和商品供應鏈互利共存、持續發展、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
目前,我國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應收賬款模式
中小企業在供應鏈中經常處于弱勢地位,應收賬款經常要在賣出存貨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才能收回,導致現金流短缺。應收賬款模式則允許處在供應鏈上游的中小企業將應收賬款質押給銀行,從而獲得銀行貸款,但是核心企業要對此進行擔保。
(2)預付賬款模式
當處于供應鏈下游的中小企業需要預付貨款,才能向上游的核心企業購進維持生產經營所必須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時,往往缺乏足夠的資金。預付賬款模式則允許處在供應鏈下游的中小企業將預購的貨物質押給銀行獲取資金支持。
(3)存貨模式
存貨模式是指中小企業把銀行認可的存貨抵押給銀行,從而獲得貸款。中小企業通常都是批量購進原材料,并且只有部分原材料會用于生產,還有一小部分原材料則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這些原材料很可能會占用企業大量的流動資金,利用這種融資方式把它們抵押給銀行,則可以緩解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
通過以上方式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有如下幾點優勢:首先,銀行可以通過核心企業、監管企業來獲取中小企業的相關信息,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降低中小企業貸款風險及成本;其次,這種以真實貿易為基礎的融資方式,緩解了中小企業缺少抵押物的問題,能有效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另外,這種融資方式還能使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企業的經營和資金周轉也更加順暢,構建較為牢靠的長期戰略協同關系。因此,這種新型融資方式被許多企業所采用。
三、基于供應鏈金融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存在問題
(1)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目前,我國供應鏈金融業務涉及的法律法規主要有《物權法》、《擔保法》、《動產質押登記辦法》、《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等,雖然這些法律法規可以幫助商業銀行更加順利的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并為其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由于供應鏈金融業務種類多樣,在涉及信用捆綁、質押物監管、動產質押、違約情況下質押物的處置等方面的問題時,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導致金融機構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存在一定風險。
(2)信用評價體系不完善
相比于傳統銀行信貸,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要求銀行評估整個供應鏈的信用情況。但是現階段,我國的信用中介機構、社會信用征集系統的建設剛剛起步,金融機構現有評級體系不完善,中小企業的相關信息并不能得到有效歸集和正確評估。
(3)供應鏈上企業之間關系松散
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意識相對薄弱,供應鏈上企業之間的關系普遍呈現松散的特征。中小企業對于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缺乏開展合作的意識,核心企業也沒有動力將中小企業納入其供應鏈管理系統。這使得有效的供應鏈金融融資機制難以建立,也無形中增加了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和成本。
四、優化基于供應鏈金融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建議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為促進我國供應鏈金融的良性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應盡快完善。比如《物權法》雖明確了存貨和應收賬款可以作為擔保物,但缺乏具體細則和相應的司法解釋,僅以此法作為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法律依據不能有效保護信貸主體的權利。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制定具體細則,明確《物權法》中關于動產質押的相關條例以及信貸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保障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的利益,從而促進供應鏈金融的健康發展。
(2)構建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體系
基于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特點,金融機構應該建立一個適合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體系。比如將對授信主體的風險評價體系由靜態評估變為動態評估,并將傳統的單一受信主體評級制度變為“主體+債項”的新型評級制度,同時側重對“債項”的評級,從而弱化對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的審查。
(3)建立穩固的供應鏈上下游協作機制
如今的市場競爭早已演變成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企業在制定其發展戰略時不應只局限于自身,而應立足于整個產業鏈條的發展狀況,順應其發展趨勢,找準企業在供應鏈上的定位,并加強與供應鏈上核心企業的協作。通過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不僅能提高供應鏈的運轉效率,也能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
五、結論
供應鏈金融這種新型融資方式的出現,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雖然目前,這種方式的施行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體系不健全、信用評價體系不完善、供應鏈上企業之間關系松散等,但是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構建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體系、建立穩固的供應鏈上下游協作機制等方式,這些問題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參考文獻:
[1]賈帥.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估[J].商,2016(32).
論文摘要:供應鏈金融就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本文通過對各大銀行現有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概述和淺析,為中小融資企業(包括供應商和經銷商)提出了現有可行的融資方案和方法。
一、供應鏈與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是指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最終消費者等成員通過與上游、下游成員的連接(linkage)組成的網絡結構。
“供應鏈金融”是指銀行從整個產業鏈角度出發,開展綜合授信,把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根據交易中構成的鏈條關系和行業特點設定融資方案,將資金有效注入到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
二、供應鏈金融的三方共贏
在供應鏈金融中涉及三個主體——工廠等中小融資企業,物流企業和銀行等金融機構。
1、對于工廠等中小融資企業,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受經營周期的影響,原材料等流動產品占用大量的資金,如果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可以通過暫時抵押貨權,從銀行取得貸款,用于開展業務,解決了在物流過程中的融資問題,使企業把動產盤活出來,把有限的資金用于產品開發與擴張方面,從而減少資金占用,提高了企業的資金利用率。
2、對于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實際上為其開辟了新的增值服務業務,不但可以促進其傳統倉儲業務的開展,實現客戶的個性化、差別化服務,而且物流企業作為銀行和客戶都相互信任的第三方,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客戶的商品產銷供應鏈中去,同時也加強了與銀行的同盟關系,給自己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為物流企業業務的規范與擴大帶來更多的機遇。
3、對于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物流企業的上、下客戶也是他們的潛在目標客戶群體。通過與物流公司開展業務,銀行可以很好把握住這部分的客戶,為他們提供金融服務。同時由于有物流公司作為第三方監管人對于質押的貨物進行了嚴格的監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銀行可能遇到的風險。而且在企業貸款未能如期返還的情況下,物流企業可以協助銀行將質押物變現還貸,最小程度地降低銀行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可能產生的損失。
所以說,供應鏈金融的產生可以實現中小融資企業、物流企業及銀行的三方共贏。
三、各大銀行供應鏈金融產品淺析
供應鏈金融并非某一單一的業務或產品,它改變了過去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單一企業主體的授信模式,而是圍繞某“1”家核心企業,從原材料采購,到制成中間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這一供應鏈鏈條,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全方位地為鏈條上的“N”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通過相關企業的職能分工與合作,實現整個供應鏈的不斷增值。因此,它也被稱為“1+N”模式。
以下筆者將對深圳發展銀行、光大銀行和華夏銀行這三家商業銀行所發展的供應鏈金融產品進行概述和淺析。
1、深圳發展銀行“供應鏈金融”。2006年5月,深圳發展銀行推出“供應鏈金融”業務,主要從核心企業入手研判整個供應鏈,將資金有效注入處于相對弱勢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以解決現存的供應鏈失衡問題以及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該鏈初步整合了20多項產品(服務),在融資服務,在結算服務,理財服務和離岸業務四個大項目中,包括了供應商融資產品、經銷商融資產品、出口國家貿易融資產品、進口國際貿易融資產品、國際結算、企業理財方案、委托貸款等27個具體產品。
2、光大銀行“陽光供應鏈”。2007年光大銀行推出“陽光供應鏈”,將以行業內綜合實力較強的生產制造廠商作為其核心客戶,通過對產業鏈供應、運輸、銷售等全過程分析,針對鏈條上不同客戶群的金融需求,由光大銀行提供一體化、全方位、個性化、集成式的產品組合。
根據對供應鏈金融服務進行全面梳理整合,光大銀行形成了應收賬款融資、應付賬款融資、陽光商品融資、1+N鏈式融資、汽車全程通、工程機械按揭、銀關系列等金融產品以及針對鋼鐵、電信、汽車等行業提出行業整體金融服務解決方案等品種豐富的供應鏈融資服務。
基金項目:2011年武漢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武漢市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機理、運行模式及信用風險防范(11038);湖北省教育廳項目“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業務模式及其信用風險控制研究”(2010q092);湖北省教育廳項目“供應鏈融資:模式、運行機制及信用風險研究”(Q20112202);湖北經濟學院校級項目“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業務信用風險研究(XJ2009002)
作者簡介:劉迅(1980-),男,湖北荊州人,湖北經濟學院講師,武漢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和供應鏈融資等。Email:47602048@qqcom
(1湖北經濟學院 會計學院,湖北武漢430205;2武漢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武漢430000)
摘要:供應鏈融資是現今金融領域的一個熱點。對金融機構來說,如何評價企業的供應鏈融資能力成了非常關鍵的問題。本文把供應鏈的因素劃入評價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的指標體系,采用模糊灰色綜合評價方法對企業的供應鏈融資能力進行了更切合實際的評估。研究結果表明:相對于以往只考慮融資企業資質的情況,從供應鏈視角審視的企業融資能力有相當大程度的提高。
關鍵詞:供應鏈融資;融資能力;模糊灰色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F27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176X(2012)05008806
所謂“供應鏈融資”是指金融機構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出發,開展綜合授信,把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根據交易中構成的鏈條關系和行業特點設定融資方案,將資金有效注入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供應鏈融資并非某一單一的業務或產品,它改變了過去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單一企業主體的授信模式,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全方位地為鏈條上的“N”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實現整個供應鏈的不斷增值[1]。
由于和傳統融資相比,供應鏈融資具有很大優勢,所以,自從其出現以來,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截止2010年底,我國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大多數都推出了各自的供應鏈融資服務方案;在國外,供應鏈融資發展則更為迅速,不僅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而且大的物流公司如APMoller-Maersk、UPS等也紛紛開展物流金融(供應鏈融資的一種)服務。本文要探究的問題是:金融機構在開展供應鏈融資服務時如何相對科學地評價那些帶有鮮明供應鏈特征企業的融資能力?
一、文獻綜述
對金融機構來說,企業的融資能力的高低集中體現為其信用水平的高低。學者們對企業的信用水平(融資能力)早已展開了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有:
在企業信用水平(融資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上,這方面有代表性的成果來主要自于世界三大評級機構。穆迪公司認為以下的幾個方面是評價企業信用水平的基本要素:行業趨勢、國家政策和監管環境、管理質量、基本經營和競爭地位、公司結構、財務狀況、母公司保證和保持協議、特別事件風險。標準普爾認為信用水平是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平衡的結果,經營風險應該主要從行業特征、競爭地位及管理三個方面測量;財務風險應該主要從企業的財務特征、財務政策、收益性、資本結構、現金流保護和財務靈活性等方面進行衡量。惠譽認為企業的信用水平評價基本框架應該包括定量和定性兩部分。定量的組成要素有現金流量、成長能力、盈利能力及杠桿比率等等;定性的組成因素有行業風險、公司管理、市場競爭地位及經營環境等等。
在企業信用水平(融資能力)的評價方法研究上,自1968年,美國的Altman教授采用22個相關財務比率創建Z評分模型(Z-Score Model)以來,多元判別分析(MDA)模型計量信用風險的方法得到了廣泛的發展,該模型在20世紀70年代經不斷修改發展成為Zeta模型和神經網絡方法。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上又發展出很多著名的信用水平度量模型,其中比較著名的有KMV公司開發的以Credit Monitor模型為代表的一類KMV模型、JPMorgan等公司聯合開發的Credit Metries模型、瑞士信貸金融公司的Credit Risk+模型、Wilson開發的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信孚金融機構的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tial模型以及KPMG公司的貸款分析體系和Mortality Rate模型等等。同時,層次分析法、模糊理論和灰色系統理論也被引入到對企業信用水平的評價中,如陳中華用層次分析法對中小企業的信用進行了評價研究[2],史修海用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對企業的信用評級進行了研究[3],劉秀英用基于灰色系統理論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信用風險進行了研究[4]。
筆者發現,上述成果普遍地把評估企業融資能力的重點放在企業本身的資質上,忽略了企業的供應鏈特征,特別是在指標體系的設計上,沒有考慮到供應鏈的因素,在企業供應鏈迅速發展的情況下,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缺陷。筆者認為,只有充分考慮到企業的供應鏈特征,才能更加切合實際地評估企業的融資能力。在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上,不僅要包括企業本身的資質因素,還要包括供應鏈的因素,如供應鏈整體的運行情況、和上下游企業交易的穩定性等等。
二、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評價方法的選擇
評價屬性多樣、結構復雜的對象,一般需要建立多指標、多層次的評價指標體系,選用綜合評價方法進行評價。本文采用的方法是模糊灰色綜合評價方法。該方法的理論基礎是模糊理論和灰色系統理論。模糊理論和灰色系統理論都是不確定性系統研究的理論,其研究對象都具有某種不確定性,但兩者是有差別的。模糊數學著重研究“認知不確定”問題,其研究對象具有“內涵明確,外延不明確”的特點,其研究手段主要憑經驗借助于隸屬函數進行處理,其研究宗旨強調先驗信息和研究經驗認知的表達規律。灰色系統理論這種研究“少數據不確定”的問題,其研究對象具有“外延明確,內涵不明確”的特點,其研究手段主要是通過數據生成處理得出結論,其研究宗旨強調信息優化和研究現實規律[5]。
由于企業的供應鏈融資能力受諸多因素影響,很多因素帶有模糊性和信息不完全性,因此,對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的評價既是一個模糊評價問題也是一個灰色評價問題。模糊評價一般能對客觀世界中具有不確定和模糊特征的事物進行量化分析,從而可以得到對這些事物較為切合實際、客觀和正確的評價,進而解決這些帶有模糊特征的現實問題。模糊評價的特點在于它結合了主客觀兩個方面的因素,可以把難以數量化的定性分析定量化。灰色評價的典型特征是依據貧信息(信息不完全)來處理問題。現實世界絕大多數問題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對決策者來說,它們既不是完全的“黑箱”,也不是完全的“白箱”,而是“灰箱”,要解決這些灰色問題,常規的數學理論和模式是難以有用武之地的。如果采用灰色系統理論和方法應對之,常會使得問題得以簡化且能提升解決問題的精準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的評價,如果僅僅采用模糊評價,會造成既有信息利用不充分或者信息丟失的后果,如果單單采用灰色評價,則會忽視問題本身的模糊特質,因此,單獨采用一種評價方法,都會導致對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評價的結果和其實際融資能力的偏差。鑒于此,筆者采用有機地結合了這兩者優點的模糊灰色綜合評價方法,來對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進行評價。
模糊灰色綜合評價方法的評價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的流程如下:
第一步:建立評價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的指標集(詳見本文第三部分)。假如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X由k個影響因素構成,而每一個因素又由若干個二級因素構成,筆者把一級指標設為x1,x2,…,xi,…,xk,二級指標設為xi1,xi2,…,xii,…,xik 。當然,二級因素還可以進一步細分,這里不再贅述。
第二步:確定影響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的各因素(指標)的權重。在多屬性綜合評價決策時,如何確定指標的權重,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指標權重值的變動會導致被評價對象最終評價量值的變動,從而直接影響綜合評判的結果。在實踐中,有很多確定權重的方法,通常分為兩大類,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主觀賦權法是根據決策者主觀的經驗及判斷,用某些特定規則計算權重的辦法,比如,相對比較法、專家咨詢法和連環比法等;客觀賦權法是根據指標本身提供的客觀數據,用某些特定規則計算權重的辦法,比如熵權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主觀賦權法主要依靠決策者的經驗,帶有很強的主觀性,不同的決策者計算權重結果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客觀賦權法主要依靠指標提供的數據,但指標數據收集的時候可能受到隨機因素的影響。因此,這兩類方法都有其缺陷(也各有其優點)。所以,實際運用中,最好把這兩類方法有機結合起來。本文采用的權重確定方法是主觀賦權和客觀賦權相結合的層次分析法(AHP)[6]。
第三步:確定評價的等級與標準,建立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評價矩陣。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中的指標按其優劣等級統一劃分為(“低”、“較低”、“一般”、“較高”、“高”)五種標準,其分值分別為(5、4、3、2、1)五種分值,指標等級介于相鄰等級之間,相應評分為(45、35、25、15)4 種分值[7]。有了評價的等級和標準之后,就可以建立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評價矩陣D,其任意一元素記為d(根據最后一級指標數來確定其下標,如果最后一級評價指標數是3,則任意一元素記為dimn,下文均以最后一級是三級為例闡釋)。
第四步:確定評價的灰類。評價矩陣D中指標值本質上是一個灰數的白化值。確定評價灰類,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更加準確的描述評價指標歸屬與某類別的程度,其任務主要是把評價灰類的等級數確定、把灰類的灰數確定以及把灰數的白化權函數確定。確定評價灰類是要依實際情況而定的。本文把評價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的灰類取為“低”、“較低”、“一般”、“較高”、“高”五級,灰類的等級序號用e=5,4,3,2,1表示。本文采用的白化函數是三角白化函數,具體設計如下:
①當e=5時,灰類為“低”,灰數5∈[0,1,2] ,其白化函數為:
g5=1dimn∈[0,1]
(2-dimn)/1dimn∈[1,2]
0dimn[1,2]
②當e=4時,灰類為“較低”,灰數4∈[0,2,4] ,其白化函數為:
g4=dimn/2dimn∈[0,2]
(4-dimn)/2dimn∈[2,4]
0dimn[0,4]
③當e=3時,灰類為“一般”,灰數3∈[0,3,6] ,其白化函數為:
g3=dimn/3dimn∈[0,3]
(6-dimn)/3dimn∈[3,6]
0dimn[0,6]
④當e=2時,灰類為“較高”,灰數2∈[0,4,8] ,其白化函數為:
g2=dimn/4dimn∈[0,4]
(8-dimn)/4dimn∈[4,8]
0dimn[0,8]
⑤當e=1時,灰類為“高”,灰數1∈[0,5,10] ,其白化函數為:
g1=dimn/5dimn∈[0,5]
1dimn∈[5,10]
0dimn[0,10]
第五步:計算灰色評價系數、灰色評價權向量和權矩陣。對于最后一級評價指標uimn,屬于第e個評價灰類的灰色評價系數記為pimne,則pimne=∑5h=1ge(dimn),總灰色評價系數記為pimn,則pimn=∑5e=1pimne。就評價指標uimn,第e個灰類的灰色評價權記為rimne,則rimne=pimne/pimn,灰色評價權向量rimn=[rimn1,rimn2,rimn3,rimn4,rimn5],灰色評價權矩陣Rim=[rim1,rimn2,…,rimn]T;依據第二步得到的權重矩陣,逐步向上,分別可以求得第二級和第一級指標的灰色評價的權向量和權矩陣。
第六步:進行模糊綜合評價。對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進行模糊綜合評價,記其評價結果為Z,根據第二步得到的權重及第一級指標的灰色評價權矩陣,可以計算出結果。如果將各評級灰類按照灰水平的閾值賦予數值,則可以得到各評價灰類等級的數量化向量C=[高,較高,一般,較差,差],在實際評價過程中,通常采用的是百分制C=[100,80,60,40,20]來將評價的結果數量化。據此,可以得到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的模糊綜合評價量化值V=ZCT=V[100,80,60,40,20]T。
三、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1影響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的因素分析
影響企業供應融資能力的因素是很多的,根據本文要研究的內容和目的,筆者從三個方面對供應鏈融資企業客觀信用風險水平進行詳細的分析。如圖1所示。圖1影響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的因素分析圖
1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及權重的確定
在遵循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基本原則(科學性和客觀性、系統性和層次性、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結合、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筆者著手構建了評價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的指標體系。
(1) 指標的初選
結合學者們的研究成果及本文要研究的目的,同時依據筆者的調查研究,得出了初選指標,先作具體說明如下:
在宏觀層面(企業外部環境):①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只對特殊企業的客觀信用風險水平有特別重要的影響,建立一般指標體系可以忽略(如果專門要對此類企業分析,可專門在指標體系中加入自然環境因素的指標)。社會環境雖然對所有企業的客觀信用風險水平均有影響,但這種影響是非直接的,要通過其他的因素才發生作用,也是可以忽略的。②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和行業環境。政治環境中的政策和法律,經濟環境中的經濟周期、行業環境中的行業發展狀況都對企業發生直接的重要影響,指標體系內必須要有反映這些因素的指標。
在中觀層面(融資企業所在供應鏈):①供應鏈的整體運作狀況。供應鏈整體狀況是供應鏈融資企業發展的極為重要的平臺,此平臺對供應鏈融資企業的客觀信用風險水平有重要的影響。②供應鏈主體企業狀況。供應鏈主體企業是整個供應鏈的核心和靈魂,是供應鏈的組織者,在供應鏈中是支柱,它直接影響供應鏈的整體狀況。③與融資企業有交易關系的廠商狀況。供應鏈融資能影響客觀信用風險水平的關鍵之一就是交易的真實性,與融資企業有交易的供應鏈上下游廠商的情況必須在指標上有反映。
在微觀層面(融資企業自身素質):①融資企業的基本狀況。供應鏈融資企業是其客觀信用風險水平高低的最為重要的載體之一。必須要對融資企業本身進行考察。②交易狀況。融資企業與其交易廠商交易的真實性是供應鏈融資重要的基礎。
初選指標的結果如下:
宏觀層面:①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指標:無(特殊企業可以考慮增加指標)②政治環境。指標:產業政策、相關法律等。③經濟環境。指標:宏觀經濟發展狀況等。④行業環境。指標:行業發展潛力、產品銷售潛力。
中觀層面:①供應鏈整體狀況。保障層供應鏈保障層是保障供應鏈能發揮應有作用的相關基礎條件。主要有制度和技術兩個方面的條件。指標:供應鏈制度的存在及執行、供應鏈信息系統完備程度、供應鏈信息的共享程度、供應鏈成員交易合作程度及信息溝通程度等;結果層供應鏈結果層是指供應鏈最終體現的成果和能力。指標:供應鏈整體競爭力、供應鏈客戶滿意度、供應鏈總資產報酬率、供應鏈總利潤率、供應鏈總庫存周轉率、供應鏈總銷售增長率、供應鏈客戶響應速度、供應鏈準時交貨等。②供應鏈主體企業狀況。指標:供應鏈主體企業信用狀況、主體企業產品成本、主體企業利潤增長率、主體企業的產需率、主體企業市場覆蓋率、主體企業產品生產循環周期、主體企業對供應鏈的控制程度、主體企業與融資企業的合作程度等。③與融資企業有交易的供應鏈上下游廠商狀況。財務狀況指標:供應鏈上下游廠商的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利潤率等;信用狀況指標:與金融機構的合作程度、在金融機構的信用等級、貸款本息按期償還率、貸款按期支付率等。
微觀層面:①自身基礎素質。指標:融資企業文化建設水平、領導者素質、企業制度、公司治理結構、社會責任感、財務報表質量等。②盈利能力。指標:融資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凈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資產報酬率等。③經營創新能力。指標:融資企業的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研發投入強度、研發人員比重等。④償債能力。指標:融資企業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股東權益比等。⑤成長潛力。指標:融資企業凈利潤增長率、股東權益增長率、主營利潤增長率等。⑥交易與信用狀況。指標:交易的真實程度、交易的頻率、交易履約率、與金融機構的合作程度、在金融機構的信用等級、貸款本息按期償還率、貸款按期支付率等。
(2)指標的篩選
對于供應鏈融資能力定性方面的指標,本文篩選的原則是:凡超過80%的專業人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定性指標有所凝練,指標范圍有所縮小。對于定量方面的指標,根據上文的分析,數量非常多,這些指標之間有的高度相關,有的難以收集,因此需要進行篩選。篩選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通過調研得到多家供應鏈中小企業的相關定量指標的數據,其次用所得的數據進行相關分析相關分析中,要選取相關系數小的指標,指標間相關系數越大,表明指標所包含信息越少,反之包含的信息越多,應該選擇相關系數小的指標,當然,相關系數小到何種程度是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的。通常的做法是,根據實際的問題確定一個臨界值,如果兩個指標計算出來的相關系數大于該臨界值,那么就剔除其中的一個指標;反之,如果兩個指標計算出來的相關系數小于該臨界值,那么兩個指標都予保留。本文選擇的臨界值是平均相關系數值為045。評價相關系數等于每列相關系數之和除以項數。和方差(標準差)分析,方差(標準差)分析中,在指標間相關系數無法區分的情況下,要選取方差(標準差)較大的那個指標。其原因是變動率較大的指標包含的信息量較大。最后得到我們所需要的定量指標。
指標篩選的具體步驟為(我們以成長潛力指標的篩選為例):首先把選取的多家樣本公司的成長潛力指標數據輸入Eviews51軟件中,其次計算成長潛力指標間的相關系數和評價相關系數、方差,最后按照指標選擇篩選的標準選取指標。如在表1中,供應鏈融資企業的主營利潤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和主營收入增長率的評價相關系數都超過了045,所以要剔除兩個指標,剔除的標準就看哪兩個的方差小,按照要求,剔除主營利潤增長率和主營收入增長率兩個指標,保留凈利潤增長率指標。同樣的道理,保留股東權益增長率和總資產增長率指標。
表1成長潛力指標相關性及方差分析表主營利潤
增長率股東權益
增長率總資產
增長率凈利潤
增長率主營收入
增長率主營利潤增長率1-010004097090股東權益增長率-0101-002-020-018總資產增長率004-0021-003-013凈利潤增長率097-020-0031084主營收入增長率090-018-0130841方差002005002012001
根據上述的篩選步驟,對前面的初選指標進行篩選,并結合后文要提到AHP的要求構建指標體系,目標層X,一級規則層xi,二級規則層xim,三級具體指標層ximn,最后的篩選結果如表2―表5所示。
表2一級規則層目標層X: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一級規則層宏觀層面x1中觀層面x2微觀層面x3融資企業的
外部環境融資企業所在
的供應鏈融資企業的
自身素質
表3宏觀層面指標篩選結果表二級規則層三級具體指標政治環境x11相關法律和產業政策條件x111經濟環境x12宏觀經濟發展狀況x121行業環境x13行業發展潛力x131、產品銷售潛力x132
表4中觀層面指標篩選結果表二級規則層三級具體指標供應鏈整體狀況x21供應鏈信息系統完備程度x211、供應鏈信息共享程度x212、供應鏈客戶滿意度x213、供應鏈客戶響應速度x214、供應鏈整體競爭力x215供應鏈主體企業x22主體企業信用狀況x221、主體企業的市場覆蓋能力x222、主體企業對供應鏈的控制程度x223、主體企業與融資企業的合作程度x224與融資企業交易的供
應鏈上下游廠商x23與金融機構的合作程度x231、貸款按期支付率x232
表5微觀層面指標篩選結果表二級規則層三級具體指標自身基礎素質x31企業制度x311、領導者素質x312、公司治理結構x313盈利能力x32銷售利潤率x321、成本費用利潤率x322經營創新能力x33存貨周轉率x331、應收賬款周轉率x332、研發投入強度x333償債能力x34現金流動負債比率x341、股東權益比x342、流動比率x343成長潛力x35凈利潤增長率x351、股東權益增長率x352、總資產增長率x353交易與信用狀況x36交易的真實程度x361、交易履約率x362、貸款按期支付率x363
2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評價指標的權重
本文采用AHP來確定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用此方法確定各指標權重的步驟是:首先要創構待解決問題的遞階層次結構;然后根據遞階層次結構創建兩兩判(目標層除外);最后求得權重向量并且要通過一致性檢驗。本文求解權向量的方法是和法[8]。根據筆者的收集的問卷調查資料,依次方法,求得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各指標的權重(如表6所示)。
表6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各指標權重表一級權重二級權重三級具體指標權重目
標
層
Xx1
015x2
037x3
048x11:012x111:1x12:029x121:1x13:059x131 :043;x132:057x21:017x211:008;x212:019;x213:018;x214:030;x215:024x22:047x221:020;x222:011;x223:014;x224:056x23:036x231:045;x232:055x31:006x311:031;x312:033;x313:035x32:019x321:043;x322:057x33:018x331:040;x332:040;x333:019x34:023x341:042;x342:025;x343:034x35:013x351:038;x352:033;x353:029x36:021x361:027;x362:035;x363:038
四、算例分析
筆者以湖北某制造企業為例,用模糊灰色綜合評價方法來測算其供應鏈融資能力。為對比分析,分別對考慮到該企業所處供應鏈和不考慮該企業所處供應鏈兩種情況下的融資能力進行了計算。
1考慮供應鏈情況下的企業融資能力
依據前文建立的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指標體系和確定的評價等級準則,本研究共請5類20位專業人員(每類4位,分別是企業管理人員、銀行信貸管理人員、行業分析師、供應鏈研究學者和金融監管人員)對該企業的融資能力評分,得到評價樣本矩陣(每類專業人員的評分取平均值):
(1)評價樣本矩陣
①宏觀層面x1的三級具體指標評價樣本矩陣
x11x11135424434
x12x1213232343135
x13x13118221918
x132151421817
②中觀層面x2的三級具體指標評價樣本矩陣
x21x211494754847
x21239383844
x2134545444446
x2144245434444
x2154946454546
x22x22154849495
x2224745454648
x2234543444345
x2244646434448
x23x231424344141
x232414342424
③微觀層面x3的三級具體指標評價樣本矩陣
x31x3113235383434
x312354393737
x31333133432
x32x32119192221
x32131313313
x33x3314545484845
x3324646474547
x333252532224
x34x3414849454546
x342222191921
x34333343434
x35x3512625262526
x3521717181817
x3531212121111
x36x36112111111
x36232829331
x3633233333232
(2)計算各級灰色評價系數及權矩陣
按照本文第二部分的第五步,計算出灰色評估系數和權矩陣(限于篇幅,不列計算過程),得到了權矩陣后,結合本文第三部分算出的指標權重,可以對三級具體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同理,可以對二級規則層和一級規則層進行綜合評價。
模糊評價的最終結果向量Z=[029031026013003],如果采用的百分制C=[10080604020]來將評價的結果數量化。可以得到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力的模糊綜合評價量化值V=ZCT=Z[10080604020]T=7408。
2不考慮供應鏈情況下的企業融資能力
由于剔除了企業所在供應鏈的因素,在第一級規則層中只剩下x1 和x2層,此時有必要重新調整它們之間的權重,還是采用AHP法確定這兩者的權重,求出x1層的權重是01,x2層的權重是09,x1 和x2層其下的二級和三級權重保持不變。
按照模糊灰色綜合評價方法計算過程,可以求得Z=[024027027018004],轉換為百分制可得V=6904。
對比兩種情況下的測算結果,考慮供應鏈情況下的企業融資能力比不考慮供應鏈情況下的企業融資能力高5個點左右。這也表明如果把企業所處供應鏈的因素考量進來,是可以相對提升企業的融資能力的。因此,企業應該主動參加供應鏈,和供應鏈中上下游成員充分協作,這樣既可以擴展業務,享受融入供應鏈的好處,還可以間接提升自身的融資能力。同時,金融機構在開展融資業務時,不僅要考核企業本身的資信狀況,而且要擴展視野,從供應鏈的角度評估企業的融資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慶,劉迅供應鏈融資[J]企業管理,2009,(4):72-74
[2]陳中華層次分析法在中小企業信用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3]史修海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方法的企業信用評級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4]劉秀英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創業板上市公司信用風險評價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5]鄧聚龍灰色系統基本方法[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7
[6]劉迅供應鏈融資模式及信用風險分析:金融機構的視角[D]武漢: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7]劉思峰,黨耀國,方志耕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8]彭勇行管理決策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9]王素義,朱傳華中小企業信用評價指標的選擇與拓展[J]生產力研究,2009,(11):180-181
[10]劉廣斌,郭富貴中小型科技企業信用評價指標的構建與篩選[J]工業技術經濟,2009,(8):51-54
[11]謝科進現代企業信用和信用體系建設[J]管理世界,2002,(11)
[12]張文彤SPSS統計分析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3]黎日榮,周懷峰社會資本視角下的中小企業融資效率分析[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1,(6)
[14]彭宏超供應鏈銀企聯盟在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中的作用[J]經濟與管理,2011,(5)
[15]于淼基于知識視角的企業開放式創新能力機制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2,(3)
[16]李曉華價值鏈的片斷化及其對國際分工的影響[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7,(5)
Research onEnterprise Supply chain Financing capacity based on Fuzzy and gre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關鍵詞:供應鏈;核心企業;風險免疫
一、引言
傳統的免疫學指能夠自我識別,并且排除自身體內其他部分,達到保護機體免受侵害,特別是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細菌。本論文研究的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風險免疫與人體免疫系統“消滅異己”類似,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風險免疫旨在建立系統防御體系,抵制風險入侵,確保所建立系統的保密性、完整性、實用性。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風險免疫具有與生物免疫有很多相似之處,這樣為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的風險防范提供了一個自然的研究模板,并且免疫系統在信息加工中表現出了異常檢測、容錯能力、多樣性、動態穩定性、記憶能力、健壯性、可擴展性、以及分布式保護等良好特性,正是當前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風險系統中所期望得到的,因此可借鑒生物免疫系統的原理進行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風險免疫研究。
二、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風險免疫的原理分析
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風險免疫原理的分析可按免疫算法劃分的四個階段進行,這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抗原識別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初始抗體群生成階段、第三個階段是親和力計算、克隆選擇和抗體群更新階段以及第四個階段即結束階段。
第一個階段,抗原識別階段。結合供應鏈金融特征、以往的供應量入核心企業風險免疫的經驗、可能的風險源等,將需要解決的問題即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體系抽象成符合人工免疫系統。抗原識別可以檢驗風險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本階段是確立供應鏈金融風險免疫系統的免疫細胞的重要階段。以后將要解決的風險問題可抽象成抗原,隨著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抗原識別和分析越來越困難,風險因素及可能的風險源的多樣性和模糊性是其根本原因。
第二個階段,初始抗體群產生階段。根據供應鏈金融管理規劃,核心企業主要目標是確認供應鏈金融實施范圍、確定融資企業評價指標、設計風險管理平臺等,形成供應鏈金融實施計劃及相關細則,為供應鏈金融實施形成了基本框架。該過程也是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風險產生的重要階段。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實施過程中的部分風險在該階段亦可以確定下來。同樣,對于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風險免疫系統的構建而言,該階段要結合以往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經驗,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源,制定具有可行性的風險免疫制度。也即形成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免疫的初步抗體群。
第三個階段,親和力計算、克隆選擇和抗體群更新階段。根據親和力的改變結合供應鏈金融框架隨時調整供應鏈金融的實施行為,保留能促進供應鏈金融實施的行為,根據實際進行控制和反饋,形成新的抗體群。根據環境發生變異、克隆選擇,提高免疫系統對風險的識別和控制能力。該階段是供應鏈中核心企業風險免疫系統設計的核心環節,核心企業需要抽調專門人員進行該階段風險的分析與跟蹤,結合以往的風險管理經驗和現實環境才能實現較好的免疫效果。
第四個階段,即項目結束階段,主要是為后期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總結實施經驗,提供借鑒。保留免疫信息,總結免疫系統的風險免疫能力,為進一步供應鏈金融實施繼承和風險免疫的完善打下基礎,是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
三、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風險免疫實施策略
(一)基于風險管理意識強化的免疫策略
供應鏈金融實施風險免疫與管理的主體是人,加強供應鏈金融管理關鍵在于加強核心企業內部人員風險管理意識,并建立一個具備豐富供應鏈金融管理經驗,熟悉供應鏈金融各環節的專人負責的。核心企業里人員都要樹立強烈的風險意識,形成具有風險意識的企業文化。核心企業應具有風險防范意識,熟悉風險業務運作規則,充分認識到供應鏈金融所存在的較高的風險性。參與供應鏈金融的主體應建立完善決策管理機制,切實執行風險管理制度,防范和監控各類風險,提升風險免疫能力。核心企業風險免疫系統并不是僅僅由風險管理平臺構成,應該還包括風險管理意識和風險管理策略。
(二)基于優化管理制度的免疫策略
核心企業主導的供應鏈金融風險免疫的前提是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是,管理制度也是整個風險免疫機制的綱領。在供應鏈金融項目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薪酬制度、績效考核制度、日常規范制度、財務制度等。對于供應鏈金融實施而言,完善的風險監控體系、詳細的業務流程、風險管理策略是尤為重要的,核心企業需要建立起與供應鏈金融業務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供應鏈金融的主要參與者和領導者制訂供應鏈金融具體實施計劃,建立適應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機構或崗位,并建立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管理機制、激勵機制、運行機制,實現對核心企業上下游合作企業的強化,并通過完善上下游合作成員而形成健全的供應鏈金融網絡。
(三)基于建立完善的供應鏈金融管理體系的免疫策略
建立完善的供應鏈金融管理體系,制定規范的供應鏈金融實施程序,引導整個供應鏈金融業務,是非常關鍵的。在供應鏈金融業務參與的上下游企業、核心企業及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相關環節中,為了高效應用各種資源進行供應鏈金融業務,使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各個方面和各項工作得到協調管理和實施,有必要建立供應鏈金融的組織系統。核心企業需要起到主導供應鏈金融實施的職能,使供應鏈金融業的務管理過程得到全面規劃和組織。對于供應鏈金融業務而言,根據業務流程及其相互關系,核心企業第一要規范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建立關于供應鏈金融業務運行流程、合作制度等方面的日常管理規程;第二,使參與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人員信息溝通順暢,建立業務溝通和反饋機制;第三,降低風險,建立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平臺,全面規劃、監測、控制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因素,提出風險免疫策略。
(四)基于完善供應鏈金融管理的信息網絡的免疫策略
對于供應鏈金融業務而言,需要上下游合作企業成員、銀行、第三方物流企業、核心企業之間的密集信息溝通,因此,信息交流平臺會影響供應鏈金融業務績效,在供應鏈金融實施中,供應鏈金融業務進行的最新動態、發展趨勢等信息的收集、完善等工作是對當前的供應鏈金融業務進行調整的基礎。對于以核心企業為主導的供應鏈金融業務而言,核心企業要加強對融資企業、第三方物流公司和銀行的信息交流網絡建設,實現信息系統的對接,讓參與主體的信息暢通,以保證核心企業對供應鏈成員進行適當調控。
四、小結
本文基于生物免疫學原理對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的風險控制進行研究,創新性地實現了生物免疫與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風險免疫的鏈接,并提出了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風險免疫的實施策略,本研究有利于供應鏈金融業務在實踐中的順利推行。
參考文獻:
1.王以華,呂萍,徐波等.組織免疫研究初探[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6).
2.呂萍,王以華.組織免疫行為和機制研究[J].管理學報,2009(5).
3.呂萍,王以華.基于組織免疫視角的企業適應性研究[J].科研管理,2008(1).
4.Jerne,N.K.Toward a network theory of the immune system[J].Annual Immunology,1974(125).
5.Timmisn,J.Neal,M.A resource limited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for data analysis[J].Knowledge- Based Systems,2001(14).
6.Ishida,A.,Shirai,Y.,Kondo,T.,et.al.Immunoid:An Architechure for Behavior Arbitration Based on the Immune Networks.in: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R].Osaka,Japan,1996.
7.Tang,Z.,Yamaguchi,T.,K.Tashima,Ishizuka,O.et al. A Multiple valued immune network and its applications[J].IEICE Trans.Fundamentals,1999(6).
[關鍵詞]供應鏈;存貨融資;風險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49-0030-02
1 引 言
依據我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存貨質押融資是指需要融資的企業,將擁有的存貨作為質押物,向金融機構出質,同時將質押物交給具有合法保管存貨資格的物流企業進行保管,以獲得貸款的業務活動,是物流企業參與下的動產質押業務。存貨質押融資業務中,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物流企業提供存貨質押服務。兩者的關系可以分為委托監管、統一授信。委托監管下的存貨質押服務,物流企業只負責提供存貨質押監管的倉儲服務;而統一授信模式下,銀行給予物流企業一定的授信額度,物流企業可以自主選擇發放貸款,自主監管貨物。
統一授信模式下的供應鏈存貨融資是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利用金融機構的資源和授信為客戶提供的整體包括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供應鏈服務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供應鏈解決方案其業務形式包括了采購、分銷、配送、運輸、倉儲、結算、融資、保險、信息服務等一站式服務。其中的物流與資金的結算的集成、物流與融資的集成等服務是物流企業提供的物流金融服務的主要內容。
借助供應鏈存貨融資業務,改善供應鏈的資金流,也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項重要的課題。但是供應鏈存貨融資業務的動產融資的本質,決定了物流企業發展該業務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因此,如果有效規避風險,成功開展金融倉儲業務是物流企業的一項課題。本文主要研究在銀行的統一授信下,物流企業獨立開展供應鏈存貨融資業務的風險問題。
物流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發展供應鏈存貨融資業務,具有多方共贏的性質。一是銀行借助物流倉儲企業的良好的評估和監管能力和對貸款企業的信用和產品市場的了解,降低了銀行動產質押業務的風險,拓展了新的貸款業務;二是物流企業有機會深入供應鏈的資金運作。物流企業發展金融倉儲業務為客戶提供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獲得了新的轉型發展的機會,獲得了更多的拓展新客戶的機遇。同時,金融物流業務也是物流倉儲企業的一個新的利潤來源。三是使供應鏈的核心企業有機會統籌安排供應鏈上下游諸多企業資金籌措和現金流,合理分配各個節點的流動性,從而實現整個供應鏈財務成本的最小化。在看到供應鏈存貨融資的優勢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它的風險,以及如何規避風險是物流企業發展供應鏈存貨融資業務的重要課題。
2 供應鏈存貨融資的風險分析
統一授信下物流企業供應鏈存貨融資的業務模式對于物流企業為客戶提供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提供了新的契機。物流企業可以轉型成為第四方物流企業。同時,由于存貨融資方案的提供,使物流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業務,沖出物流市場價格競爭的紅海,進入藍海。但是,從事供應鏈存貨融資業務的風險也是不言而喻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供應鏈系統的風險
由于供應鏈存貨融資是基于供應鏈運作的融資項目,因此,單個企業的信用問題不是主要考慮的因素,考慮的主要因素是供應鏈系統的風險。因此,供應鏈的行業、供應鏈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供應鏈的運營績效,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對整個供應鏈的協調、控制能力等都對供應鏈的存貨融資的風險產生重要的影響。建立對整個供應鏈和供應鏈核心企業相結合的信用評估體系,在對核心企業的授信基礎上,考慮建立對于整個供應鏈體系的授信。
2.2 存貨的風險
存貨是質押物,為了保證在貸款違約發生時,物流企業和銀行在處理貨物時,不存在糾紛,存貨的貨權清晰是必要條件,在發放貸款之前需要確認。在客戶違約的情況下,物流企業可以對貨物進行處理變現,但是如果貨物市場比較小,專用性強,那么貨物處理的代價會比較高,貸款不一定可以全部收回。市場的價格波動也對貸款的保全產生影響,價格波動比較大的貨物不適合做質押物。保存的難易程度都是考慮是否適合作為融資質押物考慮因素,容易揮發、容易霉變、氧化、滲漏等貨物,容易構成存貨價值的減少,比如更新換代很快的電子產品和價格下跌比較快的貨物需要謹慎對待。
2.3 信用的風險
信用的風險主要是指借款企業的信用、核心企業的信用兩個方面。借款企業的信用考核借款企業的規模與發展前景、財務狀況比如贏利能力、資金周轉能力、流動性、財務杠桿、企業的管理水平等一些指標。核心企業的信用考核包括借款企業的這些內容,還需考核核心企業對供應鏈的信用擴散程度、核心企業對供應鏈的控制力和協調能力等。
2.4 操作的風險
操作風險包括流程風險、具體操作風險、模式風險、法律風險等。流程風險可以分為流程的標準化程度和流程的信息化來分析。具體操作風險包括物流企業的操作風險和銀行的操作風險,在統一授信下,包括物流企業的人員素質,相關業務操作經驗等。模式風險包括商業模式、質押方式、監管方的控制方式等。法律風險主要是指物流企業存貨質押監管合同的內容職責風險,特別是物流企業只是負責監管還是需要負責質物權屬認定、質物內在品質認定、倉單回購等責任,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物流企業需要在訂立相關合同時明確責任。
3 供應鏈存貨融資的風險規避措施
以上可以看出,供應鏈存貨融資的風險是比較高的,因此,如果規避風險,成功開展業務是每個物流企業和銀行面臨的課題。依據供應鏈存貨融資的特點和風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規避風險:
3.1 供應鏈存貨融資的準入資格控制
由于供應鏈融資主要是需要供應鏈的核心企業與銀行或者銀行授信的物流企業充分合作,為供應鏈的成員提供融資方案,因此,供應鏈存貨融資首先需要核心企業能夠對成員企業有一定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有這個意愿為成員提供融資的服務。因此,供應鏈存貨融資的對象應該是由供應鏈的核心企業的業務管理和支持做保障的。同時,由于貸款的保障主要是質押的存貨,因此,存貨的權屬、貨物品質的鑒定、貨物的變現能力、價格波動的情況、貨物監管的可操作性等需要重點考察。
3.2 風險預警體系的建立
由于存貨融資的對象大多是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應對危機的能力比較弱,據有關統計,我國中小企業的壽命只有3~5年。大部分企業的壽命不超過5年,因此,建立風險預警體系對于保障存貨融資的安全非常重要。在存貨質押業務中,對于企業的風險預警的觀察可以包括企業向上游企業的訂貨規模、上游到貨的及時率、授信人贖貨的頻率、票據反應的價格波動、授信人提貨時對貨物的品類、規格的選擇等。對企業出現的停工、停產、變賣資產、拖欠工資、行業政策變化、重大投資等和質押貨物的品質問題、質量不穩定、價格波動等情況需要及時預警。建立預警和應急反應體系,確保貸款的安全。
3.3 物流企業的專業水平和控制能力
目前,存貨質押中,由于物流企業的過失造成的貨物的損壞、數量的誤差等問題并不少見。同時貨物的物權的確定、貨物的變現等都需要物流企業的專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朱文貴.金融供應鏈分析與決策[D].復旦大學博士畢業論文,2007.
[2]深圳發展銀行與中歐工商管理學院“物流金融”課題組.物流金融:新經濟下的金融[M].上海 :上海遠東出版社,2009.
[3]李學毅,馮耕中.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09―2010)[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36-145.
[4]李學毅,張媛媛,等.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創新―存貨質押融資風險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8.
【關鍵詞】供應鏈;企業融資;應收賬款;融資決策
隨著供應鏈環境的不斷變化,我國商業信用的不健全,企業在供貨賒欠中產生應收賬款風險愈來愈大,由此造成了難以估算的經濟損失。為了解決企業因為應收賬款風險變大而衍生的危機,控制與協調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的各種方法應運而生。其中較為突出的是一些銀行進行的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利用這些服務,企業可以通過手中持有的應收賬款進對未來的現金流進行變現,最大程度的解決將企業資金流短缺問題。
一、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決策現狀分析
企業發展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良好運行一直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制約企業正常運行和發展的重要一個因素就是融資問題,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時期,企業進行正確的融資決策,不僅有利于本企業的良好運行,更有利于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本論文旨在對企業的融資現狀進行分析,進而提出解決我國企業融資困難的應對措施——應收賬款融資決策。
應收賬款融資主要分為抵押融資、保理融資和證券化融資等,下面對這三種主要的應收賬款融資進行分析。企業正常運轉,為了確保自己生產的產品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往往在產品交易中采用賒銷的手段,即延長貨款交付期限,這就導致應收賬款的產生。一旦出現大量的應收賬款,會直接導致企業資金鏈的斷裂,進而影響企業企業的正常進貨出貨,最終導致企業無以為繼,瀕臨破產。應收賬款是企業在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后,向購貨單位或勞務接受方索取的款項,作為在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方的債權。
二、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企業在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開展應收賬款融資,能夠解決企業發展的諸多問題,使企業的應收賬款得以以融資的方式繼續發展,并擴大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我國企業的扶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健全信用評級機制,最終實現供應鏈整體跨越式發展。主要存在一下問題:應收賬款拖欠嚴重。由于我國企業自身發展所限,幾乎所有企業都采取賒欠的方式,應收賬款過大導致資金被大量占用。企業之間的相互拖欠,直接導致在供需雙方無法形成互信,信用缺失嚴重。更重要的是,大量應收賬款會虛增企業的營業收入,使企業的營業風險更大,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資金鏈脆弱。企業內部控制缺乏。企業的長期發展,科學管理是關鍵,而我國企業大量存在的內部控制不完善,信用監督和審查流于形式,會影響應收賬款管理,使企業不能及時追索相關款項,缺乏危機意識,無法正確面對企業的發展。
三、應收賬款融資決策模型構建
在對供應鏈管理體系進行了深入了解后,企業能夠在多種應收賬款融資方式中選擇出適合自己的,但不能把本企業與上下供應鏈企業孤立來看,在有應收賬款融資后,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密切聯系,分析出本企業最優的生產時間控制,最佳的應收賬款融資收益,不僅能夠解決企業資金不足的問題,還能夠使供應鏈中資金的可利用性達到最優的效果,這無論是對本企業,還是上下游供應商、服務商、銀行等金融機構,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企業為了取得融資,作為債權一方,應該在交易中獲取足夠的應收賬款,這些應收賬款是良性的,以真實交易作為基礎。在上游企業向輸送供應材料,供應企業應該預測所需供應材料的數量,一旦供應材料過多,會造成庫房積壓,占用企業的流動資金,作為供貨一方,而它所生產的貨物也需要根據預測數量與流動資金共同決定。供應企業根據應收賬款,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這必須獲取交易憑證,如購貨單據,與此同時,供應企業還必須承擔起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支付利息的責任,一旦下游企業(債權方)支付貨款,供應企業可以向銀行申請注銷合同。下游企業(債務方)在交易產品后,承諾并支付貨款。銀行等金融機構在供應鏈流通過程中,起到資金協調的作用,不僅要同供應企業密切聯系,還要協助其想下游企業(債務方)追討貨款,并從中或得利息等收益。
四、應收賬款融資應用分析
1.應收賬款融資有利于核心企業解決資金薄弱的問題
由于信息技術的不完善,加之國內信用體系建立而不健全,傳統的借貸方式在面對核心企業時總會發生融資時間延后、風險較高、管理難度大、融資規模小等問題,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適時的履行職責,不但對核心企業不利,也不能使銀行在借貸的過程中獲取收益。在上文應收賬款融資模型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傳統的借貸方式下,企業無法利用應收賬款進行融資,企業需要等待應收賬款到賬時,使資金回流,從而造成生產中斷,也不能滿足下游企業對產品的需求。
基于供應鏈的應收賬款融資,能夠根據真實交易發生的應收賬款,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資金支持,滿足了企業初期生產所需的資金,根據融資模型,企業利用融資的資金可以進行連續的生產,所產生的利息成本遠遠低于傳統借貸方式產生的機會成本,并且使應收賬款的風險降低,有了銀行的介入,企業同時可以將精力集中在生產運營上,而不是催債方面。下游廠商也得到了便利,一方面能夠按時獲取貨物,免受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的制約,另一方面由于延緩了支付貨款,下游廠商間接獲取了初期的資金流。
2.應收賬款融資有利于銀行等金融機構擴大收益
對于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基于供應鏈的應收賬款融資,有利于擴大收益。在傳統借貸融資過程中,國內的中小企業往往沒有足夠的良性資產和高的信用等級,這就造成借款風險的升高,銀行無法根據現有的數據對中小企業進行借款。而應收賬款融資這一方式,恰恰使國內中小企業獲得了借款擔保,保證了中小企業在初期資金的充足,為下一步進行生產經營奠定基礎,也為大量金融機構提供了資金投資的機會,產生巨大的市場價值。
在市場發展過程中,市場需求增加,核心企業為了保證足夠的競爭力,不斷增加生產量,需要更多的資金,銀行等金融機構滿足了資金的需求,在獲取收益的同時,滿足了資金投資的回報率。當市場逐漸成熟以后,核心企業由于有了一定的資產和信用水平,核心企業對金融機構的融資需求也不斷降低,最終停止,在這一市場發展中,核心企業在擴大規模和收益時,能夠與銀行產生密切的聯系,促進市場的發展和整個供應鏈條的正常循環,同時也使銀行擴展了足夠的新市場。
3.應收賬款融資有利于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
從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從建立到發展以至于完善,一方面需要政府的總體調控,另一方面需要企業的努力,金融市場建立健全的過程中,會遇到企業在規模上的瓶頸和信用的缺乏,這一方面是市場并沒有足夠成熟,另一方面是企業自身發展所限,應收賬款融資在本質上是信用融資,利用信用來爭取銀行的融資和時間,信用體系建立以后又反過來促進融資的順利進行,兩方面同時作用,可以爭取新的融資方式的轉變和信用體系的建立。
參考文獻:
[1]畢家新.供應鏈金融:出現動因、運作模式及風險防范明[J].華北金融,2010(3):20-23.
[2]吳建勇.對貿易融資業務發展戰略的再認識[J].金融管理與研究2009(9).
關于應收賬款研究論文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財務管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年版。
[2]谷祺、劉淑蓮:《財務管理》,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葛家澍、杜興強:《中級財務會計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4]田丹陽.我國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現狀與對策[J].財經界,2014,6(8):102-103
[5]胡云竹.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應收賬款質量管理[J].綠色財會,2016,12(2):54-55
[6]魯智國.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4(1):130-131
[1]龍件元.淺談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J].經濟師,2010.3.
[7]王瑞玲.論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10.9.
關于應收賬款研究論文參考文獻:
[1]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EB/OL].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146587/c3592332/contenthtml,2012-03-02[ZK)]
[HT5”SS][2]高建初我國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與發展趨勢[EB/OL].中國衡器網http://wwwweighmentcom/newsletter/year2014/m6/2196asp
[3]李玲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難多地試水“金融倉儲”[EB/OL].http://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31209-cd58cfd7html,2013—12—09
[4]李紫宸千萬中小企業遇融資痛點,應收賬款能否破解困局?[N].經濟觀察報2016—04—28
[5]韓雪萌中小銀行是服務小微企業的生力軍——訪全國政協委員、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N].金融時報,2012—03—09(001)
[6]高思新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現狀及對策[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3),47—50
[7]謝茂康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應用——以衡陽市為例[J].中國經貿導刊,2013(32)
[8][10]中征登記公司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介紹[EB/OL].http://wwwcrcrfspcom/platform_introducedo
[9]wiwi8742問題解析:應收賬款質押的法律風險及防范措施[EB/OL].好貸網,2015—04—03[ZK)]
[11][12][ZK(]錦年應收賬款融資遇冷專家:小企業應學會造血[N].財會信報,2015—05—25(05)[ZK)]
[13][ZK(]王華如何拓展核心企業供應鏈融資[N].2013—04—26(A13)[ZK)]
[14][15][ZK(]魏安江應收賬款質押登記暗藏陷阱[J].法人,2014—10—09[ZK)]
關于應收賬款研究論文參考文獻:
[1]王曉敏.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遼寧經濟,2012(4):82-83.
[2]池國華.信用政策及應收賬款管理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3(4):13-15.
[3]孟慶財.我國民營企業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2(5):73-75.
1.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
2.中小企業物流管理的現狀及思考
3.基于供應鏈管理(SCM)的物流管理
4.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研究
5.企業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應對策略研究
6.基于ERP的企業物流管理
7.日本物流管理及關鍵績效指標
8.現代企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探討
9.中小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10.國外海產品物流管理模式分析及經驗借鑒
11.基于Android終端的物聯網物流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12.淺析基于市場營銷的企業物流管理
13.項目型企業及其物流管理
14.現代物流管理趨勢與發展策略
15.中小型企業物流管理問題的探討
16.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及其信息系統
17.基于協同理論的物流管理——協同物流管理
18.2009物流管理研究現狀分析
19.醫院物流管理的框架模型研究
20.冷鏈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優化
21.對“物流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的辨析
22.基于RFID技術的供應鏈及現代物流管理系統的方案設計
23.以培養目標統領高校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基于物流金融技術人才培養視角
24.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的比較
25.提升煙草商業企業物流管理與信息化應用水平的思考
26.基于現代物流管理的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開發
27.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國際化研究
28.中小企業物流管理對策研究
29.工程供應鏈中物流管理的關鍵問題與對策研究
30.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
31.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創新
32.一種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系統的設計
33.物聯網與現代物流管理關系的探析
34.高職高專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35.我國物流管理人才需求預測分析
36.基于供應鏈的鋼鐵企業物流管理研究
37.中小企業物流管理系統的設計
38.分析現代物流管理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39.現代醫院物流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探討
40.基于物聯網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構建
41.我國連鎖零售企業物流管理現狀及對策
42.企業物流管理績效評價體系探討
43.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開發與實施
44.探究物流管理信息化
45.以協同創新為核心的特色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研究——以航空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為例
46.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訓課程的思考
47.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創新
48.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物流管理
49.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之我見
50.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創新培養模式構建研究
51.中小型制造企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探討
52.電子商務與物流管理信息化探略
53.基于供應鏈的企業物流管理流程創新研究
54.廣西憑祥保稅區物流管理體系規劃
55.中小企業物流管理現狀及其改善措施分析
56.基于集成供應鏈管理模式的軍事物流管理系統設計
57.“物流管理”和“供應鏈管理”是“異名同質”嗎?
58.鋼鐵企業物流管理系統建設的思考
59.電子商務環境下現代物流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60.中小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現狀及發展方向
61.當前物流管理現狀及發展策略
62.基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物流管理創新研究
63.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64.物流管理系統中的復雜性特征研究
65.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研究
66.基于集成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現代企業物流管理研究
67.中外危險品物流管理比較研究
68.特色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于航空物流視角
69.論知識化管理與圖書館物流管理
70.電子商務環境下復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策略研究
71.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創新研究
72.應急物流管理體系與信息系統構建研究
73.現代物流管理理念的戰略動向
74.基于RFID電子標簽的物聯網物流管理系統
75.論電子商務中的物流管理創新
76.基于UML建模技術的物流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77.基于“互聯網+”的中小企業物流管理模式探析
78.淺談物流信息系統與現代物流管理
79.企業物流管理模式的探討與設計
80.中小企業物流管理優化策略研究
81.物聯網技術在現代物流管理中的應用
82.現代物流管理系統及其DEA績效評價
83.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84.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分析
85.國際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優化——北部灣經濟區高職院校特色品牌專業建設研究與實踐系列之一
86.電子商務下的物流管理模式實證研究
87.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走進現代物流管理領域
88.應用型物流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
89.淺談醫院物流管理現狀與展望
90.論現代物流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91.國外物流管理模式及我國企業的正確抉擇
92.我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
93.基于敏捷供應鏈管理的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探討
94.一種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系統的設計
95.支持物料追蹤的物流管理模型
96.中小型企業物流管理問題探討
97.供應鏈一體化時代的物流管理
98.國內外綜合型大學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