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低保醫療保險工作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以來,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高度重視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和諧社會為主線,以完善服務為手段,以實現充分就業、健全社會保障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目標,牢牢抓住就業和社會保障兩項重點工作,攻堅克難,奮力拼搏,努力完成勞動保障各項工作任務。
一、上半年的主要工作情況:
(一)、突出重點,加大力度,勞動保障工作有序推進
1、加強政策扶持引導,狠抓勞務輸出工作
今年初,我們將全年工作分解量化到22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并作為對各村考核的重要指標。截止6月底,通過各種渠道現已輸出2932人,有組織輸出477人,并及時準確地上報勞務輸出等統計報表以及各種業務報表,沒有一次漏報,錯報。
2、開展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以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制訂了目標清晰、任務明確、措施配套的創建工作方案,對照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考評表的相關要求和量化分值,對照檢查,查漏補缺,建立健全相關資料,整檔備查。對各類創業主體進行調查摸底,建立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殘疾人等自主創業基本臺帳,對近年來轄區行業系統新增個體戶、工商戶、中小企業的相關信息進行摸底造冊,測算出營運規模、勞動就業人數以及本單位所提供的相關直接或間接服務,制定出跟蹤服務和幫扶措施。根據創業帶動就業工作需要,對現行積極的就業政策相關內容和操作辦法進行完善并全面落實,及時解決創建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和問題,確保創建工作目標的實現。
3、積極創建五星級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
結合實際,對照西安市創建星級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所指標體系,制定了創建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提出達標時限。按照就業服務工作“制度化、專業化、社會化”的要求,立足轄區、面向市場,綜合運用各種手段落實各項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做好就業服務工作。盡快為群眾提供一個辦事效率高、服務意識強、群眾滿意的服務平臺。
4、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
上半年,地區新增醫療保險170人,辦理門診慢性病審批1人,辦理醫保產婦生育報銷13人。加大宣傳力度,對群眾進行政策引導,做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年審工作。
5、積極做好養老保險征繳擴面工作
根據國家養老保險政策規定,為了保障自由職業者、農民工、個體工商戶等勞動者在達到退休年齡后能維持基本生活,使其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今年我們加大社會養老保險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深入社區和村組,向個體工商戶講解國家的相關政策,鼓勵動員他們參加養老保險,爭取實現參保全覆蓋,力爭完成區上下達的210人征繳任務。
6、加大小額貸款支持力度
加大對創業者小額貸款支持力度,擴大小額貸款覆蓋面,對符合條件、符合政策的創業者,全方位做好支持創業服務工作,上半年申請辦理小額貸款8份,貸款16萬元,催繳貸款11萬元;
7、舉辦退休人員主題書法繪畫攝影評展活動。
成立街道征集書畫和攝影作品活動組織委員會,在全街道共征集書法作品6副,繪畫作品4副,攝影作品7副,有5副作品參加區上的巡回展,其中5副作品送到市上參加評選。
8、強化服務,切實履行崗位職責
一是為符合條件的無業及下崗失業人員辦理失業登記證41份;二是協助“4050”人員辦理靈活就業社保補貼27份;三是辦理異地領取基本養老金資格協查認證27份;四是組織50名失地農民參加春風行動現場招聘會,會上有6人達成用工協議。
9、加強對公益性崗位的管理
對公益性崗位人員進行復審確認,嚴格執行考勤制度,及時上報考勤、審批、工資發放表,對出現人員更換、離職的,及時報就業局審批備案,確保崗位人員的真實性。并對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的出勤、工作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加強對他們的監督管理。
(二)完善城市低保制度,規范管理運行機制,實現應保盡保
1.把好出入關口,確保應保盡保。
我們對新申請對象的資格進行嚴格把關,對符合享受低保條件的,做到當月申請,當月初審上報,力求準確、及時,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堅持三個嚴格(嚴格政策、嚴格程序、嚴格紀律),三個不批(隱瞞家庭收入的不批、公告后群眾有異議的不批、上報材料失實的不批),做到底子清楚、管理到位、作風扎實。上半年新增低保家庭9戶20人,停發11戶15人,增發1戶2人,辦理異地入戶調查55戶。截止6月,地區城市低保戶219戶485人,上半年共發放保障金258280元。
2.完善資料,健全檔案,實行低保人員規范化管理
我們對低保對象檔案實行規范管理,按照一戶一檔、分類管理的要求,不斷完善、補充低保對象資料,分類分戶建 檔。實行低保人員檔案微機化管理,完成了低保對象信息資料錄入工作,將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居民戶檔案納入微機化管理,資料真實、完整、準確,數據及時更新。
3.嚴格規范操作,健全動態機制,做好年度復審工作
5月起至7月,對全街道在冊的所有低保對象進行全面的復查審核。由各社區明確告知每戶低保家庭和其他城市居民復審的有關要求。不提交書面申請、不提供相關證明材料、不簽訂《西安市申請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員誠信承諾》的,視為自動放棄低保待遇。在核查審定過程中,堅持100%入戶調查。堅持民主評議、集體研究,對不符合條件的堅決、及時取消。社區評議結果、辦事處初審結果在申請人居住地張榜公示7天以上。圍繞“應保盡保,應出盡出”的機制建設,形成了“低保對象有進有出,補助水平有升有降”的良性運行機制。通過復審,掌握低保家庭生活情況,更準確的確定低保對象和補助水平,更好的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防止騙保、錯保、“人情保”現象的發生。
4.以人為本,積極開展救助工作
我們在切實做好困難家庭應保盡保的同時,積極主動開展對困難家庭的救助工作,經常走訪了解困難家庭的生活情況。今年以來,我們一是為住院治療的5個低保對象辦理了醫療救助。二是為慢性病、重大病患者發放醫療救助愛心卡74張,價值23200元。三是春節救助困難職工70人,每人300元。四是春節期間為20戶特困低保家庭每戶發放年貨一份,慰問8戶特困低保戶、1戶低保邊緣戶。
一、2008年工作總結
(一)堅持城鄉統籌,就業整體形勢保持穩定
今年,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就業促進法》和國家各項就業政策精神,不斷加強對就業工作的規劃和部署,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強化就業扶持手段,堅持推進城鄉統籌,較好地克服了當前經濟形勢的不利影響,保持了就業格局的總體穩定。
一是城鎮就業崗位不斷增加。全市共籌集2.73億元資金用于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就業政策的落實,政策拉動效應明顯。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各級人力資源市場擴容提質步伐,積極開展各類招聘活動,2008年市職介中心收集空崗信息4.43萬個,開展求職登記5.83萬人次,達成意向1.98萬人,介紹成功1.67萬人。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0.33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93萬人,其中就業困難對象1.1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1%。
二是就業援助形成長效機制。以城鎮零就業家庭和農村貧困家庭為重點,不斷完善幫扶政策,積極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今年新增的138戶零就業家庭全部清零,5503戶農村貧困家庭實現轉移就業,形成了“動態管理、政策扶持、源頭控制、跟蹤服務”的就業援助長效機制。組織實施“對口援助扶持四川理縣農民工”專項活動,妥善安置125名災區務工人員。加大政府調控力度,深入挖掘公益性崗位,全市公益性崗位達8600個。積極探索推行政府、企業、社區與社會綜合支持體系模式,通過重點幫扶、鼓勵企業吸納、發放就業困難對象繳費補貼、開發社區崗位等工作措施,形成多層次、多形式的弱勢群體就業幫扶工作機制。
三是城鄉統籌就業穩步推進。調整充實了全市就業領導小組,加強對城鄉就業工作的組織領導。作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農民工職業培訓與就業服務項目”實施城市,積極探索農民工培訓、就業一體化模式,通過開展“送培訓下鄉”、已就業農民工技能提升等活動,重點扶持“瀏陽花木工”、“寧鄉裝配翻砂工”等勞務品牌,幫助他們穩定就業。進一步加強鄉鎮就業服務機構建設,認真組織實施“春風行動”,深入開展“送崗位下鄉”活動,并不斷完善農民工務工環境。全市新增農村轉移就業8.12萬人,轉移就業總人數達69.5萬人,人平年均收入達到9921元/人。
(二)堅持創業富民,職業培訓工作穩步發展
根據市委、市政府 “科學發展、創業富民”的決策部署,我們進一步加大職業培訓、技能鑒定和創業扶持等工作力度,勞動者素質得到明顯提升。
一是各項職業培訓全面推進。圍繞新農村建設和“創業富民”戰略目標,堅持市場化導向,不斷完善多類型、多層次的職業培訓體系。推行訂單培訓、委培等模式,提高再就業培訓質量,努力實現崗位對接;開展“送培訓下鄉”活動,對已就業農民工開展技能提升活動,幫助他們穩定就業,對被征地農民開展就業培訓,提高其自謀職業能力;開展職工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活動,大力推行就業準入制度;擴大職業技能鑒定范圍和層次,舉辦各類技能競賽、技術比武等活動,2008年全市共舉辦4大類22項職業技能競賽,參賽人數達1.1萬人次;整合全市職業培訓資源,深化技工教育體制改革,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模式。2008年,全市職業培訓13.5萬人,職業技能鑒定6.12萬人。
二是創業帶動就業碩果累累。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大力推動創業富民加快建設創業之都的若干意見》精神,進一步完善創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等配套政策。加大創業培訓力度,規范培訓標準、豐富培訓形式,并逐步將培訓地點延伸到鄉村、學校和社區。以國家創業示范基地為依托,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為創業人員提供創業場地和政策扶持。健全創業培訓指導中心,成立創業服務專家隊伍和創業項目庫,形成創業培訓、小額貸款、稅費減免、政策咨詢、項目開發、后續追蹤等一條龍創業扶持體系。今年全市創業培訓4897人,其中2487人成功創業,帶動1.08萬人實現就業,創業促就業的倍增效應得到有效發揮。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張小建副部長聽取長沙工作匯報后,認為我們的經驗值得推廣。
(三)堅持政策創新,社會保險制度不斷完善
今年,我市社會保險工作以兩型社會和大河西先導區建設為契機,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著力降低政策門檻,不斷擴大覆蓋范圍,不斷提升能力建設,社會保險制度不斷完善。
一是政策體系更加健全。先后出臺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困難企業職工醫療保險辦法等政策,解決了被征地農民、困難企業和破產改制企業職工的社會保障問題。調整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政策,降低個人自付比例,提高大病支付限額,參保人員個人負擔進一步降低。進一步調整完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政策,擴大參保范圍,提高待遇水平,并對中小學生、幼兒參保作出了明確規定,有力促進了城鎮居民醫保工作進程。
二是擴面征繳成效顯著。進一步完善五險統一征繳體制,規范征繳流程,強化聯動擴面,社保參保覆蓋面不斷擴大。2008年,全市企業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1萬人、119萬人、66萬人、60萬人和 73 萬人,分別比上年新增16.83萬人、12.5萬人、10.6萬人、7萬人和12.4萬人。全市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數為66.2萬人。2008年,全市全年社會保險費征繳總額達50億元,比去年增長近10億元,各項保險征繳基金數均創歷史新高。完善基金監管制度和內控制度,規范業務流程和財務管理,強化基金運行系統建設和數據存儲安全,確保了基金的安全穩定。
三是管理服務不斷優化。根據國家新一輪連續三年調整養老金待遇的部署,認真組織實施2008年調待工作,全市企業養老金月人均達965.2元。為了建立養老金發放長效機制,方便企業退休人員就近領取養老金,我們改革過去委托一家金融機構養老金的方式,變為由離退休人員自主選擇就近金融機構領取養老金。對于異地居住退休人員,開設網上銀行支付系統,實現養老金網上發放。加強退休人員檔案的集中管理,開展社區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達標活動,社會化管理服務率達97%。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的監管,開辟農民工工傷保險綠色窗口和通道,并投入3000余萬元為全市19.7萬余名企業退休人員開展免費健康體驗。
(四)堅持和諧共贏,長效維權體制逐步健全
今年,我們認真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不斷完善法制建設,規范執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努力營建了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
一是勞動關系進一步規范。進一步推進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和工資集體協商等制度的實施,調整和充實了勞動關系三方協商領導小組,積極引導和監督企業加強自主協調管理。為確保勞動合同的規范性和合法性,制定了各行業合同、集體合同和協議書范本,提供給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參考使用。2008年全市有1447戶企業開展了工資集體協商,目前全市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企業總數已達2844戶,涉及職工15.22萬人。
二是監察執法體制不斷規范。建立健全了勞動保障定期監察、勞動保障企業誠信評價、農民工工資保障金、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等制度。完善工資拖欠及勞資糾紛應急處理預案,積極開展執行最低工資標準、工資清欠等專項執法行動和整治非法用工打擊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建立主辦監察員制度,聘請了一批兼職監察員和特約監察員,進一步充實了執法力量,規范了執法體制。2008年,全市共受理勞動監察舉報投訴1904件,追回工資、押金3262萬,有效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
三是勞動仲裁力度不斷加大。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要求,規范和完善勞動爭議仲裁流程,采取了庭前證據交換和質證,對個別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明確的案件實行獨任仲裁員制度,庭審后15個工作日內作出裁決等措施。取消仲裁收費,建立庭審公示欄,仲裁辦案效能全面提高。加大調解力度,堅持在立案和開庭審理前均先行調解,調解結案率達56%。制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應急預案,建立重大、特大、疑難勞動爭議案件聯合預防機制,較好應對了勞動爭議案件數量急劇攀升(立案數比去年同期增加275%)的嚴峻形勢。2008年,全市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共辦理案件6308件,其中立案受理2760件。
(五)堅持以人為本,管理服務能力有效提升
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理念,不斷加大基礎建設,著力改善服務條件、拓寬服務功能、規范服務流程,有效提升了勞動保障部門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
一是窗口能力建設不斷加強。作為窗口服務能力建設的載體,長沙市人力資源市場順利竣工并于11月17日正式面向公眾服務。整個市場嚴格按照部里經辦能力建設標準建設,功能齊全、設施完備,涵蓋了所有的勞動保障業務。其中一樓、二樓分別為人力資源交流服務中心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所有職業介紹、社保經辦和行政審批職能均可在這兩層全部辦理,實行一站式、一條龍服務,勞動保障管理服務逐步實現了由“點式服務”到“線式服務”的新跨越。
二是基層工作平臺不斷完善。近年來,我們大力推進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管理服務機構建設,不斷完善硬件、軟件設施,加強業務培訓和工作指導,提高工作人員管理服務水平。目前,勞動保障基層平臺承接了城鎮居民醫保、失業金申領認證、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就業援助、勞動維權等多項職能,工作重心不斷下移。根據我市基層管理服務機構現狀,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社保、醫保、低保、住房”基層管理服務機構四網合一的決定,著力整合部門資源,完善社區服務,提高工作人員待遇。目前方案已由市編辦呈報市委、市政府審議,即將啟動實施。
三是金保工程建設實施順利。我市是湖南省唯一的金保工程建設示范城市。在2007年啟用新的應用系統的基礎上,2008年我們對新系統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調整完善,保證了平穩運行。成立了專門的數據整理工作小組,對所有信息數據進行了全面校正整理,進一步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加快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重新改造了市勞動保障公共服務網,強化了信息查詢和網上業務經辦功能,更加方便了群眾。
二、20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牢固樹立“抓住機遇、解放思想、迎難而上”的發展思路,在政策、機制和體制創新方面作積極探索,穩定就業,保障民生,破解難題,實現全市勞動保障事業的持續發展。
(一)積極謀劃長遠發展
一是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問題。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逐步建立農村新型養老保險制度和農民工社會保險制度。提高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統籌層次,進一步提高基金的抗風險能力。
二是進一步實施擴大就業戰略。中央為保增長、促發展,推出了4萬億投資的兩年經濟振興計劃,并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將以此為契機,鼓勵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支持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努力實現發展經濟與促進就業的互動。進一步完善就業優惠政策,擴大受惠群體,延長受惠時間,積極發揮政策拉動效應。
三是大力開展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抓住市委、市政府推進創業富民工作的機遇,加強創業培訓和基地建設,完善政策咨詢、創業培訓、專家指導、項目推介、創業孵化、融資服務、開業指導和后續服務八位一體的創業扶持體系,使自主創業成為我市今后一個時期拉動就業的新增長點。
四是積極做好技能人才儲備。按照部、省廳有關儲備技能人才的工作部署,充分運用就業專項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加強各項職業技能培訓,做好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儲備。
(二)創新完善政策機制
一是研究解決老工傷問題的政策措施。根據省廳有關文件精神,按照“人員逐步納入,項目部分納入,單位個人自愿納入”的原則,采取用人單位、財政和工傷保險基金合理分擔的辦法,認真解決老工傷問題。
二是進一步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將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對象拓寬到有長沙戶籍、有創業意愿的全體勞動者,建立獎懲辦法,理順區縣(市)小額擔保貸款管理機制。將小額擔保貸款和創業培訓工作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促進全民創業。
三是調整完善醫療保險政策。進一步完善和解決職工、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年限、設置等待期等問題,對繳費年限較長和繳費基數較高的參保人員適當降低住院醫療費個人自付比例,提高參保人員醫療保障待遇。
四是優化窗口管理服務。按照經辦服務的新形勢、新要求,對行政處室和經辦機構的職能權限進行科學劃分,合理調配好資源,不斷規范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強化窗口管理服務建設,努力實現經辦服務由“點式服務”到“線式服務”的轉變。
五是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加強對基層勞動保障工作人員的指導和培訓,真正做到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六完善”,進一步促進工作重心下移。加強網上自助式服務,搭建信息系統運行維護管理平臺,實現流程化管理。做好數據清理、整合,按要求完成業務數據的整理、采集、上報工作。
(三)全力保障民生民利
一是確保就業局勢穩定。健全就業登記和失業登記制度,積極開展就業普查,全面準確地掌握城鄉勞動力和就業困難群體的基本情況。加強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建設,實現人力資源市場與街道、社區網絡互聯互通、信息共享。進一步擴大就業援助范圍,深入挖掘公益性崗位,建立覆蓋所有困難群體的就業援助長效機制。實施重點工程就業服務計劃,鼓勵重點工程吸納就業,實施承接產業轉移就業服務計劃,統籌開展就業服務。積極解決外出和返鄉農民工的就業問題,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實施職業技能培訓特別計劃,實行崗位補貼、職介補貼和培訓補貼政策,提高農村學生、城鎮貧困家庭子女和困難企業職工的職業素質和就業能力。以城鎮失業人員、返鄉人員、退役軍人和大學生為重點,深入開展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工作。探索擴大失業保險基金使用范圍,不斷拓寬其在促進就業和預防失業等方面的用途。健全失業保險的預警和預防機制,切實增強失業調控能力。
二是確保社保征繳發放。進一步完善五險統一征繳模式,健全專、兼職稽核隊伍,建立基金征繳激勵機制,研究出臺斷檔補繳人員繳費的新規定。完成養老金機構調整和調待工作,確保春節前發放到位。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確保每一個被征地農民即征即保,應保盡保。采取積極措施,確保明年所有農民工全部納入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范圍。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完善監管體系和內控制度,確保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