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詩歌體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魅力之“情”
“情”即人的感情,它是一切高尚動人的行為的動力和源泉,是美德和善行最初的出發點。教育是充滿感情、充滿愛的事業,沒有感情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教育,教育植根于愛。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不僅是一名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展現,實際上更多的是傾注了我們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為有愛,我們才會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有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和學生貼心。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實際上是我們教師最大的樂趣。
二、魅力之“德”
“德”即師德,它是教師的職業特點和應有的道德修養,是溝通師生之間關系的橋梁,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即所謂的“德高為范”。一位具備高尚師德的教師,才會用健康、正確的思想去教育學生,才會以高尚的靈魂和言行去感染、影響學生;才會以真教人、以真待人、以真做人;才會尊重學生,才會讓學生有親近感,才會走進學生的心靈;才會懂得呵護學生的自信自尊,才會懂得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才會留心于學生點滴的發展,著眼于學生一生的成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塊糖教育犯了錯誤的學生的故事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傳為美談。故事中陶先生從學生的不足中看到優點,運用表揚的藝術,喚醒學生內心深處向善的一面,激勵學生自我教育,表現出教育者的大智慧,以他崇高的師德修養為我們樹立了典范。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效法和學習的。
三、魅力之“識”
“識”即為教師所具備的學識水平,包括文化素養、專業知識、專業經驗等。“學高為師”“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處于“知識爆炸”時代的青少年學生,無論在知識的來源渠道、知識的種類范圍還是運用知識的能力方面,都具有迥異于前輩的特點和優勢。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更要是“水長流”,除了要具備本學科堅實的知識基礎和扎實的教學基本功,還要了解當代最新學科和最新知識,形成多維的立體知識結構,做到“精、專、博”。試想,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如何真正給學生學識上的權威力?所以做一個現代讀書人,以書為友,培養書生氣質的同時,還必須具有學科敏感,敢于學習,善于學習,樹立終身學習觀,成為容納學科百川的“知識之海”。
四、魅力之“思”
“思”即思想,做個真正的人就要有思想。時代在變遷,當我們經常抱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先問問自己:我們有沒有在變?我們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境界。想要創造自己事業的輝煌,就要讓自己的思想先輝煌起來。對教師來說,有這樣一個說法:“三等教育教知識,二等教育教理論,一等教育教思想。”而要教學生有思想,教師自己必須首先有思想;要教學生有個性,老師自己必須首先有個性。正如李鎮西先生所說:“只有個性才能造就個性,只有思想才能點燃思想。讓沒有思想的老師去培養富有創造性素質的一代新人,無異于緣木求魚。”教師是行者,更是思想者。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他有主見,不盲目,更不盲從,他知道吸收,也知道鑒別,他知道選擇,更知道拒絕;他有責任心,他知道應該負責的,明白應該擔待的,清楚將會面對的;他有使命感,不因循,更不保守,他知道探索改變,他能夠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更加準確有效、更合具體要求、更富人文關懷;他更清楚自己對教師這一職業和教師這一事業的理解。一個有思想的老師,會在行走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反思后再行走,行走后再反思。在這樣一個周而復始的活動中,突破創新,成就自己的教學風格。
(一)財政稅收體制存在局限性。一是稅收體系不健全,一些有利于社會穩定、推進技術創新進步以及促進社會分配調節的稅種沒有納入到稅收體系中來,這些應該加入稅收體系而又缺漏的稅種,導致財政收入的流失,不利于財政收入的預算和支出,使國家對人民的貢獻和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缺少資金流轉。由于增值稅和所得稅在某些方面設置的不太合理,不利于社會的長期穩定和國民經濟的長治久安。二是由于財政收入分配呈現過度向上集中的態勢,中央與地方的財政收入劃分不均衡,分稅制度無法得到有效落實,間接影響了中央宏觀調控的力度。既不利于中央宏觀調控,也不利于生產要素的優化分配。分稅制改革不徹底。只在中央與省之間建立比較規范的分稅制體制,而省以下卻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規范體制,這一點需要進一步的探索。(二)預算管理體制存在缺陷。預算管理體制是財政稅收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在財政稅收體制改革中,預算管理體制覆蓋范圍相對狹窄是一個有目共睹的事實。從整體上看,地方政府的預算管理體制改革具有相當程度的滯后性。由于有效監督機制和管理制度的缺失,內部約束和制衡無法落到實處,導致資金挪用現象嚴重,而缺乏中長期預算或周期預算的年度預算,財政預算管理無法得到有效的監管,使得預算審核與審批失去本身應有的意義。(三)轉移支付缺乏規范性。分稅制包含轉移支付的功能,由集中程度較高的中央財政通過財政支出來改善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均衡現象。現階段轉移支付過程中主要有資金轉移流程不規范、資金轉移周期長、資金使用效率降低、官員腐敗嚴重等不規范現象。造成轉移支付規范性欠缺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制度對轉移支付工作進行監管,另一方面是轉移支付類型構成的不合理,無形中加大了不同區域之間的經濟收益差距,使得財政支出均等化原則的失效,公共服務也無法實現均等化發展的戰略目標。(四)地方各級政府職能與支出責任不適應,財政管理存在問題。地方財政本身存在著不平衡的現象,因為財政部門職能劃分不明確,在處理財政稅收問題時不能對癥下藥隨機應變,使問題越來越復雜,導致國家宏觀調控效率的降低。處于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期間,部分專業的財政稅收管理機構和相關人員被合并或精簡,財政稅收管理人員鉆空子撈取利益,使得財政稅收部門的管理有些混亂,這就不利于財政稅收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一切阻礙發展腳步的制約因素都需要刨根究底,根據財政稅收的重要性和性質,在選拔人才時更要注意,避免出現人民的害蟲。
二、深化財政稅收體制的對策建議
(一)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的需要,建立統籌中央與地方關系,平衡合理的分級分權財政體系。各級政府的職能與支出責任不適應,地方政府財政問題突出,地區間的財力不均衡狀態比較嚴重。各級地方政府職能劃分過于僵硬,無法應付復雜多變的財政事物,經常出現政府財力與職能不相匹配的情況。一是要合理劃分并明確規定支出責任,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各級政府,地方往往存在財政收入緊張的財政狀況,中央應利用自身的優勢,適當分擔地方政府的支出責任,在合理提高中央政府收入比例的基礎上,加大中央和省級政府的直接支出責任,減少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從整體上掌控全局。二是要進一步完善分稅制,賦予地方合法的財政權力,規范地方稅收立法和減免的流程。同時要將資源稅、增值稅、所得稅、環境稅等重要稅種加入到財政稅收中來,一方面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縮小貧富差距,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二)建立健全科學的稅負稅收制度。主要表現為稅負水平適中,稅負結構公平合理,主體稅種設計科學,有利于促進科學發展。科學的稅收制度要減輕納稅人的稅外負擔,不亂定稅收標準,不重復收稅。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大多數人都只是小康水平,在保證政府財政收入的同時,要規范政府性收入、取消體制外收入,適當提高宏觀稅負水平。傳統的財政稅收體制不適應經濟快速發展時代,因此,向間接稅、直接稅并重的“雙主體”的稅收體系和稅收結構轉換,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加強國家宏觀調控的有效手段。(三)建立健全支付方式科學合理搭配、資金來源可靠穩定的支付體系。一要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比例、規定適當的專項轉移支付,合理適中的支付比例能對各支付方式起配合作用。二是要改革稅收返還和增值稅分享制度,資金轉移有一個風險問題,穩定轉移支付資金來源。三要綜合考慮區域人口、土地面積、人均財政收支狀況、公共服務成本和社會事業發展水平等多重因素,調整轉移支付的分配方法,提高中央對地方財政的轉移支付數額和轉移支付水平。(四)建立健全預算管理體制。預算是財政支出前的重要步驟,預算編制和執行相分離、國家中長期預算與中長期發展規劃相協調的新型復式國家預算體系有利于預算針對各時期的情況進行調整,稅收取之于民,財政支出覆蓋的領域較廣,財政預算應將財政收入使用在合適的地方,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建設新型的城鎮化國家。
三、深化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意義
過去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成就表明,深化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設和諧社會、民生民建的推動,財政稅收體制的轉型,對財政稅收的管理體制上有里程碑的意義。合理的稅收政策有利于調整人民收入的落差,雖然不能徹底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但是在某種程度上有遏制的功效,完整的稅收政策可以保障財政收入,優化社會資源配置,維持社會秩序,使之與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經濟方式相適應。財政政策包含收入和支出兩個方面,合理的稅收收入是財政收入的經濟支柱,財政收入有利于發揮國家的功能,實現政府的宏觀調控,而財政支出是財政收入反哺給人民的一種形式,有利于建設公共實施,完善醫療保健制度,有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是促進社會健康發展的手段。
四、結語
實體唱片遭遇寒冬的信號,也許可以從MP3的流行開始。之后手機和網絡再一次迎來速度和普及度上的大變化,彩鈴變成熱門歌曲傳唱的首選。楊臣剛龐龍等人因為彩鈴而變成人們最為熟悉的歌手。等到網絡變成老大媽都可以隨便使用的工具時,進入樂壇的門檻被進一步降低。能抓住一個好動機和旋律,在電腦上進行最簡單的處理和編配,上傳到網上供人們聆聽,直接省略實體唱片時期很多步驟過程。有些歌曲的確上口,一下就抓住老百姓的需求點。熱門歌來得如此快和簡單,實體唱片和唱片公司打造的歌手,似乎真要被這股潮流所淘汰。
潮流中總有一些叛逆者。像Radiohead在實體唱片仍有市場之時,就拿出新作讓人們自行選擇價格下載,在數字時代又發行黑膠,想方設法玩出個性。成仙的竇唯,只愿意把精力投入到唱片上,卻很少在音樂節上露臉掙錢掙人氣。同樣在網絡里紅起來的藝人,有一部分也希望能夠用傳統手段來證明自己并非因機緣巧合成功,背后還是實力在說話。于是許嵩徐良汪蘇瀧這幾個在網絡世界里的紅小生,都開始和正規唱片公司合作,用傳統手段來制作音樂。他們開始注重音樂的細節、編排和演唱,在他們歌迷大多還存在于網絡里的時候,用自己行動來引導他們重返實體年代。 成熟后悄然登陸
不少偶像團體出道時任由公司擺布,掙了人氣卻丟了自己,最后單飛出來用個人作品重寫人生路。汪蘇瀧也是用年輕和網絡里的作品打基礎,到《登陸計劃》時成功翻身。相比網絡歌手家庭作坊式制作,汪蘇瀧拋棄所有陋習。先閉關到僻靜處給自己靜心創作空間,然后把編曲制作交給胡皓金若晨等人,以求全新專業的編曲角度。很多器樂部分是美國著名樂手彈奏,錄音也在國外錄音室進行。所有操作和手法全部指向“音樂”。
從第一首《奇怪》開始整個聲場和情緒都被打開,音色清亮柔和把氣氛烘托得非常舒服。伴奏里不時出現的管樂和切分音催動著神經,不由自主會動起來。然后一轉入《銀河》,氣氛變得浪漫溫馨。前面的加法變作現在的減法,基本上只用吉他滑音和鋼琴鋪墊出溫暖感覺,把汪蘇瀧歌詞里的美感襯托得很自然。后面加入弦樂如同滿天繁星一下閃爍,形成小世界大情感對比。
關鍵詞:實驗體制現狀;結構重組;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管理
一、實驗室體制現狀分析
1993年,為開展計算機教學,學校在原圖書館(目前為4號教學樓)六層建立計算機房,由原計算機管理系負責管理,承擔全校的計算機實驗教學工作。
1998年,計算機管理系機房改建為山東經濟學院計算機中心,由教務處管理。同年7月,計算機管理系設立經濟管理模擬實驗室,原屬計算機系機房管理的小型機實驗室、辦公自動化實驗室、網絡實驗室、計算機組成與原理實驗室劃歸經濟管理模擬實驗室管理,實驗室設在圖書館六層。
2001年,計算中心由原圖書館六層搬遷至新建成的三號教學樓(電教樓)6層、7層:經濟管理模擬實驗室同期搬入3號教學樓3406房間,計算機組成與原理實驗室搬到2層,網絡實驗室搬到8層。小型實驗室與2003年暑假期間搬遷至3號教學樓地下一層。2003年7月,信息管理學院所屬實驗室資源歸并后成立信息管理學院實驗中心,辦公室設在3號教學樓8層。
2004年,根據學校安排,山東經濟學院計算機中心由信息管理學院管理,原信息管理實驗中心與山東經濟學院計算機中心合并,正是成立信息管理學院實驗中心。中心承擔全校公共基礎課程、信息管理學院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
2010年5月,為適應學校建設高水平財經大學的需要,學校成立山東經濟學院實驗教學管理中心。中心為學校直屬的正處級教輔單位,負責學校實驗教學、實驗室的規劃、建設、適用于管理和教育技術應用等工作。將信息管理學院所屬16個基礎實驗室整合為"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教育技術中心"并入實驗教學管理中心,將分散在院系管理的實驗室集中到新成立的實驗教學管理中心實行統一管理。
2011年11月山東財經大學(籌)管理學科實驗教學中心和經濟學科實驗教學中心是在整合原山東財政學院、山東經濟學院管理學科、經濟學科實驗室以及文、理學科實驗室的基礎上于2011年11月成立,是在學校領導下負責組織和開展管理學、經濟學等學科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管理的教輔單位。
二、深化實驗室改革,構建創建人才培養體系
1、不斷深化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
管理學科實驗教學中心是以我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的17個本科專業為主要依托,面向全校開展管理學科教學、科研的重要實驗基地。依照"實驗機構共管、實驗資源共享、實驗環境場景化、實驗管理規范化"的實驗室建設原則,中心實行了人員統一管理、使用統一管理、維護統一管理、建設統一管理的"四統一"管理體制,實現了管理學科大類實驗教學資源的廣覆蓋和資源共享,并且為經濟學、法學、文學藝術等專業開展跨學科、跨專業的綜合性實驗教學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心目前擁有實驗教學儀器設備6907臺(件)(微機2071臺),總值2154萬元。下設企業管理綜合實驗室、ERP實驗室、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會計綜合實驗室、物流仿真模擬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信息系統實驗室、市場營銷實驗室、數字媒體技術實驗室、計算機基礎實驗室等35個實驗室,總面積3956㎡。擁有管理學、會計學、數字媒體內容三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及企業電子商務工程、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素質測評三個省級重點學科實驗室。目前開設管理類實驗課程66門,其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28門,開出各類實驗項目133個,年實驗生學時數達672600小時。
經濟學科實驗教學管理中心主要面向經濟學院、財政稅務學院、金融學院、保險學院、國際經貿學院、數學與數量經濟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體育學院、外國語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交流學院等 11個二級學院的本科、專科專業和研究生專業,組織與開展實驗教學。支撐經濟學、金融學、人文社科、數字化外語、經濟模擬等山東省高校骨干學科教學實驗中心以及金融服務外包創新實驗室等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 負責對舜耕校區實驗樓、圣井校區逸夫樓的實驗教學資源管理,實驗面積22497M2,實驗教學儀器、設備、軟件及物資4000多萬元。為滿足實驗教學體系的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創新設計實驗要求,建有71個基礎與專業實驗室.
2、建立完善的實驗室建設與管理體制和管理制度
建立科學的實驗室管理體制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基礎,我校中心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規程》,結合學校自身實際,深化改革,完善實驗室建設體系,制定出一套完整、科學、協調的管理體系,理順實驗室管理機構與學校其他部門的關系,明確職責,以保證實驗室管理科學、合理、規范、高效地運行。(1)管理學科實驗教學中心現有專職管理人員10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職稱2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1人;(2)經濟學科實驗教學中心現有專職管理人員26人,其中教授1 人,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等副高職稱12人,中級職稱11人,初級職稱2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11人;碩士生導師1人。兩個中心都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質過硬、職稱結構較優、專業與技術水平較高、熱愛實驗教學的管理與技術隊伍。
3、實驗教學管理與實驗室建設
實驗教學工作可以分為常規實驗教學和開放實驗教學。首先是結合本科教學評估的成果,積極穩妥的推進實驗教學工作的進行,進一步調動教學單位、授課教師、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積極性,使實驗教學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努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結合常規實驗教學,開展開放實驗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開放實驗教學主要有開放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開放實驗教學工作的實施與評價、開放實驗教學活動的監督體系建設等內容。開放實驗室不僅有利于不同學科間學生的交流,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還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開放實驗室不僅要對全校師生,而且還要的企業開放,合理收取費用,實現投資效益并促進對外交流。同時,要允許不同專業的學生在課余時間進入實驗室,使學生有足夠的 時間進行實驗、促使學生能力的提高和實驗設備使用率的增加。根據學校的發展規劃,結合教學單位的學科建設和實驗教學開展情況,積極穩妥地進行實驗室建設工作,為實驗室教學提供基礎保障。
總之,兩個中心將按照學校確定的"培養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國際視野的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定位,以及"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體,以財政、金融、會計、工商管理、國際經貿為優勢和特色,文、法、理、工、教育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學科專業定位,深入探索高等教育特別是實驗教學內在規律,進一步科學規劃與布局實驗室,整合實驗教學資源,不斷強化經濟學科實驗教學中心的實驗室建設,改革與創新實驗教學內容體系與課程體系,推進實驗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堅持"服務是第一要務"的宗旨,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努力推進學校的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各項工作!
參考文獻
[1]劉樹郁,林明河.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的實踐和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1,(2).
關鍵詞:職業教育 技工學校 一體化
雖然全國各地的技工學校已逐步實施一體化教學,但教學質量、培養層次、人才素質還是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企業“用工荒”由此顯現。由于各技工學校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面臨種種問題和困難,如得不到有效解決,就無法有效實施。
一、轉變觀念,明確一體化教學目標
要實施一體化教學,首先要明確它的含義、目標。所謂一體化教學,是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融為一體,使教學情境和教學手段為一體,讓學生在真實的現場感知、現場操作學習過程中專業知識,理解專業理論知識,培養專業操作技能,課程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以實際工作需要為度,課程重點在于職業技能的學習和養成,從而形成連貫的、全面的、完整的教學體系[2]。中職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測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為達到技工學校培養目標,就應該采取以實踐教學為中心,理論教學為實踐教學服務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二、一體化教學目標和計劃的確立
技工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是為了滿足企業用工需求,那么首先就要走訪企業,了解企業用工情況,然后有目標的確定人才培養計劃,比如哪個專業要培訓哪個工種,需要開設哪些課程,進行哪些培訓,如何實施。以我校化工專業為例
說明:
三、實施一體化教學要素
1、師資培訓,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
雙師型教師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前提,雙師型教師不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有過硬的操作技能。這就需要對在崗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新觀念,打破傳統教育教學思想模式,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一體化教學能力,契合一體化教學模式需要。
技工學校在崗教師拓展專業知識,增強專業技能的最有效途徑應該是進廠頂崗鍛煉,教師頂崗一段時間取得崗位操作合格證以后再回校執教。這就需要學校做好教師們的流動再培訓計劃,讓每個教師都真切感受企業的用工需求。
3.教材整合,滿足一體化教學需求
一體化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目前國家還沒有相關的大綱和教材【1】,因此學校應組織各專業教師,聯合企業部門負責人,結合 本專業特點、國家勞動部門對各工種的要求以及企業對崗位人員的技能要求,選取合適的教材,編寫一體化教學大綱和教學培訓內容。編寫一體化教材應根據國家職業標準,按照理論“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以本專業的工作內容為主線,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在結構安排和表達方式上,強調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專業知識緊密聯系培養目標,加強技能與核心技能能力提高,以期達到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和就要能力要求,使理論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
3.一體化教學環境
硬件環境
學校應有專業實訓場地,完善的實訓設備,為學生技能鍛煉提供平臺,這是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條件。
軟件環境
老師們要從入學之初就為學生建立一體化教學思維模式,并據此對學生提出道德、知識、技能要求,不斷跟蹤學生對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適應情況,做出合理改進,力爭做到教學理念、教學設施設備與企業生產技術發展同步。
4、一體化教學手段
技工學校應配有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設施,如投影設備、電子白板等,為教師一體化教學提供多樣的選擇,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
5、以學生為本,發揮主體能動性
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體,只有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管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學效果才會得以顯現。而中職院校的生源普遍是初中文化程度年齡在十七八歲的學生,他們文化基礎偏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迷茫,青春叛逆,自制能力、行為習慣較差,就業觀念淡薄,加大了中職教育的難度。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給教學注入“活力因子”, 諸如:教師為人師表的形象;幽默智慧的語言藝術;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等,為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
6. 建立有效的 “一體化”評估體系
評估教師
對教師的考核可以從日常教學準備(包括教具、設備、一體化教案編寫等)、公開課評估、學生考績反饋評價(即通過對學生的考核成績來評定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業務能力的大小等方面的工作)幾個方面綜合評估。
評估學生
應緊扣教學目標,建立項目化考核標準,圍繞項目標準建立考核題庫,制定一體化項目評分表【3】,在學生成績評定中應采取口試、筆試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綜合評估方法,主要對學生進行應知、應會、應答進行考核。
四、一體化教學的意義
1、提高技工人才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
一體化教學模式突出對學生操作技能的培訓,通過一系列的一體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動手能力鍛煉提供平臺,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專業技能水平大大提高。同時,學生提前接受企業式的工作模式管理,為日后進入企業工作提前接受崗前培訓。
2、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和綜合水平
一體化教學模式對中職教師提出了雙師型標準,為教師一體化教學提供了條件,促使教師不斷豐富專業知識,增強實踐技能上,教育教學綜合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3.順應職業教育發展規律
一體化教學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打破傳統教學中教師中心地位,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手腦調動起來,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在實踐中發現、學習,同時教學手段由“口授、黑板教學”向“多媒體、實物實操”轉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符合職業教育的規律和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一體化教學為中職教育培養技工人才目標開辟了新路徑,實施一體化教學是職業教育堅定的選擇。中職院校應大膽改革教育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高標準要求,勇于實踐和創新,培養出更多高技能的技工人才。
參考文獻:
[1]徐彥,推廣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四點要求,《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年第09期
[關健詞] 多媒體;教學
[作者簡介] 馬亮,新疆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農業節水灌溉理論,新疆 烏魯木齊,830052
[中圖分類號] G4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23(2012)08-0084-0002
一、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及應用
多媒體技術就是通過計算機把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多種媒體綜合起來,使之建立起邏輯連接,并對它們進行采樣量化、編碼壓縮、編輯修改、存儲傳輸和重建顯示等處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多媒體與互聯網技術迅速興起,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及工作方式帶來巨大的變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以其科學性、互動性、直觀性等特點越來越多地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樣的特點,是其他媒體(例如幻燈、電視等)所不完全具備的。這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具有重要作用[1][2][3]。
所謂多媒體教學是指以計算機為主要媒體進行的教育活動,它將文字、聲音、圖像、圖形、動畫和視頻集成一體,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展示與傳遞。
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意識,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培養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但是,不切實際地過分夸大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將無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針對多媒體的利與弊,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進行設計和使用,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是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的重要原則[4][5]。
二、多媒體教學的特點
傳統教學通常是以教師口述為主,黑板板書為輔,向授課對象進行講解,用一些簡單的肢體語言感染學生,將所授內容傳授給授課對象。黑板和講臺成了教師傳授知識、與學生溝通的主要場所。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多媒體教學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應用多種展示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通過圖片、視頻、文字、聲音等方法將課堂講授內容以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呈現給學生,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通過豐富的視、聽等輔助手段展示所授教學內容,把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形成教學雙向互動。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教學內容生動形象,便于學生理解掌握
運用多媒體可使課堂講授內容形象生動,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互動,解決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僅以口述與板書的表現手法來講解重點和難點的困境,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更易掌握課堂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內容。
(三)大量信息儲存,教學效率有效提高
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得課堂上的信息來源豐富多彩,運用聲音、圖像、動畫等媒體手段使得課堂氣氛生動直觀,展示內容多,演示速度快,能夠將大量的信息傳授給學生。相比傳統教學方式,它節約了書寫時間,增加了教學容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的多內容、高效率等特點,可使教學節奏適當加快,有利于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接受和了解大量的信息。以課本為主,添加各種聲像資料,使自制作課件充分地發揮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特色,讓學生學習到更多更好的課程內容。豐富課堂授課內容的多樣性,提高了單位授課時間內的信息傳送量和課堂效果。
(四)信息資源共享性
教學課件的信息資源共享和交流是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完美結合。網絡技術的普及也使得文字、圖片、聲音乃至圖像在計算機與計算機間傳播成為現實。多媒體教育網絡的建立,將使教學形式在傳統教育中發生著巨大變化。它使得許多常規方式方法難以表現的教學內容可以容易地表現出來,同時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重現,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以外的時間自主復習或預習教學內容成為可能。
三、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中,雖然優勢很突出,但在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一)多媒體教學應注重與傳統教學相結合
針對不同的課程特點和課堂講授內容差異性,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將更加有利于提高授課效果。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以它獨有的特點展示在學生面前,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必須采用多媒體技術才能達到教學最優化。雖說傳統的教學手段不具備多媒體教學的優點,但數千年來的運用和改進,也有著不可替代的精華部分。只有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有機結合,真正發揮不同教學手段的特點,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教學媒體運用恰當,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的效果,提高學習效率,就達到了教學的真正目的。
(二)注重課件質量,突出重點
在多媒體教學中,課件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教師一定要明確多媒體課件是針對課堂教學而設計的,把教學內容歸納成為提綱挈領的學習要點,以簡明扼要的提綱式文字出現在多媒體課件中,并做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使學生能快速、準確地把握教學的中心內容。自制課件要有一定的創新和構思,依據教學大綱及本學科特點選擇重要的信息,并注意不要出現課本原文照搬制作課件的現象,使多媒體教學成為另一種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
(三)多媒體教學僅僅是手段,不能替代教師的講授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聽課為輔。這種模式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但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多媒體教學模式中,強調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應起引導學生、啟發學生的作用。各種多媒體技術僅僅是教學的輔助工具,而只有教師才是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能力的源泉。師生的教與學的矛盾只能通過教師的主導與學生學習的互動過程來解決,多媒體技術不可能取代教師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的作用。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表現手法,將所講授內容更加清晰、通俗、易于理解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避免過分依賴多媒體展示,而缺少必要的講解及說明,使多媒體教學流于形式。
(四)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
多媒體課件信息量雖然較傳統教學信息量更多,但是也對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僅僅靠課堂時間,要求學生掌握相關學習內容,很可能會變成“走馬觀花式”的學習形式,使學生僅在課堂上積極發言、討論,對知識的真正掌握還有一定的差距。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相關知識,課后通過課件的回放鞏固所學知識,才能夠真正發揮多媒體課件展示內容多,演示速度快的作用,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所學知識,達到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
四、結 語
課堂教學是世界教育范圍內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多媒體教學僅僅是課堂講授知識的一種教學形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思維的開闊、課堂效果是否能夠真正提高,僅通過一種教學方式的改變,就希望能夠完全解決以上問題是不現實的。因此,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將多媒體授課與傳統授課相結合,尋找符合自身學科特點的授課形式,才是提高授課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基本的途徑。
[參考文獻]
[1]楊世俊.論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及原則[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2).
[2]咸威.對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探討[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0(1).
[3]吳海濤,熊曼辰.淺析多媒體教學及其應用[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4).
蜿蜒起伏的山巒,
高大威武的樓房,
一幅優美的畫面!
放眼望去,
一輛雪白的超速汽車,
在那寬闊的大道上奔馳!
怎么會有那么快的速度?
它超過了所有的汽車,
一眨眼的功夫,
就把樓房、樹林、山峰,
全甩在了后面。
我呆呆地站在窗前,
看著它變為一個白點,
摘 要 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給企業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給企業的經營運作模式、思想觀念等帶來深遠的沖擊。傳統的財務管理已經跟不上信息時代的步伐,要適應信息時代財務管理的需要,應更新財務管理觀念,建立并完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健全財務信息安全防范體系。本文將從信息時代的角度,分析財務管理的變革方向。
關鍵詞 信息時代 財務管理 存在問題 變革對策
信息化是當前社會的主題,以網絡為基礎的電子商務的發展改變著全球的經濟模式,形成全球化、網絡化的網絡經濟。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部分,從管理環境、技術方法運用到職能執行以及管理觀念等方面都受到強烈的沖擊,給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帶來了新機遇與挑戰,對企業經營管理也帶來了全新變革。
一、傳統財務管理在信息時代顯現的問題
如今由于經濟活動的數字化、網絡化,新的媒體空間越來越多,如虛擬市場、虛擬銀行。許多傳統的商業運作方式將隨之消失,而代之以電子支付、電子采購和電子訂單。商業活動將主要以電子商務的形式在互聯網上進行,使企業購銷活動更便捷、費用更低廉、對存貨的量化監控更精確。這種特殊的商業模式,使得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已不能適應基于互聯網的商業交易結算。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財務管理的網絡維護方面的缺陷
信息時代企業的很多商業交易在互聯網上進行,雙方互不見面,這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相互認證,保證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而傳統的財務管理軟件一般采用口令來確認身份,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口令。口令維護工作將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顯然這種身份驗證技術已不適合基于互聯網的財務管理。另外,互聯網體系使用的是開放式的TCP/IP協議,它以廣播的形式進行傳播,易于攔截偵聽、口令試探和竊取、身份假冒,給網絡安全帶來極大威脅。而傳統的財務管理大多采用基于單機或者內部網的財務軟件,沒有考慮到來自互聯網的安全威脅,特別是企業的財務數據屬重大商業機密,如遭破壞或泄密,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2.傳統財務管理與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不配套
在網絡環境下,企業原料采購、產品生產、需求與銷售、銀行匯兌、保險、貨物托運及申報等均可通過網絡完成,無需人工干預。這要求財務管理在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上求變。管理方式上,要求實現業務協同、遠程處理、在線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工作方式上,要求支持在線辦公、移動辦公等方式,處理電子單據、電子貨幣、網頁數據等新的介質。然而,傳統財務管理使用基于內部網的財務軟件,企業可以通過內部網實現在線管理,但不能真正打破時空限制,使企業財務管理變得即時和迅速。由于傳統財務管理與業務活動在運作上存在時差,企業各職能部門之間信息不能相互連接,從而使企業財務資源配置與業務動作難以協調同步,不能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
3.傳統財務管理難以滿足電子商務要求
信息社會電子商務的貿易雙方,從貿易磋商、合同簽訂到結算支付等均通過互聯網完成,使整個交易遠程化、實時化、虛擬化。這些變化對財務管理方法的及時性、適應性和有效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財務管理由于沒有實現網絡在線辦公、電子支付、電子貨幣等手段,使得財務預測、計劃、決策等各個環節的工作時間相對較長,不能適應電子商務、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分散的財務管理模式不利于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時,信息時代要求企業通過網絡對其下屬分支機構實行數據處理和財務資源集中管理,包括集中記賬、算賬、登賬、報表生成和匯總,并可將眾多的財務數據進行集中處理,集中調配集團內的所有資金。然而,傳統財務管理由于受到網絡技術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監管信息反饋滯后、對下屬機構控制不力、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良后果。
二、信息時代財務管理的特點
信息時代的財務管理實現了遠程處理和集中式管理。企業利用網絡分支機構實行數據的遠程處理、遠程報表、遠程查賬和遠程審計等遠距離監控,也可以掌握和監控分支機構經營業務情況,并且通過網絡可以對下屬分支機構實行數據處理和財務資源的集中處理,包括記賬、算賬和匯總,可以將眾多的財務數據進行集中處理,集中調配集團內的所有資金,以提高企業競爭力。在信息時代財務模式下,會計數據處理由算盤、紙質變為高速運算的計算機,并且可以進行遠程計算。集團公司下屬的各個分子公司之間通過網絡把財務信息報送到總部,由總部來集中處理業務。這樣集團公司就可以有效地監督分支機構的財務收支狀況,克服控制不力的局面。數據的集中處理還降低了會計數據處理成本,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了企業競爭力。
三、信息時代的財務管理變革方向
1.樹立先進的財務管理觀念
傳統的財務管理觀念認為財會工作是企業的一種具體的資金管理工作和賬務處理工作,主要目標是提高資金的使用效果,管理的組織結構是金字塔型的。而信息化管理則認為財務管理工作不僅僅是資金管理和賬務處理工作,而是企業綜合資源的運籌工作,優化資源配置,使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要搞好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管理人員首先應該塑造先進財務管理理念,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進行財務管理,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企業領導應站在全局的戰略角度看待財務管理和企業管理,認識到財務管理核心地位,同時要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必須以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為核心和切入點,明確樹立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充分認識到財務信息化管理在企業管理系統中所處的核心地位。
2.更新財務管理軟件
傳統的財務軟件功能相對獨立,數據不能共享,企業在人、財、物和產、供、銷業務中難以實現一體化。運用Web數據庫開發技術,研制基于互聯網的財務及企業管理應用軟件,可實現遠程報表、遠程查賬、網上支付、網上信息查詢等,支持網上銀行提供網上詢價、網上采購等多種服務。這樣,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將在Web的層次上協同運作,統籌資金與存貨的力度將會空前加大;業務數據一體化的正確傳遞,保證了財務部門和供應鏈的相關部門都能迅速得到所需信息并保持良好的溝通,有利于開發與網絡經濟時代相適應的新型網絡財務系統。
3.建立并完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將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基礎之上。會計信息傳遞模式將變為“報告主體--信息通道--信息使用者”。網絡方式從企業內部財務信息 “孤島”直接轉向客戶、供應商、政府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而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則以價值形式綜合反映企業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運動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與實際生產經營過程及其業績的全部信息。在信息時代,信息理財綜合運用計算機網絡的超文本、超媒體技術,使信息更形象、直觀,提供多樣化的各類信息,包括數量信息與質量信息、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物質層面的信息和精神層面的信息。
4.健全財務信息安全防范體系
完善的內部控制可有效減輕由于內部人員道德風險、系統資源風險和計算機病毒所造成的危害。從軟硬件管理和維護控制、組織機構和人員的管理和控制、系統環境和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檔資料的保護和控制、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與消除等各個方面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從制度上保證財務網絡系統的安全運行。在技術上對整個財務網絡系統的各個層次(通信平臺、網絡平臺、操作系統平臺、應用平臺)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規則,建立綜合的多層次的安全體系,在財務軟件中提供周到、強力的數據安全保護。
參考文獻:
[1]韋沛文.信息化與會計模式革命.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 改革 雙園輪轉; 校企輪換 雙證融通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051-01
一、引言
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基礎產業和先導產業,我國的建筑業一直維持著較高的發展速度,當前仍然處于規模擴張期的緩增區間。隨著我國建筑業和社會的發展,現代建筑業隊伍迅速擴大,建筑產業也不斷轉型升級,迫切需要大量高端技術技能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因此,對接產業,瞄準一流,創新適應建筑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成為高等職業教育內涵建設的基礎和核心。結合社會和行業發展需要,我院就所開設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科學大膽的創新和調整。
二、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凸顯“校企雙主體、企業為中心”育人模式
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理事會等體制機制的作用,在對大型一流知名企業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共建專業、共同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共同組織教學、共建共享實訓基地,創新“校企雙主體、企業為中心”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每年組織進行企業需求調研,收集和分析企業崗位監測站的崗位技術發展信息,結合企業和畢業生反饋信息綜合評估畢業生培養質量,形成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的依據;組織校、企專家共同研究、調整和論證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培養規格,按企業人才成長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設計培養流程,優化課程序列,根據培養要求確定實施條件,確保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能滿足企業崗位能力要求和人才持續發展要求。
以一流建筑合作企業為中心,專業建設與改革以符合企業需要為主體、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以企業高職崗位職業活動需要為主體、課程設置以企業生產實際需要為主體、教學內容及教學環節設計以項目部建筑施工要求為主體、專業技能以企業施工生產技能要求為主體、頂崗實習以企業高職崗位為主體、學生的職業道德(道德觀、價值觀、質量觀)以企業要求(企業文化、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企業質量觀)為主體、工學結合方式以企業生產方式與管理制度為主體、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及可持續發展以企業規劃發展為主體、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以企業技術改造和升級為主體、教師下企業實踐鍛煉以指導和管理學生下企業實習為主體,全過程凸顯一流建筑企業的主體地位。
三、深化“4.5+0.5+1”教學組織模式改革,創新“雙園輪轉、校企輪換”工學結合模式
基于建筑業施工現場管理關鍵工作崗位的要求,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單項到綜合”的遞進認知規律組織教學,推行知崗、定崗、跟崗、模崗、頂崗“五崗實習”,按基本能力培養、綜合能力培養和頂崗能力培養三階段強化能力培養,深化“4.5+0.5+1多學期、三階段”的“工學交替”教學組織模式改革。
基于深度校企合作機制,整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學生交替地在校園理實一體課堂、校內建工園之間“雙園輪轉”學習、交替地在學校和校外合作企業實訓基地之間“校企輪換”學習。建立《雙園輪轉管理辦法》、《校企輪換管理辦法》等工學交替管理制度,保障“雙園輪轉、校企輪換”工學結合運行順暢。
四、對接建筑企業職業崗位要求,推行“雙證融通”課程建設模式
推行“學歷畢業證+職業資格證(“湖南省建筑企業專業技術管理員十崗位”崗位資格證、職業技能證)”的“雙證書”育人制度,實現“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機制。在人才培養規格制定和課程方案設計中充分考慮國家職業資格標準、行業企業職業資格標準和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對接一流建筑企業崗位職業能力要求,開展職業資格證書認證制度。
《建筑施工技術》、《建筑施工組織》、《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等課程與施工員、質量員、安全員等相應的國家職業資格對應,教學內容與要求包含職業資格標準規定的應知、應會內容,技能訓練要求達到國家職業資格和一流企業相應崗位的能力考核要求,課程考核標準與相應職業資格標準對接。人才培養過程中既突出崗位實踐技能和職業素質培養,也充分尊重學生專業發展方向和個性化選擇,既實現“雙證融通”,又做到“彰揚個性”。
將獲取職業崗位資格證作為畢業條件之一,本專業學生應獲得施工員證、質量員證、安全員證、材料員證、資料員證等崗位資格證書中的1~2個崗位證書,同時,學生必須獲得測量證和CAD證等職業技能證書,使學生在畢業同時獲得“雙證書”的比例達到100%。
五、結語
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是動態的實施過程,不能一勞永逸。只有堅持用發展眼光觀察行業需求并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不斷改革和創新,才可以開發出與建筑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相適應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本文就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創新,對適應新時代的高端技術技能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