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空間美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空間美學;后現代;學科互涉;表征實踐;體驗
中圖分類號:B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4)03-0087-06
進入后現代社會以來,空間轉向經由列斐伏爾、福柯、索亞、巴什拉、布朗肖等理論家的推動,成為20世紀較為顯著的社會思潮與文化表征。一方面,空間轉向適應了后現代主義學科互涉的知識景觀,并且溝通了文學審美、地理景觀、城市建筑、室內裝修、話語霸權、圖像感官等不同領域,呈現出在后現代時期強大的理論話語;另一方面,空間轉向與后現代時期的主體實踐聯系更為密切,成為主體意義彰顯與價值對象化的載體,“空間的構造以及體驗空間、形成空間概念的方式,極大地塑造了個人生活和社會關系”①。空間轉向實現了“向外”的文化景觀和“向內”的主體體驗兩個維度上的后現代思想文化范式變革,當以空間理論引入、反思美學理論時,不僅能夠豐富美學話語,更能為美學闡釋后現代的文化現象帶來嶄新的視角,并且廣泛地參與到文化表征實踐中。后現代思潮早已打破了古典時期天人合一、境由心生的空間體悟,消解了過于高揚主體性特質的審美自律、空間征服與自然祛魅,而是轉向了更加開放和多元的審美文化實踐。空間轉向和空間美學不僅豐富了美學資源,更是以其獨特的“空間體驗”“文化表征實踐”等理論有效地闡釋后現代審美文化現象,獲得新的審美發現與美學啟示。
一、空間轉向與美學理論的融合建構
空間轉向不僅僅是哲學領域的重要思潮與研究范式,更深刻影響到美學理論與文藝理論的進程。正類似于“現象學轉向”“語言論轉向”和“文化轉向”,空間轉向也經歷了從哲學到美學、再到審美經驗的過程。如果說古典時期建構的是“美學――時間性”的樣態,那么在后現代時期則是全球化、都市化和平面化的“美學――空間性”樣態。“我們無法返回過去的美學活動,它們是在已經不屬于我們的歷史環境或者困境基礎上精心構造出來的……與我們自身處境相適應的政治文化模式將必然把空間問題作為其基本的構成線索。”②空間理論中的文化地理、城市設計、賽博空間、異質區隔等都給審美文化提供了更為寬闊的視野;而文學和美學的多元性、生存性、家園感與體驗性等也契合了空間轉向的“第三空間”闡釋與“前學科”風貌,二者從而相生共贏地建構起主體心靈世界的無限空間。所以,美學理論與空間理論天然地結合在一起,生發出闡釋美學的“空間理論”和引入空間性的“美學理論”,從而形成一種嶄新的、具有后實踐性質的“空間美學”。這一美學樣態不僅僅著眼于空間體驗對生命的詩性言說,更是將美學作為特殊的文化實踐方式,實現了后現代文化表征的建構,以“主體間性”的視野拓展主體性的自由與“自律論”終結之后的敞亮。在當前學科互涉的語境中,文學和美學更需要以多樣化、異質性的多元空間適應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后現代價值取向。而空間美學的建構正是在“向內維度”的心靈體驗、“向外維度”的文化實踐兩個層面實現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價值。
首先,從“向內維度”的心靈體驗而言,空間轉向契合了古典美學層面天人合一、神與物游、放逐回歸的情感體驗模式,彰顯出審美的主體性和自由感。進入后現代以來,面對地緣政治學、空間符號學、文學地理學等學科互涉和“播撒延異”的知識狀況,空間美學一方面包容了不同學科的美學泛化走向,另一方面卻深入到主體化心靈審美體驗中,以期從碎片式的存在狀態恢復完滿的生存體驗,重塑主體在后現代時期的自由景觀。巴什拉《空間的詩學》真正從美學意義上確立了空間的詩性特質。在他看來,主體生存的外部空間直接影響到其精神體驗和生存的狀況,在主體的體驗中生發出無限寂寥的夢想空間,進而通達詩意的“虛靜”宇宙空間。由此,主體的存在價值和空間的本體價值得以產生。“被想象力所把握的空間不再是那個在測量工作和幾何學思維支配下的冷漠無情的空間。它是被人所體驗的空間。它不是從實證的角度被體驗,而是在想象力的全部特殊性中被體驗。”③美學空間仍然是人所建構的主體價值空間,主體性的力量和審美實踐一以貫之。美學空間正是主體在與外在空間的依賴、膠著、克服、超越中,完成審美的體驗和終極自由意蘊的追尋,實現精神家園的詩性回歸。
其次,從“向外維度”的文化表征實踐而言,空間轉向在后現代時期打破了古典時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穩定模式,空間的恒定結構也被改弦更張,成為“把一切舊的神圣的和異質的空間重新組合成幾何的和笛卡爾式的同質性空間,一個無限對等和延伸的空間”④。這個空間是充滿了權力、話語、傳媒、圖像、都市和身體的流動性空間,廣泛涉及社會學、建筑學、地理學、政治學、倫理學等多個學科的資源,可謂是空間性的“學科間性”。同時,消費社會和商業倫理也在重新劃分著空間的領域,重塑人們對都市、生存和身體的心靈體驗,傳統意義上和諧、穩定、靜謐的空間體驗已經完全被超空間感的幻象與破碎的認知地圖更改,經驗化的混亂與差異重新彰顯了物性的豐富與冷漠,正如大都市建筑的迷宮。后現代的異質空間和超空間加強了對不同學科的闡釋力度,同時這也與主體“震驚化”“離散化”的審美體驗密不可分。此種混雜的空間帶給主體的已經不是與自然合一的崇高美學體驗,而是在充斥著符號與迷宮的身體認同中,自由地選擇適合自身的空間歸屬,感性化、虛擬化和平面化的多維超空間已經成為主體生存必然的選擇。比如在新傳媒語境中,賽博空間的建構和超空間的體驗成為后現代嶄新的圖像與意義體驗;在地理學和都市學的視野中,空間性的區隔、設計與劃分也與權力、身體和文化表征等密切相聯。空間性已經成為后現代文化的顯著景觀,并廣泛參與到主體的物質實踐與精神實踐中。
空間美學的建構從雙重維度契合了古典美學的傳統與后現代文化語境的需要,確證了自身存在的合法化價值。空間美學不僅為后現代美學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話語資源,更是以自由的主體性建構、多元的文化景觀和介入社會的現實訴求給理論界提供了嶄新的思維途徑和闡釋方法,以其強大的理論包容力為美學理論的研究注入了嶄新的活力。
二、空間美學的“生存――體驗論”
哲學基礎及文化表征實踐空間性和空間美學的建構經歷了不同時期主體從哲學層面的理解與反思。在古典時期,空間性質的美學話語是以認識論哲學為基礎的空間體察,空間是物體存在的三維量化場所和數據,或者是被動的、需要主體以“生氣灌輸”或者“物我同情”的方式進行體察與認知的對象化存在。進入現代和后現代社會以來,伴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和人類生產能力的不斷提高,現代性進程以摧枯拉朽之勢破除了氤氳在古典時期的自然靜謐,人類對空間的改造和征服能力已今非昔比,“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秘主義方面去的神秘東西,都只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⑤,所以古典時期認識論基礎上的空間美學觀點必然式微,這也正是“生存――實踐論”哲學基礎出現的必然性。無論是本體論維度的超驗空間、認識論維度的科學空間還是經驗論層面的心靈感知空間,都缺乏主體能動實踐性的參與,成為帶有形而上學色彩的超驗存在,不適應后現代社會的現實與思想基礎。而馬克思自下而上的“生存――實踐論”哲學不僅給空間性注入了強大的理論活力,直接啟發了列斐伏爾、福柯、詹姆遜等人的思想,促使了后現代空間轉向的生成。
馬克思認為,人類主體的勞動實踐改造了自然空間的原始狀態,并且在實踐成果中反觀自身的存在價值,而這一過程同時也生產著自身“人化的空間”,從而具有了來源于自然卻又與自然相迥異的“家園”空間,“周圍的感性世界絕不是某種開天辟地以來就已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⑥。而空間美學的實踐性經由蒂里希、索亞、巴什拉等理論家的論述,更加側重“精神實踐”的維度,并試圖建構后現代美學“體驗”視域中的文化實踐,體驗也就構成了精神實踐的主要內涵。“存在,就意味著擁有空間。每一個存在物都努力要為自己提供并保持空間。這首先意味著一種物理位置……它還意味著一種社會‘空間’――一種職業、一個影響范圍、一個集團、一段歷史時間、回憶中或預期中的一種地位,在一種價值和意義結構中的位置。”⑦
對于空間的感知和體驗決定了主體的生存狀況和意義的彰顯,并且此種“審美”維度上的體驗也可以直接有效地介入和分析多元文化中的主體性價值問題。所以,空間美學體驗的實踐方式不僅僅為文學和美學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方法論資源,更以個體充滿生命感的感受與經驗介入到不同的空間領域中,進而實現對生存空間、文學空間和多元文化空間的審美解讀。以“體驗”作為精神實踐原則就以人為核心并肯定了其理想、信念、感性、情感的力量,并進而實現其意志、能力和道德。由此,審美活動彰顯了作為個體人類的、不可重復的神秘世界,“空間的構造、以及體驗空間、形成空間概念的方式,極大地塑造了個人生活和社會關系”⑧。這樣,就恢復了審美實踐和美學理論“感性學”的原有之意,打破了西方古典美學“邏輯――歸納”方法論,矯正了先驗宏大理性構架對個體審美的傷害,從而進一步恢復美學在后現代時期的應有之義。
作為美學研究而言,我們需要立足兩個視角,一是對個別性審美活動的把握,二是實現美學作為哲學分支應有的學科綜合。因為審美活動本身就是個體“凝神靜觀”的無功利情感活動,需要對自然、對藝術品進行審美體驗。空間美學作為一種更高層面的理論建構,必須在初次審美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再次的理論綜合。空間美學的“生存――體驗論”精神實踐為重新恢復感性體驗的美學原則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活力,不僅糾正了“自上而下”的形而上體驗、實現“自下而上”的美學研究原則并確立感性的首要地位,而且在空間的維度中將審美化為存在、將藝術化為人生,在后現代時期保持著嶄新的活力。
建立在“生存――體驗論”哲學基礎之上的后現代主體精神體驗不僅僅是理論層面的改弦易轍,更是從精神實踐和符號建構的維度完成了對美學現實性的關照,從而為闡釋后現代多元文化景觀帶來可能。“文化表征”正是文化研究中對美學符號的闡釋和意義澄明的過程,“精神實踐”是本體和原因,而“文化表征”則是符號與呈現。其實,“表征”與“再現”在英文中是同一個詞匯,“再現”是立足于古典本體論和認識論基礎上的本體性美學概念;而進入現代與后現代時期,經歷結構主義符號學、結構主義、西方以及語言論轉向,“再現”作為文學和藝術的基本原則顯然已經不適合后現代的實際狀況,霍爾在其文化研究和實踐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文化表征”的概念:“表征是在我們頭腦中通過語言對各種概念的意義的生產,它就是諸概念與語言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使我們既能指稱‘真實的’物、人、事的世界,又確實能想象虛構的物、人、事的世界。”⑨“表征”正是通過主體精神上的能動過程,對不同的文化產品和審美活動賦予意義。因為在后現代時期已經產生了眾說紛紜、學科互涉、文化研究和審美泛化,所以必須在不同的語言文化符號中發現意義可以被傳達和有效闡釋的領域,并且能夠有機地建構主體的后現代生存體驗。“我們所說的‘表征的實踐’,是指把各種概念、觀念和情感在一個可被轉達和闡釋的符號形式中的具體化。意義必須進入這些實踐的領域,如果它想在某一文化中有效地循環。”⑩對于后現代的文化表征而言,它打破了前現代時期反映論和再現論的僵化模式,更加側重在物質實踐和精神實踐基礎上的“意向論”和“建構論”,人的勞動生產活動不僅僅生產了現實的產品,更是以自身精神力量的“投射”完成了“屬人”的文化意義。
后現代空間上的區隔與體驗更為豐富,實體空間與賽博空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城市設計與地理區位更加賦予了人的表意、象征、隱喻和霸權,所以更加需要文化表征實踐介入空間性的研究,這也是空間美學的現實意義。比如后現代的“家園”流動感更強,與自然和土地的分離程度也更大,所以文化表征空間的建構就得以個體在“體驗”的維度上實現精神上的家園歸屬。童年的記憶、仿真的影像和熟悉的場景都有可能成為重構家園情結的文化符號。再如電子媒介的賽博空間,本身即為與現實空間完全割裂的計算機“二進制”虛擬場景,但是現實主體以“代入”的方式完成了另外一個身份的主體轉換,盡情在網上江湖中逍遙縱橫,這依然是文化表征實踐作用的結果,是一個完全建構在后現代主體心靈體驗基礎上的“異度空間”。可以看出,空間美學在后現代語境中,通過文化表征實踐煥發了強大的理論活力和適用性價值,能夠有效地分析、闡釋和指導后現代文化景觀,顯示出獨具特色的話語空間。
三、空間美學后現代文化表征實踐的顯性特質
空間美學的“生存――體驗論”哲學基礎適應了后現代眾語說雜的文化景觀,增強了空間美學的實踐性與普世性價值。一方面,“生存――體驗論”的美學樣態打破了傳統時期和現代時期對空間形而上學的絕對認知,消解了主體性膨脹之后對空間的統攝,而是以辯證的眼光審視主體與空間之間的流動性、建構性關系;另一方面,空間美學以其對空間特有的感性話語、情感體察賦予了更多的后現代文化景觀以美感的色彩,拓展了美學闡釋現實和自身發展的新維度。同時,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超空間、空間壓縮、空間政治和空間霸權的出現,也使得空間美學需要以更加寬廣的視野和美學意識形態的眼光重塑后現代話語。這樣,空間美學便廣泛參與到文化表征實踐和建構符號意義的進程之中。總體看來,空間美學在后現代文化表征實踐中呈現出“三個融合”的特質。
一是“自然空間性”與“都市實踐性”的融合。傳統地理學意義上的空間往往被看做是被動僵化的客觀存在,“(傳統)空間同樣被當做一種自然事實來對待,它通過指定的常識意義上的日常含義而被‘自然化’了。它在某些方面比時間更為復雜――它具有作為關鍵屬性的方向、地域、形狀、范型和體驗,以及距離――我們象征性地把它們當做事物的一種客觀屬性,可以測量并因此能被確定下來”;而后現代時期的都市興起、建筑裝修、街道場所等在很大程度上已突破了自然空間恒定的精神體驗模式,成為主體充分發揮物質實踐和精神實踐的場所,進而形成了豐富的空間內涵。時空壓縮、流動空間和場所主義都是空間美學在當今大都市的現實介入。在空間美學看來,當今的大都市建構實現了美學上現實的“同一性”和體驗維度的“差異性”。現代性工業文明已經成為全球化發展的目標,大都市的建立正是其中重要的一個地域承載,集中化的商業摩天大樓、按區域劃分的不同功能區、高架立體的交通道路、高度密集的商業廣場以及同質化的迪斯尼樂園、影院和飯店,這些都構成了“千城一面”的獨特景觀。但在同質化的物質建構中,人們對于流動空間和地域空間的追求卻更加強烈,這正是以空間美學體驗來完成對家園和內心歸屬的向往。即使是在后現代破碎、震驚的體驗中,“時空壓縮的這一思考方式,也使我們回到地方的問題和地方的意義,在所有這些社會形態各異的時空變化語境里,我們如何思考‘地方’?誠如我們的時代有人說,“本土社群”似乎是分崩離析了,你可以在國外發現跟家里一樣的店鋪,一樣的音樂,或者就在路邊哪家餐館,享用你鐘愛的異域假日佳肴,當每個人都有了這樣那樣的此類經驗,我們又怎樣思考‘本土性’”?個體對空間的懷舊式和審美化體驗構架了都市另類的特色風貌,這恰恰是主體性彰顯的結果。
現代大都市的興起首先體現了主體實踐化了的“場所主義”,將“空間(space)”轉化為“場所(place)”并強調人對空間建筑的能動性作用,隨后又以“時空壓縮”的方式完成主體的美學體驗和意義彰顯,最終形成了個體建構空間、又在空間中流蕩體驗的“流動空間”。比如都市中的閑逛者,他們也許并沒有消費或者其他的目的,而只是以審美愉悅的心態尋找城市中的心靈認同符號,這樣,他們在人類自我建造的空間中“消費”,同時也建構著自我心靈上的“空間”,個體的獨特性和差異性正是在都市空間的游移、變換、體驗和疏離中,完成了具有意識形態效果的話語反叛。本雅明透過19世紀巴黎的都市空間,敏銳地發現個體“差異”空間對都市“總體”空間的張力關系,并形成了與同質化空間相抗衡的異質性審美空間。這一潮流在20世紀也得以繼續深入,比如美國的格林尼治村群體以及西方隨之而來的都市“內爆”與郊區化現象,這些都是空間文化實踐在后現代繼續深化的結果。
都市作為人類現代化實踐的重要產物,一方面具有空間的自然屬性和物質實踐屬性,但另一方面都市空間美學也對空間的“定位”和“他者”的尋求中,找到各種異質性因素共存的張力關系,并深切關照主體的生存體驗和情感歸屬。“漫游的方式成為此種基本關系的支持者。漫游的團體更需要成員之間的互相幫助與支持,因為他們之間共同的興趣、愛好比固定的團體更易于改變。正因為如此,他們常以暫時的特殊力量來掩飾個體之間的差別,這常常勝過客觀上更永久的力量。”
二是“空間生產性”與“空間話語論”的融合。后現代性的空間轉向與空間美學不僅僅是個人差異性與群體同質性之間的張力,更是成為國界、政治、話語、資源、民族等權力的生發場域,也是民族國家開展對抗的契機。后現代性完成了政治、文化多元化和民族國家重組的進程,但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卻隨時通過對文化空間、傳媒空間、社會空間和軟實力空間的侵占與滲透,通過類似于福柯的“權力話語”對本國普通民眾和民族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控制。“空間已經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政治工具,國家利用空間以確保對地方的控制、嚴格的等級、總體的一致性,以及各部分的區隔,因此,它是一個行政控制下的,甚至是由警察管制的空間”,空間成為權力爭斗的場域和意識形態控制的路徑。但與此同時,空間美學的生發同樣也可以在空間中對統治意識形態進行反抗,以個體私化的空間和對空間的直觀體驗能力消解政治的霸權。鮑曼曾經把社會實踐空間進行“三分法”歸類:“如果說認知空間是通過知識的獲得和分配在智力上被建構的,美學空間是通過由好奇引導的關注和對經驗強度的探索在情感上進行劃分的,那么道德空間的‘建構’就是通過感覺到的/假定的責任的不平均分配來實現的。”認知空間和道德空間在后現代時期都被壓抑和離散的,國家意志和意識形態規約著認知空間,成為話語霸權;而道德空間在多元異質的后現代時期也呈現出言說的無力感,個體對于宏大敘事的規約早已厭倦,所以,只有美學空間適應了自由、多元、瞬間、感官和平面化的后現代文化體驗,在主體間性的審美文化中,保持著個體性的一抹亮色。
詹姆遜同樣從理論出發,倡導在文化層面生成全球性的“認知圖繪”美學,其實也正是空間美學的另一種有機表達方式。認知圖繪來自于個體心靈對地理現實空間的理解與再現,并且成為一種反抗意識形態的“意識形態美學”,“以物質和文學的眼光勾勒出一種潛隱而又陰斂的人文地理學,這種人文地理學必須成為激進的后現代主義政治學抵抗的對象,也成為這樣一種揭開毫無存在必要的面紗的手段:大量吸取當代諸種重構過程的工具性養分”,后現代多元、流動和邊緣化的空間產生的新的空間邏輯、賽博空間、身份空間、交往空間等都是與認知空間和道德空間相迥異的個體化“圖繪”模式。由此,空間美學成為一種符號反抗的話語體系,可以在同樣的空間建構中以個體性、民族性和差異性實現對空間壓抑的反叛,比如帶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可以以審美滲透和民族身份認同的形式實現對同質性空間的反叛。空間美學以其強大的審美話語替代了認知空間與道德空間,以文化表征實踐的方式實現了對空間壓抑的反抗,呈現出生產實踐論與話語權力論的統一。
三是“生活空間性”與“身體在場性”的融合。后現代時期主體的日常生活極大豐富,改變了被動依靠自然空間的單一勞動實踐模式,而是在豐富的生活場域中體驗空間的社會文化意義,并在表征實踐中發現自身“身體性”的感官經驗。這樣,也就把形而上的超驗空間轉化為后現代時期的日常生活性,美學空間也得以深入到主體生存的方方面面,從空間的維度完成“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訴求。“這些地點(空間)是我們居住和勞動的地方,是我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其中的房屋、街道、工廠、辦公室、學校、公園、影院等等,對于這些地點我們不可避免地形成一種地方感――對這些地方如何運作的基本理解以及對于這些地點挑剔的情感,像喜歡、不喜歡、愛、恨、接受、拒絕等等”,后現代的眾多空間領域正是以主體的生活范圍以及生活體驗所建構起來的。在前現代時期,因為交通的不便和漫長的旅程,人們對于時空的體驗更多帶有“膜拜”性質的崇高感,而后現代時期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大大縮短了時間和空間的間隔,高科技大眾傳媒早已替代了傳統的空間意識。所以在“瞬間”的沖擊中,人們更能感覺到的便是以自身生活為核心的空間體驗,更加注重以身體性為核心的、活生生的空間意義建構。“歷史意識受到了星際意識、地型學意識的壓制,時間性移向了空間性……后歷史帶來了歷史與‘膨脹的現在’的一種新關系。”比如在居住空間周圍公園的休閑,在家庭中的電視和網絡,在附近賣場中的品牌消費與文化體驗,等等,都是以“身體”和“生活”為核心的空間文化建構。
伴隨著新傳媒、電子信息和網絡時代的來臨,人們更加注重在空間中的身體體驗,甚至只能在虛幻的圖像和網絡空間中找到存在的價值,這是身體空間發展的極致。“身體的空間性不是如同外部物體的空間性或‘空間感覺’的空間性那樣的一種位置的空間性,而是一種處境的空間性”,而后現代的處境恰恰是在圖像、感官和視覺的“內爆”之中。比如電影所營造的空間正是一種視覺虛幻性的體驗空間,人們在影院的現實空間中感受到的是圖像帶給人的情感意義;網絡賽博空間更是一種虛擬空間,超文本、超鏈接、超自然、主體角色代入等均完成了身體感官的需要。在網絡空間中,人們可以發泄無意識的不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網上江湖中快意恩仇、俠肝義膽。“這種虛擬的基本概念,就是高清晰度。影像的虛擬,還有時間的虛擬(實時),音樂的虛擬(高保真),性的虛擬(畫),思維的虛擬(人工智能),語言的虛擬(數字語言),身體的虛擬(遺傳基因碼和染色體組)”,這也正是空間的文化表征實踐所造成的“完美的罪行”。
所以,后現代以“身體”和“生活”為核心的空間美學呈現出“超空間”的審美表征。在這樣一種符號所營造的空間中,一方面人們沉浸在唾手可得的空間模擬與仿真之中,感受平面化空間所帶來的感官愉悅;另一方面超空間的多元性也使人們深深陷入虛擬的空間迷失之中,進而失去了對方向感和歷史性的體驗,淪落在后現代的無邊空間之中,“你浸其中,就完全失去距離感,使你再不能有透視景物、感受體積的能力,整體人便融入這樣一個‘超級空間’之中”。但無論怎樣,空間美學完成了對后現代主體身體性與生活性的文化表征實踐,并且從空間維度敏銳地發現了主體存在的問題。這也正是后現代審美文化的特征,它正如一把雙刃劍,在自由體驗和主體彰顯的同時是身體的迷失與淪落,而空間美學以強大的理論包容性有效地闡釋了這一文化現象,并將繼續在歷史中完成美學的話語言說。
空間美學的建構正是伴隨著后現代轉向應運而生,并且獲得了相對獨立的理論話語與學科范疇。正是因為哲學領域的空間性完成了從本體論到認識論的轉型,空間美學也要以“生存――體驗論”來確立自身的實踐性品格,從而完成對各類空間的闡釋與主體生存問題的關注。面對后現代的圖像霸權、民族認同、網絡空間、都市設計等問題,空間美學以文化表征實踐的方式完成了對其符號意義的建構,為日常生活審美化的進程抹上了一道亮色,延展了美學自身的話語場域。空間美學既能夠反叛意識形態的控制并且彰顯后現代主體的自由體驗,也不可避免地使主體陷入平面化和虛擬化的超空間之中,但后現代文化的特質和魅力正在于其流動性和多元性。空間美學建構著歷史的同時,也終向歷史敞開并被歷史檢驗,相信空間美學最終會為后現代的主體生存找到一條永恒的精神回歸之路。
關鍵詞:隱逸 審美 藝術空間
中國現代隱逸文學是中國新文學史上概念尚未厘定,創作實踐卻蔚為大觀的一種文學形態。對于有著隱逸傾向的文人來說,他們更傾向于為自己的審美觀寫作。他們的“隱逸人格”,普遍有著疏離主流文學陣營的傾向,以一種出世的姿態堅守自己的純藝術追求。這種人格精神使他們在文學創作時向內轉,回歸田園,回歸內心。[1]這種向內轉的姿態,有利于審美觀照,因此中國現代隱逸文學在審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不但創造出多維審美之境,更開拓了藝術審美空間。
美學家張競生曾在《美的人生觀》里把藝術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除了音樂、繪畫、文學這些傳統的藝術門類之外,人類生活的一切方面均可成為藝術。他說:“藝術可分為‘人生藝術’與‘純粹藝術’二種。凡一切人類的生活:如各種工作、說話、做事、交媾、打架等等皆是一種藝術。若看人生觀是美的,則一切關于人生的事情皆是一種藝術化了。”[2]中國現代隱逸文學對藝術審美空間的開拓也表現在這兩個方面。
一、對“純粹藝術”空間的開拓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士”的要求是很高的。文人、士大夫充當著社會精英的角色。他們不但要知書達禮,擁有文學上的造詣和政治上的謀略,還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文學與音樂、書畫藝術一直都緊緊聯系在一起。中唐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讓我們領略到了“無聲勝有聲”的音樂境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魏晉名士嵇康臨刑之前,賦琴一曲,從此使《廣陵散》成為天下絕唱。古代文人不僅樂意投身于音樂審美實踐,對書法繪畫也是非常熱衷。魏晉的王羲之、宗炳,唐代的張旭、懷素、王維,宋代的蘇、黃、米、蔡,明代的祝允明、文征明,清代的鄭板橋等都是書法或繪畫上的名家。
中國現代隱逸作家雖未能像古代一些隱士那樣成為“通才”,但他們所具有的隱逸人格傾向和作品中的隱逸精神依然對傳統藝術境界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除了對音樂、書法、繪畫等領域的影響外,中國現代隱逸文學對純粹藝術空間的開拓還表現在對農業文明和旅游業文明的影響上。
中國現代隱逸文學的一個重要表現特征是“隱于自然”。“自然”的物質表現無非是田園和山水。中國古代用于表示歸隱的常常是“解甲歸田”“棄官歸田”“遁跡山林”“放浪江湖”“嘯傲湖山”等詞匯,文人士大夫們在現實中受挫以后,最先想到的避難所也是山水田園。雄偉壯闊的名山大川、凄清僻靜的深山幽谷、奇妙萬狀的懸巖隧洞、生動活潑的花鳥蟲魚、美麗動聽的神話傳說、歷史悠久的古物文跡、千姿百態的風土人情,是隱逸文人津津樂道的對象。被隱逸文人精心描繪過的地方,就成為現實讀者心心念念的理想樂土。如同古代隱士一樣,現代作家也都有隱藏在自己心中的一片圣土,他們的隱居地、游歷地等承載著他們畢生的心血與追求,成為他們創作的源泉,他們以此為素材構造出的審美世界也因此成為農業、旅游業、書畫業的發展資源。沈從文的“湘西系列”、賈平凹的“商州系列”、汪曾祺的“高郵系列”、莫言的“高密東北鄉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李銳的“呂梁山系列”、朱曉平的“桑樹坪系列”等莫不如此。
沈從文的小說以湘西生活為題材,通過描寫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為我們構建了一個清新美妙,充滿人情美、人性美的“湘西”世界。湘西的風物成就了沈從文,同時又因沈從文的大力抒寫名揚于世。古樸的鳳凰小城和周邊的古街小鎮成了人們追思傳統記憶的神秘之地。沈從文在《湘西》中寫道:“一切風景靜美而略帶憂郁,隨意割切一段,勾勒紙上,就可成一絕好宋人畫本。滿眼是詩,一種純粹的詩。生命另一形式的表現,即人與自然契合,彼此不分的表現,在這里可以和感官接觸。一個人若沉得住氣,在這種情境里,會覺得自己即或不能將全人格融化,至少樂于暫時忘了一切浮世的營擾。”沈從文將他魂牽夢縈的故土描繪得如詩如畫、如夢如歌。讀者難以拒絕這樣的文字,平平淡淡之中,那份美麗與神秘已浸入肌骨,無怪乎在他的影響之下,名不見經傳的邊城小鎮鳳凰成了現在的旅游勝地。
賈平凹的散文和小說也讓我們加深了對“商州”的理解。賈平凹的作品以商州為題的就有《商州初錄》《商州又錄》《商州再錄》,合稱《商州三錄》;還有小說《商州》《商州世事》,散文集《商州散記》等。賈平凹筆下的商州是迷人的,他把傳說、歷史、風土人情融入到了商州的山水中。再加上賈平凹不僅是作家,還是書法家、畫家,他的作品也便帶有了書畫的味道。他把商州描寫得如詩如畫、如夢如幻,連臺灣的流浪作家三毛都不由的心向往之,提筆給素未謀面的賈平凹寫信。賈平凹的“商州系列”給商州帶來的影響恐怕只有商州人才能深刻體會。正如同沈從文成就了“湘西”一樣,說賈平凹成就了商州也不為過。
二、對“人生藝術”空間的開拓
中國現代隱逸文人大多曾遠渡重洋,接受過西方(包括日本)文化的熏陶。西方的物質文明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渴望將這種物質文明與東方悠閑的生活節奏結合起來,就像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說的,要設法“溶合這兩種文化——中國古代的人生哲學和現代的工藝文明——使它們成為一種可以實行的人生哲學”[3]。因此,較之古代的隱士來說,現代文人即使“隱逸”,也多了一些積極的色彩。
“隱逸派”主將周作人提倡唯美主義的人生觀。他在《生活之藝術》一文中提出“把生活當作一種藝術,微妙地美的生活。”他拒絕將文學變為傳統意義的載道工具,不承認犧牲個性來迎合社會潮流是文學應盡的義務,所以,他努力保持文學的自在性。周作人將藝術視為個人情思的表現,是個體人生的一個組成部分。他把他的人生藝術化的文學觀念轉化到他的生活態度和文學創作中去,使他的為人為文都帶有了隱逸之氣。他以審美的態度對待生命,以藝術家的心態去感受生活,就如張競生把“一切人類的生活”看作藝術一樣,周作人也強調日常生活的審美化。他談“北京的茶食”、“南方的野菜”,談“茶”、談“酒”、談“草木魚蟲”、談“烏蓬船”,在日常瑣屑的敘述中,咀嚼著生活的滋味。衣食住行、風土人物、掌故軼事,都是他談論的話題。在他看來,“生活不是很容易的事”,只有“把生活當作一種藝術,微妙地美地生活”,才能見出人生的真諦。藝術化的生活是對殘缺人生的修補,所以周作人在《喝茶》中倡導“忙里偷閑、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世享樂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4]。這種唯美主義的文藝思想影響很大。朱自清、俞平伯據此提出了“剎那主義”的人生觀,專注于唯美的瞬間感受。俞平伯說:“生活的每一剎那有那一剎那的趣味,或也可不含哲學地說,對我都有一種意義和價值。我的責任便在實現這意義和價值,滿足這個趣味,使我這一剎那的生活舒服。至于這剎那以前的種種,我是追不回來,可以無庸過問;這剎那以后還未到來,我也不必多費心思去籌慮。……我現在是只管一步步走,最重要的是眼前的一步。”[5]俞平伯這種“剎那的趣味”,有著傳統審美觀的影子,也有現代享樂觀的色彩。周作人在《希臘的馀光》中認為希臘文明的精神特點是“現世主義”和“愛美精神”,恐怕可以作為俞平伯等人“剎那主義”觀的最好注腳。
美學家宗白華也是人生藝術化的積極提倡者。他說:“積極地把我們人生的生活,當作一個高尚優美的藝術品似的創造,使他理想化,美化”。[6]宗白華幾十年如一日地出入于世界各地藝術館和博物館,對雕刻、建筑、繪畫、出土文物、風景名勝等具有審美價值的東西傾注了極大熱情。他把現實人生當作藝術,用他的“散步美學”構建起他的藝術體系。這種生活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化生存”“審美化生存”。他的“散步美學”充滿了自由精神,把莊禪境界、魏晉風度等傳統自由主義和西方的生命美學有機結合起來,成就了人生的藝術。
隱逸文人最注重審美的表達,對純粹藝術與人生藝術有一種近乎本能的癡迷,中國現代隱逸文學對自然之境、閑適之境、趣味之境和道禪之境的追求與把握,創造出藝術審美世界,開拓了藝術審美空間,對人類文化史的發展有著獨到的貢獻。
(本文為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中國現代隱逸文學研究”【項目批準號:12YJC751093】和中國教育學會“十二五”科研規劃課題“經典美文與語文課堂讀寫教學研究”子課題項目【立項編號:0506043400170】的研究成果。)
注釋:
[1]許海麗:《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獨特存在——“隱逸派”》,山東社會科學,2012年版,第53頁。
[2]張競生:《美的人生觀》,選自《張競生文集》上卷,江中孝編,廣州出版社,1998年版,第72-73頁。
[3]張嵐:《論中國新文學“閑適”散文的成因與流變》,學術界,1998年,第6期。
[4]周作人:《喝茶》,選自《周作人自選文集·雨天的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頁。
[5]俞平伯:《讀〈毀滅〉》,選自《俞平伯散文》下冊,樂齊,范橋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頁。
關鍵詞:審美;思維;翻譯距離
中圖分類號:H 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8-273(2008)04-0054-03
美國作家丹•布朗(Dan Brown, 1964~)的系列小說《達•芬奇密碼》、《數字城堡》、《天使與魔鬼》和《騙局》的中譯本自出版以來廣受好評,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國內也掀起了一股文化懸疑小說旋風。譯品能被中國讀者成功接受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原著寫得精彩;二、譯作能讓中國讀者獲得跟源語讀者相同的審美體驗。翻譯作品若能達到這種效果,譯者不僅要具有細膩而敏銳的感悟能力,在翻譯過程中還必須能綜合運用美學理念和各種翻譯思維,把握和諧的翻譯距離,建構一個與原著相似的審美空間。
1.建立整體意象 傳遞審美體驗
文學語言被認為是最富有藝術性和審美價值的語言。正如布拉格語言學派認為的那樣:文學語言能使讀者注意到語言表達本身,通過對語言形式的感受、思索,進而欣賞語言的藝術性。文學作品包含語言邏輯成份以外的美感因素,它通過運用各種語言手段,創造鮮明生動的形象,表達層次豐富的涵義,取得動人的美學效果,因此,文學翻譯就是體驗和傳達美感因素的過程。
文學翻譯不光是一種從原文到譯文的靜態轉換:原文除了其固有的結構意義之外還有美感因素,有待譯者通過其知識結構和審美能力理解原文,建構與作者相近的審美感受,并用另一種語言進行創造性的轉換。這個轉換過程是建立在對原文的整體體驗基礎之上的,譯者通過思維整合,在由詞語產生的個體意象的基礎上建立新的整體意象。在文學翻譯中,譯者對“整體意象的審美把握意味著對文本各個局部語言意義之外美感因素的體驗,這一體驗有助于源語文本意義的有效轉換。”[1]試看下面的句子:
A sprawling expanse of granite, St Peter’s Square was a staggering open space in the congestion of Rome, like a classical Central Park.[2]144
花崗石鋪就的圣彼得廣場向四處延伸開去,其開闊宏大令人嘆為觀止,廣場位于羅馬人口稠密的地方,仿佛一個古典的中央花園。[3] 92
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譯者在理解原文的過程中,具有整體把握的宏觀處理能力,敢于擺脫原文的表層束縛,以“不切為切”,從整體上很好地再現了原文的語義內涵和美感信息,使讀者獲得完整統一的審美體驗。
漢、英兩種語言都各自蘊含著豐富的音樂成分,比如重疊、押韻、平仄相對、語句的長短、語氣的輕重緩急等,都能使人從字里行間領悟到節奏美感或音樂美感。譯家在翻譯過程中注重對美的挖掘與再現,能充分調動聽覺美感,精細入微地體味原作之美,具有強烈的審美意識和創美能力。
Publish or perish. At CERN we call it “Substantiate or suffocate.”[3]231
不出版就出局。在“歐核中心”,我們稱之為“不證明就除名”。[2]154
Fight or flight.[4]240 Killed or be killed.[4]512
不拼命就逃命。[5]164不是你死,就是我亡。[5]360
“不拼命就逃命”與“fight or flight”以及“不出版就出局”與“publish or perish”在意義和韻律上都如出一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和“不證明就除名”也充分體現了原文的精神和韻味。譯家對語言的異同具有很強的敏感性,能巧妙運用譯語,使譯文獲得同原文一樣的表達效果。
譯者在翻譯丹•布朗假托彌爾頓之名創作的抑揚格五音步詩時(見《天使與魔鬼》170頁)顯然也是動足了腦筋。原詩的第一行與第二行押尾韻“o”,第三行與第四行押尾韻“est”,屬AABB韻。譯詩第一行末尾的“ku”與第二行“su”押韻,第三行末的“yan”與第四行末尾的“nan”押韻“an”,押的也是AABB韻,譯詩在音步和句式上作了一定的調整,但在樂感和韻律上產生了相似的效果,譯文適情適景,在內容和風格上再現原文,達到了很高的美學境界。可以說,譯家把握了作品的神韻,體驗到原作者的脈搏和心跳,已經把原文的節奏準確地表達出來。音韻美能否在譯文里表現出來著實很重要。因為人類對節奏有一種本能的愛好,當一個人在讀文學作品時,在他心頭也會響起這段話引起的美妙旋律。譯者在翻譯每部作品時都能把握作者的語氣語調和原文的節奏,對原文的精彩之筆,對原作者的獨具匠心注重欣賞挖掘,最大限度地表現了原作的語義內容、情志傾向與修辭立意。
2.運用翻譯思維再現形象之美
形象是文學語言的一個基本特征,文學用具體有形的事物引發啟迪和聯想來表現生活,以具體表現抽象,以有形表現無形。文學語言可以通過形象的作用表達層次豐富的含義,產生藝術的美感。文學語言的這種特性決定了它屬于美學的范疇,它所表達的意義往往隱藏于字里行間和語言的深層。為使譯入語讀者獲得原汁原味的審美體驗,譯者不僅要具備較好的審美意識,還要能綜合運用各種翻譯思維。譯家善于運用直覺/靈感思維和形象思維調動視覺美感,這四部譯作中不乏這樣的例子:
Somewhere along the way, she had developed a willowy grace―slender and tall with full, firm breasts and a perfectly flat abdomen.[6] 16
這些年來,蘇珊出落成一個裊裊婷婷、楊柳細腰的婀娜女子――苗條的身材,高高的個頭兒,挺實的,還有其平無比的腹部。[7]16
He looked happier, relieved.[4] 147
他愁云散盡,看起來更高興了……[5]96
此處,譯者用具體的形象來表達抽象的“風度(grace)”,用“愁云散盡”來表達“relieved”,使譯文更加生動形象,使讀者體驗到語言帶來的美感。漢語重實,重形象,多用具體的表現法。在漢語中,我們通常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形象:天造地設,舉案齊眉,情同手足等,很多形象在英語中難以找到,所以,翻譯過程中形象的處理是一門重要的藝術。
We should either do it right―or not at all.[4]122
我們要么就取得應有的成就――要么滿盤皆輸。[5]78
What was I supposed to do? And so she had blocked him out. Completely.[8]108
他想讓我做什么?索菲抱著這樣的想法拒之于千里之外。[9]98
以上兩處,譯者用新的具體的形象來表達抽象的動作,以藝術性語言表現豐富的內涵,不僅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還傳達了原作者實際想要傳達的意義。
在翻譯過程中,我們常常通過變通原語(即只抓住它的基本意義,放棄表現式)來適應目的語,而較少地注意通過改進母語表現法,吸收外語和外國文化的精華,讓目的語變通以適應原語,并反過來豐富目的語。丹•布朗小說的這些中譯本中卻有不少經典的“雙向變通”的例子:
Their drug of choice was a potent intoxicant they called hashish. As their notoriety spread, these lethal men became known by a single word ― Hassassin ― literally “the followers of hashish.”[3]32
他們選擇的是一種他們稱為“黑煞”的烈性麻醉劑。隨著狼籍聲名的遠揚,這些殺手逐漸被人們稱為“黑煞星”――字面意思即“嗜黑煞者”[2]11-12。
美感寓于想象的馳騁之中,有些詞能激發人更多的思考與想象,產生豐富的視覺形象。“黑煞”能使人聯想到麻醉劑的性能之烈,“黑煞星”則很容易讓人想到殺手的陰冷、狠毒與恐怖,而且“hashish”與“黑煞”以及“Hassassin”與“黑煞星”的發音幾乎完全一致。譯者創造的“黑煞”及“黑煞星”形象確有音義兼得之妙。譯家吸收了原著在表現形式上的大量積極可取的成分。為確保原汁原味,譯者的這種“雙向變通”法值得學習和借鑒。
3.把握翻譯距離 建構審美空間
文學藝術作品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能使作品呈現出一種統攝全篇的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的基調。正是“由于這種情緒語境,文學作品才能震撼讀者的心靈,給讀者帶來審美愉悅”。[10] 很多讀者在網上評論說,讀這些小說的中譯本時,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說明譯文體現了源語文本的那種情緒語境,譯者把握了和諧的翻譯距離并創造了一個適合于表現原作情感的審美空間。
根據心理空間理論,翻譯時譯者也在建構兩大空間。原文本空間為A,目的語世界為B,原文本空間的事物能使譯者觸發目的語空間里的事物。在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語境下,人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不盡相同,認知本身需要必要的空間,所以譯者的任務就是在翻譯過程中調配翻譯距離,使讀者感受言語的美,并通過言語提供的美學空間,達到自己的美感體驗。
《數字城堡》中有一個文字游戲,可以用英文字母表序列中后面一個字母去替換前一個字母來解密。譯文保留了文字游戲的答案原文“IM GLAD WE MET”和原文回復“LD SNN”,并對貝克和蘇珊玩的這個文字游戲做了注解: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幸與你結緣。下文中的LD SNN,按照蘇珊設定的解密方法,其意思就是ME TOO,彼此彼此。[7]16
英語初學者都知道“I am glad we met”往往被當作禮貌性的問候語翻譯成“我很高興認識你”,而“me too”可譯作“我也是”,但這并沒有表達原文的內涵。這個文字游戲實際上是小說男女主人公在相識了一段時間之后傳遞的情話。此處的譯文能使讀者感受到男女主人公之間的那種情愫,以及對彼此的關系的進一步發展的期待。譯者根據閱讀語境對翻譯距離作了適當的調整,引導讀者完成獲取意義的過程。
文本用語言來撲捉人類體驗,雖然人類經驗可以說是社會和政治的產物,但只有制造一個審美空間才談得上對美的欣賞。如果審美距離為零,那也便是藝術的完結。譯者通過調節翻譯距離來建構和諧的審美空間,使閱讀獲得敏感性,這樣,審美的效果便在譯文里得到了很好的傳遞。
一般來講,如采用直譯法或異化法,譯文會更貼近源語,但會拉大譯入語讀者與譯文之間的距離,而采用意譯法或歸化法,譯文會更貼近譯入語讀者,但會擴大原作與譯品之間的距離。由于歷史及文化的障礙,譯入語讀者可能不具備通過闡釋直接獲取意義的能力,這樣產生的閱讀距離,使譯入語讀者無從解讀文本,所以譯文用解釋性文字,或提供背景的注腳,可幫助譯入語讀者接近所指意義。
Do you truly believe they stake their lives on a fable about a man who walks on water?[3]179
你真的相信他們會把姓名押在一個水上行者的神話上嗎?
“文內直譯,并提供背景的注腳,既能保留源文特點,又能詳細介紹出發文化,使讀者通過譯本了解異邦的風土人情”。[11] 像《達•芬奇密碼》和《天使與魔鬼》這類宗教文化色彩極濃的作品,適當地用異化手法,能更好地促進文化交流。
“如果文化表現式與本民族的文化現實格格不入,就很難談得上接受和吸收,這時在表現法上的努力也一定會徒勞無功”。[12]譯者能靈活轉化思維模式,凡是用異化法不能清楚地傳遞所指意義之處,或雙向變通,或采用歸化譯法,試看下面的例子:
…they felt like a couple of teenagers―everything was fireworks.[7]11
……儼然是青梅足馬的一對少年戀人――一切都是激情的碰撞。[6]11
Nothing can stop us now.[4]152
如今,我們可以所向披靡了。[5]100
For what seemed like an eternity, her grandfather stood silently in the doorway.[8]110
祖父在門口站了良久,一言不發。[9]110
盡管現在的讀者都有求新求異的心理,譯文的適度異化一般都能接受,但語言體系中最基本的詞序、句法等內在結構的改變還是比較緩慢,讀者在這方面的接受也比較保守,所以從接受美學角度講,歸化策略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譯家最大限度地關注了目的語讀者的接受現狀和潛勢,使原文的美感和精神在譯文中都有很好的再現。
文學作品的詩學功能和文學語言的藝術性意味著文學翻譯是一個新的語境下的文學抒情,這就需要譯者的審美意識的積極參與和翻譯思維的控制。丹•布朗系列小說的中譯本的成功表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在更為廣闊的語境下,若要提要翻譯質量,使譯入語讀者獲得原汁原味的審美體驗,我們必須從美學、思維和語境等多層角度重新理解文學翻譯,通過建立整體意象,綜合運用翻譯思維,把握和諧的翻譯距離,建構相似的審美空間,從而達到傳遞相同的審美體驗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Jiang, Qiuxia. Aesthetic Progress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Image-G Actualization[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2:160-165.
[2] 丹•布朗. 天使與魔鬼[M]. 朱振武等,譯.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
[3] Brown, Dan. Angels and Demons[M]. London: Random House, 2001.
[4] Brown, Dan. Deception Point[M]. London: Random House, 2002.
[5] 丹•布朗.騙局[M]. 朱振武等,譯.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6.
[6] Brown, Dan. Digital Fortress[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8.
[7] 丹•布朗.數字城堡[M]. 朱振武等,譯.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
[8] Brown, Dan. The Da Vinci Code[M].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3.
[9] 丹•布朗.達•芬奇密碼[M]. 朱振武等,譯.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0] 呂萍. 文學翻譯中的語境問題[J]. 中國翻譯, 2004(5):60.
【關鍵詞】煤礦、采空區、建筑地基、穩定性
中圖分類號:X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隨著人們對煤炭資源需求量的不斷增加,煤礦的開采速度也在不斷的增加,致使煤礦采空區的面積在不斷的增加,煤礦采空區對建筑地基的穩定性有著重要的影響。嚴重的采空區會使建筑地基產生開裂,輕的也對建筑地基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我們通過相應的措施對采空區進行填充,減少其對建筑地基穩定性的影響。
1、采空區的活化的判斷
地下礦產資源被采出后,采空區周圍及上覆巖體內部結構遭到破壞,在經過長時間的自然壓實后基本趨于穩定形成老采空區,但在老采空區上方新建建筑物后可能打破上覆巖體中原來的相對應力平衡狀態,造成老采空區活化,形成采空區及上覆巖體的二次移動和變形,對工程安全造成威脅。目前,關于老采空區是否活化的判斷方法較多。以建筑物影響深度與采空區垮落帶、斷裂帶發育高度是否重疊來判斷是否引起老采空區活化。在工程地質手冊中提供了臨界深度的計算公式,用以評價采空區場地建筑的適宜性。李兵磊等運用離散元數值分析法對采空區上方新建建筑工程進行穩定性分析。這些方法主要注重老采空區是否活化而對上方建筑物造成影響。然而,老采空區雖然經過長時間的移動穩定,但實際上地表還有少量殘余下沉量,這個殘余下沉量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殘余沉降與開采深度、覆巖性質、頂板管理方法等有關。在老采空區上方新建建筑物時,應根據開采結束時間,估計殘余下沉的影響。對于地表沉陷變形預計的研究,國內外專家提出了多種方法,目前,我國比較常用的地表移動變形計算方法有概率積分法、負指數函數法、威布爾函數法和典型曲線法等,其中概率積分法具有參數容易確定、實用性強、經驗積累較多等優點,在我國使用比較廣泛,是最常用的方法。
2、某地區采空區及塌陷分布特征
2.1、采空區
根據本次取得的資料推斷,勘查區F1~ F5間地下分布有三個規模不一的采空區,采空區分布范圍約59970m2。
2.2、地面塌陷
根據實地勘查,共發現采空地面塌陷點有25余處。斷裂帶地表塌陷坑多呈漏斗狀,地表露頭表現為大小不等,帶狀分布的的圓形或橢圓形塌陷漏斗。少量規模較小,發生時間較久的塌陷點受自然因素的改變還難以辨析,僅根據微地形依稀可以尋找出采空地面塌陷的痕跡。塌陷坑(塌陷漏斗)多位于采面上部斷裂破碎帶正上方,或稍有偏離,其成因主要為裂隙帶沿斷層破碎帶向上發展而形成。
2.3、地面沉陷
根據遙感影象資料及小比例尺地形測量,在勘查區西塊段的F1~F2斷裂帶間,地表存在2處沉陷區,部分沉陷區已發生塌陷。沉陷區總體與采空區范圍較為吻合。
2.4、地表裂縫
根據實地勘查,建設場區共發現地表裂縫3條。其特點為張性裂縫,上寬下窄,在一定深度內可能尖滅。較大裂縫兩側的地表有一定的落差,一般0.3~1.0m。
2.5、 覆巖“三帶”特征
煤礦開采形成采空區,在煤層上覆巖土層中自煤層頂板向上形成“三帶”—垮落帶、斷裂帶和彎曲帶。從本次勘探的鉆孔巖芯采取率來看,破壞最嚴重的巖層段是位于開采煤層頂板以上15m以內的覆巖,其原有巖層結構層序基本破壞;裂隙帶內巖體仍保持原有的層狀結構,但在巖層中原有的結構面如節理、裂隙開裂;彎曲變形帶的巖層一般只發生不同程度的整體性變形,巖層的結構和物理力學性質未遭破壞。斷裂帶下部的構造角礫巖因破碎,破壞影響較嚴重。總體來看,鉆孔中的覆巖“三帶”巖芯采取率低,說明巖層力學強度降低,其巖體屬Ⅳ級“差巖體”。參照《建筑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設與壓煤開采規程》,選取垮落裂隙帶高度理論值計算公式 進行計算,Ⅱ號煤層開采后斷裂帶高度理論值為39.7m。
3、采空區穩定性評價
3.1.現采空區穩定性評價
現采空區是目前正在開采或開采工作面其主沉降尚未結束的采空區(工作面)。現采空區穩定性現狀評價是基于現狀開采條件下,從現有資料進行研究分析,從煤層賦存特征、采煤及頂板管理方法、地表移動所處階段、剩余沉降量、采深采厚比、采空區“活躍期”變形特征、煤層開采及地震活動等方面對擬建場地的現狀穩定性進行分析評價。
地表移動的持續時間是影響現采空區穩定性的主要因素。采空區地面變形穩定時間與其埋深有關,一般把地表移動盆地主斷面出現下沉10mm時作為移動期開始時間,連續6個月下沉值不超過30mm時認為地表移動期結束,從地表移動期開始到結束的整個時間稱為地表移動的持續時間。當無實測資料時,可采用經驗公式( T—移動盆地內某一區域穩定所需的時間(天);H0—平均開采深度(m)進行計算。若計算穩定所需時間超過計算時的時間點,應認為采空區處于起始期~活躍期,相應采空區應定為現采空區,否則則定為老采空區。根據現狀評價結果,場地穩定性分為不穩定區和穩定性差區。
3.2.未來采空區穩定性評價
未來采空區對場地穩定性的影響與采煤方法、頂板管理方法、工作面推進速度及開采持續時間等因素有關。未來采空區的主沉降及變形的估算相關參數應依據開采規劃中的相關開采情況進行。根據場地內的煤層賦存特征,未來采空區對場地穩定性影響較大。
場地內煤層的開采,采空區的規模及其對地面的影響具有動態變化特點,隨著煤層的開采地面變形量及規模亦逐漸擴大,因此,場地的穩定性同樣具有“動態穩定”的特征,且這種穩定直至采煤工作結束后一定時期內才能最終完成。根據現采空區和未來采空區的疊加,場地應劃分為“不穩定區”。
3.3、采空區穩定性的綜合評價
勘查區主要采用垮落法采煤,屬淺層采空區,斷層發育,覆巖(頂板)巖性以炭質泥質、炭質頁巖和粉砂頁巖等中硬覆巖為主,巖層的節理和裂隙較發育,開采煤層多為緩傾斜~傾斜礦層斷裂帶部位常沿斷裂延伸方向采空,由于斷裂帶產狀陡傾,由于采煤后頂板全部垮落,使覆巖沉陷破壞嚴重,使上覆巖層的冒落裂隙帶高度得到充分發展,采空區往往沿斷裂面滑動冒落,并在采空區上盤巖層以沉陷和水平移動變形模式,出現地表裂縫,目前已經出現多處塌陷、裂縫現象,現狀穩定性較差,雖然采空區尚未完全塌落,但在后期不利因素作用下,采空區有進一步塌陷的可能,給地表建筑及人員生命財產造成危害。今后的工程建設,需根據采空區的特點及建筑物的布局進行建筑地基穩定性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采取合適的防治措施,避免引發或遭受地面塌(沉)陷的危害。
4、采空區活化對建筑物穩定性的影響因素分析
地下水活動對采空區的影響采空區“活化”的影響因素較多,針對本研究采空區場地主要應考慮水文地質條件的變化。研究區水文地質按埋藏介質可分為三種類型:松散巖類孔隙水;巖石風化裂隙水;碳酸鹽裂隙巖溶水。擬建工程基礎高于本區浸蝕基準面,其基礎部位地層中含水微弱。地下水的補給方式主要為大氣降水,水位隨季節變化而有所波動,變化幅度約1.5-2.0m。豐水期地層淺部含少量巖溶水,地下采空區為飽水狀態,地下水水位高,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地面沉降的速度。未來期間如果有研究區及其附近開采、抽取地下水,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則會破壞現有地應力場地的平衡,將可導致采空區的“活化”,地表下沉加劇、加速、對擬建建筑物產生危害。
【結束語】
在煤礦開采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建筑地基的穩定性進行分析和研究,盡量避免煤礦采空區對地面建筑的影響,采取相關的措施對采空區進行填充處理,減少煤礦采空區的面積。
【參考文獻】
煤礦安全監測控制系統主要以一通三防為主要內容,分為井下和地面兩部分:井下部分通過相應的技術措施和設備手段,連續、全面、準確地監控井下瓦斯、風速、一氧化碳、溫度、負壓等環境參數和設備開停、風門開閉、風筒風量等設備設施的狀態,實現對現場的超限報警、斷電控制;地面主要設備是信息采集處理中心,其作用就是及時將井下收集的數據傳輸到調度中心,由煤礦管理人員通過監控系統對井下環境進行綜合分析處理、存儲、手動或自動控制井下工作面電器等被控設備斷電等功能,確保礦井的安全生產。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在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精確、快速地提供井下環境安全參數動態信息,為各級部門指揮調度提供及時的現場資料和信息,便于提前發現并解決問題。另外,通過對被測參數的比較和分析,系統可以實現自動切斷相關區域的電源并閉鎖,避免事故的發生。在煤礦井下發生異常情況時,通過調度中心指揮平臺,能及時地通過數據分析,將人員撤至安全處,便于制止事故的發生或擴大。同時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救護人員能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及時了解井下情況,獲得最佳救災路線,為搶救和疏散人員器材提供便利。
2煤礦安全監測控制系統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的安全監測控制系統已進入智能化、自動化,在各礦井廣泛應用的有KJ90、KJ95、KJ101、KJF2000、KJ4/KJ2000和KJG2000等多種監控系統。它們的特點是與當今的通信技術、電子技術、傳感技術、測量技術和數據的收集與處理技術等高端科學相結合,能對礦井井下環境進行實時檢測監控,并根據預先制定的程序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相應的處理。在不降低生產效率的同時,能準確發現并解決井下安全問題,做到安全生產、高效生產。雖然安全監測控制系統的應用有效減少了煤礦事故的發生,但一通三防重大事故仍時有發生,究其原因是對系統的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3煤礦安全監測控制系統的管理與使用
3.1正確認識安全監控系統的作用和價值
在煤礦生產中,一些人錯誤地認為煤礦安全監測控制系統的架設對高效生產毫無幫助,反而安設了監測設備會報警斷電、中斷作業,影響生產。所以一些單位無視安全監控系統,不配合、不支持安監工作的展開,有些單位甚至阻撓或有意拖延設備的安裝。而儀器安裝完成后,也不能正確使用和及時維護,嚴重影響了系統的工作狀態。煤礦領導應正確認識安全監測控制系統在煤礦生產中的價值,安全監測控制系統表面上看不到明顯的增益效果,實際上其在保障連續、持久的安全生產而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巨大的。因此,從整個系統架設之初,各級領導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各單位了解到監控系統的重要作用,引起廣大職工的重視,以便于監控系統的安裝以及今后相關工作的展開。
3.2明確組織領導建立專業隊伍
煤礦安全監測控制系統涉及面廣,與煤礦各個部門都有聯系。因此在建立安全監控機構時,在局、礦總工的領導下應與各個部門協商統籌,以具有安全監測專業知識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安全監測工為基石來組建。而對安全監測控制系統的管理,可以采用分班組、劃區域、責任到人的原則。
3.3加強監控系統技術管理和業務技術人員的培訓
在整個安全監測控制系統中,人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管理技術人員對煤礦安全監控系統不精通、對相關技術要求不熟悉,那么系統的真正作用就不能發揮出來,就成為擺設。而對安全監測控制系統的相關設備,應配備人員建立詳備的檔案,包括設備數據、調試記錄、檢修時間等等,力求詳盡、準確、即時。安全監測技術涉及的學科面廣,部門調入人員前都應進行專業的技術培訓,進入工作后也需要繼續學習,邊干邊學。同時,部門領導也要經常組織培訓,不斷提高隊伍素質,以適應現代化煤礦監控技術高速發展的需求。
3.4做好日常維護及新設備的驗收
系統建設好后不是一勞永逸,還需要積極維護。井下環境相對惡劣,設備分散,設備工作時間長,再加上人為原因等,系統維護才是煤礦安全監測控制系統的日常問題。而只有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才能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充分發揮其作用。礦區可以建立自己的維護隊伍,專人負責、專人管理,這樣就可以及時可靠地解決問題,且便于管理。隨著安監技術的發展、礦區的擴展,新的問題也會出現,這就需要做好系統設備和技術的更換和更新。在購進設備前要積極調研,了解新設備的優缺點,明確對原系統是否契合。對新購進的系統設備,要組織力量進行全面的驗收,發現問題及時與廠商交涉。另外,為保證系統的長期運行,應儲備設備的易損易耗部件。
3.5做好監測信息處理工作
為了準確獲取現場環境和設備狀態的數據,各種傳感器的安設要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設置。各傳感器要按時調校、測試。而采集到的數據要及時錄入報表,出現異常現象要立即報告通防調度和礦調度,并做好詳細記錄。中心站要每天提供日報表,以供通防部門審閱分析。對于監測控制系統提供的即時數據,不僅可以使礦區及時了解井下情況,便于指揮,還可以根據這些資料,結合當下采掘動態,分析研究瓦斯、地下水、自燃發火等的變化規律,制定相應的采掘方案。
3.6完善緊急預案
一通三防的監控是手段,安全監測控制系統是工具,最后達到的目的是為了減少事故的發生,安全生產才是安全監測控制系統建設的根本。當系統報警時,煤礦要做的首先就是準確迅速地拿出相對應的應急預案,并能緊湊有序地執行,把損失降到最低。礦區應總結應對歷次險情的經驗,出版相關的安全生產手冊,為職工普及避難常識,有條件的還可以進行避難演習,使工人在面對警報時能冷靜正確地應對發生的各種問題。同時隨著礦井的建設,相應的避險巷道也要及時地補進。隨著建井時間的推移,系統收集的各類數據不斷更新、補充,監控系統又有礦山數據庫的功能,我們可以用這些數據進行更加豐富的挖掘,更好地服務礦井。
4結語
關鍵詞:監控系統膠帶ProfibusFIXMPI
現場總線是20世界80年代中期在國際上發展起來的。它應用在生產現場,實現微機化測量設備之間的散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的發展,一經產生便成為全球工業自動化技術的熱點,到全世界的普遍關注。自80年代末以來,幾種現場總線技術如FF、Lonworks、Canbus、Profibus等已逐漸成熟并對工業自動化進程形成影響。Profibus等已逐漸成熟并對工業自動化進程形成影響。Profibus是ProcessFieldBus的縮寫,是一種用于工廠自動化車間級監控和現場設備層數據通信與控制的現場總線技術,可實現現場設備層到車間級監控的分散式數字控制和現場通信,從而為實現工廠綜合自動化和現場設備智能化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
膠帶運輸是煤礦生產中十分重要的環節,監控系統在該環節的投入是煤礦現場化生產的趨勢。本文以皖北礦務局祁東煤礦的井下膠帶監控系統為例,簡介Profibus現場總線技術在監控系統中的應用。
1Profibus現場總線技術
1.1Profibus概貌
Profibus是一種國際化、開放式、不依賴于生產商的現場總線標準,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Profibus根據應用特點分為Profibus-DP、Profibus-FMS、Profibus-Pa三個兼容版本。其中Profibus-DP是一種高速(數據傳輸速率9.6kbit/s~12Mbit/s)的經濟的設備級網絡,主要用于現場控制器與分散I/O之間的通信,可滿直流調速系統快速響應的時間要求;Profibus-PA采用IECII58-2標準,傳輸速率為31.25kbit/s,并提供本質安全特性,適用于安全性要求較高及由總線供電的場合;Profibus-FMS主要解決車間級通信問題,完成中等傳輸速度的循環或非循環數據交換任務。
1.2總線拓樸結構
根據現場設備到控制器的連接方式,現場總線的拓撲結構可有多種形式,通常采用以下三種:線形、樹形和環形。Profibus采用的是線形結構,其特點是簡明,用一根總干線從控制器連到機械裝置(控制對象),總線電纜從主干電纜分支到現場設備處,控制器掃描所有I/O站上的輸入,必要時還可發送信息到輸出通道。在這種總線結構下,可實現多主式和對等工通信,可以兩個控制器共享同一個系統中的信息和I/O站。另外,不需關閉總線系統就可以把一個I/O設備從總線上拆下,這給總線系統的維護帶來了很大方便。
1.3Profibus-DP的設備類型
根據實際設計需要,本系統采用Profibus-DP。每個Profibus-DP系統包括以下三種不同類型的設備:
(1)DP主站類型1它是Profibus-DP應用的中心部件,在一個規定的、重復的信息周期內,中央控制器或PC機與分布式從站(DP從站)交換信息。非循環傳輸的數據與循環的測量值相比不是經常變動的,因此這種數據與快速循環的有用數據一起傳輸,但它以較低的優先級傳輸。主站中的中斷確認保證由DP從站來的中斷可靠傳輸。
(2)DP主站類型2這種類型的設備(如編程器、組態設備或操作設備)用于DP系統的啟動、組態或用于正常運行過程(如診斷)中的系統操作。此類型的主站可以讀取由設備來的輸入、輸出、診斷和組態數據。
(3)DP從站一個DP從站是一個I/O設備,它讀取輸入信息并向I/O提供輸出信息,輸入和輸出信息數取決于設備類型,最大為244字節。
1.4Profibus-DP的通信協議
Profibus現場總線采用了OSI模型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如圖1所示。其傳輸速率為9.6kbps~12Mbps,最大傳輸距離在12Mbps時為100m,在1.5Mbps時為400m,可用中斷器延長到10km。其傳輸介質既可以是雙絞線,也可以是光纜,最多可掛接127個站點。
Profibus-DP物理層與ISO/OSI參考模型的第一層相同,采用EIA-RS485協議,根據數據傳輸速率的不同,可選用雙絞線和光纖兩種傳輸介質。
Profibus-DP數據鏈路層協議媒體訪問控制(MAL)部分采用受控訪問的令牌總線(TokenBus)和主從方式。令牌總線與局域網IEEE8024協議一致,令牌在總線上的各主站間傳遞,持有令牌的主站獲得總線控制權,該主站依照關系表與從站或與其它主站進行通信。主從方式的數據鏈路協議與局域網標準不同,它符合HDLC中的非平衡正常響應模式(NRM)。該模式的工作特點是:總線上一個主站控制著多個從站,主站與每一個從站建立一條邏輯鏈路;主站發出命令,從站給出響應;從站可以連續發送多個幀,直到無信息發送、達到發送數量或被主站停止為止。數據鏈數中幀的傳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數據鏈路建立、幀傳輸和鏈路釋放。正常響應模式主站與從站之間傳輸幀的格式如圖2所示。
F為幀標志字段(8位)。A為從站地址字段。控制字段C表示幀類型、編號、命令和控制信息,它將HDLC幀分為三種類型:信息幀、監控幀和無編號幀。其中信息幀用于應用數據的傳輸并捎帶應答;監迭幀用于監視鏈路上的正常操作,對鏈路狀態作出各種響應(如認可幀、請求重傳或暫停等);無編號幀(不含信息字段)用于傳輸各種無編號命令和響應,例如建立鏈路工作模式、釋放鏈路及報告特殊情況等。信息字段由PKW+PZD的應用數據構成,PKW用于讀寫參數值,如寫入控制字或讀出狀態字等,一般為4KB長,而PZD用于存儲控制器的具體控制值、設置站點或狀態字的參數,一般為2~10B長,如PZD的第二個字節可設為0#~7#設備的起停止位。FCS是幀校驗字段,它對整個幀的內容進行循環冗余碼(CRC)校驗。HDLC幀最長可達24B。
Profibus-DP并未采用ISO/OSI的應用層,而是自行設置一用戶層。該層定義了DP的功能、規范與擴展要求等。
綜上所述可知,Profibus-DP的實時性遠高于其它局域網,因而特別適用于工業現場。
2井下膠帶監控系統的硬件結構
Profibus-DP被應用于皖北礦務局祁東煤礦井下膠帶監控系統,硬件系統如圖3所示,整個系統由上位機、Profibus-DP主站、Profibus-DP從站及其現場設備組成。Profibus-DP總線將所有設備連接起來。其中,Profibus-DP主站、Profibus-DP從站均采用SIMATICS7-300的模塊系列,主站為CPU315-2DP系列模塊,從站為相應I/O模塊。
(1)分布式I/O系統,本系統采用ET200通訊模塊等Profibus-DP相連接,ET200充分利用了SIMATICS7-300的模塊系列,將所有的S7-300I/O模塊通過接口模板IM153與現場總線相連。I/O模塊下的執行器和傳感器連接到現場設備,I/O模塊按主/從模塊向現場設備提供輸出數據并向CPU或上位機饋送輸入數據。I/O模塊屬于DP從站。
(2)CPU作為DP類型1主站,CPU位于控制中心,本系統采用CPU315-2DP模塊化型PLC,它具有強大的處理能力,并集成了Profibus-DP現場總線接口裝置,同時還具有0.3ms處理1024個語句的速度。PLC程序在上位機的編程工具STEP7中編譯完成后下載到CPU315,并存儲在CPU315中。CPU315可自動運行該程序,根據程序內容讀取總線上的所有I/O模塊的狀態字,控制硬件設備。
(3)上位機是DP類型2主站。本系統采用研華工控機作為上位機,通過現場總線接口卡CP5611使工控機與現場總線相連。這樣工業PC機與現場總線網段就連接為能完成組態、運行、操作等功能的完整的控制網絡系統。為了保證系統的穩定性,系統運用了雙機冗余,鈄另一臺工控機通過同樣的現場總線接口卡CP5611與現場總線相連,若其中一臺工控機發生故障,另一臺可繼續運行。
3井下膠帶監控系統的軟件結構
軟件結構部分包括WindowsNT操作系統、下位機編程軟件、上位機監控軟件。
3.1下位機編程軟件
本系統采用SIMATICS7-300的配套編程工具STEP7完成硬件組態、參數設置、PLC程序編制、測試、調試和文檔處理。通常,用戶程序由組織塊(OB)、功能塊(FB、FC)和數據塊(DB)構成。其中,OB是系統操作程序與應用程序在各種條件下的接口界面,用于控制程序的運行。FB、FC是用戶子程序。DB是用戶定義的用于存儲取數據的存取區,本系統中它是上位機監控軟件與STEP7程序的數據接口點。在MPI中配置與其相對應的DB塊就可實現上位機監控軟件FIX與STEP7程序的數據接口。
3.2上位機監控軟件
FIX工控組態軟件是由美國Intellution公司開發的基于Windows9X&NT的大型應用軟件,它集控制技術、人機界面技術、圖形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于一身,包含動態顯示、報警、趨勢、控制策略、控制網絡通訊等組件,提供一個友好的用戶界面,使用戶可根據實際生產需要生成相應的應用軟件。
3.2.1與Profibus現場總線的接口
(1)數據流程FIX運用I/O驅動程序從設備中讀寫數據,每個I/O驅動程序支持其特定硬件。對于本系統的PROFIBUS網絡,采用MPI驅動程序獲取其上數據。FIX組態軟件首先通過MPI驅動程序軟件接口從現場的過程硬件中獲取數據,存入DIT驅動程序映象表中(驅動程序映象表在系統運行時實際上是一塊內存區),FIX的內部數據庫(PDB)通過SAC程序從DIT表中獲取它所需的數據,應用軟件(如FIX的畫面運行程序、報表生成程序等)都通過內部數據庫訪問軟件從FIX內部數據庫中獲取來自過程硬件的信息,這樣就可以實現工業流程畫面上動態地顯示現場各過程硬件的運行狀態,數據也可以按相應的順序寫回現場過程硬件,執行控制操作。相應的數據采集流程如圖4所示。
(2)MPI配置MPI驅動程序的應用中很重要的問題是STEP7和FIX的地址轉換問題,在STEP7中設置的DB塊應轉換為MPI的DB塊,這需要在MPI配置中實現。對MPI進行配置包括通道、設備、起始地址及其它一些參數,令MPI的DB塊與STEP7中設置的DB塊相對應,FIX的應用程序才能獲取現場數據。
3.2.2用戶界面開發
本控制系統開發的人機接口界面有以下幾種:
(1)信息顯示畫面
信息顯示畫面主要顯示各膠帶當前運行狀態信息值,如當前膠帶帶速、儲煤倉的倉位以及一些故障信息,如膠帶跑偏、堵塞、打滑等,并可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當前狀態來正常還是異常。
(2)設備控制畫面
盡管下位機程序能實現在現場總線上的數據采集和控制信號的輸出,并實現PID控制等一些簡單的控制算法,但算法的控制功能仍需要在上位機上實現人工控制,在畫面中點擊相應設備按鈕就可對該設備進行單獨控制。
(3)實時報警處理
對系統實時采集的數據進行判斷,發出報警信號,并按技術要求進行處理并自動進行相應的設備控制,如對膠帶故障信號的解鎖及其恢復等。
(4)報表打印
利用FIX的DDE功能開發出實時報表并具有隨時打印功能。
(5)實時數據曲線顯示
監視設備重要參數的變化趨勢曲線,從而可以了解設備在一段時間的運行狀況。
(6)歷史趨勢畫面
空間數據挖掘技術,又叫做地理知識發現,它是數據挖掘中的一個分支,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從空間的數據中提取到非顯式存在的知識、空間關系以及其他有意義的模式。在我國現有的地理數據庫中,還潛藏著許多可供分析和利用的知識,在這些知識中,有一部分屬于表面知識,比如在什么地方是否有河流、道路的寬度等等。這些功能通過地理數據庫中的查詢功能就能查出來,但是還有很多深層知識就不是那么好發現的,它們并不是直接儲存在空間的數據庫中,例如空間位置的分布規律、空間的關聯性規則等,這些知識要想被全面掌握就必須要通過運算等方法將其挖掘出來。空間數據挖掘技術的產生源于數據挖掘研究領域的不斷深化以及在地理學的領域中,憑借著衛星和遙感技術的廣泛運用,海量的數據被收集和儲存在大空間的數據中。在現代這個環境,我們已經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所淹沒,但實際知識的掌握能力卻遠遠不夠。
2基于空間數據挖掘的煤礦安全監測系統的建設
2.1系統模型的設計
空間數據挖掘系統包含了三種結構體系,第一種是數據源,是指利用大空間數據庫中所提供給我們的索引來查詢出具體的功能,在具體的操作中可以直接使用到數據庫中的數據。第二種是數據的挖掘,首要前提是要把原始的數據轉換為數據挖掘算法的專用格式,并刪除其他不相干的數據,然后利用這種算法來具體分析提取出來的空間數據,最后在挖掘中不斷調整數據的參數值。最后一種是用戶界面,在這個技術層面中,用戶可以根據可視化的工具來獲取知識。
2.2空間挖掘關聯規則的分析
空間挖掘技術有一項十分重要的元素,就是空間對象的結構以及空間之間的關聯規則,想要深入地分析出這些規則,空間挖掘模型還要設計出一組空間關系。通過設計的空間關系而研究出的空間關聯規則是空間挖掘技術中的重要內容。空間的關聯規則包含了不同的空間屬性,如相鄰、共生、包含、覆蓋等關系,同時還表現出了距離上的信息,比如交叉、遠離等。在眾多的應用程序中,我們很難在原始的數據中找到一些關聯規則,但卻可以在高層次的概念上找到,這也可以提供一些十分重要的知識。因此,在實際的空間數據挖掘系統的建立中,應該時刻注意到要在不同的概念層次中挖掘出空間的關聯規則,以及在不同概念的空間里互相轉換的功能。
2.3空間數據挖掘算法的選擇
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空間數據的挖掘算法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分類和預測模型,第二種是集群和單點檢測模型,最后一種是空間關聯規則。這三種算法都和煤礦的安全管理中所需要的空間模式息息相關。在這三種算法中,空間關聯規則是最為重要的內容,它主要是指空間數據的價值和每個數據項目之間關系的準確描述。這些知識的描述可以顯示特定的參數和空間位置之間的關系,顯而易見的是,空間關聯規則所體現出的空間定位的特性,對于煤礦的安全生產和管理來說,有著多么深遠的意義。在實際情況中,煤礦安全的空間關聯規則算法需要用到雙向挖掘,雙向挖掘具體分為了兩個步驟,第一點是根據統計的結果來得出非空間項目,第二點就是利用空間關聯的算法來生成規則。
3結束語
關鍵詞:校園文化藝術建設;樓道空間媒介;媒介開發
一、樓道空間媒介開發在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首先,樓道空間媒介開發符合國家繁榮的需要。高等院校是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者的主要陣地,校園文明建設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樓道空間媒介作為學校文化藝術建設的渠道能讓當代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意識到自身應該承擔起傳承文化、發展文化、繁榮文化的歷史責任,鼓勵學生以主人翁、接班人意識積極進取、筑夢圓夢。
其次,樓道空間媒介是校園文化建設與和諧校園建設的新途徑和新手段。樓道空間媒介作為校園文化建設和和諧校園建設的新途徑和新手段,有助于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營造健康向上的良好育人氛圍,為建設和諧的大學校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優秀的校園文化能提升學校辦學實力和競爭力,有助于增強學校軟實力和競爭力。
二、樓道空間媒介的開發價值
第一,樓道空間具備媒介開發的條件。樓道空間的獨特屬性,使得公眾在樓道停留時間較長,若作為一種媒介進行開發,用于傳播校園文化藝術信息。
第二,開發樓道空間媒介能增加學校傳播信息載體。利用此媒介展示教學成果、學校專業、師生風貌等,能增強學生歸宿感、榮譽感,塑造不同學院、不同專業的個性風貌。
第三,利用媒介實現育人目的。樓道空間媒介開發和應用能不斷啟迪同學們的情操和心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方位發展;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理想信念。
第四,樓道空間媒介的開發和應用有助于探索媒介創新性表現形式。
第五,開發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和學生專業特長結合,為學生的動手實踐創造平臺。
三、四川農業大學樓道空間開發現狀和
存在的問題
(一)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結果
為找到四川農業大學文化藝術氛圍的明確定位,確定樓道空間媒介開發所需要的內容及表現形式,從藝術樓樓道空間的開發尋求廣泛開發樓道空間媒介的規律所在,我團隊于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3月20日展開調查。
一方面,在全校范圍內展開“關于四川農業大學雅安校區樓道空間媒介開發”的問卷調查。此次調查共發放了420份問卷,有效問卷393份。調查結果顯示,川農文化藝術氛圍不夠濃厚,75.2%的學生認為川農文化藝術氛圍有待提高。被調查的學生平時關注的信息中,各種比賽信息及學校學院活動信息的關注度最高;在校園信息傳播存在缺陷方面,認為校園信息傳播缺乏管理所占比例最高。對于目前樓道空間的開發,有87.9%的同學是不滿意的,校園現有的信息傳播渠道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獲取信息的需要,學生最想獲得的信息需要通過多渠道、新媒介,而且現有的樓道空間媒介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另一方面,我團隊還訪談了學校學院具有代表性的領導、教師、學生,共計12人。訪談結果揭示了在開發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一是需要用新形式提升川農文化藝術氛圍;二是彌補川農校園信息傳播存在的缺陷;三是通過多渠道、新媒介來有效傳播學生最想獲得的信息;四是充分發揮樓道空間媒介的作用。
(二)四川農業大學樓道空間開發思路
根據調查顯示,藝術與體育學院45.8%的學生不滿意樓道空間的開發。83.3%的調查學生能接受樓道空間作為媒介傳播各類信息。四川農業大學藝術樓之前屬于圖書館,除開大廳外的兩幅裝裱國畫和各樓層的導視圖外,基本處于零開發。根據深入調查,藝術樓存在以下問題:①光線太暗;②廁所太臭;③過于嚴肅,無藝術感;④垃圾桶太少;⑤辦公室、教室的標志不明;⑥缺少學習氛圍;⑦沒特色。前期決定在重點區域解決以上部分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結合問卷調查的數據,把大廳玻璃、樓梯側墻、樓道長廊側墻作為媒介來開發,采用手繪、剪紙、噴繪等表現形式,統一表現內容風格,集中凸顯學院特色。
四、樓道空間媒介開發應遵循的原則
第一,注重實用與安全。在文化藝術氛圍的營造中,樓道空間媒介的開發運用也存在很多限制。首先,樓道空間作為公共區域,開發需要協調好與教學秩序的關系;其次,不能影響其具有的交通行走功能;最后,樓道空間作為新媒介,要注意后期維護及傳播效果問題。
第二,體現美學。每個學院都擁有各自的風格和特色,藝術與體育學院的個性特色具有高區別度。樓道空間媒介的開發要極盡體現藝術的美學,采用多元的、創意的、可行的表現形式。
第三,從學生需求出發。學校的主體是學生,學校存在意義也是在于培養有品德、有思想、有責任的高素質人才。從學生需要出發開發樓道空間媒介,目的也是更好地傳播信息和教育學生。
第四,開發內容要有核心價值和人文內涵。每所大學都有各自的育人理念,樓道空間媒介的開發應該緊緊圍繞核心價值展開,擴展和延伸教育理念。
第五,開發要具有可持續。樓道空間作為公共區域,每天都會被多數人包圍,開發的形式要考慮到后期維護和更新,采用的內容要與時俱進。
五、樓道空間媒介開發成果闡述
2013年6月,四川農業大學對藝術樓樓道空間的大廳玻璃進行開發,表現手法是手繪,表現內容是體現運動精神的運動形象。
2013年9月底,四川農業大學對樓道空間的長廊側墻進行媒介開發。此媒介主要用于廣告系講座、比賽海報的。結合調查數據,長廊側墻媒介表現形式選用噴繪,內容選用代表學生的簡筆畫形象(效果圖如圖1)。
2013年10月四川農業大學對藝術樓樓道空間的大廳玻璃進行再開發,表現形式換用剪紙形式(效果圖如圖2)。
2013年11月,四川農業大學對藝術樓三、四樓樓道側墻進行媒介開發,采用多種表現形式,如手繪、剪紙、光影藝術、展板。根據問卷調查數據,手繪是學生最喜歡的形式。因此,此次開發將結合剪紙,在樓梯側墻手繪各種運動項目的場地圖,專業和就業相關的最新信息,同時展現各種運動項目的比賽規則(效果圖如圖3)。
總之,四川農業大學藝術樓樓道空間開發從前期調查到方案設計再到執行,都是從學生需求出發,以學校文化藝術建設為基礎,努力凸顯學院特色和個性,最終提升了學院大樓藝術氛圍和藝術樓樓道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發揮著向學生傳播信息的功能。
六、開發經驗和推廣總結
第一,明確開發目的,以調查數據作為方案制訂的基礎。樓道空間媒介開發目的是在增強校園文化藝術氛圍的同時增強師生交流。在制訂初步方案時要結合前期的調查數據,綜合考慮老師和學生的需求,確定運用的表現元素和表現方式。
第二,從媒介開發整個流程來選擇合適的表現形式和內容。樓道空間媒介的開發在選擇表現形式時要考慮到后期維護和更新,選擇可以及時維護和更新的材質,避免因此而造成的多余開支和不便。
第三,方案設計注重整體統一性。設計方案時要盡量大體上定好風格,整個學校和各學院的風格要統一或有一定的聯系,避免在小范圍操作時影響整體。
第四,商業信息融入要符合各方的需要。在樓道空間媒介開發中可招商來解決部分資金問題,但是要注意選擇商家和融入樓道的形式,并且訴求點要符合學校的人文精神和學生的需求,不能盲目選擇。
第五,時刻保持創新性。在此期間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到最大的創新。創新是整個樓道空間媒介開發的核心,是保證該項目順利實施并能夠長期經營下去的關鍵因素。
第六,具有較高借鑒價值。結合其他高校樓道開發的例子,提出樓道空間媒介開發思路、開發原則和開發成果,這對于農業院校的樓道空間開發來說,具有較高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曉云.感悟和諧文化構建與和諧校園建設[J].科教文化,2012(06).
[2]肖鴻光,王國鑫.企業化校園文化建設途徑探討[J].機械職業教育,2012(03).
一、培訓情況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監察局為切實解決好國內污染源監控裝置安裝、運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組團之初廣泛征求各省市環保職能部門的意見,制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到達美國后即按計劃開展了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國外在線監控儀器的新技術和新儀器;便攜式快速監測儀器的新技術、新儀器;實驗室分析的新技術及進展;美國國家環保局對排污企業的管理和監督模式;美國對城市及河流污染物進行控制、消減的主要方法;現場參觀美國的城市及河流污水監控儀器的運行狀況等內容。
(一)在線水質監控儀器
美國hach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水質監測分析儀器的生產廠商,在線水質監測儀器產品眾多,且在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我們主要接受了在線cod、在線流量計、在線氨氮、在線toc、多參數水質分析儀等項目的培訓。培訓側重于目前世界上廣泛采用的技術原理、每種方法的優缺點及該公司儀器的特點等方面內容。
1、cod max 型水質在線分析儀
美國hach公司生產的cod max 型水質在線分析儀,主要用于企業排放的污水中cod的監測,該儀器采用符合中國國家環保總局確定的cod鉻法進行監測,儀器中采用活塞泵代替了傳統的及目前國內常用的蠕動泵,解決了目前國內通常所使用的儀器由于泵管的磨損及老化引起的每三~六月需要更換泵管的問題,同時提高了儀器的試劑加注精度。該儀器安裝了安全面板,在儀器中試劑不排空的情況下,該面板是不能被打開的,消除了因儀器內含有高濃度硫酸而對操作人員可能造成的傷害,而且儀器在未安裝安全面板及關閉面板的情況下是不能開機的。該儀器在分析高濃度氯離子的污水等方面也有優勢。
2、在線流量計
對排污企業排放的污水進行準確的計量一直是困擾國內環保部門的難題。hach公司在污水計量方面有許多產品,且有優勢。一種是8100、8500型,分固定和便攜兩種型式,主要用于對污水排放管為滿管狀態的測量,儀器采用超聲波多普勒原理,可方便安裝在水泥管、鐵管及玻璃鋼管外,與污水不直接接觸,安裝方便,測量精度高,適用范圍廣;另一種為900型,主要適用于排污管道水平且未充滿污水的狀態,該類儀器有兩個超聲波探頭,一個豎直安裝在管道內側上壁處,用于對管道液面高度的測量,一個置于水底中,對液體流速進行測量,通過對兩個探頭所得的數據及已知的管道尺寸參數進行計算就可得到污水流量,儀器分便攜式和固定式兩種。目前世界上該類儀器普遍采用的是超聲波多普勒法,只是各家廠商生產的儀器在安裝、使用上有繁有簡,使用的方便程度及測量方式不同,廣泛地了解每個公司的產品,對我國眾多的排污企業及其多變的排污方式的污水測量有較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