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財務理論論文范文

        財務理論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財務理論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財務理論論文

        第1篇:財務理論論文范文

        一、資本預算方法

        現代資本預算方法,主要有非貼現投資回收期法、貼現投資回收期法、凈現值法(NPV)、內部收益率法(IRR)、凈現值率法、獲利指數法等。調查結果表明:美國的大多數公司最常用的資本預算方法是NPV和IRR,74.9%的財務總監總是或幾乎總是使用NPV,75.7%的公司總是或幾乎總是使用IRR。

        其中,大公司(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明顯地比小公司更可能使用NPV;負債率高(負債率大于30%)的公司比負債率低的公司明顯地更可能使用NPV和IRR,而且更可能使用敏感性分析法和模擬分析法;成長型公司(市盈率大于或等于15)與非成長型公司所使用的資本預算方法沒有差異;具有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CEO(行政總監)比非MBA未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CEO更可能使用NPV;支付股利的公司比不支付股利的公司明顯地更可能使用NPV和IRR;公眾公司明顯地比私營公司更可能使用NPV和IRR。

        除NPV和IRR外,非貼現投資回收期法也是最常用的資本預算方法之一。這一調查結果很讓人吃驚,因為幾十年來美國的財務教材一直在數落投資回收期法的缺點(如未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忽視了回收期以后的現金流量等),而一種通過考慮貨幣時間價值來消除投資回收期法缺點的貼現投資回收期法,則很少有公司使用。小公司使用投資回收期法幾乎與他們使用NPV或IRR一樣頻繁;在小公司中,非MBA的CEO更可能使用投資回收期法;無論是在小公司還是在大公司之中,成熟的CEO(年齡在59歲以上)或任期長的CEO(在職期限超過9年),都特別喜歡使用投資回收期法。這說明缺少高深的知識是投資回收期被普遍使用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資本成本

        1.權益成本的確定。調查結果表明,CAPM(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是計算權益資本成本的最普遍的一種方法;735%的公司總是或幾乎總是使用CAPM,列在第二、三位的方法分別是股票平均收益率和多因素CAPM;很少公司從股利折規模型中倒推出權益成本。大公司比小公司更可能使用CAPM,而小公司更傾向于使用投資者所要求的資本成本;有MBA的CEO比非MBA的CEO更可能使用單因素CAPM;負債率低的公司明顯地更可能使用CAPM;私營公司與公眾公司之間存在重大差異,公眾公司更可能使用CAPM;有境外銷售收入的公司更可能使用CAPM。

        2.確定折現率時所考慮的風險因素。公司在計算折現率時最重要的因素是利率風險、公司規模、通貨膨脹風險和匯率風險。計算現金流量時,許多公司考慮商品價格。GDP增長率、通貨膨脹和匯率風險的影響。有趣的是,很少公司根據財務括據風險調整折現率或現金流量。

        這些風險因素的重要程度對于小公司和大公司而言各不相同。對于大公司,最重要的風險因素(市場風險除外)是:外匯風險、營業周期風險、商品價格風險和利率風險。外匯風險是最最重要的風險因素;對于小公司,這些風險因素的排序則不同,小公司受利率風險的影響比受外匯風險的影響更大;境外銷售收入大的公司對未意料到的匯率波動更敏感;負債率高的公司認為營業周期風險更重要;成長型公司比非成長型公司對外匯風險更敏感;制造型公司比非制造型公司對利率風險更敏感。

        絕大多數公司使用全公司統一的折現率來評估項目。58.8%的公司總是或幾乎總是使用全公司統一的折現率,5l%的公司總是或幾乎總是使用與風險匹配的折現率來評估項目。大公司比小公司明顯地更可能使用與風險匹配的折現率,如《財富》500強公司更可能使用與風險匹配的折現率來評價國外項目,而較少使用全公司統一的折現率;很少公司用不同的折現率評價同一項目的不同現金流量;成長型公司更可能使用全公司統一的折現率評價項目嶺人吃驚的是,有外匯風險暴露的公司明顯地更可能使用全公司統一的折現率來評價其海外項目;公眾公司比私營公司更可能使用與風險匹配的折現率;任期短的CEO更可能使用全公司統一的折現率。

        三、資本結構

        l.資本結構理論。最佳資本結構理論認為,公司可以通過均衡負債的成本與收益來確定其最佳資本結構,負債的主要利益是利息抵稅的好處,主要成本是財務失敗成本和收到利息收入應交納的個人所得稅。

        調查結果表明,負債的抵稅利益在資本結構決策中的重要程度為中等,對于大型的、規范的和支付股利的公司而言是最重要的,因為這些公司的所得稅稅率高,因此存在使用債務的較大的抵稅動機。相反,我們發現公司在作出負債或權益決策時,很少直接考慮個人所得稅。財務拮據成本對負債決策的影響并不重要,可是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很關心其信用評級。

        公司是否存在最佳資本結構是理論界與實務界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調查結果表明,19%的公司沒有目標負債率,另外37%的公司有一個靈活的目標,34%的公司有嚴格的目標或變動范圍,其余1O%的公司有非常嚴格的目標負債率。這說明公司為了獲得最佳資本結構而均衡負債的成本與收益。相對于小公司而言,大公司的目標負債率更嚴格;任期短或年輕的CEO更重視目標負債率的確定。

        公司通過發行權益證券來保持目標負債率,尤其在公司負債率高、所有權分散或CEO年輕的情況下。

        第2篇:財務理論論文范文

        [關鍵詞]財務理論邏輯起點財務本金財務目標

        理論是系統化的理性認識,是對研究的客觀對象的本質及其與周圍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表現出的規律性進行理性思維和高度抽象的結果。財務理論結構是人們基于對財務實踐活動的認識,通過思維活動對財務理論系統的構成要素及其排列和組合方式所作的界定,其功能在于界定財務理論體系的覆蓋內容與容量,揭示其內部各要素之間的內在邏輯結構與層次關系,梳理財務理論研究的基本脈絡,指導和推動財務實踐的發展。

        構建財務理論結構首先要解決如何確定邏輯起點問題。邏輯起點是構建一門學科理論體系和理論結構的出發點,即該學科理論體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簡單的一個理論范疇,它不僅是理論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對該學科其他理論要素的建立和發展以及整個理論體系的構建起著決定性作用。邏輯起點對理論結構有著直接的影響,不同的邏輯起點會形成不同的理論結構,構建財務理論結構首先必須正確選擇邏輯起點。

        一、構成財務理論邏輯起點的基本標準

        1.邏輯起點必須具有內生性。首先它作為一個獨立的財務范疇必須是理論體系的基本組成要素,不能置身于理論體系之外,其次它是財務理論最基本的出發點,是財務理論體系中其他理論建立的基礎,所以它應當具備高度的內在邏輯性。只有這樣,它才可能成為整個財務理論研究的主線,從而使整個理論體系具有高度的邏輯性和一定的拓展性和推演性。

        2.邏輯起點必須具有可知性。作為理論研究的起點,需要其本身的可知性,如果研究起點本身就模糊,推理出的其他范疇就必然模糊,構建起來的理論體系也必然經不起實踐的檢驗。

        3.邏輯起點必須能夠聯系財務系統和財務環境。財務系統是一個由多要素有機構成的開放的信息系統,與財務環境之間存在著信息與能量的交換。但財務系統與財務環境之間進行信息與能量的交換必須要有一個中介,只有通過財務理論的邏輯起點的連接,才能從復雜的會計環境抽象出某些內容供財務系統處理;也只有通過這個橋梁建立起來的財務系統才是嚴密而有用的財務系統,由此構建起來的財務理論體系才是嚴密而科學的理論體系。

        4.邏輯起點必須能夠聯系財務理論與財務實踐。現代財務理論研究不僅注重規范性研究,更注重實證性研究,從而使現代財務理論更具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又因為財務理論是從財務實踐中來,又反過來指導財務實踐,并在財務實踐中得到檢驗,從而不斷完善和發展,這決定了財務理論的邏輯起點不僅要在財務領域起到出發點和統馭的作用,還必須將財務理論和財務實踐密切聯系起來。

        二、當前學術界對財務理論邏輯起點觀點的評述

        1.本質起點論。“這種觀點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我國財務理論初建時期。當時對財務的存廢問題存在很大的爭議,財務理論工作者在形成財務獨立論的過程中,從財務的本質研究出發,奠定了財務理論的基石(郭復初,1997)。”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財務本質是財務理論要素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簡單的一個。”、“本質是事務的內在聯系,財務本質是財務活動區別于其他活動、財務管理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根本標志(張兆國、宋麗夢、吳衛星,1999)。”、“以財務本質作為研究財務理論的邏輯起點,正是理論結合實際,理性認識源于感性認識的體現(楊淑娥、王愛芳,2000)。”雖然財務本質體現了財務的內在規律性,是推理論證其他范疇的基礎之一。但由于財務本質是一個純粹的理論范疇,它不能聯系財務系統與財務環境、財務理論與財務實踐,并且它如同真理一樣,無法讓人們完全懂得,只能無限地接近,即不具可知性。因此不應將其作為邏輯起點。

        2.環境起點論。“環境決定一切,存在決定一切。財務目標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下人們對財務現象的一種認識,有什么樣的財務環境,就必然有什么樣的財務理論(陳興述,2000)。”、“財務管理環境是對財務管理有影響的一切因素的總和。”、“有什么樣的理財環境,就會產生相應的理財模式,也就會產生相應的財務理論體系(王化成,2000)。”但筆者認為將其作為邏輯起點是不合適的,因為財務環境只是研究財務理論的背景,是財務理論形成和發展的外部條件,而不是財務理論本身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素。而且,財務環境雖具有可知性,但它不能將其自身與財務系統聯系起來,更不能聯系財務理論與財務實踐,也不能推導出其他財務范疇。

        3.假設起點論。“任何一門獨立學科的形成和發展,都是以假設為邏輯起點的,然而在財務學中卻忽略了這一點”、“假設對任何學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為本學科的理論和實務提供了出發點和奠定了基礎(陸建橋,1995)。”由于財務假設是人們根據客觀環境作出的主觀設定,故財務假設具有聯系財務理論和財務實踐、聯系財務系統和財務環境的功能,并且具有可知性。但它并不能推導出其它財務范疇,即不是財務理論的基礎要素。因此將其作為邏輯假設也是不合理的。

        4.產權起點論。“產權作為一切經濟制度的基石,對企業的經濟行為起約束作用,財務管理作為意向經濟管理活動,必然收到產權結構的制約,不同的產權結構形成不同的財務管理模式,可以說,產權結構決定了企業的財務管理,因此,研究財務管理應從產權結構著手(王仲兵,1994)。”但產權結構本身并不是一個財務范疇,無法從中推出其他財務范疇,更不用說對其他標準的滿足了。

        5.目標起點論。“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為,財務管理也不例外,只有確定合理的目標,才能實現高效的管理,我認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財務理論結構應是以財務管理的目標為出發點(王化成,1994)。”、“財務目標具有內生性,不是財務系統之外的范疇,而是財務理論中最簡單,最基本的范疇。”、“理財目標能夠很好地聯系財務系統和理財環境”、“理財目標能夠將財務理論和財務實踐較好地結合(李勝楠,2002)。”

        6.本金起點論。“所謂本金,是指為進行商品生產與流通活動而墊支的貨幣性資金,具有流動性與增值性等特點(郭復初,1993)。”、“本金是財務理論的基本細胞”、“本金起點論符合邏輯起點的基本標準,彌補了前述不同起點理論的種種不足(郭復初,1997)。”

        三、構建新的邏輯起點——本金與目標雙起點論

        通過對以上各種不同起點理論的分析,筆者認為,應以財務本金為財務基礎理論的邏輯起點,以財務目標為財務應用理論的邏輯起點,并將其聯系統一在同一財務環境下來構建新的財務理論的邏輯起點。

        1.財務本金是財務基礎理論的邏輯起點。本金是為進行商品生產與流通活動而墊支的貨幣性資金,具有流動性與增值性等特點。本金的投入、產出與增值的過程是不斷追求經濟效率的過程,是本金的運動軌跡,也是財務資金區別于其他社會資金的規律性區別,由本金的概念可引出財務本質是本金的投入收益理論,從而貫穿與連接財務的內容、規律、職能、地位與作用等一系列概念與理論,即本金具有內生性,是推理論證其他財務基礎理論范疇的基礎。因此,將本金作為財務基礎理論的邏輯起點是恰當的。

        2.財務目標是財務應用理論的邏輯起點。首先,財務目標符合構成財務理論邏輯起點的四個基本標準,即:①財務目標是財務環境對財務系統的要求的反映,也是財務系統滿足財務環境的要求的標準,因此財務目標能夠聯系財務系統和財務環境。②財務目標在理論上部分的決定了財務系統實現財務目標所需的保證系統,包括財務假設、財務原則和財務方法,在實務上引導著財務系統的運行,因此財務目標是聯系財務理論與財務實踐的紐帶。③不同的客觀環境決定了不同的財務目標,但這種目標是客觀需要在人的主觀上的反應,它能為人們所知,因此財務目標具有可知性。④財務目標也是推理論證其他財務范疇的基礎之一。其次,財務目標理論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系統與環境的結合而形成的,它最能反映財務應用理論的行為目的。第三,財務應用理論包括行為理論和規范理論,而財務目標是行為理論的活動起點和終點;而規范理論的作用是約束和激勵財務行為,使其達到行為目標;以目標理論為起點能使行為理論和規范理論之間構成相互聯系、邏輯嚴密的財務應用理論結構。由此可以看出財務目標作為整個財務系統運行的導向,能夠成為財務運用理論的最高層次和邏輯起點。

        3.財務本金和財務目標最終都統一在人類社會生產實踐活動中,統一在特定時空條件下的財務環境中。財務環境是研究財務理論的背景,是財務理論形成和發展的外部條件,并且和財務目標共同決定財務對象。因此,將財務本金和財務目標統一在同一財務環境下來構建新的財務理論的邏輯起點才能構建起系統完整的財務理論。

        4.財務理論結構的構建

        雙邏輯起點論不僅可以彌補其他起點理論的不足,而且可以揚長避短,充分發揮本金起點論和目標起點論的優勢,使得以此構建的財務理論體系更加完整,內涵和層次更加清晰。現初步提出我國財務理論結構的框架構建:

        財務環境

        財務本金理論

        財務基礎理論

        財務本質理論

        財務職能理論

        財務對象理論

        財務環境理論

        財務主體理論

        財務假設理論

        財務學科理論

        財務發展史

        行為理論

        籌資理論與方法

        投資理論與方法

        收益分配理論與方法

        財務目標理論

        財務應用理論

        規范理論

        約束規范

        組織規范

        激勵規則

        主要參考文獻:

        1、程德興、王振玉.試論財務管理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經濟轉論,2001:3:11~13

        2、陳興述.論財務管理理論結構的邏輯起點與基本框架.理論探索,2000:7:8~10

        3、郭復初等.財務通論.第1版.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7:212

        4、李勝楠.試論現代財務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財會月刊,2002:1

        5、陸建橋.試論財務假設.四川會計,1995:2

        6、宋慧莉.財務理論邏輯起點及理論體系初探.財會研究,2003:2:32~34

        7、王仲兵.謅議證券市場財務公開制度.黑龍江財專學報,1994:4

        8、王化成.論財務管理的理論結構.財會月刊,2000:4

        第3篇:財務理論論文范文

        邊防部隊長期駐守邊遠地區,其財務管理有其自身的特點。首先,從經費來源看,邊防部隊運營所需資金來自于財政支持。部隊每年根據經費支出情況,制定新年度預算計劃,然后由財政劃撥資金,維持日常的經費支出。由于中央規定部隊不能參與生產經營活動,部隊預算外收入受到嚴格控制,因而經費來源相對單一。部隊本身屬于非生產性單位,經費開支具有消耗性,支出后一般不會再返還。其次,從財務核算方式來看,財務集中核算成為邊防部隊改革的突出亮點。財務集中核算是指由核算中心對支隊、大隊以及所站的財務結算實行統一管理,基層部隊不再另設會計、出納人員。財務集中核算強化了上級單位對基層部隊的財務監督職能,部隊所需資金集中于單一賬戶體系,既能減少資金劃撥的中間環節,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也有助于避免資金被挪用、占用的問題發生,從而杜絕貪污、腐敗行為。作為基層部隊,需充分配合核算中心的工作,及時上報相關經費使用信息,同時也要做好部隊自身的財務規劃,努力推進部隊現代化建設。

        二、提高邊防部隊財務管理效率的必要性

        由于邊防部隊經費來源相對單一,財務集中核算又是一項創新的資金管理舉措,因此,部隊需要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從而為部隊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能

        財務管理效率不僅體現在日常的工作效率,更體現在資金的使用效能。近年來隨著財政體制改革日益深化,邊防部隊預算管理工作得到加強,預算外收支受到嚴格控制,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經費推動部隊現代化建設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長期以來邊防部隊駐守邊遠地區,財務管理觀念滯后,部隊更多地關注經費的來源和數量,卻容易忽視經費的使用質量,造成不合理的經費支出,如缺乏前瞻性的財務計劃,存在資金浪費情況。因此,邊防部隊需要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以確保財政資金的合理使用,充分發揮資金的使用效能,從而更好地服務于部隊建設。

        (二)促進財務集中核算發展

        財務集中核算對工作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核算中心與基層部隊之間的信息傳輸效率至關重要。核算中心需要根據基層部隊提供的原始票據、費用支出信息進行結算,其信息傳輸的速度和質量直接影響到財務集中核算的進度。集中核算作為邊防部隊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在實施的初期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缺乏統一的經費開支標準,核算中心與基層部隊之間權責關系不清。核算中心雖然負責資金的劃撥,但認為其職能是核算監督,而基層部隊報賬員認為自身的職責僅僅是提供票據信息。這就造成核算中心與基層部隊之間工作配合不夠緊密,同時也不利于財政資金的有效使用。所以邊防部隊需要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從而有效推動財務集中核算工作的發展。

        (三)提升部隊現代化建設水平

        邊防部隊現代化建設是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其目的是增強部隊戰斗力,更好地發揮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能。部隊現代化建設既有硬件的投入,也離不開軟件的支持,財務管理更是部隊現代化建設水平的體現。但從邊防部隊當前的財務管理工作來看,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仍有不足,如經費使用控制不力,內部資產管理不嚴,資金使用不合理等。另外部隊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其專業學歷基礎、工作經驗與當前部隊整體建設要求存在差距,積極提高財務管理效率,才能為部隊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三、提高邊防部隊財務管理效率的舉措

        為提高財務管理效率,邊防部隊應加強預算管理,健全財務內控制度,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吸納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

        (一)加強預算管理

        預算是經費管理的“龍頭”,是各項經費支出的依據,科學的預算管理有助于確保經費的合理使用,增強財務管理的前瞻性。原先邊防部隊制定年度預算很大程度上是參考上一年度的經費使用情況,今后部隊應結合中長期規劃和當前建設任務,系統規劃資金的投向投量,確保經費有重點地支配。同時邊防部隊應限制經費使用的審批權限,每月、每季、每年應定期進行上報總結,年底應開展預算執行分析,找出本年度經費使用存在的問題,進而為新年度預算制定和執行提供參考。而且預算的制定與執行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責任,其他部門對經費的使用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部隊應從制度上明確各部門在預算工作中的責任與義務。通過嚴格預算制定和執行審批,部隊各項開支具備更加細化的依據,各部門可以進一步規范經費使用,財務管理效率也將隨之提高。

        (二)健全財務內控制度

        加強財務內部控制是邊防部隊嚴格按預算使用經費,避免預算外支出的有力舉措,也是部隊財務集中核算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為防止財務違規問題,部隊應實行會計委派制度,由上級主管部門任命下級單位會計人員負責“獨立”行使財務監督職責。日常各項經費的使用應遵循系統的流程,不僅基層部隊在經費使用上應保持嚴謹的態度,核算中心注意對各項支出的審核,而且部隊應推行“聯審會簽”制度,使相關人員之間建立起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關系,確保經費使用合理規范。另外部隊應嚴格落實審計監督制度,審計工作要具備獨立性和權威性,通過定期審計,及時發現財務管理中的漏洞和問題,從而促進部隊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

        (三)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

        財務信息化管理并不僅僅是具備計算機硬件設備和財務軟件,更重要的是應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信息傳輸效率,提升資金使用效能。邊防部隊首先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發適合部隊財務管理的軟件,并由財務及審計人員參與,共同論證系統的實用性、穩定性和安全性。核算中心與基層部隊之間應建立起信息化交流平臺,并制定財務管理細則,由基層部隊按時將原始憑證、經費支出等信息以電子形式傳遞給核算中心。而且核算中心與基層部隊之間應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明確各自在財務集中核算中的工作職責、業務范圍和權限。作為基層部隊,不僅要配合核算中心的工作,也應注重部隊自身的財務建設,如管理好實物資產,規范經費使用。而核算中心更要發揮監督和指導作用,深入基層,為部隊提供財務管理指導。

        (四)培養高素質財務管理人員

        第4篇:財務理論論文范文

        跨國并購是在境外進行并購,并購方往往對境外的并購市場的熟悉程度比對國內的要低,因此跨國并購的風險比國內并購的風險要大,這些風險主要以財務風險的形式體現出來,因此跨國并購的財務管理至關重要。現階段,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發展,跨國公司進行跨國并購的行為增多,如何更好地處理跨國并購中的財務問題,成為跨國公司財務管理中的新問題。跨國并購涉及的問題很多,如果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要關注和處理好兩個關鍵的問題: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和融資決策,這兩個問題也是決定并購是否成功的關鍵。

        對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一般情況下是以持續經營為假設前提,估算目標企業的經營期限和各個時期的預期收益,體現所有收益,得出目標企業的價值。目標企業價值的準確評估依賴于各期收益的預測,收益的預測是建立在目標企業的信息基礎上。并購方對目標企業的信息往往依靠評估機構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由于進行的是跨國并購,容易引起信息的不對稱等問題,比如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提供的審計報告有水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這樣對目標企業的資產價值、未來的經營狀況、未來的現金流等情況的評估就會出現偏差,這種偏差在被收購方占據地利的情況下,一般會高估目標企業的價值,進而導致實際的收購價高于目標企業的實有價值。這種高估對收購后的經營也不利,因為沒有正確把握目標企業的實際盈利能力。

        融資決策是指為企業并購籌集所需要的大量資金,定出最佳的融資方案。在當今的世界經濟中,金融創新相當活躍,進行融資的可選渠道大大增多,進行跨國并購的融資可以進行企業內部融資,也可以進行企業外部融資,融資渠道很多,比如金融財團融資、認股權融資、可轉換債券融資、風險投資融資等,當然也可以通過銀行借款、發行其他種類的債券、股票等融資方式。至于具體應選擇哪些融資方式以及相關風險如何等問題使財務管理難以決策。

        跨國公司進行融資時,通常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融資成本,融資成本往往是比較高的,比如通過發行債券融資,發行企業要承擔較高的債券利息,發行傭金也較高,實際上是一種高息風險債券,其融資成本相當高。如果并購后的企業經營不善,會使企業的負債增加,導致收購不利甚至收購企業破產。二是融通的資金結構要和企業的資金結構相匹配,資金的結構是指企業資產變現的難易程度以及相對應的資產比例。如果企業容易變現的資產比例大,其清償短期債務的能力強,就可以較高地通過流動負債的形式進行融資。相反,容易變現的資產比例小,適宜于對長期負債的清償,可以較多地以長期負債形式進行融資。三是注意融資幣種的選擇和匯率風險,跨國并購的融資如果從國際金融市場上籌措資金,要根據外匯風險情況進行融資決策,幣種選擇盡量選擇預期貶值的貨幣,以避免匯兌損失;如果不能進行幣種選擇,可以采取保值的措施。

        跨國破產清算問題

        對于跨國破產清算問題,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一體化發展,各國國內金融市場的全球化步伐也在加快,國際金融市場在全球中的作用發展迅速。這種經濟形勢促使了各國之間的跨國融資和投資的發展,也使得來自于不同國家的經濟主體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迅速增多,尤其是在跨國公司的業務體系內。企業有生有死,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跨國破產的事件也越來越多了,如何處理跨國破產企業的財產清算,也悄然成為財務管理的新問題。

        所謂跨國破產是指在一個破產案件中,牽涉的債務人、債權人或破產財產處于兩個以上(含兩個)的國家。雖然,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破產法,都規定了明確的破產程序和具體事宜。但各國破產的法律制度有很大差別,因各國經濟文化歷程和法制建設道路不同,各國破產程序沖突不可避免,即使在未來的發展中也只能趨同,不可能一致,具體運用哪個國家的破產法,有時最后的結果大不相同。各國破產法的差別主要分為支持債權人的利益類型、支持債務人的利益類型和折衷類型。更多情況下,各國都堅持適應的破產法保護本國債權人的利益。

        綜觀各國在財產清算上的差異,可以歸納為使用不同的三個原則:破產地域性原則、破產普遍性原則和破產折衷主義。破產地域性原則是指一個國家法院作出破產宣告,效力僅限于破產人在該國領域內的財產,不對債務人的其他國家的財產進行處理。這顯然有利于支持債務人的利益。破產普遍性原則指在一個國家法院作出破產宣告,效力限于債務人的所有財產,無論位于哪個國家。這顯然有利于支持債權人的利益。所謂破產折衷主義是兼納破產地域性原則和破產普遍原則,有的國家主張本國的破產宣告采用破產普遍性原則,而外國的破產宣告采用破產地域性原則;有的國家則根據財產的性質區別對待,對債務人的動產采用破產普遍性原則,不動產采用破產地域性原則。

        面臨破產事件的經濟主體,在處理破產清算時,應盡量爭取有利于自己的破產程序,比如,如果是債權人,就應爭取采用破產普遍性原則的破產程序,可以清償到債務人全球范圍內的財產;如果是債務人,就應爭取采用破產地域性原則的破產程序,只清償其發生破產國家的財產,這樣可以保護在其他國家的財產所有權;破產折衷主義具有更大的彈性,視情況爭取有利于自己的破產程序。由此可見,在處理跨國的破產清算時,不同的對策和措施,在一定的情況下,獲得或損失的經濟利益大有不同,這是財務管理對破產清算要關注的原因。

        第5篇:財務理論論文范文

        關鍵詞:產權理論財務管理目標現實選擇

        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基于企業理論的選擇,企業理論的核心是產權問題。只有在產權基礎上明晰所有權結構及其影響,才能對財務管理目標作出理性的選擇。現代企業理論中,在所有權結構影響企業效率的關系中有兩個主要的學術派別:一是目前仍占主體地位的新古典產權學派,他們主張企業的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應由出資者單方面享有;二是近年來發展比較迅速的利益相關者學派,他們站在新古典產權學派的對立面,反對"出資者至上主義"的觀點,主張企業所有權應由出資者、債權人、員工、消費者等眾多的利益相關者分享。與前者相對應的財務管理目標有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與后者相對應的財務管理目標有利益相關者最大化、相關利益最大化等。本文試從產權角度進行分析,對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提出一個切合現實的選擇。

        一、新古典產權學派及財務管理目標

        新古典產權學派關于企業所有權結構的認識,在阿爾欽和德姆塞茨(Alchin&H.Demsets,1972)、曼內(Manne,1965)、詹森和麥克林(Jensen&Meckling,1976)、哈特(Hart,1995)和張維迎(1999)等人的論著中得到了較充分的體現。雖然這些學者研究企業所有權問題的視角有所不同,但在三個帶有根本性問題的認識上,他們的觀點是一致的:第一,他們都認為利潤最大化是企業最重要的目標,因而企業的最終控制權應該由最具有追逐利潤動機的人擁有;第二,在具體的企業所有權安排中,出資者不僅是唯一的剩余索取者,而且應該掌握企業重大決策的審批權和關鍵性的人事安排;第三,在剩余索取權與剩余控制權的關系中,他們認為二者對應是有效率的企業所有權結構的基本要求。

        從新古典產權學派衍生出的財務管理目標的觀點有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大化等。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論側重于新古典產權派別中追逐利潤動機的論述,并以之作為財務活動的終極目標。它要求財務管理目標與企業的財務活動具有高度的相關性,企業通過自身的財務活動能夠影響和控制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程度。以此為目標還易于衡量、易于控制。股東財富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較全面地體現了新古典產權學派的理論特征,對二者內涵的界定,國內財務學界有諸多表述,有的認為二者名異實同,內涵一致,有的認為二者各具特征,層次各異。美國學者HaimLevy和MarsharlSarnat(1990)曾對此不同表述方法作了專門研究,通過嚴密的數學證明論述了這二種"最大化"的表述實質就是"股東財富最大化"。國內學者余緒纓(1996)也認為兩者實質是一致的。本文也持此觀點。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突出了出資人的地位,強調了出資人對企業剩余產品的索取權,并且認為剩余索取權與剩余控制權的統一是實現企業財務目標的必要保證。

        對財務管理目標的評析應從其依賴的產權理論基礎入手。在對新古典產權學派關于企業所有權結構的認識中可以看出,該學派觀點最大的優點之一是在實踐中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只要將企業的剩余索取權與剩余控制權賦予古典企業的出資人或股份公司的股東,那么,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或股東權益最大化的目標及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的對應,便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而且對一家企業而言,出資者或股東的身份是最容易確定的,并不需要付出太高的成本。然而,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出資者單方面享有企業所有權的觀點,并不符合所有權結構發展變化的現實。非人力資本所有者與人力資本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共同分享企業所有權的制度安排,已經被很多企業認可并付諸實施。如員工結構報酬制度,按照新古典產權學派的觀點,雇員應該獲取"固定工資",雇主獲取全部剩余收益,但現實中許多企業對雇員實行的都是"基本工資+獎金"的結構報酬制度;再如高層管理人員多元化的激勵機制,在新古典產權學派看來,最有效率的企業所有權結構莫過于出資者與經營者的合一,而在股份公司中,不僅所有者與經營者的職能已經分開,而且不少公司為了激勵經理人員兼顧企業的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實行了股權或期權?畝嘣だ疲案卟愎芾砣嗽庇氤鱟收吖餐魅∈S嗟鬧貧勸才牛揮秩韁骯こ止杉蘋昀床喚鱸諼鞣焦冶冉狹饜校諼夜駁玫攪私峽斕胤⒄梗換褂校勻宋鏡墓芾硭枷胍焉釗肴誦模綰渭だ憊げ斡刖霾吆凸芾恚魏未唇ㄍ漚嶁韉奈幕肪車任侍猓丫鵒似笠導頤塹墓惴汗刈ⅰV種質率當礱鰨諳質檔鈉笠抵校滌釁笠凳S嗨魅∪ê褪S囁刂迫ǖ鬧魈澹喚黿鍪淺鱟嗜嘶蜆啥笠倒芾砣嗽薄⒁話閽憊ず推淥嫦喙卣咄斡肓蘇廡┤ɡ姆窒恚傭晌跋觳莆窆芾砟勘甑睦婕擰R覽滌諦鹿諾洳ㄑ傻墓啥聘蛔畬蠡莆衲勘暌脖厝皇艿較質堤粽劍紫齲雎粵訟喙乩婕哦云笠凳S嗨魅∪ㄓ朧S囁刂迫ǖ囊螅謐試磁渲蒙轄隹悸橇斯啥睦娑鍪恿似淥嫦喙卣叩惱P枰約胺僑死嗟淖試捶窒碇魈宓男枰環峽沙中⒄溝囊螅黃浯危啥聘蛔畬蠡墓鄣闥非蟮氖塹ゴ康?quot;經濟效率",以企業資源配置是否有利于股東財富增長來作為評判優劣的標準,難免不會導致外部不經濟,導致資源環境的破壞;再次,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人本管理已成為客觀要求,而股東財富最大化與利潤最大化也必然與"人本財務觀念"相沖突。

        二、利益相關者學派的理論與財務管理目標

        利益相關者學派反對出資者是企業的最終所有者,強調企業的所有權應由出資者、債權人、職工、供應商、消費者等利益相關者共同分享。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M.布萊爾(Blair,1999)、我國的楊瑞龍和周業安(2000)等比較全面地闡述了利益者產權理論,其主要觀點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反對從剩余權利分配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認為將公司的剩余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賦予股東是一種錯誤的做法,他們認為股東缺乏足夠的力量去控制經理人員和防止公司資源的濫用,來自接管市場的壓力也會導致經理人員的短視行為;第二,與新古典產權學派強調以股東收益最大化為企業目標不同,主張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學者強調公司的目標是為社會創造財富。布萊爾說,"這種認為公司在最大化股東回報之外還應該擁有部分社會目標的觀點畢竟在競爭中生存下來了,而且還使那些率先思考公司治理問題的人對于公司的目標問題形成了一種新的認識,這一新的觀點即是:公司的存在是為社會創造財富";第三,利益相關者學派認為股東以外的利益相關者,特別是公司的職工可能是比股東更有效的公司監管者。他們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一是因為股東分散可能導致"搭便車"行為盛行,從而使單個股東失去了監管企業經營者?畝Γ歡且蛭芏嗤獠抗啥⒉渙私餛笠檔哪誆啃畔ⅲ蚨詡喙蓯保渤3Wゲ蛔∥侍獾墓丶O嚳矗切┚哂泄咀ㄓ沒寄艿鬧骯ぃ捎謁塹睦嬗肫笠檔木⑾⑾喙兀宜欽莆樟私隙嗟鈉笠的誆啃畔ⅲ蚨盟羌喙芄鏡腦誦鋅贍蓯且恢指玫難瘛?BR>在財務領域,由利益相關者學派衍生的財務管理目標稱為利益相關者權益最大化或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等。二者僅為提法不同,內涵并無差別。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的觀點認為:企業的所有權主體并不僅僅是股東,而應拓展為出資者、債權人、員工、供應商與用戶等利益相關者共同享有。企業的財務行為與財務關系應圍繞著相關利益集團的不同要求而均衡展開,并最終達到利益相關者權益增加的目的。它考慮的不僅僅是經濟效率,還有社會效益目標的實現。這樣,企業的理財活動均衡各利益相關者的財務利益要求,既考慮了出資人的利益,又兼顧了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要求和企業的社會責任,既適應知識經濟的要求,又體現可持續發展財務的特征。利益相關者理論關于有效率的所有權結構的解釋很符合企業所有權結構的演變。但在指導實踐的過程中。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可操作性卻又無法得到保證。第一,利益相關者理論的觀點雖然從表面上看有利于協調出資者與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從而有利于調動企業各方面的積極性,但是,從社會分工的角度看,企業的根本價值在于為社會創造財富,而盈利是企業得以創造財富和不斷擴張的前提。賺取利潤是企業最重要的目標,其他相關者的利益只有在企業盈利的情況下才能得以保證。第二,利益相關者理論反對出資者單方享有企業剩余索取權與剩余控制權的制度安排,強調企業所有權應由利益相關者共同分享。但在利益相關者身份確定與利益相關度的測量方面,將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究竟誰是利益相關者?每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相關度有多大?這些問題通常是難以回答的。

        因而,可操作性的缺乏將使利益相關者權益最大化目標成為現實的跛行者。追求多元目標的隱患是企業可能喪失生存與發展的基本保障;企業的財務活動圍繞利益相關者而展開,但利益相關主體的模糊定義必然導致財務關系的含混,利益相關度的測量也難以尋求一個成熟而準確的標準。

        三、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

        由上可見,股東財富最大化由于過分強調出資者的利益,無法解釋企業分享制日趨發展的現實,也無法適應以人為本管理思想的需要;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從企業財務活動應圍繞利益相關者服務的多元化目標出發,在理論上有較好的解釋,但在可操作性方面存在難以逾越的缺陷,結合二者,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應是股東主導下的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它的內涵是處于均衡狀態的出資者權益與其他利益相關者權益的共同發展,從而達到企業或企業財務管理在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上保持平衡。

        從產權理論角度可以推出股東主導下的利益相關者權益最大化目標的邏輯過程。首先,從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產權特征看,非人力資本如機器、廠房、資金等。不僅易于觀察和度量,而且具有可抵押性,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可以通過非人力資本的抵押來顯示自己的信譽;而人力資本如人的知識、技術、能力等不經過使用過程,通常難以被準確觀察和認可,而且人力資本與其主體天然不可分割的特性又決定了人力資本是不能抵押的。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產權特征的這些差異,決定了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在企業初建時能夠獲取全部的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此時,選擇股東財富最大化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必然目標。其次,人力資本難于觀察的產權特征雖然在企業初創時使其所有者處于信息劣勢地位,但是,在企業的實際運行過程中,人力資本所有者又會因此而處于信息優勢地位。具體地說,雖然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產權差異決定了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在初始締約時成為雇主,而人力資本所有者成為雇員,但是,一旦雇傭關系確立以后,雇員又可能反過來運用人力資本難以被監察的信息優勢,損害雇主的利益。所以,為了激發雇員的工作熱情,最大限度地挖掘雇員人力資本的潛力,雇主從自身利益最大化出發,也不可能獨享控制權與剩余索取權。相反,他們可能通過分享的方式使雇員的個人收益與企業的利潤掛鉤,并鼓勵雇員參與多種形式的管理與決策。此時,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必然要兼顧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利益相關者的權益要求必然對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作出影響和修正。那么,這種修正的幅度如何呢?主要由兩點決定:一方面,非人力資本所有者作為最初的既得利益者,在所有權動態調整的過程中,仍然會占據主導地位;另一方面,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出讓所有權的大小,主要取決于這種分權能否為他帶來效用與財富的增加,如果雇員對分權的要求達到雇主對企業失去控制的情況下,雇主可能采取關閉企業的策略。可見企業的財務活動必須兼顧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但出資者的權益要求仍占主導與決定的地位。因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必然選擇是股東主導下的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

        這種目標的關鍵還在于股東與其他利益相關者權益均衡點的度量,從以上的邏輯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出資者對其權益的讓渡是以其總體效用的增加為目的的,如果分權導致了其總體效用下降,出資者必然采取策略應對直至關閉企業,使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權益都將受損;因而,股東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均衡點由股東的邊際效用來決定,其邊際效用為正值,呈下降趨勢,并以零為極限,從這個側面,也同樣說明了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應是股東主導下的利益相關者權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美]阿爾欽、德姆塞茨:《生產、信息成本與經濟組織》(M)(中譯本1999),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72年版,第146-176頁

        [2][美]O.哈特:《企業、合同與財務結構》(M)(中譯本1998),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美]瑪格麗特.M.布萊爾:《所有權與控制》(M)(中譯本1999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4]張維迎:《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5]楊瑞龍、周業安:《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6]周首華、陸正飛、湯谷良:《現代財務理論前沿專題》(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7]李心合:《知識經濟與財務創新》(J),北京:《會計研究》,2000,(10)

        [8]JensenMichaelandWilliamMeckling:"The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sandOwnershipStructure"(J),JournalofFinancial

        Economics,1976,305-360.

        [9]LuigiZingales:"InSearchofNewFoundations"(J),TheJournalofFinance,2000,VOL.

        第6篇:財務理論論文范文

        1494年意大利學者帕奇奧利的《算數、幾何及比例概要》一書出版,標志著真正意義上的會計理論描述的開始。時至今日,會計理論與實務的發展已經走過了數百年的歷程,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在經濟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會計尤其是財務會計已發展成為人類經濟活動的通用商業語言,其通用程度遠遠高于任何一種自然語言。我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已經整整走過了30年的歷程。30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會計也迅速地向先進的會計模式靠攏,其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至2006年我國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標志著我國會計和國際會計已基本趨同,這也是我國經濟更大范圍的融入國際社會的需要和保證。任何一種長期存在并不斷發展完善的事物,必然有其社會發展的自然需要,其自身必然存在適應社會需求的內在邏輯規律。會計作為一種管理活動,一個成熟的管理學科,也必然存在適應社會需求的內在邏輯規律,這種內在的邏輯規律就是會計的基礎理論。會計基礎理論是會計實務的高度抽象和規律總結,而會計基礎理論又是推動和促進會計實務不斷發展和完善的指南。本文擬對會計(主要是財務會計,下同)的基礎理論的邏輯關系進行解析,也即是對企業會計基本準則的學習體會。

        一、會計基礎理論的內容和邏輯關系

        會計基礎理論的內容,主要包括會計目標、會計基本假設、會計基礎、會計要素、會計程序、會計信息的基本質量要求、會計過程的具體要求、會計過程的具體方法。其間的邏輯關系可如下所示:會計目標會計基本假設會計基礎會計要素會計程序會計信息的基本質量要求會計要素核算的具體要求會計過程的具體方法

        二、會計目標

        會計目標就是會計作為管理活動的目的,或者說是會計所要完成的任務。財務會計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這些相關的信息的總和我們稱為財務報告,即財務報告應該提供特定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會計目標是會計所有活動的原始動因。目標(目的)不同決定了與活動相關過程的不同。會計目標隨著經濟活動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有所變化,會計活動就要根據目標的變化進行調整。

        三、會計基本假設

        一般而言,假設是對客觀事物合乎情理的推斷。假設對人們的活動是必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例如,某投資者經過充分的市場調查和預測,認定投資某個項目會獲得可觀的投資回報,決定投資該項目并付諸實施。這一活動就隱含著投資者認為投資可獲可觀回報的假設,因為這一投資活動是否真的能獲得預計的可觀回報,是要等到將來的事實證明。活動未來的結果只能預計而不能確定。會計假設是會計人員面對變化不定的社會經濟環境,對進行會計工作的先決條件和必要條件所作出的推斷。會計基本假設又稱為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就是為了達到會計目標所要開展的會計活動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之所以稱為基本條件,是說這些條件如不具備,完成目標任務是不可能的。會計基本假設主要有會計主體假設、持續經營假設、會計分期假設、貨幣計量假設。會計主體假設是假定會計活動都必然是為某一特定主體進行的,該主體不僅和其他主體完全獨立,而且獨立于業主之外。這一假設明確了會計活動的空間界限,使得會計活動能在清晰的范圍之內得以進行。持續經營假設是假設企業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會按目前正常狀況持續經營下去。這一假設使企業日常的會計確認、計量活動有了依據和基礎。會計分期假設是假設企業可以將其持續經營的連續期間人為的劃分為一段段較短的相等期間,而按較短期間確定的收入、費用和利潤等信息是準確的。這一假設為會計分期提供報告提供了依據,進而為確立會計上的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奠定了理論基礎。貨幣計量假設認定采用貨幣作為會計計量尺度是最準確的和最佳的選擇。這一假設使會計活動有了統一的計量標準,使得會計的具體對象可以相互之間互比,使得會計報告能高度概括會計信息,使得會計報告更便于理解。

        四、會計基礎

        會計基礎又稱為會計處理基礎,亦稱為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基礎。是指會計在進行會計活動過程中用以約束和指導行為的基本原則或制度。會計基礎分為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兩種。兩種會計基礎是不同性質的會計主體在貫徹會計分期假設時所采用的不同制度。企業會計應主要采用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權責發生制會計處理基礎對企業類會計主體在確定收入、支出和利潤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使得收入確認和費用支出的跨期攤配更合理。

        五、會計要素

        當人們明確了會計目標即會計任務的基本要求,解決了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條件,確定了會計處理基礎,進而就要對會計信息所含的具體內容進行確認。會計信息所應包含的內容即會計應反映和監督的內容包含著企業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經濟業務雖千差萬別,但卻可以按其基本內容進行科學分類,即分成若干會計要素。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內容的高度概括。會計要素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邏輯關系,邏輯關系的數學表達方式被稱為會計等式。會計要素的確定使得會計的日常處理變得有規律可循和簡單化。會計要素和會計等式直接決定了會計報告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格式。我國會計準則把會計要素歸納為: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其數學表達式為: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收入-費用=利潤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

        六、會計程序

        會計程序又稱為會計核算基本規程或會計核算方法體系,是對會計過程環節的科學歸納。會計核算的方法通常被概括為:設置帳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報表。其相互之間的構稽關系設置帳戶是會計對經濟業務進行核算的基本起點,也就是在經濟業務涉及的會計要素范圍內進行更具體的歸類。復式記賬是把已發生的經濟業務記錄到賬簿中的具體方式。復式記賬方法使得會計上的任何一筆業務都能在至少兩個賬戶里進行登記,使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被反映得更全面。會計必須根據經濟業務發生的證據作為記賬的依據,所以填制和審核憑證就成了會計核算的方法之一,也是會計核算必須要經過的一個基本環節。賬戶的具體表現形式就是賬簿,賬簿是會計信息的具體載體。賬簿把反映在會計憑證中的經濟業務更系統更規范地集中起來,所以登記賬簿也是會計核算的方法之一。成本是費用的對象化結果,是企業會計信息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成本計算是企業會計必須要涉及的內容,自然是會計核算的方法之一。成本計算和填制審核憑證以及登記賬簿存在交叉往復內容。會計信息首要的質量要求就是真實性,所以財產清查就成了會計核算的必要環節和方法,財產清查和填制審核憑證以及登記賬簿也存在交叉往復內容。會計的目標是提供會計報告,會計報告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會計報表,會計報表的編制涉及較強的技術性,所以編制報表是會計核算的方法之一,也是會計一個循環過程的終點。

        七、會計信息的基本質量要求

        會計信息是會計活動的特殊產品,這些產品必須符合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檢驗會計信息是否合格的尺度。質量標準確定后,會計活動才有章可循,對會計人員的工作質量才可以檢查和評價。會計信息的基本質量要求可簡潔概括為:真實性、相關性、清晰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及時性。真實性要求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未來的情況做出評價或者預測。清晰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同一企業不同期間發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同企業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及時性要求企業對于已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上述要求所以稱為基本要求,是說這些要求是最一般的要求,這些基本要求也是社會化大生產和經濟國際化的需要。超級秘書網

        八、會計要素核算的具體要求

        1.會計核算的具體要求就是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核算過程中所應遵循的標準和規則,又稱為企業會計具體準則。這是對會計要素的進一步細化和規范,是對會計基本假設、會計基礎、會計要素、會計信息的基本質量要求的具體貫徹。會計要素核算的具體要求使得會計活動更規范,使會計信息的質量有了更具體的保證。這些具體要求不僅貫徹了經濟國際化的基本要求,同時也體現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法律、人文觀念等因素。它符合純粹市場經濟的競爭倫理的。

        2.鄉鎮集體企業較早地適應了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要求,“戴著集體所有制紅帽子的能人經濟”是對鄉鎮企業普遍經營形態的生動寫照。其產權形態是鄉鎮集體所有、企業經營管理者在滿足鄉鎮政府及領導公或私的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其經營管理權。因而,它兼有“能人主導下的成本理念”與“政治權力主導下的政績理念”,這兩種理念的混合狀態取決于“能人們”與鄉鎮政府博弈的狀況。

        3.全民所有制企業的產權制度隨著改革的深入逐步變遷,其理念也在發生漸進的演變。在擴權讓利階段,首先是為調動企業與職工的積極性,國家、企業與職工共同參與企業的剩余分配;利改稅后企業全面轉換經營機制,逐漸擺脫了國家計劃的桎梏,成為經授權擁有法人財產權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決策主體與行為主體,其稱號也由“國營企業”改為了“國有企業”,此時企業已經大大放松了“政治權力主導下的政績理念”。再后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階段,大多數大中型國有企業向現代公司制改革,初步形成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產權結構,并初步建構起以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班子為基本框架的公司治理結構。但是,由于國有股或國有法人股仍然處于絕對地控制公司的地位,而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制度、合理的經營管理層激勵與約束制度、職工持股制度、獨立董事制度等產權制度安排還很不完善,運作還很不協調,因此,“相關者共同治理下的人本理念”并未真正確立,仍然可以頻繁地看到一種變異了的“政績理念”的影子,比如不少公司巨額投資于足球俱樂部等迎合上級政治或社會目標的項目。但是,我國已經加入了WTO,我國的改革開放進程已經進入了更加深化的階段。我國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將進一步優化國有企業的產權結構及相關安排;“行政許可法”的實施將大幅度地限制政府對個人、企業等微觀主觀進行干預的空間與力度,將更清晰地界定公共權力與私有權利的邊界;科學發展觀的樹立,也利于增強政府對環境保護、社會福利等公眾利益予以關注與保護的意識;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及世界性的各種交往,將使我國的社會倫理包括人權觀念、政治文明等方面發生深刻的變化;知識經濟的到來,以及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必然使企業進清晰地認識到人力資本的重要性;買方市場的形成,已經使眾多企業認識到“顧客是上帝”不是虛言,等等。所有這些,都使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我國的社會,包括現代企業將逐漸地確立起真正的“人本理念”。

        [參考文獻]

        [1]羅伯特•L•海爾布倫納.經濟社會的形成[M].1962.

        第7篇:財務理論論文范文

        系統論認為,目標是系統最優化的情況下所希望實現的結果,根據不同的系統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可以確定不同的目標。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理財活動通過優化財務行為所希望實現的結果,是分析和評價企業理財活動是否合理的基本標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私人投資辦企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私營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私營企業為創造稅收、繁榮經濟、增加就業等方面作出了一定貢獻。但在私營企業的發展中也看到,只有少數企業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原始積累,發展為規模大、管理規范、資本雄厚、市場競爭力強的大企業,相當一部分私營企業處于“高出生與高死亡率”狀態。影響私營企業發展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內部因素,其中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是影響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內部因素。分析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特征,探索財務管理與理財環境影響的關系,有助于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促進私營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因素

        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是受理財環境制約的,研究理財環境各因素變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是為了分析財務管理的發展規律,尋求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途徑。影響我國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因素有宏觀方面也有微觀方面的,各種因素縱橫交錯、互為條件、相巨制約。

        (一)宏觀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

        宏觀社會環境包括國家經濟政策、產業政策、經濟發展水平和金融市場狀況等。宏觀社會因素的正面刺激作用是因為地方政府對私營經濟鼓勵態度更為明顯,地方政府各種優化環境,促進私營經濟發展的經濟政策出臺,經濟結構中的市場化成分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進一步完善,融資“不以企業性質論長短,一視同仁”,為私營企業調節資金余缺,進行資本投資提供便利。稅法和公司法等法規不以所有制性質實行差別待遇,為私營企業市場公平競爭、規范管理活動起到推動作用。負面作用包括政府有關部門對私營經濟意識形態方面排斥力仍大,政府經濟主管部門和執法、監督部門在掌握政策中對私營企業“寧左勿右”,“寧緊勿松”,公共經濟資源分配中的差別待遇仍然存在,金融業的信用貸款仍不向私營企業開放,企業融資渠道少,融資總量有限。這些負面影響導致私營企業不敢冒然擴大投資,對外投資也信心不足,宏觀社會環境因素的變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地位職能作用,及活動空間有直接影響。

        (二)微觀環境因素的影響

        私營企業組織形式、結構、生產經營管理水平、業主及財務人員素質狀況、企業文化均影響企業的財務管理發展。

        1、組織形式的選擇不同類型的企業,其資本來源結構不同,企業所適用的法律方面有所不同和差別,財務管理活動開展的空間范圍也不同。私營企業選擇有限責任公司這一組織形式的居多,但大多私營企業是親戚、家族、朋友合辦的企業,這類企業在建設初期情義代替規章制度。企業組織形式不同,其資本結構也不同,資本結構和組織特點影響企業財務監督模式和財務管理的具體內容。

        2、業主素質:私營企業業主往往既是投資者又是經營管理者,他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財務管理活動的開展。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能否實現取決于業主在韜略上把握控制、監督理財的素質。

        3、企業文化。業主在企業文化的形成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企業文化又影響財務管理人員選拔使用,財務管理職責權限及財務信息在企業管理中的披露程度。企業文化還在一定程度上是吸引和穩定財務管理人才的重要因素。

        4、科技發展狀況。高科技私營企業里,人力資源是企業的重要資源,企業的發展壯大要靠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所以科技發展狀況影響企業管理機制和利潤分配機制,也影響財務管理的職能作用發揮。

        在客觀和微觀兩方面的影響因素中,微觀因素對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刺激作用更大。以下側重從微觀環境因素著手,分析不同環境因素影響了財務管理的特征。

        二、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特征

        企業只有在理財環境的各種因素作用下實現財務活動的協調平衡,才能生存和發展。私營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來源,財務監控模式方面有共性的一面;但因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層次的私營企業的內部環境因素不同,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也不同,呈現著階段性的特征。

        (一)小規模、低層次私營企業的財務管理特征

        小規模私營企業由于投資規模小,自有資金有限,企業經營管理層次低,產品科技含量。員工素質不高市場競爭力有限。這類企業的財務管理主要有以下特征。

        1、憑經驗決策,財務管理地位不高小規模非科技型私營企業,其決策模式主要為經驗決策。私營企業在經營決策方面有著高效率的優勢,但決策程序較粗糙,決策所需信息中,相當程度仍使用以供銷人員為主體的偶遇式的市場信息收集方式,信息的收集處理利用并無規范的規則,財務人員參與收集分析信息極小,決策信息準確度較差,決策的可靠度低。企業財務管理未受到重視、財務管理在業主以外的管理中影響不大、地位不高。大部分小企業本配置獨立的財務管理機構或人員,財務人員被當作“記帳”員,主要負責對外提供財務與納稅報表。

        2、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低,財務管理職能作用不大私營企業在發展初期,人與人的關系基于血緣關系和地緣聯系,對團體以外的人天然的不信任。在財務這一敏感部門,“忠誠度”成為用人的重要標志,無血緣、鄉緣關系的財務管理能人群體很難與家族勢力平衡。所以,在小規模低層次的私營企業,真正的財務專業人才很難留住,財務人員大多未經正規的專業培訓,缺乏財務管理的能力,難以為管理高層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

        3、業主“說了算”,財務管理內容單一中國的私營企業在其發展的初級階段,表現出個人專權和家族控制的特色,80%以上的資產集中于創業者身上,董事長兼總經理是普遍現象。企業的資金籌集、使用由老板說了算。權力集中的家族式的經營,使財務管理也高度集中。不少小型私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僅限于財務控制,即財務部門通過控制財務收支和分析檢查財務指標完成情況來監督企業本身的經營活動,降低產品成本,增加企業盈利,協助業主實施財務監控。

        (二)大型、高科技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特征私營企業完成原始積累發展到一定規模(資本千萬元以上),企業的發展順靠科技與管理人才,企業管理也較國有企業創新快,財務管理活動呈現著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特征。

        1、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明確,財務管理受到重視所有制結構決定了私營企業的經營以追逐利潤為目標。在這一總體目標的指導下,企業的各個部門包括財務管理部門都努力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時私營企業資產達到一定規模后,企業生產和經營各個環節都是面向市場的,財務工作也處處體現了市場對于企業資金的籌集和運用的深遠影響。企業正是通過財務管理的統籌安排和統一協調將內部形式上相互隔離但內容上緊密相關的各項決策過程結合起來,以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在這種巨大的外在壓力作用下,私營業主及高層管理者不得不重視財務專業人才的作用,不少大型私營企業專設的財務管理機構并賦予應有的權力和手段,實現合理籌集資金有效運用資金,加強財務分析與監督的目的。

        2、激勵機制靈活,財務管理工作創新不斷在相當一部分大型私營企業中,財務人才在財務管理職位上受到重視,企業業主認識到。企業所需要的不再僅僅是“記帳”的人,而需要理財能人。加上私營企業在資產達到一定規模后,受到更大的外部壓力而需淡化家族色彩,以適應嚴厲的法律,政策環境和社會輿論。拋棄“上陣親兄弟,打虎父子兵”的陳腐觀念,超越了家族式經營的原始積累階段,并以其靈活的人才聘用機制,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占了先機。為吸引和穩定高水平人才,私營企業在激勵機制和企業文化建設上下功夫。二些大型、高科技私營企業以“績效股”、“認股權證”、“年薪”、“津貼”等褒賞企業有功之臣的激勵機制,有效地推動了管理人員在管理方面不斷創新,開拓進取。財務能人不再僅僅是“聽老板的話,記好帳,守好財”那類人,而是精于管理,善于開創,敢于提出獨特的見解,能為企業發展出力的專業人才。財務管理工作與國有企業相比,少了框框的限制,更容易創新發展,各種財務戰略管理方法手段,更容易被采納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市場觀念,競爭觀念,開放觀念更容易被財務人員接受。

        3、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財務控制分析職能突出大型、高科技私營企業,通常會形成一定授權經營機制,從而形成業主以外的管理層,但大部分私營企業財務管理仍信奉“穩定優先、兼顧效率”原則,實行集權型管理。“在企業統一籌劃。監控之下,對所屬分公司、部門的財務活動實施有效的管理,并通過健全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堵塞漏洞,保證資金安全有效使用。這種高度集權的管理模式在私營企業集團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統籌規劃,集中有效財力開發產品、搞大項目,占領市場,促進資本原始積累,制止資金浪費,確保集團資產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與此相適應,企業財務控制和分析職能得到了強化,財務管理部門制定控制標準,分解落實財務責任,實施追蹤控制,及時調整誤差,分析產生的差異,為考核評價財務活動提供信息。同時,公司財務人員參與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對企業的決策和運行實行動態管理和制約,促使企業經營獲得高速穩健的運行。

        我國大型私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雖然有所改進,財務管理也受到業主和管理當局重視,但從總體上看,仍處于低效率低水平階段。財務管理工作與私營企業日益發展壯大的要求不相適應。要使我國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為企業的穩定增長、長遠發展和使企業具有強壯生命力和優越的競爭力作出更大貢獻,就應進一步優化企業理財環境,突出財務管理的戰略地位,健全財務管理機構,并將其放在高層管理的位置上,賦予財務管理部門更大的權力和責任。要按市場經濟的要求,進一步轉變觀念更新內容、轉變職能,建立健全財務管理人員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理財的積極性、創造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提高私營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一、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特性的思辯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特性,是指財務管理系統中目標要素的內在的、固有的、質的規定性。筆者認為,從系統論的基本原理來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具有以下四個基本特征:

        1.系統性。系統性是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要素對財務管理系統內的其他要素及有機構成具有終極導向性。也就是說,財務管理目標是財務管理系統的出發點和歸宿,目標的設置,應以系統整體最優化為首要原則。因此,財務管理目標不僅應兼顧利益主體各方的利益,達到系統最優化,而且應引導企業財務行為在持續經營期內始終服務于其財務管理目標,避免短期行為的發生。在各種財務管理目標模式中,企業價值最大化基本符合這一特性;而利潤最大化具有短期行為,不符合目標終極性,股東財富最大化僅注重股東利益,也不符合系統最優原則。

        2.相關性。相關性是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系統內其他要素的范圍及口徑一致、協調和有機關聯,達到系統最優化目標。具體地說,就是要與企業理財主體空間范圍相一致,與企業所處的理財環境相適應,而且兼顧、協調各種利益主體的利益。利潤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能夠滿足這一要求。而股東財富最大化卻混淆了企業和股東的關系,一個理財主體的財務管理是為了實現另一個理財主體的財富最大化,這從理論上無法解釋。財務管理環境對其目標模式有重大影響,目前我國現代企業制度還未真正、完全地建立起來,選擇企業價值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模式,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及可行性;而股東財富最大化模式僅適合于上市公司,而且只注重股東利益,對企業其他關系人的利益不夠重視。況且股票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并非是公司所能完全控制的,把不可控的因素引入理財目標,顯然是不合理的。

        3.操作性。操作性就是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確定的方法是先進可行的,是可以操作的。操作性的關鍵問題在于計量。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模式操作性較強,但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問題,具有短期行為的傾向,而股東財富最大化模式以股票價格最大化為標準,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相關性和可行性不強。企業價值最大化模式,只能通過資產評估來確定企業價值的大小,并且確認成本較高,確認時間、確認范圍也受到一定限制。

        4.效率性。效率性是指財務管理目標的設置,一定要考慮資金利用的效率,爭取資金利用效率最大化,這不僅有利于財務資源的優化配置,而且有利于社會經濟資源的有效利用。企業價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只注重企業理財效果的最大化,而沒有考慮企業理財效果與其投入資本的關系,即理財效率的問題。而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模式,雖以每股股價為標準,但不同股票的每股含量在經濟上并不等量,所含有的凈資產和市價也不同,即換取每股收益的投入量不相同,限制了每股收益及其股價在公司之間的橫向比較,因此,也難以促進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

        通過以上評述可以看出,上述三種財務管理模式均存在著某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筆者認為,符合這四個基本特性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該是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

        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最優選擇——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

        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MEVAR)目標模式,是指企業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取最優化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及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追求一定時間內所創造的經濟增加值(EVA)與投入資本(C)之比的最大化。EVA是企業經濟增加值〔EVA=EBIT.(1-T)-Kw.C,其中:EBIT為息稅前利潤;T為所得稅率;Kw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C為企業投入的平均資本〕。一般而言,通過一定技術性的財務調整,EVA可近似等于生息債務與權益賬面價值之和。企業經濟增加值率(EVAR)可通過下列公式計量:

        上述公式中,EVAt為第t年企業的經濟增加值;k為與風險相適應的貼現率;Ct為第t年企業的平均資本投入;t為EVA和C的具體時間;n為企業經營的持續時間。從上式中可以看出,企業經濟增加值率EVAR與EVA成正比,與K、C成反比。在K、C不變時,EVA越大,則EVAR越大;在EVA不變時,K、C越大,則EVAR越小。若不考慮企業資本投入C的情況下,K的高低主要由企業風險的大小來決定。當風險大時,K就高;當風險小時,K就低。也就是說,企業經濟增加值,與預期的報酬成正比,與預期的風險K成反比。從財務管理假設可知,報酬與風險是同增的,報酬的增加是以企業風險的增加為代價的,而風險的增加將會直接威脅到企業的生存,企業經濟增加值只在風險和報酬達到比較好的均衡時才能達到最大。

        在企業經濟增加值EVA不變時,考慮企業的資本投入C,就可衡量企業資本增值的效率。若EVA現值越大,而C不變或越小,企業經濟增加值率就趨向最大化;反之亦然。以企業經濟增加值率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具有以下優點:①考慮了取得報酬的時間,并利用時間價值的原理進行計量。而且經濟增加值的一個重要屬性是投資年度的EVA的現值,等于其投資年度的NPV(現金凈流量現值),而未來的企業現金凈流量現值之和就是企業價值。因此,這一目標模式包容了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模式。②科學地考慮了風險與報酬的聯系。③克服了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因為不僅目前的利潤會影響企業的經濟增加值率,預期未來利潤對其經濟增加值率的影響作用也會更大。④將經濟增加值的現值與投入資本的現值進行比較,可評價和分析企業資本增值的效率。進行企業財務管理,不僅要正確權衡報酬增加與風險增加的得與失,努力實現二者的最佳平衡,而且必須講究投入資本的增值效率,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同時,資本增值效率也最大。因此,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觀點,體現了對經濟效益的深層次認識,是現代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

        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作為現代財務管理目標的最優選擇,還具有幾個明顯的特征,主要可分為以下四點:

        1.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不僅擴大了考慮問題圍,還注重目標的兼容性和導向性。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是多邊契約關系的總和,各方都有自身利益,共同參與和構成企業的利益制衡機制。若試圖通過損壞一方的利益而使另一方獲利,其結果必然會導致矛盾沖突,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而企業經濟增加值最大化,包容了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具有兼容性的一面。由于企業經濟增加值(EVA)是根據公式EBIT.(1-T)-Kw.C來確定的,以EBIT為基礎,考慮資本投入及綜合資本成本,要使EVA最大化,就必須充分利用財務資源,這無疑都有賴于財務管理目標的正確導向,而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恰好有利于上述功能要求的實現。

        2.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注重財務管理目標的相關性特征。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必須考慮與企業有契約關系各方面的利益。企業一定時期內的經濟增加值,才是企業增加的財富。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是在發展中考慮經濟問題,在企業經濟增加值的增長中來滿足各方利益關系。從邏輯關系上看,當企業財富總額一定時,各方利益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而當企業財富增加后,各種契約關系人的利益都會較好地得到滿足,實現財務管理的良性循環。

        第8篇:財務理論論文范文

        [關鍵詞]財務目標;診斷矩陣;財務優化

        一、引言

        目前,理論界對我國企業應選擇什么樣的財務目標仍有爭議,有關財務管理目標的表述有14種之多(王化成,2000),還有一些新的提法不斷出現,如企業財務的可持續發展、EVA最大化等。

        王化成教授所做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84%的人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為“企業價值最大化”,但實際上只有31%的企業將其確定為財務管理目標;有13%的人認為“利潤最大化”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但實際上有55%的企業以此作為現實財務目標。可見,不僅理論界對財務目標的選擇眾說紛紜,而且企業實際確定的財務目標也有很大差異。

        華金秋通過對企業的實地調查發現,不同所有制企業的財務目標明顯不同,國有獨資企業的經理人更傾向于選擇“實現任期企業利潤目標”或“職工待遇指標”、“資本增值指標”,而上市公司更傾向于選擇“達到股票價格指標”,民營企業則傾向于選擇“凈資產目標”或“持續發展目標”。華金秋的研究還表明,理論財務目標與現實財務目標的確存在偏差。

        基于這些研究成果,筆者認為,應該利用已有理論來解釋這一問題,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對財務目標差異化和動態優化等事實進行理論解說,這與以往研究財務目標的文獻有所不同。

        二、財務目標差異說

        基于財務目標的基本功能及其在現代財務管理系統中的特殊地位,財務目標的導向與約束作用最具滲透力,它是一切財務行為的根本準則。理論界有關財務目標的紛爭以及企業實際采用財務目標的差異化等事實,說明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財務目標在本質上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因此,財務目標的選擇作為一個規范性命題,總是存在一定的價值判斷,并且很難證偽;二是企業選擇財務目標具有環境適應的導向性,即不同類型的企業會基于不同的內部和外部理財環境,選擇不同的財務目標,從而使財務目標的適用性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財務目標的優劣也是相對的。下面,筆者將通過分析環境差異來解釋財務目標差異性的客觀存在,并利用財務目標的缺陷來說明財務目標優劣的相對性。

        (一)理財環境差異形成財務目標的差異

        不同企業的理財環境有很大的差異,這會影響到企業對財務目標的選擇。按照王化成教授的說法,財務管理目標直接反映著理財環境的變化,并根據環境的變化,做出適當的調整。筆者認同這種“環境影響財務目標說”,而且這種環境對財務目標的影響是通過多層次環境因素起作用的。

        首先,不同企業的理財環境是不同的,如大企業和小企業的理財環境存在很大差異,這主要是指它們即使處于同一市場環境中,其獲取財務資源的能力也存在很大差異,小企業無法像大企業一樣便利地取得銀行資金和證券市場的財務資源。這種外在經濟環境相同但實質理財環境存在的差異,筆者稱之為理財環境的“橫向差異”,這種差異實質上是不同企業從外在經濟環境中獲取財務資源的稟賦上的差異。在我國,企業所有制的差異就屬于這種情況,國有企業在獲得中國股市提供的資源方面是優于其他所有制企業的。

        其次,同一企業跨越不同的經營歷史時期或處于不同生命周期而形成的環境差異,如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變遷、股份制改組前后或公司股票上市前后,以及企業從初創期向成長期、成熟期的轉變,這種理財環境差異筆者稱之為“縱向差異”。企業理財環境“縱向差異”的實質是,企業財務目標的產權基礎及企業治理結構的差異,會影響到企業財務關系的變化,如國有企業從股份制改組前的單一產權關系變為改組并上市后的多元產權關系,企業初創期較為單一的財務關系到成長期轉變為風險資本的介入并分享所有權。這種由企業的產權基礎及基于此的企業治理結構產生的差異,決定了公司的財務關系結構和財務管理環境的差異。縱向環境差異的核心是與企業相關的各種經濟利益集團之間的力量制衡狀況,即不同的產權結構和治理結構,它會體現在企業的財務關系結構中。在計劃經濟下的國營企業中,國家作為出資人與企業形成的財務關系是企業所有財務關系的核心,這種財務模式下的財務關系比較單一,而且財務目標的簡單化取向完全服務于這種單一的產權基礎和財務關系結構。現在的上市公司在產權多元化背景下已有眾多的利益相關方,這些利益相關方各有其經濟利益方面的要求,財務關系更加多元化、復雜化,其財務目標取向也更為復雜。

        鑒于企業對資金運動的管理是在一定的財務關系框架(即一定的產權基礎和企業治理結構)下進行的,對財務關系的協調過程,實際上是企業在現有的理財環境下所進行的利益博弈過程,企業相關利益集團的構成及其在企業中的制衡格局,構成了企業的縱向財務環境差異,其實質是企業產權制度和治理結構的差異,這一差異決定著企業財務目標的取向。企業財務為誰服務,這是財務目標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其次才是如何服務的問題,前者是財務目標中固有的價值判斷,這種價值判斷必然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各產權主體的經濟利益要求(如果不是單一的產權主體),而且反映因利益集團的力量對比而呈現出的不同結構和差異化特征。譬如,股東治理邏輯反映了股東處于絕對優勢的談判地位,其財務目標取向是股東財富最大化,而從單邊治理走向共同治理以及平衡公司參與者的利益,已成為全球公司治理發展的共同趨勢,企業治理正由傳統的“股東至上”模式演進到“共同治理”模式(伍中信、楊碧玲,2003),而企業共同治理模式的財務目標會傾向于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

        治理結構環境還可能產生另一層面的目標差異,即在企業處于管理層控制或內部人控制的內部理財環境下,雖然名義上存在“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但實質上是“管理層效用最大化”目標(陳東輝,1999),是“強管理者、弱所有者”治理結構的反映。

        (二)企業財務目標的變遷和差異化

        綜觀企業的理財環境,不同企業的理財環境差異在邏輯上存在橫向差異和縱向差異的交叉。企業有大有小,企業的組織形式(如獨資、合伙和公司制)多種多樣,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也各不相同,企業是在社會經濟形態的變遷中發展的,因此,以總體和動態的觀點來看,縱向和橫向兩個方向的環境差異,即產權結構或企業治理結構的差異與獲取資源稟賦上的差異是同時存在的。當環境的差異足夠大,而且差異完全有可能大到足以導致不同企業甚至同一企業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財務目標信仰時,就會使財務目標及其驅動的財務管理系統的變遷和差異化成為可能。

        需要指出的是,之所以產生企業財務目標的變遷和差異化,是因為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環境的差異足以影響到企業各利益集團在企業經濟利益分配中形成不同的制衡格局,即縱向差異。財務目標中內含且影響深刻的價值判斷,是財務目標變遷或優化的原動力,它的改變使企業管理當局對企業財務目標有不同的表述,而財務資源取得的稟賦差異是財務目標的外在約束。正如周首華等(2000)指出的,根據財務目標反映理財環境的理論,公司治理的邏輯變了,則公司進行財務決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也必然要相應變化。也就是說,財務管理目標會因公司治理結構的變動而變化,進而通過財務管理活動,在企業價值的增長中滿足利益相關者的經濟利益要求,甚至鑒于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相對地位的明顯變化,股東利益至上的公司治理邏輯必然要求改變,企業也需要相應地優化現有治理結構邏輯下的“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或“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

        以上是筆者對于存在多種不同財務目標的事實進行的理論解說。正是由于企業財務環境的差異性導致了財務目標的差異,不同的企業才會有不同的財務目標,這就是對于企業理財目標會有如此眾多表述的一個原因。①不僅如此,只要企業存在實質性的環境差異,這種理財環境的差異就必然決定理論界對于財務目標的提法和實務界實際確立財務目標的多樣化和差異化在將來依然存在,即未來不會出現所有企業的財務目標趨同的可能。此外,超越環境的目標信仰也是可能存在的,但企業要為其信仰和現實理財環境的反差支付額外的成本,當然,也可能獲得額外的收益。譬如,處于經理人控制下的企業,其外在的“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相對于內在的“經理人效用最大化”目標,更像是吸引投資者關注的財務目標廣告(伍中信、楊碧玲,2003),其內在地隱藏了經理人對于股東財富掘取的現實財務目標。再如,大股東控制下的企業,其外在的“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相對于內在的“大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掩蓋了大股東與小股東之間的利益差異和可能的財富盤剝。這種財務目標的“廣告效應”也可以從另一層意義上來解釋為什么同一企業會有不同的財務目標信仰。

        三、財務目標缺陷說

        財務目標總是隱含了一定的假設,這些假設條件一旦得不到滿足,便成為財務目標不能很好地指導財務行為和財務活動的天生缺陷。“利潤最大化”和“股東財富最大化”都存在隱含的假設。以現在理論界與實務界較為認同的“股東財富最大化”財務目標為例,在西方財務理論中存在著一個“假設世界”(Damodaran,1999):(1)公司的經營者要把他們自己的目標放在一邊,而專注于股東財富最大化;(2)公司債權人受到完全的保護,以免受到股東的盤剝;(3)公司的經營者沒有就公司未來的發展,試圖誤導或欺騙金融市場,同時有足夠的信息提供給市場,使得市場能夠根據公司長期的現金流量和價值,對公司的運作效果做出判斷;(4)假設沒有社會成本。顯然,這些假設可能成為“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的最大缺陷,脫離這些假設條件,很難說其是一個好的目標,這些難以滿足的假設前提就是其作為目標的內在缺陷。因為當企業真實的理財環境與這些為財務目標擬定的理想理財環境不一致時,企業所選擇的財務目標在指導、控制和評價財務行為上便顯得十分乏力。

        筆者認為,目標優劣問題的關鍵在于檢討現實的理財環境是否逼近財務目標所設定的理想理財環境,若以此為標準進行判斷,企業所選擇的財務目標的優劣就會比較明了。譬如,企業選擇了“股東財富最大化”財務目標,而不具備前述的第一個假設條件,可以預期,財務目標將在指導、控制和評價企業理財過程中出現偏差,即無法有效地避免經營者偏離股東利益的機會主義行為,盡管這些缺陷可以以一定的機制加以控制和彌補。不過,從另外的角度來看,企業的實際理財環境要與目標設定的環境完全契合是相當困難的,如企業要完全滿足“股東財富最大化”所設定的假設環境條件是很難做到的。因此,在理論上,任何財務目標都存在缺陷。但是,在更多的時候,現實環境與假設環境的逼近程度可以通過企業實施機制層面的創新或缺陷彌補機制來提高。譬如,通過建立一定的激勵約束機制來引導和約束經營者的行為,以實現第一個假設條件,從而趨近于“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所要求的理財環境,使該財務目標的缺陷得以彌補或最小化。財務目標設定的理財環境與現實理財環境的契合與背離程度,在不同的企業是不同的,這其中包含了縱向和橫向的理財環境差異。企業實際治理結構與假設條件中的企業治理結構要求之間差異的客觀存在,會影響目標設定環境與現實環境的契合程度,②未上市的小企業和大型上市公司在契合“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要求上的差別十分明顯,因此,該目標對于不同的企業來說,其優劣或有效程度就涇渭分明了。

        此外,對于財務目標缺陷,還可以用有限理性來解釋(華金秋,2004)。由于現實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性,加之經濟人有限理性的存在(決策者的有限理性表現為知識有限、預見能力有限和設計能力有限),使得最優財務目標不僅很難實現,而且很難識別,其好壞亦無法證明。因此,企業不可能確定最優的財務目標,其選擇的財務目標具有一定的缺陷是無法避免的。

        四、財務目標優化與財務優化說

        (一)財務目標與目標實施機制的優化

        只談財務目標而不談財務目標的實施機制是不完整的,缺乏良好的實施機制,財務目標就發揮不出正面的作用,包括激勵和約束作用,還會造成人們對于所確定的財務目標的誤解。財務目標是財務信仰或財務理念式的東西,而財務目標的實施則是信仰和理念見之于客觀理財實踐的過程,即所謂的“知行合一”。財務目標的優劣通過實施機制得以體現出來,從而可以被檢驗(涂建明,2001)。財務目標的缺陷可以通過財務機制的運行產生負面作用,或者通過財務機制的創新得以彌補。因此,財務運行機制的構建與完善是選擇財務目標時要考慮的問題。可以說,除了有一個理想的財務目標,還應有一個理想的財務目標實施機制。

        實施機制的好壞是針對實施機制的構建能否彌補財務目標的缺陷而言的,因為盡管某一財務目標在評判現實財務行為時有缺陷,但通過特殊實施機制的構建不僅可以發現目標缺陷,還可以彌補目標缺陷。財務目標缺陷說認為,目前理論界提出的或實務界應用的多種財務目標都存在目標缺陷,但這些缺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彌補,問題在于創建財務目標缺陷彌補機制所需的成本是大還是小,如果成本過大的話,彌補缺陷就變得極為不經濟。譬如,用管理層收購(MBO)可以彌補委托人與人分離的缺陷,但是,我國的管理層收購已被實踐證明是成本很高的。再如,“利潤最大化”目標被認為存在一定的缺陷,但現在仍有許多企業將其作為財務目標,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其缺陷已被認識并能通過實施機制得到彌補(王慶成,1999),且彌補機制的建立和維持成本可以為企業所接受,如企業激勵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短期行為。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摒棄一個被認為有缺陷的目標而選擇其他目標,決策者似乎應該很容易做到,不過正如前文所說的:(1)所有的財務目標都有缺陷,對特定企業而言,現實的理財環境和理想的目標作用環境存在差異,只是缺陷的程度不同而已;(2)新目標的環境契合程度可能更差,要彌補該缺陷的成本可能更高;(3)不僅目標的作用慣性很難克服,而且現有的運行機制無法立即適應財務目標的更新。因此,對財務目標“見異思遷”所產生的成本不可小視。

        企業財務目標及其實施機制都存在優化的客觀需要,實施機制只有在企業的理財過程中不斷完善,才能較好地實現財務目標的功能,也才能反饋財務目標的缺陷,并通過特定機制加以彌補。從企業經營的較長時間來看,實施機制存在不斷優化的過程,從企業發展的大背景來看,這也是企業管理成熟化進程的一部分。

        (二)財務優化的診斷分析

        企業對于財務目標的選擇是戰略性的,它是企業財務有效運行的前提,定位錯了代價會很大。基于有限理性,企業的決策者無法一次性地確定最適合(即最優)③企業理財環境的財務目標,而存在選擇不同層面財務目標的可能。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建立相對于所選財務目標最適合、最完善(即最優)的實施機制,因而也存在不同完善程度的實施機制,并存在優化的必要。財務目標的優化,包括目標本身的優化和目標實施機制的優化。激勵機制的建立可以起到優化財務目標實施機制的作用,因為在經營者財務目標與所有者財務目標產生沖突時,它可以起到化解和調和的作用。在管理層持股制的作用下,經營者身份被附加了所有者的成分,從而化解了二者在根本目標上的沖突,它實質上是維護了所有者至上的公司治理規則。企業決策者在管理實踐中尋求更高級財務目標的努力,使得財務目標得以優化,但只有同時改善實施機制,才會有良好的理財效果。

        在圖1的財務優化九區間診斷矩陣中,筆者試圖說明財務目標選擇與財務目標實施機制各種可能的組合以及由此產生的不同理財效率,同時也試圖說明存在財務目標及其實施機制所體現的財務優化現象。

        在強有效區間內,企業選擇了最優④的財務目標,而且能很好地實施這個財務目標(即最優實施),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財務管理適應了企業內外部理財環境,并能夠正確而成功地選擇與實施財務目標,財務管理職能得到有效地發揮,企業理財處于強有效的狀態并取得理想的理財效果。

        半強有效的財務存在于次優目標和最優實施、次優實施和最優目標兩種組合所在的區域。次優目標和最優實施組合的效果證明,實施機制可以適當地修補目標缺陷。次優實施和最優目標組合的效果證明,目標的缺陷極少,且無法通過實施機制充分體現出來。上述兩種組合基本上可以取得相似的半強有效理財效果。

        弱有效發生在次優的目標和次優的目標實施組合中,即目標客觀上存在一些并不嚴重的缺陷,但未利用實施機制進行彌補,實施機制雖然不夠完善,但仍可維持。因此,該組合使企業財務工作處于弱有效狀態。

        在搖擺區間內,環境的契合程度較差,企業財務目標很不完善,但目標實施工作卻系統而周密,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出現兩種局面:一種局面是,企業認真地實施這個不完善的財務目標,結果導致理財困難,甚至產生財務危機;另一種局面是,企業在理財活動中很好地執行目標,彌補了固有理財目標的不足,如在“利潤最大化”目標下,公司的高層或財務經理對短期行為有所預見,或制定了防范管理層短期行為的制度,使原有財務目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揮正面作用,“利潤最大化”目標并不必然導致短期行為。企業若能在這兩種情況下及時、準確地分析并判斷出財務目標的缺陷和理財后果,并主動采取措施加以改進,企業就可以維持,但從長遠來看,鑒于環境的契合程度較差,企業財務目標存在著改變的內在要求。

        在陷阱區間內,企業雖然制定了很好的財務目標,但實施效果很差,這種情況往往是由于企業財務經理過分注重財務目標的制定而忽視目標實施所致,因為再好的目標也要通過理財過程中實施機制的作用才能實現。企業在理財效率不高時,首先要考慮的不是財務目標是否合理,而是財務目標指導下的財務計劃、財務決策等是否科學,以及財務控制制度是否完備等實施層面的問題。此外,在外在“廣告式”財務目標的背后,可能隱藏著損害企業價值的經理人機會主義行為和大股東機會主義行為,因而外在財務目標往往是個陷阱。

        在乏力區間內,壞目標無法指導理財活動,次優的實施只能勉強支撐,其結果是財務管理工作處于乏力狀態。

        在失控區間內,次優的目標在指導和約束財務工作中并非十分理想,而目標的實施機制幾乎不起作用,無法保障財務目標具有的部分合理性得以發揮,因而財務管理工作處于失控狀態。

        在失敗區間內,企業財務面臨的困境是財務目標本身不完善且沒有很好的執行機制。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理財人員很難把目標轉到正確的軌道上來,財務目標不合理,實施又不力,一切都亂了套。企業若想保留原有財務目標而改變實施方式,或者改變實施方式而保留原有的財務目標,都無法取得好的結果,除非能在短期內及時地在目標確立和目標實施兩個層面動大手術,否則,其結局都是失敗。

        五、結論

        本文探討了財務目標基礎理論問題,并提出了財務目標的三個基本理論解說。在現有的企業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中,財務目標是多種多樣的,這主要是因為存在著兩個方面的理財環境差異。“縱向環境差異”對財務目標的作用是決定性的,這即是財務目標差異說。財務目標的缺陷說表明,任何財務目標都存在一定的前提條件,因而現實的財務目標會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同時也存在建立缺陷彌補機制的需要。財務目標優化和財務優化說是建立在財務目標選擇與目標實施優化相互關聯和耦合的基礎之上,即企業存在優化的動機和現實的行為,并由此形成不同的理財狀態,財務優化九區間診斷矩陣能較好地說明動態的財務目標優化和財務優化現象。

        注釋:

        ①財務目標的差異性除了本文研究的環境決定差異外,還可能產生于研究者和信奉者對于財務目標的認識偏差,即存在有限理性的影響。

        ②Damodaran的假設1、假設2和假設3都是對于公司治理結構的要求。

        ③本文所謂的最適合(或最優)的財務目標是指:(1)相對于理財環境來說是最為恰當的總體財務目標;(2)雖然總體財務目標存在一定的缺陷,但缺陷可以被實施機制完全彌補,其負面效應可以最小化。各類企業最適合(或最優)的財務目標可能并不一致,關鍵是看現實理財環境的決定情況。

        ④最優的財務目標實施,主要是指其能否最大限度地落實既定財務目標,尤其是能否很好地彌補既定財務目標的內在缺陷。

        [參考文獻]

        [1]陳東輝。企業財務目標:在理想與現實之間[J].會計研究,1999,(11)。

        [2]華金秋。企業財務目標新論:現實與理論的偏差[J].財經問題研究,2004,(5)。

        [3]涂建明。財務目標的實施機制分析[J].財會月刊,2001,(11)。

        [4]王慶成。財務管理目標的思索[J].會計研究,1999,(10)。

        [5]伍中信,楊碧玲。論企業財務目標的產權基礎[J].財會通訊,2003,(11)。

        [6]周首華,楊惠敏。從公司治理結構透視財務管理目標[J].會計研究,2000,(9)。

        [7]王化成。現代財務理論前沿專題[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8]AswathDamodaran.應用公司理財[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9]程廈。走出財務目標的誤區[J].財務與會計,2000,(6)。

        [10]譚勁松,王朝曦。論國有企業的財務目標[J].財經理論與實踐,1999,(6)。

        [11]干勝道。解析企業財務目標三大誤區[J].會計師,2004,(5)。

        [12]陳彩玲。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理性選擇[J].商業時代,2004,(3)。

        [13]馬待林,陳曉坤。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目標再認識[J].商業時代,2003,(15)。

        [14]荊新,王化成,劉俊彥。財務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15]王棣華。關于企業財務目標問題的探討[J].稅務與經濟,2001,(1)。

        [16]許義生。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總目標探析[J].財政研究,2003,(7)。

        [17]任藹堂。再論效率與公平:企業財務目標的歸屬[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1,(11)。

        [18]程干祥。企業理財目標新探[J].財會月刊,2001,(20)。

        [19]楊超,何進日。新經濟下企業財務目標淺論[J].財會月刊,2001,(8)。

        第9篇:財務理論論文范文

        (一)會計基礎工作不夠完善

        會計核算工作是對單位財務管理活動實際實施效果的度量,是開展整個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工作,當前物業管理公司會計核算工作存在的問題嚴重制約了財務管理的順利開展,主要表現在一下方面:

        1.物業管理公司缺乏即統一又適用的會計核算體系

        物業管理屬于一個新興的行業,在過去行業會計制度時期沒有關于物業管理的相關會計制度,導致物業管理公司在會計核算工作中沒法吸取行業會計制度的經驗,現行會計制度又過于寬泛,是一種指導性的規章制度。物業管理公司的經營狀況決定了其財務管理工作在會計核算上的特征,由于物業管理的對象具有多樣化的特征,會計的明細科目設置上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導致科目設置比較混亂。在具體的會計工作中,公司財務受財務主管人員自身行業背景影響較大,以前從事建筑行業會計與先前從事工業企業會計的財務人員在單位賬簿設置與業務處理上就存在著顯著的差別,這種既不統一又缺乏適用性的規章制度降低了物業管理公司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2.多數物業管理公司缺乏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企業從內部實施的一種自我監督和完善措施。物業管理公司的內部控制很不完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領導不重視。物業管理公司的經營規模一般不大,業務活動涉及的金額一般較小,但是業務量卻很大,例如有關水電費、環境維護費用的收取等工作。部分領導認為公司的業務活動非常簡單,沒必要專門設置內部控制部門和機構;另一方面,在物業管理公司缺少有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經驗的財務人員,內部控制管理在我國企業中的推廣和應用時間還不長,并且以大型單位為主,在一些中小企業中還沒有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內部控制體系,物業管理公司的財務人員往往也并未真正全面的學習和應用過內部控制的相關理論和方法。

        3.物業管理公司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客觀性、真實性是會計核算的基本特征,也是會計人員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必須秉承的基本原則。從物業管理公司的實際情況看,公司領導在人事安排上的用人唯親,不以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知識為標準,而以方便自己對財務人員的控制為依據選拔會計人員。在單位職務設置上也不盡合理,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未被貫徹實施,會計人員一人兼任不相容職務的現象普遍存在。由于公司在財務人員選拔上存在的上述問題,致使公司會計從業人員在職業道德素質、專業技術素質等方面不能適應日益復雜的物業管理業務的要求。

        (二)融資困難是制約物業管理公司發展的重要因素

        融資困難是當前許多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瓶頸,在一些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物業管理行業利潤低,物業管理公司規模普遍較小,在融資渠道與融資方式上可選擇的余地很小。內部融資是物業管理公司籌措資金的主要方式。

        (三)企業投資水平不高

        物業管理公司在投資管理方面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可供投資的項目較少,受物業管理公司自身經營規模與資質的限制,物業管理公司往往缺少好的投資項目,投資決策又缺乏科學性,表現在決策者缺少足夠的資料收集與科學分析,往往憑感覺做決定,沒有一個好的投資管理團隊,致使投資項目存在很大的風險。風險之一是投資方向的錯誤,會導致投資項目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沒有足夠市場的投資自然無法取得回報;風險之二是對投資的資金支持斷裂,如果沒有完善的投資計劃作保證,缺乏足夠的后續資金作為投資項目發展的后盾,很容易導致投資項目的夭折,導致前期資金的投入也無法收回,造成巨大損失與浪費。

        (四)企業營運資金管理水平低

        企業營運資金的管理是體現公司財務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營運資金管理得當資金循環越快,對資金的需求壓力就小,資金的使用效率也就高。物業管理公司在營運資金管理過程中由于自身管理不善,資金從投入到收回的運轉周期長,滯留資金多,影響了資金的盈利能力,此外,由于經營管理不善,資產破損丟失的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營運資金的正常使用。

        二、提高物業管理公司財務管理水平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物業管理公司的外部支持

        1.政府部門應給予必要的支持

        物業管理服務水平關系到居民居住環境的好壞,物業管理水平高,居民的居住環境才能安全、舒適。國家在大力支持經濟適用房的同時,有必要關注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給予物業管理行業以必要的扶持。

        2.制定一套會計準則實施意見作為開展會計工作的指導

        當前,企業會計準則與小企業會計準則是指導我國會計工作的兩大基本準則,是我國會計人員開展會計工作的基本準繩。在實際工作中,對于企業具體會計科目的設置卻依賴于會計從業人員的經驗與職業判斷,依賴于公司的業務需要。對于物業管理公司來說,缺乏以往的經驗可以借鑒,當前的會計準則也沒有提供具體的指導意見,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在了解、分析物業管理公司業務特點的基礎上,建立一套適用于物業管理公司的會計準則實施意見,保證各物業管理公司在會計體系建設過程中“有法可依”,使各個物業管理公司的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具有可比性。同時,還要保證各個物業管理公司在會計工作中具有足夠的自,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因此,這套會計規范實施意見是一種引導和幫助,而不是強制性的實施規范。

        (二)物業管理公司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

        1.物業管理公司要努力拓寬融資渠道

        融資問題始終應該作為物業管理公司財務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常抓不懈,努力開拓新渠道,開創新方式,滿足日常經營與項目投資的需求。從具體的融資方式來看,在未來一定時期內內部融資仍然是物業管理公司主要的融資方式,如何做好內部融資工作是解決物業管理公司融資問題的關鍵。物業管理公司要從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出發,努力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只有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原有的投資者才會增加投入的資本金,才能吸引新的投資者對公司進行投資。在公司盈利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公司才能產生足夠的留存收益轉作對公司的投資,因此,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實現企業內部融資良性循環的關鍵所在。

        在做好內部融資工作的同時,物業管理公司應該積極探索可能的外部融資渠道。銀行借款是當前物業管理公司可以選擇的外部融資渠道之一。物業管理公司要想取得較多的銀行貸款首先還是要立足于自身良好的經營狀況,提高盈利能力,降低公司的經營風險。其次,公司要恪守信用,在業主、同行業企業之間形成良好的聲譽,按規定辦理各項銀行存貸業務,逐步建立起良好的銀企關系。、

        2.提高物業管理公司的人員素質

        人才建設始終應該放在公司發展中的首要位置,提高人員素質是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的條件之一。公司財務管理工作不僅僅是公司財務部門的事情,而是關系到公司整體利益又取決于公司整體的一項管理活動。財務管理活動為公司經營管理籌集、分配所需資金,涉及到公司經營的整個過程。同時,財務管理活動受到公司經營狀況、公司規模等方面的限制,因此財務管理活動與公司經營管理活動密不可分。因此,要提高公司財務管理水平,為公司里財務管理活動營造一個好的融資環境需要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在財務人員的培養過程中,首先要嚴把會計從業人員的準入關,堅決杜絕不具備會計從業能力的人員進入財務部門,要對會計從業人員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的考察和培養,使公司財務部門成為一個思想覺悟高,專業技能強的部門。公司要鼓勵財務人員進行會計繼續教育和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

        3.積極拓展與開發新的投資項目

        物業管理公司要在做好服務社區工作的同時,努力探索新的經營途徑,發現新的投資項目。物業管理公司要在立足自身服務項目的基礎上拓展服務范圍,通過與其他部門、單位的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例如與城市商業銀行或者儲蓄所合作,為居民提供便利的自助服務金融機構,物業管理公司提供場所并負責機器設備與場所安全,銀行部門提供技術支持,這樣既能為居民提供便利服務,又可以開辟新的收入來源;物業管理公司還可以利用自身服務社區的優勢,創辦自己的家政服務公司,從事房屋維修、管道維修、室內裝飾、園林綠化等工作,通過增加服務項目來提高自己的收入等。

        參考文獻:

        [1]馬紅梅,物業服務企業財務管理常見問題的探討,城市開發,2008年第11期.

        [2]周霞,對我國物業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思考,會計之友,2007年第1期.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 亚洲精选视频一区动态图 | 久久免费最新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日本乱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免费午夜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