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兒童素質教育指導范文

        兒童素質教育指導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童素質教育指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兒童素質教育指導

        第1篇:兒童素質教育指導范文

        【關鍵詞】腦癱兒童 非智力因素 引導式教育

        引導式教育活動是促進腦癱兒童身心和諧發展的手段之一。也是培養兒童良好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渠道。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主要通過家庭、學校、社會、本人等幾方面的途徑。現在,我們主要探討,結合引導式教育培養腦癱兒童非智力的幾個途徑:

        一、以環境促個性

        1.創造優美的校園環境。校園的環境要統籌安排,精心設計和藝術布置。如,學校大門左右可以安排主題鮮明的裝飾畫,選擇“動物”、“鮮花”、“祖國風景”等。以怡靜、文明、奉獻、進取等圖案,使每個兒童得以接觸大自然,觀察大自然。

        2.創造開放的教育環境。校園要促進兒童身體發展,又要使兒童心理素質健康地形成和發展,必須要有一個開放的教育環境,為兒童創設一寬松自由的環境,不斷激發兒童的內在動機和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如環保意識的培養可以引導兒童認識“地球”是什么?讓他們在感受環境之美的同時,認識植物,認識動物。

        3.創造豐富多彩的活動環境。讓環境激勵兒童參加實踐,獲得經驗的學習是最有效的活動。校園的活動環境可以從多方面設計,如“交通警察”、“自選商場”的活動要求兒童充當角色,能培養兒童意志力和友好的態度。利用場地創設坐、躺、爬、滾、走等活動。創設人際交往,組織活動小組,開展互幫、互教、互學、互評等活動。開展活動的多樣化,使腦癱兒童在活動環境中獲得體能的鍛煉,同時也提高了心理素質,養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二、以整日流程訓練發展整體能力

        1.培養有禮貌的行為。在全流程中貫徹講禮貌教育,從小教育兒童講禮貌,學會正確地與人交往,能為他們今后社會行為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培養堅強的意志,獨立的人格。在一日生活中孩子要克服自己的困難去完成各項活動,如吃飯、走路、坐立等,這促使兒童能夠習慣于從解決困難的過程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形成不畏困難,勇于創造的獨立自立的人格。在實際工作上應注意從兒童日常生活的小事一點一滴做起并使其經常化、制度化,以養成堅強的意志,獨立的人格。

        3.培養腦癱兒童的責任感。責任感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感。它標志著一個人在道德修養上達到了很高的程度。根據兒童的能力,我們應該通過日常生活的小事,讓兒童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吃飯、穿脫鞋襪等,建立起自我負責的態度,逐漸培養兒童責任感的萌芽,養成一定的責任感。

        4.培養腦癱兒童遵守集體規則。遵守整日流程的順序就是為了培養兒童遵守集體規則,遵守集體規則能有利于提高兒童控制、調節行為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為兒童將來入小學以及今后適應社會生活奠定基礎。

        三、以游戲活動來健全人格

        游戲是兒童的主要活動,是“兒童的第二生命”。兒童一天的生活幾乎大部分都在游戲之中度過。對于兒童來說,沒有游戲就是沒有真正的生活。因為游戲符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是兒童最喜愛,最容易接受的活動。兒童在游戲中做著力所能及的各種活動,表達著自己的興趣、愛好、愿望、和需要;抒發著喜、怒、哀、樂的情感。游戲不僅可以促進兒童身體的發育,智力的開發,還可以萌發愛的情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游戲中兒童學著遵守規則;友好地與同伴合作;學著講禮貌,友善、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學著做完一件事再做一件事,鍛煉意志能力;學著動腦筋提高創造能力;學著參與各種活動,使性格開朗活潑。對于腦癱兒童來說,游戲顯得更為重要,要培養腦癱兒童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我們就必須做到寓教于游戲中。在游戲中培養非智力因素的內容主要包括:1.培養兒童意志。2.培養兒童的合作能力。3.塑造開朗性格。4.矯正兒童的自卑心理。5.養成兒童動腦的習慣。6.克服不良的行為。

        四、以教師的言行來引導其就正糾偏

        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孩子性格形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教師對工作認真,謙虛、自信、樂觀、樸素、會影響腦癱兒童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果教師對工作粗枝大葉,驕傲自大,兒童討厭,也容易形成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師在培養腦癱兒童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時,不僅要注意言傳還要特別注意身教,努力使自己成為腦癱兒童的榜樣。1.凡是要求兒童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2.凡要激發兒童情感的,自己先動情;3.凡是要求兒童做的自己先做出榜樣。

        第2篇:兒童素質教育指導范文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反思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2)15-0240-01

        目前出現的“小學化”傾向是指部分幼兒園將小學的教育理念提前應用于幼兒教育,以應試為目標,導致幼兒的身心發展過于壓抑和模式化,不利于其今后的培養。

        幼兒教育“小學化”背離了素質教育的初衷,為了應試而采取不恰當的教育手段。針對這一點,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單位)《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幼兒園要認真貫徹原國家教委《幼兒園工作規程》和教育部《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積極推進幼兒教育改革,擺脫‘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應試教育’的消極因素向幼兒教育滲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①由此,我們需要綜合的糾正和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而采取相應策略。

        一、在幼兒教育階段就提倡素質教育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素質教育的本意。“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②必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③由此,幼兒教育應當是以優生學、兒童保健學、兒科學、學前兒童心理學、學前兒童教育學等科學理論為依據,以《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以下簡稱《規程》)和《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為指導,對學前兒童實行科學的養育與教育,總之,我們需要分別對待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以不同的教育理念做為指導思想。在幼兒的啟蒙階段,堅持以素質教育為中心,才能更加科學的培養幼兒的身心發育。

        二、遵循幼兒的教育規律

        任何教育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幼兒教育必須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水平有順序和階段的進行培養的教育。通俗的講,什么年齡我們傳授什么知識,培養相應的習慣。而事實證明,拔苗助長的行為會嚴重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有可能一時在應試上初顯成效,但從長遠來講無疑是極為負面的。也會對孩子將來的成長產生巨大的壓力。

        幼兒教育“小學化”從其本質上來說,就是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其教育效果必然適得其反。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從中深刻的反思。

        三、樹立正確價值觀

        普遍的民辦幼兒教育機構都沒有從應試的狹隘思維中走出。實際上也是幼兒教育向教育的庸俗化,幼兒園向幼兒家長或社會的功利取向妥協的結果。為了迎合社會上衡量一所幼兒園好壞錯誤觀念,幼兒教育機構也被迫教幼兒認字,背詩,做算術題,記誦英語單詞等。家長中間也存在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錯誤的思想,一些教育機構便開始了拔苗助長的行為,生搬硬套小學的教育模式和課程。

        《規程》是“我國幼兒園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規,是管理幼兒園的基本依據。”⑤《綱要》“是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幼兒園工作規程》制定的指導廣大幼兒教師將《規程》的教育思想和觀念轉化為教育行為的指導性文件。”⑥幼兒園應當認真學習貫徹《規程》和《綱要》,堅持公益性、服務性的辦園指導思想,堅持素質教育、準備教育的辦園方向,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使幼兒教育脫離庸俗化和功利化,防止“小學化”。總而言之,幼兒園應當“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⑦通過“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8}使幼兒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四、家庭的配合

        糾正和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幼兒所在家庭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樣極為重要。幼兒家庭“望子成龍,盼女成鳳”,“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比較普遍的出現在國內家庭。這種急功近利思想和教育行為,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和傾向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促使作用。“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希望家長提高教育能力。”⑨為此,幼兒園和幼兒教育工作者不僅要端正自身教育思想和辦園方向,也要積極與幼兒家庭溝通。尊重幼兒的自主選擇,遵循教育規律,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成長。

        注釋:

        ①③⑧國務院辦公廳文件.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單位)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2003]13號.

        ②⑦⑨教育部文件.教育部關于印發《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教基[2000]20號.

        ④幼兒教育小學化弊大于利[DB/OL].kc.省略/dispbbs.asp?boardid=23,2006-05-06.

        第3篇:兒童素質教育指導范文

        一、教師自身素質問題

        素質教育對教師思想、知識、能力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首要是思想觀念的轉變,而思想觀念轉變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這與過去的一貫“應試教育”體制是相對應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首先要轉變思想,具備更高的素質要求。然而在農村教師隊伍中相當一部分農村教師教育觀念陳舊、知識老化、方法落后,難以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學歷、職稱與教學能力存在著較大的落差。

        二、教學設施問題

        教學資源是素質教育的基礎,沒有教學資源的廣泛支持,再美好的課程設計也是空談。新課程教學模式要求開放式、參與式、互動式等綜合性的教學模式,而這一教學模式順利實現的一個前提就是需要有較多的教學資源硬件做支撐。而這一教學資源目前在農村小學普遍缺乏,學生沒有獲取知識、信息的圖書館;沒有拓寬視野、增強理解的科技館;也沒有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博物館;更沒有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網絡資源。

        三、教師培訓問題

        教師培訓工作是順利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基礎。農村小學教師觀念的更新、教材課程標準的把握,更多依賴于教師培訓工作。學校領導的認識不到位,選送意識不強,起不了專業學科的引領作用,不能高標準、高起點地把握、實施新課程的教學工作,難以擔起形成學校骨干教師隊伍的重任。加上學科教師數量嚴重不足,而且缺少師資培訓的條件,這些都嚴重地影響著教師專業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

        四、領導者的認識問題

        校長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沒有校長的組織參與與引領,素質教育的實施很難推進。在農村,部分小學校長仍以試卷分數評價辦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實施新課程素質教育等待、觀望措施,積極性不高。甚至認為實施新課程素質教育是教師的事,與自己關系不大,這種非“業務型”校長雖擅長和熱衷于事務管理,但自身業務素質薄弱,缺乏系統的學習與新課程素質教育研究,使新課程素質教育的實施缺乏有效地領導、組織和管理,并且不能與教師一道研究和解決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不能發揮有效指導和引領的作用。

        五、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素質教育

        1.政府要確立均衡發展的教育觀念,把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擺上日程,把教育工作的重心落實到每所小學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上來,整合資源,科學規劃,積極推進農村小學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資源,有效遏制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積極改善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逐步實現素質教育的均衡發展。

        2.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目的選送專業教師參加培訓,提高學科專業引領作用,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加強教師的自學、自研精神。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強調新課程學科教學內容的開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綜合性。

        第4篇:兒童素質教育指導范文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現階段,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因而培養出的學生一定要是知識全面、基礎牢固、思維活躍、富有革新精神及創意思考能力、身心健康的人。這樣的人才只有通過實施素質教育,才能達到目標。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形式是課堂教學。加強課堂教學的改革,充分發揮其主渠道的作用,是教師教學過程中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關鍵。

        一、 要營造一種寬松的、富有活力的民主教學氣氛

        要實現素質教育的教育目標,創造性教學是重要的手段。它要求教師創造性地教,學生創造性地學,營造民主課堂氛圍,樹立民主合作的教學觀,并把這種民主的創造性教學的精神滲透到課堂教學的一切環節中。這是因為:人的行為是用思想支配的,觀念不轉變,就難以實現實施素質教育,難以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因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必須創設平等的、民主和諧的氣氛,保護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對學生在求知探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怪問題,甚至是錯誤的問題,教師應重在幫助分析,弄清其出現的原因,從而將正確的較為合理的信息反饋給學生,和學生一到來進行探究式學習,而不應該一棍子打死。教師只有對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持保護的態度,學生才最具有安全感,思維才能夠敏捷活躍,才能充分發揮出創造性的潛能。“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和教師在課堂上都能“自由地呼吸”。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破壞紀律和放任自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的民主化和科學性顯得非常重要。

        二、 教師在教學中應起到主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既然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并不是讓學生的創造潛能放任自流,那么教師的素質與觀念直接關系到學生創造力培養的成敗。因而起主導作用的教師,心理上要開放,要深刻理解學生,把學生當成共同解決問題的伙伴,了解他們的能力、興趣、態度等非智力因素,這是培養學生創造力,實施創造性課堂教學的基礎。

        作為學習活動主體的學生,應培養和具備一些有助于創造性學習的素質。首先,要有追求的態度,渴望找到疑難問題的答案。其次,要有批評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培養分辨是非的能力。第三,比較自信,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覺,只有這樣,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才能不斷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其創造力。

        三、 積極倡導素質教育的學生觀,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學生觀不同。“應試教育”重點在于選擇人,它是一種選拔、淘汰教育,它提倡以教師為主,以學生為副;以教為重,以學為輕。把學生看成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大搞“填鴨式”教學,忽視學法指導,使學生陷于清規戒律和死記硬背的模式中。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教學效果或必然是事半功倍。而素質教育倡導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把學生作為主動發展的對象,尊重其主體地位,發揮其主動作用,強調學法指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造,注重啟發,注重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第5篇:兒童素質教育指導范文

        關鍵詞: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素質教育;盧梭

        中圖分類號:B565.26文獻標識碼:B

        1.自然主義教育目的觀對我國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盧梭提出了培養“自然人”的教育目的,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有自身獨立價值、為自己而活的“自然人”,并認為“自然人”具有以下人格特點:①自立。自我依靠,不輕易求助于他人。②自主。不迷信權威,不按部就班,自主選擇行為方式。③自愛。獨立生活,誠實勞動,同時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④自制。不介意別人世俗的眼光,做自己想做的。由此可見,盧梭提出的“自然人”教育目的強調教育按學生自身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重視學生的個體性和獨立性。作為中國當代教育的思想導向,素質教育同樣也提倡重視個體身心發展規律,順應兒童的興趣和發展需要,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注重對他們個性進行培養。然而,在素質教育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偏離兒童天性、忽視兒童興趣的現象。許多家長和教育者眼中的素質教育就是讓學生多去學習各種樂器,多去上興趣班,殊不知這樣的素質教育更加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者仍然要用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來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重視兒童的天性,順應其身心發展規律,給素質教育指明正確的方向。

        2.自然主義個性教育理念對個性化教育的推行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盧梭在其著作《愛彌兒》中指出:“教育必須按照他的形式去知道他,必須通過這種形式而不能通過其他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對他所花費的苦心沒有白費。”同時,在這本著作中,他還將兒童的成長分為四個階段:①嬰兒期(0~2歲),基本的教育任務是對嬰兒進行養護和保健;②兒童期(2~12歲),主要的教育任務是發展感覺能力、獲得感覺經驗,加強勞動體育鍛煉,形成強健體魄;③少年期(12~15歲),主要的教育任務是學習自己能夠理解且能增益人生幸福的知識;④青年期(15歲至成年),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個體善的情感、善的判斷、善的意志以及博愛的精神。由此可見,盧梭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年齡特征的研究,強調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個性優勢。盧梭的個性教育理念對今天個性化教育的推行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具體表現在盧梭的個性教育理念蘊含了承認個性差異、尊重個性需求的思想,讓教育者認識到了不同學生有自己獨特的興趣愛好。盧梭的個性教育理念強調對個體個性潛能的挖掘,即對學生個性潛能的挖掘,不僅能夠充分表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還能夠很好地表現出每個學生自身所具有的獨特性,同時,還有助于挖掘學生個性潛能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盧梭的個性教育理念還強調對個體完整個性的培養,認為個體完整個性的培養是在尊重其個性獨特性的基礎上,根據其個性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注意觀察、甄別、調節其個性,從而使學生個性得到健康合理的發展。

        3.自然主義的學生主體觀對我國新課改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盧梭自然主義教育的內涵就是要以兒童為中心,讓兒童在教育活動當中處于絕對主體性地位,教育活動要促進兒童天性的發展。兒童作為自然人,具有內在的主動性,能夠主動地去探索這個世界。2001年,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啟動,這次課程改革非常注重學生在學習中主體地位,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認為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應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不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定向者。然而,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在有些地方,“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仍然流于形式,沒有得到真正的貫徹。在這種背景下,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所倡導的“重視學生興趣,關注其發展需求”對學生主體性的形成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蔣園園.西方自然連貫主義教育管理觀的斷想與反思[J].福建師范大學報,2010,(1):161-165.

        第6篇:兒童素質教育指導范文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弊端

        現在全國幼兒園存在一種普遍現象,小學教育提前化,近幾年在我區尤其是拉薩市也逐漸抬頭.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實質是背離素質教育,迎合“應試教育”。針對這一點,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單位)《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幼兒園要認真貫徹原國家教委《幼兒園工作規程》和教育部《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積極推進幼兒教育改革,擺脫‘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應試教育’的消極因素向幼兒教育滲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產生有著復雜的原因,這其中有辦園思想不端正、辦園條件不具備、保教人員素質低下、保教經驗缺乏的因素,也有招生競爭激烈、家長望子成龍、社會評價偏頗等問題。一些教育心理學家指出,幼兒教育的“小學化”是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為“小學化”教育模式不僅會增添幼兒的心理壓力,而且會束縛孩子的獨立個性和想象能力。

        由此,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糾正和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應當采取以下有效策略。

        一、嚴格執行素質教育中的幼兒教育理念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沒有以素質教育的幼兒教育理念作指導。“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必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由此,幼兒教育應當是以優生學、兒童保健學、兒科學、學前兒童心理學、學前兒童教育學等科學理論為依據,以《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以下簡稱《規程》)和《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為指導,對學前兒童實行科學的養育與教育,為其一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的教育。如果從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側重點來說,“幼兒園即保育園”,“幼兒教育即保教結合教育”;如果從幼兒教育的基本方式來說,“幼兒教育即游戲活動教育”;如果從幼兒教育的目標來說,“幼兒教育即身心和諧教育”;如果從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來說,“幼兒教育即學前準備教育”。但幼兒“教育”不是“教學”,幼兒教育的首位不是“智育”。

        總之,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領域,需要不同的教育理念作指導。如果不能踐行素質教育的理念,則幼兒教育必然偏離正確而科學的方向。

        二、遵循幼兒教育規律,回歸幼兒本位教育

        幼兒教育“小學化”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沒有按照幼兒教育規律辦園。教育有其自身的規律。幼兒教育必須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和階段性、幼兒身心發展的水平和特征而進行。幼兒教育的規律是什么?通俗地講,就是在幼兒適當的年齡對幼兒進行適當的教育。有一個典型的實驗研究說明了這個道理。“哥哥從46周開始,每天接受10分鐘的爬梯訓練,到52周時,他能熟練爬上5級樓梯。而弟弟到了第53周時,即使有人扶著也不大愿意嘗試爬梯,但第54周之后當他再看到樓梯時,卻能一直爬到樓梯頂端,并且不用旁人幫助”。這就是聞名世界的雙胞胎爬梯實驗,其研究表明,對幼兒進行的任何提前教育只會事倍功半,而到適當的年齡進行適當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規律。幼兒教育“小學化”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其教育效果必然適得其反。這一點,實踐也已充分證明,我們應當從中深刻反思。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幼教人士重要的任務在于讓幼兒教育回歸本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外在表現為偏離了它的教育位置,承擔了本身不應承擔的教育義務,在履行一些重要教育職責方面錯位。因此,應當根據《規程》和《綱要》的要求回歸本位。

        三、正確銜接小學教育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我們并不是要割裂幼兒教育與小學的聯系,關鍵是如何將兩類教育科學銜接。幼兒教育是入學前的準備教育。實踐證明,幼兒教育應該注意與小學教育正確銜接,因為搞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能使幼兒較快、較好地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工作主要是入學準備工作,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整個幼兒園教育過程中促使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二是對大班幼兒做好有針對性的、專門的教育工作,即社會適應能力培養、良好學習品質和學習能力培養,入學意識教育。不過,在入學準備工作中,不能無視幼兒身心發展的年齡特點,無視幼兒的學習特點,簡單照搬小學的教學方式,用上課取代游戲。如果這樣,就又會回到“小學化”的老路上去了。

        四、開展幼兒教育家庭指導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要想糾正和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需要幼兒家庭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幼兒教育“小學化”,也是幼兒家庭的普遍教育現象。幼兒家庭“望子成龍,盼女成鳳”,“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教育行為,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和傾向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促使作用。“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希望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為此,幼兒園和幼兒教育工作者在端正自身教育思想的同時,也要承擔起開展幼兒家庭教育咨詢和指導的責任和工作。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綱要》,使廣大幼兒家長了解《綱要》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要讓家長主動學習和了解幼兒教育,了解幼兒教育不同于小學教育,了解幼兒大班并不是小學一年級的延伸,懂得“順自然,展個性”,了解幼兒,尊重幼兒,以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為依據,遵循教育規律,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成長的道理。從而,糾正家庭錯誤的幼兒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思想,按照教育規律幫助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維國.淺談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弊端.

        [2]陳萍.克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第7篇:兒童素質教育指導范文

        關鍵詞: 游戲性; 少兒舞蹈;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 G42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1)07-0043-02

        我國新的教育形勢對我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素質教育從兒童抓起。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種,兒童舞蹈教育擔負著極其重要的美育素質教育功能,舞蹈教育專家楊飛飛在《中學舞蹈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美育功能》一文中更是開宗明義地指出“作為藝術之母的舞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1]。而作為兒童舞蹈教學者,我們又不難從自身的教育實踐、從與兒童的頻繁接觸中得出這樣的結論:兒童的天性是游戲,忽視這一點去抓素質教育實際上也就是違背了兒童教育的基本規律。如果認識不到兒童的游戲天性的必然性,只強調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就難以準確地把握素質教育的關鍵,而忽略了兒童素質教育這一普遍要求,只強調兒童天性中的游戲成分那也是無法很好地完成對兒童的全面教育的。這種游戲天性與素質教育相互協調的重要性在兒童舞蹈的教學和表演中體現得尤為突出。

        “兒童舞蹈的表演和教育,不應拿專業的標準來要求,它的本質是半跳半玩”。在2002年中華民族兒童歌舞周學術座談會上,中國兒童歌舞學會副會長楊書明針對當前兒童舞蹈表演與教學中表現出的弊端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其實這種困惑已經困擾兒童舞蹈教育工作者多年。這方面的探討也越來越多,作為一名多年從事兒童舞蹈教學的教育工作者,本人對此也深有感觸,下面就個人的一些體會跟同行們做個交流,以求得到更大、更多的啟發。

        一、隨心而歌舞的兒童天性

        兒童歌舞是兒童為自己而歌為自己而舞的,他們從依呀學語時信口而歌,從跚跚學步時隨心而舞,一切都發自天然,沒有絲毫的造作和扭捏,沒有絲毫的功利和目的,一切都是為了娛樂自己和娛樂伙伴,他們是為兒童自己跳的,為兒童自己唱的,而不是給成人看給成人評判的。然而在兒童舞蹈教育的現實中,為了在比賽中獲得好名次,一些少兒藝術團在編舞創作中,過于注重孩子歌舞表演技巧,而忽視挖掘孩子情感的自然流露,他們的表演首先成了大人們出成績的平臺。

        不管在業余范疇還是專業范疇,對在兒童舞蹈教育中是否實施成人化的舞蹈技巧教育和成人化的舞蹈表演培訓的爭議一直都沒有停下來過,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熊家泰對在幼兒階段和兒童舞蹈訓練的初期就對孩子進行專業化訓練的做法表示了否定,因為這有可能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另外,他也不贊成在兒童歌舞中選用太過復雜的題材,那超出了兒童的表現能力。

        北京舞蹈學院吳啟明副教授指出,一些兒童歌舞節目玩技法,結果適得其反,沒有兒童節目的個性。一些專家包括少兒藝術團的老師認為這與當前少兒舞蹈劇目創作的貧乏,創作手法的單調不無關系。這兩者的缺乏,給學校、少年宮以及校外藝術教育機構排練兒童歌舞節目帶來困難,但是兒童舞蹈比賽的評價過程和評價結果卻又使兒童舞蹈的創作進入一個無以自拔的惡性循環,為了出成績他們只好求助于表演技巧。把比賽的結果看的比什么都重要,這就容易忽略了孩子的天然本質和他們對舞蹈的希望。

        這顯然是要不得的。好看的兒童舞蹈一定要有鮮活的、孩子愛看的動作形象表演。要讓跳舞的孩子們感受到跳舞的快樂,也要讓看舞的孩子們感受到看舞的滿足。讓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娛樂自己、教育自己。在一種游戲般的舞蹈的過程中為自己和伙伴、乃至為大人們帶來快樂。

        二、少兒舞蹈教育――游戲先行、與游戲同行

        大教育家孩子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而時習”說的是過程,有這樣的過程,才能達到“不亦樂乎”的目的,把學習的結果視為唯一,“學而時習”的過程變得索然無趣,甚至變得痛苦不堪(看看我們身邊無數兒童哭著鬧著不學鋼琴不學畫畫不學跳舞的事例就不難明白這一點)。據說,古希臘時,柏拉圖的學園,主要是為兒童在游戲中學習而創立的。東西哲人在這點上竟然是如此不謀而合地把學習看作快樂的事、與游戲合而為一的事。可以說,初始意義上的教育是與游戲密切相關的,這應該是教育的本來面目。

        后來,社會的發展,人們附加在教育上理性的東西太多,漸漸地,教育變了味,成了工具,成了手段。在中國,隨著科舉制度成為統治者選拔人才的機制,學校教育淪落為科舉的附庸,成為求學者博取功名的敲門磚。再加上中國人一向注重實用性,游戲被視為“奇技巧”,教育就變了臉,而且面目全非了。直至今天,它仍然只是應試的工具,即使在兒童舞蹈教育這樣的本身具有游戲特征的藝術教育也基本上與游戲沒多少緣分了。雖然有教育學家、社會學家看到了其中的種種弊端,但也還并不足以影響教育決策,更別說在短時間內改變現實了。

        其實,人都有好樂的天性,在玩中學、樂中學,學的東西特別容易接受。人腦是由數以億計的腦細胞構成的,每一個腦細胞都與幾萬乃至幾十萬腦細胞連接,來回不斷傳遞信息。而腦細胞在活躍狀態下,與其它腦細胞連接的面更廣,傳遞信息的速度也更快。這種狀態下的讀書學習,效率也將成倍提高。一些發達國家,他們對教育遠遠不像我們那樣看得那么過于嚴肅,在他們的教育中活動形式,游戲形式,大多數情況下,學生都是在玩中學、樂中學。在瑞士,小學階段的學習時間有一半是游戲,在游戲中完成學習內容。教育,尤其是(藝術)舞蹈教育,本身就比所謂的文化課“主學科”更具有游戲性,更不應教得那么嚴肅,一件事情可能包含多種困素。換種眼光看教育,教育中多一點玩樂,多一點游戲,教育就可以換上一張和藹可親的“面容”了。

        席勒告訴我們:“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的時候,他才是完全的人。”人在游戲時,充分調動聽覺、視覺、味覺、嗅覺和觸覺,大腦又處于興奮狀態,這種狀態下的學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才還了學習以廬山真面目,這樣的教育才更富有人性,才意味著人的解放。

        三、在游戲中實施素質教育

        兒童游戲是在一定的時間、空間中進行的,伴隨著緊張和愉快;有別于日常生活,它只是對生活的一種模仿;目的就在游戲本身,不在游戲之外。

        素質教育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說:首先是教育,然后才是教育的范疇:素質。素質它有兩個意義:從廣義上看素質是一個人內在精神的外部表現;狹義上講就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思想和能力。也就是所學知識的技能運用。所謂素質教育,不過是教少兒如何將內在的潛能激發出來,運用在社會上,表現出不凡的思想和能力。

        正因為如此,要表現不凡的思想和能力,就必須提高教育水準,素質教育不是單純的提高學分,素質教育是一個包括思維、能力、人格等等全方位的教育,要使得被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能夠獨立健康地在社會上工作、生活、學習,這是最低的要求。

        現代素質教育應該注重教育的結果――非凡能力的運用,潛在技能的發揮。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少兒舞蹈教育在結合游戲進行教育應作出更多的探索和嘗試。

        藝術教育對人的作用非常深刻的,但過去我們的認識非常淺。舞蹈是人們表達情感的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形式,然而,在少兒與人交往中,平時與情感激動時表達都不大一樣。

        舞蹈教育與少兒素質教育都給我們很大啟示。舞蹈教育一是在于提高兒童對藝術的欣賞與參與能力,包括感知能力,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從而滿足他們對美的追求,通過舞蹈訓練達到強身健體,美化身段的目的,從而提高兒童的自我欣賞能力和自信心。當我們以美好的、生動的、詩一般意境的舞蹈進行交流時,孩子們體驗到的是對藝術的敬仰、對人類的熱愛,對和平的向往,對真善美的渴求以及對人生的珍重。因此,舞蹈教育與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意義在狹義上指的是個人身心藝術修養的教育,在廣義上意味著人類精神境界的完善與升華。

        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需要有一個過程,舞蹈教育和少兒素質教育的主旨是通過創作,訓練、表演,對青少年進行德、智、體、美的教育,開發他們的潛在能力,為培育社會主義新人打好全面、扎實的基礎。舞蹈訓練可以鍛煉青少年身體各部位的協調能力,不僅增強對形體美的認同,也增強他們對舞蹈本身乃至對其它門類藝術的感知能力。舞蹈教育可以鍛煉和培養少兒的集體意識,不僅增強少兒的社會知識能力,也增強他們主動參與社會的能力。舞蹈表演可以培育青少年的藝術美感,也增強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光明的熱愛和追求。

        藝術教育應當寓教于樂,始終貫穿于音、舞、美課教學之中。音樂和舞蹈在藝術教育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兩者在藝術教育中也是不可分離的。舞蹈和音樂是互為作用地合在一起的藝術形式,音樂和舞蹈可以豐富人的情感發展人的想象力,增強人的自信心,自豪感,使少兒在接受教育中得到健美挺拔的肢體,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氣質,端莊的儀表、儀態。例如:每次有少兒舞蹈新班開課,有些孩子喜歡舞蹈,還有部分孩子膽怯,對舞蹈沒有興趣,但筆者想辦法在課堂中利用一些喜聞樂見的游戲進行教學取得好效果。比如小青蛙找媽媽,小兔比賽,老鷹抓小雞,小樹長大了等等。孩子們興致勃勃,很樂意學習接受。另外還會采取一些競爭的辦法,比如分成小組排隊,按規定的動作、規定的音樂節奏由小朋友當裁判,從一個方位進行到另一個方位,如果小組里有動作或音樂節奏不準確的,讓他必須再排一次隊,重跳一次,直到跳對為止,看哪組同學完成又快又好,小朋友非常有參與意識,主動幫助那些動作或音樂節奏不準確的同學。這樣不但讓每一位同學都認真按照動作的規格要領去做,而且每組同學都很團結,效果非常好!孩子們愿意以他們自己喜歡的形式學習舞蹈。

        舞蹈是一門藝術,它不僅是舞蹈專業工作者的事業和追求,也是舞蹈教育工作者實施教育的根本立足點。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任務不僅在于提高專業教育的水平,也在于用舞蹈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教育少兒,達到提高少兒素質教育的目的。

        要使藝術教育回歸兒童生活,就要將藝術教育與兒童特有的、熱愛的生活方式結合起來。游戲是兒童的基本活動,讓藝術教育以游戲的方式存在,既體現了對兒童權利的尊重,又充分發揮了藝術教育的效益。藝術與游戲,在兒童生命初期,本來就是一體的,角色游戲蘊涵著戲劇的萌牙,涂鴉蘊涵著繪畫的萌牙,最初的生命律動蘊涵著舞蹈的萌牙……游戲愉悅與審美愉悅,有著極大的相似,它們都專注于過程,表現出超功利的特點,具有極高的享用價值。特別是象征性符號的使用,體現出藝術與游戲在心智方面也存在有機的關聯。因此,用游戲的方式來設計、組織藝術活動,使兒童在游戲中得到快樂和成長,發揮創造的潛力,是當前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走向。荷蘭文化史學家約翰?赫伊津哈(Johan?Huizinga)在《游戲的人》這一著作中,專門論述了游戲與舞蹈的密切關系。他認為“舞蹈在任何時候對于任何民族而言都是一種純粹的游戲,是現存最純粹、最完善的游戲形式……舞蹈本身就是游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舞蹈是一種特殊的、特別完善的游戲。”[2]眾多實踐工作者也對兒童藝術活動設計中的游戲因素給予了較多的關注。

        但在當前教育實踐領域,藝術教育卻存在誤區:以知識、技能的訓練和灌輸替代兒童真切生動的體驗和表達,成人式的思維、概念化的表達、整齊劃一的作品使得兒童與生俱來的藝術感受能力逐步喪失;功利性的追求替代了藝術教育的正確目標,各種獎項及其帶來的升學和擇校上的優待,盲目跟風,辦教育者對經濟利益的追逐等傾向使得藝術教育偏離了它的宗旨;新觀念、新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時普及,理論和實踐缺乏溝通,對不良風氣的認識批判不夠,等等。

        藝術與創造,一直是一對密切相關的概念。離開了創造,藝術就成了死物,創造是藝術生命的“第一生產力”。因此,藝術作品是否具有創造性,往往成為一個重要的評價標準。同時,人們也將藝術教育視為培養兒童創造力的手段。西方在對待兒童藝術問題上強調兒童的“原創”,即將兒童藝術才能的發展視為一個生物學過程,視為先天潛能的展開,視為一種完全自發的自我表現。教師作為兒童的伙伴、材料提供者、活動幫助者以及觀察者而存在,不應對藝術活動進行過多的指導和干涉,不應以規范、技能去約束兒童的想象。這種觀點在西方一直處于主流地位,被稱為“工具論”。相形之下,強調學科和文化、學習的“本質論”則是20世紀60年代后才在藝術教育領域引起關注。工具論與本質論之爭曠日持久,且有從對立走向融合的趨勢。這種趨勢表現在少兒舞蹈教育中,就是本文提到的游戲與素質教育問題,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

        所以,有教育家明確提出了“教育即游戲”的理論。

        四、以兒童為本,在游戲中塑造健全的童年

        童年應該是無負擔的童年,應該是隨性而歌隨心而舞的童年。它不應該是大人們完成教育計劃、成就教學目的的承載體。而是兒童自身獲得學習樂趣、獲得藝術享受的過程。舞蹈本身是最富于兒童特點的藝術形式,這就是為什么還沒學會說話的娃娃就會本能地跟著大人或者電視舞蹈。因為“舞蹈是動作的藝術,是用人體動作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抒發感情的一種視覺表演藝術.這一直觀性、可感性強的藝術,恰好符合孩子們身心發展迅速、天真活潑、好動好奇、模仿性強等生理心理特點,是幼兒最喜愛的藝術活動之一”[3]。正因為如此,兒童的舞蹈教學才需要充分把握“游戲與興趣”這一教學關鍵點。

        我們處在一個強調以人為本的時代,在教育中就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他們的天性和愛好,這并不排斥知識的學習和本領的掌握,而且,處于長知識長身體青春期的少兒,應該在各門學科中都爭取好的成績,學校評價教育質量,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及至升學率,也是一種“硬指標”。不以分數、獲獎成績為本,并不是說分越低越好,不片面追求分數追求成績指標,并不等于不要分數不去獲獎,少兒舞蹈教育也一樣,在注重游戲中獲得素質教育成果的同時,也并不排斥舞蹈教學的成績,問題在于:在人和分之間、教育和成績之間,要分清本末,本固則枝榮;不要舍本逐末,見分不見人。

        著眼于少兒的全面發展,按教育規律辦事,成績的提高和教學中以“獲獎”、以“率”為標志的各種指標的提高應該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如果反過來,夸大了“獲獎”的意義,甚至把少兒變成“得獎機器”,不惜違反教育規律打造一個高指標,其貽害無窮自是顯而易見的。

        少兒舞蹈教育在倡導以人為本、以兒童為本的思想時,就應該緊緊圍繞“一切為了兒童的發展”這一主旋律,力圖營造一個良好的精神環境。讓少兒在一個快樂、輕松的環境中,主動感知并自由表達自己的各種感受,在獨立的活動中認識自己的能力,看到自身的價值,促進少兒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

        英國哲學家羅素曾經論述說:“在干涉兒童教育的各種力量中,沒有一種力量站在兒童自身幸福的立場上。……學校和教師要在競爭中憑借學生來為學校增添光榮;作父母的只想讓他們的孩子光耀門楣。”他在近一個世紀前的話今天聽來依然發人深省。而作為少兒舞蹈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職責就是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盡可能的減少少兒成長中的悲劇成分,讓他們在輕松和快樂中造就藝術素質、在飽滿的人文氣氛中長大成人,在游戲中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在舞蹈中領會到藝術的魅力,在藝術中感悟到人生的美麗。

        結束語

        作為少兒舞蹈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職責就是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盡可能的減少少兒成長中的悲劇成分,讓他們在輕松和快樂中造就藝術素質、在飽滿的人文氣氛中長大成人,在游戲中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在舞蹈中領會到藝術的魅力,在藝術中感悟到人生的美麗。

        參考文獻:

        [1] 楊飛飛.中學舞蹈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美育功能[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9(7).

        第8篇:兒童素質教育指導范文

        財政所

        1、將教育經費納入鎮財政預算,按區政府下達的任務,足額征收農村教育費附加。對農村教育費附加要嚴格管理,專款專用,使用合理,足額投入教育。

        2、加強對教育經費使用的指導、檢查。

        綜治辦

        組織協調派出所等有關部門強化學校及周邊的治安管理,因地制宜適時組織開展校園及周邊治安重點整治,依法從重處罰擾亂學校及周圍的治安行為,保障學校及其周圍環境和治安秩序。

        派出所

        1、應提供戶籍冊、“五普”人口統計資料等材料,協助摸清3—24周歲人口分年齡的數據統計。

        2、強化學校及其周圍的治安管理,維護鎮范圍內各類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保障學校師生合法權益和維護校舍場地、財產、設備不受侵犯和破壞。

        3、會同學校開展警校共建精神文明活動,選派優秀警官擔任中小學校治安副校長,配合學校開展法制教育。

        司法所

        1、積極宣傳教育法規,開展教育法規的普法教育。

        2、配合學校開展法制教育,努力營造一個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教育氛圍。

        宣傳部門

        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等陣地,大力宣傳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新人新事,積極營造實施素質教育的良好社會氛圍。

        文化站

        1、積極開展各種活動,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提供有利的導向。

        2、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行執法檢查,對違反規定的予以糾正處罰。

        3、采取措施優化中小學校園環境,不允許在學校規定范圍內設置電子游戲機和網吧營業點。

        4、配合教育部門開展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推動學校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生的素質,為上一級體校輸送體育人才。

        民政辦

        1、關心資助孤兒等貧困學生的學習,將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學生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將孤兒納入五保對象。

        2、協助衛生部門建立全區殘疾學齡人口檔案。

        衛生院

        1、為適齡兒童,少年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并將各校體檢情況匯總通知各校。

        2、為兒童、少年提供必要的衛生保健條件,做好預防疾病工作,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積極防治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加強對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

        3、對學校衛生進行技術指導,行使監督職權,開展學校衛生服務。

        鎮婦聯

        1、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保障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等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

        2、根據女性青少年的特點,在教育、管理、設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3、協助有關部門對不送適齡女性兒童、少年入學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給予批評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責令其送適齡女性兒童少年入學。

        4、大力普及家庭優生、優育、優教知識,開展培訓、咨詢等活動。

        團委

        1、增強開展學校共青團、少先隊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扎實的工作,培養一代“四有”新人。

        2、加強對學校共青團、少先隊工作的業務指導,努力提高學校團隊組織工作水平。

        勞動保障所

        禁止各類企業或個人雇用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兒童、少年,一旦發現應按《國務院關于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責令退回,并予以處罰,及時上報主管部門及教育部門。

        農科教部門

        1、結合本鎮工作實際,擬定貫徹上級科技工作方針、政策、法規的實施方案和意見供街道領導決策。

        2、起草、制定本鎮農科教發展的意見、計劃,認真做好日常工作紀錄,做好建檔和檔案管理工作,寫好總結。

        3、協助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使每個青年人都掌握一門科技實用知識以上。

        4、抓好農村青少年培訓和教育工作。確保農村青少年接受教育率達100%,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5、抓好農科教結合,協助各部門做好科技知識宣傳和實用技術培訓工作。

        關工委

        1、認真學習理論、宣傳培養教育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推動全社會都關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2、協同教育部門和鎮老齡委、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團體,向青少年進行“兩思”、“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黨的基本路線教育、奉獻教育和勞動教育。

        3、積極配合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門做好失足青年的幫教挽救工作;配合學校、工廠、企業等基層組織做好居住在本鎮內的后進青年的思想轉化工作。

        4、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積極引導青少年反對愚昧、抵制,學習政治、歷史、時事、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知識。

        第9篇:兒童素質教育指導范文

        【關鍵詞】小學數學 素質教育 特點

        一、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內容和特點

        小學素質教育是指以開發兒童身心潛能,培養和提高兒童各方面素質為出發點和歸宿,以社會文化(包括思想品德)的傳播為宗旨,以心理品質培養為中介,以身體素質訓練為基礎的德、智、體、美、勞和諧發展的教育。

        1.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內容。小學數學素質教育身體素質――指腦、口、耳、手等各種器官的協調活動的程度。社會文化素質品德素質――愛祖國、愛科學、愛數學,具有勇于進取、勇于開拓、敢于競爭、不甘落后的學習精神。知識素質――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審美素質――指數、形、圖、式等的審美修養,能從美的角度去審視和欣賞數學知識。勞動素質――具有熱愛勞動的情感,養成勞動習慣,掌握一些勞動技能,會制做一些數學模型、學具、測量數據等。心理素質智力品質素質――記憶力、思維力、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等。非智力品質素質――興趣、情感、性格、意志等。{上述素質教育的內容,要在具體數學教學中,突出各個側面的基本要求,以促使每一個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形成各自不同的個性。

        2.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特點。小學數學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比較,具有明顯的4大特征:(1)基礎性。科學而全面的認識素質教育,必須從人的發展實質考察。人的發展應包括人的自然發展和社會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包含著一系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會性的較為穩定的發展。因此,素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循序漸進;(2)全面性。實施素質教育是為了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這就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既提高個體素質,還要提高群體素質。全面性的第二層含義是要德、智、體諸方面和諧發展,不能有任何偏見;(3)整體性。一是把素質教育作為一個整體,研究它以怎樣的結構形式和運動過程促進學生的全面提高;二是使學生主體形成在認識與實踐活動中表現出生理與心理、智力與非智力、知識與行為等方面的和諧完整的形態;三是從素質教育各要素橫向聯系看,要方向一致,協調發展,相互發展;從縱向運動看,要層次清楚,銜接緊密,渾然一體;四是把每一年教育對象都作為一個整體對待,針對素質構成特點,揚善救失,使每一個學生都相對的最優發展;(4)開放性。素質教育要把教育過程視為一個不斷發展的開放性系統,要保持教育與社會實踐聯系,把單一的封閉的教育逐步改變成開放的格局,逐步建立“班集――學校――社會”的教育系列。

        二、素質教育是數學教學改革的主旋律

        圍繞素質教育的實施這一主題,數學教學改革應重視如下幾個方面:

        1.重視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的個性品質。一般來說,非智力因素可以轉化學習動機,成為學生學習的內驅力;還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調節、強化作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是學生統一的心理活動過程和不同方面,認知過程是這兩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我們著眼于學生的素質培養,不僅能使非智力因素對智能發展起到調節、促進作用,更重要的把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本身看成是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目標,發展學生的個性品質。

        2.重視學法指導,培養學習能力。 注重學法指導是現代教學發展趨勢之一。學法即學習方法,是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習過程中所采取的學習程序、學習途徑、學習手段和學習技能等等。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單靠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許多東西靠自己去學習,這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作為數學教師的任務不單是教數學,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去學數學。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的:“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國外有些學者預言:“未來的文盲是那些沒有自學能力的人。”

        因此,要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關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進行哪些方面的學法指導呢?我認為最少可以抓如下幾個方面:①如何預習;②如何聽課;③如何作業;④如何復習;⑤如何課外學習等等。

        3.重視過程教學,發展學生思維。 傳統教學的弊端之一,就是重結論,輕過程,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改革數學教學,其基點應放在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掌握學習方法上。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必須重視過程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重視過程教學,應注意做到:概念的教學,重在形成過程;公式,法則的教學,重在推導過程;四則運算的教學,重在審題過程;應用題的教學,重在分析過程。

        4.重視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的數學素質都得到發展。 真正的素質教育不僅要做到因材施教,還要做到因時施教。這就要求在教學組織中把分班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實施因材施教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最大限度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以他的長處促使改變他的短處,讓每一個學生的數學素質都得到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目前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分層教學等教改試驗,以各自的方式對素質教育的實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這幾種教改試驗,都注意了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原則。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 五月天在线视频婷婷播放 | 亚洲精品视频中文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线 |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