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無償獻血宣傳工作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概述
自1998年10曰1日實行《獻血法》以來,我國的無償獻血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但血荒危機也悄然產生,在十余年前國內各地就已有發生[1],近年來由于血荒范圍的不斷擴大以及新聞媒體的廣泛報道而廣為人知。各類新聞媒體上,目前關于全國各地血液短缺的報道屢見不鮮,國家衛生行政部門也承認,“血液供應緊張狀況在一些地方依然難以緩解,個別地方呈現常態化趨勢”[2]。血荒這一危機的出現,不僅加劇了醫患之間的矛盾,影響了公共衛生事業的社會公信力,最重要的是直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這一問題長期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反映出在無償獻血工作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不足。
2血荒危機的起因
血荒現象的最直接表現,是采供血機構的采血量無法滿足醫療機構的臨床用血需求,是由供、需雙方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有必要從這兩方面入手分析血荒現象的產生原因。
2.1采供血機構方面的因素
2.1.1民眾無償獻血意愿下降受“郭美美”事件影響,特別是經過網絡新聞媒體的廣泛傳播和發酵,使民眾對公益性事業的信任度降低,直接表現為民眾無償獻血的意愿和人數下降。
新浪網曾于2011年11月、2007年11月、2006年6月對民眾的無償獻血情況進行了網絡調查,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表1不獻血意愿、原因的網絡調查結果[3]
2011年11月2007年11月2006年6月表示不獻血者比例63.5%19.9%11.0%不獻血原因1及比例無償獻血被有償使用,47.6%怕輸血感染,61.8%擔心感染疾病,46.4%不獻血原因2及比例擔心獻血過程中感染疾病,21.9%不相信血站,24.6%獻血不方便,18.6%不獻血原因3及比例針對無償獻血者的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15.1%怕影響健康,13.5%擔心傷害身體,16.5%不獻血原因4及比例其他,8.3%主觀上不想獻,9.8%不獻血原因5及比例擔心獻血會危害身體健康,7.1%怕疼 暈血,8.7%上述調查結果表明,目前民眾對無償獻血工作有比較強烈的抵觸情緒,是目前血荒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1.2無償獻血宣傳工作薄弱《獻血法》頒布十多年來,民眾對無償獻血的認識仍然存在較大誤區,“無償獻血利人利己”的思想沒有深入人心。表1的調查結果表明,民眾中擔心因獻血感染疾病和傷害身體者仍占較大比例,另外還有相當多的民眾對《獻血法》和血液使用政策不甚了解。無償獻血的宣傳工作顯得蒼白無力,無法產生應有的說明、說服作用,成為長期制約無償獻血事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2.1.3無償獻血者隊伍建設不力長期以來,很多血站的無償獻血來源主要來自于大學生[4],獻血隊伍結構簡單,在學生放假時易產生季節性血荒;另外由于各級血站都基本布局在大中小城市,對農村的覆蓋面有限,致使在我國人口結構中占重要地位的廣大農民階級在獻血隊伍中比例偏小[4],成為無償獻血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2.1.4地方各級政府工作有待加強一些地區的政府對無償獻血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工作缺乏計劃性和針對性,采供血機構所需要的人、財、物難以保證[5];《獻血法》第七條提出,“國家鼓勵國家工作人員、現役軍人和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率先獻血,為樹立社會新風尚作表率。”但有的地區,國家公務員在無償獻血隊伍中只占很小的比例[6],不僅沒有起到應有的表率作用,甚至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
2.1.5缺乏血液調度和調劑機制各地區血站按照地域劃分各自為政,除重大事件和特殊情況外,鮮有血液制品的地區
作者單位:130033吉林省血液中心
性乃至全國性的調劑,“八方支援”僅僅出現在“一方有難”的時候,基層血站平時的工作潛力無法發掘。
2.1.6異地用血難由于缺乏全國統一的血費返還標準和全國聯網的血站管理系統,無償獻血者異地用血難的窘境日益顯現,致使獻血者望而生畏,特別是對于那些流動性強、在獻血隊伍中占主要地位的大學生群體,冰冷了他們再次獻血的熱情。
2.1.7獻血條件設置嚴格與別的國家和地區的無償獻血條件相比,甚至與《獻血法》頒布前的獻血條件相比,我國《獻血法》中規定的獻血適宜年齡和間隔時間要嚴格的多[7],使這部分獻血者的再次獻血工作受到限制。
2.2醫療機構方面的因素
2.2.1醫療機構業務量增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醫療保險范圍的不斷擴大,特別是新農合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醫療機構的業務量不斷攀升[8];同時農村人口用血多獻血少[9],致使臨床用血量呈現剛性增長,給采供血機構帶來沉重的壓力。
2.2.2醫學研究取得新進展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醫療方面的新技術不斷出現,手術不斷突破,臨床業務量的增長進一步帶動臨床用血量的攀升。
2.2.3部分醫療機構的臨床合理用血工作不盡人意,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2.2.3.1輸血指征掌握過寬一些醫療機構沒有嚴格按照《臨床輸血技術規范》掌握輸血指征,出現不必要的輸血,不僅增加了患者的財務負擔,還增加了患者出現輸血反應、感染疾病的風險,并且浪費了寶貴的血液資源,增加了采供血機構的工作壓力。據統計,有的醫療機構不合理輸血率占50%,其中尤以外科系統為最[9]。
2.2.3.2自體輸血工作薄弱自體輸血分為3種方式,即貯存式自體輸血、稀釋式自體輸血和回收式自體輸血。《獻血法》第十五條指出,“國家提倡并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但有的醫療機構由于自體輸血工作開展不力,在血液供應緊張時,很多擇期手術的患者不得不反復擇期,被動等血。
3血荒危機的應對策略
在血荒危機來臨之時,采供血機構固然可以采取臨時性的號召、組織和動員工作以解燃眉之急,但這僅僅是權宜之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想從根本上治理血液短缺危機,則必須從供、需兩方面入手,從“開源”和“節流”上做文章,著眼于建立起各項工作的長效機制。
3.1地方各級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地方各級政府要依照《獻血法》的規定正確履行職責[10],發揮對各項工作的領導、統籌、組織和協調作用,制定科學有效的工作計劃和政策,發揮政策的調節和導向作用,從全局上把握工作,以保障無償獻血工作的順利實施。
3.2加強無償獻血宣傳工作
3.2.1建立長效機制采供血機構要積極爭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政策支持,將無償獻血的科學知識作為科普知識和健康教育內容,組織學生參觀血站、做志愿者和宣傳員等活動,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健康觀和奉獻精神。
3.2.2強化普及宣傳采供血機構還要廣泛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強化普及宣傳,讓民眾充分知曉“無償獻血有益健康”、“無償獻血利人利己”、“一人獻血全家受益”,使民眾破除恐懼和畏難心理,了解血液使用政策,積極投身于無償獻血事業中來。
3.3加強無償獻血者隊伍建設
3.3.1建設農村采血點采供血機構要積極爭取政府在經費和編制上的支持,在農村設立固定采血點,擴大農村覆蓋面,努力實現獻血者隊伍結構的根本性改變。
3.3.2發揮志愿者作用采供血機構要積極與志愿者組織建立聯系,發揮志愿者的奉獻精神,爭取建立起一支長期相對穩定的、人員素質高、血液質量好的獻血者隊伍。
3.4加強合理用血的監管工作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對醫療機構中的用血大戶抓好臨床合理用血的監督檢查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將臨床合理用血內容納入醫療機構的繼續教育體系,將合理用血的理念貫徹到各項實際工作中去。
3.5建立全國聯網的血站管理系統國家衛生行政部門要盡早建立起全國統一聯網的血站管理系統,制定全國統一的血費返還規定和標準,為無償獻血者異地用血創造方便條件。憑借網絡化的血站管理系統,還可以實現全國血液資源的精準調度和調劑,充分挖掘基層血站的工作潛力。
3.6修訂政策法規必要時在適當時機啟動《獻血法》及其他血液管理規定的修訂工作,參照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做法,適當放寬我國無償獻血者的年齡限制和間隔時間,保護無償獻血者再次獻血的積極性[11]。
參考文獻
[1]翟偉,牛紀偉.我們能否遠離“血荒”.望新聞周刊,1999,45:11-13.
[2]衛生部2011年12月13日新聞會實錄.moh.省略/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bgt/s3582/201112/53630.htm.
[3]新浪調查.survey.news.省略/.
[4]李詠梅.長沙市無償獻血者的調查分析.臨床輸血與檢驗,2007,9(1):15-17.
[5]孟慶麗,安萬新,梁曉華,等.政府在無償獻血工作中重要作用的調查與思考.中國輸血雜志,2010,24(3):185-186.
[6]毛桂平,王玉生.臨床用血緊張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臨床輸血與檢驗,2011,13(10):374-375.
[7]季陽,鄭忠偉,蔡輝,等.談談解決我國當前“血荒”的策略和措施.中國輸血雜志,2011,24(1):1-2.
[8]宋英華,王桂平,劉金月,等.新農合時期大型定點醫院的作用和貢獻.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7):3481-3482.
[9]鄭旗林.關于農村無償獻血采血點的選擇與使用.中國輸血雜志,2007,20(6):534-535.
今年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是繼續貫徹執行國務院《艾滋病防治條例》和《湖北省艾滋病防治暫行辦法》,落實《湖北省》,以行為干預和健康教育為主要手段,以高危人群主動監測,積極救治病人,自愿咨詢與檢測等為重點,充分利用各級政府的財政撥款及國際社會合作項目,全面落實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控制艾滋病的傳播。
一、總目標
遏制艾滋病經性途徑傳播,阻斷醫源性途徑和母嬰傳播,減緩艾滋病傳播速度
二、具體目標(如果與省要求任務矛盾,以省下達指標為準)
1、全市完成高危人群監測 人份,羈押監管人員監測 人份
2、目標場所100%安全套項目達到省項目辦要求
3、進一步加大宣傳工作力度
4、早孕婦女監測完成 人份,達 %
5、自愿咨詢檢測完成 人份
6、對符合醫學入選條件的病人抗病毒治療率及抗機會性感染治療率達100%
7、
三、具體工作要求
1、防治能力建設及目標責任志
第一責任人:
執行時間:年
按照省政府、省防艾辦、省衛生廳、省性艾中心,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醒目辦及省套辦和市政府、市衛生局的有關要求,對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進行兩次定期督導檢查,并不定期組織專項督導檢查組織一次艾滋病初篩實驗室雙盲樣考核。分別舉辦一次艾滋病診療技術管理培訓班和高危人群干預培訓班。提高專業技術人員業務水平,組織編寫“孝感市艾滋病防治簡訊”
2、健康教育
第一責任人:
①、大眾媒體宣傳。在新聞媒體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每月不少于4次,提高群眾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的認識,消除歧視。
②、社區教育。在城市專欄,刷標語,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宣傳畫等,在重點高危人群較集中的地方開辟有針對性的宣傳欄。
③、互聯網宣傳。在疾控中心網站和槐蔭論壇上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每周不少于1次。
④、黨校培訓。在各級黨校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培訓,要求每名入校干部必須接受一次培訓。
⑤、學校健康教育。督促相關學校將艾滋病防治知識及無償獻血知識納入教學計劃,并利用各學校的宣傳欄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
⑥、羈押、監管場所。繼續對羈押、監管人員發放艾滋病宣傳資料,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90%以上。
⑦、“12.1”宣傳。組織全市“12.1”艾滋病宣傳日。
3、抗病毒治療及抗機會性感染治療
第一責任人:
對符合醫學入選條件,按照“知情、同意、保密”原則為艾滋病病人提供抗病毒治療,指導病人定期進行相關生理,生化等監測,對感染者和病人的監測按照國家抗病毒治療方案執行,指導有關病人進行抗機會性感染治療,根據《湖北省艾滋病抗病毒及常見機會性感染免減藥物治療管理實施細則》協助共報銷治療藥物補助費 ,完善感染者檔案管理,定期進行隨訪,在省未統一規范病人檔案的情況下,統一全市病人檔案管理,包括感染者檔案和感染者家屬密切接觸者檔案,以保證檔案真實、及時、準確。
4、高危行為干預
責任人;
①、繼續在全市實施100%安全套項目工作,在旅游度假區4-10月份開展項目工作,確保娛樂場所宣傳資料擺放率,同伴教育實施率,從業人員體檢率,艾滋病性病知識知曉率,達80%以上,并完成KABP調查。
②、積極開展高危人群主動監測。市直及各縣市全面完成任務,新入所羈押、監管人員必須進行檢測,附任務表。
③、對社區美沙酮替代門診定期進行檢查、督導。
④、7-10月份完成國家級吸毒人員行為學調查400人。
5、自愿咨詢檢測
責任人:
在全市各VCT點常年開展免費自愿咨詢檢測工作及轉介服務,制訂規范全市統一的自愿咨詢表,公布咨詢電話,以方便求詢者,具體任務為:市直 人
6、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
責任人:
完成市級艾滋病防治核心項目及技術援助大悟縣開展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具體活動情況 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工作計劃書)
7、職業暴露及突發事件
責任人:
按要求處理全市各類工作人員艾滋病職業暴露事件,定期更換儲備抗病毒藥品,并開展職業暴露監測,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及政府處理艾滋病人群體性上訪事件。
8、性病管理
一、重點業務工作進展情況
今年以來,在省衛生廳的關心指導下,我市衛生工作按照全省衛生工作會議統一部署,結合實際,開拓創新,認真落實,全力推進,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工作目標。
(一)新農合工作取得新發展。全市參合農民達到214萬人,平均參合率95.86%,比上年度提高3.4個百分點。市政府今年專項安排2100萬元,為每個參合農民增加補助10元,使人均籌資額達到110元,比全省要求標準提高了10元。止5月底,共籌集基金1.89億元,為62.5萬參合農民報銷費用6903萬元,受益面29.1%,補償比48%,基金使用占應籌集基金的29%,整體運行勢態良好。同時,進一步完善了新農合補償方案,確定了兩項優惠政策,一是為70歲以上老年人群住院補償比例提高10—30個百分點;二是在中醫醫療機構住院補償起付線降低20個百分點。
(二)項目建設有新突破。20*年列建的19個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積極推進,4個縣級醫療機構項目中,建成投入使用1個、進行主體建設3個;15個鄉院項目中,完成主體10個,在建的5個。69個擴大內需項目工作進展順利,已建成31個,在建29個,正做前期準備將于近期開工的有9個,完成投資3111萬元,占中央預算內投資5730萬元的54%。市政府決定投資7560萬元,用三年時間新建1260所標準化村衛生所規劃中,09年列建的418所,已建成80個,在建338個。編制完成了《*市農村衛生服務體系二期工程建設項目規劃(2009—2011年)》,規劃今后三年建設8個縣級醫院(含3個中醫醫院)和19個中心衛生院等277個農村衛生機構,總建筑面積14.6萬平方米,總投資3.44億元(其中申請國家投資3.1億元)。
(三)農村衛生管理機制建設有新進展。始終把推進農村基層醫療衛生工作作為重點來抓。在繼續加強縣級管理的同時,深入調研制定了《進一步加強鄉鎮衛生院管理的意見》,提請市政府印發了《全市2009-2011年村衛生所建設規劃》。加強了農村公共衛生規范化管理,縣區政府正式出臺相關文件,在鄉鎮政府設立公共衛生工作辦公室,明確了專兼職工作人員,村級衛生信息員聘任正在落實。華池、鎮原、合水等縣完成了鄉院院長公開聘任,68名院長上崗工作,占全市鄉院的62%。衛生支農工作進展順利。組織開展了基層衛生單位“四化”工作,環境衛生面貌和群眾就醫條件明顯改善。
(四)公共衛生工作取得新成效。進一步加強了衛生應急管理,市縣均成立了應急辦公室,明確了工作人員。突出抓了以防控甲型h1n1l流感為重點的各類重大傳染病的應急準備工作,完善了8個衛生應急預案,編印了《*市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文件資料匯編》,組織開展了應急演練活動,保持了較強的應急能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直報率為100%。按照省廳“管理機構下基層,疾控機構進醫院,健康教育進家庭”的總體要求,年初專項安排,為每個鄉院(含分院)配備1—2名公共衛生專干,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均建立了公共衛生科或管理組織,門診全部設立了咨詢室,按要求全面開展工作。預防保健工作不斷加強,兒童計免保持在95%以上,結核病、艾滋病、地方病等工作正常開展,防治效果有新的提高。社區衛生服務向家庭延伸,向公共衛生傾斜,全市社區已篩查慢病病人23957人,建立家庭健康檔案57135份。衛生監督執法有力開展,重點領域衛生安全進一步加強,有效保障了重大節慶及日常衛生安全。餐飲業食品衛生監督在《食品安全法》實施后,在管理體制尚未理順的情況下,做到了工作不斷、秩序不亂。
(五)醫療服務質量有新提升。以開展醫療安全百日專項檢查活動為抓手,繼續開展了“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重點強化急診科、重癥監護病房、新生兒病房、血液凈化室、手術科室和麻醉科、護理管理、醫院感染管理等安全管理,進一步加強了醫療機構質控體系建設和質量督查考核,各級醫療機構較好的堅持了醫療質量月考核、季分析制度,落實了醫療質量責任制。在全市集中開展崗位練兵活動,組織了市級護理崗位技能競賽,表彰獎勵了39名護理崗位能手。開展了二級以上醫院病歷評閱及展示,對評選出的16份優秀病歷書寫者進行了表彰獎勵。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各級醫院服務態度、服務質量管理、建立健全監督約束機制的通知》,認真實施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積分管理制。無償獻血工作取得新的成績,1—5月份,完成采供血1.8噸,無償獻血比例達到94%,成分血儲備達到99%,臨床應用達到89%,保證了臨床用血安全。
(六)中醫藥事業得到新進展。全市9所綜合醫院均設立了中醫科、中藥房,共設中醫病床122張,占總床位數的5.03%。95%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有中醫門診(科)、中藥房,80%的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能開展基本的中醫藥服務。市、縣中醫醫院中醫藥門診治療率達到78%,住院治療率達到63%。堅持以評促建、以建增效,4月份對7所縣級中醫醫院進行了等級初評,中醫機構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8個項目單位的人員培訓、適宜技術推廣、設備購置等進展順利。在全市開展了“中醫學經典、西醫學中醫”活動,為省上選送骨干培訓學員8名。加強了岐伯中醫傳統文化宣傳,接待各級參觀學習團體100多人次。
(七)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果。堅持把人才工作作為推進事業進步、可持續發展的大計,創新機制和制度,加強隊伍建設。一是明確發展規劃。先后制定了《*市衛生技術人才隊伍建設規劃(2009—2015)》、《新農村建設衛生人才保障工程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市衛生領軍人才配置計劃》等,使衛生人才工作規范、有序開展。二是注重人才引進和補充。近兩年為衛生系統分配大學畢業生500名,首次引進研究生4名。今年預計引進600名,4月份在蘭大、中醫學院簽約100名,全省招錄300名,本市招聘200名。三是進一步加強在職人員培訓提高。采取送外進修、實施繼續醫學教育、在崗學歷教育等多種辦法,提高衛生人員基本素質。推行了跟師帶教活動,由高年資、高職稱業務人員帶教新參加工作的畢業生,要求高級職稱人員帶2名,中級帶1名,一帶三年,捆綁考核,總結評獎。確定醫療單位每年按市級8名、縣級3名、鄉級1名的任務目標,分別選派到國家、省級、市級進修,確保后續人才。上半年,全市在崗鄉村衛技人員參加大中專學歷教育有1694人。認真開展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治知識全員培訓。與市委組織部聯合舉辦、鄉院臨床醫師培訓項目4期,第一期正在進行;與*大學合作,培訓縣級以上醫院醫師、護士項目也將啟動。
(八)衛生宣傳工作有新突破。制定了《關于切實加強全市衛生宣傳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做好《*衛生》簡報編發的同時,建立了的網站信息更新機制,整合網上服務項目,強化內容保障,使衛生信息宣傳不斷加強。認真落實省廳《甘肅省醫療衛生固定宣傳標語》文件精神,及時安排各縣區衛生局在縣、鄉、村各公路干線,小城鎮、行政村等醒目之處制作了宣傳牌、宣傳走廊、宣傳墻等,并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門前設立宣傳欄,在各鄉鎮和規模相對較大的村鎮街道制作了固定標語宣傳橫幅。據統計全市共刷寫墻體標語1201條,制作固定宣傳牌453面,為增強社會各界對衛生改革與發展的理解、支持和參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與措施
(一)抓思路、定責任。今年,我們在總結分析上年度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來緊盯人才隊伍建設一個關鍵,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和醫德醫風建設兩個抓手,狠抓項目建設、衛生宣傳和學習實踐活動三項工作,突出公共衛生、農村衛生、社區衛生和中醫藥工作四個重點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工作創一流、名次爭上游的總體要求。對各項重點工作堅持分級負責制,以責任書的形式分解到縣區、科室和直屬醫療衛生單位,推行嚴格的目標管理。各項工作任務要求做到時限、標準、要求、責任“四個明確”,對重點工作排出時間進度表,隨時記在心上,拿在手上,始終做到方向明、任務清。
(二)抓教育、樹新風。以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創新載體,豐富內容,在全系統開展了“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或服務對象”主題實踐活動。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同轉變思想觀念,創新工作方法,糾正不正之風,加強行風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安排了為期4個月的政風行風評議活動,制定了《*市醫療衛生行業有獎舉報實施辦法(試行)》,在各級醫療機構設置了舉報箱,各級衛生監督機構設置了有獎舉報告知牌,接受社會的監督,促進衛生行風新的轉變。
(三)抓銜接、爭支持。衛生工作面廣量大,涉及社會方方面面,要搞好衛生工作,單靠衛生系統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我們始終把匯報、銜接當作一件大事來抓,及時請示、及時匯報、及時銜接,爭取更多的支持和配合。經過努力,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在人才隊伍建設上,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年以來為全市補充畢業生500名,今年計劃再分配600名,大大的緩解了基層人才短缺的現狀。二是在地方重點建設項目上,決定新建的市人民醫院新門診大樓項目、市中醫院整體搬遷項目,都已開工建設。市衛生應急指揮中心項目正在抓緊前期準備,力爭年底開工建設。三是在經費支持上,市政府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確定09—11年用于衛生重點建設項目和新農合的資金將達1.41億元,為市人民醫院新門診大樓支持3000萬元、市中醫院整體搬遷項目投入3000萬元、村衛生所標準化建設投入7000多萬元,加大衛生為民辦實事力度,為新農合參合農民新增政府補貼2100萬元等,這是多年來史無前例的。這些,不僅極大的鼓舞每個衛生工作者的信心,也為今后衛生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證。
(四)抓創新,上臺階。堅持發揚改革創新、爭先創優精神,加大工作創新力度,在重點工作上多出亮點、多加創新,統籌推進。一是明確創新方向,注意把握全省、全市工作動態,發掘新經驗新做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凝心聚力抓重點、抓典型、抓精品,抓出叫得響、有分量、能示范的亮點工作。二是明確創新任務,規定縣區、市直單位及機關科室年內都要推出2—5個工作亮點,做到各有各的得意之作、奮進之筆,相互借鑒,相互促進,整體推進,在重點突破、兼顧一般、以點帶面中促進各項工作求突破、上臺階、創一流。
(五)抓督導,促落實。完善目標管理與考核辦法,進一步加強了定期督查和考核力度。今年起,實行重點業務進展和指標月統計,季分析通報等制度,對縣區、單位業務工作進行量化比較;半年督查小結一次,計入年度目標管理評價,年底全面考核兌現。對項目建設、衛生應急等重點、難點工作,提請市領導帶隊或組織專項督查組,先后多次深入基層和建設單位,現場檢查和協調解決困難問題,促使工作按期推進。通過強化督導,全面掌握各項工作是否與時限要求同步,任務指標完成是否高于去年同期,同時根據省廳月情況通報,在自查比較中準確定位,查缺補漏,加快任務落實,著力營造“工作創一流,名次爭上游”的良好氛圍。
一、2016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穩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1.全面推進分級診療制度。進一步規范分級診療服務,縣域就診率90%以上;上半年鄉鎮衛生院門診服務量較2015年同期有明顯增幅,住院診療量和病床使用率較去年同期持平;縣級醫院門診服務量、住院診療量漲幅平均數達到5%和持平;醫院開展遠程會診占院外會診比基本達到40%。縣、鄉、村雙向轉診通道暢通,運行正常。縣級醫療單位與鄉鎮衛生院全面建立松散型醫療聯合體,醫師多點執業較2015年增長50%。
2.強化公立醫院改革。草擬了《鞏固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意見》,繼續鞏固了取消“藥品加成”改革全覆蓋,全面深化了管理體制、財政補償機制、價格機制等綜合改革;開展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效果評價,建立健全醫院績效評價機制,100%的公立醫院實行了院長任期目標管理和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
3.鞏固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和藥械保障機制改革。繼續鞏固基層醫療機構和村衛生室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成果。上半年,縣級公立醫院基藥采購占藥品采購總額的57.54%,全縣網采藥品金額比例縣級達103.8%、鄉鎮達93.55%,平均陽光積分98.68。全縣所有網采單位均能按省、市要求進行網上集中采購,采購藥品、耗材采購率達100%;全縣總藥品、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平均積分達到90分以上;以縣為單位實行了基藥采購金按月支付,集中支付率達100%。截止5月,全縣藥品采購成交金額1523萬元,其中基藥1004萬元,耗材采購成交金額140.95萬元。
4.完善醫改推進機制。建立健全醫改領導小組,醫改辦編制人員全部到位,醫改工作納入了黨委政府目標績效管理,按期召開了醫改工作推進會。我縣“7個中心建設”穩步推進,醫學影像、消毒供應、醫學檢驗中心運行正常,心電中心正在建設中。
(二)堅持依法行政,規范行政運行。
1.加強法制宣傳。制定“七五”普法工作計劃,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機關干部學法、領導講法,深入開展“法律七進”活動,半年開展專題法制宣傳教育活動5次,在醫院、公共場所建立法治宣傳欄14處,做好了12356陽光計生服務熱線管理。
2.加強行政審批。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所有審批程序嚴格把關,切實做到了人員落實、責任到位、程序規范、限時辦結,行政審批按時辦結率達100%,群眾滿意率100%,無違法、違規辦理現象發生。
3.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建立完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促進行政權利公開運行;上半年共錄入行政確認類15例、行政處罰類尚未查處違反衛生計生法律法規相關案例。堅持重大行政決策“五大程序”,強化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無行政行為被依法撤銷、變更、確認違法、責任改正或者履行法定職責。
4.強化衛生計生綜合執法監督。完成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并及時上報相關數據和總結。對轄區各級各類學校22家,托幼機構13家進行了學校衛生監督檢查。組織開展了住宿場所、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執法專項檢查,半年共檢查住宿場所30家、市政供水單位1家、鄉鎮集中式供水單位9家,監督覆蓋率100%。認真加強衛生計生監督執法隊伍建設,努力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積極組織執法人員參加省、市、縣舉辦的各類培訓活動,提高監督員綜合執法能力,樹立良好的衛生計生執法隊伍形象。
(三)維護促進群眾身心健康,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
1.衛生計生服務體系建設進展順利。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達標率達100%。督促落實縣婦幼保健院整體搬遷項目順利推進,目前正進行裝修工程及總平施工,預計2016年10月底前完成整體搬遷。縣中醫醫院新建業務用房項目已通過省衛計委醫療流線審查和縣規委會方案審查,地勘已完成,正進行施工圖設計,預計2016年8月底前開工建設。縣人民醫院的建設用地已落實,正完善各項前期工作。截止目前,完成對上爭取1316萬元,占目標任務的53%,完成固定資產投入3900萬元,占目標任務的65%。
2.大力發展民營醫療。實施社會資本辦醫促進工程,社會辦醫療機構診療量(不含村衛生室)較2015年有所提高,社會辦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占比均達25%以上。
3.發展新型健康業態。建立健全健康服務業發展推進工作機制,信息報送及時準確率達100%。實施重點項目帶動戰略,全方位推動醫養融合健康發展,在縣人民醫院設立老年病科、精神病醫院開展托養服務、東城醫院開展醫養結合服務,縣中醫醫院養生康復中心納入“十三五”項目儲備。
(四)優化配置資源,公共衛生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1.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穩步推進。規范項目資金管理,項目經費及時、足額到位,落實了一定比例的資金到村衛生室。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城鄉居民健康檔案電子建檔率62.22%,動態使用率45.5%;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別為34.75%、21.7%;按時報送信息8條。召開了3次基本公共衛生知識培訓會,組織了2次對項目實施單位的工作督查指導和半年績效考核,項目工作規范有序。
2.傳染病和慢病防控工作進一步加強。
一是全面落實了傳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重點抓好了全縣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管理及學校傳染病防控,無暴發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并切實提高了全縣法定傳染病網絡質量。加強常規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與預測預警,每月對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風險評估,對主要傳染病進行預測預報,并每月開展疫情簡報分析和輿情監測。截止5月,法定傳染病準確報告率達100%。啟動了疾控機構等級評審工作。2015年全縣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抽樣調查,全縣基免兒童建表率、建證率、表證符合率均100%。縣級醫療機構產科于4月開展了預防接種信息錄入。深入開展結核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創建,力爭今年通過省級驗收。積極開展血防消除工作。正在完成自評及資料收集整理。瘧疾消除工作,現已完成自評,已申請市級驗收。強化全縣飲用水監測,覆蓋率達100%。二是加強慢病防控。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質量,全縣死因監測粗死亡率≥6‰,達國家監測標準。強化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全縣共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篩查核實780人,檢出率達4.59‰,管理率81.6%,規范管理率69.4%,在管患者治療率36.15%。
3.婦幼保健工作不斷加強。一是加強婦幼服務能力建設,健全完善婦幼急救轉診體系,不斷提高婦幼健康服務能力。二是強化婦幼健康管理服務管理,孕產婦住院分娩率100%,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8.96%,兒童系統管理率為98.45%;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控制在0、4.4‰、5.87‰;有效降低剖宮產率,剖宮產率44.07%;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廢證率為0.24%。三是規范實施“七免一補”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婚檢率96.33%,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城鄉目標人群覆蓋率77.13%,婦女常見病普查率80.02%,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97.63%,新生兒聽力篩查率95.09%;HIV感染、孕產婦及其所生嬰兒抗病毒藥物應用比、梅毒感染孕產婦梅毒治療率、梅毒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預防性治療率均達100%;免費計劃生育基本技術服務落實率100%。
4.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以愛衛月、春季愛國衛生運動為契機,大力開展病媒生物防制、控煙和健康教育工作。由縣愛衛辦統一組織,5月聘請專業消殺公司對中心城區5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機關單位、企業、學校、廣場等所有公共場所統一實施除“四害”。據統計,共對6所學校,6個廣場,60多家機關單位,400多家企業,5000多家商店,實施了除“四害”活動,受益人群達6萬多人,保障了群眾的身體健康。鞏固省級衛生縣城,全力推進創建國家級衛生鄉鎮和省級衛生鄉鎮工作。整合資金強化農村改廁工作,衛生廁所普及率較去年增長了3個百分點。加強控煙工作,開展“青春無煙,人生無悔”為主題的控煙宣傳健康科普活動,開展醫療衛生系統和公共場所禁煙工作督導暗訪,取得了良好效果。
5.鞏固衛生應急綜合示范縣創建成果。一是強化應急體系建設,縣成立了衛生應急管理辦公室,縣、鄉醫療衛生機構100%建立了衛生應急管理科室,落實了專兼職人員負責。修訂了2016年鼠疫控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縣級預案。二是深入鞏固省級衛生應急綜合示范縣成果,開展醫院應急規范化建設,目前已有3家通過市政府應急辦考核評估,其余正在等待評估。三是圓滿完成2016年山洪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醫療救援演練任務。四是每月開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需關注傳染病風險評估和輿情監測,衛生應急信息報送準確率、及時率100%。
6.強化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制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量及指標完成率100%;加強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提高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的分析水平,積極參與食品安全專項治理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置,落實縣醫院、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為食源性哨點醫院,覆蓋率100%。
(五)推進管理創新,強化醫療服務管理。
1.醫療服務不斷改善。強化控費管理,上半年縣域內門診、住院次均費用增幅控制在5%以內,二級公立醫院藥品占比基本控制在30%左右,每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費用正逐步控制在20元以下;縣域分級分類醫療機構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為7.3天左右;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逐步下降。二級醫療機構推進預約診療服務,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任務穩步推進。
2.醫療質量管理進一步加強。按市醫療質量控制中心設置規劃(2015-2017)要求,我縣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目前已建成13個并逐步開展工作,另7個正在籌備建立中;建立完善住院總醫師和專科護士管理制度,推廣護士分級管理和績效考核。100%的二級以上醫院實行電子病歷,推進臨床路徑管理和單病種醫療質量控制,二級綜合醫院不少于15個專業60個病種,二級專科醫院不少于10個病種;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標100%達到國家要求。建立和嚴格執行處方、醫囑、檢查檢驗單動態監測等制度,實行“三類”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指標控制和動態監測;優先使用基本藥物,醫療機構使用專利藥等高價藥品占采購總額比例控制在規定范圍內。建立大型醫療設備論證使用專家庫,對民營醫療機構大型醫用設備使用實行備案制管理。推廣適宜技術,推進同級醫療機構臨床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加強院感管理,規范醫療廢棄物處置。規范院前急救管理,提高急救急診服務能力。
3.加強平安醫院建設。推行醫療責任保險,縣鄉公立醫療單位和康達骨科醫院均參加了醫療責任保險,并積極鼓勵和引導其他民營醫療機構參保;疾病應急救助基金及時報銷率近100%;強化醫療糾紛責任追究,醫療機構均成立了醫療糾紛處理領導小組,與縣司法局建立了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半年無大型、傷醫事件和事件發生。
4.強化城鄉對口支援。醫學影像、消毒供應、醫學檢驗三個中心的逐步建成,DR在三個鄉鎮的投放,依托松散型醫聯體的建設,優質醫療資源正逐步下沉,對口支援任務正逐步完成。
5.基層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加強基層服務能力建設,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和住院診療量增幅達4%以上;推進“建設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活動,推薦比例達45%。及時兌現鄉村醫生各項政策性補助,穩定鄉村醫生隊伍。
6.積極開展契約式服務。推進鄉村(社區)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已簽約36570戶,簽約率為92.64%。
(六)積極推進中醫事業發展。
繼續鞏固和推進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承諾指標工作,各項指標均完成。全縣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設置了中醫科、中藥房,各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配置了1名中醫或能中會西的醫生,100%能運用至少6項中醫藥技術方法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全縣基層中醫藥服務量達45%。2015年西龍鎮中心衛生院標準化中醫科項目建設全面完成。縣中醫醫院新建業務用房項目,力爭8月底前開工建設。中醫數字化診療平臺建設完畢,待市衛計委考核驗收。全縣采購優質中藥飲片合理配伍用藥有大幅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藥健康管理覆蓋率達50%以上。截止5月,開展基層中醫藥業務培訓2次,中醫藥文化宣傳6次。
(七)調整完善計劃生育政策。
1.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工作。
一是做好各項統計指標工作。截止3月31日(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全縣半年出生人口112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1.73%,人口自然增長率1.52‰,人口出生、死亡統計誤差率在1%以內。
二是認真抓好統計質量。推進衛計系統內部信息共享,建立了“報送內容時間方式三統一、人員固定”的衛計系統信息報送模式,實現了縣域內個案信息交換;與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門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全面完成了PIP系統與公安數據信息比對工作,比對數據9264條,完成率100%。對省級監測點工作加強督促與指導,確保每季度省級數據17項指標達標;開展了村居手持移動終端使用培訓,使用覆率100%;接受了全市半年目標考核工作,各項指標順利通過。
三是平穩有序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推進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截止5月,共辦理證件1438本,其中一孩生育登記436人,二孩生育登記254人,獨生子女光榮證748人,群眾滿意度100%。目前暫無特殊情形類的再生育審批的案例,省內異地協查及時回復率達100%。
四是認真落實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嚴格執行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工作征收標準、程序、結果“三公開”和“征繳分離”管理規定,嚴肅查處違法生育行為,截止目前,全縣無違法生育對象,無行政侵權案件。
2.計劃生育獎特扶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兩獎一助”對象資格確認及信息錄入工作,全縣獎扶9007人,特扶572人(其中市特56人),獨生子女父母獎勵13162戶。經測算,今年全縣獎特扶對象將享受惠民資金約1223萬余元。二是建立了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一對一、多對一聯系人制度和免費體檢制度,每戶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至少有1名固定聯系人,建立了計劃生育特殊關懷戶168戶,衛計系統的黨政領導干部已走訪慰問了16戶特殊家庭,并發放慰問品。
3.性別比治理工作。加強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開展打擊“兩非”綜合治理工作。提高出生人口性別比統計數據質量,每周至少登錄“兩非”信息系統1次,共登錄25次,半年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8。
4.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深化網格化管理,健全鄉鎮一村居一網格員管理服務網絡,建立流動人口信息采集數量補助經費工作機制。強化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查驗率90%以上,流動人口重點信息反饋率、接收率、及時率100%。
5.藥具服務管理工作。全面落實免費計劃生育基本技術服務和避孕節育知情選擇,完善避孕藥具管理與發放服務,藥具應用率、有效率、隨訪率、知情滿意率均達95%以上。科學規范編制計劃,計劃執行率100%。藥具業務購調存管理信息系統報表管理數據“零”誤差,發放網點藥具保障率100%。
(八)強化綜合保障能力建設。
1.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注重人才引進,加大公開招聘力度,補足配齊基層衛計人員,目前已錄取10名衛生專技人員充實到縣級醫療衛生單位,縣人民醫院引進了一名研究生人才,全縣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空編率控制在15%以內。全面推進鄉村衛生計生人員一體化改革試點工作,目前我縣正在調查研究中。激勵引導衛生人才服務基層,落實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晉升職稱前服務基層制度,積極探索符合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全面完成了工調、崗位設置等人事工作,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試點任務正在開展中。充分調動干部工作積極性,在“5.12”國際護士節評選和表揚了一批優秀護士和30年護齡工作者。
2.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基本醫療功能模塊和醫保接口軟件對接,已完成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基礎網絡部署,預計9月底前完成全縣信息系統實施工作。推進數字化醫院建設,縣人民醫院成功創建數字化醫院,縣中醫醫院正積極申報創建。二級醫療機構100%建立標準化電子病歷。
3.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積極開展實施衛生計生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縣人醫院擬引進128排螺旋CT新項目,正在開展論證。推進重點專科建設,省級重點專科重點打造了縣醫院泌尿外科、縣中醫醫院康復科,市級重點專科重點打造縣醫院肛腸外科和呼吸內科、縣中醫醫院康復科、骨傷科。推進“四個職業素質”提升,鼓勵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學歷教育和職稱晉升考試,繼續醫學教育覆蓋率100%,達標率95%以上,新進醫學專業畢業生100%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4.強化衛計宣傳工作。建立健全新聞發言制度、新聞發言人隊伍,建立以局宣教股、各醫療衛生機構、各鄉鎮為成員的通訊員和網評員隊伍。通過各類重大節日契機,上街道、進社區,進農村、入農戶,發放宣傳品、進行免費義診等活動,半年開展各類宣傳活動12次。4月省衛計委宣傳教育中心在我縣中醫醫院拍攝一部以反映優秀醫生為題材的專題片,在省電視臺進行了專題播放。完成了西龍鎮鷹臺村人口與健康文化示范基地的打造工作。加強外宣工作,與省市相關媒體加強聯系,截止5月,市級上稿33篇、省級19篇。全面開通官方微信,及時更新信息。加強輿情監測,目前我縣無涉及衛生計生重大負面輿情。
5.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暨行風建設工作。加強黨務公開和基層黨建,深入推進“掛、包、幫”和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投入8000元對三清寺村結對幫扶群眾進行了慰問。100%的單位落實黨委(組)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書。認真開展“從嚴治黨責任在肩”和“兩學一做”主題教育活動,學習、重溫黨的誓詞,開展堅持理想信念、明確政治方向“兩學一做”專題討論會和知識競賽活動。依法加強醫療行業行風建設,制定衛計系統紀檢工作要點,按要求推行公立醫院醫德醫風考評制度,每月不定時對系統作風情況開展暗訪檢查;對財務規范、“三公”經費使用等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情況進行了檢查,全系統無重大違規違紀案件發生。通過集中學習、典型教育座談、觀看警示片、廉政談話等形式開展廉政警示教育專題活動,開展警示教育活動3次,實現了系統教育全覆蓋。
(九)統籌抓好其他工作。
1.狠抓穩定工作。堅持排查、接訪、穩控多項措施并行,圓滿實現了“零進京、零到省、零到市集訪、不出事”的目標,群眾來信來訪處理率、案件辦結率100%,總量呈同比下降。
2.無償獻血工作。強化無償獻血宣傳教育活動,開展新聞媒體公益宣傳12次,發放宣傳單2000余份,醫療機構、公共場所設立宣傳欄14個。自愿無償獻血比例保持100%。嚴格執行血費報銷規定,上半年報銷66人次,報銷金額50400元。轄區內無非法采、供、用血情況發生,無因臨床用血而發生的醫療事故。
3.統計財務工作。全力抓好衛生計生統計,按時保質報送衛生統計報表,人力個案上報與月報在崗職工數一致率98%以上;轄區機構雙向轉診個案上報與月報轉診數一致率100%;對“統計數據質量監測系統”問題處理率100%,數據現場質控準確率90%以上。規范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認真做好項目資金管理與成本預算,為領導決策做好參謀作用,及時上報各種財務報表。提升衛生計生財會工作水平,強化了各醫療單位財務監管和指導,規范資金管理與使用,鄉鎮衛生院嚴格實行了報賬制。
4.醫療衛生扶貧工作。按照《縣醫療衛生扶貧專項方案》大力開展衛生扶貧工作,貧困地區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達標率100%,個人醫療費用支出控制在10%以內。一是嚴格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有效改善了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致困”。二是開展精準醫療救治。依托醫療聯合體建設,建立一支多學科專家組成的精準扶貧專科專家隊伍,對幫扶村貧困對象制定一對一疾病救治名冊和愛心聯系卡,開放與該村委會聯動的就醫綠色通道,對貧困戶實行優先就診、醫院先墊付治療、優先請上級專家會診、上門醫療服務等舉措。三是精準醫療救助。與村委會、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幫助貧困戶大病救助申請醫院能力范圍內的醫療費用減免,開展“志愿者服務在醫院”活動,志愿者愛心捐助或住院陪護等。四是醫療行業扶貧。結合醫院黨團員志愿者活動,對在家有治療條件的,志愿者實行上門服務;對無條件在家中治療的困難戶,采取聯系人與貧困戶對接模式,使他們不再因病返貧。
5.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體系,明確了各醫療單位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每月定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及時上報隱患排查治理月報表,半年已開展專項檢查3次,目前無重大、特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發生。
二、2016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不折不扣地完成市、縣各級部門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
(二)完成縣婦幼保健院整體搬遷項目,加快推進縣中醫醫院擴建項目,大力爭取縣人民醫院項目;
(三)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醫療質量中心,推進重點專科建設,完善醫療聯合體,全面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四)抓實基層基礎工作,做好計劃生育服務管理;
(五)提高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水平,創建結核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完成省血吸蟲消除縣目標任務;
(六)深入開展衛生計生扶貧“五大行動”,建立健全貧困地區基層衛生計生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