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為學校設計廣告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商務翻譯;商務翻譯教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3)05-0057-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2.016
截至2009年,中國成立各類翻譯公司19,520家,約50萬翻譯從業(yè)人員(郭曉勇,2011:32-34)。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算得上一個翻譯大國。然而,據2008年2月24日的《中國人事報》統(tǒng)計數據顯示:中國專業(yè)的翻譯人員還不到6萬。由此可見,市場對專業(yè)翻譯人員的需求依然很大,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培養(yǎng)高端的商務翻譯人才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意義就愈加明顯了。
1 . 中國商務翻譯教學的現狀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 . 1 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
傳統(tǒng)商務翻譯教學模式下,教學設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學內容上,某些教師未能從商務翻譯課程應用性強的本質出發(fā),過多闡述籠統(tǒng)的翻譯理論和技巧,而對商務知識的講解則有所欠缺,另外在進行譯例分析中,還是沿用翻譯課歷來重文學譯例的傳統(tǒng),缺乏對經典商務譯例的探討。在教學情境上,由于當前許多學校的商務翻譯課仍然沿用“黑板加粉筆”,“理論知識加翻譯練習”的模式(尤璐,2006: 74-76),所以教學情境缺乏新意,過于刻板。在教學方法上,教師的口授依然是主要的教學方法,而師生互動、同學之間的協(xié)作、小組討論、辯論、調研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依然不常見。
1 . 2 不合理的師生定位
師生定位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關系(肖秀榮,2002:118-143)。合理的師生定位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而當前中國商務翻譯教學中的師生定位卻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傳統(tǒng)的商務翻譯教學模式依然廣為存在,使得教師易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扮演支配者的角色,而學生傾向于被動地聆聽和做筆記,扮演被支配者的角色(黃衛(wèi)星,2011:80)。當前,中國的商務翻譯教學中,這種教師支配整個課堂的情況還相當常見(王盈秋,2011:40-42)。當這種支配與被支配的角色定位形成后,師生之間的交流就會變少,教師傾向于用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授課,往往輔之以“萬無一失”的完備講稿,通常是翻譯理論知識加譯例分析,而學生則容易聽覺疲勞,產生厭學情緒。
1 . 3 單一的學習成績評估方法
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估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它,教師得以了解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效果,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從而更有效地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然而受應試教育這一錯誤教育理念的影響,大部分學校仍然將單一的階段性筆試作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學習成績評定方式(李彬,2011: 120-122),而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社會實踐等則未能引起相應的關注。另外,當前的評估方法過于關注學生的考試分數,而不是學生真正的能力(王盈秋,2011: 40-42)。這種單一靜態(tài)的評估模式不僅不利于教師準確地獲取學生的相關信息,也無法起到有效促使學生自己進行查漏補缺的作用。
2 .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簡介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也被稱為建構主義。其代表人物有杜威(John Deway)、皮亞杰(Jean Piaget)、維果茨基(Lev Vygotsky)等。杜威強調自我實踐在獲取新知識中的作用,認為經驗是認識現實世界的基礎,教育應被看作是對經驗的不斷重構(Newby, Stepich, Lehman and Russell, 1996: 34)。皮亞杰認為孩子們與生俱來地具有與他們所處環(huán)境進行互動的趨勢,通過這種互動,他們能開發(fā)出各種行為和思維模式,即“圖式”(鄒艷春,2002: 27-29)。維果茨基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他人的交流作用,并提出了著名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Vygotsy, 1978: 86)。所謂最近發(fā)展區(qū)是指學生的發(fā)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即學生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fā)展水平,也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獲得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兩者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該理論明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肯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自我經歷、自我理解并自我反思的有意義建構過程,強調學生的“學”而非教師的“教”。它提倡將學生而非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鼓勵學生在模擬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中去完成知識的有意義建構。同時,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也肯定了周圍的人際關系在知識建構過程中的促進作用,另外,由于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有意義地去建構知識的動態(tài)過程,所以它提倡用動態(tài)多元而非靜態(tài)單一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估。
3 .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改革當前中國商務翻譯教學的啟示
3 . 1 對教學設計的啟示
建構主義教學提倡學習應在模擬真實的情境下進行,并帶有特定的問題須解決。專業(yè)商務翻譯人才需要具備市場所需要的綜合素質,包括扎實的雙語基礎、嫻熟的翻譯技能,以及基本的商務知識、管理知識和外貿知識(段淳淳,2011:177-178),為此,商務翻譯教學不僅應注重學生在語言方面的積累,也應關注學生對商務知識和各種能力的積累。于是,在教學內容上,商務翻譯教學一要緊跟時代的要求,做到適時更新,二要改變傳統(tǒng)翻譯教學重文學譯例講解的現狀,對專業(yè)的商務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
在教學情境上,商務翻譯教學不應局限在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室里進行,而應在模擬真實的課堂環(huán)境中盡量地讓學生自己去動腦和動手。比如,可以創(chuàng)建虛擬公司形成模擬真實的人際關系,這樣一來,學生就仿佛被置身于一個微觀的商業(yè)界,能更深刻地去經歷和體悟自己作為一名專業(yè)商務譯員的責任和義務。在教學方法上,傳統(tǒng)的黑板加教材的教學模式使教師的口頭教授成為主要的教學方式,而商務翻譯要求學生積累各類商務英語知識。作為專門用途英語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商務英語又具有很強的應用性,所以單靠教師的講授很難達到讓學生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角色扮演、小組討論、辯論、師生互動等來打破單一的口頭教授。
3 . 2 對師生定位的啟示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學不應是信息從教師到學生的簡單傳遞(何克抗,1997: 3-9)。傳統(tǒng)教學更關注的是學生能否掌握概念、理論或事實,而建構主義教學更關注的是學生自己對知識的有意義建構。前者易將教師當作教學的主體,而后者認為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可以通過自我體驗、自我反省、詢問老師、與同學協(xié)作、集體討論、小組討論、辯論等方式獲取知識,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只起引導、促進和協(xié)調作用。這樣的師生定位在商務翻譯教學中的好處有:首先,當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guider)而非一個信息給予者(information-giver)時,可以更好地避免教師進行滿堂灌的授課方式,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其次,當教師作為一個促進者(facilitator)而非答案提供者(solution provider)時,可以避免學生一味等待所謂“標準譯文”的心理,教師適時地提出問題以促進學生進行思索,并鼓勵他們從多角度去找到問題解決的答案,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最后,當教師作為一個協(xié)調者(coordinator)而非一個統(tǒng)治者(ruler)時,可以更好地維護師生之間的關系,營造一個融洽且教學相長的學習環(huán)境。
3 . 3 對學習成績評估的啟示
傳統(tǒng)的學習成績評定方式往往把單一的階段性筆試作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評定方式。這種單一的階段性筆試注重考試結果,卻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而建構主義的學習成績評定方式旨在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關注,提倡學習成績的評定須基于學生的平時表現,而非僅僅取決于最后的考試分數,因此,建構主義的學習成績評定方法可謂是動態(tài)多元的。翻譯課程涉及語言間的轉換,眾所周知,在翻譯界,對某個譯本的評定往往會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情況,所以單憑一個靜態(tài)的筆譯考試很難真正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不真實的學習成績評定結果還可能導致學生過于自滿或自我否定的惡劣情況。另外,當前太過關注學生考試分數的評估方式難以真正衡量一位學生是否具備成為高端商務翻譯人才的素質,因為一位高端的商務翻譯人才還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問題解決能力等,而這些都無法從一紙試卷中得以體現。所以對商務翻譯學習者的成績評定須采用動態(tài)多元的方式,不只是考試分數,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翻譯相關的社會實踐、是否考取翻譯資格證書等都可以作為評定學生最后成績的參考因素。另外,成績評定的主體也可以多元化,除了教師(師評),學生自己(自評),小組成員(互評)等都可以納為評定的主體。
4 .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商務翻譯教學案例及其分析
商務翻譯教學涉及的內容廣泛,大體上可分為商標翻譯、名片翻譯、商務廣告翻譯、產品宣傳冊翻譯、公司簡介翻譯、商務信函翻譯、菜單翻譯、外貿單據翻譯(曾珠,2011: 48)。本文作者在自身的商務翻譯教學實踐基礎上,以商務廣告翻譯課為例,從構建模擬真實的教學情境、合理分配師生角色定位及創(chuàng)立動態(tài)多元的學習成績評估方式三個方面來闡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商務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考慮到商務廣告翻譯在整個商務翻譯課程中的重要性及該課題本身的難度,作者將該授課主題定為四小節(jié)課,分兩次上,一周內完成,共180分鐘。授課對象為30位專業(yè)為商務英語的大三學生。結合授課內容,老師將這些學生隨機地分成四小組,分別代表不同的利益群體:原文作者(廣告商)、譯文發(fā)起者(產品制造商)、職業(yè)譯者(翻譯公司)、譯文使用者(消費者)。授課前兩到三天,老師將授課主題和分組情況告知各位學生并囑咐各組同學做好相應準備,例如每組成員可自行撰寫某商品的廣告詞并將其進行翻譯,了解商務廣告的特點及其翻譯要求等。
第一節(jié)課為導入課,教師由問題導入授課主題,例如,“你最感興趣的廣告詞是什么?為什么?”“你有注意過一些廣告詞的譯文嗎?你覺得這些譯文如何?”熱身問題過后,老師通過多媒體播放幾則真實存在的商務廣告,并提醒學生注意廣告中出現的廣告詞及其譯文,如洗衣粉廣告“Tide’s in, Dirt’s out”(汰漬放進去,污垢洗出來)。播放廣告之后,老師通過提問、討論等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總結商務廣告詞的特點并思考其翻譯策略。隨后,老師引導學生回憶商務廣告中常見的詞匯及短語,如“economy and durability”(經濟耐用),“popular both at home and abroad”(馳名中外)。至此,第一小節(jié)課結束。
第二小節(jié)課為實踐課,學生須分組扮演各自的角色。每小組成員輪流扮演廣告詞撰寫者、譯文發(fā)起者、譯者和譯文使用者的角色。由于在課前已讓學生做過相應準備,所以學生是帶著相關知識和問題進入課堂的,不至于大腦一片空白。為了行文方便起見,四組同學分別用A、B、C、D來標識。本小節(jié)課共進行4輪翻譯活動,每組成員的角色在新一輪翻譯活動開始時進行交換,以確保每小組成員能在翻譯活動中體驗不同的角色。每輪翻譯活動持續(xù)時間約12分鐘。這里以第一輪翻譯活動流程為例來闡述學生是如何體驗模擬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在第一輪翻譯活動中,由B產品制造商委托A廣告商為某一香水品牌撰寫一句廣告詞,A組成員在接到委托后開始協(xié)力合作,在此期間還就產品特點等問題自行與B組進行聯系與溝通,三分鐘之內A將幾份備用廣告詞交付B。期間,由于課前各組成員有準備相應的廣告詞,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他們可以將之前的創(chuàng)意加以修改變成符合要求的廣告詞,由B組決定最后使用哪句廣告詞,并將定好的廣告詞交于C譯者,譯者成員在三分鐘之內將廣告詞譯好交付B進行審核,期間B與C自行就譯文的質量及修改情況進行溝通聯系,之后,B將定好的譯文交付D譯文使用者,譯文使用者將會把對譯文的滿意程度報告給B,至此,第一輪翻譯活動結束。為了使之清楚明了,本文作者將其用流程圖的形式呈現出來。
從該圖可以看出,在此期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老師的作用是隱性的,主要起引導、促進和協(xié)調的作用。作為譯者的學生不僅在從事語言文字的轉換,還參與了模擬真實的翻譯活動,經歷了溝通與交流、協(xié)作與解決問題等一系列過程。
第三小節(jié)課為討論課。課上,組員之間以及小組之間互相討論在實踐課中遇到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并自行與老師互動,尋求老師的建議。經過一番開放式的討論之后,老師邀請每一小組的成員輪流派出代表對自己小組及其他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給出相應的建議,并針對相應的表現打出自評和互評的分數,老師則對每一小組的表現進行點評,當場就他們的表現給出師評的分數,班長對自評、互評和師評的情況做好記錄。
第四節(jié)課為總結課。老師引導學生總結自己在翻譯實踐課中運用到的翻譯策略、方法和技巧,并由學生的回答巧妙地向學生引入翻譯理論知識,如“翻譯行為理論”和“目的論”。學生通過回憶自己在翻譯實踐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經歷的問題解決過程,一般能更好地理解翻譯和翻譯行為之間的差別,明白目的在翻譯中的作用,也能更好地把握和運用相關的翻譯理論知識。之后,老師再以生活中廣為人知的一些商務廣告(“Crest whitens whites.”佳潔士牙膏廣告和“Maxam erases years from your skin.”美佳凈化妝品廣告)為例向學生介紹相關翻譯理論指導下商務廣告詞翻譯的方法和技巧,這樣一來,學生就饒有興趣地懂得了商務翻譯與其他翻譯的區(qū)別了,也更有信心大顯身手一番,這時候老師加以鼓勵,并給予合適的翻譯練習讓他們獨立完成,他們也不會那么反感了。
4小節(jié)課后下來,完成了翻譯廣告翻譯這一小主題的課程。但老師在課后還應向班長要回關于學生自評、互評、師評的記錄,因為它們將作為期末考試時對學生成績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此之外,學生成績評定部分還參考其他因素,具體參考因素及所占比例如圖所示:
該商務翻譯教學實踐主要從構建模擬真實的教學情境、合理分配師生角色及創(chuàng)立動態(tài)多元的學習成績評估模式三方面展現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商務翻譯教學中的應用。通過課后的調查問卷分析,85%以上的同學表明自己更喜歡這種授課模式中模擬真實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師生互動、協(xié)作的學習環(huán)境及動態(tài)多元的評估模式,并覺得這種授課模式更能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
5 . 結語
商務翻譯課程是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加速而開設的一門較新的課程,它能否成功實施關系到中國商務翻譯人才能否走向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和高端化,同時也關系到中國整個經濟貿易的發(fā)展能否良性有效進行。商務翻譯的內容包羅萬象,而商業(yè)界又極具復雜性和敏感性,這就要求商務譯員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而不僅僅懂得兩種語言之間的簡單轉換。中國商務翻譯教學的現狀卻是不容樂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市場對于高端商務翻譯人才的需求。建構主義提倡的情境式教學、師生互動、協(xié)作式學習、動態(tài)多元的評估方式等理念在某種程度上能與應用性強的商務翻譯教學所契合,為改革當前中國商務翻譯教學的現狀指明了一條可行的途徑。
參考文獻
Glasersfeld, E. V. Knowing without Metaphysics: Aspects of the Radical Constructivist Position[A]. In Steier, F(eds.), Research and Reflexivity[C]. London: Sage, 1991: 12-29.
Newby. T. J., Stepich, D. A., Lehman, J. D., & Russell, J. 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M].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Inc. 1996: 34.
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y proces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86.
段淳淳. 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1(17):177-178.
郭曉勇.加強語言服務行業(yè)建設服務中國國際傳播戰(zhàn)略[J].對外傳播,2011(7):32-34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tǒng)教學的理論基礎(上)[J].中國電化教育,1997(3):3-9.
黃衛(wèi)星.廣西高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yǎng)現狀分析[J].中國商貿,2011(7):80.
李彬.論建構主義理論對英語翻譯教學改革的啟示[J].煤炭高等教育,2011(4):120-122.
王盈秋.從建構主義視角透視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改革[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11(1):40-42.
肖秀榮.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118-143.
尤璐.改進商務英語專業(yè)英語翻譯課程教學的思考[J].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1):74-76.
一、利用網絡資源,教學更活更有趣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掌握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要用好網絡資源。閱讀教學中經常涉及到許多課外知識,如自然現象、時代背景材料等等。與其教師對照教參照本宣科,不如讓學生自己動手搜集材料。為了更好的理解《看云識天氣》中,我搜集了大量圖片,讓學生了解到云的多姿多彩。這些課件不但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為幫助學生增加表象積累提供有力的支持。經過實踐,我感受了網絡的神奇,我領略了網絡的魅力,因為信息技術既可豐富視聽感受,也可化抽象事物為具體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它集圖像、聲音、文字與時代氣息于一體,恰當使用這一資源,可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讓自己的課更富有吸引力。
二、利用電視資源,教學更新穎
《新課程標準》突出口語交際能力,整合了聽與說,特別提出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要想達到這個目標,我們要用好電視這個資源。電視有好多語言類的節(jié)目,收看這類節(jié)目,我們可以向主持人學習,其語言的風趣、幽默、睿智,其現場的應急變化能力,令人嘆服。在學生口語交際訓練時,我常常借鑒電視節(jié)目如“實話實說”“焦點訪談”的形式。在“準確、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心情”的口語交際課中,我要求學生學習“實話實說”,大膽的敘說自己對同學、老師、學校的看法。在非典肆虐期間,我在“當眾發(fā)表意見,態(tài)度要自然”的口語交際課中,我鼓勵學生學習“焦點訪談”的形式,推薦二個學生當記者,采訪其他同學,“對非典有什么認識,平時要注意什么,心理上有什么負擔?!庇捎谛问叫路f,學生都能踴躍參加,課堂效果良好。閱讀教學也可利用電視資源,如《詩經?蒹葭》是一首朦朧之美的千古絕唱,為了更好的領略詩歌的意境美,在教學中先放電視連續(xù)劇《在水一方》主題歌,這首歌的歌詞就是《詩經?蒹葭》,之后將這首詩作簡要介紹,接著引導學生在屏幕上觀賞電視劇主題歌錄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當場吟唱這首詩或這支歌,并且很快就能背誦出來。這就是視聽媒介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推動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并加深領會了文章的意境美。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究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先提出“語文”一詞的含義,即“口頭為語、書面為文,不可偏指,而為之”。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正是為了學生能正確理解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而進行的讀、寫、聽、說。如何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效率是我們每個語文教育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以“情感”為基點,提高語文能力,豐富精神世界
我們的課堂,到底是一潭死水、枯燥無味還是輕松活躍、生動活潑的,關鍵在于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課堂駕御能力的高低。要讓課堂充滿活力,就得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那么語文課堂上的閱讀教學應成為情感交流的活動載體,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對作品的體會、學生與作者心靈的對話,我們老師就是這個活動的主導者。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自然大方的儀態(tài)、親切動人的眼神、抑揚頓挫的話語,能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學生;對課文聲情并茂的朗讀,能使學生對課文感情基調的理解形象化;適當的幽默,是課堂的調味劑,能營造一個輕松的氛圍。當學生喜歡上我們的課堂,他們的學習才有熱情,才能更投入地學習課文。要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老師應是那熊熊火把。
語文教材中文學作品的藝術形象都飽含著作者及人物的豐富情感,具有激動人心的藝術魅力,學生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形象思維,沒有感情的波瀾,缺少作為主體的投入參與,那么,即使老師激情飛揚,作出多么細致的分析,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識也是枯燥抽象的。因此,要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須激發(fā)學生的形象思維,根據課文內容設置情境,豐富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
二、將閱讀訓練引向課外
課堂上的教學,正是由老師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品讀范文、初窺語文百花園的一角,要想讓學生領略其中的精彩,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須讓學生走出課堂,運用課堂上學到學習方法,投入課外閱讀中。通過大量的閱讀,增加知識積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
語文源于生活。現如今流行歌曲、電視作品、廣告詞……,這些中不乏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一首噲炙人口的歌謠,如歌星周杰倫的歌之所以火爆其實他的歌詞在很大程度上貼切了生活;一則成功的廣告,其中可能包含著修辭的巧妙運用;近年流行的電視散文,以MTV的形式將文學作品形象化。另外,家家戶戶春節(jié)貼上的春聯,寫盡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祈盼;日常的百姓話語中,更有充滿智慧的俚語俗語。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語文,學習語文、欣賞語文,是一名語文老師應做到的事情。它能使語文學習更靈活,使學生更愛語文、愛生活。我曾要求學生從電視節(jié)目中搜集自己喜歡的廣告詞,并陳述自己喜歡的理由。學生對這次活動興致很高,紛紛積極搜集、認真分析。有的同學喜歡其修辭的運用,有的則喜歡其畫面的設計,還有的喜歡廣告內容的積極意義……
大量的閱讀,是學生豐富精神生活、積累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F在一些教師和家長對課外閱讀的理解存在誤差,認為會占用學生的學習時間,影響學習成績。其實課堂之外閱讀優(yōu)秀文學作品,是對課堂學習的補充,是對知識的實踐。大量閱讀優(yōu)秀文章,能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引來源頭活水,更能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作為老師,應引導學生有選擇地進行課外閱讀,養(yǎng)成勤讀書、愛讀書的好習慣。
三、讓閱讀插上想象的翅膀
關鍵詞:語文課堂;學生實現自我;生命綠洲
如何激發(fā)學生的熱情,使學生把教師傳授的知識當作一種禮物領受呢?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可以自由呼吸、實現自我的生命綠洲呢?下面我結合自己十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課堂的主體
新課程環(huán)境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刹簧僬Z文課堂仍然是“一言堂”的狀況,學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隨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唯一應該做的就是聽從教師的安排,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在這樣的觀念支配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很難實現的,這樣的語文課堂必然死氣沉沉,令人生厭。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既鼓勵學生獨立探索,又組合他們合作學習,努力讓他們的心靈能自由快樂地對話,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讓他們的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張揚。
鼓勵學生探索,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可以獲得更多的思維方法和思維結果??矗板P錚鐵骨,豪氣凌云的青史英雄”“無顏江東的悲劇英雄”“赳赳武夫,意氣霸王”,這是學生對項羽的多元評價;聽,“患難中互相扶持就是真正的愛情”“平平淡淡才是真,別追求迷離虛幻的彩虹”“不要迷戀天涯海角的玫瑰,請關心你身邊所擁有的吧”,那是學生從閱讀小說《項鏈》得來的多元理解。在學生的心靈述說中,我欣喜地發(fā)現,課堂的氣氛變得融洽了、和諧了。
組織有效的合作交流,要給學生明確具體的合作任務,組織不同層次、不同級別的師生、生生、小組與小組間、小組內部的交流和討論,形成多元化互動。
例如,《探索月球奧秘》是七年級(上)第四單元的語文綜合活動課,以綜合學習為主,結合寫作和口語交際。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懂得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獲取資料,了解月球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培養(yǎng)科學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并能用科學的語言條理清楚地介紹科學現象。
步驟一:把學生分為兩組,月球奧秘知多少學習小組和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學習小組,兩個小組又細分為月相、月食、潮汐、人類登月、月球與人類關系以及神話傳說、文章詩賦、對聯、民風民俗、音樂繪畫等各個小組。
步驟二:經過一個月的資料搜集,各個小組展示成果(制作成課件,并有專人解說)。
步驟三:重新分四人小組,選取小組成員感興趣的內容制作手抄報,一人任版面設計,一人負責繪畫,一人選材料,一人抄寫。
步驟四:舉辦《月球知識擂臺賽》,設立了小組合作必答題和寫作題,小組合作必答題中有“第一發(fā)言人答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補充、答題過程中小組分工明確,合作愉快加十分”,在寫作題中有“合作完成,一人表述的規(guī)則”。
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僅學會了獲取資料的方法、分門別類整理資料的方法,還體會了分工、合作的樂趣。
二、語文課堂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一位科學家說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優(yōu)秀的人文文化,就會不打自垮?!比缃裎镔|文明高度發(fā)達,不少學生“精神缺鈣”,缺乏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語文課堂是孕育滋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的沃土,語文課堂要堅持用課文中飽含的真善美,幫助學生提高人生境界,豐富美好心靈,為學生“鑄魂”。
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說:“千萬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輕人講什么理論。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說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種東西去揭示它。”顯然,游離于課文的枯燥無味、缺乏新意的說教,或牽強附會、生拉硬扯的灌輸是行不通的,學生只會入耳不入心,反而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甚至可能產生負效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課文內容特點出發(fā),“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例如,我在教授《藤野先生》一文時,讓學生通過文中關鍵語句,理解魯迅當年赴日本仙臺的目的是“學醫(yī)治病,救國救民”,而后來棄醫(yī)從文的原因也是為了救國救民,學生領悟到個人的理想要服從國家需要,在此基礎上我適時指出:今天我們選擇志愿,也應以人民的需要為重,個人的興趣要服從祖國的需要,魯迅先生正因為做到這一點,才成為一位享譽世界的文學家。至此,學生很自然地接受了理想教育,這對初三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再塑生命》一文中,海倫?凱勒用不屈的生命意志艱難地描繪了人生的美麗,讓人震撼。在課堂中我設計了“假如你置身海倫?凱勒那樣的處境,你們會怎樣對待生命”,以小組為單位,選代表進行簡短的演講。這樣,學生感受到了命運的考驗,也了解到了同齡人的生命態(tài)度。我還鼓勵學生上講臺介紹了貝多芬、奧斯特洛夫斯基、“千手觀音”邰麗華、霍金、張海迪、胡一舟、無臂女孩雷慶瑤等人的感人故事,這些“扼住命運的喉嚨”的強者的故事讓班級響起了一陣陣經久不息的掌聲。下課時,全班大聲齊唱《隱形的翅膀》時,氣氛達到了最,我相信海倫?凱勒對命運不低頭的頑強意志已經悄悄流淌在不少學生的血液中。
三、語文課堂要善于向其他學科取經
貝多芬曾說:“讓音樂使人類的精神爆發(fā)出火花!”特級教師于漪也說:“音樂引導學生進入作品的藝術境界?!比绻岩魳芬胝Z文課堂,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猶如春風化雨,使學生的知趣、理趣、語趣和自我的個性得到和諧發(fā)展。
例如,我在教學《蒹葭》這首詩歌時,在帶領學生了解大意后,我親自給學生唱起了根據《蒹葭》改編的歌曲《在水一方》,輕柔的曲調和悠揚的歌聲在教室飄蕩,整個教室鴉雀無聲,學生陶醉其中。唱完后,學生給予了我雷鳴般的掌聲。我鼓勵他們也要像老師一樣大聲唱出來,這樣學詩也就不那么枯燥無味了。最開始只有一兩個膽大的學生小聲地唱,后來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進來,聲音越來越大,學生的臉上洋溢著幸福、愉悅。
“繪畫對于孩子有著強烈的吸引力,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畫畫的。”如果把美術恰當地與語文課堂聯姻,也能收到奇效,因為它能讓文章變得“立體”,讓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可感。
例如,在教學《托爾斯泰》這篇文章時,托爾斯泰的外貌描寫是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課堂上我靈機一動,與其在按部就班地分析說教毫無新意,倒不如讓學生按照課本的描寫把托爾斯泰的外貌畫出來。果然,學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特別是班上一些畫畫能手更是躍躍欲試。他們認真閱讀課文,根據文中描寫認真繪畫。通過繪畫,學生不但能抓住文中托爾斯泰外貌的主要特征,而且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可謂一箭雙雕。
四、語文課堂要生活化
美國教育家華特科樂涅指出:“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比绻軌驅⑷粘5纳鐣?、家庭生活、校園和班級生活融入語文學習的內容,必然會極大地拓展語文學習的領域?!吧钣卸鄰V闊,語文應有多廣闊。不僅要在課堂上學語文,還要在生活中學語文。”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語文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語文,感受到語文,從而使學生不再覺得語文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覺得語文是脫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虛無飄緲。
例如,廣告試題是考試中常見的題目。我就讓學生注意電視、廣播、報紙上的廣告詞,先是摘抄下來,然后集體討論:你們從這則廣告中了解到了什么?這則廣告好在哪兒?還有什么可以改進的?如果是你,你會擬什么樣的廣告詞。這些訓練能使學生了解廣告的特點――形象、精練、朗朗上口,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為商家出謀劃策,可謂一舉三得。在此基礎上,我組織學生為學校設計綠化廣告語、宣傳廣告語。有的學生為學校小水池設計的廣告語:“為了映出你美麗的倩影,請你愛護她的身影?!辈萜旱膹V告語是:“藍天、綠草、愛心,相映生輝?!痹诎四昙壍恼Z文綜合活動中,有關對聯的相關知識,到了春節(jié),我就組織學生撰寫對聯。先個人創(chuàng)作對聯,然后集體修改,最后書寫。當學生看到自家門上的對聯,那高興勁、自豪感就甭提了。通過讓學生走向生活,讓學生體會到了語文是一門很有用的課程,它與我們是那樣親近,它就在生活中。讓生活走向語文,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不僅可以克服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種種弊端,還可以把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緊密結合起來,使素質教育真正地落到實處。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適時引導,激發(fā)想象
例如:我在教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第五組課文《開天地》時,我讓學生觀察頭頂天,腳蹬地的圖畫,想象當時戰(zhàn)天斗地的情形,而沒有引導學生該從哪方面展開想象。于是有同學想到了要穿多大的衣服;有同學想到了當時的想法:一定要把天地分開;還有的同學想到了睡在那里不吃不喝,他為什么還那么健壯?等一些與主題不符的,表面的東西。后來,我說:“同學們,開天地中也有許多故事,就像《西游記》中的孫悟空西天取經所遇到的困難相似?!庇谑峭瑢W們驚“哦”一聲,展開豐富的想象;想到了只手空拳打敗南疆欲神;一口氣把前來阻止分分開天地的靈火神雀吹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從此再也不敢來搗亂;一腳踩死了引誘他的青蛙怪獸;還割下大腿上的肉喂快要鋨死了的小狗,等一系列對強惡決不手軟;對弱小舍身相救的感人故事。也展現出戰(zhàn)天斗地的勇氣和誰與爭鋒的英勇氣概。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造機會,引導想象
我所教學的小學三年級語文來講,雖然我們是城市小學,有現代教學條件,但是有些山區(qū)或者農村的地方我們沒有辦法看到,所以,我總是多方位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根據課文意思,想象出了許多我沒有料到的,天真無邪的畫面。在教學完《風箏》一課后,學生展開想象或繪圖畫,或小組談話的方式把自己溶入課文之中,與課文中的孩子一起讓心在原野上奔跑,跟他們一起高興,一起瘋狂、一起懊喪、一起希望。有了前面的隨時培養(yǎng),在后面的教學,學生展開想象就好像家常便飯,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一想到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孩子們就會滔滔不絕地說出其它一些書上沒有的畫面;比如:青蛙呱呱的叫著,蛇懶洋洋地爬著,黑熊在春天跑步,東北虎在森林中咆哮;人們在秋天采摘著山葡萄、木耳;挖參的人群在深山中尋找著寶貴的人參。小朋友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等一些天真爛漫的畫面從而加深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的渲染,讓小讀者更加熱愛小興安嶺,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由此可見,想象也能讓讓課堂變得生機勃勃;展現出千姿百態(tài)的語文課堂;能讓孩子們更好地展現自己心靈深處的圖畫,只要我們去發(fā)掘、去引導,就能讓課堂變成一個快樂的海洋。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聯系生活,走向社會
生活是知識的海洋,生活之中時時處處皆學問。因此,我們應當具備一雙慧眼,尋找生活中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教材。
1、引導學生聯系學校生活,學習語文。
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臺,這座舞臺上發(fā)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例如:開學初,我班一名學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報名費主動交給老師,五年級的三位同學一年四季幫助殘疾學生上學等等,都可以讓學生們去說、去講。
2、引導學生聯系社會生活,學習語文。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鄙鐣且坏缽V闊的背景,更是學習語文一片天地。例如:針對當今社會上一些時髦的廣告詞,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領鮮”、“使用藍天六必治,讓您牙口無炎”等等,這一類故意偷換同音字的不規(guī)范用字現象,可以讓學生扮演一名文字小衛(wèi)士,走入社會去糾正這類現象。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語言文字的知識,養(yǎng)成寫規(guī)范字,說規(guī)范話的良好習慣,而且也訓練了學生的社交能力,說服他人的能力。
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走向生活的拓展過程可以由多種形式實現,首先是教師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學生自主的活動,如學了《鳥島》等課文后,可以讓學生做小導游,回去向家長、朋友介紹那兒的美景;又如讓學生課外做一些社會調查,宣傳等實踐活動等。其次是教師組織的集體活動,如參觀訪問,與兄弟學校開展手拉手活動等。
3、引導學生聯系家庭生活,學習語文。
家庭是兒童學習語文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在這里,兒童獲得了很多知識。教師可以抓住每個學生家庭的特點巧妙設計語文教學。例如: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服裝的,則可以讓他設計一下服裝廣告;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水果的,則可以讓他寫一寫介紹有關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高昂,家長更是倍加贊許。
關鍵詞:小學語文 生活化 教學情境
推進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已成為新世紀教育改革的主題。已經全面展開的國家課程改革強調課堂教學要聯系學生生活。從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來看,在傳統(tǒng)陳舊的教學觀念制約下,課堂教學過于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傳授,而忽視對學生的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多是老師講,學生聽,從課堂到課本,從課本到練習。這種現象反映了當前語文教學過程形式化,與學生生活脫節(jié),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氣息。面對語文教學的這種現狀,我認為要變“課堂語文教學”為“生活語文教學”,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情境中,激發(fā)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聯系生活,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教材
對教材的處理是教學活動的藍圖,可以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課堂之上”。教材處理要未成曲調先有情,這個情就是以學生為本,聯系生活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處理教材。
1. 內化教材。我們目前使用的教材中有一些內容題材老化,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不能適應形勢的要求,學生不易理解。所以,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把陌生的內容熟悉化,把陳舊的內容時代化,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情景中,主動探究、發(fā)現、體驗、學會、掌握、
運用新知,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2. 外化教材。陶行知先生說:“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壞生活就是壞教育。”語文并不是一門單純的學科、孤立的知識系統(tǒng),它是人類生活的濃縮。語文教學的任務不應該只是雙基教育,因此,在語文學習中,教師絕不能把學生局限于課文、課堂之中,將語文學科孤立起來,而應該盡可能地將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真正樹立“大語文”教學觀。站在“大語文”的角度上,融合各門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使語文教學真正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
3. 活化教材。美國教育家華特指出:“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贝嗽挷粺o道理,教學活動是人類生活中的一部分,離開生活的教學活動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教學中要結合文本將生活有機融合課堂中。如一年級教材中有篇課文《菜園里》,教學時我就將生活帶入課堂。上課前,在教室四周擺放有關蔬菜的實物;上課時,讓學生扮演菜園的小主人,走出座位去看一看、摸一摸這些蔬菜,再讀一讀旁邊的小卡片,試著記記它們的名字。這樣的教材處理目的是讓學生在摸一摸、看一看、念一念的過程中把識字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把識字與學生的生活常識結合起來。
二、組織“生活化”情境的學習活動
如果說教材處理屬于戰(zhàn)略的范疇,那么課堂教學則屬于戰(zhàn)術的概念。為達到戰(zhàn)略目的,教師應以學生為本,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學中我經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 描繪生活。語文既是形象的,又是模糊的。很多語言由于主、客觀原因學生難以感受,我們必須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積極誘導學生對于語文所表現的生活形象的感受,在此過程中用具體形象的語言加以詳盡描述,讓學生間接感受周圍的客觀環(huán)境。
2. 貼近生活。我們常說:“要把生活搬進課堂?!鄙罨那榫辰虒W,才具有真實性。
3. 模擬生活。有的課文內容距學生的生活較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時應借助于情境的創(chuàng)設再現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特別是讓學生走進文本演一演文中的人物,則可以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再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4. 聯系生活。葉圣陶先生曾經強調: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來學習課文,理解課文。《語文課程標準》中也特別提出“要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和句子?!鄙钪畼涑G?。生活就是語文教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語文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克服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只重語言的弊端,而且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使以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使語文教學煥發(fā)生活的陽光。
5. 走向社會,聯系生活進行語文教學?!稑藴省分赋觯骸皽贤ㄕn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鄙鐣且坏缽V闊的背景,更是學習語文一片天地。例如:針對當今社會上一些時髦的廣告詞,如“ XX 啤酒,步步領鮮”、“使用 XX 牙膏,讓您牙口無炎”等等,這一類故意偷換同音字的不規(guī)范用字現象,可以讓學生扮演一名文字小衛(wèi)士,走入社會去糾正這類現象。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語言文字的知識,養(yǎng)成寫規(guī)范字,說規(guī)范話的良好習慣,而且也訓練了學生的社交能力,說服他人的能力。
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走向生活的拓展過程可以由多種形式實現,首先是教師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學生自主的活動,如學了《葡萄溝》、《記金華的雙龍洞》、《鳥的天堂》等課文后,可以讓學生做小導游,回去向家長、朋友介紹那兒的美景;又如讓學生課外做一些社會調查、宣傳等實踐活動。其次是教師組織的集體活動,如參觀訪問,與兄弟學校開展手拉手活動等。另外,只要能留心,就會發(fā)現校外的教育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如到街道去出黑板報、幫商家設計廣告詞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語文實踐活動。
總之,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也處處用到語文,語文教學生活化是一個開放、自由、靈活、闊大無比的空間,它不僅可以克服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只重語言智能的弊端,而且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使以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在語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學習語文,又用語文去裝扮生活,這就是“語文教學生活化”。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生 英語學習能力 可行性措施 英語重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重要性不斷增強,不僅對于各種考試來說,英語所占比重持續(xù)增加,而且在日后的生活及工作中,英語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雖然小學已經開設英語課,但是小學階段英語的比重很低,學校、教師以及學生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我們學校所處地區(qū)在英語方面的師資力量也十分有限,所以在初中階段仍是基礎階段。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英語基礎學習的初中,是學生學習英語最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如果能成為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一個較好的開始,那么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以及養(yǎng)成好的語感。因此我們要重視初級中學中英語的教學,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一、教師在提高初中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要改進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初中生英語學習能力,我們要結合自身學習英語時遇到的問題以及當今現實環(huán)境的限制,尋求約束初中生學習英語的困境并在此基礎上探求解決方法。在中國較為發(fā)達的一些地區(qū),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較早,所在的環(huán)境也能提供較好的英語氛圍,但是對于我們云南來說,經濟水平較為落后,學校能夠配備的師資和教學硬件有限,因此只能在有限的水平之下提高效率,在方法上不斷學習和改進。在英語教學與學習中,有三個相關實體――學校、教師和學生。在基礎學習階段,教師的引導和灌輸對學生學習習慣以及對以后學習效果有重要影響。如果把這三個主體關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作用大小進行排序的話,應該為教師,學生,學校。
二、符合我們自己學校條件的提高初中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措施
提高初中生學習英語的能力要從學習語言的實際角度出發(fā),我們要從多個方面為學生的學習做鋪墊。
1、提供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為學習英語的學生提供英語聽說環(huán)境是所有研究英語教學的共識,因為英語首先是一門語言,然后才是一門學科。我們從嬰兒階段學習母語是通過反復刺激反應而習得的,具有真實語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因此我們對母語的掌握具有很強的不可改變性,對母語的掌握是很牢固的。而長期以來我們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英語知識的講授,強調對語言規(guī)則的解釋、理解和句式的反復練習,忽視了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的語言實踐,大大削弱了語言的交際性。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我們沒有像學習母語一樣具有先天的優(yōu)越環(huán)境,也沒有像發(fā)達地區(qū)那樣能夠提供英語高度模擬環(huán)境的條件,只能通過符合我們自己學校能夠提供的條件創(chuàng)設英語環(huán)境來練習口語,所謂的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入口語教學,在口語教學中,根據授課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要求,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條件和要求,根據這些要求構建一個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個預設環(huán)境中去練習口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把看到的和所聽到的盡量使英語,避免母語的干擾。另外,要淡化課堂意識,督促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環(huán)境中和同學們也盡量使用英語,如借學習用品、互相打招呼、問路、上學、回家、道別等內容,結合我們云南省自身旅游項目的練習也是一種很好的練習途徑,旅游本來就有很多變化場景,還能夠結合學生所熟悉的環(huán)境,更能增加英語學習的牢固性。通過這樣耳濡目染,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學習效果,把枯燥的語言學習變成了輕松的日常生活。
2、引導學生自身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初中生在心智方面還未發(fā)育成熟,不能認識到一些事物的重要性,而且我們學校所處地區(qū)經濟條件不能滿足信息的多元獲取途徑,學生不能從網絡和其他媒介途徑了解英語學習的信息,造成學生對英語學習重要性沒有準確認識,也沒有很積極的投入到英語學習中.直接的結果就是英語學習毫無積極性,成績一落千丈。作為老師,有必要向學生講解英語學習在未來生活和學習中的重要性。英語的學習首先對于考試非常重要,另外,老師還可以借助家長的力量,首先向學生家長闡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然后讓家長鼓勵孩子學好英語。在這一階段,只要家長給予足夠的重視,學生也就重視了。
3、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英語學習方法上存在兩種極端:一種極端認為學英語就是靠死記硬背,靠長期間一點一點地積累,只有勤學苦練,才能學好,其它方法都是騙人的。另一種極端則是夸大了學英語的某些技巧,如:某某單詞速記法,一個月可以掌握幾千單詞,這更符合一些英語學習輔導機構的宣傳性話語,而不是一種學習方法。前者否定了學習英語的有效方法的作用,后者則是不科學,不負責任的廣告詞。學好英語確實需要勤學苦練,但更需要科學的靈活的學習方法,只有兩者的有效結合,才是學習英語的正確途徑。
英語學習方法是有很多的,我們可以借鑒管理學上的績效管理策略,績效管理策略是學生對學習進行計劃、實施、自省、評價和調整的策略。要確定學習英語的長期、近期目標,根據實際需要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摸索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善于創(chuàng)造和把握學習機會,關注各學習環(huán)節(jié)中的進展情況,總結歸納學習經驗。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很多方法可以運用到英語學習上,用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隨著英語對于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重要性不斷增強,對于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的關注度也不斷提高。我們在充分認識到英語重要性和學生所處環(huán)境限制的情況下尋求較為適合的方法提高初中生英語學習能力,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能說哪一種方法是最合適,只有在不斷探索中、不斷學習中不斷進步,改進教育方法,力求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黃懷欣. 情感因素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08(02)
[2] 段學忠. 關于初中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 考試周刊. 2009(03)
[3] 張改娥. 談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 2010(05)
一、從說話入手,培養(yǎng)寫話興趣
說話是寫話的基礎,低年級的學生首先要學會說話,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一個一年級學生來說,說話并非一件簡單的事。有相當一部分孩子,怕在老師、同學面前講話,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有的緊張得結結巴巴......。這就需要培養(yǎng)、扶植,給予引導。因此,一年級學生剛一入學我就提出了每天說好一句話的要求。在學校把想要說的話說給老師聽,在家里把學校生活說給家長聽,說話的內容有時候是讓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有時候教師規(guī)定范圍。 低年級的孩子特別喜歡看動畫片,什么"奧特曼、黑貓警長、小叮當-----"他們能說出一大串動畫片的名稱,而里面人物的動作,語言他們能記得請清楚楚,甚至一些孩子還喜歡記電視里的一些廣告詞。于是我就利用每天的早讀課時間,請三名同學口頭敘述自己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要求學生大方,大聲,大膽地說。為了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培養(yǎng)同學們口語表達的興趣,我作了如下引導:首先,如介紹一下自己,介紹同學,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自己最喜歡的玩具,自己最喜歡看的書,介紹看到的動畫片的內容,說他們記住的廣告詞等等。其次,降低難度要求,只要把句子說通順,說一兩句話即可。然后,在同學們樂于開口的情況下,指導他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表達自己的感受。由于我讓他們說的都是他們特別感興趣的內容,因此孩子們都非常激烈地爭著講話,從而大大激發(fā)了孩子們說話的興趣,加強了對學生口語的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就能夠比較準確的說出一句完整句子,而且越來越大方,越來越自信。一年級新生識字不多,會說不會寫,使表達能力受到了阻礙。為此,我教他們用漢語拼音做拐棍,要說的話用漢語拼音寫下來,提高他們寫的興趣。孩子們一看,漢語拼音用處真大呀!群情振奮,寫的欲望強烈了,紛紛給老師寫他們的心里話。我也順著他們的情緒,因勢利導,緊抓不放,也用拼音給他們寫回話、評語等促進了提前讀寫。別看他們小,寫出的內容可豐富了。事實證明,這種做法為孩子們提前寫話打開了閘。后來,認識了很多漢字以后,學生寫話的積極性越來越高,當然從說轉變到寫有一定的難度,我就耐心地指導學生怎樣寫,每次學生的寫話我都要認真地批改,修改后讓學生再寫一遍,漸漸的,學生習慣了每天寫好一句話,成了每天必修的功課,并且從寫一句話逐漸過渡到寫兩句話,寫三句話。
二、 教給寫話方法,讓學生勤于寫話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良好的寫作方法能讓學生在寫話時得心應手。
1、 指導看圖,明白圖畫內容。
學會看圖是學會寫話的基本要素,低年級的學生分析能力、 比較能力、概括能力都還比較薄弱,看圖時往往不著邊際,抓不住畫面要點,從而導致寫話時東拉西扯,找不著北。我們應教給學生一定的看圖方法,并進行一定的有目的的訓練。一幅具體的圖畫,我們應引導學生弄清楚"這是什么地方?""什么時間?""圖上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等問題。當然,引導學生看圖時,還應教會學生按一定的空間方位進行觀察,如先觀察中間,再觀察兩邊;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地進行觀察,并把自己觀察到的東西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
2、 借助教材,訓練句式。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仿照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語文的技能。"低年級教材多數是圖文并茂,課文插圖栩栩如生,是訓練句式的很好素材。教學中貫穿句式訓練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提供了一定的模式,讓學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話可說、易于動筆,從而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如訓練句式有:"有的......有的......還有的......"。
三、開展各種活動,豐富寫話素材
關鍵詞 多媒體 美術課 圖案設計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一、多媒體教學能夠直觀地把各種圖形顯示在同學們眼前,變抽象的說教為形象的演示,是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之一
圖案設計,要有創(chuàng)意,要與眾不同,即如某廣告詞所言“不走尋常路”;一個美術老師語言表達能力再強,總不如讓學生邊看、邊聽、邊動手的效果好。通過電腦,我們可以多給學生欣賞高端設計作品,提高學生的眼界,從萬千設計作品的欣賞中,引導學生培養(yǎng)多種角度思考問題,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套路,大膽創(chuàng)新;為學生展示多種圖案設計的方案、題材,讓學生親眼看到一個小小的單獨紋樣,可以經過多種不同的組合方式,變換成不同的圖案的過程,讓學生觀察到如何由一個紋樣通過變化組合成不同的圖案樣式;加上音頻、動畫和音樂等豐富多彩的媒體,使原本單調的內容變得更為生動有趣,突破了課堂的狹小天地,大大加深并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眼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力。
二、圖案設計的組織形式千變萬化,及它的形式美感,是吸引學生興趣的原因之一,利用多媒體的手段使課堂更容易營造美的氛圍,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
圖案設計,并非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一種內容和形式非常豐富的視覺藝術,是有組織規(guī)律的。一般都是根據寫生所收集到的自然形,適應設計的要求,來整理、加工、創(chuàng)造,使它具有實用性和裝飾性?!白兓笔菆D案美的核心。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通常都是教師用范畫來講解圖案美的存在,或者是舉例說明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靠自己少量的知識去引發(fā)對圖案美的認識,效果往往不是很好;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如果教師運用多媒體,把一些圖案作品為學生演示,再把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應用了圖案設計案例給學生播放,活生生的例子,可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么是自然美,什么是圖案美,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為這堂課創(chuàng)設一個認識美的氛圍,引發(fā)學生自我創(chuàng)作的欲望。
三、與其它教學媒體比較,以圖形和動畫來呈現教學內容,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形象,是多媒體課件的一個重要特點和優(yōu)勢
在講解二方連續(xù)圖案制作課時,先播放一些圖案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原始社會的彩陶器、商周時青銅器、漢代漆器、唐代唐草紋、廣西的壯錦、四川的蜀錦、湘西苗族花帶、土家族織錦……日常生活花帶紋樣、書籍的裝潢、商品包裝、黑板報的美化等,使學生很清楚地理解圖案的作用和地位。在此基礎上,播放電腦動畫的方法制作二方連續(xù):首先出現一幅單獨紋樣,再點擊后,這個單獨紋樣會連續(xù)不斷地向左右或上下重復延伸,很自然地演示出了二方連續(xù)的制作,使學生形象而又深刻地理解了二方連續(xù)的設計和制作方法——確定骨架形式設計單位紋樣復制畫稿上色完成。以前在講解時最快也要15分鐘左右方能完成,而運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只在短時間內就會使同學們愉快地把知識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