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通信實習學習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技工學校;電子專業;通信技術;教學方法;網絡知識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6-0082-02
通信技術自誕生以來取得了飛速的進展。從人工到自動,從短途到長途,從單一業務到綜合業務,已經滲入社會的每個角落。傳統通信模式被現代通信系統取代,以程控交換、光纖通信、衛星通信、移動通信、計算機通信為代表的現代通信系統構成了龐大而復雜的現代通信網,將整個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通信技術》是電子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使學生掌握通信基礎知識和各種典型的通信系統。這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專業課,要求學生既要熟悉原理知識,又要對通信網構建有所認知。所以在教學中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化抽象為具體。
通信內容多且雜,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學時內了解現代通信技術的知識,建立完整的現代通信概念,掌握現代通信網的組成,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以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內容模塊化
《通信技術》的內容可分為通信理論基礎知識模塊和通信網絡知識模塊。在這兩部分中,通信理論是地基,通信網絡是大樓,地基打好了,可以建造出各種不同的樓。
通信理論基礎知識又分為信號處理和信號傳輸兩個模塊。信號處理包括放大、A/D轉換、模擬調制解調、數字調制解調、數字信號的各種編碼等;信號傳輸包括:多路復用、中繼、傳輸方式和路徑的選擇等。信號處理類似于車輛加工,信號傳輸則是考慮車如何在高速公路奔馳。基礎知識課開設時間為一個學期,共40學時。
通信網絡知識的學習,首先要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概念:通信實際是形成一個網絡,將所有的用戶連接在一起,進行信息交流。如何連接用戶,如何使傳輸的內容更多,傳輸的速度更快,這就是通信中常說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也是通信最終的內容和目的。因此,可以分別從網絡終端、傳輸鏈路和網絡節點這三個模塊來展開。該課開設時間為一個學期,共60學時。“網絡終端”偏重于時下流行的手機,重點介紹手機基本電路結構。“傳輸鏈路”主要介紹有線傳輸方式,如光纖傳輸、有線電視網、數據網等;無線傳輸方式,如移動通信、衛星通信等;“網絡節點”主要介紹交換機、路由器、網關、基站等。
教材建設
教材是指導教師確定教學內容的依據,也是引導學生學習的工具。關于通信技術的教材非常廣泛,目前普遍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以下兩類:一類是理論性強,內容涉及高等數學、信號與系統等其他學科,數學推導過程多。這些內容中技生比較難理解、不易掌握;另一類是既包含通信基礎知識,又摻雜小部分通信系統諸如交換機、光纖通信、移動通信等。這部分教材往往內容比較精簡,很多知識點不夠深入,需要教師自己進行補充。為此,教師可以結合當前學生的特點和從事通信行業的畢業生所反饋的信息,參考資料,編寫具有自身特色的、適合當地發展需求的校本教材。
通信基礎所側重的知識點有:(1)通信系統構成模型,這個模型是學習一切通信知識的基礎;(2)脈沖編碼調制(PCM)技術;(3)多路復用技術;(4)信號模擬調制和數字調制技術等;(5)同步。通信基礎部分的內容以通信系統模型作為樹干,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為兩大主枝,兩種通信方式均以有線傳輸和無線傳輸作為分枝,具體通信過程中信號的處理方式則是每一分枝上延伸出的細葉。細葉的多少根據學生接受能力來決定。具體編寫思路見下頁圖1。通信網絡所側重的知識點有移動通信組網原理和光纖通信網組網原理。這兩個網絡是目前無線網絡和有線網絡的典型代表,并且是今后通信技術發展的兩大方向。編寫思路按照前文提到的網絡三模塊(終端、鏈路、節點)來進行。通信網絡教學內容更新較快,基本上每次講授都應該充實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一)教材內容處理
貫徹精而簡的原則,精選內容、從簡處理。重點闡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實際應用。
內容圖框化 將所講授的內容圖框化,讓學生從信號的流入到信號的流出走一遍,這樣,學生就會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起來,對所學內容建立完整的認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扮演“領路人”的角色,給他們“樹干”,讓他們自己去“添枝加葉”。
內容圖表化 列表將通信中相近的內容加以對比,既找到共同處,又可發現區別所在,從而掌握知識點的特性。如模擬調制和數字調制的比較;有線傳輸和無線傳輸的比較;信號和信息的比較;多路復用和多路復接的比較等。
內容通俗化 通信的很多術語比較晦澀難懂,教師可以與平時的生活聯系起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來解釋。如把信號看成是車,音頻信號是小賽車,視頻信號是泥頭車,前者容量小,跑得快;后者容量大,跑得慢等。所以上網看視頻經常先聽到聲音后看到圖像;調制是人(傳輸信號)坐車(載波信號),解調是人下車等;多路復用是交通規則,指揮車輛(信號)在不同的車道(頻段)上或不同的時間(時隙)上往來等。
(二)教學方法多樣性
很多學校在教室和實驗實習場所都配備了投影設備,有了這些條件,在教學方式上,可以將黑板加粉筆的傳統教學方式與投影展示、多媒體電子教室進行通信仿真等先進的教學手段結合起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另外,將理論課與實習課有機結合。實習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它不僅能配合講課,鞏固和驗證所學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能訓練學生基本的操作技能。理論課不局限于在教室里講,也可以到實訓室去講;在實訓室里邊講邊演示,學生可以邊聽、邊看、邊動手。把書本上“死”的東西變為“活”的知識教給學生。例如,在講述程控交換機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人工交換與程控交換的區別,先讓學生自己在交換機實驗箱上分別以這兩種交換方式通話,由他們自己寫出通話操作過程,總結優缺點。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
我們學校通信專業的學生進行的通信實訓內容為手機測量與維修。測量包括常用的測量工具使用法,手機電路中的常見信號測試、典型元器件測試。維修以幾種常見手機型號為例,學習手機拆裝、元器件焊接方法、典型故障維修等。
每位教師都很難掌握所有通信方面的知識。如果在授課過程中,涉及自己不甚了解的教學內容,不妨采用交換授課這種方式。例如,我校通信專業的學生為校企合作班,除了任課教師講授通信課程外,每周還專門請企業的技能專家來校講學。
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來當教師,既鍛煉了學生的膽識,又提高了他們的思維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學能力。采用這種方式,必須要求學生課前準備好。寫出授課計劃和教案。教師先進行指導、把關。例如,在講授程控交換機的交換方式時,教師講了時分交換和空分交換。如果二者結合起來,又如何進行交換呢?這一內容就交給了學生來講。完成這項工作,他必須先熟練教材,掌握之前講過的兩種交換方式,自己歸納總結,設計板書,在教師審核后走上講臺。通過這種方式,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效果也大大增強了。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合理分配好時間。講課后要對講述內容進行總結,適當給予表揚、及時評議,并將評議結果記入平時成績。
通信技術是電子專業不可少的一門課程,理論強,內容多,更新快,這都給教學上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怎樣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的。
參考文獻:
[1]高健.現代通信系統(第3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譚中華,等.現代通信技術(第3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3]張衛鋼.通信原理與通信技術(第3版)[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關鍵詞:無線通信;應用型人才;任務驅動
作者簡介:盧晶琦(1982-),女,江西贛州人,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電子信息學院,講師;孟慶元(1970-),男,甘肅酒泉人,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電子信息學院,講師。(廣東 中山 528402)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特色專業建設項目(項目編號:S2010TSZY01)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5-0096-01
隨著3G網絡的全面鋪開,4G牌照的即將發放,對通信專業的人才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培養既有一定的理論技術又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的學生已然成為每個應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專業人才培養和教學應該思考的問題。移動通信課程一般都是大四上的最后一門專業課程,目前普遍的情況是:理論教學滿堂灌,學生由于找工作、實習、考研等諸多事務壓身,疲于應付,實效難見;實驗教學苦于系統級設備投資大,內容涉及廣泛,許多院校都停留在軟件仿真和或者實驗箱觀察上,與市場對高素質通信專業人才的要求相距甚遠。
電子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我校”)緊跟行業發展,引入中興通訊的全套移動通信網設備,充分借助“廣東省特色專業建設——通信工程”這一有利契機,在與用人企業多年持續的調研溝通基礎上,立足學生實際,不斷進行教學研究和改革,摸索出了一條適合應用型本科無線通信方向的任務驅動教學法。
一、課程特點與教學理念
移動通信是通信工程專業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講授無線通信系統的一般原理和組網技術。整個系統是現代數字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大規模集成電路有機結合的產物,知識更新極快,且幾乎涵蓋了學生大學四年所學的所有專業知識,其理論性和實用性都很強。作為一所獨立學院,我校結合生源和區域經濟特點,經過數年的教學摸索和探討,早就將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在培養具有一定的通信基礎知識、具備較強的通信實踐能力和適應性,能從事生產一線的通信設備制造、應用開發、工程設計、設備集成與安裝、運行維護管理等工作,具有解決通信工程實際問題能力的現場工程師。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
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教師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掌握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是一種以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加以引導的教學方法。[1,2]既然是著眼于應用型人才培養,那么任務的設計就要突出實踐,強化應用,注意將學生基礎理論培養和應用能力培養相結合,使應用性環節滲透到理論、實驗甚至畢業設計等各個環節。
1.分組專題匯報促理論學習積極性
目前無線通信系統種類繁多,在有限的學時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結合我校實訓條件,選擇以TD-SCDMA通信系統為主線進行無線通信系統講述(見圖1),并側重于無線環境分析、系統組成和結構、組網技術等工程實際問題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將GSM、CDMA2000、WCDMA、WLAN、LTE等其它制式的系統構成和幀結構等內容作為專題任務在開課之初下達。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時間內,學生自由組隊(建議每組5~6人),各組就選定的任務課題多方搜集資料進行學習,整理出一份專題研究報告;并推薦1~2位同學作為專題主講,其余同學輔助回答問題;而專題報告的分數由其余各組組長共同給出,作為課程最終成績的一部分。如此一來,既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同時又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
2.系統級現網設備訓扎實的動手能力
實驗教學是應用型人才培養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傳統的實驗箱和軟件仿真都只能針對部分知識點予以強化,跟實際系統級的設備特別是企業實際的用人需求相距甚遠。因此我校加大了對通信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力度,打破傳統的程式化的實驗模式,與中興等國內知名通信公司合作,建設了固網和無線通信系統實驗室,在建設上要求與職業技能標準和社會培訓需求接軌,就硬件配置來說,在廣東高校中處于領先地位。
基于此平臺,可以模擬運營商開局的完整過程,按實際的工作流程開展各子系統任務訓練。每一個子任務的完成都必須經過資料的自主學習、設備走線及板卡初始化、數據配置、故障排查等多個步驟。學生在完成所有的子任務后,可以最終實現該系統的無障礙通話和上網業務。這種接近于真實工程訓練的過程中,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夠深刻理解移動通信系統的組成結構,并不斷將理論知識融入實際操作中,以理論知識來指導操作,達到培養工程素質的教學目標。
3.多層次實訓基地養工程實操經驗
生產實習、畢業設計可謂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為數不多的極佳的專業性、綜合性項目演練時間。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工程實操經驗,我校密切聯系本地相關企業,建立有運營商、網絡代維商、規劃設計院、設備廠商等多層次的校企實訓基地,并尊重大四學生的自我職業規劃,實行學生企業雙向選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針對集中地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
對于少數理論基礎較為扎實,并且有進一步深造愿望的學生來說,他們的任務可以是利用MATLAB、SystemView等工具軟件完成某一制式下物理層的信道建模和分析,或者是擴頻、調制、信道編譯碼等某一塊電路的具體實現。
而對于即將步入通信行業直接就業的學生們來說,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相結合的思路,一方面聘請本地運營商或者通宇等設備制造商的高級工程師直接作為畢業設計指導老師入校參與課題的擬定到實際的論文指導;另外一方面直接將學生送到合作的中興通訊、愛立信(中國)通信廣州分公司以及珠海億靈通訊等多家企業,直接參與項目的實施和管理。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企業的“NC助理工程師認證”和“愛立信網絡代維及網絡調整支撐服務資格認證考試”,使學生在本科畢業時就能夠拿到通信行業就業的準入證書,為其今后在通信行業的求職、創業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增強其就業競爭力。
三、實施的效果
從轉換教學思路建立NC聯合實驗室并采用任務驅動教學以來,通信教研室定期對用人企業進行回訪,也指派專任老師參與企業實訓,并及時將調研的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以不斷地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評教及就業結果分析表明,通過“理論—實驗—實踐”一體化的任務驅動,極大地激發了大四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也培養了學生的工程能力,真正實現了應用型本科通信人才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崔貫勛,王勇,潘瑜,等.基于任務驅動的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6).
[2]郭紹青.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J].中國電化教育,2006,(7).
關鍵詞:移動通信 課程改革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移動通信”是我校高職高專通信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核心課。它的特點是教學內容多,知識面廣且更新快,綜合性強,很多概念非常抽象,相關原理較復雜,造成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針對移動通信課程的這些特點,要讓學生在較短的課時里既能系統地學習到基礎的、實用的移動通信技術又能掌握先進的、典型的移動通信系統,并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專業實踐能力,需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進行了相應的探索與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和成績。
1 “移動通信”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教學內容陳舊且雜亂,跟不上時代和技術的變遷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移動通信”課程教學內容設置較為陳舊、過多且雜亂,既包括了2G系統的關鍵技術,又包括3G系統的一些關鍵技術,同時粗略地介紹當前前沿的移動通信新技術,但教師講授時多以2G的GSM系統和CDMA系統為主。這樣的安排,很難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里掌握當前市場上正在使用的3G系統。
1.2 教學方法落后,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很多老師在移動通信理論教學中仍然采用“多媒體+板書”這種“填鴨式”教學方法,課堂上以老師為主,而且教師只注重結論性原理知識的灌輸。因此課堂氛圍較差,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僅僅是知識接收者,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學生普遍認為該課程枯燥乏味,缺乏學習興趣。所以,這種教學方法不適合移動通信課程的教學,也不利于學生知識技能和分析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1.3 實驗內容脫離實際,跟不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現在該門課的大多數實驗只是通過實驗箱對2G或3G系統的原理進行驗證或通過仿真軟件(如MATLAB、SystemView等)對移動通信技術進行仿真,即實驗內容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過于陳舊且脫離實際。而且大多數的實驗都在固定的實驗箱上完成,連操作內容也被相對地固定,缺乏靈活性,使得對學生技能的培養也相應地固定在某些方面。另外,目前移動通信技術人員在工作中經常需要進行網絡規劃、網優以及NodeB(基站)和RNC(基站控制器)的配置等,這些應當具備的技能卻無法通過現有的實驗去培養,導致所培養的人才跟不上社會的需求。
1.4 考核手段單一,重理論,輕應用 目前,移動通信課程的考核方式往往以期末總結性考試和閉卷筆試為主,忽視了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等的考核,而且考試內容側重需要記憶的原理性知識,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重理論,輕應用。因此,改變傳統“一紙定成績”的考試制度,樹立以能力、素質為核心的考試觀念,是我們對移動通信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的出發點。
2 提高移動通信課程教學質量的對策與建議
2.1 與時俱進,選擇合適的教材,更新教學內容 “移動通信”是一個同技術與應用緊密結合的課程,移動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相應的移動通信課程的教學內容應該推陳出新,并且教學重點也應與時俱進。選擇的教材直接影響學生對關鍵知識的吸收程度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在選用教材時,我們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①教材內容應基本覆蓋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②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太難或太容易。③應該偏重于應用性。④理論分析、公式推導過程應盡量避繁就簡;⑤具有時代性和先進性。保證教學內容不僅包含移動通信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識,而且能使學生了解移動通信最新技術和發展動態。除了教材外,還向學生推薦幾本參考書。同時,教學內容的重點從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及相關技術向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及技術轉移。
2.2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①綜合運用板書+多媒體+網絡化教學手段。對于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證明和推導,仍然采用課堂板書的授課方式;而對于需要形象理解、圖示舉例以及演示操作的知識點,則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并充分利用圖像、聲音、視頻、flas等多種形式進行互動式教學。建立網絡化教學平臺,將課件、批改作業、課后答疑、補充移動通信前沿知識等環節放在教學網站上進行,為師生之間提供更好的交流平臺。②運用類比法引導學生對前后課程的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在教學過程中,以《通信原理》等前期課程的知識點為例進行類比,加強課程內容的融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優化教學效果。③結合生活實例和具體移動終端加強引導。例如講解移動通信呼叫流程時,以學生日常主動撥打手機和被叫等過程為例進行講解,同時結合手機終端和基站的具體結構進行實例分析。④利用Matlab輔助理論教學解決教學難點。針對教學中的難點引人Matlab仿真輔助教學,將理論性強的原理和公式圖形化,使教學內容活潑生動,從而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根據仿真結果加以解釋,讓學生能形象地、直觀的了解和認識,加深學生對課程中重點和難點的理解,提升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⑤靈活運用各種啟發式教學法。另外,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求,靈活運用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分組討論法、課堂提問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譬如可以通過設題目,提出疑問,布置作業等方式,讓學生去思考問題,加強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和校企合作辦學 除了縮短理論教學學時同時加大實踐教學學時外,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①加強校企合作,例如聘請相關的專家對學生的實訓進行指導、帶領學生參觀運營商了解基站運維情況、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等。②除建立仿真實驗室外,還采購3G通信設備,例如基站NodeB和基站控制器RNC等,建設移動通信實驗室,使學生能在實際的通信設備上進行安裝、配置以及網規網優等的實訓。③減少驗證性實驗,大幅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④建立開放性實驗室,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多參與實驗操作。⑤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或假期到通信設備商、一線企業等進行實習鍛煉。
2.4 采取綜合性評定方式,重視綜合素質與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核 在對學生的評價中,采取多樣化的綜合評定的考核方式,重視對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與綜合素質的考核。考核方式:平時成績占30%,實驗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40%。其中平時成績主要通過出勤、上課表現、提問、課后作業等四方面考核。每節課預留5-10分鐘的提問時間,促進學生養成課后及時復習的習慣。通過課后作業,加強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實驗成績主要通過實驗課出勤、實訓表現、實驗報告三方面評定;期末進行一次閉卷考試,增加主觀題比例,通過移動通信工程的案例,考核學生運用移動通信理論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考核方式,既能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在課堂上積極發言,提出自己的觀點,又能使學生重視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并全面考核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
2.5 加強對授課教師的培訓和繼續學習 授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實踐技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高職院校的教師不僅要精通專業理論知識,更要具備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由于移動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非常快,因此現有的師資隊伍還需要不斷加強業務學習,進一步提高業務水平。通過以下措施,可以提高授課教師的專業實踐教學能力,使學生學到最實用的專業實踐知識。①吸引和鼓勵企業高技能人才擔任兼職教師。②鼓勵授課教師到企業兼職,或定期選派專業教師到相關企業實習,學習在書本上很難學到的實踐知識。③通過“老帶新”、技能比賽、繼續深造、相互交流等方式,形成良好的技能學習氛圍。
3 總結
實踐證明,通過對“移動通信”這門課程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驗教學、考核方式等方面改革,不僅能充分激發學生求知欲,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讓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具備相應的職業崗位技能,提高就業競爭能力。因此,這些改革措施受到學生、學校以及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啜鋼,王文博,齊兆群,孫卓等.移動通信精品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探討[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9,11(4).
[2]金小萍,金寧.“數字移動通信”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7).
[3]馮青,王續喬,劉海濤.基于興趣牽引的移動通信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武漢大學學報,2012,10(58).
[4]邱世陽.《移動通信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廣西輕工業學報,2011,5(5).
從2008年5月我院成立評估領導小組和評估辦公室開始,到2009年6月2日教育部專家進校進行正式評估為止,我院的迎評促建工作經歷了1年零1個月。在學院黨委和行政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在學院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圓滿地完成了評估工作。電子信息系在學院迎評促建工作中激發出了空前的熱情,付出了極大的辛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迎評促建主要工作
1.成立了系評估工作領導小組和評建辦公室。
根據學院的安排,2008年6月電子信息系成立了評估工作領導小組和評建辦公室。領導小組由系主任擔任組長,系黨總支書記擔任副組長,成員由各教研室主任組成。我系評建工作正式啟動并高效運轉,在迎評促建工作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2.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激發熱情,鼓足干勁。
電子信息系先后在2008年8月31日、9月26日和2009年2月20日、4月13日四次召開了全體教職工評估工作大會,要求全體教職工積極投身到評估工作中,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認真對待、抓緊時間”,為評估工作作出最大的貢獻。電子信息系黨總支先后多次召開全體黨員大會,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2008年10月29日舉辦專題黨課,學習“充分發揮黨員教師在迎評促建中的模范帶頭作用”。我系評建領導小組召開了20多次會議,討論提出評估工作方案,正確指導、合理安排評估具體工作。
3.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十六號文件精神。
多次組織全系教職工學習十六號文件和評估相關資料及評估的主要數據,并參加了院評估辦組織的迎評促建知識答題。組織參加學院的迎評促建培訓會,提高了對十六號文件的理解和評估工作的認識。
4.認真填報數據平臺,積極準備評估資料。
根據評估指標條目的要求,填報了2008年和2009年人才培養方案平臺建設,進行了評估材料的收集、分類、整理和歸檔。我系評建辦公室印制了《裝盒材料總目錄》,為專家查閱資料提供了方便,也為我們以后的資料管理堅定了基礎。
5.三個專業作好專業剖析。
各專業進行了專業建設剖析,各教研室主任、帶頭人和全體教師加班加點,廢寢忘食,先后多次修改《專業剖析匯報材料》、《自評報告》、《分項自評報告》和專業匯報PPT。
6.學習說課、交流說課、比賽說課。
響應教務處的號召,我系從2009年3月20日到3月26日開展了教師說課活動,使我們的專業教師懂得如何進行有效說課,也為評估做好了積極的準備。每位教師都主說一門課,每門課程都有一個教學團隊,在學院組織的說課比賽中取得了一等獎的突出成績。
7.組織學生參加職業資格技能鑒定。
2009年4月份和5月份,我系三個專業共組織了400多名學生進行職業資格鑒定的培訓和考證工作,有309名畢業生獲證,獲證率達到了96%。
8.簽訂了7個校外實習基地協議,建成了(電子4個,通信1個,計算機1個)6個校內實訓基地。
從評估開始,我系分別與陜西圣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陜西華興新世紀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西安客車車輛段、西安瀚洋軟件有限責任公司、西安民興信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鐵通陜西渭南分公司、中鐵電化局西安通信信號工程處簽訂了7個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了汽車結構實訓室、汽車自動變速器實訓室、汽車發動機實訓室、電子基本技能實訓室、圖文圖像實訓室和移動通信共校內6個實訓室;布置了我系實驗實訓基地30個實訓室的環境。
9.預評工作展示風采。
從2009年5月14日到15日,我系接受了學院領導和院評建辦的檢查指導。在學院的預評工作中,我系的田國棟老師進行了說課,孫津平主任接受了訪談。專家給予了中懇的評價,既肯定了成績,又指出了整改方向。
10.精品課建設雙星閃耀。
5月25日,由孫津平主任(副教授)主持的《數字電子技術》和田國棟副教授主持的《光纖通信》精品課建設,在兩個教學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一年的資料準備和一個月的攻堅決戰,順利通過學院驗收,與土木工程系的《工程測量》三門院級精品課程同時參加了省級精品課的申報,為學院評估工作增添了風采。
11.評估工作大顯身手。
在正式評估期間,電子信息系作為重點的評估系部,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作為重點剖析專業,受到專家組的全方位檢查。系主任親自上陣,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大顯身手,取得了讓專家滿意、學院滿意的出色成績。
三、取得的主要成績
1.領導高度重視,達到預期目標。
迎評工作千頭萬緒,我系領導高度重視迎評工作,多次召開會議,統一了思想,落實了責任,使每位教職工在思想意識上認識到了迎評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最大限度地調動起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飽滿的熱情、認真負責的態度參加到迎評的各項準備工作中。正是有了系領導的統籌協調、精心安排和全系教職工的扎實工作,我系迎評的各項工作才能有序進行,才能達到預想的目標。
2.統一全系思想,全員積極參與。
迎評涉及每位教職工和學生,我系先后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教研室主任會議、學生干部大會和各班學生班會,宣傳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的目的、意義和內容;利用宣傳欄、網站、學生信息報等進行迎評宣傳,營造重視迎接評估的氛圍。號召人人關心迎評,人人為迎評作貢獻,提出“人人關心、人人參與、人人投入、人人有責”的口號。大家齊心協力、全身心投入,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任務。在組織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專業剖析、說課和聽課、個別訪談和各種座談會過程中,我系教師和學生順利完成,為學院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3.教學管理水平,再上新的臺階。
在這次的評估工作中,不論是從學院還是我系,我們都按照十六號文件的精神,重視內涵建設,提高教學管理,為今后學院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4.增添實訓基地,加強工學結合。
我院建成了校內汽車電子實訓中心、移動通信實訓基地、圖文圖像實訓室,簽訂了校外實習基地,改善了實驗教學條件,為實現工學結合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5.師資隊伍、管理水平和學生素質等都上了一個新臺階。
(1)通過開展迎評促建,高職教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人才培養的定位更明確。
(2)通過參與迎評過程,增強了教職工的凝聚力。
(3)通過評估資料的收集、整理,各部門的檔案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4)通過參加技師考試和說課比賽,提高了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專業素質。
(5)通過對專業的剖析、分析總結,教師之間相互啟發、相互交流,對各專業建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有了清晰的認識,進一步明確了專業建設的思路和目標。
(6)通過參加職業資格培訓和考試,學生的專業素質得到了提高。
四、存在的問題與整改方案
1.存在問題。
認真對照十六號文件,電子信息系還存在以下問題。
(1)對高職人才培養理解有待進一步提高。
(2)師資隊伍太年輕,能夠擔任專業領軍教師的人數少。
(3)學生的專業對口就業率低,對口專業的頂崗實習少。
(4)精品課程建設步子還不夠快。
2.今后一年內的工作整改方案。
(1)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努力做好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工作。
(2)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搞好碩士工程、骨干教師工程,完善雙師結構,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力爭更多開發優秀課程和精品課程。
(3)加強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落實學生頂崗實習的措施,保證實習教學的質量。
(4)做好教學質量的全面監測和科學評價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5)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6)完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堅持“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努力辦出電子信息系自己的特色。
20*年是上海電信實現戰略轉型的關鍵一年,公司團委也將助力企業轉型、構筑青年人才成長平臺作為團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創新激情合作誠信”的企業家精神,秉承經典、開拓創新,整合并有效利用各類資源,力求使資源建起來、活起來、轉起來。
【網格化團建目標】
1、幫助新入職人員盡快適應上海電信的工作環境;引導新入職人員感知、認知、并逐漸認同電信的企業文化;激發新入職人員與企業同成長、共發展;在企業和共青團組織的關愛中順利融入企業的同時走好自身的職業發展之路。
2、有針對性地將青年群體的生涯導航前傾,與高校團委聯合,通過雙向進入,搭建一個學生就業實習的友善平臺。
【項目載體】公司團委以“走好成功職場第一步——新進大學生關懷計劃”這一項目載體,對內形成“內網層”,即將公司內部31家直屬單位團組織以區域為基礎,以產品鏈為特征劃分為三個聯盟即連成一片、藍色膠片、中心聯盟進行項目開展;對外形成“外網層”,即結合“走好職場第一步——新進大學生關懷計劃”的推進,于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團委聯手推進,有針對性地將青年群體的生涯導航前傾,共享資源,實現雙贏。
【實施過程及成效】
內網層:將公司內部31家直屬單位團組織進行整合,以區域為基礎,以產品鏈為特征劃分為三個聯盟即連成一片、藍色膠片、中心聯盟。
新進大學生入司后,在經歷為期兩周的統一培訓后,將分為三個小組在三個盟區內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實習。由盟區負責人主動與所在單位負責安排新入職人員實習的項目組取得聯系,與人力資源部門在充分協商和溝通的基礎上,配合并參與項目組關于新入職人員的實習接待和安排工作。其中包括臨時輔導小組的成立、“溫馨小貼士”的送出(內容包括:輔導員姓名,工作部門,聯系方式,歡迎詞;并適時介紹本單位各級團組織和團員青年的總體狀況)等。
團組織通過本單位內各類宣傳媒體,如:內部網站、刊物、聯誼活動、社團等,向本單位的員工介紹新入職人員,可適當根據新入職人員的興趣愛好結合個人意愿,引導新入職人員加入某組織或小組參加活動或承擔工作。
公司各直屬單位團組織應主動了解新入職人員情況,并幫助其熟悉本單位團組織特別是其所在團支部以及各個相關部門的情況;主動了解新入職人員對于專業知識的需求情況,發動團員青年建立或幫助新入職人員加入所在單位資源共享的學習機制中。
團組織區域聯盟應適時組織新入職人員的聯誼活動、組織新入職人員與公司內優秀先進集體或個人座談等交流活動。
見習期結束后五個工作日內,由公司各直屬單位團組織根據公司團委的統一安排向新入職人員發放“關懷計劃滿意度測評表”,由新入職人員填寫后交于所在區域聯盟團組織并進行考核評比。
外網層:舉行為期一天的“學一點電信知識做一天電信員工——大學生社會實踐日活動”。
團委將目標群體鎖定在校的優秀學生群體,目前已和復旦、交大、同濟、上大的學校團委建立了固定聯系,以“學一點電信知識做一天電信員工——大學生社會實踐日活動”為推進載體,每年按照冬季、夏季兩季活動定時開展活動。如:根據公司“做強轉型業務——iptv形成規模效應”這一指導思想,由業務支撐及營銷專家,專門為參加活動的通信、計算機專業的碩士、本科學生們講解iptv技術知識與簡單的營銷技巧。經過半天的學習以及在機房對iptv設備的實物操作,大學生們從專業知識和潛在用戶角度對iptv業務發展提出很多建設性意見、建議,并圍繞一些熱點問題展開熱烈討論。下午,大學生們在參觀完浦東東方路營業廳后,以ppt演示方式,逐隊闡述了他們對iptv業務發展的設想以及對營業廳布局、服務改進的建議。隨后,大學生們以情景模擬方式進行了iptv營銷對抗實戰。激烈角逐之后,專家評委們的精彩點評,也讓大學生們收益良多。
點滴關懷,讓大學生們充分感受到了上海電信作為一家大型國有、上市企業的博大與溫馨。不少學生紛紛提出,希望能夠有機會再來上海電信,進一步為公司的業務發展獻計獻策。
而這,恰恰與團委所希望促成的:以大學生實踐活動為契機,有針對性的將青年的職業生涯導航工作前傾,為公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的建立做好鋪墊,同時在校學生通過零距離與企業的接觸,也將是跨出校門跨入社會的一次有益練兵。
【下一步工作設想】
[關鍵詞]仿真技術;通信工程;仿真軟件工具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09)13―0309―03
一 仿真在現代通信技術中已成為重要的工程設計手段
隨著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進步,通信系統仿真技術已經逐漸成為通信系統設計和驗證的主要手段。近二十年以來,數字信號處理方法和軟件無線電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傳統的設計手段和設計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急劇增加的通信系統復雜性的要求。今天,如果沒有計算機仿真方法,系統設計和性能測試是不可能完成的。
傳統的通信系統設計中,主要考慮的是對熱噪聲的性能指標問題。傳輸信道一般建模為加性高斯信道,性能指標的評估采用傳統的解析計算方法就可勝任。然而,許多現代通信系統,尤其是工作環境十分復雜的無線電通信系統和抗干擾通信系統中,其工作頻率在數千兆頻帶,電磁波傳播特性也十分復雜,衰落和多徑效應成為系統設計主要問題。相應接收機的復雜性大大提高:例如復雜的同步算法,信道估計和符號檢測,RAKE體系結構以及非線性系統在現代無線電通信中被廣泛采用。對此,傳統的理論解析分析方法都不再總是有效的,對于現代通信系統而言,仿真方法是必需的設計和分析手段。
現代通信網絡和網絡協議的復雜也是必須采用仿真方法研究的原因。傳統的排隊理論和運籌學可以解決對簡單通信信息流量模型的性能分析和計算問題,但是現代通信網絡協議的復雜性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數學的分析能力。為了快速、便捷而且準確地對通信網絡協議性能做出評估,采用基于事件的離散事件仿真方法幾乎是唯一的選擇。采用仿真方法可以避免理論性能分析的障礙,通過系統建模,參數選擇和調整,能夠迅速得出系統在模擬真實環境中的行為表現,從而對所應用的信號處理算法、通信協議做出評估和改進。
微處理器和數字信號處理芯片技術的進步在硬件上保證了現代通信系統的實現問題,在此背景下,算法和協議的軟件實現越來越成為系統功能實現的主要手段。仿真中應用的算法和真實系統中的功能實現算法已經融合。同時現代微型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大大超過了數年之前的大型計算機,已經基本能夠滿足通信仿真軟件和仿真數值計算對計算機運算能力和存儲空間的需要。現在,在整個通信業界,基于仿真技術的系統設計分析已經被廣泛采用,成為研究新理論,開發新技術的主流方法。掌握仿真技術也是通信業界所必需的技能之一。
二 仿真技術是現代通信實驗必不可少的環節
學習和研究現代通信技術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在通信工程實踐環節中,仿真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透過仿真技術,通信工程專業的學生可以學習和研究比傳統通信理論所研究的對象更為復雜,更為接近真實工作環境的通信模型。而在傳統理論框架中,系統模型必須加以簡化才能得出解析結果。另外,利用仿真技術可以十分方便地修改系統參數,并且可以很快評估這些參數變化對系統整體性能的影響。隨著交互式仿真環境的成熟,設計者利用簡單的程序編寫和系統方框圖建模方法就可以模擬出復雜系統的工作行為,這樣,通信工程師就能夠將主要精力集中在通信系統的設計和本身改進的關注上,而不需將精力浪費在仿真程序,的編程技巧和調試上。
在復雜工作環境中,通信系統性能研究的基礎是對傳輸信道的建模仿真問題。因此,信道仿真也就成為了系統評估中所必需的。同時,為了適應復雜的和時變的傳輸環境,現代通信系統的信號處理算法趨于復雜化。例如采用信道估計自適應算法,多天線技術,智能天線波束成形算法,CDMA蜂窩網絡中的多用戶檢測算法,正交多載波調制算法,信道編解碼算法等等。這些技術的實現必須依靠高速信號處理芯片和軟件實現。對算法在實際通信環境中的適應性驗證和評估就必須借助于仿真來完成。
現代通信系統中,通信協議設計和驗證幾乎都是基于仿真技術的。為了保證通信的實時性和利用效率,現代通信系統中提出了各種復雜的具有層次結構的通信協議,從而構成通信網絡。排隊理論和運籌學只能對通信協議做出簡化的性能估算,與實際系統中的運行往往存在較大差別。由于實際系統行為的復雜性,解析分析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對通信協議在實際網絡環境中的評價就成為了網絡協議仿真分析的主要任務。
現代通信系統的實現也是基于仿真技術的。通信功能的軟件化實現、通信節點傳輸行為的智能化以及軟件無線電技術本身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結合的結果。通信系統的電路級設計已經從基于純硬件集成電路的模式轉變為以可編程邏輯器件為編程對象的VHDL軟件編程映射模式。VHDL程序設計和調試都是以仿真方法完成的。在系統級設計中,系統仿真和系統實現是統一的,仿真算法可以直接映射為DSP的實現代碼。而在更高層的協議級設計中,通信網絡協議仿真代碼也就是協議實現的核心代碼。軟件無線電技術使得通信信號處理方法得到廣泛應用,在基帶信號處理中可以通過軟件實現信號處理變換,得出射頻波束成形,預編碼,自適應均衡,自適應數字調制,解調,信道編解碼,信源編解碼,信息安全算法等等,而對這些算法的仿真算法和實現算法相同,代碼可以直接應用于實際系統中。
現代通信系統的測試設備價格高昂,而且,實際工作中的通信系統往往具有不可測試特性。例如,對營運中的通信網絡性能測試對于高校學生來說是幾乎不可能的,也是營運通信網絡所不允許的。但另一方面,對于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絡的研究是必須有實踐對象的,在這種情況下,通信仿真和網絡仿真是就必然成為唯一的選擇。
總之,現代通信系統是一個復雜巨系統,對現代通信技術的學習和研究必須采用現代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現代系統論指出,復雜巨系統往往是非線性系統,對系統的數學建模已屬不易,對所建立的數學模型進行解析分析計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對復雜巨系統的研究,關鍵在于把握系統在外界環境中的交互行為和系統狀態的變化。對于計算機仿真來說,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數值計算能力,在解析計算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采用相對簡易的數值計算獲得工程上可用的結果。工程設計的目的是得出符合實際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仿真方法是一條捷徑。
三 仿真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思維、建立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橋梁
通信工程專業對學生的數學基礎要求高,除了傳統微積分知識之外,還要求具有積分變換,概率論和隨機過程、信息論的基本知識,排隊論和離散數學的基本知識等等。通信工程專業課程都是建立在這些數學基礎之上的。對通信工程本科學生的學習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是出于對就業前景憧憬和單純向往選擇了該專業的。他們對通信工程專業的
技術素質要求和未來從事的工作性質并不十分了解。于是,雖然學生有很高的學習熱情,但又普遍存在著對數理基礎知識的輕視和畏懼。抽象的理論和工程實際脫節是本專業面臨的教學困境之一:一方面通信系統的復雜性使得實驗室不可能擁有系統級實驗環境,另一方面通信工程的實際工作環境正是對系統級的通信網絡設備的設計、運營和維護。如果把通信工程比喻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那么通信理論就好比是人的骨架。如此,學生對學習理論知識的畏懼心理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如何在通信理論這個骨架上附著血肉,將專業知識作為活生生的技術事物展現給學生,是專業課程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學習興趣是通過教學藝術培養出來的,教學藝術不是空洞的,而是具體的適應與專業特征的方法。學習心理學指出。對于學習成效而言,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刻苦精神重要得多。
在多年探索中,我們發現,對于通信工程專業的教學實踐,通信仿真方法較成功地成為了理論聯系實踐的橋梁。首先,仿真方法將純粹的數學理論知識通過計算機轉化為生動的數學實驗,成為理論實驗的有效工具。利用仿真方法,通過數值計算得出生動的曲線圖表,學生可以從中理解數學理論的實際內涵,從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重建學習的興趣。其次,仿真建模分析可以通過相對簡單的仿真過程去對比理論解析結果,將抽象的理論模型通過仿真實現為具體的可以進行行為調試的軟通信機。通過仿真建模過程,學生既對理論分析有了深入的認識,同時也清楚了實際通信系統的工作原理和系統參數對通信機性能指標的影響。例如,對調制解調的波形及其頻域分析使得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調制解調的作用,噪聲對傳輸的影響以及傅里葉分析的應用:對糾錯編解碼的仿真可以直接測試出編碼的抗干擾能力;而對信道和通信收發信機的仿真可以得出信號噪聲功率比對系統傳輸差錯率的曲線關系,并可比較各種調制制式的性能。這樣,通過仿真實驗將通信理論的核心問題實例化,從而深刻理解理論本身的實質和意義。通過系統仿真,學生可以從理論到數學建模,再到計算機建模和仿真,在得出結果的過程中,從建模過程和實驗結果中體會通信系統的實質。經過這樣的過程,學生就不再視通信系統是抽象的死的東西。
大學教育不僅僅是對專業知識的灌輸,專業教育應更加重視創造力的培養。沒有適當的實踐手段和方法,是很難有效地培養創造性,利用仿真手段,學生可以將其頭腦中利用專業基礎知識和創造靈感得到的系統模型在計算機中加以實現,創造性地構建通信系統,驗證其思想,不斷總結工程經驗,驗證系統行為的過程,如此反復,會使得學習的主動性大大提高。創造能力也就在這一生動的實踐活動中逐步培養得以形成。
通信仿真實驗是對傳統硬件軟件實驗的綜合和升華。對于通信工程的學生,具備基本的電子技術知識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電子技術的實踐經驗對于專業學習和未來的工作能力起著關鍵作用。電路模塊是通信系統的構成元素,線性系統是電路的功能模型,而信號處理則是線性系統理論的應用提升。通信工程專業是一門系統級的工程學科,通信系統就是通過通信協議聯系起來的以信號處理為功能實體的復雜系統。從層次上,只有對傳統的硬件和軟件具有實踐經驗的人才能夠真正理解通信系統,也才能在系統仿真中把握物理實質。通信仿真實驗通常是系統級的,即把通信系統模塊視為功能模塊。以協議聯系這些模塊,仿真就是考察系統行為的過程。
四 現代通信仿真技術的層次和軟件需求
根據仿真對象的不同,相應的仿真手段、方法和適用的軟件也有所不同。隨著仿真技術在通信領域的推廣,在通信技術的各層次都產生了相應的仿真工具。通信技術從底至上,大體可以劃分為:電路系統、功能模塊、通信系統方框圖以及通信網絡等幾個層次。
在電路系統層次,工程目標是設計滿足要求的電路系統,對于模擬電路,如設計放大器、頻率綜合器、鎖相環、變頻、調制解調器等等。對于數字電路,如各種時序邏輯電路、偽隨機碼發生器、編解碼器等等。在電路系統層次的設計關鍵是電路拓撲設計和電參數選擇。仿真語言Pspice可以勝任模擬電路領域的設計和仿真問題,集成了Pspice語言的可視化仿真軟件眾多,常用的有EWB、ORCAD、Protel DXP以及最新的Altium(Protel)EDA設計軟件。其中EWB簡單易用,目前已經廣泛用于模擬電路課程教學和實驗中,0RCAD和Protel DXP是電路設計的專業軟件,從電路原理圖設計、原理圖級仿真到印制板圖生成和印制板級仿真都可完成,Altium(Protel)EDA設計軟件則逐漸成為了現代電子系統設計中從芯片開發、板級設計、電磁兼容到機電一體化設計整個環節的統一仿真設計平臺。數字電路的設計現在已經轉入了大規模可編程邏輯器件時代,主要以VHDL語言作為軟件設計語言,不同廠商為其產品提供了相應的設計和仿真平臺,如Max-Plus Ⅱ等等。對于數字信號處理芯片(DSP)的設計,也有廠商提供的編程仿真環境可用,如T1的DSP編程仿真平臺CCS,可完成編程、軟件仿真和目標板硬件仿真直到代碼下載全過程。功能模塊層次的仿真任務是解決通信功能模塊的輸入輸出參數指標設計問題,也包括模塊內部的結構和算法問題。如電磁傳播環境仿真、信道均衡,波形估計和信號參數估計,智能天線、編碼調制等等。在通信系統方框圖層次的任務是根據設計目標構建通信系統,包括發信機、信道以及收信機。仿真目標是研究整個通信系統在使用信道環境下的適應性,如傳輸差錯率性能,抗干擾性能等等。
適用于功能模塊層次和通信系統方框圖層次的仿真軟件眾多,有Matlab/Simulink,Scilab和SystemView等等。其中,SystemView是通信系統專用的系統級仿真軟件,軟件模塊庫提供了全面的通信系統模塊,完成可視化模塊建模后立即可得出仿真結果。Matlab/Simulink則是較為通用的系統仿真和科學計算平臺,幾乎所有理工學科的仿真實驗和數值計算均可在該平臺上完成。Matlab通過編程可完成算法仿真,Simulink是Matlab的擴展,是可視化方框圖建模仿真工具。Matlab提供了C/C++編譯和C/C++語言的接口,其信號處理工具箱還提供了DSP代碼翻譯接口,將仿真和算法實現統一起來。Scilab是法國國立信息與自動化研究院INRIA開發的一個開放源碼的免費科學計算仿真軟件,與Matlab相兼容。
在通信網絡層次的仿真問題以通信網絡協議仿真為主,主要以網絡信息流量和阻塞率指標為參數。廣為采用的仿真平臺有OPNET和NS,OPNET是商用專業網絡仿真軟件,工作于Windows平臺,在C++編譯器的支持下,可進行從廣域到局域,有線到無線的全網絡仿真。NS是Linux下的開源軟件,也是廣為應用的網絡仿真平臺。
五 實踐效果評價和建議